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多華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5年3月12日 (四) 08:54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哥多華(C﹠rdoba)是西班牙南部的古城、哥多華省的省會。最初可能由迦太基人建立,有些考古學家認為它就是聖經中所指的他施(Tarshish)城。羅馬統治時期這裡是當時巴埃蒂卡省的四個司法中心之一。據古希臘史學家記載,公元前152年這裡建立了羅馬王公居留地,公元前45年被凱撒攻陷,羅馬共和國末期成為興盛的商業文化中心,公元6~8世紀才逐漸衰退。

公元711年這裡被阿拉伯摩爾人攻佔,市區大部分被毀,並成為當時大馬士革的屬地。公元756年伍麥葉王朝(Umayyad Dynasty)成員阿卜杜勒‧拉赫曼(Aldar Rahman)一世在此建都,使它成為歐洲規模最大和文化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曾被譽為「世界的寶石」。公元926年後,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自封為精神領袖,建立了哥多華哈里發統治區,據阿拉伯史學家記述,當時市區長38.6公里,寬10公里,人口多達百萬,建有26萬幢建築物,其中包括8萬間店舖、700座清真寺、900個公共浴池、多座有花園噴泉的豪華宮殿、有名氣的大學和藏書40萬冊的圖書館,並以工業、建築、文學、藝術和學術研究而著稱,與巴格達和君士坦丁堡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到了11世紀,這裡成為西班牙境內各回教王國爭奪的中心,並於1013年遭到浩劫,很多著名建築物被毀。1236年,基督教的卡斯提爾國王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了這個城市,它的政治及文化領導地位喪失,在以後的200多年時間,成為抵禦格拉那達的邊境軍事重鎮。1492年格拉那達崩潰後,這裡成為靜謐的外省城市,建築了許多教堂、寺院和貴族宅第。15世紀末葉,西班牙王后伊莎貝拉曾在此兩次接見哥倫布,支持他最終發現新大陸的航海事業。

1808年,哥多華曾被法軍洗劫,現在則成為西班牙著名的旅遊勝地。

這個城市位於西班牙的中南部,背倚哥多華山脈,面臨瓜達爾幾威河,北和馬德里相距400公里,西南距塞維亞132公里,約有60萬人口,是個工業興盛的城市,紡織業和釀造業頗為出名,並係西班牙中南部的交通要衝。對外交通方便,從馬德里和塞維亞都有火車到此,由馬德里搭乘特快列車前來4小時可達。從馬德里、塞維亞、格拉那達和馬拉加前來,有高速公路相通。

在哥多華住宿也很方便,豪華大飯店多集中在火車站一帶,在清真寺和猶太人區附近,有不少經濟型旅館,小馬廣場附近的旅館房租也很低廉。格蘭卡皮頓(Gran Capit﹌n)是小型的高級飯店,擁有99間客房。盧斯格拉斯(Los Gallos)飯店幽雅而現代化,共十月05間客房。科隆(Col﹠n)、埃文尼達(Avenida)、邁蒙尼德(Maimonides)、哥朗(Colon)和特立尼達(Trinidad)等,也都是市內有名的飯店。當地主要的餐廳有塔布隆(El Tablon)、華大利、麥遜朗納(Mes﹠n de la Luna)、卡斯提諾埃爾貝達(Castillo de la Ablaida)和切拉斯科(El Churrasco)等。較有名的菜餚有燜燉的牛尾料理(Rabos de toro)、蘑菇番茄湯(Setasa la Cordobesa)、乳羊、煮青蛙等。在飲料方面,蒙提拉(Montilla)、毛麗斯(Morites)等牌葡萄酒最受歡迎。

哥多華與格拉那達和塞維亞三地鼎足而立,是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區的三顆珍珠,散發出燦爛奪目的文化光華。現在它以自己的摩爾式城市風格、精美建築、宏偉的教堂和清真寺而著稱。回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此相遇後,激盪出璀燦亮麗的文化寶藏,成就了珍貴獨特的藝術遺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哥多華清真寺(Mezquita),它是阿拉伯文明在西班牙開花結果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大清真寺之一,其宏偉、莊觀和重要性,只有中東沙烏地阿拉伯參加的清真寺可以相持並論,因此在阿拉伯世界裡的地位相當突出。

公元785年,回教徒摩爾人為了將哥多華建成西方的聖地而修築了這座莊嚴宏偉的灰色大寺院,後來回教王國的繼位者又陸續擴建這座寺院的規模,使它可以容納2.5萬人。天主教徒展開如火似荼的「復國戰爭」,終於在1236年奪回哥多華,將清真寺改成文藝復興式大教堂。15世紀時,在清真寺大教堂的中堂興建了長55公尺、寬15公尺的彌撒講壇。到了1523年,查理一世國王在這裡興建了混合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基督禮拜堂,使得回教藝術和基督教文化溶為一體,醞釀出一種奇特的風格。

這座清真寺佔地面積廣大,總面積達8000坪,它南北長180公尺,東西寬130公尺,由寺堂和種滿柑橘的庭院構成,完工於公元987年,共計施工202年才告完成。

寺四周有牢固的圍牆,分別有5處入口,中央入口處有赦罪門(Puerta del Perdon),是14世紀穆德哈爾的建築式樣。

中庭的柑橘園(Patio de los Naranjos)裡重滿了柑橘類的果樹,而回教清真寺中不可或缺的噴泉洗手池,也令遊客心曠神怡。庭院中除了有個大水池外,橘樹林之間還有多股小型噴泉,其東、西、北三面有迴廊;穿過庭院中間的天井,可從南面進入被稱為「迷宮」的聖殿。在回教全盛時期,面對庭院有19扇門供善男信女出入,現在只剩中央入口的棕櫚門。清真寺有座高93公尺尖塔形的宣禮塔,宣禮員一天5次會按時呼喚信徒們做禮拜。18世紀的時候,宣禮塔已被基督教徒用一座巴洛克式的塔樓替代。

正殿建築宏偉,裝飾極為華麗,由斑岩、碧玉和各種顏色的大理石和花崗石裝飾而成,共有19個殿堂,由774根圓石柱支撐起1312個弓形結構,850根圓石柱拱出一波又一波紅白條紋相間的圓拱天頂,將正殿分成19排,每排各有29個拱門的翼廊。使整座寺院成為玉柱林立、彩拱重懸、拱廊縱橫、色澤繽紛的宗教建築。

阿卡乍(Alc﹌zar)城堡是利用要塞於1328年改建成的城堡,為穆德哈爾式建築,後來斐迪南德和伊莎貝拉兩位國王又下令改建,才有今日的風貌。這兩位國王曾在此地指揮西班牙基督徒和回教摩爾人作戰,擊敗格拉那達王朝,收復失土,並將格拉那達地方摩爾人末代國王俘虜囚禁在此。當年出海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也是在這裡謁見西班牙國王,直到現在這間謁見廳仍保持當年原貌。15世紀末,此地曾設宗教法庭審問異端分子達330年之久;後來這裡又被改為牢獄。1951年起隸屬哥多華管轄。城堡中有阿拉伯式美麗庭園,城堡四角原來各有一座塔,現在只剩三塔。這裡還有2~3世紀的大理石棺、古羅馬鑲嵌畫等珍貴的出土文物。

省立美術館(Museo Provincial de ellas Artes)面臨小馬廣場,它的前身是慈善醫院,現在展示著戈雅、左巴朗和達利等西班牙大畫家的作品,尤其是以達利的作品最多。鬥牛博物館(Museo de la Corrida)坐落在猶太區中央,館內展示著鬥牛和美女的海報,以及鬥牛士所穿的亮麗服裝、帽子和鋒利的長劍。館內有一區還專門陳列著西班牙歷史上被鬥牛士鬥死的特別勇敢的鬥牛,當然這些牛都已經製成標本,只留下牛頭掛在牆上供人憑弔。在歷代傑出的鬥牛士中,據說有一位「鬥牛之父」,他在28年的鬥牛生涯中,一共刺死了5600頭牛。雖然也有不少鬥牛士死在牛角牛蹄下,但仍有後繼者為了一場200萬獎金和觀眾的喝采聲而冒險一搏。

阿莎哈拉宮(Medina Azahara)又稱為哈里發宮,是哥多華郊外8公里處哥多華山麓的西班牙古王宮的遺址,它是中世紀哥多華哈里發王國的宮殿,素有「哈里發凡爾賽宮」之譽。哥刀華哈里發王國是摩爾人在西班牙所建的回教王國,因崇尚白色,也稱為「白衣大食王國」。公元936年,白衣大食國阿夫德拉曼三世下令動工興建此宮,以愛妃阿莎哈拉的名字命名。建宮的石料來自北非,部分石柱、石盆和黃金雕像來自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等地,當時徵用了上萬名工匠和1.5萬多頭馱獸,整整修建了20年才告完成,並經歷代國王不斷擴建,成為一座皇城。11世紀初葉,宮殿大部分毀於戰亂,20世紀初期開始挖掘宮內遺蹟,文物豐富。

宮殿依次鋪展在山麓的三級坡地上,擁有400多個房間,非常華麗。最上面一級平台是城堡王宮;中間平台是宮殿附屬建築和一座小清真寺;第三級平台建有池塘和噴泉,是皇家花園。宮內御座寶殿和禮儀大廳用象牙和烏檀木製作各種拱門,用黃金、寶石和碧玉等裝飾牆壁和門窗。現在這個宮殿已改為哥多華考古博物館和阿莎哈拉宮博物館,陳列著古陶器、镻器和飾物等珍貴出土文物。

小馬廣場(Plaza de Potro)是市內重要的廣場,有一個建於16世紀的噴水池,中央的石柱頂端有尊小馬塑像,神態栩栩如生。廣場邊還有個托雷斯美術館(Museo Julio Romero de Torres),展藏有哥多華本地畫家托雷斯的畫作。

除了眾多的精美建築外,古時的哥多華也是一個人文會萃的都市,甚至有「歐洲最文明城市」的美譽。現在的哥多華雖早已從歷史的中退位,但仍可窺見昔的光彩,尤其是在猶太人區(Barrio de la Juderia)內更有充分的體現。

猶太人在西班牙歷史悠久,幾乎所有的歷史古城都有猶太人區,留下猶太人在西班牙的生活痕跡。哥多華的猶太人區現已成為市內最富歷史風味的老區,所有哥多華的歷史名勝幾乎盡在此區,包括清真寺在內。

在猶太人區裡遊逛以徒步方式最為適宜,狹隘的石板巷弄和白牆的民宅,只有邊走邊看,才能盡得真味,彎曲的街道,令人如陷身迷魂陣,不知何去何從。這裡家家戶戶相連,每家的方格窗上都有盆景,庭院內帶著繪畫瓷磚的噴水池,修飾得非常美麗的鐵格子大門,使人感受到安達魯西亞的風情。

這個老區內,有建於1314年的猶太教堂,除了托雷多的兩座猶太教堂外,這是西班牙唯一的中世紀猶太教堂。這裡還有古代著名猶太學者大師的舊宅院,幽幽靜靜,顯得古色古香,時在這裡停頓下來,讓人回到古代重溫猶太人和回教徒混居於此的太平盛世。

古老的哥多華充滿了故事和傳奇,隨便一條老巷弄裡的老屋子,都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陳年往事。譬如老區裡有一戶人家,門口上掛著腦袋之家(Cass de las Cabazas)的牌子,上面還述說著這怕名字的由來;原來在10世紀時,這家屋子主人的17個孩子全被殺掉,腦袋就被砍下掛在屋頂上示眾,後來這個房子就被稱為腦袋之家,這條巷子也叫做「腦袋街」,連屋子對面開的一家小酒館,也取名為「腦袋屋」,實在驚人,只是當初那17個小孩為什麼被殺,倒是沒有交代。

不過這個城市也不是只有回憶可供瀏覽,現代的哥多華充滿了有滋有味的生活情趣。老區裡有條著名的百花巷(Calleja de la Flores),整條巷弄內居住的人家,都把花花草草從自家庭院中鋪曬延伸出來,使得到處一片綠意濃蔭,扶疏有致,讓觀光客像是跌進了園藝大展的會場中,不得不讚嘆當地居民都是園藝高手。巷內白色的牆壁上掛滿了彩色的花盆,植有鮮紅的天竺葵,在春天會形成特殊的景觀。此外,彎曲狹窄的巷子盡頭有寬闊的院子,繁花盛開,不時有熱情的西班牙姑娘穿著豔麗的衣裙,大跳佛朗明哥舞,加上節奏明快的吉他音樂和卡嚓作響的手響雲板,真是熱鬧。

城中還有個米斯奇達古蹟,建於公元785年,13世紀時,部分改建成基利斯多的格調,外觀非常獨特,四周的白色民宅與它相襯,頗收綠葉襯牡丹的效果,把米斯奇達映現得更加突出。此外,城裡古老別致的街燈、廣場和阿拉伯人的廢墟,都是觀光的勝蹟。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