伊朗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這是中東地區第二大的國家,面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大部分國土都是崎嶇高聳的山地和荒蕪的沙漠,不適合人們居住的地理環境面積超過了1/3。伊朗也是今日世界上唯一的神權共和國,境內戰火和地震頻傳,且與宗教狂熱劃上等號。它雖然仍專制保守,但卻是有著美景和友善人民的國度。


目錄

波斯大帝國

伊朗(Iran)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便是個文明昌盛的地方,但是有記載的歷史文化,卻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現在的胡齊斯坦省境內的埃蘭(Elam)。它古稱波斯,我國漢代稱之為「安息國」,唐末改稱「大食國」或「波斯國」。1935年起採用「伊朗」為國名,1979年4月1日起,正式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國名。

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就有人類在伊朗高原居住,這些居民除了狩獵、捕撈和採集外,也飼養牛羊,種植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從事農業和飼養家畜的人群之一。他們和其他一些部落,沿著伊朗中部的札格羅斯山脈居住;隨後並散居到其他地方,自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上半葉,伊朗高原進入蘇美爾(Sumer)和阿卡得(Akkad)文明。

公元前27世紀時,在今日的胡齊斯坦省境內,出現一個名叫埃蘭的奴隸制國家,定都於蘇薩,他們保持著氏族制,部落是他們最大的社會組織。後來為了抵禦外來部落的入侵,或是為了掠奪其他部落的土地和財富,逐漸擴大組織成為部族聯盟,並經由陸續的戰爭和貿易,埃蘭與毗鄰的兩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蘇美爾、阿卡得和巴比倫等國家接觸頻繁,使得自身的文化,特別是楔形文字,也受到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早期的埃蘭是奴隸制國家,實行聯邦制和王位兄終弟及制,後來改為王位傳子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並於公元前13世紀時,國勢進入鼎盛期。 公元前20世紀後期,一群從中亞遷徙來的游牧部落米底亞人進入伊朗境內,逗留在今日伊朗高原西北部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區,他們屢遭兩河流域北部亞述人的侵犯,後來並受制於亞述人的勢力。米底亞人最初只有6個部落,後來結成部落聯盟,聲勢大增,乃佔有今日伊朗西部和南部地區。 據記載,大約在公元前836年,米底亞部落聯盟首領戴奧凱斯稱王,建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馬丹),開始建立米底亞(Med-ian)王國,制定法律、發展經濟和擴充軍事力量;經過不斷的對外擴張,逐漸成為地區的霸主。

公元前625至公元前585年的奇阿克塞國王時期,米底亞王國聯合新巴比倫王國,向亞述帝國挑戰,經過多次激戰,米底亞王國終於在公元前614年消滅亞述帝國,聲勢大增。接著米底亞王國遠征烏拉爾圖和瑪納,後來又與呂底亞爭奪小亞細亞,從而成為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的強國,其勢力範圍南抵波斯灣、東達阿姆河。當時,米底亞王國也成為奴隸制國家,在南征北戰中,曾俘虜了大批異族人,因此軍政官員大多擁有不少奴隸,而奴隸也就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到了公元前7世紀,米底亞王國國王弗勞爾特征服了波斯部落,波斯人卻一直反對米底亞人的統治。公元前553年,波斯人在阿契美尼德(Achaememid)家族首領居魯士二世(Cyrus II)的領導下舉兵反叛。據傳居魯士二世的母親是米底亞國王阿斯提亞格斯的女兒,國王曾夢見他的外孫長大成人後,會推翻他的政權,就下令將年幼的居魯士殺死,但他的一位近臣卻將嬰兒交給牧羊人撫養。居魯士長到10歲時又被阿斯提亞格斯國王認出,但因居魯士長得氣宇非凡,終於使他的外祖父放棄了殺他的念頭。居魯士成年後,果然起兵造反,阿斯提亞格斯興兵征討,但士兵卻紛紛臨陣倒戈。這樣,居魯士終於在公元前550年滅了米底亞王國,創立了波斯帝國,定都蘇薩,而居魯士便成為「波斯之父」。據說「波斯」一詞係源自地名「巴爾斯」,又因為這裡盛產阿拉伯名駒,當地人又多善騎術,在閃米特語中,波斯一詞的意思是「善於騎馬的人」,所以居魯士立國時,才以「波斯」為國名。

波斯人原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時,從中亞一帶遷到波斯高原西南部(今法爾斯省),擁有10個部落,其中6個從事農牧業,4個從事游牧業,他們都是從屬於米底亞王國的,但卻一直憎惡米底亞人的統治,經常爆發抗爭事件。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族人居魯士(約公元前600至公元前529),英勇多謀,有很強組織能力,乃被推舉為首領,他把波斯各部落團結在他周圍,努力加強武裝力量,趁米底亞王國內亂之機,舉行反對米底亞統治的起義。他的武裝終於擊潰米底亞軍隊,消滅了米底亞王國,建立起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先後定都波斯波利斯(今設拉子東北方)和蘇薩。稍後,居魯士又先後征服了四周部落,使他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波斯的國王。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歷史上被稱為波斯帝國,居魯士的祖父被尊稱為居魯士一世,他就被稱為居魯士二世。

居魯士二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建立波斯帝國前,他建立一支將各部落武功納入統一指揮的國家軍隊中,使他的軍事力量大增,也使當時西亞各地的城邦武裝力量或部落力量,都無法與他的武力相抗衡。波斯帝國的軍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而以騎兵為主體,具有迅猛突擊的能力。

統一波斯後,居魯士二世依仗自己的軍事力量開始對外擴張。公元前546年,他首先出征小亞細亞西部,所向披靡,滅呂底亞(Lydia)王國。接著又揮軍巴比倫,並於公元前539年10月攻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也就是迦勒底王朝。

根據聖經舊約記載,一般伊朗人視建立阿契美尼德王國的波斯王居魯士二世為伊朗之父,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與軍事家,不但解放了被俘虜到巴比倫為奴的猶太人,並協助猶太人回到故鄉巴勒斯坦,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他對巴比倫和其他城邦也同樣寬大,因而贏得人們的好感。

居魯士大帝佔領了巴比倫後,又率軍出征中亞,先後征服了大夏(巴克特里亞)、索格達和花剌子模等城市,連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也都成為他的領土;小亞細亞的西利西亞國王,也和波斯帝國結盟。居魯士大帝依靠外交手段和軍事實力,建立一個空前的大帝國,但他不是大國沙文主義者,他虛心地向被征服的民族學習,因而不僅受到米底亞人的擁護,而且使米底亞人和波斯人能夠和平共處。後來,他又率軍東征,打敗了游牧民族的馬薩格泰人,俘獲了女酋長的兒子。女酋長的兒子在獄中自殺身亡,女酋長乃發誓報仇。公元前529年在一次激戰中,女酋長終於打敗並殺死了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繼位,繼續執行對外擴張政策,企圖重振波斯帝國雄威。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包括小亞細亞、兩河流域、巴基斯坦、埃及,以及遠到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廣大地區。

岡比西斯二世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後,又計劃征服衣索匹亞、阿蒙綠洲和迦太基,並曾席捲衣索匹亞北部,後因糧絕而回師;他的另一支遠征軍在向阿蒙綠洲挺進時,不幸在途中被沙漠風暴所吞沒。

公元前522年,一個叫做高馬達(Gaumata)的原來米底亞王國的拜火教祭司,趁岡比西斯二世率軍遠征之際,奪取政權,推舉岡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爾狄亞(Bardiya)為傀儡國王,並宣布減免賤役,以換取各地民眾紛紛起來響應。岡比西斯二世聞訊後,急忙率軍回國,但暴死於返國途中。波斯帝國內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趁局勢混亂之際紛紛宣布獨立,使波斯帝國瀕臨瓦解。但是波斯人始終反對米底亞人操縱朝廷,出身波斯族阿契美尼德王室旁支的大流士(Darius),是邊遠的安息省長希斯塔斯皮斯之子。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在他早年時,居魯士二世曾懷疑他參加反宮廷陰謀。後來他作為侍衛,曾隨岡比西斯二世遠征埃及。在岡比西斯二世死後,他匆忙趕往米底亞,在6家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死了巴爾狄亞,並鎮壓了高馬達的政變,宣稱他自己方是正統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後裔,並坐上王位,自稱波斯王,史稱大流士一世。

到了公元前521年,他定都蘇薩,並以波斯波利斯為陪都。還分別用古波斯文、古埃蘭文和巴比倫文等三種楔形文字,將他鎮壓政變和取得王位的經過,詳細地刻在克爾曼沙阿附近的貝希斯頓(Behistun)山的摩崖上。

大流士一世執政初期政權並不穩固,他的王位繼承並未得到普遍的承認,他對巴爾狄亞的殺害,曾激起東方諸省的廣泛反抗,原統治家族的成員紛紛起兵,相繼在蘇賽納、巴比倫尼亞、米底亞、薩加提亞和馬爾吉安那建立獨立的政權。巴比倫尼亞兩度造反,蘇賽納三舉義旗;在波斯本土也有一名叫瓦夏茲達的人自稱是巴爾狄亞之子,起兵反抗。在這種情況下,大流士一世只得用暴力強制推行他的統治,並一一平定了國內的叛亂。此後,他發動了幾次鞏固帝國邊界,阻止游牧部落入侵的戰役。

在帝國軍事實力迅速恢復後,大流士一世又開始向外侵略擴張,先後出征達19次之多,佔領地區不斷擴大。公元前518年他巡幸埃及,隨後率軍進攻裏海東海岸的西徐亞人,不出數載勢力到達印度河谷。公元前513年,又征服了色雷斯東部和蓋蒂人,然後跨過多瑙河,侵入西徐亞王國的歐洲領土,但是西徐亞的游牧部族在撤退時將家園焚燬一空,大流士一世因糧草不繼,被迫停止進攻。這時他的部下已經完全佔領了色雷斯,奪取了愛琴海的利姆諾斯島和伊姆羅茲島,連馬其頓人也望風投降。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經東到阿姆河,並延伸到印度河西岸的今日巴基斯坦境內,西至尼羅河的中下游,北達裏海和黑海一帶,南瀕波斯灣,還佔領了愛琴海上的島嶼、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和馬其頓,形成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大流士一世為了鞏固帝國版圖,將全國劃分為20個行省,並向各行省派駐一名總督,均由波斯王室成員或貴族擔任。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他又將帝國劃分為5個軍區,每個軍區負責幾個行省的秩序和防務。同時為了防阻地方割據,他下令禁止本地籍的官兵駐紮在本地區,如駐紮在埃及的軍隊,主要由猶太籍官兵組成。並且為了軍隊的能夠迅速調動,他又全力修築各行省至首都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條幹線,是從小亞細亞沿岸的伊弗,經薩迪斯通往帝國首都蘇薩,全長2400公里;另一條起自巴比倫,橫貫波斯高原,東至大夏和印度河的西岸。這些幹線大道不但加強帝國境內的聯繫,同時也促進了各地區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他也利用腓尼基人的航海技術,組成龐大船隊開拓尼羅河和紅海間的運河,使波斯船隊能夠經由這條運河直航地中海。這位波斯帝國最偉大的國王,還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了全國通行的大流克(Daric)金幣,每枚重約8.4公克,上面圖案為一名男子持弓像。他也尊重國內各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修建了許多不同信仰的神殿,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大教堂。利用本土的拜火教(中國稱之為祅教)為帝國的擴張服務,拜火教不但隨波斯遠征軍傳播到中東各地,而且還遠傳到印度、東南亞和中國等地。

波斯帝國幅員遼闊,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軍事組織,越來越無力承擔這一龐大帝國的重擔。更由於連年的窮兵黷武,人員傷亡慘重,經濟遭到破壞,以致民不聊生,內部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出現不穩局面。同時,一些地方總督輕視中央權力,獨行其是,使龐大的波斯帝國出現分裂的徵兆。

公元前499年,原屬呂底亞後改隸波斯帝國的愛奧尼亞人,在雅典和埃雷特里亞的支持下,舉兵反抗波斯人的統治,並進而引起波斯帝國與希臘間的戰爭。大流士一世派軍加以征討,平定了愛奧尼亞人的反抗。他要對希臘實施懲罰,乃積極備戰。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馬多尼奧斯遠征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史稱希波戰爭。波斯艦隊在地中海的阿陀斯海角遭受到颶風襲擊,大部分艦隻沉沒海底,餘眾被迫中途撤回。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再次出兵希臘,由波斯將軍戴蒂斯率領10萬大軍和600艘艦隻,踏平了埃雷特里亞,並且奴役當地的人民。但後來波斯軍隊在雅典東北部的馬拉松(Marathon)平原登陸,當時僅有1萬人的雅典軍隊在米太亞得將軍的指揮下,利用巧妙的戰術,先將波斯的精銳部隊誘出陣地,然後同時對陣地兩端的長矛兵進行衝鋒,在插入波斯軍隊的兩翼之後,又合攏來從後面包抄,消滅波斯軍隊的核心,終於戰勝了擁有1.5萬名的波斯軍隊。此役波斯軍隊傷亡慘重,損失了6400多人,而雅典軍隊只損失192人,創下了以寡敵眾、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戰爭結束後,希臘士兵菲迪皮茨自馬拉松奔跑了42公里到達雅典,把戰勝波斯軍隊的勝利消息告訴同胞,現在的馬拉松長跑比賽,就是為了紀念此事。後來,大流士一世又準備再度遠征希臘,但是壯志未酬身先死,而於公元前486年怏怏去世。

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Xerxes I)繼位後,在公元前484年鎮壓了埃及的叛亂,並血洗尼羅河三角洲。此後,他取消了埃及和巴比倫的藩王封號,自立為「波斯人和米底亞人的國王」。後來為了實現父王的遺志,欲為父王在馬拉松之戰的慘敗雪恥,乃厲兵秣馬3年,準備進攻希臘。

公元前481年,他親率一支由近800艘戰艦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從赫勒斯滂跨過海峽。在這次遠征中,波斯軍隊先是在德摩比(The-mopnlae)隘口的陸路遭遇戰中獲勝,一路勢如破竹,侵入並佔領了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地區,並於公元前480年9月20日血洗了雅典城。但波斯海軍卻在同月29日的薩拉米斯(Salamis)大海戰中慘遭敗北,希臘軍隊從此轉守為攻,並於次年將波斯軍隊趕出巴爾幹半島。薛西斯一世從此打消了征服希臘的念頭,後來索性在蘇薩和波斯波利斯大興土木,廣築宮殿,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晚年更深居簡出。公元前465年,在一次宮廷陰謀中,他被謀殺身亡。

同年,薛西斯一世之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被扶植上台,但在數月後,他親手殺掉謀殺父王的禁衛軍司令阿爾達班。在他統治期間,國內曾發生數次叛亂事件,但都被他鎮壓下去。公元前449年,他和希臘城邦代表在波斯首都蘇薩簽訂了卡里亞斯(Kallias)和約,規定波斯應放棄對愛琴海和赫勒斯滂地區的統治權,承認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的主權,但波斯在暗地裡並未放棄重新控制小亞細亞的努力。

從公元前431年開始,以希臘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撤同盟,與地中海強國雅典之間,為了爭奪希臘地區的霸權,爆發了伯羅奔尼撤戰爭;鼓勵雅典出兵進攻斯巴達。公元前425年,阿爾塔薛西斯一世駕崩。公元前423年,他的兒子大流士二世從異母兄弟塞基狄亞努斯手中奪得王位。公元前413年,雅典人在錫拉古薩戰敗之後,大流士二世決定收復公元前449年起由雅典人控制的小亞細亞一些沿海城市,因此又轉而支持斯巴達,以便共同對付雅典人。公元前407年,大流士二世在王后帕里薩蒂絲的勸說下,任命兒子小居魯士為呂底亞、弗里吉亞和卡帕多細亞的總督,以及波斯王國駐小亞細亞軍隊的總司令。小居魯士和斯巴達艦隊司令萊山德合作,最終徹底打敗雅典,迫使雅典交出全部戰船。

公元前405年,大流士二世臨終前召回小居魯士,王后希望能由他代替長子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繼承王位,但被卡里亞總督薩費尼斯指控他曾企圖謀害兄長,後因王后說情才被赦免而官復原職。在他復位後,立即準備奪取王位。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率領大多由希臘雇佣軍組成的2萬軍隊,在幼發拉底河畔公開謀反,並迅速攻入巴比倫。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立即召集軍隊,雙方在庫那克薩展開決戰,結果以小居魯士兵敗被殺告終。

在公元前400年,斯巴達和波斯反目成仇。後來的6年中,斯巴達軍隊在安納托利亞地區不斷取得勝利。但是在公元前394年,斯巴達海軍在尼多斯被擊潰,這使波斯人完全控制了愛琴海。在波斯帝國重金唆使下,希臘的雅典、底比斯、科林斯和阿戈斯等城邦聯合起來,發動了反對斯巴達統治的戰爭。當斯巴達人快要被打敗時,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發現這場戰爭的唯一受益人是希臘人,乃與斯巴達媾和,並轉而支持斯巴達人。公元前387年,斯巴達人和波斯帝國簽訂了出賣全希臘利益的安塔西達(Antalcidas)條約,內容規定所有的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均置於波斯的統治下;除了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外,希臘所有的城邦一律予以解散。波斯人干預希臘事務可謂左右逢源,從中漁利;但是此時波斯國勢已經開始衰弱。

由於波斯帝國各省總督的職位是世襲制,又握有兵權,日久便成為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波斯國王雖然號稱「眾王之王」,但他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他對國家的治理,須通過各省總督才能實行,從而導致中央集權的削弱,無法有效地直接控制地方。一些擁有兵權的總督不時舉兵謀反,失敗後依然各據一方。

公元前359年,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三世繼位,他殘暴成性,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不惜殺害大部分親屬。公元前345年,他率軍西進到黎巴嫩的西頓後,又向埃及挺進。公元前343年,他在尼羅河三角洲打敗了埃及法老奈克塔內博二世(Nectanebo II),並在埃及設置波斯總督。公元前338年,這位暴君被身邊的太監巴哥斯殺死。公元前337年,出身王族旁系的大流士三世,在太監巴哥斯的擁立下出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國王。

在公元前336年初,馬其頓王菲力浦二世派兵進入小亞細亞,但同年7月他被刺身亡。公元前334年春,其子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x III)繼位,這位亞歷山大大帝統率著一支由3萬名步兵和5000名水兵組成的希臘和馬其頓聯軍,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也就是現在的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小亞細亞,乘波斯帝國內亂之際對波斯發動大規模攻擊。同年5月,他在洛拉尼科斯河畔擊敗軍力四倍於己的波斯軍隊,馬其頓軍隊勢如破竹,佔領了大部分的波斯領土。

公元前333年夏,亞歷山大軍隊和大流士三世率領的大軍會戰於伊蘇斯,亞歷山大三世所率領的騎兵英勇衝鋒,使大流士三世不得不丟下母親和妻兒落荒而逃,後來他寫信給亞歷山大三世,表示願以鉅款贖回家屬,並願將女兒嫁給他,但是遭到拒絕。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三世自埃及出發追趕大流士三世,雙方主力部隊在兩河流域埃爾比勒城附近展開決戰,亞歷山大三世再次指揮騎兵直搗大流士三世中軍,並命令使用長矛的步兵方陣也發起總攻,使波斯軍隊一敗塗地。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逃往大夏,結果被大夏總督貝蘇斯所殺,波斯帝國也就此宣告壽歸正寢。

亞歷山大大帝滅了波斯帝國後,在10年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疆域西起巴爾幹半島,東抵印度,北達中亞,南至埃及,其中包括了波斯。他曾在東方的國度中轉戰3年,並娶一位酋長的女兒羅克珊為妻。公元前327年夏,他在希達斯皮斯河、也就是現在的傑盧姆河,打敗了印度國王色魯斯騎著戰象的軍隊。

為了鞏固對波斯的統治,他任命朴塞斯塔為波斯總督,除了保留某些原有的統治體制外,他還任用波斯人擔任中下級幹部,同時實施「希臘化」政策,在波斯建立許多希臘式城市的希臘移民區,推行「希臘化」的殖民統治。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行程超過1.76萬公里,由於部下的思鄉心切,拒絕繼續征戰,迫得亞歷山大大帝只好收兵回國。公元前323年,他回到巴比倫,由於長途跋涉和常年征戰,身體已極度疲勞,加上多處受傷,終於在同年6月13日死於巴比倫,死時才33歲,真所謂英年早逝。在他死後不久,亞歷山大帝國就瓦解為3個希臘化國家,即塞琉古、托勒密和馬其頓,而波斯則處在塞琉古王國的統治下。

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流古一世(Seleueus I)創建了塞琉古王國,經過公元前301年易普斯(Ipsos)戰役後,塞琉古王國控制了小亞細亞、敘利亞及伊朗高原東部的廣大地區,並積極推行希臘主義,使希臘語流行一時。公元前3世紀,安息省總督和大夏省總督先後叛亂。公元前249年,波斯的阿薩息斯一世(Arsaces I)率領帕提亞(Parthians)族舉兵起義,佔領帕提亞(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光復波斯,並於公元前247年建立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他們逐漸拒絕希臘的影響,恢復以拜火教為傳統的宗教,同時在與塞琉古的長期戰鬥中,不斷擴大領土。

到了公元前211年,阿薩息斯一世病故,阿爾達班一世(Artaba-nus I)繼位。公元前209年,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三世揮軍來攻,佔領了帕提亞王國的赫卡通皮洛斯和敘林克斯。公元前206年後,阿爾達班一世又把大量國土拱手讓給大夏國王。但是到了公元前183年,帕提亞人的軍隊一舉殲滅了塞琉古王國安條克三世的軍隊。公元前171年,米特拉達特一世(Mithradates I)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在公元前160年之前,從塞琉古統治者馬科斯手中奪得米底亞,然後轉向東方,從大夏國王歐克拉提德斯手中奪得塔布里亞和特拉克西亞納兩省。公元前142年,他又出兵佔領了伊利麥省,並侵入巴比倫。公元前129年,安條克七世率軍與帕提亞軍隊進行決戰,結果兵敗身亡,從此結束了希臘人對波斯的統治,而帕提亞王國則被視為波斯帝國的繼承者。

公元前123年,米特拉達特二世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首先收復過去被游牧民族佔據的東部各省,接著又征服西面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打敗了亞美利亞國王阿爾塔瓦斯德斯,並扣留了他的兒子做人質。據說後來阿爾塔瓦斯德斯以70條河谷之地將自己的兒子贖回。公元前92年,米特拉達特二世與羅馬帝國締結了第一個條約。

帕提亞王國最初對希臘採取敵對態度,但在公元前171年至公元10年間,希臘文化對它的影響增強。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中國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帕提亞王國已將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勢力趕出了整個伊朗,但是波斯人並不領情,反而視帕提亞為外來的侵略者,並且不斷地起來反抗。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帕提亞,使成為羅馬帝國和中國貿易交通必經之路,並因此得以繁榮。公元前115年,漢朝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曾派他的副使訪問帕提亞王國,國王派兩萬騎兵到東部邊界迎接,並加以熱誠款待,從此開創了中國和波斯的友好交往的歷史。公元前99年,漢西域都護班超派甘英出使羅馬,行抵帕提亞西境,被大海所阻。公元前57年,帕提亞王國與羅馬帝國發生衝突,並時戰時和。公元前53年,以鎮壓斯巴達克斯(Spartac-us)起義而聞名於世的羅馬統帥克拉蘇(Crassus),親自率軍出征帕提亞,結果在卡爾萊(Crassus)戰役中被帕提亞人殺死,並導致羅馬軍隊的失利。公元前36年,帕提亞軍隊又擊敗羅馬帝國統帥安東尼率領的遠征軍。

到了公元2世紀後,帕提亞逐步分裂為一些小邦國,由國王分封一些王族成員來統治這些地區,從而使國勢由盛轉衰。公元115年,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率軍東征,渡過底格里斯河後,佔領帕提亞首都泰西封,以前紛爭不已的帕提亞王公諸侯們,才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終於在公元117年重新奪回首都。以後羅馬軍隊雖曾兩度攻陷泰西封,但最終還是未能站穩腳跟。而被帕提亞人趕走。公元148年,帕提亞皇太子安世清到中國洛陽傳授佛教,在華20多年裡,翻譯佛經35部,共計41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翻譯佛經的高僧,並使得中國的佛教徒們,從此有了漢文佛經。

公元213年,阿爾達班五世成為安息時代帕提亞的末代國王。公元216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率軍入侵,蹂躪許多地方,並褻瀆帕提亞王室的墳墓。公元217年,阿爾達班五世進行反攻,打敗羅馬軍隊。但在同時,國內各地發生騷亂,最後阿爾達班五世被薩珊王朝的創始人阿達希爾所殺。這樣一來,已經維持了400多年的帕提亞王朝便告壽歸正寢。

強盛的薩珊王朝

波斯高原西北部的法爾斯地區,原隸屬於帕提亞王國,有許多「半獨立」的城邦或酋長的領地,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達拉布吉爾德的要塞長官阿達希爾(Ardas-hir),他是足智多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野心勃勃,乘帕提亞王國內訌之時,積極擴大自己軍事力量,逐個併吞了周邊的小城邦和酋長領地,達到統一法爾斯地區目的,繼而開始向外擴張,致引起他和宗主國帕提亞王國之間的戰爭。公元224年8月,他在與帕提亞軍隊的決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久便攻佔了帕提亞首都泰西封(Ctesiphon),殺死帕提亞末代國王阿爾達班五世,滅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中之王」。

公元226年,阿達希爾以祖先薩珊(Sassan)的名字作為國名,創立了薩珊王國(Sāssānian),自稱為「阿達希爾一世」。他對內實行集權統治,廢除了帕提亞時代統治重要行省的許多世襲權力,一些地方則改由薩珊王族當藩王;對外則積極擴展領土,並在向東擴張時曾大敗大月氏的貴霜帝國(Kushānidae)。

薩珊王國也是由亞利安人所建立的王朝,自建國起就打著要恢復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時代光榮的旗號,並宣稱自己擁有阿契美尼德王室的血統,還立祅教為國教,使宗教領袖對王位的繼承起決定性作用。

當時的絲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運輸路線,最適合運送質輕單價高的貨物,波斯商人們就把珍貴的中國絲綢運送到歐洲,也把西方香料傳到東方的中國,並且生意興隆,利潤優厚,尤其是羅馬女人愛死了若隱若現的絲綢,羅馬人每年都要用大量金幣向波斯商人購買中國絲綢。為了爭奪絲綢之路重要的商業利益,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之間,發生過無數次互有勝負的戰爭。

阿達希爾一世繼續征討拒絕臣服的地方勢力,但遭遇到獲東羅馬帝國支持的、亞美尼亞統治者斯洛的堅決抵抗,因此他認為必須和東羅馬帝國一決雌雄。公元230年,他率大軍進攻東羅馬帝國的領地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和敘利亞),雖然波斯軍隊在戰場上略佔優勢,但也無力戰勝東羅馬帝國的軍隊,最後雙方在公元232年簽訂了對薩珊王國有利的和約,乃再出兵亞美尼亞,將之納入薩珊王國的版圖,完成了波斯再統一的願望。

公元240年阿達希爾一世去世,其子沙普爾一世(Shāpur I)繼位,他鞏固和擴大了波斯勢力,繼續和東羅馬帝國交戰。東羅馬帝國軍隊在得到阿拉伯部落武裝的支持下,曾使波斯軍隊屢遭挫折,但波斯軍隊也曾三次打敗東羅馬帝國軍隊,並長驅直入敘利亞腹地,後轉而出兵花剌子模和阿塞拜疆的米底亞,隨後又征服裏海沿岸各城邦。

在公元246年,一個名叫摩尼(Mani)的人吸收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和諾斯特教派的部分教義,創立了摩尼教(Manicha-eism),宣傳善惡二元論,以光明和黑暗為善和惡的兩極,善人死後可獲幸福,惡人死後則墮入地獄。創教之初,曾一度受到沙普爾一世的青睞,後因摩尼自稱是人世間的「最後先知」,乃被沙普爾一世放逐出國,旅行於東方各地,相傳曾到過印度北部和中國的西部。公元270年,摩尼冒險回國傳教,但被處死,摩尼教因而在伊朗境內消失,但它的教義卻在北非、南歐和亞洲一些國家中廣泛流行,並於7世紀末傳入中國。

公元256年,沙普爾一世趁東羅馬帝國內亂之機,向兩河流域進攻,侵入敘利亞、安納托利亞和亞美尼亞,在巴爾貝利斯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使東羅馬帝國6萬軍隊全軍覆滅,並曾一度佔領東羅馬帝國重鎮安條克(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公元260年,薩珊王國又與東羅馬帝國軍隊交鋒,在埃德薩大敗敵軍,活捉了隨軍督戰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瓦列里安,並將他囚禁終生。同時還利用東羅馬帝國戰俘,修築了貢迪沙普爾和舒什特爾河上的水壩。後來波斯軍隊曾深入小亞細亞,沙普爾一世征服了外高加索各部落,中亞東部大月氏的貴霜王國也來稱臣,使薩珊王朝成為西亞地區新的霸主。

沙普爾一世於公元270年去世,長子霍爾米茲德繼位,但一年後也告病亡,宮廷出現了爭奪王位的紛爭。瑣羅亞斯德教的教主克迪爾支持巴赫拉姆一世(Bah-ram I)繼任國王,因而開始了瑣羅亞斯德教(簡稱拜火教)干預朝政的先例。

巴赫拉姆一世在位3年後也告病逝,王位本應由巴赫拉姆一世之弟奈爾塞繼承,但奈爾塞向來反對拜火教一教獨尊,並抨擊它干預朝政,主張朝廷應平等對待宗教,並承認居少數地位的宗教,這顯然對拜火教不利。拜火教教主克迪爾乃運用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抑制奈爾塞,扶植巴赫拉姆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二世登上王位,時為公元276年。巴赫拉姆二世上台後不久,就和爭奪王權的東方總督霍爾密茲德展開鬥爭,羅馬皇帝卡魯斯趁機侵入美索不達米亞,佔領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但是後來卡魯斯突然死亡,羅馬軍隊被迫撤走。不久,霍爾密茲德垮台,巴赫拉姆二世地位才得鞏固。

公元325年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於薩珊王國與羅馬帝國互相敵對,所以基督教在伊朗受到迫害。儘管這樣,薩珊王國還是吸收不少希臘文化,建立了高度文明。它的金屬加工已達到很高的工藝水準,建築物也很雄偉,最著名的要數泰西封宮殿,而石灰峭壁上的雕刻作品,最能體現出薩珊王國的藝術特色。

沙普爾二世是薩珊王朝歷代最傑出的國王之一,不但能征善戰,且具有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他的統治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臻於權力和威望頂峰。據說他是遺腹子,一出生就被波斯貴族奉為國王。公325年他才16歲,就開始親自治理國家。公元337年,他曾派遣大軍渡過底格里斯河,試圖收復在他祖先手中、被羅馬人佔據的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失地,這場戰爭曾持續到公元350年,雙方膠著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勝負難分。原來在波斯境內有許多基督教徒,他恐怕這些人會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應,乃下令強制他們改信拜火教。

公元358年,沙普二世準備再度與羅馬帝國開戰,乃致書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重申對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主權,遭到拒絕後,他就率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取得輝煌的勝利。然而在公元363年,羅馬新皇帝尤里安進行反攻,且兵臨泰西封城下。正在此時,尤里安在一次戰鬥中意外死亡,他的繼位者只好接受屈辱30年的停戰協定,把5個羅馬帝國的行省割讓給薩珊王國。沙普爾二世隨後又進攻亞美尼亞,打敗當地親羅馬的統治者,強制那裡的人民改信拜火教。此後羅馬人再度控制了亞美尼亞,雙方勢力互有消長,直到公元374年,亞美尼亞才最終落入薩珊王國之手。沙普爾二世於公元379年去世時,薩珊王國國勢達到鼎盛期;但因與羅馬帝國長年不斷打仗,終於耗盡國力。

沙普爾三世於同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公元388年,沙普爾二世另一個兒子巴赫拉姆四世登基。公元399年伊嗣埃一世(Yazdeg-erd I)繼位,他是位有才智的統治者,努力擺脫權貴和賢人的控制,試圖限制貴族的權力,還決定和羅馬帝國和平相處。公元420年他在呼羅珊地方被害,王位由巴赫拉姆五世繼位。公元421~422年,巴赫拉姆五世又和羅馬帝國交戰,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公元427年,他率軍擊退了游牧民族,但在東方時受嚈噠的威脅。這位波斯君主還以騎士精神、風流韻事和善於打獵,而在波斯文學、藝術和民間傳說中留名。公元437年,巴赫拉姆五世之子伊嗣埃二世繼位,他是極端狂熱的拜火教信徒,在位期間對基督徒和猶太人都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公元442年,他又率軍與羅馬帝國交戰。

公元491年,拜火教原來的祭司馬茲達克(Mazdak)受摩尼教教義的影響,創立一種新的宗教學說,宣傳人人平等的思想,要求恢復原始公社的共有共享制度,實現土地、水源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公有化,號召人民舉行起義,推翻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社會制度。他的主張得到廣大農牧民、城鎮貧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們的廣泛響應,起義群眾搗毀了國王、貴族、富豪和拜火教祭司的穀倉、土地和莊園,一時聲勢極盛,國王柯巴德一世(Kobad I)曾設法籠絡馬茲達克教派,企圖利用它來打擊貴族和祭司的勢力,藉以自保。馬茲達克受到柯巴德一世的蒙騙,輕信了他的許諾。次年,貴族勢力漸見強大,開始迫害起義者。公元529年,馬茲達克及其數百名追隨者,被王儲霍斯羅夫(Khosrow)誘騙到泰西封參加神學會議,結果慘遭屠殺,全國死難的起義者多達8萬人。馬茲達克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已沉重地打擊了薩珊王朝和拜火教的勢力。

到了公元531年,霍斯羅夫繼位,為了防止境內人民再度起義,乃改革田賦制度,發展工商業,使國民經濟得以繁榮。後來他在泰西封修建了宏偉壯麗的宮殿,至今遺蹟尚存。另外,他還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不斷對外擴張。他先是聯合突厥打垮嚈噠,後來突厥又成為波斯的外患。他在位48年,時常和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交戰,先後於公元540年和公元571年攻佔安條克(Antiochus)和葉門等地,但是長期的戰爭,已使薩珊王朝元氣大傷,國勢由此轉衰。

公元632年,伊嗣埃三世幼年登基,這位薩珊王朝末代君主已無力抵禦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633年,阿拉伯帝國大軍進攻波斯控制下的兩河流域,在公元637年的卡迪西亞一役中,力挫波斯軍隊,攻陷薩珊王朝在泰西封的王宮及重鎮巴格達,伊嗣埃三世帶領殘兵敗將逃往中亞地區。

公元642年,阿拉伯3萬軍隊與波斯的15萬大軍在尼哈溫德(今伊朗哈馬丹城南方)會戰,驍勇善戰的阿拉伯軍隊,竟然以少勝多,擊潰了波斯軍隊,並乘勝追擊,繼續攻城掠地。伊嗣埃三世東奔西跑,尋求避難場所,阿拉伯人已基本上控制了薩珊王國。公元651年,伊嗣埃三世派其子卑路斯到中國求援,他本人則遇刺身亡,薩珊王朝遂告滅亡。

在公元661年的時候,卑路斯到達中國求援,唐朝未允諾派兵,但封他為將軍,並准許他留居中國,因此他就在中國避難,並在長安成立流亡政府,數年後客死中國,一大批隨著王子來到中國的波斯人,也在中國定居下來。薩珊王朝滅亡後,波斯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拜火教在波斯境內也逐步消失,一部分教徒逃到西印度,他們的後代至今多集居在孟買;還有一部分逃到了中國,當時唐代的長安就曾建有拜火教的寺院。

曾受阿拉伯帝國統治

公元651年,波斯隸屬於阿拉伯帝國。唐代以後的中國史書,如「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和「遼史」等,都稱波斯為「大食」,這是波斯文Tazi的音譯,而大食,原係一個波斯部族的名稱。公元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Muawiyah)創立了阿拉伯伍麥葉王朝(Umayyad Dynasty),採世襲專制君主制。當時波斯文被廢止使用,改用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將伊斯蘭什葉派教義傳入波斯,用以取代原來的拜火教,當時許多波斯人也改信伊斯蘭教,以求免除對非穆斯林征收的吉茲亞(jizyah)稅,也就是人頭稅,但遭到拒絕。由於伍麥葉王朝忽視波斯的水利灌溉和防治沙漠的工程,又不能維護貿易繁榮所需要的和平,以及穩定社會的環境,從而引起波斯人的不滿。

公元747年,呼羅珊爆發了阿布‧穆斯里姆(Abū Muslim)運動。公元750年,阿布爾‧阿巴斯(Abū al Abbās)推翻了伍麥葉王朝,從而創立了阿巴斯王朝(Abbās Dynasty)。又因崇尚黑色,而被中國人稱為「黑衣大食」。新王朝對伍麥葉王朝的人進行野蠻的屠殺,並自稱為「薩法赫」,也就是「屠夫」的意思。在國勢鼎盛時期,阿巴斯王朝的版圖,曾橫跨歐、亞、非三洲。

到了公元755年,阿布爾‧阿巴斯的弟弟曼蘇爾(Mansur)繼位,他被許多歷史學家認係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真正的開創者,原名阿布爾‧加法爾,「曼蘇爾」是他的帝王頭銜,意為「常勝者」。他出生在約旦的侯邁麥村,父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巴斯的曾孫,母親是柏柏爾族的女奴。伍麥葉王朝被呼羅珊起義軍推翻前不久,逮捕了阿巴斯家族的首領,曼蘇爾的哥哥易卜拉欣隨家人逃亡到伊拉克的庫費,這時他的另一個哥哥阿布爾‧阿巴斯正在庫費領導呼羅珊起義軍。 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易卜拉欣被捕後病死獄中。這樣,呼羅珊起義軍推翻伍麥葉政權後,阿布爾‧阿巴斯就成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任哈里發,但他只在位5年就死去。所以,建立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的大任,就落到曼蘇爾的肩頭上。在肅清伍麥葉王朝殘餘勢力方面,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在他哥哥擔任合里發期間,他曾率兵進佔美索不達米亞,當地總督向他無條件投降。在伊拉克,他曾粉碎過伍麥葉王朝總督的頑抗,並加以處死。

公元762年,曼蘇爾下令擴建巴格達,並以此為新都。他還大力發展官僚體制,為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元775年10月,曼蘇爾死於前往麥加朝聖的路上,葬在聖城附近。公元777年,中亞細亞一帶爆發了「蒙面先知」的農民大起義,領導者哈辛‧伊本‧哈金(Shahimibn Hakim)係麥爾夫城洗衣工人,常用綠布蒙面,曾一度佔領了許多城市和堡寨,公元782年在波斯境內被阿巴斯王朝的軍隊所鎮壓。

馬蒙(Mamun)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公元807年父王去世時,曾和他的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爆發了伊斯蘭世界東部的內戰,後來以馬蒙的勝出而告終。馬蒙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他是第一個將希臘哲學介紹到伊斯蘭世界的人,由於他的努力,使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宗教矛盾得到緩解。公元816年,阿塞拜疆人在巴巴克(Babak)的領導下,掀起一場反阿拉伯統治的起義,有30萬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參加這場長達20年的抗爭,雖然也被鎮壓下去,但已使阿巴斯王朝元氣大傷。公元821年,馬蒙任命波斯人塔希爾統治呼羅珊以防那裡的人民也起來造反。公元833年,由馬蒙之弟穆塔斯姆(Mutasim)出任阿拔斯王朝第八任哈里發。塔希爾(Tāhir)家族就這樣成為呼羅珊的世襲統治者,實際上是獨立的波斯王朝,版圖曾擴展到印度邊境,直到被耶古卜趕走為止。

耶古卜(Yaqūb)是薩法爾(Saf-fār)王朝開國君主,年青時是銅匠學徒,後來當上強盜,公元866年,率領綠林好漢控制了波斯錫斯坦省。公元869年,侵入印度東北部,攻佔了克爾曼、吐火羅、莫克蘭信德和阿富汗的喀布爾。公元873年,推翻塔希爾王朝,成立薩法爾王朝。此後,他又奪得波斯糧倉法爾斯省和阿赫瓦茲省。在波斯歷史上,他是位民族英雄,下令恢復使用被阿拉伯語取代了兩世紀之久的波斯語,此舉使波斯傳統文化得以復興。他的繼承人是他的胞弟阿姆爾(Amr)。

公元892時年,伊梅爾一世(Ismail I)出任河間地帶總督,不久便將他的統治區擴大到大不里士和呼羅珊全境,他在整個波斯東部建立一個以布哈拉(Bukhara)為首都的獨立王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薩曼王朝(Samanids Dyna-sty),它的版圖北達鹹海,南至印度河上游,東到阿姆河上游,西抵裏海。在薩曼王朝統治下,河間地帶和呼羅珊日趨繁榮,工商業大有進展,主要城市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成為學術和文藝中心,並使波斯文藝復興得以實現。

到了公元945年,德芋木部落白益之子艾哈邁德出兵佔領阿巴斯帝國首都巴格達,建立白益王朝(Būyid Dynasty)。公元977年道拉(Dawlah)在位期間,白益王朝國勢最為強盛期,興建了公共設施、醫院和庫爾河上的水壩。道拉死後,王族內訌國勢衰退。這個王朝依靠突厥(Turk)部落的軍隊進行統治,以致實權逐漸落入突厥軍官之手,並於公元999年建立了伽色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到了1055年,白益王朝末代君主賴希姆被塞爾柱蘇丹吐格利爾拜克所廢黜,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只保留宗教領袖的地位。阿拉伯帝國對波斯的統治,實際上已告結束。

蒙古人入侵

曾經橫掃中亞和西亞的蒙古,也曾經是波斯的統治者。1220~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滅花刺子模(Khorazm)王朝,侵入波斯,並佔領了一些地方。當時蒙古大軍把波斯北部對農業非常重要的地下灌溉水道,加以全部澈底破壞,至今仍深深地影響到伊朗乾燥地區的農業。1253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Hüligü)受蒙古大汗蒙哥的派遣,率10多萬大軍越過阿姆河,佔領波斯全境,建立伊爾汗國,成為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定都大不里士,其版圖東起阿姆河、南抵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北達高加索。建國初期由於橫征暴斂,而使波斯面臨經濟危機。

波斯的高度文明和伊斯蘭教,對蒙古征服者產生了融合的影響,使他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波斯化,不但說波斯語,人們也皈依伊斯蘭教。1295年繼任汗位的馬哈茂德‧合贊汗定都大不里士,並和中國元朝政府斷絕關係。為了恢復經濟,他調整稅制,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鼓勵生產,開發水利,獎勵學術。還奉伊斯蘭教為國教,自稱為蘇丹,並頒令全體軍中將士改奉伊斯蘭教,他本人成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信徒,企圖在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搞折衷。在他統治時期,還實施一項制度改革,改變了旭烈兀時期蒙古傳統的封建軍事制。新建立的采邑制為封建繼承佔有制,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這種制度為後來的地方割據、削弱中央勢力開了方便之門。

1304年,合贊蘇丹逝世,由胞弟完者都繼位,他於1310年改信什葉派,因而引起內亂。1316年完者都蘇丹去世,伊爾汗王朝出現內部紛爭,陷於分裂。1317年,完者都之子艾卜‧賽義德繼位,改信遜尼派,才算免除戰禍。1335年,艾卜‧賽義德死後無嗣,王朝分裂。

曾任西察合台汗國大臣的帖木兒(Timurid),於1370年滅西察合台汗國,以撒馬爾罕(Samarka-nd)為都城,建立了帖木兒汗國。1380年入侵波斯,此後又征服了阿富汗、南高加索、兩河流域、北印度和小亞細亞等地,波斯也成為帖木兒汗的領地。1405年帖木爾去世,其子沙阿‧魯赫繼位,遷都赫拉特。當時帖木兒帝國繁榮強盛,撒馬爾罕和赫拉特都曾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帖木兒汗國當時對中國的明朝和印度,都保有名義上的宗主權,曾派遣百餘人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當時隨團作家曾寫了「沙阿‧魯赫遣使中國記」。1447年,沙阿‧魯赫死後不久,王朝發生內訌,國勢漸衰,帖木兒帝國分裂為兩國,分別以赫拉特和撒馬爾罕為權力中心,領土也萎縮到波斯東部呼羅珊一帶。1449年後,土庫曼游牧部落在波斯西部建立了黑羊王朝,但在1468年,另一批游牧部落的一些貴族,在烏尊‧哈桑的領導下,建立起白羊王朝,定都大不里士,且吞併了黑羊王朝。

伊斯梅爾一世(Ismail I)是伊朗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的締造者,他14歲時便成為什葉派宗教領袖,並領導薩非宗教改革運動。他依靠突厥游牧部落的武力,很快地在伊朗西北部建立了武裝根據地。1501年,他佔領了阿塞拜疆,1502年5月自立為王,創立薩非王朝,定都大不里士。在此期間,又戰勝了白羊王朝,迫使白羊王朝末代君主穆拉德退守巴格達。在此後的10年間,伊斯梅爾一世率軍轉戰各地,佔領了波斯全境,並於1508年滅白羊王朝,吞併了伊拉克的巴格達和摩蘇爾省。又鑑於波斯大多數穆斯林信奉什葉派,他就定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藉此來鞏固薩非家族的政權。

1510年,伊斯梅爾一世出兵征討改信遜尼派的烏茲別克部落,在木鹿城附近的戰鬥中,他巧妙地運用伏兵,以1.7萬名波斯軍隊打敗了2.8萬名烏茲別克軍隊。1514年,當土耳其人侵入波斯西北部時,他從中亞的前線趕回,雙方軍隊在波斯西北部的查爾迪蘭發生激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以12萬的優勢兵力,擊敗他的7萬軍隊,佔領了庫爾德斯坦和亞美尼亞西部,並曾一度佔領大不里士。後來由於土耳其內部發生兵變,不得不收兵回國。這給伊斯梅爾一世以恢復力量的時間,並得以收復大不里士。此後多年中,兩國不斷發生邊界衝突。

1524年5月23日,伊斯梅爾一世病逝。在1534年、1548年和1553年,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又多次入侵波斯,奪取波斯西部大片土地。1555年雙方議和,土耳其佔有兩河流域,阿塞拜疆歸屬波斯,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但波斯與土耳其之間的爭奪戰並沒有就此結束,斷斷續續的戰爭延續達百年之久。

1587年10月阿巴斯一世(Abbas I)登基時,薩非王朝已處於內外交困中,但他勵精圖治,進行一系列改革,使國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大增;與此同時,土耳其和烏茲別克對波斯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強。阿拔斯一世是大智大勇的君主,為了遏制烏茲別克人的威脅,他無法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乃對土耳其做了很大的讓步,以便騰出手來進攻烏茲別克。根據1590年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規定,薩非王朝將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和魯利斯坦的部分土地,割讓給土耳其,薩非王朝並遷都伊斯法罕。儘管如此,他有10年時間未能向烏茲別克發起重大的軍事進攻,反而被迫將更多的土地割讓給烏茲別克人和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在這段時間內,他對內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緩和人民的不滿和民族之間的矛盾,並重視發展經濟。同時對軍隊也進行改革,建立了主要由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切爾克斯人所組成的新常備正規軍,並從歐洲購買了槍砲,聘請外國軍事教官,使波斯軍事實力大增。

在東部,波斯軍隊於1598年大舉進攻烏茲別克,重新控制了呼羅珊;並長驅直入阿富汗,佔領了坎大哈,直至巴爾赫(Balkh);還將首都由加茲溫遷往伊斯法罕,以便和歐洲建立直接的貿易往來。他也在伊斯法罕修建了許多寺院、宮殿、旅店、公共浴場、林蔭大道和廣場,使伊斯法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另外,他也在裏海沿岸修築了著名的石路,歐洲各國的使節、商人、傳教士和冒險家等,紛紛來到伊斯法罕。

1603年,阿巴斯一世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內部混亂之際,向土耳基宣戰,在幾年內收復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喬治亞東部、魯利斯坦、巴庫和巴格達等地,特別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地卡爾巴拉(Karbalā)和納傑夫(Najaf)也落入薩非王朝手中。根據1613年和土耳其簽訂的和約規定,波斯軍隊佔領的所有地方,都劃歸波斯版圖。1622年,波斯軍隊打敗了印度莫臥兒帝國,佔領阿富汗。同年在英國艦隊的協助下,波斯軍隊將葡萄牙人逐出波斯灣的荷姆茲島。由於阿巴斯一世的勵精圖治,遂使波斯步入強國之列;也使薩非王朝進入全盛期。

1629年阿巴斯一世駕崩,由其孫沙菲一世(Safi I)繼位,土耳其和烏茲別克諸汗重啟戰端,使波斯軍隊窮於應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穆拉德四世(Murad IV)派遣大軍向波斯進攻,重佔埃里溫(Yerevan)和大不里士,以及兩河流域的巴格達。沙菲一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君士坦丁堡停戰協議」,承認巴格達和兩河流域係土耳其領土。

1642年,王儲阿巴斯二世繼位,他雖然也努力對外擴張,不斷東征西伐,但再也無法恢復阿巴斯一世的強盛,這主要是受國內不安定的影響。當時國內廣大人民,特別是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苛捐雜稅的負擔,以及征兵雜役的壓迫,乃經常爆發反政府的抗爭。1722年,阿富汗吉爾札部落的首領率數萬名部落武裝,向薩非王朝發動進攻,在離伊斯法罕25公里的古爾納巴德擊潰波斯軍隊,包圍伊斯法罕,薩非王朝侯賽因一世(Hus-ayn I)國王被迫投降,王朝中斷。

侯賽因國王之子達赫馬斯普,在伊斯法罕被吉爾札部落包圍時潛逃波斯北部,自立為波斯王,糾集波斯軍隊抗擊阿富汗侵略者,使反對阿富汗人的力量逐漸聚集在一起,這時有位土庫曼亞浦沙爾部落英勇善謀的首領納迪爾(Nadir)也帶領親兵前來助戰,他在對抗阿富汗侵略軍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成為波斯軍的統帥。這時波斯軍的力量大增,在戰場上屢戰屢勝。1726年12月,阿富汗入侵者戰敗投降。1728年納迪爾收復了呼羅珊,1729年光復了伊斯法罕,因此聲望大增。同年11月,達赫馬斯普返回伊斯法罕,正式登上薩非王朝的王位,但大權已旁落,國王成了納迪爾的傀儡。

1730年,納迪爾擊敗土耳其入侵軍隊,佔領了原波斯失地喬治亞、亞美尼亞、達格斯坦和兩河流域,還佔領了波斯境內的阿塞拜疆、庫爾德斯坦、哈馬丹、克爾曼沙阿等地區,波斯軍隊也攻佔了大不里士。1731年,納迪爾又征服了阿富汗的叛變。這時,達赫馬斯普國王突然宣布親征土耳其,其目的是企圖以戰功去抑制納迪爾的威望。但事與願違,結果是波斯軍隊慘敗,失去了大片領土,他自己也差一點被俘,乃被迫與土耳其簽訂了城下之盟,將阿拉克斯河以北領土完全割讓給土耳其。納迪爾宣布不承認屈辱的和約,並斥責達赫馬斯普國王的魯莽冒險和喪權辱國的行為。1732年8月,納迪爾宣布廢黜達赫馬斯普的王位,擁立出生僅8個月的阿巴斯‧米爾扎王子繼承王位,號稱阿巴斯三世,由納迪爾親自攝政。

同年年底,納迪爾率軍進攻土耳其,收復了大片領土,並攻入土耳其境內,迫使土耳其歸還前所佔領的全部波斯領土;同時俄國政府也宣布放棄過去由波斯割讓給俄國的土地。1736年1月,納迪爾召集貴族、大臣、酋長等兩萬人參加國事會議,由他的親軍包圍會場,並當場處死一名反對者,與會者只好一致表示「願意」擁戴納迪爾為國王,並同意廢除什葉派的國教地位。

納迪爾在軍事上最輝煌的勝利,莫過於1739年的遠征印度,大敗莫臥兒帝國並佔領德里,使不少印度王侯對他俯首稱臣,還掠奪大量莫臥兒帝國的珠寶財物,並迫使莫臥兒王朝將印度以西全部領土割讓給波斯。他在位期間,購買了英國軍艦,建立起強大的海軍,並由各部落的軍隊組成龐大的陸軍,佔領巴林島,征服了阿富汗,使王朝再度得到統一。由於納迪爾只愛打仗不愛治國的性格,窮兵黷武的結果,使得國內民不聊生,致使反對者日增;他那「逆我者亡」的肆意濫殺也和很多人結怨。1747年6月,他在呼羅珊城下軍營中被人刺殺,波斯政局陷入混亂中,各部落首領又分裂了波斯,這個短命政權致被桑德王朝所滅。

在納迪爾被刺身亡後,出身微賤的將領卡里姆汗‧桑德(Kar-im Khān Zand)擁立伊斯梅爾三世為薩非國王,因伊斯梅爾三世年幼,乃由他擔任攝政王。1750年,卡里姆汗創立了桑德王朝(Zand Dynasty)。1760年他打敗了所有敵手,除了呼羅珊外,重新統一了整個波斯。在他統治的30年間,使波斯從過去40年的戰禍中恢復過來,並以設拉子為京城,興修許多漂亮的建築物。他還改革了財政制度,減輕農民負擔,對外則採取開放政策,1763年批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波斯灣港口北岸布什爾建立貿易站。為了推行他的發展貿易政策,1775~1776年又出兵佔領了波斯灣頂端的巴士拉港口。

卡里姆汗在位時,非常注意卡札爾人的力量,曾將卡札爾酋長之子阿迦‧穆罕默德‧卡札爾(Agha Muhammad Khan Qajar)拘禁在設拉子作為人質達15年之久。1779年卡里姆汗病逝,卡扎爾則潛逃回鄉,經過多次血戰,打敗所有對手,成為卡札爾部落的新首領。

老王卡里姆汗逝世後,其子哲耳法爾汗繼位,派其子盧特夫‧阿里‧桑德(Lotf Ali Zand)統率在拉雷斯坦省和克爾曼省的軍隊。1789年哲耳法爾汗駕崩,盧特夫趕回京城設拉子時,已有一個競爭者自立為王,他殺死對手後由自己出任國王。在位4年間,曾數度興兵討伐擁有優勢兵力的卡札爾,但都無功而返,反而被卡札爾佔領了馬贊德朗、亞斯特拉和吉朗地區。

1791年,桑德王朝設拉子總督反叛,將首都獻給前來圍攻的卡札爾軍隊。1794年,卡札爾率軍圍攻克爾曼,遇到頑強的抵抗,4個月後城破,盧特夫企圖突圍逃跑,但被生擒,被用酷刑活活折磨至死,桑德王朝遂告滅亡。卡札爾還下令對克爾曼城大加燒殺掠奪,將當地婦女發給軍人為奴,又下令挖去兩萬名居民的眼珠,對不肯歸順的前朝官吏採取非常殘酷的懲罰,殺其家族,還沒收一切財產和土地。在攻佔喬治亞首府提比里西(Tbilisi)時,就屠殺了數千人,俘虜1萬多名居民,並焚燒全城。1796年,卡札爾正式加冕為波斯國王,建立了卡札爾王朝(Qajar Dynasty),將首都由設拉子遷至德黑蘭,並使德黑蘭從一個小鄉村發展成擁有兩萬人口的城市,同時將什葉派定為國教。

卡札爾雖然統一了波斯,但是他的暴行卻令人髮指。1797年6月一個晚上,在他第二次遠征喬治亞時,被他的兩名僕人所刺殺,由法塔赫‧阿里‧沙阿(Fath Ali Shāh)繼位。在以後的一個世紀內,波斯的歷史發生很大的變化,開始由中世紀進入近代時期,波斯的國力也不斷衰退,領土也因被鄰國逐漸攫取而日益縮小,特別是隨著歐洲列強勢力的侵入,使波斯逐漸淪為半殖民地,英、俄、法、德等西方列強都想瓜分波斯。

1801年,俄國併吞了喬治亞,波斯為了保持對喬治亞和高加索的宗主權而對俄國交戰。1812年波斯戰敗,乃於次年被迫和俄國簽訂了「古利斯坦和約」,同意放棄對喬治亞的主權要求,並把阿塞拜疆和巴庫割讓給俄國。到了1826年為了要廢除「古利斯坦和約」,波斯又和俄國發生戰爭,但是又告戰敗。1927年2月,俄國攻佔大不里士,並直接威脅德黑蘭,波斯只好再和俄國簽訂「土庫曼和約」,割讓高加索和亞美尼亞。1834年法塔赫阿里王逝世,由穆罕默德‧沙阿繼位,波斯局勢仍然動蕩不安。

1844年,波斯人民掀起反對封建王朝的世俗統治,以及外國侵略者壓迫的起義,因為參加者都是以巴布(Bob)教徒為主,所以又被稱為巴布教起義。教主為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Ali Muhammad),他自稱為「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是「信仰之門」的意思)。宣稱新救世主將要降臨人間,將在人間建立公平與幸福的新制度,主張神權主義,反對世俗王權,要推翻封建王朝統治,驅逐所有外國侵略者。1847年,巴布教主被捕下獄,但入教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1848年9月,波斯國王穆罕默德‧沙阿去世,由其子納賽爾‧丁(Naser od-Din)繼位,國內發生嚴重騷亂,各地相繼揭竿而起,發動起義,納賽爾‧丁在首相米爾扎‧塔吉‧汗(Mirza Taqi Khān)的幫助下,終於在1850年處死巴布,並於1852年將各地起義鎮壓下去。此後,國王納賽爾‧丁在首相塔吉‧汗的影響下,大力整頓軍隊,減輕農民負擔,積極整頓財政、加強中央集權,重視教育發展,鼓勵對外貿易,限制歐洲列強特權,開辦郵政和電報,出版了波斯第一家報紙,修築公路。這一連串改革措施,使波斯出現中興跡象,國王還要他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並將王妹嫁給他,國力因此展露欣欣向榮景象。

因為塔吉‧汗的改革,觸犯了王室貴族、地方長官、諸汗王、中高級軍政官員、宗教界和歐洲列強的利益,於是他們結成一伙陷害忠良,散布謠言說塔吉‧汗陰謀推翻國王。1851年11月,國王解除了塔吉‧汗的首相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務,將他流放到卡香,並於1852年1月加以處死。使波斯一度中興的局面迅速消失,也失去了最後一次振興的機會,國勢又告日漸衰落。

早在19世紀初,英國就開始對波斯進行貿易滲透。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企圖侵服波斯和阿富汗。1856年,波斯攻佔和阿富汗間有爭議的領土赫拉特。同年11月,英國以此為藉口對波斯宣戰,出兵赫拉特,在波斯灣登陸。1857年4月,英軍攻佔阿瓦士城後,因波斯軍隊英勇反擊及印度爆發了大起義,英軍乃撤出波斯,波斯軍隊也撤出赫拉特,雙方在「巴黎和約」中,規定波斯放棄對赫拉特的主權要求。

由於卡札爾王朝時常出讓專賣權供宮廷揮霍,1890年波斯境內掀起一場反對菸草專賣的人民運動,並得到一些宗教人士的支持,再加上近百年的歐洲列強欺凌,使國家主義運動開始抬頭,納賽爾‧丁日益不得人心。1896年5月1日,納賽爾‧丁在德黑蘭遇刺身亡,由其子穆宰費爾丁‧沙阿(Muzaffardin Shān)繼位。他在作王儲的35年中,一向追求聲色犬馬,不問國事,所以登基後對朝政一竅不通。當波斯正面臨財政危機時,他為了彌補赤字而向俄國借款,因此極不得民心,且於獲得貸款後,利用這些錢作數次豪華的歐洲旅行,並與歐洲女人打得火熱,更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1895年12月,德黑蘭和大不里士等地的工農群眾,紛紛成立民主組織和志願軍,要求召開國會、頒布憲法,實行君主立憲,要求用憲法來限制國王的行動。1906年10月,國王被迫召開眾議院,於同年12月批准了一部比利時模式的憲法。

1907年,英俄兩國趁波斯政局動蕩不安之際,經過秘密協商,簽訂了瓜分波斯勢力範圍的協議,波斯西北部劃歸為俄國勢力範圍,東南部由英國控制,只留下中部一小塊為中立區,作為卡札爾王朝的「食邑」。這項秘密協議被揭露後,引起波斯人民的憤怒,全國各地爆發了反帝反殖民的示威遊行,議會也通過拒絕承認英、俄瓜分波斯的協議。

英、俄準備干預波斯政局的行動,鼓舞了波斯當權派鎮壓立憲派的信心。同年1月,國王穆宰費爾丁‧沙阿病故,由皇太子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繼位,即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別克‧阿扎姆回國組閣,他原係人民要求永不重用的政客。國王對他的重新任命,激起人民的譴責。同年8月31日,阿扎姆被刺身亡,國王急忙召集忠於王朝的軍隊進京,德黑蘭的立憲派人士也動員武裝,立即佔據議會和附近的清真寺,誓死保衛憲政和議會,外省的立憲派武力也趕赴德黑蘭,使立憲派的革命力量大增,全國各地也以大罷工作為響應,國王被迫讓步,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將遵守憲法。

1908年2月15日,謀刺國王的計劃失敗。同年5月,立憲派要求解除掌握實權的6名保皇派大臣的職務,國王則未予答覆。同年6月初,國王在俄國哥薩克旅的掩護下逃出德黑蘭,居住到郊外的包格王宮,準備鎮壓立憲派。同月22日,國王任命哥薩克旅長利亞霍夫為德黑蘭省長,他立即宣布德黑蘭戒嚴,次日早晨就砲轟議會,逮捕並屠殺立憲派成員,並以國王指派的國務代表會議替代議會。立憲派中心立即轉移到大不里士,並與國王武力展開巷戰,在大多數市民支持下,將國王部隊趕出大不里士。隨後,立憲派武裝向四周發動進攻,佔領了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區,並得到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支持,向它秘密提供武器和彈藥。

立憲派在大不里士建立政權後,對國內各地的革命運動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地方的人民不再服從國王的命令,拒絕繳納賦稅和勞役。1909年4月,國王調集軍隊圍攻大不里士,立憲派把居民武裝起來,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的戰鬥,部分政府軍士兵和下級軍官還向人民武裝投降。大不里士人民武裝擊退了政府軍的進攻,還先後佔領了南部的伊斯法罕、布什爾、班達和阿巴斯等地,卡札爾王朝岌岌可危。

英軍害怕波斯的人民革命影響到印度殖民地,俄國沙皇也怕激起俄國內部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乃決定干預波斯政局,英軍從波斯灣登陸,佔領了布什爾、倫格和賈斯克等城市,逮捕波斯立憲黨派人士。俄軍也於同月25日從北部入侵波斯,但始終未能攻下大不里士。同年7月初,立憲派武力攻克德黑蘭,推翻君主政權,並召開第二屆議會,阿里國王逃亡俄國。1911年11月俄軍從北部入侵,最後攻下大不里士,大肆屠殺,奸淫擄掠,無所不為。1911年12月,保皇派復辟勢力的武裝在德黑蘭發動政變,立憲派的人民革命以失敗告終。

1914年7月12日,年滿18歲的艾哈邁德‧沙(Ahmed Shāh),正式加冕成為卡札爾王朝的新國王。同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波斯政府立即宣布嚴守中立,意欲乘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之際,逐漸擺脫外國勢力的控制。但是國土卻被英、俄、德、土等四國分佔,並造成經濟上的紊亂。1917年,俄國國內發生革命,俄軍退出波斯,英國勢力就獨佔這個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召開和會,英國極力否決波斯參加巴黎和會的資格,使卡札爾王朝企圖恢復版圖的希望破滅,而英國想把整個波斯併為它的保護國陰謀,也未獲得成功。

1920年4月,英國支持的沙俄將領鄧尼金(Denikin)指揮的白衛軍,被紅軍擊潰後,撤退到波斯境內,紅軍追入波斯,消滅了白衛軍,在紅軍所及的地區傳播共產主義,因此在波斯境內有些地方也建立了蘇維埃式地方政權。在同一時間內,大不里士爆發了反對卡札爾王朝的起義,宣布阿塞拜疆為自由邦,成立了民族政府。同年6月,以庫切克‧汗(Kuchik Khān)為首的森林游擊隊佔領了吉蘭省會拉什特等地,並於同月5日宣布成立吉蘭蘇維埃共和國,組織臨時革命政府,提出驅逐英國侵略者,推翻王室政權。同年7月,呼羅珊也爆發了由穆罕默德‧達吉汗所領導的反對王朝統治的起義,要求實行自治。波斯正義黨也在安扎利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並且正式改稱為波斯共產黨,黨魁哈伊達‧汗(Hayadar Khān)決定與庫切克‧汗結成統一戰線。後因庫切克‧汗反對土地改革,被共產黨排擠出臨時革命政府。1921年9月,庫切克‧汗依靠森林游擊隊的力量奪回權力,哈伊達‧汗被殺。

巴勒維王朝興起

禮薩‧沙‧巴勒維(Rezā Shāh Pahlavi)是伊朗巴勒維王朝(Pahlavi Dynasty)的創始人,他於1878年3月16日,出生在馬贊達蘭省巴列萬(Pahlevan)部落酋長家庭,年輕時就從軍,因身材魁梧矯健,才能出眾而為上級所器重,由普通士兵升為團長。當時卡札爾王朝非常腐敗,國土受外國蹂躪,政權操於英、俄之手,國家朝不保夕,仁人志士義憤填膺。1921年2月,駐紮在哈馬丹的哥薩克旅士兵,因數月未領到軍餉而嘩變,要求向德黑蘭進軍追討,其他高級軍官因懼怕而躲避,唯有指揮官之一的禮薩‧沙,自願率領嘩變軍隊向德黑蘭進軍,於同月16日率領1200名哥薩克騎兵進軍德黑蘭,引起朝野震驚,艾哈邁德‧沙國王一再命令沿途駐軍和首都衛戍部隊阻止哥薩克旅進京,但是沒有一支部隊出來攔阻。同月21日哥薩克旅進入京城,接管了政權,由青年記者賽義德‧齊亞丁‧塔巴塔巴伊(Sayyid Zia od-Din Tabataba'i)為首相,禮薩‧沙自任陸軍大臣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他上台後5天,就命令簽訂「波蘇友好條約」,蘇聯宣布從波斯撤軍。吉蘭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庫切克‧汗,因不滿蘇聯的撤軍,被禮薩‧沙捕殺。禮薩‧沙消滅了吉蘭蘇維埃共和國後,繼又分別鎮壓了各地的獨立和自治運動。1923年,他自任卡札爾王朝首相,並迫使國王艾哈邁德‧沙前往歐洲養病。1925年10月31日,議會廢黜艾哈邁德‧沙國王。同年12月12日,議會推舉禮薩‧沙為立憲國王,卡札爾王朝宣告壽歸正寢,而巴勒維王朝正式宣告登台。

1926年4月25日加冕後,禮薩‧沙國王銳意改革,消滅部族力量,解散部族武裝,增強國家軍隊實力,創建了海、空軍和機械化部隊;廢除只對外國有利的協議和條約,取消外國特權,建設橫貫全國的鐵路。1935年將國名正式改為伊朗,他注重向人民灌輸民族統一的意識,實施政治民主化。在經濟上拒絕外資介入,收回財政和交通大權,興建公路和醫院。在宗教上,致力於削弱神職人員的特權,並進行教育改革,設立了素來和宗教學校站在敵對立場的公立學校。在法律上,他重新制定民法和刑法,允許離婚,解放婦女,除掉面紗。在外交上,採取親蘇抗美政策,廢除外國人在伊朗的治外法權。由於他在內政上的勵精圖治,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使得國勢蒸蒸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伊朗保持中立,但不久後便實行「以德制英」的政策,贊助軸心國的活動。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蘇聯以防納粹為藉口,出兵伊朗北境;英國也起而效尤,隨後佔領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後來美國人也參加了佔領。禮薩‧沙被迫退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勒維(Muhammad Reza Shāh Pahlavi)繼承王位。禮薩‧沙遜位後,本擬前往加拿大,但英國政府卻將他送往非洲的模里西斯,然後轉往南非的約翰尼斯堡,1944年7月死於當地,享壽66歲。

1942年1月29日,英、蘇兩國向伊朗簽約,保證在大戰結束後3個月內撤軍,以恢復伊朗的獨立。1943年9月,伊朗也對德宣戰。同年11月28日~12月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史達林,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討論對德作戰中的一致行動及戰後和平等問題,締結了德黑蘭總協定,規定英、美等國應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會後還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聲明三國從德國的東面、西面和南面進行軍事行動的時間和規模,達成了協議。另外,這次會議還發表了「關於伊朗的宣言」,公開保證戰後伊朗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伊朗境內蘇軍按兵不動,還組織伊朗共產黨,在北部的阿塞拜疆省和庫爾德斯坦省發動分裂運動,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伊朗一方面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另一方面加緊圍剿伊共。蘇聯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被迫讓步;當時伊朗首相蓋凡姆又運用非常外交手腕,允許蘇軍撤退後,將伊朗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權轉讓給蘇聯。蘇軍乃於1946年5月6日悄然從伊朗撤兵,伊朗立即派大軍進入阿塞拜疆省,消滅了共黨非法政權,並將伊共殘餘分子逐入蘇聯境內,使伊朗社會日益安定,國力也得以恢復,同時伊朗國會又斷然否決了將北部石油開採權讓給蘇聯。遭此重大打擊後,蘇聯乃對伊朗大施恫嚇與威脅技倆,經常在邊境進行軍事演習,並不時越界侵入伊朗境內。但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密切注視下,蘇聯始終沒有對伊朗發動直接的大規模軍事入侵行動。

1950年後,伊朗接受美國的經援,人民生活大獲改善,並且積極反對英國的殖民地經濟支配權,因此在1951年3月發生了英伊石油糾紛。當時伊朗首相穆罕默德‧穆薩台(Muhammad Mussad-ea),以民族主義狂熱激發國人,全力壓制英國在伊朗的勢力,並宣布將石油企業全部收歸國有。但由於伊朗缺乏鑽井技術和熟練的石油工人,導致經營困難,致使國內經濟不穩,一度引起社會不安。

穆薩台首相在和英國石油糾紛中獲勝後,趾高氣揚,激發了潛伏的政治野心,勾結伊朗共產黨,挾蘇聯以自重,並在1953年8月發動推翻王室的政變,迫使國王巴勒維逃離本國,使當時伊朗陷入一片混亂聲中。後來因為民眾熱烈效忠王室,同月19日在伊朗陸軍查希狄(Zahedi)將軍的領導下,伊朗軍隊出師勤王,打跨了莫薩台政權,並迎接流亡在義大利的巴勒維國王復職,查希狄因保駕有功而出任首相,迅速恢復社會秩序,打消了蘇聯企圖控制伊朗的陰謀。1954年10月,伊朗和美、英、法等國八大石油公司所組織的國際財團訂立合約,將伊朗國內石油開採權轉讓給這個財團,伊朗政府從中抽取50%的利潤。1955年,伊朗參加「巴格達公約」組織,接受艾森豪主義,成為西方世界反蘇陣營中的一分子。

自此以後,伊、蘇關係又趨緊張,一些蘇聯外交官因從事「間諜活動」被伊朗政府驅逐出境,並鎮壓一批伊共殘餘分子。蘇聯在恫嚇技窮之後,又於1956年展開笑臉攻勢,把戰時所扣留的11噸黃金還給伊朗,並且歡迎伊朗國王訪問蘇聯。兩國邊界也跟著平靜下來,蘇軍不再在此舉行軍事演習,也不再有越界侵入的情事發生,兩國間貿易也告展開。可是不論蘇聯怎樣費盡心機引誘,伊朗朝野人士始終深懷戒心。1959年3月,美國和伊朗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簽訂經濟和軍事雙邊條約,從此使伊朗澈底擺脫蘇聯的威脅。利用石油的收入,一面充實國庫,一面投入國家各項建設。

1961年,巴勒維國王解散國會,次年頒布土地改革法,開始實行「白色革命」,贖買地主多餘的土地及清真寺所擁有的土地,發放給貧農,從而改善農村的貧困面貌。還允許工人入股分紅,在全國展開掃盲運動。改善婦女地位,給她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一系列的社會改革,使得巴勒維國王在西方世界中,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但卻遭到國內宗教界的反對。巴勒維國王容不下反對的意見,便組織了國家安全情報署的龐大秘密警察組織,來清除異己分子。他為了顯示伊朗的「繁榮昌盛」,不惜耗費鉅資在1971年10月的12~17日,為波斯帝國建國2500週年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約有6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特使參加了慶祝典禮,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耗費了近億美元,受到伊朗輿論的嚴厲抨擊。

1973年,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四倍,使伊朗外匯收入大幅增加,伊朗得以加速工業化,並注意多種經營,避免單純石油工業;另一方面,利用石油的大筆收入來擴充國防武力,光在1972~1976年間,就向美國購買了104億美元的新武器,使伊朗成為中東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

然而,過快的工業化對經濟發展反而引起不良作用。由於大量引進外資,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扼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趨於激烈化。為了緩和通貨膨脹,政府又實行經濟緊縮政策,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巴勒維國王雖藉以更換首相來解決危機,但卻無濟於事。同時,在國內經濟混亂不安時,國內貪污腐敗之風盛行,王公貴族擔任外國公司代理人,控制著伊朗的經濟,還利用裙帶關係大發橫財。甚至政府還特設一個部門專門為王子和公主服務,千方百計地去滿足王室的一切享樂要求。貴族子弟們利用特權大搞毒品交易,海關根本無法加以制止。巴勒維國王也曾數度設法制止這種腐敗現象,但收效不大,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於是國王加強恐怖統治,國內秘密警察可以任意捕人和濫用酷刑。從1975年開始,伊朗實行一黨獨裁,開始對執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進行迫害,經常有知名人士失蹤。

民眾的反對巴勒維國王,特別是伊斯蘭教士視巴勒維國王為西方國家的走狗。1978年開始,國內掀起一片已遭巴勒維國王放逐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為偶像的反政府運動,並到處舉行示威遊行,不斷有流血事件發生,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巴勒維國王被迫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曾先後去埃及、摩洛哥、巴哈馬和墨西哥等國,同年10月22日到美國治病。兩週後,伊朗民兵在德黑蘭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把50多名美國外交人員扣作人質,要求引渡巴勒維回國受審。美國政府被迫將巴勒維秘密送往巴拿馬,後來轉赴埃及開羅,當時埃及總統沙達特給予政治庇護。1980年7月27日上午10時,巴勒維病逝於開羅,享年61歲。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誕生

1979年1月31日,流亡巴黎的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返國,受到百萬群眾的熱烈迎接。同年2月12日,霍梅尼正式接管伊朗政權。同年4月1日,伊朗正式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āmic Republic of Iran),並聲稱新伊朗是純伊斯蘭國家,不要西方的任何東西,包括民主在內。

根據新制度,以巴勒維時代在野黨領袖巴扎爾甘(Bazargan)出任新政府總理組織內閣,另一方面霍梅尼則是最高領袖,形成兩權分立局面,但事實上權力卻完全集中在霍梅尼一人身上,因此不久後巴扎爾甘總理就辭職下台。同月5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蘭革命法庭,處決了前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員,清洗一切反伊斯蘭教分子,許多與霍梅尼有政見分歧的什葉派宗教領袖也紛紛遭到暗殺。同年8月18日,霍梅尼宣布自己為伊朗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同年6月8日,伊朗政府宣布將全部私營銀行和保險公司收歸國有,也將城市中所有空地收歸國有,並接管了採礦、冶金、造船和飛機製造等大中型企業。同年12月2日經過全國公民投票產生了新憲法,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制,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1980年1月25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首屆總統選舉,巴尼沙德(Banishad)以世俗派代表身分參選並勝出,這給伊斯蘭共和政府的政治帶來了複雜的變數,霍梅尼則任命神職人員出長最高法院,並以革命衛隊抑制巴尼沙德政府。1980年6月13日,霍梅尼下令展開「伊斯蘭文化革命」運動,要求穆斯林嚴格遵守伊斯蘭文化和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宣布大中學校停課,清除有違伊斯蘭教義的書籍,對教職人員進行審查和清洗,以排斥東、西方意識形態,肅清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至此,巴尼沙德的大部分權力被剝奪,伊斯蘭宗教勢力完全掌握了伊朗政府的實權。

民選的巴尼沙德總統和伊朗最高領導人的宗教領袖霍梅尼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歧見,巴尼沙德堅持以「民」為「主」的原則,霍梅尼則堅持「權力神授」原則,政府應該百分之百伊斯蘭化,政府各級人員必須絕對聽命於宗教領袖;精神先於物質,革命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伊斯蘭;必須建立由宗教領袖直接領導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外交方面認為「美帝」是伊斯蘭革命的頭號敵人,主張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

1981年3月5日,巴尼沙德公開譴責伊斯蘭教極端組織踐踏人權的暴行,強調應尊重民主自由原則。同月11日,伊朗武裝部隊聯合參謀部宣布成立總統衛隊以保護巴尼沙德;世俗派和神權派間的衝突從此尖銳化。同年6月22日,霍梅尼宣布解除巴尼沙德總統職務,伊斯蘭革命檢察長下令逮捕巴尼沙德,但已被潛逃。

霍梅尼的作為,激起了世俗派的反抗,乃以暗殺和爆炸的「城市游擊隊」方式作為報復。同年6月28日,位於德黑蘭的伊斯蘭共和黨總部發生強烈爆炸,黨魁及最高法院院長被炸死,議長及一些部長和黨政要員70多人也同時受傷。同年7月24日,由拉賈伊當選為總統。同年8月30日,總理府大樓又發生大爆炸,伊朗總統、總理及全國警察總監等數十名軍政大員被炸死。在幾個月內的爆炸事件中,傷亡人數幾達千人;許多黨政要員和神職幹部被暗殺或受傷。同年10月2日,哈米尼(Khameneyi)當選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第二任總統,破獲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數十個隱蔽所,逮捕了大批成員,打死了這個組織的第二號領導人希亞巴尼,前總統巴尼沙德則逃亡到巴黎


兩伊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長期存在著邊界爭端。兩國南部有條長約100公里界河的阿拉伯河,河界原以伊朗一側淺水線為界,河的主權屬於伊拉克,但雙方都享有在這條河上的自由航行權。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的會議紀要,以及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在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地,以阿拉伯深水線為界。

1975年3月,兩伊又在阿爾及爾達成協議,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之間水上邊界;從而暫時解決了兩國間的邊界爭端。1979年霍梅尼掌權後,不斷干涉伊拉克的宗教事務,並企圖向伊拉克輸出「革命」,導致兩伊關係的惡化,邊境衝突事件不斷發生,伊拉克對阿爾及爾協議表示不滿。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使兩伊邊界衝突不斷升級。由於當時霍梅尼尚未完全掌握政權,國內局勢動蕩不安,所以伊拉克便於同月22日出兵攻入伊朗境內,揭開了兩伊戰爭的序幕。

戰爭初期,伊拉克軍隊頻頻得手,佔領了大約2萬平方公里的伊朗領土。1982年,霍梅尼發表「八項指示」,警告司法治安機關的專擅自為及濫用權力,並撤換了軍隊高層將領。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收復霍拉姆沙赫爾。稍後,伊拉克軍隊自動撤出所佔領的一切伊朗領土,並開始尋求與伊朗達成和平協議,但伊朗在霍梅尼(個人深恨伊拉克哈珊總統)的領導下,拒絕伊拉克的和平提議並繼續進行戰爭。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並攻進伊拉克境內。伊拉克軍隊為了保衛國土,全面加強防禦,並在境內及邊界沿線構築防禦工事,使戰爭陷於膠著狀態。伊朗一再發動步兵出擊,以未受過訓練的新兵及其他士兵組成人海戰術,但皆為伊拉克軍隊優勢的火力及空軍所擊退,徒勞無功。

1985年,雙方主打地面戰的同時,也進行了襲城戰和油輪戰。雙方互以空軍及飛彈零星攻擊對方城市、軍事和石油設施,以及航行於波斯灣的油輪。1986年2月,伊朗又發動大規模攻勢,攻佔了伊拉克南部及北部山區近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由於受到空中攻擊及油管關閉的影響,兩伊石油輸出量常常銳減,因此大大減少外匯所得,致使重大開發計劃瀕臨停頓。但是伊朗的情形比伊拉克嚴重,因為伊拉克的戰爭係由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公開予以財力上的支持,並有美國和蘇聯秘密給予支援,在財力上比較充足;伊朗的主要盟邦只有敘利亞和利比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伊拉克繼續求和,因其使用致命的化學武器抵抗伊朗軍隊,導致其在國際上名聲大損。在這個時期,雙方軍力都遭到嚴重的損失,伊拉克有7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5萬人被俘;伊朗損失更重,有20萬人陣亡,50萬人受傷。

1987年1月,伊朗軍隊向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發動攻勢,但在推進到距離巴士拉以東10公里處受阻。同時波斯灣興起油輪戰,兩伊互相攻擊對方油輪,也波及非交戰國的油輪,科威特因此呼籲超級強國保護波斯灣油輪航行的安全。同年5月17日,伊拉克飛彈誤擊中美國巡防艦史塔克號,有37名美軍喪失。同年7月20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通過關於兩伊戰爭問題的598號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停火,將各自軍隊撤到國際承認的邊界內,釋放戰俘,通過談判去全面、公正、體面地解決爭端。伊拉克馬上表示原則上接受決議;伊朗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絕。同年7月22日,美國開始為11艘懸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護航,美國軍艦在波斯灣多次與伊朗軍艦發生武裝衝突,伊朗多艘軍艦及海上鑽油平台被摧毀。

1988年2月起,兩伊展開長達兩個月之久的飛彈襲城戰。同年4月17日,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離月行動」的突擊戰,一舉收復了被伊朗軍隊佔領的戰略要地法奧半島。同年5月20日,伊拉克又發動了代號為「依靠真主」的攻勢,收復南部邊境沙拉姆切地區。同年6月25日,伊拉克又收復馬季農島,從而奪回了南部的所有失地。同年7月3日,美國「文森斯」號軍鑑在波斯灣擊落伊朗民航機,造成290人喪生。同月14日,伊朗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美國擊落伊朗民航機,但大多數國家要求伊朗接受一年前的停火議案。

由於霍梅尼身染重病,長期的兩伊戰爭已使伊朗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伊拉克在西方國家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已使伊朗在軍事上連連失利,國際輿論又對伊朗不利,伊朗總統哈米尼在宗教領袖霍梅尼痛苦地做出接受停火的決定後,放棄了推翻哈珊政權,以及伊拉克支付對伊朗戰爭的賠款要求,於同月18日正式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同月20日起,兩伊實現陸、海、空軍全面停火,並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兩伊外長於同年8月底、10月及11月初,在日內瓦和紐約,先後舉行了三輪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598號決議的有關問題。隨後雙方開始交換戰俘,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終告結束。


後霍梅尼時代

1989年6月3日晚,霍梅尼病逝,次日推選新的伊朗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選出以哈米尼為伊朗最高領袖。他當選後將帶領伊朗公民堅定不移地高舉伊斯蘭革命的旗幟,走真主指引的路,要求伊朗人民既不能依賴西方,也不可依賴東方,他認為美國是恐怖主義政權,共產主義是最壞的獨裁者。

同年7月28日,原來的國會議長拉桑加尼在總統選舉中,以1553.7394萬票的壓倒性多數票,當選為新的總統,他的得票率高達94.5%,在國內他是有名的「務實派」,這次當選後他宣稱將以重振伊朗經濟為第一要務,將實施有限制的自由經濟政策,減少國家對經濟的控制,鼓勵發展私人經濟,提高工業生產力,穩定伊朗貨幣。在內政方面,在政治上採取寬容政策,放鬆對反對派的鎮壓,放鬆對婦女的限制,重用知識分子,給少數民族一定的權利。在外交上,遵循霍梅尼「不偏東,也不偏西」的原則,願意和東西方國家依平等條件進行相互合作和往來,加強與伊斯蘭教國家、特別是海灣地區阿拉伯鄰國的關係,以避免成為國際孤兒。從此以後,伊朗走上哈米尼和拉桑加尼「雙頭馬車」共治的局面。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裏海地區吉蘭省和贊詹省遭受到強烈地震襲擊,由於當時大部分居民還在睡夢中,因而傷亡慘重。同月24日下午1時許,吉蘭省會拉什特也遭受了一次5.7級的地震,並連接發生60多次餘震,引起多處山崩,形成嚴重的土石流,使多條幹線公路被封,令救援工作更加艱苦,造成7萬人死亡、20萬人受傷,災民高達50萬人,是伊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1993年,拉桑加尼連任總統。

1994年伊朗出現經濟極端衰退,通貨膨脹嚴重,民眾不滿情緒溢於言表,社會接連發生暗殺、爆炸和騷亂事件,務實派受到很大的壓力。同年在伊斯蘭革命勝利15週年的紀念會上,拉桑加尼總統在講話時遭槍擊,幸未中彈。同年6月20日,在麥什德的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禮薩陵墓大殿內發生炸彈爆炸,造成2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這顯示在伊朗什葉派領導階層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1996年1月17日,4位副總統、10位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和德黑蘭市長聯名發表聲明,贊揚拉桑加尼總統的政績和貢獻,指責保守派控制國會,掣肘政府的工作。伊朗的「務實派」與「保守派」間的鬥爭開始白熱化。

1997年5月23日的總統選舉中,務實派主要成員哈塔米(Kha-tami)以70%選票當選伊朗第七任總統,這反映了伊朗社會各界要求變革的呼聲,他的支持者多係社會的溫和派,知識分子、企業家、婦女和年輕人。同年8月4日,他就職後致力於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改革,曾任命免疫學女博士埃布萊卡為副總統,這一石破天驚的行動曾引起整個社會的轟動。他還批准上千家報刊的出版和發行的許可證,使傳播媒體和出版業得到蓬勃的發展。但是最大膽的改革行動是表現在經濟領域,使政府支配的計劃轉向市場經濟,並大膽地提出減少對石油工業依賴,加強發展其他工業,擴大企業的私有化,改善外資的投資環境。在外交方面,認為應採取溫和、靈活和務實的方法,努力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因此他首先和法國的道達爾公司,簽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海上天然氣開發合作項目,因而緩解了與歐盟國家間相互召回大使的「外交危機」;後來又與英國恢復了外交關係,並改善了與海灣地區阿拉伯各國的關係,與沙烏地阿拉伯也簽署了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協議,平息了長期在穆斯林朝覲問題上的爭執,極力淡化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口號,還多次表達緩和伊朗與美國間緊張關係的願望。

在1998年11~12月間,務實派的一些重要人物和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連續遭到暗殺,數年下來,約有80多名持不同保守派的政見者,陸續被神秘殺手暗殺。2001年6月9日,伊朗舉行第八屆總統選舉,哈塔米以77%得票率當選連任,這反映了大多數伊朗選民還是贊同哈塔米的改革路線。

2003年6月8日晚,數百名德黑蘭大學學生,聚集在校外舉行抗議示威活動。第二天晚上又有近千名大學生舉行示威遊行,要求伊朗最高領導人下台,也指責哈塔米總統改革不力。這次以大學生為主體,針對伊斯蘭政權的群眾示威活動,大有擴大蔓延之勢,一些外省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的群眾示威。伊朗當局對示威者採取安撫妥協態度,將矛頭指向譴責美國企圖顛覆伊朗伊斯蘭政權。同年6月14日,有封250人簽名的信函送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簽名者有教授、作家、學者、文藝工作者、國會議員和神職人士,他們要求哈米尼自動下台。這是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世俗主義者對伊斯蘭政權所作的最大膽挑戰。這反映出,在伊朗進行的改革過程中,民主進程與神權統治之間的矛盾,遠較人們想像中要來得複雜。

2005年8月,伊朗舉行總統大選,由強硬保守派主要人物德黑蘭市長阿馬丁加德(Mahmoud Ahmadinejad)爆出冷門,成為第九任伊朗總統。2009年6月12日,他又連選連任,成為伊朗第10任總統。他曾出言不遜地說,以色列應該從世界地圖上消失,納粹德國大屠殺是一件沒有事實根據的神話。同時他極端反美,雖然在國際上強大的壓力下,但仍然堅持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拒絕在核能問題上作任何妥協。

2011年2月14日,在突尼西亞和埃及的獨裁者被人民趕下台後,德黑蘭街頭也有反政府示威,抗議者在街頭焚燒垃圾桶,並高呼「獨裁者去死」,將矛頭對準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還有人把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與埃及的穆巴拉克和突尼西亞的本‧阿里相提並論,說現在應該輪到哈米尼下台了。

如果時期成熟的話,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手。因為伊朗對以色列存在潛在的威脅,同時伊朗已秘密研製成核彈及中程飛彈。並且伊朗曾在暗中輸出宗教革命,支持黎巴嫩什葉派的真主黨。但最重要的,是美國認為伊朗曾讓來自阿富汗、前往美國執行「911」攻擊行動的凱達組織成員借道通過。


神權統治高於一切

根據1989年4月公民投票通過的修正新憲法顯示,伊朗現在是置在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神權統治之下,這部憲法也是世界上最不民主的憲法之一,充滿獨裁、專制、蔑視人權和排斥異己的色彩。它規定在伊斯蘭教中佔少數的什葉派才是伊朗唯一的「正宗」宗教,也是現在的伊朗國教。這部以可蘭經為準則的憲法,還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確立神權統治高於一切,以及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權中的最高地位。所以,國家最高權力的繼承者,也必須是新的宗教領袖。憲法還要求成立一個由5名伊斯蘭教高級神職人員、3位法律學者和3位最高法官組成的護憲委員會。

憲法規定,伊朗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權力凌駕總統之上,有否決總統當選人能否適任的權力,能夠任免任何政府成員,能夠否決一切與自己心意相違的一切國家政策和法令,能夠干預司法審判,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於一身,連國會也要聽命於他。另外,宗教領袖還是三軍的統帥,有權對外宣戰。伊朗還設有伊斯蘭革命衛隊,只接受宗教領袖的命令,用以保護宗教領袖的安全,及執行宗教領袖下達的命令,形同中國清朝皇帝的東廠。

總統是僅次於國家最高領袖的副元首,由國內年滿15歲的人民選出,需經過國家最高領袖認可後才能執行職務,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一次。伊朗的總統還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是三軍的副統帥,在任期內沒有實權,一切聽命於最高領袖的指示行事。他主要的職權是提出總理人選,協調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之間的關係,並領導政府的行政事務。總統不在期間,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權。

伊朗實行總統內閣制,國家不設內閣總理,由總統直接領導內閣,總統可任命若干副總統,協助分管有關的專門事務,也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內閣向國會負責,並直接受最高領袖指揮。內閣主要任務是提出國家預算案及法律案,保國衛民、執行公權力,發展經濟,進行各項國家建設,維持社會秩序。內閣由20個部組成,計有內務部、外交部、國防和武裝部隊部、經濟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高教部、工業和礦產部、衛生部、司法部、新聞部、農業部、商業部、交通運輸部、郵電部、合作部、石油部、能源部、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勞動社會指導部和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等。

在行政區劃分上,全國劃分為27個省、195個縣、500個區、1581個鄉和4108個村。27個省分別為德黑蘭(Tehrān)、中央(Markazi)、吉蘭(Gilān)、馬贊德蘭(Māzandaran)、東阿塞拜疆(Āzˉ-arbāyjān-e Khavari)、西阿塞拜疆(Āzˉarbāyjān-e Bakhtari)、克爾曼沙阿(Kermānshāhan)、胡齊斯坦(Khūzestān)、法爾斯(Fārs)、呼羅珊(Khorasan)、伊斯法罕(Eşfahān)、克爾曼(Kermān)、錫斯坦-俾路支斯坦(Balūchestān va Sistān)、庫德斯坦(Kordestān)、哈馬丹(Hamadān)、恰哈爾馬哈勒-巴赫蒂亞里(Chahār Mahāll va Bakhtiāri)、洛雷斯坦(Lorestān)、伊拉姆(Ilām)、博韋艾哈邁德-科吉盧耶(Bovir Ahmadi va Kohkiluyeh)、 布什爾(Būshehr)、贊詹(Zan-jan)、塞姆南(Semnān)、亞茲德(Yazd)、霍爾木茲甘(Hormozgān)、阿爾達比勒(Ardabil)、加茲溫(Qazvin)和庫姆(Qom)等。

立法權基本上是屬於國會所有,採一院制,國會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在290個議席中,保留4席給少數教派的代表,他們分別是拜火教、猶太教、亞述基督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凡是年滿30歲以上的什葉派男穆斯林,才有被選舉權,所有夠資格的候選人,還必需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資格審查才能參選。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伊斯蘭神職人員和伊斯蘭法學家組成,其中6名神職人員由最高領袖指定,6名法學家由國會選舉產生。這個委員會主席由委員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

國會議長和副議長的任期也都是4年,但每年都必須由議員選任,可連選連任兩屆。國會的主要職能是主持制定和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和法令,審查和批准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監督政府工作、審查和批准政府對外所簽訂的條約和協定。國會還有權向政府提出質詢,要求口頭或書面答覆。國會對總統或部長提出的質詢,至少要有10名議員聯名簽署。一旦國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必須總辭。國會必須遵從最高領袖的意旨行事。國會的常設機構為執行委員會,由議長、兩名副議長、3名委員和6名秘書組成,下面設有21個專門委員會,分管國會職權內的事務。

司法權雖然屬於各級法院,但司法要受最高領袖的干預,不能完全獨立。伊朗的司法制度最能顯示其神權主義的色彩,具有四大特點:一是雖然根據憲法規定獨立原則,但它必須在最高宗教領袖的領導下行事;二是一切法律的制定必須依據伊斯蘭教法的原則;三是司法機構的負責人均由神職人員擔任;四是司法部長不是司法系統的最高領導人,而是由最高領袖直接任命的司法總監擁有最高司法權力。

伊朗的最高司法機構是司法總監,由最高領袖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長由司法總監推薦,總統任命,負責協調與行政和立法的關係。在司法總監領導下,設立了行政公正法庭和國家監察總局,分別審查公民對政府機構的訴訟,以及監督國家機構的工作。還設立伊斯蘭革命法庭和伊斯蘭革命總檢察長,主要負責懲辦反對最高領袖和伊斯蘭政權的反對派和敵對分子,審理嚴重違反伊斯蘭教規的行為。根據伊斯蘭刑法規定,可以對罪犯實行報復、鞭笞和石擊等懲罰。伊朗的法院分三級制,即普通法院、宗教法院、專門逮捕處決反什葉派的革命法院。普通法院還嚴禁女性擔任法官。

國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7:4,自上而下分別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白色橫條正中,鑲嵌著紅色的伊朗國徽圖案,白色與綠色、紅色交接處,分別用阿拉伯文寫著「真主偉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這是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日(1979年2月11日,伊斯蘭教太陽曆為11月22日)。國旗上的綠色代表伊斯蘭教什葉派,因為什葉派屬綠衣大食,色尚綠;也代表農業,象徵生命和希望;白色表示和平與純潔及友情;紅色表示革命成功,立憲建國之象徵,也象徵伊朗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國徽:是由四彎新月、一柄寶劍和一冊可蘭經組成。四彎新月和一冊可蘭經組成阿拉伯文的「真主阿拉」字樣,以表明伊朗是以伊斯蘭什葉派為國教,信奉真主阿拉為宇宙間的唯一主宰。國徽中可蘭經的造型很獨特,形似「真主阿拉」一詞中的疊音符號,用以象徵伊斯蘭教的聖典可蘭經,它位於國徽圖案的頂端,表示伊斯蘭教義高於一切,是國家行為準則的依據。圖案中央的寶劍象徵堅定的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斬惡魔。四彎新月環繞著寶劍,它代表著伊斯蘭教的五大信仰;也就是信奉真主阿拉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可蘭經是阿拉啟示的聖典;信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阿拉創造的;信死後復活和末日審判。新月、可蘭經和寶劍還交叉著組成阿拉伯文「除阿拉外,別無神祇」的字樣,以表示伊朗擯棄一切邪惡的價值觀念,拒絕超級大國的干涉,奉行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基本國策。另外,伊朗國徽的整個呈圓形,代表真主的光芒普照全球,也表示伊朗決心輸出伊斯蘭革命,並為建立一神制社會而奮鬥。

國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國歌」。

國花:玫瑰花。

國教:伊斯蘭教什葉派。

國語:波斯語。

國慶日:2月11日(1979年)

這個國家允許政黨活動,但必須向內務部申請登記,經審查批准後才能開展活動,不然都會受到取締。其中最大和最主要的政黨就是伊斯蘭共和黨,同時也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執政黨,由神職人員組成,他排斥一切世俗的政治組織。

德黑蘭戰鬥的宗教人士協會(Tehran Combatant Clergysociety),是1987年從伊斯蘭革命初期成立的「德黑蘭戰鬥的宗教界協會」中分裂出來,它支持神權政體,也是執政黨之一,主要成員是神職人員、國會議員、政界人士和商人,黨內存在著保守派和務實派兩股勢力。

伊朗伊斯蘭參與陣線(Islamic Iran Participation Front)成立於1998年12月,它支持神權政體,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為執政黨之一,主要成員是有影響力的政界人士,高層官員、文化和教育界人士。

伊朗建設之僕(The Servants of Iran's Construction)成立於1998年5月,也是支持神權政體,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是執政黨之一。其前身是1996年由6名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的「建設公僕組織」,又稱為「六人集團」。

主要成員是神職人員和政界人士,其宗旨為「維護伊斯蘭尊嚴,建設伊朗、捍衛政權,主張專家治國,積極支持伊朗經濟建設」。

伊斯蘭伊朗團結黨,成立於1998年1月,也是支持神權政體的執政黨之一,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主要由國會議員及政府各級負責人組成,其宗旨是發展自由和文明社會,發揚伊斯蘭尊嚴、促使國家強盛、推進社會公正與富裕,加強民族團結。

在伊朗,原來還有自由運動(Nehzat-Azadi)、人民聖戰者組織(Sazman Mojahedine Khalq)、庫爾德民主黨(Hezb-E Demokrat-E Kurdestān)和人民黨(Hezb-E Tudeh)等主張世俗政體的反對黨,都次第被伊朗神權派鎮壓下去。

地理概況

伊朗的地理位置坐落在亞洲的西部,位於印度河(India River)、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之間,伊朗高原(Iranian Planian)偏西的地方,經緯度為東經44度~63度、北緯25度~40度間,總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約合63.5134萬平方哩,是中東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形略呈三角形,自西北到東南長3520公里,由東北到西南寬約1920公里。它與鄰國接壤的邊界長7844公里,其中陸界長5434公里,水界長2410公里。北與亞美尼亞邊界長40公里、與阿塞拜疆邊界長768公里,東北與土庫曼邊界長1206公里,並濱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裏海(Caspian Sea);西與伊拉克邊界長1270公里;西北與土耳其邊界長470公里;東北與阿富汗的邊界線長850公里;東南與巴基斯坦有830公里長的邊界線;南面瀕臨波斯灣(Persian Gulf)、阿曼灣(Gulf of Oman)和阿拉伯海(Arab Sea),海岸線長1880公里,並與巴林、卡達、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等隔海相望。

這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坐落在橫貫歐亞大陸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的中部,海拔一般在900~1500公尺之間,國土四周邊緣被平均海拔高逾1953公尺的山脈所環繞,僅有的低地位於卡隆河流域和海灣沿岸,平均海拔不到310公尺,海灣沿岸和裏海沿岸部分地區海拔低於海平面。中央部分大多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總面積的1/2,高原上有許多小型的內陸盆地。

境內的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Elburz Mountains),平均海拔為2723公尺,位於伊朗高原和裏海沿海低地之間,山的北面是裏海,山的南邊是德黑蘭,從裏海西南岸阿塞拜疆邊境經裏海南面直至裏海東南方的伊朗呼羅珊省,整個山脈呈弧形走向,綿延達900公里。

厄爾布茲山脈共分三段。西北段是伊朗和阿塞拜疆邊界達薩菲德河谷,稱為塔利什山脈或博格羅夫山脈,全長約200公里,寬約24~32公里,山脊不對稱,向裏海一側坡度陡急,山峰海拔很少超過3000公尺,靠阿塞拜疆邊境的阿斯塔拉低地走廊西部海拔約1500公尺;由克孜勒奧贊河和沙阿河匯合而成的薩菲德河橫切山脈,成為裏海沿岸低地與內陸高原最方便的交通通道。

厄爾布茲山脈的中段,山勢最為雄偉,全長402公里,南部最寬,寬達120公里,這裡有伊朗兩座最高的山峰,其中的德馬萬德峰(Damavedn Mountain)是厄爾布茲山脈的主峰,也是國內的最高峰,海拔5670公尺,而且是一座死火山,即使是在夏季,在德黑蘭市內往北望,可以看到積雪的山頂,非常壯觀。融化的雪水流入市區縱橫交錯的明水溝,清澈的雪水流淌不息,形成特殊的景觀;冬季的山坡則可以滑雪。阿拉姆峰是國內的第二高峰,海拔4824公尺。這裡的重要山隘通道有兩處,一處是由卡拉季河和恰盧斯河之間形成的坎代萬山隘,從德黑蘭至裏海沙赫港的重要鐵路,就是從這個山隘穿過厄爾布茲山脈;另一處是由哈布利阿河和塔拉河之間形成的加杜克山隘。在縱向的谷地中有一些重要城市,如北面靠裏海一側的巴博勒和通卡邦,山南一側的德馬萬德和沙赫拉克等。卡拉季水壩和賈哲魯德水壩,主要向德黑蘭地區供水。

厄爾布茲山脈的東段屬沙阿山脈,全長有298公里,寬約48公里,裏海沿岸的馬贊德蘭省一些水壩,主要以農業灌溉為主。另外,厄爾布茲山脈南北兩側氣候迥異。北坡多雨,年雨量超過1000公釐,為森林分布區。南坡氣候非常乾燥,年雨量在280~500公釐間,植物多屬旱生草原型。整個山區天然林面積共有324萬公頃。居民大多分布在北坡裏海沿岸及南坡的綠洲山區,從事農牧業。厄爾布茲山脈的右側有科佩特山脈(Kopet-Dag Range),它的分水嶺構成了伊朗和阿塞拜疆的國界。

裏海低地位於伊朗北部,是厄爾布茲山脈和裏海之間的狹長平原,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寬從幾公里至幾十公里。這裡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風景優美,是夏季避暑勝地,也是農業重地。西部是塞菲德河沖積三角洲,長100多公里,寬40多公里,是伊朗水稻種植中心。東部是阿特臘克河和戈爾甘河沖積平原,長100多公里,寬80公里,盛產棉花。 境內的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部分,多為山間盆地,有中東地區最大湖泊的烏爾米耶湖。國境西北部是厄爾布茲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的匯合處,形成高原地形。此處最高峰為薩巴蘭峰,海拔4821公尺;另一高峰叫做薩汗德峰,海拔3722公尺,都是由巨大的火山堆構成,因此這一帶地震頻繁。 境內西部地區地當南北兩邊緣接近處,高山蟠垣,雨量充足,山上牧羊盛行,游牧的庫德人和半游牧的盧爾族人,大多居住在這裡。另外,山谷中和山麓一帶有灌溉農田。伊朗西部山區則多屬地中海式氣候。 伊朗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區, 有國內最主要山系的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西北起自錫爾萬河,沿著西南邊界及波斯灣向南延伸,東南至設拉子,長約880公里,寬度超過240公里,一些山峰海拔高達3660公尺,頂部常年積雪,山區年雨量多達1041公釐。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延伸到札格羅斯山脈的外側,並形成卡隆河平原;另外在波斯灣沿岸地帶還有狹窄的平原。扎爾德峰(Zard Kūh Mountain)是這條國內最大山脈的最高峰,海拔4547公尺。扎格羅斯山脈有個奇特的現象,它的山脊與橫谷交錯,形成格子狀水系。雨水或雪水從高山峻嶺流下,形成幾條大河,例如伊朗第一大河的卡隆河和卡爾黑河等,流入波斯灣和底格里斯河;同時也造就了許多盆地綠洲,例如設拉子盆地、加夫胡尼盆地和伊斯法罕盆地等,這些盆地綠洲也是伊朗的糧倉。此外,扎格羅斯山脈還有豐富的礦藏,世界著名的加奇薩蘭和馬龍大油田等。

由於伊朗海岸山嶺聳立,致使境內的東部內陸地區成為乾燥的盆地,並形成許多沙漠、鹽漠、戈壁和荒漠,這些地區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2,其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無人地帶。卡維爾鹽漠(Kavir Desert)是國內最大的鹽漠,寬約390公里,由於缺水和強烈的地表蒸發使鹽板結,覆蓋在鹽沼上。這裡幾乎沒有人居住,只有在周圍的高山上有居民點。鹽漠的西部有盆地中最大的內陸湖納馬克湖(Daryachch-ye Namak),是個水量很不穩定的鹹水湖,在波斯語中「Namak」一詞,就是指「鹽湖」。

盧特荒漠(Lut Desert)位於境內東部的克爾曼、錫斯坦和呼羅珊地區,從西北到東南長約320公里,寬約160公里,最低處是鹽沼地,低於海平面300公尺。由於這裡夏季酷熱乾旱、氣候惡劣,荒無人煙,不生長植物,只有低地上生長著稀疏的灌木叢,且有許多山岳,景色極為荒涼。「Lut」一詞在波斯語中就是「光禿」或「乾旱」的意思。在盧特荒漠東南端與阿富汗毗連的錫斯坦地區,有內陸盆地中最大的薩巴里(Saberi)湖,它的周圍有優美的牧場,自古以來就是錫克人生息的地方。

這個國家有四大水系、兩個海灣和一個裏海。在裏海和裏海水系方面,裏海是個內陸深海,南部最深處水深980公尺。裏海南岸是伊朗的海岸,厄爾布茲山脈的雨水和雪水,會順著北坡流入裏海,形成數條較大的河流,如塞菲德河、阿拉斯河、阿特臘克河和戈爾甘河等。其中的塞菲德河(Safid River)上、中游流經西北部山區,下游穿過厄爾布茲山,是伊朗的第二大河,也是伊朗北部最長的河流。河全長720公里,流域面積5.55萬平方公里,流過厄爾布茲山脈後形成長37公里的峽谷,進入吉蘭平原後形成富饒的三角洲,再經由拉什特市東北方注入裏海。這條河的流域雨水充沛,因此河水很大,是伊朗西北部地區的糧倉,與東阿塞拜疆省的糧倉連成一片。塞菲德水壩為這條河的三角洲,提供充沛的灌溉水源。

阿拉斯河(Arras River)發源於土耳其,下游在阿塞拜疆境內,中段為伊朗界河,它在伊朗境內焦勒法地區流入寬闊的河谷,經過穆甘草原後,匯入阿塞拜疆的庫拉河,最後注入裏海。這條河水流湍急,不利於航運。阿塔克薩塔島位於河的中央,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50年亞美尼亞的首府所在地。有人認為阿拉斯河谷,就是傳說中的伊甸園所在地。

在裏海水系裡,還有在伊朗東北部的阿特臘克河,以及在戈爾甘市北面的戈爾甘河,這兩條河均在塞姆南省和呼羅珊省以北,由東向西自裏每東岸入海,形成這兩個省的水系。此外,北部山區還有卡累木拉、格澤勒烏贊‧戈爾丹‧哈拉茲、查盧茲和巴博勒等小河。

波斯灣和阿曼灣水系位於伊朗南部,荷姆茲海峽(Hormuz Str-ait)把這兩個海灣分開,西邊是波斯灣、東邊是阿曼灣,海峽中最大的格什姆島,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波斯灣長約900公里,最寬處400公里,最窄處175公里,平均水深25公尺,海水鹽分較高,氣候炎熱,夏季有時氣溫會高達50℃以上,盛產熱帶海洋魚類,沿岸有紅樹林,海底儲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阿曼灣(Oman Gulf)長約610公里,平均深度2000公尺,是個深海盆地,發源於國內西部和南部山區的河流,河水都注入波斯灣和阿曼灣。

西部水系最為充沛,因為西部山區雨量大,再加上融化的雪水順著山坡流下,形成了許多河流,如卡隆河、卡爾赫河、迪茲河、賈拉希河、佐赫雷河、曼德河、庫爾河、舒爾河和班布爾河等。卡隆河(Karun River)是伊朗最大的河流,也是境內唯一通航的河流,發源於國境西部的扎格羅斯山,全長達850公里。上游流經很深的峽谷,水量大,落差也大,水力資源豐富,築有卡隆河大壩,蓄水用於灌溉和發電。在其中游,有迪茲河匯入,水量增大,部分河床寬達400公尺。卡隆河在霍拉姆沙赫爾地區分成為兩支,一支從阿巴丹向東流入波斯灣;另外一支向南流入阿拉伯河(Arab River),它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伊拉克境內的庫爾納匯流後,經由伊朗西南重鎮阿巴丹後再流入波斯灣,並形成了兩國的界河。1980~1988年,兩伊即因這條界河的主權糾紛,而導致了一場長達8年的血戰,雙方傷亡人數高達百餘萬人。卡隆河東邊的賈拉希河流經農業區的胡齊斯坦省後,注入波斯灣。曼德河主要流經法爾斯省,是一條鹽鹹河,從這個省的南部入海。舒爾河由北向南直入荷姆茲海峽。在伊朗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有數條小河,由北向南注入阿曼彎。

中央高原水系涵蓋範圍很廣,伊朗周邊的高山河流有些流向中央高原;有的河水匯合後形成湖,例如西北的烏爾米耶湖。北部的納馬克胡由於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形成鹽湖,長80公里,寬30公里,是個天然的化工原料寶庫。東南山區的河水流向中央高原的東南部,形成納馬克湖。

伊朗海岸線較為平直,缺乏大型深水良港。格什姆島是伊朗最大的一座沿海島嶼,它位於荷姆茲海峽的北部,由於是個東西狹長的島嶼,所以古波斯人又將它稱為長島。其他的島嶼還有大通布島、小通布島、基什島和拉萬島等。

在氣候方面,伊朗東部地區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氣候,寒暑變化非常強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多風,且降雨量少,氣候乾燥,特別是和巴基斯坦交界的東南部地區,幾乎常年不降雨。中部高原地區則是典型的沙漠氣候,這裡有廣袤的鹽鹹沙漠,一到夏天,氣溫會升高達60℃,是世界上最炎熱的地方,年雨量不及100公釐。境內西部山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雨量可達500公釐,從大西洋來的濕潤西風氣流、遇到北部厄爾布茲山和西部札格羅斯山的氣流,冷卻後會出現降雨現象,因此裏海沿岸和西部山區降雨量較多。西北部東、西阿塞拜疆兩省冬季最低氣溫為-51℃,而波斯灣沿岸夏季氣溫可高達51℃。境內北部地區因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雨量較為充沛,特別是位於厄爾布茲山脈和裏海之間的沖積平原上,年雨量可達1000公釐以上,可生長許多亞熱帶植物,而其中北部的馬贊達蘭(Mazandaran)地區的年雨量最多,可達2400公釐,因而成為國內重要的農產品生長基地之一,人口也較為稠密。

一般說來,伊朗冬季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寒流來時德黑蘭的氣溫會降到-10℃左右,出現大雪紛飛的現象。夏季在南部波斯灣和錫斯坦的氣溫,有時會高達40℃~55℃。因此伊朗氣候可分為:南部沿海屬熱帶氣候區,其餘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區。在降雨量方面,北部裏海沿岸和西部山地因受西風影響,比較溫和濕潤,年雨量在500~1000公釐以上。其他大部分地區乾燥少雨。中部高原和東部沙漠地區年雨量都在100公釐以下。

石油資源豐富

這個國家推行農牧業和礦業並重的經濟政策,國內已實行土地改革。由於伊朗地處高原,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農業生產比較落後,農業年產值只及國內生產總值的21%,而農業人口卻高達2200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約30%。

國內可耕地面積達5100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30%,這是其他中東國家所無法相比的。目前已耕地面積約為1486萬公頃,其中水澆地有40%,達566萬公頃,旱地為920萬公頃。農田主要分布在沙漠和山脈之間的丘陵地帶,裏海沿岸平原是最主要的農業區,而沿阿曼灣的吉洛夫特(Jiroft)與米拿勃(Minab)平原,都被指定為農業區,因為雨量不豐,所以實行壩井灌溉,有時還採取輪耕方式,再加上機械化程度較低,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需從國外進口數十億美元的食品。

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計為小麥796萬噸、大麥253萬噸、稻米192萬噸、甜菜231萬噸、豆類1248萬噸、甘蔗150萬噸、馬鈴薯75.5萬噸、柑橘15.4萬噸、蘋果51.2萬噸、葡萄113萬噸、西瓜10.3萬噸、棗32.5噸和開心果17萬噸。此外,還盛產菸葉、棉花、玉蜀黍、茶葉、海棗、橄欖、蔬菜、櫻桃、杏仁和桑葉等。米的產量供過於求,剩餘的多向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輸出。大麥多作飼馬之用;糖產量供不應求,不足之數多由國外輸入;小麥和玉蜀黍是人民的主食。

伊朗一些植物在古代就已傳入中國,在中國史書中均有記載、例如苜蓿草原產於波斯,古代米底亞王朝時期是用來飼養「汗血馬」,漢武帝得此良馬,苜蓿也因之傳入中國。葡萄也盛產於波斯,在公元128年時,在張騫使西域時,從雅利安人處帶回中國種植,同時也學會釀造葡萄酒的方法。阿月渾即開心果,也原產於波斯,中國古書中記有此果,最早出現在唐代大詩人、波斯人後裔李珣所著「海藥本草」一書中,明朝的「大明一統志」中稱為「芯思檀」,是現代波斯語的譯音。開心果樹在唐代由波斯傳入中國,最早在新疆落地生根,可惜沒有發展起來。菠菜也原產於波斯等國,在唐代時傳入中國。巴旦杏也由原產地波斯傳入中國,「巴旦」為中古波斯語和現代波斯語「杏」的譯音,中國古籍中稱巴旦杏「出波斯國,原稱婆淡樹」。

因為國土大部分為沙漠,所以植被面積不大,森林總面積約僅1140萬公頃。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裏海沿岸,以及西部的扎格羅斯山區、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區。常見的樹種有櫟樹、開心果樹、楓樹、楊樹、榿樹、無花果樹、石榴樹和桑樹等。國內養蠶業很盛,桑樹多產在裏海沿岸。有森林就有動物,伊朗的動物屬中亞地區,有800種脊椎動物,其中約有100種屬哺乳類動物,400種鳥類,100多種爬行動物,還有數萬種無脊椎動物。境內在許多野生動物中,主要的有山貓、豹子、波斯豹、波斯貓、獅、狼、野豬、熊、獾、獐、豪豬、狐狸、野兔、猴、紅鹿、狗和鼠等。主要的鳥類有鳻鶘、鸕鷀、白鷺、白鸛、紅鶴、天鵝、鷹、隼、兀鷹、雉、鷓鴣、雪雞、鵪鶉、秧雞、鷸雞、燕雞、鶴、沙雷鳥、啄木鳥、鴿子、魚狗、燕雀、喜鵲、烏鴉、雲雀、麻雀、野鴨和熱帶鳥等。其中有些動物還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如中國西漢時張鶱通使西域後,當時的安息(波斯)國王滿屈派團訪問中國,並贈送獅子和安息雀;而漢字中「獅子」的發音就源自波斯語。

牧場面積很大,約有近2000公頃。由於草原寬廣,所以牲口眾多,尤以羊為最。全國有綿羊3450萬隻、山羊1360萬隻、黃牛835萬頭、水牛23萬頭、馬45.2萬匹、驢180萬頭、雞7217.6萬隻,另外還有駱駝和騾等,多為充作交通運輸工具。羊毛年產量約兩萬噸,地毯織製業非常普遍,以質地優良和圖案精美而聞名世界,年產量約5.96萬平方公尺。羊毛製造的圍巾也很名貴,毛織品和皮革製品大量輸出。

在漁業方面,波斯灣和裏海的漁業和珍珠業都很重要,連同河湖中養殖的魚類,年魚獲量約在4~7萬噸之間。主要的魚類有金槍魚、沙丁魚、裏海白魚、馬哈魚、鰻魚、帶魚、鱣魚、梭子魚、鱸魚、鱘魚、鯰魚和鰱魚等。其中的裏海白魚肉質鮮美,屬名貴魚類。鱘魚是魚子醬的來源,在海中就設有魚子醬工廠,每條魚打開魚肚,可以取出15磅魚子醬,每年可出口150噸,為國家賺取很多外匯。在波斯灣裡也盛產鱒魚,並且有小蝦、龍蝦和海龜等。

伊朗遠古時代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相沉積岩分布很廣。古地中海有大量海洋生物,這些有機物質與泥沙混在一起沉在海底沉積岩層中形成石油礦床,所以伊朗的油、氣資源都非常豐富。2010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84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2%,居世界第二位,它是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石油的儲藏和生產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扎格羅斯山區和波斯灣,這裡的石油沉積岩厚達6000多公尺,含油層石灰岩厚達400多公尺。富油帶共有3條,每條面積約有300平方公里。這裡的加奇薩蘭油田和馬龍油田的儲量都在15億噸左右,是伊朗第一石油儲量區。第二石油儲量區集中在波斯灣,其中的弗里敦和薩珊油田的石油儲量都在1億噸以上。第三石油儲量區在中央高原,有庫姆、阿爾博茲和薩拉季等油田。這個國家產油區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第一個產油區是北起迪茲富爾南到布什爾的札格羅斯山丘陵地帶,這裡主要有馬龍、阿加賈里、加奇薩蘭、法爾斯、阿瓦士和卡蘭季等40多個油田,產油量佔全國一半以上。第二個產油區是波斯灣海底油田,有薩珊油田、大流士油田和羅斯塔姆油田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也是中東地區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85%以上。

這個國家還盛產天然氣,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8.13億立方公尺,佔全球總儲量的18%,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帕扎南天然氣儲量1.4億立方公尺,薩拉赫斯天然氣儲量有2億多立方公尺。為了將波斯灣的天然氣輸送出去,伊朗石油公司在這一帶修建了一條長1950公里的乾送管道,經由伊拉克直抵土耳其的東地中海岸伊斯肯德倫(Iskenderun)港,天然氣在這裡經液化處理後外銷歐洲。還有一條乾送管道,長2577公里,由大不里士通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另有一條天然氣乾送管道始自土庫曼的科培澤,終點是伊朗的科德基,每年可以輸送天然氣40億立方公尺。此外,國境東北部的薩拉赫斯的天然氣,經由一條1100公里長的乾送管道,送到裏海南岸的港市拉什特,從裏海外銷到國外。這些油和氣的大量輸出,使伊朗在美國和部分西歐國家的經濟制裁下,仍能維持經濟發展。

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外,礦產總儲量有56億噸,其中鐵礦石佔4.5億噸、煤1.98億噸、銅1.19億噸、高嶺土2192萬噸、鉛9500萬噸、鋅9500萬噸、鋁8500萬噸、磷酸鹽98萬噸、菱美礦38萬噸、明礬石9.8萬噸、鈦19萬噸、硅石19萬噸、石棉48萬噸、珍珠岩48萬噸、鉻鐵礦23萬噸、石膏2.36億噸。此外,伊朗還有金、銻、鎳、氧化亞鐵、矽、石英、鈾、鍶、鈷、硫磺、鹽鹹、硼砂、氧化鈉、硫化鈉、錳、螢石、白雲石、寶石、大理石、雲母、硼砂、祖母綠和金剛鑽等。目前全國有各類礦山785座,共有7.34萬多名礦工,各類礦的年產量約4557萬噸。

伊朗工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主要的工業部門有煉油、電力、紡織、食品加工、地毯、建材、造紙、化工、汽車裝配、冶金、鋼鐵、機械、玻璃、藥品、製鋁、製銅、金屬五金、水泥、麵粉、鞋、化妝品、衛生設備、肥皂、燒鹹、印刷、甘油和火柴等。全國有大小企業30多萬個,國內工業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生產總值的24%,工業勞動力約有150多萬人。

在煉油方面,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擁有現代化的大中型煉油廠9家,其中的阿巴丹煉油廠是波斯灣地區規模最大的煉油廠,每日平均可以生產60萬桶。德黑蘭煉油廠每日平均產量為8.5萬桶,克爾曼沙阿1.5萬桶,大不里士8萬桶,設拉子4萬桶,拉萬島2萬桶,阿拉克1.5萬桶。此外,還有伊斯法罕和阿巴丹等煉油廠。現在,伊朗各煉油廠平均每天可以生產石油150萬桶。國內石油製品銷售價格非常便宜,僅為國際上市場價格的1/4,被視為全體國民的福利商品,1美元可以買到25公升汽油。因此浪費情形非常嚴重,日消耗量竟超過100萬桶。

伊朗是發展中國家電力工業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水力資源最是豐富,已達4.5千億立方公尺,可以利用的水源至少有1.5千億立方公尺。其中,克列吉河的阿米列‧卡比爾水壩水電廠裝機容量為8460萬瓩,德黑蘭郊區的賈傑魯德水電廠為4500萬瓩,扎禮涅魯德河水電廠為1000萬瓩,扎廷傑魯德的沙赫阿巴斯水電廠為5500萬瓩,阿拉斯河水電廠為4500萬瓩,馬斯傑德蘇萊曼卡隆河上的大型水電廠為10億瓩。每年水電廠可發電200億度以上。伊朗大建水壩的目的,最大就是用以發電,其次為灌溉農田,最後是保證各城市的生活用水。全國有9座核能發電廠及許多火力發電廠,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58.7%,水力發電廠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9.3%,天然氣和柴油渦輪機發電佔12%。

這個國家主要的工業企業有紡織廠35家,麻織廠3家。糖廠11家,每年可以生產42萬噸糖。水泥廠很多,年產水泥660萬噸。地毯廠更多,有5000多年歷史的波斯地毯聞名於世,其精湛的工藝、美麗的圖案,以及和諧的色彩搭配,吸引了許多識貨買家。今天,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於世的大宗出口產品。

在對外貿易方面,全年輸出總值約345億美元,除天然氣外,被稱為「伊朗五寶」的石油、波斯地毯、藏紅花、黑魚子醬和開心果,是最重要的輸出品。其中的開心果出口量約9.3噸,創匯近3億美元,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地毯則是第二大出口行業。其他的主要出口品還有羊毛、皮革、金屬礦石、紡織品、腸衣、乾鮮水果、黑魚子醬、米和菸葉等。主要出口國為日本、義大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法國。全年進口總值約212億美元,主要進口品為糧食、藥品、食品、畜產品、化工產品、非食用品原材料、鋼鐵及其複製品、機械、採油設備、油氣管設備、軍事設備、科學儀器、事務儀器、醫療設備、運動器材、汽車及其零配件、電器用品、玻璃、傘、熱水瓶、樂器、文具、建築材料、自行車、機車、糖、飲料和搪瓷製品等。全年外貿有133億美元出超,主要輸入國有德國、義大利、中國和日本。

貨幣名稱叫做伊朗利亞爾(Ir-anian Rial),簡稱為利亞爾(IR),紙幣正面使用波斯文,並有伊朗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的頭像,背面印有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的標誌,以及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錢數。匯率不大穩定,目前匯率僅供參考。國內利亞爾匯率共有3種;官方匯率每1美元兌換1752個利亞爾,非石油出口匯率每1美元兌換8100個利亞爾,而自由市場匯率則約每1美元可兌9700個利亞爾。此外,伊朗已漸使用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

目前通用的紙幣有500、1000、2000、5000、1萬和2萬利亞爾等6種,硬幣則有20、50、100和200利亞爾等4種。在伊朗兌換貨幣,現金比旅行支票的兌換率高,兌幣的水單要妥善保管,因為在出境時,兌換的總數必須與申報單記載的金額完全相符才行。境內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完全國營。境內有一個中央銀行(梅拉特銀行);五大商業銀行:梅里‧伊朗銀行(國民銀行),特賈拉特銀行(貿易銀行),薩得拉特銀行(出口銀行),窮人福利銀行,塞巴赫銀行(武裝部隊銀行)等,其中以梅里‧伊朗銀行資金最為雄厚;四大專業銀行:農業銀行、住房銀行、工礦銀行和進出口促進銀行等。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7200美元。

交通與運輸

伊朗的交通從規模上來說,還不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國家的交通運輸特點是:國內交通運輸主要靠公路,對外進出口貨物主要靠海運。

公路交通是國內主要的運輸動脈,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鋪瀝青路面的高級公路,其特點是質優、路平;另一是用碎石鋪設或泥土壓實的次級公路,其特點是凹凸不平,塵土飛揚,容易坍方。全國約有高級公路6.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已超過800公里,幹線公路2.2萬公里,支線公路3.8萬公里,專用車道2200公里。全國有土石路面公路約9.5萬公里,主要分布在小城鎮、鄉村間和邊遠地區,條件很差,一旦遇上雨天,道路非常泥濘,行車艱難。

伊朗公路以東西幹線為主動脈,也向南北伸展出許多支線,構成一個完整的公路網。東北幹線以德黑蘭為中心,向東沿厄爾布茲山脈南麓至馬什哈德,再向東進入阿富汗,這一地段是「絲綢之路」古道。從德黑蘭向西至大不里士,再由北向西可以通往土耳其。從東西幹線向北分出三條支線,越過厄爾布茲山到達裏海沿岸,其中一條穿過厄爾布茲山脈隧道到達裏海南岸。在東西幹線西段還有兩條南行的支線,一條從大不理士南行至克爾曼沙阿;另一條從塔凱斯坦西南行經哈馬丹,然後至克爾曼沙阿,再向西進入伊拉克。從德黑蘭南行有兩條公路,一條經庫姆、阿瓦士到霍拉姆沙赫爾,可延伸到波斯灣,這條公路穿越扎格羅斯山脈到南部的設拉子,然後抵達波斯灣旁的布什爾港;另一條自德黑蘭經庫姆、伊斯法罕、亞茲德、克爾曼、巴夫格(Bāfg)至阿巴斯港。

全國約有6.2百萬輛登記有案的機動車輛,其中小轎車2.2百萬輛(大部分是私人所有),客車、卡車和載重汽車72萬輛,摩托車310萬輛。國內各大城市間每天都有許多班次的長途客運巴士營運,公路巴士是伊朗人最普遍使用和價格最便宜的旅行交通工具。但對於不懂波斯語的外國觀光客們來說,要想搭乘長途巴士到各地觀光,會遇到許多困難的。公路長途巴士是城市之間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有頭、二等之分,頭等長途巴士車廂有空調設備並提供輕食,但無臥鋪。

鐵路也是國內長途運輸工具之一,總長7480多公里,其中幹線鐵路長5480公里,支線和廠礦專用線鐵路長約2000公里。伊朗鐵路運輸主要使用內燃機車頭牽引,只有少數屬電氣化鐵路。全國鐵路有三條幹線:第一條是縱貫伊朗南北的鐵路幹線,從裏海的瑙沙赫爾港經德黑蘭到國境南部的霍梅尼港,全長1440公里。這條幹線把伊朗西北兩大平原和南部的產油區及心臟地帶連接在一起,成為伊朗經濟的大動脈。第二條是橫貫東西的鐵路幹線,以德黑蘭為中心,東至東部大城馬什哈德;西經大不里士至邊境城市焦勒法,全長1552公里,是伊朗最長的鐵路幹線,把伊朗西北部山區的農牧業地區、東部的霍拉桑山區農牧地區和德黑蘭連接起來,成為東西交通的大動脈。第三條是中部鐵路幹線,從德黑蘭經庫姆,沿中央高原的南緣,一支向南經伊斯法罕和亞茲德兩省至波斯灣北岸;另一支經亞茲德省至克爾曼省。並且票價相當便宜,如果行車12小時,車程600公里,車票才不過3.95萬利亞爾,實在便宜。

水運又分為海運和內河運輸兩個部分,海運則佔主要地位,它肩負著對外貿易的運輸任務。在伊朗註冊的各類商船有429艘,總排水量為383.3萬噸。國營的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航運公司,擁有120艘輪船,其中42艘為遠洋輪船,30艘為超級油輪,年貨運量約為1500萬噸。全國有11個貿易港口,主要港口為霍拉姆沙赫爾、霍梅尼、布什爾、阿巴斯、安扎里、諾沙爾、巴哈爾和阿巴丹等八個商港。波斯灣上哈爾克(Khark)島為主要原油輸出港,它的儲油能力為1000萬桶。馬舒爾港是成品油輸出港。

在航空方面,全國有50座民用機場分布在全國的各重要城市中,其中的德黑蘭、設拉子、阿巴丹、阿巴斯、大不里士和馬什哈德有國際機場。伊朗有兩家國際級的航空公司伊朗航空(IR)和馬罕航空(WS)飛行國際航線,另外還有一家裏海航空擁有西亞及高加索地區的國際航線。其中的伊朗航空公司一共開闢了23條國際航線,使伊朗成為通往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的空中走廊。也有法國、英國、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卡達等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參加國際航線服務。其中最接近台灣的航點,有東京、吉隆坡、曼谷、北京、上海和首爾等。

國內航線由阿謝曼航空公司營運,開闢以首都德黑蘭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城市的空中航線。但是國內班機還是會經常出現擁擠的現象,有時要想訂到機位都很困難,除了乘客多,主要的原因是國內線機票便宜的緣故。現在全國四家航空公司共擁有100多架民航機,幾乎都是歐洲生產的空中巴士,其中有36架大型客機,4架大型貨機。但依然擁有近10架左右的波音747大客機。

重視觀光事業

為了賺取外匯,並為未來一旦油氣枯竭預作準備,伊朗正利用本身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傳統作為吸取觀光外匯的本錢,現在每年約有100萬名外國遊客入境觀光,其中最多的入境外國觀光客要算是歐洲人和日本人。伊朗對外國觀光客所能提供的觀光活動,除了城市旅遊外,還提供狩獵、沙漠游牧生活體驗和考古活動。

這個國家的氣候極富變化,因地處高原,氣溫較一般同緯度的地區要低一點。大部分地區冬天很冷,夏天酷熱,除極北部和西部外,都極少下雨。適合旅遊的季節是在每年9~11月的秋天,以及3~5月的春天,這段時間白天晴朗溫暖,晚上多雨而涼爽,最為舒適。

我國人士要赴伊朗旅遊,須辦理簽證,可委託鳳凰國際旅行社,或伊朗國營的自由國際旅行社駐台代表代為申請落地簽証文號,文號核准後就可以在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的簽証櫃台直接領取簽証即可。台灣跟伊朗沒有邦交,但有外貿協會的德黑蘭辦事處為我國的商人做一些商務的服務,另外亦可將護照、申請書及簽證費寄到伊朗駐東京或香港的使領館辦理。

台灣目前沒有直飛班機前往伊朗,必需自曼谷、東京、吉隆坡、杜拜、香港或上海轉機前往德黑蘭。

旅客若是經由霍亂、黃熱病及流感污染地區進入伊朗前,必須有預防接種的防疫證明。到伊朗旅行,男人不可穿短褲;女性也別忘了穿長袍戴頭巾的規定,包住頭髮的頭巾在進海關時就得戴上。尤其要盡量避免穿華麗及暴露的性感服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伊朗海關對入境外國旅客的行李檢查過程,比想像中要容易得多,但對本國、阿拉伯人及非洲人的檢查,是每件行李都要打開受檢。這是伊斯蘭教國家,千萬不要夾帶酒類、豬肉製品和毒品,攜帶槍支及反伊斯蘭宣傳品都會被視為反政府人物而當場拘捕,短波收音機及裸照刊物一律沒收。個人行李及飾物、200支以內香菸或500公克菸絲、一架自用電腦、手機及相機,均可免稅攜入,200美元以下禮物也可免稅過關,外幣的攜入不受限制,但在入境時要申報金額。在出境時,海關檢查也非常嚴格,所以最好提早3~4小時到機場。

準備外幣的時候要記得,伊朗的銀行系統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銀行並未接軌,世界性的信用卡在伊朗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在入境之前,要帶足夠用的美元或歐元,便於兌換伊朗的利亞爾。唯一例外的是地毯店,因為昂貴的波斯手工絲質地毯,每塊動輒都要上千美元,為了要賺外國觀光客的錢,波斯地毯店就是有辦法讓外國遊客刷卡。儘管伊朗政府反美,但是伊朗人卻最愛美元,最普遍使用的外幣也是美元。較高級的飯店可以用美元直接付費。此外,在伊朗入境時,不需要兌換太多的利亞爾,因為利亞爾經常會貶值,並且一張百元的美鈔,就可以換來大把利亞爾,多到連錢包也塞不下。

到伊朗旅行,很重要的一件「小事」就是自己要多帶一些衛生紙,以備不時之需。在伊朗,公共廁所大致還算乾淨,有異味或髒污的現象也屬罕見;但是除了高級大飯店外,一般廁所都不提供衛生紙,所看到的是蹲式馬桶和旁邊的一根水管,而水管和左手就是取代衛生紙的工具,所以在伊朗用左手跟人握手或打招呼,都是非常不禮貌的事。

在小費方面,雖然餐廳的帳單上已有15%的服務費,但是還要給服務生一點小費,通常是1萬利亞爾,行李伕每件行李也要給1萬利亞爾小費,計程車司機則不必另給小費。總之,出門在外,禮多人不怪,是皆大歡喜的事。

伊朗的電壓是220伏特50周波交流電。這裡電視中沒有暴力、血腥和色情節目,更沒有搖頭夜店。生飲自來水容易引起痢疾,飲用開水和礦泉水比較安全。度量衡採用公制,但是在許多地方和傳統市場中,仍沿用伊朗自古以來的傳統度量衡單位。在時差方面,伊朗時間冬季比台灣時間晚04:30,夏季有日光節約時間,較格林威治時間早3:30。伊朗電話國碼為98,由台灣撥國際電話到伊朗,請撥002+98+2+電話號碼。由伊朗撥電話回台北,請撥00+886+2+電話號碼。市區雖然也到處都有黃色的電話亭,但多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因此打電話最好到郵電局,長途電話或國際電話在大飯店裡打會更方便一些,但是自備當地手機漫遊最為方便。

平信可以投入市區街旁黃色郵筒內,郵票可以在大飯店櫃台買到。寄回台灣的航空信件,約需7~10天時間。在語言方面,伊朗人的英語水準普遍不佳,但是旅客如果會講英語,一般是不會碰到太多的麻煩。若要找人問路,最好是找年輕的伊朗人,太小的或太老的伊朗人,絕大多數僅僅會講波斯語。所幸伊朗人大多數都非常親切,因此觀光客對語言的顧慮,可以不用太在意。

今日的伊朗,街頭呈現的是雜亂的交通,沒有嗜血和色情的電視新聞節目,沒有一天到晚擠胸弄臀的女郎,超市裡也沒有上百種的糖果餅乾可供選擇,沒有年輕人搖頭晃腦的夜店,更看不到供人宣淫的汽車旅館,也沒有幾乎佔領全世界的麥當勞和肯塔基。

在伊朗旅行比想像中要安全得多,搶劫和暴力事件,幾不可見,也不見有所謂的宗教狂熱分子,更看不到恐怖分子,一般治安情形良好,但女人單獨外出,不可穿著暴露性感,以防伊朗的色情狂男子。出門在外不可談論政治,更不可批評伊朗的宗教。

飲食文化方面,全國禁酒,不吃豬肉和沒經過祈禱宰殺的牲口。但備有多種無酒精的啤酒,並含有蘋果、草莓和檸檬等多種口味。夏季的冰品最誘人,其中最有名的是蕃紅花冰淇淋。主食為麵包和米飯,麵包有許多不同的款式,米飯多拌以少量牛油進食。在旅行途中,最常吃的是凱巴普(Kabab)的燒烤,有牛、羊、雞肉和內臟等,常伴以麵包或米飯。伊朗人都喜歡吃薄餅,排隊買薄餅在街頭巷尾常可看到。街上有些小店會擺出一盤盤小菜,有黃瓜、大蒜、青菜和萵苣等,它是和肉一起被塞進切開的麵包裡、或包在薄餅裡吃。

在一天三餐中,早餐較為豐富,有薄餅、奶油、酸乳酪、乾起司、魚、蛋、果醬、果汁、蔬菜和水果。午餐在上班族中一般都買外食,晚餐最為正式,可以好好地祭一次五臟神。此外,伊朗盛行喝茶文化,不論什麼地方都有人喝茶。伊朗只有極少數的中國餐廳和日本料理,西式速食餐廳更是少得可憐。

在穿著方面,女士外出須用圍巾包著頭,並穿長袖、長裙、長褲或長袍;男士則可穿短袖衣服。冬天在旅館、餐廳及大部分參觀場所室內多有暖氣,故穿易脫衣服(洋蔥式穿法)較為適合。不可穿新鞋,冬天宜備雪靴。

懂得一點當地語言,是對旅遊伊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對人表達友善的好方法。您好的伊朗語是「Salam Aleykam」,再見是「Khoda Hafez」,多謝則為「Kheyli Mamnum」。

伊朗使用真正的「阿拉伯」數字。=1,=2,=3,=4,=5,=6,=7,=8,=9,=10。

此外,在伊朗購物前必須議價,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漫天開價,就地還錢,是在伊朗各地購物時的不二法門,而殺價在伊朗也是天經地義的事,通常售物的底價都在五折左右。

在伊朗以女性為拍攝對象是不會被擲石頭的,但先得徵求對方的同意是基本的禮貌,尤應儘量避免拍攝政府和軍事設施。

一般人前往伊朗旅遊或考察,必須注意當地的辦公時間或國定假期及重要的宗教或傳統節日。在辦公時間方面:政府機構的辦公時間是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2時。一般銀行和公司上班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1時,下午4時至晚上7時。一般商店營業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1時,下午4時至晚上8時。但伊朗和伊斯蘭其他國家一樣,每個星期5是固定假日,這天上午穆斯林都會到清真寺做禮拜,因此銀行和公司從星期4下午開始就停止營業,直至星期6才開始上班。

太陽曆是伊朗的傳統曆法,它和世界通用的公曆相比,有很大的區別,雖然伊朗現在多使用公曆,但每逢太陽曆中的傳統節日,仍要慶祝一番。

每年公曆的2月11日,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勝利日,也定為國慶日,伊朗駐外使領館在這天都會舉行招待會,全國民眾也會舉行盛大的慶祝。

新年也就是「春分」日,定於公曆的3月21日,是伊朗人最大的節日,稱之為諾魯玆(Novruz),聯合國教科文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於2009年頒布伊朗新年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個佳節的前兩天晚上,人們會用火光的儀式來送歲,這或許是古波斯人信仰拜火教的習慣,大家圍著熊熊的火光,愉快地邊跳邊唱著:「我們的疾病到火裡去了。」同時,伊朗全國機關和單位,以及各行各業放假13天,自3月21日至4月2日止,在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可持續達一個月之久,全國各地彩旗遍布,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熱鬧氣氛。此時正值初春,積雪開始融化,草木萌芽,大地一片生機。就在這樣春暖花開之際,迎來新的一年,就像中國的春節。更有趣的是,新年節慶期間,所有伊朗成年男子的鬍子,以及動物的尾巴或鬃毛都會以指甲花為染料全部染成紅色。新年節假中,人們還要彼此探親訪友,並交換贈品,和中國春節傳統習俗非常相似。

伊朗人在新年假期中還會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分別在除夕、新年的第一天,以及第13天舉行三次。除夕之夜,全家團坐餐桌旁,吃著用肉類、米及蔬菜烹飪的特別料理。團圓飯中必須有魚,而且不可一次吃完,這與中國大年夜團圓飯中「年年有餘」極為相似。桌上的開心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伊朗盛產開心果,就像中國盛產花生一樣。他們也有守歲的習俗,還要給老年長輩及孩子們發紅包壓歲錢。新年期間家家戶戶還要擺設7件以波斯文字母「S」開頭的吉祥物,如蘋果、大蒜、風信子花、椰棗和鏡子等,以表示新年吉祥如意。新年的第13天,全家人都會離家外出去「躲13」,因此郊區景點及市區公園顯得特別熱鬧,如果這天留在家中不外出,會被視為不吉利的事。第13天過後,新年假期才告結束。

獨立日又叫做伊斯蘭共和國日,定於公曆4月1日。

國際勞動節為公曆5月1日,全國勞工放假一天,如果不休假,則為加班一天,這一天工資加倍。

霍梅尼逝世紀念日,定於公曆6月4日。

伊斯蘭曆的節假日有1月7日的托蘇奧節;1月10日的阿舒拉節,大家穿黑衣慶祝;2月10日的「國家波斯灣日」,用以紀念1622年波斯薩非王朝阿巴斯大帝把葡萄牙侵略者趕出荷姆茲海峽;2月20日的阿拉巴因‧胡笙日;2月28日的先知和伊瑪目胡笙殉難日;3月17日先知和伊瑪目薩代格誕辰;7月13日伊瑪日阿里生日;7月27日先知穆罕默德受命日;8月15日的第13任伊瑪目生日;9月21日的伊瑪目阿里殉難日;10月1日的齋月結束日;10月25日的伊瑪目薩代格殉難日;11月11日伊瑪目禮查誕生日;12月10日的宰牲節。以上的節日會因為每年伊斯蘭曆的變化而有所些許的前後變動。

每年最後一個禮拜二晚上,是伊朗的蘇利節,這時家家戶戶在大門前點燃火堆,人們從火堆上跳過去,表示燒去晦氣,迎來好的運氣。當晚孩子們在田野上耍火把。

伊斯蘭教中一個重大的節日為齋月,即賴買丹月(Awal Ram-adàn),是伊斯蘭教一個神聖的月份。這是因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在40歲時,於賴買丹月在希拉山洞首次接受阿拉頒降的「啟示」。公元624年,伊斯蘭教正式規定賴買丹月為齋月。穆斯林在這個月份都要把齋,就是每天從日出至日落之間都不得進食、飲水,抽菸和進行其他一些規定不能做的公眾活動。在白天,餐廳、商店及娛樂場所停止營業,外國人在穆斯林聚集場所也不得進食。穆斯林們均在夜間用餐,在白天用餐者如被舉報,將要受到懲罰。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也是伊斯蘭教重要的節日,它由來久遠,內容是易卜拉欣(Ibra-him)聖人奉到真主阿拉的啟示,要殺愛子易司瑪儀。他把真主的啟示告訴了兒子,年幼的易司瑪儀聽後沒有半點恐懼,甘願被宰犧牲,就在他要宰幼子時,真主知道他倆已真心服從,就改讓他宰殺1隻羊取代。宰牲節就是紀念易卜拉欣父子對真主的絕對服從,並讓穆斯林從中學習對真主的服從精神。在這個節日的當天或往後兩天,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應1人宰殺一隻羊,或7人合宰一頭牛或一頭駱駝,其中1/3肉留給自家享用,其餘分贈親友、鄰居和窮人。


首都德黑蘭

馬什哈德是第三大城

第四大城伊斯法罕

波斯發源地設拉子

故都不大里士

聖城庫姆

克爾曼多災多難

拜火教中心亞茲德

哈馬丹古城

阿巴斯港

油都阿巴丹

克爾曼沙阿

恩澤利盛產魚子醬

玫瑰水之都卡尚

西北邊城烏爾米耶

古城巴姆

多彩多姿的省會阿拉克

各城市風光好

托爾巴特海達里耶(Torbat-e Heydariyeh)是呼羅珊省中北部的重要城市,它的名稱源自一位名叫戈特布丁‧海達爾聖人,他於1230年逝世後,便葬於此地,聖墓遺留至今。

當地的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分、北緯35度16分。它位於馬什哈德以南128公里處,是當地公路交通的一個重要樞紐,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的扎黑丹。在地理關係位置上,它北鄰伊斯蘭堡,東與托爾巴特賈姆(Torbat-e Jām)遙相呼應,東南通羅什哈爾,西南近卡什馬爾(Kās-hmar)。

城內還有一座古代城堡和伊斯哈格汗方舟的遺蹟。這個城市的貿易以農產品交易為主,現在約有18.2萬人口。

加延(Oā'en)市也是伊朗東部呼羅珊省的城市,以前曾是境內南部高地地區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59度11分、北緯33度44分,位於托爾巴特海達里耶市以南234公里處的丘陵地區,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扎黑丹,東經沙赫拉赫特可以前往鄰國阿富汗,南和塞代接壤,西北可接阿薩達巴德。

現在的城市建於15世紀,曾被烏茲別克人佔領過;16世紀後被阿巴斯一世所征服。現在這裡約有8.5萬人口,主要的工業是地毯和毛毯編織業,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蕃紅花、蔬菜和羊毛等。市內也有不少歷史遺蹟。

博季努爾德(Bojnūrd)是呼羅珊省西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7度19分、北緯37度28分。北隔阿特拉克(Atrak)河可與鄰國土庫曼接壤,西北可通往阿什哈內,南接埃斯法拉延,東通希爾萬(Shirvān),約有20萬人口。

1997年2月4日,在相隔1小時內發生兩次大地震,分別為芮氏規模5.4和6.1,至少造成7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附近有14個村莊被夷為平地,另外45個村莊也發生嚴重災情,並有芮氏規模4~4.9級之間的餘震。

比爾詹德(Birjand)是呼羅珊省東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分、北緯32度53分,位於加延以南111公里處,北鄰塞代;東和邊城阿瓦士遙相呼應,並與塔巴斯接壤;也有公路通向東南方的薩爾比謝;西南界霍斯卡;西北達伊姆。庫斯夫河穿城而過,這條河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乾枯無水。

這個海拔1455公尺的城市,是伊朗東部南北公路的重要樞紐站。由北往南的公路至此分出兩條路線,一條可抵達波斯灣的阿巴斯港,另一條則通往扎黑丹。此地出產的羊毛品質優良,編織地毯是當地最主要的工業。現在全市約有18.5萬多人口。

古昌(Quchān)是伊朗東北部呼羅珊省北部的城市。在歷史上,它一再遭到地震的嚴重破壞,目前城市建於1895年。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30分、北緯37度6分,北有公路經由伊瑪目戈利和巴季古蘭兩市,前往鄰國士庫曼的阿什哈巴德(Ashgabat),西北也有公路通往希爾萬(Shirvān),西有埃斯法拉延,南和道加伊接壤,東南有公路經由恰納蘭至馬什哈德。

這個城市海拔1149公尺,人口稠密,全市有超過23萬居民,大多數是17世紀移居此地的庫德族後裔,目前許多居民仍然過著游牧生活。這裡土地相當肥沃,周圍地區盛產穀物,還有大片葡萄園。

圖斯(Tus)位於馬什哈德西北方24公里處,是呼羅珊省境內的小城。早在公元前4世紀這裡就已成為城市;12~13世紀初曾是花剌子模王國的首都,因此繁榮一時。1220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攻掠此城,倖存下來的居民便遷居往馬什哈德。自此之後,圖斯便衰落下去,變成一個小城鎮。現在當地仍然殘存著連綿25公里長的古城牆。市內古城堡的廢墟中,有伊斯蘭教第一哲學家亞爾‧蓋沙里之墓。

城內有名的古蹟還有費杜西之墓(Tomb of Ferdowsi)。費杜西是伊朗11世紀的傑出詩人,他花了整整35年的時間,整理出自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伊朗後、散失的古波斯神話和傳說,編成長篇敘事詩「國王之書」。據說如果不是他專心一志,伊朗大部分波斯神話及傳說,恐怕早已散失殆盡。

這部長篇敘事詩是獻給伽色尼王朝國王穆罕默德的。不料,穆罕默德不履行支付5萬金幣之約,僅以兩萬銀幣支付給詩人。當金幣運到時,詩人正在公共浴室洗澡,當他看到金幣袋內裝的竟是銀幣時,自尊受損,一氣之下,便將所有銀幣分給在場的人,並打算回到他出生的故鄉去。後來傳說穆罕默德國王心生悔意,決定補送5萬金幣給詩人,熟料金幣送抵城門時,詩人的出殯行列正從另一個城門出去。

內沙布爾(Neyshābūr)是呼羅珊省北部的重要城市,也有悠久的歷史,公元5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所建,將它建為當時境內的拜火教中心和貿易中心,並於公元5世紀成為皇家駐地。後來幾度興衰,13世紀時遭受兩次地震的災害及蒙古人入侵的破壞,但都能迅速加以復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50分、北緯36度12分,在地理位置上,有鐵、公路通往東面相距52公里處的馬什哈德,西南有公路通往薩卜澤瓦爾,西與蘇丹阿巴德接壤,西北有鐵路經霍克馬巴德西面的塞姆南省,北可通加伊,東北與恰納蘭相呼應。

此地有18.5萬多人口,海拔1213公尺,地處寬闊、肥沃的平原,已成為國內農牧產品的重要交易市場,種植有穀物和棉花,並經營地毯和陶器的買賣。這裡所生產的內沙布爾陶器(Neyshāb-ūr Pottery)歷史悠久,製品風格豪放,最明顯的特點是用黑色和赭色繪畫鳥類時,以白色和綠色加以點綴,也有的陶器則在裝飾背景上畫有粗獷的人物和動物圖案,據說這種風格起源於公元9世紀時河外地區,可以看得出它與薩珊王朝時代及中亞細亞的製陶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繫。

內沙布爾留有不少中世紀時期的歷史遺蹟,有建於1643年的精美圓頂陵墓。在一座清真寺附近,還有12世紀波斯天文學家和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的墓地。

卡拉季(Karaj)是德黑蘭省的重要城市,位於德黑蘭省的中西部,經緯度約為東經51度2分、北緯35度50分,位於厄爾布茲山南麓,有鐵路及高速公路前往51公里處的首都德黑蘭;它的南方為蘇丹阿巴德(Soltānābād),也有鐵路通達;西北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通達加茲溫省的阿卜耶克。

這裡的對外交通非常便捷,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鐵路正好從這裡經過,市內設有火車站。另外,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公路幹線,也在此分出一條支線。

目前這個城市擁有28.5萬多人口。1961年,在附近的卡拉季河谷上,修建一座容量為1.84億立方公尺的大水庫,使這裡的農業得以迅速發展;市內並有糖廠和化工廠。

戈爾甘(Gorgān)舊稱阿斯特拉巴德(Asterābad),是馬贊德蘭省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在很早以前就已存在,19世紀時曾連續遭受卡札爾-土庫曼(Qājār-Turkm-en)部族的破壞。20世紀30年代又遭受一場大地震,震後城市得以重建,並改名為戈爾甘。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9分、北緯36度51分,臨加雷河支流,西距裏海37公里,是裏海沿岸鐵路東部的終點站。西側的貝赫沙赫爾港是戈爾甘的外港,也是馬贊德蘭省最大的港口。它北與阿格加萊為鄰,東北和阿扎德沙赫爾相呼應,南界塞姆南省,西與科爾德庫伊接壤。現在全市有25.2萬人口,市內有穀物、肥皂和地毯銷售市場。

阿莫勒(Āmol)也是馬贊德蘭省中北部的城市,它建立的確切年代雖然無法查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2~6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這裡就已經有了城鎮。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後,逐步發展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和學術中心,並且是阿巴斯王朝泰伯里斯坦(Tabaristān)省的首府,以出產精美的陶器而出名。11和14世紀時,阿莫勒又先後遭到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劫掠。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又多次遭受到地震和水災的嚴重破壞,但歷次劫難後都得以重建,而且一直都是裏海南岸地區的重要城鎮。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2度21分、北緯36度28分,臨哈爾赫茲(Harhāz)河,北距裏海26公里,東北有公路通往巴博勒薩爾,東距巴博勒22公里,並有公路通達省會薩里,南界班德帕伊,西達瑙沙赫爾。全市約有12.5萬人口。 現在的阿莫勒新城,位於舊城偏東處。這一帶盛產柑橘和稻米,附近地區還有煤礦和鐵礦。當地最出名的歷史遺蹟,是薩珊王朝時代一位大臣布祖爾米哈爾(Buzurjmihr)的陵墓。

巴博勒(Bābol)是馬贊德蘭省北部的靠海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2度42分、北緯36度33分,它臨巴博勒河,北距裏海24公里,東北有高速公路通往貝赫沙赫爾,東距省會薩里只有22公里,西可通往阿莫勒,西北與巴博勒薩爾接壤。 這裡有個國內線機場,有班機和國內各主要城市營運。公路交通比較方便,可通往裏海沿岸各城市,全市約有21.2萬人口。

市區寬敞熱鬧,房屋建築精緻,有不少清真寺和叫拜樓。市內有一些加工業,但是大部分工廠都設在南方8公里處的沙希。北面的巴博勒薩爾,以前是巴博勒在裏海邊的外港,後來因為泥沙淤積和水位下降而失去作用,現在則成為國內避暑勝地之一。

恰盧斯(Chalus)是伊朗北部馬贊德蘭省西北部濱海的度假小城,也是伊朗人的旅遊名城。經緯度為東經36度50分、北緯53度10分,位於裏海南岸潮濕的平原上,它的北方是面對一望無際的裏海;東方有公路通往瑙沙赫爾;東南與謝姆遙相呼應;南面有長途巴士前往加奇薩爾,與首都德黑蘭間相距約200公里;西南界烏錢;西北方與海邊城市通卡邦為鄰,離裏海沿岸第一大城拉什特約375公里。因為坐落在厄爾布茲山北麓,山峰迭起,雲霧裊繞,鳥瞰裏海,真是美不勝收。

在附近的哈扎爾(Khazar)度假小鎮上,有家濱海的5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阿扎迪(Azadi),在伊斯蘭革命前稱為凱悅麗晶大酒店(Hyatt Regency Inn),為觀光客提供豪華、高尚、舒適的度假和住宿服務,相信很多觀光客都會選擇這裡作為度假天堂,享受這裡一流的餐廳、獨特的精品店、遊艇、高爾夫球場和騎馬等休閒活動。飯店內還有透明電梯,可以欣賞裏海的海景。

西郊約12公里處,有一個獨特的蘭馬克阿布德(Namak Abrud)小村莊,有纜車可搭,遊客們可以搭乘纜車上山,除了可以鳥瞰整個恰魯斯附近和裏海風光外,到了山頂往往置身於雲霧中,另有一番風情。

恰魯斯與德黑蘭之間有條非常著名的公路,因為這條公路翻越壯麗、險峻的厄爾布茲山,道路彎曲,迴旋及壯闊的風景,令人拍案叫絕。

這裡居民的樣貌跟伊朗內地人的長相有點不同,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傳說諾亞一家在上帝毀滅世界後,留在裏海一帶世代相傳。因此相信在裏海周遭生活的人,身上也必然流著諾亞的善良血液。

這一帶的人,物質生活簡單純樸,街上車輛不多,有幾座清真寺。大多數居民說的是古語,那是在波斯語中,再加上阿塞拜疆語及土庫曼語。當地最熱鬧的地方是個露天大市集,也是當地農民、牧民和漁民集散的地方,由於是個伊斯蘭教國家,所以市集內男女界限分明,擺攤的一定是個男人,購物的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多半是披著黑布只露出臉部的女性。攤販多數以售賣農產品為主,如番茄、蔥、蛋和日用品等。

拉姆薩爾(Ramsar)是馬贊達蘭省北部的濱海小城,也是伊朗著名的濱海度假小鎮,位於裏海之濱,又稱為裏海度假區,它坐落在伊朗北部厄爾布茲山北麓,有很長的海岸線,終年四季長青,很像中國江南,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不僅是伊朗重要的農業基地、經濟發展區,更是伊朗著名的熱門景點。每年新春之際,前來觀光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為伊朗增加了鉅額的外匯。

從德黑蘭出發,穿越厄爾布茲山,先到海邊的森林公園,它以不加任何人工裝飾的自然景觀而著稱,面積廣大,各種樹木交錯生長,其粗獷、纖弱和千姿百態,真是令人驚豔;更有四季不謝的花卉,點綴其中,有如人間仙境。鬱鬱蔥蔥的山林裡,散布著遊客租用的色彩繽紛的帳篷,更使海邊美景錦上添花。如果乘遊艇沿岸行駛,可見海濱錯落著各式可愛的度假別墅和小木屋,有義大利式的尖頂建築,也有越南式的小木屋和澳洲式的茅屋。

裏海之濱的天然浴場遊人如織,但是男女不可同泳,男女海水浴場之間用一條很寬的隔離帶隔開,婦女們在游泳時,也必須穿戴具有伊斯蘭特色的服飾。此外,這一帶部分地區有輻射性的溫泉,是全世界最高自然背景輻射地區之一,其最高劑量為每年每人超過260毫西伏特(MSV)。

依山傍海風景優美的拉姆薩爾海濱,前伊朗國王巴勒維曾在此興建一座度假夏宮,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可以登高望遠,可將附近的田園與裏海美景盡收眼底。夏宮建築之美和豪華,令人眼眩,深處門廳的四根柱子,均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尤其是兩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石獅,更是兇猛而栩栩如生。宮中臥室是西方現代化設施,橢圓形浴池呈乳白色,前國王與他的愛妾常在此用牛乳沐浴。現在這座夏宮已改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博物館附近,聳立著一家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供高級遊客休憩。

拉姆薩爾在國際上最有名氣的事,不在它是個旅遊勝地,而係它是國際濕地公約的簽署地。濕地公約又被稱為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的保護公約,其全稱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s),宗旨在: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這個公約於1971年2月2日在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國家成為發起的簽約國,而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0年9月締約國增至160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1867片、總面積超過183萬平方公里的重要濕地,並定於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

達姆甘(Dāmghān)是塞姆南省的重要城市,位居省境的西北部,在中世紀時是古米斯(Qumis)省的首府和重要城鎮。1723年被阿富汗人摧毀,後來得以重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2分、北緯36度9分,位於厄爾布茲山脈的正南面,西南距塞姆南171公里,並有鐵、公路經由加姆薩爾進入德黑蘭省,西邊為馬贊達蘭省,北有戈萊斯坦省,東北經由海拉巴德有鐵、公路前往呼羅珊省的馬什哈德。

此地海拔為1200公尺,約有12.5萬人口。市內有一座建於公元9世紀的清真寺,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還有幾座塞爾柱(Seljuq)時期的墓塔,附近還有重要的考古發掘地。現在這裡以經銷阿月渾子和薄殼杏核而出名。

馬拉蓋(Maragheh)是東阿塞拜疆的城市,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13世紀時,這裡曾經是蒙古人旭烈兀所創立的伊兒汗國的國都。當地最著名的歷史遺蹟是5座12~14世紀時的陵墓。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6度14分、北緯37度2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東側,大不里士以南121公里處的德黑蘭到大不里士鐵路線上,東北與阿札蘭遙相呼應,南與米揚道阿卜(Mjāndowab)為鄰,全市約有20多萬人口。

最近幾十年來,這個城市現代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附近地區的水果產區中心,每年都要輸出大量的乾果。當地出產的馬拉蓋大理石非常出名,主要為黃色和奶白色,並帶有紅、綠色紋理。

馬哈巴德(Mahābād)舊稱Sāūjbūlāch,曾經是庫德民族主義者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庫德人一度在此建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它是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南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是東經45度43分、北緯36度45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南方一片肥沃的狹窄谷地上,北距烏爾米耶市48公里,與烏爾米耶湖南端的海得拉巴接壤;西經皮蘭沙赫爾界鄰國伊拉克;西南越過霍姆蘭可與鄰國伊拉克接壤;南面與庫德斯坦交接;東和薩因代日相呼應;東北和米揚道阿通公路。

當地海拔1302公尺,靠近伊拉克邊界,戰略地位重要,目前是伊朗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有公路通往大不里士及伊拉克的摩蘇爾(Al Mawşil)。現在有40多萬人口,居民以庫德人佔多數。當地還有一些未經考古發掘的土墩。

梅博德(Meybod)是亞茲德省西北方的一個沙漠綠洲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3度40分、北緯32度10分,位於德黑蘭市通往阿巴斯港的主要道路上,以及靠近德黑蘭及克爾曼鐵路交通線上,早在薩珊王朝時期就被命名為梅博德,在伊斯蘭世紀的早期,這個地名就常在史書中被提及,雖然這個古城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已部分多次遭到損毀,但是它仍然在歷史上是重要的古城。

這裡的建築多由泥磚砌成,整個城市有濃厚的綠洲城市味道。城市的最高點是在小丘上一座傾頹的石榴堡(Narenj)遺蹟,面積相當大,周圍有一些頹圮的土牆,已經辨認不出它原先的作用,可能是第二層城牆。這個古老複合式建築,在米底亞王朝統治時期,就已經是王室和貴族,以及高階軍官的居住地。在這個地區,曾挖掘出土許多薩珊王朝時期的硬幣。

石榴堡共分6層,3層在地面上,3層在地下,越下層年代越久遠,整座古堡狀態並不理想,下層的泥磚早因年代久遠及上層泥磚的壓力,化為一堆泥土。地下數層的建築目前幾乎都是掩埋在沙土中,整個石榴堡目前只有上層能夠供遊客參觀,古堡的外圍還可以看到10多公尺高的外城牆遺蹟,據說這座城堡幾千年來從未被攻克過。

市內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泥磚建築而成,一直綿延到遠方的沙漠上,高聳的風塔點綴著城市的上空。距離石榴堡不遠處,有一個10多公尺高的圓錐形建築物,木製的大門後是個約5公尺深的大圓洞,還有階梯環繞而下可達底部。稻草和泥沙混合製造的泥磚所搭建的圓錐形外型,可以抵擋沙漠上的高溫,不論地面上氣溫有多高,地底下多能保持28℃恆溫。到了冬季,地下室內會出現-0℃以下的低溫,這時人們會注入泉水,結成超大的冰塊。等到氣候變暖,便在冰塊上鋪層稻草隔熱;到了夏天,可以把冰塊慢慢挖出來販賣。

附近有個古代驛站改建的博物館,裡面有現場的地毯編織展示,還有一家波斯餐廳,供應有沒有酒精清涼的伊朗啤酒。博物館圍繞著中央廣場,廣場中央有個深入地下約1公尺的小亭,有清涼的泉水汨汨流出地下水池,它是坎納特水道系統的一個出口。

梅博德近來積極發展觀光事業,整個沙漠綠洲城市的規模已在逐漸擴張中,城市的邊際已經逐漸與西北邊的阿爾達坎(Ardak-an)市連接融合了起來。

納茵(Nain)是伊斯法罕省東南部的一個小市鎮,經緯度為東經53度5分、北緯32度52分,西距伊斯法罕市約150公里,北通內耶斯塔納克,東北與阿納拉克(An-arak)遙相呼應,南與亞茲德省為鄰,西南與亞茲達巴德接壤。

這個城鎮雖非最古老的地毯編織城市,但卻是高品質地毯產地之一,因為它吸收了伊斯法罕大多數的地毯編織技巧,同時還融入自身的編織特點。納茵地毯通常是羊毛與真絲合織,用白色的真絲構織花紋的輪廓,是它典型的特徵;絲和毛的比列非常協調。

扎蘭德(Zarand)是克爾曼省中北部的一個小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6度30分、北緯約30度32分,東南距省會克爾曼60公里,西北與首都德黑蘭間有700公里距離,北面有鐵、公路通達庫赫博南(Kuhbonān),東北有公路直達拉瓦爾,東南與戈韋哈內為鄰。全市只有1.8萬人口。

這個城市於2005年2月22日上午10時25分,發生芮氏規模6.4級強烈地震,一陣山崩地裂後,建築物紛紛轟然倒塌,慌亂的民眾在大雨嚴寒中爭相逃出戶外,但至少已經有377人喪失,超過千人受傷,有90%房屋被毀。

卡澤倫(Kāzerūn)是伊朗南部法爾斯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29度37分,位於設拉子以西96公里處,西南距布什爾港121公里,北有高速公路通努拉巴德(Nūrâbâd),東北與舒勒呼應。現在約有15.5萬人口。

這個城市地處公路幹線旁,四周是椰棗樹、柑橘園、麥田和菸葉田,也盛產稻米、棉花和葡萄。城北19公里處,有古城遺址,在山洞中有公元3世紀薩珊王朝沙普爾一世的雕像。

博魯傑爾德(Barūjerd)是伊朗中西部洛雷斯坦省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3度59分,位於哈馬丹以南125公里處,東北與哈馬丹省為界,東南與道魯德間有公路相通,西北和努拉巴德對峙,地處從波斯灣和胡齊斯坦省到首都德黑蘭的主要公路線上,海拔1700公尺,市內有許多古蹟,現在約有18.5萬人口。

蘇薩(Susa)是古代埃蘭王國的首都,也是伊朗重要的古都之一,據悉早在公元前7000年便有人類在此居住,但在歷史上,它最少曾有三次遭到徹底的摧毀。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47年,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在入侵時,澈底毀壞了這座城市,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定都於此,蘇薩才得以復興。到了公元638年,伊斯蘭穆斯林軍隊入侵此地時,使它又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1221年,入侵的蒙古軍隊同樣澈底毀滅了這座城市。從此以後,蘇薩就消聲匿跡,而今成為一個人口約6.5萬的小城。

1850年,英國考古學家洛夫特斯(W. K. Loftus)確定這裡是蘇薩遺址,一共有四個堆:第一堆是城堡,出土有方尖碑、石柱和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第二堆在東面,是大流士一世王宮所在地;第三個在南邊,有埃蘭的王城;第四個是貧民居住區。並在遺址的最低層,發掘出極為精緻的陶器。

古都蘇薩遺址的位置,在底格里斯河東方240公里處,也就是在胡齊斯坦地區卡爾黑(Karkheh Kur)河畔的札格羅斯山麓,現在除了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外,也是考古學的重要地點,並因什葉派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先知但以理而聞名於世。

此地有一些古蹟和景點值得觀光客的參觀,首先可以參觀先知但以理的墓(Tomb of Daniel Holy Shrine)。但以理是生於猶大國的希伯萊人,被巴比倫國所俘虜,國王尼布里尼撒選了很多希伯萊青年俘虜作為自己的侍者,但以理便是其中之一。之後他在巴比倫宮中接受教育,且在宮廷中任職,因能解釋尼布甲尼撒國王一些無法理解的夢,故倍受國王的重用。巴比倫亡國後,被米底亞和波斯兩帝國所取代,但以理一直都被重用,並在波斯帝國中任官職。他死後被葬於當時波斯帝國的京城蘇薩,並建築了華麗的墓園。後來帖木兒入侵波斯,搶奪他的遺骸安葬在今日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Samarkand)。但以理之墓有別於伊朗其他伊瑪目或聖人陵寢的建築式樣,他的陵墓並非圓頂,而是狀似霜淇淋純白色尖塔,並一樣受到人們的崇敬,每逢假日、先知紀念日或悼念日等重要日子,民眾會前來祈禱。

阿帕大拿宮殿(Apadana Palace)遺址也是在蘇薩境內,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大帝奪取了蘇薩,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將京城遷到蘇薩。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蘇薩,他猝死後帝國分裂,由帕提亞王朝取代之,將泰西封(Ctesiphon)作為夏都,蘇薩則定為冬宮。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在公元116年從帕提亞帝國手中攻下蘇薩,但他因擔心後方的反叛而被迫撤兵,直到公元3世紀後的薩珊王朝時期,蘇薩仍係繁榮大城市。現在城內的阿帕大拿宮殿遺址,只剩下荒煙漫草,零散的斷柱殘跡,非常悽涼。

恰高占比爾(Chogha Zanbil)神殿,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伊朗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它坐落在蘇薩以西約25~30公里處,是古埃蘭時期的塔廟式建築,也是少數幾個不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內的巴比倫塔廟建築。係由古埃蘭國王翁塔許‧納布泰爾瑞夏(Untash Napirisha),為了對蘇薩保護神茵夏希內克(Ishushinak)表示崇敬,而於公元前1250年建立了這座神廟,是一座由5座同心圓的塔壘建而成的塔廟建築,最裡面和最高的一座離地面有50公尺,底部的長度約1200公尺,目前僅存最底的3層基底堪稱良好,現在從地面往下俯視,已經看不到當初下面建造的磚牆和隔間,而是現在所看到的土堆,因為當初在塔廟裡所使用的建材都是未經過窯燒的土磚,經過700多年的風化後,而轉變為現在所看到的土堆。但是塔廟的外牆是經過窯燒製程的磚塊所砌建,並且都是在離牆基一公尺高的磚塊上刻有古埃蘭的楔形文字。在神殿的整個地下區塊中,還有整套完整的供水系統,令人讚嘆不已。

阿加賈里(Agna Jari)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9度30分、北緯30度20分,位於哈夫特蓋勒東南方96公里處。北鄰帕里斯,東南與帕扎嫩接壤,南通亨迪詹,西南方有霍梅尼港,有公路向西北通往拉姆希爾。

1937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石油市場因經濟蕭條而萎縮,所以這個油田戰前並未投產。1944年,由於戰爭的需要,阿加賈里油田開始投產。伊朗其他油田的原油比重都較低,在提煉過程中出產較多的汽油和煤油,而阿加賈里油田的原油比重屬於中高級,能出產較多的燃料油。

1946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51公里的輸油管,接通加奇薩蘭油田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後來又接通了至馬舒爾港的輸油管。1966年,這個油田又鋪設一條169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加奇薩蘭油田至哈爾克島的輸油管系統,以便原油從那裡直接裝船出口。現在阿加賈里油田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油田,產量約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一半,而且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目前全市約有25.3萬人口,大多數都是油田工人。

帕扎南(Pazamun)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0度、北緯30度10分,位於阿加賈里和加奇薩蘭之間,北與帕里斯遙相呼應,東有幹線公路可通貝赫貝漢,西南方鄰享迪詹,西方與霍梅尼港相對峙,西北方和阿加賈里接壤。

這裡有國內最大的天然汽田,它的發現純屬偶然;1937年,在鋪設加奇薩蘭至阿巴丹輸油管道的工程中,偶然發現這裡地下儲藏著極為豐富的天然氣。1943年,帕扎南天然氣田正式投產,以生產航空氣、油所需要添加的液化氣。

1948年後,隨著馬沙爾油港的建立,已停止運油的加奇薩蘭輸油管,改而用來從帕扎南氣田向阿巴丹輸送液化氣。1960年,帕扎南也發現了油田,但是產量不大。目前這裡有21.5萬人口,大部分是氣田和油田的工人。

迪茲富勒(Dezfūl)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又叫做迪斯孚爾(Dizfūl),經緯度為東經48度24分、北緯32度23分。它位於省境的北方,臨迪茲河,處於札格羅斯山麓旁,海拔143公尺。西北與安迪梅什克(Andimeshk)為鄰,東南和舒特塔爾接壤,西南達舒什。這是洛雷斯坦地區牧民的冬季市場,現在約有21.2萬人口。

迪茲河上有一座長410公尺的古橋,據說是公元4世紀時,由沙普爾二世修建而成。在冬末,當聖經上說到過「晚雨」降到高地雪堆上的時候,發源自札格羅斯山脈的迪茲河,水量就會驟然大增,再加上迪茲富勒海拔底,因而常常會受到初春時節水患的災害,有時竟會被水連續淹沒達100多天之久。

1962年,迪茲河大壩建成後,水災得以消除,後來伊朗政府又興建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使這裡成為農業產區,稻米產量顯著增加。除了稻米、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原有農作物外,還引進了甘蔗、油籽、靛青和豆類等農作物。

這個城市在迪茲河的右岸,有一座國內線機場,並有航班和國內各大城市營運。伊朗的縱貫鐵路也經過這裡,迪茲河右岸建有火車站。在迪茲河上游多魯德以下133公里長的鐵路線上,就有48公里長的隧道,並且跨越迪茲河9次,還伴有陡彎和螺旋隧道。在一個地方,4公里長的鐵路線的直線距離只有299公尺,修建之難度可想而知。另外,迪茲富勒的公路交通比較發達,可以通往伊朗西南部的各大城市。

霍梅尼港(Bandar-e Khome-yni)原名沙赫普爾港(Bander-e Shahpur),經緯度為東經49度4分、北緯30度26分,位於波斯灣頂端胡爾木薩灣東北部的岸上,西距阿巴丹不足60公里,西北有鐵路通往阿瓦士,與東北方的拉姆希爾(Ramshir)通公路,也有公路前往東南方的享迪詹。

這裡是伊朗縱貫鐵路南端的終點站,它偏離阿拉伯河口,在此地建立港口,既可以避免因阿拉伯河口污泥淤塞而造成的航行困難,又能夠避免和伊拉克發生領土糾紛,因為這裡的兩伊國界線,不是像通常那樣劃在河流的中心線上,而是沿著東海岸劃定的。這個港口主要的輸出品是原油和原油製品,港內還有一家化肥工廠。

馬沙爾港(Bander-e Mahsh-ahr)位於霍梅尼港以北16公里處,港口始建於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戰爭的影響停止修建。大戰結束後,工程重新上馬,並於1948年重新開港。建設這個港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輸出加奇薩蘭油田,以及阿加賈里油田所生產的原油,以緩解阿巴丹港的壓力。

「馬沙爾」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鹽水」的意思,而在波斯語中卻是「月亮」之意。這裡的天然條件要較阿巴丹港優越,阿巴丹港因受阿拉伯河所限,只能停靠2.5萬噸的油輪,而馬沙爾港則可停靠排水量4萬噸級較大型的油輪。

後來,隨著阿加賈里油田和加奇薩蘭油田原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馬沙爾港已無法滿足實際要求,乃於1966年又建成哈爾克港取而代之。馬沙爾港也停止輸出原油,而改成專門輸出阿巴丹煉油廠、所生產的各種精煉油的出口港,為此又興建了幾條由阿巴丹通往馬沙爾港的輸油管道,其中有一條是加溫管道,以便在較冷的冬季運送燃料油。另外,港口還興建有許多貯油設備。

霍拉姆沙赫爾(Khorramshahr)是胡齊斯坦省西南部的一個河港,1837年時曾遭到土耳其人的破壞,1847年劃歸波斯卡札爾王朝。1887年,一位英國商人在卡隆河上,開闢了霍拉姆沙赫爾至阿瓦士汽船航運業務,航線全長為160公里。20世紀初,英國人搭西在卡隆河上游尋找油田時,所需的一切設備都是從這條航線運去的。1924年,這裡由伊朗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才改稱為霍拉姆沙赫爾,意思是「碧綠色的小鎮」,因為這裡有大片的綠色樹林。

192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的禮薩王,決定修築一條長1418公里標準路軌的南北向鐵路,連接霍拉姆沙赫爾至德黑蘭。這條縱貫鐵路經由許多國家的合同商組成的修建公司,經過11年的艱難施工,才於1938年建成通車,從而大大改善了霍拉姆沙赫爾港的吞吐能力,當年這裡設有許多外國領事館,伊朗海關總部也是設在此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伊朗縱貫鐵路的銜接,港口設備大獲改善。20世紀50年代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將全國總部設在首都德黑蘭,而將油田總部設在霍拉姆沙赫爾,以便更有效地協調和管理胡齊斯坦省內的七大油田。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這裡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無數次的激戰曾在此展開,所以這裡曾一度改名為胡寧沙赫爾(Khuninshahr),也就是「血戰之城」的意思。

這個城市舊名叫做穆哈姆默拉(Mchammareh),經緯度為東經48度11分、北緯33度30分,坐落在卡隆河右岸,卡隆河流經此地後,便匯入阿拉伯河的河口。東南面距波斯灣72公里,距阿巴丹僅18公里;北有鐵路經由哈米德,再通往庫姆至德黑蘭;西界鄰國伊拉克;現在約有32萬人口。目前這個港市每年裝卸進口貨物161萬噸,出口物資45萬噸,多為精煉石油。

舒什特爾(Shushter)是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2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卡隆河與其一條小支流匯合處下游的小高原上,西北距迪茲富勒21公里,東離拉利市10公里,南與馬斯吉德蘇萊曼接壤,是個要塞型的城市。在2009年6月28日前,世人對名不經傳的它完全陌生,由於這天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列入第1315號世界文化遺產,才讓人對它有了興趣。

這裡氣候炎熱,夏季高溫可達53℃,7月分平均氣溫也在47.3℃左右,市內有許多磚石房屋和華貴住宅,都建有夏季避暑用的叫做Zir Zamin的地下室。這個城市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12.5萬人口。

城市以古代卡隆河水利工程而聞名,建於薩珊王朝一座長550公尺,架在瓦萊里安(Valerian)橋上許多曲拱上的石築水壩,由羅馬戰俘所修建,為了防止大壩上游河床遭受侵蝕,河床都鋪上用鐵條綑在一起的大石條,它控制著卡隆河水。到了19世紀時,大壩已不堪使用,現在已成為廢墟,只有35個橋拱被保存下來。

1973年,巴勒維王朝開始實施一連串振興當地的經濟計劃,在卡隆河的另一側興建一個新城區,提供當地從事糖業及加工製造業僱員的住所,還包括了商店、清真寺、學校、車站及休閒設施。但是工業發展已造成廢水污染,對當地環境有嚴重的不良影響。

現在部分河水仍用於驅動磨粉機和發電,深達30公尺的加爾加爾運河周圍仍係農業區,生產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也生產甘蔗、粙籽、靛青和豆類等經濟作物,所產農作物大部分供應給周圍的石油產區。

哈夫特蓋勒(Haft Gel)是胡齊斯坦省中東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32分、北緯31度27分。坐落在馬斯吉德蘇萊曼東南方53公里處,西距阿瓦士61公里,東北通伊澤(Iaeh),東南鄰拉姆霍爾木茲,西南界馬倫,有公路網與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10萬多人口。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產量不久就超過了馬斯吉德蘇萊曼大油田,建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瓦士,隨後併入馬斯吉德蘇萊曼到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目前是伊朗國內第4大油田。

納夫特薩非德(Naft Safid)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小油城,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和哈夫特蓋勒之間,北距馬斯吉德蘇萊曼20公里,南和哈夫特蓋勒之間有16公里距離,並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8.5萬人口。1934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找到了油田。1954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20公里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至阿巴丹的輸油管系統。目前這裡原油產量居國內各油田的第八位。

貝赫貝漢(Behbahān)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14分、北緯30度35分,坐落在馬倫河旁的扎格羅斯山麓,北距加奇薩蘭19公里。隨著附近油田的開發而繁榮了起來,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阿瓦士和南面的卡澤倫。現在有20萬人口,附近有薩珊王朝阿拉詹古城的遺蹟。

拉利市(Lali City)是胡齊斯坦省東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20分、北緯32度50分,現在全市有8萬多人口。它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以北36公里處,西北為迪茲富勒,西南鄰舒什塔爾,東南方有伊澤。

這個城市於1938年發現石油;1948年,修建了一條38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系統。拉利市目前石油產量在國內各油田中名列第9位。

馬斯吉德蘇萊曼(Nasjed-e Soleyman)是胡齊斯坦省的重要城市,也是伊朗第七大石油中心。這裡最初的地名叫做邁丹納夫頓(Maidan-e Naftun),意思是「油田」。又由於這裡第一口石油井,是在拜火教的蘇萊曼廟遺址上打出來的,後來就用廟名為城市的名稱,以示紀念,而「馬斯吉德蘇萊曼」恰是蘇萊曼廟的中文音譯的譯名。

1901年,在澳大利亞開採金礦發了橫財的英國人威廉‧諾克斯‧塔西,取得了在伊朗全境開採石油的租借權。有趣的是,雖然塔西沒有準確的地質資料來指導他的勘採行動,但他卻堅信,古波斯拜火教廟宇祭壇上不滅的火苗,一定是從地下油層中竄上地面來的油苗。這些油苗大多位於胡齊斯坦省內,於是他就帶領鑽油井隊,在這一地區年復一年不斷地勘探,但都未能找到有商業開採價值的大油田,而他的大部分資金也即將耗盡。

1908年5月,就在塔西幾乎要放棄這項事業時,皇天不負苦心人,非常意外地在一座拜火教廟宇祭壇遺址上,打出了一口高產量的原油井,並隨之在附近地區找到了大量的石油。

1909~1910年,塔西組建的英波石油公司,修建一條從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16公里,並設有3個增壓站。為了改善食品供應,石油公司還在產油區設立了數個牛奶場和蔬菜園。

油田區內有一個地方名叫波蘭,因為當年鑽井隊中有許多人是來自波蘭油田,他們對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的開發,有過很大的貢獻。20世紀20~30年代,這個油田得到很大發展,現在這個油田仍是伊朗第七大油田,也是今日世界上最著名油田之一,這裡還建有一家小型煉油廠,用以滿足油田區的用油需求。

馬斯吉德蘇萊曼的經緯度為東經49度18分、北緯31度58分,位於阿瓦士東北方95公里處的丘陵地帶,北與拉利為界,西北有幹線公路通舒什塔爾,西與喬加贊比爾接壤,東和伊澤(Iach)為鄰。現在有15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油田生活區設備齊全,有大片的油田工人住宅區,並有大型商店、運動場、學校、醫院和電影院等。

哈爾克島(Kharg Island)是波斯灣北部的島嶼,經緯度為東經50度20分、北緯29度15分,其地理位置東距伊朗本土約38公里,東南距布什爾港55公里。這裡氣候非常炎熱,不適合人們的定居,但是現在卻成為伊朗重要的島嶼之一,這是因為這裡現在已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輸出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輸出港。

早在15世紀的時候,這個島嶼就曾引起荷蘭殖民者的注意,他們在島上建立了貿易站。1766年,這裡曾被一群波斯灣海盜所盤踞,此後島上長期荒蕪,沒有人煙。

20世紀後,哈爾克島成為伊朗石油冶煉中心之一,地位日益重要。20世紀60年代後,石油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加上馬沙爾港水深不足以容納排水量5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沒有多大的發展餘地,而波斯灣東海岸大都是淺水區,不適合停泊超級油輪,於是地處波斯灣中的哈爾克島,便成為新油港的港址。

目前哈爾克港輸油碼頭長達2550公尺,可以同時停泊10艘大油輪,其中5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另外最大的一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20萬噸以上的超級大油輪。這個油港裝油速度也非常快速,每小時可以裝一萬噸以上的原油,每天裝油量超過200萬桶。

由於加奇薩蘭油田所處的海拔為671公尺,比哈爾克島高地上最高點的海拔還要高出許多,所以來自油田的輸油管道,途中都不需要設立增壓站,原油在地球重心引力的自由作用下,會沿著輸油管自動地到達哈爾克島高地上的貯油區。這裡的儲油能力為1800萬桶原油,燃料油300萬桶。這裡的石油可再利用地球重心引力的作用,自上而下地送往輸油碼頭,不需要任何動力驅動。輸油碼頭位於哈爾克島1220公尺外的海面上,與本島之間有堤道和棧橋相接。由於這裡裝船方便,開港後超級油輪多願在此裝油。

島上還有一座硫磺廠,伊朗海軍也在此建有一處海軍基地,另外還有一座現代化的溫室,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所有,它可以向島上的油港職工提供充足的蔬菜。此外,島上還有一座小型的海水淡化工廠。

加奇薩蘭(Gachsārān)是伊朗西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47分、北緯30度12分,位於佐赫雷河北岸,西距波斯灣東岸91公里,南與法爾斯省為界,東可通達巴什特,西北界貝赫貝漢,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38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也有少數說土耳其語的卡什伊族人,他們至今仍在油田附近從事農業。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而且和其他地方的所有油田一樣,在高壓下溶於原油中的石油氣驅動之下,原油會自動沿著井管上升,甚至噴出井口,不需要用油泵汲油。

1940年,建成一條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64公里,從而使油田產量大增。後來鑑於阿巴丹港原油輸出量太大,為了減輕那裡的壓力,乃決定於胡爾木薩灣另建一油港,這就是現在的馬沙爾港。

20世紀60年代,這個油田產量大增。196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建成一條自加奇薩蘭,通往設拉子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全長469公里,藉以滿足設拉子對能源的需求。1965年,鑑於馬沙爾港的水深,無法容納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乃在西南方154公里處的哈爾克島,建造了一個新油港,並從加奇薩蘭油田鋪設一條口徑42吋的輸油管,途經120公里非常崎嶇的地區後,抵達波斯灣岸邊的加納韋赫(Ganaveh),再鋪兩條口徑為30吋的輸油管,先經過海底34公里到哈爾克小島後,再經過5公里的海底,最後抵達哈爾克島。目前,加奇薩蘭已成為國內第二大油田區,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油田之一。

塔格博斯坦(Tag-e Bostan)位於克爾曼沙阿市的東北方,它雖然是一處小村莊,但卻以薩珊王朝的岩雕而聞名,有些岩雕是薩珊王朝的阿達希爾二世和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是在一個三邊開鑿的桶狀圓頂人工洞穴內。

霍伊(Khvoy)是伊朗西部西阿塞拜疆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4度58分、北緯38度3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北面,南距烏爾米耶市130公里,西可通往鄰國土耳其,北達納濟克,東北通焦勒法與鄰國阿塞拜疆交界,東與鄰省東阿塞拜疆接壤。有鐵路通往大不里士及鄰國土耳其。

這個城市是附近一帶的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市區街道寬廣整齊,溪流清澈,垂柳成行,建築布局合理完善。市內有清真寺、商店、旅館和幾座漂亮的花園。郊外土地肥沃,寬闊平坦,灘渠密布,農業發達,盛產穀物和各類青菜、水果。市內現在大約共有18.5萬人口。

比賈爾(Bijar)是伊朗西部的小城,位於薩南達季以北110公里處,居民多為庫德人,從事手織鋪地用品,所產地毯有「波斯錢毯」之稱。比賈爾地毯之所以聞名,是以分量、結實和異常挺硬及耐折著稱。這種毯面非常厚的地毯,是使用獨特的濕織架技術,在編組過程通過噴水使打結的羊毛和經緯線保持濕潤,且多採連續圖案。

這裡地毯多為毛底、雙經、拴土耳其扣,以分量重、結實和異常挺硬而耐折著稱。所謂雙經指的是經線緊紮,而相同抽緊的經線成為兩層,一層幾乎正在另一層的後面。

許多比賈爾地毯具有略為粗笨的奎心圖案,奎心和四角都有花飾,但大地為單一的紅色。其他產品多為重複圖案,包括赫拉特(herāti)圖案,有菱形格子自玫瑰花葉叢中隱約出現。比賈爾還生產大量的織物小樣,有多種式樣和大邊的圖案,供作織製大地毯的模式。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阿納拉克(Anarak)、阿斯塔拉(Astara)、貝傑斯坦(Baiestān)、班普爾(Bampūr)、巴夫特(Baft)、倫格港(Bandar-e Lengeh)、巴斯塔姆(Bastām)、博魯傑爾德(Borūjerd)、恰赫巴哈爾(Chan Bahal)、達拉卜(Dārāh)、費爾道斯(Ferdows)、菲魯札巴德(Firūzābād)、戈納巴德(Gonābād)、貢巴德卡布斯(Gonbad-e Qābūs)、伊朗沙赫爾(Iranshahr)、賈赫羅姆(Jahrom)、賈斯克(Jāsk)、喬勒法(Jolfā)、卡 什馬爾(Kashmar)、拉迪茲(Lādiz)、拉希詹(Lāhijān)、拉爾(Lar)、馬蘭德(Marand)、內赫班丹(Nehbandan)、拉夫桑詹(Rafsanjan)、薩布澤瓦爾(Sabzevār)、塞德巴德(Saidabad)、薩蓋茲(Saqqz)、薩韋(Saveh)、沙阿禮薩(Shahreza)、沙赫魯德(Shahrud)、薩拉赫斯(Shakhs)、舒魯(Shuru)、蘇爾馬格(Surmaq)、扎博爾(Zābol)和扎蘭德(Zarand)等。

有7750多萬人口

全國約有7750多萬人口,其中波斯族(Persian)為主要氏族,屬白種人,佔有全國人口66%,約有5115萬人。他們屬雅利安(Aryan)人種,是最早在伊朗高原生存的古代亞洲人,從土耳其到地中海一直延伸到扎格羅斯山脈,主要以農牧業為生,用土坯造房屋。後來慢慢地與當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印歐語系人」的一支。

伊朗這個名稱是由「波斯」而產生的,所以至今西歐人仍慣稱伊朗人為波斯人,其實波斯只不過是伊朗的一個省份,現在被稱法爾斯,那裡的人都自稱為伊朗人。而古代的歐洲人都稱波斯人為「住在獅子和太陽地方」的人,因為不論是古代的波斯或現在的伊朗,一直都用「獅子和太陽」做國徽。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分成三支遷移:一支遷往小亞細亞;一支遷往印度;另一支則遷往伊朗,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波斯人,並在伊朗高原上建立兩個王國,即米底亞王國和波斯王國。居魯士大帝在公元前550年統一全境,建立波斯帝國。

波斯族主要分布在德黑蘭與哈馬丹一線之南,沿著扎格羅斯山內側和中央高原之間,如中央省、德黑蘭省、法爾斯省、呼羅珊省、塞姆南省和設拉子等地。波斯族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及宗教界中,都佔有重要地位,他們講波斯語,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屬什葉派;極少數人信仰拜火教,多分布在亞茲德和克爾曼附近的一些農村中。

伊朗除了波斯族外,還有許多少數氏族,其中的阿塞拜疆人(Azerbaijan)約有1007.5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3%,是國內最大的少數民族,屬歐羅巴人種,講阿塞拜疆語,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大部分居住在國境西北部鄉村中,多以農牧為生。

庫德族(Kurd)佔全國總人口的3%,共有232.5萬人,是西亞的古老民族之一,屬歐羅巴人種,講庫德語,信仰伊斯蘭教,多為遜尼派,和伊拉克的庫德族是同宗。他們多分布在國境西部與伊拉克邊界處,聚居在以西部薩南達季市為中心的庫德斯坦省境內,在阿塞拜疆、克爾曼、加茲溫和馬贊達蘭等地也有庫德族散居,多數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庫德族人的民族性和獨立性很強,長期以來一直在謀求自治。這個民族非常團結,在播種到收成的這段時間,大家都住在農村裡幹活,待農忙一過,就趕著畜群到牧場去過著游牧的生活。另外,女性在庫德族中人極受尊重,甚至可以擔任族長。

吉蘭族(Gilāns)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共有155萬人,他們通用波斯語,但也講吉蘭語方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信仰伊斯蘭教,屬什葉派,主要聚居在伊朗北部的吉蘭省,多數從事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

馬贊達蘭族(Mazandarni)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6%,共有124萬人,屬波斯族近親,他們講波斯語和馬贊達蘭方言,信奉伊斯蘭教,屬什葉派。多數人從事農牧業,也有一部分人從事漁業和手工業。

盧爾族(Lur)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共有93萬人,他們說波斯語和盧爾族方言,信奉伊斯蘭教,其先民稱「依蘭人」。依蘭人和波斯人融合後的後裔就是現在的盧爾族人。他們主要分布在洛雷斯坦省和克爾曼沙阿省南部,從事農牧業。山區的盧爾人仍保留著部落的社會組織。生活貧苦,性格強悍。

巴赫蒂亞爾族(Bakhtarān)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共有77.5萬,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講波斯語,信奉伊斯蘭教,是從盧爾族中分出來的,主要聚居在恰恰爾馬哈勒-巴赫蒂里省及其鄰近地區,個別地方至今還保留某些部落結構,從事農牧業。雖然很多巴赫蒂亞爾族人一向都在扎格羅斯山區從事畜牧業,但隨著當地石油工業的發展,許多人已改行當石油工人。 俾路支族(Baloch)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口,屬歐羅巴人種,講俾路支語,信奉伊斯蘭教,分布在國境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一帶鄰近巴基斯坦處,半數以上過著游牧生活,其餘則務農為生,個別地區還保存著部落結構,當地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

阿拉伯族(Arab)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1%,共有85.25萬,屬歐羅巴人種,講阿拉伯語,信奉伊斯蘭教,多數為遜尼派,主要聚居在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從事農牧業和商業,他們與伊拉克人及波斯灣的阿拉伯人關係密切。因為聚居地區自然條件較好,經濟文化也較為發達,人們的生活水準也較高。

土庫曼族(Turkmen)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分布在國境東北部與土庫曼交界的地方,過著傳統式的游牧生活,他們與土庫曼人同種,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內,無視於邊界線的存在而襲擊各地村落,因此成為歷代王朝頭痛的根源,即使在現代,他們的勢力範圍界線依然不明確。

他們使用土庫曼方言,但是外表卻似蒙古人,總是戴著圓形無帽沿的大帽子。一般說來,土庫曼族人喜歡吃羊肉,他們認為羊肉的營養價值最高。他們通常把所有的飯菜都摻上羊肉,如將羊肉和米一起煮成飯,或是用羊肉在油中炸,加鹽燒煮等。羊頭和羊角更被視為珍品,羊的腦髓也被視為上品,通常是留給小孩吃。土庫曼族人最喜歡吃的是羊排,還愛把羊骨頭敲開,吸食骨髓,羊奶製品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主食。

巴克泰族(Parktai)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共有93萬人,多數是部落居民,聚居在庫德人居住的南方。

卡什凱族(Karshkay)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分布在境內的西南部,他們是土耳其人和蒙古人的後代,性格比較凶悍,雖然一年中有9個月是在帳篷和家畜一起生活,但對農耕也非常在行。冬季在南部的盆地上、夏季在山區峽谷間耕作,栽培小麥和玉米,收成很好,品質也不錯。當然,他們的看家本領還是在於畜牧,尤其是馴馬的本領更是無人能及,而地毯的編織,也是非常有名。

他們的家常便飯,是用煎鍋或燒熱了的石頭,烤出像煎餅般的麵包,再加上生洋蔥。他們也喜歡吃大米、蔬菜、酸乳酪、蠶豆、蘿蔔乾,以及蘑菇等食物。至於肉類,則以羊肉最為普遍,牛油也很美味,他們常常帶著東西和外地人交換茶及糖。此外,他們生產的乳酪製品風味也很獨特。

此外,境內還有一些少數民族。馬桑達拉民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吉卜賽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阿夫沙爾族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土耳其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79%,共約61.225萬人。塔特人也佔全國總人口的0.81%,共約62.775萬人。亞美尼亞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56%,共有43.3萬人。沙塞文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6%,共有46.5萬人。旅居伊朗的華人,不及600人。

全國人口分布非常不平均,城市人口佔63.4%,鄉村人口只有36.6%,居民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中,特別是石油工業地區。農村人口正在逐步減少中,但也多集中在自然條件較好的農業區,如裏海沿岸一帶,扎格羅斯山區的綠洲和南部盛產石油和油氣的胡齊斯坦省。全國人口增長率為1.6%。一般來說,伊朗北部、西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中東部人口較少,男性多於女性,年輕人超過全國總人口之半。

這也是個貧富分配不均的國家,城市居民一般都比較富裕,也比較西化,因此他們在文化上和保守的伊斯蘭教教士是格格不入的。大多數的伊朗人是貧窮的,許多低收入家庭的就業者,通常在業餘時間裡都會再從事第二職業,藉以補貼家用,因此很多窮苦家庭的男主人都沒有休息時間,更不奢求保健運動,只有不停的勞動,因此睡眠時間太少。政府只好實施免費教育的9年制義務教育,對低收入家庭實施有限度的公費醫療制度,只收象徵性的費用。對普通家庭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保障,並有一種低價配給的民生必需品,如米、麵、肉、奶、蛋、植物油、糖和洗衣粉等。國內的加油站對本國機動車輛供應燃油價格,只及世界油價的1/4。

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古波斯文用楔形字母,7世紀後改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寫,吸收了阿拉伯語、突厥語和蒙古語的一些詞彙;且由於中伊兩國在歷史上時有來往,所以也吸收了一些漢語詞,例如將茶稱為Chai;將瓷器稱之為Chini;將印刷稱為Chap,是來自漢語的「鈔」字。使用這種印歐語系波斯語的,主要是波斯族人、吉蘭族人、馬贊達蘭族人、盧爾族人、庫德族人、巴赫蒂亞爾族人和俾路支族人等。

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主要使用者為土耳其人,他們主要居住在伊朗西部的伊、土兩國接壤處。此外,使用突厥語的,有土庫曼人、阿塞拜疆人、卡什卡伊人和凱加人等。應用閃含語系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講阿拉伯語,集中居住在南方的胡齊斯坦省和波斯灣沿岸。

這個國家懂外語的人很少,只有少數政府中上層人士和貿易商,以及德黑蘭和一些熱門旅遊點的服務人員會說英語,也有更少數的人會講法語和德語。所以不懂波斯語的外國人來到伊朗,會遭到許多語言上的麻煩,因此外國觀光客在伊朗境內若要單獨出門,務必事先請人寫好波斯文的地址,否則就只好在市區瞎找。若是到海關、機場、銀行或企業公司去,大量的波斯文表格就會使人束手無策。談生意時,即使是想買一、兩件小紀念品,也會長時間搞不清楚賣方所說的價格,所以最簡便的方法,是儘快掌握當地實際的阿拉伯數字,以便用筆或計算機來談價格。

教育有待改善

伊朗對教育相當重視,國家教育經費已佔國家總預算的10%以上。伊朗中央政府設立有兩個管理教育的機構,即教育部、文化和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事務;文化和高等教育部則負責主管高等教育的所有事務。

這個國家的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即學前教育(幼稚園),初級教育(小學),中等教育(普通中學、中專和職校),以及高等教育等。政府還為有「天才」的兒童設立特殊教育學校,也為弱智和殘疾青少年開辦另一類的特殊教育學校。

已實施9年制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制,規定初級教育(小學)為強制性的普及教育,學制為5年;中等教育學制為7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4年(包括中等技校)。兒童入學年齡為7歲,中學畢業時約為18歲。

根據2010年的不完整統計,全國約有小學63151所、學生1046萬人,小學教師約30萬人。中學約30050所,其中初中約22948所,高中7102所,共有中學生約1125萬多人,其中男生約828萬多人,女生約297萬多人,中學教師22.92萬人。技術學校及職業學校1082所,學生34.91萬人,其中男生約20.6萬人,女生8.61萬人,教師2.19萬人。師範學校563所,有學生2.15萬人,其中男生13745人,女生7715人。全國中小學生共達2171萬人,其中小學生為1046萬人,中學生為1125萬人(包括技術學校、職業學校及師範學校在內)。

伊朗教育部還為居住在海外的伊朗中小學生開辦學校,主要是分設在海灣地區國家和歐洲國家。伊朗小學生的入學率,在第三世界國家中,還是比較高的。

這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正規高等院校,一類是非正規的由神職人員開辦的「伊斯蘭自由大學」。現在全國有傳統的公立高等院校44所(不包括私立的高等大專院校在內),其中15所公立高等院校集中在首都德黑蘭,另外29所公立高等院校分布在其他14個省市內。全國公立高等院校共有學生約37萬人,其中男生約24萬人,女生約13萬人,教師約2.85萬人。在大學生中,學習人文科學的最多,其次是醫學科系,選讀理工科的學生不多。現在全國共有公私立傳統高等院校346所,全部大學生132萬。

非正規的特殊大學「伊斯蘭自由大學」,由神職人員主辦,其經費不靠政府,而是由穆斯林公眾的捐款而來。這種自由大學也設有人文科學、理工學科和醫學科。學校分全日制和夜校兩種課程,報考者不需中學畢業證書和其他有關證件,但入學考試和傳統正規大學相同,且學費比公立大學貴。全國在各地共設有自由大學約百家,在校學生約有40萬人,但最先不被文化和高等教育部所承認,後來在伊朗最高文化革命委員會的壓力下,才向神權屈服。

德黑蘭大學是國內最負盛名的大學,興建於1934年,有近萬名在校大學生。設拉子大學創辦於1945年,現有6500多名在校大學生。大不里士大學創辦於1949年,有5600多名在校大學生。伊朗國立大學成立於1959年,有8500多名在校大學生。馬什哈德大學創辦於1956年,有在校大學生6000多名。另外,伊斯法罕醫學院在國內也很有名。

雖然伊朗已實施9年免費義務強迫教育,但是全國仍有14%的文盲,約1055萬人,其中女文盲約佔全部文盲人口的69.2%。

全國約有各種報刊雜誌1700多種,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德黑蘭出版發行,其他的分散到各城市去。其中報紙有415種,包括26種日報、94種週刊、25種雙週刊、154種月刊、21種雙月刊或季刊。各種雜誌不下1200多種,其中大部分也是在大德黑蘭地區發行。

伊朗的報刊大多數是官辦的,少數獨立經營的報刊,也是處在政府機關的監管下。在11種波斯文日報中發行量最大的7家都集中在大德黑蘭地區。其中的世界報(Kayhan)發行量約35萬多份,還出版英文和阿拉伯文的國際版,土耳其文的世界報國際版則不定期出版。消息報(Ettela' AT)發行量約50萬份,是極受讀者歡迎的一份報紙。伊斯蘭共和報(Jomhuri ye Eslami),曾經是執政的伊斯蘭共和黨的機關報。使命報(Erssaliat)發行量約10萬份,對讀者具有不少影響力。虔誠者報及和平報,也是兩份發行量較大的報紙,相當受讀者的歡迎。還有英文版的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和伊朗新聞(Iran News),也很受歡迎。另外,還有一些日報是在設拉子、伊斯法罕、大不里士、馬什哈德、克爾曼沙阿、拉什特和薩里等大中城市或省會出版。在伊朗出版的雜誌中,有幾種是用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和亞美尼亞文出版的。

這個國家的伊朗共和國通訊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36年,在1979年革命前稱為波斯通訊社。這家通訊社除了用波斯文為全國報紙發送消息外,還用英文為外國報紙發送消息。同時,它在倫敦、波恩、巴黎、貝魯特、伊斯坦堡、新德里和北京等地,也設有辦事處。這家通訊社還專門用波斯文為伊朗政府機構和有關官員,發送新聞簡報;還有一種英文版的簡報可供訂閱。此外,波斯文日報的伊朗報,也是由這家通信社經辦的。

伊朗國家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也開辦有一家獨立的通訊社,稱為「中央新聞部」。

在廣播電視方面,伊朗廣播電台成立於1940年,現在稱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它的無線電廣播範圍能夠涵蓋全國。共有三套廣播網,其中第三套廣播網為宗教台,專門誦讀可蘭經、宣講伊斯蘭教義、轉播禮拜五(主麻日)祈禱宣講,以及其他有關宗教活動的節目。

除了首都德黑蘭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外,全國有20多個城市也設立了廣播電台,它們除轉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的新聞和節目外,還用地區方言廣播節目(如奧扎里語、摩德語和魯爾語)。全國約有收音機1250萬台。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外廣播電台的「伊朗之音」,除用波斯語廣播外,還用阿拉伯、土耳其、庫德、烏爾都、普什圖、亞美尼亞、孟加拉及中、英、法、德、西、俄等24種語言對外廣播。

這個國家的第一家電視台建於1958年,是一家私營的電視台。1966年由國有的伊朗國家電視台接管,1979年改稱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負責人的主席必須經由伊朗最高領袖任命,任期為5年。除了這家設在德黑蘭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外,全國有17個省擁有各自的地方性電視台,但是它們的新聞節目及許多比較重要的節目都轉播自德黑蘭的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第一頻道覆蓋全國總面積的94%,第二頻道為87%,第三頻道為67%,第四頻道為57%。伊朗中央電視台有7個台播放節目,並有3個衛星台向海外播出。

電視機在伊朗比較普及,全國共有235萬台,可以說是家家都有,一般小康之家還另備有一套錄影機。遺憾的是伊朗電視節目非常單調,宗教節目大約佔總播放時間的1/2,電視螢幕上常直接出現整篇的可蘭經文,同時還伴有抑揚頓挫的音樂,還有宗教首腦的名稱及宗教活動場面,以及有關宗教問題的智力測驗和講座等。有時也會報導一些體育、經濟等方面的消息。偶爾也會出現譯製的外國電影,不過大多是軍事題材方面的。此外,伊朗的電視上從無歌舞節目,更沒有色情畫面。

在環境衛生方面,伊朗情況已有改善。在改善全國醫療衛生工作方面,政府採取兩種積極措施;一種是努力擴大清潔飲用水的供應工程,這對農村地區尤為重要,現在全國飲用自來水和其他乾淨飲用水的人民,已佔總人口的96%,其中城市為98.4%,農村為79.12%。另一種是全力發展醫療衛生機構,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估計,伊朗得到醫療服務的民眾已佔全國人口的94.5%。

伊朗的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三級制度:一,在全國大中小各城市中都擁有公立醫療機構,但是全國著名的醫院和醫學研究機構,大多集中在首都德黑蘭和其他大城市中。二,設立遍及全國城鄉的醫療衛生中心和診所,特別是在鄉鎮及邊遠地區。三,政府鼓勵開辦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人開業的診所和宗教機構開辦的醫院。

根據2010年統計,全國有各級醫院約730多家,其中大型醫院有15家,衛生中心和診所1.71萬家。醫生已增加至5.5萬人,大多數醫生都是由本國培養的,而在國內的外籍醫生已減少至340人左右,這種情況與伊朗高等院校醫科院系擴大招生有密切關係。在全部的醫生中,專科醫生約2萬人,普通科醫生約2.7萬人,牙科醫生約8000人。每1409人可分配到一位醫生,每9687人可分配到一位牙醫。全國有病床10萬張,平均每775人可以分配到一張病床。全國有護士1.8萬名,由於醫護人員的嚴重不足,所以近年來伊朗政府不得不聘請約4000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的護士入境服務,以解決國內護士荒的嚴重情形,現在每3523人可以分配得一名護士。

目前伊朗雖然還沒有實施免費醫療制度,但低收入民眾的就醫卻有充分的保證,這是因為設備完善的醫院收費低廉,地方醫療衛生中心和診所收費更低,其中部分醫療機構還實行免費看病;宗教機構開設的醫院或診所基本上是屬於慈善性質,以免費服務為主。

此外,伊朗境內的高原氣候不易繁殖細菌,所以雖然有許多貧民,但是奇奇怪怪的病症並不多見,一般人都很健康,百歲老人經常可見,一些70~80歲的鄉間老年人多半眼明耳聰,一樣下田工作。一般伊朗人的家裡都有浴室,但是人們每個星期至少還要到公共澡堂去沐浴,他們認為這是保持身體清潔所必需。多數人洗澡是用又粗又輕的石頭來代替肥皂擦身。婦女們去澡堂時,多數盛裝豔服,但外面都圍著一種叫做「恰朵」的黑袍服,其隱隱約約地半露著臉,既可遮避風沙,又可避開男人們色迷迷的眼睛。伊朗街上有兩種警車,一種是抓罪犯,另一種專門抓不帶面紗、不披黑袍子的婦女。

生活中的形形色色

一般說來,伊朗人對人非常友善,時常會對外國遊客發出內心的微笑,也樂意和觀光客拍照、聊天,雖大部分人英語都說得不好,但多半年輕的伊朗人都會說上幾句。伊朗人也有客套的習慣,對於金錢更是禮多人不怪,像乘搭計程車時你問司機車資多少?他們多會說:「不要錢,不要緊!」,但這並不表示不要錢,可以免費搭車,這僅是他們客套的習慣。通常你要回答說:「不行,一定要付錢的!」他還是會客氣地回應說:「不要緊!不要緊!」當然,最後你還是要付足車資,可能還會多付一點。

人們會面時言談舉止非常講究,在說話或跟對方正面而坐時,應將雙手平放而不可交叉,否則會被認為態度傲慢。由於左手用於大解時的清潔工作,故左手被認係不潔的,所以在接觸、取物及向人打招呼時都不可用左手。相互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是體現良好素養的時候。人們相見時一般都要說「薩拉姆」,是「您好!」的意思。伊朗人喜歡別人打招呼時稱他們的姓,並加上學術或職務的頭銜。人們在見面時,習慣以握手為禮,然後親吻對方雙頰。但因等級觀念強,見面禮節也有區別,身分相同的人以互吻嘴唇為禮;身分稍低的人以吻臉頰為禮;身分差距很大的人,則以身分低的一方俯身在身分高的面前為禮。

在伊朗人的生活中離不開「七」字,它雖然只不過是個數字,但卻和伊朗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按照伊朗人的傳統習俗,每當伊朗曆法新年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在案頭擺上盛有七樣東西的拼盤迎春。這七件東西的波斯語的拼法都是以波斯字母「S」字開頭,象徵著七喜。正當中是剛發芽的翠綠麥苗,周圍的小盤中分別盛放著蘋果、山梨、香料、醋、蒜和一種由糖和麵粉加上麥苗汁製成的「薩馬努」糖。這是伊朗表示對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喜悅之情的重要習俗之一。若缺少其中一樣物品時,也可用S字開頭的錢幣或其他植物代替。這一習俗的感染力很強,許多僑居異國、漂泊他鄉的伊朗人,每逢佳節都忘不了要舉行這一喜慶儀式,以此寄托思鄉之情。

吉蘭省的人們,甚至在新婚之夜的洞房裡也會擺上「七喜」,以示慶賀。當然,新娘盛妝濃抹也離不開「七」,古時人講究用指甲草、胭脂紅、滑臉粉、染髮青、描眉黛及淡黃、淡灰等七種色澤,裝飾打扮美麗的新娘。儘管現在現代化的化妝品已多得不可勝數,但「七彩」依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意味著五彩繽紛的萬千色澤。

中國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而古代伊朗人則將世界分成七大國,即羅馬、印度、中國、阿拉伯、土耳其和非洲,而伊朗則居於世界的中心。基於這種觀念,於是又出現了「七重天」、「七大海」,甚至「七層地獄」的說法。

說起開國的君主,中國人習慣說「三皇五帝」;而在伊朗,人們每每使用「七大國君」,這是指波斯最先開始的七位國王。更有趣的是中國人常用「四肢」來形容身體,但是伊朗人卻用「七肢」,即頭、胸、腹、雙臂和雙腿來泛指人的身體。中國古代常用統帥「三軍」來形容某一位兵權在握的大將軍,但伊朗將帥統領的卻是「七軍」。中國人說「過五關斬六將」,伊朗人卻說是過「七關」。又如,伊朗人所謂的「七舊」,是泛指各種破爛廢品。通曉「七種語言」係泛指博學多才,「七月生的」形容一個人辦事毛手毛腳,「七室」泛指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七種境遇」包羅了世間萬千悲歡離合。

在文學作品中「七」的運用更是趣味橫生,著名史學詩「列王記」中的大英雄魯斯塔姆,為了拯救祖國而勇闖「七關」,首先殺死雄獅,接著斬斷巨蟒,除掉害人的女妖,戰勝原野守護神並割掉他的雙耳,然後闖過杳無人煙的荒漠,斬殺白妖,最後降伏了惡魔阿拉克,終於救出國王,使祖國得以轉危為安。史詩中的另一位英雄埃斯凡迪亞爾的英雄業績,也是用「過七關」來概括的。

伊朗的法律規定,婦女在公眾場所除了臉和手外,身體的其他部分都不准裸露;男人穿著也要樸素。違規者一旦被道德警察抓獲,輕的警告和訓誡,重的鞭打74下。海關也獲得指示,不准讓身著不符合伊斯蘭教規的伊朗人離境,但有趣的是,伊朗當局至今也沒有對所謂的頹廢服裝給予明確定義。

境內農村受西方影響極微,所以民風仍舊非常保守,每個村落最少都有一個清真寺,由神職人員「毛拉」負責管理,由於伊朗是以可蘭經為法律,所以「毛拉」在審理案件時,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平時他還負責監督村民們是否嚴守伊斯蘭教戒律。

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由於他們時常遷移的緣故,所以對政局的變動多漠不關心,無論是誰掌權都不關他們的事。而中央政府也很難掌握他們的情況,更說不上統治。對於游牧民族來說,帳篷的重要性等於是他們的生命財產。窮人家裡只有一頂帳篷,但是有錢的人則有兩頂帳篷,一頂是男人們聚集談天之處,另一頂則為婦女和小孩的住所,以及家具雜物及糧食的儲藏所。晚上,鋪在帳篷中央作為寢具的地毯,在白天則捲起來掛在帳篷上。帳篷中央經常有母雞、小雞及小山羊等小動物來回走動。帳篷的顏色大多為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顯眼。勞動之餘,婦女們不是織地毯,就是修補帳篷。牧民的餐點非但量豐,並且美味。部落首領的餐點更是奢侈,由於他擁有絕對的權威和龐大的財產,所以生活過得十分奢侈,晚餐有整隻烘烤的小山羊、煮得熟爛的鵪鶉肉,以及抹有果醬的獸肉料理等。

由於伊朗盛產石油,國內燃料非常便宜,一公升汽油只要5美分。境內機動車輛很多,儘管許多道路都是高速公路和單行道,但仍時常發生車禍。一般性撞車已司空見慣,以致於司機們都習以為常,只是事後雙方查看一下損傷情況,接著互相指責一番,最後不了了之。只有重大事故或造成傷亡時,警察才會出面解決。在停車場可以看到約有1/5的車輛都有碰撞的痕跡,其中不少車輛傷痕累累。據了解,當地人只需經過20小時訓練,便可獲得駕駛執照,難怪車禍事故會如此之多。

伊朗人成熟得早,老得也快,有的女人不過才30歲出頭,看起來就有點像老太太;有的男人才27歲,就留著兩撇小鬍子,顯得老氣橫秋。

這個伊斯蘭教國家的法律非常嚴厲,司法也是根據伊斯蘭律法行事,凡是犯了謀殺、性侵、持械搶劫、褻瀆真主、走私毒品、雞姦累犯、通姦、賣淫、叛國和間諜等罪,都是死刑。現在伊朗的竊賊被抓到後,要被砍斷右手,真是慘不忍睹。通姦者則被綁在街心讓路人用石頭砸死。販毒者死,2008年1月2日,伊朗古城庫姆在白雪紛飛的廣場上執行絞刑,把3名販毒罪犯用吊車吊死。同日,全伊朗共處決了13名死刑犯。

伊朗人最出名的美食,要算是魚子醬(Caviar)了,它是世界上三大珍饈(魚子醬、松露、鵝肝)之一,又以伊朗所出產的野生魚子醬最為著名。魚子醬是裏海中特有的鱘魚卵所製成的珍貴食材,裏海的野生鱘魚嘴長、背突、皮滑無鱗,分為帶星紋和不帶星紋的兩種,長大後長可達3公尺,重約200公斤。儘管俄羅斯、土庫曼、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擁有80%的裏海海岸線,但屬於伊朗的裏海南部氣溫較高,聚集的鱘魚又多又肥大,魚卵又密,所以伊朗的魚子醬較俄羅斯的魚子醬在國際市場上更受歡迎,並且伊朗生產全球50%的魚子醬。

早在19世紀初,伊朗就開始了鱘魚養殖業和魚子醬加工業。目前,恩澤利港擁有伊朗規模最大的鱘魚養殖場和工廠。對鱘魚的養殖僅限於幼年期,養殖場將鱘魚分門別類,按生長過程,將5、6月大的、一年的、兩年的、三年的鱘魚分池養殖,最大的可以養到5、6年。

魚苗在深池中精心餵養,不用擔心受到其他天敵的傷害,所以都長得很快。等到飼養到5、6年時,就將牠們放回裏海海灣養魚場裡,任其自由生活。在牠們長到15~16歲時,方能捕撈,剖腹取卵,製成鮮美的魚子醬。據說,此時正值鱘魚的青壯期,腹中的魚子不但多,而且新鮮滋潤,極富營養價值。太早捕撈或太遲捕撈,都會影響到魚子醬的質量。

在製造魚子醬時,先把捕撈上來經冷凍後的鱘魚剖腹、取卵,再在魚卵堆裡加鹽調拌,而後由專家鑑定合格後方可裝盒,再經過低溫消毒,才算成品。

魚子醬種類很多,據說因為來自鮮魚體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對人的身體有很大的補益,不管其味是酸、甜、苦、辣,甚至是臭,都有人愛吃。上等魚子醬魚卵大小均勻,顆粒飽滿又互不粘連。吃法有兩種,一種是塗在小圓餅上或麵包片上,慢慢咀嚼品嚐;另一種是在鹹酥餅乾上先塗黃油,再抹魚子醬,最後還要擠上幾滴檸檬汁以去腥味,味道也很可口。為了增添情趣,人們在吃魚子醬時,還常常佐以各種飲料。據說,伊朗的魚子醬和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合而食之,在歐美宴席上是一道佳餚,也是一道絕配。

這個國家的魚子醬因為有政府的監管,製作技術佳且品質穩定,故被公認係世界品質最好的魚子醬。製作完成的魚子醬依等級分裝封存後,直接送到由國家管理的倉儲存放,再由來自歐美各地的高級大飯店、餐廳專業人員的公開競標作業後,即銷往國外。伊朗是世界最大魚子醬出口國,每年平均出口430噸,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每年平均進口295噸。在歐、美地區,每100公克魚子醬要價700美元,每年全球合法魚子醬的貿易額高達1000億美元,所以在伊朗國內要買到魚子醬的機會是不多的。

由於國際市場對野生魚子醬的需求量大,全球野生鱘魚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因過度捕撈而銳減了90%,華盛頓公約組織「瀕臨危險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自2001年起開始管制全球魚子醬交易,以拯救野生鱘魚的數量,規定自2006年起暫停全球魚子醬的貿易,直到各國提出合乎永續復育原則的捕撈方案為止。濱裏海國家因必需仰賴鱘魚產業,乃紛紛開始於致力保育鱘魚的工作,其中以伊朗最為徹底,伊朗政府也積極進行裏海鱘魚的復育工作,由國家設置魚苗養殖場,在專業人員的照料及監控下,等魚苗發育至一定程度後再將其野放回裏海,以確保鱘魚數量的穩定成長,從繁殖至野放,都要經過層層關卡維護,讓美味的魚子醬依舊可得。

因為復育有成,因此近年來由於來自伊朗的魚子醬污染較少,且其捕撈、生產作業一律由國家嚴格控管,相較於市場日益紊亂的俄羅斯魚子醬,而日益受到各方的肯定。雖然如此,因魚子醬利潤的驚人及全球需求量之大,故使國際上非法捕撈行為日益猖獗,每年高達100噸。伊朗所生產的魚子醬都以外銷為主,在國內販賣是非法的,只有在國際機場和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的免稅專櫃內才偶然可見。

伊朗魚子醬分為白色大鱘魚(Beluga)、Oscietre及Sevruga等3種級別,其中最高級的就是Beluga,全年產量不到100尾,只有超過60歲以上成熟的白色大鱘魚,才有資格用以製作Beluga魚子醬,其製作過程繁複而嚴謹,稍有疏漏或不慎就會影響品質及口感。處理魚子醬這種珍貴的食材,通常是由代代相傳的魚子醬師傅(Caviar Master)操刀;一刀劃下使魚在無痛中死亡,若稍有疼痛,魚體分泌的腎上腺素,就有可能會破壞魚子醬鮮美的原味;接下來的20分鐘就是製作魚子醬最關鍵的時刻,魚子醬師傅必須掌握時間:鱘魚剖腹,取出魚卵,除去薄膜,經人工仔細分類、清洗、瀝乾,再撒鹽略醃。如何引出魚子醬的原味,決定魚子醬的品質,成熟度與上市時間,全靠師傅的觸覺及經驗。鹽的使用份量,也要看師傅的功力,越上乘的魚子醬含鹽量越少,在台灣網站上查詢,一小盒30公克的Beluga魚子醬要價新台幣6000元,黑漆漆的顆粒好比黑珍珠,因此又被食界稱為黑金(Black Gold)。

番紅花(Saffron)也是伊朗有名的特產香料,是外銷的搶手貨,伊朗全國年產番紅花僅170噸,全球各地的總產量也只有2100噸,現在台灣每公克番紅花的售價是500元新台幣,因此有「紅色黃金」之稱。

這種又稱為藏紅花的名貴植物,是鳶尾科(Iridaceac)具鱗莖的多年生植物,學名叫做Crocus Sativus,其辛辣的金色柱頭非常名貴,多用於食品調品和上色,又可用作染料。古代印度蒸餾番紅花柱頭,會得到一種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其弟子以番紅花為法衣的正式顏色。在幾種文化中,王室服裝也都用這種染料染色。在希臘或羅馬,番紅花是被作為香料撒在會堂、宮廷、劇場或浴室。番紅花與古希臘的藝妓也有密切關係,當尼祿回羅馬時,街道上灑滿番紅花。

一般認為番紅花原產於地中海區、小亞細亞和伊朗。在許多時期,番紅花貴於同重量的黃金,今天仍係世界上最貴的香料。從花中採摘三個柱頭,攤放在托盤中,用炭火烤乾便可用於食品調品和調香。0.45公斤(1磅)番紅花就需要7.5萬朵花,所以它是今日世界上最貴重的香料。

開心果就是阿月渾子(Pista-chio)的俗稱,又名無名子,也被稱為「美心花生」,是一種乾果,類似白果,有裂縫而與白果不同,主要產地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如義大利、法國、希臘、土耳其和敘利亞等國,以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美國西南部等地,其中以伊朗是全世界最大的開心果生產國,所以也算是伊朗的特產之一。

傳說在公元5世紀波斯和希臘的戰爭中,波斯人英勇無比,在惡劣的環境中愈戰愈勇,並於最終打敗了希臘人,其「秘密武器」就是士兵們吃了開心果,因此古代波斯國王就將開心果視為「仙果」。

它是高營養的食品,味甘無毒,溫腎暖脾,調中順氣,有潤腸通便作用,能治療神經衰弱、浮腫、貧血、營養不良和慢性瀉痢等症,並有保健心臟、保護視力和讓身體苗條等功效。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中非常重要的項目,始於可蘭經邊飾圖案,色彩華麗,富於裝飾性,一般認為起源於歐洲的手抄本和小型木板蛋膠畫,在帖木兒王朝時達到鼎盛,18世紀後因歐洲殖民者入侵而幾乎被遺忘。

波斯的宮筆細密畫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以其細膩度和精緻著稱於世,使用的畫筆是用貓毛製作而成,15~16世紀曾盛及一時,迄今不衰。它是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是作為書籍的插圖和封面,以及盒子、鏡框、寶石和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之用。題材多為人物肖像、圖案或風景,也有風俗典故。多採用礦物質顏料,甚至以珍珠、藍寶石等的磨粉作顏料。

宮廷細密畫最早出現在古埃及文物上,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很流行,16世紀後普遍出現在聖經和可蘭經的邊飾圖案上。它是為少數人展現的藝術,本質上是貴族藝術,並沒有在民間普遍流傳。如今在伊朗上流社會中,宮筆細密畫被視為珍品而互相贈送、收藏和玩賞,且其藝術風格,仍對伊朗現代的藝術,繼續產生影響。

伊朗女人

伊朗是個有名的出美女國度,波斯美女自古以來就是很有名氣的,她們有歐洲人白色的皮膚和五官,但卻有亞洲人的黑頭髮、眉毛和眼珠;濃髮、長睫毛、大眼和高鼻樑,就是伊朗女子的特寫。不過,這裡的女性是屬於粗線條的,她們爽朗、豪邁但不嫵媚。一般伊朗女子在20歲以前都長得非常漂亮俏麗,30歲後體態就一天比一天粗肥,因為她們都不講究節食,抓到機會就猛吃猛喝,含大量羊肉、乳酪的食物,加上過度生育,都是肥胖的主因,所以多無法保持身材。 可是這裡的男人們,卻希望自己的太太愈肥愈好,他們咸認為肥胖就是美,太太越肥,自己才越有面子。

青年男女的婚姻問題,少數是經由自由戀愛,大多數是經人介紹而結合,在落後的農村中,仍保持著奉父母之命的婚姻。城市女孩子上學,有專門的女子學校。婦女如年輕時參加工作,婚後多數就不工作,而回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 伊朗報紙曾經報導,一名叫做查娜的9歲女孩子和一名25歲的男子結婚,現在年已42歲的她,一共生育了13個兒子和12個女兒,其中3名女兒因病早逝,其餘22個子女均存活,在伊朗西南部的揚阿巴德村幫父母耕田,她才在「霍梅尼援助會」的幫助下做了節育手術。

這個國家人民的婚儀非常有趣,伊朗人的老式婚禮中,有一項祈禱魔法保佑的特殊儀式,新娘手握一顆雞蛋,然後面對聖地麥加的方向,將它擲到牆壁上碰碎。這種儀式表示新婚女子的處女膜將像雞蛋一樣一觸即破,另外還有祈求新娘婚後盡快受孕的含意。

伊朗土庫曼族婚俗也非常獨特,男方要送給女方60隻羊作為聘禮,定親後直到結婚前,男女雙方都不得見面。結婚當年,男方派出迎親隊伍到女方村莊中,村中女人就用棍子打迎親的人,然後對方才能將新娘抬走。成婚一週後,新娘回到娘家,等到懷孕後才回到夫家。妻子若沒有懷孕,丈夫就設法瞞過女方家人與妻子團聚,直到妻子懷孕,再返回夫家。

現在伊朗雖然致力於現代化,但是婦女們的地位實質上並沒有提高,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不僅無法參加現代化的工作,而且仍然受到傳統禮法的拘束。她們主要的職責仍然在生男育女、做家事、伺候丈夫,並且無事不得出門。婦女們的對外活動,也多只限於與鄰居及親友往來,以及參加伊斯蘭教禮拜。儘管伊朗婦女並不想多生孩子,但是為了爭取社會地位,不得不盡量多生,不能生育的婦女會自認為命苦。為了減輕生活的寂寞,伊朗婦女們往往會找鄰居婦女一起做家事,例如結伴到河邊洗衣服,或是彼此幫忙烤麵包或做葡萄汁。工作完畢後,就一起坐在庭院裡閒話家常,順便做點針線活。

這裡的婦女們參加宗教活動,必須先得到丈夫的首肯,因此伊朗婦女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宗教活動。大多數的伊朗婦女不能獨立謀生,完全是依靠丈夫生活,所以一切也只有唯丈夫之命是從,並且默默地忍受著古老傳統的約束。

不少伊斯蘭國家還在實行一夫四妻制,伊朗也不例外。當然,一夫四妻也不那麼簡單,要先以未婚妻名字買下房子、家具,到時還要下聘禮聘金,在農村至少也要1萬美元,不是人人都出得起的。至於有錢人因文化水準較高,是不會多娶女人的,因此真正擁有四個妻子的人並不多。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宗教對人民的約束力等同法律,誰也不敢違抗。自1979年伊斯蘭宗教革命成功後,就要求女性在公開場合穿著須遵照伊斯蘭教律法,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恰朵」,阿拉伯文原意為「帳篷」,就是從頭到足都要罩著黑袍,只能露出臉部和雙手,尤其要注意遮蔽頭髮和頸部。一般伊朗婦女從9歲開始,就必須穿著這種「黑夾布」(Hejab)的穿法,它和大床單類似,沒有拉鍊鈕扣,也不用腰帶,穿時要用雙手拉緊才不會散開。另一種是伊朗女中、小學生的制服,採取三合一的穿法,是採用縫製而成的頭巾,將頭部全部包起來,只露出額頭到下巴的部分,像修女用的頭套,稱為馬那(Magnae),蓋到上身的一半,或用絲巾包頭綁在頸部。上衣為寬鬆半長風衣,長度至少到臀部以下,稱為羅普(Rouposh),下身穿長褲。

每年的夏季,伊朗會展開一年一度的服裝取締行動,在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光在德黑蘭一地就有1.6萬名婦女遭到「警告」、「違規」的婦女們被迫簽下一份載明姓名和地址的切結書,保證絕不再犯,否則將被送上法庭,這份切結書也將成為證書,法庭藉此就可將她判刑入監兩個月。每天平均有150名犯行嚴重或態度不佳者被直接送進拘留所。取締者也對男性開刀,舉凡蓄留「西式」髮型、穿著短袖T恤、或修過眉毛的男人,都被指責係不愛國的人。只是「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革命後出生的新世代,她們或自行發揮創意,對「恰朵」的剪裁和顏色做出各種變化;或接受外來風氣的薰染,直接挑戰政策的底線。

對入境的外國女性觀光客也不放過,就連簽證用的二吋女性照片也要戴頭巾,要不可以用粗黑簽字筆自行塗鴉,塗到畫面只剩一張傻臉蛋為止。女觀光客在伊朗境內除了要戴頭巾外,還不可穿短袖、短裙。所謂「短袖」是袖子要超過手肘、長度要遮住臀部;「短裙」是不能讓他人看到小腿,最好還要穿上深色的襪子。為了挽救上衣只到腰部的難題,女觀光客們變通的辦法是將原本當作遮陽用的長袖大襯衫綁在臀部,如此便可在伊朗各地暢行無阻了。

在伊朗,有的計程車在車門上貼有告示,沒有穿著伊斯蘭服裝的婦女,不准乘坐計程車,這讓許多女觀光客大感吃不消。但是最讓女觀光客吃不消的是上廁所,因為伊朗的廁所沒有衛生紙,只提供一條清潔用的水管,一般公共場所的廁所都沒有馬桶,只有登坑,因此每次女觀光客上完廁所,那件長袍尾端就會沾到髒東西,因為手要用以抓緊頭巾和長袍,就沒有多餘的第三隻手去擦拭髒東西,就只好勞駕老公服務了。

現在伊朗的女性,比革命前更具自主性,因為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現在伊朗的離婚率已增加逾9%,而結婚率僅增加4%。革命後離婚禁忌已不存,不僅男人可以隨時隨意休妻,婦女也可以提出離婚的要求。現在的伊朗婦女很多寧可不要贍養費,甚至願意出一半公證費用來辦理離婚,離開時還滿臉笑意。

伊朗離婚率的升高,一方面是女性自主性增強,另一方面主要是經濟使然。伊斯蘭革命後經濟普遍困頓,迫使一些女性也不得不外出工作,女主內的基本觀念已告式微。女性畢業生和新的女學生人數大增,婦女在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佔據要津者日眾,薪水和丈夫一樣多,有的甚至更高。婦女經濟上的獨立自主,使她們勇於對抗傳統所謂「丈夫永遠是對的」婚姻教條。很多婦女被丈夫迫得走投無路時,只好認命。但當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後,也會把欺壓過自己的老公給甩了。

婦女地位的提升,可以在體育運動方面看出。在伊朗革命前,全伊朗登記有案的女運動員只有6000人,現在卻有40萬人。在政界方面,290席的國會議席中,女性佔了9名,甚至曾有女性擔任過伊朗的副總統。在各級學校的教職員中,50%是女性的天下;在大學教授中,女教授也佔了1/4。在醫院的醫護人員中,有38%是女性。

一些伊朗婦女想嫁給外國人,但必須通過官方的把關。據伊朗官方表示,是因為看到太多的伊朗婦女嫁給外國人後成為棄婦。因為伊朗婦女如果是在官方祝福下成婚,他日如果情海生變,官方才會在離婚法庭上維護伊朗婦女的權利,或是給予子女以伊朗的國籍。經常娶了伊朗婦女,但後來拍拍屁股走人的,以阿富汗男士最多。許多伊朗婦女嫁雞隨雞到了阿富汗後,遭到始亂終棄的命運。

什葉派的大本營

關於伊朗的宗教,根據伊朗憲法第一章第12條的規定:「伊朗的國教為伊斯蘭教,屬12伊瑪目派,這是永久不可變更的原則。而伊斯蘭教的其他支派,如哈乃菲派、沙菲儀派、馬立克派、罕百里派和裁德派等,也均受到憲法的尊重,這些學派的信徒可以根據自己的法學規定,在舉行自己的宗教儀式方面擁有完全的自由。」

憲法第一章第13條規定:「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伊朗人,只作為少數宗教信仰而被得到承認,在法律範圍內擁有履行自己宗教儀式的自由,在個人事務和宗教教育中可以根據其宗教教規行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體是政教合一,其信仰基礎是:信仰獨一的真主(萬物非主唯有主),一切主權和立法權歸於真主,必須要服從真主所有的命令。伊朗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和實權必須由神聖人員執掌。伊朗憲法也承認基督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這3種宗教的信仰者,佔伊朗總人口的0.7%、0.3%和0.1%。

伊斯蘭教的歷史非常有趣,公元570年,有一位叫做穆罕默德的阿拉伯族亞伯拉罕(Abraham)後裔的人降生於世,父母早逝,隨著叔父長大,天資非常聰明,並有豐富的想像力,相貌英俊過人,年成後隨叔父到敘利亞等地經商,後來娶前王之女卡第查公主為妻,在40歲的時候,他自以為是神的使者,對外揚言受至真主的感召,到附近一座山中去求道,不久後出山,自言受天使加伯列精神之命,遵從可蘭經的主旨救世度人,並稱他自己所創的宗教為伊斯蘭教,他的教義是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為基礎,以祈禱、清潔、齋戒和布施為功德,並頒布五大戒律:一是復誦伊斯蘭教信條,二是每日祈禱5次,三是嚴守齋戒,四是捐錢給清真寺,五是要到聖地麥加朝聖。

這是一個非常嚴格保守的宗教,規定在公共場所中男女必須隔離,人們不可暴露身體,不許喝酒賭博,凡是喝酒的人要受鞭打,犯偷竊行為的人必須砍掉一隻手。他辛辛苦苦傳了三年教,才收到40名信徒,他的教義和戒律都被寫在一本聖經裡,就是可蘭經。不久以後,他因言語失當,抵譭了當地的一個富商,致遭權貴人物的忌妒和憎恨,眼看就有殺身之禍,乃於公元622年6月19日逃往麥地那,這一年,後來就成為伊斯蘭曆的紀元。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受到當地貴族的庇護,供錢給他興建寺院,鑄造印章,讓他公開傳教,因此信徒日益增多,當地民眾對他非常信服,並委以行政立法大權,使他於公元623年在麥加執政,並率軍對鄰近的反對者用武力征服,佔據了大部分的阿拉伯世界,於是伊斯蘭教獲得迅速發展。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傳位給他的女婿阿里。他青出於藍,勇敢強悍,素有雄獅的綽號,允文允武,能唸詩和寫文章,著有格言集和情詩集。他在56歲時,繼任伊斯蘭教教主,但是在位僅5年,在一次祈禱中被教徒刺死。從此以後,伊斯蘭教分成兩個不同的教派,即正統的遜尼(Sunnite)派和非正統的什葉(Shit-te)派。現在伊朗國內的什葉派佔全國總人口的91%,遜尼派只佔7.8%。

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可蘭經(Qr'ān),另外還有一本補充的典籍叫做桑那,是根據穆罕默德的言行而集成,被視為伊斯蘭教的律法;正統的遜尼派認為可蘭經和桑那並重。可是什葉派只承認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為伊斯蘭教的合法繼承者,不肯承認前代教主,也不承認桑那是正式經典,並說代表神發言者的先知,是真主的信徒,同時伊瑪目為其死後的代表,因此他們稱什葉派開山祖師為伊瑪目阿里,自他以後的傳位人也被遵稱為伊瑪目,可是傳至第十二位伊瑪目時,這位伊瑪目突然失蹤。後來為了需要有個伊瑪目的代表出來領導教徒,這位代表就被稱為教主。但每一地方都有一位教主,而少數實力雄厚的教主,會迅速地擴展他的影響力,便成為許多教主的領袖。

由於伊朗人大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因而對阿里非常崇拜,儘管伊斯蘭教嚴禁偶像,但是伊朗家家戶戶,以及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懸掛著阿里的肖像。另外,殉教的教主們也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阿里的陵墓位於伊拉克的納傑夫(Najaf),什葉派穆斯林非常重視到麥加和納傑夫朝聖,每一個穆斯林都希望在他的一生中最少能夠到納傑夫朝拜一次,萬一無法實現願望,則在臨終時,必囑咐親人將自己的遺骸葬在納傑夫。霍梅尼於1964年被巴勒維國王驅逐出境後,就曾流亡納傑夫達15年之久。

在什葉派的信仰中,對於喀巴拉(Karbala)戰役中被殺的胡笙,也成為崇拜的對象。他的忌辰是伊斯蘭曆1月10日,因此這個月所有的什葉派穆斯林都要服喪,每年的伊斯蘭曆1月10日,什葉派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這一天都稱為「阿蘇拉之日」。在儀式隊伍中,男人們裸露著上身,一邊鞭打自己的身體,一邊跳舞,非常狂熱。各地還要上演以胡笙的生涯為題材的受難劇「塔細那」。而在什葉派的清真寺及聖地,一定會出現一隻手的象徵物,據說這是仿照砍敵人砍下的胡笙之手所打造的。

伊朗什葉派穆斯林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自己的信仰可以撒謊,這對於初期備受迫害的少數伊斯蘭教穆斯林來說,不失為一種明哲保身的權宜之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伊朗人常有說謊的舉動。什葉派信仰上的另一個特徵是,在伊斯蘭教所有神職人員「毛拉」中,凡是特別優秀的,會封以「姆捷塔菲德」的尊稱,而在伊朗的所有大城市裡,都會有一位乃至數位的「姆捷塔菲德」。

什葉派教主們的陵墓幾乎全部都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境內,第八代伊瑪目阿里‧禮薩和他妹妹法蒂瑪的陵墓,分別建在馬什哈德和庫姆,於是這些地方也便成為伊朗什葉派穆斯林朝拜的地方或聖地,而每年的朝聖活動,都非常熱鬧。 瑣羅亞斯德教(Zorastrianism)又稱為拜火教或祅教,是伊朗歷史上最古老的宗教,全球約有5萬名教徒,其中大約有2.5萬名信徒在伊朗過日子,受到或多或少的不平等待遇,他們是伊朗的二等公民。

這個宗教起源於公元前550年的阿富汗境內,創始人瑣羅亞斯德(Zoraster),曾被公元年6世紀末的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定為國教。這種古老的宗教認為,世界是在兩種對立的本原鬥爭中。一種本原是善,而光明之神胡拉瑪達是善的化身;另一種本原是惡,黑暗之神安赫臘曼紐,是惡的化身。善和惡之間的鬥爭是永遠都不會停止的,因而生命本身也是一種長期的鬥爭,正人君子的任務便是在正義的旗幟下,幫助光明之神胡拉瑪達獲勝。

火是善及光明的代表,故被拜火教徒視為神聖萬能的,因此拜火教徒們家裡都點著一盞燈。最古老的聖火在格拉斯燃燒著,禮拜聖火是拜火教的主要宗教儀式,在一些鄉間,吸煙和救滅火災都在禁止之列,因為這是污辱和敵視火神的行為。

公元3~7世紀,拜火教又成為薩珊王朝的國教,拜火教的宗教領袖對於王位的繼承,曾有決定性的作用。公元642年,阿拉伯伊斯蘭教穆斯林滅薩珊王朝後,拜火教在伊朗境內逐步消失,一部分拜火教徒逃到西印度,還有一部分拜火教徒逃到中國,並在當時唐朝的都城長安建立一座拜火教寺廟,中國人則稱拜火教為祅教。現在伊朗境內仍有少數拜火教徒,「麻葛」則是拜火教祭司的稱呼。另外,拜火教的教義「波斯古經」仍得以流傳下來,它的原本是用古代東部波斯的方言寫成的,內容包括宗教神話、戒律、讚歌和禱辭等,是研究古波斯和中亞細亞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每年的6月4日,來自一些遍遠山區的拜火教信徒,都會聚集在伊朗中部沙漠地帶的查查(Chak Chak)區,舉行為期5天的朝聖慶典,用歡欣的心情和他們所信仰的神溝通,教徒們點燃象徵神的光明蠟燭,並膜拜創教先知瑣羅亞斯德所立的「善念、善言、善行」的信條。

伊朗的拜火教信徒,平時也受到嚴厲的伊斯蘭教條約束,每年只有到祅教慶典期間,才換上與伊斯蘭教有別的祅教裝束,重新熟悉祅教的文化和語言。根據伊朗憲法的規定,祅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是伊朗合法的少數宗教,並受到憲法的保障,在國會中也享有保障名額,但是祅教信徒卻常抱怨受到歧視,因為他們在政府中不得擔任高層職務,也不能進入軍隊服役。有些祅教徒則抱怨說,他們曾受到改信伊斯蘭教的壓力。根據伊朗法律,改信伊斯蘭教的祅教徒,在繼承遺產時要比未改信伊斯蘭教的祅教徒分得更多,實際上只及伊斯蘭穆斯林之半。

巴哈教(Bahā'i Faith)是世界各類宗教中,地域分布最廣、遭受迫害最深的宗教,其信徒被人視為異類。它是由出生在德黑蘭的巴哈(意味真主之光)於1844年所創立,源自伊斯蘭教什葉派,但教義卻大相逕庭。巴哈教認為真主是不可知的,不是世人所能形容的。真主是透過使者來顯示自己,耶穌、穆罕默德、摩西、釋迦牟尼、亞伯拉罕、瑣羅亞斯德是一體的,都是真主在世間的代表,而他自己則是上述各教中的共同使者,故為各種宗教所不容。

這個宗教的信徒廣布在世界各國中,有七大祈禱寺院,分布於巴拿馬、德國、美國伊利諾州的維米寺、澳大利亞、烏干達、西薩摩亞,總部則設於以色列的海法,共有550萬教徒,最大的族群在印度,共有120萬。在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地盤裡,也有35萬巴哈教徒,算是第二大教區。

自從創教以來,巴哈教頻遭宗教迫害,尤其是在伊斯蘭教國家中最為嚴重。在19世紀中葉,有兩萬多名教徒遇害,並且迫害巴哈教徒的行徑,一直延續到文明的今日。今日在伊朗苟延殘喘的巴哈教眾,更是形同賤民,伊朗法律不允許異教徒領取政府機關的薪水,他們的信仰一旦被發覺,退休金會遭取消。異教徒也不准接受高等教育,更不可以出國旅遊。巴哈教眾雖遭伊斯蘭教世界的打壓,但在西方世界上教徒仍努力宣揚世界和平,四海一家的教義。

猶太教在伊朗有30座教堂,另有一些教會學校和社團,並且得到伊朗憲法的承認。

基督教是在伊朗被承認的合法宗教之一,伊朗境內的基督教徒多數是亞美尼亞少數民族,其中有羅馬天主教徒、新教督和聖公會教徒等。如果伊朗的伊斯蘭穆斯林改信基督教的,可能會被判刑。

「真主旅」是活躍在伊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一個伊朗反政府武裝,主要據點在巴基斯坦境內。2009年10月18日,伊朗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靠近與巴基斯坦邊界的皮辛地區,發生一起自殺式的爆炸襲擊事件,造成42人死亡,死者包括革命衛隊7名官員,以及當地部族首領在內。真主旅已宣布對爆炸襲擊事件負責。

擁有精悍武力

憲法規定,伊朗最高領袖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為國防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由總統、國會議長、司法總監、外交部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和兩名最高領袖的代表組成,負責研究國家的國防政策和武裝力量的建設方案。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作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領袖)的最高辦事機構,負責制定軍隊、革命衛隊的長遠規劃,監督武裝力量貫徹執行總司令的指令,並統一領導國家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作戰訓練。各軍種參謀部和伊斯蘭革命衛隊聯合參謀部,負責各自部隊的陸、海、空三軍的指揮和協調工作。國防部則負責軍事預算、軍工生產、武器裝備的採購、財務管理、建規立法、軍事工程設計,以及部隊的醫療衛生工作等。伊朗政府並在軍中建立了由神職人員任職的「政治委員」,對軍隊進行了全面的監督。除了對官兵進行伊斯蘭思想教化外,還擁有一定的軍事決策權。

為了保證伊斯蘭政權的鞏固,伊朗建立了一支具有宗教屬性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由最高領袖直接指揮,其主要任務是保衛伊斯蘭政權,防止政府走入歧途,鎮壓反伊斯蘭政權的行動,支持伊斯蘭革命輸出,支持世界各地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解放運動,並保持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獨立地位。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的服役期限為兩年。整個伊朗的武裝力量是由正規軍、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準軍事部隊等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的正規軍共有30萬人,分為陸、海、空等三軍。

陸軍兵力共26.2萬人,以師為戰略作戰單位,共有27個師和16個獨立旅,包括有步兵師、裝甲師、機械化師、沙漠師、特種部隊師,步兵旅、獨立裝甲旅、機械化旅、空降旅、突擊旅、砲兵營、飛彈營、工兵營、通訊營、陸軍輕航空隊等,主要裝備有坦克500多輛,包括有T-54、T-55、T-62、T-72、M-47、M-60等,裝甲運兵車500多輛,203糎口徑以下各型大砲1700多門,高射砲1800多門,各型直昇機200多架,輕便連絡機50多架,數千枚各型飛彈。

海軍兵力約2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及海軍陸戰隊在內。分成3個海防區,主要裝備有3艘潛艇、5艘護衛艦、各型飛彈快艇21艘、各型巡邏艇150多艘、布掃雷艇21艘、兩棲艦艇共12艘、各型輔助艦艇23艘。主要海軍基地有阿巴斯、布什爾、哈爾克島、安扎港、霍梅尼港、馬赫沙赫爾港和查巴爾港。海軍航空兵2000人,有海上巡邏機、反潛直升機、掃雷直升機、運輸機及運輸直升機等各一個中隊。海軍陸戰隊2600人,編成兩個旅。

空軍兵力約1.8萬人,編成8個中隊,3個地對地飛彈旅(擁有俄製飛毛腿B、C等型,以及自製的射程可達1300公里的流星三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數百枚),1個防空飛彈旅。擁有110架各型戰鬥機,包括美製的F-4、F-5、F-14,俄製MiG-19和Su-24,法製幻象F-1E機。還有自製的閃電式戰鬥轟炸機。另有C-130和C-5A等美製運輸機。

伊斯蘭革命衛隊約有12萬名兵力,它是在1979年推翻巴勒維國王後,將各地民兵統一組織而成,是一支以防衛國家、保護政要、取締經濟犯、糾舉傷風敗俗行為等任務無所不包的武裝部隊。這支革命衛隊有權先從徵兵名單中,挑選身家清白且宗教戒律嚴謹的優秀青年入伍。

這是伊朗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的兵種,由陸、海、空3種部隊組成,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以敢打敢拚著稱,是屬於禁衛軍的一種,無論在伊朗武裝力量中,還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都享有較高的地位和待遇,所以在伊斯蘭革命衛隊中服役的軍人,必須在政治上絕對可靠。

伊斯蘭革命衛隊地面部隊約有10萬,編有16~20個師,包括2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1個特種作戰師和15~20獨立旅,裝備有坦克、運兵車和各種大砲。海上衛隊約有2萬人,裝備有40艘快艇,1個旅約5000人的陸戰衛隊。此外,革命衛隊中還有空中衛隊,但概況很少對外公開。

準軍事部隊即「民眾動員軍」(Basij),平時約有30萬人,都是地面部隊,大部分是年輕的志願者,戰時可以動員至100萬人,可編組為900個營,僅裝備輕型武器。這支準軍事部隊,是接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指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