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2014年10月15日 (三) 08:43的修訂版本

奧地利(Austria)的德語為Österreich,就是「東方帝國」的意思。史前時期,這個地區就居住來自各方的部落。最先是來自地中海沿岸的部落,後來北方部落和今日西班牙境內的其他一些部落也接㨗而至;隨後塞爾特人和羅馬人先驅的埃特魯利亞人部落也前來插上一腳。


目錄

古老帝國

大約是在公元前2000年,奧地利是從亞得里亞海岸伸展到西里西亞龐大的伊利里亞帝國的組成部分,居民主要是斯拉夫人;在蒂羅爾和伏拉爾堡地區生活的多為列提人。約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塞爾特人征服了羅馬,並攻破奧地利、義大利北部、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其中來到奧地利的塞爾特人建立了諾瑞艾亞(Noreaia)王朝,並迅速被奧地利人同化,奧地利人將鐵、鹽開採技術傳授給他們,塞爾特人則帶來新的語言和宗教。此後這個王國和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往來,鐵和鹽的開採是王國的經濟命脈。 公元前200年,曾長期作為諾瑞艾亞王國貿易夥伴的羅馬帝國,受奧地利蘊藏鐵礦的吸引,開始了緩慢的侵佔過程。公元前15年,羅馬人完全控制了這個地區,把阿爾卑斯山和多瑙河流域的諸侯國全部劃入版圖,當地居民也漸羅馬化,沿多瑙河一帶的城市逐漸興起,並日趨繁榮。公元50年時,羅馬帝國勢力空前龐大,整個地中海都成為帝國的內湖,勢力範圍擴充到西至萊茵河、東至多瑙河一帶。諾瑞艾亞王國自然也成為帝國的屬地,多瑙河更是成為北方蠻族日耳曼人和羅馬帝國的國界線。由於北方部落屢屢騷擾,為了把軍事上所佔領的地方鞏固下來,羅馬帝國便在此設立行省,改名為諾里孔(Noricum),加強軍事守備。羅馬人通過原始森林,順山徑與河流修築道路,建築城堡,並逐漸發展為城市,其中的維也納成為羅馬第十三軍團的駐紮地。現在奧地利的許多城市就是在羅馬人居留地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羅馬帝國與國內外的貿易來往頻繁;由於多瑙河是東西向的主要水道,使諾里孔的地位也日趨重要。居輔助地位的陸路交通網和山區隘口,將大量的奧地利黃金、鹽和牛隻輸送到南方;義大利的橄欖油和酒則輸送到奧地利。不久,羅馬人也將釀酒和養蜂的技術傳到了諾里孔省。 公元2世紀時,基督教開始在奧地利國土上傳播,說第一位布道人就是聖弗洛里安(St. florian)。他為了逃避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的迫害,便帶領40名信徒躲到諾里孔,結果卻被當地總督淹死。為了紀念聖弗洛里安,許多奧地利鄉村到現在都保存這位聖人灌水搶救失火房屋的塑像。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擴張時期,由羅馬侵略者建立的奧地利地區、西至古羅馬的雷第恩省,東、北各以奴尼亞和多瑙河為界。為了把軍事上所佔領的地區鞏固下來,羅馬人通過原始森林、順山徑和河流修築道路,建築城堡,這些城堡後來便逐漸發展為城市。公元169∼180年,多瑙河北岸的日耳曼人數度入侵,但都被擊退。 進入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帝國勢力的衰落和崩潰,它在此地的影響力也開始下降,新的斯拉夫部落開始入侵奧地利、羅馬帝國的邊防體係慢慢瓦解。塞爾特人、埃特魯利亞人、伊比利人、日耳曼人、匈奴(Hun)人、阿瓦爾(Avar)人和馬扎爾人等來自不同地方的民族逐漸混合,形成一種特殊而嶄新的民族。可以說,構成奧地利族系的人民,其成分從一開始就是極端複雜的,因此很難說現在奧地利人主要是由那些民族形成的。經過民族大遷徙的混亂後,從6世紀起,這一地區最終被定居在現今德國巴伐利亞的日耳曼人所佔領。 公元591年,巴伐利亞公爵將其領土從倫巴底王國擴展到阿爾卑斯山南部。7世紀又佔領了北面的普斯特山谷、東部的霍恩•陶厄恩,通過因河和特勞恩谷地直到多瑙河和維也納森林,並加強了這一地區的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與阿瓦爾人展開鏖戰。8世紀末,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吞併巴伐利亞公國,征服阿瓦爾人,在奧地利設立邊區省。公元881年,匈牙利人侵入這一地區。公元955年,日耳曼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一世(Emperor Otto the Great / Otto I)在萊希費爾德之役(Battle of Lechfeld)中徹底擊敗匈牙利人,逼使他們退守剩下的地盤,就是今天的匈牙利。公元976年,德皇奧托二世將這一大片地區獎賞給巴伐利亞伯爵、巴奔堡(Baben berg)家族成員馬爾克•利奧波特一世(Leopold I),稱為「東方馬爾克」。由於「東方馬爾克」位於奧地利本土邊緣地區,因此「東方馬爾克」也演變為「邊境地區」的意思。利奧波特伯爵又被晉昇為侯爵(Margr-are),但仍臣屬於巴伐利亞公國,巴奔堡王朝從此開始,這就是今日奧地利的雛形。 巴奔堡家族最初住在梅克,後東移至維也納。公元996年,歷史上第一次有文件提及這塊侯爵領地時稱它為「奧斯塔利赫」(Ostarrichi),和今天所說的「奧地利」非常接近。1156年,巴奔堡家族的利奧波特三世通過與皇帝遺孀的結合,使奧地利變成了擁有較大獨立性的公國,以維也納為首都。1190年利奧波特五世吞併了施蒂里亞馬爾克;著名的亨利獅子公爵的兒子利奧波特六世為巴奔堡王室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他是所謂「貴族強盜」中的活躍分子,曾經與其他的日耳曼王公一起埋伏在前往聖地耶路撒冷的必經之途,將東征的十字軍洗𠍾一空,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13世紀中葉,是崛起於亞洲蒙古高原的蒙古民族鼎盛時期,成吉思汗大帝的孫子拔都(Batu)於1236年率兵30萬遠征歐洲地區,一路上勢如破竹,摧枯拉朽,橫掃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南到亞得里亞海,西及萊茵河一帶,北抵波羅的海沿岸,東達喀爾巴阡山。蒙古人的鐵騎踏遍了整個中歐地區,威脅到廣大多瑙河流域封建貴族們的生存,令人談「黃禍」而色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和諸侯們,便因此而默許腓特烈(Frederick)大公二世的征服克萊那,企圖藉建立一個強大的奧地利,來抵抗可怕的蒙古人。這使腓特烈二世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地步。攻,不是蒙古人的對手※h,虎視眈眈的歐洲其他君王們不會放過他。 1246年,腓特烈二世在憂憤交加中與騷擾邊境的馬扎爾人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陣亡於萊塔河戰役,他沒有留下繼承人,巴奔堡家族的男系斷絕,奧地利王位虛懸時期開始。當時,神聖羅馬帝國也正處於「沒有皇帝的恐怖時期」,奧地利的貴族們都不願意捲入神聖羅馬帝國中斯陶芬家族和巴伐利亞威爾夫家族之間的紛爭,便於1253年推選腓特烈二世的妹夫、捷克和波布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Ottokar II)為奧地利的統治者,他的妻子是巴奔堡家族最後一任國王的妹妹。奧托卡二世把領土擴張至亞得里亞海北岸,包括了奧地利、施蒂里亞、克恩滕、克萊那和弗里爾,並且入侵位於波羅的海地區的普魯士部族。蒂羅爾地區從13世紀開始,已經屬於奧地利公國的勢力範圍,但還沒有成為正式的領地。到了這個時候,奧地利境內全部開拓完成,斯拉夫人和羅馬人逐漸被同化。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魯道夫一世(Rudolf I)被推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不希望奧托卡二世威脅到自己地位,而奧托卡二世也無意對他的效忠,因此他一即位,就宣布奧托卡二世所獲得的領土是非法的,要求奧托卡二世將奧地利、施蒂里亞、克恩滕和克萊那還給德意志,遭到嚴詞拒絕,雙方乃兵戎相見。在1278年的馬爾施費德戰役中,奧托卡二世兵敗身亡,魯道夫一世就成為奧地利的統治者,接收了巴奔堡所有的領地。1282年,魯道夫一世將奧地利與施蒂里亞(Styria)兩塊采邑分別賜給他的兩個兒子艾爾伯特(Albrt)和阿道夫(Adolph-us),同時還買斷境內殘餘的巴奔堡家族的權利,說服巴伐利亞的亨利割讓恩斯(Enns)以北的土地給他,又將克恩滕佔為己有。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繼承了巴奔堡王室的權利,為日後統治奧地利達640年之久奠定了基礎。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的名字源於瑞士北部阿州的Habsburg,意思是「鷹的堡壘」。1020年,斯特拉斯堡主教威拉爾和拉德波特伯爵,在瑞士北部阿州的一個地點修建了城堡,拉德波特之子威納爾一世便稱做哈布斯堡伯爵。哈布斯堡家族經歷過20個國王,曾統治西班牙王國近200年,佔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寶座達370年之久。 魯道夫一世駕崩後,哈布斯堡王朝並非穩坐釣魚台,領土上不斷有不服的叛軍出現,艾爾伯特先平定了維也納和施蒂里亞的叛亂,再聯合外部勢力罷黜了父王培養的接班人阿道夫,自己當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他的兒子美男子腓特烈三世在1315年與自己老巢瑞士的反抗軍,以及1322年與巴伐利亞相繼發生戰爭,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並失去瑞士及在萊茵河以南的全部領地。從此腓特烈三世以奧地利作為根基,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成為「絕對奧地利的統治」,所以後來就有了「奧地利家族」的稱呼。 由於本身實力有限,哈布斯堡家族無法通過戰爭的手段向外擴張,但萖善於權謀,透過合縱連橫的聯姻結盟與繼承的手段,逐步擴張版圖,終於達到建立一個龐大世界帝國之目地。一位匈牙利國王曾挖苦說:「讓別人去發動戰爭吧,而你,幸福的奧地利,還是去安排聯姻,戰神馬爾斯給別人帶來的東西,你萖是從愛神維納斯那裡得到的」。 1358年,魯道夫四世紀即位,次年定都維也納,偽造了「特權證書」,從神聖羅馬帝國那裡為奧地利爭取到很多特權,並制訂了各個等級會議的實施方案,從此議會有了重要的作用。他在位期間曾建立了維也納大學,擴建了維也納的聖史蒂芬教堂。 1364年,魯道夫四世與蒂羅爾和戈爾茨的邁因迪爾伯爵(Mai-ndier Count)簽訂繼承協定,次年與其兄弟訂立家族條約。14世紀中期中,哈布斯堡家族用這種方式獲得了蒂羅爾、伊斯特里亞、文特馬爾克、伏拉爾堡、格拉茨。這個家族獲取別國領土表面上是和平的、正當的,實際上萖蘊含了許多的矛盾和衝突。 1438年,艾爾伯特五世協助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Emper-or Sigismund)平定叛亂,因而娶得西吉斯蒙德女兒為妻,並獲得盧森堡的領土,且繼承為匈牙利國王。艾爾伯特五世身兼匈牙利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便積極準備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開戰,以維護匈牙利的領土。但是由於當時痢疾流行,雙方人馬都被感染而不得不罷戰;艾爾伯特五世也染上痢疾,在維也納附近的格蘭(Gran)病逝。他在位期間殘酷的迫害和屠殺猶太人,因此不為人民所愛戴。匈牙利人也乘他死後,奪回了王位。 1440年,腓特烈五世當選為德意志國王;1452年又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為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三世皇帝。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取得了對德意志的獨立自主地位,並獲得「最高的特權」,事實上解除了他們對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切封建義務。 在這段時間內歐洲大陸鼠疫流行,黑死病陰影籠罩整個歐陸,使歐洲地區一片混亂。哈布斯堡家族未能倖免於難,被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因為嚴重的饑荒和疾病,憤怒的維也納市民曾兩次將腓特烈五世和他的家人圍困在皇宮內,讓他們也嚐到了困苦的滋味。為了充實國庫,解除王朝危機,腓特烈五世令兒子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於1477年迎娶歐洲首富勃艮第公爵大膽的查理(Charles the Bold)的女兒瑪麗亞(Maria),從而繼承大膽查理的大部分領地。 1493年,馬克西米連一世成為奧地利的最高統治者。他風流倜儻,文武全才,精通拉丁文、法文、德文和義大利文,瞭解各類藝術和科學,並著書立說,包括宗教、軍事、狩獵、馴鷹和烹飪等,題材非常廣博。他在維也納創造的輕鬆自在氣氛吸引了大批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對幾百年後的巴黎沙龍式的文化環境,無論是生活方式或是時間調配上,都有很大的影響。馬克西米連一世也因此成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頗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所創造的功業也超過了前輩們。 1496年,馬克西米連一世與瑪麗亞所生的兒子菲立普(Phillip),與卡斯提爾(Castile)和亞拉岡(Aragon)的女繼承人珍(Joan)結婚,從而使哈布斯堡王朝獲得了西班牙及西班牙人在美洲的大片領地。瑪麗亞死後,他為了解除法國的威脅,決定迎娶布列塔尼的繼承人安娜(Anne),但萖被法國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捷足先登,就把目標轉向米蘭公爵的姪女畢安卡•斯福爾扎(Bianca Sforza),通過自己和子孫的婚姻安排,馬克西米連一世使哈布斯堡王室有可能控制西班牙、波希米亞匈牙利等廣大地區。他進行徹底的行政改革,在各地設置地方政府,徹底修正司法系統,並廢除許多苛捐雜稅,使奧地利各邦合併成君主制聯邦,走向中央集權。1508年,他在赴羅馬加冕途中受阻於威尼斯,就自稱皇帝,使羅馬教皇對新帝的扶立失去了發言權。他在位的末年,已經成功地把自己的族人安排在歐洲幾乎全部的貴冑巨室之列。 馬克西米連一世死後,其子卡爾五世坐享其成;除了他自己繼承西班牙包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在內的龐大家產外;他的姑媽瑪格麗特(Margaret)是尼德蘭的總督,和他的弟弟斐迪南(Ferdina-nd)共同治理日耳曼地區,而他的姐妹分別是法國、葡萄牙、匈牙利、波希米亞、丹麥、挪威和瑞典的王后,姨媽亞拉岡的凱瑟琳娜(Catherina of Aragon)也嫁給了英格蘭國王。 1521年,在沃爾姆斯(Wor-ms)召開的帝國議會上,卡爾五世抨擊了馬丁•路德的沃爾姆斯敕令(Edict of Worms),但馬丁•路德並不放在心上,因此造成了轟動性的歷史事件。這個時期,宗教改革運動風起雲湧,基督教新教在奧地利傳播迅速。 在1522年時,哈布斯堡家族的發展分成兩個線路:一是由斐迪南治理的奧地利至德意志,二是由卡爾(karl)管理的西班牙至荷蘭;而卡爾在1526年路易二世(Jagellonian King Ludwig II)陣亡後,按繼承法接管了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為以後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由於卡爾五世被土耳其人進犯匈牙利等有關國土安危的事件所困擾,奧地利新教的問題就由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來處理。新教的勢力越來越大,不斷與舊教發生衝突,終於演變成1525∼1526年歷史上所稱的「農民戰爭」,維也納大學的師生和貴族們也分成兩大陣營,互不相讓,爭鬥不休。 早自14世紀開始,日益坐大的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大軍,在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的率領下,相繼進迫匈牙利和維也納,向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威挑戰。甚至在1529年與1683年之間,土耳其曾數度兵臨維也納城下,哈布斯堡王朝花費了大量的兵力與土耳其周旋,並多次在匈牙利上演淪陷和收復的戲碼。 在這段攻防戰時期,絕不能忽略抗土英雄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他帶領歐洲擊潰土耳其的進攻。除了是一位了不起的傑出將領外,他還是精明的政治家,曾輔佐利奧波特一世、約瑟夫一世和卡爾六世等三位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一生備受榮寵,維也納霍夫堡的英雄廣場上就有他的騎馬英姿,連他所住的貝維德宮都是皇帝所賜。 土耳其軍隊在遭到奧地利人的頑強抵抗下,乃撤兵議和。這場漫長戰爭後的勝利,意外地讓哈布斯堡王朝呈現一種享樂的狂歡氣氛,並展現在建築藝術上。在17世紀,華麗、氣派的巴洛克式建築在維也納盛行,特別是在興建城堡和教堂方面。 內憂外患使卡爾五世心力交瘁,加上日耳曼各王公們紛紛把路德教派即新教當作動搖神聖羅馬帝國中央權威的武器,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權力。1556年,他把西班牙、勃艮第和義大利的領地傳給兒子菲立普二世;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和領土讓給弟弟斐迪南一世。卡爾五世失去所有權力後就退隱到修道院裡去,再不過問政事。 1571年開始曾經有一段時間,馬克西米連二世國王放鬆對宗教的箝制,大多數奧地利人都改信新教。但是到了1576年新國王魯道夫二世登基時,萖不顧當時的環境,強制人民信奉天主教,因而引發了新教與天主教的戰爭,史稱「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的菲立普二世於1580年征服了葡萄牙,他的男性後裔代代世襲為西班牙國王直到1700年。斐迪南一世的男性後裔則代代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直至1740年止。這段時間內,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力達到顛峰。 斐迪南一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新舊宗教的衝突就越演越烈,一直到他逝世時都無法控制局面。他死後,於1576年繼位的魯道夫二世反對宗教改革,他的胞弟波希米亞國王馬提亞斯(Matthias)則支持基督新教,終於釀成哈布斯堡兄弟內戰,結果弟弟獲勝後取得了帝位。 1619年,爭奪波希米亞王位的衝突導致了新舊教徒的全面性混戰。堅決反對宗教改革的斐迪南二世稱帝後,在白山戰役中大獲全勝,席捲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西尼西亞,許多新教教徒被迫出走。他還想用武力實現宗教統一,卻遭到新教教徒的誓死抵抗。1630年,瑞典為聲援新教徒,進軍巴伐利亞,取得許多勝利。1645年,維也納的形勢也十分緊張。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Perce of Westphalia)正式簽訂,「三十年戰爭」宣告結束,神聖羅馬帝國變成一些獨立國家聯繫的鬆散聯盟。


常與鄰國大動干戈

1679年,維也納大瘟疫流行;持續數年的災難給奧地利帶來了無法估計的損失,城市的建設、經濟和生活等各方面大幅度下滑。奧圖曼土耳其帝國首相卡拉•穆斯塔法柯普(Kara Mustapha)趁機於1683年帶兵圍攻維也納達兩個月之久,直到巴伐利亞、薩克森和波蘭的援軍紛紛前來,裡應外合,才將土耳其人擊潰。與此同時,奧地利皇族的世敵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也趁機覬覦德意志西部地區。1697年,奧地利人徹底擊敗土耳其人,與法國和土耳其分別訂立和約,戰爭才告結束。 1701∼1714年,奧地利因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又和法國開戰;奧地利在義大利、萊茵區、西屬尼德蘭和西班牙四個戰場同時作戰。為了與法國對抗,奧地利和英國結成歷史上著名的政治聯盟和軍事同盟。其中英國最出名的政治家邱吉爾的祖先馬博羅公爵(Duke of Marlblorough)和歐根親王,也因此成為奧地利最出色的軍人。他們聯手出擊,配合完美;先在布倫海姆(Blenheim)大敗法軍,又在奧德納爾德(Oud-enarde)獲勝,接在馬爾普拉凱(Malplaquet)和拉米伊(Ramillies)又告大勝,歐根還自行攻佔了杜林(Turin)。他們的顯赫戰績讓法人吃盡苦頭。171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Joseph I)因無男嗣,由其兄弟繼承皇位,稱為查理六世(卡爾六世)。1713年,奧法簽訂了烏得勒支(Utr-echt)和約;奧地利得到西屬尼德蘭、米蘭、那不勒斯、撒丁島等大片領地。由於此時英國退出了聯盟,查理六世並未得到西班牙,而路易十四的兒子菲力普則成為西班牙國王,但喪失了問鼎法國王位的權利。此後,查理六世便規定朝中禮節和儀式一律追隨西班牙習俗,連國王和大臣也穿上西班牙式的袍服。年輕的奧地利建築師費歇爾馮埃爾拉赫(Fischer ron Erlach)負責維也納城的重建工程,也努力將西班牙的建築風格融入他的作品裡。 在奧地利和法國交戰期間,土耳其進攻威尼斯所轄島嶼,引起奧地利強烈不滿,馬上出兵干涉。1718年,奧地利獲得了巴納特、小瓦拉幾亞等地。隨後,奧地利又與英、法、尼德蘭結盟,扼制西班牙在義大利的擴張,獲得西西里島等地。哈布斯堡王室的領土空前擴大,奧地利也上昇為歐洲強國。在以後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和第二次奧土戰爭前,奧地利曾擁有5000萬人口,12個民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但是由於幅員太大,號令不一,致使奧地利在這兩次戰爭中屢屢失敗,在義大利丟失許多領地,聲望急劇下降。在波希米亞,新教徒的土地被強迫充公後,只得進入天主教貴族的名下,可以免除納稅服役之苦;國家的正常收入減少許多,國力也隨之下降。 為了保持哈布斯堡王室領土的完整和女嗣得以繼承,卡爾六世於1713年頒布了「國本詔書」(Pragmatic Sanction),廢除先例,修改王位繼承法,規定哈布斯堡支系的相互繼承權,並允許在必要時也可以將皇冠移交給女性子嗣。 1740年卡爾六世逝世後,他年僅23歲的長女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登基為帝。她一登基就面臨了許多難題,四周虎視眈眈的人均想掠奪她的領地,特別是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和巴伐利亞國王查理七世,前者得到英國和尼德蘭的援助,後者有法國和西班牙為後盾,因而導致了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她分別打了兩場硬戰,才穩住自己的地位。戰爭在義大利、尼德蘭和波希米亞一帶展開,一場是1740∼1748年的西里西亞戰爭,另一場係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結果,介入這次戰爭的新興王國普魯士獲得了西里西亞地區,包括了波蘭、捷克、斯拉夫和德國的一部分;瑪麗亞•泰瑞莎還失去了倫巴底部分地區、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但她也取得了防禦性的勝利。此時查理七世已經逝世,由她的丈夫弗蘭茨•施特瓦•馮•洛林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號稱弗蘭茨一世,使得哈布斯堡王朝免於被肢解。不過,他的光芒完全被精明能幹的妻子所蓋過。 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時期是奧地利歷史上鼎盛時期,她與丈夫一起建立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當時王夫完全不管政治和軍事上的事務,所有的政務都由她一人負責。她不但展現了驚人的治國能力,且有識人之明,將鬆散的行政體系加以大翻修,挑選適任的人才為國家服務。這位哈布斯堡王朝空前絕後的女皇在位40年期間,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促進商貿、實施中央集權、推行義務教育和廢除農奴制度,為奧地利奠定了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奧地利人尊稱她為「奧地利之母」,但她還有許多正式頭銜:奧地利女大公、兼波希米亞女王、兼匈牙利女王、兼泰馬克公爵、兼科倫登女爵、兼蒂羅爾女伯爵⋯⋯等,全部有42個名號。而且在忙碌的政務和軍旅中,還忙生育了16個子女,是歐洲歷史上最了不起兼顧家產和事業的職業婦女。 從她的時代開始,維也納成了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住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貴族階層,實行有高效率的公務員制度,新聞界也獲得空前的輿論自由,人人都得照章納稅。她還推行了民法,廢除許多不好的法律行為,特別是酷刑。封建制度被廢除了,民族歧視也化解了,大學重新建立起來,婦女們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批優秀的國立學校也建造起來。她提倡思想自由、民主、寬容,使社會風氣顯得極為良好。猶太人再也不用穿上黃條紋、黃袖衣裳以資識別。伴隨著這些措施,音樂、藝術、建築等文化事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她勤於改革內政的同時,還受到一些周遭國家及國內保守的貴族勢力頻頻挑釁,她都能以智慧化解危機四伏的危險,她的一句名言是 「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1765年,弗蘭茨一世死後由長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接任皇位,他也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間改良吏治、提倡民主、將教堂和貴族專用的場所也開放給一般平民百姓使用,一位侯爵因之抱怨說:「如果一般賤民都能到只有貴族才能來的地方,那麼我們這些人應該到那裡去?」。約瑟夫二世笑著說:「如果只能同樣身分地位的貴族才能聚在一起,那我只能到皇家墓地裡散步了。」這對難能可貴有愛心的母子在位期間,將奧地利帶向繁榮的顛峰。他們母子對音樂的喜愛與推廣,更讓納也納成為歐洲音樂之都,知名音樂家們也紛紛前來,包括海頓、莫札特等音樂大師忖滿A都曾在維也納創造了其一生中成名的作品。在約瑟夫二世治理下,奧地利國力強盛,開始從中歐向東北擴展。1772年,與俄國和普魯士一起瓜分波蘭,得到了加利西亞和洛多美里亞;1775年,再次參與瓜分波蘭,又得到了布科維納地區。 約瑟夫二世時代雖然歌舞昇平,但西歐的法國大革命正以野火燎原之勢震撼所有歐洲王室。1790年約瑟夫二世駕崩,由利奧波特二世(Leopold)繼位,沒有什麼作為。1792年由弗蘭茨二世繼位,他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拿破崙大軍壓境,曾先後三次參加「反法聯盟」,均大敗於法國軍事天才拿破崙,因而失去了本土西部、義大利北部、西加里西和南斯拉夫領地。1797年,哈布斯堡王室宣布放棄尼德蘭南部的領地。 1804年,弗蘭茨二世宣布自己為奧地利國王;拿破崙稱帝。1805年拿破崙在閃電般戰勝義大利後,又一舉攻佔維也納,迫使弗蘭茨二世不得不遷往奧爾米茨(Olmutz)的碉堡避難。歐洲各國領導階層眼看神聖羅馬帝國日薄西山,乃迅速組成萊茵河聯盟,使本已搖搖欲墮的神聖羅馬帝國宣告解體,弗蘭茨二世成立奧匈二元制帝國,自為奧匈帝國的皇帝,仍然握有對奧地利地區的統治權。 1812年,拿破崙侵俄失利;西班牙戰場也讓法軍損失慘重而苦不堪言。反法同盟藉機死灰復燃,發動反攻。奧軍也在阿斯潘(Aspern)大敗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軍。1814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同年3月反法聯軍攻佔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同年9月,奧地利著名政治家梅特涅(Metternich)召集歐洲貴族召開了反法同盟的總結大會「維也納會議」,他巧妙地恢復了奧地利的大國地位,收復了所有失地,又組織了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邦聯」和「歐洲神聖同盟」,企圖由奧地利來主宰歐洲局勢。 梅特涅從1809年起主持奧地利外交事務達40年之久,是反法同盟中的風雲人物,為奧地利爭取到許多權利。在1816年的法蘭克福聯邦議會上,他鼓吹消滅在德意志流傳的革命思想,建議德意志各邦恢復各省的憲法和建立各省議會。在1819∼1820年的卡爾斯巴德和維也納大臣會議上,他又提出限制聯邦議會的活動。他認為召開和會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秩序,各個強國可以在和會中協調它們的行動。梅特涅且極力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在警察部長約瑟夫澤多尼茨基(Joseph Sedl-nitzky)的協助下,尋求以嚴酷的管制來保全現存的社會和政治秩序。新聞媒體的自由被完全禁止,任何有關政治的活動也一概不准舉行。這時的奧地利處在所謂的「比德邁時期」(Biede-rmeier age)中,都市中產階級興起崇尚輕歌劇、華爾滋、花紋壁紙、啤酒和臘腸的風氣。當時人口約20萬的維也納,起碼就有65家工廠每天大量生產鋼琴。奧地利似乎有一片歌舞昇平的氣象。梅特涅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在1839年頒布「婚姻家庭法」(Family Law),規定從瑪麗亞•泰瑞莎夫家一脈傳下來的子孫全是奧地利大公和女大公,包括公爵夫人和寡婦。他們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皇帝,一旦有所失職,便會喪失所有皇室的禮遇、頭銜、特權和收入。如果未經皇帝允許便擅自成婚,那麼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要被沒收一切權益。對外方面,梅特涅面臨兩個緊迫間題:維持奧地利在義大利的統治和在德意志與普魯士爭雄。當英國放棄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後,梅特涅在歐洲的影響力慢慢消失。他處理義大利問題的一系列措施導致奧地利的形象變為民族壓迫者。而普魯士組織了德意志關稅同盟,吸引各個小國紛紛參加。奧地利的威望越來越小,梅特涅的權勢也江河日下。 1845年,奧地利作家呈遞請願書抗議檢查制度,群眾也走上街頭示威遊行。雖然這次運動被軍隊鎮壓下去了,但因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所引發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猶如一堆乾柴,一點即燃。1848年2月,法國爆發「巴黎革命」,首先在義大利引起連鎖反應,接奧地利也爆發了「三月革命」,在布拉格、布達佩斯、維也納爆發了一系列起義。學生領導的群眾運動要求政權自由化,並由大學生、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等組成國民衛隊,與皇室進行武裝對抗。騷亂導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很快蔓延到全國。起義者取得了初步勝利。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同意梅特涅的辭職要求;梅特涅化裝成婦女溜出皇宮,並逃亡到英國,從此消失在政治舞臺上。 斐迪南一世面對遍及全國的革命形勢,不得不作出某種程度的讓步,頒布新憲法,舉行帝國議會選舉,賦予民眾有限的政治權利,但卻將工人排除在選舉之外。工人的要求與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發生了很大的矛盾;曾經在一個陣營戰鬥的資產階級立即掉轉槍口向工人進攻,「三月革命」持續了5個月後失敗。 這時,奧地利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相繼宣布獨立,匈牙利並且成立了共和國。斐迪南一世見勢不妙,在1848年12月2日清晨突將帝位傳給弗蘭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年輕的他在混亂中接任皇位,所以是處於一種尷尬時代,成為見證皇朝最後悲劇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皇帝,也創下哈布斯堡家族在位最長的紀錄(1848∼1916年),前後達68年之久。他當皇帝最大的貢獻是拆除維也納舊城池,以新古典風格建築「環城大道」,為王朝的終結留下迴光返照的一幕。 在他執政初期,被迫採取妥協方式治國,同意組合議會制度,釋出部分統治權。不久後從俄國借來了20萬大軍,力求恢復國內的統治秩序,很快地鎮壓了匈牙利共和國與斯拉夫人的獨立運動。此後帝國的專制變本加厲,政治倒退到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時代以前;1849∼1860年為奧地利歷史上的「新專制時期」。 外交上奧匈帝國也面臨重重難題,在薩丁尼亞的獨立運動中,奧匈帝國繼續失去對義大利北部的管轄。普魯士有計劃地排除奧匈帝國影響力,也讓弗蘭茨約瑟夫無力招架。1859年,奧地利與法國在皮埃蒙特交戰失敗,喪失了倫巴底。特別是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在本土和義大利接連失利,被迫簽訂「布拉格和約」,喪失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及威尼斯。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順勢技巧地讓奧匈帝國退出日爾曼聯盟,從此使奧匈帝國失去對日爾曼帝國的影響力,退出對中歐的影響範圍;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萖成立了起來,為德國的統一富強奠下了基礎。 普奧戰爭後,奧地利國力衰竭,不再是歐洲強國,帝國也向立憲君主制過渡。1867年,奧地利政府更迭,匈牙利人要求自治。同年12月,奧皇被迫允許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獲得自治。奧地利與匈牙利改組為「二元」君主國的奧匈帝國,奧皇兼匈牙利國王;奧、匈各有憲法實行自治,各設政府和議會。帝國政府掌管軍事、外交和財政;奧匈之間確定的貿易、稅收和開支等協定每隔10年重訂一次。奧匈帝國的版圖包括波希米亞、的里雅斯特、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加里西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尼亞以及現在的匈牙利和奧地利,成為當時歐洲僅次於俄國的第二大國。 這個帝國從建立開始就被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所困擾、帝國的內部架構比較鬆散,只是靠官僚體系、軍隊和德語等諸多因素勉強維持運轉。而德語的通行又使得日耳曼裔奧地利人的獨立意識日漸高漲。在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當政之前,廣義上的德國就已經存在了,但與整個帝國相比,國力仍非常微弱。19世紀的工業化,使越來越多的日耳曼裔奧地利人渴望獨立。另一方面,奧地利帝國本身具有的日耳曼特質又受到匈牙利和斯拉夫人的影響。帝國在同法國與普魯士的對抗中接連慘敗,導致國力大減,境內各民族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奧匈帝國是個多民族的君主國,儘管對於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來說,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但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為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致使帝國內部的民族起義此起彼伏,長年不休。 1873∼1881年間,德、奧、俄結成三帝同盟;1882年,德、奧、義又締結三國同盟。1908年,奧匈帝國宣布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導致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不滿;奧、塞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矛盾非常尖銳。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國內的斯拉夫極端人士對奧匈帝國極其不滿,希望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以便加入塞爾維亞王國的陣營,形成一個大塞爾維亞世界。 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塞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德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民眾的極其反感。同月28日,一位名叫加弗里羅•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的19歲年輕人,在塞拉熱窩一座大橋邊將奧匈帝國皇太子弗蘭茨•斐迪南公爵夫婦刺殺。這天也是土耳其於1389年在科索沃(Kossovo)戰勝塞爾維亞的紀念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所以選中這個日子,也是為了一洗前恥。這次刺殺事件的幕後操縱人物以塞爾維亞高級官員和黑手黨涉嫌最大。同年7月23日,維也納當局勒令塞爾維亞境內不得再有任何反帝國的活動,並且緝捕牽涉本案的所有官員和民眾。同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爆發。 以德、奧、義「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4年多,從1914年7月到1918年11月,參戰國家33個,捲入戰爭漩渦的人口在15億以上,死傷人口達到3000餘萬;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以歐洲為主戰場。美國、中國也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向同盟國宣戰。 從戰爭一開始,奧匈帝國就成為德國的軍事附庸;奧軍處處受制於人,作戰屢屢失利,士氣越來越低落。1916年,首相施蒂爾克被暗殺,皇后伊麗莎白也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分子刺殺於瑞士,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隱居在麗泉宮也於同年溘然長逝,由奧茲特•卡爾一世繼位。 到了1917年,議會復會,成為各個民族相互紛爭的場所;德意志人不肯放棄自身享有的種種特權,任何改革措施都無法實行;戰爭後期,民族獨立運動進入最後階段。爭取生存權利、和平及民族主義的要求發展成為與帝國的公開對抗,帝國內的各邦均成立了民族政府性質的民族委員會,波蘭人和捷克人宣布獨立,南斯拉夫人主張與塞爾維亞人聯合。大戰尚未結束,奧匈帝國已經崩潰。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奧茲特•卡爾一世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第二天,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隋a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的第一共和國。 作為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劃歸義大利。第一共和國時代的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小國,哈布斯堡王朝也隨之灰飛煙滅,成為歷史的名詞。 以德意志人為主要成分的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後,由三大黨組成聯合政府,國內經濟枯竭,社會動蕩不安。因為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原材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受到這些國家關稅壁壘的阻礙,經濟就不可避免地處於癱瘓狀態。1920年秋,基督教社會黨執政,由海尼施(Hainisch)出任奧地聯邦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並於1924年連任;而社會民主黨成為反對黨。兩黨互相傾軋,爭鬥不停,甚至組織武裝,準備內戰。基督教社會黨成立了半軍事組織「鄉土軍」(Heimwehr),領導人之一竟是以後德國納粹頭目戈林(Goering)的姻親;社會民主黨成立了親疝|主義思想的「保議聯盟」(Schutz-bund),也是一個半軍事化組織。兩個政黨組織相互對峙,互不讓步,危機一觸即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向奧地利提供緊急經濟援助,並壓制兩個政黨的爭鬥,使奧國暫時渡過難關,避免了一場內亂。 可是好景不長,從20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也影響到脆弱的奧地利經濟體系。1931年,奧地利最大的信貸銀行宣告倒閉,財政瀕於破產,社會一片混亂。此時的奧地利正處青黃不接的困境:以前的工業基地已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礦產和農產的富足也隨著匈牙利的脫離而消失,可供替換的經濟結構尚未發展成型。1932年,右翼的恩格爾貝特•陶爾斐斯(Engelbert Dollfuss)在動亂中出任總理。他宣布解散其他政黨,實行獨裁統治;社會民主黨組織大批人員進行武裝對抗。戰鬥持續了4天,社會民主黨的行動被鎮壓下去。政黨活動被禁錮,隋a利又恢復到過去的專制時代。 陶爾斐斯堅決鎮壓反獨裁的任何言行,也壓制了民主和勞工運動,他消除了與奧地利親納粹主義者勢不兩立的在野力量。當時,德國納粹的勢力在狂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領導下空前強大;他以奧地利的大部分人口均為日耳曼裔為藉口,向陶爾斐斯提出了領土要求。陶爾斐斯不敢答應,於是就同義大利結盟,企圖依靠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勢力,使奧地利的獨立自主不受德國的威脅。結果陶爾斐斯的措施激怒了親德的納粹黨人;1934年7月,陶爾斐斯終於被納粹黨人槍殺。同樣是右翼的舒施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繼任總理。陵阞熄囍a利仍然處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舒施尼格向德國尋求經濟援助。他先是用高官厚祿來籠絡奧地利納粹黨人,藉此來拒絕希特勒的領土要求;後來因為希特勒堅持要把奧國公安部長一職交結奧地利納粹黨魁阿圖爾•賽斯因克瓦特(Artur Seyss Inguart),雙方鬧翻。舒施尼格在維也納宣布了解除政黨禁令的文告,表明奧地利明確支持民主和獨立的態度。 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結盟;吞併了捷克的主要工業區蘇台德區,因為希特勒說那裡居住的都是德國人。奧地利完全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國內經濟衰敗,納粹黨人總是尋求機會製造動亂。民眾人心惶惶,對政府完全失去信心,舒施尼格已到了手足失措的地步。對內不能發展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準;對外不能打破德國的控制,擺脫隨時都有可能被兼併的命運。


曾經被納粹德國佔領

1938年3月11日,德國以「維護奧地利秩序」為名,派兵進佔奧地利。同年4月,奧地利公民投票多數贊成與德國建立「德意志帝國」,從而成為德國的一個州,自地圖上消失達17年之久。現在每年的3月11日就成了奧地利的國恥紀念日,奧地利各界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提醒人民不要忘記亡國之辱。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滅亡一年半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於一年半後的1939年9月1日爆發,奧地區並成為首要的戰區之一。這次大戰是德、義、日3個「軸心國」發動的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世界浩劫,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捲入了戰爭。全球性規模的戰爭持續了6年,死傷人口將近8000萬。最後以中、美、英、法、蘇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而告終。 在大戰中,奧地利連國名也不存在,恢復了查理曼大帝時代的舊名稱「東邊防區」。德國人的入侵,給當地的猶太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中尤以維也納20萬猶太人主要聚居地利奧波德施塔特(Leopoldstadt)所遭受的苦難最甚;自從希特勒侵入維也納後,這裡平均每天都有100多人自殺。但奧地利其他地區的反應卻不盡相同。天主教主教團在樞機主教因尼策爾(Innitzer)的代表下發表了一份文告,對納粹黨大加頌揚,並自認是日耳曼人。許多奧地利人對希特勒的到來發自內心的歡呼,而且法西斯納粹最殘忍的劊子手中有許多是奧地利人,扮演了納粹德國的幫兇角式C僅在奧地利就有6.5萬名猶太人慘遭不幸。不過,絕大多數的奧地利人仍然對納粹統治深惡痛絕,大批的猶太人和反對納粹黨的民眾設法逃離這場空前的浩劫,並進行積極的反抗。納粹德國佔領的前10天就有9萬名反納粹的奧地利人被捕,並且大都在達豪和布成瓦爾德(Buchenwald)被殺害。但奧地利人民的抗暴行動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且依國體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式。左翼的共產主義者和右翼的君主主義者都採取積極的競爭,而走中間路線的社會主義者則比較傾向於消極的抵制,工廠的工人也紛紛用怠工的方式表達不滿。但由於力量分散,沒有統一的行動,容易被德國人各個擊破;因此,反德團體逐漸走上聯合之路。 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對奧地利的反德行動起了積極作用。宣言表示:無論奧地利在戰後的審判中被證明當初是被迫或甘願站在納粹的同一邊的,都要依據「它為本身的解放所作的貢獻」而決定如何處置。此時,奧地利人已經在暗殺希特勒的施陶芬貝格伯爵計劃(Count van Stauffenberg Plot)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接收到暗號後,他們馬上在維也納發動政變,抓住一些納粹高級軍官,把他們關在維也納市中心環城馬路從前帝國時代的國防部裡面。有一位索科爾上尉(Captain Sz-okoll)在政變失敗後,仍然下令解散最兇殘的「蓋世太保」黨衛軍(S. S.)。那些被監禁的納粹軍官設法逃脫後,立刻下令全城戒嚴,全力搜捕反德分子。服役於維也納德國國防軍中,凡是和貴族有關係的奧地利人一律免職,許多人更遭到處決。索科爾上尉不僅從德國人殘酷的報復行動中死裡逃生,還被巧妙地晉升為國防軍少校。此後又巧立名目,使得維也納國防軍各級單位裡多出不少職位,讓他安排了大量支持反德行動的秘密組織成員。 戰爭後期,奧地利本土也成為戰場,損失非常慘重。國內各大城市都被盟軍飛機炸成廢墟,僅維也納就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珍貴的古典建築也燬於砲火。1945年3月,在反德成員的配合下,盟軍順利地佔領了奧地利全境;維也納得到光復。 根據1945年7月的美、英、蘇三國首腦波茨坦會議的決定,由美、英、法、蘇四國共同佔領和管制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也由四國軍事當局共同管理。由於同盟國在戰時就已經宣布戰後即恢復奧地利的獨立主權,所以蘇軍佔領區於1945年4月就成立了以卡爾•倫納(Karl Renner)博士為首的奧地利臨時政府。10月,四個佔領國都承認臨時政府;11月,舉行議會選舉,成立了以人民黨和社會黨為主、包括共產黨和無黨派人士在內的新政府,卡爾•倫納當選為總統,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宣布成立。到了1953年,在「聯合國救濟總署」和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奧地利蛻棱o到復興,人民生活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奧地利共和國與各個鄰國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了恢復獨立,奧地利政府做出了10年的長期不懈努力。這期間,由佔領國外長及其代表共舉行了300多次會議,但仍未能就奧地利國家條約的問題取得一致的意見。四國意見不統一,其實是美蘇之間的分歧,蘇聯把奧地利作為迫使美國在德國問題上讓步的一張王牌,提出佔領軍在對德和約簽訂以前仍留在奧地利;美國則想把奧地利拉入西方集團。在雙方都達不到目的的情況下,均希望奧地利成立東西方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奧地利政府為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也同意永久中立,以便盡快結束被佔領狀態。1955年5月15日,美、英、法、蘇四國在美泉宮與奧地利政府簽訂「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即對奧和約,簡稱「國家條約」。條約宣布尊重奧地利的獨立及其在1939年國界內的領域完整,規定奧地利今後不得與德國結成任何形式的政治或經濟聯盟。同年7月,條約由四佔領國批准生效。在生效後的90天內四國佔領軍全部撤走;同年10月25日,最後一名蘇聯士兵離開了奧地利。次日,奧地利國民議會通過奧地利實行永久中立的憲法條文;這一天被定為奧地利的國慶日。同年12月14日,奧地利加入聯合國,1960年加入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冷戰結束後,為適應變化莫測的國際形勢,奧地利對其以中立政策為核心的對外政策進行了調整,致力於開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動。20世紀80年代東歐國家解體,造成大量南斯拉夫移民遷入後,保守的右翼派人士開始倡導反移民的主張。 1995年,奧地利先後加入歐洲聯盟和北約的和平伙伴關係計劃,與歐盟的關係成為其外交的首要重點。奧地利積極主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謀求自身能夠在歐盟內發揮出獨特作用;它呼籲加強歐洲議會的作用,改革歐盟的各級機構,從而推動歐盟朝著盡可能有利於擴大中小國家成員國發言權和維護其利益的方向發展。1998年下半年,奧地利首次輪值歐盟主席團。 由於地理、歷史和文化淵源,奧地利非常重視與東歐鄰國的關係,積極推動歐盟和北約東擴,認為這是實現歐洲長久穩定戰略的最佳選擇。目前,奧地利與西歐聯盟及北約有密切的合作關係,但同時強調奧地利不放棄永久中立的地位,認為這符合奧國的根本利益。但奧地利在中立政策上的態度受到其他歐盟國家的批評,認為奧地利加入了歐盟並享有了一切權利。一旦歐盟發生政治危機,奧地利就無中立可言,作為成員國不能只想受益而不履行其應盡的義務。 奧地利現在正致力於把本國建設成一個社會福利高度完善的民主國家,能夠提供就業保障、高額薪資、家庭津貼和平抑物價補助等,能夠為民眾提供更多的服務,讓民眾享有更多的權利,過著富裕安寧的生活。 1992年5月12日國內舉行總統選舉,由托馬斯•克里斯提爾(Thomas Klestil)勝出,1998年7月連任。2004年4月12日國內再度總統選舉,由社民黨成員海因茨•菲舍爾(Heinz Fischer)當選總統。



行三權分立聯邦制

奧地利是一個聯邦制共和國。現行憲法於1920年10月1日通過,同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通過附則,對憲法做了補充修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憲法被廢除。1945年奧地利重建後,宣布1920年憲法和兩項附則繼續有效。根據1955年12月19日修正的憲法規定:奧地利是一個永久中立的聯邦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全體人民,由上奧地利(Upper Austria)、下奧地利(Lo-wer Austria)、施蒂里亞(Styria)、蒂羅爾(Tirol)、克恩滕(Carinthia)、薩爾斯堡(Salzburg)、布根蘭(Burgenland)、福拉爾貝格(Vorarlburg)和維也納(Vienna)等9個聯邦州組成,以維也納妞鬼熙ㄘ狾b地,並且以德語為國語。憲法規定奧地利永遠不得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也不得在國內設置外國軍事基地。憲法把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嚴格地分開。 國家的聯邦制度,體現在中央政府與各州政府之間分權和中央立法機構成員的組成方面,中央政府擁有比較廣泛的立法權和行政權。在其他具體領域,由中央制定原則或詳細的立法,各州負責執行,剩下的所有權力全部歸各州所有。 聯邦的行政權屬於聯邦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總統是國家元首和三軍最高統帥,每屆任期6年,連選可以連任一次。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有受理和派遣外交使節,以及締結條約等權力。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組成。 聯邦立法機構包括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國民議會即國民院也叫下院,聯邦議會即聯邦院也叫上院。下院有議員183人,由全國25個選舉區內年滿20歲的公民按比例代表制度,以平等、直接、秘密和親自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每屆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並且由議員中選出議長、第二議長和第三議長各一人。下院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職儀式,通過不信任表決罷免聯邦政府及其成員。所有議案全部由下院提出;上院只有延遲議案實行的權力。上院有議員63人,由各州議會選派,名額因各州人口的多寡而不同;人口最多的州可以選出20人,人口最少的州則選出3人。上院議長由各州依照字母順序輪流擔任,任期半年;每一名上院議員還要選任候補議員一人。上院代表各州的利益,它對國家立法的影響僅限於行使暫時性否決權。它有權將下院通過的法律提案駁回;但如果下院堅持原案,上院則不能再提異議。下院和上院聯合組成聯邦會議即國會,是舉行聯邦總統宣誓和宣戰決議的會所。國會應該在下院會場用聯席會議的形式召開,通常情況下由總統負責召集。會議主席由兩院議長輪流擔任,但第一次會議主席一定要由下院議長擔任。國會的議事規程,是依照下院的議事規則實施。聯邦議會兩院議員在執行職務時,不受它顝諤禲A並且有言論負責特權。 聯邦總理由總統任命,為國家的最高行政長官。聯邦政府的總理、副理和各部部長,都有出席聯邦兩院議會的權力,但是聯邦政府只對國民院負責。政府負責指導和執行國策;部長任職後是否能夠繼續任職,要看聯邦議會的議員們是否繼續信任來決定去向。各州州長由人民選舉產生,並具有雙重職權,不僅是本州負責處理中央管轄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也是負責處理本州自治事務的總理。在維也納,最高長官就是市長。 在行政區域劃分方面,全國有9個州(參閱本書第24頁),15個有主權的城市,84個區和2355個鄉鎮。 司法權屬於法院,軍事裁判除了戰時外不得實施,通常訴訟廢止死刑。法官由聯邦政府總理提請總統任命,行使司法權的時候,不受行政權的干涉。法院對已經正式公布了的法律沒有審查的權力,但是對於命令的適用範圍,如果認為有違反法律的疑問時,可以停止訴訟程序,申請憲法法院廢止該項命令;各級司法機構應與行政權分離。聯邦設有三個最高法院:憲法法院,保護公民的憲法權利,調解州與中央政府之間在執政憲法方面的爭議;行政法院,審理涉及官方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背行政權限的案件;最高法院是審理刑事和民事案件的最高審判機關。各州設有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 奧地利定每年的3月11日為國恥日,4月27日為獨立日,10月26日為國慶日,以火絨草為國花,以貴蛋白石為國石,以家燕為國鳥。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的比例為3比2。自上而下由紅、白、紅色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奔堡大公里歐伯魯特五世在與英王查理一世激戰時,大公所穿白色的戰袍上沾滿了敵人的鮮血,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大公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的顏色。1786年約瑟夫二世國王將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總統、部長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都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則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是一隻黑色雄鷹,頭戴金冠,兩爪分別抓著一個金色的錘子和一把金色的鐮刀,胸前的盾面上為國旗圖案,兩爪上還套有被打斷的鎖鏈。鷹是奧地利的標誌,壁形金冠象徵中產階級,鐮刀代表農民,錘子象徵工人,被打斷的鎖鏈表示奧地利人民不受任何束縛,於1945年恢復了獨立。 國歌是「讓我們拉起手來」,由保拉•普雷拉多維克(Paula Preradovic)作詞,莫扎特(Mozart)作曲。歌詞頭行中譯文為「山巒重重的國土,江河之畔的國家」。 在政黨方面,國內的第一大黨叫做社會黨(Soziails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簡稱SPO,現任黨魁克理瑪(Victor Klima)。成立於1945年,前身是1889年由維克多•阿德勒(Victor Adler)建立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匈帝國時期,此黨為工人階級的代言人,處於反對黨的地位。1918年,這個政黨是建立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的主要推動力量。1919年由黨魁卡爾•倫納出任政府總理職務,1920年下野。1934年,奧地利法西斯主義者取締了社會民主黨,但許多黨員甘冒著巨大的個人危險,積極從事反法西斯的地下政治活動。1945年奧地利由盟軍解放後,社會民主黨重新獲得合法地位,並改名為社會黨,由卡爾•倫納當選為奧地利第二共和國的第一位總統,直到1966年,社會黨一直與國民黨組成聯合政府。此後有一段短暫的時期,社會黨淪為在野黨的地位;由新黨魁布魯諾•克林斯基(Bruno Kreis-ky)進行了黨內改革,不但使黨的力量壯大,走上重新執政的道路,也為奧地利的民主福利制度奠定了基礎。自1970年起到現在,社會黨長期成為執政黨。1992年國會重選再度告捷,由黨的領袖克里斯泰(Thomas Klestil)出任總統,福朗尼斯基(Franz Vranitzky)擔任總理。1994年的國會大選中,該黨得票65席,仍係國內第一大黨,由華德翰出任總統,仍由福朗尼斯基擔任總理。1995年解散國會重新薯璊j選,社會黨席次增為71席,再度蟬聯,由克里斯泰出任總統,克里瑪(Victor Klima)擔任總理。1999年10月國會進行新的大選,社會黨席次減為65席,與國民黨聯合執政,由克里斯泰續任總統,總理職務則由國民黨的徐瑟(Wolfgang Schüs-sel)出任。2004年4月25日,國內舉行總統大選,由該黨獲勝,推出海因茨•菲舍爾為總統。社會黨約有60多萬黨員,擁有許多宣傳媒體和代表各種行業及特定利益集團的黨組織。在許多地方,區域和9個州的一級黨組織中,黨員可以民主地就各項政策進行投票。黨的代表大會也用秘密投票的方式選舉黨的領導。社會黨也是社會黨國際的成員,認為社會主義運動的根本價值是實現自由、平等、正義和團結。在對外政策上,強調奧地利作為工業強國、應在歐洲聯合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對內主張保證就業,提高工人的社會權利,完全實現福利國家的目標。 自由黨(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簡稱為FPO,是現在國內的第二大政黨,也是極右派有反對外國移民排外色彩濃重的政黨,成立於1955年,其前身為成立於1945年的獨立者聯盟,成員大多是對社會黨和國民黨感到失望、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人。自由黨反對馬克斯主義和各種階級鬥爭,主張以伙伴原則建立理想社會。自1955∼1966年間,社會和國民兩大政黨執政的局面,始終阻礙著它的進入政府,只能在國會中扮演反對黨的角色。在1971∼1983年間、社會黨出組少數黨政府的情況下,它才成為協商夥伴,它的主張在國會中才開始有若干影響力。1983年,自由黨在歷史上第一次作為執政小夥伴、和社會黨組成聯合政府。1994年大選獲42席;1995年國會解散後的重新選舉中,降為40席。1999年10月的國會大選中奪得53席,成為國內第二大黨,得以入閣參加聯合政府,因當時黨魁海德(Joerg Haider)曾公開讚揚希特勒,而被歐盟各國加以制裁。2000年5月由蘇珊萊斯柏瑟出任黨魁擔任聯合內閣副總理,才使奧地利和歐盟恢復正常關係。這個政黨只有10多萬名黨員,但在國內頗具影響力,在國會中得票率仇v年上升。 國民黨(Österreichische Volks Partei)簡稱OVP,初創於1945年,是信奉基督教社會主義信條的政黨,由奧地利職工聯盟(ÖAAB)、奧地利經濟聯盟(ÖWB)、奧地利農民聯盟(ÖBB)、奧地利婦女運動(ÖFB)、青年人民黨(JVP)和奧地利退休人員聯盟(ÖSB)等組成,在全國9個州內都有一級的黨組織。此黨主張在全歐範圍內建立自由、民主、獨立、和平的奧地利,信奉自由和法治的社會秩序,認為保護公民個人的人格尊嚴是黨的最高義務,並竭力實現人民生活的富裕化。主張讓公民更多地參與國家的重大決策,在不損害國民利益的前提下,進行有計劃的移民和為政治避難者提供幫助。在經濟上則主張自由化原則,倡導社會市場經濟。對外政策與社會黨一致。這個政黨目前是國內第三大黨,但多數是和第一大黨的社會黨組成聯合內閣。在1994年的國會中獲52席,是國內第二大黨。在1995年的國會改選中獲53席,仍居全國第二。在1999年10月的大選中,又降為52席,淪為國內第三大黨,但卻風雲際會由黨魁徐瑟出任當時新聯合政府的總理。 綠黨簡稱GA,是目前國內第四大黨,它在1986年首次國會大選中就獲得席位,雖然所佔席位不多,但卻意味著兩大政黨在國會中擁有絕對多數席次的時代已經結束。它在1994年大選中得到13席。1995年的國會改選中降為9席,成為第五大黨。1999年10月的大選中,又得到13席,再升為第四大黨。黨魁比倫(Alexznder Van der Bellen),主張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民主化,並隨著綠色和平運動在全球的發展,使綠黨成為一支潛在的政治力量。 自由論壇(Liberal Forum)簡稱LF,是1993年2月9日,由5名脫離自由黨的國會議員所組成,當時在國會中只擁有3個席次,因立場和自由黨相似,對選民沒有特別吸引力,所以發展困難。在1994年的國會中擁有11席,是當時的第五大黨。在1995年國會改選後剩下10席,仍係國內的第五大黨,但在1999年10月的大選中,全軍盡墨,沒有取得任何席位,因此在新國會中被除名,黨魁為徐米德特(Heide Schmidt)。 奧地利人參加任何政黨都非常容易,只要參加某政黨聚會,填張簡單的表格就可成為黨員。奧地利人也喜歡以顏色區分三大政黨,紅色代表社會黨,黑色代表國民黨,藍色代表自由黨。半個多世紀以來,奧地利各主要政黨在治國理念上是持合作態度,在對重大的外交、內政方面,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爭議和原則性的分歧。


歐洲的心臟

奧地利共和國(Republic of Austria)位於中歐的南部,它西北鄰德國,北和捷克接壤,東北界斯洛伐克,東接匈牙利,南臨義大利和斯洛文尼西,西與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為鄰。這是一個內陸國家,邊境線全長2707公里;其中同匈牙利有354公里的邊境線,與斯洛文尼亞有330公里的邊境線,同義大利有430公里的邊境線,與瑞士有167公里的邊境線,同列支敦士登有35公里的邊境線,與德國有819公里的邊境線,同捷克有468公里的邊境線,與斯洛伐克有103公里的邊境線。由於歷史原因和地處歐洲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奧地利素有 「歐洲的心臟之國」和東西方「十次穭f」的美稱。 這個國家的面積是8.3858平方公里,國土形狀像一把平放的小提琴;從東到西綿延525公里,由北至南最窄處僅46公里,最寬處約265公里。 奧地利是個多山的國度,山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70%。東阿爾卑斯山脈(Eastern Alps)綿延起伏,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涵蓋福拉爾貝格、蒂羅爾和薩爾斯堡等3個州,並向南延伸到克恩滕州,然後向東,高度漸降,直達維也納西南部。 東阿爾卑斯山脈由北萊姆斯頓阿爾卑斯山脈(North Limestone Alps)、中阿爾卑斯山脈(Central Alps)和南萊姆斯頓阿爾卑斯山脈(South Limestone Alps)等三支從東往西伸展的山脈所組成。 達赫施泰因(Dachstein)山脈為阿爾卑斯山北部山體,在奧地利的上奧地利、薩爾斯堡和施蒂里亞等三州交界處,最高處海拔2995公尺。高山冰川中以哈爾斯塔特(Hallstall)冰川最大,面積有5.3平方公里。山區景色秀麗,有冰洞和岩洞穴,吸引了滑雪者、登山者和遊客。 雷蒂孔(Rhätikon)山脈是中阿爾卑斯山的山群,地跨瑞士的東部、列支敦士登南部和奧地利西部,隔著蒙塔豐(Montafon)和普雷蒂哥兩山谷,最高峰為謝薩普拉納峰;此地以旅遊業為主要經濟支柱。 厄茲塔爾(Otztal)山大部分在奧地利西部,小部分在義大利北部,許多峰巒被積雪冰川所覆蓋;最高峰是海拔3774公尺的維爾德峰。 肯勒塔爾(Zillertal)山脈是中阿爾卑斯山的一段,自厄茲塔爾山和布倫納羅山口向東北延伸,至上陶恩山脈,長56公里,為齊勒河的發源地。最高峰霍赫法伊勒山海拔為3510公尺,旅遊和冬季運動比較發達。 上陶恩山(Upper Tauern Mou-ntain)是奧地利南部東阿爾卑斯山的一段,長度為110公里。高峰林立,主要有松布利克峰、三巨頭峰、安科科爾峰和霍赫阿爾姆峰等。穿山公路有費爾伯陶恩隧道和霍赫托爾隧道。有鐵路穿過8公里長的陶恩隧道,此地以登山和滑雪聞名於世。 下陶恩(Niedere Tauern)山是奧地利中部東阿爾卑斯山的山嶺,位於恩斯河與穆爾河之間,從東向西延伸75公里,直達西河源頭。景觀美麗,樹木蔥郁,最高點戈靈峰海拔3289公尺。山中有很多避暑勝地和冬季運動中心。南坡有大片草地用來牧羊;北坡則以狩獵小羚羊而著稱。 大格洛克納(Grossglockner)山在蒂羅爾和克恩滕兩州邊界上。山上冰川以帕斯泰岑冰川最出名,長8公里、寬5公里,極為壯觀。山區景色誘人,可開展冬季運動和登山,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主峰海拔3797公尺,有「奧地利屋脊」之稱。 基茨比厄爾(Kitzbiihel)山蜿蜒於奧地利西部,長64公里,東西走向;最高峰為西部的克羅伊茨峰,海拔2937公里。圖恩山口把山脈分成兩段,有公路穿過。山中也有很多避暑勝地和冬季運動中心,是遊客們的樂園。 卡拉萬克山脈(Karawanken Range)自義大利塔爾維西奧沿斯洛文尼亞至奧地利邊界向東延伸80公里。東部的霍赫施因爾山海拔2570公尺,主要由石灰岩構成。有8公里長的隧道橫穿山脈,連接奧地利的菲拉赫和斯洛文尼亞的耶塞尼采。登高遠眺,北部的沃爾特等湖泊景色盡收眼底。 布倫納羅山口(Brenner Pass)位於奧義邊界,是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最低和最重要隘口之一,介於厄茲塔爾山和齊勒塔爾山之間,為亞得里亞海和黑海水系分水嶺。自古就是義大利北部重要出口,是德國和義大利之間的主要通道。有鐵、公路從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經該山口到義大利的威羅納。20世紀70年代有一條現代化公路連接奧地利的庫夫施泰因與義大利的摩德納;附近的布倫內羅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三次會晤的地方。 錫爾夫雷塔山(Silvretta Mt.)是沿瑞士和奧地利邊界延伸的雷蒂亞阿爾卑斯山的一段山巒;奧地利境內的皮茲布因峰海拔3312公尺。這裡的登山運動和冬季運動開展得非常廣泛。 楚格峰(Zugspitze)位於德國和奧地利的交界處,是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韋特施泰因山區的組成部分。峰頂設有氣象站。以美妙的景觀和滑雪、登山而聞名,從山腳到山頂有高空纜車服務。 阿爾卑斯山脈(Alps Mountain Range)是橫亙中歐南部的巨大山系,也是舉世公認的休養、登山、滑雪和旅遊勝地。這裡空氣新鮮,水流清冽,環境安靜,對觀光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奧地利所有的山地都屬於阿爾卑斯山脈的一部分,雖然高度不一,但大都風光瑰麗壯觀,有些高山之巔終年積雪,成為滑雪運動和登山運動者喜愛的場所。 奧地利東部則由平原、丘陵和森林組成;東阿爾卑斯山脈東端逐漸隱沒成山麓小丘,緩緩地向多瑙河谷地延伸,形成上奧地利州和下奧地利州一帶的花崗岩和片麻岩高原,以及布根蘭的潘諾尼亞(Panonian)低地平原。 介於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之間的維也納盆地,一直伸展到匈牙利平原。多瑙河流經盆地地區,形成水上交通走廊;是由匈牙利進入德國、捷克和斯洛伐克南下亞得里亞海進入地中海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盆地內部有許多小丘陵和小平原,土質非常肥沃,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農業區。 多瑙河(Danube River)是歐洲第二大河,它流經奧地利東北部,是奧地利的主要河流。全長2856公里;源出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黑林山東麓,在帕紹(Passau)流入奧地利,一路流淌350公里,從林茨和維也納兩個城市蜿蜒穿過,進入斯洛伐克境內,然後流經匈牙利、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最後在羅馬尼亞境內注入黑海。對於奧地利這樣一個沒有海港的內陸國家來說,船隻來來往往、貨物運行暢通的多瑙河是奧地利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對奧地利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滋潤了河畔肥沃的土地,提供了航運便利,還擁有巨大的水電資源。多楫e是著名的國際航道,幹流上有多座水力發電廠;溝通萊茵河、因河、多瑙河的大運河在1989年通航,溝通多瑙河、奧得河和易北河的大運河也正在規劃中。多瑙河的顏色隨季節而變化,有時固然是藍色,但有時也會變成灰色或其他的顏色,因此多瑙河並不絕對是藍色的。這條韻味無窮的河流,有時在狹谷中奔流,有時也會豁然開朗,流向明媚的平原,有時沖刷峻峭的懸崖,沿岸景色變化萬千,情趣盎然。在北岸,有500多處地穴,有的可以相互溝通,形成地下迷宮和天然防空避難所。 德拉瓦河(Drava River)是多瑙河右岸的主要支流,源出義大利卡爾克尼阿爾卑斯山,全長719公里,大部分在奧地利境內。此河水流湍急,形成阿爾卑斯山脈最長的縱向河谷;建有一系列的水電廠,能夠保證奧地利全國約1/3的用電量。 因河(Inn River)也是多瑙河右岸主要支流。源出瑞士的盧加諾湖,全長510公里,經奧地利流入德國的巴伐利亞,接納支流薩爾察赫河,形成奧德的一段邊界,在德國的帕紹與多瑙河匯合。中、下游流域是農業區,上游建有水力發電廠。 萊茵河(Rhine River)是條具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傳統的水道。源出瑞士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經奧地利、德國、法國、比利時,在荷蘭的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長1319公里,博登湖以下800公里可以通航,是歐洲最大最重要的水上航線。 奧地利重要的河流還有恩斯河(Enns River)、穆爾河(Mur Ri-ver)、施泰爾河(Steyr River)和特勞恩河(Traun River)等。 奧地利境內湖泊星羅棋布,從西部邊境的博登湖到東部邊境的新錫德爾湖之間,共有80多個較大的湖泊和無數個小湖泊。 博登湖(Bodensee)地處奧地利、瑞士、德國的交界處,這裡原先是個古老的冰川盆地,是歐洲最大的湖泊。面積541平方公里,長66公里,寬14公里,平均水深90公尺,最深處達252公里,湖周長約200公里,為萊茵河河道的一部分,航運溝通沿岸三國。博丹呂肯山將湖分為溫特湖和郁伯林根湖兩部分;溫特湖中有賴謝瑙島,郁伯林根湖中有邁瑙島。湖泊沿岸地區風光明媚,氣候溫和;周圍高山長年冰雪掩蓋,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湖中有個世界最大的水上露天舞臺,有趣的是觀眾的座位卻是在岸上。 新錫德爾湖(Neusiedler Lake)位於奧地利東部與匈牙利西北部的交界處,海拔113公尺,是奧地利的最低點。面積356平方公里,長36公里,寬6∼14公里。水很淺,平均深度不到1公尺,最深也不過2公尺;水源來自小溪和地下水,沒有天然外流出口。湖面高低和大小隨氣候變化而不同,有運河連接拉布尼茨河。湖岸蘆葦叢生,是250多種珍禽和候鳥的棲息地,為國際禁獵區。此湖能調節氣候和地下水,還能為造紙工業、纖維工業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湖中央有條國境線,但實際上兩國民眾可以在湖中央自由地游來游去。 奧地利擁有全歐洲最大的地下湖。位於維也納西面的亨特爾布呂地下湖原來是一口開採石膏的礦井,建於1848年,後因地下水噴射而停止開採;1932年被改為地下湖供人們參觀遊玩。湖面積6200平方公尺,深1公尺多;湖水呈藍色。 薩爾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是奧地利中北部的風景區,主要由特勞恩河盆地構成,以湖泊和山地景色美麗而著稱。有30多個湖泊,如艾特湖、特勞恩湖、沃爾夫岡湖、蒙德湖和哈爾施塔特湖等。周圍有達赫施泰因山、托特斯山和瓦爾謝內克山等。薩爾茨卡默古特的意思是「鹽穴寶藏」,因為巴特伊施爾、哈爾施塔特、巴特奧塞的監礦早在鐵器時代就已經開採了。這一區域盛產木材,為製材工業、造紙工業及纖維製品工業提供原材料。牲畜飼養、湖水水力發電、牛奶業、水泥業等都很重要。但這裡的主要收入還是源於旅遊業,不僅風光美麗如畫,湖水還可左v療疾病。所以世界各地遊客蜂擁而至,一邊欣賞奇異的風光,一邊品嘗帶有澀味的湖水。 奧地利也有很多溫泉。全國有25個著名天然硫礦泉,有9個鹽泉,19處含鐵質的泉和井,11座鹼性溫泉,8個重要的天然溫泉。此外,還有數不清的含礦物質的泉水和水流。 這個國家享有「綠色之國」美名。國土的2/3被森林和草地覆蓋,是中歐森林密度最高的國家。樹木以雲杉為主,是奧地利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而且森林面積每年都以快速度增加。 奧地利屬於溫帶氣候,西部和西北部受大西洋影響,具有從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東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的特點,全國可分為三個氣候區。西部日夜溫差及冬夏季均不及東部明顯。東部屬大陸性氣候,比較溫暖、乾燥,7月份氣溫通常在19℃以上,年雨量少於800公釐。中部山區是典型的山地氣候,雨量大,冬長夏短。西部屬海洋性氣候,比較濕潤,年雨量超過1000公釐。一般來說,奧地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7℃∼10℃之間。每年7月溫度約為17℃;1月平均氣溫是-3℃。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經常被冰雪覆蓋。雨量充足,年雨量在700∼900公釐之間,個別地帶達到200公釐。維也納地區最炎熱的季節是7、8月份,30℃的溫度比較常見,但一般持續時間很短。 地理和氣候的多樣化相應帶來了動植物品種的豐富多彩,且分布變化基本與氣候、地勢變化相一致。在海拔較低的地方,是中歐最典型的櫟屬植物和山毛櫸的混合林;海拔488公尺以上的地帶是山毛櫸和冷杉的混雜林;海拔1220公尺以上地區以冷杉居多;在更高的地方是落葉松和義大利五針松。森林地帶以上是高山草地,森林地帶以下是農作物草地。在廣大的森林草原中,生活著多種動物。平原地帶有子、鹿類、兔子、野雞、狐狸、松鼠,阿爾卑斯山的高山地區有岩羚羊、旱獺、山穴鳥、山羊,諾伊齊德勒湖的蘆葦蕩中有紫鷺、琵鷺和鴨嘴獸等。 奧地利多山多水,環境宜人,政府投入大筆經費來整治河流湖泊,告誡民眾愛護自己的家園,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天然的奇山異水加上良好的保護措施,吸引人們觀光賞玩,充分地體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好景色。


市場經濟和社會福利

經過戰後60多年的發展,奧地利早已從一個遍布戰爭創傷、經濟發展遲緩的落後國家、轉變為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人均產值、勞動效率、經濟效益、人民生活質量均已超過歐盟的平均水準,是一個典型的富民小國。這對於沒有原料、沒有馳名國外的名牌商標、而且財力和人力資源有限的國家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奧地利維持著世界上一流的社會福利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地利作為納粹德國的幫兇和受害者,經濟受到嚴重的創傷。工業體系被完全破壞,工業部門都已癱瘓,工業中心維也納新城被炸成一片廢墟,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戰爭的創傷、再加上支付沉重的戰爭賠款和四國佔領軍的費用,使奧地利缺乏恢復經濟的必要資金,人民生活極為艱難。新政府立即著手恢復金融體系和接受馬歇爾計劃。1945∼1955年間投資的重點是能源、交通、農林、鋼鐵、旅遊等部門,儘管有些重工業部門當時還在被佔領區內。1949年,工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水潭。1955年,「國家條約」簽訂後,奧地利恢復了對油田和其他資源的控制權;經過一系列改革,奧地利經濟進入迅速發展階段,被譽為「沙漠中的綠洲」。奧地利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推行社會市場經濟政策;企業國有化;社會夥伴關係制度;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充分利用東西方市場橋的地位。 推行社會市場經濟政策,供求關係是主要的調節因素;但在一定限定內,國家可通過規定物價、整頓市場秩序、稅後、預算等手段對投資、生產、分配、價格等方面進行宏觀調控,保證經濟生活協調穩定地發展。 奧地利企業國有化程度在西方是最高的。戰後,政府將過去被納粹控制和掌管的重要部門如鋼鐵、銀行、郵政和交通等實行國有化,在經濟恢復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必須按照私有制原則來運作,是奧地利經濟的一大特色,並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績。 奧地利人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社會動亂的慘痛教訓中認識到,社會穩定是發展經濟的必要保證。在社會黨倡導下形成了一種政府、勞工和工業界之間幾乎在一切經濟政策方面都進行合作的「社會夥伴關係」制度。1957年,政府批准成立「工資和物價平衡委員會」,並即開始工作。委員會由奧地利聯邦商會、奧地利農民協會、奧地利職工協會和奧地利工會聯合會等四大行業組織各派兩名代表,再加上4名政府官員組成。委員會主席由聯邦總理或代表他的內政部長擔任,專家以顧問的身分出席會議。在委員會及其下屬委員會中,一切決定都必須一致通過。平衡委員楊C月開會一次,主要是復議和討論有關小組裡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問題。開會前,四大行業組織的主席先與各自的專家就會議議題進行討論。奧地利國家銀行行長等也出席會議,政府的各項政策都是在徵得社會夥伴的同意下制定的、平衡委員會下設工資問題、物價問題及經濟與社會問題等三個委員會,工資委員會由勞資雙方代表組成,任務是在某一行業工會通過奧地利工業聯合會提出一頂新的工資合同和要求同資方進行談判時,予以批准或拒絕。小組委員會同意了,勞資雙方就可以進行談判;委員會不對談判施加影響,勞資雙方在工資標準方面有完全的自主權。在奧地利,集體合同的有效性類似正式的法律,許多有關社會福利的具體規定都是由聯邦商會和奧地利工會聯合會的有關小組委員會負責起草和定稿的。物價問題小組委員會由四大行業組織、財政部和內政部的代表組成;主要作用是確保均衡分配不可避免的提價幅度和提價時間的問題,阻止任何集團利用特定的市場形勢來哄抬物價。物價小組委員會只能與要求提高價格的組織進行自願合作,不能完全阻止價格的上漲,也不能對利潤施加任何決定性影響。1963年成立的經濟與社會問題顧問委員會為經濟改革提供科學依據,顧問委員會由四大行業組織各指定3名代表畢芋A對經濟政策進行逐項研究,並在研究之後提出建議報告,這些報告在發布之前要徵得四大行業組織主席的同意,也就是說,這些建議需獲得奧地利經濟政策社會夥伴的同意。因為社會夥伴關係制度的實行,奧地利政府公布的幾乎每一項新的經濟政策或措施都很少引起罷工或社會騷亂,奧國勞動者每年花在罷工上的時間在發達國家中是最少的。奧地利自認為是「勞資關係最和諧的國家」,穩定的社會條件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德國是奧地利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世紀60至70年代,在德國馬克隨本國經濟的騰飛不斷昇值的情況下,奧地利沒有聽任先令貶值,而是將奧地利先令與德國馬克的匯率固定在9:1的水準上,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迫使工業界將競爭的著眼點從價格因素轉向質量因素,從而奠定了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 奧地利地處中歐,長期以來都扮演為東西方貿易「搭橋」的角色。奧地利以外貿立國,出口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近1/4,與150多個國家或地區有貿易關係。主要出口商品有鋼鐵、機械、交通工具、代工製品和食品,進口的是能源、原料和消費品。德國、義大利和瑞士是奧地利最大的3個貿易夥伴,匈牙利、捷克等國與奧地利的貿易額也有較大的提高。 這個多山的國家,山地佔國土總面積的70%,可耕地佔18%強,農林業職工僅2.6萬人,佔從業人數一成弱,但近80%的所需食品可由本國農業提供。奧地利還是個農產品出口國,自給程度超過百分之百;它的農業高度發達的關鍵是機械化程度高,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次之。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已經普遍使用;由於耕種、灌溉、施肥、鋤草、收割、運輸全部實行機械化,一戶農民往往能同時耕種數十公頃土地、飼養幾十頭豬或幾十頭牛。在海拔較低的地帶牧草豐盛,牲畜飼養業非常發達;畜產品已超過國內的需求,大量出口以換取外匯。奧地利湖泊眾多,所以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制定了一個「綠色計劃」,每年向農業大量撥款。農民可以向銀行貸款購買農業機械,也可以組織農機互助組織,由政府給予資助。政府對農產品銷售進行價格補貼,還大力發展農民的社會福利,所有農民及家屬都享有疾病保險,農民還享有養老保險,這些措施保障農民安心務農,鼓勵了青年人留守農村。奧地利法律規定,農業人員必須具備從事農業的基本素質,農民高中畢業後還要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包括農技、農機操作、作物培養、農場管理等。全國有400多個農業咨蜀鷚c,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困難。全國有15家農業研究所,5000多名優秀的農業技術員。 奧地利的森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42%,有林場400萬公頃,木材蓄積量約9.9億立方公尺,素有「森林之國」的美稱。1852年就頒布了林業法,以後又進行修正,使之逐漸完善。森林法對育苗、植樹造林、採伐、更新,以及與森林業有關的一切問題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奧國的森林大都是私有林,但也必須按照國家法規進行採伐和更新,違反者要受到嚴厲的處罰。政府重視林區建設,農戶綠化荒山、荒地,營造防護林時,只需承擔費用的一成,其餘九成一律由國家和州政府負擔。奧地利森林工業發達,木材產量很高;國內祇能加工一部分,多餘的以原木出口。 這個工業發達的現代化國家,主要工業部門有採礦、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電力、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和食品加工等。採礦業規模較小,主要是開採鐵礦、褐煤、鎢、石膏、菱鎂礦、大理石、滑石、石英、高嶺土、石墨、石油和天然氣等。奧地利鐵礦儲量有3億多噸,主要集中在萊奧本附近的埃爾茨山區(Eyz Mountain);奧地利也是世界主要菱鎂礦的生產國。石油資源比較豐富,大部分油田在維也納附近的馬岑平原(Marchfeld)。 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工業機械成套設備,如水輪發電機、多鑽頭採煤機、鐵路築路機、木材加工機和鑽探設備等。汽車工業是奧地利機械製造業的另一重要部門,主重生產載重汽車、越野車、拖拉機、牽引車、裝甲運輸車及其零配件等。奧地利化學工業原料豐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為化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化工產品有纖維素、氮肥和石化產品。 企業國有化程度高,是奧地利經濟的一大特色,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處於四國佔領下的奧地利臨時政府,擔心一些重要企業會被當作納粹的產業而被拆遷運走,於是將三大銀行及70家大型企業收歸國有。目前,奧地利國有經濟的比重為1/4。許多年來,奧國政府一直對國有企業的管理進行改革,組建了工業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參股把私人資本引入國有企業,後又通過立法,對那些與國計民生關係不大的國有企業實行轉讓經營權、轉讓所有權、產權拍賣等措施,引進競爭機制,盤活了國有資產,形成多元經濟體制。獨具特色的、活躍的中小企業是奧國經濟發悚漱S一個景觀。85%的企業雇佣的職工不超過100人,其中27%的公司完全不雇佣職工,29%的公司只雇1∼4名職工。這些中小企業的特點是「船小好掉頭」,可以根據買主的需求,不斷地對產品加以改進和調整。而且中小企業並不輕視科學技術,相反,它們在新產品、新工藝和改進生產方面做了大量的投資,盡快向市場推出新技術和新工藝相結合的產品。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奧地利政府及有關機構積極在宏觀調控和財政方面支持中小企業進行較深層次的「群集」(Cluster)式的聯合合作。這種合作模式是由一個相對較大規模的企業為龍頭,組成一個鬆散型的聯合體;各企業的負責人都是這個聯合體的領導成員,他們共同制定聯合企業的發展政策,集體參與市場競爭,形成大集團作戰。20世紀80年代至今,奧地利的產業結構調整完成了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的轉變,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高達60%。 這個國家擁有密集的服務網絡,現有銀行900多家,近2萬家批發商,3、4萬家零售公司。旅遊和對外貿易是第三產業的主體,其中服務業從業人員佔總勞動力的56%,而旅遊業是最重要的服務行業。 奧地利現在是世界第十大出口國,鋼鐵、電器、紡織品、服裝、紙製品、食品、汽車、機械等許多產品輸送到德國、義大利、瑞士、英國、匈牙利、捷克等數十個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奧地利境內資源豐富,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燃料、能源、電力等仍然需要大量從德國、義大利、瑞士、俄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進口。奧地利的工藝品製造技術、特別是手工製品和珠寶飾品是世界上出名的,為本國帶來可觀的收入。現在奧地利全年輸出總值約600億歐元,全年輸入總值則為700億歐元。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為2.71萬歐元,國家經濟成長率為2.3%,通貨膨脹率1.9%,失業率4.5%。 貨幣單位本來叫做先令(AS),自2002年1月起,與15個歐盟會員國中的12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荷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盧森堡、義大利、比利時和芬蘭等改用歐元(EURO,e)為新的貨幣單位,是今日世界上最強勢貨幣之一。紙幣的面額有5、10、20、50、100、200及500歐元等7種。硬幣以分(cent)為單位,有1、2、5、10、20和50等分,以及1和2歐元等8種。在匯率方面,每一歐元約可兌換1.5775美元。所以歐元紙幣都使用統一的畫面,未突顯任何國家的特殊之處,畫面圖案設計者是奧地利藝術家羅伯卡利納(Robert Kalina),其設計概念均以歐洲文明史上7個特具代表性的建築風格為時代脈絡,起於希臘而終於摩登現代,故紙幣上第一個明顯特色,是左下方印有現代通行歐陸的拉丁文EURO,以及古代通行歐陸的希臘文EYPO。為了強化歐盟力量與世界接軌,紙幣正面採用窗戶或大門圖案,也就是一種通道(Gate-way)的概念,象徵開放、充分合作和在經濟體上無國界的歐盟精神;旁邊12個星星圍成的圈,則顯示歐元國家聯結的力量。紙幣反面圖案主題是橋,顯示歐盟國家共同通往世界其他國家的途徑。其他還有許多細節,如紙幣正面左上方必有歐盟旗幟及BCE、ECB、EZB、EKT和EKP等歐洲中央銀行在各歐盟國家官方語言的縮寫;右邊有上下直走的邊條,刻印著面額及歐元代表圖騰。 8種歐元硬幣的一面圖案稱為Countryspecific side,由各歐元國自行設計,所以圖案不一;另一面稱為Common side,使用統一的圖案,1分、2分及15分的圖案是歐盟旗幟上的條紋及地球,顯示歐盟在世界上的地位;10分、20分及50分上的圖案,是12個歐盟國家的位置;1歐元及2歐元上的圖案,則以歐洲無國界為主題;所有圖案的浮雕,有的中間凸出,視障者也可以輕易由觸摸判別它的面值。


交通發達

奧地利的交通非常發達。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組成密集的交通網絡,把奧地利與外界緊密地連接起來。奧地利有6個國際機場,提供給國內外不同的航線使用。其中維也納是歐洲國際航線的轉運站,有定期航班飛往全世界各主要城市。奧國有三家航空公司;最大的奧地利航空公司(Austrian Airlines)有17架A-300等大型民航飛機,航線總長6.27萬多公里,聯繫34個國家的54座城市。這家國營航空公司每天從維也納的施韋夏特機場發機,直接飛往歐洲各大城市,也有班機由薩爾斯堡、格拉茨、林茨、克拉根福和因斯布魯克等國際機場出發,但班次較少。奧地利祖聾膝q的航空網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中東,不過也有班機飛往紐約的甘迺迪國際機場。另一家航空公司是以因斯布魯克為據點的私營蒂羅爾航空公司(Tyrolean),有5架民航機,以國際班次往返於蒂羅爾機場與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蘇黎世、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之間。還有一家私營的勞達航空公司(Lauda Air)只有兩架民航飛機,由以前的著名賽車選手尼基•勞達(Niki Landa)創立,從維也納飛往曼谷、香港、普吉島和雪梨。這3家航空公司每年約運送旅客265萬人。奧地利航空國內姊妹公司的奧地利航空服務公司(Austrian Air Services),則有國際班機酋鼓k蘭克福。 有36家外國航空公司的班機在此飛航國際航線,其中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每天都有航班往返倫敦和維也納間,也有班機自英國飛往克拉根福和格拉茨;另有不列顛(Britannia)航空公司經營英奧之間的包機業務。印尼航空公司(Garuda Indonesian Airlines)飛行倫敦和維也納間,丹麥航空(Dan Air)有飛航因斯布魯克和維也納間的班機。在台北和維也納間,有中華航空公司和長榮航空公司的班機營運,中華航空公司每週有3班飛機往返,長榮航空公司每週則有5班,航程約13個小時。香港、上海、北京和維也納之間,有直飛航線,由奧地利航空公司和中偽篕痧隤聾膝q的客機服務,自上海飛維也納,航程需11個小時。航班由維也納出發,至莫斯科為2小時40分、倫敦為2小時35分、雅典2小時20分、伊斯坦堡2小時15分、巴黎2小時5分、阿姆斯特丹1小時50分、哥本哈根1小時45分、羅馬1小時40分、蘇黎世1小時20分、布拉格1小時、布達佩斯55分鐘。與國內各主要城市間,也有密集的航班營運。 奧地利聯邦鐵路系統擁有長約5800公里的鐵道線,且與東、西歐的鐵路網相連。奧國所有的鐵路實現了電氣化;聯繫著全國各處及歐洲各主要城市。聯邦鐵路快車種類有EX、D、TS、IC和TEE數種,也有普通列車,車廂分成頭、二兩等。幾乎所有白天行駛的列車都附設餐車;夜間列車都有睡房,可供乘客睡覺,不用時也可以摺列在牆上當座位。車票也很低廉,6∼15歲可購半票;其他車票也有優惠措施。座位可以預訂,預售票的價格也不是很貴。在這裡有許多方式可以買到正常程序打折的車票,例如購買國家或地區鐵路網的車票,以及所謂的「兔子卡」(Rabbit Cards)。搭乘歐洲鐵路線(Eurorail Passes)、國際鐵路線(Inter Rail),以及購買月票、老人票、團體票和兒童票等,都享有折扣優待,6歲以下的兒童如果不佔位,可以免費搭乘。城市間的主要幹線按固定時間間隔運行,維也納和薩爾斯堡市之間每小時發車一次,維也納和因斯布魯克、格拉茨之間每兩小時發車一次。奧地利國內門票除了來回票和里程特別價票外,還經常定期推出特別的優惠票。國鐵旅行社在各主要車站都設有售票窗口,服務人員會根據顧客的需求,提供最經濟實惠的的票種。奧地利鐵路以維也納為中心;最重要的是布倫納羅鐵路線,穿行在海拔1371公尺的布倫納羅山隘上,是由柏林經奧地利到羅馬的重要幹線,具有重大的客運價值和戰略意義。在阿爾卑斯山鐵路東段的終點,有森林隧道,貫穿在海拔1431公尺的山中,這是一條連接由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到亞得里亞海的重要商道。由森姆林到布倫納羅的300公里直線距離間還有不少橫貫鐵路,可以使奧地利到阿爾卑斯山內的各個地區,能夠與海港取得玩答瑭p繫。境內的拉歐埃鐵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怪的鐵路。它的路線是從奧地利經由匈牙利再折回奧地利;這條鐵路歷史上曾經連接了兩個國家和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對東西歐的交流相當重要。在匈牙利的一段屬於匈牙利政府,在奧地利的則屬於奧國私人所有。列車上的工作人員是匈牙利人,通用語是德語,制服則是奧地利式樣的;機器設備和車廂分別購自不同的國家。這條鐵路是奧匈帝國的遺物,大部分在匈牙利境內。 時至今日,奧地利境內還有許多窄軌的老鐵路,其中有的列車還要靠蒸氣機車啟動;如今已成為觀光賣點。施泰爾河谷鐵路(Steyr Valley Railway)是由施泰爾沿施泰爾河谷一路行至格呂恩堡(Grünburg)。古爾克河谷鐵路(Gurk Valley Railway)一路穿過克恩滕境內的諾克(Nock),由特萊巴赫∼阿爾托芬(Treiback-Altho-fen)到珀克施泰因∼茨維興威塞恩(Pöckstein-Zwischen-wässern)。法伊斯特里茨河谷鐵路(Feistritz Valley Railway)駛過施蒂里亞州東部,從韋爾斯到比爾克費爾德(Birkfeld)。派爾巴赫-希爾施汪(Payerbach-Hirschwang)列車屬於地方系統,行駛在維也納南部。遊客也可以從這裡搭乘施內山鐵路(Schneeberg Railway),它把乘客送上位於海拔1795公尺的奧地利位置最高的火車站。瑪麗亞策爾鐵路,連接了聖珀爾滕和施蒂里亞州境內朝聖地的瑪麗亞策爾。蒙塔豐鐵路(Montafon Railway)在福拉爾貝格境內,從布雷根茨行駛到施倫斯-恰古恩斯;在蒂羅爾境內有舉世聞名的齊勒河谷火車(Ziller Valley Train)。穆爾爸汍K路沿著施蒂里亞州和薩爾斯堡州的交界區而行,由翁茨馬克特行駛到塔姆斯威格(Tamsweg),一路風光絢麗。此外,還有薩爾茨卡默古特境內的民營鐵路弗克拉馬克特-阿特湖鐵路(Railway Vöklamarkt-Attersee),以及從普雷丁-維塞爾多夫(Preding-Wies-eldorf)行駛到施泰因茨宮(Stainzer Palace)的施泰因茨弗拉舍爾火車(Stainzer Flascher Train)。 在歐洲,莫扎特不僅代表了音樂、音樂家,也是巧克力、咖啡館等樂於採用的名字,更是一列紅色國際快車的名字,它帶著旅客在歐洲穿山越野,去探訪莫扎特的故鄉薩爾斯堡。「莫扎特快車」全稱是EC-64 Mozart,是一列從維也納出發,一路西行,橫越奧地利、德國全境直抵法國巴黎的國際列車。每天上午9時整由維也納西火車站開出,晚上10時20分抵達巴黎,全程13小時又20分鐘。途中經過奧地利薩爾斯堡、德國慕尼黑、奧格斯堡和法國斯特拉斯堡等大站,最後抵達巴黎。這列快車把維也納、薩爾斯堡和慕尼黑連成了一線。從維也納到薩爾斯堡只要3小時,薩爾斯堡到慕尼黑大約1小時又40分鐘,時間不長且日日發車,行程配合非常方便。乘坐這趟列車不但平穩舒適,還可盡情欣賞奧地利林野風光。3個小時的車程中,列車行經下奧地利州、上奧地利州而進入薩爾斯堡,沿途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莫扎特快車」準時發車、進站,分秒不差;車上的包廂座,一廂6人,座椅是可拉平躺臥的沙發型軟座。非假日時乘客並不多,旅客幾乎可享用整個廂房的空間。列車內外都有垃圾箱,行駛中就有工作人員前來清理;洗手間沒有異味,只是衛生紙非常粗糙,想來是為了環保而刻意「回歸自然」。車上並設有保管箱,花點小錢就孕H把不便帶在身上的物品放入其中;旅客就能優哉遊哉地喝酒聊天,昏昏欲睡。 從英國和北歐出發到此的遊客,可以搭乘每天晚上8時30分駛離奧斯坦德(Ostende)的奧地利夜快車(Austrian Night Express),第二天上午10時58分到達維也納。其他主要的國際線路列車有歐根親王號(Prinz Eagen),從漢諾威到維也納;以及從巴黎經瑞士到維也納的阿爾貝格快車(Arlberg Express);還有從阿姆斯特丹到維也納的荷蘭至維也納快車。另有一路東方特快車(Orient Express),每週一班駛往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沿途停靠因斯布魯克、薩爾斯堡和維也納。 公路交通也非常發達,約有71條國際公路在境內縱橫交叉,將鐵路網無法顧及的地方串連起來。幾乎所有觀光區都有遊覽車載客到周圍的鄉間,因為按照奧國法律規定,山區農民有權要求政府把公路修到自己的家門口。奧地利擁有約3.5萬公里長的公路交通網絡,路段保養得很好,路標也很清楚。現有2000條固定的公共汽車路線,由郵政系統、聯邦鐵路、市政當局及私人經營。黃色的郵政汽車既載郵件又載乘客,是奧地利的一大特色。公共汽車線路的起點和終點一般就在火車站或火車站附近,換車非常方便。在奧地利的機場、主要鐵路終點、城市及觀光點,都有偵琠庢磽a的汽車租賃公司辦事處。奧地利允許開車的最小年齡是18歲,不到12歲的孩子只能坐在後排;坐在前排的乘客必須繫安全帶。大部分公路都不收費;主要高速公路時速限制在130公里以內,其他公路和道路則限速為每小時100公里,市區則為每小時50公里。來自右邊的車輛有優先權,紅燈時汽車不許拐彎。在一些城市,停車祇能在限定的藍色區域即路面上劃有藍線的方位內,並計時收費。有些城市開車人必須先在銀行、加油站或香菸店購買停車證,寫上終止時間。高速公路是全封閉的,一律免費行駛;境內汽油和柴油的價格與歐洲其他國家相差不大。所有行駛在奧國公路上的車輛都必須具備意外警示用的紅色三角架、安全帶和急救箱。奧地利的汽車租賃公司不下20家,如埃威斯(Avis)、赫特(Hertz)和布奇特(Budget)等大型汽車租賃公司,服務網遍及全歐,普遍可以用英語溝通,比較方便外國人洽租。在奧地利辦理租車手續,除了具備國際駕照外,還須有國際通用信用卡。奧國的交通規則與其他歐洲國家相似,每逢11月15日到翌年4月10日的雪季,必須備有冬季輪胎、鐵鍊或鑲了釘子的輪胎。奧地利汽車協會和奧地利汽機遊覽車協會在全國各地的出租代理有100家以上,在這裡可以租到各種車輛用的鐵鍊及其他備市~。交通法規限定駕駛人員血液中酒精的最大含量是0.8‰;如超過不但會被吊銷駕駛執照,還要罰款500∼3000歐元不等。兩個協會在重要街道上都設有維修中心,遊客可以充分利用這項服務,費用只略高於會員。汽車協會維修中心的電話為123,汽機遊覽車協會維修中心的電話是120。奧地利公共電視的第三頻道,在每小時播報一般新聞後,都有道路交通路況報導;如發生特殊交通事故,會立即在節目中插播。在維也納市區和近郊,「藍色多瑙河廣播電台」(Radio Blue Danube)在每日上午7∼10時、中午12時至下午2時、下午6時至晚上8時的3個時段內,分別以英語及法語報導最新的交通狀況,便於駕駛人的及時調整行車路線。 在市區,選擇比較快捷、安全和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和路線時,遊客可先在旅行社或地鐵車站的交通詢問處要一份免費的交通地圖,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公共汽車站、市區有軌電車站和地鐵站都有自動售票機,遊客可在這裡購買用於這三者的單張車票,但需用零錢。在香煙店或地鐵交通問訊處,可買5張1本的車票,這種車票的好處是可在同一方向連續乘車、換車,次數不限。如果逗留的時間較長,最好是根據時間長短買限期票。有一種票上註明「從某日到某日,逾期作廢」,而不管實際使用了幾天。還有一種8天期限的車票,特點是可以不連續地使用8天,也可以多人甚至8人一次乘車。乘車時,沒有專門的檢查員,乘客需自覺地把車票塞進車門處的蓋戳機內蓋戳,才會生效。可多次乘坐的期限票必須把已用過的翻起來,以便在要用的那一張上蓋戳。流動的檢查員會不定期地查票,沒有有效車票將被罰款。計程車也很多,但是收費昂貴,還要在計程車乘車處或車站旅館上車,也可以用電話叫車,車資收費採取計程兼計時,按碼表收取;大件行李另外收費。奧地利計程車司機水準尚佳,一般都不會亂敲竹槓;只是大部分都不諳英語,與遊客溝通時稍有不如人意之處。 水路交通以多瑙河為主,境內較大的湖泊也有船隻定期往返。從復活節到10月底,有定期遊輪通航於多瑙河沿岸,把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帕紹(Passau)連接起來。第一多瑙河船務公司擁有氣墊船「多瑙普法伊爾號」(Donau-pfeil),通行於維也納至布達佩斯的河段。此船每天上午8時10分由維也納的賴希斯布呂克(Reichs-brücke)啟航,中午12時50分到布達佩斯;回程在下午2時10分由布達佩斯登船,傍晚7時50分在維也納上岸。捷克的多瑙河航運公司有水翼船通行於維也納和布拉迪斯拉瓦(Bratislava)之間。船隻於上午8時30分由維也納的賴希斯布呂克啟程,上午9時30分就到達布拉迪斯拉瓦;回程於下午4時離開布拉迪斯拉瓦,下午5時15分到達維也納。國立多瑙河船公司有船隻從維也納駛往雅爾達(Yalta)。奧地利多瑙河輪船公司經營客貨運輸,擁有的商船總噸位在10萬噸以上。


旅遊資源豐富

奧地利是歐洲的一個小國,面積相當於臺灣的2、3倍,人口只有臺灣的1/3多一點。然而,這個彈丸小國的旅遊業卻是最大的產業;每年有2000萬人到訪,收入超過150億歐元,約佔全國外匯收入的1/3,人均旅遊收入在世界名列前茅。全國有30多萬人從事與旅遊業相關的工作,約佔就業總人口的一成,素有「旅遊之國」的美稱。 每年復活節和聖誕節期間,為奧地利最主要的休假期,在這段期間如果要作商務拜訪,最好能先在台灣預約好被拜訪的對象,以免因放假而徒勞往返。 這個國家的國定假日有1月1日的新年(New Year's Day);1月6日的耶穌顯靈節(Epiphany);復活節(Easter Day)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的第3天復活(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Easter Monday);3月25日的天使報喜節又稱為聖母懷孕節(Annunci-ation);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La-bor Day);基督聖體節(Corpus Christi)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日子,每年日期都不固定,大約是在5月底或6月初,根據維也納的大公宗教會議決定,節日由教堂舉辦,並專門用一天讓居住在農村的父老用祭餅向主耶穌基督獻上感恩祭;8月15日的艇壑氻悀 (Assumption);10月26日的國慶日(National Day);11月1日的萬聖節(All Saint's Day);12月25日的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6日是聖史蒂芬節(Saint's Stephansdon Day),即聖誕節的次日,如遇星期天則推遲一天。凡遇上述國定假日,均無法從事商務活動,只宜作觀光旅遊。 此外,民間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做狂歡節;開始於復活節的前40天,人們紛紛吃齋飯,化裝遊行以慶賀春天的來臨。狂歡節的最後兩天,許許多多的男女老少都會攜帶著各色各樣的動物面具,身穿傳統的民族服裝,來到大街、廣場上遊行跳舞,表達迎接新春的喜悅心情,使節日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對大部分歐洲國家的公民來說,根本不需要簽證便能進入奧地利,只須持有一本沒有過期的護照就可以了。而對德國、瑞士等日耳曼語系的國家公民來說,只要一張有效的身分證就足夠了。開車到奧國的觀光客不需要給汽車準備任何特別的過關文件;但必須隨身攜帶責任保險的證明文件,最好有綠色保險卡及相關的個人資料。所有國際旅客都不須擁有防疫證明書即能入境奧地利;但旅客如果打算騎自行車或徒步旅行東部或東南部時,則需打針預防腦炎。 台灣民眾如欲前往奧地利旅遊可以申請辦理申根簽證,可同時隨意前往奧地利、芬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法國、義大利、瑞典、芬蘭、西班牙、葡萄牙、挪威、丹麥、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斯洛文尼亞、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冰島等24個歐洲國家。旅遊者應申請停留時間最長或首站進入國的簽證,可以委托有信用的旅行社代為辦理,也可親自前往奧地利觀光處辦理,地址為台北市敦化北路167號10樓,電話(02)2712-8597,傳真(02)2514-9980,網站www.austria info,所需文件為相片一張、護照正本及來回機票印影本、階 25歐元,所需工作天為兩天,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12時收件,次日取件。 奧國的出入境手續非常簡便,且不需要填寫任何表格。海關規定入境旅客除個人用品免稅外,還可以攜入200支香煙或50枝雪茄、2.25公升葡萄酒或1公升烈酒,另外還能攜入2架照像機、1架攝影機、1架手提電腦。遊客如果攜帶寵物入境,則應持有已注射預防病菌疫苗的官方證明文件,且必須有德語翻譯文件。在旅客入境時,海關一般只進行抽驗,看似漫不經心,使旅客的心情非常輕鬆,能夠主動配合。如果沒有任何值得申報的物品時,就可以直接出關。但是隨身攜帶有貴重物品或數量較多的交易樣品時,最好自動向海關申報。旅客能自由地攜入或攜出外幣及歐丑A並不需要辦理申報手續。旅客在這裡的各銀行、車站、機場、旅館等地都能兌換外幣;一般在銀行兌換的匯率稍微高一點,對旅客比較有利。 外國遊客在這裡購物享有免稅優惠,最高可以得到3%的退稅。這裡的消費一般都包含了10%到32%不等的附加價值稅。只要在一個商店內購物超過100歐元,就可以向店主索取退稅單,不管你付款是現金或信用卡。只要符合規定,當場出示個人護照,店員就會填寫一份退稅單,再要求旅客簽名。旅客持存根可到維也納機場辦理退稅手續;機場海關左右各有一處退稅窗口。填好申請表、附上退稅單,經海關人員驗明蓋章後,可憑此單向原店取回稅款,也可以直接在機場內的郵局或銀行領取,但要支付規定的手續費。在維也納機場免稅店購物時就會發現商品的標價有兩滿G一種是含稅的價格,另一種是不上稅的價格。只要在這裡消費的金額超過100歐元,就可以按不上稅價格支付款項。 臺灣民眾在奧地利從事觀光旅遊或商務活動,如果遇上任何困難,可向臺灣駐奧機構求助,能夠得到滿意的幫助。臺灣駐奧重要機構有: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mic and Cultural Office),電話是2124720;遠東貿易服務中心(Far East Trade Ser-vice),電話是5131933。 奧地利採用中歐時間,比格林威治時間快兩小時,比台北時間慢7小時,夏令時間則慢6小時。國際電話代碼為「43」,自奧地利撥電話回台灣,應先撥00,接著撥台灣代碼886,再撥城市區號,最後撥受話人的電話號碼。奧地利沒有由對方付費的電話服務項目。此地的公共電話普遍設置於車站、郵局、機場和馬路旁;分投幣式及卡式兩種,都能直接撥通國際長途。使用方法是:拿起話筒,投幣或插入卡片,撥號、通話;部分舊型的公用電話,待對方答話時,尚須按鈕才能通話。從晚上7時到第二天早上8時之間,撥市郊電話7折優惠。在飯店打國際長途電話,要支付昂貴的手續費。在郵局內可以請專門的撥號員代替撥通電話;他們會指示你在那個電話間通話。 這裡的常用電話如下:維也納市區查號臺為1611,長途查號臺為08,報時臺為1505,氣象臺為1566,消防隊為122,警察局為133,急救中心為144,諮詢臺為16,維也納班機諮詢為7770或2231,鐵路業務總中心為1700,維也納廣播醫療中心為141。 奧國郵局一般營業時間是週一至週五的上午8時到下午6時;週六的上午8時至10時。另外,總局還設有夜間服務處,因此旅客們也能在營業時間外前去寄郵件。郵政系統設施齊全,服務認真,郵件很少有遺失現象。臺灣與奧國間航空郵件約4∼6天就可以送達。包裹空運約需兩週才能到達,最高重量不得超過20公斤;長度不得超過150公分,且長寬高合計不能超過300公分。 在奧地利觀光雖然有便利的食宿服務,但在主要的節慶日和召開大型國際會議期間,仍需預約房間比較保險。這裡的旅館有很多不同的等級,除了星級觀光大飯店外,每個城市最少有一個青年旅館,專供年在25歲以下經濟拮据的青年使用,一般不供應早餐。稍高一點層次的是簡單的膳宿公寓,大多提供免費早餐。還有更高級一點的膳宿公寓,房價接近一般旅館。鄉村家庭式的小旅館到處可見,政府規定10間客房以下的旅館可以不用納稅,因此在旅遊點的許多民眾,將自己住宅空餘的房間用作家庭旅館,房東就是招待員,非常熱情周到,房間設備齊全,有整潔的衛浴設備,還管早點,費用也不高,可謂經濟實惠;早點通常有麵包、果醬、咖啡、肉和蛋。此外,奧地利還有許多價格適中、有現代化的野營篷帳集中區讓人選擇。如果在私人的土地上野營,必須先徵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 奧地利的治安事故近年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每年的7、8月份,國際性盜竊集團經常在公共場所及鬧市大肆作案,讓人防不勝防;旅客應該隨時留意身邊攜帶的物品,貴重的東西最好寄存在旅館的保險櫃裡。台灣遊客如在奧地利境內發生重大意外需要幫助時,可向我國駐奧地利代表處(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中國文化研究所)請求救援,館址:Praterstrasse 31/15 OG A-1020 Vienna Austria電話:(002-43-1)212-4720。 奧國是個小費流行的國度,在機場、車站或旅館,行李搬運小費是一歐元;咖啡廳、餐廳的服務費雖然已包括在帳單內,但一般需要再付1/10的小費;公共場所的衣帽間除訂有收費標準外,一般在取回衣物時付給1歐元的小費;計程車一般是零錢免找,但如餘額太多或太少,則需付1/10的小費;觀光旅行團的司機導遊或博物館導遊需付1歐元的小費。另外,理髮、美容等均須酌情付給小費。 這裡屬大陸性氣候,變化較快,早晚溫度與白天相差常有6度之多,所以出門時應注意氣象預報,作為穿著的參考。冬天時除外出宜穿大衣外,在室內就要以輕便為主;因為這裡的供暖系統良好,能讓室內保持20℃左右的氣溫,使穿著厚重的人感到燥熱不堪。在去參加酒會、晚宴或觀賞歌劇時,穿著要正規得體,男士多穿深色西服,女士需穿正式的晚禮服。這個國家衛生水準很高,不論是飯店、餐館,還是街道、鄉村,到處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這裡的水質安全可靠,自來水可以生飲;蔬果也很少殘存農藥,可放心食用。醫院設備齊全,醫生素質也很高,戎[上迷人的景色,吸引了許多患者從國外前來求醫;但是如果沒有購買健康保險,則費用極其昂貴。沒有醫生的處方也不能購買藥品;所以遊客到這裡除了購買包括醫療、住院等項目的旅行保險外,還應攜帶一些常備的腸胃藥、感冒藥等。遊客在此如果遇上身體不適,就可以在所投宿的旅館或農莊查找附近醫院及醫生的地址、名錄。所有的阿爾卑斯山村也都有山區搜尋與急救服務,為旅客提供安全保障。 奧地利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使用220伏電壓,頻率是50赫茲。但插頭接口與臺灣的規格不一樣;遊客如果自帶電器,則應準備插頭轉換器(Adapter Con-verter)。這裡的電視接受系統與臺灣也有差異,但並不妨礙遊客收看各類節目。 公共廁所一般在重要街道或廣場附近的地下通道內;咖啡館內的廁所也對外開放。身上最好隨時都帶硬幣,以便看到廁所門上設有投幣器時使用,解決內急之需。廁所門上一般印有「男人」或「女人」一目瞭然的圖案標誌,但有時也只有德文「Damen」(女士)和「Herren」(男士),因此應該熟記。 在奧地利旅行,英語不大管用,國台語更是雞同鴨講。如果能略記以下的幾句簡單德語,一定會方便不少:先生唸Herr、小姐為Fraeulein、導遊為Reisefue-hrer、您好Gruess、謝謝Danke、再見Auf Wiedersehen、地鐵U-Bahn、公共汽車Bus、計程車Taxi、我是中國人Ich bin Chinese、我不會說德語Ich Kann Deutsch、多少錢Wievieles、太貴了Zu teuer、電話Telefon、火車站Bahnhof、餐廳Restaurant、旅館Hotel、廁所Toilette、對不起Entschuldigung、請Bitte、簽證Visum、護照Passport、機票Flugschein、漂亮Schoen、音樂Musik、阿爾卑斯山die Alpen和多瑙河die Donau等。 奧地利政府機關辦公時間較為複雜,通常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到下午4時,有的單位在上午7時就開始上班,許多單位更是採取彈性上班時間:公務機構一般只在上午對外辦公,公務員每週工作38.5小時。工商企業上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或9時至下午4時或5時,也有部分公司在週五下午就不上班了,許多公司也採用彈性上班時間,一般員工每週的上班時間也是38.5小時;通常在此洽談業務比較好的時間是週一至週四的上午9時到下午4時,週五的上午9時至中午12時。銀行的營業時間是週一至週五,分行由上午8時到12時30分,下午1時30分至3時;總行則是由中 8時至下午3時;週四各行的營業時間一律延長到下午5時30分。一般商店的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8時到下午6時,超市到6時30分;週六營業到中午12時或下午1時;每月的第一個週六營業到下午5時,但有些商店並不延長時間;部分商店在週四延長到晚上8時;週日及國定假日一般商店都不營業。


音樂國度

奧地利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大國,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但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國家像它那樣將音樂與雪山、森林、田野、古堡和陽光並列為旅遊資源。音樂已與奧地利的天空、大地緊密地融化在一起,並賦予它們韻味無窮的神采。把音樂看成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奧國民眾,在自己的周圍精心地編織出一條條神韻飛揚的音樂風景線。 這裡的音樂以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和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大師而名揚全世界。它經歷了早期發展、維也納古典音樂、浪漫主義音樂和華爾茲圓舞曲等四個主要階段,16和17世紀是早期發展階段。皇家音樂團體的指揮福克斯創作的歌劇「康斯坦薩和弗薩特」,以及宮廷作曲家格魯克創作的 「奧菲歐和優莉狄切」、「阿爾賽斯特」、「巴黎的愛蓮娜」等作品,是早期古典歌劇的主要作品,代表著那個時期的音樂發展水準,對後來的音樂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8到19世紀是維也納古典音樂發展階段,也是奧地利音樂發展的時期。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並稱為古典音樂炕u三大鼻祖」,布拉姆斯也是此時的代表人物之一。維也納古典音樂繼承和發展了中歐一帶的傳統音樂,在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交響樂和協奏曲等各種音樂形式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力。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崛起,讓那些擁有音樂天賦的人士有了一個發揮特長、展示個性的機會;代表人物是舒伯特、布魯克納(Bruckner)和馬勒(Mahler)等。19世紀的下半葉。史特勞斯(Strauss)家族的橫空出世,意味著奧地利音樂跨入了雅俗共賞的華爾茲圓舞曲時代。 奧地利的每一寸國土都散發著音樂的氣息;熱愛音樂的人們在這裡永遠沒有孤單、落寞的感覺。在這片不平凡的土地上,人們細心拜訪那些音樂大師的足跡,追尋他們靈魂深處的秘密,試圖從他們那不平凡的生涯中探求到音樂的精髓和真諦。各種各樣獨具特色、規模或大或小的藝術節,散布在每一個地區,差不多點綴了全年中的所有月份;其中有好幾個名震全球的藝術節。特別是每一年的仲夏時分,整個國家無一例外地沉浸在藝術的歡慶氣氛中,就連空氣中都彷彿蘊含著跳動的音符。 作為首都。維也納在全年都會舉辦歷史氣氛濃厚的節慶活動,藉此來紀念先哲,弘揚傳統。新年伊始,它就陷入了狂歡節的熱鬧海洋中;人們載歌載舞地慶賀新春的光臨,祈求有一個富足、和平的生活環境。霍夫堡宮的宮廷舞會、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和國家歌劇院舞會,堪稱三大最具魅力的舞會;紳士淑女翩翩起舞,盡情歡娛,在讓人心旌搖曳中展現最迷人的豐采。三月份是維也納的文學月,當地文化協會每年都會圍繞一個主題精心組織一系列的文學活動,當然離不開音樂的襯托。歷時5週之久的維也納藝術節開始於1951年,在每年的5∼6月份舉行。藝術節的內容多姿多彩,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每年都有一個構想,由來自國內外的著名藝術家在這裡演繹優美的傳說,展示驚人的才華,奠定了維也納藝術節的高水準和高規格的地位。此地夏天的音樂活動更是五彩繽紛,熱鬧非凡,幾乎每天都有新穎的內容。在擁有巨大拱廊的市政廳廣場,每週都要舉辦兩場室外交響音樂會;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美妙的音樂,還能觀賞露天電影。在綠蔭濃郁的公園、古色古香的宮殿和莊重肅穆的教堂,人們都能夠欣賞到各種音樂節目,如美泉宮的皇家花園在7、8月都安排有露天的莫扎特歌劇的表演,給熱心音樂的人士惆茪F莫大的便利和滿足。1988年開始,一個名為「現代維也納」的藝術節又給這個音樂的聖城增添了幾份神彩。在聖誕節前後,這裡的一系列音樂活動使人如醉如痴;特別是聖斯特凡大教堂的午夜彌撒場面極其壯觀,讓人嘆為觀止,激動不已。 在這個舉世聞名的音樂國度裡,還有一個特殊的音樂舞蹈學校,那就是漢斯與瑪麗亞夫婦所主辦的專門免費教習殘障人士的學校。經過長達10餘年的經營及夫婦倆的持久愛心,使這個特殊的音樂舞蹈團體聲名遠播,引起巨大的震動。當人們看到那些眼盲者和坐在輪椅上的人士也能隨著音樂節拍翩然起舞時,除了感嘆就是敬仰,更能體驗音樂的超凡魔力。 在莫扎特的故鄉薩爾斯堡,每年仲夏時都要舉辦時間長達5週的薩爾斯堡音樂節;全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大師們都匯集到這裡參加盛典。這個音樂節創辦於1920年,由當時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德•史特勞斯在此舉行了莫扎特作品演奏會。從此,音樂節就固定下來,以表演莫扎特的作品為主。 在不萊根茨、因斯布魯克、菲拉赫、格拉茨、埃森施塔特等地,都有頗具影響、極富魅力的音樂慶典活動,是奧國民眾值得驕傲,值得自豪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人們常說,奧地利人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一個是無法避免的現實世界,而另一個就是具有濃厚夢幻色彩的華爾茲世界。華爾茲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輕快、旋律不斷重複的三節拍舞蹈曲子;18世紀後期開始在城市的社交舞會中露面。19世紀風行一時,但只是作為節日慶祝和宴會湊興的舞曲,而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史特勞斯父子4人經過畢生的努力,終於使華爾茲成為大眾都能接受的欣賞音樂而能夠堂而皇之地進入高雅的音樂廳,並且讓整個歐洲在他們明快、華麗的旋律下為之驚嘆,為之瘋狂。史特勞斯家族也成為舉世公認的「華爾茲王朝」;他們留下的作品收陞@界音樂史上傳世的瑰寶,深受人們的喜愛。


首都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居住,曾經是伊利里亞人(Illyrian)和塞爾特人(Celt)聚集的村落。公元前390年塞爾特人在此建立了諾瑞艾亞王朝。公元前15年,羅馬帝國佔領了現在的奧地利地區。為了鞏固所佔的土地,防範日耳曼人的侵襲,羅馬人沿著多瑙河修建了著名的保護牆「防線」(The Limes),中間用軍事要塞分隔成幾段。他們還在這裡成立了諾里孔行省,建立許多城堡作為定居點。其中一個叫維多波納(Vindo-bona)的城堡就是今天維也納城市的雛形;它的位置在維也納內城的中部,也是當時羅馬第13軍團的指揮總部所在地。公元180年,羅馬皇帝馬可•奧勒利烏斯(Marcus Aurelius)在此逝世,並寫下了「冥想」(Meditat-ions)詩篇。公元2世紀時,基督教開始在這裡流傳;第一位傳道者聖弗洛里安就死於此地。大約在公元395年左右,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斯拉夫人部落開始入侵這片土地,羅馬軍團不得不撤離這個駐地。 公元591年,日耳曼民族的巴伐利亞公爵將領土擴展到維也納一帶,並加強了這一地區的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在那個混亂時期,由於野蠻部落的洗劫和居民大量逃離,維多波納銷聲匿跡,成為一片廢墟;至今沒有任何資料證明在公元881年以前這個地方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元881年,這裡重新以「維尼亞」(Wenia)的名稱出現在薩爾斯堡的一份文件中;並被匈牙利人佔領。公元955年,匈牙利人才被趕出這片地區;公元97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將包括維也納在內的大片地區獎賞給巴伐利亞伯爵、巴奔堡家族成員馬爾克•利奧波德一世,並晉升他為侯爵,仍然臣屬於巴伐利亞公國。公元996年,巴奔堡家族東遷至維也納後,歷史上有文件提到這塊侯爵領地時稱它為「奧新塔利赫」,與今天所說的「奧地利」非常接近。1137年,巴奔堡家族正式成為奧地利大公,是對維也納產生影響的第一個重要王朝。1155年,巴奔堡王室內俗稱「天助我也(Jasomirgott)」的亨利二世(Henry II)公爵在現今宮廷廣場所在地興建府邸;同年,愛爾蘭的修道士在弗賴雲(Freyung)河畔創立蘇格蘭修道院(Scottish Monas-tery)。從這時起,維也納迅速發展為城市;巴奔堡王室的宮廷也成為受拜占庭文明和東方文明影響的騎士文化中心。到13世紀中期時,維也納市中心已頗具規模,外圍的郊區也開始發展;在當時,維也納是阿爾卑斯山以北僅次於科隆(Cologne)的第二大城,吸引了無數商賈和吟遊詩人,許多的教堂、寺院也建立起來。1221年,巴奔堡王室頒布了留傳至今最古老的市政憲法。1246年,巴奔堡王室的最後一個成員腓特烈二世陣亡,沒有留下繼承人,王朝就滅亡了。他的妹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於1253年被選為奧地利公爵,統治維也納及周邊地區。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馮•哈布斯堡伯爵,即魯道夫一世,被選立為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8年,魯道夫一世擊敗了奧托卡二世,成為維也納主人,開始了哈布斯堡家族對這一地區長達640年的統治。哈布堡家族的命運和維也納上昇為一個世界大都會密切相關。魯道夫四世在位時,於1359年興建了聖斯特凡(St. Stephans dom)大教堂,在1365年創辦維也納大學,更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改革方案,為城市的繁榮作了巨大的貢獻。1396年頒布的議會政令(Council Decree)規定,在維也納工作的傑出藝匠和商人享有與市民同等的權利;這隄F令使得維也納在中世紀期間許多日耳曼城鎮發生血腥的權力爭鬥時能夠倖免於難。不過當維也納市長實施的獨立政策,違背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既得利益時,便免不了最終一死的悲慘命運;弗爾勞夫(Konrad Vorlauf)、霍爾采爾(Konrad Holzer)和西本比格爾博士(Dr Martin Sieben-bürger)等幾任市長便遭此下場。 1452年,腓特烈五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維也納也成為帝國首都。1493年,馬克西米連一世繼位;他在維也納營造的自由氣氛吸引了大批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維也納成為當時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1521年,基督新教開始在維也納傳播,並導致了流血衝突。1526年,在斐迪南一世主持下,維也納公布了新的市鎮憲法;此後經過一再的修訂,將最高權力賦予哈布斯堡家族,傳統的憲法被廢棄。從這時起,維也納市長的決策必須得到當地封建君主的批准才能實行。此後,王公貴族、官員朝臣和神職人員都高高在上,一般市民的權力已被剝奪,不再有發言表態的權利。市民建於中世紀的哥德式住宅,也大都被貴族的巴洛克式豪邸所取代。基督教新舊教徒之間的衝突對維也納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到1580年,市內的新教信徒已佔總人口的近3/4。為此,耶穌會發起反宗教改革運動;在克雷索樞機主教(Cardinal Melchior Kblesl)的領導下,他們接管了維也納的教育體系,召集許多神職人員到城內,並且大興土木建造教堂。1619年,爭奪波希米亞王位引起了新舊教徒之間的全面衝突。1645年,瑞典人為聲援新教徒而揮軍南下,包圍了維也納。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戰爭結束。 1683年,維也納作為歐洲基督教的堡壘,又一次遭到信奉伊斯蘭教土耳其軍團的圍攻。城中守軍僅有1.7萬人,而土耳其人卻有30萬之多,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維也納軍民同仇敵愾,頑強困守兩個月,堅持到援軍趕來,徹底擊敗了土耳其人。擺脫了土耳其人威脅的維也納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許多華麗的皇宮和殿堂都在這時拔地而起。維也納迎來了光輝燦爛的巴洛克時代。 馮希爾德布蘭特(Lukas von Hilderbrandt)為奧地利最偉大的軍人歐根親王興建了貝爾維迪爾(Belvedere)華邸;熊布朗宮則是他根據費歇爾馮埃爾拉赫的設計圖為皇室家族建造的。貴族們在荒廢的郊區自行興建富麗堂皇的夏宮,擴大了維也納的範圍。 18世紀中葉,維也納人迎來了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統治的黃金時代。她熱情贊助各種藝術,尤其對音樂情有獨鍾,經常在美泉宮舉辦音樂會、上演歌劇。那時的維也納出現許多傑出的音樂大師,成了一座聞名遐邇的音樂城,也是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城裡住著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階層,婦女的地位也有很大的提高,猶太人的地位也獲得改善,自由、民主、寬容的氣氛彌漫整個城市。女皇推行義務教育,頒布民法,廢除農奴制度和酷刑,加強了中央集權,使維也納在音樂、藝術、建築等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當時,凡施維登(Van Swieten)給維也納第一家醫藥學院奠岸F基礎,第一家新釀酒館也取得了營業執照,普拉特(Prater)公園和奧嘉登(Augarten)公園也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180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攻佔維也納,哈布斯堡王室逃到位於奧爾米茨的碉堡內避難。1809年,法軍又一次佔領維也納。拿破崙垮臺後,歐洲幾個最重要的大國於1814∼1815年間,召開維也納會議(Congress of Vienna),重新劃分歐洲的勢力範圍,此時維也納已成為歷史上的國際會議中心。此後的30年間,維也納進入了和平時期,大規模的重新規劃和建設開始,老的內城牆被拆除,取代之的是壯觀的內環路。這時也就是蕭條散漫的「比德邁時期」,都市中產階級崇尚享樂吃喝,頻頻舉辦舞會等活動,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風俗畫(Genre Paintings)也應運而生,將維也納描繪成一個美麗迷人的世界。而實際上,市民們生活貧困,住房短缺,加上政府嚴厲的內政措施,一個個苦不堪言,等待著爆發的契機。 1848年2月,法國發生了「巴黎革命」,也引發了維也納的 「三月革命」;學生、市民們組織武裝,與政府進行對抗。政府垮臺了,皇室也逃到蒂羅爾地區。維也納彷彿又看到了自由民主的曙光。同年10月,溫迪施格雷茨親王(Prince Windisch Graetz)率領的皇家軍隊鎮壓了民主運動。同年12月,年僅18歲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成為奧地利皇帝。早在1806年,當時的弗蘭茨二世就宣布放棄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哈布斯堡家族維持在奧地利的最高統治。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在位68年,創下了家族在位的最長紀錄。自1850年起,維也納劃分為8個區,城市人口突破40萬。 1857年12月20日,約瑟夫一世在結婚3年後宣布改造維也納的計劃,將已有數百年之久的堡壘式內城牆全部拆除,取代它的是一條寬闊的林蔭環道,這一計劃就是赫赫有名的環形大道(Ringstrasse),一系列新建築物拔地而起,顯示出這個城市作為奧匈帝國首都的新氣象。在隨後長達50年的建設中,陸續興建了許多公共建築物,權貴和中產階層也競相在此建築豪宅和公寓,希臘復古風格的議會大廈、哥德式的市政廳、文藝復興式的博物館、劇院和大學都集中於此,概括了整個歐洲的建築歷史,代表了當時的建築水準。這時的維也納,不論是商業、藝術、文學、建築和音樂,都得到蓬勃發展,充滿了活力。 1867年,奧地利與匈牙利改組為「二元」君主制的奧匈帝國,奧皇兼任匈牙利國王,以維也納為帝國的首都。1904∼1905年間,市區範圍又加以擴展,多瑙河另一端的弗洛里斯多夫(Floris-dorf)社區和維也納森林地區,都被規劃在內。奧托華格納(Otto Wagner)為維也納市中心和郊區的鐵路線,新設計了一系列美麗典雅的新藝術(Art Nouveau)車站建築。 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帝國已經崩潰。1918年11月11日,奧匈帝國最後一個皇帝奧茲特•卡爾一世在維也納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奧地利的君主統治。第二天,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成立奧地利共和國;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大戰結束後,全球性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影響到了維也納;社會民主黨人在市議會中佔了絕對的優勢。這段時期持續到1934年,是所謂「紅色維也納」時代。市內修建了成千上萬的公寓房屋,以及學校和幼稚園。單是一公里長的卡爾•馬克思霍夫(Karl Marx Hof)一地,就林立了1325戶的住宅。由於新生兒死亡率和肺結核患病率居高不下,促使市政府的衛生保健政策經歷了一場徹底的變革。同時,社會民主黨人和法西斯主義擁護者之間的鬥爭也愈演愈烈;終於在1934年擴大為公開的暴力衝突。維也納的短暫寧靜被打破了,經濟蕭條不堪,民眾惶恐不安。1938年3月11日,德國以「維護奧地利秩序」為藉口,派兵吞併了奧地利。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滅亡;國土成了德國的一個州,奧地利國名從此在地圖上消失達17年之久。同年11月9日,在維也納的水晶之夜(Crystal Night),法西斯分子瘋狂地將猶太人經營的商店櫥窗全部打碎,幾乎所有的猶太教堂和聚會場所都被燒燬。在這場浩劫前,約有20萬名猶太人居住在這座城市;災難過後,倖存著不到70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既是納粹德國的幫兇,又是受害者;納粹驅逐和滅絕猶太人的行徑給維也納留下了污點。戰爭後期,維也納遭到盟軍的轟炸達53次之多,不少古典建築也遭到破壞。1945年3月,盟軍解放了維也納。根據波茨坦會議決定,維也納像柏林一樣被劃分為四個區,由四大佔領國分別管理,內城則由四國共同管理。直到1955年10月26日,它才重新完全地回到奧國人民手中,並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的首都。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變化,這個城市又煥發了生機與活力,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文化藝術中心和國際會議中心。 維也納位於東經16度23分、北緯48度1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東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維也納盆地中,離匈牙利和捷克邊境約40公里。它三面環山,多瑙河由北向南穿城而過,市區西北部則延伸到維也納森林中,面積415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這個城市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天比較寒冷,最低氣溫在-5℃以下;夏季偏熱但無酷暑,平均氣溫在20℃左右。最高氣溫出現在7、8月,在30℃ 以上,但持續時間很短。年雨量大約在1000公釐左右。 這個城市分為內城、外城和郊區三部分,並分為23個區。內城也叫老城,是維也納城的中心和精華所在,也是維也納的第一區。這裡的街道彎彎曲曲,非常狹窄,名稱也保留了歷史的跡象,如木匠街、麵包街、肉市等;路面基本上是用小方石鋪墊而成的,頗具歷史的滄桑意味。內城的建築物古樸典雅,集中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環繞內城的帝國環形大道是在老城牆的基礎上修建的,長4公里,寬57公尺;沿著這條壯麗寬闊的林蔭大道散布著維也納最重要的名勝古蹟,是觀賞19世紀建築藝術的櫥窗。自環形大道向外,建築逐漸具有現代色彩,一直到又一推糮偽邪繻陘謈O外城;這裡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區和主要的住宅區。城市西郊一直延伸到維也納森林,東郊和東北郊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北郊有碼頭、車站、公園和體育場等設施。 城市的經濟以貿易、工業及旅遊業為主。電器、紙張、服裝和機床產量在國內佔有很大的比重;貿易額在全國首屈一指;旅遊業更是聞名遐邇。城中沒有社會動亂,沒有貧困階層,犯罪率也很低,住房、學校和文化娛樂都能滿足市民的基本要求。醫療事業非常發達,平均每300名居民就有一位醫生。 如果說奧地利是「歐洲的心臟」,那麼維也納就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這裡就是連接東西方的交通樞紐和溝通波羅的海與亞得里亞海的重要通道。現在,發達的航空和鐵路系統更加強了維也納的交通橋樑地位。公路和水路也不甘示弱,聯繫著奧地利國內及周邊國家的各個城市及名勝景區。 維也納的施韋夏特國際機場(Schwechat Airport)位於市區東南方20公里處,是歐洲國際航線的中轉站,有定期航線連接世界上的主要城市,航空網覆蓋歐、美、亞、非四大地區,是舉世聞名的國際航空樞紐。奧地利國家航空公司以這個機場為據點,飛往世界各地和國內的各主要城市。由於這裡位於歐洲的中心,起飛只須1、2個小時,就可到達歐洲其他的大城市。這個機場擁有現代化的飛航設備和航管設施,安檢制度非常嚴格。機場大廈內設有觀光服務處、銀行、航空公司和出租汽車的辦事機構,隨時為旅客提供妥善的服務。在機場的銀行對兌外幣,手續費高達10%,但在市區銀行兌換外幣,只收取1.5%服務費。 多瑙河從市區穿過,形成天然的交通動脈。上溯可到德國帕紹、慕尼黑等地,下游可達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等地,使維也納成為多瑙河上重要的河港。從復活節到10月底這段時間,還有定期遊輪在多瑙河上遊覽;遊客可乘坐遊輪盡情欣賞多瑙河兩岸秀麗的景致。 維也納也是非常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密集便利的鐵路系統可以使維也納與歐洲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連接起來。維也納國際火車站具有國際機場一般的氣派,佔地面積很大,至少有三層樓高。其中一層設有行李寄存櫃,只須投入硬幣,就有鑰匙跳出來,可以依鑰匙的號碼打開櫃子,將大件行李存入,每格夠放兩隻皮箱。行經維也納的國際列車有許多,如「莫扎特號快車」從維也納出發,途經薩爾斯堡、慕尼黑等地,最後抵達巴黎;「歐根親王號快車」從德國漢諾威開往維也納;「阿爾貝格快車」是從巴黎發車,途經瑞士而到維也納; 「荷蘭-維也納快車」則是從版i斯特丹到維也納;「東方快車」是從巴黎出發,途經維也納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維也納與國內各大城市之間也有鐵路相通。列車設施非常齊全,服務耐心周到,使乘客有舒適方便的感覺。從法國、德國、義大利方向開來的列車,停靠在維也納西站;從俄羅斯、東歐方向開來的列車,停靠在維也納南站。火車站內也設有觀光服務處與貨幣兌換所。 維也納的公路也是四通八達,路面保養良好,路標明顯,方便駕車自助旅行的遊客。維也納也是歐洲公路交通最重要的樞紐之一,可以通達歐洲的每一個角落。 從施韋夏特國際機場到市區,有巴士、計程車和電聯車等營運。每日上午6時20分至晚上8時30分,每隔20∼30分鐘就有一班巴士前往市區,車程約25分鐘,相當經濟快捷。傍晚和入夜後,每一航班降落時,都會有巴士等候接運旅客。各大飯店也備有小型巴士開往機場接送。旅客也可以搭乘計程車到市區,但必須支付往返雙重車資。每日上午6時到下午7時,在機場、鐵路南站和西站,以及市區終點站之間都有快速電聯車行駛,每半小時一班,車程約30分鐘。 市區的公共交通工具有電車、巴士、地鐵和近郊火車等,票種分為維也納一日券、週票、8日聯票、月票和年票等;乘客可依自己的需要選購。市區各種公共交通工具都已聯營,持維也納一日券的可無限制單向搭乘,自由換車,一小時內有效。公車上一般都沒有收票員,因此乘客使用維也納一日券或聯票時,必須先在地鐵和火車入口處及電車、巴士上的自動收票機上留下紀錄。如果無票乘車被查獲,就會受到高額罰款。維也納地鐵站內清潔整齊,規劃良好,標誌清晰,即使不懂德文也可一目瞭然。沒有人逃票,幾乎都按時買票,對自己負責,由此可見日耳曼人的鐃啈菗晼C維也納人愛清潔、守秩序,不會亂扔垃圾和違規停車,市容井井有條,行人可放心穿越馬路,也不會發現有亂鳴喇叭的車輛。 市區電車行駛在環形大道及向外放射出去的主要幹線上,一共有兩種:一種是單人服務車,司機兼售票員;另一種既有司機又有售票員。行駛到西站的電車有兩路;由南站到市中區則有一路電車。還有一種高速電車,叫做斯卡耐伯恩(Schnelbahn),是連接西站和國際機場的,呈環狀線路行駛。巴士以環形大道為中心,通往市內的每一個角落;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行車時間是上午7時至晚上8時,星期六是7時至14時,星期日休息。想要搭乘計程車,需在計程車招呼站候車,也可以通過電話叫車;攜帶行李超過20公斤或深夜叫車都要加費。下車時除了支付車資外,還要停﹞銗I5%∼10%的小費。在維也納的大街上也常常可以看到中世紀時期的那種馬車,載著觀光客四處遊玩。 維也納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旅館。著名的美泉宮公園旅館(Park Hotel Schoenbrunn)是奧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為了招待貴賓興建的國家級賓館,於1908年建成。位於城市的西北部、即哈布斯堡王朝的美泉宮旁。外觀是典型皇室格局,採用與美泉宮外表相同的「瑪麗亞泰瑞莎黃」。這種黃色是奧地利傑出女皇瑪麗亞泰瑞莎最中意的色調。當時興建的兩大原則一是按照皇家的品味修建,二是可作為皇家招待貴賓用的賓館。故旅館內到處可見有歷史意義的名畫,房間寬敞,建築材料非常高級。由於具有濃鬱的皇家風格,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知名人士,如科學家愛迪生、大影星華倫天奴、蘇菲亞羅蘭,以及國際工商鉅子亨利福特一世、華德狄斯耐等,都是這家飯店的常客。由於坐落在維也納郊區,因此旅館的房價較低。 法蘭西飯店(Hotel De France)是一棟6層樓高的巴洛克式石砌建築;第5、6層的客房及三間會議室、一間酒吧、兩家餐廳,都是1988年增建的,但外觀及裝飾仍然維持1872年時的風格。內部裝潢有典型的傳統奧地利貴族氣派;水晶吊燈、燭臺、古典椅桌和寬敞高大的室內空間,令人深深體驗到蘊含其中的皇家風範、貴族氣質。 東方旅館向來以身為奧地利聲望最高的按時計費旅館自豪。而且有歐洲最高級的激情皇宮之稱。它位於市區中心,是個鬧中取靜、優美雅致的旅館。旅客若想在這裡找一間浪漫的客房休息,就得準備付每小時約30歐元的帳單。其中最貴的一間是蒙娜麗莎套房,有大理石的浴室、豹皮褥墊、所有牆壁和天花板上都是鍍金的鏡子。帝王套房內有最新潮的裝潢、希臘式小雕像、奧皇約瑟夫一世的畫像。據說這間套房是約瑟夫一世與情婦幽會之處,因此至今仍然是很受歡迎的一間客房。展現阿拉伯世界風情的東方套房是旅館內最著名的房間,房內天花板上飄揚的布條,讓人彷彿置身遊牧民族的帳篷。套房內有三間房間,華麗的銅燈、鏡子、騎駱駝用的鞍、棕櫚樹,整張大床上只見一個枕頭與一張床單,天花板上的鏡子呈斜角裝置;壁上還畫了一幅讓人遐思連綿的油畫,畫中一名女子衣僅蔽體地在皇宮中睡覺,一名仰慕者從幕簾後偷窺,頗像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情景。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旅館還推出一間紀念世界著名豔星瑪麗蓮夢露的性感套房。 維也納安那大飯店(Ana Gra-nd Hotel Wien)是維也納最高級、最有知名度飯店之一,位於第一區市中心,在1870年與環形大道一起興建。飯店西側過去是柯索(Corso)皇宮,現在仍保留雄偉壯觀的外表。飯店內部裝潢別致,頗帶皇室風範。共有205間客房,也有健美中心、美容中心等設施。西藏達賴喇嘛、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南非前總曼德拉等人曾在此下榻過。 瑞迪遜維也納宮殿大飯店(Radisson sas Palais Hotel Wien)也位於維也納第一區中心,隔著環形大道與市立公園相望,鄰近史蒂芬大教堂區,是座五星級的國際觀光飯店。係1872年宮殿建築,外觀與內部裝潢都呈現出「比德邁風格」。有247個房間,雙人間比較寬敞,還預留了電腦上網電話的插座。內部有許多小會議室是過去宮殿內的沙龍,現在仍然金碧輝煌;並可組合成大小間,成為非常受歡迎的會議地點。 市內的維也納阿斯托利亞飯店(Hotel Astoria Wien)也位於第一區中心,就在肯特納購物區內,鄰維也納賭城,在國家歌劇院與史蒂芬大教堂區中間,是一座四星級的大飯店,屬相當典型的20世紀初期建築模式,目前內部裝潢及家具等依然維持古老式樣,電梯為拉門。旅館部有108間客房,其中只有一間套房,另有兩間沙龍、一間餐廳及24小時的酒吧。這是一家非常典型的歐式老飯店,西班牙著名歌唱家多明戈曾光顧過。 歐洲維也納飯店(Hotel Euro-pa Wien)也在肯特納購物區內,面對新廣場噴泉,也是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有113間高級客房,以及新穎的服務設施。 艾比士(Ibis)飯店對面就是火車西站,屬於經濟型的飯店,供應豐富餐點,也有經濟套餐,有341間簡便客房,空間小,但服務品質不錯。 維也納全市有超過500家的旅館,從帝王氣派、金碧目眩的宮殿、名流政要樂意流連的五星級飯店、精微型設備舒適的飯店,展現20世紀歐式風情的旅舍,到花費不大的民宿、公寓,布滿了維也納的大街小巷。像維也納這樣寸土寸金的觀光名城,只要地段好,設備齊全、整潔,一般都會被評為三、四星級,但值得安慰的是,大部分旅館都是百年歷史的古蹟,讓人有一種與古蹟同眠的感覺。若想節省一些,可以找公寓式的旅舍;或在小巷內找有Zimmer Frel標誌的民宿,表示還有空房。 有些旅館會有夏天旺季價格及冬季促銷價格。維也納的淡季是從每年11月到翌年3月,旅館價格比夏天便宜25%。不怕冷的遊客,又想欣賞冬天雪景,或是到奧地利滑雪,冬天遊維也納是相當划算的。 維也納也是老饕心馳神往的地方,美味佳餚令無數人為之垂涎欲滴。「維也納佳餚」是世界上唯一以城市名稱來命名的菜系。維也納餐廳分為七種,規模大小不一,分別為餐廳(Restaurant)、家庭小館(Beisl)、大眾酒屋(Gasthaus)、新釀酒館(Heurige)、酒窖餐廳(Weinkeller)、咖啡屋(Cafe)及速食快餐店。在鬧區內還可找到速食、外帶的小吃店,花費也比較便宜,有比薩店(Pizzeria)、自助餐廳(Cafeteria)等,也可到肉類店(Metzgerei)、香腸類小攤,買個香腸或熱狗暫時充饑。所有用餐地點,以餐廳較為正式、價格也比較昂貴;越是高級的餐廳,菜色越比較偏向法國。而當地人常去的用餐地點,則是家庭小館和大眾酒屋,價格較為公道;但一些有名氣的家庭小館可不便宜,不過卻相當有特色。例如希臘小館(Griechenbeisl)是一家小旅館所附設的餐廳,從1450年一直營業到現在,已經有558年歷史,是古時提供給到維也納來經商者的暫時落腳之所。它位於古老的街道巷內,是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風格,有雕花木製的大門,擺設講究,靠牆一排座位後面都有讓人掛外套的衣架,設計非常貼心,所供應的菜色可口,價格也不菲。 市內到處可看到不同等級的餐廳,從不起眼的小飯館到豪華的大餐廳,一應俱全。多數餐廳把菜單和價目表掛在門外。這裡的人們通常在中午到下午2時之間午餐,晚餐在下午6時到晚上9時。一些餐廳在午餐後和晚餐前的時間關門休息,另一些餐廳在正常進餐時間外也營業。奧地利餐廳大都寬敞,即使在就餐高峰時間也很少需要排隊等候,但晚上到有名氣的餐廳吃飯,最好預約桌位。不論午、晚餐,通常都是由3道菜組成的正餐:前菜多係一道熱湯,主菜是豬、牛肉或家禽肉、魚肉,並配有馬鈴薯、麵包或米飯,以及生菜沙拉,最後一道是甜點。 維也納華人觀光客日益增多,因此中餐館應運而生,比較重要的有皇園(Imperial Garden)、福仁(Lucky Chinese)、蓬萊閣(For-mosa Pavillon)、南京(Nanking)、新東風(New Ostwind)、利口福(Lucky Buddha)、青島(Tsing Tao)和四川(China Sichuan)等。 當地最具代表性的佳餚首推維也納炸肉排(Wiener Schnitzel),以薄薄的小牛肉切片,裹上麵包屑、蛋黃和麵粉,外表用油炸得脆酥金黃,但裡面的小牛肉仍然滑嫩多汁。炸肉排也有使用豬的里脊肉為材料。當地人的吃法通常是趁熱,或是將肉排擺到溫涼,再搭配醃過的馬鈴薯沙拉。 維也納人對牛肉情有獨鍾,尤其是當地傳統菜餚清燉牛肉在 「牛肉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用牛臀部燉熬到半熟後,再加以胡蘿蔔、西洋芹等青菜,最後將大塊肉切成薄片,讓熱牛肉汁將肉質變得更嫩而多汁,撒上切碎的蝦夷蔥熬煮。上桌前,配上小黃瓜,及根莖植物搗碎後加入蘋果泥所製成的沾醬,是維也納及下奧地利最普遍的主菜,也是最受歡迎、典型的午餐。辣味紅燒肉排也是維也納的一道名菜,味道濃烈,是將切成塊狀的豬肉或牛肉,放在紅辣椒調配而成的調味汁裏烹煮,直到完全熟透。 現在最「觀光化」的維也納甜點非薩賀巧克力蛋糕(Sacherto-rte)莫屬。這種看似黑黝黝的蛋糕有著相當滑膩的口感;蛋糕四周是軟硬適中的純巧克力,中間抹上一層層的杏子醬,甜而不膩,格外可口。香草蛋糕(Kaisersch-marren)是一種拌有胡桃果仁、葡萄乾、巧克力等的不規則蛋糕,是典型的維也納甜點,不僅可作飯後佐餐佳品,也可作正餐的主菜。這裡最著名的甜點是蘋果派(Apfelstrudel),用一層薄薄的餅皮將蘋果包起來烘烤;最初這樣的餅皮只用來做蘋果派,後來變出了許多花樣,用來包杏仁果、起士、櫻桃、杏桃、罌粟子等。本地人喜歡吃甜點近乎痴迷地步,彷彿隨時隨地都在吃。早餐是咖啡配甜點;午茶或許改換飯料,但甜點仍然不可缺少;宵夜也是以甜點為重頭戲。甚至有許多人的午餐也以甜點來打發,簡簡單單的幾塊點心配上果醬與汽水,便是最快的便餐。此地的女孩子很早就學會做甜點;而男子向某個女子求婚時也以是否會做甜點作為條件之一。 咖啡是維也納人津津樂道、引以為豪的一種東西,已經超出了飲用的功能,與音樂、華爾茲並稱「維也納三寶」。從街角供人們站著喝的咖啡亭、大學附近學生聚集的咖啡店,到劇院旁、皇宮邊富麗豪華的咖啡廳,大概有幾千家之多。有的咖啡店早上6時半就開張,直到凌晨2時打烊。不論是吃早餐、聊天、看報、談論時事、打牌、下棋等,老維也納人每天都到那裡報到。因此,「音樂之都」的空氣裡不僅流動著音樂的韻律,而且彌漫著咖啡的清香。咖啡屋(Cafe)也成了維也納特殊的一道風景線,全市共有1700多家咖啡屋,其中的薩赫(Sacher)咖啡屋很有特色,它是全年無休的咖啡館,也是許多觀光客想一睹其風采的咖啡館。據說,聞名遐邇薩赫蛋糕的「始作俑者」就是這家咖啡館的老板,祖上原係皇宮內的御用廚師,所研發出來的薩赫蛋糕,深受瑪莉亞•泰瑞莎女皇及皇宮成員的喜愛,退休後就在維也納市區內開設這家咖啡館,專賣女皇愛吃的薩赫蛋糕,名聲遠播。如今這家咖啡館以家族經營的模式傳承下來,在薩爾斯堡、格拉茨等地開設分店。雖然售價不便宜,但仍座無虛席。 中央(Central)咖啡屋,是著名而典型的維也納人文咖啡館之一,也有悠久的歷史,這裡曾是19世紀末文人騷客們最喜愛的社交聚集場所,寫下「咖啡館詩歌」是奧地利詩人阿爾騰貝格(Peter Altenberg)、佛洛伊德,心理學家阿弗烈•阿德勒等都是這裡的常客。咖啡屋的屋頂是挑高的羅馬風格,下午4時開始有鋼琴演奏,充分展現出人文咖啡館的氣質和特色,現在已成為維也納景點之一,觀光馬車都會載觀光客在這裡暫停下來,讓人參觀與維也納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歷史性咖啡屋。 丹梅爾(Demel)咖啡屋位於格拉本大街通往霍夫堡皇宮商店街林立的必經之路上,它曾經是哈布斯堡皇室的御用咖啡館之一,因為距離近,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國王經常蒞臨光顧。這是一家非常高級的咖啡屋,咖啡和甜點都非常可口,又多了點貴族氣,因此價格也很高貴。 斯珀爾(Sperl)咖啡屋位於維也納第六區,它在維也納可以算是「文物」,開張於1880年,由當時的名建築師葛洛斯(Gross)所設計,優美的木頭門後面有高高窗簾、半掩的玻璃窗,兩翼伸展寬敞的大廳、優雅又富於光影的廳堂、華貴的原木壁板,還有鑲精美浮雕的米色天花板上垂下柔和光線的吊燈,讓人一進門就感覺到19世紀帝國之都的不凡氣派。這裡除了數十張咖啡桌外,還有放著許多書報雜誌的大書桌,3個大撞球台和玩紙牌的檯子,只要點一份咖啡,就可以在這裡打發好幾個小時光陰。這家咖啡屋是專為喜歡和懂得享受咖啡的人而開,店東不在意顧客消費忖痋A所以有很多政要富商前來光顧,也有許多清貧的文人、畫家前來喝陽春的咖啡,店東一視同仁。收費標準中上,供應有維也納的招牌咖啡米朗琪(Cafe Mela-nge)、包有蘋果餡的烤點(Apfel Strudel)、簡便咖啡午餐、燒腸和雞蛋做的小菜或甜點。 哈維卡(Hawelka)咖啡屋在市內千姿百態的許多咖啡館中,是最另類的一家,它不是紳士淑女的地方,沒有溫文爾雅的古典音樂氣氛,但充滿了腦力激盪的靈感火花。這家大名鼎鼎的咖啡館,被人稱為「維也納最後一個傳奇」,蜚聲歐陸已達40多年,位於步行廣場(Graben)邊上的一條橫巷裡,門口小小的,裡面最多只有20多坪大,約有90個座位,老房子的樑柱,曲折的空間、微凹的地板、幾十年沒修過暗黑色木頭壁板,卻擁有到處都是隱秘舒適的角落,很多維也納人,甚至是市長、部長,也會跟遠在漢堡、巴黎來的朋友相約在「哈維卡見」。 維也納另有一處非常有趣的咖啡屋集中地區,被稱為「維也納的百慕達三角區」(Bermuda Dreieck, Triangle),據說飲客來到此地,就像進入百慕達三角地帶的飛機和船隻,一溜煙就不見蹤影。關於維也納人對咖啡的嗜好還有一則笑話:當你打電話找不到維也納人時,有三種可能,一是他正在咖啡屋中聊天,二是他才剛從咖啡屋裡結帳離開,三是正在往咖啡屋的路上。 在維也納,「酒」也是傳統生活感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酒、酒客、酒謠相融合在一起,就營造出典型的「維也納舒適、愜意的氣氛」。凡是喜歡葡萄酒的人,到了此地絕對不會放過「呼立刻」(Heurige),這個詞是從德語形容詞Heuriger派生出來的一個名詞,意思是「新的、今年的」,因此「呼立刻」小酒館又可叫新釀酒館。維也納森林裡的農戶紛紛開辦了這種酒館,利用自產的葡萄釀製「呼立刻葡萄酒」。這種酒大部分為白色,清純、發泡,無甜味,酸性大而有一種清新的辣勁。 在歌劇院的周邊有露天市場(Naschmarkt),是從一大早營業到晚的菜市場,不但可以買到蔬菜、水果和食材,還開設有許多餐廳,中式、泰式、日式和土耳其式都找得到,這裡的餐飲價格平實,最適合於打經濟算盤的遊客光顧。 維也納富而好禮,娛樂活動多彩多姿,既有古老的歌劇院,又有現代風情的新潮舞廳、酒吧;有莊重典雅的室內娛樂,也有熱力四射的露天搖滾舞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第一區國家歌劇院旁的維也納賭場,以典雅的建築和高格調的品味吸引了無數的人們。它從屬於奧地利賭場公司(Casinos Austria);與世界上其他的著名賭場相比,它缺乏極盡奢華的現代裝潢,沒有煽情意味十足的時裝表演,更像一個休閒、娛樂和會議的樂園,是維也納社會的重要交際場所。把「賭博」經營成世界性的龐大旅遊事業,讓賭場成為具有浪漫輕鬆氣氛,帶有比賽性質的多元化休隊中腄A是這家賭場公司最大的成就之一。維也納賭場保持當地特有的傳統風格,吊燈美倫美奐,壁畫巨大逼真,賭具也擁有歷史的意義。場內還提供精緻的美味佳餚,各種飲料,甚至舉行輕歌曼舞的湊興節目。如果要到賭場內遊玩,最重要的是穿著適宜,因為那裡被認為是非常正式的場合,要求客人穿著整齊大方,男士一定要穿西服打領帶;賭場為了讓更多的人臨時起意進入場內,還專門在衣帽間準備正式服裝免費借穿;又特別開放幾個房間以供身穿休閒服的客人到裡面玩耍。為了保障場內的安全,要求客人進入賭場一定要帶護照;接待人員才能依此確認客人的年齡和身分。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也是讓客人有個好兆頭;第一次換籌碼時,只要掏二十歐元就可以換相當於二十三歐元的籌碼。賭場的開放時間一般是下午2時以後。這裡甚至可以成為朋友相聚的地方;體驗賭場的刺激與樂趣,享受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晚餐,交流一下內心的想法,說不定還有意外的驚喜讓客人滿載而歸。奧地利賭場公司為了推廣賭場事業,積極與有關單位、團體合作,贊助文化和音樂項目,舉辦國際作曲大賽,還贊助各項體育運動。 維也納的夜生活同樣是多姿多彩的,能夠向人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活動。不論是喜歡悠閒雅致的感覺,還是熱衷於緊張刺激的活動,都可以找到適合的地方;賭場是一個無拘無束的地方,國際性的夜總會Ronacher有許多精彩誘人的節目;「華爾茲之船」(Walzerschiff)漫遊在夜色中的多瑙河上,讓那些喜愛華爾茲的人們大過舞癮。愛好古典音樂的人,可去維也納河畔劇場(Theater an der Wien)盡情欣賞經典歌劇的表演。 這座城市不僅是歷史、文化、藝術的名城,也是個購物的天堂。世界各地商品琳瑯滿目地匯集在此,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從著名設計師推廣的頂尖名牌、珍奇貴重的古董到各種趣味橫生的紀念品、頗有懷舊感覺的陳貨等,各色物品應有盡有。位於國家歌劇院和史蒂芬大教堂間的肯特納大街(Karntner Strasse)就是這樣一個購物者的天堂,擁有許多布置得極為精美的櫥窗。徒步區城壕街和煤市街上,可以找到許多規模大小不一的購物中心,專賣巴黎、米蘭、紐約、倫敦等地時髦商品的精品店,以及無數的珠寶店和工藝品店,但是價格昂貴。要買平價商品,可到下列一些大眾化市場。其中的環城街長廊(Pingstrassengalerien)是擁有許多店面的超級購物中心;在U 3地鐵站附近的瑪麗亞希爾夫大街(Mariahilfer Strasse),有近兩公里長,是極有格調的大眾化傳統購物中心;U 1地鐵北端起站附近的卡格倫(Kagran),也有大型的杜勒津都魯(Donauzentrum)室內購物中心;在希爾頓飯店旁的蘭德史特拉斯(Landstrasse),是規模較小的購物街。在地鐵站附近有個非常出名的跳蚤市場,每到星期六,這裡擠滿人群,挑購那些老式的鏡子、銀製的餐具、精雕的玻璃杯和美麗的陶瓷人像。這裡能夠討價還價,所以總是顯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市場附近有零食市場和維也納最大的果菜市場,品種非常齊全,但人們在購物時,不可用手去觸摸水果蔬菜等未包裝的新鮮食物。 當地有許多名勝古蹟值得參觀,其中的史蒂芬(Stephansdom)大教堂是維也納的象徵,也是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尖塔教堂(最高的是德國科隆大教堂)。它位於老城中央,始建於12世紀,已有800多年歷史。南面的尖塔高達137公尺,被視為維也納的靈魂所在,具有哥德式建築風格,是老城最高的建築,政府規定老城內所有建築物的高度一概不可超過它。南塔結構非常奇特,由許多較小的尖塔圍繞著高聳入雲的大尖塔,並環繞著一層層的圓珠,就像一個綴滿珠寶的皇冠,顯得富麗堂皇,璀璨奪目。大尖塔正面有兩座八角形的尖塔,3層塔柱上雕滿各種人物,塔頂也布滿圓珠。北塔只有60公尺高,是個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圓頂建築。它的由來有一段原因:當時的哈布斯堡王朝曾想將維也納升格為主教管區,就再建一座塔和南塔相對立,藉以取悅教皇。但當地的教士們堅持將建塔的金錢用在城防上,以抵禦土耳其人的進攻和鞏固宗教改革勢力,所以這座北塔從未像樣地蓋建。現在所見文藝復興式的圓頂北塔建於1578年,看起來顯得草草了事。然而卻歪打正著,這種不對稱的結構,卻反而成為大教堂異乎尋常的魄力所在。 整個大教堂氣勢雄偉,雕飾繁雜,屋頂用彩色馬賽克併貼出哈布斯堡王朝的標誌圖案,顯示出王朝的富裕和強盛。正門為羅馬式建築風格,聖壇是巴洛克式風格,南塔是哥德式,北塔則是文藝復興式的。將如此眾多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充分表明了維也納不屈不撓又包容兼收的個性與才華。教堂方形基部及重疊窗格式的鐵柵欄,都是傳統的建築風格。用玻璃替代厚重石牆,能使光線從長形拱窗透入。沿著大尖塔內狹窄的343級迴旋台階上去,可以到達72公尺高的陽台,飽覽城市景色。 教堂內的地下室是哈布斯堡王族的寢陵,共存放了2位皇帝、16位皇后、110位大公的138付棺木。遊客可從鐵欄桿上掛著的牌子上,知道死者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哈布斯堡王朝首任皇帝魯道夫一世也長眠於此,他的褐色花紋大理石棺周圍刻滿數以百計的小猴子,跳躍翻騰的模樣生動可愛,栩栩如生。皇帝和皇后一般都是合葬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皇與她丈夫弗蘭茨一世的大銅棺、約瑟夫一世與伊麗莎白皇后即西西公主的大銅棺,上面雕刻華麗,精緻無比,非常具有藝術欣賞價值。此外,還有一口棺木也非常引人注目,就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后齊隍煽瓣魽F那是一個普通得近乎寒傖的棺木。齊塔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的皇后,父親是西班牙王子,母親是葡萄牙公主。卡爾一世僅做了兩年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帝國時代一去不返,哈布斯堡家族也被放逐國外。後於1922年4月1日死於葡萄牙的馬德拉群島上。從此,齊塔拒絕放棄奧匈帝國皇后的稱號,黑裝裹身地為丈夫守孝,但不能進入奧國境內。因為在1919年特別制訂的哈布斯堡法就已經規定,王朝後裔若不在誓約書上簽字與家族斷絕關係、放棄王權和財產權,就永遠不能入境奧地利。直到1981年,在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的斡旋下,齊塔回到告別了63年之久的維也納。1989年,齊塔以97歲高齡在瑞士逝世,遺體被運回維也納舉行隆重的葬禮。 這裡還存放著幾千人的白骨,是在1679年大瘟疫流行時死去的。教堂附近有個小廣場,是300年前處死盜賊的地方。教堂前的大廣場在古代是一般民眾聚會的場所,同時還是熱鬧的集市。教堂側門左邊牆上掛著一根尺和兩根鐵棍,是中世紀的遺物;當時的度量衡不一致,所以同樣價錢買的麵包若有大小,或是布的長度不一而引起爭議時,大家就用它作為標準。據說當時對不法商販的懲罰方式,便是將他關在籠子裡浸在多瑙運河中以示懲戒。現在,廣場已成為大眾娛樂活動中心,更是觀光客及表演團體漫遊之處。 這個大教堂是王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從出生、受洗、結婚,甚至到逝世都離不開它。利用政治聯姻取代戰爭來擴充領土的哈布斯堡家族,都是在這裡完成婚禮的。大音樂家莫扎特也是在此舉行婚禮,他還常在附近散步、喝咖啡、尋找創作靈感。 卡爾教堂(Karlskirche)是環形大道上最出名的巴洛克式教堂,奧皇卡爾六世在1713年大瘟疫流行時期,曾在這裡為罹難者虔誠地禱告祈福,並立下重誓要建一座華麗的教堂,獻給制服鼠疫的聖人聖查理波洛美(St. Charles Borromeo),因此這座教堂又名「還願教堂」。始建於1716年,由當時公開競標的得標者當紅設計師埃拉什父子(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得到這項榮譽,但他還來不及完成就過世了,由他的兒子繼續完成工作,並於1737年竣工。 教堂長達80公尺,寬約60公尺,高有72公尺,風格多元化,正面是古希臘神像,門口柱廊三角檐頂端的是聖查理波洛美雕像,兩個邊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青色圓頂類似中國的圓亭,最特別的是教堂兩旁兩根高達33公尺的圓形凱旋柱,裝飾著精美的維也納守護神聖查理波洛美一生事蹟的浮雕;頂部的土耳式小尖塔,成為教堂的標誌,教堂的大圓頂顯得尊嚴華貴,表明當時帝國的強盛和繁華。教堂前面有尊巨大的現代派雕塑坐落在水池邊,與教堂傳統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教堂裡的壁畫也是名家作品,祭壇上的浮雕是描繪聖查理波洛美死後上天堂,踩著雲朵,有天使們伴隨。拱頂畫繪製於1725∼1730年,是名畫家Johann Michael Rottay生前最後的一件作品。 卡爾廣場(Krals Platz)上有著名的亭式地鐵站(Kettenbrucke),外表非常華麗,由向日葵和鬱金香組成的綠色、金色和白色的花紋圖案眩麗悅目;內部呈現出一種理性的風格,幾何形的線條彷彿毫無裝飾性可言。整個建築的內外對比給人以強烈的感受,象徵著維也納的建築風格從浮華的、裝飾性的藝術風格轉向功能性的現代主義風尚。布萊姆斯的雕像在廣場上沉思,那歷盡滄桑的面容,好像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心事。地鐵內有個小小的華格納博物館和咖啡館。 瑪麗亞•泰瑞莎廣場(St. Ma-ria Theresa Platz)位於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之間,女皇的青銅雕像被安置在廣場中央高20公尺的紀念碑上,有將軍和大臣們的小型雕像環擁在周圍。 聖米歇爾廣場(St. Michaeler Platz)位於維也納兩條大道交叉處,一邊是菜市場大街,另一條是紳士大街,人們穿過聖米歇爾廣場就可進入霍夫堡。廣場前有一些奇怪的石頭,是整修廣場時意外發現的羅馬古蹟,證明這個地區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維也納素有「博物館之都」的美稱,市內還設有一個全歐洲最大的博物館區(Museums Quar-tier),集中了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美術館和紀念館100多家。市內的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能與巴黎的羅浮宮相媲美,坐落在環城大道上,建築規模雄偉壯觀,主樓本身就有4公里長的迴廊及51個展廳。大門內的圓柱裝飾華美,大廳四壁用各種顏色大理石鑲嵌成,再配以藍底鑲以金條紅邊,遠望過去彷彿錦緞一般。大廳中央由豪華的階梯連接所有的樓層,階梯上有組由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所製作的古希臘詩人、悲劇創始者演員狄斯比斯的紀念作品。三角檐和石柱旁也有繪畫。 在一樓左側的浮雕裝飾展示廳中,蒐藏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雕塑和精緻的手工藝品,包括一些非常複雜的科學儀器在內。在眾多的珍藏品中,最著名的是魯道夫二世在「三十年戰爭」的混亂中,從布拉格千里迢迢運來維也納的一批價值連城的珍品。廳內有組叫做「春神」(Allegory of spring)的雕塑,共有4尊鍍金的神像分別象徵四季,原本是鑲崁在一座高達4公尺的銀鑄噴泉上,它是馬克西米連二世委託雕刻師所製,後來由魯道夫二世取得,但銀鑄噴泉已經遺失,現僅存神像。另一組由16世紀義大利矯飾主義雕刻家柴利尼(Cellini)所製造的「法蘭西斯一世的鹽盅禳v,由黃金和琺瑯打造,高26公分,無把手的圓體造型象徵地球,並利用兩個黃金雕塑的人體,象徵大海和地球的關係,兩座人體雕塑相對橫坐,兩腳勾結著,像大海環繞著陸地,其中的男子海神尼普頓象徵大海,他一手持可裝鹽的海船,另一手拿魚叉;女的是地球女神薩拉西亞象徵陸地,姿態嬌媚可人,旁邊放著一座神廟,可裝盛胡椒粉。這個被喻為「雕刻界的蒙娜麗莎」雕塑藝術品,是柴利尼為法皇法蘭西斯一世而造,後來成為法國國王查理一世送給斐迪南大公的結婚禮物,是非常珍貴的餐具,價值最少為5000萬歐元,惜於2002年5月10日深夜在此廳失竊。 一樓右則是希臘、羅馬雕塑品展示廳,其所展藏的文物是哈布斯堡王朝極其珍貴的財產,內容涵蓋了公元前3000年及公元1000年的瑪瑙、貝殼製品及考古文物。 二樓右側是埃及和中東文物展示廳,其中埃及文物多係19∼20世紀開挖出土的古王國時期遺蹟為主,包括有公元前2400年的埃及象形字、壁畫、女神畫像和石棺等,另有來自巴比倫與阿拉伯的古文物。 二樓左側是繪畫展示廳,多係17世紀中葉擔任尼德蘭(荷蘭)統治者的利奧波特大公的重要收藏,共有1400多幅名畫,主要以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出品為主,也有15∼17世紀的法蘭德斯(Flanders)時期重要畫家的作品。其中有提香的名畫「櫻桃園裡的聖母」(Madonna of the Cherr-ies),大約完成於1488∼1576年,依然使用三角構圖方式,把聖母、小耶穌和施洗者約翰特別突顯出來,並且刻意讓這幅畫呈現動態,透過畫裡人物的動作和眼神的互動,讓人物之間產生牽動的關聯,同時在畫面預留較大的空間。另外,專家認為後面出現的約瑟與施洗者約翰的父親札迦利(Zacharias),應該是出資者希望加上去的,但也絲毫未減弱畫本身的完整結構。 提香(Titian)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的名畫家,他在肖像畫、宗教題材和神話題材的繪畫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並始終不渝地追尋和復興古希臘的藝術理想,他筆下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雄健,以及對色彩的創新和發展都成為難以超越的典範,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天才的創造性。他的繪畫技巧嫻熟,色彩和諧,富有激情和戲劇性,充滿了愛與美的氣息。他生於1490年,1576年8月逝世於威尼斯,代表作有「烏爾賓諾的維納斯」、「聖母昇天圖」、「保羅三世及他的孫子」、「文德明拉全家肖像」、「查理五世在繆爾堡」、「歐羅巴的劫難」等。他的繪畫風格直接敷T到法蘭德斯的偉大畫家魯本斯。 魯本斯(Rubens)的「披著毛皮披巾的妻子」也展示在廳裡,這是他為親密愛人海倫娜(Helena Fourment)所繪的肖像畫,雖他以華麗而歡樂的巨幅宮廷畫而聞名,但這幅洋溢著甜蜜而含羞的裸女畫卻令人驚豔。畫中他巧妙地結合了現實和神話、個體與整體間的互動關係。作品中準備入浴的海倫娜姿態優雅,宛如愛神維納斯,魯本斯捕捉住她那欲說還羞的剎那間神情,讓海倫娜動人的美麗變成永恆。 「四大洲和四大河」(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Globe)是廳中最吸引人的魯本斯傑作,圖中4個女人表示地球的4大洲,4個男人表示4條大河。圖的左上角是歐洲和多瑙河,左下角是非洲和尼羅河,右前方是亞洲與恆河,右後方是美洲與亞馬遜河。「歐洲」在左邊,位置稍高,環抱著她的是多瑙河之神,對面是「亞洲」與恆河,亞洲後面是長髮披肩的「美洲」,中間前方環抱著黑色「非洲」的是尼羅河,前方的猛獸則是象徵河流的強大力量,這幅圖中,可以看到魯本斯展現畫作中明暗對比的高明技巧。 法蘭德斯是中世紀一個公國,位於今日荷蘭和比利時地區,當時屬哈布斯堡王朝管轄,魯本斯就是法蘭德斯的偉大畫家,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巴洛克風格的優秀代表,影響廣泛。魯本斯出身富裕的市民家庭,活躍在上層社會,不僅是宮廷肖像畫家,也是宗教題材的傑出表現者,是當時歐洲最重要的畫家。他又是外交家,為法蘭德斯的利益而奔走在英國、法國、奧地利與西班牙之間;所以許多作品都是由他的助手或學生代表,他只畫主要部分,但絲毫不損他的身分和地位。他將法蘭德斯本地的傳統風格與阿爾卑斯山南北兩面的文藝復興傳統揉合在一起,將歐洲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他生於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逝於安特衛普,享年63歲,代表作有「升起十字架」、「基督下十字架」、「聖貝沃的奇蹟」、「有虹的風景」等。 布魯蓋爾(Bruegel)也有10多幅名畫在此展出,他是16世紀法蘭德斯最偉大畫家之一,擅長描繪鄉村貧苦的生活和農民的苦難,向不為上流社會所接納。他通過農民形象情趣橫溢地暴露人性的弱點,描繪誤入歧途的人;對農民生活的熟悉使他獲得「農民布魯蓋爾」的綽號。風景畫在他一生的作品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突破了法蘭德斯風景畫全景式構圖的傳統,開創了17世紀荷蘭風景畫的先聲。 他出生於1525年的現今荷蘭的布雷達(Breda)附近。早在科克(Pieter Coecke van Aelst)的作坊裡學藝,是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藝術家,最早將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思想介紹到低地國家。 布魯蓋爾於1552年到義大利旅行,次年來到羅馬,他早年的作品多係風景畫,也主要是在義大利南部旅行時所畫的阿爾卑斯山壯麗景色。他從1556年起,開始獨立創作,主要是諷刺性道德說教題材,這是受到包西(Bosch)夢幻、怪誕風格所影響,但和其他模仿包西風格的畫家又不同,他是將人物置於法蘭德斯市鎮鄉村的風景中。到了1564年後,在義大利藝術、特別是拉斐爾繪畫的影響下,他減弱了戲劇性人物,在「農民的婚禮」(Peasant We-dding)中,對角線的空間處理具有米開朗基羅的宏偉氣魄。 在稍後的作品中表現了兩種傾向:一是紀念碑性質與簡潔的人物結合起來,在「雪中獵人」(Hunters in the Snow)畫中非常明顯;另一是探索用風景畫來傳達不同情緒的有力表現,能在白熾的、充滿陽光氣氛的「絞刑架下的舞蹈」(The Magpie on the Gal-lows),以及恐怖、陰沉的「海上風暴」中看到。他還注意研究畫面的運動感,把運動賦予沒有生命的物體。他以科學的精確性創作了「巴別塔」,看起來好像塔在旋轉;而在「絞刑架下的舞蹈」中,絞刑架似乎在與農民共舞;他還以極大的興趣,畫了一些法蘭德斯農民旋風般舞蹈的畫面。 他繪畫題材廣泛,並在表面的意義下還有更深的含義。「尼德蘭諺語」(The Netherlands Pro-verbs)、銅版畫「邪惡」(The Vices)和「德行」(The Virtues)雖然都具有宗教的特徵,但也包含了對社會尖刻的諷刺;「屠殺嬰兒」則抗議西班牙公爵的恐怖統治。他晚年的創作「盲人的寓言」(The Parable of the Blind)是被一個新的問題所吸引,他研究和描繪了跌倒的一連串步驟,在形式、內容和表現力的完美結合上,使這幅畫成為歐洲藝術的一件傑作。他於1569年9月逝世,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有名的畫家。 還有拉斐爾(Raphael)的「草原上的聖母子」(Madonna in the Meadow)也是廳裡的珍藏,堪稱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從它的三角形構圖與蘊靜的冥想氣氛裡,可以看出達文西對他的影響力,在整體的三角構圖下又由兩個小孩營造出另一個小三角,並藉由聖母深色的衣服突顯小孩身體的明亮感。 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zquez)在這裡的畫作非常多,這個肖像畫家在17世紀為西班牙皇族畫了一系列作品,在色彩的運用上已臻化境,這裡所展出的「八歲的瑪格麗特公主像」(Infanta Marga-reta at Age of Eight)是他在逝世前一年所作,畫中公主臉頰線條柔和,還微微地呈現出8歲女孩臉上的光澤。公主穿著的深藍色長裙,是他技巧高明的展現;衣服繁複拆摺的部分,用深綠及深藍巧妙的交疊著,表現出一種靈動的光亮色澤,這種運筆和色彩調和的處理,是他最拿手的部分。廳內還有他的兩幅畫作,一是「粉紅色禮服的瑪格麗特公主」(Infanta Margarita Teresa in a Pink Gown),另一是「菲立普王子肖像」(Infante Felipe Prospero),都是珍品。 雷布蘭德(Rembrandt)又譯林布蘭,他的自畫像(Self-Portrait)也是廳中珍寶之一,他是荷蘭最偉大畫家之一,留下的一系列自畫像如同他自己的自傳般,傳神地刻畫著自己生命的歷程,而這幅晚年的自畫像忠實地描繪出口角的深痕與眼神的痛苦。 維梅爾(Vermeer)的「畫室」(The Artists Studio)在廳中也非常引人注目,他是17世紀荷蘭晚期畫家中相當傑出的一位,在他的手中,恬靜而精確的靜物畫呈現一種更高的境界,他描繪靜物時,就像照相機般,捕捉了靜物剎那間的生命。 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位於藝術史博物館的對面,收集了各種地質和古生物的珍品;還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史前文物展廳,展示著史前時代的地理、生物、岩石構造和動物學各部門的相關資料,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00萬件植物標本。 舒伯特博物館(Schuberts Museum)坐落在維也納第九區、弗蘭茨約瑟夫車站附近的魯斯道夫街(Nussdorferstrasse)54號,是幢平凡的二樓舊屋,但卻是他5歲前的生長之地。1797年1月31日,他就出生在這個炊煙瀰漫的二樓小廚房裡,這是屋子裡的最大房間。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音樂方面的偉大成就,就將這裡改為念紀他的博物館,但並沒有太多屬於他的東西,主要的是一付鎳製的圓形眼鏡,他連睡覺時也戴著它,以便一醒過來就可馬上找到五線譜繼續寫作。館內還展示一些他的信、手稿和作品,還有10根卷髮、吉他、哥哥伊格納茲的鋼琴,另有他年輕時岩齞}的女高音泰瑞莎•果爾博(Therese Grob)的油畫像,他好友修伯所畫「巨大的弗格與矮小的舒伯特」的鉛筆畫,他父親的油畫像,他好友許文所畫的舒伯特母親、哥哥卡爾及斐迪南等的畫像,後代的藝術家還為他塑了一尊大理石浮雕掛在牆上。這裡還有一架「訪客的鋼琴」,可以試聽8、9首不同編製的作品;這是設計很特別的鋼琴,其實是一張桌子,掛著許多付耳機,中間一排琴鍵有不同的號碼,旁邊附有號碼解說,遊客可任選其一聆聽。 他的第二個家是與出生地僅隔兩條街的圓柱街(Saulengasse)5號,於1801年遷入,屋子面積很大,寬闊的空間足夠作為他父親音樂學校用。1818年他搬到第3個家,位於維也納第一區的威普林格斯特街(Wipplingerstgasse)2號,那是他摯友麥爾霍夫(法律學家、檢察官和詩人)的家,於1821年遷出。到了1822年他又搬到第4個家,那是他好友法蘭茨•凡•修伯(Franz van Schober)叫做歌懷格庭園(Goettweiger Hof)的房屋,位於維也納第一區斯皮赫爾街(Spiegelgasse)9號,得到修伯的很大幫助。現在這棟房屋的地上層餐廳還在使用「哥懷格庭園」的名稱,在二樓平悸熊﹞嵼A還可看到舒伯特的紀念碑。第5個家是他哥哥斐迪南的小房子,地址是維也納第六區克特恩布魯克思街(Kettenbrueckegasse)6號2樓17室,這卻是陪他度過生命中最後一段歲月的地方,現在這裡也成為紀念他的博物館,擺設著他的部分樂譜、寫給朋友修伯的信、桌櫃、銀製的牙籤和他哥哥的鋼琴,也有「訪客的鋼琴」可以試聽音樂。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紀初期奧地利主要作曲家之一,以優美旋律聞名於世,他在音樂主觀上是富於感情的浪漫主義風格,實際上卻屬於古典主義範疇。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教師家庭,他是唯一出生在維也納的大音樂家,父親設立學校教授100多名學生。他是家裡的老么,一共有19個兄弟姊妹都酷愛音樂,曾組織家庭四重奏,他擔任中提琴手。其音樂基礎教育受之於父兄,後從教堂管風琴師處學習風琴和音樂理論。1803年他6歲時,就進入父親的學校上課。與其他的大音樂家一樣,他自小就顯露了很高的音樂天賦,1808年11歲時,就考進了皇室宮廷樂團怯搌漕k童合唱團,並獲得獎學金就讀於神學院,同時也在師範學院就讀。13歲時就寫下了「鋼琴幻想曲」,14歲時創作了室內樂和他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因個性羞怯,不敢出示。15歲時因嗓子變音而離開唱詩班,經過朋友的幫忙和鼓勵,才為當時有名氣的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利埃里(Antonio Salieri)注意到舒伯特超乎常人的天份,乃收他為臨時的特別學生。1814年他16歲時,為了逃避兵役,到他父親的小學裡作音樂教師,他一邊教課,一邊進行音樂創作。1814年10月19日,他根據歌德「浮士德」中的詩篇「紡車旁的格雷琴」(Gretchen am Spinnrade)和「野玫瑰」等譜曲,開創了德國藝術歌曲的先河。18歲那年一天午後,他拿起歌德的敘事詩「魔王」來讀,突然心血來潮,一小時後,竟然誕生了膾炙人口的傳世名作,轟動了維也納,使他從此走上了音樂創作之路。 從1813∼1816年,他至少寫了400多首作品,除了上述的名作外,還有第二及第五交響曲、唱劇、清神劇、鋼琴曲和絃樂四重奏。從此他成為自由藝術家,專心從事音樂工作,經常參加一些私人性質的音樂藝術聚會,一直備受友人的重視。當時的政局及經濟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皇室和貴族已無力供養藝術家,舒伯特也就沒有固定的職位和收入,雖然偶爾有些受益,但還是經常需要朋友們的幫助。 1917年,經由人的介紹得與男中音歌唱家福格爾(Johann Mic-hael Vogl)相識,其歌曲經福格爾演唱後轟動維也納,從而又結交了許多愛好音樂的朋友。他一生貧窮潦倒,全靠朋友資助與支撐才能給世界當下輝煌燦爛的瑰寶。他曾對朋友自稱是「失敗的音樂家」,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憐的可憐蟲」。他一生寫了大量歌曲、合唱曲、室內樂等,均未獲得出版機會;直到1821年才有朋友幫助他出版「魔王」和「紡車旁的格雷琴」。此後,他的歌曲、舞曲、鋼琴二重奏等才陸續得以出版。 到了1818年他21歲時,才辭去父親學校的職務,結束了這個與他不相宜的教書生涯。同年,他住進好友麥爾霍夫租來的房子共住,寫下了「鱒魚五重奏」、歌曲「伯羅未修女」和絃樂四重奏c小調。 1820年4月4日,他在目前維也納第八區內的Alterchenfelder教堂指揮了海頓的納爾遜(Nelson)彌撒,同年9月18日維也納河畔劇院演出他的歌劇「魔琴」。1821年離開麥爾霍夫的家,因有同性戀傾向的麥爾霍夫讓舒伯特感受到約束,而使原本感情友好的兩人走上分手的道路。 在愛情方面,他也不是個成功者,約僅150公分的矮胖身材,使他必須忍受人們稱呼他為「小蘑菇」。1822∼1823年,他搬進好友修伯的家,修伯曾為舒伯特的歌劇「阿方索與艾斯特瑞拉」寫過劇本。在這段期間,舒伯特寫了第八號H小調交響曲。 他非常崇拜貝多芬,曾於1822年帶著新發表的作品前往請益,恰逢貝多芬外出。後來貝多芬在病中發現他的作品,曾說:「這些作品充滿了神奇的火花」。可是當舒伯特再去拜見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病危不能說話了。 1824年後舒伯特也貧病交加,但創作力仍極旺盛。1827年貝多芬的逝世對他影響巨大,使他在最後的樂曲中表現出更高的境界。他一生窮困,1828年3月26日他在唯一的一次音樂會中獲得些微報酬,才為自己購置了一架鋼琴。同年9月,他住進哥哥斐迪南的小房子。同年11月4日跟西蒙•賽特(Simon Sechter)學對位法,並在這裡完成3C大調絃樂四重奏,C小調、A大調及B大調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以及他最後一首歌曲的「在岩石上的牧羊人」。同月19日下午3時因下腹傷寒病死於他哥哥斐迪南家中,享年僅32歲,真是天忌英才。兩天後,被葬在當時還是公墓、現為舒伯特公園的地方,他所崇拜的貝多芬也葬在這裡,直到1888年才都被移葬中央公墓。在他的墓碑上有這樣的一句話:「這裡埋葬著美好的財富,也埋葬著美好的希望」。 舒伯特是位多產的音樂家,留下了1000多首作品,僅正式編目的樂曲就達998首,其中600多首是藝術歌曲,致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還有8首交響曲、22首鋼琴奏鳴曲等大量佳作。其中 「b小調交響曲」因不符合交響樂四樂章的傳統結構形式而被稱之為「未完成的交響曲」。1822年,他在完成前兩樂章後就寄給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希望由管弦樂隊試奏後再續寫後兩章,但一直沒有回音,他也沒有接著寫下去。1865年,這部不完整的交響曲才首次演出,引起強烈反響,它雖然結構不依常規,但具備豐富多變的旋律和內涵,演奏起來完美無缺。他創造了聲樂套式u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達到了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的頂峰,為後來的浪漫派作曲家奠定了創作形式。他的名作還有「弦樂四重奏d小調」、「死與少女」、「五重奏A大調鱒魚」、「菩提樹」等;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為別的,只為作曲來到世上」,道出了他的辛酸和悲涼。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維也納市區設置了紀念碑、噴泉,還有舒伯特公園。紀念碑在市立公園內,於1872年揭幕;坐像是舒伯特右手拿筆、左手拿譜的姿勢,下面的三面浮雕分別象徵著音樂幻想的思考、器樂和聲樂。噴泉位於舒伯特出生地附近,是1928年落成的,正好紀念他逝世100週式F在正方形基座的噴水池中,蹲坐一位「傾聽的少女」,是個大於人體的塑像,雙手舉起,頭部瞭望遙遠無邊的天空,彷彿在聆聽舒伯特的音樂,憧憬著未來的幸福。 海頓(Haydans)博物館位於維也納市火車西站附近的海頓大道19號,是為紀念大音樂家弗蘭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而設。他是18世紀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交響樂形式最早的創立者,被崇稱為「交響樂之父」,他的音樂作品對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等人的音樂創作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這座博物館原係海頓在1770年申請設計改建的手工房子,但一直到1797年退休時才遷入,並且在這裡完成了「創世紀」和「四季」最後兩齣重要的神劇。拿破崙非常喜愛他的作品,在第二次進軍維也納時,正陋y纏綿病榻,為此拿破崙還派兵站崗守護海頓的家,直至海頓過世為止。現在博物館內的擺設,大都依以前原樣,館內保藏有150件海頓的遺物,包括樂譜、節目單、私人信件和證書等,還有兩件他使用過的樂器,以及一支指揮棒。此外,還有不少畫像描繪海頓崇拜者前來悼念的情景。 海頓生於1732年3月31日,逝世於1809年5月31日,享年78歲。他出生於維也納東方40公里處羅瑙村一幢四合院式的茅屋裡,父母地位低下,生活貧困,父親是車輪匠,母親做過廚師,他在12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一家人都喜愛音樂。16歲時由堂兄帶到海恩伯格撫養,自幼表現出特殊的音樂才能,在鄉間跟一位農村教師學習音樂,並參加當地教堂唱詩班,學習演奏各種樂器,從而獲得音樂基礎知識;又因童聲甜美,8歲時轉入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合唱團男童唱詩班中,擔任童高音歌手和獨唱歌手,同時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17歲時因嗓勿僋n而被辭退,一貧如洗,但卻已對音樂著迷,在維也納找到棲身之所後,開始了以教私人學生維持生計打零工式的貧窮生活。不久被僑居維也納的義大利作曲家、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尼考洛•波爾波拉收為隨從兼學生伴奏,得以免去交學費的負擔,從而開始系統地學習聲學和作曲理論,並開始賞試作曲。後來被介紹至貴族芬恩貝格家演奏室內樂,這是他畢生培育的一種樂曲形式,共創作80多首。他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很快被人矚目,當時所謂的四重奏,是指由弦樂器、木管樂器組合,或由弦樂器演奏的「有四個聲部」的音樂作品。這期間,他先後創作了20部四重奏作品,為弦樂四重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758年,芬恩貝格推薦他擔任波希米亞莫爾金伯爵的宮廷樂隊隊長,並兼室內樂作曲者和指揮,他的「第一交響曲」就是在此時所作。從1761∼1790年長達30年的時間裡,他受雇擔任匈牙利公爵艾斯特哈齊的宮廷樂團樂長。這期間他遠隔俗塵,活動區域限定在埃森施塔特的公爵宮裡和諾伊齊德勒湖中的公爵島上別墅裡。他名為樂長,其實和雜役無異,隨時聽候公爵的吩咐,工作得非常辛苦。契約還對他的創作有許多苛刻的規定,如只能按照公爵的意旨作曲,未經許可不得為他人作曲等,使他的才華受到了壓抑。儘管如此他仍工作得非常出色,利用領導樂團的機會,勤奮地進行音樂創作,完善了交響樂、弦樂四重奏和奏鳴曲等的新風格,對發展古典音樂有很大的貢獻。艾斯特哈齊公爵病故後,繼續為其弟米克羅斯公爵服務,並經常隨公爵訪問維也納,與年輕的莫扎特結為好友,相互學習。 他在1777年創作的「C大調交響曲」中、第一次把小步舞曲運用到交響樂中,使交響樂四章創作體裁成為一種固定的風格。在他的弦樂四重奏中,以1762∼1764年間所作的「小夜曲」最為著名。其中第二樂章至今仍係世界各地室內樂舞台上經常上演的保留節目,他把奏鳴曲的主調分為2至3個主題,並使它們在新的聯繫中各自獨立發揮,再重回主調,使奏鳴曲達到了精粹完美的境地。 在私生活方面,他雖在維也納的音樂界中闖出了名氣,但婚姻生活並不如意。因他長相很醜,長長的臉上有個鷹鉤鼻,並布滿天花的疤痕,身材短小,整年戴著假髮,從不在人前拿下來。曾向一個理髮匠的女兒求婚,這位少女竟寧願出家也不嫁給他,使海頓自信心受挫,一時失去理智,轉而娶了這位少女嫁不出去的姊姊克拉,既無花容月貌,又沒三從四德,恰似封神榜裡姜子牙元配馬氏一樣,潑辣無比,不把丈夫才華當一回事,經常將他寫好的樂譜拿來捲頭髮或墊吃的,因此兩人吵架如家常便飯。克拉嗜錢如命,嫌海頓不會賺錢,雙方毫無感情可言,因係基督徒又不能離婚,受不了她的作踐,海頓乃一走了之,30年不回家。海頓晚年陸續交了幾位粉紅知己,但也沒享到什麼清福;克拉夢魘般地整整糾纏了他40年,直到他68歲時才恢復單身。 1790年米克羅斯公爵病逝,年事已高的海頓回到維也納,次年便創作出著名的「第96交響曲」。相傳此曲在首次演奏時,觀眾因得知海頓親自登台,紛紛離席擁向前台,屋頂大燈突然墜地摔得粉碎,幸未傷人,海頓乃將此曲冠以「奇蹟」的別名。1791年元旦,他在莫扎特的勸說下首次訪問倫敦,逗留倫敦18個月,在創作和指揮上都獲得很大的成功。他在倫敦參加紀念韓德爾的大會,深為韓德爾的清唱劇所感動,乃創作了清唱劇「創世紀」和「四季」等重要作品。同年7月接受牛津大學授予名譽音樂博士學位。1792年7月因弗蘭茨二世加冕回到德國,途經波昂時見到22歲的貝多芬,乃邀請他到維也納並親自加以訓練。1794年元月前往倫敦,又受到熱烈歡迎,並創作了「倫敦交響曲」12部,以完美的形式、飽滿的熱情、宏大的規模和輝煌的配樂效果,達到其交響樂創作的巔峰。1797年,他為奧皇誕辰創作了「上帝保佑弗蘭茨皇帝」,後來成為奧地利的國歌達一個多世紀之久。1808年,慶祝他76歲生日的音樂會在維也納舉行,在場的海頓受到響徹廳堂的熱烈歡呼,離開會場時,他的手被貝多芬跪吻。1909年5月31日,海頓與世長辭。 海頓一生創作極為豐富,主要有108首交響曲,120多首三重奏,83首弦樂四重奏,60多首各種奏鳴曲,16部歌劇,3部清唱劇,13首彌撒曲,還有其他作品不計其數,且無人能夠加以統計。他編號94號的G大調交響曲「驚愕」(Surprise)的創作,是存心的惡作劇,因為當時許多欣賞演奏會的貴族都是有錢有閒,對音樂是門外漢,純為附庸風雅而來;其第二樂章章首刻意用輕柔聲小的弦樂持續著,一個定音鼓強打的大總奏突如其來,如雷般嚇醒所有打瞌睡的人。另外有一首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非常優美悅耳,整首樂曲浸透著浪漫的情趣、寧靜的氣氛和幽雅的景致,洶j提琴家經常演奏的曲子,但直到1954年在維也納發現海頓的親筆譜稿後,人們才知道這首曲子原來也是海頓的作品,從創作到發現,整整長達171年。 這位大音樂家逝世後,人們對他的頭顱產生濃厚的興趣。海頓曾有遺言,要將遺體存放在條件很好的艾斯特哈齊公爵家族的世代遺骸室裡。但由於戰爭關係,直到他逝世11年後,公爵家人才獲悉此事,可是當他們開棺時卻驚奇地發現,海頓的頭顱已不翼而飛。原來在海頓下葬一週後,頭顱被納布姆克佩塔和羅森巴烏姆兩人割下當古玩珍品收藏。在警察搜查無所獲後,公爵不得不與掘墓人進行金錢交易贖回頭顱;但很快證明是膺品。幾經波折,直到1854年6月5日,真正的海頓頭顱才和身體合葬在維也納中央名人公墓裡,供人憑弔。 莫扎特博物館(Mozart Geden-kstatte)位於聖史蒂芬大教堂後面一條狹窄的舊街上,從1784∼1787年,莫扎特就居住於此,並創作了許多優美的作品,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這間建築又叫做「費加洛之家」,他在這裡創作了著名歌劇「費加洛的婚禮」。還有11首鋼琴協奏曲、一首小號協奏曲、兩首五重奏曲、四首四重奏曲、三首三重奏曲、三首鋼琴協奏曲和兩首小提琴奏鳴曲等作品,均誕生在這間房屋中。 西西博物館(SiSi Museum)的全稱是伊麗莎白皇后博物館,正式開館於2004年4月24日,這天正是她和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結婚紀念日。博物館位於霍夫堡宮前面的6個房間內,展出主題有西西皇后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接著是在毫無預期的情況下與奧皇訂婚時期,以及身為奧匈帝國皇后時期。 「西西」是人們對這位皇后的暱稱,1837年12月24日出生於德國的慕尼黑,是巴伐利亞馬克西米連約瑟夫大公的女兒。15歲時跟家人到奧地利鹽湖區度假,這次家族旅行的任務,是要把她的姊姊海倫娜介紹給當時23歲的弗蘭茨•約瑟夫,但對方卻意外地愛上了她,並很快地在1854年4月24日結婚。這個曾經是歐洲最美麗的女人,受到廣大臣民的敬愛,但她的一生過得並不快樂,雖然夫王對她疼愛有加,但忙於國政的時間居多,使她習慣於自由自在的生活受到限制,深鎖在皇宮的各種禮節中,加上皇太后是個刻薄女人,一直不喜歡美麗的西西,時常找她的麻煩,讓扛漁c廷生活更加灰暗,因此只好藉著寫日記抒發抑鬱的心情,並且藉著不斷的旅行來排解寂寞的時光,因此奧匈帝國領地的許多地方都有過她的足跡。她的獨生子魯道夫後來與情人私奔,還雙雙自殺,這讓原來就跟婆婆不和的她又經歷了喪子之痛,更是經常過著顛沛流離的旅行生活,最後獨自隱居在瑞士日內瓦湖畔,1878年9月10日,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在街頭,享年61歲。 博物館展出許多她的遺物,如晨跑、皮製扇子、蕾絲黑傘、當年結婚的喜帖和結婚禮服。 市內的維也納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es Museum der Stadt-wien)位於卡爾廣場對面,館內陳列著維也納中世紀的地圖和彩色玻璃,以及古代的寫生和繪畫作品。 兒童博物館(Kinder Museum)位於博物館區內,是維也納專為兒童設計的博物館,裡面有個永久展示廳與全年度的活動計劃,最有趣的是提供親子可以共同參與、探索的活動,還有個給幼兒遊戲稱為「海洋」的區域。除了有定期變換的展覽外,還有許多小實驗室與工作室,讓兒童盡情玩樂,希望能培育出充滿創意的下一代。 阿爾貝特博物館(Albertina Museum)坐落在約瑟夫廣場附近,是維也納市民引以為豪的藝術瑰寶之一,收藏了近4萬幅世界各國名畫及100多萬件複製品。它建於1781年,是以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的女婿阿爾貝特公爵的名字來命名的。館內最傑出的珍品是杜勒(Dürer)的作品;他是文藝復興時期德意志地區最重要的油畫家、版畫家、裝飾設計家和理論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生於1471年5月21日,病逝於1528年4月6日。他非常喜愛大自然,經常漫遊歐洲各地,吸取豐富的文化素養,確立了自己在文藝復興藝術中的不朽地位。1512∼1519年,他被馬克西米連一世聘請為御前畫師,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在當時獨樹一幟,影響深遠。他的名作主要有「父親肖像」、「德累斯頓祭壇」、「基督受難」、「騎士、死神和魔鬼」、「聖•傑羅姆在書齋中」和「四聖圖」等。博物館內由於珍品太多,只好安排專題展出,每年重換6次,每次展出都集中在某個時期、某種風格或某個主題上,吸引了大量對藝術滿懷興趣的人們。 維也納馬車博物館是今日世界上最具規模的馬車博物館,目前展出的大小馬車共有45輛。這裡收藏的主要是皇室使用過的馬車,除了平時用作乘坐人員外,還在皇室慶典上扮演重要角色。有的馬車重達4200公斤,僅是後輪的直徑就有180公分;整個車體都是用上好木材雕製而成,典雅氣派,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皇室婚禮用的馬車是金色的,由12匹白馬來拉;1916年,哈布斯堡末代皇帝查理一世就曾經使用過。還有一輛喪禮所用的馬車是由8匹黑馬來拉的。 葬儀博物館是維也納獨特的參觀景點,從巴洛克時代至今,這裡人們就特別重視葬禮,從守靈到唱安魂曲,一絲不苟。館中有許多當時所用的器皿,最奇特的是求救鐘。它專門供還沒斷氣就被活埋的人使用,因為那個時代醫學不發達,時常有誤埋現象。1828年,維也納人彼得就設計了求救鐘;綁著長繩的求救鐘掛在守墓人的小屋內,繩子的另一端則綁在屍體的手腕上。當時講究的葬禮,要有騎士、護旗者和樂隊,僅是執紼、抬棺的職業哭墓團成員就有30人,孝子孝女和牧師還沒算。送葬者手執燈籠,一直護送死者上山。如果死者是中下階層,就得用6匹黑馬拉靈活F如果是兒童或單身者,就改用白馬。當時殯儀社的競爭非常激烈,甚至家中有人病重,就有人上門推銷;直到1907年成立了市立殯儀館,競爭才逐漸平息。 貝多芬紀念館(Beethoven Efinnerwngstätte)位於維也納的莫爾克爾巴斯特爾(Molkerbastel)區,一棟名叫巴斯奈拉蒂(Pasqar-latti)的房子。巴斯奈拉蒂其實就是當時貝多芬的房東,他酷愛藝術,在愛屋及烏的心態下,即使貝多芬拖欠房租也從不計較,因此贏得一向與人極難相處的貝多芬的友誼。現在館內有貝多芬的銅像、用過的鋼琴和部分他生前使用過的物品。 第二棟貝多芬故居位於市內的英雄屋(Eroica Haus),是他第九號交響曲「英雄」的完成地,原本要將這首曲子獻給他所敬佩的拿破崙,但不久拿破崙卻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在憤怒和失望之下,貝多芬將已經寫好「獻給拿破崙」的樂譜封面撕下,改為「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英雄交響曲」,而獻給了羅布柯維茲侯爵。 貝多芬第三棟故居位於郊外的海利格斯塔德特(Heiligenstadt)小鎮,1802年,他感到身體和事業都不盡如人意,似乎死神已在招乎,痛苦之餘立下遺囑,打算寄信給他的弟弟,後來並未寄出去,至今還保留在這棟故居內,從中不難看出貝多芬當時的奇特個性和偏激的想法。此外,從屋內其他擺設中也可窺出端倪,如上了鎖的糖罐子等;在他的筆記中,連僕人買菜回來少找他幾塊錢,也都詳加記錄。 猶太紀念館位於市區。猶太人在維也納曾經輝煌一時,在政治、金融、藝術或科技等的領域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Sigmung Freud)、作曲家馬勒和劇作家史尼茲勒等。1897年,世界上第一座猶太紀念館落成啟用,是為了紀念維也納和曾在此興盛無比的猶太社群之間的淵源關係而建造的。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後摧毀了紀念館,瘋狂屠殺猶太人。新紀念館位於市區一棟大樓內,在19世紀初期是屬於兩位聲望很高的猶太銀行家所有。舊館中逃過戰火劫難的藏品大多陳列在新館中,新館成立的宗旨,並非只是為了懷念維也納猶中H遭受的苦難,同時也希望展示猶太與非猶太人在奧國及歐洲曾經合作的輝煌歷史和曾經敵視的慘痛教訓。新館在開幕時,特地推出了兩項展覽,一是有關弗洛伊德的生平,二是有關戰前維也納猶太人的生活史。另外還有兩項永久性展覽,一是柏格收藏文物展,共有各類文物一萬件,充分展現東歐與德國猶太藝術的全貌,二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反猶太文物展,充分展現了猶太人所遇上的磨難。 利奧波德藝術館(Leopold Ku-nst)坐落在維也納博物館區內,開館於2001年9月22日,館內陳列最精華的奧地利藝術家們作品,尤其是席勒(Schiller)的畫作最多。 維也納現代美術館(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 Wien)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內,是中歐地區最大的藝術展示場,它本身的建築就是一個傑作,灰色玄武岩築成的立面,內部是用鋼鐵、玄武岩和玻璃組成的極具未來感的設計,館內所蒐藏的珍品有現代主義作品、普普藝術、照片寫實作品和維也納行動主義作品等。 維也納藝術館(Kunsthalle Wien)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的中央位置,蒐藏有大量國際當代作品,展現了橫跨各種科學之間的藝術表現方式,特別是擴大了20世紀以來快速發展的科技藝術,如攝影、錄影機、電影和實驗建築。它也致力於陳列現代藝術與現代流行的風格,期望在傳統與摩登的藝術手法上,提供一個連結空間。維也納藝術廳擁有兩個大展覽室,還有表演廳、音樂會、電影欣賞室等設備。 藝術中心(The Art Cult Cen-ter)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的西端,裡面有非常完整而詳盡的香煙歷史陳列,介紹了自15世紀菸草發展迄今的歷史及其文化的發展。此外,中心內還有設備多樣的活動供遊客使用。 藝術補給工廠(Depot. Art and Discussion)也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內,對現代藝術非常有興趣和研究的人來說,這裡有許多寶藏。還常常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有藝術家演講、作品展示、研討會、座談會、研究課程。裡面圖書館的館藏也非常多元化,包括有藝術理論、藝術批評、文化、性別研究、媒體、電影和文化政策等。 建築中心(Architekturzentrum Center)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內東北部,每年提供4∼6次展覽,還有一些不定期較小規模的展覽,分別介紹建築的演變軌跡,以及新興的建築作品給一般民眾,還備有建築講座、演講和建築導覽之旅,中心內設有圖書館,相關出版品存量豐富。 分離派會館(Secession Buil-ding)位於卡爾廣場附近,是由1898年一群對抗舊派建築師與宮廷貴族的藝術家所建,主要由華格納的學生奧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所設計,為20世紀初的藝術革新留下見證。會館最大的特徵是金色的圓頂,由無數片金色桂葉組成,因為月桂葉代表象徵文藝的榮譽,當時曾遭保守派譏笑為「鍍金的大白菜」。白色四方形的會館外牆有淺浮雕的花飾壁,立面上飾有貓頭鷹及女妖美杜莎的頭像,形成了金、白兩色分明的建築外觀。三角楣上則刻著分離派運動的主張「每個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藝術,藝術有它的自由」。 館內大廳四面牆上有克林姆(Gustav Klimt)總長度達34公尺的壁畫,畫內有5個重點,分別列於兩個牆壁的上方:1是「渴望幸福」,以飛翔的人為象徵;2是「弱者的苦難」,內容是跪在地上的夫妻哀求著全付副武裝的騎士;3為「敵對力量」,畫著巨人迪飛(Giant Typhoeu)和3個蛇髮魔女(Gorgons),他們象徵著疾病、瘋狂和死亡;4是「飛翔的人與彈豎琴的女人」,象徵詩和音樂把人類帶向幸福;5為「一群婦女和天使唱詩班簇擁著一對夫妻」,表現人類在藝術殿堂中發現了喜悅、快樂和愛。此外,館內還有維也納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展。 「分離派」崛起於19世紀末,這是一個工業衝突的年代,當工業革命改變社會結構,解放小市民的生活時,過去由統治者喜愛的美學就開始崩塌,那種權力集中,財富集中所形成的繁複、華麗、高聳的建築物與鑲金鑲銀的裝飾,也就開始面對挑戰。「維也納分離派」始於1897年,由當時奧圖•華格納和克林姆等人為首的一群畫家、建築師和設計師組成。取名「分離派」有兩種意義:一是宣布與官方的藝術協會分道揚鑣,另一是自外於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塑造的復古主義。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公認的第一流歌劇院,係「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的包廂劇院,後為宮廷歌劇院。始建於1861年,竣工於1869年,同年5月25日首場演出的是莫扎特著名的歌劇「唐•喬凡尼」(Don Glovanni),從此揭開炫麗的音樂聖殿時代。最初,這座劇院外觀及建築型式並未受到維也納市民稱讚,並在首場演出時,發現歌劇院的地面竟然還略低於地平面,報刊雜誌也紛紛大加責難,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也為此事大傷腦筋,兩位具體負責的建耨v也因惶恐不安而先後離開人世。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劇院高聳的綠色樓頂被盟軍飛機誤認為火車站,因而被炸得七零八落,幾乎所有的道具、設施,還有130多本歌劇譜和大約15萬件演出服裝都被炸毀。全國人民莫不為之心痛,先是搭建臨時演出棚,然後投入巨大的熱忱和財力重建,歷時10年之久,在稅收、捐款和「馬歇爾計劃」的全力資助下,才得以重見天日,並且更勝往昔,於1955年重新開幕,當時恰逢奧地利恢復獨立主權,建立自由民主社會,舉國上下人心振奮,鼓舞歡欣。歌劇院首演貝多芬的歌舞「費黛里歐」,在指揮卡爾波姆領導下登場#垣順祗楚C 這座位於環形大道南端歌劇院路2號的大歌劇院,在整體外觀上為羅馬式宏偉建築,與義大利米蘭的斯卡拉劇場、英國倫敦歌劇院、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以及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等,並列為世界五大歌劇院。它外貌莊嚴,有許多駿馬浮雕;總面積9000平方公尺,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砌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廊柱的裝飾也非常華麗,整個舞台區完全現代化,擁有最先進的設備,無論是空調、音響、燈光、移動舞台、排練廳和電子設備都是第一流的。其中設計最獨特的是移動舞台,縱深46公尺,由數層平台組成,可隨意升高、降妝恲鈰吽C舞台面積是觀眾席的兩倍;而觀眾席位於劇場中央,共6層,可容納1642人,座椅一律鋪墊鑲金邊的棗紅色絲絨,強烈顯示著高雅的氣派。其中第六層上有567個站位。劇場四周是高貴典雅的包廂,共有五層,每間可以容納4至6人;皇帝包廂就大了許多,裝飾更為輝煌眩目。劇院還有兩個芭蕾舞練習廳、3個劇團練習廳、1個大彩排舞台、10個獨唱演員練習室、數十個演員化妝室,以及1個電視台轉播室。每一層樓上都有休息大廳和走廊,陳列著許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精美油畫,生動地描繪了曾在這裡演出並獲得巨大成功的歌劇題材,如莫扎特的「費加洛的婚癒v,舒伯特的「家庭戰爭」,貝多芬的「費黛里歐」。此外,人們在這裡還能看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布萊姆斯、史特勞斯父子等音樂大師及歌劇院歷任經理的塑像。劇場內部採用壁毯和以「魔笛」為素材的壁飾作為整體裝飾來顯示劇場的豪華高雅。 歌劇院每年的演出時間是300天,節目都是提前半年就排定好的,每晚的節目都不一樣。作品以莫扎特和義大利音樂家威爾第(Verdi)的歌劇為主,一般不試演現代的劇作;但每年都要新排演一些著名的歌劇,邀請世界上功力深厚的藝術家登台演唱。藝術家們一旦能夠在這裡亮相,就會奠定自己在世界樂壇的地位;所以,他們都以能在此演出為榮。維也納愛樂樂團樂隊每晚都要到此為演出伴奏。對於許多音樂迷來說,在欣賞高水準歌劇的同時,又能聆聽聞名遐邇樂隊的演奏,真是耳福不淺。曾發生過一件與樂隊有關的笑話:某場歌劇演出中,一位定音鼓手眼看樂譜上還要等好幾個小節才會輪到他來演奏,就拿出三明治來充饑;心想燈光很暗,不會影響觀眾的注意。吃了一半時突然鼻子發癢,他就將三明治放在鼓面上,專心伺候鼻子去了。沒想到很快就輪到他要演奏了,手忙腳亂地大力擊鼓起來。結果,鼓面上那半塊三明治一飛衝天,不偏不倚地落在第一排一位女性觀眾的漂亮帽子上,使得向來只有掌聲和讚嘆聲的歌劇院內爆發了一陣難得的哄笑聲。 每年的2月份,歌劇院內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迎新春盛大舞會,以其奢華典雅、場面壯觀而成為世界各地政界名流、商業鉅子、名媛閨秀雲集一堂的大型晚會,屆時奧國總統和國賓都將親臨出席。舞會一般在晚上10時開始,先是由專業舞蹈學校的演員表演波蘭舞和華爾茲,接著,200對經過嚴格挑選的青年男女登場亮相,女的頭戴鑲嵌寶石的小皇冠頭飾,身穿白紗長裙,男的身穿黑色燕尾服,齊跳左轉華爾茲來開舞。在包廂裡觀看,只見黑白相間,整齊活潑,姿態婆娑,令人陶醉。最後是來賓同時起舞,整個大廳變成舞蹈的天堂,場面極其壯觀,令人驚嘆,整個舞會一直要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時方才落幕。這個舞會可容納5000多人,一樓大廳的座椅要全部撤離,才能形成一個巨大的舞池。入場券非常昂貴,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負擔得起,所以,有幸能夠參加這裡的舞會,就成為一種身分和地位的表徵。因此一些有身價的家庭,在他們的子女正式踏入社會之前,都會鼓勵他們參加這個重要的社交場合,也是舞會的光榮傳統。因為這個舞會聚集了許多王孫貴族、富商鉅賈,所以維也納賭場也特別到這裡開設賭局,以求擴大自己的名聲;當然賭額是不會對外公開的,要為顧客保密的。 這個劇院平常演出票價也是很貴的,一般需要提前預訂;如果是著名藝術家的演出,則要提前幾個月預訂。除了7、8兩個月歇夏外,其他的月份都開放演出;最好的劇目一般安排在冬、春兩季的維也納文化節期間。在這裡欣賞歌劇是一件莊重的娛樂活動,非常講究衣飾的正規化。觀看新歌劇的首演式,最好穿上夜禮服、戴上黑領帶。如果有人執意要穿便裝入場,那就顯得與劇院的氣氛極不協調。這裡全年開放給遊客入內參觀,並視團體人數提供導遊服務。遊覽票上有編號,遊客就能知道迄今已有多少遊客參觀了這一音樂的聖殿。這裡的紀念品店可以提供許多與音樂有關的禮品和裝飾品。 城堡劇院(Burgtheater)位於環城大道,原係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於1741年在聖米歇爾廣場上所建的日耳曼國家劇場,1874∼1888年遷建於現址,就在市政廳的正對面,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氣勢宏偉,入口的上方有 「太陽神阿波羅與悲劇中的繆斯」的浮雕,還有莎士比亞、莫里哀、歌德、席勒等劇作家和文豪的雕像。1945年曾燬於戰火,1951年重建,4年後完成;入口大廳樓梯壁飾美輪美奐,頂棚壁畫由美術大師恩斯特、克林姆所繪。城堡劇場的德語是德語地區最標準的,有許多世界級的演員在此擔任客籍演出,有演員能夠晉身在城堡劇院演出,就是對其藝術表現的最高評價。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簡稱愛樂廳,其正式名稱叫做維也納樂友協會大樓金廳,是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真正的原名叫做「金廳」(Goldener Saal),源於內部裝飾金碧輝煌之故。這個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設計,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而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1875年間,著名的音樂家勃拉姆斯(Brahmas)曾負責組織音樂廳的演奏會,擔任音樂總監的職務。 維也納樂友協會簡稱維也納愛樂,成立於1812年,經常舉辦各種高雅的交響樂、獨奏音樂會、室內音樂會和獨唱會,是個權威的音樂組織,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從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愛樂廳舉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於1959年又重新恢復演出。 金色大演奏廳以能夠製造出完美無缺的音樂效果而出名,這種效果並非由設計技巧所帶來,而是在施工過程中偶然產生的。曾經有許多人試圖仿建這種效果,但都以失敗告終。廳內平頂上裝飾的天花板、女神立柱及樓廳,都恰到好處地產生了反射聲波的作用。音樂會起初的演奏曲目全係史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後來雖然加上其他音樂家作品,但仍以史特勞斯家族的曲目為主,其中著名的「藍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是音樂會的必有曲目,而「拉德茨基進行曲」更是壓軸曲目,到時觀眾會自動地和著音樂節拍鼓掌,台上台下渾然一體,把音樂會推向最高潮。 這個音樂會由今日世界上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擔任演奏,世界第一流的指揮家執棒,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配舞,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伴唱,如此鼎盛的演出陣容,吸引了無數的人們;通過電視收看盛況的觀眾達10億以上,是世界上欣賞觀眾最多的音樂會。指揮新年音樂會是指揮家們的終身願望;「世界第一指揮」卡拉揚從1949年開始就擔任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終身音樂指揮和指導,多次指揮這個盛大的藝術活動,使他又有「世界樂壇之王」的美譽。自1987年起,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每年不得重複;由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全體成員從與該團合作過的指揮中選舉一位,站在那個象徵著成就和名聲的指揮台上。 維也納愛樂每年在金色大演奏廳和勃拉姆斯大廳,舉辦了約250場音樂會;其中的金色大演奏廳一般是供舉行大型演奏會用,而勃拉姆斯大廳多用以舉行小型獨奏音樂會。 愛樂廳還有個收藏館,內分兩室,一是展覽室,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二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和鉛印的音學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櫃,珍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最後一個交響曲」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等。室內中間有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是德國著名音樂家,但是卻在維也納度過了他音樂生涯的黃金時代。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給檔案室。 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故居位於帕瑞特爾斯街(Praterst-rasse)54號,1978年,他的兒子將它加以整修,改為博物館。館藏除了許多與他相關的畫像和圖片外,還有1867年2月15日「藍色多瑙河」圓舞曲首演的照片、勳章和節目單等,還有一台黑色的「貝森多夫」鋼琴。 維也納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in Vienna)是紐約和日內瓦以外的第三個「聯合國城」,位於市北多瑙河南岸的多瑙公園旁,離市中心約4公里。始建於1973年,竣工於1979年8月,是一大片現代化色彩濃厚的銀灰色建築群,總面積19萬平方公尺,由四座主建築組成。中央聳立著一座五層圓柱形的國際會議大廈,高56公尺。6個「丫」字形大樓分別聯成三座塔形辦公室大廈,以星座形對稱地安排在會議大廈的周圍,大樓之間有天橋相通,非常方便,它們高矮參差不齊,高度自45到120公尺間,予人以靈活多樣的感覺。 這座奧地利最大的現代化建築群,共有9個會議大廳,周圍有大大小小的休息室,可從室內透過落地玻璃窗盡覽四周美景。整個建築群共有6000個門、2.4萬扇窗門、43部載人電梯和15部載貨電梯,可同時容納4600人辦公室,1600人開會。這裡設有中、英、法、西、俄和阿拉伯等語言的同聲傳譯室,電子計算中心、儲存室、檔案室、印刷間、餐廳、咖啡館、銀行和商店等附屬設施。在各建築物之間修有輻射形車道,還有兩座可停放2500輛轎車的3層樓停車房。3個塔形辦公大廈分別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工業發展組織和聯合國城的行政後勤部門進駐。 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辦公中心,由聯合國以象徵性每年1歐元的租金承租99年,可以一直廉租到2078年止。為此當初奧地利民眾曾大惑不解,紛紛斥責當時政府的這一舉措。但結果證明,當時奧地利政府的決策非常明智,有了聯合國城不僅提高了維也納的國際地位,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每年有兩萬多人次的各國代表前來參加各種國際會議,還有數以百萬計的觀光客前來參觀「聯合國城」,其相關的經濟收益已超成本的無數倍了;並且已使維也納躍居為世界第五大會議城。 國會大廈位於自然史博物館對面,是座古希臘風格的建築物,建於1874∼1883年,因為會議體現了民主,而民主發源於希臘,所以就選用了希臘模式。大廈外貌肅穆和諧,立面使用希臘的柯林斯式柱頭,上面三角形的屋頂雕刻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向17個民族頒發憲法的場景。議會廣場前高達4公尺的噴泉頂端矗立著雅典娜智慧女神,象徵著政治的開明和智慧;基座上的4尊塑像則分別象徵奧匈帝國的四大河流:多瑙河、因河、易北河和摩爾多瓦河。 這座白色宏偉的國會大廈原是隸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會,在1919年王朝被推翻建立奧地利共和國後,成為共和國的國會。 市政廳位於國會大廈北邊,建於1872∼1883年,是哥德風格的建築物,有五座裝飾性的尖塔,正中的一座高達99公尺,據說這是因為旁邊的感恩教堂高度為100公尺,基於不能高過對上帝敬意的原則,所以矮了1公尺。不過,這座象徵市民意識高漲的哥德式建築在尖塔頂端加上一尊極負盛名的「市政侏儒」雕像,高達3.4公尺,它全付武裝手持長茅,而這座精鐵所打造的雕塑,完全是以手工完成。 這座市政廳每年都有一次「開放日」,一般都是安排在9月份的某一個星期6舉行。這一天,市長在辦公室中熱情接待市民的造訪,耐心解答市民的問題,並與他們合影留念;助手們則向市民介紹環保、綠化、公共交通、消防等市政工作,以求爭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市民能夠隨便參觀市政大廳和議會大廳;市議會的會議是公開的,市民們能去旁聽,但沒有發言的資格和權利。市政廳前面是露天廣場和規模很大的花園,每逢節假日都有集會。夏天,這裡熱鬧非凡,舉行音樂電影節讓人們納涼避暑。人們可以免費欣賞優秀管弦樂團和指揮家的精彩演奏,觀賞大型銀幕上放映的精彩電影。在這裡有許多懷念維也納歷史名人的紀念碑,包括奧地利共和國首任總統卡爾•倫納,維也納歷任市長賽茨(Seitz)、克爾納(Körner)等,還有小約翰•史特勞斯的紀念碑。聖誕節時,這裡又重為攤販雲集的大型市場,形成別致的景觀。商人們支起帳篷,擺好攤位,出售土特產品,有糖漬蘋果、葡萄,手工製的小玩具,薑餅麵包和各種新釀的葡萄酒。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大都擺在一棵巨大的聖誕樹下,而那棵樹則是聯邦各州送給首都的禮物。 三位一體紀念柱(Pestaule)位於聖史蒂芬教堂附近,是巴洛克式的鼠疫災難紀念柱,這是奧皇利奧波特二世為了感謝上蒼遏止17世紀流行的鼠疫而建立的還願柱,獻給三位一體的神聖。紀念柱展現三神像和奧皇的跪拜像,旁邊一位天使把象徵鼠疫的老嫗推向地獄,紀念柱旁邊的塑像就是利奧波特二世。 維也納大學(Universitat Wien)創建於歐洲中世紀教會勢力空前龐大的年代;1365年3月12日,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大公四世,為了取得神聖羅馬帝國的思想控制權而創辦了它。當時的大學要依附於教會才能生存,所以它的設立須得到教皇的認可,是繼1348年的布拉格大學及1364年的克拉科夫大學後的第三所中歐大學,但卻是第一個德語區大學,採男女合校制,初創時設有法學、醫學和哲學等三個學院。1383年,巴黎大學發生教派大衝突,魯道夫的弟弟和他的繼承人阿爾貝特三世,改組了這所快要癱瘓了的大學,贈給大筆捐款,擴大招生,增設神學院,並趁機蜇苳@批傑出的巴黎教授前來任教,大學基本上也是仿照巴黎大學的規範制度,使大學出現了初期的繁榮,因此也使維也納大學有了 「巴黎大學之女」的稱號。 在16世紀宗教變革之前,它是神聖羅馬帝國和教皇直轄區內的學生們非常嚮往的地方,到這裡求學的青年遠遠超過到羅馬大學求學的人數。但學校受到天主教會的控制,不允許任何叛逆言論在這裡誕生;王室也加強了對學校的控制,使得這裡沒有完全的信仰自由。但是在奧匈帝國時期,各地區及鄰國一半以上的知識分子都是來自這所大學,並產生了許多藝術大師、科學巨匠和政壇上的風雲人物。 1848年,這所大學成為革命中心。1850年進行了重大改革,使師生都享有較大的自由,採用討論法教學,並廣開選修科目。1878年文學院開始限額招收女生,1889年取消女生名額限制,1919年法學院改為男女合校。現在這所大學擁有天主教神學院、基督教神學院、法學院。社會與經濟科學家、醫學院、基礎與綜合科學院、人文科學院、形式與自然科學院等8大學院,共有160個左右的大小科系;有些同名的科系卻分屬不同的學院,所探討的方向自然就有差異,所以都算是獨立的科系。例如哲學系有3個,分屬天主教神學院、基督教神學院和基礎與綜合科學院。學院五惜S開設各個研究所,多由一名教授主持工作,是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基層單位。學區以德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但也有許多課程採用英語、法語或拉丁語上課,這4種語言同時也是學生繳交論文時可以採用的語言。這裡的學位只有碩士和博士兩級;上課時沒有班級之分,只有同選學科的校友,沒有所謂的同班同學。大體來說,學生在選系或選課時有充分的自由,只須通過高中畢業考試,就有上大學的機會。在求學過程中,也沒有規定何時選修那種課程,只是在最後繳交論文和準備大考前,應有多少必修或選修學分,或者是通過某些特定的考試項目。岩H在校園內經常可以看到白髮蒼蒼的人們在苦讀,他們往往是最用功的一群學生,希求早日取得學位證書。每當春天降臨、夏天逼近時,上課的人數愈來愈少,因為許多學生都外出旅遊;冬天雖然寒冷,上課的人們卻多了起來,因為課堂裡有暖氣,能夠避免酷寒。 現在維也納大學內的每個科系都有學生代表,也有來自各學院統合性的學生會代表,目前最大也最有號召力的學生組織是「奧地利高等學校學生社團(Österreichische Hochschülerschaft)」,簡稱ÖH,它不僅提供各種娛樂性活動,也有免費的法律諮詢,並包括協助婦女或外國人的常態小組織,更常在定期出版的ÖH刊物中批評社會和大學本身的一些措施,抨擊時政,臧否人物,自由風氣非常濃厚,校園言論自由的程度,非其他學校所可比擬。這個大學的校園沒有圍牆,規模非常龐大,各學院乃至各科系散若星雲,但基本上是以第一區的內城區和第九區為集中地,學生總數超過10萬人。 大學象徵性建築是棟文藝復興式的古典建築物,由兩幢對稱的、用長廊相連的教學樓組成。建築物的正面有許多浮雕,有 「聖經」中的傳說,有希臘及羅馬神話中的人物,有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及歷史事件,但最能引起注意的還是科學和教育史上的偉大人物。正廳是學校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壁龕中放置著用紅褐色大理石板和青銅做成的榮譽牌,上面銘刻歷任校長的姓名。正廳兩個側門的入口處裝有四個傳統學院的紀念牌,刻上了有突出成就的校友姓名。正廳內兩廂的長廊上陳列著在校任教有傑出貢獻的教授及學者們的紀念胸像。在這裡,人們既可知道奧地利人像雕刻的歷史脈絡,又能欣賞它們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更能瞭解大學到目前為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這個學校名人輩出,其中最有名的有礦物學家貝克(Friedrich Beck)、國家經濟學家伯恩(Eugen R. Von Böhm Bawerk)、物理學家伯茨曼(Ludig Boltzmann)、哲學家布倫達諾(Franz Brentano)、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法學家及政治家格拉瑟(Julius Glaser)、化學家、醫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藍斯坦能(Karl Landstei-ner)、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語言學家和人類文學學家圖伯斯克伊(Nikolai S. Trubetzkoy)、植物學家徹馬克(Erich Tschermak)、精神病理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華格納(Julius Wagner-Jauregg)等;其中尤以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最為著名,這所大學的璀璨學術成就也由此可見一斑。 霍夫堡(Hofburg)宮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曾是奧匈帝國的政治中心,其地位如同倫敦的白塔、法國的凡爾賽宮和北京的紫禁城,記錄了歷代帝王的點點滴滴。它見證過奧地利最受崇拜和唯一出現的女皇瑪麗亞•泰瑞莎的盛世,也看到約瑟夫二世的尊崇和末代皇帝奧茲特•卡爾一世的滄涼。它位於環形大道內,與聖史蒂芬大教堂和國家歌劇院合稱為維也納老城的「三顆明珠」。它大約可以分為新王宮(Neue Bu-rg)和舊王宮(Alte Burg)兩大部分,以及一些附屬的部分。約有18棟建築物,包涵有19個中庭、庭園、2600個房間,結構非常複雜,是名符其實的深宮內苑。整個結構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元7世紀以來的建築風格轉變,因為每個新王登基後,總會或多或少地進行一些擴建,新增的建築都會反映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於是遊客不難在霍夫堡看到歲月流逝的痕跡。 新王宮是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重建於1881年,是座半圓形的新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較之所有霍夫堡內的其他建築都要來得宏偉,它的二樓有一整排的廊柱,底層是栩栩如生的雕塑,更顯得豪華氣派,這些雕塑中有古奧地利民族、古羅馬兵團、日耳曼人、傳教士、斯拉夫人和十字軍士兵等,象徵組成奧地利歷史的元素。但是新王宮的陽台卻記載著一件使奧地利人蒙羞的事:1938年,希特勒在陽台上宣布對奧地利的全面併吞,使獨立的奧地利在地圖上消失達17年之久。 建造新王宮之目的,是為了要與法國的羅浮宮相媲美,但因財力因素,結果只完成了一部分,現在,它是奧國的總統府和總理府的所在地。皇宮內的陳設多姿多彩,既有華貴大方的,又有精緻秀美的。其中有兩間中國陳列室,裡面有許多中國瓷器和漆器等工藝品。在其他的房間裡,收藏著歷代皇帝搜集的名畫及藝術品;其中有一幅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的畫像,高貴莊嚴,頗有君臨天下的氣概。在這裡,人們可以參觀皇帝的寢室、珍寶館、銀器博物館和宴會廳。在皇帝寢宮內,仍然保留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和他妻子伊麗莎白的臥房擺設。珍寶館(Schatzkammer)內收藏了王朝的大量珍品,包括鑲嵌未拋光的紅、綠、藍等幾種寶石的純金王冠,各種寶石玉器、家具和其他名貴珍寶,這些都是王朝近7個世紀積存起來的生日和婚禮的禮物。 銀器博物館開館於1995年,是個獨一無二、非常特殊的博物館,它實際上保存了約300年完美無瑕的廚房餐具文化,包括整套的瓷器、銀器、青銅及玻璃等餐飲器皿,其中光是手工打造的精美燭台就多達10萬多件。在此可以觀賞到西西皇后在旅行時使用的全套餐具,連他平時常用的喝水玻璃杯也在此處。最有趣的是西西皇后送給皇夫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一套生日器皿,據說約瑟夫一世從來沒有用過,因為西西送的器皿不夠高檔,圖案過於民俗化,皇帝不喜歡。不過不用歸不用,皇上可是將它收藏得極為妥當,以致今天遊客至少還可見到西西獨特挑選的「品味」’閬韐N是伊莎白皇后,這裡所有眾多的伊麗莎白銀製餐具上,都刻有「E」字和皇冠的標誌。除此以外,新王宮裡還有保存小亞細亞考古遺跡的艾菲斯(Ephesos)博物館,以及有15萬多件珍奇蒐藏的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Fur Volkenkunde)。 舊王宮位於霍夫堡宮的西南部,由第一位取得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魯道夫一世所建,距今約有800年歷史。它原來只是一座堡壘而已,從13世紀至1918年止,一直是王室居住的地方,其中最古老的斯威斯宮(Schweizerhof)建於13世紀,在15∼16世紀時又增建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建築物。紅底藍橫紋色彩鮮豔舊王宮大門的瑞士門,建於1522年,門上方有金色的哈布斯堡雙鷹家徽,它之所以取名為瑞士門,係因中世紀時很多國家的王宮都喜歡讓剽悍又忠誠的瑞士人把守城門,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例外。 城堡小教堂(Burgkapelle)就位於舊王宮的隔壁,灰白色帶有綠色塔尖的宗教建築物,顯得宏偉肅穆,帶有立柱的大門上有金色人物雕像,它之所以舉世聞名,是因為每年9月到第2年6月的每個星期天早晨,那些幾個月前就訂了票的人們就能夠聽到但看不見那「來自天堂的歌聲」,這就是有500年歷史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Vienna Boy's Choir)男孩們在教堂最高處唱出的彌撒曲。1498年,馬克西米連一世創建了這個機構,作為宮廷管弦樂隊的組成部分,演唱彌撒曲以渲染氣氛。有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舒伯特等都曾是這個合唱團的成員,從這裡開始了音樂生涯;莫仁S、布魯克納等都與它合作過。1918年,政局的變化使合唱團被解散。1924年,宮廷內最後一位保留了職務的神父約瑟夫•施尼特自籌資金重建了合唱團,為音樂愛好者保存了這個古老的音樂組織。孩子們每天接受3個小時的排練及獨唱訓練,其他時間還要接受文化課教育;年滿13歲後就要離開合唱團而轉入普通學校求學,因為傳說中只有8∼13歲男孩的聲音有一種特殊的金屬質感,具有無可挑剔的魔力。有趣的是它從來不招收女孩子。1935年開始,合唱團擴展為4個相同規模的團體,每個團有25名8∼13歲的男孩。其中1個團在皇宮舉行星期天彌撒或其他慶祝活動時演出;重要的音樂節,他們也去維也納音樂廳演出。其他3個團則長年在國外演出,天使般的樂音傳遍了世界各地,享有「歌曲大使」的美稱。如果想在維也納聆聽這美妙的聲音,必須至少在8個星期前進行書面預訂,然後就能收到一張訂票卡,憑此卡可以在皇宮大院內的售票處換到票。票房在每星期五下午5時也會售票,但必須早點去排隊,每人限購兩張;站票是免費的,只是數量極為有限。 奧古斯汀納教堂(Augustiner Kirche)建於14世紀,呈哥德式建築風格,是宮廷式教堂,係哈布斯堡皇室傳統舉行婚禮的地方,西西公主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結婚盛典也是在這裡舉行。 約瑟夫廣場(Josefsplatz)坐落在王宮前,是維也納市中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它連接著繁華的購物區肯恩頓大街和著名的阿爾貝特廣場及國家圖書館,廣場上有約瑟夫二世的騎馬銅像,姿態威武。 國家圖書館(Nationalbiblio-thek Prunksaal)位於約瑟夫廣場後面的王宮中,是一座歷史悠久又極其宏偉漂亮的建築物,充滿了巴洛克風格和藝術氣息,竣工於1726年,由著名設計師凡艾拉克和他的兒子合力完成,內部是木雕的天花板、大理石柱、鑲金的裝飾,布置得非常金碧輝煌。圖書館落成後,當時的皇帝卡爾六世曾經表示:除了傻子、多話或遊手好閒的人外,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豐富的館藏資源。他還題詞「雖然分文不花地走進來,但要懂得帶走豐富的知識」。整個建築的外觀和內部都是繪畫和雕刻,加上與音樂的密切關係,彷彿本身就是一件藝術珍品○o裡有世界上最豪華的閱覽大廳,政府當局有時在此接待國賓。大廳中央是卡爾六世的白色雕像,周圍廊柱上還有16位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雕像,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館內收藏有世界上最美的地圖和地球儀,其中有一個地球儀是約瑟夫二世特別下令製作的,非常珍貴。這裡有220萬冊藏書,包含有許多古書珍藏本,3.6萬多份手稿,還有難得一見的草莎紙書籍,世界上只有梵蒂岡教廷圖書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由於當時帝國版圖非常廣大,境內有15種語言及各類方言,因此也使這個圖書館成為一個語言博物館。這裡有最具特色的360件古樂器精品,幾乎全是17世紀以前的樂器;還有許多歷代音樂家親筆書寫的樂譜。在這裡的演奏廳中有手法細膩而又恢宏的壁畫,讓人盡睹帝國輝煌的歲月;還有海頓使用過的撥弦古鋼琴,貝多芬在1803年彈過的鋼琴,舒曼和布拉姆斯使用過的1839年生產的鋼琴。 亞梅麗宮(Amalienburg)是霍夫堡宮中與宰相相鄰的小宮殿,曾是皇室中死去丈夫妃子的寢宮。在1854∼1898年的這一段長時間內,成為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皇后伊麗莎白的寢宮,遊客可以看到大理石的小聖壇、路易十四的家具、名畫,還可以端詳西西皇后的畫像,看看這位備受奧地利人愛戴的西西皇后,是否真的美若天仙。在皇后的盥洗室內還有一整套的健身器材,據說西西皇后每天都要從事一系列的運動,包括體操、按摩、散步和騎馬等,所以一直都能保持著輕盈、苗條的體態。 宰相宮(Reichskanzlertrake)也是霍夫堡宮內重要的一部分,位於西班牙馬術學校的後方,由巴洛克著名建築師建於1723年,原係瑪麗亞•泰瑞莎女皇宰相的居所,在1857∼1916年時,二樓部分成為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寢宮。現在對遊客開放其中的21個房間,分成3個陳列區展出。 利奧波特大樓(Leopoldinis-cher Trakt)隔著一個庭院與宰相宮相對,於1666年利奧波特一世時期完成,1750年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的寢宮,她曾大幅度地重新裝潢內部,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及遠嫁法國的女兒瑪麗安東尼也曾住過這裡。 英雄廣場(Helden Platz)位於新王宮的前方,靠近環城大道的王宮大門。這個廣場顯得氣派非凡,騎馬聳立在新王宮前的雕像,是19世紀時擊潰土耳其入侵軍的英雄歐根親王,對面那尊雕像則是成功地抵禦拿破崙大軍的卡爾大公爵。 西班牙馬術學校(Spanische Reitschule)又稱為「冬季馬術學校」,位於霍夫堡宮聖米歇爾廣場的右側,它的歷史要追溯到巴洛克時代,1562年,當時哈布斯堡王朝馬克西米連一世,引進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利皮扎(Lipizzan)馬,這種白色駿馬是西班牙和南斯拉夫種馬的混血兒,原飼養於南斯拉夫的利皮扎而得名;於是1572年在維也納創立了這所哈布斯堡王朝最古老的馬術訓練學校。1920年後,這種飼養白馬的傳統被施蒂里亞州的皮貝爾鎮繼承下來。這些白馬從小是黑色的,在2至7歲時才逐漸變成雪白。哈布斯堡王室自17世紀起就從西班牙王室引進了騎馬的風格與馴馬的方法,所以學校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叫做西班牙馬術學校,西西公主的結婚舞會就是在這裡舉行的;樂隊由正走紅的約翰•史特勞斯所指揮。貝多芬也曾在此指揮了一場由700位音樂家所組成的大型演奏會。這所學校是唯一由文藝復興時期維持到現在的馬術學校,除了管理完善外,也完整地保存了傳統馬術。從16世紀起,這些源於西班牙的高貴純種白馬就被安排在學校對面地底層的馬廄裡,配樂的訓練及表演則是在學校內。那些經過特別訓練的公白馬能夠進行頗有芭蕾風格的表演,它們能隨著波爾卡舞曲、加伏特舞曲、瓜德利爾舞曲和華爾茲舞曲的節奏跳等j典舞步。正式表演時,白馬的鬃毛編成辮子,尾巴上繫著金絲帶;騎士則戴上三角帽,身穿黑綢鑲邊的棕色燕尾服、白色鹿皮馬褲,腳穿皮靴,腰佩馬刀。按照傳統習慣,騎士們入場指揮白馬表演時,觀眾中的男士們應脫帽致敬。馬術表演的門票比較昂貴和難買,需要提前預訂。如果沒有親眼觀看馬術表演,去看看訓馬,或到馬廄中去欣賞駿馬的英姿,也是一件樂事。 人民公園(Volksgarten)在霍夫堡宮的側面,過去是皇室人員散步和休閒的地方,綠枝紅花、假山草坪,布置得錯落有致,極富自然美感;現在是市民大眾消遣踏青的好所在,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帶有傳奇色彩的、奧地利伊麗莎白皇后(西西公主)的紀念雕像。 市立公園(Stadtpark)位於環形大道東端,舊址是古城牆的護城河。入口處的鐵柵欄圍牆上刻著「維也納圓舞曲」幾個大字;公園東南方樹蔭下有尊金黃色的史特勞斯紀念像,他身穿筆挺的晚禮服,聚精會神地拉著小提琴。身後是半圓形的白色大理石拱門,象徵著美麗的多瑙河,上面浮雕著許多面帶笑容的天使,彷彿出神地傾聽著史特勞斯的演奏。還雕刻著一群無憂無慮的少女正在嬉戲、母親和兒童的裸體像,以及沉醉在真摰愛情中的青年男女。他們手連手、頭挨頭地組成一個巨大的圓環,猶如眾星捧月似地圍著史特勞斯,好像隨著小提琴上源源不斷流淌出的輕珊u美的華爾茲舞曲而翩翩起舞。公園裡還有舒伯特和布魯克納的塑像及奧地利現代作曲家羅伯特•施托爾茲的紀念碑。施托爾茲在德國吞併奧地利後逃到美國,戰後即返國,並發誓深愛自己的祖國;紀念碑上刻錄著他的名言 「如果我的樂曲能沁入人們的心田,那麼我就盡了自己的職責,不虛此生了」。公園的右邊有一片茶座,前面有一個可以容納30人的亭子供樂隊演奏。每年的夏天,在這裡都有專門演奏史特勞斯父子作品的音樂會。茶座後面那棟古樸典雅的小型建築便是有名的音樂沙龍,裡面有史特勞斯廳、舒伯特廳等,保留著當時舉行各種音樂活動的場景。 多瑙公園(Donau Park)位於多瑙河畔普雷特遊樂園北面,有大片綠地,已被闢為休閒、露營和燒烤區,只准徒步和騎自行車。園內布置了花壇、纜椅、人工湖和體育場等,在纜椅上可瀏覽整個公園的景致。 多瑙塔(Donau Tower)是維也納的另一座地標,聳立在多瑙河公園裡,建成於1964年,塔高252公尺,塔底直徑31公尺,內部設有兩部電梯,人們可由塔底升到165公尺高的電梯終點。在電梯終點上下各5公尺處,分別有旋轉式的高170公尺的露天咖啡館,以及高160公尺的室內餐廳。由於是環塔而建,其地板結構和塔軸相連,所以能以3種速度圍繞高塔轉動,大約每39分鐘各自旋轉一周,形成別致的咖啡館和餐廳,遊客在上面對外眺望,全市景色和郊區寧靜的森林,彷彿就在眼前。 普雷特(Prater)遊樂園又叫做快樂公園,是15世紀時的王室狩獵場;約瑟夫二世宣布向平民開放後,才成為大眾遊樂場所。它坐落在多瑙河和運河之間,1879年由英國工程師沃特巴塞特主持建造了巨大的轉輪,在垂直轉動的巨輪上安裝有座位的小包廂。它高達65公尺,迴旋上昇,人們在上面能夠飽覽都市的千姿百態,成為這個遊樂場的標誌;在城市的高大建築物上,都能看到它。所以在人說「只有坐上這個大轉輪,才算是真正到了維也納」。遊樂場內各種遊樂設施齊備,甚至還有賭場、遊戲機室及風塵館舍。場內的咖啡座非常出名,當年的史特勞斯家族經常在此獻演。遊樂場的大門附近,有個貨真價實的宇宙空間站,是個龐然大物,係俄羅斯特意贈送的,藉以炫耀它的尖端科技。 施彼特勞垃圾處理廠位於多瑙塔附近的河畔,建於1988年,1992年竣工,廠房四周漆上藍、銀、白、紅等對比顏色;控制中心設在100公尺高處金色球狀鋼鐵建築物中,球的直徑22公尺,高有17公尺。整個廠區顯得非常藝術化,讓人嘆為觀止。全市約有1/3的垃圾在此焚化處理,經最新過濾技術,無煙無臭;垃圾焚化時又產生大量熱水,還能供應周圍居民區和學校使用。工廠建在市區是為了減少在運輸過程中造成新的污染,曾經引來市民的抗議。政府就請藝術家進行外觀設計,採用最先進的過濾焚燒技術,使頗具藝術眼光的維也納市民們無可挑剔並津津樂道。 多瑙島就在附近的多瑙河上,是人們利用河中小洲建成的,既有防洪功能,同時又能滿足人們的娛樂及運動需求。這裡有長約10公里的小道,兩旁種植了無數的奇花異草,修造許多假山土丘;還有坡度很小的河灘游泳場及各種水上娛樂設施。餐廳和咖啡屋也遍布整個休閒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停泊在多瑙河岸邊的一條船,名叫「史特勞斯號」,其實是一個石舫,永遠不會開動。這是一個水上餐廳,專門供應極富多瑙河特色的佳餚。從普雷特遊樂園到多瑙公園一帶是維也納最大的休閒遊樂區,給全城民眾及觀光客帶來無盡的樂趣。

美泉宮(Schönbrunn)位於維也納西南方5公里,是王朝的夏季行宮。這裡原先是一片森林,有磨坊和古堡;1569年,王室在此修造了狩獵休息小屋。1619年又發現了一泓清泉,美泉宮因而得名;1683年,被土耳其人燒燬。1692年重建時,原計劃將夏宮建成全市最高的建築物,佔地廣闊,視野遼遠,裝潢豪華,全面超越巴黎的凡爾賽宮,但因經費不足未能如願。1700年,夏宮的興建工程才在現在的地點開始,規模大為削減。1743年,瑪麗亞•泰瑞莎女皇下令全面改造,成為洛可可式建築風格中的典範;從那時起,夏宮是王室最喜愛的地方,有許多重要的活動都在此舉行。雖然在氣勢雄偉方面不如凡爾賽宮,但在寧靜優雅方面遠遠超過對手。整個建築既豪華又精緻,講究裝飾性的洛可可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完美無缺。宮殿正門兩側豎立著希臘神話中的神像,前面是個美麗的庭園,內有古羅馬的雕像及一個小型動物園。宮殿後面是一大片廣闊無比的花園,8個大花圃設置在白色的碎細石子上,旁邊有異彩紛呈的雕塑噴泉。在噴泉後面的高坡上,還有一座希臘式的觀景台,恢宏大方。在此能夠俯視美泉宮,向北鳥瞰維也納,向南眺望維也納森林。花園兩邊是濃郁整齊、形狀相似的樹林,每隔一段就有一座雕像點綴其間。花園附近就是舊日狀荇a狩獵場。 這個離宮佔地2.6萬平方公尺,共有1441個房間。在房間和迴廊的拐角處有各不相同的火爐,其中的俄式大火爐造型非常奇特,堪稱一絕。房間裡有精美華貴家具、水晶吊燈和各種擺設;現在只有45間對外開放,但已經足以知曉皇室的生活情形和方式。每間房的角落都有一隻一人多高的大花瓶,鑲金嵌玉、非常漂亮;還有鑲嵌著貝殼和描繪古人形象的大小屏風。有兩間房屋專門放置中國古代的青花瓷器和福建漆器,反映當時歐洲上層社會對東方文化的垂青和對東方物品的嗜好。陳列瓷器的房屋叫藍宮(The Bue Chinese Salon),又叫「中國廳」,也稱「瑪麗亞•泰瑞莎之秘密餐廳」。在女皇召開秘密會議磋商國事時,從地板上會昇起一張桌子,上面擺滿了美味佳餚。藍宮內貼滿了中國民俗圖畫,掛滿了刺繡錦緞。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查理一世在此簽署了退位詔書,結束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在百萬廳(Million Room)裡鋪墊著以中國檜木拼製的洛可可式花磚;6歲的莫扎特與他的姐姐曾在此為女皇演奏過。宮殿長廊富麗堂皇,掛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歷代皇帝、瑪麗亞•泰瑞莎女皇及其16個兒子的肖像畫,其中最讓人側目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尼特少女時代的畫像。1862年,就在這個長廊上,當時正歲h給女皇演奏的莫扎特一不小心滑倒在他。年僅7歲的瑪麗公主好心地將他扶起;莫扎特仔細打量她後一見鍾情,甚至在女皇面前毫不隱蔽自己的想法。可惜兩人的身分太過懸殊,公主最終嫁給了法王,並陪他在1793年上了斷頭台。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上,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在此接待貴賓。 約瑟夫一世和西西公主的寢宮在美泉宮的西側;裡面低垂著天鵝藍色調的絲質窗簾和古色古香的紅木家具。據說這套家具是維也納家具製造者協會送給所謂的「家具工作者」約瑟夫一世的結婚禮物。因為根據哈布斯堡王室的傳統,皇位繼承人必須掌握一門技藝;於是皇帝中有木匠、錶匠、金匠,甚至還有裝潢工,約瑟夫一世的木匠技巧據說頗有可觀之處。寢宮內牆上洋溢著典型洛可可風格的圖案,華麗精緻;但最能吸引人們目光的還是牆面上有真人大小的西西公主與丈夫的肖像。畫像中的西西公主超凡脫俗,儀態萬方,陽光般燦爛的金髮,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容,顯得雍容華貴,神聖不可褻瀆。約瑟夫一世的畫像更多的是表現他的威儀天下的氣概。也許有人會從西西公主那雙秀美絕倫的眼睛中看出幾分無奈和叛逆。在長達45年的婚姻中,這間寢宮的利用率屈指可數。西西公主渴望自由的心靈沒有被皇室繁文縟節的禮儀及婆婆索菲大公爵夫人(Erzherzogin Sophie)的道德說教所約束,她逐漸淡退宮廷生活,在歐洲的青山綠水中忘卻所有的煩惱。 美泉宮是19世紀初期重大歷史事件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拿破崙擊敗反法盟軍,佔領維也納,兩次將美泉宮作為大本營,在1809年10月11日差點在此遭到暗殺。1810年,他與奧國瑪麗•路易莎(Maria Louise)公主結婚。拿破崙退位後,公主帶著3歲的兒子拿破崙•弗蘭茲•約瑟夫•卡爾(Napoleon Franz Joseph Karl)回到此處。卡爾在宮中孤獨地長大,21歲那年因肺結核病死於他父親拿破崙曾睡過的床上。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的維也納和會期間,美泉宮是主要的外交活動場所。反法聯盟各國的君主及代表們在此協商,討論,恢復了被拿破崙推翻了的封建王朝統炕A並對歐洲進行了重新瓜分。奧國首相梅特涅在會議上呼風喚雨,為本國取得了重大權益,重新樹立了大國形象,使維也納又回到過去的繁華之中。 美景宮(Belvedere)又譯成貝爾維德宮,位於維也納三區的倫韋格街(Rennweg)上,是歐根親王的夏季行宮。他生於1663年10月18日,於1736年4月24日逝世,從小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宮廷中長大,1683年就參加了抗擊土耳其人的維也納保衛戰。他的軍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戰鬥激情使他倍受寵愛,地位也扶搖直上,29歲就成了帝國元帥。他很有政治頭腦,把軍事上的勝利僅僅看成是達到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他認為不僅要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是保住勝利成果;所以他很注意在勝利之後休養生息,撫慰人心。他一生經歷了7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役,轉戰各地40年,負傷13次。1718年的貝爾格萊德之戰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一仗,徹底擊敗了土耳其人。美景宮也於1721年正式完工,堪稱巴洛克建築風格中最為輝煌的代表。宮殿坐落在老城的東南部、維也納河的緩坡上;由兩座相對的小殿組成,上面的是上宮,下面的叫下宮,中間由一個五彩繽紛、樹木蔥郁的花園連接。下宮是親王休息的行宮,而上宮則是親王舉行宴會及其他慶祝活動的地方。現在的宮殿雖然靠近鬧區,但鬧中取靜,內部有許多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雕塑、噴泉、小型瀑布和大小不一的水池。宮中最值得誇耀的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搜集的101件銅雕製品。還設立有奧戍Q國家美術館(Austrian National Gallery)、巴洛克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Baroque Art)和中古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edieval Art)。上宮珍藏了許多19∼20世紀的名畫佳作。下宮著名的收藏品是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和埃貢•希勒(Egon Schie-le)的畫;前者的傑作「吻」令人遐思不絕,回味無窮;後者的作品因涉及淫穢而在1900年前後成為不小的醜聞。這座風格獨異的宮殿收藏了許多宗教題材的繪畫、銅像、大理石雕刻及浮雕,數量之多,作品之精,無不叫人讚嘆,使這裡顯得更為珍奇絢麗。從上宮的陽台上眺望城區的市容是非常愜意的事,尤其是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尖塔和彩色的圓頂和寧靜迷人的街道渾然一體,真是叫人心曠神怡。美景宮也發生過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它是隋I帝國皇太子弗蘭茲•斐迪南公爵的宅邸,他與王妃蘇菲亞(Priness Sophia)就是從這裡動身前往薩拉熱窩,結果在那裡被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55年5月,四大佔領國代表同奧國代表在此會晤,在大理石廳(Marble Hall)草簽了奧地利作為中立國獨立的協定。 中央公墓(Central Cemetery)位於維也納第三區,佔地4平方公里,建於1784年。維也納不僅是音樂家們生活和創作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安息的地方。這裡草木蔥郁、環境幽靜,是奧地利上流社會重要人物的墓園。一些著名的音樂大師長眠在墓區中央的名人公墓裡,以各種姿態的塑像組成獨具個性、極富藝術氣息的音樂家墓群,是都市中舉世無雙的觀光勝地。樂聖貝多芬的墓地在32區A,墓碑呈錐形,正面上方雕刻著金色的豎琴,下方刻著他的姓名;碑體質樸,具有一種潛在的氣勢,就像他的作品一樣。它的旁邊就是舒伯特墓,白色大理石的墓碑上是女神與兩位天使私語的浮雕,象徵著他在短暫一生中渴望自由、渴望愛情的追求。布萊姆斯墓上除了表現他沉思的半身像外,就沒有多餘的裝飾,恰如他樸實細緻的曲風。而號稱「華爾茲王子」的約翰•史特勞斯墓碑上精緻的雕刻好像他的舞曲一樣華麗。莫扎特的墓碑是一塊青灰色的大理石,上方安置一個女子側俯形態的青銅塑像,正面鑲嵌圓形的莫札特青銅側面頭像。其實,這塊墓碑只是莫扎特的紀念碑,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位「音樂神童」準確的埋葬之處。這些卓爾不群、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們在生前大都貧困交加,備受歧視,終於抱憾去世,讓人嘆惜不已。 維也納森林(Wienerwald)是大自然賜給維也納的一份厚禮,也凝聚了人們辛勤勞動和嚴格保護所流下的汗水。這是一片保持了原始風貌的天然林地,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組成,佔地1250平方公里,環繞在維也納的西部和南部,濃綠蒼翠,既增添了古城的秀美,又淨化了古城的空氣。從11世紀開始,這裡就是皇室遊獵的場所。1905年制定的「維也納建設條例」中,維也納周圍地帶劃為「森林∼草地保護區」;1925年,國家林業局接管這片森林區;1955年,這片森林地區被劃為「維也納景觀保護區」。現在,維也納森林總面積為13.5萬公頃,其中國家、私人各佔45%,鄉鎮佔10%。這裡有海拔約500公尺的青翠丘陵,風光既旖旎又幽雅,鳥鳴婉囀,空氣清新。柔和的陽光從樹木的縫隙中滴灑在地上,人們可以在此舒展筋骨,放鬆身體,盡情享受日光浴,品嚐美味的葡萄酒,聆聽優美的音樂。維也納近郊的葡萄園有720公頃,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來到森林邊的小酒村,坐在葡萄棚下用餐,旁邊還有兩人組成的小樂隊演奏美妙的音樂,令人終生難忘。在多瑙河及光禿山(Kahlenberg)之間有格林清(Grinzing)、聖城(Heiligenstadt)和胡桃村(Nussdorf)3個有名的新釀酒館區;其中格林清又最具觀光化,景色富浪漫色彩,酒館都保持著純真的原樣。寇拜斯(Coben-zgasse)巷22號的雷恩普瑞酒館(Weingut Reinprecht)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家,酒館是16世紀的建築,古樸異常,主人收集了3000多把古董開瓶器,全部掛在牆上供人觀賞;入口處還有一隻號稱世界最大的開瓶器,非常有趣。聖城區是大音樂家貝多芬經常光顧的地方,他在這裡漫遊散步,汲取靈感,創作了第九交響曲。 森林裡有清流小溪、溫泉古堡,古老的寺院和中世紀建築的遺址,還有許多美麗的小村莊,吸引了大量的音樂家、詩人、畫家到此度過漫長的時光,誕生了不少流芳百世的不朽佳作。其中的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是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是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史特勞斯之子,有「圓舞曲之王」的稱呼。他於1825年10月25日生於風行跳舞的維也納一個音樂家庭裡,在維也納森林的扎爾曼村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光,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濃郁的音樂氣氛,使他在6歲時便寫下了第一首圓舞曲「第一個想像」。但他的父親 「華爾茲王朝」的開創者老約翰•史特勞斯不願兒子成為職業樂師,不希望兒子的才華超過自己,竟粗暴地阻撓兒子天賦的發展,送他到一家銀行去做小職員,但他卻偷偷地學習小提琴,並師從德雷赫斯勒學習作曲。 1844年當他19歲時,在母親的支持下組建了自己的管弦樂隊,並在維也納一家有名餐廳中指揮自己的伴舞樂隊,一舉成名,與父親的樂隊分庭抗禮,並相互競爭。1849年老約翰去世後,他把自己的樂隊和父親的樂隊合併,並與兩個弟弟組建了史特勞斯樂團,出訪整個歐洲,巡迴演出於奧地利、波蘭、德國各地,在1855∼1865的10年間,指揮俄國聖彼得堡的夏季公園音樂會與宮廷舞會,並訪問巴黎、倫敦、義大利和美國作旅行演出,贏得很大的聲望。1870年將樂隊交給弟弟約瑟夫和愛德華領導,自己於1872年在美國紐約和波士頓指揮音樂會演出。 他非常長壽,一直到1899年6月3日才辭世,享年74歲。作有輕歌劇16部,芭蕾舞劇1部,還有圓舞曲、波爾卡及加洛普等舞曲。他畢生創作了近500首舞曲,其中150首是圓舞曲,成名圓舞曲有1864年的「清晨的樹葉」,1867年的「藝術家的生涯」和 「藍色多瑙河」,1868年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1869年的「淳酒、女人和歌曲」、1870年的「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和「吉卜賽男爵」,1871年的「維也納氣質」和1888年的「皇帝圓舞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藍色多瑙河」。他的歌劇作品中「蝙蝠」和「吉卜賽男爵」都很成功。其他的輕歌劇有1873年的「羅馬狂歡節」和1883年的「威尼斯之夜」等。 這位音樂家以圓舞曲獨霸世界樂壇,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尤其是他的「藍色多瑙河」,在每年的愛樂會中都佔有壓軸地位。他死時,有一半的維也納人為了紀念他,晚上都隨著「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藍色多瑙河」翩翩起舞,深表哀思。 「圓舞曲之王」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是「華爾茲王朝」的創作者,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音樂家,他在1843年創作的「羅雷萊•萊茵之歌」,是維也納圓舞曲完整形式的典型;膾炙人口的 「拉德茨基進行曲」至今仍是音樂舞台上不斷重複演奏的曲目,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壓軸節目,它所產生的藝術魅力能夠使不喜歡音樂的人也會對音樂讚不絕口。不過,老約翰對音樂的最大貢獻還是在養育了3個好兒子。除了大兒子小約翰•史特勞斯外,次子約瑟夫•史特勞斯(Josef Strauss)也是知名的音樂家,所創作的「愛情的珍珠」、「奧地利飛來的村燕」、「狂想圓誚情v等作品,也很賣座,他和大哥倆創作的圓舞曲縱情地抒發感情,描繪情景,在樂器的配備上突破了以小提琴為主的陳套,把圓舞曲擴展到交響樂的領域,成為管弦樂交響詩,進而使舞廳也成為音樂廳。他的三子愛德華•史特勞斯(Edward Strauss)是位作曲家兼指揮家,創作了著名的「縱隊圓舞曲」。 森林中有一個叫海利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的小村子,是「古典音樂樂聖」貝多芬晚年的故居。這時患了神經性耳聾症的他寫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Heiligenstadter Testament),深刻地表明了他對世間命運的不平和抗爭,「扼住命運的喉嚨」就是其中的名言。1770年12月17日,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一個貧窮的家庭,但他與維也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此度過,最重要的作品也在此創作,最後長眠在此。他自幼就顯示了彈奏鋼琴的天才,年僅8歲就以鋼琴家的身分出現在觀眾面前。17歲那年第一次來到維也納,並拜見了莫仁S,受到高度好評。22歲時又拜海頓為師,很快在此地站穩腳跟,倍受上層社會的讚賞。這時,年幼時糟糕的經濟狀況所引發的後遺症卻來折磨這位曠世奇才。他的聽力開始出現毛病並逐漸失聰。又不能把這種苦衷告訴別人,只有自己忍受痛苦。他慢慢變得孤僻急躁,並經常想到自殺。作為一個藝術家,身上擔負的責任感使他重新振作起來,努力作曲並參加演奏,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一生創作了256部作品,尤其是善於表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矛盾和衝突,作品氣勢恢宏,悲愴有力,其中最著名的是9首交響曲。「第三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六交響曲」也就是俗稱的「英雄」、「命運」、「田園」等三部交響曲更為出名。「英雄交響曲」原來是準備呈獻給拿破崙的,因為他對18世紀末期法國大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非常敬仰,對當時的風雲人物拿破崙非常尊崇。1804年,他完成了這部雄渾有力、慷慨激昂的作品,在總譜封面上題寫了「獻給拿破崙」的這樣幾個字;但是不久就傳來拿破崙登基稱帝的消息,使他有一種受騙的感覺。憤懣失望之餘撕掉封面,重新題寫「英雄交響曲-對一位偉大人物的回憶」。1805年,此曲在維也納公演,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受到廣泛的好評。他還是維也納浪漫主義音樂的引路人,作品極富詩情畫意和生活氣息,如「田園交響曲」就是這樣的佳作。他最偉大的成就包括提高了音樂的地位;因為在18世紀時,人們還認為音樂是低於文學和繪畫的藝術。在他之後,就再沒有人說「音樂只不過是悅耳的藝術」了。他的音樂作品是強烈的感情與盡善盡美的思想相結合的名作。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病痛中逝世於維也納。這個城市永遠不會忘記他,樹立了無數的紀念碑、雕像,還在他曾經住過的地方設置了紀念館,以各種方式來懷念這個不幸的音樂天才。 對許多維也納人來說,這片廣袤的森林是城市的大庭園,代表著純樸、自然的原始文化,與市區內世故、人為的文化有根本的區別。這裡還發生過一段淒美絕倫的愛情故事,使人低徊悵惘不已。1889年1月30日,西西公主唯一的兒子,帝國的皇太子魯道夫公爵和他的情人、女男爵瑪麗•費采娜在邁爾林(Marerling)的狩獵小屋中飲彈自殺;當時的公爵不滿31歲,女男爵更是年僅17歲。世人無不為之驚訝和惋惜,並引起種種猜測。魯道夫生長在皇族之家,但充滿了自由主義的思想;他接受了大量的教育,周遊歐洲各地,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觀點。他堅決反對教會干涉國家事務,並試圖賦予民眾更多的權利;結果遭到父皇和貴族們的斥責,剝奪了他參予朝政的機會。悲觀失望的他只有借酒消愁,在追逐情感刺激中麻醉自己。徹底絕望後,他想永遠離開這個不如意的世界。痴情的女男爵對他一往情深,百依百順,竟然答應與他共赴黃泉。悲劇上演後,西西公主痛不欲生,在以後的歲月裡僅穿黑色衣服表達痛悔的心情。 欣特布呂爾(Hinterbrubl)是維也納西部維也納森林中的一座小鄉村,因有舒伯特故居和地下湖而聲名遠播,如今成為維也納郊區的一個美麗景點。小村的路邊有一所破舊的磨坊,村口一株菩提樹下有一口水井,當時磨坊主人有一位名叫露西的女兒,長得非常俊俏,每天清晨都要提著水桶到井邊打水,舒伯特在屋子裡時常看到這番情景,她美麗的身影和淡淡的笑容觸發了舒伯特的靈感,於是就誕生了「美麗的磨坊少女」這首歷久不衰的名曲。 這裡還有個歐洲最大的地下湖,被譽為「地下童話王國」,原係建於1848年開採石膏的礦井,1912年在礦井深處開採爆破時,炸出了一股泉水,幾次淹沒了礦坑,形成積存了2000萬公升的地下水而成為地下湖,湖面積6200平方公尺,湖水深1公尺多,呈淡藍色,湖面距離地面約60公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看中了這個地方,就將湖水抽乾,改建成地下兵工廠,用來組裝戰鬥機。戰爭快結束時,納粹德軍炸燬了礦坑的入口處,企圖掩蓋真相。後由奧地利人重新挖掘而讓它重見天日,成為非常有名的觀光景點。它的入口處在隱密的森林裡,一般人不易發覺,惜J口處至地下湖要通過一條一人多高、長約450公尺的坑道,左邊盡頭是廢棄的礦坑,形成一個可以容納3000人的大廳,也是當年礦工們的禮堂和酒吧間。礦坑中的巴爾巴拉小廳,是礦工們祈禱的地方,供有巴爾巴拉神像,有不少當地信男善女前來上香燃蠟,祈禱膜拜,增添幾分神秘感。在通道半途之處,可以看到當時納粹兵工廠遺址,連那時拖運武器的馬車車身還停留在原地。進入地下湖區好像走入了迷宮,分辨不出東南西北;沿著一層層石階再向底處走就到了湖邊,遊客可以乘坐機動遊艇漫遊一圈,別有情調。 垂頭塑像紀念碑位於維也納森林邊緣的一個小村落中,它由一座令人深省的塑像和碑文組成,碑上的無名人物塑像既不是英雄,也非偉人,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軍人,身穿破爛的軍大衣,手持一根手杖,頭髮蓬亂,低垂著頭,神情沮喪、疲憊,無精打釆。奧地利為何要建立一座這樣垂頭喪氣的紀念碑,旨在告訴人們,奧地利參與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義之舉,奧匈帝國也因這次大戰而瓦解,戰爭對奧地利是件不光彩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奧地利又被希特勒所併吞,成了幫兇的附庸國,損害了國民的生命和自尊。希特勒失敗後,奧地利被四大強國分區佔領,直到1955年宣布永久中立,才結束了被佔領的命運。戰爭的確是災難,令奧地利垂頭喪氣,故建立此碑以警後人。


鹽城薩爾斯堡

薩爾斯堡(Salzburg)是個古老的城市,在史前的時候就有原始人類居住,公元前2000年,當地原住民就已經在附近開採鹽礦。鐵器時代後期,此地是塞爾特人的定居點。公元15年時羅馬人就來到這裡,公元50年時當地已發展成為一個聚落。公元5世紀時,日耳曼人入侵這個地區。公元696年,巴伐利亞狄奧多(Theodo)公爵將這片還很荒涼的地方,當做禮物送給魯伯特•沃爾姆斯(Rupert of Worms)主教,天主教在突兀險峻的蒙徹斯小山上建起聖彼得修道院,薩爾斯堡也很快地建成總主教的大教堂,並於公元739年成為主教管區,公元798年升格為大主教管區。1077年翰堣F城市,生活奢侈的主教和貴族們,紛紛用重金聘來一批義大利建築師、畫家和雕塑家,興建許多教堂和豪宅,以及一大批精美的雕塑和氣勢恢宏的噴泉,城市也不斷地擴大和加強。1278年,又成為顯赫的樞機主教直轄區。 1525年「孔雀之戰」中曾被敵軍圍困,城內直到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些被砲火擊損的傷痕。19世紀初,這裡曾數度易主。在1803年移交給拿破崙之前,這裡一直都是獨立的教會國家,主教們擁有很大的權力,領地內又有豐富的鹽礦和銀礦,是個政教合一的富庶小國。1806年歸奧地利,1809年由法國統治,1810年又割讓給巴伐利亞。1816年維也納和會後,這座城市才正式回歸奧地利的懷抱。1864年後,城市不再設防,全面開放供人參觀,成為奧地利大家族中年輕的一個成員,也是這個國家第一個接受基督教洗禮的城市,素有「北方羅馬」的美稱。1867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曾與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薩爾斯堡舉行會談,結束後,他們一起到赫爾布魯恩宮度假。晚餐後,拿破崙三世還向客人表演自己的拿手戲法,將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手中的刀叉變不見了。 「薩爾斯」(Salz)在德文中是鹽的意思,因此薩爾斯堡在美麗的自然風光下蘊藏有豐富的鹽礦,所以它與鹽有密切的關係。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3度2分、北緯47度48分,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薩爾茲河(Salzach River)河谷盆地上,鄰近德國。這裡是海拔1400公尺的高原,被三座森林茂密、頂部積雪的山脈緊緊環繞著,氣候清涼而爽朗。薩爾茲河又叫鹽河,將全市分成北面的新城和南面的舊城兩個部分,莫扎特橋是溝通兩岸的重要通道。市內的建築物並不是依著直線排列,而是沿著彎曲的鹽河而建,並一直延伸到鹽河的下游低地。充滿了羅曼蒂克情調的小巷弄蜿蜒在巨宅之間,並通往廣場和老市政廳。 城市人口不到20萬,每年卻要接待遊客近百萬。一到盛夏的演出季節,小城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樂團、樂迷及觀光客。該市一年旅遊收入達10多億歐元,是當地的支柱型產業。還有大型啤酒廠,並生產樂器、紡織品和皮革等,工藝品的產量也很大。 薩爾斯堡是奧地利薩爾斯堡州的首府,也是奧地利西北部的門戶,以及鐵、公路的重要樞紐,還有一座迷你型的現代化國際機場。鹽河是多瑙河重要的支流,也有航運之便。市區交通以巴士為主,配有專用車道,所以非常快捷;現在巴士與近郊火車聯營,使民眾更為方便,一票就能達到目的地。市區內計程車不多,相反地自行車出租店倒有好幾家。因為市政府迎合環保的時尚,大力提倡以騎自行車來取代轎車;市區已經規劃出完整的自行車專用道,安全問題就不用操心了。市區中還有幾輛觀光馬車,可供觀光客乘搭遊街或拍照之用。這裡也有許多私人轎車,有趣的是車牌號碼除了第一個字母「S」是硬性規定外,車主可以任意選用自己喜愛的車牌號碼。 城市中有各種等級的旅館和客棧,從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到小型的家庭式客棧一應俱全。其實,到此地遊玩觀光,也未必一定要投宿在的旅館,最好住在鄉下靠近阿爾卑斯山邊的民宅;只要看到宅邊有寫著「Pension」字樣的牌子,就表示有空房出租。不僅是價格比市區便宜很多,而且空氣清新,環境幽雅。自己開車遊玩的旅客,更適合住在這種地方。 因為是觀光旅遊的名城,所以這裡的餐廳與咖啡廳遍布大街小巷,能夠提供極富當地特色的美味佳餚及各式特色咖啡。還有一種令甜食愛好者情緒大增的「莫扎特球」,就是在包裝上印著莫扎特肖像的巧克力,非常滑膩爽口,回味無窮。 薩爾斯堡的音樂活動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的,從每年1月開始的莫扎特音樂週,到4月份的復活節音樂節,直到聖靈降臨節歌詠演唱會、秋季大型文化週、耶穌降臨節音樂會等,還有最隆重的薩爾斯堡音樂節。無論什麼季節來到這裡,都能聆聽到優美的音樂。眾多的音樂節,是當地旅遊業極其發達的關鍵,也是最佳的娛樂活動。這裡的夜色多彩多姿,咖啡廳裡擠滿了人,酒館中也是座無虛席,狂熱的青年在街頭大跳爵士舞;各種人群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度過美妙的時光。當地的賭場在下午就開門納客,也是從屬於奧地利賭場公司的;裡面熱鬧非常,是城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 城市的購物中心位於河的兩岸,尤其是穀街(Getreidegasse)是最著名的購物天堂。這裡既有傳統的服飾,又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潮時裝;有晶瑩無比的珠寶,還有芬芳的鮮花;有充滿古典情調的工藝品,也有洋溢現代風格的化妝品。安德拉教堂(Andra Church)前的集市更有獨特的魅力;每到星期四,自各地湧來的小販和農夫把這裡擠得水泄不通,他們展出各種產品器物,絕大多數都是自己栽種或製造的。 薩爾斯堡的名勝古蹟大多集中在鹽河南岸的舊城區,位於蒙徹斯山(Monchsberg)頂峰的霍享薩爾斯堡(Festung Hohensaleburg)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堡,過去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從城堡內的博物館展品中,就知道過去發生在這裡的戰爭是如何的殘酷和激烈。城堡海拔雖只有40公尺左右,但卻是全市的制高點,視野非常廣闊,可儘覽古城的所有景致。遊客在市中心的纜車站可搭乘纜車直達城堡,堡內有國防藝廊、大砲藝廊和音樂廳。 古城的中央是深具羅馬情調的雷士登茲廣場(Residenzplatz),正中間是個建於17世紀的巨大噴泉,對面就是雄偉的大教堂(Dom The Cathedral)。教堂正門前立柱下方樹立著四個「新約聖經」福音書作者的全身雕塑,大門口還有城市的守護神像;青銅製的門上有聖經教義為主題的雕刻品。大教堂旁側是大主教住宅,建於1628年,是第一座羅馬式教堂建築。基座用厚重的大石條砌成,牆體是用各種光彩的光潔大理石貼面,顯得莊重肅穆。與主教住宅相連的是一個擁有拱廊的廣場,是每年度的薩爾斯堡音樂節上一個重要的演出場所,因為這裡的迴音效果非常美妙。拱廊外是豪華公館區,有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夾雜其間,相互輝映,外表雖然古樸,裡面裝飾卻非常精美,最典型的是位於河邊的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它是由許多美麗廳堂組合而成的巴洛克式建築群,被稱為「完整的藝術品」。附近的聖彼德(St. Peter's)修道院是德語區最古老的寺院,內部僅是線條華麗的洛可可式裝潢;這裡的墓園是全市最古老的公墓區。鐘樓也在此處,每天早上7時、中午11時及下午6時,悅耳的鐘聲響徹雲霄。 鹽河北岸的新城並非想像中的現代化街道,只是因為它的建立是18世紀的事,所以才被叫做新城。米拉貝爾宮殿(Mirabell Palace)和米拉貝爾花園(Mirabell Garden)是大主教沃爾夫•狄特里希(Wolf Dietrich)在1606年為他的愛人莎洛美所建,他們在此同居生活並生了15個小孩。這座如童話般的宮殿是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the music)的重要場景,在1818年燬於大火,現在只剩下前廳、樓梯間和祭壇,但也足夠讓人想像出當時主人的奢華與闊綽。 前廳現在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婚禮禮堂,並且是全年無休的室內音樂會場地,有一組小天使的塑像為新人祝福,莫扎特就曾在這裡舉行過音樂會。據說現在合法的奧地利婚姻,結婚雙方必須在像米拉貝爾宮之類的市立結婚禮堂參加官方的儀式,而米拉貝爾宮舉辦婚禮的時間是星期天的下午,因此經常有想要擁有一個浪漫婚禮的新人,往往不遠千里地跑到這裡來舉行婚禮,然後在莫扎特的音樂聲中,坐上古典的馬車逛一趟薩爾斯堡,浪漫、喜悅,終身難忘。 米拉貝爾宮花園布滿噴泉,南面的一座圓形噴泉中央,豎立一座雄性飛馬的青銅雕像。花園中有4組希臘或羅馬雕像,分別象徵宇宙的四大元素。修剪得非常整齊的花圃,還特地植成高音譜、低音譜等的音樂記號,提醒著遊客這是屬於音樂的城市。花園的綠茵叢中點綴著13個醜陋的小侏儒石像,非常可愛;這裡的純紫色玫瑰更是全球聞名。花園周圍的鐵欄桿上爬滿了五彩繽紛的薔薇,在花季時吸引許多人前來欣賞。花園左邊天然的音樂舞台前面,有間不起眼的小屋掩映在蒼翠的綠蔭中,1791年,莫扎特就是在這間小屋裡完成著名歌劇「魔笛」的最後幾個樂章。 城市南郊9公里處的赫爾布魯恩宮(Schloss Hehllbrunn),是大主教瑪庫斯•西提庫斯(Markus Sittikus),在1613∼1619年修建的具有傳統巴洛克風格的夏季行宮。它以別具一格的噴水裝置而聞名,又有「水晶宮」的美稱。園內布滿了大小水池,各有特色的雕像千姿百態。西提庫斯主教生性貪玩,特別喜歡戲水,連宴客用的石桌都有噴水設備。當盛裝的貴族們酒興大發之時,主教就紐動開關,使來賓一個個變成落湯雞,唯獨主教在旁安然無恙,盡情欣賞客人的狼狽相。幾乎 「水晶宮」內所有門檻和門框,雕像的嘴、鼻和身上任何一個小孔,都會在遊客靠近時,噴出強勁水柱。有些身手敏捷的遊客僥倖逃過一關,正在暗自得意,不提防身邊又不知從何處噴出水來,令人哭笑不情C主教親自參與設計的,利用水流啟動的市井百態活動圖非常出名,它們都是用石子雕琢而成的,個個維妙維肖,生動傳神;有王公貴族、士兵工匠、老嫗稚男、販卒農夫等。遊客觀賞得興致勃然時,就忍不住靠近前去想看得更仔細一些,水柱便不偏不倚地擊中頭部,使人愕然之餘又會心一笑。在一座假山裡,可以聽到26種不同的鳥聲,其實是水流發出的不同聲音。這裡還有一個叫「龍王宮」的地方非常有趣,內部有一頂隨水勢昇降的皇冠複製品,洞口處小路兩邊同時噴出水柱,在空中形成一道雨簾;遊人想仔細欣賞皇冠,就得穿過這道雨簾。在「水晶宮」旁有一座古堡式的民俗博物館,內部陳列著古代的家具、服飾及日常用品,可從中瞭解到這裡的民間風俗和生活習慣。還有一座是露天住宅博物館,所展出的住宅均為原物,是將散居在州內各地有代表性的民居拆遷到此地,然後重新組裝,展現了當地從16∼19世紀的住宅風格。 莫扎特廣場(Mozart Platz)是這個城市的精神中心,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莫扎特銅像。莫扎特故居則坐落在市內穀街(Getreid-egasse)9號,1747年他的父母在結婚後搬來這幢房子的三樓居住,相繼生下了7個孩子,莫扎特也是在此出生。這是一棟保存中世紀風情、黃白相間、雕塑著幾何圖形窗戶的五層樓建築,早在1881年就開放為紀念博物館,1994年曾予重修,現在內部牆壁是用18世紀慣用的石灰粉刷完成的,天花板也以石膏膠細泥的方法,呈現出舊時的風貌。這裡的展示品以三樓的畫像、手稿、文件及莫扎特使用過的鋼琴最為引人注目,他生前的小提琴被放置在玻璃櫃裡,受到很好的保護;牆壁上懸掛著兒童時期的他專心作曲的油畫,這些大部分都是莫扎特家族捐贈。二樓展示著莫扎特歌劇的演出歷史,並有100件透視畫予以輔助說明,以及當時家具的擺設;據說當時床的尺寸不但小,人們還慣常將夜壺中的穢物直接丟到窗外,讓清道夫清掃;所以在這裡也可以看到莫扎特家族所使用的夜壺。 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音樂神童,也是上帝派駐人間的音樂天使。他於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一個藝術氣息濃厚的家庭,父親是宮廷樂師李奧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擔任大主教的樂隊副指揮。他本有5個哥哥及1個姊姊,5個哥都在他出生前就離開人間,只有6姊南妮存活下來。父親也是小提琴教育家,莫扎特出生那年曾出版獨創的「小提琴演奏法」,現在人們認為由海頓所作的「玩具交響曲」,他才是本尊,因為小莫扎特的天分,某一方面來說,可以說是遺傳自父親。 他的姊姊南妮對音樂也頗有天賦,能彈得一手大鍵琴。但小莫扎特更是不得了,據說在學走路時,經常爬到琴椅上,不停的彈奏三度和絃。3歲時就會彈琴,4歲就能譜曲,當時父親帶宮廷小號手薩何特奈(Andreas Schachtner)來到家中,莫扎特正在專心地寫著東西,父親問他在寫什麼?他自得地回答「正在寫大鍵琴協奏曲。」不久後他也會拉小提琴,6歲時寫一首小步舞曲,小提琴奏鳴曲也難不倒他。 1762年,年僅6歲的「神童」隨父親到了維也納,10月13日由姊姊南妮陪伴下在美泉宮的鏡廳為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演奏鋼琴。當時小小年紀的莫扎特,就知道取悅女皇的歡心,他在鍵盤上罩了一塊布,在看不見鍵盤的情況下演奏,並且無論什麼曲子他都能隨時轉調演出。他的神技受到女皇的讚賞,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一高興竟爬到女皇膝蓋上去親吻她。他「不敬」之舉還包括有一次在皇宮內東奔西跑,不小心滑了一跤,從旁經過的小公主把他扶起來,他卻大膽的說:「你真好,等我長大,一定要娶你為妻。」這位比他大一歲的公主是女皇之女,名為瑪麗•安托內砥A後來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後,她就是那位在斷頭台上被斬首的瑪麗皇后。這一年,莫扎特跟著父親在維也納和德國的慕尼黑等地巡迴演出。 1763年開始周遊歐洲列國,足跡遍及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和英國,3年緊湊的巡迴演出行程,成為他不斷旅行、現場演出、被貴族青睞、受託作曲的謀生方式。一生中受過無數皇室的召見,除了奧國女皇外,還有法國路易十六和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等。少年得意的他以嫻熟的技巧和不同凡響的指揮才能,震驚當時西方的樂壇,被譽為「樂壇神童」、「十八世紀的奇蹟」。 8歲時他創作了第一批奏鳴曲和交響曲,11歲時又寫了第一部歌劇。未滿15歲的莫扎特,在羅馬成為不折不扣的風雲人物。當時羅馬每年的聖週期,西斯汀教堂都會有聖歌「請憐憫」的演出,這首義大利作曲家阿勒格里(Gregorio Allegri)的作品,教會長久視為獨家珍寶,不願外傳,因此從不允許外人看譜,沒想到莫扎特只聽過兩遍,憑著記憶就能在紙片上把超過九聲部的歌曲,完整地抄錄下來,震驚了全羅馬。離開羅馬後,莫扎特巡迴之旅來到拿坡里,當地人嫉妒他的天分,到處造謠指出他的天才是源自手上那隻魔法戒指,為了澄清謠言,他當眾脫下戒指演奏◇諈鰝漯穛{消消除了人們的疑慮。 1773年莫扎特17歲時,全家遷至馬卡特廣場(Makartplatz)8號的新居,在此他完成多首交響曲和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歌劇「伊多梅里歐」的片段。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褪去神童的光彩,造訪各地不再受到以前那麼多的禮遇。22歲時愛上抄譜員韋伯的女兒艾夢婭,不過後來她下嫁別人,他則將愛轉移至她的妹妹康絲丹采身上。老爸雷歐波德對這門婚事並不贊成,認為女方家世不足以匹配。 早在16歲那年,薩爾斯堡大主教就聘請他為家庭樂師,以便裝點自己的門面,但從未將他看作是一位藝術家,使莫扎特受盡了委曲與侮辱,特別是主教粗暴地限制他的社交活動與創作自由。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在25歲時提出辭職,遭到主教的大罵;狐假虎威的管家還狠狠地踢了他一腳,就這一腳「踢開了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 1781年25歲時定居維也納,身為自由藝術家,大部分時間他自己籌劃演出、找演出場地、安排曲目、承擔票房,因為那時還沒有經紀人和經紀公司的機制。 1782年26歲時,莫扎特和康絲丹采在史蒂芬大教堂結婚,於1784年住入丹街(Domgasse)5號公寓一樓,在此完成了歌劇「費加洛婚禮」,以及數首鋼琴協奏曲和絃樂四重奏。婚後的經濟負擔和一連串的不如意,使他在維也納體驗了一貧如洗的滋味。同年12月,他加入了為爭取信仰自由而鬥爭的共濟會組織,不到一個月,就升了一級為伙計,1785年更升為大師。這一段時期是藝術成就的輝煌歲月,創作出許多洋溢人道主義精神,反映民眾熱愛生活、渴望自由的作品。他和康絲丹采擁有6個小孩,但是只有兩個男孩存活下來。卡爾長大後在行政機構工作,弗蘭茨選擇音樂為業,兩人終身未娶,也沒留下子嗣。 1791年莫扎特劇院朋友奚卡尼達委托他譜寫歌劇「魔笛」,為了讓他能專心作曲,特地把現在位於薩爾斯堡音樂學院庭園裡的小屋子租下來給他使用。「魔笛」完成之後,他挺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創作神秘黑衣人所委託的「安魂曲」,那時他手腳浮腫得厲害,已半癱瘓在床上。同年12月5日,貧病交加的他終於離開了人世,享年僅35歲。由於家境極為窘迫,康絲丹采沒錢買墓地甚至墓碑,只好將莫扎特草草葬在公共墓地裡,更令人遺憾的是她因悲傷過度沒有在雨中前往送葬,過數日後再前往弔祭亡夫,已找不到一代音樂大師長眠的正確地點。一直到1891年的整整100年後,才移靈到中央陵墓名人墓地32A的第55號墓穴。 這位大師在短暫的35個春秋中,把他整個生命和靈魂都傾注在音樂上,留下許多不朽名作;在音樂藝術上奠定了近代協奏曲的形式,豐富了交響曲與室內樂的表現力。特別是他歌劇中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並隨劇情的發展而變化。主要作品有歌劇 「費加洛的婚禮」(Figaros Hochz-eit)、「唐•喬凡尼」(Don Giov-anni)、「魔笛」(The Magic Flute)、「女人皆如此」等,交響曲「哈夫納交響曲」、「A大調交響曲」、「C大調朱庇特交響曲」等,此外還有許多室內樂、鋼琴曲、聲樂等作品,如「哈夫納小夜曲」、「D大調小夜曲」、「安魂彌撒」等傑作。 莫扎特是永恆的,他的音樂作品使西方文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他是屬於全世界的,人們以各種方式來緬懷這位音樂天才。僅在薩爾斯堡就有每年1月份的莫扎特音樂節專門演繹他的佳作;而7、8月份的薩爾斯堡音樂節則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音樂盛會。從19世紀下半葉起,這個城市每年盛夏都舉行紀念莫扎特的音樂活動,維也納的宮廷樂隊也前來獻藝。為了使活動制度化及擴充規模,當時德國作曲家理查德•史特勞斯聯絡多位藝術家,於1920年正式創辦了薩爾斯堡音樂節,連續舉行5週,以演出莫扎特的作品為主。這個活動延續至今,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擔任演奏;全世界偉大的音樂家們,都匯集於此參加盛典。如果有誰是首次應邀獻藝,那麼就表明樂壇承認了他的成就,身價一定會暴漲。這個音樂節一向充溢了貴族氣息,每年都會有許多國家的王室成員或社會名流蜂擁而至;每天傍晚時分,穿黑色燕尾服的紳士挽著穿一襲長禮裙的淑女,悠閒自在地先去酒館或咖啡屋小飲幾杯,然後信步逍遙地聆聽欣賞音樂會,真是浪漫、瀟灑極了。在音樂會期間,各個劇場、音樂廳宮殿和教堂,全部排滿了各種各樣的音樂表演;莫扎特的「費加洛婚禮」、「魔笛」和「女人皆如此」等歌劇,是經常上演的招牌節目。近年來,更是利用廣場來表演歌劇,加入部分現代作曲家的作品,以衝淡音樂會傳統的古典味道。舉辦單位為了激發更多年輕人對古典音樂的興趣,還特別為26歲以下的年輕人安排最便宜的票種,使他們認識到古典音樂的無窮魅力。 音樂會在這個城市裡是不拘形式的,公園、古堡、教堂、廣場和餐廳裡都可以舉行,「真善美電影插曲表演」,就是在薩爾斯堡市內大教堂北側小巷子中的一家餐廳裡演出,除了電影中所有歌舞的現場表演外,還播放故事中女主角瑪麗亞修女本人的紀錄片,由她親口說出當年真實的真善美故事,倍感親切。這個表演在每週二和週五的中午1時開始,以及除週三外的每天晚上7時開始。 「真善美」電影故事中,主人翁的特拉普男爵一家在阿爾卑斯山下田園般生活的影片正是在薩爾斯堡拍攝的;片中所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湖光山色和悅耳的歌聲,使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賣座不衰。 影片中的女主角瑪麗亞於1905年生於維也納,7歲時失去雙親,18歲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到薩爾斯堡的諾恩貝格修道院當見習修女。後來,修道院院長推薦她到已退役的奧地利潛艇艦長、鰥居的喬治•馮•特拉普男爵家當家庭教師兼女管家,照顧7個未成年的子女。男爵全家喜愛音樂,瑪麗亞經常帶著孩子們在教堂做彌撒或各種宗教活動時演唱聖詩,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和尊敬,後來她嫁給了比自己年長25歲的男爵。他們的家庭合唱團在1936年薩爾斯堡的音樂節中獲獎後,名聞遐邇,乃開始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 1938年,納粹德國佔領奧地利後,男爵拒絕與法西斯政權合作,舉家逃往義大利,再移居美國。他們沒有停止過歌唱,一直到1955年。後來瑪麗亞又生了3個孩子,在她的薰陶下,個個都有音樂才能。他們將演出所得除支付生活費用外,還用來購買物資寄給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內同胞。伯爵夫婦分別於1947年和1987年在美國去世,奧地利政府曾授予瑪麗亞以一級十字勳章,以表彰她對祖國的貢獻,以及增進奧、美兩國文化交流的突出功勳。 薩爾斯堡的靈山秀山不僅養育了樂聖莫扎特,也造就了最偉大的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他於1908年4月5日出生在薩爾斯堡胡梅爾(Hummel)街1號、一個音樂氣氛濃厚的家庭裡。從小就跟著鋼琴家的媽媽學習鋼琴,8歲進入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學院,9歲起就以鋼琴家身分在莫扎特音樂廳演奏。1926年在畢業演奏會上打破常規,以別具一格的技巧演奏了鋼琴曲,院長大加讚賞,認為他應該做一位指揮家,卡拉揚就到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指揮藝術。1929年他成為烏爾姆歌劇院樂隊指揮,正式開始了指揮生涯。1938年他成功地指揮了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並且錄製了第一張唱片。1949年起,擔任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終身音樂指揮與藝術指導,經常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55年,受聘擔任柏林愛樂樂團的終身首席指揮;過了兩年又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1969年創辦了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會,邀請世界上第一流的藝術家們前來表演,成為一個影響深遠的傳統音樂盛會。他一生指揮的音樂會不計其數,總共錄製了800多張唱片或錄音帶,成為藝術珍品,以無比深厚的音樂造詣與卓爾不凡的指揮技巧,使古典音樂得到至善至美的表現,使他享有「世界第一指揮」、「歐洲音樂總指揮」等美譽。不論是那個時代、那位音樂家的作品,都能在他神奇的手勢下得到昇華;他善於利用一種平穩的幅度,潛移默化地激發演奏家們的內仃◎P。1989年7月16日,卡拉揚在薩爾斯堡與世長辭,得年81歲,根據他的意願,被安葬在距離薩爾斯堡6公里處安尼夫(Anif)小鎮一所教堂的墓地裡,墳墓佔地不大,沒有墓誌銘,只有刻著「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的木製十字架。 在薩爾斯堡的卡拉揚協會裡,至今仍收藏有卡拉揚的影音資料、節目單、總譜、保險文件和打獵紀錄等。最有趣的遺物是一輛舊式腳踏車,是早年卡拉揚擔任德國烏姆歌劇院音樂總監時騎用的,他曾從薩爾斯堡騎著它到德國參加拜魯特華格納音樂節。此外,還有一張卡拉揚指導歌劇時的專座。為了慶祝卡拉揚的百年冥誕,奧地利政府於2008年4月5日發行了一枚卡拉揚5歐元的紀念幣。 薩爾斯堡木偶劇團以表演莫扎特歌劇而揚名全球,操縱技巧高明,形象逼真傳神。懸線傀儡木偶表演莫扎特的歌劇,全憑真人在幕後操縱的功力;音樂則是採用播放歌劇錄音的方式,又以卡拉揚指揮的錄音最受大眾歡迎;加上精緻的燈光與舞台設計,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如在夢中。這個劇團的家傳絕技已有三代;木偶製作以精細逼真見長;同時還有一流的工匠和演出員工,使劇團成為全市表演項目的金字招牌。 市內的穀街素以擁有鐵鑄造型的商店招牌而聞名,這些招牌的造型非常特別,這是因為古代歐洲人民識字率很低,因此招牌的造型就可代表店內所販售的主要東西。如果是理髮店,招牌上就會有一把理髮用的剪刀,樂器店的招牌上也會掛上某種樂器的招牌。 岩石騎馬學校(die Felsenre-itschule)建於1693年,本係露天的夏季騎馬場,當時是將岩石敲打成包廂供來賓參觀馬術,1968年改建成表演舞台後就加蓋了屋頂,成為薩爾斯堡夏季藝術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奧本朵夫(Oberndorf)位於薩爾斯堡郊區,耶誕節頌歌「平安夜」就是從這裡一座名叫Stille-Nacht-Gedächtniskapelle的教堂開始傳唱,終至遍及世界各地。原始的作曲者是當地學校的一位老師,1818年作成此曲後,由他擔任教堂副牧師的友人填詞,在當年耶誕節彌撒中由村裡的農人和船夫首唱。 布賀農莊(PUCH)位於城市附近,是很典型的奧地利農莊。奧國人們在夏天度假時常選擇一處舒適的農莊待上兩、三個星期;他們把這種方式叫做夏日清閒(Sommerfrische)。每天除了照常煮飯灑掃外,其他的時間都用來散步、看書、騎自行車等,就是不去工作,不為塵事煩心。農莊正是過這種日子的最佳地方,絕對會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體驗農莊生活的優閒、寧靜和安詳,並與淳樸的鄉村民眾共度一段時光。布賀農莊離市區約有30分鐘的車程;搭乘火車也很方便,農莊主人還提供車站接送服務。農莊位於樹林與草原之間,入口處是個小坡地,廣闊的草原上點綴尹蟟O與石塊,緩坡的遠方還能看見積雪的山頂。農莊外觀是典型的薩爾斯堡鄉村建築,屋頂上保留著傳統的鐘樓;外牆都是美麗的壁畫和裝飾線條,前院中有座供小朋友玩耍的鞦韆,小小的菜圃裡種了許多主人喜愛的蔬菜。在農莊裡,花費不多就可以擁有一間溫馨的客房、廚房和很大的起居室。主人是非常好客的,準備了自家的特產讓人難以忘懷,有自釀的葡萄酒、乳酪、蛋糕、蜂蜜等。遊客可以在此散步、騎馬,欣賞山上的流水在山壁上形成的小瀑布,探索那廣袤的草原與密布的樹林所組成的神奇世界。自然純真的農莊一下子就能擄獲遊人的心。房間四周大多是手工製作的裝飾品,小紅格子窗簾布、彩蛋或十字繡錦緞,擺在原木的家具前,分外感到親切溫馨。與主人共進晚餐也是值得回味,因為在大自然中恣情吃喝是非常愜意的。 薩爾斯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又稱薩爾斯堡湖區。阿爾卑斯山的餘脈到此沉降為一片高地,殘留著冰河時期所形成的許多湖泊,湖光山色的自然風光使這裡成為旅遊勝地。在薩爾斯堡的東部和東南部,共有76個湖泊,地理景觀非常豐富,是奧國古代最重要的產鹽區,至今仍有品質優良的岩鹽。湖區南部有海拔2995公尺的達哈修坦(Dachstein)峰,幾乎每個湖面都倒映著山峰,這些清澈如水晶的湖水都是可以直接飲用的。這裡的春天,能夠看到高山上的積雪,樹枝間剛冒出的新芽,次第綻開的野花;夏天更加熱鬧,自然的景色和遊玩的人群把湖區點綴得神采飛插A湖面上有游泳、滑水、泛舟及潛水等各種活動;許多小鎮還要舉辦一些小規模的音樂會。這裡的冬天則是重要的滑雪中心,體驗一番駕馭自然的快感。整個湖區旅遊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徒步小道的標誌非常清楚,還有幾個美麗的高爾夫球場。


旅遊地巴德伊休爾

巴德伊休爾(Bad Ischl)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於1262年始見記載,因當地含鹽、碘和硫等礦物質的溫泉非常充沛,所以在1822年起,成為溫泉療養的中心。 1854∼1914年間,此地成為奧皇約瑟夫一世的夏宮,是當時歐洲有名的旅遊勝地,不但有許多王公貴族在這裡設立別墅區和休閒療養區,且有許多知名藝術家也到此度假和找尋靈感,如萊哈爾、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約翰史特勞斯和輕歌劇之王弗蘭茨雷哈(Franz Lehár)等。尤其是其中的雷哈還在這裡定居,創作了24部輕歌劇,其中名作「風流寡婦」曾名揚天下。 這個擁有2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於1940年才正式設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37分、北緯47度43分。坐落在孟德湖區東部、特勞恩河和伊施勒河的匯合處,是進入奧地利湖區最便利的一個交通點,距離維也納車程約3小時。現在經濟以旅遊服務業為支柱,還生產滑雪板、成衣、電子和金屬器皿等輕工業。 市區有條繁華的普法爾加斯(Pfarrgasse)大街,兩旁商店林立,以出售工藝品和極富皇家風味的點心為主。這裡乾淨的市街,到處都有皇室的蹤影。像是街尾轉角處一家名為「Sisi」的小酒館兼咖啡館,事實上就是西西公主之前來巴德伊休斯度假時,經常光顧的地方,現在裡面還陳設有許多與西西公主相關的東西,引人注目。 市內最熱門的參觀點是弗蘭茨•雷哈紀念博物館(Museum of Franz Lehár),是由他位於河邊的故居改成,館內展示也於1948年逝世前所住過的房間,以及他生前心愛的鋼琴和手稿等遺物。為了紀念這位作曲家,現在這裡每年7月上旬到8月下旬的輕歌劇音樂節,就是為他而舉辦。 他是1870年出生在匈牙利的作曲家,曾就讀於捷克的布拉格音樂學院,後在匈牙利各城市指揮樂隊。1902年定居巴德伊休爾,以創作輕歌劇聞名,最早成功之作是1905年的「風流寡婦」。主要作品還有1909年的「盧森堡伯爵」、1910年的「吉卜賽之愛」、1922年的「法朗斯奎塔」、1923年的「笑鄉」和1924年的「朱迪塔」等。這位名作曲家在1948年10月24日逝世,享年78歲。 這個美麗的城市每年都要舉辦小歌劇(Operetten)音樂節,演奏和表演與此地有關的樂典和輕歌劇;當然,更少不了雷哈的作品。連療養院也會舉辦一些演奏會和輕歌劇表演,有水準很高的小型樂團為老人們服務,所以又叫做「療養樂團」。老人們在欣賞之餘,大多會利用噴泉設施,喝幾口從地底冒出來富含鹽分的泉水,因為當地特有的礦泉能夠治療呼吸道疾病、心臟循環不良和風濕性關節炎,以及一些慢性老年人疾病。 近郊有座奧皇約瑟夫一世的狩獵別墅,它沒有華麗典雅的外觀,而是一座與鄉村景致渾然一體的普通建築物,除了接待賓客和大臣的一間沙龍布置得豪華精緻外,其他房間都布置得非常簡樸,就連約瑟夫一世和西西公主的臥室都不例外。別墅內有酷愛狩獵的約瑟夫一世所遺留下來5萬多個獵物的標本,蔚為奇觀。


聖沃夫岡有愛情故事

聖沃夫岡(Sankt Wolfgang)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27分、北緯47度44分。坐落在沃夫岡湖(Wolfgangsee)的東岸、巴德伊休爾市的西方,四周被群山所圍繞。 這個擁有3000多名人口的湖區小城鎮,景色優美,交通便利,經濟繁榮,當地經濟以旅遊服務業為主,也生產有紙張、纖維、手工藝品和水上運動器材。 在1000多年前,曾任洛根斯堡(Rogensburg)主教的沃夫岡聖徒,曾在這一帶的一個山洞裡隱居修行,以泉水止渴。傳說,有一次飽受惡魔糾纏的他,朝山的方位扔了一把斧頭,並且許願惡魔被驅走之後,將在斧頭落地之處建立一座教堂。這個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教堂就成了著名的朝聖之地。教堂內部的主祭壇是1471年設立的,莊重肅穆,具有典型的哥德式風格;牆壁四周也都是哥德式的雕刻與繪畫。 聖沃夫岡鎮上到處是精緻的紀念品商店,湖畔的咖啡座與餐廳經常滿座。在遊覽船碼頭前,有一座非常出名的「白馬旅館」(Zum Weissen Roessl),屋頂上裝飾著一匹白馬塑像。1930年,由名音樂家拉夫•貝納茨基(Raph Benatzky)以白馬飯店為背景,寫出詼諧幽默的輕歌劇「沃夫岡湖畔的白馬飯店」,並曾在此地表演過,非常受到歡迎,後來又被拍成電影而名揚海外。劇情故事就發生在白馬旅館裡,劇情是描寫奧匈帝國時期,老闆娘約瑟芙(Josepha Vogelhuber)與侍者雷普歐(Leopold)之間的愛情故事。它的音樂大部是由瑞拉夫班納斯基(Ralph Benatzky)所作;不同性格的角色,將錯綜複雜的關係生動幽默地表達出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留下一段住話讓人回味。這個故事把奧匈帝國時期旅遊旺季的旅館中那種忙碌異常的情形,非常有趣地演繹出來,受到民眾們廣泛的好評。 狩獵小屋(Fuschl Fusch)位於小鎮路旁,裡面的小博物館裡,藏有許多平時不易見到的獵物標本。小鎮附近有海拔1738公尺的沙夫堡(Schafberg)山峰,遊客可以搭乘齒輪小火車登山賞景,下面設有一座瞭望台,可以觀賞四周的旖旎風光,甚至可以遙望德、奧邊界的景色。 南邊的沃夫岡湖長10公里,寬1公里,面積雖然不大,但經地質時代冰河的切割,最深處可達114公尺,湖面隨著季節變化呈現深不見底的藍或綠色,周圍則有茂密的林帶、綠地,並被陡峭的群山所環抱。湖水的平均溫度為23℃,適宜各種水上運動,尤其是史特博(Strobl)附近水域,水溫最暖,因此設有划水和駕船訓練班,遊客在此可租到各種划槳船、腳踏船和汽船,充分享受各種水上娛樂運動。 聖吉爾根(Sankt Gilgen)位於沃夫岡湖的西岸,是個非常迷人的度假區。小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建築物依然保存過去的風貌。這裡是莫扎特母親的故鄉,1720年12月25日,莫扎特的母親安娜佩特(Anna Maria Walburga Pertl),出生在湖邊的伊許勒街(Ischler Strasse)15號的簡樸屋子裡,莫扎特的姊姊也在此結婚生子,終其一生。現在這裡是莫扎特紀念館,二樓屋外的牆上,裝飾著莫扎特母親和姊姊瑪麗亞安娜(Maria Anna)的浮雕像。館內有她們的半身畫像、莫扎特寫給姊姊的信、姊姊為他手抄的作品複寫稿等。 在市政廳前有莫扎特噴泉廣場,豎立著少年莫扎特拉小提琴的銅像。廣場四周的房屋裝飾得非常奇特,窗台上擺滿了鮮花,令人大有「亂花漸入迷人眼」的感覺,每年的10月底霜降來臨時,就撤掉鮮花,換上不怕酷寒的裝飾品。 當地除了一般飯店外,還有一些經濟實惠的青年旅館,供不想花大錢住大飯店的青年人選擇,包括早餐在內,每人每天房租只要13歐元,並且也位於風景美麗的湖濱,室內游泳池、三溫暖、草坪和遊樂場等樣樣不缺。 郁騰史坦(Huettenstein)堡也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小鎮,位於附近的克洛騰湖(Krotensee)旁,建於1564年,據說是童話故事中「睡美人」的城堡。為了不破壞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天然美景,這裡一切都保持著原始風貌,甚至沒有火車經過這裡,也沒有高速公路直達,必須從薩爾斯搭巴士經由鄉間公路來此,車程約45分鐘,每1至2小時才有一班車次;部分大旅館提供有接車服務。 附近的孟德湖(Mondsee)長11公里,寬2公里,湖水溫暖。湖畔孟德鎮早在公元8世紀中期就已建立,頗具歷史意義。鎮上的博物館展示當地發掘所得的史前文物;還有12世紀建造的普法吉歇(Pfarrkirche)哥德式教堂,電影真善美裡的結婚場景就是在此拍攝;鎮中心有許多保存良好的16∼18世紀的民間建築物。另外,環繞著孟德湖畔的一些小村落,也是美食家的樂園。


哈爾斯塔特產湖鹽

哈爾斯塔特(Hallstatt)是上奧地利州最美麗的湖畔小城,它是奧地利的文化發源地,4000多年前,這裡就有鐵器、陶器和豐富的鹽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400年間,由採岩鹽為生的塞爾特人建立這個居民點。當時,鹽是這裡的主要財源,居民們並用鹽來保存食物。這裡還發現了公元前5世紀的墳場,驚動了國際考古界和人類史專家。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將此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受到重點保護。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3度39分、北緯47度33分,坐落在哈爾斯塔特湖西南岸、伊敘溫泉南方的山壁和湖泊間,有鐵、公路可以到達。火車站設在市區對岸,遊客下火車後有船接駁到市區。如從薩爾斯堡驅車沿公路出發,先走158號公路到達伊敘溫泉後,轉145號公路,然後再轉166號公路就可看到湖區,沿著湖畔公路走5公里就到達哈爾斯塔特市區。 市區建築物沿著陡峭的山坡依次而建,非常驚險。此地的建築風格多為巴洛克式,但有中國式屋頂的天主教堂和尖塔的清教徒教堂交錯其間。舊街道正好突出湖畔,形成特殊漂亮的景觀。市區廣場四周有很多16世紀美麗的老房子,到處繁花錦簇,美不勝收。搭船欣賞湖區的湖光山色,更能賞心悅目。 哈爾斯塔特現在還是重要的產鹽區,很多鹽礦都有2800年的開採歷史,至今還有很多古時候的採鹽遺跡。在當地的博物館中,展示有挖掘出土的衣服和採岩鹽工具。 這裡每年6月間舉行有基督聖體遊行,由於市區街道非常狹窄,所以人們通常都是在湖區船上舉行彌撒。裝飾花卉的運鹽船上設有祭壇,還有教士、輔祭人員和唱詩班,並有穿著各式各樣民族服裝的信徒們;船上還掛著教會的旗幟。 附近的阿爾卑斯山區,是世界上重要的岩鹽產區,凡是當地地名以SAL為開頭的都與鹽有關。這個地區的岩鹽至今仍在開採中,有些已經沒有經濟價值的鹽坑,則改為觀光礦坑區。這裡的鹽礦坑洞四通八達,很多坑洞甚至會跨越國界延伸至德國境內。有些礦坑在2800多年前就開始開採,很多坑道都是在舊有坑道裡重新再開出來,因為鹽礦坑道會隨著地層變化而改變,舊坑道也會損壞。 哈萊因(Hallein)是距離薩爾斯堡13公里處的熱門旅遊點,經緯度為東經13度6分,北緯47度41分,主要的參觀點是「鹽坑」。從13世紀起,哈萊因就是薩爾斯堡大主教們最珍愛的土地財產之一。在眾多鹽坑中,以它最靠近大城市,且交通也最方便。鹽洞位於郊區的阿爾卑斯山上,入口處高出哈爾斯塔特湖面數百公尺,因此須先搭有軌纜車上山,有健康概念的奧地利人並不將纜車修築到洞口,而是只到山腰,遊客還需步行20分鐘才能到達,不過步行途中可以欣賞美景。這裡屬高山湖區,氣候變化無常,烈日當空的日子,沒幾分鐘竟下起濛濛細雨,雨後湖畔或山谷總會出現彩虹,甚至會有大、小兩層彩虹,非常美麗。 在90分鐘鹽坑之旅中,為了讓人能體驗鹽坑工人的生活實況,也同時為了防止弄髒遊客的衣服,所以在進鹽坑前,每個人都得套上傳統礦工所穿的白色工作服,褲底特別加厚,褲管還必須紮緊,穿起來非常有趣。然後搭乘有趣的電動小台車和升降梯進入坑內,觀賞鹽礦整個開採過程和技術演進的影片。這裡的鹽礦有一個特殊的景點,一名大約在2000年前的礦工在坑道崩塌時未及逃生,結果被「鹽漬」在礦坑裡。 夏天洞內溫度至才比外面低5、6度,還好有工作服禦寒。漆黑的鹽洞安裝有電燈,並有模型模擬早期採鹽的情形,以及過去人類在此採礦所留下來的生活遺跡。在洞裡很難分辨鹽和岩石,但洞壁上布滿了鹽的結晶,讓人覺得自己已攢入鹽堆裡。由於鹽洞很深,有些地方落差很大,雖然建有階梯,但是爬起來仍然費力,所以建有長桿式滑梯,約60公尺長的斜坡,只要幾秒就滑了下來。木製滑梯是鹽礦坑之旅中最刺激的經驗,人們跨坐在滑梯上1人或3、4人一組,從上滑下,每個人都不禁會發出尖叫聲。 經過刺激的滑滑梯後,開始浪漫的遊地底鹽湖,深約200公尺的湖面靜靜猶如鏡子,配著微弱的燈光,洞頂反映在湖面上,宛如夢幻。在黑暗的洞穴中,乘坐由手工拉動的平底木舟,通過被兩旁泛黃燈火照得亮晶晶的地下鹽湖,那種寧靜晶瑩之美難以言喻,偶有燈光投射在岩壁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早期的岩畫。 這個鹽礦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有一段戰爭中的插曲,納粹德軍在戰爭期間、從維也納搜刮了一些林布蘭和魯本斯等大畫家的作品,結果有一些被放在礦坑入口的小房子裡,戰後才被發現,在這不起眼的房子裡,竟藏著世界名畫。 世界上最大的冰洞,位於附近威爾芬(Werfen)的薩爾哈(Salzach)河谷上、隱藏在滕倫山脈(Tennengebirge)的峭壁間。洞口位於海拔1641公尺處,由山下到洞口,須行經曲折狹窄的小山路,沿途景色壯麗,令人目不暇給。 從巴士車站步行15分鐘至纜車站,坐4分鐘纜車後到達洞口前管制站,再走15分鐘呈「之」字形的坡路後到達洞口,頗費力氣。這個冰洞容積廣達3萬立方公尺,是個長約42公里的冰世界,長久以來因為洞口朝北,強勁的北風帶來濕氣和低溫,加上深邃的山洞內部在每年春天時從岩石中滲出來的雪水,千百年來在洞中結成一片充滿水簾、水柱和各種造型的冰的景觀。 因洞內溫度極低,入洞時需穿厚重保暖衣物,然後手提煤油燈隨導遊進入冰洞。洞內每個參觀點都有門隔開,因此遊客要緊跟團體,以免落單被關在裡面無法出來。每到一處景點,導遊就會打開可調整高度的燈光,與周遭或藍或白的冰,共同交織成一幅奇妙的景致,讓遊客莫不驚喜雀躍,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冰的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冰柱、冰筍,有的像大象、布滿仙女彩帶的舞台,還有層層冰牆,令人嘆為觀止。全部參觀時間約50分鐘,因為洞內外溫差極大,出洞時大家便忙著脫下厚重衣物。 阿爾托西(Altaussee)小城是哈爾斯塔特市附近的一片休閒淨土,有許多觀光客在此靜享美麗的湖光山色,也可輕鬆地到山間健行,享受森林浴,或在湖上泛舟,在草原上呼吸新鮮空氣,野花盛開的春天是這裡最美的季節。這裡的奧西溫泉(Bad Aussee)是個現代化的礦泉和溫泉療養中心,附近還保存著很多15、16世紀的老房子。18世紀時不少皇室貴族來此修建別墅華邸,使這裡名聲大噪。


汽車城格拉茨

格拉茨(Graz)是個充滿了古典與現代化交織而成的城市,到處洋溢著羅曼蒂克的氣氛,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最先前來定居的是南斯拉夫民族一支的斯洛文尼亞人,他們稱這裡為格拉德茨(Gradec),是小城堡之意,這就是這個城市得名的由來,也說明了公元9世紀時,在市邊緣的史洛斯山上可能有一座堡壘。 這個地方早在公元800年時便已形成聚落,但最先出現於文獻史料上卻是1128年。1240年建鎮,中世紀時成為施蒂里亞州的中心,在築城後繁榮了起來。奧匈帝國成立前後,以及哈布斯堡王朝勢力伸到巴爾幹半島的時代,格拉茨被拋離了主要的交通孔道,但仍能靠本身的潛在力量繼續發展。在奧地利古約瑟夫王朝時代,這裡成為當時的重要地理中心,也是許多貴族和高級軍官的度假勝地。 在哈布斯堡國王魯道夫一世時代,這個城鎮獲得了許多特權,魯道夫一世從他的頭號對手奧托卡手中奪取了格拉茨。1379年後,這裡成為雷奧波特哈布斯堡王室的所在地,皇室、貴族和高級軍官在此地興建了許多華麗宏偉的建築物,後來大多毀於拿破崙戰爭時期。 15世紀時,腓特烈三世在此建都,興建了大教堂和城堡,曾多次抵禦匈牙利人和土耳其人的圍攻。16世紀時,奧地利大公開始邀請許多義大利建築師、藝術家、工匠和鐵匠,把格拉茨建設成文藝復興風格的都市。1530年時,當地宗教是以基督教為正統;直到奧地利大公查理採取鎮壓措施,才又恢復了天主教的權威。後來由於土耳其人的入侵,這裡一度成為土耳其的殖民地,繁榮宣告中斷,且成為武器和軍用品的供應地,因此現在市內還保留有古老的軍械庫。此外,這裡也建有許多小城堡,但在後來拿破崙戰爭時期被戰火破壞,只留下一些教堂和幾座著名的鐘樓,其中的里賽爾鐘樓,現在已成為格拉茨市的象徵。 拿破崙時代,這裡於1797年、1805年和1809年三度被法軍佔領。17、18世紀,此地成為貿易中心。19世紀時這裡發展神速,1850年建市。在19世紀初期,雷奧波特二世之子約翰就是在這裡對抗拿破崙大軍,他對文化和工商業的發展更是不遺餘力。現在,風景秀麗的格拉茨就是因工商業的發展而繁榮起來,但仍保存了中世紀都市的風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歐洲許多城市都被砲火摧毀,格拉茨卻很幸運地逃過兩劫,因此才能保留著頗為完好的中世紀建築,並孕育成一個音樂與藝術興盛的文化城市。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自然與文化的世界遺產,2003年更被歐盟評選為「文化之都」。 格拉茨是奧地利施蒂里亞州的首府,也是全國的第二大城,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5度27分、北緯47度5分。它的地理位置在國境的東南部,阿爾卑斯山的東端,扼匈牙利平原通往亞得里亞海的要衝,並靠近義大利邊境,有穆爾河穿越市區,高聳在市中心的宮堡山,是杜羅米特(Dolmiten)山脈的餘坡,因此形勢天成,自古以來就吸引了人們前來聚居,並且漸漸發展成為市鎮,同時形成東南歐商隊必經的樞紐。 這個城市穆爾河的東岸為古城,也是全歐洲古建築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根據格拉茨古蹟保護委員會的調查,全市有4000多幢的房屋被列入文物保護古蹟。沿著山腳下還有一條建於1130年的古老街道,街旁有許多建於17、18世紀的山形牆房屋。一些牆上寫著「AEIOU」五個字母,這是德文「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的縮寫,意思是「奧地利終將統治世界」,說這句大話的人正是格拉茨的奠基君王,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國功臣腓特烈三世。他之所以敢說出這麼驚人的話,確有其自信的原因。 腓特烈三世原係史提里雅公爵,因為他運用了高明的政治手腕,並且利用和鄰國聯姻,順利地取得他國的土地,使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疆土得以拓展,國勢隆盛,成為西歐最強的王國。他和他子孫後代利用「政治婚姻」所取得的土地,比奧地利在16世紀時利用兵馬征戰所得到的領土更多。腓特烈三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一世及孫子菲力普(Philip the Fair)都繼續與外國聯姻,到了他的曾孫卡爾五世繼承奧國皇位時,奧地利的國王已相當於兩個美國,今天法國北部的康省、比利時、荷蘭、德國和匈牙利等東歐國家,都在奧地利的版圖內,並將版圖維持了近3個世紀。 格拉茨是個富裕的城市,因為昔日哈布斯堡王朝掌管財稅的大臣就是坐鎮在這裡,現在人們還可以在愛根堡的豪華和富麗中,竊知當年的盛況。當地經濟以工商旅遊業為主,設有鋼鐵廠、酒廠、鐵路修配廠和汽車廠等。主要產品有汽車、精密儀器、光學儀器、機械、皮革、紙張、紡織品、藥品和電子等。這個城市還是奧地利的汽車城,在市區東南部聳立著一座佔地70萬平方公尺的工廠,就是著名的斯太爾•戴姆勒•普赫汽車製造廠,所產汽車行銷國內外。此外,這裡也是附近一帶穀物、水果及葡萄酒的貿易中心,交易非常活躍。 這裡也是一個典型的文化都市,除了有許多名勝古蹟外,也有很多文化機構,諸如格拉茨大學、卡爾弗蘭澤斯大學(Karl Fra-nzens University)、工科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Conservatory for Musie and the Performing Arts)和州立博物館等。 其中格拉茨大學有400多年歷史,現在有2.8萬多學生,曾出過6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醫學、物理和化學方面,都有相當成就。工業大學有1萬多名學生;奧地利有3所音樂大學,除了維也納和薩爾斯堡外,格拉茨也有一所;因此當地人都以擁有大學城而自豪。人們在這個城市裡旅遊,可以盡情享受文化上的娛樂。此地文化、音樂活動終年不斷,每當入夜,可到劇院觀賞歌劇或聽聽古典音樂演奏,或到老式酒窖餐廳喝當地特產的玫瑰紅酒及欣賞爵士樂演奏,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格拉茨那股濃鬱迷人的古城風韻。此外,每天清晨時分,遠近的教堂和古老的鐘樓,串串悠揚盔靰瘧謠n,劃破了都市黎明前的安靜,也令人嚮往不已。 這個擁有25萬多人口的美麗都市,交通非常方便。在航空運輸方面,距離市中心以南12公里處有一座國際機場,有奧地利航空公司和奧地利空中服務公司的班機為航空旅客服務。每天有1到4次班機往返維也納,航程只要40分鐘。也有班機前往法蘭克福,需時1小時25分鐘。與蘇黎世之間的飛行時間,則為2小時又25分鐘。由機場到市區,有巴士和計程車營運,非常方便。 鐵路對外交通也很便捷,從維也納到格拉茨往返的火車有很多班次,自維也納的南站,搭乘快車前來格拉茨,行車時間約2.5小時。由這裡前往因斯布魯克,車程為6小時。 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有巴士通往鄰近市鎮。從這裡前往維也納的路程為200公里,有兩條幹線,一條是經布魯克穆爾河線,一條是經弗里德堡(Friedberg),有密集的長途巴士往返兩地。前往義大利,只需要兩小時車程。 在市內交通方面,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共巴士、觀光巴士、出租汽車和計程車等,頗為方便。 全市一共只有20多家中小型飯店,但是服務品質都相當不錯。每年的7、8月份和舉辦斯蒂里亞之秋的10月,以及樣本市場期間,是旅館的旺季,但是客房的預訂並不太難。此地最出名的布魯茂(Blumau)溫泉大飯店,由有「奧地利高迪」之稱的百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所設計。他是享譽全球的畫家,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如神的魔幻寫實主義者兼環保藝術家,以幻想、多采、童話意境及帶有稚氣的特殊美學觀點,創造出不少膾炙人口的觀光建築。這位自然派的環境主義者極其厭惡對稱,故都穿著兩隻不同顏色的襪子;同樣也不喜歡直線和規規秤x的方塊,認為那是不符合人性的,因此他所設計的建築多彩多姿,從門到窗、牆壁,乃至於裝飾,都是曲線而色彩繽紛,且具有黑色童話趣味。這家五星級大飯店開幕於1997年5月,最大特色是在廣達40公頃的土地上,有著各式各樣不同規格的彩色樓房,還有規格不一大小不同的窗戶,並在飯店起伏不平的屋頂上種植滿草皮,因他認為人類的居住空間應融入大自然中,就像土撥鼠的地穴。住客在這裡可換上飯店提供的浴泡,優閒地穿梭於飯店中,或換上泳裝,徜徉於按摩泳池中,從室內游至室外。 比較出名的旅館還有亞伯•韋斯樂飯店(Hotel Alba Wiesler),是一座典雅的歐式建築,坐落在市中心的穆爾河畔,從飯店的房間裡可以遠眺格拉茨城堡,面對著窗口的,是有近500年歷史的法蘭西斯教堂,它有哥德式的造型,現在仍有13名修女在此修行。此外,當地主要的旅館還有史泰爾荷夫(Steirerhof)、約翰埃爾赫索古(Erzherzog Johann)、丹尼爾(Daniel)、哥爾尼(Gollner)和公園(Park)等。 在餐飲方面,這裡也有許多餐廳,附設在大飯店裡的餐廳設備比較豪華,一般餐廳服務也很講究。當地也有不少小吃店和速食店。市區裡還有許多酒館和最具古老形態的咖啡屋,也有一些具有拉丁風味的花園酒館,很多觀光客在這裡品嚐著名的斯蒂里亞啤酒和美味的燻肉。這裡的市民們對他們美味的啤酒和葡萄酒感到非常驕傲。甘布里紐施酒窖(Gambrinuskeller)、格塞爾布勞(Gösserbräu)、克列布森烏施酒窖(Krebsenuskeller)、皮希爾麥爾(Pichlmaier's)、黃金餅家(Goldene Pastete)、克勒爾鄉屋(Landhaus-Keller)、米爾希馬利安德爾(Mic-hmariand)和施泰爾霍夫(Steirer-hof)等,是市內的一流餐廳。 這個城市有很多參觀點,其中位於市中心的宮堡山(Schloss-berg)建於12世紀,由費德烈三世購取一大片土地建成,它的城堞建於13世紀,18世紀的時候又增建了砲樓。最使人感到興趣的是城堡內的雙階梯,這種建築盛行於1500年,像兩條蛇繞著一根魔術棒般由下向上旋轉。這座宮堡山海拔近500公尺,城牆厚6公尺,高20公尺,當初是為了防禦土耳其人而建,然而土耳其人並未來襲,後來在1809年抵抗法軍的拿破崙軍隊卻發揮了效果。因山上曾有堅固的碉堡,拿破崙進攻奧地利抵此,久攻一個多月都不能將它攻下,氣極之下用大砲亂轟一陣。因此,在維也納美泉宮簽訂和平條約時,拿破崙曾提出拆除這座城堡的要求,但當時許多商家的店舖都沿著城堡的山麓興建,如果拆除城堡,必會有許多落石擊毀山下的建築物,商人們乃集資鉅款送給拿破崙的軍隊,才使城牆得以保存。在宮堡山的一處平台上,有一頭威武的獅子銅像,一面敵人的旗幟被牠踩在腳下,這是紀念1809年弗蘭茨•馮•哈克勇敢地抵抗進攻此城堡的法軍。1941年納粹德軍曾將獅子銅像熔化製作武器,現在的銅像是1960年格拉茨市政府應市民要求按原樣重新塑做的。 大鐘樓(Clook Tower)是宮堡山上最高的建築物,也是這個城市的制高點和標誌,它建於13世紀,幾經整修,到1560年時成為今日規模,1918年還建了一座紀念碑。鐘樓的造型十分奇特,尖屋頂的四周安置了4個銅鐘,下面是4個突出來的木製瞭望樓。再往下又是4個時鐘,時鐘的設計非常有趣,時針長,分針短,剛好和正常的時鐘相反,原來當時是為了讓人能看清楚是幾點鐘而特別設計的。大鐘樓聳立在城堡山上,在市區任何角落都能夠看到它。據說大鐘樓上的時鐘從來沒有準過,它的欣賞價值大過實用價值。鐘樓四周是玫瑰花園,從花園俯瞰古城的屋頂,是旅遊的重點活動之一;格拉茨古厝的紅瓦屋頂和其他皇家建築代表各種藝術形式的屋頂,是最能表現出這座城市的古典魅力。 宮堡山的城堡中原有一所監獄,有趣的是現在卻成了音樂廳和劇院,以前的牢房竟成了特別的包廂。另有一口大鐘,據說是用101門土耳其的大砲鑄成,現在作整點報時用。山上還有一個中古式的露天劇場,時常有莎士比亞名劇在這裡上演。 由市區上山有兩條途徑,一是要爬約半個小時的陡峭石梯,非常累人,但越向上爬,景色越美。二是搭乘纜車上山,只需3分鐘就可抵達山頂。宮堡山的山丘原本只是光禿禿的岩石,後由哈布斯堡王朝的將軍韋德(Wend),率軍民在山上栽植了一萬多棵植物,才使此山變得生機盎然,就像公園一般。山上步道兩旁種有栗子和櫻花,成為旅遊格拉茨必到的景點。 市立公園在宮堡山麓左方,這附近聳立著格拉茨的少數現代化建築物,顯然是有錢人家的住宅區,路的盡頭有小小的斜坡石板路,頗具中世紀風味。這個公園雖然坐落在市中心,但卻宛如郊外;面積不大,卻也小徑曲折,植滿了野栗樹,樹上有很多小松鼠,專等著遊客給東西吃,還有一些推著嬰兒車的婦女在園中漫遊。白天長椅上坐著許多曬太陽的遊客,望著噴泉出神;夜晚燈光半明半暗,情侶雙雙對對相挽而行。 西冷池(Hilmteich)公園也坐落在市內,地方雖小,但極幽美,最適合情侶散步,卿卿我我。附近海拔480公尺的薔薇山,一片薔薇色花草。再上去有海拔651公尺的小丘,可瞭望全市。 市政廳又稱州政府大廈,是座建於1803年,完成於1806年的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物,由義大利建築師多明尼哥阿利歐(Domenico dell' Allio)所設計,被公認是南部德語區最精緻富麗、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文藝復興式大廈。它對面的大廣場四周,也全是有歷史性的古代建築物。廣場對面是一列巴洛克式屋宇,現在成為市中心最繁榮的商業區,開著各種商店,新舊交映,非常有趣。 雅科米尼廣場是市內的另一個中心廣場,建於1787年,這裡的多數建築物也都有悠久的歷史,並且開有許多小吃店和紀念品店,小吃店每天都營業到深夜。 兵器博物館(Zcughaus)位於州政府大廈正面,是1642∼1644年間,由原來的兵器庫房改建而成,所藏兵器大部分來自1529年土耳其入侵奧地利時期。16世紀時,格拉茨是反對土耳其侵略的堅強堡壘。這座四層樓的博物館內,擁有大小兵器達3萬多件,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兵器博物館,其所收藏的兵器有長矛、長槍、來福槍、古董槍、盾牌、大刀、雙劍、鏈子甲、甲冑、馬鞍和大砲等,其中有71件中古兵器可稱為寶物,阻擋敵人用的拒馬造型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從頭盔到甲冑的造型變化中,可以想像當時設計者的巧思。其中有件極為華麗的甲冑,不但鑲了金邊,還雕上精緻的圖案,想來並非作戰時用的,而是當時中蝗鵀b重要典禮和宴會上所穿的禮服。有的長槍竟重達10∼40公斤,這是架在城牆上用的。另外還有槍柄是用象牙、牛角或獸骨作成的短槍,上面鑲有金銀和寶石,估計每一支價值都在1.2萬歐元以上。鎮館之寶則是全球僅剩數套的戰馬盔甲,但它的裝飾用途遠大過實際用途。據說,這裡的裝備可以供應一支2.8萬人的兵團所需。由於內部陰暗,且陳列的武器很多都曾殺人見血,所以館內無形中有股殺戮詭譎的氣氛。遊客前來參觀,好像時光倒流回中古時代;可以照相,但禁止觸摸。 騎士堂(Knighis)是市內重要參觀點之一,它瑰麗的粉飾天花板,描繪出四大元素和12宮星座圖。中庭左邊角落上有一家名叫 「蘭德宮」(Landhous)的餐廳,提供施蒂里亞州的美食。每年夏天在中庭廣場上會舉行各種藝文表演,免費提供給遊客欣賞。 現代美術館建成於2003年,是當地與眾不同的新地標,被當地人暱稱為「友善的外星人」,因其外觀非常前衛而奇特,它的形狀招致眾說紛紜,有人形容它像是一頭藍色的鯨魚,又像心臟之類的器官,甚至是母牛的乳房;如從宮堡山上俯視,造型奇特的現代美術館在白牆、紅瓦、綠樹的舊市區內顯得相當突出。 穆爾河之島是河中央的人工浮島,以橋樑和兩岸相接,遠看就像兩片分別面朝上下的貝殼連接在一起,上面設有咖啡館和小型露天表演場。當初曾有市民質疑要在古意盎然的文化之都內,建立如此前衛的建築將會引起強烈的反彈,但多數民眾都意識到文化傳承並非一定要守舊食古不化,只要是有內涵的作品大眾都會欣然接受。 愛根堡(Eggenburg)坐落在格拉茨市西部,是愛根堡家族於1625年所建,在10年後方告落成,後曾數度易主,1939年成為施蒂里亞州的公有財產,它是集宮殿、花園、樹林和獸苑於一體的建築群。其中的宮殿名叫赫伯斯坦(Hebertstein),正座的一樓現在是狩獵博物館和市立歷史博物館;二樓是宮殿博物館,均開放供遊客參觀。附屬的園林也對外開放,棲息著獐、鹿、孔雀和其他的可愛動物,牠們見人不避,就像是野生動物園。 瑪利亞安慰教堂始建於1695年,位於西北郊5公里處格拉茨平原的丘陵上,這裡是林木蔥翠的風景區。教堂始建於1695年,到半世紀後才全部落成。關於這座教堂有種種傳說:在教堂興建時,當地貴族對外拚命宣傳聖母瑪利亞在此地比別的地方更能顯靈,結果香客蜂擁而至,求神保佑和治病。不僅奧地利人如此,許多東歐國家的人也前來進香,使教會財源廣進,現在的教堂裡還存有金子做的手和腿等。 聖母朝聖教堂(Wall Dahrts-kirch Mariatrost)位於東郊7、8公里處,是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物,建於1714年,是奧地利最著名的三座聖母教堂之一。 埃伯貝(Abbbey)教堂,位於市區西北方15公里處,是浪漫主義建築風格的大教堂,外觀壯麗,有很多信徒來此禱拜。 露天博物館位於市區北方15公里處,穆爾河右岸的施德賓(Stübing)附近,展出奧地利9個州的各式農舍、穀倉和磨坊,還有城堡護城河和落水溝,以及廣闊的四方形農場,展出的建築物超過70種。 婦壁洞(Frauenmauer Cauern)坐落在格拉茨西北的荷克什瓦白(Hochschwab)山腰,距離維也納約120公里,是個長達11公里、體積很大的天然石灰岩洞,由略帶酸性的水流沖蝕而成,從曠古至今,依然不斷的像銅壺漂漏般含碳酸鈣的流質緩緩滴下,因為氣溫低,且洞內溫度四季差距極微,所以凝成一條巨大的冰柱,終年都不溶化,真是一處大好的觀光資源。洞內有縱橫交錯的通道網,不但成為村與村之間的捷徑,並且是非常神秘的洞中洞,可以連貫下層的滴水石洞。 聖吉根鎮是施蒂里亞州林區裡的旅遊勝地,位於穆爾河谷地帶,河谷兩岸山峰連綿,山頂白雪皚皚,因此這一帶成為冬季滑雪的理想地方。鎮上沒有旅館、飯店,但有農家民宿,室內的牆上和走廊上,掛滿了獸皮、鹿頭和鳥的羽毛,一片山野情趣。雖然當地只有1000多名人口,但每年接待觀光客多達70多萬。 克拉考多夫鎮在格拉茨郊外,它以「沙姆遜」舞會而聞名於世。「沙姆遜」舞會是鎮上流傳下來的古老習俗,村民們以這種宗教舞蹈驅鬼除魔,招納吉祥,同時也用來歡迎貴賓。這種舞通常在每年的8月份舉行,屆時,鎮中心廣場上人山人海,由4名壯漢抬著有3人高的模擬巨人「沙姆遜」上街遊行,先是衛隊鳴槍,由一個罩在長袍下的人,舉著巨人大跳神舞。 這個城市的市民也非常注重文化藝術活動,每年秋季格拉茨都舉辦前衛藝術節(Steirischer Herbst),有前衛音樂、舞蹈、攝影、雕塑等大型表演和展覽。夏季的盛會是古典音樂節(Styriarte),又稱為施蒂里亞藝術節,可說是音樂活動旺季的開始。因此,這裡的文化藝術活動是傳統和現代並存。每年12月6日則是當地的聖尼克勞斯節(St. Nicoles),每到這天,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燈飾把格拉茨粧點得好不熱鬧。為了紀念這位教宗,人們在節日當天傍晚都打扮成教宗模樣,並沿街散發傳單,希望人們永遠記得他的豐功偉業。據說古時有個叫做克朗帕斯的魔鬼,會 12月上旬開始到處惡作劇,他會以猙獰恐怖的打扮嚇唬懲罰頑皮搗蛋的小孩。演變至今,許多愛惡作劇的人就會在這時以怪異打扮嚇嚇路人,增加節日氣氛。到了晚上,人們頭上戴著造型嚇人的動物面具,每個人手上還拿著掃把,逢人便用掃把在人身上亂掃一通,以便將人們這一年來的霉氣一掃而空,使得新的一年能順順利利。


山城因斯布魯克

因斯布魯克(Innsbruck)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世紀,當時羅馬人進入此區,為了防止北方日耳曼人的入侵,在這裡建立要塞,可是羅馬人的精打細算仍敵不過驃悍的日耳曼人。這個城市於1180年由安德克斯伯爵正式創建,到了公元13世紀時,由日耳曼人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改變了因斯布魯克,尤其是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時期,使這個坐落在奧地利、義大利、德國和瑞士之間交通要衝的小城,開啟了輝煌的黃金歲月,麥克西米連大帝在這裡建立宮廷,他喜歡在附近一帶爬山、打獵和垂釣,同時命令工匠在市中心區打造一片黃金屋頂,並且時常坐在黃金屋頂下的包廂裡,觀看廣場上舉行的競賽、戲劇活動和接受民眾的歡呼,因斯布魯克在他的統治下,從中古時代步上文藝復興時期。18世紀時,這裡出了一位女強人瑪麗亞•泰瑞莎女王,她子嗣眾多,跟歐洲所有的皇族幾乎都結成親家,所以市內最繁榮的一條大街就叫做瑪麗亞•泰瑞莎大街。 這個奧地利西部蒂羅爾州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11度24分、北緯47度16分。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發源於艾嘉丁山谷因河(Inn River)的南岸,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區中心右側各山口的交匯點上,四周被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所圍繞,是阿爾卑斯山間的來往孔道。它南部的布里納隧道是中歐和義大利間有名的險隘,要進入因斯布魯克城,首先就要通過這條狹長的隧道,出洞之際,只見阿爾卑斯山赫然逼近眼前,其泰山壓頂之勢及山形之壯麗雄偉,讓人畢生難忘。 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的第五大城,也是這個國家除維也納和薩爾斯堡兩大音樂勝地外,最受觀光客青睞的都市,素有「歐洲縮影」的美譽。在這裡的冬季裡,有一片碧藍無雲的天空,周圍連接著白茫茫山峰,經常保持著中古世紀的面貌。根據許多去過德國和奧地利的旅客指出,如果要他們再來一次,而且只能選擇一個地點,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因斯布魯克。 這個擁有12萬多人口的城市,每年都接待了150多萬遊客。2008年6月的歐洲杯足球賽就是在這裡舉辦。此地也是全奧地利斷腿人最多的地方,因為每年冬天來這裡滑雪的人,總有一定的比例來此求診,最高的紀錄一天要醫治500隻斷腿。 當地交通非常方便,奧航、荷航、德航、瑞士和提洛爾航空,每天都有航班抵此。地面交通鐵、公路稱便,有高速公路對外連絡。市內交通電車、巴士、計程車等到處可見,電車有4條路線,以火車站為起訖站,除了可通達市內的各個重要角落外,並可前往阿爾卑斯山動物園。巴士有7條線路,可以通往火車站、機場、醫院、溜冰場、阿爾卑斯山動物園、皇宮、歌劇院、奧林匹克村、舊鹽城和鑄幣城等地。在歌劇院前面的廣場上,還有觀光馬車出租。 在住宿方面,當地的旅館、酒店、膳宿公寓、度假屋、私人住房、青年旅社和露營地等,一共可以提供9000多張床位。其中歷史悠久的金鷹大飯店位於黃金屋頂旁,600多年來接待過無數的歷史名人,從拿破崙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曾成為這裡的上賓。當地也有許多餐廳,提供不同口味的豐富菜餚。這裡的酒店中每晚6時30分會舉行蒂羅爾之夜(Tirol Abend)娛樂節目,這是將阿爾卑士山上遊牧民族的歌舞搬上舞台,其中高亢繞舌的蒂羅爾人唱腔,由鐵錘、鋸子、斧頭、鑿子、粗木段和牛鈴所演奏的樂曲,以及近乎特技表演的舞蹈,都是令人津津樂道的重頭戲。表熊異糮e,演員會為在場每一位國籍的觀眾表演一首本國的歌曲,同時揮舞國旗,這時全場觀眾會不約而同地歡呼鼓掌,為自己國家起立高歌,台上台下一片沸騰,彼此間又暗自較勁,因此拍紅了手掌。 因斯布魯克賭場(Casino Inns-bruck),是斯堪的納維亞皇冠大酒店附屬的服務設施,有免費停車場,還有鋼琴酒吧和餐廳,並可免費入場,有輪盤、紙牌、21點、撲克、紅狗、西柏、幸運輪和吃角子老虎等賭具任憑選擇,每天下午3時起開始營業。 歌劇院(Landestheater)的前身就是霍夫歌劇院的所在地,建成於1846年,是兩層樓古典風格的建築,在大門入口處,有4根陶立克式圓柱,顯得非常雄偉。 在這個城市裡購物也是非常方便的,市中心和郊區都有購物中心,市中心有240家專賣店和40家分店,瑪麗亞•泰瑞莎街和火車站附近的廣場及街道,都是商人們的主要交易場所,這一帶有足夠的臨時停車場和室內停車場,有許多商店提供購物滿一定金額時免費停車服務。此外,市內還有農民、耶穌聖誕、跳蚤、胡柏圖及舊貨等市場,也很值得參觀。 舊市區一些主要街道極富中古世紀風情,多係狹窄的鵝蛋石路面,汽車絕對禁止通行,遊客在此安步當車或乘騎單車遊覽,必可悠閒地享受原始樸實風光。路旁多係巴洛克(Baroque)式建築物,漂亮寧靜得令人窒息。所謂巴洛古式建築,它的特色是裝飾和曲線特別多,也可以說是奇形怪狀的過分裝飾,或者也可以說是俗麗。這些街旁的中世紀精緻建築物多已改建成商店,但不論販賣多麼現代化的商品,有著古色古香的木造窗櫺仍散發出活潑的歷史記憶。 因斯布魯克凱旋門矗立在瑪麗亞•泰瑞莎路底端,是1767年女王為第二個兒子利奧波特與西班牙公主聯姻而興建的紀念物。據傳利奧波特的父親弗蘭茨一世史蒂夫羅特林就是在這場婚禮中驟逝的,所以這座凱旋門的南面是「幸福快樂」的浮雕,北面刻的卻是「死亡悲傷」,形成很大的對比和衝突,意味著生命中的幸與不幸的一體兩面。這座凱旋門是仿照羅馬帝國風格,刻有精美的浮雕,中間及兩側的拱門,可供行人車輛通行。 瑪麗亞•泰瑞莎路上矗立著紀念聖安娜日的聖安娜紀念柱,幾乎已成為當地的地標,這是170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巴伐利亞軍隊逼迫居民離開因斯布魯克的日子。市區廣場是這條街的中心點,廣場兩邊有許多14∼17世紀的老樓房,蔚為因斯布魯克的鬧市中心,但仍古意盎然,馬路兩旁都是精品店、工藝品店、餐廳、書店和花店,文藝氣息濃厚。 這個城市的舊城區,基本上還保持著400年前的模樣,有一個頗有歷史氣息名聞遐邇的金屋頂及其前面的廣場,是哈布斯堡王族一座舊宮五層樓眺樓的輝煌金「頂」,它所放射出來的金光十分耀眼,由於它的高不可及,使人只能看得到而摸不到。金屋頂下的兩根柱子和眺樓東壁上都有壁畫及武器和歌舞伎的浮雕作裝飾。據說馬克西米連原來宮殿建築平淡無奇,所以有人嘲笑他窮,於是他在原來的宮殿前面加建一個文藝復興風格的眺樓,頂上用2657個金箔銅片作瓦片,欄杆上還雕刻著奧地利、匈牙利、米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侯徽章,顯盡榮華和權貴,以堵眾人之丑A這就是著名的金屋頂宮殿的由來。每逢慶典節日或騎馬比賽時,除了國王外,盛裝的王公貴族也會同時出現在黃金屋頂下的眺樓上,好不熱鬧。這座建築不僅外觀與眾不同,內部也值得參觀。一樓是歷代皇室用品陳列館,還可看到馬克西米連與王妃和歌舞伎的浮雕,樓上是著名的奧林匹克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馬克西米連生前在這裡還為自己建造了陵墓,就是霍夫教堂(Hofkirche)。建於1563年,是一座晚期的哥德式建築,聖殿中央放著馬克西米連的巨大石棺,兩側大理石圓柱中間,站著真人一般大小、28尊碩果僅存的馬克西米連的祖先銅像和他的空墓碑,人物形象則栩栩如生。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巨大的石棺是空的,因斯布魯克人民並不喜歡這位奢侈的皇帝,拒絕將他安葬在這裡,他只好被安葬在維也納新城。 這個城市還有許多地方可供參觀:市區裡的高塔(Stadtturm)建於市政府建築物頂上,完成於1450年。1560年建築師們以小圓屋頂取代了原先的尖型屋頂。黑柏林屋(Helblinghaus)是15世紀哥德式的精緻民房,位於金屋頂的斜對面,是棟白底淡粉紅色相間的美麗樓房,係15世紀哥德式的精緻民房,在1730年代,又增添了後巴洛克風格的裝飾,細膩繁複的窗邊雕飾,突出的窗台是一大特色,據說這是因為古老街道過於狹窄,光線不足,而這種窗口恰可改善採光效果,現在這座建築物已成為市內的民宅和餐廳。奧圖堡(Ottoburg)建於1494年,是建在昔日城牆上的哥德托媬v,現在是一家舒適的酒館;在它前面不遠處,是1809年自由運動的紀念碑。 利物浦噴泉(Leopoldsbrun-nen)也是市內的一處觀光賣點,噴泉中央有利物浦五世大公爵的騎馬塑像,這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古老的一尊在「宮庭」中,以馬後腳站立的騎士像。魯道夫噴泉(Rudolfsbrunnen)1877年建於市區,用以慶祝蒂羅爾成為奧地利聯邦500週年紀念日。 霍夫園(Hofgarden)早於1710年便已對外開放,裡面有音樂館和藝術館,以及露天的下棋設備,是理想的參觀休閒場所。市內的市檔案屋(Stadtarchiv),展出因斯布魯克的市政歷史。議會大廳(Kongersshaus)建於1628年,當時是被當作歌劇院來使用,在1806年後的巴伐利亞統治時期,是被用作關稅廳,後來又被擴建成議會大廳,於1973年對外開放。邦政府(Landhaus)是建於1728年的三層樓巴洛克式華園,現在是邦政府的所在地。鑄鐘場(Glocken-giesserei)已有400多年歷史,參觀者可目睹從鐵礦砂變成時鐘的整個過程。巨型油畫(Riesevrund-gemälde)位於搭乘一號電車往豐格堡火車站方向的途中,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是一幅描述1809年大戰役的油畫。歐洲橋(Euro-pabrücke)是目前歐洲最高的橋樑,全長777公尺,它橫越657公尺寬的威普山谷,建在希爾河上方190公尺的位置,它的空心柱底部壁厚為55公分,頂部壁厚則為35公分。 皇宮(Hofburg)由昔格蒙大公爵建於1460年,1754∼1773年由瑪麗亞•泰瑞莎女王所改建,內部的豪華大廳上,有皇族家人的畫像。安布烈堡(Schloss Amb-ras)是奧地利最重要的一處文藝復興時期的皇宮,宮內有哈布斯堡肖像畫廊、藝術品和武器收藏館,每年7∼8月中,皇宮古堡音樂會出色的演奏會場都會舉辦有豐富的音樂慶典,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表演者和鑑賞家;夏天則推出一系列歌劇、管弦樂、民謠晚會、蒂羅爾式晚會、爵士、普普、熱門搖滾、前衛派藝術表演和藝展。 斐迪南紀念館(Fredinandeum)是座三層樓的哥德式大建築物,展出豐富的歷史和藝術史等資料,以及歌德史料。民俗藝術博物館(Volkskunstmuseum),是一座最重要的奧地利家鄉博物館,展出許多難能可貴的民俗藝術品。奧林匹克博物館(Olympiamuseum)除展出許多奧林匹克運動紀念文物外,並播放1964年和1976年冬季奧運會的錄影帶。阿爾卑斯山聯合博物館(Alpenvereinsmuseum)內有登山史料、阿爾卑斯山山脈和地形地勢資料及地形圖。皇家衛隊博物館(Kaiserschützenmuseum),展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蒂羅爾皇家衛隊情況。鐵道博物館(Localbahn Museum),也就是史都白塔火車站歷史博物館,展出古老火車及相關文物。柏基賽博物館(Bergisel Museum)也是一座兩層樓的哥德式大建築物,它的內部包括了蒂羅爾自由運動紀念館和安迪斯霍夫紀念碑,另外還有皇室陵墓、軍團博物館和邦紀念堂等。 因斯布魯克有許多值得參觀的大教堂,其中的聖雅可大教堂 (Dom Zu ST. Jakob)是座建成於1724年的巴洛克式大建築物,在它的聖壇上有著名的由路卡西克拉那(Lukas Cranach d. A)所畫的瑪利亞救難圖,屋頂天花板繪畫則是阿杉(C. D. Asam)的作品;教堂北邊的高塔上建有因斯布魯克的和平鐘。威爾頓大教堂(Basilika Wilten)建成於1755年,是蒂羅爾最漂亮的洛可可式大教堂,堂內有自14世紀流傳下來的聖母像,是著名的朝聖地。威爾頓修道院(Stiftskirche Wilten)屬於巴洛克式建築,院內有普萊蒙特萊修會修士建於1138年的聖壇。 阿爾卑斯山動物園(Alpen zoo)是歐洲最高的動物園,飼養有150多種原產於阿爾卑斯山的動物,可令人大開眼界。市內還有一家蝴蝶館(Schmetterlingshaus),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蝴蝶。 奧地利是滑雪運動的強國,滑雪是它們的民族體育活動。因斯布魯克的史都拜冰河(Stubai Glacier)曾在1964年和1976年兩度被選為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址,奧運跳躍體育場、奧林匹克溜冰場和奧林匹克雪橇滑道都分布在這裡,因此這裡的雪在世界上是相當有名的。要到這個城市賞雪,就應該上到北山山脈(Nordkette),這裡除了盛夏外,海拔2300公尺的山峰上終年積雪。遊客可以搭乘巴士或電車越過因河到達山腰的纜車站搭纜車上山,拜訪有「因斯布魯克的白色屋頂」的史都拜冰河,在海拔3340公尺的滑雪場上嚐嚐滑雪的滋味,再俯瞰山谷裡的因斯布魯克哄A那些錯雜的紅瓦厝、金碧輝煌的古堡和教堂如璀燦的珠玉,因河則像綠色的珠鍊,串起這座小城,美不勝收,那種的視野和景象,正是一些歐洲風景明信片上所描繪的美麗山城。在滑雪場旁有露天餐廳,供應有自助餐及烤肉,遊客還可以到瞭望台去觀賞史都拜冰河的壯麗景色。 華登斯(Wattens)是距離因斯布魯克15公里處的一個觀光小鎮,也是世界知名水晶製品施華洛世奇總公司和工廠的所在地。這裡設計有一個結合現代聲光效果,以呈現水晶多變風貌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Swarovskie Crystol World)。它的外觀設計極具匠心,帶有濃濃的中國味,遊客遠遠就可看到由綠色草地,並以藤蔓修剪成阿爾卑斯巨人頭顱的造型,兩顆巨大的水晶就鑲在眼部,非常突出而搶眼。源源不斷的水流似小瀑布般,從巨人口中傾瀉而出,並注入前方的水池中。池中有由簡單線條構成的龍分立兩側,夜幕降臨時,雙龍噴出火焰;水池前方還有一條不噴云漸捰熏s。人們可登上巨人頭部,在牠的背脊上有山間小溪和睡蓮造景,並有綠色迷宮和兒童樂園,以提供戶外遊憩空間,後方還有蓊鬱的森林,背景則是高聳的山脈。從巨人的腳下進入水晶世界,館方以神秘的藍色迎接遊客展開水晶之旅,由12噸千奇百怪、五顏六色的水晶構成高11公尺、長42公尺的牆面,大廳中間則矗立著今日世界上切割得最完美的最大和最小的水晶。其中最大的水晶重達30萬克拉,約相當於62公斤,有100個切割面,在燈光下反射出令人目炫的光芒。一旁有全球最小的水晶,直徑只有0.08公分,透過放大鏡欣賞,可以看到17個切面。在水晶炬y劇場中,各式各樣以水晶作為主題的廂房中,反射出立體空間,劇情由宇宙大爆炸開始,魚及其他水中生物出現,雨水傾盆而下蔚成洪流,飛鳥及其他生命開始登陸,這種氣氛詭異的四廣空間展示,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在水晶虛幻迷離的世界裡,除了地面外,所有的空間是由590面鏡子、反射一顆巨大水晶所構成的光芒,當視覺撼動在光耀璀燦間,不但出現萬花筒似的絢麗,而且部分鏡子還反射出自己的臉容。 奧茲特(Ötztal)是奧茲特阿爾卑斯山的入口處小鎮,海拔693公尺,距離因斯布魯克市只有47公里,由這裡搭乘巴士南下,可以到達蒂羅爾州最深的奧茲特山谷,谷邊散布著的小村子裡,可以深入地接觸到傳統的蒂羅爾風物,樸實而有趣。 聖安頓(St. Anton)位於蒂羅爾州的西端,是阿爾堡山(Arlber-gpass)山頂區中最有名的滑雪場,由因斯布魯克乘特快車到此,約一個半小時可達。被人尊稱為 「奧地利滑雪之父」的漢斯許伯達所辦的第一所滑雪學校,就是設在這裡;同時此地也是阿爾卑斯山滑雪場的發源地,因此備受各界注目。這裡的滑雪場以海拔2811公尺的巴洛加為中心,再輻射向四面八方。由聖安頓登上阿爾堡高原7公里處,是阿爾堡滑雪的發祥聖地,上面設有國立滑雪學校一所。


北方中心城市林茨

林茨(Linz)市歷史悠久,最初是羅馬人的倫蒂亞(Lentia)要塞,中世紀時是個貿易市場,1236年在巴奔堡家族統治下建為城市。15世紀時,腓特烈三世在此設行宮,成為省城,以集市馳名;1497年建成的多瑙河大橋,將多瑙河兩岸地區連接起來。1785年起成為天主教的主教教區,同時也變成國內重要的文化中心。1808年成為一個大市場,1882年改為林茨市。 這個擁有25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18分、北緯48度10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中部偏北的地方,位於多瑙河和特勞恩河的交匯處,也是在維也納和薩爾斯堡之間,係上奧地利州的首府,是一座很現代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但是文化中心,同時是奧地利重要的工業區,並係冶煉業、化學工業和機器製造業中心,設有鋼鐵、製氮、紡織、電氣、香煙、玻璃、家具、飲料、製鞋和橡膠等工廠。 林茨的交通相當發達,它坐落在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鐵路線上,是奧地利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有高速公路把維也納和薩爾斯堡連接起來,向西可通往德國的巴伐利亞,向北可抵達捷克和斯洛伐克。水運也很便利,因橫跨多瑙河,建有許多碼頭,是多瑙河上重要的港口,年吞吐量約達470萬噸。市內交通便利,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為公共汽車和計程車。 這個城市看起來相當繁榮,百業興盛,新舊建築物交錯,是個重要的文化學術重鎮,也是個音樂城,這裡現代化的歌劇院演出水準可與維也納和薩爾斯堡相媲美,並且每年都舉辦國際布魯克納藝術節;著名的管風琴家兼作曲家布魯克納,曾在林茨大教堂裡擔任了12年的管風琴師。現在市內主要的教育學術機構還有克卜勒大學、美術學校、音樂學校、工業和美術設計學院、神學院和科學研究所等。天文學家克卜勒、作家施蒂夫特(Adalbert Stifter)和作曲家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等,都曾在這裡生活過一段時間。 當地有許多景點。主要象徵之一的觀光點,是主廣場中心高20公尺的三位一體巴洛克柱,由薩爾斯堡的白色大理石建造,於1723年建成。這根圓柱表達了上奧地利州各階層對從1704年的戰爭、1712年的大火和1713年的瘟疫等三大威脅中解救出來的感激之情。 市內值得參觀的古蹟有建於公元8世紀的聖馬丁教堂、建於15世紀的薩爾教堂、建於1658年的議會大廈、建於1669年的舊大教堂、建於1725年的多伊奇奧爾登教堂和建於1751年的米諾里滕教堂等。另外還有建於16世紀的市政廳,裡面有建於1582年的衛星井。建於1836年的馬克西米連塔,則是一組有32個圓形塔的建築群。 戶外博物館坐落在林茨東方約45公里處的米特凱爾遜(Mit-terkirchen)小鎮麥赫蘭(Machland)平原上。麥赫蘭史前文化遺址的發掘始於1980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瑟夫•迪勒德(Josef Dierneder)的小鎮農夫,在自己農舍前院右側田園中發現了青銅戒指,專家很快認定這個文化遺物的歷史可以追溯自公元700年,於是考古學家便開始了發掘工作。這項工作持續了10年之久,一直到1990年才告終止。經考古學家進行發掘的大片文化遺址,超過80處地點,並有900件陶製容器、骸骨和許多葬禮陪葬品出土。在這些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當時女子在正式場合中穿著的慶典外恣A這件毛皮外套的領口和下擺都用華麗的金屬物為裝飾;另一個經鑑定有2700多年歷史的最早陶甕,表面上有細緻的雕刻花紋,保存相當完整,埋藏在地下千年後幾無損傷。而且陶甕居然僅在50公尺深處被發掘出來。考古發掘結束後,小鎮也隨著設置了戶外博物館,並於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區設施還不斷增添中。在展示史前文化茅屋的園區入口右側,除遊客簡報室外,並設有茅屋式樣的商店區提供遊客餐飲服務,大團體需先預訂。博物館每年4月中旬到10月底,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5時開放供遊客參觀。 這座戶外博物館遠望過去,就像是新建的大型農莊,不同的是博物館園區內的建築物或圍籬,完全是依照2500年前的聚落建造,建材全由柳木、麥桿、蘆葦或茅草構成,如同台灣早年的原住民屋舍,令人發思古幽情。博物館的外觀並不起眼,但當遊客走過充斥著各式古物複製的紀念品小屋,置身於規模不太大的博物館園區中,眼中看到的是古代的器物時,卻有一分無比的驚喜。2500年前的人類生活以務農維生。一座座茅草屋舍,記錄了早年人類在這裡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沿著參觀順序,從最簡單的炊煮設施,一直到舒適的起居室,全用手工完成、未用一顆鐵釘或螺絲釘的木製家具、農用器械或織布機器,顯示出早期人類智慧的結晶。除了生活器具外,在有些屋舍中還可以看到造型拙僕、生活可愛的動物玩偶。這些可能是當時小孩玩具的小動物玩偶複製品,全部用手工製作,最多的是編織和雕刻成品,陳列在博物館茅屋中。在陳列工作機具的茅屋中,除了飾有各種花紋的木雕家具外,最特別的是兩件農用器具,一件是利用垂繩和木頭巧妙結合起來,便成為省力的工具;另一件是錘打鐵器和穀物的機器,並有個板凳讓使用者坐下來以腳操作。兩件器具充分展露先人的生活智慧。 博物館園區一角,有個與茅屋造型完全不同的土墩,以人工水池和一池清荷與茅屋展示區隔開,呈現洞穴式的原地展示空間。穿過竹製短橋,便來到土墩入口,內部展示有1982年重建的2500年前貴族在慶典中使用的單輪手推車,以及一些陶製容器,和當年挖掘出土的女侍遺骸和器物。在CD片簡報室,播放有當時考古發掘情形和出土文物,牆上並有這些出土文物的放大圖片,供遊客觀賞對照。 每年的8、9月間,林茨市都舉行有電子藝術(Art Electronica)展覽會,吸引了不少尋找結合藝術、科技和社會的藝術家聚集於此。在多瑙河邊的布魯克納藝術廳,每年都有新東西和新實驗出現,雖然規模不大,但由於行之經年,而且是少有的專以高科技和藝術為實驗的展覽,因此頗受矚目。 這種展覽是利用科技創造新奇的經驗,並且帶有濃厚的娛樂性。同時走向一個烏托邦社會的設計,創造另一個可感覺的真實,也就是虛像真實,以表演和裝置配合科技的應用,對何謂真實提出疑問;因此在哲學上往往激起新的論戰。如戴上機器,人就會進入一個好像沒有地心引力的時空,一舉手一投足,周圍的景觀馬上就會改變。虛實交錯,人們有如活在科幻世界裡,還可隨心所欲地不斷改變幻境。現在虛像真實是以電腦控制人們的視覺世界,但科技專家已預測,人們其他感官,如觸覺、聽覺和嗅覺也都可以被操控,甚至可以把電腦輸入人腦裡,充分掌握人的思想與感覺。人因此可以變成超級機器。


不萊根茨古蹟多

不萊根茨(Bregenz)的歷史相當悠久,在史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曾先後被塞爾特人、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統治過。塞爾特人最先在這裡設不里岡提歐伊(Brigan-tioi)村莊,設施相當完善,有公共集會廣場、長方形會堂、溫泉澡堂和寺廟等。羅馬人來了後,將這個村莊改名為布里岡提烏姆,並增建了一座有防禦工事的港口。 公元3世紀時,由於阿勒曼尼(Alemanni)人的前來侵擾,羅馬人就撤退到山腰上一個比較易於防守的地點,也就是現在的上城(Upper Town),他們在這裡興建了一座新堡壘。公元15世紀中葉羅馬人撤退後,阿勒曼人就佔領了此鎮。1206年,這個地方成了蒙特福特(Montfort)伯爵的領地。1451年被哈布斯堡家族買下,1726年起成為這個家族主要的駐地之一。 這個擁有4萬多人口的城市,是福拉爾貝格州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9度46分、北緯47度30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康斯坦茨(Constance)湖東岸的普芬德(Pfänder)山麓。景色優美,交通便利,市容整齊,工商業活躍,開設有紡織、電器、機械、化工和食品加工等工廠。 作為一個旅遊城市,不萊根茨有冬、夏季運動設施。在附近的林木山地,屬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山麓丘陵有畜牧和乳品業,山區內部有冬季運動中心和療養地。 城市的下城(Lower Town)有一系列新古典式的地方政府大樓、軍事衙署和州立博物館。其中的州立博物館內,還珍藏有塞爾特人和羅馬人的遺物。 過了下城門(Unterer Tor)的大門口,就到了中古時代的城鎮中心。胡戈•溫•蒙特福特曾在這裡以規則的型式,在羅馬堡壘的遺蹟上設計了庭園,有好幾段中古不萊根茨的古城牆還殘存到現在。 當地有不少古蹟可供參觀,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聖馬丁鐘樓,是不萊根茨的路標,第一位不萊根茨伯爵用它充作徵收什一稅的穀倉。14世紀期間,其中兩層樓被改建成一座雙層的禮拜堂。1601年,來自羅韋雷托(Roveredo)的貝內德托普拉托(Benedetto Prato),在樓上增建了火焰式的遮陽篷,樓頂蓋上了有垂花雕刻的洋蔥形圓屋頂。 13世紀60年代,一位士瓦本(Swabian)的藝術家繪了一整套的壁畫來裝飾這座禮拜堂。除採自耶穌基督日常生活的各個實景外,北牆上還有一大幅聖克里斯多福(St. Christopher)的肖像,東牆上則是幅聖烏爾蘇拉(St. Ursula)坐在船中的繪畫。南牆上有一幅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畫像,畫中耶穌衣衫整齊,腳邊坐了一位小提琴琴手。聖烏爾蘇拉的畫像是描寫這位聖者從科隆到羅馬途中,路經不萊根茨的情景。耶穌基督與小提琴手的那幅畫則展現當地與義大利的貿易交流,因為此畫是模仿盧卡(Lucca)大教堂裡的一幅畫。 聖喬治湖畔禮拜堂(Lake Ch-apel of St. George)建於中世紀,1445年第一座紀念在阿彭吉爾內戰(Appenzell Civil War)中陣亡的將士紀念碑就是立在這裡。1698年重建,是根據克里斯蒂安•撒姆(Christian Thumb)設計建成的,一座八角形的樓房搭配上洋蔥形的圓屋頂,是它外觀上的最大特色;內部聖餐台呈現出文藝復興晚期非凡的手工藝技術,中間有座以一幅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畫像作裝飾的聖堂;上方可以看到施洗者聖約翰和傳播福音人的肖像。 聖心教堂(Sacred Heart Chu-rch)矗立在普芬德山腳下,有極具特色的成對尖塔,是下城中最重要的建築,也是福拉爾貝格州境內最大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在斯圖加特建築師約瑟夫•卡德斯(Joseph Cades)的監督下興建,1908年完工。西廂和諧的設計樣式顯現出此教堂受到北德中古時期磚砌教堂的影響,內部架構也遵循北德的磚砌教堂形式,蓋了一座長方形會堂,配上圓拱形屋頂。1958年在側廊和教堂左右翼裡鑲嵌的彩繪玻璃更強調出教堂內部的整體印象。教堂中一系列24張圖畫根據費爾德基希畫家馬丁赫烏斯勒(Martin Häusle)所繪的草圖而製成,畫中以描繪基督教的許諾為主題。 聖高爾教區教堂(Parish Chu-rch of St. Gall)建於中世紀,它坐落在塔爾巴赫山谷(Thalba-chgrund)的對面;教堂內建於1480年的西塔,於1673年增建了現在巴洛克式的山牆。教堂內部只有一間正廳,由於天花板相當低,因此顯得特別寬;教堂由亞伯拉罕巴德爾(Abraham Bader)精心裝飾成洛可可式樣,天花板上繪有伊格納茨•韋格沙伊德爾(Ig-naz Wegscheider)所創作的畫。宏偉的聖餐台是用紅棕色的大理石砌成,也是巴德爾的大作。由於瑪麗亞•泰瑞莎捐贈了1500基爾德建這座聖餐台,所以聖餐台上的裝飾物有位牧羊女像極了這位女皇。 不萊根茨的湖上音樂節(Bre-genzer Festspiele),大概是除薩爾斯堡音樂節外,奧地利最具特色的夏季音樂節了。遠自1911年起,湖邊就有夏季音樂表演的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6∼1955年,湖邊的音樂節日,已粗具規模。1979年起,湖上開始搭起大規模的平台,讓人觀賞湖中樂團表演的湖上歌劇。這個天然背景絕美的舞台,主要由維也納交響樂團擔綱,在節慶時則有其他國內外的樂團加入表演。在明月、清風下的歌劇,本來已夠浪漫迷人,但在演奏時還會配合湖水的高潮,並大放煙火,令人目不暇給。遇雨須移往室內演出時,演出者往往加快節奏,趕著在雨勢不大前,匆匆放完煙火,以滿足愛熱鬧的遊客。雖然湖上音樂會在仲夏夜舉行,但由於大陸性氣候日夜溫差大,所以還是要帶件外套備用;另外湖邊供賞樂坐的石椅,長時間坐下來,並不好受,最好自備坐墊。在觀眾席上,一手抱外套,一手提坐墊的,準是資深樂迷。


海頓故鄉艾森斯塔特

艾森斯塔特(Eisenstaedt)的歷史,首載於1264年,1648年起成為匈牙利的城市,1920年併入奧地利。 這個擁有1.5萬多人口的美麗城市,是布根蘭州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16度32分、北緯47度51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首都維也納南方約50公里處的利斯艾吉比爾吉(Leithagebirge)山的南端,是靠近匈牙利的邊境小城,因擁有交響樂之父海頓而遠近馳名。 艾森斯塔特交通方便,氣候良好,景色優美,建築物新舊交錯。由於土地肥沃,郊區生產有許多果樹和大片葡萄種植園。製造業限於輕工業,主要生產紡織品、電子、電器、儀器、滑雪器具和炊具等。 當地最值得參觀的地方,就是坐落在市內海頓巷21號(Haydn-gasse 21)的海頓博物館,海頓的「創世紀」、「四季」和「尼爾森彌撒曲」等不朽之作,就是在這裡創作的。這所海頓曾居住過的兩層樓房屋,隨著陽光的變化,一天中會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風貌,但是都非常安靜充實,就像海頓作品中常蘊藏著的清明健康的情境。 聞名世界大作曲家海頓的出生地,則在離艾森斯塔特市50公里處的羅勞(Rohrau)鎮。從1761年起,他在艾森斯塔特擔任艾斯泰爾哈吉家族的宮廷樂長,長達30年之久,並在此完成他著名的交響曲、歌劇和室內樂等。1809年,海頓在維也納逝世,他的遺骸後來被移葬於艾森斯塔特的髑髏地教堂(Church of the Calvary)內的海頓陵墓(Haydn Mausoleum)中。 除了海頓博物館和海頓陵墓外,艾森斯塔特全市最大、最醒目的建築是艾斯泰爾哈吉城堡(Esterházy Castle),它原是建於14世紀的古城堡,17世紀時由義大利建築師重建,初期為巴洛克式風格,繼而由法國設計師改成現在的式樣,有金字塔尖頂和柱廊,昔日的護城濠溝也被石磚路所取代,長形的建築主體內有200多個房間,6個舞會廳。 堡內一樓設有旅遊資訊室,在這裡購票可聆賞海頓音樂演奏,曲目以海頓著名的弦樂四重奏為主,由4人組成的小型室內樂團,彈奏小提琴及大提琴。一般遊客在欣賞罷音樂會後,再參觀堡內建築,包括海頓專用的演奏廳(Gala Hall)在內,它的廳壁上飾有巴洛克式的彩繪;另有家族起居室及畫像等。 每年9月為期兩週的國際海頓音樂節,是堡內的重頭戲。城堡附近的海頓餐廳,生意興隆。觀光客前來艾森斯塔特除了聽、看海頓音樂和文物外,一頓傳統的奧地利餐,啜飲一杯咖啡,也是美好的回憶。


錫利安與民兵團

錫利安(Sillian)的經緯度為東經12度25分、北緯46度45分,它的地理位置在奧地利的南部,距離義大利邊境不過5公里,是奧地利邊陲的小鎮,但卻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旅遊點。 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熱門觀光景點,經常有一群穿著美麗制服的威武軍隊,戴著羽飾的黑色尖頂帽,穿上黑色齊膝的短褲,操著長槍,在鎮的大廣場上整齊列隊,吸引無數遊客的駐足圍觀,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蒂羅爾人民兵。 他們的歷史要追溯到400多年前,當時住在山林間的蒂羅爾人,一直過著遺世孤立的生活,這個地方於1363年,才成為奧地利帝國的一個省。蒂羅爾族人喜愛打獵,習慣攜帶槍械,馬克西米連皇帝於1511年下令,特准他們持有槍械,但有義務保衛自己的領土。於是蒂羅爾人組成自衛隊,選出優秀的師長,定期訓練部隊,並且選擇一套可以代表地區特色的服裝,成為中歐著名的民兵團。 訓練有素的蒂羅爾民兵,勇敢捍衛家園,在歐洲歷史上赫赫有名,於1632年抵抗瑞典國王派遣軍隊入侵,1703年抵抗法王路易十四的侵犯,1809年抵擋拿破崙的入侵。到了1919年,聖日爾曼條約將蒂羅爾省南部割讓給戰勝國義大利,羅馬當局便嚴禁蒂羅爾人擁有自衛隊,墨索里尼更採取殘忍的高壓滅絕政策。1939年,希特勒強佔奧地利時,也出兵圍剿蒂羅爾民兵。受到獨裁者的鎮壓,蒂羅爾民兵奄奄一息,直到1946年才得重生。 目前在奧地利、義大利邊境的北蒂羅爾和南蒂羅爾,仍有1.5萬名蒂羅爾民兵。時過境遷,蒂羅爾民兵已不再以保衛領土為己任,但仍具有社會意義,現已演變為運動操槍團體,藉此以保存傳統服飾;在重大的慶典時,可舉行宗教儀式和遊行活動。現代的蒂羅爾民兵,有1/3是農民,也不乏銀行家、公務員和大學教授等,他們希望保存祖先的光榮,自願加入民兵陣容。為能薪水相傳,連蒂羅爾小男孩也接受訓練,尤其在遊行時,穿上整齊的制服,觀摩民兵操槍的技巧,以成為未來蒂羅爾民兵的接班人為己志。


梅爾克的美麗修道院

梅爾克(Melk)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5度20分、北緯48度14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德恩斯坦(Durns-tein)附近梅爾克河和多瑙河匯合處,因此風光明媚,水陸交通便利。 這個擁有1.2萬多人口的城市,在中世紀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中,被稱為梅德利克(Medelike);公元976∼1101年城堡及周圍的土地,都屬於梅克的本篤會大修道院。這座大修道院建於1089年,但是其中大多數富麗堂皇的建築物,都是在1702∼1726年間營造的。 奧地利的幾個大城市幾乎都有河流過,其中以維也納的多瑙河最為出名,尤其是以德恩斯坦及其附近的多瑙河畔風光最美,而梅克正是坐落在這一地帶上,不但美景如畫,並且氣候良好、土地肥沃,以生產葡萄酒而聞名於世。這裡葡萄園的景觀是梯田式的,與維也納附近一片平坦的景色完全不同,沿岸有許多秀麗的小村莊和山頂上一些廢棄的古堡,構成一幅迷人的景致。 梅爾克市內最出名的觀光景點是梅爾克修道院,它是歐洲天主教最美麗的修道院之一,已歷經千餘年滄桑,經過幾次整修後才有今日的規模,內部金碧輝煌,不亞於一座宮殿,電影「薔薇的記號」拍演的故事,便是義大利小說家艾柯、根據這座修道院中所發現的一部14世紀手稿,編寫而成。 修道院是巴洛克式的建築,建在河流拐彎處一塊凸起約50多公尺的岩石丘上,裡面建有宮殿供國王、皇后來此避暑用,尤其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王最愛到此度假。院中建有一條長196公尺的「國王走廊」,兩旁掛著巴奔堡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國王的畫像。 院內的圖書館更是歐洲古老圖書館的翹楚,館中除了有珍貴的手抄本圖書外,還擁有10萬冊以上歷代圖書,堪稱是一座圖書和印刷品的博物館。從圖書館外的平台遠望出去,多瑙河美景盡收眼底,是鳥瞰河谷、梅爾克市街道和建築的好地方。 修道院的教堂使用了大量金色、橘色、綠色和灰色的大理石雕像,看起來莫不栩栩如生。富麗堂皇和莊嚴的氣氛令人肅然起敬。 舊市區廣場也是一個令人留連忘返的地方,這一帶的街道林立著各式商店、餐館和咖啡廳,引人駐足。 離梅爾克市約10公里的酒鄉史匹茲(Spitz),已看不到多瑙河,但取而代之的是葡萄園。就在葡萄園臨界處的山腰間,矗立著一坐奧地利最美麗女人的石膏像,據說史匹茲的女子是奧地利最漂亮的女人。


溫泉鄉巴登

巴登(Baden)又稱Baden bel Wien,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史前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定居,曾經是羅馬人的汲水池,羅馬帝國時在此建有水宮,巴登並以「溫泉之鄉」而名聞遐邇。 公元869年為法蘭克王國的宮廷所在地。1529年和1683年曾兩度被土耳其人摧毀,1840年建市,市區已加以重建和擴大。巴登溫泉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一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和名人。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每年都要來此避暑度假,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和史特勞斯等音樂大師,都曾來這裡寄居或創作過。其中莫扎特在這裡譜寫了「聖禮頌」;貝多芬也在此地度過了15個夏天,寫出了「第九交響樂」和「莊嚴彌撒」等大部分樂章。這裡的溫泉水溫為23℃∼36℃,含有放射性硫和氯,對人體的皮膚病和關節炎有顯著療效。 巴登的經緯度為東經16度14分、北緯48度。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維也納南方25公里處,是施韋夏特河畔山腰上的礦泉療養地。它被維也納森林和葡萄園所圍繞,是維也納森林中的一個療養地、溫柔鄉。 這個景色優美的小城,擁有4萬多人口,主要經濟靠農業、紡織業和旅遊業。當地少女由於長年使用溫泉沐浴,所以個個長得光潔如玉,分外動人,她們的性情也像溫泉水那樣柔情而熱烈。市內的巴登公園非常有名,園內矗立著音樂大師的雕像,露天音樂台經常上演各種輕歌劇,遊客享受過溫泉浴後,再去欣賞音樂,或前往公園的高處眺望小城的風光。公園裡還有一座著名的花壇,綠色的草坪中央是爭奇鬥艷的美麗花朵。草坪有一座巨型花園時鐘,有兩根紫色的長短指針為遊客準確地報時,一年四季不停的運轉。 在巴登公園旁有一家據說是歐洲最大的賭場,建築富麗堂皇,入夜更加耀眼。凡是要前往賭場試試手氣的人,必須穿正式的服裝,還得出示身分證件才得進入。 邁爾靈是巴登西南方3公里處一個有名的地方,是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和伊麗莎白皇后的獨生子魯道夫太子、和他情婦瑪麗•維澤娜男爵夫人自殺殉情的地方。關於這一事件,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內幕撲朔迷離。但一般的說法是:魯道夫遵照父命與比自己大幾歲的比利時公主結婚後,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後來愛上了匈牙利維澤娜伯爵夫人的女兒瑪麗。但教皇拒絕宣告太子原來的婚姻無效,使為愛情感到絕望的太子厭倦了生活,乃於1889年1月28日,他和情婦雙雙來到邁爾靈他自己的狩獵別墅中,先用槍打死了瑪麗,再開槍自殺。不幸的消息傳來,失子之痛給伊麗莎白皇后帶來致命的打擊,使本已厭倦宮廷生活的她,徹底從維也納王宮消失,踏上了歐遊之旅。


古城克雷姆斯

克雷姆斯(Krems)又稱為Krems an der Donau,是下奧地利州的一座中世紀古城,它的歷史非常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959年時,這裡已經是個繁榮的小城。1136年就有了現在城市的規模,建為自治市。到了1305年時,此地更製造出自己的錢幣,由此可知,當時的克雷姆斯已經是個富庶的小國度。 這個美麗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36分、北緯48度25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梅爾克市東北方、多瑙河和克雷姆斯河匯合處。這裡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農業和旅遊業也是當地的經濟支柱。主要的製造業有釀酒、五金、紡織、化工、建材、皮革、電子、電器、家具、印刷和藥品等。此地的氣候和土地,都非常適合葡萄、杏子和桃子等水果的生長。除了葡萄酒外,這裡由杏子蒸餾出來的酒也是膾炙人口的美酒。遊客在此地餐廳用餐,除了點鮮美的多瑙河活魚外,如果再來一杯當地自釀的白葡萄酒,更是錦上添花。 克雷姆斯位近多瑙河,有大片葡萄園一直伸展到多瑙河畔,周圍如詩如畫的大自然風光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附近一帶有不少古堡、小鎮等景點,不僅古意盎然,且多與歷史故事相關聯。 附近杜恩施泰(Durnstein)小鎮邊緣的小山頂上,有一座關押過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的殘破城堡,現在已成為非常熱門觀光點。當時國王理查一世從中東返國時,他的座船不幸在亞得里亞海出事,使他不得不棄船登陸,欲穿過奧地利國境返回英國。但因當時統治奧地利的巴奔堡王朝的利奧波德五世是自己的仇敵,喬裝的獅心王在維也納被人識破,就被拘禁在這座古城堡裡。獅心王手下忠心的歌手布隆德爾為了尋找主人,就大聲唱著主人最喜愛的歌到處尋訪,終於在這個城堡中聽到主人接唱的歌聲,知道國王蒙難此處,乃回去籌集鉅款,贖回了主人,而利奧波德五打N用這筆錢,加固了維也納的城牆。


滑雪樂園塞費爾

塞費爾(Seefeld)是奧地利蒂羅爾州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根據考證,早在史前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在公元1世紀時,羅馬人在此興建了一條貫通波谷(Po Valley)與奧格斯堡(Augsburg)之間的軍用道路。後來,德國人的軍隊沿著這條阿爾卑斯大道南下,使這裡附近的大片森林,成為巴伐利亞酋長的領土,巴伐利亞人並在這裡建造一座名為沙尼茲(Scharnitz)的僧院,此後這裡就被稱為沙尼茲。 1805年,普列斯堡(Press-burg)和平條約的修訂,使當地被巴伐利亞王國所吞併。1808年僧院遭拍賣成為私人財產,也就是現在市內的科羅斯特伯勞飯店(Hotel Klosterbrau),一直到1809年對抗拿破崙的戰爭展開,塞費爾再度成為法國和巴伐利亞之間的通道。 後來,連接布雷湟爾(Brenn-er)和阿爾伯格山口(Arlberg Pass-es)間的道路打通,此地交通重要性才減低。但1912年連接因斯布魯克和魯提(Reutte)的鐵路通車,使塞費爾的對外交通方便起來。 這個小山城距離因斯布魯克只有25公里,坐落在海拔1200公尺的阿爾卑斯山區,約有3000人口,但卻擁有40家有室內游泳池的觀光大飯店,總床位近1萬張,其中有7家五星級大飯店,生意最好的是阿斯托利亞(Astoria)國際觀光大飯店。 塞費爾有個神話傳說:從前這裡住著一頭叫做巨人希爾瑟斯(Thyrsus)的怪獸,牠持木棒和拿著鐵盾武器的巨人海蒙(Haymon)搏鬥,結果不但敗陣下來,並且受傷流血至死。他臨死前的遺言是「無辜的血啊!向前流,要有益於人類和動物」。牠的遺言果然實現,當地人們從瀝青石中提出一種稱為Tuertschenblut,意為巨人希爾瑟斯之血的物質,成為一種治病的藥物,並且從1350年起正式生產。 這個四周被丘陵所圍繞的小城市,交通便利,擁有完善的觀光設備和活動,1964年及1976年,曾兩度舉辦過冬季奧運會,同時也是1985年北歐國際錦標賽的地點。一般觀光客在這裡冬天可以滑雪,夏天可以打高爾夫球、在湖泊或室內游泳池裡游泳,或者在森林及草原上放馬奔馳,或者打網球及到小溪垂釣,都是有益身心的運動。


幽靜山城克茲埔黑爾

克茲埔黑爾(Kitzbühel)是蒂羅爾州的城市,它的歷史於1165年首見記載,1271年成為自治市,公元16∼17世紀,因開採銅、銀礦而繁榮起來。 這個擁有1萬多人口的城市,海拔約800公尺,經緯度為東經12度23分、北緯47度27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的西部,西距因斯布魯克80公里,北方有凱瑟山脈,南方是阿爾卑斯山,空氣清新,四季景色分明,交通便利,是戶外及雪上運動的勝地,並且成為歐洲許多著名文人雅士及富商鉅賈定期度假之地。 入冬後,這裡到處白茫茫一片,是戶外滑雪運動最佳場所及拍攝滑雪電影的最佳外景區。這裡冬天舉辦有著名的世界滑雪杯競賽的哈南坎大賽(Hahnenkamm Race)。每到夏天,一片綠色的丘陵斜坡上,點綴著阿爾卑斯山的各色山花,構成非常美麗的景色,在亮麗的陽光下,錯落著古代教堂、中古式商店和蒂羅爾的民宅建築,實在美不可言。這裡的夏天舉辦有奧地利Generali Open國際網球錦標賽,吸引了許多世界網球明星來此一較身手。 一般遊客如想體驗一下阿爾卑斯山的農莊生活,當地的住宿設施除了旅館外,也有農宿出租,遊客可以選擇四周草地圍繞、牛羊成群的農宿,以體驗寧靜的山村生活。 這裡最著名的旅館是克茲埔黑爾山莊,有現代化的設施,還附設有山區火車博物館、水族館、三溫暖和游泳池等。遊客還可以在市區搭乘纜車直登山頂的哈南坎滑雪競賽場,並可參加環山遊程,從山上俯瞰山村美景;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安排在山上餐廳用餐。喜歡健行的人士,可以自由漫步在海拔800∼2000公尺的山區步道上,這些步道都有詳細的標示。此外,在克茲埔黑爾打一場高爾夫球,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郊區,有一座史瓦茲(Sch-warzsee)自然保護區,種植有多種稀有植物,區內的史瓦茲湖是阿爾卑斯山區最溫暖的湖泊之一,天暖的時候,湖邊有兩處沙灘可以提供良好的嬉戲去處,其設施包括兒童遊樂設施及滑水道等。湖區還設有礦泉療養地。 當地比較主要的參觀點,還有建於14世紀的聖母教堂和聖卡塔琳娜(St. Katharina)教堂,建於1435∼1506年的聖安德西斯(St. Andseas)教區教堂等。


希特勒故鄉布勞瑙

布勞瑙(Braunau)是奧地利北部上奧地利州的城市,原為巴伐利亞公爵的領地,1260年獲自治特許狀,1779年歸屬奧地利,它本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城市,卻因出了個殺人魔王希特勒而聲名大噪,成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參觀點。 這個擁有7500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2分、北緯48度1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薩爾斯堡北面的因河岸。這個古城山明水秀,市容恬靜幽雅,狹窄彎曲的街道兩旁,石砌的房屋沿街而建,住宅窗台上多放著一盆盆盛開的球莖花和海棠。當地經濟以工業和旅遊業為支柱,現在生產天平、滅火器、樂器和木製品,郊區設有奧地利最大的煉鋁廠。 當地主要的名勝古蹟有兩座建於15世紀哥德式教堂,其中一座叫做聖史蒂芬(St. Stephan)教堂,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Alois)和母親克拉拉(Klara),於1885年1月7日早上6時在這裡舉行了婚禮。為什麼要在清晨6時結婚?因為當時24歲的克拉拉已經懷胎(希特勒)4個月,阿洛伊斯則為48歲,這在當時當地都算不倫,所以才要「靜悄悄」地舉行這場婚禮。 市內有一批建於16∼17世紀的建築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希特勒故居,位於薩爾斯堡街15號,是一棟牆面剝落、裸露出磚石和微生青苔的老舊建築,與歐洲鄉間慣見的老宅並無太多的不同,遊客要前往參觀,步出布勞瑙火車站後向右走10分鐘抵達施塔特廣場(Stadtplatz),通過廣場盡頭再穿過門塔(Gate Tower)走1分鐘便到。這棟方形的黃色房屋已被政府徵用,底屋是幼稚園,樓上則是市政府分支機構的辦公室。臨街的正門已被封死,人們進進出出都得經由後門,後門豎立一塊非常尋常的石碑,上面刻著:「千百萬個犧牲者提醒世人,為了和平、自由與民主,絕不容法西斯重演。 (Für Frieden Freiheit und Dewokratie Nie Wieder Faschismus Millionen Tote Mahnen)。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別名Der Führer,1889年4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的布勞瑙市薩爾斯堡街15號的一個小康家庭中,剛出生時體重不足、啼聲微弱,父親是當地海關的一個小文員,母親是父親的第三任妻子。4歲時離開故居到鄉下去和老奶奶同住,後來又舉家遷到因河對岸的德國境內去,但很快又搬回布勞瑙,他的童年就是在這個依傍著因河、緊貼著阿爾卑斯山麓的小城中度過。 中學畢業後想做藝術家,曾兩度投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均告落第。1913年移居德國慕尼黑,淪為街頭流浪畫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志願加入巴伐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從下士軍階幹起,一路屢建奇功,獲鐵十字獎章。1919年9月加入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從事宣傳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後,因賠款加重了德國社會的經濟混亂。翌年2月德國軍隊發動政變,企圖成立右翼政府,但是後來恢復了戰後的共和國;而慕尼黑則成為不滿現狀的退伍軍人及反對共和主義者聚集之地。許多人加入了納粹黨,當地軍隊司令部軍官勒姆(Ernst Röhm)招募「衝鋒隊」,作為納粹黨擴大勢力的工具。1921年7月,希特勒在黨內權力鬥爭中獲勝,成為黨主席,有千萬群眾聚集在他的周圍。而黨的核心人物中包括有羅森貝格(Alfred Rosenberg)、赫斯(Rudolf Hess)、戈林(Hermann Göring)和施特賴謝爾(Julius Streicher)等。 1923年11月,慕尼黑啤酒店暴動是希特勒攫取政權的一次嘗試,事敗後他被判5年徒刑,但事實上只關了9個月,他在獄中寫成了「我的奮鬥」一書的第一部,書中譴責民主政府,仇恨共產主義和猶太人。他吸取失敗教訓後,改用合法鬥爭的手段,繼續進行奪取政權的計劃。 1929年德國經濟衰退,工潮迭起,許多德國工商業界資本家,急欲物色一個強而有力的人物組織政府,這些人就成為希特勒的最有力支持者。此時納粹黨資金充足,力量壯大,1930年在全國選舉中得票600萬張,成為國內的第二大黨。1932年大選中獲得36.8%選票,希特勒以陰謀騙取總統興登堡的信任,終於在1933年1月由他出組政府。同年2月發生的國會縱火案給他以拋棄民主、剝奪自由和使用暴力的口實。同年3月,德國國會通過一項將國家全部權力授給希特勒的法案。同年10月,他使德國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開始逐步實施他的對內獨裁和對外擴張侵略的酗腄C 1934年6月,他處死衝鋒隊首領勒姆以討好軍隊。同年8月興登堡總統逝世,軍隊支持希特勒,將總理、總統和三軍統帥的職權合為一體,由他一人掌握。這時德國經濟復甦,失業率降低,在一次公民投票中,有90%的德國公民表示接受這個恐怖的獨裁政權。1935年通過公民投票從法國手裡收回薩爾州,接著恢復徵兵制度,與英國簽訂海軍條約以重建海軍,並重新武裝萊茵地區。翌年與義大利建立羅馬-柏林軸心,不久又和日本訂立反共條約;1938年派兵佔領奧地利。 希特勒以一個維也納街頭流浪畫家的身分,投身德國軍旅,從基層下士做起,竟一帆風順地躋身素來講究門第、等級儼然、由貴族、財閥和將領們共同組成的德國最高統治集團,並一步步包攬了一個獨裁者所需求的全部權力,實在是不簡單。他家鄉的父老也深以他為榮,故當他決定把奧地利併入德國時,反對的聲音並不大,及至納粹德軍進駐奧地利時,甚至造成「萬人空巷迎王師」的假象。 這個殺人魔頭信仰達爾文主義,相信人類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因而爭取生存空間的鬥爭將是永恆的,其結果必然是戰爭、兼併和征服。他還把人種分成不同優劣的等次,認為亞利安人最高貴,所有的人類文明都是他們創造的,所以統治世界的使命自然落在他們頭上。他一向排斥猶太人,因為當時德國的經濟命脈大部分操在境內猶太人手中,醫生、律師等高收入的自由業者,有80%都是猶太人,這使得一向自大的德意志民族心裡不爽,有將民族命運掌握在猶太人手裡的危機感,同時希特勒掌權後,想進一步獲得基層力量的支持,便利用這股民間的反猶風潮作為自云漪F治籌碼,一步步地將它推向極端。既然他認為人類歷史就是種族競爭史,戰爭自然就是常態,和平不過是戰爭的間歇,因此他要在有生之年實現稱霸歐洲之目的,人生的短暫使得發動戰爭變得刻不容緩。所以他在佔領奧地利後,就煽動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日耳曼人鬧事,然後與英、法、義三國舉行慕尼黑會議,垂手而得蘇台德區。 1939年,捷克全境被納粹德國佔領。同年8月與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同年9月1日侵入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因而爆發。德軍佔領波蘭,攻陷荷蘭和比利時,打敗法國,轟炸英倫三島,奪取挪威,控制巴爾幹半島和北非,戰果顯赫。1941年6月揮師進攻蘇聯。同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對美國宣戰。他命令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在歐洲建立起許多滅絕種族的集中營,在德國、波蘭、蘇聯和其他德軍佔領區內,估計有650萬猶太人被殺,其他民族人民死在他的屠刀下的也不可勝數。1942年在北非的阿萊曼(el-Alamein)和蘇聯的史達林格勒的挫敗,使他走朵晰尷漱?k路。 1943年7月,義大利納粹頭子墨索里尼被人民逮捕,義大利停戰。1944年7月,施陶芬貝格(Claus von Stauffenberg)上校以炸彈行刺未果,反映出軍隊中對希特勒的不滿。在他當權的最後時期,希特勒仍然用納粹官員擔任軍中要職,嚴禁軍隊向盟軍投降,下令大規模破壞物資,他自己卻躲在總理府的地堡裡繼續發號施令,幾近瘋狂。1945年4月29日凌晨與同居多年的艾娃•布勞恩(Eva Braun)結婚,接著口授遺囑,次日與戈培爾(Josef Goeb-bels)等人告別後,退入臥室自殺,死時年方56歲,艾娃則服毒自盡,兩人遺囑死後均火焚。


萊布尼茨盛產葡萄酒

萊布尼茨(Leibnitz)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也是著名的葡萄酒鄉,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5度32分、北緯46度48分。這裡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農產豐富,葡萄、玉米和板栗,都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每逢板栗豐收季節,森林邊和馬路旁不斷增加的爐子,總是傳出陣陣的烤板栗香。板栗配上葡萄汁,口味更佳,想嚐葡萄汁的人,可以到經常擺在烤板栗爐附近的長桌、或鄰近農舍的廚房購買。有的烤板栗攤旁會有演奏手風琴和大提琴的樂師,在旁演奏助興。 克拉波泰茨(Klapotetz)是奧地利風車的一種,也是當地重要的陸標之一,6片或8片傾斜的風葉,被固定在一個強有力的軸心上,每一片都裝著一個奇特的嚇鳥器,它們大小、力道都不相同,因此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目的是為了嚇走鳥兒,尤其是白頭翁。每年7月25日的聖雅各布節(St. Jacob's Day),種葡萄的農民便開始啟動風車,一直到12月11日的聖馬丁節(St. Martin's Day)才停機。 這個城市附近的威爾德巴赫城堡(Wildbach Castle),音樂家舒伯特曾於1827年旅居於此。當地還生產一種名貴的希爾謝(Schil-ch)酒,是最古老最道地的施蒂里亞葡萄酒,它很可能是古代塞爾特人,以一種野生的葡萄藤所培育出來的。在16、17世紀時,施蒂里亞地區普遍種植威爾德巴赫葡萄,約翰大公將這種葡萄引進自己位於施蒂里亞西部的葡萄苗圃。到了19世紀末,葡萄病蟲害摧毀大部分希爾謝葡萄,為了延續此品種,人們把威爾德巴赫葡萄接枝在美洲的品種上。到了1960年代中期,人們再度發現了這種古老的施蒂里亞葡萄,於是它便與改良的現代品種一起扇騿C希爾謝的名稱來自它深紅略帶光澤的顏色,是奧地利稀有葡萄酒種之一,並且是唯一在生產上受法律保護,有明文規定特定生產地區的酒。它的顏色從淡黃到寶紅都有,入口後帶果味,卻又嗆烈刺激,溫和又極其爽口,又有恰好的微酸味。


各城市形形色色

克拉根福(Klagenfurt)市是克恩滕州的首府,它建立於12世紀,1279年為自治市,1514年燬於大火後重建,1518年起就成為克恩滕州的首府,18世紀末成為主教轄區。 這個擁有13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18分、北緯46度3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南部、卡拉韋根山北部盆地的山地湖區裡,濱格萊河,是個交通樞紐和旅遊城市。當地文化氣息濃厚,擁有建於1931年的卡林西亞(Carinthia)音樂學院,為奧地利培養出不少音樂人才。農業發達,有五金、食品、電器、靴鞋和成衣等輕工業。 當地比較重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574∼1590年的教區教堂和蘭德宮(Landhaus),建於1578∼1591年的天主教堂;還有建於1590年市中心新廣場上雄偉的「龍噴泉」,以及紀念17世紀女皇瑪麗亞•泰瑞莎的精美紀念碑。老城區中心老廣場周圍和赫倫加澤一帶,還保存著倖免於大火和戰火的許多古老建築,包括有17世紀的市政廳,現為克恩滕州的州議會所在。地方政府辦公大樓和博物館建在同一座公園內,博物館展出民俗學和自然史展品。 迷你建築世界是當地的主要參觀點,位於西郊3公里處的沃爾特湖畔,佔地2.6萬平方公尺,是一座以世界著名建築為主題的模型公園,內有170座建築模型,都以1比25的比例製作,每座建築都採用與原建築相同的建材,如大理石、砂岩、玄武石和木材等,製作精緻,每座建築都放置在原有城鎮的情境中,還設有3D立體影像機,讓遊客的眼睛隨著鏡頭進入建築內部、四周,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每當遊客走進一座模型時,就有地主國的背景音樂及該地區的環境音樂相迎。這裡展出的主要建築有巴黎艾菲爾鐵塔、紐約自由女神、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莫斯科聖巴索爾教堂、英國大笨鐘、印度泰姬瑪哈陵、印尼婆羅浮屠石塔、中國山西應縣木塔等。 聖法伊特(Sankt Veit)市也是克恩滕州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4度21分、北緯46度46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克拉根福市的北方,瀕臨格蘭(Glan)河,擁有兩萬多人口,是一個避暑勝地,有紡織和鋸木等工廠。這附近一帶有弗勞恩施泰因(Frauens-tein)城堡和洪勒布魯恩(Hunnen-brunn)城堡等。市內重要的名勝古蹟還有原來是羅馬式教區教堂,14世紀改為哥德式的教堂。建於1468年的舊市政廳,以及建於15∼16世紀的舊公爵城堡等。 施皮塔爾(Spittal)又稱為Spittal Ander Drau,是克恩滕州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13分、北緯46度48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利瑟(Lieser)山谷出口處的菲拉赫(Villach)西北方的德拉瓦河畔。德語的「施皮塔爾」是醫院的意思,因為1191年時奧爾滕堡(Ortenburg)伯爵曾在此修建醫院,故而得名。1242年開闢市場,1930年建市。這個擁有3萬多人口的城市,風光明媚,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是個旅遊中心和鐵路樞紐,生產有木製品、紙張、建材、靴鞋、化工和電子等產品。市內有許多建於16世紀的古老房屋、教區教堂、舊市政廳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宮室等。 菲拉赫(Villach)也是克恩滕州的城市,古時為羅馬人的城鎮,名為比拉希尼烏姆。1007∼1759年間,為班貝格主教區的一部分。中世紀是個貿易中心,後來漸趨沒落。19世紀商業又開始繁榮,現在是克恩滕州的第二大城,有7萬多人口,不但是旅遊中心和鐵路樞紐,而且工商業發達,開設有纖維素、木製品、機械、化工、食品、菸酒和印刷等工廠。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3度50分、北緯46度36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奧地利南部的德拉瓦河畔。當地主要的名勝古蹟有聖雅各布教區教堂、海利根克羅伊茨教堂和舊市政廳等。 聖珀爾滕(Sankt Plten)是下奧地利州的首府,古代時曾一度成為羅馬殖民地,8世紀時在修道院的周圍發展為城市,1159年為自治市,1490年前由帕紹的主教管轄,1785年成為主教教區。這個擁有8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37分、北緯48度12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維也納的西面,瀕臨特賴森(Traisen)河。當地氣候良好,工商業發達,交通方便,是鐵、公路樞紐。出產辦公室家具、針織品、化學品、紙張、機械、電子和各種紡織品。主要的參觀點有大教堂、市政廳、英格蘭女子學院中的靈修堂、普蘭德陶爾(Prandtauer)教堂、主教府和方濟各會教堂等。還有一座奧古斯丁修道院,位於附近的黑楚根堡(Herzogenburg)。 克洛斯特新堡(Klosterneu-burg)也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原係羅馬帝國的奧斯圖里斯(Astu-ris)要塞,1298年成為自治市。這個擁有3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6度20分、北緯48度1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多瑙河西岸,鄰維也納森林北緣,工商業發達,設有木製品、化工品、糖和成衣等工廠。市內建於1860年的聯邦葡萄和果樹栽培學院,是全世界專門研究製作葡萄酒的少數學府之一。這裡的科黑倫施蒂夫特(Chorherrenstift)修道院,是奧地利最古老、最富麗堂皇的修道院之一,內附設有博物館和圖書館。 阿姆施泰滕(Amstetten)也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公元996年始見記載,於1276年歸屬哈布斯堡家族。這個擁有4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53分、北緯48度7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奧地利東北部施泰爾市的東北,瀕臨伊布斯河,交通便利,工業發達,有金屬加工、木材、建築、化工、玻璃、電子、汽車零配件和成衣等工廠。市內主要的古蹟有建於14世紀的教區教堂。 施韋夏特(Schwechat)也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11世紀始見記載,原係羅馬人的軍營。1624年開闢集市,1938年劃為維也納的一個區,但1954年重歸下奧地利州。這個擁有約3萬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6度29分、北緯48度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多瑙河西岸,鄰維也納東南郊。對外交通非常方便,郊區設有民航機場,多瑙河段舟行無阻,鐵、公路都很便捷,因此當地市面繁榮,工商業興旺,同時是個工業中心,淡啤酒、葡萄酒、大煉油廠、發電廠、化工和麵粉等都是重要的生產事業。市內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764年的教區教堂。 維也納新城(Wiener Neus-tadt)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1194年由利奧波德五世建立。1277年為自治市,並設有造幣廠。15世紀時腓特烈三世在此建造皇宮,當時市況非常繁榮;17世紀後衰落。這個擁有8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6度15分、北緯47度49分,在地理上的位置坐落在首都維也納南面的菲沙(Fischa)河畔。市內設有職業學校、理工學院和軍事學院,主要的工業有金屬加工和紡織。這裡主要的參觀景點有建於13世紀古堡的3座塔樓,其中一個已闢為博物館。其他的名勝古蹟有建於13世紀的大教堂和市博物館。馬克西米連皇帝出生及埋葬地的古城堡,以及帶有多米尼克會教堂的新修道院;1752∼1919年,古城堡曾由特雷西亞(Theresian)軍事學院佔用。 海林克瑞茨(Heiligenkreuz)也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位於維也納西南方、巴登以西、經由森林與牧場間的小路約15公里處,它的名稱含有「神聖十字架」的意思。1133年,利奧波德公爵在這裡建有教堂和修道院,教堂的建築非常雄偉,採羅馬式和哥德式的混合設計,非常引人入勝。後來城市遭到土耳其人的破壞,致面目全非,如今修復後更勝往昔。這裡就是田園交響樂的誕生地,環境非常優美憩靜,曾獲得貝多芬的喜愛,時常前來小住數天。現在當地還保存著他完成「第九交響樂」時所住的民家。 默德靈(Mdling)是下奧地利州的城市,公元907年首見記載。1818∼1819年,貝多芬在此寫下「莊嚴彌撒曲」(Missa Sole-mnis)的部分樂章。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6度17分、北緯48度34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布呂爾(Brühl)山谷的入口處。當地生產有五金製品和靴鞋。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2世紀的聖奧特馬教堂(St. Othmarkirche)、建於1443∼1453年的醫院教堂。建於1820∼1822年的列支敦士登君主的城堡,現在歸奧地利童子軍所有。 里德(Ried)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又稱為Ried Iminnkreis,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3度30分、北緯48度13分,是專區的市場和行政中心,也是鐵、公路的樞紐,經濟相當發達,當地每兩年舉行一次農業展覽會,附近油井出產豐富的石油。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還生產有滑雪板、鞋、襪和成衣等。 埃本塞(Ebensee)也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1450年首見記載,1607年開始有了鹽場。這個擁有1萬多人口的小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46分、北緯47度47分,在地理上位於格蒙登南面,地當特勞恩(Traun)河注入特勞恩湖處的赫倫山(Höllengebrige)山麓,是個避暑和療養勝地。市內有化工、水泥和三合板等工業。 弗克拉布魯克(Vcklabruck)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39分、北緯48度1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中北部的弗克拉河畔,景色優美,交通便利,工商發達,市內設有大型石棉廠和水泥廠,還有紡織、冶金和造紙等工廠。市區廣場很美,矗立著兩座古老的門塔。此外,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小城,有兩座建於15世紀的教堂,以及一座建於1688年的聖埃吉迪烏斯教堂(Church of St. Agidius)。 格蒙登(Gmunden)也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在古代最先是塞爾特人和羅馬人的聚居點,12世紀時築城堡,13世紀時設自治市,一度為產鹽地區的中心。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48分、北緯47度4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中北部特倫湖(Traunsee)北端入口處,景色優美,交通便利,是吸引觀光客、藝術家和詩人前來休閒的避暑勝地,湖畔種滿老樹的大道可供人們散步,彎曲的街道和古老的教堂是觀光客流連的地方。湖畔有個很特別的歐特古堡(Schloss Ort),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在岸上,另一部分在水中,遊客必須走過一條長橋後才能抵達。這裡的特倫湖還有個水上活動中心,可從事風浪板、帆船和滑水等活動。這個城市工業非常活躍,主要有菸酒、水泥、紡織、電器、製鞋、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陶瓷等。這裡生產的陶瓷是以白底綠色花紋為主,很有特色。市內的古蹟有建於1659年的古市政廳,以及興建於1723年的巴洛克式教區教堂。 特勞恩(Traun)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14分、北緯46度1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特勞恩湖畔。這個城市在公元612年首見記載,為特勞恩伯爵領地的治所。現在有4萬多人口,當地居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兼有捕魚、穀物加工和釀酒等行業。工業也很發達,設有紡織、金屬、五金、玻璃、機械和造紙等工廠。 恩斯(Enns)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9世紀時曾為要塞,1212年設自治市。這個擁有近兩萬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29分、北緯48度1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國境中部偏東北方、林茨市東南方恩斯河匯入多瑙河的地方。當地主要生產玻璃器皿、珠寶、天花板和酒類。著名的古蹟有建於1308∼1343年的哥德式教區教堂、建於1547年的舊市政廳、建於1554∼1568年的城樓、建於1565年的恩塞格(Ennsegg)城堡。此外,城西還有一座聖弗洛里安(St. Florian)修道院。 施泰爾(Steyr)為上奧地利州的城市,是10世紀時在城堡周圍建立起來的,當時是奧地利煉鐵工業的中心。這個擁有8萬多人口的工業城,經緯度為東經14度25分、北緯48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林茨市的東南方,恩斯(Enns)河和施泰爾河匯流處。現在是個重工業中心,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汽車、牽引機、軸承、獵槍和五金等。市內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443∼1522年的教區教堂、建於1765∼1778年的舊市政廳及布梅爾宮(Bummerlhaus)。郊區則有建於1305年的醫院、格萊因克(Gleink)修道院和加斯滕(Garsten)修道院等。 毛特豪森(Mauthausen)是上奧地利州最出名的納粹集中營之一,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4度32分、北緯48度14分,位於林茨東方20公里多瑙河畔的山上。1938年4月,納粹德國在併吞奧地利不久後所建立的。它原來是達豪(Dachau)集中營的一個衛星營,1939年起成立獨立營地,而整個奧地利境內的其他納醉集中營反而成為它的衛星營,統稱為毛特豪森。這些營地成為關押歐洲各地反納粹人士的地方,包括1萬多名西班牙的共和黨人;1941年11月開始也關押蘇聯戰俘。各類犯人都被正式定為「不必送還」(Rückkehrunerwünscht),他們被迫從事採石場的繁重勞役,並且經常挨餓挨打。在其他營地凡是不服管理或被抓回來的逃犯,都押送到這裡受懲罰,包括毒打、苦役、槍殺或毒死。1945年5月美軍解放此地,先後被關押這裡的33.5萬人,有12.2萬人被殺害或死於凍餒。現在這座集中營仍原封不動地保持著當年的樣子,但已成為反納粹鬥爭的紀念地之一。這裡高高的圍牆、密布的鐵絲電網、林立的崗樓、死亡梯、毒氣室和焚屍爐等,令人看後不寒而慄。13萬多名反納粹志士和無辜平民在此慘遭殺害。 弗賴施塔特(Freistadt)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1241年首見記載,為古代多瑙河與波希米亞之間鹽鐵貿易路線上的一個舊鎮,周圍有防禦工事、雙層城牆、城壕、塔樓和城門,至今大部分完好無缺。這個擁有1.3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31分、北緯48度31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奧地利中部偏東北、鄰近捷克邊界。主要的古建築有市中心區哥德式的古市政廳和公共建築群,聖母堂也很有名。 韋爾斯(Wels)也是上奧地利州的城市,在史前就有人居住,原係羅馬帝國諾里庫姆(Noricum)省會奧維拉(Ovilava),中世紀時為重要集鎮,這個擁有10萬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2分、北緯48度10分。在地理位置上居林茨西南方的東阿爾卑斯山麓,瀕特勞恩河。現在是鐵、公路樞紐和重要的家畜、穀物貿易中心,這裡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博覽會,主要展示所生產的農業機械、紡織品、食品、藥品和建材。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市區廣場上的萊德勒爾(Lederer)塔、市政廳和哥德式教堂。還有馬克西米連一世國王1519年在此逝世的皇家城堡。 布魯登茲(Bludenz)是福拉爾貝格州的城市,公元830年首見記載,公元126年設鎮,1394年歸屬哈布斯堡家族。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小城,經緯度為東經9度49分、北緯47度9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西部阿爾伯格山附近的伊爾(Ill)河畔,處於由奧地利通往瑞士的鐵路線上,海拔560∼665公尺,是阿爾卑斯山冬季運動中心,也是夏季國際避暑和休養的勝地,因此也就成為奧地利境內著名的觀光城之一。 此地也是奧地利西部的大工業城,有紡織、巧克力糖、鐘錶、木器、建材和化工等工廠,它的成品不但在歐洲有相當名氣,並且還暢銷到遠東各國去。這裡的市民屬阿列曼種,大多熱情可親,因此當地的女子也都美麗大方,沒有中歐人的保守習氣。 這個城市交通便利,有鐵、公路對外連絡,市容壯麗熱鬧,並有不少現代化建築,開有幾家新式大飯店,還有無數的商店、咖啡館和餐廳。此地的名勝古蹟首推建於1914年的聖勞倫蒂烏斯(St. Laurentius)大教堂,在建築期間,正值宗教戰爭頻繁時期,因此這座教堂是和堡壘合一的建築物,裡面設有古砲樓和武士紀念碑等。建於1228∼1245年的蓋茵荷芬(Gayenhofen)城堡,全部用石材達成,至今還保存得非常好。另外一座建於15世紀的施皮塔爾斯教堂(Spitalskirche),古色古香,莊嚴肅穆,並且巍峨壯觀很有看頭。建於1934年的聖十字教堂,也非常氣派。此外,市內還有一個小型的鄉土博物館可供參觀,裡面收藏有許多古代的文物和藝術品。 多恩比恩(Dornbirn)是福拉爾貝格州的城市,公元895年首見記載,12世紀末成為蒙特福特(Montfort)伯爵的領地,1380年歸屬奧地利,1901年設鎮。經緯度為東經9度44分、北緯47度2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奧地利西部,瀕臨多恩比恩河,在布雷根茨的南面。這個人口7萬多的城市,交通方便,工商業發達,是奧地利棉紡織業的中心,還生產啤酒、電機和塑膠製品,每年舉辦有國際貿易博覽會。市內主要的古蹟有新古典式教區教堂和地區自然博物館。 費爾德基希(Feldkirch)是奧地利西部福拉爾貝格州的城市,公元830年首見記載,1190年起歸屬蒙特福特伯爵,1218年為自治市,1375年售給奧地利。這個擁有4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9度36分、北緯47度14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布雷根茨市的西南方,瀕臨伊爾河,靠近列支敦士登邊界。市區風光明媚,工業和旅遊業是經濟的支柱,設有啤酒廠和紡織廠,當地夏季和冬季的體育設施,吸引了許多遊客。市內重要的名勝古蹟為蒙特福特家族留下來的沙滕堡(Schat-tenburg)城堡,現在已改為地方博物館。其他歷史性的建築物主要有建於1218年的聖約翰內斯(St. Johannes)教堂、建於1478年的聖尼古勞斯(St. Nikolaus)教堂,建於1493年的舊市政廳、建於1491∼1507年的卡岑城樓(Katzen-turm)等多座舊城門和城樓,以及創建於1648年的耶穌會神學院。 這個坐落在瑞士邊境湖區邊緣的美麗城市,自1976年起在此舉行舒伯特音樂節,初期是以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和室內樂為主,現在主題不變,但形式多樣化。這個音樂節的藝術總監納奇鮑爾(Nachbauer)和名聲樂家費雪迪斯考(Fischer Dieskau)是共同策劃創立音樂節的大師,他們勤於親赴各國,面邀名家,在苦心經營下,使舒伯特音樂節已成為奧地利票房保證的音樂節之一,聽眾多來自美國、南非和英國。多數聽眾都接受了「音樂度假」的觀念,一來都是兩週,白天爬阿爾卑斯山,晚上沉浸在舒伯特的音樂美妙中,有時一天還連趕兩場音樂會。舒伯特音樂節從每年6月起接受以電話、郵件或傳真訂票,指定票價和日期時,最好給予票務單位一些彈性;在收到發票後,可選擇以電匯、報值郵件或歐元支票付款,但不接受用信用卡訂票;票務單位收到票款後,會用掛號將入場券寄出,但不接受退票。在所謂維也納派音樂家當中,舒伯特是最道地的一位,因為除了音樂的氣質外,他也是唯一在維也納土生土長的音樂家。在31年的生命裡,他雖然寫下不少歌頌愛情的歌曲,卻很少對異性表示興趣,不過一說他是因梅毒而早夭。 盧斯特瑙(Lustenau)是福拉爾貝格州的城市,它遲至1814年才歸屬奧地利。這個擁有3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9度39分、北緯47度26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萊菌河。當地經濟興盛,刺繡有名,生產紡織品和金屬製品。 施倫斯(Schruns)也是福拉爾貝格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9度55分、北緯47度4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伊爾河畔,為蒙塔豐(Montafontal)谷地的主要城鎮。有歷史悠久的牲畜市場,自19世紀初以來,就成為國際聞名的避暑勝地,也是冬季運動的中心,並且有現代化礦泉療養設備。這個擁有7000多人口的美麗小城,出產紡織品,是附近一帶的木材集散中心。 聖安東姆阿爾伯格(St. Anton-am Arlberg),是蒂羅爾州西端阿爾伯格山(Arlbergpass)區的小城鎮,對外交通卻非常方便,有鐵、公路連絡。由因斯布魯克乘特快車來此大約要90分鐘時間,前往瑞士的蘇黎世只要兩個小時車程,自德國慕尼黑開車前來車程為3個小時。這個擁有2300多人口的山城,海拔1304公尺。這裡的住宿設備多元化,從豪華的五星級飯店到一般小旅館都有,一共擁有8000多張床位。全市有30多家商店,60家餐廳,以及85部纜車。 自從1901年起,人類的現代滑落技巧,在這裡有了革命性的發展,這一年第一個阿爾卑斯山滑雪俱樂部(Alpine Ski Club)在此地成立,有「奧地利滑雪之父」尊稱的漢尼斯史耐德(Hannes Schneider)在這裡創辦了第一所滑雪學校,吸引許多人來此學習及享受雪上活動的樂趣,他接班人的魯迪馬特(Rudi Matt)則獲得1936年世界滑雪錦標賽的冠軍。自此以後,這裡成為阿爾伯格山滑雪場的發源地,備受世人的注目。此地的滑雪場以海拔高達2811公尺的巴洛尼為中心,再向四面八方輻射出去。 庫夫施泰因(Kufstein)是蒂羅爾州的城市,公元788年首見記載,1393年為自治市。馬克西米連國王將13世紀初期建造的格羅德塞克(Geroldseck)要塞,改建為堅固的稜堡,現在闢為博物館,每天都為悼念陣亡的將士奏曲。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度10分、北緯47度35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因河。現在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和冬季運動中心,生產有滑雪板、玻璃、電機部件和五金製造。 厄茲塔爾(Tztal)是蒂羅爾州的一個小山城,也是厄茲塔爾阿爾卑斯山的入口,位於奧地利西部,海拔693公尺,距離因斯布魯克約47公里,附近的峰巒為積雪冰川所覆蓋,美景天成,是個旅遊小城鎮。由這裡搭乘巴士南下,可以到達蒂羅爾州最深的厄茲塔爾山谷,谷邊散布著的小村子裡,可以深入地接觸到傳統的蒂羅爾風物,樸實有趣。 利恩茨(Lienz)是蒂羅爾州的城市,1252年為自治市。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度17分、北緯46度50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德拉瓦河和伊塞爾(Isel)河。它是東蒂羅爾區的主要城鎮和集市中心,也是冬、夏兩季的旅遊勝地,生產有紡織品和皮革製品。當地主要的名勝古蹟有建於1250年的多米尼克修道院、建於1439年的天主教方濟各會教堂、建於1450年的聖安德烈亞斯教區教堂,以及建於16世紀的利堡(Lieburg)和布魯克城堡等。 索爾巴特哈爾(Solbad Hall)是蒂羅爾州的城市,大約在1260年左右,在附近幾座鹽礦周圍就有人定居,1303年為自治市,1477年建造幣廠。這個擁有近3萬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1度13分、北緯47度17分。在地理位置上居因斯布魯克東面,瀕臨因河。當地的鹽礦還在開採中,有很多礦泉,生產皮革、葡萄酒和礦泉水。市區街道狹窄,建築物古色古香,還有護城河和城牆遺跡,一片中世紀特色。主要的古蹟有建於1281年的哥德式聖尼古勞斯(St. Nikolaus)教區教堂、建於1447年的古市政廳、建於1507年的施蒂夫特教堂(Stiftskir-che)、建於1566年的女修道院帖堜 1751年的侯爵大廈。 巴特奧塞(Bad Aussee)是奧地利中部施蒂里亞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47分、北緯47度36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巴特伊施爾市東南方的特勞恩河流域,原係一個產鹽區的中心,現在仍保存有15世紀鹽務管理所和兩座14∼15世紀的教堂。這個擁有1萬左右人口的城市,採鹽仍係現在主要的經濟活動。由於地處美麗的湖區,因此也是療養、避暑和冬季運動的好地方。 布魯克(Bruck)也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在公元860年的歷史記載中,是薩爾斯堡大主教的領地,1263年獲特許狀。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5度16分、北緯47度25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穆爾河和米爾茨(Mürz)河的匯流處。這個擁有3萬左右人口的城市,交通非常方便,是個鐵、公路運輸的樞紐,有冶金、電纜、造紙和木材加工等工業。市內主要的名勝古蹟有建於1494∼1505年的哥德式穀物磅房,還有蘭德斯克龍(Landskron)城堡遺跡和哥德式教區教堂等。 巴特拉德克施堡(Bad Rad-kersburg)是施蒂里亞州的溫泉城市,它坐落在施蒂里亞州的東南隅,與斯洛文尼亞毗連,有穆爾河穿過鎮的邊緣。這裡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商人宅第和貴族邸宅等古建築,分別包括了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和新藝術等風格;1978年曾因此獲得歐洲歷史古蹟維護的金牌獎。這個溫泉城的幾個溫泉療浴場都在近郊,其中的羅伊波施多夫療浴場(Loipersdorf Therme)是奧地利國內規模最大、環境最美的溫泉療浴中心之一,水溫為60℃,擁有現代化最新式的醫療設備,主治風濕症和關節炎,以及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此外,這裡的溫泉區還有一座適合親子同樂的遊戲浴地、人工瀑布、急流,以及一條長70公尺的滑水道;還有一座18個洞的高爾夫球場。 歷史悠久的施蒂里亞溫泉,仍然保持了19世紀中葉的典雅特色,它在帝國時代就因對治療循環系統與肺部疾病有特殊療效而聲名大噪。近年來,還提供專門為患呼吸道疾病的兒童治療項目。此地四周環繞著一座佔地20公頃的天然公園,並有一個設施良好的高爾夫球場。 沃爾特施多夫療浴場(Walter-sdof Therme)除了提供各類治療外,並提供休養和健身的環境,有長途步道供遊客穿越寧靜的森林、舊葡萄園、漁池和童話中的城堡。 艾森埃爾茨(Eisenerz)也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這裡在古羅馬時代就已在露天開採鐵礦,現在仍然是奧地利主要鐵礦開採中心,產量佔全國大半。這個擁有近兩萬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53分、北緯47度33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埃爾茨(Erzbach)河谷的埃爾茨山北麓。當地主要觀光景點有興建於1279∼1517年的聖奧斯瓦爾德教堂(St. Oswald's Church)、興建於1581年的礦山報時鐘樓和採礦博物館。在市區的西部,有利奧波爾德施泰因(Leopoldstein)城堡和同名的湖泊。 菲爾斯滕費爾德(Furstenfeld)是施蒂里亞州既生產雪茄、又生產葡萄酒的小城,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6度5分、北緯47度3分,只有6000多名人口。市內有一座設計完善令人驚豔的博物館,它述說著這個小城的歷史風貌、文物,從各種雪茄和葡萄酒的生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圖片,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設計者運用剛冷和溫暖並蓄的玻璃及鋼鐵等材質,雖迷你,但卻深具國際水準。尤其是在土耳其攻打奧地利的歷史館裡,觀眾會突然置身在設計獨特的土耳其式帳篷裡,而紗布材質的帳篷就是一張完整的立體地圖,再運用小燈的照射鋪成,讓人瞬間感受土耳其攻打歐釭滌宒u外,更體會了一種非常異國的情調。 這個城市也是南施蒂里亞溫泉區中心之一,建有全國最大的游泳池,面積廣達兩萬平方公尺。當地有一座氣派雄偉的里格斯堡(Riegersburg),高踞在玄武岩峭壁上,是1170年時,在一座古羅馬碉堡的原址上興建起來的,用作抵禦土耳其人入侵的要塞堡壘,它現在的外觀是在17世紀完工的,是歐洲維護得最好的中世紀古堡之一。自從1987年舉辦施蒂里亞州巫師和魔術展後,此堡往後便陸續舉辦了多項奇特的展覽。 卡普芬貝格(Kapfenberg)也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18分、北緯47度26分,在地理位置上是位於米爾茨河和特爾巴赫(Thörlbach)河匯合處。這個擁有5萬多人口的城市,現在是避暑和冬遊勝地,交通便利,工業發達,開設有大型煉鋼廠,並生產電線電纜、化工原料和建築材料等。 克尼特爾費爾德(Knittelfeld)是施蒂里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50分、北緯47度14分,瀕臨穆爾河,是一個擁有3萬多人口的工商業中心,有鐵路工廠、鐵廠、鋼廠、乳品廠和塘瓷廠等。 克夫拉赫(Kflach)也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1170年起成為市場,1939年建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5度5分、北緯47度4分,坐落在格拉茨以西40公里處。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現在是州內的一處鐵、公路樞紐,生產玻璃和瓷器,附近有褐煤礦。在它的東北方3公里處,有一座著名的皮伯種馬飼養場(Piber Stud Farm),維也納西班牙馬術學校的利皮札(Lipizzaner)種馬,便是在這裡培育的。這種馬小時毛呈黑色,長大後才會換上牠們特有的灰色皮毛。這種利皮札種馬原產於西班牙,後來從塞爾維亞引進,現在每天都有許多旅遊團前來參觀。 萊奧本(Leoben)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原為古代居民點,大約是在1263年時,由波希米亞的奧圖卡二世改建為鎮。這個擁有5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6分、北緯47度23分,坐落在穆爾河畔。這裡景色非常優美,交通便利,是個旅遊中心,生產有鐵、紡織品和啤酒。主要的古蹟有中世紀建築的瑪利亞教堂、教區教堂和鐘樓,還有建於1840年廣冶大學,另有一些技術學校。 瑪利亞采爾(Mariazell)也是施蒂里亞州的城市,1157年由聖蘭布雷特(St. Lambrecht)修道院的僧侶所建立,係奧地利最著名的朝聖地,也是避暑勝地和冬季運動中心。這個只擁有5000多人口的小城,經緯度為東經15度19分、北緯47度47分,位於薩爾察(Salza)谷地。當地建於1644∼1683年的朝聖教堂內,供奉有聖母瑪利亞的雕像,每年前來朝聖的人,絡繹不絕。 米爾茨楚施拉格(Mrzzusch-lag)是施蒂里亞州的一座城市,1227年首見記載,1318年為自治市,中世紀修道院內有建於1496年的教堂和美麗的迴廊,現在是塞默靈(Semmering)地區的阿爾卑斯山避暑和冬遊勝地。這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41分、北緯47度36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弗勒尼茨(Fröschnitz)河與米爾茨河匯合處。這裡最值得參觀的地方有冬季運動博物館,以及攀登海拔880公尺的格蘭茨(Glanz)山坐椅式纜車。 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是薩爾斯堡州的城市,也是一座著名的溫泉山城,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3度8分、北緯47度7分,它高高地坐落在阿爾卑斯山上,海拔約1000公尺,距離薩爾斯堡只有80公里。這個擁有6000多名人口傳奇般的溫泉度假地,最先被一群淘金的礦工所發現,他們利用這裡的溫泉水去減輕風濕痛。但是知名度打開後,有錢有勢怕死怕病的人前來的日益增多,窮人們反而被趕走,這裡成為皇室貴族和富人的專利,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腓特烈三世,也是這裡的常客。 此地共有溫泉17處,水溫在45℃∼51℃之間。這個溫泉鄉的熱度、溫度和氡氣,是美療三寶,加上按摩和敷身療法,可以治療關節炎、風濕痛、神經痛、血液循環不良和脊椎傷痛等慢性病,人們前來休閒度假,既可享受山岳、冰河景觀,又可享受歐洲溫泉之樂,實在一舉兩得。 這個城市還有不少瀑布景觀,市區商店小巧怡人,卻有數十家旅館,大多數是五星級和四星級,一共有2169個床位。另有青年旅館,也提供213個床位,供年輕旅客需要。 附近的陶恩國家公園上有著名的萊克山滑雪場,人們要上山滑雪,要先在薩爾斯堡市搭乘巴士前往,在上山前巴士會開進火車內,讓火車載著巴士駛過長長的山洞,約一個小時後巴士下火車,一路再往深山行駛,到滑雪場入口,遊客下巴士再轉搭電拖車上山,坐完電拖車後還得再換上電纜車才能到達。 巴特霍夫加施泰因(Bad Hof-gastein)也是薩爾斯堡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6分、北緯47度10分,瀕加施泰因河。因為產金、銀礦,16世紀時就成為薩爾斯堡公國第二個富裕的城市。現在是冬季運動中心和療養胜地,也是以家庭為主的休閒地區。在旅遊旺季時,這個本來只有6000多名人口的小城,人口會激增到5萬多人。遊客除了前來休閒度假滑雪外,還可泡溫泉,真是一舉數得。 薩爾費爾登(Saalfelden)是薩爾堡州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度38分、北緯47度2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薩爾斯堡的西南方,瀕薩拉赫河,原係古代集鎮,現在成為避暑和冬遊勝地,附近有幾座城堡可供參觀,約有近兩萬居民,生產皮革製品和啤酒。 聖約翰(Sankt Johann)也是薩爾斯堡州的城市,古代時是個集市,現在出產有皮革製品、啤酒。這個擁有1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4度29分、北緯47度22分,位於哈來因市的東南方,地處薩爾察赫(Salzach)河中游的寬闊地帶,為阿爾卑斯山冬夏旅遊勝地,有壯麗的峽谷和許多溪澗瀑布。 湖畔采爾(Zell am see)的am see在德文中是「湖畔」之意,而Zell am see是上古時期冰河所形成的一個美麗湖泊。湖畔采爾也是湖畔一個小鎮的名稱,它建於公元8世紀,1927年正式建鎮,經緯度為東經11度53分、北緯47度14分,坐落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群、大格洛山脈中海拔1965公尺施米滕赫厄(Schmittenhöhe)山麓采爾湖的西岸,是著名的冬夏遊覽勝地,當地有銅器加工、食品加工和製革業。市內主要的名勝古蹟有古老的教區教堂和羅森堡(Rosenberg)宮。 這個謐靜的湖畔小鎮,就像湖濱一顆閃亮的珍珠,經常吸引著無數的觀光客。市區面積很小,步行在舊市街,大約10來分鐘就可以簡略地把這個迷人小鎮逛完。鎮上許多建築物都是傳統的阿爾卑斯風格,火車站就在湖邊,從薩爾斯堡前來,車程只要一個多小時,每一小時都有發車。街上很多各國觀光客,穿著都很隨便,T恤、短褲、也有穿著露背裝,有時還用口舔著冰淇淋。 魯斯特(Rust)是奧地利的一個小城市,也是國內的著名酒鄉,人情味特別濃厚,因此每年送子鳥都到這裡來產卵,當地家家戶戶在自己的煙囪上設個圓形鐵架,讓送子鳥築巢用。原來此地冬天嚴寒,煙囪是戶外最暖和的地方,送子鳥撿拾樹枝、蘆葦,在此取暖,養兒育女,即使離開了,也會記得回來。每到夏天,這裡的天空都是牠們的影子。因此,送子鳥就成了魯斯特市的標誌,連酒瓶的商標上,都能看到送子鳥的圖案。 當地最值得參觀的是奧地利酒學校(Austrian Wine Academy),係由酒商公會籌資成立。只要喜歡葡萄酒的人,不論是否以此為職志,都可前往進修。現在每年都有7000多個學員,授課分成3個階段,由淺而深,由於淘汰嚴格,至今只有50人通過全部課程,獲得國際認證。校內設有品酒區,供應150種酒,每年的6∼9月,每天下午對外開放,品嚐任何一種酒。 距離維也納約一個半小時左右車程的魯斯特,是歐洲著名的葡萄酒之鄉,尤其是這裡的冰酒,更是頂尖。冰酒的採收和製造有相當繁複的過程,其受天候的限制比葡萄酒更甚。一般產製葡萄酒的葡萄在9月的時候就已經完成採收,開始進入製造的程度;但是製造冰酒的葡萄,必須要等到11月後才能採收,故又稱為「晚收酒」,因為這時的葡萄已進入結霜期,所有葡萄的甜分都被冰封住,在這時採收葡萄製造葡萄酒,甜份很高,就是冰酒。 此外,這個國家的重要城市還有比紹夫斯霍芬(Bischofshosen)、哈爾特貝格(Hartberg)、霍恩(Horn)、伊姆斯特(Imst)、拉(Laa)、蘭德克(Landeck)、邁爾霍芬(Mayrhofen)、舍爾丁(Schärding)、施皮茨(Spitz)、拖托克勞(Stoc-kerau)、魏德霍芬(Waid-hofen)和采爾(Zell)等。


職業教育發達

奧地利約有820萬人口,其中90%為奧地利人,它是一個新興的民族,大約形成於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侵入奧地利時,當時來自四面八方不同部族的歐洲人在此雜處,慢慢地互相融合成一個新的奧地利人。境內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其中有兩萬多斯洛文尼亞(Slovenia)人,分布在克恩滕州南部毗鄰斯洛文尼亞交界處。另有近3萬名克羅埃西亞(Croatia)人,分布在布根蘭州境內,他們是在16世紀土耳其人入侵時,從當時的南斯拉夫南部地區遷移來的,在布根蘭州境內,還有少數匈牙利人。此外,還有近10%來自其他國家的外國移民,總數約8萬名。 在外國移民中,約有6000名華僑,他們一部分是講廣東話的老華僑,一部分是來自中南半島的華裔難民,還有一部分來自台灣、港澳和中國大陸的新華僑,並有500多名留學生。大多數華僑以開中國餐館和雜貨店維生,新華僑因擁有較高的知識、科技水準,並有較多的資金,因此經營有旅行社、貿易公司和各種工廠,在奧地利工商業上佔有一席之地,甚受當地人的重視。現在奧地利的主要華僑團體有旅奧華人協會、宗親會、中國兩岸旅奧同學會,以及中南半島華裔難友互助會等。 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德國相同,但是奧地利人絕對不是德國人,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性,對自己的國土和傳統都很自負,認為自己才是中歐的文化中心。 奧地利人的民族意識具有一種廣泛性,這表現在對德國和東歐國家所懷有的一種認同感和親近感上,同時和歷史因素有絕對的關係。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曾一直戴著德國皇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是奧地利人,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合併」後,是作為德國 「本土」的一部分而參戰的,因此在戰後,奧地利也是被視為戰敗國處理的,對此,沒有一個奧地利人會持有異議。奧地利流傳有一個笑話:「希特勒是德國人,貝多芬是奧地利人」。雖然只是一個笑話,但說明了奧地利人希特勒可以成為德國的「元首」,而德國人貝多芬也可以在奧地利功成名就的事實;這也表明了奧地利和德國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特殊的親緣關係。不但如此,現在兩國間還保持親如兄弟的關係,不僅貿易、文化往來頻繁,並且兩國間的邊界也管理得很鬆,幾乎已到了沒有國界的地步。 這個國家的人民對一些東歐國家人民,也有一種親近感和懷舊感。因為奧地利在古代本來是一個版圖廣闊的大帝國,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都是它的轄地。奧匈帝國時期發生在捷克或匈牙利德語圈子裡的文化現象,也是被劃分在奧地利名下的,並獲舉世公認。比如說,享譽世界的文學家卡夫卡和韋爾弗等人,都是在捷克出生和成長的,但翻開所有的文學史和辭典,上面卻都寫明他們是「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人,以東部密度較大,西部較小。平均壽命為男人75.9歲,女人81.7歲。老年人口已超過人口總數的25%,已屬老年型社會,這雖然是社會醫療事業進步的體現,但卻也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使國家養老負擔沈重。在全國人口中,勞動人口約佔300萬,失業人口約為11.5萬人。 這是個天主教國家,以羅馬天主教為國教,國內有89%人是天主教徒;6%信仰新教,其中大部分屬於奧格斯堡(Augsburg)教派。不到2%的人信仰舊天主教、希臘正教、猶太教或其他宗教;還有4%強的人是無宗教信仰者,或信仰自己的良心教。 奧地利年輕一代的人,對宗教的虔誠程度已大為減弱。根據有關兒童宗教教育的法律規定,兒童在10歲前,父母有絕對權力為孩子選擇宗教信仰;10∼12歲之間,父母仍有決定權,但應與孩子協商以取得其同意;12∼14歲間,父母不可違背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改變宗教思想;14歲以上的年輕人,則有完全的權力選擇自己的宗教信仰。奧地利學校中的宗教教育不是只限於天主教,那些屬於較小教派或宗教團體的學生,可以在他們自己的團體中接受宗教教育,教授宗教老師們的工資,也由國家支出。 這個國家以德語為官方語言,國內98%的人口是以德語為母語,但在發音和用法方面,存在有地區性的差別。在絕大多數城市裡,大多數人既說標準德語,也講本地方言,奧地利方言表達能力強,並具悠久的文學傳統,但方言和標準德語間差別很大。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本族語言受到法律保護,居民可以使用自己民族的語言,但德語仍通行。此外,由於奧地利經濟對旅遊服務業依賴性強,所以很多人都在學習外語,特別是英語最受青睞;一般的知識分子、政府高級官員和旅遊業界人員,大多數都能說流利的英語;現在很多奧地利人也在學華語。 奧地利的教育非常普及,是歐洲較早實行全民義務教育的國家,全年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9%,全國有各類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6830所,學生人數約122萬名;高等大專院校18所,學生2萬名左右。 國內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所有學童不論出身、性別、種族、語言和宗教信仰,年滿6歲都必需入學,小學4年制,稱初級學校。小學畢業後學生有三種選擇,往往決定今後不同的發展方向。約80%進入4年制主科初中學校,初中畢業後再進職業中學或中等師範學校,學習2∼4年不等;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職業高中學習5年,畢業後就業,也可以升學職業學院或普通師範學院;成績優良的學生可以上普通教育高中班,畢業後可以上大學深造。 在4年制的國民中學裡,學生畢業後再加一年的綜合技術教育,就完成了9年制的義務教育,可以進工廠當兩年學徒,或上職業教校學習2∼4年。8年制的普通教育高級學校及高中畢業後可以免試升大學,國家不實行定額招生,僅某些專業要求專門的資格考試或加試。 9年制義務教育期間,學齡兒童的學費、書費和交通費都由政府負擔,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困難補助。此外,奧地利所有國立中小學都互相聯網,這是奧地利教育部為提高教育質量而推出的措施。奧地利還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捷克的布拉格等地設有海外學校。這些學校實施雙語教學,學生通過中學畢業考試後,可以回國免試進入高等學校深造。 學生上大學一律免費,大學向一切具有所需學歷資格的人開放,已通過中學畢業考試的人可以直接入學。凡年滿24歲的奧地利公民,即使沒有高中畢業證書,只要在為期10個月的預備班結業,也可以上大學。有大學學位的人才可以得到高級職位,有博士學位的人才可獲得學者專家的地位。 大學學年又分為冬季學期、夏季學期和假期。所有大學和藝術院校的冬季學期都從每年的10月1日開始,夏季學期的開學時間不一,由各校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安排。這個國家的科學研究分科學研究和經濟有關的應用性研究等兩種,前者由大學、科學院和其他研究所承擔;所以,奧地利大學既是教學機構,也是科研機構。 大學的學位分為文憑和博士學位兩大類:攻讀文憑的學習提供科學的專業訓練,這是獲得文憑學位的先決條件,學習期限一般為4∼6年;學生通過規定的學位考試,由校方根據專門的大學學習條例授予文憑學位或同等碩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習是在達到獲得大學文憑和碩士學位的水準基礎上進行的,旨在提高學生獨立進行科研的能力;學習期限不一,文科最少一年,其他學科最少兩年,醫學專業另有專門規定,學生撰寫論文、參加規定考試,在證明他有能力獨立科研後,由校方授予博士學位。 現在奧地利全國共有維也納、格拉茨、因斯布魯克、薩爾斯堡、維也納技術、格拉茨技術、萊奧本礦業、維也納農業、維也納獸醫、維也納經濟、林茨和克拉根福等12所大學,以及維也納美術、格拉茨音樂和表演藝術、維也納音樂和表演藝術、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和表演藝術、維也納應用藝術、林茨藝術暨工業設計等6所藝術學院。 這個國家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長期來形成一套獨特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國家的經濟建設造就了基礎人才。根據教育法規定,年滿14歲的人就可接受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分成職業預備班、職業中學、高等職業學校和教育職業學校等4種,前兩種直接為就業準備,後兩種除了就業外,也可選擇上大學。法律還規定,學徒工每週須到職業學校接受固定時間的理論教育,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必須有一定時間參加工作實踐。這種職業教育具有完善的成人教育體系,目的是提高職工業務和技術水準,使他們在面臨失業的威脅時易於改行。 奧地利國民文化程度較高,一個普通工人或農民起碼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生,這個國家的繼承法也有規定,農民要繼承農場,必須具有農林類職業學校的畢業文憑。由此可知,奧地利職業教育的發達,名列國際前茅。 在奧地利境內,凡是有工業的地方,就會附設有許多相關的技術教育職業學校,不但可以訓練青年們的謀生技能,並且還培養了他們對工作方面的興趣。因此,在橄欖種植區內就設有橄欖培植學校、森林區裡有森林學校,還有農業學校、漁業學校、手工業學校、基礎工業學校、魔術學校和脫衣舞學校等。此外,還有專門為要結婚的青年設立性愛技術學校,在這種學校裡,僱用一些模特兒來表演不近淫褻的性愛技巧。另有訓練騙子和歹徒的老千學校,以便以毒攻毒,使出自這裡的畢業生可揭發那些可惡的騙子,使歹徒無法在奧地利立足。 奧地利人充分享受到新聞和言論自由,人們認為新聞自由擔負著社會義務,政府必須保證有盡可能多的報紙刊物存在,並有完全的言論自由,才能充分反映民意,故政府不得對傳播媒體施加任何影響,並通過降低報紙增值稅和郵局發行費用,以便在經濟上扶持傳播媒體的發展。此外,政府還對報社提供經濟上的兩種補貼:一是不論報社財政狀況如何,每一家都會得到補貼;二是維護多元化的特別補貼,發給在經濟上遇到困難報刊。另外,中央政府還對報社為發展業務而進行的投資給予支持;報刊如果要改善技術設備,政府會提供投資預算的30%補貼。 這個國家的「媒介法」致力於保證新聞言論自由和採訪的自由,但在危及國家主權和重大利益的情況下,新聞自由的程度也將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同時必須顧及個人免受誹謗、中傷,以及個人的隱私權不受侵犯。外國記者在奧地利採訪也一樣受到採訪自由的不受限制權利。 現在全國共有186種各類報紙,主要有16家日報和5家主要期刊。新皇冠報(Neue Kronen Zeitung)發行量最大,超過200萬份,佔全國報刊發行總量42%,平時為56版,週末增到104版,但廣告就多達48版,在政治上傾向社會黨,報紙特點為版面小,圖文並茂,國內新聞多,消遣性文章極受讀者歡迎,地方版內容特別豐富。信使報(Kurier)排名第二,發行量約74萬份,特色為國際報導多,往往有關於東歐國家的獨家新聞,反應迅速;也有地方版,在政治上支持國民黨。另有新聞報、標準報、薩爾斯堡消息報和維也納日報等。主有的雜誌有新聞、規格和側面等,其中的側面(Profile)是最有影響力的週刊,以國內報導為主,經常揭露社會醜聞,有許多吸引人的內幕新聞。 在廣播電視方面,國內設有奧地利廣播有限公司,所有權屬聯邦政府和9個州政府所共有,保持政治和經濟獨立,不受政治的干涉。轄有一個廣播電台和兩個電視台,其主要立場是確保新聞報導的公正性、客觀性和民意普遍性。廣播電台有四套節目,第一套主要是高質量的文化節目,重點包括音樂、科學、文學和信息。第二套是地方節目,由9個聯邦州編輯製作,以大眾娛樂和地方新聞為主。第三套為青年聽眾提供娛樂節目,同時穿插新聞。第四套為藍色多瑙河節目,用數種語言播放娛樂和信息節目。除了為國內聽眾提供節目外,還用英、法和西班牙語向全球各地廣播。 國內設有一家奧地利通信社(APA),是媒介合作社形式的股份有限公司,國內各家日報和奧地利廣播公司都是它的股東,並與奧地利政府和各主要政黨都簽有合同。這家通信社在國外重要地區派有常駐記者,編輯每天要從世界各地發來的9000多條新聞中進行篩選。


是歐洲的美人窩

奧地利人大多數性格和藹、樂觀、可愛、幽默、無憂無愁並稍帶點馬虎,喜歡經常批評各種事物,甚至有譏諷的傾向,但也一樣會諷刺自己的一切。一般奧地利人喜愛自由,能容忍,可是也特別喜歡老一套的頭銜和貴族化的禮貌。見面時都要互相握手問候,如果雙方或一方戴帽,見面或告別時需用左手脫帽,帽裡朝自己,帽頂向對方,伸出右手和對方握手;戴著手套握手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對方是小姐,男子不可在她伸手之前伸手。人們進入商店或咖啡店等服務場所,習慣上都會先說一句「白天好」或「晚上好」,離開時要說「再見」,這3個詞再加上「謝謝◇使用率極高,幾乎是口頭禪。一般年輕人在路上遇見熟人多說Servus,就像「哈囉」一般,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只是打招呼而已;但如果去查它的來源,卻和英文的僕人(Servant)有語源關係,因此奧語的Servus是「為您效勞」的意思,也是用以表達友善之意。 這個國家人們的姓名,一般是由兩個詞組成,第一個詞是名,第二個是姓;但也有是由三個詞組成的,一般為雙名或雙姓。人們在稱呼時,一般是互相稱姓,在家內或好友之間才叫名字。有學識、有地位的人喜歡人們稱他的學銜和官銜,如某博士、某部長等。如果奧地利人名片上印著好幾個頭銜,應查清楚那一個是最重要的,以免因稱呼有誤而惹出麻煩;與奧地利人通信更要細心,要正確無誤地冠上對方的正式頭銜。有些奧地利人的姓名中夾有「馮」(Von)字,是表明他們家族歷史上曾是貴族;儘管在民主平等的現代對此已毫無意義,但有些人仍然樂此不疲。 現在的奧地利年輕人穿著也很隨便,喜歡穿牛仔裝、棉質衣衫。但是一般奧地利人卻穿著保守,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服裝才不會失禮,特別是在欣賞音樂會(流行音樂會除外)和正式餐廳用餐時更是隨便不得。特別豪華的正式餐廳不允許不穿西服打領帶的男士進入,在特別隆重的場合,如出席國家歌劇院舞會或官方招待會,通常還得穿燕尾服。在參加首次演出或出席宴會等正式場合,也要穿燕尾服或晚禮服。因此,外國男性觀光客如前往維也納欣賞音樂會或參加舞會,應準備一套深色西裝就可以應付場面;女士有正式的裙裝禮服即可。 到奧地利人家中作客千萬要準時,還別忘了帶一束鮮花給女主人。朋友聚會時,每個人都帶一份東西,酒和鮮花都好。進餐時女主人坐上席,男主人坐下席,右邊為女賓席,左邊是男賓席。如應邀去餐廳午餐,客人不應搶著付賬,應找機會回請午餐。如應邀晚餐及餐後欣賞歌劇、看戲,則無需回請。 這是一個典型的社會福利國家,擁有一個包羅萬象的福利和社會保險系統,每一個奧地利人自娘胎中開始,直至出生後的衣食住行育樂、工作學習和生老病死等,都有社會福利的照顧。首先在家庭資助方面,任何奧地利孩子可按年齡的不同按月領取金額不等的津貼。父母中任何一方在兩年中有52週連續工作,其中任何一方可以在家照顧孩子,停工期間享受有養育金待遇。如果夫妻中只有一人有工作或屬於低收入者,每天都可以領取一定的津貼。單親母親可以申請特殊困難救濟金,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按月領取的補助也隨著遞增,一直到孩子18歲止;如果孩子上學或接受職業教育培訓,這種補助可延長到27歲止。學生住處離學校超過兩公里以上,可以申請免費乘車卡,一般使用至25歲止,特殊情況可以延長到27歲。 所有工人都有權每年至少享受4週帶薪休假,假期之長短取決於工人在公司服務年資之長短。工人生病工資照發,還可享受保險公司的疾病補助。婦女產前產後8週不得受僱參加工作,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可享受一年的產假,事業單位不得將她解僱。員工每年還可享受另外的一週休假,以幫助需要照顧的近親。從事艱苦勞動和上夜班的工人,每年另外還可以再多享受一週的假期。公司行號工廠的上班制度為週休兩天,每天工作8小時,加班要付高工資,不得招收童工。所有企業每僱用25個職工,必須搭配一個殘障人,因此而增加的設備改造費由政府及保險機構負擔。塾年人的福利也付出心力,國內到處都有滿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各種設施和優待,如餐廳裡供應小份飯菜、免費公車卡、火車和博物館門票打折扣等;連外國老年觀光客也可以享受這些優待。 奧地利人有良好的環境觀念,因此它雖然是個工業發達的國家,每天都產生許多廢氣、廢水和垃圾,但生產和環保始終都呈現良性的循環發展,並且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果,成為世界上標準環保國家之一。環保在奧地利是一項社會工程,不論是中央或地方都設有環保公務員,免費訓練環保人才,同時成立環保教育工作組,在廣大青少年中普及環保思想,使成為一種全民意識、社會行為的規範。政府還立法通過水法、山地法、森林法、水域測量法、飼養法、洗滌劑法、環境監督法、化學品法、蒸汽鍋爐設備清潔法、煙霧報警法、陳舊性廢棄物堆放場清理法、垃圾經濟法、植物保護劑法、臭氧法、環境促進法、環境信息法、環境協調監督法、企業條例、基因工程法、肥料法和植物保護法等環保法令。 其中的垃圾法提出「避免、利用、處理」的6字方針,即通過有效的生產程序以避免或減少垃圾。對不能避免的垃圾進行再利用,對於既不能避免又無法再利用的垃圾,要進行生物、化學或物理處理,使它變成無害的物質。奧地利並分類回收垃圾,因此街頭可以看到並排放著的垃圾桶,用以分別回收廢紙、廢玻璃、廢金屬、廢塑膠料等。分類回收垃圾,可便於處理和再生,既減少污染,又節省能源。 奧地利人在家庭的布置和裝飾上,也表現了現代的趣味和高度的技巧,人們珍視簡單的價值,不喜歡屋裡擺滿了許多家具。就現代新興的室內布置藝術來說,奧地利可以說是一個先進的國家,即使是鄉間的農舍,也大都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切用具都擦得乾淨雪亮。 歷史悠久的奧地利,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習俗,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也構成一種別具特色的觀光資源。1月分寒冬一過,阿爾卑斯山區的人們就迎來了佩爾奇滕勞夫(Perchtenla-uf),這種古老習俗可以追溯到8世紀初,形式也因地而異。佩爾奇特(Percht)是有兩副面孔的日耳曼女神,據說祂能給人帶來好運,也可為人招致厄運,並能懲治邪惡勢力和幫助遭受邪惡勢力迫害的善良人。在薩爾斯堡州的加斯泰因河谷,人們舉行一種穿越村莊的卡彭佩爾奇滕(Kappenper-chten)比賽,參賽者頭戴由銅絲、鮮花和鏡子裝飾成的高帽,由一位專門看管笨重高帽的格塞琳(Gesellin)陪同。晚上,家家戶戶在最漂亮的一間房子裡的桌上,擺上一大碗用牛奶做的湯,每個家庭成員將一把小勺平放在碗沿上,次晨檢視,誰的小勺落到桌上,就意味著誰會交厄運,甚至有可能在今年中死去;如果誰的小勺落入湯中,則主會交好運。在其他地區,人們常會把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沙奇佩爾奇滕(Schi-achperchten)的形象,置在舉行傳統儀式的地方;據說,只有外表比那些住在山上的惡鬼更恐怖的,才能將惡鬼驅走。 2月主要的風俗布洛赫齊享,是一種為不育人的驅邪儀式。在國境南部的一些地方,如果過去一年本地區無人結婚,在「法興」(Fasching)狂歡節期間,就以這種習俗來作為婚禮的替代形式,藉以彌補喜氣的不足。這時,未婚的男女青年圍繞著一棵已被鋸倒的、以花環和彩帶裝飾的雲杉木樹幹,跳起狂歡的舞蹈。接著,青年人一齊拖著這根樹幹穿過村莊,賣給願意出高價的競買者。在東奧地利,法興•貝格拉本(Fasching-Begraben)是象徵著狂歡節的結束;法興稻草人被放入木棺裡,在哀樂聲中模擬宗教習俗舉行葬禮。 3月的利布斯塔特松塔格(Li-ebstattsonntag),是復活節前的第四個節食星期日。這天,戀人們互相將心形薑汁餅獻給自己的心上人。在奧地利復活節前的星期日,則是紀念耶穌騎著驢子勝利地進入耶路撒冷。在奧地利的許多地區,農民們為了確保五穀豐登,還把復活節前的星期四作為植樹日。 從每年4月中旬開始,維也納烘烤師提供一種稱為佩里格林-基普費爾(Peregrini-Kipfel)的酥卷在市面出售,這種製作精緻的糕點有的大得出奇。復活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在東蒂羅爾州的維爾根村,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用動物作祭品的風俗;經過精心打扮的公羊被帶到參拜聖地附近展示,翌日被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所得款項用以資助慈善事業。 按照傳統在每年5月1日前,鄉村裡的年輕人要從樹林裡偷根五月柱豎立起來,這種「偷」是經過護林人默許的。事先要將樹皮剝至接近樹冠處,上面掛著一些香腸和糕餅,並將樹冠加以裝飾,徹夜派人嚴密守護,以防鄰村人前來偷走。5月1日開始進行邁包姆-克拉海恩(Maibaum-Kr-axeln)比賽,村裡的年輕人個個都試圖爬上至少有10公尺高的五月桂,去摘取掛在樹冠上的獎品,由於木柱上事先被塗上油脂,所以很難爬上去。位於河畔村莊裡的年輕人,有時會將五月柱架在木筏中央,並穿著民族服裝在木筏上載歌載舞。 松文德費烏爾(Sonnwendfe-uer)在6月舉行,象徵著夏至這一時令,代表了人們對盛夏的告別和對美好未來的展望,這時人們沿著阿爾卑斯山脈各山頂點燃篝火,各村莊也同時舉行火把遊行。6月份基督聖體節那天,羅馬天主教會教徒們集會舉行儀式來紀念耶穌所受的苦難。這個節日把人們帶回到1246年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之前的最後晚餐時的情景中,手捧聖體匣走在天篷下的教士成為耶穌的象徵。遊行儀式因地而異,維也納的遊行儀式從聖史蒂芬大教堂開始,屆時政界、工商企業和文化界名流也來共襄盛舉。 每逢7月中旬,總有4名頭戴土耳其無沿氈帽、用短笛和小鼓演奏「土耳其進行曲」的男子,在上奧地利州伊布斯河畔的魏德霍芬市沿街而行。這種土耳其式短笛演奏的風俗,可追溯到外敵入侵時代;魏德霍芬市打造長柄大鐮刀的鐵匠們曾經是反抗土耳其入侵的勇敢戰士,因此他們的後人世世代代獲得舉行這種儀式的殊榮。 在薩爾斯堡的薩爾察赫河上,每年8月份都要舉行希弗斯泰興(Schifferstechen)騎士式的水上比賽。在河中的駁船上,身穿紅、白顏色的船夫用安放在船艄的長矛互推,試圖把對方推入水中,每一輪的獲勝者之間再進行淘汰式比賽,直到產生冠軍為止。每對選手開賽時,都會向對方說聲:「老弟,要是把你扔到水裡,可別見怪」。 奧地利境內在每年9月份所舉行的教堂落成紀念(Kirtag)節,興起於1410年,是人們當初將教堂奉為「上帝之家」的週年紀念日,現已演變為世俗節日,並在秋收之後舉行。一些將在秋天入伍的男子,他們節前從樹林裡偷來一棵樹,裝飾後豎在村子裡,並在樹下搭好一座有青枝綠葉遮蓋的舞場,以便人們到教堂禮拜後舉行室外舞會之用,小伙子們為了在跳舞中把彩帶獻給姑娘們,都要先進行保齡球比賽以贏得更多的彩帶。 10月是奧地利境內葡萄豐收的季節,各產地都會舉行傳統的葡萄酒遊行儀式。當葡萄成熟時,葡萄園裡的園丁抬著葡萄、樹葉和彩帶裝飾的鈴狀花環上街遊行。姑娘們從馬車上的酒桶裡倒出一杯杯葡萄酒,免費招待路人。節日當天,在葡萄酒主要產地下奧地利州的雷茨鎮,從公共飲水器中流出的不是自來水,而是葡萄酒。 11月是奧地利民俗節目豐富的月份,其中11月1日的萬聖節,是歲末的一個宗教節日,自公元6世紀以來一直盛行到現在,這天夜裡,人們把草辮拋到在愛情上不如意的姑娘們的屋頂上。此外,根據中世紀時的信念,11月裡的某一天是「未免罪的靈魂」回歸大地之日,這一天在一些農舍裡徹夜燈火通明,桌上供著祭品,為亡魂回歸故里而設。11月6日則是奧地利家畜守護神的聖倫納德節(St. Leonard's Day),在薩爾斯堡州和上奧地利州,人們在這天都騎著馬去教堂。 從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起,開始了耶穌降臨節(Advent)的節期。12月6日是孩子們的克拉姆普斯(Krampus)節和尼科洛節,這兩個節日是為了懲罰壞孩子和獎勵好孩子的。12月8日是聖巴巴拉節(St. Barbara's Day),這天少女們把櫻桃枝插入花瓶中,如果到聖誕節時能吐蕾開花,便意味著少女們會有好運,或許將找到一位如意對象。 奧地利在奧匈帝國時代疆域廣大,有許多民族聚居在此,所以在各民族的混血下,產生了漂亮的奧地利女人,因此在這個國度裡,美女觸目皆是。這裡的女人知道自己是美麗的,但是她們多很謙虛,並不自認是絕色美女,只要人們稱她為「甜姐兒」就夠了。她們不但具有這種可愛的性格,並且不喜歡嚴峻認真,同時大方而不帶醋意,但卻有沉著堅毅的倔強性格,多數有好酒量,三杯下肚後喜歡獨自唱歌,同時雙頰飛紅,美不可言。她們身材嬌好,並且有一種顯示自己美好身材的好本領,有如「藍色多瑙河」那支華爾茲曲般的可愛,久聞而不膩。有時,奧地利女人也會帶有一絲莫名的哀愁,顯得楚楚動人,令人憐愛有加。 這個國家已婚婦女是用丈夫的姓,女子一旦結婚後,就消失了娘家的姓。就是以後離了婚而改嫁,卻仍然要保留第一任丈夫的姓。 奧地利婦女的時裝款式也是歐洲聞名的,線條純真而不矯飾。她們在打扮時,最重要的是在身材體態方面下功夫,無論是鞋子、衣服、裙褲、大衣和帽子等,都講究稱身。對足飾方面尤其注重,因為她們多喜歡輕飄飄地用小步伐扭著走路,有點像跳舞,顯得纖巧和窈窕。有人說奧地利女人是「帶著音樂」走路的,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她們從小就是在約翰史特勞斯的華爾茲氣氛中長大的。當她們搖曳生姿地走在馬路上時,還會左顧右盼地向異性輕俏地拋出眼波。


擁有一支精良國防軍

奧地利雖然在國際上扮演「中立」的角色,但卻享有歐盟國家的一切權利,並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因此節省了許多軍費,用於增加國家的社會福利。 目前奧地利也擁有一支精良的國防軍,總兵力共約6萬名,所有武裝部隊都是由國防會議管轄。奧地利總統是國內武裝部隊的統帥,憲法規定國內的成年男子,都有服9個月兵役的義務。 陸軍為軍中的主要兵種,約擁有5萬名兵力,共編組為7個步兵隊,配屬在3個軍管區內。陸軍裝備精良,火力強大,機動性很高,有現代化戰術按鈕戰爭能力。 空軍兵力約有1萬人,擁有各型作戰飛機260架,其中有110架是法製的幻象式倍音速戰鬥機,另有部分F-16美製倍音速戰鬥機,攜帶空對空及空對地戰術性飛彈。此外,空軍還擁有一個通信團和一支空防部隊,使用法製和美製的地對空防空飛彈。 由於是內陸國家,因此國內沒有海軍。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