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4年6月9日 (一) 18:14由Queenie.pan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 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Germany) ,是歐洲大陸上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德 意志來源於古德語diot一詞,意為人民,是古 代日耳曼部落所講的方言,在不斷發展中,講 這種方言的人就把德意志命名為自己的語言、 人民及所生活的國家。後來羅馬人從高爾傳來 一個字,變成羅馬文,就是ermany的前身, 含「鄰近」的意思。

源出於查理曼大帝

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人,大約 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定居在波羅的海沿岸,當時 這個民族強悍善戰,以劫掠為生,所以日耳曼 一詞就是「好鬥的勇士」的意思。從公元前五 百年起,他們開始南遷,佔據了喀爾巴阡山脈 和波希米亞山脈以北、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 北和北海之問廣大的「日耳曼尼亞」平原地區 ,過著游牧生活。 公元前五十年,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 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由二十多個大部落組成。 因耕地貧瘠,農耕技術落後,為尋找和開闢新 耕地,屢次侵犯羅馬帝國的邊境,被激怒的羅 馬帝國決心征服這個蠻族,持續了三十年的戰 爭,卻始終無法打敗日耳曼人,只好在邊界築 一道界牆藉以抵禦,之後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約 有兩百年相安無事。但日益強盛的日耳曼人最 終還是衝破界牆,與羅馬軍團交戰多年,同時 在戰爭中結成軍事部落聯賬,以法蘭克、哥德 和薩克森等部落聯盟勢力最強。 在公元一到二世紀時,亞洲的匈奴人被中國 後漢大將軍竇寇和班勇等所擊敗,其中一部 分向西遷移,侵入窩瓦河流域。此時的日耳曼 部落已從孤立散居形成法蘭克、巴伐利亞、薩 克森、圖林根、黑森及弗里斯等部落。 公元三五七年,匈奴人以排山倒海之勢大 舉西征,打敗東哥德人,引起日耳曼人向西南 的大遷徙,部分渡過多瑙河和萊茵河,侵入西 羅馬帝國疆域。但後來為抵抗共同敵人匈奴的 進犯,與羅馬軍隊聯合作戰,並獲得勝利。許 多日耳曼人因此留在西羅馬帝國軍隊裡服役, 時間一久,西羅馬軍裡的日耳曼人數超過了羅 馬人,且當時羅馬帝國已日趨衰弱,不堪一擊 。進入五世紀,義大利、高盧、英國、西班牙 及北部大部分的統治權,也就逐漸從羅馬人手 中轉入日耳曼人手中。公元四七六年,西羅馬 帝國被日耳曼人的軍事領袖奧多塞(Odoacer) 推翻,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版圖上紛紛成立 小王國。 由於長期的混居、融合,日耳曼人受羅馬 文化的薰陶,發展為歐洲最優秀的民族之一。 公元四八六年,法蘭克酋長克洛維統一了高盧 東北部的多個日耳曼部落,在西羅馬帝國的領 地上,建立法蘭克王國,這位新國王篤信基督 教,並在國內大力推廣,使日後有能力對抗伊 斯蘭教勢力的滲透。 法蘭克王國連年對外擴張,先後相繼吞併 了巴伐利亞、倫巴第和薩克森。公元七六八年 以後,出了一位雄才大略、政績斐然的查理曼 (Charlemagne)大帝,統一境內諸小邦國, 並在公元七九九年幫助教皇利奧三世鞏固地位 ,打敗羅馬貴族的反叛。利奧為答謝他,翌年 聖誕節在聖彼得大教堂中為他加冕正式稱帝, 獲得「羅馬人皇帝」的榮譽頭銜,從此成為基 督教的衛道者。在他統治下法蘭克王國臻於鼎

鹽,疆域東起易北河和薩勒河、西至庇利牛斯 山、南跨義大利北部、北達北海,包括中歐和 義大利、瑞士、法國。 公元八一四年查理曼大帝去世,由其子路 易一世虔誠者(Louis I the Pious)繼承,他主 妥的任務在執行父親查理曼的遺囑,但他在位 時一直最感頭疼的事情,是他前、後兩個妻子 所生、彼此不和、奪權心切的四個兒子洛泰爾 (Lothair)、丕平(Pepin)、路易二世和查理二 世,其中三個大兒子還曾兩度廢黜父親。 公元八四○年路易一世去世後,外號日耳 受人路易的三子路易二世,聯合異母幼弟查理 以打長兄皇帝洛泰爾一世,長兄敗北求和,在 儿爾登達成協議,簽立几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洛泰爾獲得包括現在比利時、荷蘭 、德國西部、法國東部、瑞士和義大利大部分 仕內的狹長地帶中法蘭西亞;日耳曼人路易獲 得萊茵河以東的東法蘭西亞;查理獲得現在法 國西部的西法蘭西亞;使帝國的分裂合法化, 這也顯一不著近代西歐國家的形成。 日耳曼人路易的東法蘭克王國、也就是後 來形成的德國,當時的版圖東以易北河為界, 西抵阿爾薩斯和洛林,已相當於中世紀德國的 面積,由圖林根、巴伐利亞、施瓦本、薩克森 和法蘭克尼亞等五個公國組成,以薩克森公國 力量最強。公元九一一年,東法蘭克王國的國 王卡洛林死後無嗣,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被 選立為國王,是步入德意志帝國的過渡時期。 公元九一九年,康拉德死後由薩克森公爵亨利 一世繼位,正式創建德意志帝國,開創薩克森 王朝統治德意志的歷史。他崇尚武力,吞併洛 林、擊退匈牙利人的進攻,此時王國的版圖包 括今日的荷蘭、德國、瑞士和奧地利。 公元九三六年,亨利一世之子奧托一世在 亞琛被德意志公爵推選即位。他加強中央集權 ,削弱地方勢力,於公元九五五年在萊茵河畔

擊敗匈牙利軍隊,國勢鼎盛,聲威大震,德意 志的統治地位更形鞏固。 神聖羅馬帝國崛起 公一兀九六一年,奧托(Otto)一世應教皇 約翰十二世之邀前往義大利,翌年教皇在羅馬 城親自為他加冕,始創神聖羅馬帝國。他與教 皇締結「奧托特權協定」調整彼此問關係,也 擴大了教皇的世俗權力,使他成為基督徒的世 俗首腦和教會的保護人,皇權至高無上,各地 公爵都俯首聽命,史稱「第一帝國」。 公元九七三年奧托一世駕崩,子孫治國無 出其右者,中央集權大為削弱。一○二四年, 德意志諸王和神聖羅馬帝國諸皇帝的薩克森王 朝絕嗣,施瓦本的康拉德當選為德意志國王, 他是薩利安法蘭克人,由而薩利安(Salian) 王朝取代了薩克森王朝。 康拉德二世於一○二七年加冕為神聖羅馬 帝國皇帝,取得對勃艮第王國的宗主權,他雖 試圖重建德意志聲威,但各地諸侯利用教皇和 皇帝問的矛盾擴大勢力範圍,皇權日益衰落。 其子亨利三世於一○三九年接位繼續父親稱霸 東方的政策、竭力結束基督教與諸侯問的戰爭 ,獲得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的統治權,並支持 克呂尼派的宗教改革,企圖重建查理大帝式的 神權統治而稱霸西歐。在位期問曾廢黜三名教 皇、任命四名日耳曼教士擔任教皇,但後期受 到教俗雙方的反對,帝國又陷入分裂狀態。 一○五六年年僅六歲的亨利四世繼位,由 專制的母后攝政,一○六二年發生科隆主教率 諸侯綁架幼王造反的情事。一○六六年亨利親 政,為恢復舊有王權,重用家臣,與薩克森貴 族和農民發生衝突,亨利曾一度逃亡沃姆斯, 一○七三年獲得最後勝利。他曾與教皇格列高 利七世因主教敘任權而有長期的爭鬥,教皇曾

兩度開除他的教籍,並於一○八○年承認諸侯 於一○七七年所推選的施瓦本公爵魯道夫為國 王。但反被亨利成功的運用了貴族利益與教會 矛盾而廢黜了格列高利。一○九○年他企圖採 取軍事手段進兵義大利、解決教會爭端不幸被 困時,國內諸侯以其次子亨利五世取代王儲康 拉德,最後父子操戈,一一○五年被兒子囚禁 逼宮,次年去世。這是當時典型的小邦林立、 諸侯國王公紛歧、主教國政合一的紛擾複雜關 係,致有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內戰。 一一三八年亨利五世死後無嗣,霍亨斯道 芬家族的康拉德繼承舅父的王位,成為德意志 皇帝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康拉德三世,霍 亨斯道芬王朝於是開始。霍亨斯道芬王朝承襲 前朝國策,參與義大利事務,並與教皇抗衡, 一度重振皇室聲威,也出現了幾位精明能幹的 國王,如紅鬍子腓特烈一世、亨利六世和聰穎 過人的腓特烈二世等,他們都為德意志的文化 和經濟帶來新的活力,但仍無力建立高度中央 集權,諸侯林立、封建割據局面持續。 一二一二年至一二五○年腓特烈二世在位 期間,為保持帝國與西西里王國的控制權,曾 與教皇國及貴族作激烈的爭逐。一二四五年教 皇英諾森四世宣布廢黜腓特烈二世的羅馬帝國 皇帝及其子德國國王康拉德四世,提名拉佩斯 為德王,康拉德率兵南征,拉佩斯被迫放棄德 意志、去西西里當國王。一二四七年拉佩斯去 世,荷蘭伯爵威廉當選為德國國王。一二五四 年,康拉德四世駕崩,兩年後威廉也逝世。 一二五七年,英王亨利三世之弟、康沃爾 伯爵理查德與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十世都試圖 以賄賂競選帝位,引起教皇烏爾班(Urban) 四世於一二六三年發布「選帝諭」,確定由七 名選帝侯選舉皇帝。當時內戰頻繁政治混亂, 史稱「大空位時期」。 一二六八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斯坦丁 在義大利戰敗被俘,送上斷頭台。一二九八年 至一三○八年,哈布斯堡王室魯道夫一世長子 阿爾貝特(Albert)一世在位,被反對世襲的 諸侯阻擾,經過艱辛方獲得的王位,最後竟為 姪兒暗殺。繼任的是盧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 他企圖恢復霍亨斯道芬家族帝國又掀起內戰, 一三一三年在進軍攻打那不勒斯時病死軍中。 一三二二年巴伐利亞公爵路易四世當選德 國國王,教皇不予承認,路易集結各選帝侯於 一三三八年發表「倫斯宣言」,聲稱多數原則 可無視教皇之命令,並於法蘭克福議會上訂立 帝國法律,違者視為叛逆罪。後來有五名選帝 侯背離路易,教皇克雷芒六世醞釀新的選舉。 一三四六年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當選為 國王,一三五五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鑒於選舉糾紛往往釀成內戰,乃於一三五六年 發布「金璽詔書」,重申一三三八年倫斯宣言 中的多項原則,確定美因茲、科隆、特利爾三 名大主教及萊茵伯爵、波希米亞國王、布蘭登 堡邊侯、薩克森公爵等七名選帝侯,皇位不再 世襲,只是一個榮譽的頭銜而已,神聖羅馬帝 國名存實亡。 皇權的沒落,導致諸侯紛起,各霸一方。 尤其一三七六年至一四○二年在位的查理四世 之子文策斯勞斯(Wenceslas)懦弱無能,甚至 久住波希米亞終日宴飲,視戰端紛亂於不顧, 一三九四年被堂兄弟摩拉維亞領導的權貴囚禁 於奧地利,一四○二年為諸侯擁立的同父異母 弟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國王所廢。 當時布拉格教區牧師胡斯(Jan Hus)以捷 克語布道,一四一○年被教皇逐出教門,胡斯 痛斥教廷銷售贖罪券為非法行為,得到許多貴 族及平民擁護。西吉斯蒙德誘勸胡斯參加康斯 坦茲會議,一四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將其逮 捕,翌年處以火刑,引發「胡斯教徒戰爭」, 但胡斯派內部分裂,被西吉斯蒙德擊敗。 西吉斯蒙德死後無嗣,由其女婿奧地利公 爵、哈布斯堡家族的阿爾貝特二世繼位,兼領 兩個家族領地,權勢顯赫,但在位僅一年,於 一四三九年出征土耳其時戰死。 翌年堂弟腓特烈三世繼位,由於與王公們 不和,幾乎完全不理德意志政事。一四五二年 前往義大利倫巴底接受王冠,是由教皇在羅馬 加冕的最後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此時土耳 其人再度入侵,維也納失守,腓特烈三世外逃 。一四八六年其子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 一世被美因茲大主教等人選立為德王,但保留 了腓特烈三世的皇帝稱號。 到十五世紀末,德國境內有大小幾百個公 國,兵禍連年幾無寧日。為抵抗貴族、教皇的 剝削,哥達、沃姆斯、黑森林等地的農民紛紛 揭竿而起,聲勢浩大,尤以阿爾薩斯的「鞋會 」為最,提出廢除教會法庭及減稅等要求,影 響所及終於在一五二四年爆發農民戰爭。 一五一七年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下, 維滕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 論綱」(Ninety-five Theses),反對天主教教會 的權威,斥責教皇以重建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名 在德國兜售多年的贖罪券為私人償債,提倡路 德新教,一時之間反對天主教會的運動席捲德 意志每個角落,是德國宗教改革之始。皇帝查 理五世於一五二一年發布「沃姆斯敕令」,反 對宗教改革、放逐路德,向新教宣戰,他同時 要應付法國和荷蘭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內憂外 患,雖在一五四七年戰勝新教諸侯的「施馬爾 卡爾登同盟」,但一五五二年又落敗,不得不 在一五五五年,批准弟弟斐迪南德與新教徒達 成的協議,承認新教和天主教的平等地位。查 理五世予各諸侯國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然一 旦選定,臣民們必須遵守,否則就要遷居別國 ;全國因而出現國教不統一的局面,但宗教改 革的奮鬥過程,喚醒了社會改革的新思潮,同 時對德意志封建制度也有極大的衝擊。 歐洲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的「三十年 戰爭」,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與德意志諸侯 在爭取歐洲均勢的爭戰,後來演變為政治衝突 及宗教對立的全歐性戰爭。當時在西歐,有法 國和荷蘭聯合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分支西班牙 和奧地利;東歐則為波蘭與哈布斯堡王朝對抗 瑞典和俄國;同時瑞典和丹麥又在爭奪波羅的 海的海上霸權。因宗教改革而長期處於分裂之 中的德意志,政治和宗教的糾紛都有著外國勢 力的參與,夾雜著歐洲國家的衝突,德國是主 戰場,狼煙四起、民不聊生。戰爭最後以簽訂 「西伐利亞和約」而結束,除法國、瑞典及其 盟友得到大片土地、承認荷蘭和瑞士的獨立外 ,德意志諸侯的主權雖獲得確認,但已削弱了 皇帝和選帝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徒、路德宗 信徒和喀爾文宗信徒地位平等,使整個德意志 生活水準倒退了兩百年,國力大減,全國分裂 成三百六十多個公國和一千多個騎士領地,皇 帝成為有名無實的法律、制度監護人。 此後將近一個世紀裡,德國又發生了一七 ○一年至一七一四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一七○○年至一七二一年的北方戰爭、一七三 三年至一七三五年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一七 四○年至一七四八年的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 一七五六年至一七六三年的七年戰爭,最後形 成霍亨索倫家族、以布蘭登堡為主取名的普魯 士,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爭雄局面。 十八世紀是歐洲啟蒙運動蓬勃興起的時代 ,其主要理念是人生來平等,都一旱有平等的權 利,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些出色的思想就是一七七六年的美國獨立宣 言、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的精髓。 而在此時期的德國,既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 又沒有敢於反對封建君主的成熟資產階級,各 自為政的諸侯小國心胸狹隘、目光短淺,無法 形成統一的政治意志,英法等國蓬勃發展的啟 蒙思潮傳到德國,僅局限於紙上談兵。 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後,德意志各邦加 速向資本主義發展,在封建割據的德國境內,| 普魯士和奧地利崛起成為兩個具決定性作用的 勢力中心。一七九三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反 法同盟,企圖以武力進行軍事干涉,從而打擊 資產階級革命,同時奪回美因河和萊茵河西岸 地區,不料法國一怒之下大舉興師,打得普奧 聯軍潰不成軍,只好割地求和,讓出萊茵河東 岸地區,德、法兩國從此結下世仇。一七九九 年,拿破崙上台執政後,對法國佔領下的原德 國領土重新劃分,取消或合併了許多小公國,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大邦國,大大改變了各地諸 侯割據的局面,儘管原動機是為了法國的利益 ,但無疑為日後德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一八○六年,拿破崙把德國西部和南部的 十六個諸侯國合併成立了「萊茵同盟」,同時 令這些諸侯國全部退出神聖羅馬帝國。同年八 月六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西斯二世摘下 皇冠,神聖羅馬帝國壽終正寢,他本人回到自 己的領地奧地利大公國,宣布奧地利獨立,由 自己出任國王,改稱法蘭西斯一世。 一八一二年拿破崙在俄境慘敗,他在歐洲 所建立的統治體系開始瓦解,但普、奧兩國仍 在他的統治之下。戰敗後的普魯士進行了一系 列改革,但國王腓特烈• 威廉三世優柔寡斷, 第二次和第三次聯盟戰中奧地利都抱持中立觀 望態度,在改革家施泰因(Stein)男爵的極力 鼓動下,才下決心對拿破崙宣戰。第一仗下來 ,拿破崙損失不大,奧地利出面調停,並向法 國提出歸還領土的要求,遭到拿破崙的拒絕, 被激怒的奧地利人加入反法同盟。 一八一三年十月,普、奧、俄、瑞典四國 聯軍在萊比錫城郊大敗法國,德意志各邦擺脫 了拿破崙的統治。一八一四年三月二十日,四 國聯軍佔領巴黎,拿破崙王朝覆滅。 同年的維也納會議恢復普、奧兩國原先享 有的領土主權,但德意志人建立自由統一民族 國家的願望,只獲得一八一五年由三十五個邦 國和四個自由市組成的「德意志邦聯」替代。 在梅特涅(Metternich)的影響下,一八一九 年頒布卡爾斯巴德法令,鼓吹君權、反對立憲 。這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體,各邦國都享有獨立 的主權,仍然各自為政,設在法蘭克福的同盟 議會是唯一維繫的機構,由各邦國指派的代表 組成,大權操縱在普魯士和奧地利手中。 幾經戰亂兩度統一 十九世紀德國經濟發展迅速,由於大臣施 泰因(Karl Stein)、哈登貝格(Hardenberg) 等人的勵精圖治,城市自治及軍政改革都頗具 成效。一八一八年普魯士廢除國內關稅法令, 取消重重關稅,以示與鄰近各邦建立自由貿易 關係。一八二八年,普魯士與黑森― 達姆施塔 特邦簽署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一八三四年, 普魯士聯合各邦組成除奧地利及西北沿海地區 外的關稅同盟,建立德意志各邦的自由貿易區 ,這也是統一德國的重要步驟之一。一八三五 年修建第一條鐵路,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 一八四八年初德國爆發「三月革命」,民 眾要求組建統一的德國,並於同年五月十八日 在法蘭克福召開首屆國民議會,尋求制憲以統 一祖國,但在會議上,兩大派系意見相背,大 德意志派擁護奧地利領導,小德意志派則推崇 普魯士,幾經協調才制定第一部憲法,推行君 主立憲制。由於幾百年來諸侯習慣的分裂割據 不願放棄各自領地,及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 奧地利宣布廢除一八四九年的憲法,普魯士也 由保守勢力控制立法,一些小邦更是游離零亂 ,統一大業困難重重。

十九世紀中後期德意志經濟繁榮,由農業 轉向工業,由貴族轉向資本家,重心由鄉村轉 向城市。一八七○年工業產值居世界第二位, 新的經濟要求新的政治,國家的分裂狀況嚴重 阻礙德意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但統一已 是歷史的必然,權力再分配的時機也已成熟。 一八六一年威廉一世即位,推行現實政治。一 八六二年威廉一世因普魯士議會否決了他的擴 軍計劃準備退位,俾斯麥勸他繼續主持朝政, 由他出任普魯士宰相協助。俾斯麥上臺後解散 議會,推動以武力統一德意志,強調統一要用 鐵與血的政策,同時大力推廣普魯士在德意志 的影響,堅持透過權力來維持穩定。 這位「鐵血宰相」同時以加強軍事力量作 為施展外交的手段,經由三次王朝戰爭實現德 意志的統一:一八六四年,普魯士戰勝丹麥, 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 荷爾斯坦地區由普 奧共管;一八六六年不惜同室操戈,在「七星 期戰爭」中打敗奧地利,把它趕出德意志同盟 ,掃除統一的大障礙。翌年成立了以普魯士為 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聯,結束普奧爭雄的局面; 在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的普、法戰爭中, 最終普魯士獲勝,進而兼併南方諸邦。同年一 月十八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 冕為德國皇帝,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德意志 長達九百五十二年的分裂狀態,建立德意志帝 國,史稱「第二帝國」。俾斯麥出任德國第一 任首相,實現了他的預言「讓我們把德國扶上 馬,它便會策馬奔騰」。 重新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由四個王國、五 個大公國、十七個公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 、不來梅等三個自由市組成,採用一八六七年 憲法。俾斯麥對內採取保護農業、發展工商業 ,並發動文化鬥爭,反對天主教,鎮壓社會民 主黨。在外交方面,他策動一八七三年及一八 八一年的德、俄、奧兩度的「三帝同盟」,旨 在孤立法國,但都因奧、俄在巴爾幹島的利益 衝突,未到期而中止同盟關係,然而這時的德 意志正蒸蒸日上的在歐洲崛起,而且在非洲和 太平洋地區建立了殖民地。 一八八八年德國皇帝三度易人,史稱「三 皇之年」。最先是九十一歲高齡的老國王威廉 一世駕崩;皇太子腓特烈三世以癌症末期生命 垂危而繼位,但登基僅九十九天就死亡;皇位 傳給他的兒子二十九歲的威廉二世。這位狂妄 的年輕國王企圖獨斷獨行,加上俾斯麥晚年政 策僵化,民怨四起,鐵血宰相被迫於一八九○ 年辭職。 德國的統一為經濟的蓬勃發展創造有利的 社會環境,進入二十世紀後,德國由自由經濟 發展為壟斷資本主義。一九一三年德國工業產 值在世界上已超過英、法,僅次於美國。為了 爭奪海外殖民地,歐洲各國問衝突日益劇烈。 一九一四年八月德國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兩百萬士兵戰死沙場,且慘遭敗績,戰爭末 期,民眾怨聲載道,各地爆發革命,大勢已去 ,國王威廉二世引退逃往荷蘭的多倫,一九四 一年去世。一九一九年六月德國以戰敗國身分 簽署几爾賽和約,割地賠款廢除軍備,去帝制 改共和政體,除海外殖民地外,還失去原有領 土的八分之一和原有居民的十分之一。社會民 主黨極左派「斯巴達克思派(Spartacus)」領 袖李卜克內西試圖建立蘇維埃共和國,但該黨 多數派搶先成立共和政府,與興登堡妥協以對 付革命,李卜克內西於柏林遇害。 一九一九年二月六日國民議會在威瑪召開 ,成立共和國,艾伯特(Ebert)當選為總統, 謝德曼任總理,同年二月十六日議會投票通過 威瑪憲法,改稱「威瑪共和國」。一九二五年 ,艾伯特總統去世,七十七歲的陸軍元帥興登 堡(Hindenburg)當選為總統,這時德國經濟 崩潰,工潮不斷,社會動亂,納粹黨徒在各地 騷動,內閣危機頻仍,加上一九二九年世界性 經濟危機爆發,德國政治、經濟一片混亂,大 家寄望能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出來組織政府, 於是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為議會第 二大黨,這些都替納粹黨徒的掌權提供了有利 的條件。一九三二年興登堡連任總統,一九三 三年一月任命希特勒組閣,他的國家社會主義 (NAZISM即納粹主義)運動以革命的姿態上 台,結合極端反民主傾向和瘋狂的排猶主義, 並通過國會縱火案清除異己,取締除納粹黨外 的一切政黨,大肆迫害猶太人,利用黨衛軍和 蓋世太保在全國建立恐怖的法西斯主義統治, 成千上萬的人未經法律程序關進了集中營。 一九三四年八月興登堡病故,希特勒獨攬 總統、總理和三軍統帥大權於一身,正式命名 為「第三帝國(Third Reich)」,實行法西斯獨 裁統治,結束威瑪共和國短暫的十四年壽命。 希特勒是奧地利人,他對自己的祖國懷有 莫名的厭惡,而對德國則寄以厚望。上台後勵 行獨裁政治,對內積極重整軍備,發展工商業 ;對外利用英、法、蘇三國問的矛盾,擴張軍 備,蓄意侵略,作破壞凡爾賽條約的冒險。一 九三五年,義大利侵略衣索匹亞,英、法兩國 並未作有效的制裁,使德國大受鼓舞,重新武 裝萊茵河區,並於一九三六年形成德、日、義 三國軸心,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此時期的德 國已經擁有非常強大的武力,僅一九三八年至 一九三九年軍費開支就高達一百六十億帝國馬 克,成為歐洲軍事強國。 一九三八年,德國佔領奧地利;一九三九 年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野心越來越大,終於 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入侵波蘭,並與蘇聯締 結互不侵犯條約。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戰爭初期,英法聯軍只宣不戰,德 國橫掃歐洲,先後攻佔了波蘭、挪威、丹麥、 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希 臘、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 宛等十三個國家,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 亞、匈牙利和芬蘭五國淪為德國的附屬國。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清晨,希特勒撕 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集中三百萬大軍向蘇聯 發動閃電戰,全世界五十三個國家對德宣戰, 終因國土狹小,資源有限,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中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一九四三年英、 美聯軍攻入義大利,蘇聯也發起反攻。一九四 四年,英、美聯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盟軍進 抵萊茵河,蘇軍席捲巴爾幹半島。一九四五年 四月底柏林失陷,四月三十日希特勒為逃避審 判、在他的地下指揮部自殺;五月七日,鄧尼 茨(Admiral Donitz)率德軍向盟國無條件投 降。 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戰後德國 分由英、美、法、蘇四國佔領,蘇聯佔領東部 、英國佔領南部、法國佔領西部、美國佔領西 北部,首都柏林由四國分佔。由於戰時盟軍的 大規模轟炸,大都市受到嚴重破壞,人口也分 散各地,政府機構已完全消失,當時德國的最 高權力機構是盟國最高軍事管制委員會,凡事 均須四國軍事長官一致同意後才能施行,曾對 德採取解除武裝、取締納粹組織、逮捕和審判 納粹戰犯、拆除德國工業設備以作戰爭賠款, 分散過於集中的壟斷經濟等一系列制裁措施。 在面對的重建德國事宜,四國在各自佔領區內 各行其是,後因蘇聯與美、英、法三國之間制 度及意識型態的不同,導致東西德分裂。 一九四八年六月,美、英、法三個佔領區 合併,九月在波昂召開由各州議會代表組成的 制憲會議,同時進行幣制改革,在西德使用由 美國發行的新馬克。出於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 的,蘇聯佔領軍於同月二十四日封鎖了全部通 往西柏林的水陸交通,並停止一切能源供應。 為了衝破封鎖,保全插入蘇聯佔領區心臟的西 柏林,西方國家建立了「空中走廊」,西柏林 兩百萬市民的生活用品全部用空投供給。 一九四九年德議會理事以多數票通過基本 法,並舉行第一屆聯邦議會大選,基民鹽主席 艾德諾(Konrad Adenauer)被選為第一屆聯邦 政府總理,自民黨人特奧多爾• 豪伊斯為總統 ,組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西德,定都波昂。 一九五四年,倫敦和巴黎會議通過協定, 次年五月生效,恢復西德主權,結束德國被佔 領狀態,同時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美、 英、法仍在西德擁有駐軍權。 蘇聯東佔領區於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退 出「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針對西德的幣制 改革、蘇聯在東佔區也發行新馬克。一九四九 年五月三十日,在第三次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 憲法,同年九月二十日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 和國(German Democrtic Republic),簡稱東 德。十月十日,蘇聯政府向東德正式移交管理 權力,皮克(Wilhelm Pieck)為首屆民主德國 總統。於一九五○年和一九五六年先後加入經 濟互助委員會和華沙公約組織。俾斯麥統一德 意志帝國七十八年後,德國再次走向分裂,在 德國的土地上出現兩個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經 濟型態的東、西德國。 從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一年,約有三百五 十萬名東德人逃往西德,而且大多是高級知識 份子、技術人員,因之東德政府在一九六一年 八月十三日發布命令以鐵絲網封鎖西柏林,後 來改修築了混凝土圍牆,封鎖一切交通往來, 這就是有名的「柏林圍牆」。 一九六八年東德通過新憲法,規定在平等 基礎上維護兩個德國的正常關係;西德則堅持 兩個德國非互為外國、沒有兩個德意志民族。 一九五四年倫敦和巴黎會議成立協定,予西德 完全獨立。次年五月,西德成為主權國家,並 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時與蘇聯建立外交 關係。 在一九五七年的大選中,艾德諾繼續執政 。一九五九年呂布克(Heinrich Lubke)當選 總統。由於內政危機,艾德諾於一九六三年辭 職,一九六五年艾哈德(Ludwig Erhard)當選 繼任西德總理,但他也不能改變現狀,在經濟 衰退和政府內部爭執的雙重壓力下,於一九六 六年被迫辭職。同年十二月,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出任總理。一九六九年大聯 合失敗後,社民黨與自由民主黨以些微勝數組 成聯合政府,由布蘭特(Willy Brandt)當選總 理,古斯塔夫.海涅曼(Heinemann)任總統 。他推行「新東方政策」,努力改善西德與蘇 聯、東歐及東德的關係。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 十一日,東、西德簽訂基本條約,雙方同意在 平等基礎上發展睦鄰關係,放棄使用武力,互 相尊重並共謀解決實際問題。 一九七四年布蘭特因總理辦公室成員的間 諜案件而辭職,施密特(Helmut Schmidt)繼 任總理,同時期由瓦爾特• 謝爾任總統。由於 執政聯盟內部對經濟危機、外交政策及安全政 策上存在嚴重分歧,施密特於一九八二年因不 信任案而下台。接下來由柯爾(Helmut Kohl) 執政十六年之久。 東德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建國後實行總統制 ,一九六○年第一任總統皮克逝世,國務委員 會取代總統履職,分別由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維利.斯多夫、埃里希• 何內克及 克倫茨任國務委員會主席。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七日東德政府集體辭職,九日開放東西德邊界 ,在此情況下,組成以莫德羅為首的新聯合政 府。一九九○年三月十八日,東德舉行議會自 由選舉,由基民豐、自由民主聯豐和社民黨組 成聯合政府,德梅齊埃為總理。聯合政府實行 市場經濟,解散國有企業,開始經濟私有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東西德雙方對峙狀態 緩和,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簽訂條約互 相承認,一九七三年九月雙方同時加入聯合國 。一九八二年上台的西德聯邦總理柯爾,也一 直致力於東西德的統一。一九八九年下半年, 東德局勢發生重大變化,蘇聯在經濟形勢嚴峻 的情況下進行政治改革,東德領導人共黨頭子 何內克(Erich Honecker)下台後投靠前蘇聯 ,最後仍被迫回到德國接受謀殺罪名的審判, 一九九三年前往智利而客死異鄉。 一九八九年也是東西德統一的重要階段, 五月匈牙利單方面開放匈、奧邊界,為東西德 邊界的開放打開第一個缺口。同年九月三十日 西德外長根舍宣布,准許在駐東歐各國使館裡 尋求政治庇護的東德公民進入西德,當年就有 三十四萬多名東德公民湧入西德。 為阻止東德人西逃,何內克政府於十月三 日封鎖與捷克的邊界,在東德政府建國四十週 年國慶的這一天,東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 ,以及其他各大中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要求 「民主、自由和人權」的示威遊行,東德的形 勢則更加惡化。同年十月十八日,何內克辭職 ,但繼任的克倫茨政府並不能平息反政府的示 威運動,反而導致了柏林五十萬人的大遊行, 矛頭直指德國統一社會黨和東德政府,要求執 政黨下台,實行經濟自由化、政治多元化及自 由選舉。 面對這種難以控制的動蕩局勢,東德政府 一毫無辦法,部長會議及政治局先後集體辭職。 十一月九日,政治局委員、黨中央發言人、東 柏林第一書記沙博斯基在東柏林新聞中心的記 者招待會上宣布,任何人可以隨意申請出國, 並將很快得到批准。這無疑是默許東西柏林開 放,允許東西德公民自由往來;東德政府也開 放禁錮已久的柏林圍牆,人民憑身分證即可前 往西柏林。

在波蘭訪問的西德總理柯爾聞訊即刻趕回 西柏林,發表演講支持東德人民要求統一的願 望,並保證東德人民將獲得與西德公民同樣富 裕的生活。柏林圍牆開放後,東德每天都有幾 十萬人湧向西德,這一現狀把東西德的統一問 題提到新的高度。十一月十七日莫德羅聯合政 府提出與西德建立「條約共同體」,柯爾同月 二十七日提出兩德統一的「十點計劃」引起極 大的迴響,東、西德各政黨及民眾都熱烈支持 ,要求實現統一。同年十二月十九日柯爾與莫 德羅開始會談,經兩德立法機構認可。 德國的統一問題,其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遺留下的,一九四五年波茨坦協議中就明確規 定,英、法、美、蘇負有對德簽訂和約和統一 的責任,故德國的統一還需國際社會的表態與 支持。剛開始時美、蘇、英、法等大國都採取 反對和抵制的態度。為此,西德總理柯爾一方 面竭盡全力創造統一有序的內部環境,一方面 進行多方解說,曾多次聲明德國的統一將在歐 洲聯合進程中實現,統一後的德國既會注意到 西歐各國的利益和安全,不會對任何鄰國提出 領土要求,也不會對蘇聯的安全和利益構成威 脅。在統一已成為必然趨勢和西德的盡力爭取 下,美、蘇及周邊國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一九九○年二月,在渥太華舉行北約組織 和華約組織二十三國外長會議,西德外長根舍 在會上提出「二加四」方案,建議由東西德和 美、英、法、蘇各外長組成外長會議,專門討 論德國統一問題;獲得正面回應,五月在波昂 舉行第一次會談。同月十八日,兩德簽署「經 濟、貨幣和社會聯盟條約」,西德馬克取代東 德馬克,實現貨幣的統一。七月十五日柯爾第 二次訪蘇,簽訂確立兩國新關係的條約,保證 向蘇聯提供大規模經濟和技術援助以換取蘇聯 支持。八月三十一日簽訂「政治聯賬條約」, 確定將西德的制度全面引入東德。同年九月十

二日變六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最後一次「二加 四」會談,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 ,規定四大國停止對德的權利和責任,統一後 的德國享有完全的主權。與此同時,駐柏林的 美、英、法三國盟軍司令部舉行會議、簽署文 件,宣布結束對柏林的佔領使命。九月二十三 日聯邦總統里夏德• 馮• 威茨澤克簽署統一條 約,並隨之生效,東西德完成了從法律上的統 一。十月三日,分裂長達四十多年的東、西德 重新實現統一,定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十二月二十日德國大選後的首屆全德議會 在柏林正式舉行。一九九四年大選,由赫佐格 (Roman Herzog)出任總統。一九九八年十月 二十七日,在德國第十四屆聯邦議院的制憲會 議上,社民黨黨魁施羅德(Gernard Schroder) 當選為聯邦議院第七任總理,新一屆德國政府 正式成立。一九九九年五月,在德國議會第二 次聯邦大會投票中,與施羅德同為社會民主黨 領導人物的約翰• 勞(Johannes Rau)多數票 當選為德國戰後第八任總統。同年,德國從波 昂遷都柏林,完成東西德統一的最後一件事; 歐洲單一貨幣也於當年在德國正式通行。 採議會共和制政體 為維持國家過渡時期新秩序,一九四八年 七月艾德諾領導進行「基本法」起草,一九四 九年五月八日,由各州議會代表組成的議會委 員會投票通過。一九九○年又根據德國統一條 約的基礎,改寫「基本法」有關條款,共十一 章一百四十條,十月三日起生效。這部臨時性 大法,也是德國統一後的唯一根本大法。 根據基本法德國是擁有立法、行政和司法 自治權的聯邦制共和國。採議會共和制政體, 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和郵電等均屬 聯邦管轄。在基本法前言中明確闡述,德國的 統一和自由要在全體德國人民的自決中實現。 同時規定:人的尊嚴不可侵犯,人民有信仰自 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遷居自由。立法機 關的國會,以及政府、法院、行政機構、警察 和軍隊,一律嚴格遵守這些基本權利。為避免 威瑪共和國和希特勒時期的歷史悲劇重演,基 本法取消了總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此法的修改 必須由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同意和聯邦參議院 三分之二通過方能進行,而且聯邦制的國家制 度、三權分立、民主制、法治和社會福利等原 則是不能修改的。 「基本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名義上的元 首,沒有實權,由聯邦大會代表全國人民間接 選舉產生。在選舉時最多可以進行三次投票, 前兩次需要超過絕對多數的六百七十票才能當 選,如果無人得到絕對多數票,則得票最多的 兩位候選人在第三次投票中,較多數者就可當 選。總統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一次。聯邦不 設副總統,總統因故不能履職時,由聯邦參議 院議長代職。 聯邦總統在國際上代表國家,進行一些禮 儀性活動,如代表德國任命駐外使節、接受外 國使節遞交國書及與外國簽署條約,對內任免 總理、內閣成員和聯邦法官,簽署和頒布法律 、法令、審查並公布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 、行使赦免權等。當議會未通過對聯邦總理的 信任案時,總統還可根據總理的建議,解散議 會,舉行新的大選。不過,總統簽署的法律和 法令,須經聯邦總理簽署才能生效。聯邦總統 以其獨特的形式,體現一個統一的國家,代表 著國家內部秩序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國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採兩院制,由 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在權限方面,對 涉及憲法、與聯邦制度有關、或關係各邦利益 的主要法律時,兩院權力相等。但聯邦參議院 的權限遠小於聯邦議院,只在立法方面對聯邦

議院發生牽制作用,對授權國務總理組閣或推 翻政府一事則無權過問。所以聯邦議院在德國 的政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性。 聯邦議院是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 機構,由議長、副議長、書記員、議員組成的 若干專門問題委員會和長者委員會組成。議長 由議院中力量最強的黨派選舉產生,主要職責 是召集和主持聯邦議院全體會議,組織議院的 各項活動。副議長由議會政黨協商選舉產生, 由參加議會的政黨中各選一名,協助議長工作 。書記員則按各政黨擁有議會席位的比例選舉 產生,他們除協助議長工作,還與聯邦議院會 議執行主席共同監督和審查議會情況。長者委 員會是由各政黨威望較高的知名人士組成;議 長擔任主席,主要任務是討論議院的議事日程 、協調各種各樣的衝突與矛盾。 聯邦議院共六百零三名議員,以直接、自 由、普遍、平等和不記名方式選舉產生。凡年 滿十八歲或在德國住滿三個月的合法公民都有 選舉權,年滿二十一歲具選舉權者都有被選舉 權。議員的主要職責是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 的執行、控制國家的財政預算、選舉與撒換總 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政府的工作等。 德國實行複雜的兩票比例選舉制,選票的 左半頁為第一張選票,用以選舉所在選區的候 選人,即個人議員。右半頁為第二張選票,用 以選舉政黨。 聯邦參議院由十六個州政府成員或全權代 表組成,共有六十八名參議員,主要代表各州 利益,參與聯邦立法和監督政府。參議員由各 州政府成員或全權代表組成,同時可由各州政 府任命或召回。他們都具有雙重身分,一方面 擔任州的職務,同時又擔任聯邦的職務,隨著 州議會選舉產生,並隨州政府的改組而更換。 其數量視各州所轄區域的大小和人口的眾寡而 定,使各州的地位在聯邦中也有差別。在議會 投票時,同一州的參議員必須意見一致。在立 法過程中,几是涉及各州利益的法律,必須有 參議院的明確同意方可生效,對聯邦議院通過 的其他法律,參議院也可提出異議予以否決。 當兩院出現分歧時,由調解委員會出面調停, 參議院議長由各州州長輪流擔任一年。 行政權屬於聯邦政府,亦即內閣,由聯邦 總理及各部部長組成。總理是政府首腦和國家 最高行政長官,也是內閣成員中唯一由聯邦議 院選舉產生的重要人物,對議會負責,總理擁 有很大的實權,他不僅主持內閣、領導政府各 部門、決定政府的施政方針、實施聯邦議院通 過的法律、確定副總理和各部部長的人選,有 權在緊急狀態下直接指揮三軍。此外,總理還 要履行經常向總統作書面、口頭報告政事的義 務。當聯邦議院對總理表示不信任時,總理可 以要求議會對他投信任票,如僅獲少數贊同, 他還可以建議總統解散議院,提前舉行大選。 議會如果通過「建設性不信任案」,則將更換 總理,但議會需同時以多數票選出繼任者時, 才可更換原總理。 內閣除總理和兼外長的副總理外,還設有 內政、國防、經濟、財政、經濟合作、法務、 交通、環保、衛生、建設、家庭與婦女、食品 和農林業、內部關係、勞工和社會事務、城市 建設、研究技術、教育和科學、聯邦特別任務 等部,各部部長則對總理負責。 全國行政區共劃分為巴登― 符騰堡( Baden-wurttemberg)、巴伐利亞(Bavaria)又 名拜恩(Bayen)、柏林(Berlin)、布蘭登堡( Brandenburg)、不來梅(Bremen)、漢堡( Hamburg)、黑森(Hessen)、梅克倫堡― 前波 美拉尼亞(Mecklenburg)、下薩 克森(Niedersachsen/Lower Saxony)、北萊茵 -威斯特法倫(Nordrhein-Westfalen/Northrhine Westpharia)、萊茵蘭― 普法爾茨(Rheinland-

Pfalz)、薩爾(Saarland)、薩克森(Sachsen/ saxony)、薩克森― 安哈爾特(Sachsen-Anhalt/ Saxony-Anhalt)、石勒蘇益格― 荷爾斯坦( Schleswig-Holstein)、圖林根(Thuringen)等 十六州,其中柏林、漢堡和不來梅為城市州。 在國家基本法的規範之下,每個州都有自 己的州憲法,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方面擁有廣 泛的自治權力,但主要範圍為警察事務、鄉鎮 法、各級學校和廣播、報刊等。聯邦的權力高 於州的權力,彼此之間是相互監督、相互制約 和配合的關係。 司法權屬各級法院,聯邦憲法法院是最高 法院,設在卡爾斯魯厄,由兩個判決委員會組 成,各有八名法官,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 選出八人,由總統任命,任期十二年,不能連 任。憲法法院的職能主要是解釋基本法、監督 基本法的執行、裁決聯邦與州之間或聯邦各機 構之問的紛爭,以及涉及基本法的各種事宜, 同時負責審查聯邦和各州的立法是否符合基本 法,只要憲法法院宣布某項法律違反基本法, 該法就不得實施。憲法法院還有權裁決政黨是 否企圖推翻國家制度,而指令該黨解散。此外 ,當公民的基本權利受到國家侵犯,在向各級 法院起訴無結果時,可向聯邦法院上訴。聯邦 法院的判決對國會、政府、各級法院和社會團 體都具有約束力,即使是聯邦總理和總統,也 必須服從憲法法院的裁決。 除了憲法法院,德國的司法體系還由以下 幾部分組成:普通民事法院,分為初級法院、 州法院、州高等法院和聯邦法院,主要負責審 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民事調解;前兩級法 院初審民事案件,前三級法院初審刑事案件, 後兩級為上訴和復審。行政法院分初級行政法 院、高級行政法院或高級行政法庭、聯邦行政 法院,主要審理福利法院、財政法院和普通民 事法院審理之外的案件;財政法院有初級財政 法院和聯邦財政法院,主要負責稅收和捐稅方 面的糾紛;勞工法院有初級勞動法院、州勞動 法院和聯邦勞工法院,主要審理因勞資問題而 出現的各種糾紛;社會福利法院分初級、州級 和聯邦級福利法院,受理所有社會福利及保險 方面的紛爭。此外,各州都設有州法院。各級 司法機關職責分明、各司其職、不濫用職權。 總共有四千多項法律和法令,以約束人民的行 為、規範社會的秩序。 德國國旗是三色旗,自上而下由黑、紅、 黃三個面積相等且平行的橫長方形組成。關於 三色旗的來歷有種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羅馬 帝國時的士兵穿著紅黃鑲黑邊的上衣,所以國 旗採用三種顏色。另一說為十六世紀時,德國 西南部地區的新教兄弟會,曾經舉著黑紅黃三 色旗武裝起義,三色旗因此而來。還有一種傳 說是十九世紀時為促使德國統一,組成了學生 義勇軍,他們的服裝為黑色披風上佩帶紅色肩 章及金黃色衣扣,以此組成國旗的顏色。但不 論如何,在德國人的心目中,黑、紅、黃象徵 自由和統一。在東、西德分裂期中,東德曾在 旗上加鑲麥穗圖案,一九九○年兩德統一後, 原聯邦德國的三色旗成了德國國旗。通常在機 場、宴會、活動集會場所、大飯店及汽車上所 懸掛的都是三色旗,但在聯邦政府機構及駐外 使館等地所懸掛則為帶有黑鷹國徽的國旗。 德國國徽為金黃色盾徽,盾面上有一隻紅 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色雄鷹,象徵著力量 和勇氣。鷹的淵源在德國最早可追溯到十二世 紀的霍亨索倫家族;在古羅馬時代,鷹被當作 上帝的象徵,具有至高無上的神力。幾個世紀 以來,德國人始終把鷹當成聖鳥,可以帶給德 國幸福和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徽原 版模型燬於戰火,國徽圖案的設計圖紙也全部 化為灰燼,後來在昔日皇家藝術珍品收藏館的 一位普通職員家中找到一個完好的模型,有關

人員以三馬克將其買下,使國徽得以重鑄。 「德意志之歌」為德國國歌,由十九世紀 德國詩人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 法勒斯雷本作詞,交響樂之父弗朗茨.約瑟夫 .海頓所創作「皇帝四重奏」的旋律為曲。這 首歌充分反映了德國人民的心願,號召人們以 民族利益為重,為民族的自由、統一而戰,具 有很強的感染力。 國花為矢車菊(Cyanus),又名藍芙蓉, 是菊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高一公尺多 ,莖葉皆有白色柔毛,葉細長形披針,夏秋開 藍紫色花,有時花為桃色或白色,德國人以它 象徵民族的樂觀、儉樸和愛國。美麗的白鸛為 德國國鳥,視其所築的巢為吉祥之兆。 德意志聯邦政黨多 德國政黨包括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 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社民黨(SPD) ,其前身是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立於一八 七五年,一九三三年被希特勒取締,一九四六 年重組,一九五九年宣布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意 識形態奉行「民主社會主義」,屬左翼政黨。 現為全國第一大黨,擁有聯邦議院三百零六席 。一九六九年至一九八二年執政,一九八二年 大選中失利,淪為最大的在野黨;一九九八年 大選中獲勝,由施羅德重新執政;二○○二年 九月大選繼續執政。 現有黨員一百多萬名,是各政黨中黨員最 多的,成員包括工人、公務員、官員、自由職 業者和家庭婦女等,尤其重視工人階級,在德 國工會中頗具影響力。對內主張提高就業機會 ,改革稅制,縮小貧富差距,提倡男女權利平 等,減少工作時間。對外實行以西方聯盟為基 礎的多元化外交,謀求建立不以武力解決衝突 的世界和平秩序。 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lich-Demokra- tische Union),簡稱基民盟(CDU),是國內的 反對黨,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四五 年,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在戈斯拉召開聯 合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黨,第一任 主席為艾德諾,有七十六萬名黨員,主要成員 是企業家、農場主和知識分子。在戰後的第一 次議會選舉中獲勝,一九四九年執政長達二十 年之久。 在一九六九年大選中失利,退居反對黨地 位。一九八二年東山再起,由柯爾執政,至一 九九八年為社民黨所取代。一九九八年的大選 中擁有聯邦議院二百四十八席,屈居第二大黨 。基民盟在政治上屬保守派,黨員多係基督教 徒,對內主張維護自由競爭制度,強調家庭和 教會宗教價值,提倡自由市場經濟,加強科技 研究,把政府干預經濟減少到最低限度;對外 增強德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擴張歐洲聯 盟,強調歐盟和北約是德國對外政策的基石, 主張建立聯邦制的「歐洲合眾國」及援助第三 世界國家、維護人權。 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 簡稱自民黨(FDP ) ,為中問黨派,是目前最 大的反對黨,成立於一九四五年,有黨員十六 萬名,主要是中小企業主、農場主、一般職員 和知識分子。在經濟和社會政策方面,主要趨 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較少考慮到工人及下層 階級的利益,支持率一向不高。在經濟策略上 強調自由市場理念、降低稅率、維護市場經濟 、保護中小企業、限制壟斷和兼併,對外主張 推動西歐政治合作,實現歐洲貨幣、經濟和政 治聯盟,只在五個州參與執政和保持議席。 聯盟90/綠黨(中90/Grune)為兩個不同 的黨派組成,綠黨成立於一九八○年,有三萬 八千多名黨員,成員主要是環保運動者、和平 運動者、反核能者、失業者、反對服兵役者和

對現狀不滿的青年等,主力是激進的青年學生 ,組織鬆散、派系複雜、思想混亂。一九八三 年大選中獲百分之五點六的選票,首次進入聯 邦議會,獲得二十三個席次,但沒有政黨與之 聯合執政,一直處於在野地位。一九九三年五 月綠黨與東部聯盟90正式合併為聯盟90/綠黨 ,一九九四年十月的選舉中獲得百分之七點三 的選票,成為議會第三大政黨,一九九八年大 選獲四十四席,再退為國會中的第四大政黨, 二○○二年大選後與社民黨聯合執政。對內主 張社會改革,強調個人自由,反對種族主義, 恢復生態平衡,建立非暴力社會,反對德國駐 軍海外,反對經濟壟斷。對外主張德國退出北 約實行中立,解散所有軍事集團,反對歐洲共 同市場,反對使用核子武器。 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 Soziale Union )簡稱基社黨(CSU),成立於一九四六年一 月八日,黨員十八萬名,是基民黨的姐妹黨。 成員主要是大企業主、中高級職員、農場主和 官員。該政黨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巴伐利亞州, 但政治影響力卻遍及全國,西門子公司、寶馬 汽車公司、梅薩斯米特―布爾科―布洛姆公司 、克勞斯.馬菲爾公司及巴伐利亞聯合銀行等 是堅強後盾;擁有許多附屬組織,「巴伐利亞 信使報」是機關報。在施政綱領上幾乎與基民 黨如出一轍,對內主張捍衛現行制度、強化政 府職能、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強調巴伐利亞 工業和科技的良好形象,具強烈的宗教和保守 色彩。對外主張加強與西歐各國的政治、軍事 聯合,與美國保持聯賬,實行平等伙伴關係。 民主社會黨(Demokratische Soziale Partei )簡稱民社黨(DSP)前身是東德共產黨,一 九九○ 年二月改為現名,有十八萬多黨員,主 要是工人、公務員、教師、少數官員和自由職 業者。自稱既不是共產主義政黨和傳統意義上 的工人階級政黨,也不是社會民主黨,而是致 力於民主社會主義的全德新型左翼黨。在德國 統一後的第一次聯邦議會選舉中,影響力不大 ,因在柏林有四個直選議員而進入議會,並得 到相應的三十個議席。目前,許多德國東部人 都視之為自己的政黨,但是內部組織渙散、思 想混亂、未制定黨綱,提倡實行社會主義經濟 制度,刪減軍事支出,增加就業機會,控制失 業率,加強稅務工作。 地處歐洲心臟地帶 德國的位置在歐洲中部,是東、西歐往來 的必經之道,南、北歐交通的陸上捷徑,又是 東方與西方之問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 的中繼站,獨具歐洲陸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 地位,素有「歐洲心臟」之稱,也是中歐各國 日落最遲的國家。東北瀕波羅的海,西北隔北 海與英國相望,南靠阿爾卑斯山脈,依山傍水 景觀美麗。陸地北連丹麥,東鄰波蘭和捷克, 南接奧地利和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 堡和法國,與九個國家接壤。國土形似一稞幹 粗葉茂的大樹,最東部為薩克森州的泰斯卡, 最西部是北萊茵― 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坎特 ,最北部是敘爾特(Sylt)島上的利斯特,最 南部是拜恩州的奧伯斯多夫,東西寬為六百四 十公里,南北長為八百七十六公里,國土總面 積三十五萬六千九百四十五平方公里,約合十 三萬七千八百一十七平方哩,邊境線總長三千 七百七十公里。 由於地質構造運動和冰川作用的影響,國 土地形多樣化,大小盆地、平原、丘陵、台地 、山地、高原和山脈都集中在這塊土地上,地 勢北低南高。從北到南大致可分為五大地形區 。北德低地、中德隆起地帶、西南部中德梯形 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 爾卑斯山區。

北德低地:主要有沿海地域及北德平原, 該地區北臨北海及波羅的海,向南直抵中部山 地,其問散布眾多的湖泊、丘陵、草原、泥沼 和肥沃的黃土地,平均海拔不足一百公尺,佔 全國總領土的三分之一。北海沿岸沙丘橫亙、 沼澤密布、地勢低平,漲潮時會被海水淹沒, 退潮時則形成一片寬十五至三十公里的海邊淺 灘地帶。部分海岸線甚至低於海平面,所以北 海沿岸有些地方築有高大堅固的攔海堤壩。波 羅的海沿岸沙地和岩石各佔一半,許多低矮的 峭壁點綴在海邊,蜿蜓狹長的海灣穿過峭壁, 有的深入至離海岸約四十公里的內地。 沿岸海域有許多美麗島嶼,風光旖旎,各 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國最大島嶼梅前州 的呂根島,島上的白堊岩為大自然奇蹟;以及 有「石荷州瑞士」之稱的德國小島赫爾格蘭。 北德平原也稱為北德低地,是由呂納堡( Luneburger)荒原、萊茵平原、明斯特蘭平原 和阿爾特馬克平原組成,平均海拔不足八十公 尺,有山脊,也有丘陵,有森林覆蓋的山丘和 風景如畫的湖泊,土壤非常肥沃,水質良好, 適於發展農牧業。 中德隆起地帶:由東西走向的高地構成, 介於北德平原以南、多瑙河以北。這裡地形複 雜,從南到北依次有施瓦本山(Schwabische Alb)、黑林山(Schwarzwald)、法蘭克山( Frankische Alb)、波希米亞林山(Bohmer Wald )、黑森林山(Schwarzwalder Hochwald)、倫 山(Rhon)、圖林根林山(Thuringer Wald)、 厄爾士山脈(Erzgebirge)、韋斯特林山( Westerwald)、羅塔爾山(Rothaargebirge)、哈 茨山(Harz)及條頓林山(Teutoburger)等。 這些山脈是德國南北的天然分界線,其問的中 萊茵峽谷和黑森窪地則是德國南北交通要道。 群山之間夾雜著寬闊的谷地和盆地,許多山的 峰頂平坦,山坡陡峭,多沼澤和荒野,有的地 方則絕壁聳立。 群山之間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星羅棋 布的溫泉,是休養勝地。位於哈茨南部的海姆 凱萊溶洞,全長一千七百多公尺,內部光怪陸 離,神秘莫測,如入幻境。山地中部的圖林根 盆地,人口稠密,是重要的工業區。中部地區 昔日曾是帝王諸侯爭雄稱霸之地,也是德國文 化的發源地。這裡河流縱橫,河畔山際古堡和 宮殿鱗次櫛比,宏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西南部中德梯形地帶位於孚日山脈和黑森 林之間,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萊茵斷裂谷,寬十 至二十公里,長約三百公里,包括上萊茵低地 及其邊緣山派。裂谷兩側,峭壁聳峙,黑林山 脈最高峰的費爾德峰海拔一千四百九十三公尺 ,高入雲天,景色壯麗。 南北最重要的交通幹線萊茵河曲折流過賓 根與波昂之問的峽谷地帶,然後穿過人煙稀少 、土壤貧瘠的萊茵頁岩山區。河谷南段為狹窄 而肥沃的上萊茵低地,谷地氣候溫暖、日光充 足,景色優美,是德國重要的農業區、著名的 葡萄及葡萄酒盛產地,旅遊業非常發達。 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是廣闊的高原丘陵, 平均海拔約五百公尺,主要由施瓦本―巴伐利 亞高原、碎石平原、南部丘陵、下巴伐利亞丘 陵、大湖泊及多瑙窪地構成。巴伐利亞高原地 表起伏,森林、草地、湖泊遍布,座座村莊隱 約在山水之問,是德國著名的農牧區。 德國境內的拜恩阿爾卑斯山(Bayerische Alpen)是阿爾卑斯山的北緣部分,由阿爾高 伊、巴伐利亞及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組 成,橫臥國土南端,是中南歐的天然分界線, 高度在海拔二千五百公尺以上的山峰和山坡終 年積雪。從慕尼黑即可望見的楚格峰海拔二千 九百六十三公尺,是德國第一高峰,與海拔兩 千七百一十三公尺的瓦茨曼(Watzmann)山 峰東西遙相呼應。站在峰頂環視阿爾卑斯山區

,銀裝素裹,群峰聳立,蜿蜓曲折的山澗,點 點閃爍的湖泊,美不勝收。由於森林、積雪及 地勢落差,蘊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是著名的 旅遊勝地。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柯尼格斯湖、 加密施―帕滕基興及米滕瓦爾德等都是理想的 休閒地。 德國東、南、西三面為陸地圍繞,只有北 面有海岸,海岸線總長一千三百三十三公里, 共分為兩段,從德國丹麥交界處向西南延伸至 荷蘭為北海南岸,從德國、丹麥接壤處向東南 延伸至波蘭為波羅的海南岸。 這個國家河網密布,在南高北低的地形影 響下,境內河流除東側與波蘭的界河奧得河注 入波羅的海之外,大多由南往北注入北海,主 要的有萊茵河、埃姆(Ems)河、威悉河和易 北河等。 萊茵(Rhein)河是德國境內最大和最重 要的河流、歐洲最大的水運動脈,也是法、德 兩國的天然疆界。源出瑞士中東部阿爾卑斯山 北麓,全長一千三百二十多公里,流域面積二 十二萬四千多平方公里,向西北流經瑞士、列 支敦士登、奧地利、法國、在荷蘭鹿特丹附近 注入北海。在德國境內的河段長八百六十五公 里,流域佔國土五分之二面積,主要流經北萊 茵― 威斯特法倫、黑森、萊茵蘭― 普法爾茨、 薩爾和巴登、符騰堡等州。主要支流有美因、 內卡(Neckar)、魯爾(Ruhr)、莫澤爾( Mosel)、馬斯(Maas)、阿勒爾(Aller)、伊爾 (III)和蘭(Lahn)河等。萊茵河降水豐富, 上游為高山型河流,春夏冰雪融化時水量增多 ,中游支流多,有春汛,下游則冬雨豐沛,全 年水量穩定,但冬季有三個星期的冰凍期。除 供農業灌溉外,舟楫水運繁忙,尤以魯爾工業 區與荷蘭內河航運網之間的貨船來往最為頻繁 。這裡是德國工業的發源地,沿河形成了萊茵 魯爾工業區、薩爾區、萊茵美因石化工業區和 萊茵內卡新興工業區,萊茵河因此成為這些工 業區貨運輸出的要道,同時又是世界上最繁忙 的水道之一。 多瑙河(Danube)位於南部,橫貫東西, 是歐洲第二大河,也是一條國際性河流,發源 於西南部黑森林山區,蜿蜓流過施瓦本巴伐利 亞高原、阿爾卑斯山脈與波希米亞山之間的狹 窄地段,進入奧地利後,又流經捷克、匈牙利 、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等 國,最後在羅馬尼亞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全 長兩千八百五十公里,在德國境內長六百五十 公里,流域面積八十一萬六千平方公里。匯集 大小支流三百多條,其中以因(Inn)、德拉瓦 、薩瓦(Sava)、蒂薩(Tisza)、納布(Naap) 、安珀、伊薩(Isar)等河最為重要。河道交 錯、魚蝦豐富,河畔蘆葦為造紙工業、紡織纖 維工業提供極為豐富的原料。河主流上建有許 多水力發電站,其中以鐵門峽大壩最為壯觀, 裝機容量一百多萬屘,為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 兩國共同建造。多瑙河是國際著名的航道,自 多姆爾以下即可通航,至雷根斯堡後可航行大 型船隻。多瑙河還與各運河直接通航,連接多 瑙河、奧得河和易北河的運河於二十世紀七十 年代開始設計貫通,一九八九年,萊茵河― 美 因河― 多瑙河運河正式通航。 易北河(Elbe River)也是歐洲主要河流 之一,發源於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邊境蘇台 德山脈中的來森貝格山,向西南呈弧形流經捷 克、斯洛伐克西北部,自德國東面穿入,流經 德累斯頓、漢堡注入北海。全長一千一百六十 六公里,百分之六十約七百公里在德國境內, 流域面積十四萬五千平方公里,是德國東部最 大的河流。主要支流有富爾達(Fulda)、奧赫 熱(Ohre)、穆爾德(Mulde)、薩勒(Saale) 、伊薩(Isar)、哈韋爾(Havel)等河。從北 海的庫克斯港到漢堡的河面寬度為十四公里半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