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5年5月6日 (三) 17:46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肯亞(Kenya)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250多萬年前人類的頭蓋骨化石,因此歷史非常悠久,但卻缺乏完整的記載,直到19世紀時才為世人所知。 這個位於東非建國比較遲的國家,現在已名列非洲大陸的精華,除了有棕櫚成蔭的美麗沙灘外,也有終年披著雪冠的高山,同時成為狩獵與探險者的天堂。

目錄

最先由葡萄牙統治

早在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已到達肯亞的蒙巴薩。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在拉穆附近定居。在此之前,已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到此經商,他們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間乘東北季風駕船由阿拉伯半島到肯亞海岸,然後在每年6月至10月乘西南季風返航,但是這些商人來來去去,並不在此定居。

公元7世紀後,伊斯蘭教在中東興起,阿拉伯穆斯林用伊斯蘭教旗幟,建立了從西亞到北非及歐洲的大帝國,對包括肯亞在內的東非沿海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躲避戰亂,阿曼酋長蘇萊曼和賽義德等在內戰中失敗後,於公元695年率族人逃來東非海岸。公元8世紀末,來自葉門的一些阿拉伯部落也移民蒙巴薩和摩加迪沙一帶。公元915年左右,塞拉子蘇丹和6個兒子率族人來到東非,還有一些普通阿拉伯人和塞拉子人從祖居地紛紛遷來東非沿海一帶,他們在這裡定居與當地女人結婚生子,經過多代的混居後,產生了斯瓦希里(Swahili)人和斯瓦希里語新的族群和語言。

阿拉伯人在東非不僅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形成新的族群,還促進了當地農業和商業的發展,並出現一些由阿拉伯人主宰的沿海商業城鎮或城邦。到了15世紀初,從摩加迪沙到夸萊的東非沿海,計有37個大大小小的城鎮,除一部分建於12世紀,大部分都是建於12∼13世紀,其中有不少城鎮是建在肯亞沿海,主要的有曼德拉、帕泰、馬林迪和蒙巴薩等。其中的1415年,馬林迪王曾派使臣向中國明朝永樂皇帝贈送長頸鹿。1417∼1419年,明朝三保太監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期間,曾訪問了肯亞的馬林迪及其他城邦,其目的雖然只在宣揚國威,而不在擴張國際貿易,但是中國的絲綢和青瓷已經輸往東非,馬林迪也用非洲的香料和象牙與中國交易。1420年,馬林迪王回訪中國,不幸中途逝於福州,葬於閩侯縣境。

15世紀末葉,葡萄牙人在尋找前往印度和東方的海路時,侵入了印度洋的非洲沿海,其目的為奪取據點、控制貿易、劫掠和榨取當地的資源,附帶傳播基督教。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e Gama)首次率領艦隊繞過好望角到達肯亞沿海,蒙巴薩王對葡萄牙人心存疑慮並表示敵意,但與蒙巴薩王不睦的馬林迪王卻給予友好接待,還允許達伽瑪在馬林迪海邊建築石頭十字架。蒙巴薩王意識到葡萄牙人的前來旨在窺測和奪取土地,乃呼籲馬林迪王捐棄前嫌,共抗外敵,但未被接受。由於各城邦的不和,予葡萄牙人以有隙可乘之機,得以利用優勢的武力對旭邦各個擊破。

1505年,蒙巴薩遭到葡萄牙艦砲轟擊後,繼之被洗劫。1506年,拉穆和帕泰在葡軍的襲擊後被迫投降。至此,葡萄牙人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東非沿海的所有城邦,葡萄牙商人在肯亞沿海獲得商業獨佔權。但因力量分散,葡萄牙人只能重點經營一些城市據點。1528∼1569年,蒙巴薩和帕泰曾趁虛先後起事,葡軍馳往鎮壓,蒙巴薩再次遭到洗劫,帕泰王則納款求和。

16世紀中期,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崛起於西亞和北非,並不時襲擊東非沿海北部,與葡萄牙人爭奪勢力範圍。1585∼1588年,法札、帕泰、拉穆、基利菲和蒙巴薩等城邦,在土耳其人阿里•貝伊的鼓動和支持下起義,反對葡萄牙人的統治,葡人從印度的果阿調派艦隊鎮壓,並在馬林迪王的協助下,打敗了固守蒙巴薩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斯瓦希里人,蒙巴薩第三次被掠奪一空。但這次更慘,因為一支食人族的辛巴部落在葡軍撤出後接踵而至,到處劫掠居民,給當地帶來了莫大的恐懼。意猶未盡的辛巴人隨後又北上包圍馬林迪,但遭到同樣兇悍與馬林迪結盟的塞格居人的襲擊,僅有百餘人逃生。

這一事件後,葡萄牙人對肯亞沿海加強控制,在蒙巴薩設長官署,於1593年修築堅固雄偉的耶穌堡,立馬林迪王哈桑•伊本•阿赫邁德為蒙巴薩蘇丹,以酬其「忠」,但實權卻掌握在耶穌堡葡萄牙長官手中,由百名葡軍駐守的耶穌堡便成為葡萄牙在東非的要塞。此後的半個世紀裡,是葡萄牙人在肯亞沿海一帶勢力最鼎盛的時期。

由於葡萄牙長官的驕橫貪婪,忍無可忍的阿赫邁德蘇丹乃於1614年到印度的果阿向葡萄牙總督告狀,未果,在他返回非洲後被葡萄牙官員買通當地部落的人加以殺害,其7歲大的兒子優素夫被葡萄牙人送往果阿接受基督教教育。

1630年,長大成人的基督徒優素夫回到蒙巴薩接蘇丹位,但不久卻皈依伊斯蘭教。1631年8月15日的基督教聖母升天日,他趁葡萄牙人忙於慶祝節日放鬆戒備之際,發動反葡起義,幾乎全殲當地的葡萄牙駐軍,也殺死一些基督徒,佔領耶穌堡。在當年的年底,還擊退了由果阿派來葡萄牙艦隊的進攻。但他的號召起義沒有得到廣泛的其他鄰近地區響應,在次年葡萄牙援軍大舉進攻前,他率眾退出了蒙巴薩,在海上繼續進行反葡活動,於1637年死於吉達。

1650年,阿拉伯半島上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阿曼(Oman),在教長蘇丹•伊本•賽義夫的領導下趕走葡萄牙人。1652年,阿曼教長派艦隊襲擊帕泰和桑吉巴的葡萄牙人,開始干預東非。1660年,賽義夫又應帕泰人的請求進攻法扎,佔領了蒙巴薩(不含耶穌堡)。1678年,葡萄牙駐果阿總督達爾梅達率軍來到帕泰,處死帕泰、拉穆、錫烏和曼德拉等城邦的首領及其部屬。1680年,帕泰王再次起義反葡,不久後被俘,於1688年在果阿遭殺害。

1696年,阿曼首領賽義德•伊本•蘇丹,率領有3000多名士兵的阿曼艦隊圍攻蒙巴薩,於1698年底攻擊耶穌堡。30年後的1728年葡萄牙人重佔此堡,但翌年又被趕走。此後,葡萄牙人專心經營莫三比克,不復北顧,肯亞沿海則由阿曼人主宰,並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期,阿曼統治者派兵鎮守以蒙巴薩為中心的重要據點。各城邦名義上服從阿曼的統治,事實上是各自為政的。當地人很快就發現了阿曼人的貪婪和霸道和葡萄牙人沒有什麼不同,因此心懷怨恨。在這段時期內,伊斯蘭文化和沿海貿易有所恢復,但城邦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和衝突。

第二階段是阿曼的馬茲魯伊(Mazruis)家族於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的霸權時期。因為17世紀末馬茲魯伊家族曾參加攻陷耶穌堡的戰役,乃得以在蒙巴薩定居,並且靠從政和經商很快就成為當地最有財勢的家族。1741年,阿曼教長任命馬茲魯伊家族的穆罕默德•伊本•烏斯曼為蒙巴薩總督。不久,阿曼統治集團內訌不已,馬茲魯伊家族乘機宣布蒙巴薩獨立,馬林迪和帕泰等城邦也起而效尤。馬茲魯伊家族還奪取了奔巴(Pemba)作為食品主要供應地,且與帕泰的統治家族建立聯盟,在帕泰派遣駐軍;南方的武姆巴也承認蒙巴薩的盟主地位。阿曼統治者試圖扼制馬茲魯伊家族勢力,1785年曾派出一支東非遠征軍,順道前往蒙巴薩,迫其承認阿曼的最高統治權,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減弱馬茲魯伊家族在當地的實權。1807年,馬茲魯伊家族還派兵到帕泰去支持自己選擇的人繼承帕泰的王位。

後來由於馬茲魯伊家族的日益驕橫,族內開始爭權奪利,因此逐漸失去盟邦的支持,勢力也日益衰落,而此時阿曼新君賽義德正計劃重新征服東非沿岸城邦。1812年,馬茲魯伊家族在攻取拉穆的戰爭中失敗,次年拉穆歸順阿曼。1822年,帕泰和奔巴相繼脫離馬茲魯伊家族的控制。1824年,英國一艘戰艦應馬茲魯伊家族的請求,對蒙巴薩實施「保護」,後於1826年10月撤走。同年,阿曼蘇丹賽義德率軍登基蒙巴薩,經談判後允許馬茲魯伊家族的薩利姆•本•阿赫邁德留任蒙巴薩總督。1828年薩利姆再舉反旗,並於1834年擊退阿曼人的圍攻。1835年,薩利姆逝世,新任總督拉希德被迫投降,馬茲魯伊家族被逐出蒙巴薩。

第三階段是19世紀3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阿曼-桑吉巴(Zan-zibar)統治時期。1837年阿曼再次佔領蒙巴薩,因此又成為東非沿海的統治者。1840年,賽義德將首都由馬斯喀特遷至桑吉巴,想以這裡為中心建立較為安全的商業帝國。桑吉巴統治者建有北、中、南三條深入非洲內陸的商路,其中的北路以蒙巴薩為集散地,由此穿過坎巴地區深入肯亞中部至西北部,以及經坦尚尼亞北部至維多利亞湖地區。早在19世紀30年代,坎巴人就已定期組織商隊到蒙巴薩等沿海市場進行貿易;到了19世紀60年代,沿海的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人的商隊開始直接進入內地,除了貿易丕還進行奴隸交易。

桑吉巴對肯亞沿海的統治一直不穩,帕泰島上的錫尤和帕泰時服時反,錫尤首領馬搭卡率眾多次打敗桑吉巴的討伐。1863年,馬塔卡之子穆哈馬德又聯合帕泰的蘇丹阿赫邁德造反,結果被桑吉巴軍隊鎮壓,阿赫邁德出逃,穆哈馬德於1866年被俘,帕泰全島始告平定。阿赫邁德逃到靠近沿海內地的維圖成為當地的蘇丹,繼續抵抗桑吉巴和它的「盟友」英國,得到不少阿拉伯人的支持。19世紀80年代,維圖一度成為德國的「保護地」。1890年德國退出維圖後,阿赫邁德的後人繼續反抗桑、英當局,但被武力鎮壓。另一位反桑吉巴的首領是馬茲魯伊家族後裔的穆巴拉克•本•拉希德,他在1860年時曾被桑吉巴統治者任命為加濟(Gasi)的長官,但他一心要恢復祖業,於1871年起事,失敗後退至姆韋勒,並以此為根基地組織部落暴動,1895年兵敗投降。

英國人掠奪肯亞資源

早在19世紀初,英國憑藉海軍力量在東非沿海取得霸權。19世紀40∼50年代,英國支持東非的阿拉伯統治者拒絕了法國人想在蒙巴薩建立立足點的要求。1877年,桑吉巴蘇丹巴加什依照英國領事的授意,請英國軍官馬修斯中尉編訓桑吉巴軍隊,並晉升馬修斯軍銜為「將軍」,又助桑吉巴鎮壓了姆韋勒的反桑武裝暴亂。

1884年後,德國加緊了在東非的殖民擴張。1885年初,德國人登哈特到拉穆與維圖的蘇丹辛巴談論,於同年4月簽約,規定維圖及其鄰近地區為德國保護地。同時,德國還派艦隊到桑吉巴島脅迫桑吉巴蘇丹承認德國對桑吉巴島對面大陸和維圖的權利。

德國在東非的擴張促使英國更加速在東非爭奪地盤的行動。經過討價還價後,英、德雙方於1886年10月在倫敦達成協議,在北方的肯亞屬英國的勢力範圍,在南方的坦尚尼亞則劃入德國的勢力範圍,包括維圖及其出海走廊在內。

英國政府於1887年將佔領和開發東非勢力範圍的事務交給英國東非協會(British East Africa Association)經營,並於翌年9月發給皇家特許狀,取得肯亞海岸的行政與貿易特許權,由威廉•麥金農爵士(Sir William Mackinn-on)擔任總裁,行政中心設在蒙巴薩。1888∼1890年,英國商隊深入肯亞內地,與許多各地部落首領簽訂了「保護條約」,並在史密斯堡、馬查科斯和穆米亞斯等地設立商站。英國人對肯亞的擴張行動一般比較順利,但是在中部和西部受到吉庫尤人和南迪人的抗拒。

與此同時,英、德兩國繼續在東非進行激烈的競爭。1889年8月在國際仲裁下,拉穆屬於桑吉巴蘇丹,但不久就被轉讓給英國東非協會公司,公司還派軍佔領德國人想染指的曼達(Manda)和帕泰島。1890年7月,英、德兩國經談判又達成一項妥協:英國以北海有戰略意義的赫里戈蘭島、換取德國放棄維圖地區和承認烏干達是英國的勢力範圍。同年,桑吉巴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1年,英國東非協會公司與義大利劃分了肯亞東北部與義屬索馬利亞的邊界。此時,肯亞東海岸已有前往各港口的的定期汽船,並由蒙巴薩內陸築一條公路到基布韋濟。由海岸到維多利亞湖的塒往來因而開啟,同時也帶來了烏干達鐵路的興建,以及奴隸販賣的結束。

不久,英國東非協會公司發生財政上的困難,它想興建一條從蒙巴薩到內陸的鐵路,因缺乏資金而無法動工,甚至缺乏財力維持設在史密斯堡和馬查科斯的行政機構及駐軍的經費。在吉庫尤地區還發生公司代理人多次到當地居民中擄掠和搶糧事件,終於在1895年6月宣告破產,由英國政府花了20萬英鎊取得東非協會公司的所有資產及權利,接管了「英屬東非」(British East Afri-ca)的領土。桑吉巴蘇丹則年支付1.7萬英鎊,以感謝英國對它16公里深的帶狀海岸線之保護。1896年以蒙巴薩為起點至基蘇木全長870公里的「烏干達鐵路」開始興建,其目的是從東面進十干達,以便控制尼羅河源頭。這條鐵路總共耗資800萬英鎊,這在當時算是天文數字的投資。當第一輛蒸汽火車終於在1901年駛入維多利亞湖畔的基蘇木時,商業活動乃由桑吉巴移至擁有鐵路終點站及港口優勢的蒙巴薩。汽輪取代了帆船成為往來歐洲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阿拉伯和印度人的進口貿易,卻仍以單桅帆船獨挑大樑。

雖然鐵路為蒙巴薩帶來了富庶,但設籍在這裡的公司們,卻發現他們的未來應寄托於奈洛比。於是開始沿海岸線北移,種植業者也尾隨而至,商業組織也跟著見機而上,最後連政府也將首府於1907年遷至奈洛比,而古老的蒙巴薩降格為僅供船舶使用的港口。

為收回投資鐵路的鉅金和開發支應的耗費,英國在肥沃宜人的肯亞高地建立了白人領地,稱為「白人高原」(White Highlands),鼓勵歐洲白人向東非鐵路沿線移民。為此,英國於1902年將烏干達的東方省劃歸肯亞,並頒布土地法令,將肯亞的土地宣布為英王的領地,授權英國駐肯亞總督以廉價出售、租賃和無償贈予等方式,轉讓給歐洲白人移民,以吸引白人移民到肯亞經營土地,致使白人移民不斷增加。到了1919年,白人移民已增至9000人,有不少人成為大大小小的農場主,如來自英國貴族的大農場主德拉梅爾,就擁有數十萬畝的土地。

英國也鼓勵早已與東非有商業來往的印度移民,他們的人數很快就超過白人,英國政府乃對他們加以限制,不讓他們獲得高原土地和發展農業,他們被限制只能在城鎮裡從事商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從短期的經濟效益來看,白人移民對發展農業、特別是對種植咖啡、劍麻、茶葉、除蟲菊和小麥等經濟作物和奶牛業,有積極的貢獻;而印度移民則促進了城鎮的發展。但是,這些都是以犧牲非洲人的利益作為代價,因此非洲人不滿的情緒日益高漲,導致多次的獨立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於1940年6月對英國宣戰,同年8∼9月義軍佔領英屬索馬利亞和部分的肯亞地區,使肯亞在這次大戰中,對同盟國的貢獻非常之大,也增進了本身走向獨立建國的條件。它在東北非戰役中為英軍提供了前進基地、訓練基地、後勤補給、大量兵員和軍事勞工,而本身的製造業也因之得到發展。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反納粹侵略的大戰爭,也因而啟發了非洲人的政治覺醒,乃推動了非洲人反對殖民壓迫,爭取民族平等、自由和獨立的鬥爭。1944年10月,肯亞英國殖民當局首次任命非洲人埃利胡•馬舒為肯亞立法會議議員。同年,肯亞非洲人組織了第一個全領地性的政治團體肯亞非洲聯盟(Kenya African Union KAU),由伊留德•馬速(Eliud Mathu)為主席,但幾個月後就下台一鞠躬,改由受人敬重的詹姆斯•吉恰魯(James Gichuru)繼任,1946年吉恰魯自動退位,由自英國返國的良師益友肯雅塔出任聯盟的主席,領導非洲人與英國殖民當局對抗。英國殖民者乃改用漸進式的憲法改良,於1948年在立法會議中非洲人議席增至4席,但仍然無法滿足非洲人爭取平等、自由和獨立的願望。

毛毛反英運動

肯亞非洲人的政治熱度持續上揚,人們開始用基督聖歌的調子唱出苦悶、不滿的情緒,而肯亞非洲聯盟在馬賽、盧歐、盧亞與吉普辛吉斯等部落中普獲支持,於是興起了一股破壞白人移民財產、謀殺白人領主,以及對付一些英國殖民政府忠心的非洲人走狗的浪潮。毛毛抗暴(Mau Mau Rebellion)活動就此展開。

毛毛運動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吉庫尤人所進行的,旨在團結非洲人保衛土地、反抗白人壓迫剝削和爭取自由的秘密宣誓活動,並且逐漸由農村發展到城市,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暴力的行為。英國殖民當局認為毛毛運動具有顛覆性,乃於1950年8月加以取締。但毛毛運動仍然繼續發展,1951年6月後,一些激進的工會領袖掌握了肯亞非洲聯盟的奈洛比支部,並於翌年5月後在宣誓中加進殺敵、驅逐和殺死歐洲人等內容,於是一些地區發生了縱火、傷害白人農場牲畜和打死鄉村頭人等暴力事件,連溫和派的非洲人也受到死亡的威脅。1952年10月7日,親殖民政府的非洲人大酋長瓦魯休也遭到暗殺。新任英國殖民總督艾佛林•巴林(Evelyn Baring)於同月20日宣布肯亞進入緊急狀態,肯雅塔、卡吉雅、庫巴伊和保羅•恩蓋等183名非洲民族主義者的各級領導人,被認係毛毛運動的組織和策劃者而被逮捕拘禁,肯雅塔被判7年徒刑。一名叫華特•歐迪得(Walter Odede)的盧歐人接下領導肯亞非洲聯盟的棒子,但不久這個組織也遭到禁止,新領袖也被捕入獄。根據殖民政府的資料顯示,當時至少有59位非洲領袖被殺,英國殖民政府的這場報復行動,反而使得事態更加變本加厲。大批吉庫尤人自「白人高原」及其他城鎮地區傾巢而出,貯阿布岱爾(Aberdare)與肯亞山之間、森林環繞的毛毛區。

他們在毛毛區組成多支號稱「土地自由軍」的游擊隊,展開武力鬥爭。到了1953年中,毛毛軍總數達1.5萬人,主要分布在阿布岱爾山區和肯亞山區,前者由史坦利•馬森吉和德登•基馬蒂領導,後者歸瓦魯休•伊托特指揮,他們曾成功地夜襲警察哨所,並源源不斷地得到一些後勤供應和兵員補充。為了統一指揮,同年8月基馬蒂等領導人在阿布岱爾山區成立「肯亞防務會議」,基馬蒂當選為主席和土地自由軍的最高司令。1954年2月初,成立 「肯亞議會」,由主席基馬蒂和33名議員(象徵地代表當時肯亞的33個專區)組成,這是起義軍領導人在敵人加緊鎮壓和進攻的困難情勢下,所採取的組織上的對策。

情勢對起義軍越來越不利,英國增兵換將,新任英軍東非總司令厄斯凱因動用了6萬名兵力圍攻起義軍,並且出動攻擊轟炸機和裝甲車等,起義軍首領伊托特被俘投降。同年4月,殖民軍在奈洛比等城鎮圍捕吉庫尤人,破壞了起義軍的連絡網。同年6月,殖民當局開始將保留地內的100多萬吉庫尤人、梅魯人和恩布人等土著,驅入有崗哨監守的854個「新村」內,從而徹底破壞了游擊隊和保留地非洲人之間的連絡。在極端艱苦條件下,起義軍仍堅持抵抗。1955年元月,英軍以一個師的兵力大舉圍攻起義軍根據地。翌年10月21日,基馬蒂被部落警察打傷後被俘,不久成七起義軍殘部約1000人躲進深山密林,「毛毛」起義歸於失敗。

1959年10月,英國大選後的保守黨政府面對吹遍非洲大陸的「改革之風」,決定加速從非洲殖民地撤退。次月,英國殖民大臣麥克勞德決定結束在肯亞的緊急狀態。1960年1月18日,在倫敦召開第一次制憲會議,非洲人和歐洲人各派代表出席,經過一個月的緊急磋商後,英國政府推出了新的憲法。據此,非洲人將在肯亞立法會議中佔65席中的37席多數,在部長會議的8個非官方職位中,非洲人也將佔有4個。在此次會議後,殖民政府宣布允許非洲人重新組織全國性的政府,並且著手準備在1961年舉行多種族大選。

獨立後政體多變

1960年3月27日,以立法會議多數非洲議員為骨幹,包括奈洛比人民大會黨等30個地區性政治團體的代表們,在基安布召開會議,決定合併成立肯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推選當時尚在獄中的肯雅塔為總裁,因殖民當局不准,改由吉丘魯代理。一些擔心肯盟會被吉庫尤人和盧奧人主宰的小部落團體領導人,於同年6月25日建立了肯亞非洲民主聯盟,由恩加拉(Ngala)擔任總裁。 1961年2月肯亞舉行大選,非洲民族聯盟以67.4%的絕對多數獲勝,但因殖民當局不肯釋放肯雅塔,致使肯盟不肯入閣,結果非洲民主聯盟在歐洲人的新肯亞黨和印度人的肯亞印度人大會的支持下參政,由恩加拉出任政府事務領導人。 後來肯盟和非洲民主聯盟兩黨之間的政策分歧擴大,其焦點是肯亞獨立後應採用何種政體之爭。肯盟主張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和一院制議會,非洲民主聯盟則主張實行聯邦式的地區制和兩院制議會。 同年8月15日,肯雅塔獲得釋放出任肯盟主席。同年11月6日,他率肯亞代表團前往蘭開斯特宮與英國殖民當局談判,經過兩年的不斷討價還價,終於敲定肯亞於1963年12月12日獨立,同月16日加入聯合國。在獨立前的1962年2月14日起至同年4月6日,第二次制憲會議在倫敦舉行,兩黨各執己見,爭論長達7週。最後肯盟讓步,會議達成以非洲民主聯盟的主張為藍本的協議,建立了聯合政府,但兩黨並未和解。 1963年5月肯亞再次舉行大選,肯盟又以2/3多數票獲勝。同年6月1日,肯亞實行內部自治,由肯雅塔出任政府總理。同年9月25日至10月19日,肯亞各派在倫敦舉行第三次制憲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後達成妥協性的修憲:增加中央政府管理警察和公共事務的權力,但保留地方分權制和採用兩院制議會。同年12月12日,肯亞正式宣布獨立,由肯雅塔出任第一屆自治政府總理,約有1500名毛毛戰士走出森林投誠,肯亞開始了嶄新時代。同月16日,肯亞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隨後又成為非洲團結組織的會員國。 1964年11月,非洲民主聯盟自行解散,併入肯盟。同年12月12日獨立週年紀念時,根據修改後的肯亞憲法規定,肯亞成為共和國,肯雅塔總理改稱為總統,取代英國女王成為肯亞首任國家元首。 不久,肯盟內部政治分歧加劇,以副總統奧汀加(Odinga)為首的激進派,對內主張對外資企業實施國有化,他要求無償接管白人農場分配給無地的農民,對外傾向共黨國家;以肯雅塔總統和執政黨總書記姆博亞(Mboya)為首的溫和派,不同意國有化和沒收白人的土地,對外則傾向西方國家。1964年3月肯盟召開黨大會,根據修改的黨章改選黨的領導,奧汀加落選,乃於同年4月辭職,並與支持他的30名議員另組肯亞人民聯盟。從此肯亞政局開始不靖。 1969年7月,肯盟總書記姆博亞遇刺身亡。同年10月,肯雅塔總統訪問基蘇木時,其專車受到當地群眾投擲石塊攻擊,暴民被衛隊開槍擊斃約百人,奧汀加不久被捕,後來獲釋重新加入肯盟。1971年發生一件流產的「執行末日」軍事政變,政變者利用復活節當天整個奈洛比因越野車長途賽萬頭鑽動之時,推翻肯雅塔政府,倖得當時坦尚尼亞總統南耶里(Nyerere)的事先通風報信,才使肯雅塔能防患於未然,使這場軍事政變流產,政變主使者坎巴族人大法官姆溫德瓦和總參謀長恩多洛被迫辭職下台。 1973年,肯亞同時慶祝其獨立建國10週年,以及肯雅塔總統就職10週年。10年來的政績使國庫收入倍增;義務免費教育至小學四年級,就學率增加了150%;茶葉產量比以前增加兩倍,咖啡也提高了50%產量;但第一次石油危機,還是造成20%的通貨膨脹。因此在1974年的大選中,肯盟在議會中損失了88個席次,而肯雅塔在無競選對手的情形下,仍然當選連任。 這次大選的新科議員中,最受人矚目的是一位吉庫尤人卡里烏基(J. M. Kariuki),是以前的毛毛戰士,他的直言不諱與毫無部落偏見,贏得廣大追隨者的愛戴,當局對他最不滿的一句話是「肯亞這個國家有10個千萬富翁,但卻有千萬個乞丐。」他的大部分批評都公開指向肯雅塔總統日益擴大的「家族」,指控這些皇親國戚利用大炒地皮和買賣珠寶的機會大發橫財。1975年3月,這位他日的政治明星卻遭到暗殺,連屍體都毀容變形,奈洛比大學生因此舉行了抗議示威。議會調查委員會的報告牽連到政府高層官員,包括總統府國務部長科伊蘭吉和總服務隊司令本•格提,內閣部長穆利洛和兩名助理部長,他們因為主張接受議會調查委員會的報告而被撤職。此後,政府對媒體、學術界和議會的批評都採取壓制政策,有更多的人因批評執政黨而受到未經審判的拘禁。肯雅塔竟然告誡人們:「不要忘記,天空有老鷹隨時會飛撲而下抓走小鳥。」 1978年8月22日晨,肯雅塔總統在蒙巴薩的國家宮中,「假日加班」的睡夢中撒手人寰,由副總統摩伊暫代總統職。同年10月10日,摩伊正式當選為肯亞的新總統。他就任之後,宣布嚴懲貪污、走私、裙帶干政,但保證 「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採取行政拘禁。 摩伊上台後立即提出著名的「尼耶約」,斯瓦希里語是「跟著腳印走」的意思,表示他不會改變故總統肯雅塔的政策,並且還強調「和平、友愛、團結」。他下令釋放所有的政治犯,打擊貪污走私,終止主要便於富人歛財的土地交易,取消小學生的學費,一時使他得到「平民主義者」的聲譽。 1981年時,在非洲統一組織(Organisatin of African Unity, OAU)奈洛比舉行的高峰會議中,摩伊獲選為非洲統一組織的主席,使他得到1981∼1982年「非洲先生」的頭銜。但是國內的情勢並不大平靜,由於他認為一般大學及高等學府都有左傾的傾向,所以政府箝制示威活動和數度關閉學校,將學生遣散回家,政府與大學間的緊張關係在1982年不斷上揚,而教授們的罷課,更使這種不安的情勢不斷升高。同年5月,前副總統奧汀加與前議員喬治•安約納決定組建肯亞社會主義聯盟,被政府拒絕註冊。同年6月,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肯盟為肯亞唯一的合法政黨,從而使得肯亞又變成一黨制的國家。同年8月1日,空軍部分下級官兵發動政變,一度佔領奈洛比電台,但次日就被支持政府的陸軍鎮壓。事後,摩伊改組了空軍、警察和總務隊。 1997年12月29日國內舉行大選,摩伊再度獲勝蟬聯總統。他利用種族糾紛,一連做了24年的肯亞總統。由於肯亞無官不貪,在他撈飽之後,2002年世界銀行和西方捐助國家逼他舉辦多黨選舉,才將他逼下台。 2002年12月27日國內舉行大選,選出吉巴基為新總統,在上任之初也曾實現競選諾言,成立反貪腐委員會,但對肯亞的貪污風氣卻難有實質的改善,他的不少閣員也涉及貪污瀆職,連其反貪腐委員會的執行長,竟然會遭到恐嚇威脅其生命安全而被迫去職。吉巴基6年來的政績非常爛,連英國與聯合國發展基金會都看不下去,公開譴責這個把貪污手伸進國際援款的吉巴基政府。2007年12月大選,吉巴基又連選連任,但被反對黨指為做票,因此全國各地點燃動亂之火,至今無法澆熄,已有千餘無辜民眾傷亡,25萬多人流離失所。


歷屆總統其人其事

肯雅塔(Jomo Kenyatta)是肯亞人的長老、國父和第一屆總統,他是吉庫尤人,1895年生於肯亞中部省基安布專區加通社的伊恰維利村,父親姆伊蓋曾為酋長,他自幼喪父,按習俗叔父恩根吉成為繼父。1909年11月到奈洛比附近托戈托一家蘇格蘭傳教社辦的私立小學上學,1914年受基督教洗禮。1912∼1914年,在錫卡、達戈雷蒂和奈洛比先後做過白人經營的劍麥農場的監工、酋長隨從、法院翻譯和奈洛比自來水公司巡視員,1919年娶格蕾絲•瓦胡為妻。 1924年他加入吉庫尤中央協會,1928年被推舉為協會的總書記,次年作為協會代表前往倫敦遞交請願書,見到英國殖民地副大臣。在此期間他訪問歐洲,到過蘇聯,出席了在德國漢堡召開的國際黑人工人會議,1930年回肯亞。1931年4月,吉庫尤中央協會再次派他與另一代表前往英國,反映有關成立東非聯邦等問題的主張和要求。這次他出國長達16年之久,在英國結識不少思想開明的朋友,並到伯明罕的伍德布魯克一所教友會學校進修了兩個學期的英語。 1933年再度訪蘇,在莫斯科大學學習了將近一年。回英國後在英共的「勞工月刊」上發表文章,譴責英國帝國主義,號召肯亞的非洲人應為自身的解放而奮鬥,並「和全國的工人及勞動者團結起來,爭取一個自由的非洲」。1935年在倫敦大學為一位語音系高級講師當助手,同時在大學的東方和非洲語言學院教吉庫尤語;次年進入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研究班。與此同時,他以吉庫尤中央協會總書記的名義,通過英國工黨人士向英國殖民部反映意見和要求,向英國國會土地委員會作證,給報刊編輯部寫信,或者在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工人教育協會等組織所召集的會議上演講,為肯亞非洲人的命運而吶喊。1942年5月,他與英國女教師艾黛娜•格蕾絲•克拉克結婚。 肯雅塔在英國逗留的這段時間內,受到非暴力主義很大影響,在倫敦曾見過聖雄甘地,因此在他的兩本小冊子「我的吉庫尤人民-溫戈姆貝酋長傳」和「肯亞-衝突的國土」中,反映出他的非暴力主義思想;他在英國還積極參加了泛非運動。1945年10月,由帕德莫爾倡議的第五屆泛非大會在曼徹斯特舉行,由他出任大會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和代表東非的報告起草人,他在大會上代表東非人民提出了「政治獨立」的願望,但表示承認歐洲人在肯亞努力的成果,希望白人在肯亞獨立後留下來一起參加國家建設。 1946年回到肯亞,1947年6月當選為肯亞非洲人聯盟主席,聯盟綱領中先後提出建立非洲人自治政府和獨立國家的目標。肯雅塔還受聘為吉松古里獨立學院的院長,吉松古里大酋長科伊南吉將一個女兒嫁給他,但不幸這房妻子不久病逝,他又娶他的學生恩吉娜為第四位妻子,後來當了第一夫人。 50年代初「毛毛運動」蔓延,暴力事件增多,英國殖民政府認定肯雅塔就是「毛毛運動」的領導人和操縱者,於1952年10月將他逮捕判處7年監禁和苦役。在他服刑期間,肯亞政局發生巨變,1960年3月肯盟成立時公推他為總裁,但是殖民當局不予批准,並拒不釋放刑期已滿的肯雅塔,但在國內外的強烈施壓下,他終於在1961年8月獲釋。 1961年10月,肯雅塔就任肯盟的總裁。翌年3月赴英出席第二次肯亞制憲會議,會後被任命為肯亞聯合政府負責憲法和經濟事務的國務部長。1963年6月1日,肯亞成立自治政府,由他出任總理。 1963年12月12日,肯雅塔領導肯亞取得獨立,仍任總理。1964年12月12日肯亞共和國成立,肯雅塔出任第一屆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在1969年和1974年的大選中,他作為無人反對的執政黨唯一候選人而連任總統,並當選為肯盟終身主席。 在他執政的15年期間,政局穩定,經濟增長快速,社會貧富差距雖然有明顯擴大,但大體上國家經濟仍呈繁榮上升景象,這與他穩健務實的政策有關。在經濟上主張混合經濟;反對無償沒收白人農場土地,不實行國有化,保護和歡迎外資;對非肯亞籍的印度商人採取限制政策,但留有餘地。在政治上,採取比較和諧的多種族社會和部族平衡政策,在確保吉庫尤人優勢的同時,任用其他族人擔任黨政軍要職;主張「寬恕和忘卻」,不贊成對以前的政敵進行報復,對已歸順的前反對黨領導人委以重任。在外交上,他執行親西方的不結盟政策,並以此獲取大量外援。1966年,他通過修改肯盟黨章,藉以排擠思想較為激進、對外偏向共產黨的奧汀加,迫其退出肯盟,另組肯亞人民聯盟。1969年肯雅塔在基蘇木遭肯亞人民聯盟支持者襲擊後,取締了這個聯盟。此後他確立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權威,他和他的家族都積累了大量財富,他自己擁有多處農場,他的夫人恩吉娜也投資多種行業,人們稱她是肯亞「最富有的女人」,又要做第一家庭,又喜歡財富,這是非常不好的貪瀆領導人的通病。 1975年後,國內激進勢力的增長令他非常不安,社會對統治階層排除異己及貪瀆的行為非常不滿,肯雅塔對批評意見比以前更敏感,很多人因此被捕,他曾警告人們勿亂說亂動,因為「天空會有老鷹會隨時飛撲而下抓走小鳥。」 1975年後,耄耋之年的肯雅塔健康情況惡化。統治集團內發生修憲與維憲之爭,主要原因是副總統摩伊在肯雅塔去世後能否繼位。肯雅塔制止了這場爭吵,實際上他是支持維憲派和摩伊的。1978年8月22日肯雅塔在蒙巴薩去世,享年83歲,葬於奈洛比國民會議大廈右前方的陵墓裡。 丹尼爾•阿拉普•摩伊(Da-niel Kapkorios Toroitich arap M-oi)是肯亞的第二位總統,曾連任5屆總統職務,圖根族人,天主教徒,是位民族主義者。1924年9月生於裂谷省巴林戈專區薩喬區庫里沃村,4歲喪父,家境貧困,1943年在卡巴通喬一所教會小學就讀,接著在卡普薩貝特的非洲內地教會學校和公立非洲人學校上學。1945年接受師範教育,結業後自1945∼1947年在坦巴克公立非洲人學校任教。1948∼1949年先後出任卡卡巴尼特中學校長及坦巴克師範學院院長,1954∼1957年出任卡普薩貝特公立非洲人學校校長。 1955年初涉政壇,被任命為裂谷省的代表而參加了殖民地立法會議,連任至1957年。1958年與托韋托等人組建卡倫金政治聯盟;1960年作為非洲人代表之一,前往倫敦參加獨立談判。同年與羅納德•恩加拉等人成立肯亞非洲民主聯盟,先後擔任司庫、副總裁之職。1961∼1962年,在殖民政府中先後出任教育部長和地方政府部長等職。 1964年11月,非洲民主聯盟解散後加入執政黨的肯盟,被任命為肯亞自治政府的內政部長。1967年升任副總統兼內政部長,一直深得肯雅塔總統的信賴。1978年8月肯雅塔去世後,他接管政權。同年10月在總檢察長恩瓊喬和財政部長齊貝吉等人的支持下,當選為執政黨肯盟的總裁,自此黃袍加身,正式繼任肯亞總統之職。此後,在1979、1983、1992和1997年的大選中又連選連任。根據修正後的憲法規定,在多黨制下他在連任兩屆總統後不得再參選。他也表示期滿後將引退,但將繼續擔任肯盟主席,換另一種身分為國家服務。 摩伊上台之初他曾提出「尼耶約」的口號,號召大家跟著已故總統肯雅塔的腳步前進,但他的部族基礎、政治經歷和客觀形勢,卻促使他採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他對支持他上台的吉庫尤人既使用又存戒心,自1982年發生流產政變後,加緊對吉庫尤族實力派的防範。1983年清除了有野心的憲法事務部長恩瓊喬,1988年又將副總統齊貝吉降為衛生部長,同時重用忠於自己的卡倫金人、盧希亞人和其他族人。 他一向反對多黨制,認為多黨制會引起按部落界線建黨,「百姓將根據部落背景彼此爭鬥」,從而加劇部落間的衝突,破壞經濟發展,故對1990年興起的多黨運動採取鎮壓政策,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終於在1991年同意實行多黨政治。 由於他不能再競選連任總統,因此對接班人問題煞費苦心,最後選定已故總統肯雅塔之子烏呼魯•肯雅塔做他的接班人及肯盟下屆總統的候選人,但此舉遭到黨內許多要員的反對,導致黨的分裂。在2002年12月的大選中,他支持的候選人烏呼魯•肯雅塔敗北,由齊貝吉出任新總統,他結束了24年的肯亞總統生涯,回到納庫魯的卡巴拉克農場。他與妻子列娜已於1974年離婚,有5子2女和1名養女,大多經營實業,都是肯亞的富豪,其一名叫做吉迪翁•摩伊的兒子則從政,當選為國會議員。 姆瓦伊•吉巴基(Mwai Kiba-ki)是肯亞現任總統,為吉庫尤人,1931年11月15日生於中部省尼耶里專區奧薩亞鎮附近的加圖亞尼村,父親吉巴基•基辛吉是煙草商並擁有大群的牛羊。1939年吉巴基在故鄉村裡上小學,後來轉入天主教的卡利馬教會小學和馬利薩學校,每天要穿過叢林步行5公里上學,放學回家後與哥哥一起放牧牛羊或幫母親種地。他自幼溫順聽話,好學上進,放牧時手不釋卷,1944年他13歲時接受了天主教洗禮。1946年進入著名的曼伍中學,1951年就讀於東非著名學府烏干達的麥克雷大學,主修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並擔任肯亞學生協會主席和酗j的學生會副主席,且獲得前往倫敦經濟學院攻讀研究生的獎學金。1960年完成經濟學士學位,受聘回麥大經濟系任講師。 1961年肯亞獨立運動如火似荼,他棄教回國從政,積極參加反殖民和獨立鬥爭,參加肯盟出任黨的執行官。1962年與女教師露茜•萬布伊結婚,就是現在的第一夫人。他的政治生涯始於1963年,當選為奈洛比馬喀達拉選區的議員,後來漸在政壇上嶄露頭角。1965年被任命為財政部助理部長兼財政計劃委員會主席,翌年升工商部部長,並成為肯盟8名副總裁中代表奈洛比的副總裁。 他謹言慎行,在政治思想和經濟上傾向保守派,反對國有化,但不發表尖銳的言論。1969年當上財政部長時才38歲,在這個職務上服務了10年。在1976∼1977年的修憲風波中,他支持維憲派。1978年肯雅塔總統逝世後,幫助摩伊順利繼任總統職位,被擢升為副總統兼財政部長,當時美國時代雜誌稱他是潛在的21世紀非洲領導人之一。但他在政壇並非一帆風順,在1988年的政府改組中失去了副總統職務,降為衛生部長。 在1992年和1997年的兩次大選中,他都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身分參選,但均告失敗,成為議會反對黨領袖。2002年初他與其他反對黨結成全國改革聯盟,並於同年9月出任聯盟的總統候選人。同年10月全國彩虹同盟成立,他又被彩盟推為總統候選人。 在2002年12月27日的大選中,他得票率高達62.2%,當選為肯亞新的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說他是繼承了一個被多年治理不當和被笨拙所蹂躪的國家,他要領導國家走出困境,保證法治,嚴懲腐敗,優先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修復基礎設施,提供免費小學教育,實施便宜的醫療服務,把農業和旅遊業作為振興經濟的動力。他上任之初,果然有些改革作為,但是後來的政績卻非常爛,往往將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使得國家經濟日益滑落。2007年12月大選,又以不光彩的手段當選連任,致使社會動亂不止。


實施多黨政治總統制

根據1992年修正後的憲法規定,肯亞共和國(Republic of Ken-ya)是個多黨的民主國家,政治行總統議會內閣制。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集會、結社和遷徙的自由。 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及政府首腦,他大權在握,是中央集權的化身。他擁有政府的行政權,有建立和廢除政府機構的權利,有權從國民議會議員中任免副總統、政府部長和助理部長,以及常務秘書;有權任免總檢察長、總審計長、以及包括首席法官在內的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的法官;有權任免三軍司令、總參謀長和警察總監,並為軍官授銜。總統還有權任命各省省長和專區區長。 總統與國民議會一起組成議會,總統有權指定12人為議會議員,但應按一定比例從各議會黨團中挑選。總統有權參加議會的所有活動和會議,在議會中發表意見,並對議會討論的任何問題參加投票,有權隨時決定議會休會和解散議會,而議會通過任何法案都需徵得總統的同意。總統還有權任命負責大選的選舉委員會、公共事務委員會和司法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並有權宣布緊急狀態,有權給任何罪犯以赦免、緩刑或減刑。憲法並規定,總統任職期間,任何人都不得對他進行刑事訴訟。同時規定,總統不得兼任其他可以獲得報酬的職位。由上述總統權力條款來看,肯亞的總統權力龐大無當,不論他是貪瀆或選舉舞弊,或是政績爛得一塌糊塗,也可以連幹兩任10年時間,加上非洲國家多半無官不貪,老百姓受苦受難之事,幾乎是永不得翻身。 在總統選舉方面,總統候選人必須是年滿35歲的肯亞公民,並係已登記的議會某一選區的選民,由參加大選的政黨提名,至少要得到1000名已登記的議會選舉選民的支持,當選的總統必須是一個選區的現任議員。因總統去世、辭職、選舉無效、失去議員資格、或因病無法行使總統職權時,由副總統代理總統職權,直到新總統選出為止;如果沒有副總統,則由總理暫時代替總統行使職權。總統任期5年,最多連任兩屆。而總檢察長、總審計長和首席法官依法享有任期保障,總統無權任意予以免職。 行政權屬於總統,總統和內閣集體對議會負責。內閣由總統、副總統、各部部長和總檢察長等共26人組成,自2008年3月18日起,內閣設有一名總理和兩名副總理。在正常的情況下,內閣設有總統府,國務部,財政部,外交部,教育與科技部,內政部,計劃與國民發展部,農業部,衛生部,司法與憲法事務部,交通與通訊部,地方政府部,水資源部,能源部,貿易與工業部,土地與安置部,環境、自然資源與野生動物部,勞動與人力資源部,合作發展部,婦女、體育與文化部,旅遊和新聞部等。在以上各部中,總統府具有特殊職能,主要職責除貫徹內閣決定、保穫F府政策的實施外,還負責協調各部之間及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之間的關係,總統的決定由總統府宣告。 在行政區劃分上,全國分為奈洛比省級特區、中部(Central)、海岸(Coast)、東部(Eastern)、東北(North Eastern)、尼揚扎(Ny-anza)、裂谷(Rift Valley)和西部(Western)等1個特區7個省(Provi-nce),省下又分成專區(District)、區(Division)、小區(Location)和村(Sublocation)等層次。全國共有70多個專區和數百個區和小區,由省長、專區長、酋長、助理酋長等層層管理,直接向總統府負責。 立法權屬於議會(Parliament),由總統和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組成,共有224席,其中有民選議員、委任議員和當然議員等3類。民選議員由選民自全國210個選區中直接選出,每個選區選出一名,計為210名。委任議員屬總統任命職權範圍,計12名,由總統從各議會黨團中按比例任命,他們通常是各黨團落選的議員候選人。當然議員有2名,即總檢察長和國民議會議長。 國民議會設議長及副議長各1人,並設有各種委員會和議會書記(Clerk)各一名。議長從當選議員或有資格當選為議員之人中選舉產生,必須獲得議員總數的2/3選票,或在僅由兩位候選人參加的第三輪投票中獲多數票。議長一旦當選便成為國民議會的當然議員,但總統、副總統、部長和副部長均不得當選為議長。 議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擁有立法、討論和審查國家重大政策、控制財政預算和監督政府、制定和修改憲法之權力。國民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後,需經總統同意才能成為法律,並通過「肯亞官方公報」公布後實施。憲法規定,政府的一切收入和財產必須轉入並形成統一基金(Consolid-ared Fund);從中提款時必須依據憲法、議會撥款法、或由國民議會通過的表決結果授權,議會有權規定從統一基金或其他政府基金提款的方式。 議會對政府有質詢權,可就內閣公共事務和行政管理事項提出質詢,如不滿意,可在得到半數以上多數議員的支持下,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並要求總統和內閣辭職。如果總統不辭職,議會將在3天後被解散,舉行新的大選。對議員的質詢,有關部長可按議員要求用口頭或書面回答。 國民議會還有權設立各種委員會,也有權制定議會和議員特權及豁免方面的規定,包括在議會會議上及其他事務上的口頭或書面發表言論不受民事或刑事法律追訴,除非有刑事犯罪及其傾向,議員在議會會議期間不得因民事債務被捕。 國民議會全會的地點和時間均由總統決定,每年最少要舉行一次,兩次全會開會時間相隔不得超過1年。會議一般在每年3月初開始,12月初結束,其餘是休會期。議會在決定任何問題時,需獲得出席議員半數的同意;修改憲法條款需經65%以上議員的投票同意。一般議員提出法律議案事先都要在官方公報上公布。議會討論和通過議案要經過一讀、二讀、委員會審議、報告審議和三讀等階段後再提交總統批准,總統應在21天內通知議長是否予以批准。如果總統批准議案即成為法律;如遭總統否決,總統應在14天內向議長書面提出需要重新審議的條款和修改意見。國汁雪|可以接受或拒絕總統的建議,如係拒絕,需獲得65%的議員支持,而總統就得在14天內批准議案。議案成為法律後,要在肯亞官方公報上公布,開始生效。國民議會任期5年,如遇戰爭可加以延長,但每次延長不能超過12個月,累計不得超過5年。 議會議員任期5年,可以連選連任,但因議員死亡或其他原因出缺時,需在該議員同一選區內進行補選。作為議員候選人必須是年滿21歲的肯亞公民,能熟練講、讀英語和斯瓦希里語從而可積極參與議會辯論者,以及獲得一個政黨提名者。凡是效忠外國者、被判處半年以上徒刑者、被依法判定精神不正常者、被宣布破產而末清償債務者、受議會規定的限制者和擔任國家公職者,都不得成為議員候選人。 司法權獨立於行政與立法權之外,司法系統大體上分為地區推事法院、駐節推事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等四級。但是根據一份提交給首席法官的報告,揭露了肯亞法官有半數貪污瀆職,其行情是法庭法官可以用19萬多美元的價碼買通,地方法院的法官只要用50美元就可打通。 地區推事法院(District Magis-trate's Court)為最低級法院,本身又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地區推事法院依法有權判處5年以內徒刑,1萬肯亞先令以內罰款和24鞭以內的體罰。二級地區推事法院有權判處1年以內徒刑,2000肯亞先令以內罰款和12鞭以內的體罰。三級地區推事法院有權判處半年以內徒刑,1000肯亞先令以內罰款。被一或二級推事法院判定有罪者可向高等法院上訴;被三級推事法院判定有罪者,可向駐節推事法院或一級地區推事法院上訴;如經高等法院允許,也可向高等法院上訴。 駐節推事法院(Resident Mag-istrate's Court)隸屬於高等法院,由1名高級駐節推事或駐節推事主持下組成,還可包括1名首席推事和一名主要推事,有權判處10年以內徒刑,1萬肯亞先令以內罰款和24鞭以內的體罰。 高等法院由首席法官和不少於11名陪審法官組成,對民、刑事案件有不受限制的初審權,以及憲法與法律授予的其他司法權。在有人請求下,有權確定某人是否有資格競選總統,或是否已有效當選為總統;也有權聽取和決定任何人是否已為議會議員,而且對高等法院的決定不得上訴。高等法院在決定有關的重大法律問題時,法官必須由3人以上的奇數組成。同時高等法院也是海事法院,擁有對領海和境內湖泊及其他內地可通航水域爭議事件的審判權。 上訴法院由院長、上訴法官和數名現任高等法院的陪審法官組成,在決定任何問題時將由3名以上奇數法官做成決定,它的審判權僅限於來自高等法院的上訴案件。 除了上述法院外,肯亞還有隸屬於高等法院之下的軍事法庭、卡迪(伊斯蘭宗教)法院、農業上訴法庭、工業法院、酒類特許法庭、租金法庭和地產稅法庭等專業法庭。 國內共有30多個政黨,其中肯亞非洲民族聯盟(Kenya African National Union),簡稱KANU或肯盟,是國內歷史最久和最大的政黨,也是目前肯亞最大的反對黨,成立於1960年3月,曾獨霸政壇42年,於2002年12月的大選中敗下陣來,將政權讓給全國彩虹同盟的吉巴基。這個老牌的政黨有黨員600多萬人,代表吉庫尤人和盧奧族人的利益,創黨總裁為肯亞國父肯雅塔,現任總裁為前總統摩伊,黨報為「肯亞時報」,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常設最高領導機構為全國管理委員會的執行委員會。黨的前後任兩位總裁都曾是國內最有權力的人物,可惜晚節不保,都走上專制獨裁及擁有大量不義之財的沉淪之路。 全國彩虹同盟(National Rain-bow Coalition),簡稱NRC或彩盟,是現在國內的執政黨,係由15個大大小小政黨組成的聯合體,成立於2002年10月22日,主要成員有肯亞民主黨和自由民主黨。它們和其他小黨在2002年7月合組了肯亞全國聯盟,而自由民主黨則係肯盟內部反對派「彩虹聯盟」分裂出來後建立的。同年10月下旬,肯亞全國聯盟黨與自由民主黨簽署諒解備忘錄,決定為贏得大選而成立「全國彩虹同盟」,共同推舉吉巴基為總統候選人而贏得大選,共組民族團結政府,內閣成員則由兩大黨派平等分配,形同分贓集團。這個黨的政績更爛,在2008大選中又儘銊鶿F優勢保住政權,引起了社會的不安和動亂,流血衝突事件此起彼落,看來是永無寧日。 肯亞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Kenya)簡稱DP,是全國彩虹同盟之一,現任黨主席就是吉巴基,成立於1992年2月,主要支持者來自中部省、東方省和奈洛比,特別是吉庫尤人聚居區,很多企業家成為它的資助者,因此它是代表國內資本家的利益,黨的政策和其他國內政黨大同小異,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使社會貧富差距更加擴大。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簡稱LDP,成立於2002年10月14日,領導人有奧汀加、喬治•塞托尼、卡隆佐•穆西約卡和約瑟夫•卡莫索等,以卡莫索為黨的總書記。他們原來都是肯盟執政時的黨政要員,因不滿前總統摩伊選定烏呼魯•肯雅塔為其接班人和總統候選人,而成立了黨內反對派的「彩虹聯盟」,最後另建為自由民主黨,與其他政權共建全國彩虹聯盟,獲勝後在吉巴基政府中佔有8名部長和8名助理部長職務。 正統恢復民主論壇(Ford-As-ili)成立於1992年10月,在同年12月的大選中得票率僅次於執政黨的摩伊,在當時的議會中擁有31個席次,支持者多來自中部省、裂谷省和奈洛比。不到兩年因有多名議員轉向執政黨,因此勢力迅速衰退,在1997年12月的大選中慘敗,只獲議會1席,降為政壇上無足輕重的小黨,並成為執政黨的尾巴黨。 人民恢復民主論壇(Ford-Pe-ople)在1997年從正統恢復民主論壇中分裂出來,在同年12月的議會選舉中獲得3席,在2002年議會大選中共獲15席,支持者多來自尼揚札省。 薩菲納(Safina)黨成立於1995年,1997年11月才獲准登記為合法政黨,並在同年的議會選舉中贏得6個席次,在2002年大選中降為2個席次。 肯亞希里基肖黨(Shirikisho Party of Kenya)簡稱SPK,成立於1997年,領導人為拉希德•夏孔博,在2002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1席,支持者多來自濱海省。 肯亞西西黨(Sisi Kwa Sisi Party of Kenya)在2002年議會選舉中,獲得兩個席次,是政壇上小黨之一。 國名:為肯亞共和國,得名於肯亞山。「肯亞」在當地土語中意為「鴕鳥」,又稱東非十字架,鳥獸的樂園。 國旗:是根據獨立前肯盟的旗幟為基礎而設計的,呈長方形,寬與長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黑、紅、綠3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中央的紅色長方形上下各有一條白邊。旗面中間的圖案為一面馬賽族之盾和兩支交叉著的長矛,象徵永遠守護歷經長年浴血奮戰所得到的自由。國旗上的黑色象徵肯亞人民,紅色代表國民之熱血,綠色象徵農業和自然資源,白色雙線象徵著統一與和平。 國徽:圖案下方是肯亞山,山坡上的咖啡、劍麻和鳳梨等圖案象徵著肯亞豐富的農產品。山峰上為盾徽,盾面上是國旗的圖案,中間有一隻握斧的雄雞,是肯盟的標誌,也象徵著肯亞人民新的繁榮生活。盾徽背後有兩支交叉著的長矛,兩側各有一頭象徵力量的雄獅。底部紅色綬帶上用斯瓦希里文寫著國家格言齊心協力(Harambee)。 國歌:啊,造物之神(Ee Mu-ngu Nguvu Yetu)。 國花:蘭花。 國鳥:公雞。 國慶:12月12日。

有非洲第二高峰

肯亞是東非的重要國家,形狀有點像不太規則的等邊立錐體。東北面與索馬利亞間有680公界的國界線;東南方濱印度洋,海岸線長為495公里;南界坦尚尼亞769公里;西南臨維多利亞湖;西面與烏干達接壤達930公里;西北和蘇丹之間也有230公里長的國界線;北與衣索比亞交界860公里。 全國總面積58.2646萬平方公里,約合22.4960萬平方哩,其中陸地面積56.9253萬平方公里,水面面積約1.3393萬平方公里。在全國7個省及1個特區中,面積最大的裂谷省有17.1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東方省15.6萬平方公里,東北省12.9萬平方公里,濱海省8.3萬多平方公里,中部省1.32萬平方公里,尼揚扎省1.25萬平方公里,西方省8223平方公里,奈洛比特區僅684平方公里。 這個國家境內有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將國境劈為兩半,恰與橫穿全國的赤道相交叉,因此為稱為「東非十字架」。其經緯度介於東經33度83分與東經41度75分之間,北緯4度5分和南緯4度4分之間;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近800公里。國境最東端是東北角與衣索匹亞和索馬利亞交界處的曼德拉地區;最南端是印度洋沿海與坦尚尼亞交界處的一些小島嶼;最西端是維多利亞湖上的範加努島及松巴、伊倫巴等島嶼,以及陸地上在西北角與烏干達和蘇丹交界處的洛圖克山;最北端是與蘇丹交界處。 地形複雜,有鮮明特點,大致可分為沿海平原:以索馬利亞邊境向南延伸到坦尚尼亞邊的印度洋沿岸,是一條狹長的沿海平原,長約500公里,寬度自北而南為50∼30多公里不等,大多由水成岩和河道淤積而成,地勢平坦低窪,隨著向內陸伸展而逐漸升高,海拔多不超過180公尺。但蒙巴薩內地的地勢升得較高,它的西南部有一組由內陸高原延伸出來的夸萊(Kwale)和姆威萊小山脈,海拔約300公尺。蒙巴薩以南還有辛巴山脈和海拔470公尺的瓊博山。海岸線較直,離岸一公里內的印度洋中綿延著珊瑚礁,形成瀉湖和淺港灣,蒙巴薩是唯一的天然深水港。此外,還有許多彎度較小的港灣,如福莫薩(Formosa)灣、馬林迪灣、謝沙爾灣和靠近坦尚尼亞的加濟(Gasi)灣、奮齊灣,以及北部的基韋湖灣。重要的沿海島嶼除了蒙巴薩外‘_部還有拉穆島、帕泰島、曼德島和基韋湖島等,南部則有豐齊島和瓦辛島等。 北部、東北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佔肯亞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當地非洲人稱它為「尼卡」(Nyika),就是荒原的意思。從濱海地區向西北延伸的地勢,呈階梯形逐步由海拔約180公尺上升到600多公尺,大部分是由沉積岩形成的平坦台地,也有多處海拔較高的山脈,如東南部沃伊以西海拔2185公尺的塔伊塔山脈,以及海拔1600公尺的卡西古峰等。再往西的亞塔台地平均海拔為1200公尺。中部和北部地勢較為平坦,平均海拔在600公尺左右,一直延伸到衣索匹亞邊境,這裡有些小火山岩台地,並有較高的山脈,如海拔1698公尺的馬薩比特山,海拔約1200公尺的胡里山脈。在圖爾卡納湖以西有片較高的火成岩台地;湖以東有查爾比沙漠(Chalbi Desert)和科羅利沙漠,是真正的沙漠地區,有些地方還散布著沼澤地。這個地區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是它的西北部有個著名的圖爾卡納湖。 中部高原又稱為肯亞高地: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5,海拔為1000∼3000公尺之間,它在地形上可分為三個部分。一為東部高地,是指「尼卡」荒原西緣至裂谷以東之間的地區,有兩大山脈:東端的肯亞山和西端的阿布岱爾山脈。肯亞山為古時火山爆發後形成,海拔5160多公尺,是非洲的第二高峰、國內的第一高峰,位置在赤道的正南方,山體已受到很大的侵蝕,最高峰由被堵塞的前火山口結晶狀霞石正長岩構成,中央幾個高峰呈放射狀延伸的幾條支脈,彼此間被河谷分開,山的斜面受到冰川的侵蝕,呈現許多冰舌。山中共有12條冰川,其中以李威士(Lewis)冰川和廷德爾(Tyndal)冰川為最大。在海拔4572公尺以上山體山岩裸露&藄埸市袨H冷,長年被冰雪所覆蓋,白雪的山頂與山麓綠色的熱帶雨林,形成鮮明的對照。國內的吉庫尤人相信神仙就住在肯亞山上,傳說這座山是「宇宙的支配者」所造的,祂在造完這座山後,就帶著吉庫尤人的始祖到山頂,要他們俯視山下美麗的原野,那裡有很多無花果樹,於是吉庫尤族人就在這裡興建了家園。今日的吉庫尤人愛他們的土地,也愛肯亞山,他們在祈禱時,都是面對著這座山。這裡的肯亞山國家公園有許多大型獵物保護區、森林保護區和高沼地。較低的山坡土壤肥沃,被吉庫尤人、恩布人和梅魯人所開墾。阿布岱爾山(Aberdare Range)是肯亞中西部山脈,係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巨大斷層地塊,是構成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東側的一段,平均海拔3350公尺,有兩座高峰;奧爾多伊尼奧萊薩提馬(Oldoinyo Les-atima)峰海拔約3999公尺,伊爾基蘭戈普(Ilkinangop)峰海拔3906公尺。 二為裂谷地區,是肯亞的奇景,肯亞高地在這裡被貫穿南北的一條大裂谷一分為二,成為東部高地和西部高地。這條裂谷是東非大裂谷的組成部分,東非大裂谷由亞丁灣的吉布地經衣索匹亞、肯亞、坦尚尼亞、馬拉威到莫三比克的貝拉港進入印度洋,全長約6000公里。在肯亞境內的裂谷則長750公里,東西寬約60多公里。兩邊懸崖對峙,由崖頂至谷底一般深達1200∼1800公尺,有些地方如阿布岱爾山脈和馬烏(Mau)山懸崖深達3000公尺以上。肯亞裂谷由北部圖爾卡納湖起,一路南下到坦尚尼亞邊境納特隆湖周圍,要經過斯特法尼、巴林戈、哈靈頓、埃爾曼泰塔、納庫魯、奈瓦沙和馬加迪等湖。裂谷內還散布著一些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山體如海拔2356公尺的蘇斯瓦山、海拔2777公尺的隆戈諾特山,以及海拔2134公尺的梅魯火山等。有些重要的城鎮也在裂谷內,如納庫魯、吉爾吉爾和奈瓦沙等。 三是西部高地,是裂谷西部南北聳起兩條由斷層地塊形成的懸崖,即埃爾加納和馬烏懸崖。最高處在切蘭加尼(Cheringany)山脈海拔3444公尺和海拔3049公尺的馬烏山峰,這兩個高地之間的西部高地海拔平均為2134公尺,其地勢緩緩向西下降,直抵維多利亞湖濱。但是在肯亞和烏干達兩國邊境處又有一座高聳的埃爾貢(Elgon)死火山,經緯度為東經34度34分、北緯1度8分,火山口直徑約8公里,有數座山峰,其中以瓦加加伊(Wagagai)峰最高,海拔4321公尺。埃爾貢山山坡平緩,東和東南與瓦辛吉蘇(Ua-sin Gishu)高原連成一體,西和西北面峭壁上是海拔1097公尺狗Q干達東部平原。山頂有冰川痕跡,火山口底有大片沼澤地及其流出的蘇阿姆(Suam)和特克韋爾河兩條河流,高沼地區有歐石南屬喬木等植物。這座山海拔3048公尺以下為石林,海拔2530公尺以下為溫帶落葉林。班圖語的吉蘇(Gisu)人在西坡種植咖啡、香蕉、粟和玉米。此外,在肯亞西南部還有一座海拔2777公尺的羅格諾特(Longonot)山。 四為湖濱地區的維多利亞湖(Victoria Lake),是世界第三大湖,非洲最大的淡水湖,它也是尼羅河的源頭,1860年為英國探險家約翰•史皮克所「發現」,乃以當時的英國女王名字命名。此湖坐落在坦尚尼亞、烏干達和肯亞等三國的交界處,經緯度為東經34度,南緯1度之間,肯亞僅擁有東經33度9分以東的一塊湖區,約佔全湖5%左右。湖面積6.75萬平方公里,湖長282公里,深約46公尺,平均海拔1134公尺。湖內有許多島嶼,較大的有姆方加努島和卡辛吉里島。遊客在維多利亞湖千萬不要下水嬉戲,因為湖中多血蛭蟲,在不知不覺中易被附體吸血。湖濱地區基本上是平坦和起伏不大的平原,海拔在1120∼1510公尺之間,僅東南方有較高的台地,主要城鎮有海拔1130公尺的基蘇木,以及海拔1150的卡卡梅加。有少數地區受火山活動的影響,形成海拔近2000公尺的山脈,如瓜西山脈和根巴山脈等。 湖濱地區最突出的地貌是切入內陸的維南灣,由自東至西的地塊斷層所形成,像條小裂谷,南北兩岸相距大約是24∼40公里。灣內水淺,沿岸也不規則,有阿森博灣、霍馬灣和肯杜灣等許多小港灣,在面對維多利亞湖的湖濱還有更多小灣。 境內河流眾多,但是較大的河流卻屈指可數。所有河流按其源頭和流向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源頭在裂谷以東的流向印度洋,其中有些河流在流向印度洋的中途就消失了;另一類源頭在裂谷以西的流向維多利亞湖;第三類源頭在裂谷以內的流向谷內湖泊。不少河流是季節性的,雨季時才有水,旱季時就乾枯。 塔納河(Tana River)是境內的第一大河,經緯度為東經40度31分、南緯2度32分,坐落在阿布岱爾山脈東麓,源於肯亞東部肯亞山的高地雨水及冰川融雪,全長約708公里,上游240公里雖可通行小船,但是航行困難;下游在入海前的322公里河段可通航汽艇。河上游有錫卡河等支流匯入,河一半在坦尚尼亞境內。河的流域面積為6.216萬平方公里,流經中部省、中央省、東北省和濱海省,在基皮尼市向東注入印度洋。沿河有發電和灌溉工程,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上游的薩蘇姆河大壩(Sasumua Dam)向奈洛比供水,在塞文福克斯的欽達魯馬也有水力發電廠,恩布興建的姆韋亞∼特貝爾灌溉設施供水稻種植之用。在河流中游森林覆蓋的堤岸上,土著波科莫族從事自給農業,加洛萊地區棉花種植業盛。 加拉納河(Galana River)是境內第二大河,經緯度為東經40度8分、南緯3度9分,發源於阿布岱爾山脈東麓,上游叫阿蒂河,下游稱為薩巴基河,全長547公里,向東流經中部省、東方省和濱海省,部分河段可行木船,在曼布魯伊市以南入海,流域面積4.4029萬平方公里。 薩蘇姆河(Sasumus River)是境內的第三大河,全長約354公里。流域面積2.072萬平方公里,有145公里長是常年河,建有薩蘇姆河大壩。 凱里奧河(Kerio River)是境內的第四大河,全長也是354公里,但是流域面積只有6475平方公里,有113公里長的河段是常年河,這條河流由西南方注入圖爾卡納湖。 北艾瓦索恩吉羅河(North E-waso Ngiro River)全長約531公里,是境內的第五大河,流域面積為5.6980萬平方公里,其中290公里是常年河,雖然是朝印度洋方向流,但是最後卻消失在沼澤中。 馬拉河(Mara River)是境內的第六大河,全長290公里,流域面積7770平方公里,發源於馬烏山,向西南流入坦尚尼亞境內後,在穆索馬附近注入維多利亞湖的馬拉灣。 恩佐亞河(Nzoia River)是境內的第七大河,河全長258公里,流域面積1.295萬平方公里,它發源於裂谷以西高山懸崖,河的一半在坦尚尼亞境內。 沃伊河(Voi River)是境內的第八大河,全長209公里,流域面積5439平方公里,有80公里長是常年河,注入印度洋。 亞拉河(Yarra River)是肯亞的第九大河,它發源於裂谷以西的高山懸崖中,在向西流途中又加入了一些支流,不過它在到達維多利亞湖前,便已消失在大沼澤中。河全長177公里,流域面積2590平方公里。 南艾瓦索恩吉羅河(South E-waso Ngiro River)是肯亞的第十大河,它全長137公里 ,流域面積5180平方公里,有97公里長的常年河。 米柳河(Milyu River)又名松杜河,是盧歐人的稱呼,基普西吉斯人則稱之為基普索諾伊河,發源自裂谷以西的高山懸崖地帶,流域5180平方公里,全長109公里,在向西流入維多利亞湖維南灣前,有許多支流加入,是肯亞的第十一大河。 梅拉瓦河是肯亞的第十二大河,全長108公里,流域面積778平方公里。 庫加河是肯亞的第十三大河,也是發源於裂谷以西的高山懸崖地帶,全長約89公里,流域面積5180平方公里,在它西流進入維多利亞湖前,也有許多支流加入。 此外,發源自埃爾貢山北麓的圖克韋爾河(Turkwel River),是肯亞北部一條較大的河流,但是常會斷流,豐水時向東北注入圖爾卡納湖。瓦索恩尼羅河位於肯亞山以北,在它流到梅爾蒂(Merti)台地後,便成為涓涓細流。拉姆西河和拉雷河都是注入印度洋的小河。尼楊多河是發源於裂谷以西高山懸崖地帶較大的河流,在向西流入維多利亞湖前,有許多支流加入。 肯亞也有許多湖泊,除了本書31頁所說的維多利亞湖外,在國境的西北部還有一個圖爾卡納(Turkana)湖,因水碧如玉,故又名為碧玉海(Jade Sea),它的經緯度為東經36度5分、北緯3度30分,是東非的第2大湖,北端從肯亞延伸到衣索匹亞境內,面積6405平方公里,最低點海拔375公尺。它是在250∼1萬年前更新世時期,由於地殼運動所形成一個較小的獨立內陸湖,火山爆發造成了東南多岩的湖岸,較低的西南湖岸由沙丘、沙坑和泥灘構成。湖中北島、中島和南島等三個主要島嶼都是火成島。湖長248公里,寬16∼32公里;湖水較淺,最大水深73公尺,水位和水面積不定;湖無出口,水中含鹽。湖盆除北部外,氣候炎熱乾旱,常有突發風暴,增加航行危險。這個湖是個幾乎未經開發的魚場,是肯亞淡水魚的寶庫,盛產虎魚、多鰭魚和尖吻鱸。湖內有上萬頭鱷魚,河馬也時有所見。湖南端有由卡拉伊(Krai)山流出的溫泉,法格林灣有釣魚俱樂部、釣魚山莊、木造船屋及釣魚用的小艇。沿湖種植有少量的粟,並有大量半沙漠叢林。候鳥和本地鳥類吱啾,有紅鸛、鸕鶿和翠鳥等。 在圖爾卡納湖的東岸,有肯亞史前人類遺址的庫比福拉(Kobi Fora),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石器時代人類聚居地之一。這個地方自北而南分布著5條約100多公尺的小山嶺,由晚期第3和第4紀的砂礫岩、粘土岩和凝灰岩等組成,過去是人跡罕到之處,自1967年以來,肯亞國家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在此一地區接連發現大批古人類化石、舊石器和哺乳動物的化石。在已經考察過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發現了100多個化石地點和舊石器遺址。 1912年,肯亞裔的英國考古學家查理德•利基在此地區發掘出一個古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90具史前人類遺骨化石和數百件石器化石。經測定,這些化石距今已有261萬多年,其中定名為「1470人」的化石比「東非人」化石早80萬年,這些化石為研究人類的起源提供了寶貴的新資料,證明遠古人類早在200多萬年前就曾在這裡生息過。 這一帶是半沙漠區,有疏密不同的矮草和灌木叢;旱季雨水缺乏,草叢枯黃,只在古河道或季節性河流兩岸才有綠色。這個地區有大量的野生動物,肯亞國家博物館已在這裡設立了國家考古野外工作基地。 奈瓦沙湖(Naivasha Lake)是國內的第三大湖和東非裂谷系統東支的一個淡水湖,經緯度為東經36度21分、南緯0度46分,坐落在奈瓦沙市的西南方56公里處,由奈洛比經高速公路前來車程只要一個多小時。這個湖沒有出水口,有大量的地下水自此湖滲出,湖水清淨可飲。湖的海拔為1875公尺,其湖面水位因有週期性變化,現在已縮小為原湖面的1/3,約為114∼191平方公里,湖長16公里,湖寬約8公里,湖泊底部平坦,水深約3公尺,湖底覆蓋著沉積物,湖北部為生長著大片紙莎草的沼澤,湖水微鹹,湖中主要魚類有數種羅非魚屬(Tilapia)的魚和黑鱸魚,也可以看到紅沼螯蝦(red swampcrayfish)、沼狸(Coypu)、河馬和水鼠。當地有商業捕魚和垂釣活動,鳥類觀賞活動也很普遍。這裡是魚鷹的故鄉。湖中有克萊申火山島,湖濱建有一排排別墅式的旅館,旅館區絢麗多彩的三葉梅爬滿枝頭,數公尺高的仙人掌到處可見,是極佳的遊覽及休養地,已被設立為奈瓦沙湖國家公園,很多奈洛比市民來此划船和度假,可以看到可愛的河馬家族。 由於此湖的位置在裂谷兩堵高崖壁之間,且又在兩塊炎熱低地的地橋上,致強風常飆,很快就會在湖面上發展為大浪,對湖上小船極具危險性,因此當地季節性的水手非常留意湖區的風雲變化及湖上空烏雲的聚集,在大風刮起前及早揚帆而歸。湖畔有肥沃的火山土壤被用作農場,所產蔬菜與鮮花供應奈洛比及海外市場。此外,湖區還有一家飯店、許多招待所和露營區。 巴林戈湖(Baringo Lake)是境內的第四大湖,經緯度為東經36度5分、北緯0度38分,是肯亞中西部的淡水湖泊,沒有明顯的出口,湖水滲入湖北端的熔岩中,面積129平方公里,湖長度為18公里,寬度約6.8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為5公尺,湖面海拔975公尺,沒有明顯的出水口,湖水滲入湖北端的熔岩中,湖中盛產羅非魚,湖岸多種植作物和放牧牛群。 安博塞利湖(Amboseli Lake)是肯亞的第五大湖,但它卻是個季節性的淡水湖,面積為0∼114平方公里,乾旱季節裡只剩下一個大湖床;雨季時湖水豐沛,湖面積可擴大到114平方公里,一望無際,祠若大海;湖長度可達21公里,寬約10公里,水深約0.6公尺,海拔為1188公尺。 馬加迪湖(Magadi Lake)是肯亞的第六大湖,經緯度為東經36度17分、南緯1度54分,坐落在肯亞南部的大裂谷內,維多利亞湖以東約240公里處。面積為104平方公里,湖長26公里,寬約3.2公里,海拔579公尺。此湖位於一個廣袤沉降地的最深處,湖床幾乎全由固體鹼或半固體鹼構成,有若干冷水溪流和含鹼成分高的熱水溪流注入。板結的湖底有蘇打礦泉水湧出,將湖水染成鮮豔的粉紅色。淺水湖區有紅鸛和其他水禽棲息,湖濱常見斑馬、長頸鹿和牛羚奔走。 吉佩湖是肯亞的第七大湖,面積39平方公里,湖長11.8公里,湖寬3公里,海拔701公尺。 哈靈頓湖(Harlington Lake)是肯亞的第八大湖,海拔975公尺,是個淡水湖,湖面積34平方公里,湖長19公里,湖寬2公里,淡水魚豐富。 納庫魯湖(Nakuru Lake)是肯亞第九大湖,經緯度為東經36度5分、南緯0度22分,位於西部的裂谷區,是地處大裂谷的東非湖泊系統中的幾個鹽湖之一。這也是一個季節性的湖泊,海拔1757公尺,在乾旱季節湖面積只有5平方公里,湖長2公里,湖寬1.6公里,水深0.6公尺。在雨季時湖面積會擴大到31平方公里,湖長8公里,湖寬2公里。 「納庫魯」一字,源於馬賽語的恩納庫羅(enakuro),意即「飛揚的塵土」。當納庫魯湖於1950年代中期一次乾涸後,每日吹襲湖區的強風橫掃這些塵土,曾造成裂谷北方64公里附近的地區以嚴重的農害;但當1961年豪雨再度來臨時,使得湖水又漲回到湖的邊沿,這種有害的鹼性塵土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此湖最初以鳥類種類繁多而著稱,湖區的鹼性成分供養了大量的紅鶴,又稱為火鶴,以及賴以為生的藍綠海藻和矽藻類。由於湖水中鳥類糧食豐富,最多時有200萬多隻的紅鶴群經常聚集此地覓食,將湖水映染成粉紅色,並在湖區上空形成大片飄動的紅雲,也在湖區邊沿繡上一道粉紅色的花田,這種壯大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因此使納庫魯湖成為全球最大的紅鶴保護區。有時湖泊因乾旱而乾涸,紅鶴的數量也隨著大量減少,有時甚至連一隻紅鶴也看不到。現在湖水重現,紅雲又逐漸飛臨湖區上空,納庫魯湖又成為旅遊勝地,目前湖邊不時隨風傳來阿摩尼亞味,還忖@層白色厚厚的鳥糞,其中還夾雜著紅鶴羽毛、骨頭和鹽塊,從湖邊向外延伸達100多公尺。現在湖區常見的野生動物還有大羚羊、黑斑羚、疣豬和河馬,而納庫魯湖國家公園就位於湖的東南岸。 埃爾曼泰塔湖是肯亞境內的第十大湖,海拔1873公尺,也是坐落在裂谷區,湖面積約18平方公里,湖長約6.8公里,湖寬為2.4公里,湖區魚類豐富,野生動物眾多。 肯亞地跨赤道,屬熱帶國家,大部分地區乾燥少雨,但因地形、地勢的不同,各地氣候都不一樣,大體上可分為濱海地區:全年平均氣溫超過27.6℃,溫熱潮濕,好在時有海風和暴雨緩解,並有季節變化,所以大體上算是氣候良好。一般說來,這裡12月至翌年2月雨量較少,3∼5月吹東南季節風,雨量較多,形成 「長雨季」,尤其是5月份常大雨傾盆。到了10∼11月印度洋刮東北季風,又帶來較多雨量,形成 「短雨季」。在這兩個雨季時,太陽運行在赤道中天,它所形成的低氣壓使印度洋上的東南風和東北風旋轉著撲向海岸形成暴雨。其餘月份吹東南季風時,雨量較少。 海濱地區各地雨量有別,蒙巴薩以南雨量較多,向北遞減。蒙巴薩年雨量約為1206公釐,南面肯、坦邊境的萬巴周圍為1270公釐,北面的馬林迪則為1034公釐,肯、衣邊境的拉穆僅900多公釐。同時,沿海地區雨量比內地多,年雨量在762∼1270公釐間;內地年雨量只有508公釐左右。 肯亞高地:氣候並不相同,在氣溫方面,裂谷東部和西部高地白天氣溫在15.6℃∼19.4℃之間,夜晚更涼爽。東部的錫卡地區氣溫稍高,但年平均氣溫也不過20℃。奈洛比晚上氣溫為13.3℃,白天為19.5℃。奈洛比北部的納紐基平均氣溫為16.2℃,肯亞山頂氣溫可降至-6.7℃。裂谷內的氣溫高低不一,南部馬迦迪湖區氣溫常高達30℃以上,但納庫魯和奈瓦沙地區平均氣溫僅15.6度。 在降雨方面也有差別,肯亞高地一年有兩個雨季,一個在3∼5月,另一個在10∼12月,年雨量自762∼1524公釐不等,其中的阿布岱爾山區和肯亞山區年雨量超過1524公釐。裂谷地區除納庫魯和奈瓦沙一帶年雨量和奈洛比差不多外,納庫魯南北地區因受谷壁影響,空氣潮濕,降雨大都集中在4∼8月,形成一個長雨季;而12月至翌年2月較為乾燥,年雨量為1016∼1270公釐。最潮濕的凱里喬地區年雨量超過1778公釐,基塔勒和埃爾多雷特一帶為1040∼1067公釐。 東部高原前沿:這是由中部高原緩緩向東傾斜到濱海以西地區,這一帶雨量少而氣溫高,大部分地區年雨量在508∼762公釐之間,只有北部的馬查科斯和基圖伊山區,以及南部的塔韋塔山區,年雨量才會超過762公釐。除高地外,常鬧旱災。 荒漠和半荒漠地區:這個地區高溫少雨,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26.7℃以上,年雨量少於508公釐;地勢低的地方更是特別高溫少雨,如東部的加里薩有時氣溫會高達37.8∼46℃,日夜溫差更大。莫亞萊和靠近高地邊緣的地區氣溫會較低;而東北部的曼德拉、加里薩和北部三角地帶,年雨量僅230∼254公釐左右。西部的洛德瓦爾更少,僅約145公釐。地勢較高的莫亞萊和伊西奧洛年雨量增至690公釐,馬薩比特更達到810公釐以上。全年雨分布不均,雨季通常在3∼5月和10∼11或12月。 維多利亞湖盆地:空氣濕度大,午後常有雷雨。基蘇木地區年雨量約1120公釐,全年無旱季,3∼6月份雨勢最大。在基蘇木以北、以東和以南地勢升高處,年雨量可達1524公釐。氣溫也隨地勢的高低而有不同,基蘇木年平均氣溫為23.3℃,最高氣溫在35至36.9℃之間。東部和南部離湖區較遠處和地勢較高的地區,氣溫則較低。

農牧發達工礦落後

肯亞的經濟是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雖然宣稱採取穩健的社會主義化政策,但卻停止生產手段的國有化,也並不干涉一般性的經濟政策,因此在非洲國家中,肯亞是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國家,還得到很多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而較許多非洲國家早一步實現其經濟成長的目標。 這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農牧業仍係國家的經濟命脈,全國有近80%人口靠農業為生,國內20%土地為中上等的農業用地,其中用於種植農作物和奶牛飼料生產的佔60%,約為520萬公頃,主要農業區在中部和西部,集中在裂谷區平原一帶,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灌溉面積不足8萬公頃,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有餘,近年因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生產水準下降,致使糧食短缺,幾乎每年都要自國外進口,但農產品仍佔外貿出口的70%。主要的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大麥、大米、小米、高梁、馬鈴薯、木薯、甘薯和豌豆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咖啡、園藝產品(鮮花、蔬菜、水果)、甘蔗、鳳梨、棉花、瓊麻、除蟲菊和菸葉等。 玉米是肯亞人的主食,各地普遍種植,2008年的年產量約為200萬噸。小麥是供應城市的主要商品糧,種植面積約15.5萬公頃,2008年的年產量約20萬噸,只能滿足國內近一半的需求,其餘要靠進口。 肯亞是非洲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商品,產量95%出口到英國。茶葉種植面積約12.6萬公頃,2008年的年產量約29萬噸,品質優良,甚受消費者的歡迎。 咖啡是肯亞的第三大出口商品,屬於阿拉伯種,品質非常優良,國內有430個較大的咖啡種植園,小咖啡農也有30萬戶,種植面積共約17萬公頃,2008年的年產量約10噸。 園藝產品是肯亞農業發展最快和最成功的部門,已成為第二大出口商品,從業人員有50萬人,輔助人員20萬人。最出色的是花卉生產和出口,鮮花的種植面積約1000公頃,有工匠5萬人,由兩家大公司控制的大農場生產,其規模是繼荷蘭和哥倫比亞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花卉生產國,2008年鮮花出口近4萬噸,佔有歐盟25%的市場。蔬菜年產量約60萬噸,包括鱷梨、蘆筍、花椰菜和番茄等。鳳梨是水果中的大宗產品,年產量約30萬噸,柑橘等水果約2.8萬噸,葡萄1.7萬噸,另有少量的檸檬、酸橙、柚、紅橘、芒果和香蕉等。 肯亞是世界最大的除蟲菊生產國,佔世界市場的65∼70%,約有菊農10萬人,分屬數十個銷售合作社,年產量約3800噸。除蟲菊是製作除蟲劑的主要原料,但由於合成除蟲劑的推廣,已影響到除蟲菊的需求。可是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除蟲菊產品仍受到歡迎,政府並設有除蟲菊局,來負責分配除蟲菊的定額生產和改善品種。 瓊麻又稱西沙爾(Sisal)麻,是從鄰國坦尚尼亞引進的,現在肯亞是世界第三大瓊麻生產國,產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奈洛比東方的高原地帶,多由大種植園生產,現在國內有19個瓊麻大種植園,年產量約3.2萬噸,年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13%。瓊麻是製造粗麻繩的原料,瓊麻纖維所編成的繩索可耐海水,是船帕航海時不可或缺的材料。 甘蔗是肯亞發展最快的農作物之一,主要用於製糖,產區在肯亞的西部,生產者以小農為主,他們直接或經由合作社,將甘蔗賣給7家國有製糖廠。現在甘蔗種植面積約11萬公頃,全國年產量約400萬噸。 棉花年產量約7000噸,菸葉年產量約1萬噸,小米約5.4萬噸,高梁5.6萬噸,大米約5萬噸,豆類約15萬噸,馬鈴薯45.5萬噸,可以自給自足。 畜牧業是肯亞的重要部門,它所提供的產品通常佔農產品總值的30%。畜產品的肉和乳基本上是供內銷用,但皮革和羊毛也是傳統的出口物資,主要的牲畜有牛、羊、駱駝,其中以牛最為重要。養牛業有農家飼養、牧民牧養和大畜牧場飼養等三類。其中農家飼養的牲畜數量佔牲畜總數的57%。大畜牧場用現代化的方法經營,大部分由公司或合作社開辦,政府已開發出數百萬公頃的放牧地,包括北部和東北部荒漠地區作為有控制的放牧區,並改善供水和道路設施等,生產效率較高。另一種傳統的牧民放養方式,是在較乾旱地區,牧人領著他們的牛隻逐水草而居。在東非大裂谷地帶的草原中、圖爾卡納湖西部地區、印度洋沿岸及維多利亞湖的卡特隆特灣沿岸等地,有馬塞族、圖爾卡那族等土著牧民進行放牧,他們以牲畜的肉、乳、血作食物,並將皮革製成各種日常用品,形成一種部落的經濟形態。由於這種遊牧方式非常原始,並且蚊蠅傳染瘟疫的情況相當嚴重,因此他們的畜牧產品也只能自給自足。現在全國有牛1400萬頭、羊1300萬隻、駱駝81萬頭、豬20萬頭、鵝600萬隻,獸肉部分可供輸出,牛奶年產量約2億公升,牛皮4萬多噸,山羊皮9萬多噸,還有一些蛋、羊毛和蜂蜜等畜產品。 在林業方面,肯亞約有8.7萬平方公里森林,約佔國土總面積15%,林木儲量9.5億噸。這些森林資源可以分為中央政府管理的國有森林、地方政府管理的縣政務會森林、野生動物保留地森林和私有森林等四種,前兩種森林面積共佔96%。這些森林在性質上區別,有天然森林和森林種植場之分,其中天然森林佔93%,森林種植場總面積為13.47公頃。在所有森林中41.6%沒有歸類;在其餘58.4%中,31.7%為封閉森林,12.4%為林地(Woodland),5.5%為竹林,7.4%為草原森林,1.4%為紅樹木。 肯亞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大裂谷的兩側高原上,尤其是它的東側;此外在沿海和西部也散布著一塊塊的森林。據此,肯亞的森林又有高原森林、高山森林和沿海森林等三類。其中的高原森林位於中部高原海拔1976∼2736公尺處,這裡年雨量在889∼2286公釐之間,在海拔較高和降雨量較大處,有大範圍的竹林區,還有樟樹和松樹;而在濕度較低的森林下緣,主要生長雪松和橄欖樹。在肯亞山、阿布岱爾山、馬烏山和切蘭加尼山及埃爾貢山上,都有森林覆蓋,就是高山森林,主要是一些闊葉硬木樹如樟樹,針葉樹如雪松和羅漢松等,有些樹會高達6公尺,有些高山也會長出許多巨大的草本植物。在肯亞的沿海也分布著多處沿海森林:北部有博尼森林和維圖森林;中部有米達格-迪森林、貢戈尼森林、馬林迪森林和薩巴基河沿岸森林;南部有喬尼-拉巴伊-傑巴那森林、欣巴山森林、拉米西河谷及溫巴河谷森炕C這些都屬於熱帶低地雨林,許多地方因被採伐而面積大為縮小。此外,沿著海岸還散布有多處低地乾燥森林。沿海森林多椰樹、嘯松、棕櫚和栲樹。 在肯亞的印度洋沿岸地區,生長著許多原產地在印度的尼姆(Neem)樹,史瓦希里語稱之為「四十療法樹」,因為這種樹的各部分都對人類有用。它的樹葉是天然的驅蟲劑,果和種子榨出來的油可以治病,樹皮和根部可以提煉口服液,樹幹分泌的汁液也有療效。由於德國技術合作總署的支持,已經發展出一系列取材自尼姆樹的防蟲藥和殺蟲劑。這種樹幾乎什麼病都能治,肯亞婦女一向用作避孕藥,不想懷孕的人都會嚼食尼姆葉。肯亞農民也用尼姆樹磨成的粉來防蟲,在穀倉上下四周噴灑尼姆粉後,什麼蟲都不敢接近;焚燒尼姆樹葉也有驅蟲的效果。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導,肯亞各地森林被圈佔砍伐的情況非常嚴重,現在的肯亞已經喪失70%以上原來森林的覆蓋面,因此目前肯亞政府已下達全面禁止伐木令,但卻不包括一家造紙廠和一家木製品公司所屬的地區。 肯亞的漁業已經在逐步發展中,印度洋有大量的漁產,並以生產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魚類而聲名大噪,但是食用魚很少,大多數肯亞人都不喜歡吃魚,海鮮對大多數肯亞人來說,還是個陌生的名詞,尤其是在內陸的人,最多也不過吃些淡水魚蝦而已。 這個國家的漁業可分為海洋捕魚和內陸水域捕魚兩種,2008年總魚獲量約為25萬噸,大部分銷往歐盟,少部分自己食用。 在海洋捕魚方面,肯亞瀕臨印度洋,有綿延數百公里的海岸線,以及200浬的海洋經濟專屬區,所以有約6萬平方浬的廣闊捕魚海域。但因受設備、技術和資金的限制,在整個漁業中所佔比重較小,全年海洋魚獲量只有萬噸左右。沿海有漁民8000多人,約有2000多艘漁船,大多數是非機械化的木製漁船,只能在近海捕魚,不能從事深海或遠洋作業。肯亞沿海水中生物包括各種魚類和貝殼類,主要魚類有鯊魚 (其魚翅遠銷新加坡、台灣和香港)、鷂魚、魷魚、烏賊、大馬林魚、東方旗魚、金槍魚、海豚、王魚、東方狐鰹、鯪魚、岩鱈、刺尾魚、蝴蝶魚、輻烏魴和鸚撲蔥央C貝殼類則有龍蝦、蟹、蛤、蚝和各種形狀色彩的貝殼,另有一些棘皮動物如海膽、海星和海參等。 在內陸水域捕魚方面,湖泊、河流和池塘面積共約1.34萬平方公里,是肯亞魚產品的主要來源,魚獲量約有24萬噸。內陸水域以維多利亞湖最為重要,約有漁民2.5萬人,曾因捕撈過度和水草為患使魚獲量下跌,後肯亞政府曾兩次下令禁止使用拖網漁船捕魚,並改善基礎設施和控制湖中水草,才使得魚獲量恢復。圖爾卡納湖和其他的湖泊,也因湖水的日益減少和捕撈過度而使魚獲量不豐。池塘的養殖漁業發展較快,大約年產量維持在1200噸左右。內陸主要湖泊、河流和池塘的主要魚種有羅非魚、尼羅河鱸魚、肺魚、矅魚和虎魚等,其中羅非魚有的體長可達0.5公尺,尼羅河鱸魚最大的體重達90公斤,長達1.3公尺。 礦產資源頗為豐富,主要有純鹼、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鈮和釷等,目前除了純鹼和螢石外,其他礦產多未開發,也未發現有商業開採價值的石油和天然氣。其中的純鹼或天然鹼是肯亞四大礦產之一,主要在大裂谷南部的馬加迪湖中提取。螢石主要礦區在裂谷省的凱里奧河谷,年產量10萬多噸,也是肯亞四大礦產之一。另一四大礦產之一的鹽,主要產地在馬林迪以北沿海和裂谷南部的鹹湖。肯亞四大礦產之一的石灰石,產於國境的東南部、南部、西部和東北部各地。濱海省的夸萊發現了含有鈦和鋯的礦砂,儲藏量有2億噸,估計可再雇 16年;當地還發現有金紅石。紅寶石的主要產地在東方省的塔韋塔地區,有大規模的開採。黃金的主要產地在尼揚扎省南部和西方省的卡卡梅加等地,裂谷省北部的圖克韋爾河出產沙金,但產量不多。石榴石礦被發現於東南部的察沃和西北部的洛基里馬,矽藻土礦出現在凱里奧河流域。硅藻土在大裂谷中更新世的湖床中有豐富的儲量,主要產地在卡里安德斯、艾勒曼塔伊塔、基切魯、埃布魯、萊格曼格和科拉等地,主要用途是做水果汁、軟飲料的過濾淨化劑,還可用於隔音、隔熱、防止肥料結塊和纖維織物的乾洗等。 石棉的主要產地在裂谷省的西蘇克地區;石膏主要產地在東北省的加里薩和濱海省的馬林迪附近,以及厄爾瓦克和達瓦河谷等地。銅的主要產地在尼揚扎省南部,當地的馬卡爾德銅礦早已投產;其他的產地有戈理河、納庫魯、奧岡加、吉特雷和奧育吉斯等。海泡石是製造煙斗的材料,產地在裂谷省安博塞利湖盆地的辛亞礦床。石墨產地在東方省的坎齊庫、中部省的奧爾多伊尼約和羅伊羅、濱海省的塔伊塔山、尼揚扎省的奧育吉斯、裂谷省的卡拉蘇克和巴拉戈伊等地。碳酸鈉產地在馬加迪湖,切蘭加尼山發現有鉛和銀的礦脈。菱鎂礦主要產地在凱里奧河流域、東南部姆蒂托安代附近的金伊蒂山、巴拉戈伊和基圖伊專區的姆雲吉等地,以及南恩布和納曼加-比塞爾地區。蛭石產地在孔扎附近的金伊吉山、桑布魯專區的洛多索伊特和基圖伊專區南部的卡波波尼山。雲母主要產地在馬查科斯和恩布-梅魯地區,還有桑布魯專區阿切爾站附近的博傑和巴拉戈伊附近的納喬拉。剛玉的主要產地在金伊吉山。 肯亞是東非工業最發達的國家,擁有較好的工業基礎設施,還有較多的私人資本,又建立有以優惠條件吸引外資的出口加工區,使工業得到發展,還有一些工業產品可以輸往外國。但是工業用原料和燃料均需仰賴進口,大多數工業均屬中小企業和勞力密集工業型態,與一般工業國家相比,還差一大段距離。食品加工是肯亞製造業的大宗;蒙巴薩有一座煉油廠,加工進口石油。奈洛比和蒙巴薩還有生產水泥、化學品、家庭用品、汽車、紙張、紡織品的工廠。其他主要工業還有發電、榨油、製糖、服裝、輪胎、軋鋼、玻璃、製鉛、純鹼、肥料、鋁器、金屬製品、五金工具、製材、煙酒、飲料、印刷、火柴、紙張、製鞋、文具、電器及手工藝品等工廠,但大部分重要的工業都是控制在外國人手裡。 肯亞雖然也有水力、火力和地熱等三類電力工業,但因燃料缺乏,成本高,所以國內所需電力,要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輸入一部分以補不足,原油和煤炭等燃料也要從國外購入。目前國內主要的水力發電是來自塔納河上欽達魯馬(Kindaruma)、坎布魯、吉塔魯、馬辛加和基安貝雷等5座水力發電廠,以及特克韋爾的一座水力發電廠,但是國內普遍的稀少雨量加上水庫大壩的漸為淤泥所堵塞,使得發電量更加緊張。 汽車工業也是國內重要工業之一,共有三家汽車裝配廠,利用進口配件裝配不同型號的汽車。其中設在奈洛比的通用汽車廠由美肯合資,其股份為肯亞佔51%,美國佔49%,主要生產排氣量1800cc五段變速前輪轉動的烏呼魯(Uhuru)牌轎車。另外裝配有美國雪弗蘭和歐寶轎車,英國的貝德福車和多種日本的鈴木車。設在蒙巴薩的聯合汽車裝備公司,是英肯合資企業,裝配5種型號的豐田車。設在錫卡的肯亞萊蘭公司是政府與庫伯汽車公司合資,能生產重型汽車,約有30%組件在肯亞生產。由於廉價進口汽車的競爭,加上汽車工業的不景氣,肯亞汽車的年裝配量已以1.3萬輛降至2500輛。 在煉油工業方面,肯亞不產原油,但在蒙巴薩建有肯亞煉油廠,利用進口原油製成汽油、煤油、飛機潤滑油和柴油等產品,不僅供應本國,還向烏干達等鄰國出口,與英國殼牌、英國石油、埃克遜和德士古等外國公司合資,年產石油產品約200萬噸,並有輸油管通往奈洛比和埃多雷特。 水泥工業是肯亞重要出口產品的企業,與英國、瑞士合資,在蒙巴薩附近的邦布里和阿蒂河兩地設有波特蘭水泥工廠,在奈洛比還有一座年產100萬噸水泥熟料粉碎廠,全部年產量約為120萬噸。 製糖工業因肯亞西部盛產甘蔗,故製糖工業發展迅速,國內設有穆米亞斯、切梅利、恩佐亞、穆霍羅尼、南尼揚扎、密瓦尼和拉米西等7家製糖公司,其中最大的一家是穆米亞斯公司,其產量佔全國總產量50%以上。製糖業的總年產量約40萬噸左右,但因受到廉價進口糖的衝擊,管理不善,經營困難,產量一直往下掉,時至今日,每年還要進口數萬噸糖以補市場之不足。 紡織工業發展最快,國內約有65家紡織工廠,有41向國外出口產品,其中最大的是阿蒂河出口工業區的合資服裝廠,因為美國給予肯亞紡織品出口的優惠待遇,使得肯亞紡織工業情況有所改善。 造紙工業略顯不足,全國共有3家造紙廠,最大的一家是公營的韋布耶泛非造紙廠,年產各種紙張超過10萬噸,但仍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 肯亞自古就是東非重要貿易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的外貿總值約為47.22億美元,其中出口總值約為19.56億美元,進口總值約為27.66億美元,貿易逆差多達8.1億美元。主要輸出品為茶葉、咖啡、園藝產品和石油產品,另外還有魚及魚製品、純鹼、水泥、除蟲菊精、瓊麻、蘇打粉、寶石、礦油產品、牛隻、肉品、象牙、獸皮、棉紗、紡織品和食品等。主要輸入品為原油、煤炭、電子、鋼鐵、工業母機、飛機、船隻、汽車及其零配件、軍事裝備、電子產品、電器、藥品、醫療器材、通訊裝備、建築材料、精煉油、糧食、油脂、食糖、樹脂、塑膠、紙張和家庭日用消耗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有美國、英國、歐盟、日本、埃及、伊朗、桑比亞、烏干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 國民平均所得約為每人每年565美元。發行貨幣的銀行為中央銀行,國內有關開辦銀行的最低資金、利率水準、匯率、貨幣供應等政策都要中央銀行規定,有權調節匯率、干預鉅額外匯交易以穩定先令、代表政府發行國庫券、公債,以及控制貨幣供應等。此外,國內還有各個民族系統和外資系統的主要銀行共12家,包括肯亞商業銀行、肯亞國民銀行、肯亞巴克萊和肯亞標準渣打銀行等。 貨幣單位叫做肯亞先令(Ken-ya Shilling),簡稱KES。每1肯亞鎊(無實幣,僅為計算單位)等於20先令,每1先令等於100分,每一美元約可兌換76先令。紙幣單位有1、5、10、20、100、200及1萬先令等七種。硬幣單位有1先令、50分(以上兩種是由銀、銅和鎳合鑄而成)、10分、5分和1分(以上三種是銅幣)等。


交通建設有待加強

肯亞擁有東非地區相對較好的交通網,但是與一般先進國家比較,其交通建設仍屬落後。在航空方面,國內有奈洛比的喬莫•肯雅塔、蒙巴薩的莫伊和埃多雷特等三個國際機場;還有基蘇木、馬林迪和奈洛比的威爾森等三個中型機場;基塔勒、加里薩和拉穆等三級機場,以及160多個簡易機場。 國內有國營的肯亞航空公司,主要飛行國際航線,也經營國內航線,擁有2架波音737-200客機、4架波音737-300客機、4架波音737-700客機、3架波音767-300ER客機,以及3架波音767-400ERX客機。主要國際航線有肯亞到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法蘭克福和義大利米蘭等歐洲航線,從肯亞到印度加爾各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等亞洲航線,從肯亞到埃及開羅、奈及利亞拉各斯、喀麥隆杜阿拉、剛果金夏沙、象牙海岸阿比讓、烏干達恩德培、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尚比亞路沙卡、模里西斯路易土港、辛巴威哈拉雷、蒲隆地布松巧唌B盧安達吉佳利等非洲航線,從肯亞到美國紐約的美洲航線等。主要國內航線則有從奈洛比到蒙巴薩、拉穆、基蘇木和埃多雷特等地。 此外,國內還有肯亞火烈鳥航空公司,是肯亞航空公司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國內航線的客貨運服務。另一家民營的非洲肯亞快航公司(African Express Air Kenya),多從事肯亞到歐洲的定期航線。還有一家民營的雄鷹航空公司(Eagle Aviation),則經營國內客運業務。 境內另有30多家外國航空公司的航班在此營運,業務非常忙碌。全年航空客運量約為650萬人,貨運量也有28.5萬噸。 在陸上交通方面,以鐵、公路為主。鐵路由國營的肯亞鐵路公司營運,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疏失,設備多陳舊不堪,車廂也老化破舊,火車時常會誤點,負債累累,現在鐵路員工已被大量裁減,已從1988年的2.24萬人,減至現在的2300人。全國鐵路總長3034公里,最主要的幹線是從蒙巴薩經奈洛比到維多利亞湖畔的基蘇木,全長1070公里。若再通往烏干達的卡塞塞(Kasese),則全程增至1668公里,這是過去英國人為了開發高原地區而修築的,對肯亞經濟的開發,有莫大的助益,現在依然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性。國內還有一些鐵路支線:其中由納庫魯至基蘇木,全長210公里;自沃伊至塔韋塔,全長151公里,可通往坦尚尼亞的莫希(Moshi);自奈洛比至納紐基,全長43公里;自埃多雷特至基塔勒,全長66公里;自基蘇木至卡卡梅加,全長70公里;還有一條是自奈瓦沙至尼亞呼魯魯。這些鐵路也都修築在肯亞獨立前,到獨立後基本上並未增建新鐵路線,但一些設備得到改進。1999年曾開闢一條自蒙巴薩至烏干達坎帕拉(Kampala)的特快車業務,行車時間已由過去的14天縮短至48小時。2008年鐵路客運量約為420萬人次,貨運量約240萬噸。 公路是肯亞最重要的交通部門,佔陸上客貨運量的80%;國內公路全長約15.6萬公里。肯亞的公路可分為國際幹線、幹線、一級路、二級路和三級路等五級,其中鋪設柏油路面的高級公路約4.98萬公里,土石路面佔10.44萬公里,佔肯亞公路總長的2/3。肯亞的公路網可以通往國內絕大部分地區和所有的周邊國家,不僅與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之間有幹線公路相通,從奈洛比到衣索匹亞也築有全天候公路;由基塔勒直達南蘇丹首府朱巴(Juba)之間也有500公里長的全天候幹線,從此使肯、蘇兩國間的交通,再也不需繞道烏干達。國內有各種汽車超過70萬輛,公路承擔了國內的大部分客運,以及1/3以上的貨運,年貨運量大約600萬噸。 肯亞的水運也相當發達,雖然只有500公里長的印度洋海岸線,但蒙巴薩港卻是東非最現代化的海港,不但本國的進出口物資都是靠它疏運,同時也成為鄰國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剛果東部和蘇丹南部的重要出海口,並且也受到衣索匹亞的重視。蒙巴薩港有16個深水泊位,可停泊2萬噸級貨輪;還有兩個大型油輪碼頭、兩個散裝水泥泊位和其他的貨物倉儲碼頭,並有裝卸穀物和肥料的現代化貨場和倉儲設備,還有冷藏庫、貨棧和貨櫃積散場等設施。2008年出入港口的海輪多達1000多艘,吞吐物資能力可達2000萬噸。光是蒙巴薩一地,就有年處理25萬個貨櫃的能力。除了蒙巴薩港外,肯亞還有希莫尼、姆特瓦帕、馬林迪和拉穆等次要海港。 維多利亞湖溝通著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三國的水道,在肯亞境內主要的湖港有姆萬扎、貝爾和基蘇木,其中的基蘇木湖港有現代化的客、貨輪在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三國之間營運。在河運方面,境內最大的塔納河也只能局部通航小船,其他河流多無航行價值。 在管道運輸方面,鋪設有從蒙巴薩到奈洛比,再延伸至基蘇木和埃爾多雷特的輸油管道,將在蒙巴薩煉油廠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和噴射機燃料等石油產品,轉運到各儲油庫和各地銷售點去,管道長約1000公里,年輸油能力約300萬立方公尺。還有一條輸油管道從埃爾多雷特通往烏干達的坎帕拉,全長320公里,其中106公里在肯亞境內,年輸油能力為10億公升。 郵政服務日益改善,全國有郵局約1000所,處理郵政傳遞、儲蓄及保險業務。國內有電話約50萬部,手機約12萬台,可以與73個國家直接通話,公共電話也很普及。

全力發展觀光業

肯亞對觀光事業非常重視,現在每年約有100萬外國遊客入境觀光,以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居多,台灣也有不少旅行團入境旅遊,主要之目的在參觀各種野生動物;每年為肯亞政府帶來約5億多元的外匯收入,為國家的第三大外匯來源。為此,奈洛比建立了肯亞烏塔利學院,可以接納600名學生,現在已成為非洲一個地區性培養旅遊從業人才的搖籃,已為肯亞訓練了3萬多名觀光服務從業精英。 到肯亞旅遊除了大英國協,以及丹麥、德國、芬蘭、西班牙、瑞典、聖馬利諾、土耳其、斯里蘭卡、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和烏拉圭等與肯亞簽有旅行互惠行為國家的人民,才可以免簽證進入肯亞境內。其他各地的人要進入肯亞,事先都要獲得有效的簽證才可以進入。 辦理入境肯亞的簽證有三種:一為觀光簽證,停留期限為三個月;二是商務考察,三係外交和公務。台灣遊客前往肯亞觀光,可以辦理落地簽證,費用為50美元,在奈洛比國際機場下機後,須先到辦理落地簽證的櫃台辦好落地簽證後才能出關,簽證是一張紙上文件,離境時要收回,所以必須保管好。如果入境前在疫區逗留過,則在入境時需附牛痘、黃熱病及霍亂的預防注射證明。肯亞本身就是瘧疾和黃熱病的疫區,因此國人前往旅遊,最好事先注射防疫疫苗。加上肯亞本身的衛生條件也較差,叢林間或動物保護區路上的牛、羊和野生動物的糞便都會引來許多蚊蠅,因此在肯亞境內旅遊,必須準備驅蚊液和蚊香,以免被蚊蟲咬而感染疾病。當然,腸胃藥、止瀉藥及個人常用藥品也必須帶足,可以減少許多因就醫不便的困擾。此外,也要攜帶遮陽帽、太陽眼鏡、長鏡頭或加倍鏡頭的望遠鏡、手電筒、眼藥水、乳液。和泡麵等。所帶之個人衣服,要能適應晝夜不同的氣溫,並以能防寒、不怕髒及多口袋的為佳;帽子也要能防日曬及灰塵;除了皮靴外,還要準備參觀野生動物園用的軟膠靴。 根據肯亞海關的規定,每一位成年旅客可免稅攜入的物品除了個人的行李及隨身首飾外,還可攜入200支香煙,或250公克煙草,或50支雪茄,一公升酒,1/4公升香水,200美元以下禮品,以及自己使用的照相機、手提電腦和手機等。農產品、園藝品和動物寵物都不准進口。 離境機場稅相當於10美元,象牙、犀牛角、動物毛皮、活的動物、鳥類、爬蟲類和貴重的黃金、鑽石和寶石等,也都在禁止出口之列。 這是個外匯管制的國家,超過200先令的肯亞幣是不可攜帶出境的,但是肯亞幣值小,超過200先令的機率很高,因此在機場海關檢查處就時常會有這麼幽默的對話:「你可以把多出來的先令送給你的朋友!」關員說。「我是來觀光的,沒有朋友在這裡,何況現在就要離境了。」觀光客說。「沒關係,我可以就是您的朋友啊!」關員說。 在肯亞旅遊不怕沒有旅館住,境內各大城市都有許多不同等級的旅館供觀光客選擇,甚至在國家公園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有旅館和營區供遊客住宿,並有樹上和樹頂旅館為觀光客服務。現在全國約有1415家大小不同的領有執照的國際標準旅館,大部分民營,較高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多屬外資公司。沿海一帶旅館在旅遊淡季期內,房租還有折扣優待。 當地正式餐廳的衛生不成問題,但是價格不菲。最好不要到小店或攤販上吃東西,餓了可到市場買水果洗乾淨後吃,或用燒開了的水煮泡麵吃。首都奈洛比的自來水可以生飲,但新到的遊客仍可能因食物或飲水而「拉肚子」。市外郊區或其他城市的自來水絕對不能生飲,除非水源是山溪冰水所化,所有自來水都必須煮沸才能飲用,最好是購用礦泉水,才不致上吐下瀉。在市區,尤其是市場有扒手出沒,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證件和錢財。在夜晚,盡可能不要單獨外出。 肯亞全年氣候宜人,東南沿海屬熱帶性氣候,年平均氣溫不超過26℃;中部與西南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氣溫平均為20℃。每年3∼6月是大雨季,不適合旅行;10∼11月為小雨季,觀光客也少,此時不但觀光費用便宜,降些雨並不影響觀光活動,而且多半在下午、黃昏時才會下雨,且多半雨勢短暫,雨後的清新綠意更具魅力。6月為乾季開始,進入旅遊旺季,尤其是在7∼9月,是馬賽馬拉動物大遷徙期間,最為熱門。 當地使用240伏特電壓,遊客所攜帶的台灣電器,必須使用變壓器才能充電。少數高級大飯店提供有110伏特刮鬍器插座。 時差方面,肯亞時間比台灣慢5小時。電話國碼為254,由國外打奈洛比電話為00加254加當地區號20再加電話號碼即可;如由奈洛比打電話回台灣,可先撥00加886加2再加電話號碼即可。但是自肯亞撥電話回台灣通話費昂貴,在有些飯店打電話回台灣,要加收400%的服務費。 當地緊急電話為999,可用以報警、火警或叫救護車。一般城市中的公共電話多設在公共電話亭和咖啡館中,打市內電話常遭延誤,打國際電話反而服務良好。這個國家的郵政地址多用信箱號碼,郵票在郵局及一般商店中都可以買到。在度量衡和重量方面是採用公制,重量以公斤計,1磅=0.45公斤,1盎司=28.35公克;容量以公升計,1加倫=1.785公升;距離以公里計,1哩=1.609公里,1平方哩=2.69平方公里,1呎=0.305公尺,1吋=2.54公分。這裡的女洗手間稱為Wanawake,男廁所叫做Wana-ume。英文報紙和雜誌到處可以買到。 在攝影方面,想拍人像一定要獲得對方許可,如係一般黑人,還要小心和氣,並給對方一點小費。不可在肯亞海岸地區向黑皮膚的阿拉伯婦女或蒙巴薩向阿拉伯區攝影,因為當地許多肯亞人還未見過相機,因此對他們攝影會被認為是懷有敵意的行為。 這個國家流行小費制度,旅館和餐廳要加10%服務費,行李伕和美容師要給10先令小費,在旅館房間的枕頭上每天每房給1美元小費,如要侍者作額外服務,每次也要給10先令小費;但最應該給的是開車送你往返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司機,如你覺得他辛苦,對你有幫助而又有責任感的話,建議每趟每人給他5美元小費。 在稱呼方面,有文化素質的遊客應使用有尊稱的稱呼與當地人打交道。如稱呼當地年齡超過35歲的人為「明傑」(Mije),意為「老人」或「長者」;稱呼侍者為「波瓦納」(Bwana),意為「先生」;稱年齡超過21歲的成熟女子為「馬馬」(Mama),小孩則叫「頭頭」(Toto),女士為「碧碧」(Bibi),小姐為「碧」(Bi)等。 肯亞境內購物的文化,一般在大百貨公司和超市內購物是明碼實價,可用國際信用卡。在一般傳統市場、小商店和藝品店的店員都會漫天喊價,購物者也要就地還價,以打25%折扣為宜,一律用肯亞先令交易,國際信用卡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當地最值得購買的物品是瓊麻編織品和咖啡,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有矛、盾、面具、葫蘆、牛鈴、珠寶和地毯等。一般銀行的營業時間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國定假日有1月1日的新年元旦(New Year's Day),全國各地都放假。 耶穌受難節(Good Friday)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受難日,肯亞的基督教徒要到教堂聚會紀念。 復活節星期一(Easter Mon-day)是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第三天復活(3月22∼4月25日間),時間在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的翌日,雖係基督教節日,但也是肯亞的法定假日。 五一勞動節(Labor Day)為每年的5月1日,肯亞工人在這天舉行集會,總統和政府部長常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有時會在這一天宣布增加工會的最低工資。 自治節又被稱為馬達拉卡節(Madalaka Day),在每年的6月1日舉行。肯亞經過多年的努力爭取,終於在1963年6月1日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獲得內部自治,首次由肯亞人自己組織政府和出任政府總理。此後肯亞就加快獨立的步驟,因此這天是肯亞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節日。 開齋節又稱為伊德烏爾菲特節(Idd ul Fitr),是肯亞伊斯蘭教的節日,時間在10月,依看到新月的時間而定,全國的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禱拜慶祝。 肯雅塔日(Kenyatta Day)在每年的10月20日,肯雅塔是肯亞民族獨立運動的先驅,肯亞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1955年10月20日,英國殖民當局宣布肯亞處於緊急狀態,並逮捕以肯雅塔為首的肯亞非洲人聯盟領導人等共100多人,隨後又以「操縱和組織」毛毛武裝組織的罪名,判處肯雅塔等人多年徒刑。肯亞和非洲各地人民為爭取肯雅塔等人的釋放,而進行了長期的抗爭。肯雅塔和其他同志被捕日子的10月20日,就被定為「肯雅塔日」,肯亞政府和人民,每年在這一天都集會紀念他。 獨立節(Independence Day)又稱共和國日,共和國一詞的斯瓦希里語為詹胡里(Jamhuri),故又稱為詹胡里節,是慶祝1963年12月20日的肯亞獲得獨立,這天慶典的最高潮,是總統在首都的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 聖誕節(Christmas Day)在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的盛大節日,如今已發展成全民的歡樂節日。 禮物節(Boxing Day)是在每年的12月26日,也是基督教的節目。 此外,肯亞的重要節慶還有1月的國際垂釣大賽,在馬林迪舉行。另有2月的蒙巴薩釣魚節,3月的肯亞高爾夫球冠軍公開賽,復活節的越野車大賽,6月中旬的納庫魯農業展,8月底的蒙巴薩農業展,9月底的奈洛比農業展,以及11月的馬林迪釣魚節等。 我國遊客到肯亞旅行,學會幾句簡單的肯亞語,一定會感到方便而有趣: 中文 肯亞語的英語發音 嗨! 詹姆波(Jambo!) 早安 哈巴里•雅•阿蘇布希(H-abari ya asubuhi) 午安 哈巴里•雅•米哈納(H -abari ya mehana) 晚安 哈巴里•雅•吉翁尼(Ha-bari ya jioni) 是 尼迪約(Ndiyo) 不是 哈帕納(Hapana) 對不起 沙馬哈尼(Samahani) 好 薩瓦(Sawa) 多少錢 能加皮(Ngapi) 你好嗎 哈巴里(Harbri) 謝謝 阿桑提(Asante)沙納(Sana) 再見 克娃希里(Kwaheri) 今天 李奧(Leo) 明天 凱修(Kesho) 請坐 凱提•搭法哈里(Keti tafahari) 直走 恩達•摩迦柯瓦摩迦(Enda mojakwamoja) 右轉 傑烏卡庫里亞(Geukakulia) 左轉 傑烏卡庫修多(Geukakush-odo) 你 威威(Wewe) 我 咪咪(Mimi) 他 耶耶(Yeye) 我們 希希(Sisi) 他們 瓦奧(Wao) 什麼? 尼尼(Nini) 咖啡 卡哈瓦(Kahawa) 茶 菜(Chai) 麵包 蒙卡特(Mkate) 奶油 希雅吉(Siagi) 糖 速卡里(Sukari) 鹽 邱摩維(Chumvi) 快點 哈拉卡(Haraka) 慢點 波里波里(Pole Pole) 醫院 荷斯皮塔里(Hospitali) 警察 波里西(Polici) 何時? 希尼(Hini?) 怎麼樣? 維皮(Vipi) 為什麼? 柯瓦尼尼(Kwanini?) 吃 庫庫拉(Kukula) 喝 庫肯耶瓦(Kukunywa) 睡 庫拉拉(Kulala) 洗澡 庫歐加(Kuoga) 來 伊加約(Ijayo) 去 庫安達(Ku-enda) 停 庫西馬馬(Kusimama) 買 庫努努亞(Kununua) 機場 烏王加瓦能得吉(Uwahja wa ndege) 店 杜卡(Duka) 錢 費德哈(Fedha) 1 摩加(Moja) 2 蒙比利(Mbili) 3 塔吐(Tatu) 4 伊能(Ine) 5 塔農(Tano) 6 希塔(Sita) 7 沙巴(Saba) 8 納勒(Nane) 9 提沙(Tisa) 10 庫米(Kumi) 11 庫米•納•摩加(Kumi na moja) 12 庫米•納•蒙比利(Kumi na mbili) 20 伊須里尼(Ishilini) 21 伊須里尼•納•摩加(Ishilini na moja) 22 伊須里尼•納•蒙比利(Ishili-ni na mbili) 30 塞拉提尼(Thelathini) 40 阿羅拜尼(Arobaini) 50 漢姆西尼(Hamsini) 100 米亞•摩加(Mia moja) 1000 亞爾福•摩加(Elfu moja)

國家公園和保護區

肯亞是今日世界上擁有最多國家公園、保護區及動物的國家,它本身也就像個活生生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因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使它成為非洲的旅遊大國。現在國內總共設置23個國家公園、36個大型天然動物園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國家公園是由國家管理的特別指定地域,除了管理的官員及公務人員外,是禁止人們居住的。動物保護區是野生動物和部族共存的地域,由地方自治機構管理,同時擔任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無部族居住,以保護野生動物為目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下面是比較重要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 奈洛比國家公園(Nairobi Na-tional Park)是肯亞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正式成立於1946年,是肯亞國家公園中建園歷史最早、園區面積最小的一座野生動物園,坐落在南郊8公里處一片開闊的盆地裡,面積120平方公里。這座國家公園距離市中心區很近,奈洛比的觀光客坐24號公共巴士即可到達,可就近觀賞各種野生動物,並且還是遊客郊遊、散心和休憩的好地方,更是熱衷於研究動物生活習性和生態環境專家、學者們進行科學考察的理想天地,但是入園一定要坐車,禁止步行入內。


它與非洲其他地方野生動物保護區不同的是,園區的東、西、北三面都建有圍牆,只有南面是敞開的,其目的是讓園區內的野生動物能夠與附近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相互自由往來。 這座海拔自1500∼1800公尺的國家公園,有茂密的林帶、開闊的草原,始終保持著自然原始景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數量也大。最常見的是獅子,在幾乎是光禿禿的草地上,一群群約7、8頭大小不一的獅子,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牠們對觀光客車子的來臨,既不歡迎,也不驚慌,視若無睹,毫無表情,看起來相當溫馴。獵豹也可以看到,牠跑得比獅子還要快,因此獅子奈何不了牠。公園裡體型特別高大的長頸鹿、身軀碩大的水牛,以及飛躍的瞪羚和非洲大羚羊等,遇上獅子多會俯首就戮。獅子飽餐一頓後,剩餘的屍體再由禿鷹咀啄,一片弱肉強食世界。另外,園裡還有黑犀牛、斑馬、河馬、疣豬、狒狒、鴕鳥等,有的在散步、有的在喝水、有的在靜臥、有的在吃草、有的在追逐嬉戲。此外,這裡還有種類繁多的飛禽和昆蟲棲息著。公園的主要植被為熱帶稀樹草原,主要樹種有金合歡、好望角栗樹和肯亞橄欖樹等。 巴格吉河(Mbagathi River)流經公園南側,它的引流建有一個小水壩在公園內,因此公園內用水充足,一年四季都不會缺水。 在這座國家公園的正門還建有一座小型動物園,又叫做動物孤兒園(Animal Orphanage),肯亞動物中的孤兒,都集中在這裡撫養,連平時難得一見的獰貓,都可以在這裡見到。這座國家公園還連接著奈洛比市中心的市立公園。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Amboseli National Park)是肯亞南部面積不大但動物密度卻高的國家公園,也是肯亞僅次於馬賽馬拉第二人氣旺盛的國家公園,初建於1974年,由原馬塞安博塞利野生動物保護區劃出10%的面積約392平方公里,以安博塞利湖為中心,另立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它位於與坦尚尼亞界山的吉力馬札羅(Kilimanjaro)山西北麓、一片廣闊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北距奈洛比230公里。這裡氣候乾旱,地形平坦,中央地帶有廣大的半沙漠區域,常有海市蜃樓出現,雨季時變成淺湖,非常適合於野生動物的棲息,因此是舉世聞名的「非洲動物的天堂」。 「安博塞利」在肯亞語中是「乾涸的湖」之意,據說在古代,這裡有個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泊。現在園中偶然高樹成林,大部分地區都是矮小灌木和高高的宿草,野生動物繁多,乘車入園遊覽,會遇到大象、野牛、水牛、斑馬、長頸鹿、不同種類的大羚羊、非洲角馬、河馬、鬣狗、豺、疣豬、狒狒、大耳狐、獅子、黑犀牛和印度豹等。 公園內共有5家旅館,設備和服務都很不錯。其中的安博塞利山莊(Amboseli Selene Lodge)有96間客房,外觀很像馬賽族部落的紅土色建築,以磚石為牆基、木板作牆壁,木片為屋頂,內部卻有全套的現代化設備,設有游泳池、餐廳,並有可以容納70多人的大廳,全天候免費供應可口香郁的肯亞咖啡。 這裡每一家旅館佔地都很大,四周圍都沒有圍牆,僅以大石在地面上作標誌。整個園區內沒有自來水和電力設備,每家旅館都是自行發電和抽取地下水,旅館內也非常整潔寧靜,僱有白人小姐專司打掃清潔工作,房租單人房包括一天三餐及全天候免費咖啡在內約為100美元,雙人房約為120美元,所供餐飲非常豐富,有各種美酒、飲料、水果、點心,隨心所欲,自由享用。 進入安博塞利國家公園,要先經過聚居著馬賽族部落的生活地區,這裡的男子手持長矛,以驍勇狩獵著稱,這也成為這座國家公園的魅力之一。 公園附近有一種珍奇的香腸樹,果實呈淡褐色長條形,一條條地掛在樹上,很像大香腸,但是不能吃,只能用果汁釀酒。 附近的嘉丹赤溶岩流區,也是一處觀光聖地,是由數百年前修魯火山爆發時溶岩流下冷卻而成,整個區域呈黑色,看上去像煤,摸起來堅硬似鐵。 察沃國家公園(Tsavo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8度28分、南緯2度59分,位於肯亞東南部,吉力馬札羅山東麓,設立於1948年,面積2.072萬平方公里,是肯亞最大的國家公園,也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之一,並係肯亞著名的旅遊勝地,西北距奈洛比約360公里,自奈洛比至蒙巴薩的高速公路來此,車程需4小時半,奈蒙高速公路和鐵路從公園中間穿過;將整個公園分成東西兩個部分。公園地處半乾旱的平原地帶,生長著休眠植物 (在降少量雨水之後突然開出繁茂花朵)、金合歡和猴麵包樹。公園內地形複雜,高山、平原、河流、瀑布、岩石、沙壤、熱帶草原和灌木林等兼而有之。主要的動物有獅子、豹、犀牛、羚羊、長頸鹿、斑馬、貓鼬、蹄兔和大象等。著名的察沃吃人獅故事被改編為「暗夜獵殺」的電影,也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據最新的估計,園中有兩萬多頭大象,所以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野象集中地」,每年都要部分予以射殺,以防止牠數量太多。這裡並以紅象聞名於世,牠們的皮膚本來並非紅色,係終年在紅土上打滾染成,如用水加以沖洗,就會恢復原來的灰色。園內還有數萬隻鳥禽出沒,丹頂鶴、禿鷲和巨喙鳥是這裡的常客。 西察沃國家公園是屬於半乾燥、崎嶇而蠻荒的地區,不但有熔岩、峻嶺,還有壯觀的姆齊馬噴泉(Mzi-ma Spr-ings),泉水來自吉力馬札羅雪山,在地下潛流48公里後,從這裡乾燥的溶岩地區中噴薄而出,每日可噴出22億多公升清潔新鮮的活水,這些水一部分用以灌溉大地,一部分供應蒙巴薩地區用水,另一部分會形成河馬的天然浴池。在加拉納河的盧加德瀑布附近,可以看到鱷魚和一些淡水魚。 東察沃國家公園面積為察沃國家公園的2/3,是單調、平板、人煙罕至光禿禿的原野地區,這裡的野生動物多出沒在阿魯巴水壩(Aruba Dam)、姆丹達岩(Muda-nda Rock)和加拉納河(Galana)等地。 公園內有少數休息區,並建有現代化的旅館供遊客住宿、進餐、休息和購買紀念品。其中以可觀察動物生態的蘇魯特利克山莊最為有名。沃伊旅館則倚山傍水,大廳前面有一排安著鐵欄的大窗口,人們可以在這裡觀看近在咫尺的鳥獸在飲水嬉戲。泰塔(Taita)山莊在奈洛比東南方350公里處,是一座雙子星招待所,模樣相當古怪,但卻提供有國際水準的休憩服務,其中一個是可以俯瞰經常有野生動物聚集的水洞村落式木屋群,另一個是提洛爾式(Tyrolean)的城堡建築,在它們的庭院中,中午有土著表演傳統性的舞蹈,土著們圍著土黃色類似麻桿製的流蘇短裙,戴著羽毛,拿著長鼓,按照鼓聲的節奏而舞,有些動作看起來似乎很簡單,跳起來卻包含有深澀的技巧,極富原始粗獷的風味。 察沃國家公園裡還設有一個野生動物研究所,專門從事野生動物的生態研究、數量調查,以及對國家公園內原始環境的維護等。 阿布岱爾國家公園(Aberdare National Park)興建於1950年,它的經緯位置為東經36度45分、南緯0度30分,坐落在赤道附近,距離中央省省會涅里不遠處,其範圍包括基朗古卜平原(Kinangop Plateau)的高沼地,阿布岱爾山脈一帶的森林長達60公里,向東突出並向低坡延伸至鄰近的涅里。南距奈洛比160公里,車程需2小時半,面積590平方公里,海拔2012∼3048公尺,因為海拔高度變化大,造就了豐富多樣的地形。也由於地形的差異使氣候落差也大,鄰近肯亞山的地方,會無預警地突然大雨傾盆,雖然昔日英國殖民當局為了進剿毛毛反抗軍而修築了許多縱橫交錯的公路,一部分且已鋪設柏油路面,但大部分仍為泥地,天氣晴朗時才能步行到4座高峰附近的高沼地,天氣不好時非但上不去,並且每至濕季道路泥濘難行,公園也常被迫關園。 公園是山地和森林的混合體,還有瀑布、河川及熱帶地區罕見的高山植物。不少猿猴和非洲大羚羊棲息這裡,大象、水牛、犀牛、豪豬、疣豬、藪貓、獅子和土狼都以不同的數量出現。犀牛比較稀少,但偶然可以在荒地上看到。成群的大象和水牛會隨著雨水移入,在乾季時盤據在竹子與雨林地帶。在這裡也可以看到生性害羞的黑豹、巨型森林豬和正在獵捕猴子的大冠鷹,還有正在獵捕齧齒類動物、侏儒羚和鷓鴣的黑藪貓。 這座公園擁有3座露營區,但無論設備、行動都不是很理想,而另外有兩座狩獵旅館卻很聞名,其中的方舟(The Ark)旅館是模仿聖經中所說的諾亞方舟,它坐落在一座群山環抱的山崗上,四周盡是峽谷和熱帶的原始森林中,與樹頂旅館間隔有數十公里距離。在進入方舟旅館之前,要穿過一片濃密的原始森林,再經過一座架構在峽谷上的木橋,最後踏上進入旅館的跳板。當人們走在獨木橋上時,橋下流水潺潺,彷彿正走上即將起錨遠航的客輪。 方舟旅館就像一艘巨大的古代航船,首尾呈尖形,首部高昂,尾部略低,中部的煙筒部位高高聳立,全部為木質結構,設計特殊,巧奪天工。旅館的上下兩層加上船頂,被分別叫做a甲板、b甲板和c甲板。上層兩側是長長的廊沿,形似船的舷幫,首尾都有寬敞的活動空間就是a甲板。中層除了有b甲板的活動空間外,還有大餐廳,吃的方面非常豐富。底層是客房,中央位置是盥洗室,形同輪船上的輪機房,首尾部位有活動空間,兩側也有長廊,叫做c甲板。最特別的是遊客在自己客房裡有張動物的名單和電鈴,可以自己勾選所希望看到的野生動物,旅館拿到單子後,會依照客人的需求而按鈴通知,譬如一長聲是代表有大象來了,兩短聲代表有獅子或花豹來了,客人站在窗口,就可以看到這些前來喝水和黏鹽的動物。 樹頂旅館(Tree Top Lodge)是融入大自然的一家飯店,原先是動物研究專家在肯亞定居的英軍退伍軍官埃里克•舍布魯克•沃克,為狩獵和觀賞野生動物、而於1932年開始在高高的大樹幹上建造的像箱子般的觀測小屋,初建時僅有三間臥室、一間餐室和一個狩獵室。 1952年2月5日,當時的英國公主、現在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偕王夫愛丁堡公爵到肯亞度蜜月時曾在此下榻。當天夜間英王喬治六世突然駕崩,第二天清晨她就返回倫敦繼位,因而人們說她上樹時還是公主的身分,下樹時便成為女王,使樹頂旅館成為阿布岱爾國家公園中最有名氣的地方,這個傳奇故事還被刻成碑文立在旅館的頂屋平台上,供人拍照留念。 樹頂旅館現在的建築是火災後於1954年所重建的,是搭建在許多大樹幹上高20多公尺的木造3層樓房,外表簡單破舊,底部離地面10多公尺,時常有野生動物在下面自由穿行。2、3樓才是住宿的房間,共有50間客房,內部只有簡單的陳設,公共浴室沒有浴缸,只有淋浴設備,客人還得使用公用廁所,全旅館只有兩間是附有私人衛浴設備和陽台的套房。旅館通常只讓相同的客人住一個晚上,且客人不能帶太多的行李。旅館三樓的咖啡廳,免費供應熱氣騰騰香濃的肯亞咖啡讓住客享受;能夠容納100人的晚宴廳,供應有法式套餐。在旅館的旁邊特別挖設一個大水塘,水塘中央還有幾個小島,水塘附近則有一片鹽鹼沼澤地,每天黃昏前侍者會先散布一些肉類在水塘周遭,引誘野生動物前來戲水、飲水、戲水和舔食鹽份,大群的鳥類也會在夜色中飛來覓食或棲息。旅客也可以在旅館內一邊享用餐點,一邊居高臨下,觀察水塘區的野生動物百態。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6度6分、南緯0度23分,位於奈洛比西北方155公里處,坐落在納庫魯市北方,公園繞湖而建,面積雖然只有62平方公里,成立於1961年,和所有的裂谷湖一樣,是一座鹼性淺湖,十數年前水位升高,來自肯亞南部的馬加迪、波各里亞(Bogoria)和納頓(Natron)等湖的紅鶴群集至此,人們在此可同時看到約200萬隻紅鶴聚集的盛況,而成為全世界知名的「紅鶴之鄉」,並係全球最大的紅鶴生態保護區。從10餘年前開始,此地遭到銅䬷山廢水的污染,使得水質變差、湖面也因乾旱而縮小,鶴的數量減少很多,但仍然是多得驚人。 公園裡除了紅鶴外,還有上千種鳥類,仍然是個很不錯的賞鳥地點,湖的北邊設有幾座觀察站,不但可以觀察到許多鳥類的生態,也有機會看到不少野生動物,除了常見的羚羊外,也有疣豬、豹和獅等。此外,這裡更是白犀牛的自然保護區,經常可以看到整群的白犀牛家族在野草原上覓食。 梅魯國家公園(Meru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8度15分、緯度0度,位於梅魯市東方低地平原上,在肯亞山東北方100公里處,西南距離奈洛比350公里,由奈洛比搭乘狩獵旅行車前來,車程需6小時。整個公園是個向東南緩緩傾斜的斜坡,高山海拔1000公尺,低地海拔300公尺,面積很小,全部只有777平方公里,但內部交通網路良好,特別適合於旅遊,有四條基本巡遊系統: 環沼澤路線(The swa-mps circuit):在公園的西北方,有一連串與道路平行的曲流及多處沼澤地,狩獵旅行車可以由穆瑞拉門(Murera Gate)到達公園總部。這個區域野生動物豐富,共有5000多頭水牛在此棲息,南方的叢林區則是水牛和小牛的集散地;也是大象最喜愛的牧場。 環平原路線(The plains circuit):是以公園總部為中心的交通路線,延伸到西部孤絕的蒙格芳哥山(Mughwango Hill);北方到豹岩(Leopard Rock);東方到高洛營區(Golo's Camp);南方有主要的羅哲韋羅河(Rojewero River)穿越通往塔納河的路上。此區主要的野生動物有大群的伊蘭鈴、東非劍羚、斑馬、長頸鹿和其他平原動物,並係觀賞獅子的最佳地區。 長青叢路線(The combretum circuit ):是出犀牛流(Rhino Drift)向西環繞一大圈,再回到經由基奧魯平原(Kiolu Plains)的路線。通往烏拉門(Ura Gate)的路線也是穿越這裡,次要路線和一些支線可以通往極西邊界的龐古魯平原(Punguru Plains)。犀牛是這裡最常見的野生動物,還有大象和水牛等。 針樹叢與塔納路線(Commip-hora bush and Tana circuit):是穿越乾燥狂沙的針葉樹叢、至烏拉(Ura)及塔納兩河畔森林帶的長途路線,包括塔納路線在內全程約12公里,沿途可見豹、小扭角條紋羚、長頸羚及劍羚等出沒在濃密的草叢中,還有鱷魚和河馬在河中嬉戲。 這個肯亞著名的野生動物園,是喬伊•亞當遜(Joy Adamson)所著的「野生的艾爾莎(Elsa)」的故事之發生地,因此聞名於世。這位澳大利亞籍的女動物學家豢養一頭有名的孤兒幼獅艾爾莎,長大後將野放回自然草原,一時傳為佳話。她還描寫她和丈夫喬治•亞當遜(George Adamson)夫婦倆人和野生動物打交道經驗的書:「生於自由」、「居於自由」和「永遠自由」,非常膾炙人口。不幸這位終生致力於野生動物的學者,卻在梅魯公園被盜獵者所殺害,而她的丈夫也在數年後的1989年與兩個助手在附近的科納國家保護區(Kora National Reser-ve)遭到同樣的命運’b「獅子與我」這部影片中的其他三頭獅子,也是在公園內野放的,更使梅魯國家公園名聲大噪。 梅魯國家公園開放於1973年,園內廣袤平原,一望無際,共有19條河流及溪流,其中15條終年有水。在熔岩地層及基利馬吉耶魯(Kilimakieru)斷層上,造成無數噴泉與沼澤,因此有300多種鳥類以此為家,小鸚鵡群棲在河畔林帶中,奎利亞雀(quelea)飛旋在林間,偶爾還可見到珍貴的鰭腳鵬(Peter's Finfoot)。但是盜獵與盜匪仍為此園中的潛在危險。 肯亞國家公園(Mt. Kenya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7度19分、南緯0度9分,位於奈洛比以北150公里的肯亞山上,與阿布岱爾國家公園相距僅80公里。公園面積492平方公里,海拔約3350公尺,從奈洛比搭乘狩獵旅行車前來,車程要3個小時。公園的山頂有貝提安(Batian)與勒連恩(Nelion)兩座雙子峰,遊客必須有專門的嚮導隨行,並且自己也必須是個熟練的登山家才能登上山頂。 公園起於高海拔森林與歐石南(Erica arborea)樹叢交會處,它是一種通常與一棵樹同樣大小、形狀彎曲,上面覆滿了青苔的樹叢。大約是在海拔3000公尺的地方,這種巨大的石南屬植物會取代了為草叢所覆蓋的廣闊荒地,並生長著許多高度約4公尺的巨型山梗和石,到處散布著劍蘭和飛燕草。公園內有許多森林保護區、高沼地和大型獵物保護區。在野生動物方面,有各式高空鳥類,由大鷹到細巧彩色的太陽鳥都有,其中比較特別的有冠鷹、山禿鷹、麥金貓頭鷹、傑克森鷓鴣、紅冠孔雀、金翼太陽鳥和山鳥等。森林與荒坡上,則有大量的野牛、犀牛、大象、豹、各種羚羊、巨型森林豬、紅疣豬和賽克斯猴,也可以看到獅子、長頸鹿、斑馬與野狗的蹤跡。在高山雪地上棲息有數種爬蟲類,其中又以後山(Hinds Montane vip-er)最為特別,這種毒蛇只產於肯亞山和阿布岱爾國家公園。 這個國家公園內設有東非最豪華的肯亞狩獵旅行俱樂部(Mo-unt Kenya Safari Club),佔地100匳,由影星威廉•赫賴等人投資於1959年創立,是一家超大型的五星級休閒度假村,前來度假的都是國際名流、富豪,擁有豪華客房、各式餐廳、咖啡廳、購物廊、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溫水游泳池和騎馬俱樂部等高級休閒運動場所。還有如樹頂旅館同樣雅致的山岳小屋旅館(Mount Lod-ge Hotel),除了提供住宿餐飲外,也可在夜晚觀察到大型野生動物正在喝水的情形。 埃爾貢山國家公園(Mount El-gon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4度45分、北緯1度5分,坐落在奈洛比西北部,橫跨肯亞和烏干達國境,從奈洛比塔乘狩獵旅行車前來要6個多小時。公園位於海拔2500∼4310公尺的高山上,在平緩的山區斜面上,面積170平方公里。埃爾貢山是一座死火山,最高峰瓦加蓋(Waga-gai)海拔4321公尺;位於烏干達境內,是非洲第四高峰;位於肯亞境內的高峰為科托布斯(Koitoboss),海拔3500公尺。 這裡最吸引人的景點是奇頓(Kitum)、切普帕利(Chepnpali)及麥金尼(Mackingeny)等3座開放參觀的山洞,這裡因有大象鍾愛的鹽分,故而大象聚集。此外還有非洲水牛及其他野生動物在此棲息活動。 在爬山中觀賞植物也是在此地的一絕,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植被、竹林、高沼地的高地植物和奇怪的半邊蓮,以及略低的森林中大量的黑、白猴子和水牛、非洲羚羊、野豬等動物。但這個公園內可能會隨時下雨,只有每年12月及翌年1、2月最為乾燥,故入園時要特別注意。 西比洛伊國家公園(Sibiloi National Park)位於肯亞國境的北端,圖爾卡納湖的東側,從奈洛比到此約需9個小時的漫長車程,因此到這個國家公園訪問的遊客比較少;但搭乘小客機從奈洛比前來,航程只要3個小時。這個公園曾發掘出史前人類及「南猿化石」(Australopithecine),故被人稱為「人類的搖籃」。 公園的深處有獅子、長頸鹿、斑馬、多種羚羊、象和其他野生動物出沒,並棲息著許多鳥類。這裡也是大象活動的園地,在廣闊的公園區內,看不到完整密蔽的樹林,可是卻有許多巨大的樹木斜七歪八地倒躺在原野上,好像超級強烈颱風剛從這裡掃過,留下慘不忍睹的現象,其實這都是大象所造成的破壞。 原來大象就是以樹木為食物的,尤其是喜歡吃樹皮,巨大的樹被拉倒後,樹皮就被大象所剝食,樹身因水份散失而枯死。因此大象是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園的殺手,牠因覓食而推倒樹木,踐踏草地,摧毀了其他草食動物的食糧。由於牠力大體重,連獅子也奈何不了,因此天生沒有敵手,加以繁殖量多,所以每年都要射殺適當數量,藉以保持公園內的生態平衡。象也有許多附加的價值,牠的皮可以製成皮革製品,象牙是高級工藝品的珍貴材料,肉是動物蛋白質的補充品,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大象其實對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園也有助益,因為有了牠的破壞力,使園裡叢林和灌木不致生長得太快,因而得到樹林數量的平衡。 山布魯國家公園(Samburu National Park)位於肯亞山的北肩,是廣大乾裂的沙漠所在,南距奈洛比約300公里,自奈洛比搭乘狩獵旅行車越過肯亞山麓及伊西奧洛的水牛泉後便可抵達,車程約4小時半。公園面積不大,只有104平方公里,主要是作為野生動物保留地,這裡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包括大象、野水牛、獵豹、花豹、疣豬等,尤其是可以看到全身有細斑紋的斑馬、網狀紋的梅花長頸鹿、一種非洲產的小羚羊、頸部為藍色的索馬利亞鴕鳥、劍羚和犬羚等,在河畔沙地昔日也能看到的鱷魚,已被盜獵者殺戮絕跡。 公園中的植被以灌木群叢佔有特別優勢,它覆蓋著大部的起伏緩坡,並夾雜著金黃色的短草荒野,視野開闊但稍嫌單調,偶然可以看到獅群盤踞其間。 由於野生動物太多,因此公園裡的遊客都被保護在集中的住宿區內。住宿的木屋附近有很多狒狒,只要門沒鎖好,牠們會開門進去偷東西吃,除了食物外絕不會拿走其他的物品。人們在游泳池游泳時,狒狒有時也會跑到池邊泡腳洗手。 遊客在這個公園內一天遊獵三次,包括清晨、早餐後及黃昏,配合野生動物的出現時刻而出動。草原上有許多小路徑,每輛遊獵車都走不同的路線,發現較特殊的目標後會用車燈傳訊,所有車子就會向目標集中。野生動物通常不怕車子,因此可以相當靠近獅子、羚羊和長頸鹿,大象和豹比較有危險性,車子都不敢靠太近。因為動物數量多,有時車子一轉彎就快要壓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獅子。為了保持草原生態的完整,車子都會順著有車痕的草徑開,不會見獵心喜隨意在草原上亂追動物。 這裡舉辦有駱駝獵遊,參加的遊客捨棄了豪華的旅行車和度假旅館,全程5天沿著艾瓦索•尼羅(Ewaso-Wyiro)河流域,在山布魯國家公園進行探險。在公園嚮導的帶領下,遊客或騎駱駝或步行,親自走入叢林觀賞動物,隨行的四輪傳動車只戴運行李和裝備。晚間雖採露營方式,但雙人帳、睡墊和淋浴設備齊全,一趟大約要付300美元費用。 瓦塔姆國家海洋公園(Wata-um Marine National Park)是位於馬林迪南方24公里處的海上自然保護區,東邊有由礁石形成的邊界。有個海峽位於礁湖中,長度大約與海灣同長,海峽東邊散布著遊客最喜歡的珊瑚區,可在大旅館中雇艘海底玻璃船前往參觀,由於有浮標標示出邊界的所在,所有的船隻都停泊在浮標的外面,而不會破壞美麗珊瑚的生態。一些黑白相間的熱帶魚都會向有玻璃船底的觀光船聚集,以便能免費獲得觀光客拋入海中的麵包等食物,魚兒似乎通人性,知道觀光客不會傷害牠們,因此都非常溫馴,並且會為了爭吃食物而擠成一團。 公園最迷人的地區是位於南部邊界米達(Mida)溪入口處的水牛三大穴,洞口大約有4公尺左右,漲潮時隱而不見,即使在退潮後也仍被海水遮蓋,洞穴地帶經常有3尾一組的巨鱸和巨岩鱈出沒,牠大約和雙髻鯊一樣大、一般醜,每尾長度超過2公尺、重達400公斤上下;洞穴周圍都是熱帶魚群和一些活珊瑚。在溪口近海處的沙灘被樹叢所圍繞,成為蒼鷺與白鷺的家園。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間,一些像麻鷸、磯鷸、三趾鷸、杓鷸和千鳥等都會大量出現,退潮時棲息在溪北一帶。 馬林迪海洋國家公園(Malin-di Marine National Park)位於馬林迪-瓦塔姆海洋保留區內,它的範圍是自馬林迪市南方龜灣南部的海濱向海上延伸1.6公里處,坐落在查農尼岬(Chanoni Point)與豹岬(Leopard Point)之間,公園的基地設在上述兩岬之間的木麻黃岬(Casuarina Point)。公園裡主要的景點叫做北礁(North Reef),它的走向大致與海岸平行,退潮時就有許多暗礁浮現,造成無數的淺池。南方有珊瑚園呈斜面向海中伸入約有15公尺深,在珊瑚園區的魚兒彩色豔麗,最常見的是天生在尾部長了「小刀」的藍色有刺的帶魚。這是一種防禦性的武器,牠的背砟W還長著鋒利的刺,在牠感受到威脅時這種刀和刺便會自動向外擴張。刀和刺雖然無毒,但還是會在對方身上造成嚴重的傷口,連漁夫對這種魚的處理也非常小心。還有一些蝴蝶魚,包括拖曳著長長背脊的教練魚(Heniochus acuminatus)和數量豐富的天使魚(Pomacanthops)等。旅客在這裡可雇玻璃底船細細觀賞,也可以在海邊拾貝殼。 馬薩比特國家公園(Marsabit National Park)的經緯度為東經38度、北緯2度15分,位於肯亞北部沙漠地帶中,南距山布魯國家公園135公里,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宛如荒涼沙漠中的綠州。這個國家公園裡有海拔1702公尺的高山,山上森林蒼翠,還有一些壯麗的火山口,其中有一個火山口,每逢雨季就會集水成湖,被稱為「天堂湖」。山麓地帶崎嶇不平。 這個國家公園濃密的森林,是各類大型哺乳類野生動物的生存所在,園中野生動物以成群的野象最為壯觀,還有非洲最大的羚羊、獵豹、鬣狗、獅子、野水牛、斑馬、捻角鹿、長頸鹿和花豹等,鳥類也非常多。附近一些遊牧民族的非洲土著,常騎駱駝從沙漠地帶出沒於此。


馬賽馬拉

柯拉國家保留區(Kora Natio-nal Reserve)位於肯亞的中部,東離加里薩約129公里,塔納河由區內蜿蜒而過,是肯亞最荒涼而風景深具粗獷之美的地區,獅子、大象、小扭角羚羊和水羚都愛在此棲息,河馬和鱷魚的數量都很多。在保留區的南部,滿布著多層次的洋槐和多瘤結樹的樹叢。雖然這裡相當乾燥,但是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許多野生動物出現。尤其是牛群,必須經常飲水。名動物學家喬伊•亞當遜的丈夫、也是動物學家的喬治•亞當遜(George Adamson)1989年曾在這裡被盜獵者殺害。 吉賽特-姆潘古提保留區(Kisite-Mpunguti Reserve)位於肯亞東南方與坦尚尼亞交界處的附近印度洋上,就是在蒙巴薩南方約120公里辛莫尼(Shimoni)市附近,是肯亞第二海洋保留區,其範圍包括姆潘古提內外兩島及吉賽特的沙洲,清澈透明的海水使它在肯亞顯得非常自豪。這裡只能搭船前來,由辛莫尼到此船程約要1小時半,海域內瓶狀鼻海豚最為常見,還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黃尾鮪魚。 這裡也是潛水的好場所,但在淺水區及死珊瑚區內,要特別注意一些有毒的生物。淺水區的海膽刺有微毒,被刺中後使人的手和足會暫時麻痺,要難過好幾天。死珊瑚區內的石魚是非常毒的偽裝高手,小心別踩到牠。

肯亞野生動物

肯亞的野生動物舉世聞名,這裡的許多野生動物是世界珍稀的動物,因而成為肯亞發展旅遊業的最大資源,現在很多外國觀光客到肯亞旅遊,主要目的也就是來看其他地方所不容易看到的大量及珍稀的各種野生動物。下面所介紹的就是肯亞主要的野生動物。 肉食動物: 獅(Lion)為大型貓科動物,俗稱「百獸之王」,多生存於撒哈拉以南地區,肌肉發達,體強,雄獅體重達230公斤以上,雌獅約140公斤,飽餐後可增加45公斤,個頭大的雄獅連尾長約3公尺,雌獅較小,肩高約1公尺,腿短,頭大。獅毛短,淺黃色至深褐色,尾尖有一叢毛,顏色深於其他部分。鬃毛為雄獅所特有,但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可能完全沒有鬃毛,也有的分布到臉部的四周,也可能鬃毛量多,粗濃蓬鬆,蓋住頭、頸和肩部,並延續到喉和胸部,與沿著腹部的流蘇狀長毛相連,有些鬃毛和流蘇狀長毛顏色極深幾呈黑色,故外貌威武。獅子常在傍晚出獵前或黎明起身前發出吼聲,有時也會發出咳嗽聲、喉鳴聲和咆哮聲。 獅子是群居性,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一群約有30頭,通常由雌獅負責狩獵,每3∼5天狩獵一次。基本上獅子是相當懶惰的動物,白天多在睡覺,晚上才從事打獵。終年可以生育,妊娠期約108天,一窩通常生2∼3頭,偶有一胎6仔的。野生獅子壽命很少超過8∼10年,豢養的獅子能活到25年或更長,在豢養的條件下,獅能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雜交,雄獅雌虎後代叫獅虎,雄虎和雌獅後代稱虎獅,雄豹和雌獅後代叫做豹獅。除了行獵外,母獅和幼獅幾乎是形影不離,舐犢情深。幼獅長到18個月大就成為成熟的獅子,雄獅就會被驅離獅群,結合其他獅子另組獅群,雌獅則仍留在原獅群家庭中。獅子沒有天敵,人類是牠們最大的威脅,對於成年的大象,也會敬而遠之。牠們掠食的對象由昆蟲至羚羊、斑馬、角馬和長頸鹿,但餓極時也會襲擊水牛和幼象。一般並不攻擊人類,不過也有意外;當有水時會大量喝水。 獅子出獵多集體行動,大多由母師獵食,多為3頭一組,先布下包圍陣勢,由1頭母獅小心翼翼在下風處接近獵物,其餘的分頭驅趕,然後以70公里的時速衝刺向前,咬住獵物咽喉,使窒息至死,再撕裂而分食之。 花豹(Leopard)是與獅、虎等近緣的大型貓科動物,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整個非洲,體長約210公分,尾長90公分,肩高60∼70公分,體重50∼90公斤。體型大小和毛的花紋差異極大,體色背面淺黃,腹部白色,體上大部分排列著玫瑰花形黑斑。沒有明確的生殖季節,妊娠期約3個月,產2∼4仔,通常為3頭。吼聲各異,為一連串刺耳的咳嗽聲、沙啞的咆哮聲和一些深沉的嗚嗚聲,善爬樹、游泳。 生活在灌叢和森林中,喜獨棲,時常曬太陽取暖,但為夜行性。攀沿敏捷,捕食各種能制服的動物,從小齧齒動物到水羚,常食小和中型的羚羊及鹿,也喜歡捕食野豬和犬類,還嗜吃狒狒和猴子,有時偷襲家畜,偶亦傷人,常把吃剩下來的獵物藏在樹枝上,肚子餓時再慢慢地吃。 獵豹(Cheetah)是長腿、體細長的貓科動物,棲息在非洲南部、中部、東部和近東的開闊平原上,為已近滅絕的動物。牠是世界上短跑的冠軍,體態呈流線型、長腿,後肢有力,短距離奔跑時速可達120公里。和其他貓科動物不同的是爪只能部分縮回,且無保護性外鞘。牠喜歡在開闊的草原上活動,體長140公分,尾長75∼80公分,肩高約80公分,體重50∼60公斤之間。從出生到約3個月時體毛有許多美麗的深色斑點,頭、頸和背上被著藍灰色長毛。成年的獵豹毛粗糙而捲曲,背面為沙黃色,腹部為白色,上面布滿許多黑色小斑,臉上有一條由眼角一直延伸到嘴邊的黑色「淚腺」。牠單獨或以小群活動,通常在晨昏捕食,以小羚羊、疣豬、野兔和鳥類為獵食的對象。妊娠期約95天,每胎2∼4仔。獵豹經馴養後,能助人打獵。 獵狗(Hun-ting Dog)分散很廣,但數量已大為減少,棲息於叢林、較稀疏的森林、熱帶平原和草原等區域,也可見於察沃、馬賽馬拉、山布魯,偶可見於奈洛比等國家公園。由20∼30頭形成一個團體,勇敢而充滿活力,並以此特性獵捕食物。牠也是具有危險性的動物,嗜食中型至大型的哺乳類動物。非洲獵狗又稱為野狗,牠與一般的狗不同,沒有一般狗的第5腳趾(即懸蹄),全身長滿深色斑點,耳朵又大又圓,兇殘狡猾,連落單的病獅也敢攻擊,為其他獸類所懼怕。因身上帶有奇臭,被穆斯林認為是不能碰的不潔之物。 鬣狗(Hyaena)是三種粗毛犬形肉食動物的統稱,也是聲名最為狼籍的肉食動物,一則因其外形是前腿長後腿短,永遠是一副夾著尾巴、猥猥瑣瑣的穢姿,先天就不討喜;二則因牠專吃腐肉的行為,又使人將牠和腐、臭、髒、爛等觀念聯結在一起,更加深了人們對牠的壞印象。這種狡猾的獸類分布在亞、非兩洲,其特點為每腳有4趾,前腿頗長,爪不能縮入,頜非常有力,牙能斷骨吸髓,晝夜都可以活動,大部分時間是依靠大型肉食動物所留下來的殘屍腐肉為食,一般相當膽小。但當腐肉及獵物少時,也會單獨或三五成群出動獵食不能自衛的動物,如綿羊、山羊、永~、大羚羊和斑馬等,有時也會攻擊睡著了的人,叨走幼兒,捕殺家畜,因此常遭到人們的捕殺,致數量大減。 其中的斑鬣狗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地區,是最強健和最大膽的鬣狗,體長約1.7公尺,尾長0.3公尺,毛色淺黃或淺灰,帶深色斑點。叫聲似悲號或笑聲,妊娠期3∼3.5月,一窩1∼2仔。條紋鬣狗背和頸上有粗糙、可豎立的鬃毛,體形較小,體長0.9∼1.2公尺,尾30公分,體重25∼55公斤,毛為淺灰或淺黃,有垂直的棕色或黑色條紋。棕鬣狗棲息在非洲南部,毛深褐色,頭為灰色,腿上有灰色條紋,牠和條紋鬣狗妊娠期都是3個月左右,一窩通常2∼6仔。 土狼(aardwolf)為土狼科,非洲肉食動物,體淺黃色,有垂直黑紋,尾毛濃密呈黑色,沿著背脊有長而粗能夠豎立的鬃毛。前腿比後腿長,耳大吻尖,顎部和牙不堅。體長55∼80公分,尾長20∼30公分。棲息在非洲東部和南部乾燥的開闊地區,居住在地穴內,夜間才外出活動,主要以白蟻為食,常單獨行動,但有時成小群搜索食物。每窩產3∼4仔。不傷害人,性膽怯,受攻擊時會噴出有麝香氣味的液體,並可能作抗拒性搏鬥。 胡狼(Jackal)為犬科犬屬狼形的肉食動物,多分布在非洲東部和南部,體長55∼65公分,尾長30∼35公分,體重7∼11公斤。非洲黑背胡狼略呈赭紅色,背部黑色,棲息於較為開闊的地帶,白天隱藏在灌叢中,黃昏出動獵食,行動時單獨、成對或集群都有,以動植物或屍肉為食。常尾隨獅子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之後,吃其殘餘獵物、屍體。當結群獵食時,能捕捉到像羚羊和綿羊等獵物。胡狼常在夜裡嚎叫,聲音非常恐怖。尾基部有一種腺體,分泌物有難聞的惡臭。在地穴裡產子,一窩2∼7仔,妊娠期57∼70天,可與家犬雜交。 藪貓(Serval Cat)係貓科動物,分布很廣,叢林、熱帶平原、草原和耕地上都有,主要在夜間活動。體長約80∼100公分,尾長20∼30公分,肩高50公分,體重約15公斤,肢長、毛長,腹部灰白色,背部淺黃色至淺紅褐色,全身分布黑色斑點和條紋,肯亞高山地區的種群有全黑的個體。藪貓多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多在水邊草地和灌木覆蓋地區活動,行動迅速敏捷,體形細長,頸長頭小,夜出捕食鳥類、齧齒類動物和兔類等小動物,多利用耳朵尋找目標,可垂直跳出好幾公尺。 麝貓(Civet)係靈貓科,多種體長、腿短的肉食動物統稱,外形頗似貓,尾毛厚密,耳小吻尖,毛色各異,通常為淡黃色或淡灰色,帶有黑色斑點或條紋,或兼具斑點和斑紋。體長約40∼85公分,尾長13∼66公分,體重約1.5∼11公斤。肛腺在尾下開口,通向一個大囊,其中積蓄一種油膩的、似麝香的分泌物,稱為靈貓香,用以標記領域。牠們獨居於樹洞和岩石等處,屬地棲動物,以小動物和植物為食,每胎生2∼3仔。 獰貓(Caracal)是貓科短尾動物,棲息於非洲、中東、亞洲中部和西南部的小山、荒漠和平原上。毛短而柔滑,呈淺紅褐色;耳尖、端部有一叢黑色長毛。腿長、尾短、肩高40∼45公分,體長66∼76公分,尾長20∼25公分。行動迅捷,通常獨居,夜間外出活動,捕食羚羊、野兔和孔雀等,每窩產1∼4仔。 (Mongoose)屬靈貓科,是多種小型食肉動物的統稱,非洲白尾體小、腿短、鼻尖、耳小,尾長而毛蓬鬆,爪不能縮進,多具5趾,毛灰至褐色,通常為灰白色或夾雜淡灰色斑點,尾為灰白色或具環紋。成獸體長17∼24公分,尾長15∼20公分。靈敏而大膽,居於地穴,以小獸、鳥類、爬蟲類和卵為食,偶食果實,能殺死毒蛇,牠會快速靈活地衝向蛇頭,用力一口咬碎毒蛇的顱骨。 蜜獾(Ratel)是鼬科獾形動物,因嗜吃蜜而得名,棲息在非洲森林覆蓋地區。體粗壯,皮厚,體長60∼77公分,尾長20∼30公分,肩高25∼30公分。耳退化,體背呈灰白色,腹部、臉和腿灰色,且兩種顏色界線分明。穴居,夜間活動,前爪有力並向內彎曲用以挖洞,以小動物、果實和蜂蜜為食。牠常跟隨黑喉向蜜鳥的叫聲尋找蜂蜜,且能打開蜂巢食取蜂蜜,向蜜鳥也可獲得剩下的殘餘部分。蜜獾有力、大膽,但能飼養得很馴服,好嬉戲,一胎兩仔。 大耳狐(bateared fox)分布很廣,棲於非洲東部和南部開闊、乾旱地區,以及草原和林地中,通常可見於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偶而也可以在奈洛比國家公園看到。屬犬科動物,有48顆齒,比其他犬科動物多出6顆,外形似紅狐,但耳朵特大。毛淡灰黃色,臉、腿、耳梢和尾尖為黑色。身長50公分,尾長30公分,體重3∼4.5公斤。獨居或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尤其是白蟻為食。妊娠期60∼70天,每窩2∼5仔。 土豚(aardvark)是體型笨重的哺乳動物,產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森林中或平原上,屬管齒目、土豚科,體長120公分,尾長60公分,毛色各異,由黑色有光澤至沙黃色而稀疏。長吻,沒有門牙,但舌長60公分。耳長如兔,腿短、趾長,並有大而扁平的有力利爪,第二及第三趾以蹼狀組織相連。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夜間方敢外出覓食,主要以白蟻為生,掘開螞蟻或白蟻巢穴,用其帶黏性的長舌頭,迅速舐食蟻類及昆蟲。牠雖然沒有攻擊性,但能用利爪抵擋大型肉食動物的進攻。 草食動物: 象(Elephant)是長鼻目象科動物,這裡介紹的是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牠比亞洲象大,是世界上除鯨魚外的最大動物,特點是身軀高大、長鼻、圓柱形大腿、耳和頭都巨大,體重可達7500公斤,肩高約3公尺。有兩根長長的大象牙,每根象牙重達100多公斤,並有切牙和磨牙。牠的磨牙不是同時萌生的,是在現有的牙齒磨損後新牙才會長出,第六枚和最後一枚磨牙大約在60歲後會被磨損掉,因此象的生命不會超過70多歲。體毛淺灰至褐色,稀疏而粗糙。鼻孔位於靈活的長鼻末端,端部有一細小的指孔突出物,能拾取細小物體,飲水時將水吸進鼻內,然後撰i嘴裡。 大象是動物中第一名情聖,母象每5、6年才發情一次,發情時會發出電鑽般的聲音以吸引公象,公象沒有陰囊,睪丸存在體內,能在6公里外聞到發情母象的味道而加以跟蹤,眾公象聚集一起為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2週後最強的公象勝出與母象交媾。妊娠期670天,繁殖年齡為14歲,母象一次產一胎,幼象重120公斤,出生後由母象照顧22個月。象無淚腺。 牠會在乾燥地上掘土出水,除了自用外,還供其他動物飲用;也會開發叢林和樹叢,為其他較小型的野獸開路。通常象群是由10多頭組成,母象為一家之主;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小象群會結成數十頭的大象群,並可隨著可得到食物和水的情況而進行季節性遷徙。每頭象一天消耗青草和其他植物超過225公斤,牠們吃草類、樹葉和樹皮,有時也偷吃農作物。時常可看到一家象群推倒一棵樹大快朵頤,大象嫺熟地以鼻子捲住枝幹的一端,再以長牙頂住樹幹做支點,一折一扭,就把枝幹和樹幹分開。小象還沒長牙,只能用鼻子挑小樹枝吃。大象不會與小象爭食,大的吃痕K,小的吃樹皮、樹葉,各取所需,樹幹雖大卻無法吃,這種吃法場面驚人,難怪連「百獸之王」的獅子遇到大象,也要退避三舍。 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是偶蹄科反芻哺乳類動物,體型粗大,最喜歡在爛泥巴地裡打滾,係群居在非洲的原野中,常可見到由上千頭組成的大牛群,所經之處,浩浩蕩蕩,非常壯觀。雖然是以草類和樹葉為食,但是受了傷的水牛是最具危險性的動物,會對人類展開攻擊,並且從未被馴化過。牠的天敵在陸上為獅子,在水上是鱷魚。牠體重達900公斤,毛稀呈黑色,肩高1.5公尺。角向下彎曲,然後向上再向內,角基部形成若干大型瘤節,在頭頂部幾乎相接。妊娠期11個月,每胎產一仔。 斑馬(Zebra)是馬科馬屬黑白斑紋鮮明的草食性奇蹄動物。非洲斑馬產於肯亞乾燥、樹木稀少長滿短草的廣闊草原區,形似馬,體重270∼280公斤,肩高120∼140公分間,斑紋寬,各紋之間距離也寬,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體小、臀部有獨特的細形斑紋。以一匹雄馬、數匹雌馬和小馬組成家族群活動。在食物豐富的地區,會由小群組成大群一起活動,但各小群仍保持其各自的獨立性。斑馬常與非洲大羚羊組成混合群,因為斑馬警覺性較高,大羚羊在安全方面因而得利。斑馬主要的天敵是獅子,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斑馬群在喝水時一定會有其他斑馬張望四周,即使在草原上休息時,每隻斑馬所朝的方向都不相同,以作為警戒,一有問題,就會發出警告聲而四處奔逃。斑馬妊娠期為375天,一胎一仔,多數斑馬在豢養條件下都易於繁殖,小斑馬會靠著斑路的差異性來找尋自己的母親。1∼3歲的公斑馬會離開自己的家庭與其他公斑馬結合成小群體,5歲以上的公斑馬才有能力統領母斑馬群。斑馬群可作遠距離遷徙去尋找青草和水源,甚至會與牛鈴成群遷徙。 長頸鹿(Giraff)為反芻偶蹄類動物,也是最高的獸類,體重約200∼250公斤,總高度超過5.5公尺,體長相對較短,眼和頸部極長,背向後部傾斜。頸部雖長,但和大多數獸類一樣只有7節頸椎。尾上有叢毛,頸上有短鬃。頭頂有2∼4隻短而有皮膚覆蓋的角。兩眼之間有隆起物,毛呈淺黃色,有淺褐紅色斑點有規律地呈幾何圖形,或不規則而呈片狀或葉狀。 群居,棲息在平原和開闊的灌木地區,原產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主要以金合歡屬植物的葉為食,在喝水前會小心謹慎環顧四周許久,確定安全無慮後才慢慢張開兩隻前腳低下頭來喝水,喝兩分鐘水必須抬一次頭,原來牠的耳邊通往頭部的血管在低頭飲水時會自動閉鎖,不讓血液衝到腦部,兩分鐘後便自動開啟。 長頸鹿步距長,奔跑時速可達50公里,視力、嗅覺和聽覺靈敏,很少鳴叫,其天敵除人類外就是獅子,自衛時用粗大的後蹄猛踢,並以頭和長頸子的甩動來反擊對方。平均壽命28歲,妊娠期約14∼15個月,一胎一仔。 角馬(Gnu),又稱斑紋角馬(Wildebeest),偶蹄目、牛科,角馬屬,是兩種非洲大羚羊的統稱。牠是身軀像馬而頭角像黃牛的動物,肩高大於臀高,長約1∼1.3公尺,體略帶銀灰色,兩側有垂直的深色條紋,有黑色的鬃毛,尾、臉、兩頰灰白色,頦和喉部有一撮深色的毛,雌雄都有角,並向兩側展開,尖端上翹,每日要吃16小時的草。一般說來,牠有點像馬戲團裡的小丑,有個碩大無朋的頭,配上纖細的軀幹與四肢,還有一個過長的鼻子、一對過小的角,以及一撮稀少的白色中國鬚。時常把背弓起來,直線起落,好像在跳著馬賽族人的伊皮德(ipid)舞。性善群居,常成群在南非北部和肯亞草原及開闊的灌木叢內吃草,每天要吃16小時的草,並不停地逐水草而遷徙,係非洲草食動物中數量最多者,有時可聚集多達40蛻Y。受驚時先猛衝一段距離,再回頭凝視,是何物驚嚇自己。格鬥時揚頭、騰躍、狂踢後蹄。角馬又稱牛羚,牠們在距離水源32∼48公里內停留2或3天後,會再繼續尋找另外的水源。妊娠期8∼9月,每胎產一仔,幾乎所有角馬都在隔年的相同數日產下,因為獅、豹、鬣狗和其他的掠食者,多在仔角馬能疾跑前的短時間內加以獵殺,故集中生產可確保仔角馬有過半的存活機會。一般說來,角馬的死亡率頗高,在所有死亡的角馬中有16%死於淹死、骨折和因驚嚇而互相踐踏等意外;37%被獵殺,且九成是獅子幹的;47%因病死亡,特別是6個月大的小角馬因感染牛疫而死亡。如果牠們能夠度過重重危機,則可存活18歲。此外,角馬性耐溫,可以5天不喝水。 黑犀牛(Black Rhino)是肯亞國家公園的象徵,棲息於非洲東部、南部的熱帶地區,是一種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巨獸,並且是瀕危的珍稀動物。因為在非洲犀牛被偷獵後,將犀牛角拔取後研磨成粉末,作為壯陽的藥劑及退燒的良方,其價值為黃金之倍,因此犀牛數量越來越少,各地政府莫不加設保護區予以保護,但加以捕獲後再進行養育,是唯一能有效保護牠們的措施。 黑犀牛的特徵是吻部上方生有兩個角,但它不是真角,而是由角蛋白組成。體長約2.5公尺,肩高1.5公尺,體重3∼5噸,皮厚,特別在兩肩和大腿上有形成鎧甲狀的褶皺,呈灰色或褐色,除尾尖和耳緣外,幾乎無毛。蹄有3個短趾,趾尖上有寬而鈍的趾甲。多獨棲於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灌木林或沼澤地帶,個體間互不接觸,領域則常用糞和尿加以標記,在獨居犀牛的活動領域內可見踐踏出來的交叉小徑。犀牛視力很差,但聽覺和嗅覺卻非常敏銳,因此人們要在牠的下風處才沒有危險。這種近視的獸類在發現闖入者時會發狂地飛奔而來,直到快到跟前才緊急剎車掉頭而去;如今已習慣人類的接近,容許遊客騎著大象接近牠們。多數犀牛會避開人類,特別是交配季節脾氣變得很壞的雄犀,以及帶領小犀的母犀牛,只要稍受驚嚇便會向人衝擊,並攻擊所有阻擋牠去路的東西,甚至對不熟悉的聲音和氣味都會衝擊。儘管身軀龐大,卻相當敏捷,在密集的荊棘叢中奔跑的時速可達45公里,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速度也很快。以草類為主食。妊娠期16∼18個月,一胎,養育期2年以上。 河馬(Hippopotamus)是偶蹄目河馬科中非洲的兩棲獸類,也是最大的非反芻偶蹄動物,常棲息於上尼羅河至南非的局部地區,成群生活在河流和沼澤地,夜出覓食,以草類為主食,每頭河馬一夜之間可吃掉35公斤的草料。每一群河馬都有固定的水域和地盤,水域是白天休息和睡覺的地方,地盤是晚上上岸吃草的地區,河馬上岸覓食都有固定的路徑。河馬對人類是有危險的動物,3∼4.5噸的體重,兩顆由下向上彎曲的大犬齒長達60公分,如果對人類展開攻擊,任何人體都會受不了的。 這種的兩棲巨獸,體作桶形,四肢短,體長4.6公尺,肩高1.5公尺,皮厚,幾無毛,背呈淺灰黑色,腹部顏色較淡,帶粉紅色。眼睛和鼻孔突出,浸沒水中時眼鼻露在水面上。口大,上唇厚而突出;門齒和犬齒都很大,磨掉後會繼續生長;皮腺分泌一種保護性的粉紅色油質液體。河馬在水中從不遠遊,可快速游水,並能沿河底行走。在水中時,由兩頭年輕的雄河馬擔任外圍警戒,其餘河馬以家長為中心,圍繞其旁。河馬可持續潛在水中達6分鐘之久,小河馬也都是在水底出生的。在陸地上短距離奔馳比人類快,能發出很響的呼嚕聲或吼聲。妊娠期8個月,一胎生一子。母河馬游泳或浮在水面時,常讓小河馬騎在背上。在繁殖季節,雄獸間會時常互鬥。 疣豬(Warthog)偶蹄目,豬科動物,棲於非洲開闊的熱帶雨林及叢林草原上,常見於奈洛比國家公園及其他野生動物保護區內。被毛稀疏,頭巨大,灰黑或褐色,肩高約76公分,體重約95公斤。從頸到中部有粗鬃毛,尾細長,有叢毛,奔路時高高翹起,雄體臉部有兩對隆起的肉疣。雌雄都有獠牙,下齶獠牙銳利,上齶的牙向上,再向內彎曲,構成半圓形。雄性體長60多公分,群居,以草和其他植物為食,常躲藏在土豚的地穴裡,是往後退入洞中,以利於保護自己。 非洲水羚(Waterbuck)為水羚屬,係非洲產的大羚羊,體重約200∼250公斤,尾部有白色小圓圈環繞,經常在水邊活動,會散發出一種似松脂的氣味,是小型的群居動物,並以強壯的雄性水羚羊為首,雌性沒有角。嗜吃草類,也吃樹葉,可2∼3天不喝水。牠有很強烈的領土意識,一年到頭都為保護自己在岸邊的勢力範圍而忙碌,以防別的雄水羚侵入。但雌水羚群則不受限制,牠們可以在各雄水羚之間穿梭走動覓食。 犬羚(Dik-dik)又稱迪克-迪克羚,因受驚時會發出「迪克-迪克」的叫聲而名之,為偶蹄目牛科犬羚屬的動物,形小,分布於非洲,肩高30∼40公分,體重3∼5公斤,吻部長,毛柔軟,背毛灰色或呈淺褐色,腹部白色。頭部毛豎成的毛冠,可部分遮蔽短而有環紋的雄犬鈴角;這種動物多棲息於乾燥多灌叢地區。 紫羚(Bongo)又稱邦戈羚或是大角羚,偶蹄目牛科動物,是大型顏色鮮豔的羚羊。性膽小,奔跑迅速,靈活,常見小群或成對在非洲中南部的密林中棲息。肩高1.3公尺,沿著整個背部都有豎立的鬃毛,並有一對沉重扭旋的角。雄體淺紅褐至深桃花心木色,腹部黑色。腿為黑白兩色,頭上有白色斑紋,身上有狹窄垂直的白色條紋;雌體也有類似的斑紋,但一般為更鮮明的淺紅色褐色。 南非林羚(Bushbuck)又稱修紋羚,為偶蹄目牛科的非洲草食動物,棲息在撒哈拉以南的森林和灌叢地帶。膽小,夜間活動,常獨棲。肩高約1公尺,毛色從淺紅褐色至近乎黑色,斑紋各異,頸和喉部都有白斑,體兩側有豎列斑紋或成排斑紋。雄體有角直立,呈螺旋形盤曲。 小羚羊(Duiker)是偶蹄目、牛科、一些體型較小、性怯羚羊類的統稱,或屬於灰小羚羊或為森林小羚羊種。英文名字源自南非語,意為潛水獸,因為牠們受驚時會跳入水中隱蔽。牠雖散布於非洲很多地區,但是很難被看到,腿長、棲於權叢或青草覆蓋的地方,夜間活動,獨棲或成對生活,吃各種植物,有時也吃小動物或屍體。牠肩高59∼67公分,毛淺黃至淺褐灰色,雄體有直而尖的角。小羚羊為各種羚羊中體型最小的,牠在東非民間傳說中最受喜愛,據說牠會幫助孩子們發財致富,心想事成和與王子公主婚配云云。 大角斑羚(Eland)偶蹄目牛科,是容易馴化的牛形羚羊,成群棲息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開闊平原或有少量樹木的地區,是現存最大型的羚羊,肩高1.8公尺,有黑色短鬃毛,喉部有下懸肉垂。長角盤扭成螺旋狀,雄的角比雌的短而笨重,前額有一撮黑毛。皮膚淡褐色,頸部灰褐色,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成藍灰色,常有垂直的白色斑紋。 長頸羚(Gerenuk)偶蹄目牛科體細長的羚羊,頸極長,腿細長。獨棲或成小群棲息於非洲東部的沙漠和灌叢地區,以喬木或高大灌木的葉和嫩芽為食,能以後腿站起,用前腿撐住樹身,吃高處的樹葉。牠肩高約1公尺,身淺褐紅色,背部顏色深,腹部白色。雄性角較粗大,並向後彎,末端轉向前方。這種長頸羚非常特殊,牠把大半生命都花在後腿上,使牠能夠在乾裂區域裡特有的針樹叢上,找尋濕氣。 山羚(Klipspringer)偶蹄目牛科,是一種步履穩健的非洲羚羊,棲息在非洲的一些岩峰上。肩高約55公分,毛厚而粗,黃灰相間,有灰白花斑,幾乎無尾。雄性有短而尖的角,有時雌性也有角。用鈍而圓的蹄尖站立,以踩高蹺般、蹦蹦跳跳的姿態奔跑,跳躍敏捷,能迅速地在山岩間飛躍奔馳。 麋羚(Hartebeest)偶蹄目牛科、行動急速、體細長的動物,成群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開闊平原和灌木地區,常與斑馬或其他羚羊群混雜。肩高約1.2公尺;背部呈前半部粗大,後半部窄狹,從前向後傾斜。臉長有豎琴狀角,帶環紋,兩角根部相連,在角的襯托下臉部顯得更長。紅麋羚呈淺褐紅色,臀部色更淺,有時頭和腿帶黑色。繁殖期間的雄羚會在樹前守望「自己」的領土。牠的地盤大約在0.2∼0.9平方公里之間,凡是超過半歲大的雄羚都不許踏入。沒有地盤的雄羚則會聚在一起,在邊界活動。 捻角羚(Kudu)是偶蹄目牛科林羚屬一些動物的統稱,一般體態苗條優美。其中的大捻角羚多小群棲息在非洲東部和南部丘陵及灌叢地區或開闊林地。肩高約1.3公尺,喉部有穗狀長毛,頸背部有鬃毛,毛呈淺紅褐色到藍灰色,兩眼間有一白斑,體上有窄而垂直的白色條紋,雄體有長而分叉的螺旋狀角。小捻角羚則成對或成小群棲息在東非炎熱的開闊灌叢地區,肩高僅約1公尺,灰褐至藍灰色,斑紋似大捻角羚,但喉部有兩個白色斑塊而無喉繸,角較小,螺紋排列較密。 黑斑羚(I-mpala)又稱飛羚,是偶蹄目牛科的羚羊,奔跑疾速,常大群棲息在非洲中、南部草原上或開闊的林地中,靠近有水的地方。牠姿態優美,善跳躍,受驚時跳著逃跑,一躍可達9公尺遠、3公尺高。體輕巧,肩高70∼100公分。毛金黃色至淺褐紅色,腹部白色,大腿上有垂直的黑色斑紋;雄體有豎琴狀長角。 侏羚(Oribi)係偶蹄目牛科能迅速奔跑的非洲羚羊,成對或小群棲息於撒哈拉以南草原。體型優美,皮毛柔軟有光澤,呈淺黃到紅褐色,尾褐色,腹部白色。肩高50∼66公分,耳大,耳下有塊光禿的黑色斑點狀區,膝蓋上各有一簇長毛;雄體具細長的尖角。 東非大羚羊(Oryx)係偶蹄目大羚羊屬動物,成群棲息於荒漠和乾旱平原上,多分布在非洲的南部和東部,體粗壯、肩高102∼120公分,有鬃毛和尾毛,臉部和前額有黑色斑塊,眼兩側有黑色條紋,身和腿上有黑色斑紋,體呈淺灰褐色,角長而尖,或直或曲。 小葦羚(Reed-buck)偶蹄目牛科小葦羚屬,是體形優美的羚羊,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許多開闊地區、疏林中及水邊,獨棲或成小群。奔跑時豎起尾巴,露出蓬鬆的白色腹部。肩高60∼90公分,雙側耳下各有光禿的腺體區。雄體有角,先向後彎曲,至末端突轉向前方,毛短,背部灰至褐色,腹部較淡。 馬羚(Roan Antelope)是偶蹄目牛科的非洲食草動物,成小群棲息在平原和灌木地區。體大,肩高127∼152公分,外形優美,有長而尖的耳、直立的鬃毛、鐮刀般的長角,喉部有長毛。淺紅灰至淺褐紅色,臉部有黑色斑紋,吻部和腹部白色。 貂羚(Sable Antelope)為偶蹄目牛科的非洲草食動物,成群棲息在非洲南部森林中,與馬羚相同,體態優美,鬃毛直立,耳長,喉部有長毛。角長呈鐮刀形,平行排列。肩高137公分。雄體全身黑色發亮,臉部黑白相間,腹部白色。雌體淺褐到黑色。 林羚(Sitatunga)屬偶蹄目牛科水棲羚羊,棲息在非洲中部沼澤地,善游泳和潛水,常在水中進食,可完全潛入水中而避敵殺害。蹄長而寬,腳關節柔韌因而能在軟地上行走。肩高102公分,毛粗而蓬鬆;雌體淺褐紅色,雄體淺灰褐色。臉部有一白斑,頸上有二白色斑塊,有時身上散布有多數白色斑紋。雄體具螺旋形長角。 非洲蹄兔(Hyrax)為蹄兔目、小型有蹄獸類的統稱,外形像齧齒類動物,頭部粗圓,頸、耳和尾均短,腿短而細,後腳第一和第三趾上有小蹄,中趾有爪,背部有香腺,有一對彎曲而不斷生長的上門齒,4顆鑿狀的下門齒,並有類似犀牛的臼齒。這種草食性動物體長30∼50公分,體重4∼5公斤,動作非常敏捷,善用腳上特有的爪墊攀緣。妊娠期7∼8月,產1∼3仔,幼仔被毛完全。蟒、鷹和大型貓科動物是其天敵。非洲蹄兔又分為地棲的岩蹄兔屬和樹蹄兔屬,岩蹄兔白天活動,群棲於懸崖、岩石和石山坡間,以奈洛比國家公園的蹄兔岩上最多;樹蹄兔棲於樹上,夜間活動。 靈長類動物: 灌叢嬰猴(Bushbaby)是樹棲的小靈長類,棲息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森林及肯亞森林間,惹人喜愛,毛呈灰、褐或棕黃色。眼大,耳大,後腿長,背毛濃密,尾比身體還長。樹棲,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略有雜食性,一般體長30∼37公分,尾長42∼47公分,妊娠期約3∼4個月,每胎產1∼2仔。 東方黑白疣猴(Estern Black & White Colobus)屬非洲長尾、近乎無拇指的猴類,有複雜的適於容納植物性食物的胃,晝行、樹棲、群居,能在樹間作長距離跳躍。共有10個種,分成黑白相間的、橄欖色的及紅色的3組。黑白相間的4種疣猴身材細長,具色彩斑駁的絲狀長毛,體長約55∼60公分,尾長77∼82公分,新生幼猴白色,棲於低地和山地森林中。橄欖疣猴體形小,毛短。紅色疣猴有5種,為褐色或黑色帶有紅斑,體長46∼60公分,尾長40∼80公分。疣猴數量日少,已被列為稀有動物。 白尾長尾猴(Vervet Monkey)約有20多種,是分布廣泛的非洲猴,在地面活動,有時稱為草原猴,棲息在熱帶草原及其附近。毛色淺綠,腹部淡黃或白色,臉部黑色,尾端有一簇白毛,有條淺白色眉帶一直延伸至朝後傾斜的白色頰鬚中。體能優美,四肢長,用四足行走,臉短,體長30∼65公分,尾比體長,但不能捲纏。 狒狒(Baboon)是大型強健的猴科動物,有巨大犬齒和孔武的四肢,對人類有危險,尤其是群集時更甚,智力高,可以訓練,多分布在阿拉伯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用四腳行走,頭大並有大頰囊,吻長而裸露,鼻孔像狗,體高約50∼115公分,體重約14∼40公斤,尾呈弓形,長45∼70公分,雄體比雌體大一倍,毛色不一而粗糙,成年雄狒狒有長毛披於肩上,腹、掌、腳、臉和臀部色鮮豔而裸露。多棲息於熱帶草原和岩石地區,可在地面或樹上活動,食各種動、植物,也吃小獸、鳥類和鳥蛋,尤其愛偷吃玉米、花生、香蕉和其他的小果,對莊稼破壞嚴重,妊娠期7個月,每窩產一仔。是群居動物,由一頭或更多佔統治地位的雄狒狒保衛。牠是喧鬧動物,可以發出特定意義的聲調,例如似犬吠聲是警告,個體間做作姿態和以尾發信號以傳遞信息。 嬰猴(Galago)是猴科嬰猴屬6種小型樹棲靈長類的統稱,棲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森林中,非常惹人喜愛。毛色有灰、褐、淡紅或棕黃等4種。眼大,耳大,後腿長,被毛濃密,尾長。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整天生活在樹上,跳來跳去,極為活潑。體型較小的灌叢嬰猴及矮嬰猴體長只有12∼16公分,但尾長卻有18∼20公分;粗尾嬰猴體長有30∼37公分,尾長42∼47公分。妊娠期3∼4個月,每胎產1∼2仔。 樹態猴(Potto)又稱大眼懶猴,靈長類懶猴科,分布於非洲熱帶,在肯亞西部卡卡梅加一帶可以看到,但也很少見,多在夜間活動。行動遲緩,樹棲,抓握極緊,牢牢地攀附在樹枝上,僅在緊急的情況下才會迅速跑動。以果實、小動物和昆蟲為食,白色蜷縮在樹洞裡睡覺。體長約37公分,尾粗厚長5∼10公分,眼睛特別大,四肢強健,第二指和趾粗短,頸椎形成一條功能不明的突出脊。被毛濃密捲曲,淺紅帶點灰色,多一胎一仔。 爬行動物: 鱷魚(Crocodile)為鱷目鱷科肉食性動物,非洲鱷棲息於鹼水河、淡水河、湖泊和沼澤地帶,體長可達5公尺,體重超過1000公斤,全身長有粗皮厚甲,長吻似蜥蜴,是冷血肉食性的爬蟲類動物,以羚羊、魚類、鳥類為食物,有時也會攻擊人畜,在水中游泳和捕食,上岸曬太陽取暖和繁殖,雌性築巢,產硬殼卵,一次可產80顆。閉嘴時下頜兩邊第四齒外露;尾部特別有力,可擊昏大型敵手。 蛇(Viper)是蛇科毒蛇,分為蛇亞科(東半球蛇)和響尾蛇亞科(具頰窩的蛇)兩個類群。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對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齒,長在上頜骨內。響尾蛇的特徵是在每側鼻孔與眼之間,有一熱敏感小窩,用於探尋溫血動物。蛇體長有的小到不足30公分,大的巨蝮可達10公尺以上,靠捕食小型動物維生,捕捉的方法是先咬傷獵物,再吞食。 東半球的蛇分布在歐、亞、非三洲,特點是行動遲鈍、身體粗壯而頭寬大。許多種類為陸棲。樹身體細長,尾能纏住樹枝,營樹棲生活。穴為洞棲,眼細小。大多數蛇為卵胎生。響尾蛇亞科主要在西半球,從沙漠到雨林都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屬(Bothrops)為陸棲或樹棲;有些如噬魚蛇則是水棲。 非洲樹蛇(Boomslang)是游蛇科危害人類的毒蛇,棲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樹乾草原,在灌叢或樹上常將前半身伸向空中,靜候著鳥類和昆蟲。身體和眼的顏色變化多端,善於偽裝。自衛時頸部膨脹,露出鱗片之間的黑白皮膚,隨之可能發動攻擊。毒牙很長,長在口腔後部,直伸到口的前端,被牠的毒牙咬傷後會引起出血致死。 水生動物: 虎魚(Tigerfish)是鯉形目脂鯉科的非洲淡水魚,外觀及習性似虎,性貪食,形似鮭,有匕首狀齒,閉口時露齒,行動機敏,是一種遊釣魚。最大的巨狗脂鯉體長超過1公尺,重45公斤以上。 尖吻鱸(Nile perch)是鱸形目尖吻鱸科的大型食用和遊釣魚,主要產於尼羅河和非洲其他的河流及湖泊中。這種魚重達140公斤,體長可達1.8公尺,腹部呈銀白色,其他部分為淡綠色或淡褐色,嘴大、下頜突出,有兩個背鰭,尾鰭呈圓形,肉味非常鮮美可口。 石魚(Stonefish)毒科毒屬,是少數幾種有毒海魚的統稱,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熱帶淺水中。底棲,行動遲鈍,生活於岩礁、珊瑚、泥底或河口。體粗短,頭和口都大,眼睛小,皮膚有疣狀腫塊和肉垂,不光滑。屬於危險魚類,平時伏在水泥不動,體形和顏色常與周遭環境混為一體,深具保護色,不易被察覺。當人們不慎誤踩上時,可通過背鰭棘的溝將大量毒液注入對方體內,導致創傷和劇痛,有時甚至會致命,因此惡名昭彰。 鰩(Skate)是多種扁體軟骨魚的統稱,分布於全球大部分水域,從熱帶到近北極水域,從淺海到2700公尺以下深水處。體呈圓或菱形,胸鰭寬大,由吻端或近吻端擴伸到細長的尾基部。體色單一或具花紋,脊部有硬刺或結刺,尾部有弱發電器官並有兩個背鰭,口與鰓孔均位於體的腹側。卵生,常見於海灘,略呈長方形,有革質殼保護。體型大小各異,小型𦬨鰩成體長僅50公分或更小,大型雙睛鰩可長達2.5公尺。鰩對人類無害,底棲,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游動時靠胸鰭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為生,會由上面突然下衝捕獲獵物,是人們常見的商品食用魚。 鯊(Shark)是軟骨魚綱鯊目軟骨魚類的統稱,常見於大海,但亦見於江河及一些大湖泊中,與鰩及魟近緣,區別在於鰓裂5∼7對,部分或全部位於頭側;胸鰭前緣游離而非連於頭部。肉食性,食物範圍廣,從浮游生物和魚類到海豹及海船的垃圾等都吃,有時也會傷人,見血就展開攻擊。體內受精,雄魚用由腹鰭分化而成的交接器(鰭腳)將精子輸入雌體,胎生,幼魚在雌體內孵化。人類是其天敵,不但鯊肉是美食,其背鰭製成的魚翅更是珍貴食材,而為保育人士所反對。 旗魚(Sailfish)是鱸形目旗魚科旗魚屬的重要食用魚和游釣魚,分布於全球熱、溫帶海域,吻延伸為長圓形,矛狀,體細長,腹鰭長,特別是背鰭寬大如帆,亮藍而有斑點。體深藍色,腹側銀白色。體長3.4公尺;重約90公斤或更重;以其他魚類為食。其肉可作美味生魚片,故有高度商業價值。 鸚鵡魚(Parrot fish)或稱鸚嘴魚,為鱸形目鸚嘴魚科約80種熱帶珊瑚礁魚類的統稱。體長可達1.2公尺,體重可達20公斤。體色鮮豔不一,同種中雌雄體色差別很大,成魚和幼魚之間差別也很大;鱗大。頭圓鈍,頜齒已硬化演變為鸚鵡嘴狀,用以從珊瑚礁上刮食藻類和珊瑚的軟質部分,牙齒堅硬,能夠在珊瑚上留下顯著的啄食痕跡,並能用咽部的板狀齒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塊。這種魚可以食用,但整個類群經濟價值不大。 羅非魚(Tilapia)又稱吳郭魚,是非洲的淡水魚,嘴尖、體肥、外形淡黑或深灰色,身長可達30公分,體重約1公斤,以水中數量豐富的藻類、浮游生物、人畜糞便和廉價飼料為食。這種淡水魚棲息在淡水河、湖、塘中,味鮮美,肉肥刺少,抗病力強,生長快速,飼養及收成容易,故成為非洲最著名的食用魚。 鱸(Perch)是鱸形目鱸科的淡水魚,也是著名的食用和游釣魚,具有兩條背鰭,第一背鰭有鰭棘,第二為鰭條組成,肉食。尼羅河尖吻鱸(Nile Perch)是一種巨鱸,產於尼羅河及非洲其他河流和湖泊中,嘴大,體上部呈淡綠或淡褐色,腹部為銀白色,長可達1.8公尺,重可達140公斤,尾鰭圓形,下頜突出,有一對奇怪而憂鬱的圓眼珠。春季產卵,雌魚將成串的卵產在淺水水草的枝條間。 鳥類動物: 鴕鳥(Ostrich)是現存最大而不能飛的鳥類,多產於非洲,體重達155公斤,最重可達220公斤;體高約2.5公尺,最高的可達3公尺左右,頸長幾佔體高之半,在自然界中除長頸鹿外,能與鴕鳥比高低的動物還不可見;雌鳥體型略小。雄鳥體羽大部分呈黑色,翅尖和尾部呈白色;雌鳥全身都是灰色或褐色。鴕鳥的頭和頸大部分呈淡紅至淡藍色,稍有絨羽;腿裸露。頭小、喙短而稍寬;眼大,褐色具濃黑色睫毛。牠用強有力的腿逃避敵人,多半是大型的食肉猛獸;受驚逃走時的時速可達65公里,若被逼無法可逃時,會用腳踢去反擊敵人,一踢的力量可達250 0公斤。腳僅兩趾,趾發達幾乎成為蹄。平時為了不被敵人發覺,鴕鳥可臥於地上僅伸出長頸,致被人誤傳為危險臨近時會將頭埋於沙中,所謂的「鴕鳥心態」 牠常結成5∼50隻一群生活,與食草類動物相伴,主要以植物為主食,但也吃動物性食物。沒有水也能生活很長的時間,牠可以飲用鹹水,然後用羽毛在陽光下排出體內鹽的成份。鴕鳥家庭為一夫多妻制,雄鳥互相爭奪3∼5隻雌鳥,會發出吼叫和聲。幾隻鳥合產15∼60枚帶白色有光澤的卵,鴕鳥卵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卵,平均長達150糎,直徑125糎,重達1.35公斤。雄鳥在夜間孵卵,白天則由各雌鳥輪換,孵化期約42天,一月大的幼雛就能跟著父母奔跑,但出生後的頭3個月是比較脆弱時期,有5∼10%要被淘汰;到了5個月時情況就比較穩定,這時已長達兩公尺高。幼鴕在成長過程中,每兩個月要褪一次毛,每次長出的新毛顏色都不相同,10個月後就不再褪毛;幼鴕要生長2.5年後才具有生育能力,在人工豢養的條件下鴕鳥可活50歲,但因牠們耐力不足,不易訓練。 紅鸛(Flamingo)是紅鸛科高大的涉禽,形如鶴,喙、腿、外羽和腋羽都是明亮的珊瑚紅,牠身修長,高有90∼150公分,臉赤裸呈粉紅色,微彎的頭上有圓黑色的眼睛。嘴彎曲而向下傾斜,下喙大,形如槽;上喙小,像蓋子般蓋住下喙;上下喙中部有邊緣長著又硬又密線毛的薄薄「過濾片」,加上圓圓的鳥舌,如唧筒般將湖水吸進嘴中,長喙左右用力擺動,通過薄片把鹹水過濾掉,留下水中浮游微生物藍綠色的螺旋藻,作為紅鸛的最主要食物。 紅鸛優雅而細長的曲頸、細長的雙腿和有蹼趾的腳,便於涉水、覓食。在淺灘上覓食時,會用強有力的一雙大翅膀攪起有機物質、特別是微小的軟體動物和小甲殼類動物,用牠那有薄篩的嘴從渾濁的水中過濾食物。 每年的11∼12月是築巢孵卵的繁殖期,平頂錐體狀鳥巢用泥土築在淺湖灘上,約10吋高,頂有淺坑,一次可產1∼2個卵,呈堊土白的顏色,由雙親共同抱卵,一個月孵成。築巢是集體的行動,但幼鳥各有自己的雙親,能靠聲音來互相識別,當聽到雙親呼喚時,幼鳥就會立即上前,讓爸爸媽媽通過反芻把已成為流質的食物餵自己吃。這種哺食過程要等到幼鳥能飛翔後,喙由直變彎、喙中「過瀘片」長全之後才會停止。幼鳥要到1.5歲後才能蛻下灰色的羽毛,披上象徵成熟的豐滿華麗的羽裳,但還要再過好幾年才能長為成鳥。 這種紅鸛又被稱為火烈鳥,性喜集體活動,當牠成群結隊在一起飛翔時,被稱為非洲最美麗的霞光。全球約有650萬隻,其中的550萬隻棲息在縱貫東非大裂谷中的半鹽水湖裡。在肯亞,普通一群紅鸛數目往往逾萬,賞鳥專家有一次在納庫魯湖上,曾觀測到有150萬隻紅鸛同時棲落的壯觀場面。 禿鷲(Vulture)隼形目大型吃腐肉的鳥類,也是現代生存最大、最重和最能飛行的鳥類之一,體長有100公分,體重150公斤,翅展2.7公尺,體羽全黑,翅寬,尾短而稍呈楔形,上體黑、褐色相間,下體有大量白色絨羽,頭頂禿,兩側懸掛著垂肉,臉桃色或淡紅色。棲息在多種類型的地形中,常成群宿夜或營巢於陡壁、高樹或地面上。每窩產1∼2枚卵,偶然會產第3枚,孵化期7∼8週,幼雛成熟較其他隼形目鳥類緩慢得多。 這種動物具有大嗉囊,腳大但無力,趾甲扁平,適於步行和握持屍肉,但不易撕裂獸皮和肉。視力發達,有敏銳的嗅覺,多在熱帶地區活動,屬廣食性,食腐肉、垃圾和排泄物,很少吃活的動物,偶然會吃毫無自衛能力如羔羊和龜等的活獵物。能利用其長而寬的翅膀滑翔,可在空中停留數小時之久。當一隻禿鷲發現一頭已死或即將死去的食物時,別的同類可從幾公里外飛來。進食時會嚴格遵守牠們的社會秩序,按體型的大小和喙的強弱而決定取食的順序。但遇到豺和鬣狗等大型獸類能手時,牠們會退讓一旁。 奎利亞雀(Quelea)屬雀形目、織布鳥科,是一種淡褐色的非洲小鳥,數量多,常壞穀物,棲息時往往會折樹枝,因此是害鳥的一種。雄鳥臉黑色,在繁殖季節身體前部呈粉紅色,負責營巢。每對鳥生2∼3隻幼雛,而幼雛在一年可遷移數百公里開始繁殖,所經之處在每棵灌木或樹上都有數不清的鳥巢。這種蝗蟲似的鳥災,是由於人類開發邊遠土地、飼養牲畜,以及大規模耕種造成的結果。為了控制牠的迅速擴散,人們也曾作過各種努力,如用毒藥、凝固汽油、黃色炸藥、病原體和電擊。但是收效不大,最後在不到50公頃的土地範圍內,對200萬奎利亞雀實施稠密的黃色炸藥,才取得局部控制的效果。 鵜鶘(Pelican)是鵜形目鵜鶘科7種水鳥的統稱,棲息於全世界的各地湖泊、河流和海濱。體大,長達180公分,翅展3公尺,體重可達13公斤,是現存鳥類中體型最大者之一。牠有極富彈性的喉囊,可以像小撈網般捕魚而食。每窩通常產1∼4枚呈藍白色的卵,產在由樹枝構成的巢中,孵化期約一個月。幼雛將嘴伸進親鳥的食道中取食回吐的食物,3歲成熟。鵜鶘在陸地動作笨拙,在空中飛翔姿態卻非常優美,通常成小群飛行,經常在高空中一齊拍動翅膀,非常壯觀。兩性體型相似,但雄鳥稍大。 蒼鷺(Heron)是指鷺科大約60種長腿涉禽,其中的非洲蒼鷺體型最大,身長150公分,頭和頸呈淡紅色,翅寬、喙長而直、尖端銳利。長有一種可分解為細粉的羽毛,用以吸收除去魚油、淤泥及來自水面的污物。牠從不遠離水域,經常出現在納庫魯湖區,通常安靜地涉行於沼澤、池塘或濕地淺水間,覓食蛙、魚和其他水生動物。牠站之時頸部通常作S型;飛行時腳拖在後面,頭部則靠近身體,並不像大多數鳥類那樣頸部向前伸直。在水域附近樹林或灌木叢中築巢,常密集成群,稱鷺巢群。有複雜的求愛儀式,繁殖期會出現豔麗背羽。 白鷺(Egret)是鸛形目鷺科的鳥類,羽衣多為白色,繁殖期會長出很長的婚飾羽,有些會進行求偶表態,包括炫耀羽衣在內。其中的牛背鷺大部分時間在陸地上度過,與家畜及野生食草動物為伍,吃牠們攪起的昆蟲,有時也啄食牠們毛皮上的蜱。體粗壯,長50公分,羽衣白色,腳和喙淡黃色,婚羽短而蓬鬆。 食蜂鳥(Bee-eater)又叫做蜂虎,佛法僧目蜂虎科色澤鮮明的鳥類,體長約15∼35公分、嘴中等長稍下曲,尖端銳利,羽毛耀眼多為綠色,中央尾羽長,以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蟲為食,可在奈瓦沙湖區見到。 鸛(Stork)是鸛形目鸛科17種長頸大型鳥類的統稱,牠與鷺、紅鸛和等有親緣關係。體高約60∼150公分,頭部和頸的全部或部分可能無毛。因無嗚管,故不發聲或幾乎不發聲,但有時在興奮之際會擊嘴作聲。飛行時頸向前伸,腳向後伸直,交替地拍打翅膀。除在繁殖期離群配對外,多數時間均結成大群。白天進食,多吃淺水灘和田野中的小動物;非洲禿鸛會吃屍體。親鳥用樹枝造成大平台形的巢,常在樹上和岩石突出的部分結群營巢,每窩產3∼6枚粉白色的卵,孵化期約5週,雙親共同抱卵。非洲黃嘴鸛高約100公分,嘴淡黃色,臉為紅色。非洲黑鸛高也是100公分,體羽黑色,腹部有一白斑,紅嘴紅腳。熱帶的非洲鉗嘴鸛是吃水蝸牛的小型鸛,當嘴閉合時,除了嘴尖外留有寬的縫隙,這可能是叨蝸牛的一種適應性。非洲鞍嘴鸛多色彩,體高超過120公分,腿和頸細長,嘴紅色向上翹,一條寬黑帶斑圍繞著眼的前部,眼前方有一黃色小骨板。 鵰(Eagle)又叫做鷹,隼形目鷹科,是種體大、喙厚、腳大的猛禽,體型和飛行特徵與鷲相似,但頭上有長滿羽毛的冠羽,腳健壯,有大漖爪,以活的獵物為食。體笨重,不便於空中追捕,但因眼睛特別銳利,能出其不意獵取地面上的動物。終身同配偶,年年使用同一個巢,巢造在無法攀登處。卵化期6∼8週,幼雛成長慢,需3∼4年才能成為成鳥。非洲短距鵰體長約60公分,腿短,無羽毛,築巢於樹上,以蛇為食。非洲蛇鵰尾長。維氏鵰分布於岩山、山區、峽谷,也繁殖於奈洛比國家公園。鬥鷹廣布於林地、熱帶平原、針樹叢,可以在奈洛比國家公園看到。非洲魚鷹常見於河邊、湖畔、海口和海岸區,叫聲響亮。

首都奈洛比──全國第一大城

第一大港蒙巴薩

肯亞各城鎮概況

境內愛滋病泛濫成災

肯亞地廣人稀,國內有80%人口集中在中部高原、西部湖濱和東部沿海一帶,而佔國土面積3/4的北部、東北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人煙稀少。城市人口佔全人口33%,鄉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2/3。男性人口佔全人口的49.5%,女性佔50.5%,女性稍多於男性。15歲以下人口佔44%,15∼64歲人口佔52%,65歲以上人口佔4%。國內15歲以上有勞動力人口有1850萬,其中女性大約佔46%。肯亞人平均壽命為男人59.1歲,女人62.9歲,每名婦女平均生育4.1個孩子,出生率為4.9%,死亡率為1.3%,自然增加率為4.3%,每人每天卡路里攝取量為2355卡。 這個國家的醫療設施,趕不上愛滋病蔓延的速度。全國約有醫療機構4500個,其中醫院約501所,衛生院651所,診所3348個。全國約有病床5.95萬張,平均每588人分配到一張病床,全國70%病床分配在政府系統的醫療機構中,另外20%和10%屬於教會和私人的醫療機構。國內共有6.6萬註冊醫務人員,其中醫生7506人(包括牙醫856人)、藥劑師4082人、藥技師2732人、註冊護士1.42萬人、未註冊護士3.19萬人、門診幹事6690人和公共保健官1118人。國內每4463人可分配到一位醫生,每624人分配到一名護士。 公立醫院在行政上可分為國家、省、專區、分區和專科等5級。全國最大的醫院是肯雅塔國家醫院,設在奈洛比。其他7個省均設有省立總醫院,專區也設有醫院,為當地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在隆迪阿尼、莫洛、奈瓦沙和洛基唐等分區,設有較小的醫院。所有省立以上的醫院都擁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病理科和放射科專科。有些較大的區立醫院通常也有內科、外科、兒科和婦產科醫生服務。肯亞政府在分區各地,則設有衛生院,維護區內居民的健康。 民辦醫療組織、私人醫院、社區醫院、私人醫生和私人藥店的藥劑師,也為居民提供保健及與保健有關的服務。民辦醫療組織和私人醫院很多,主要的有非洲醫療與研究基金會,阿迦汗醫療保健社、奈洛比醫院、MP沙赫醫院、肯亞盲人會社、肯亞聾啞兒童會社、肯亞殘疾人會社、肯亞精神障礙者協會和肯亞計劃生育協會等。 其中的非洲醫療與研究基金會,設有農村衛生部,免責組織各科,尤其是外科、眼科和初期保健護理等的流動醫療組。另設有衛生教育部,主要是會同政府衛生部負責培訓公共衛生協調員,編寫手冊和有關文件,以及組織醫務人員進修班。這個基金會的「醫生飛行出診服務隊」享有盛譽,其任務是將醫生用飛機送到偏僻地區,或緊急出動飛機將病危病人從農村或出事地點迅速運送到奈羅比醫治。 民辦的肯亞阿迦汗醫療保健社,分別在奈洛比、基蘇木和蒙巴薩開辦了3家私立醫院,在基蘇木和夸萊兩地區還建立了初期保健護理站。 在全國7506位醫生中,包括有麻醉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病理科、精神病科、放射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和牙科等各科專家數百人。大多數專家都以肯雅塔國家醫院為基地,並在奈洛比大學和莫伊大學的醫學院任教,用以培植下一代的醫療精英。全國的1/3醫生在政府醫療系統中任職,其餘2/3為私人開業,或在私人醫療機構中從業。在1967年以前,肯亞醫生主要由烏干達的麥克雷醫學院培養,也有少數在海外學成回國服務。從1968年起,肯亞醫生除少數由海外學成外,其餘全由奈洛比大學醫學院和莫伊大學醫學院自行培養。 近年來因經濟衰退,財政困難,公共環境建設還跟不上實際需要,全國清潔用水人口城市只有68%,農村只有50%,致使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使國內疾病流行,且多數未獲改善。目前流行的主要疾病是瘧疾、痢疾、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膚病和眼感染,還有昏睡病、錐體蟲病、包蟲病和貧血等,也非常棘手。自1994年起,愛滋病已上升為危害社會的最大疾病,並於1999年11月25日愛滋病被宣布為「國家災害」。至2008年底,全國約有500萬人染上了愛滋病病毒。

教育與傳播媒體

在語言方面,斯瓦希里語和英語是官方語言。國內各族的語言則分屬班圖語族、尼羅特語族和庫施特語族。其中的班圖語族包括了吉庫尤語、盧赫雅語、基西語、肯巴語、梅魯語、米吉肯達語、塔韋塔語、蘇巴語、庫里亞語、馬拉科特語和波科莫語,斯瓦希里語也屬於這一語族。而吉庫尤語、盧赫雅語、梅魯語、肯巴語、米吉肯達語和斯瓦希里語等,在國內各地還有不同的方言。 尼羅特語族包括盧奧語、卡蘭津語、特索語、圖爾卡納語、馬賽語、恩吉普斯語、山布魯語和奧莫蒂克語等,其中的卡蘭津語又有多種方言,並且卡蘭津族各分支都有自己的方言。 庫施特語族包括了索馬利語、波朗語、加拉語、達哈洛語、雅庫語、尚基拉語、布爾吉語、埃爾莫羅語和倫迪爾語等,其中的索馬利語和加拉語因不同部落關係而有多種方言。 在宗教信仰方面,肯亞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國內有三大主要宗教。最大的是基督教,佔全國總人口的66%,又分為佔人口總數38%的新教和佔人口總數28%的天主教。其內部又分為眾多的教派和各種名稱的傳教團,主要的教派有長老會(Presbyteri-ans)、衛理公會(Methodists)、英國聖公會(Anglicans)、浸信教會(Baptist)、天主教聖父會(Roman Cathortic Fathers)等。 伊斯蘭教是肯亞的第二大教,穆斯林佔全國總人口的7.5%左右,他們主要居住在沿海地區海濱省境內,內地也有少數。就民族來說,穆斯林主要是阿拉伯人,斯瓦希里人、索馬利人、一部分亞洲人,以及東部沿海的一些土著,如北部沿海拉穆地區和帕泰島的居民,東北部塔納河流域的布庫姆人,南部沿海米吉肯達族中的吉巴那部族和蒙巴薩以南的迪果族等。 印度教教徒多係肯亞的印度裔人,約有3萬多人,境內設有肯亞印度教徒理事會。 除了上述三大主要宗教外,肯亞境內還有非洲傳統宗教,是土著民族或部落的信仰,它們並無確定的名稱,西方人統稱它們為「泛神教」(Pantheism)或「精靈崇拜」(Animism),其信徒約佔全人口26%。 教育相當普及,文盲只有1%。在學前教育方面,凡是3∼6歲兒童可以進入幼稚園,現在全國約有幼稚園2.8萬所,幼稚園學童約120萬人,教師約4.35人。 初等教育指的是小學教育,為免費義務教育,係8年學制,學齡為6∼14歲,有很多是專為某一人種而設立的小學,現在全國約有1.87萬多所小學,小學生700多萬人,教師約22萬人。 中等教育發展頗為迅速,為4年學制,現在全國約有3310所中學,中學生約6萬多人,教師4.8萬人。中學大體上分為4類:一為公立中學,全部由政府提供學費和管理,這類學校約佔全部中學的1/4。二是公款補助中學,它由社會或宗教團體興辦,但政府在經費上和師資上給予幫助,其中有的學校全體教師都屬政府雇員,有一半中學只有校長一人由政府發給薪資。三為民辦自助中學,由社區居民自建校舍和集資興辦,但這類學校在師資和教學設備方面都不如公立中學,不僅學費貴,教師品質也較差。四是私立中學,由私人開辦,通常以營利為目的。 高等教育共有6所公立大學、13所私立大學和4所學院。在公立大學方面,奈洛比大學是肯亞最大和最老的學府,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東非皇家技術學院,1970年正式改為奈洛比大學,現在有大學生1.2萬多人,另有研究生近1500人,教師1800人。設有成人和遠程教育學院、農業和獸醫學院、工程和建築學院、科學和衛生學院、文理學院,以及生物和物理學院等6個學院,擁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物理學、工程學、法學、醫學、獸醫學、農學、建築學、商業和新聞⋯⋯等40個學科,尤以醫學和建築學著稱。另附屬有非洲問題研究所、成人問題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研究所、發展問題研究所和新聞學校等。 莫伊大學建於1984年,為理工大學,設有林業資源和野生動物管理、自然科學、技術、農學、獸醫、社會文化發展研究、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科學和技術及繼續教育等系,以及研究生院。全校約有大學生7000多人,研究生260多人。 肯雅塔大學建於1985年,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擁有教育研究局、基礎教育資源中心、肯亞教育人才研究所,以及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該校主要科系為計算機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和新聞學等。有大學生7500多人,研究生約有730多人。 埃杰頓大學成立於1987年,是肯亞最大的農業科學技術教育研究和推廣中心,設有農學院、教育與人力資源學院、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學院、自然科學學院、工程技術學院,以及環境研究與自然資源學院等,另設有婦女研究和分析中心、信息和文獻中心、農業資源中心等附屬機構,有大學生約9000多人,是肯亞第二大大學。 喬莫•肯雅塔農業與技術大學,原係肯雅塔大學的一個學院,20世紀90年代升格為大學,有大學生5000多人,其中99.4%的學生攻讀科技課程。 馬塞諾大學建立於20世紀90年代末期,校址設在基蘇木,有4個學院,其中的理學院設有物理、化學、動物和生物醫學科學技術及數學等4個系;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設有音樂、歷史政治、斯瓦希里語、非洲語言、宗教哲學、法語、地理、文學和英語等9個系;教育學院設有教育信息技術和課程研究等系;家庭消費科學和技術學院設有飯店和機構管理系。有大學生4300多人,研究生300多人。 全國有13所私立大學中,以美國國際大學非洲分校為最大,除招收文科本科生外,還提供博士和碩士學位課程。本科設有企業管理、旅館飯店經營、國際企業管理、旅遊業管理、新聞學、國際關係、心理學和信息技術等系;研究班則設有諮詢心理學、商業管理、國際商業管理、經營與組織發展,以及國際關係等學系,擁有大學生和研究生共2500多人。 其他規模較大的私立大學還有東非聯合大學、東非天主教大學、巴拉敦大學、卡巴拉克大學和晨星學院等。此外,限於經費設備等條件的限制,肯亞每年只能吸收9800多名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只有3000多人能夠出國留學。 除公私立大學外,國內還有肯亞、蒙巴薩、基蘇木和埃爾多雷特等4所國立理工專科學院,共有學生9000多人,其中以設在奈洛比的肯亞理工學院為最大,有學生4200多人。 職業和技術教育也受到重視,為了使學生能學到實際技能和知識,以便他們在不能升學時具有謀生的能力,政府設有許多職業和技術教育學校。政府的國立理工專科學院,主要目的就在培養中、高級技術人才,以適應農業、林業、餐飲業、醫藥、獸醫、合作社、航空、文秘及通訊等行業發展的需要,學制為2∼5年不等。政府另在全國各地設立約400所青年工藝專科學校,用以加強國內的職業教育。此外,國內設有20多所哈朗比科技學院,主要為失業的中學畢業生而設,提供廣泛的科技課程,共有學生5000多人。 政府的國民青年服務計劃,是在國內設有14所職業學校和培訓中心,主要是為18∼22歲的青年提供石工、木工、管子工、電焊裝配、電機、噴漆、駕駛、電器安裝、縫衣、家政、農業、餐飲和文秘等職業訓練,使這些受過一段時間培訓的人加入勞動力市場,還有一些畢業學員參加開荒、植樹、築路和修建機場等工作。 全國還設有19所技術培訓機構,培訓期2∼3年,有在校生6000多人,教職員600多人。國內還設有多處職業再教育中心。 一般說來,肯亞的教育制度偏向中小學多數是專門為某一人種而分別設立的,但是高等教育是不分人種的,政府興辦的歐洲人中學,也接受非歐洲籍的學生。肯亞現在約有3800名在海外的留學生,其中約有2/3是在英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深造。 在傳播媒體方面,肯亞新聞獨立自由,一般不受政府的干預和檢查。肯亞報紙可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兩大類,全國性報紙多用英文和斯瓦希里文出版,地方性報紙則以斯瓦希里文為主。 全國性三大英文報紙有:民族日報(Taifa Leo)及其週五副刊(Daily Nation & Friday Nation),創辦於1960年,屬民族報業集團,日發行量大約17萬份。東非旗幟報(East African Standard),英資,創辦於1902年,屬旗幟報業集團,日發行量7萬多份。肯亞時報(Kenya Times)是肯亞非洲民族聯盟機關報,創辦於1983年,前身為奈洛比時報,日發行量502萬份。 全國性兩大斯瓦希里文日報為:肯亞日報(Kenya Leo),係肯亞非洲民族聯盟的機關報,創辦於1983年,日發行量為8.2萬份。民族日報創辦於1960年,日發行量5.7萬份。 肯亞還有不少用方言或地方民族語文出版的報紙,主要的有:用吉庫尤文發行的真理報(Ki-hoo to);用涅里方言發行的誠實發言人報(Mwaria Ma);用穆朗亞方言發行的希望報(Mwihoko),屬羅馬天主教會;用盧奧語發行的螢火蟲報(Dtit Ma-ch)。 這個國家主要期刊有肯亞公報(英文)、星期日民族報、星期日時報、星期日旗幟報、人民、商業紀事、濱海、肯鐵、民族、每週評論、事態、社會和德蘭士恩佐亞郵報等週刊,以及民族半月刊等。 國內的月刊主要有非洲法律評論、東非醫學雜誌、東非貿易與工業報導、經營管理雜誌、肯亞出口消息、肯亞農民、今日肯亞、奈洛比手冊、肯亞新聞、今日非洲(英文)和金融月刊等。 主要的雙月刊有非洲教會評論、目標(英文)和東非人(英文)等。主要的季刊有阿菲亞、東非農林雜誌(英文)、農業經濟評論、今日肯亞內幕(英文)、肯尼統計摘要和肯亞教育雜誌(英文)。主要的半年刊有布薩拉、東非經濟評論和東非教育等。 在圖書出版方面,肯亞是非洲出版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全國出版機構有20多個,分為公營和民營兩類,但以民營為主。公營出版社多設在奈洛比,主要的有政府印刷出版社;奈洛比大學出版社;肯亞文獻局屬教育部,出版文化、教育和科學類的著作和雜誌;科學院出版社。民營出版社有行為出版社、阿尼安格出版社、基礎書籍出版公司、國際攝影圖片出版社、東非教育出版公司、東非出版公司、福音社、基金會書籍社、喬莫•肯雅塔基金會、肯亞朗霍恩公司、麥克米倫肯亞出版公司、國際鈕斯普雷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非洲聖保羅出版社東非分社、泛非出版社、卡斯萬加出版社、肯威出版社、萊克特恩出版公司、斯坦特克斯出版社和多家規模較小的出版社。 在通訊社方面,肯亞通訊社(Kenya News Agency, KNA)為國家通訊社,創設於1963年,新聞主要是來自它駐國內各地的記者,也採用路透社、新華社和泛非社的消息,並向國內的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報刊提供新聞和圖片。駐肯亞的外國通訊社則有法新社(法國)、德新社(德國)、塔斯社(俄羅斯)、國際新聞服務社和安莎社(義大利)、共同社(日本)、路透社(英國)、美聯社和國際聯合社(美國),以及新華社(中國)等。 肯亞廣播公司是國家廣播機構,每天用英語、斯瓦希里語、印地語和15種非洲語對外廣播,廣播服務時間長約20小時,自每日清晨5時至次日凌晨0時10分。民營廣播電台基本上是一些調頻台,現在有首都調頻台、民族調頻台、家庭調頻台、都市東部調頻台、公民台和卡卡梅加調頻台等。 在電視台方面是百家爭鳴,國營的肯亞廣播公司有兩個電視台。KBC TV(1台)用英語和斯瓦希里語播放,每天播放時間從早上6時至晚上23:35,每週播出約50小時。KBC2 TV(2台)播出時間與1台同,內容涵蓋有新聞、教育、體育、電影、魔術和客台轉播等節目。 民營電視台有肯亞電視聯網公司(KTNTV)、民族電視台(NTV)、斯特拉電視台(STV)、公民電視台(CTV)、CTN電視台和家庭媒體電視台等。

文化和體育

肯亞是個多民族和多種族的國家,擁有豐富和多彩多姿的文化傳統。在文學方面,肯亞的文學有口頭文學和書面文學兩大類。肯亞的許多民族在近百年才有自己的文字(借用拉丁字母),所以在100多年前,肯亞的文學多以口頭文學的方式來表現和流傳的。 口頭文學包括傳說、神話、歌謠、寓言和諺語等形式,而許多口頭傳說已被史學家用來作為研究歷史的重要史料,並據此寫出肯亞的歷史著作。有些關於祖先來源的傳說與神話搭配,就會更接近於文學故事的範疇,馬賽人傳說人類始祖馬辛達奉天帝之命下凡,其4子為逃避洪水泛濫而攀登克里奧河谷,「獵人」和「牧人」兩子也獲得逃難成功而成為馬賽人的祖先。肯亞許多民族都能歌善舞,在爭取獨立時期,以吉庫尤為主的「毛毛」戰士創作了許多歌謠,描寫戰鬥生活,藉以達到鼓舞士氣之目的,這也是肯亞重要的口頭文學之一。寓言故事也是口頭文學的另一種圻﹛A如盧赫雅人的寓言說其祖先梅納的長子拒絕變色龍的乞討而被詛咒,結果由長生變成難逃一死;而蛇卻因款待變色龍的乞討而獲得長生。斯瓦希里人擅長諺語,至少有2000多則,這些諺語凝聚了人的智慧和經驗,當然更是肯亞口頭文學的珍寶。如無尾猿只看到別人的尾巴,而看不到自己的尾巴;大象爭鬥,草地遭殃等。 書面文學主要是指形成文字的小說和詩篇。在獨立前肯亞的書面文學基本上是空白的,獨立後為促進文學事業,肯亞政府乃接管了肯亞文獻(出版)局,並設立喬莫•肯雅塔文學獎,用以獎勵肯亞公民用英文或斯瓦希里文寫的優秀小說,因而培養出一些有名的肯亞作家。為了鼓勵優秀的詩作,肯亞政府也設立了諾馬獎(Noma Award)。但是肯亞的文學作品大多數是用英文寫作的,這可能會影響到它的普及性。有些作者改用本族語寫作,讀者群也會受到限制,因此要使得肯亞的文學更上一層樓,一定要推廣國語的斯瓦希里語方為上策。因此在國際上,肯亞的文學始終無法大放奇彩,倒是在2004年,肯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旺加里•瑪塔伊,因在30年裡動員貧窮的非洲婦女種植了近3000萬棵樹,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又為上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故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洲女性。 肯亞是非洲的體育大國,在世界體壇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它在歷屆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大英聯邦運動會、全非運動會和東非地區運動會上,以及在各國和各地區的專項國際比賽中,都獲得優異的成績,其中尤以田徑(包括馬拉松)項目更是稱雄於世。近30多年來,肯亞的長跑運動員一直佔據著世界跑壇霸主的地位,經常贏得各種國際性運動會上800公尺、1500公尺、3000公尺、5000公尺、1萬公尺,以及馬拉松等項目的冠軍,也因此激發了肯亞國內人民的長跑熱,許多肯亞人甚至笑稱:「要想富,去跑步」。 為什麼肯亞的長跑健將會如此人才輩出,也引起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丹麥運動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專門花了一年半時間,對肯亞的長跑運動員加以研究,結果發現肯亞的卡蘭津族人天生的就是長跑健將。因為他們長時間在高原地區上生活,心臟被鍛煉得強而有力,心跳脈動率也出奇的低,加上健瘦的體型、細長的雙腿,令他們跑起來足底猶如裝上彈簧般的輕盈,彷彿飛躍的羚羊。 足球是肯亞最受群眾喜愛的運動之一,全國有數十個足球俱樂部歸由肯亞足球聯合會管理,足球運動員基本上是業餘的,哈倫比明星隊(Harambee Stars)是肯亞足球國家代表隊,從全國足球俱樂部聯賽的優勝者中挑選組成。全國性的足球比賽有全國聯賽和莫伊金杯賽兩種,獲得全國聯賽的年度冠軍足球隊,有權代表肯亞參加非洲俱樂部錦標賽和中非足球俱樂部錦標賽。獲莫伊金杯賽冠軍的足球隊,有權代表肯亞參加全非性的曼德拉杯足球賽。戈爾馬赫亞(Gor Mahia)隊、AFC豹隊、肯亞釀酒公司隊、馬薩雷聯隊和塔斯克隊,都是肯亞的冠軍隊,都曾各別贏得國際間的一些重要比賽。 高爾夫球是世界上不少人喜愛的運動,肯亞有非常優美的高爾夫球場供人選擇,有的位於海岸,有的坐落在海拔2380公尺的高山上,有的在大都會中。在奈洛比市中心國會大廈中的鐵路高爾夫球場、皇家奈洛比(Royal Nairobi)高爾夫球場,以及穆賽加高爾夫球俱樂部(Muthaiga G-olf Club),是奈洛比的三大高爾夫球場。每年3月舉行的肯亞高爾夫公開冠軍賽(Kenya Open G-olf Championship)是肯亞的盛事之一,屆時世界頂尖好手雲集,都會在穆賽加球場大顯身手。 很多喜歡玩小白球的高手都會到肯亞去一會球友,這裡的高爾夫球場果嶺的費用合理,桿弟又多。在這裡打球往往球會飛往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就以維多利亞湖岸的基蘇木高爾夫球場為例,這裡有一條會引起遊客好奇心的規則:「如果球落入河馬或鱷魚的危險範圍內,則可再丟一個球在較安全的地方,但不可丟在靠近洞口,可以不受處罰」。 有人說賽馬是王者的運動,肯亞良好的氣候與開放的空間,為馬術活動提供了廣大的活動空間,除了每年8月份休息外,肯亞的賽馬每個週日或大多數公訂假日,都會在奈洛比的恩貢路賽馬場(Ngong Road Racecourse)舉行。這裡賽馬水準很高,馬的腿也較肯亞北部其他地區的馬腿長,而賽馬則以職業的手法經營,設有支薪的管理員及合格的裁判。 拳擊運動也是肯亞體育運動中的強項,肯亞國家拳擊隊的殺手隊,在多次國際性的比賽中多名列前茅,成績非常輝煌。這裡的拳擊分職餘和職業兩部分,但以業餘為主,軍隊、警察、政府部門和國家企業單位,都設有拳擊俱樂部或拳擊協會。不少業餘拳擊手在獲得較大的成就後,常轉為職業拳擊選手。但遇有國際比賽,仍由肯亞業餘拳擊協會在國內舉行選拔賽後,再組織國家隊參賽。

西肯亞飽受雷擊苦

在肯亞西部的維多利亞湖附近地區,當地居民遭受雷擊之苦已有長達120多年之久的歷史,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中,總共有4000多人和6000多頭牲口受到雷擊而死,並有3200多幢房屋被閃電擊燬。根據專家估計,這個地區是世界上遭受雷擊死亡率最高的地方,維多利亞湖畔的齊舒姆區和班哥瑪區,每年閃電雷擊的日子多達210天。 這個地區閃電雷擊頻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有維多利亞湖的緣故。因為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湖面上空經常出現大量的積雨雲,並會向東飄散到維多利亞湖岸山丘上空,造成閃電雷擊的暴風雨。有一次,當地有11名學童在一次雷擊中全部喪生,造成重大的無辜生命損失,在慘痛之餘,當地居民已展開一次「防電避雷運動」,不但接受政府的指導,將金屬導體裝置在屋頂上,並且教導子女們不要在雨中跑步,以及不可在樹下或走廊下避雨,從而減少了許多生命財產的損失。 肯亞人非常迷信,他們相信閃電是神的展現,電擊是神的聲音,他們相信神的意旨是不可違抗的,被雷電擊斃的人是罪有應得的。因此當地土著如有子女遭雷電擊斃,通常是要將屍體暴露在日光下,覆以樹葉,並請巫師作法唸經,以消除災難。

薑伽私酒與酒精中毒

薑伽(Changaa)酒是肯亞的傳統私酒,是以穀類為原料釀造而成。它的釀造過程是先將穀物磨成粉末,再用水浸泡,發酵後用大型平底淺鍋煎乾,待其冷卻後再用水浸泡,加入酵母絞拌,讓它再發酵兩天成為布沙(Bu-saa),然後加入適量的糖或蜜,放入缸內最少要密封一個星期,使變成坎加拉(Kangara),再經過一道蒸餾手續後,就成為薑伽酒。口味與杜松子酒(Gin)相似,可與陳年蘇格蘭威士忌或白蘭地酒相匹敵,但價格非常便宜,極受肯亞及鄰近國家低收入者和勞動大眾的歡迎。因此肯亞聖公會(Anglican Church)曾主張將薑伽酒合法化,使成為「國酒」,可以解決消費、外銷和失業等問題,並可賺取外匯,實在是三全其美的好方法。 但非常可惜的是,肯亞酒商唯利是圖,因急功好利,竟捨棄傳統釀造方法,私自加入化學藥劑、發酵粉和其他催化劑(Catal-yst),用化學方法加速其發酵過程,致使酒質變壞,不符衛生標準,甚至含有毒素,不少人飲後一命嗚呼,因此遭到禁止,政府立法授權警察及情治單位人員可以逕自進入可疑場所蒐證,沒收其釀造私酒設備及產品,並課罰金約6000美元,加上6個月的有期徒刑。所有私酒一經查獲,執法人員會強迫持有薑伽酒之人,喝完其所擁有之全部私酒,作為懲罰。但此酒實在太「美」、太便宜了,許多窮人捨命購飲,因此形成禁者自禁、釀者自釀、售者自售、飲者自飲的混亂局面,至今仍不得其解。

肯亞人貧窮友善

這個國家的人民,一般都非常友善,並且沒有種族歧視的情形存在,但是他們普遍貧窮,生活過得很苦。鄉下人大都沒有鞋穿,每100名赤足兒童中就有75名因腳傷感染寄生蟲,日本國際援助機構的技術專家岸田袈裟非常不忍,又見肯亞玉米產量不少,想起故鄉用玉米外皮製作的草鞋,於是回日本學會編玉米皮草鞋的木領,帶到肯亞推廣,現在大多數貧窮的肯亞兒童都有草鞋穿。 肯亞國民財富的分配,更存在有很大的地區和社會差別。在奈洛比和蒙巴薩等大城市高樓大廈聳立,予人以非常繁榮的印象。但是全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部和東北部的農牧區,大多數土地貧瘠,居民貧窮落後,住房低矮簡陋,衛生環境非常惡劣,連飲水都成問題,大城市的市郊也是密布著破爛的貧民窟。根據2008年的一次調查指出,全國47%的農村人口和29%的城市人口都生活在貧窮線下。由於21世紀初的全球性經濟衰退,肯亞全國生活在絕對貧困中的人口已高達2000萬,佔全國總人口一半以上。 由於肯亞經濟的不景氣,民眾普遍變得更窮,很多肯亞人就把怨氣出在竊賊身上。因此在肯亞看到有人偷雞摸狗,只要喊一聲「抓賊!」,馬上就會從四面八方跑出來數十、甚至數百民眾,在抓到竊賊後大家會拳足交加,或是亂棒齊下,有時甚至會縱火焚賊,被抓的宵小十之八九都會一命不保,警察往往都來不及趕到,賊命已休。這種私刑情事日益增多,現在每年不下600多人;有的竊賊只不過偷人家屋頂上幾塊鐵皮,有的是因為闖空門,有的則用巫術迷惑人。專門研究私刑行為的心理學家認為:很多竊賊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飯吃,卻有成天催他繳租金的地主‵臚l生病,家長必須走好幾公里路送醫,醫院卻沒有藥給他吃;交不出學費時,孩子還被趕出學校。 麵包本來是肯亞人的日常食物,現在只有有錢人才能吃到。一條平常的吐司要索價50美分,這對每天只能賺到1∼3美元的貧窮階級來說,都有米珠薪桂之嘆。一品脫牛奶要價25美分,簡直形同購買奢侈品。至於雞鴨魚肉及蛋類,一般貧苦大眾當然更無福消受了。因為一般肯亞人生活如此困苦艱難,所以一發現宵小就會按捺不住,將一身怨氣都發洩在竊賊身上,致使肯亞私刑氾濫。 肯亞人喜愛野生動物,就連他們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和住的,都與野生動物有間接或直接的關係。漫步肯亞城鎮街頭,可看到許多當地人穿著印有獅、豹、象等動物圖案的衣衫、披肩,一般婦女也戴著用獸骨、獸牙等製成的鼻環、耳環和手鐲等裝飾品。不少肯亞人家庭的牆上掛著獸頭製成的工藝品,地上鋪的是獸皮地毯;沙發和窗簾上也帶有動物的圖案,一些人的木雕、石雕和骨雕等裝飾品也多係動物形狀。走進工藝品商店,以野生動物為題材的木雕、牙雕和骨雕等,琳琅滿目;用獸皮製成的手提包、錢包、坎肩和帽子等,做工精緻,式樣繁多。大街上以動物為商標的商品更是隨處可見,如熊牌肥皂、駝鳥牌T恤、虎牌香煙和象牌啤酒等。一些餐廳裡還用野生動物的肉製成菜餚;商店和飯店也冠以野生動物的名稱,如雄鷹旅館和鯤鵬飯店等,甚至著名的文藝和體育團體也是以野生動物命名的,如獅子足球隊和豹子俱樂部等。 根據肯亞的憲法規定,男女在政治權利上是平等的,但是事實上肯亞的婦女是沒有自主投票權的。如果在選舉中婦女將選票投給女性候選人,讓家人知道後,會被丈夫打,會讓父親逐出家門。 肯亞在傳統上是實行多妻制的,有些家庭的第一任太太甚至會協助丈夫挑選一位年輕的太太,不過多妻制的家庭多半不會幸福美滿,大小老婆之間多半會爭風吃醋,鬧得家神不安。肯亞現任總統吉巴基就有兩位太太,第一夫人露西常伴身旁,會陪同吉巴基總統出現在正式場合;第二夫人娃姆貝則一直住在總統的一處農場中。 事實上在肯亞多妻制並不罕見,連整個非洲地區也多盛行多妻制度,並且不限於穆斯林。尤其是像吉巴基總統這樣的有錢有勢男人,通常是不會只娶一位妻子的。 不過現在肯亞的多妻制已逐漸沒落,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因此連吉巴基總統對他本身的兩位夫人婚姻也保持相當低調。柰洛比一位女大學生說:「我才不會跟別人共用一個丈夫,如果老公想再娶,只能在我跟那個女人間做一選擇。」

迷信和各種奇特風俗

肯亞人相當迷信,尤其是崇拜祖先的靈魂,更是非洲人的普遍信仰。他們認為死者都有靈魂,並且會像活人那樣生活在地下世界(陰間),肯巴人則相信他們祖先的靈魂是依附在樹林、岩石和水塘中。人們相信祖先的靈魂仍然關心其後裔的生活,會不時來到世間看望後代,所以不可忘記祖先,並且要按時祭祀,不然,祖先的靈魂會降災,或懲罰有惡行的子孫。祖先的靈魂常以蛇或飛蛾等形狀出現,尤其是爬進家裡的蛇,更不可加以殺害,要享以牛羊奶和肉類。 在有些民族中,靈魂或精靈還有善惡之分。邪惡的靈魂或精靈會傷人,如盧赫雅人相信這種邪魔會以黑色鳥類的形狀在空中飛來飛去,夜間會將孤獨的人帶走;有一種邪惡精靈形狀是一條黑狗,會噴火吃人。 馬賽人認為照顧牛(搶牛)是上帝賦予的神聖任務,所以只要看到牛,就有責任從別人手中「收回」牠。這種有趣卻難以理解的行為,在肯亞獨立後雖已明文禁止,但是馬賽人仍然「希望達成上帝交付的使命」,即使被其他部落稱為「偷牛賊」或「搶牛賊」也在所不惜。 從東非的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到西非的迦納、塞內加爾、象牙海岸與奈及利亞,都有一種非常迷信的「淨化儀式」。這些地方的婦女喪偶後必須先與一名「淨化人」的男人發生性關係,然後才能參加亡夫的葬禮、再嫁,或者讓自己像財產般由亡夫的兄弟或親人繼承。任何未婚女子如逢父親或母親過世,也得任憑淨化人的蹂躪,不然會被惡靈糾纏。淨化人多係骯髒躐遢「恐怖分子」式的好吃懶做遊民,他們在性交時都不用保險套,是愛滋病散播元凶之一。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肯亞女人反抗淨化的迷信,「非洲醫學研究基金會」更深入各村落舉辦愛滋病宣導研討會,敦促地方領袖揚棄這種害人無數的荒謬傳統。 肯亞城鎮的居民們服飾基本上已經西化,但是仍然保留了傳統的特點,他們不論男女平時多愛穿著鮮豔帶花紋的襯衫或裙子。農村或牧區的男女們則普遍都用長布裹身,男子袒露右肩穿短褲,少數落後地區的婦女也有裸露上身的習慣。斯瓦希里人和阿拉伯人的婦女常穿黑袍戴黑頭巾 (不遮臉)。此外,許多民族的農牧民們都很重視全身裝飾,尤其是頭部和頸部。馬賽人崇尚赭紅色,男子所披布袍多用此色,非常突出,遇風時冉冉飛起有如一朵紅雲,疾風來時甚至會獵獵作響。少男常將頭髮編成許多細辮,再用凝結著的赭色土線條加以延長,梳成精緻髮式,並且仇﹞屨咿騤ㄚ嶁滶慼A少數垂在前額和兩鬢,頸部還掛著彩色串珠和皮條。在積雪的吉力馬扎羅山麓,經常可以看到一身紅袍、威風凜凜的馬賽戰士,手持長矛傲然而立,全身略呈紅褐色的堅實肌肉和臉上堅毅表情,令人望而生畏。 馬賽族少女多剃光頭,戴珠串首飾,喜歡從頭到足佩戴一圈又一圈的環狀裝飾品,平時只戴一圈大項鍊,節慶日戴三圈,胸前也掛滿珠寶。小腿上也戴一隻金屬環,從腳踝到膝蓋都以細鐵絲圍繞;上下臂也都戴著臂圈,顯得珠光寶氣。少女從7歲起就穿耳洞,耳垂和上緣各穿一洞,耳環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愈戴愈大,甚至可以塞入超大的木塞,或能掛上許多耳環才會引以為傲。她們的耳垂有的長達6、7公分,耳垂上還串綁了五顏六色的珠環。這副德性的形成,是她們在小時候便被父母用刀子把耳垂切挖成一個大洞後再往下拉長,並用竹篾和細索固定未癒的傷口,一迨諞嶉K成為這樣的怪耳朵,據說這樣會比較性感,這種殘忍的 「美」,與中國古代女子纏足的道理如出一轍。 馬賽族婦女是不化妝的,只有在重大節日時,才以赭石拌牛油或羊油在臉部繪上特殊的圖案。她們也不用香水,但是會將有香味的種子縫在自己的衣服內,以代替現代化的女人香水。少女還必須為心上人製作手編的頭飾,外加一頭牛,就成為最好的嫁妝。 埃爾庫羅的婦女們,並不細心地營造個人的服飾,她們僅佩戴多層的駝鳥蛋或是玻璃珠串;金屬作成的手鐲和項鍊則男女通用。 盧奧族是肯亞最文明的部族之一,他們的男性愛穿西歐風格的長褲和黃色的皮靴,女性則仍然喜歡穿戴傳統的象牙手鐲和貝殼首飾。它附近巴爾雅族中最落後的部落革修族,在豐年祭中有一項很特殊的習俗,就是由女性抽煙斗,並向穀物的種子吐煙,祈求來年豐收。近鄰巴林戈湖旁的蘇庫族,是支很小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服飾很奇怪,總愛在頭上戴著插有鴕鳥羽毛黏土製的帽子。山布魯族人的裝扮也有特色,他們通常用黏土將頭髮固定起來。 波朗族是個遊牧民族,他們經常是趕著駱駝在陽光閃爍的沙漠中緩緩而行,他們輕視白人,不願意接受西方世界的文明同化。他們的財產只有駱駝、牛、羊和山羊等牲口,住在圓形的帳篷中,睡在棕櫚墊上。男人們的衣服像古羅馬人的寬外袍,由一塊寬布包裹而成;女的衣服也相當簡便,有時只將布披在肩上,露出胸部,但卻喜歡穿戴各種式樣的首飾,如銅製的耳環、琥珀和石英做的首飾,以及銀製的手環等。 在飲食方面,肯亞城市居民以玉米、小麥和大米為主食,農民則以玉米、小米、高梁和木薯為主食。玉米通常被肯亞人磨成粗粉食用,當地人稱之為烏加里(Ugali)。牧區牧民多以牲畜的奶、肉和血為主食,牲畜種類則因地而異。例如,馬賽人和山布魯人以牛奶、牛血和牛肉為主食,其中的牛奶可以做成可口的奶豆腐。索馬利人和倫迪爾人卻以駱駝的奶和血為主食,輔以羊肉、老牛肉和老駱駝的肉,偶爾也吃糧食。據說倫迪爾人每人每天都要食用1公斤駱駝奶,他們80%的肉食也是依靠駱駝。但是索馬利人不吃魚,也不食禽肉和禽蛋。兼務農牧業的卡蘭津人旁支狙J爾格約族人,他們的基本食物是摻和著牛奶或牛羊血的玉米粥和小米粥,再配上野菜,蜂蜜加白蟻則是他們的佳餚。卡蘭津另一支族的的馬拉奎特族人也以白蟻為美食,他們的肉食主要是羊肉。不過,肯亞許多黑人的民族習慣也在改變中。據說,現在的馬賽人已很少喝混血的牛奶,改食茶葉、砂糖、蔬菜和玉米等穀物。 肯亞盛產咖啡、茶葉,其釀酒業也有一定的規模。城市居民有飲咖啡、紅茶和啤酒的習慣,當然,還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之類的洋飲料。肯亞農牧民還自釀酒類,像馬賽人的蜂蜜酒、卡蘭津人的玉米酒和米吉肯達人的椰子酒等,這類佳釀從前只供長者享用,現在年輕人也常取飲。基普西吉人是卡蘭津族最大的一支,他們的長者們聚飲時不用酒杯,而是圍坐在一個放置地面的窄口陶罐的四周,各特長約2∼3公尺的吸管吸飲,邊飲邊議公務,公私兼顧。 盧奧人有喪事白吃的陋習,在肯亞和烏干達邊境地區的盧奧人辦喪事的時候,情景卻是載歌載舞一片歡騰,男人們耍著長矛、弓箭、盾牌和砍刀,女人們舉著樹枝和野草並扭動著身子,隨著非洲鼓聲的節奏跳起傳統的舞蹈,有的人甚至搖肩晃臀地牽著牛加入舞蹈行列,這就是所謂的 「喪居儀式」,意在向死者表示最後的敬意,有些富貴人家的喪居期經常延續到死者下葬後的一個月。 有許多一表3000里的遠親表戚前來「共襄盛舉」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幫吃幫喝。越是有名望的人物去世,前來白吃白喝的人就越多,有時會多達數千人。常言說:「窮在眼前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貧窮人家的喪事辦不起盛宴,當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於是草草地把死人埋掉了事。 肯亞農村的居住狀況,因不同地區和不同的民族習慣而有所差異。非洲農民住得比較分散,大多數各有家園(Homesteads),周圍是農地,故家園與家園之間並不相連,但彼此可以呼應,所用材料包括有木樁、荊條、樹枝、茅草、泥土和牛糞,並用草或鐵皮蓋屋頂,房屋共同的特點是有門無窗。 西部的盧奧族經常以大家族為單位而聚居在一起,就構成一個家園,外圍植以高大濃密的樹籬,猶如柵欄。家園中央是牲畜圈,其周圍建有2∼20座房屋,有的房屋直徑可達10多公尺。其造法是用長木樁固定在地上圍成圓形,木樁間隙處則填以泥土,用黏土和牛糞的混合的泥漿抹牆,用木頭、劍麻桿或紙莎草作椽木,其間填以蘆葦,屋頂則用茅草蓋成。房屋外用樹枝和紙莎草編築穀倉,蓋以圓錐形草頂。每個家園住10∼60人不等。盧奧人實行一夫多妻制,大老婆生育頭胎後,老公要為她在家園對面另建住房,其他妻子的住房蓋在大老婆住房旁邊,再為未婚兒女蓋單獨的住房;已婚的兒子都要搬出大家族住宅,到別處去另建家園。 山布魯人的生活型態數百年來從未變動,他們住在以樹枝交叉搭成、外敷泥土和牛糞的低矮小屋中,傳統上每個小屋都有兩張寬敞的大床,也是用樹枝交叉製成的,再覆以山羊皮、駱駝皮或牛皮,大床是母親睡的,小床則留給孩子,山布魯的男子都是一夫多妻,所以輪流睡於妻子家中。兩張床靠著兩邊牆,留下中間的空間升廚火用,並有一把訪客坐的小木凳。為了防蚊子的侵擾,房屋都沒有窗子並且很暗。有兄弟、妻子和父母的延展家庭,會同住在一組作圓形排列的小屋中,外有波馬(boma)高大的針樹籬笆圍繞,家畜在夜間圈在組屋內以防野獸的侵入,小動物則被關入室內。 西南部的基普西吉人的家園,一般是由兩三座住房和一座穀倉組成。住房較大呈圓形,用桿塗泥築牆,比較厚實。屋內隔成3∼4間臥室。屋頂為圓錐形,用密密排列的粗硬椽木蓋上厚厚的茅草而成,頂尖上常有一個雕刻華麗的染色頂飾。由15∼60個家園構成一個村,是基普西吉人的基本政治和經濟單位。 東部靠近沿海米吉肯達族分支的吉里亞馬人,他們的住房呈長方式,但四角築成圓形,用草蓋的屋脊則略呈曲線,整個房屋外貌像個大麵包;屋頂常用當地盛產的棕櫚葉蓋成。 同樣是東部、但是靠內陸的波科莫族農民,他們有聚村居住的傳統,通常每個村落有10∼50座房屋,集中而不孤立分散,從遠處看過去,一座村落就像一大簇乾草堆。傳統的房子呈半球形或蜂窩形,是用樹枝捆綁成房架後蓋上蘆葦或茅草而成。 中部的肯巴族民房現已改用磚砌,呈圓形或長方形,用茅草或波浪紋金屬板做屋頂,住房蓋在宅地的中央。 較北部卡蘭津族分支的波科特人,有農、牧民之分。農民多住在山坡,其住房通常呈圓筒狀,用木樁作牆,內牆抹牛糞和泥土混合漿,用茅草蓋成尖尖的圓錐形屋頂;穀倉常建在山坡下。牧民多居住在平原上,以大家族為單位定居在一起,房屋也是圓形,但農民住屋大,也用木樁或樹枝作牆,屋頂緩斜呈圓形,屋內用隔牆將人的住房和關牲畜的欄圈隔開。 境內很多遊牧民族因逐水草而居的緣故,都居無定所,他們臨時搭建的草棚都很簡陋,只能躲避風吹、雨打、日曬和防阻野獸入侵而已。已定居的牧人住房構造和波科特族牧民相同。

割禮或成人禮

肯亞許多民族與其他非洲國家人民一樣,有對男女少年或兒童施行割禮的習俗,肯亞政府雖已制定法律,將拘捕強迫女兒接受這種「女性生殖器毀損」(Fe-malc Genital Mutilation, FGM)割禮的父母,也規定執業者須坐牢和處以罰鍰,但並未徹底執行,因此現在肯亞的割禮,仍然是禁者自禁,割者自割。 根據傳統的觀念,只有經過割禮,少年才能進入成人期,女人才能成為賢妻良母,所以割禮是人生中的大事,因此割禮後常伴以隆重的成人典禮,而割禮只是這個典禮的開頭部分。在過去,不接受割禮的非洲女孩,通常會被族人排斥,將她嫁給年紀較大的男人當第三或第四個老婆。還有傳說是不接受割禮的女人比較不易懷孕,因為陰蒂會長出分支。 男孩子們的割禮一般都是在7∼8歲進行,女孩稍晚,大約在10∼15歲,但沒有嚴格要求,也有少數會更早或稍晚。 男孩的割禮是割去生殖器的包皮,常集體7∼8個人或10多個人在一起,在大庭廣眾中進行,屆時父母和其他男性親人圍在受割禮者的身邊,給以鼓勵;有時同族人還敲鑼打鼓,以示歡慶,同時可緩解接受割禮者手術時痛苦的作用。割禮開始時,一位充作外科大夫的長老,會將白色的粉末塗到這些少男的眼圈上,然後一個個被帶到場子中間,由長老以一盒盒清水施洗,之後少男被引去坐在一張牛皮長凳上,由一位長老從後面將他雙膀按住,另外兩位長老左右兩邊把少男雙腿分開,再由一位臉上塗滿油彩的長老拴住他的生殖器,用一把快刃將包皮很快地割除,整個過程只要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受割禮的少男不可出聲,更不得露出疼痛的樣子,全場唯一出聲的是少男的母親,她啜泣地說:「我的兒子終於長大了!」 繼之進行成年禮,而整個成年禮活動時間長達4∼8個月。割去包皮的少男開始蓄髮,還必須離開自幼生長的家庭,與同批少男一起到野外叢林中去過一段時間的隔離生活,由長者對他們進行傳統教育,並傳授生活知識和行為規範,磨鍊其鬥志與戰技。未經過割禮的少男只能算是「孩子」,經過割禮後才算真正的「男子」,成為初級戰士。幾年後,戰士由其母親為他剃髮,成為族中的「年輕長老」,開始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當他晉升為高級長老後,可以再娶第二個老婆,甚至第三個老婆。 女孩子的割禮在10∼15歲間進行,一般是指切除陰蒂,有少數人還被切除部分或全部小陰唇,甚至也切除大陰唇,將全部外生殖器割除,然後將邊緣縫上,僅留細如火柴棒的小孔作為排尿和通過月經用。這種對少女不人道的割禮,不僅對女性身體是一種殘害,還給受術女孩帶來莫大的痛苦和恐懼,使其終生陰影蒙身,有的少女甚至在傳統「手術師」的刀片下喪命,或留下終身創傷。 非洲人的割禮,各族都有差異。盧奧族並無割禮習俗,他們的男孩到結婚年齡時也舉行成人儀式,一般是鄰近人家的男孩一起舉行,屆時殺牛宰羊,大宴親友。波朗族女孩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割禮,而不舉行任何儀式。倫迪爾族同一年齡成員都同時舉行割禮,每一世系有一處固定的割禮區,其中有一座大型的施禮屋,割禮由年長者主持,如果受禮者能忍受手術之痛而不退縮,他的親人就會送他一頭小母駱駝以資鼓勵。米吉肯達族只對少男進行割禮,少女不施割禮。南迪人在手術前,男孩要穿女服,在手術後隔離期間戴草編面具;女孩要穿男服、戴皮兜帽遮臉。波科特族只有農民子女施割禮,牧民子女則無。盧赫雅族的萬加人,只對長子行割禮。 在肯亞政府的干預下,對女性行割禮的情事已日益減少。根據調查,如今仍盛行女性割禮的是基普西吉族、馬賽族、卡蘭津族和梅魯族。其中基普西吉族和馬賽族女孩施行割禮的分別約佔95%和80%,卡蘭津族和梅魯族約35%,吉庫尤族和肯巴族佔18%和12%,盧奧族和盧赫雅族所佔比例極少。根據調查表明,女性割禮農村比城市盛行,受教育少的女性比受教育多的女性多,年長的比年少的多。

多彩多姿的婚俗

在婚姻方面,肯亞有一大半人口是基督徒,因此現在肯亞人的婚禮多半在教堂裡舉行,婚禮儀式簡單、隆重。但在境內的許多地方,仍保留著傳統的婚禮習俗,真是多彩多姿,不一而言。就以主要的民俗吉庫尤族婚俗為例,他們的婚俗包括了求婚、送彩禮、訂婚、結婚和回門等五部曲。 求婚:吉庫尤族男女青年長大成人時要舉行割禮,之後才有權談情說愛。喜歡歌舞是吉庫尤青年的特點,逢年過節,年輕人都喜歡聚在一起歌舞,也正是青年男女接觸的好機會。但是小伙子看上了心愛的姑娘,卻不能直接向他示愛,需托數位知己以找友為名拜訪姑娘家,先由姑娘的母親出面款待客人,應酬片刻後就主動迴避,讓小伙子直接與姑娘婉轉說明來意。姑娘如不中意,就會當面婉言謝絕;姑娘如果有情,會請小伙子改日再來與自己的雙親商量。 小伙子獲得少女同意後立即回家稟告父母,經商定後擇日攜帶自家用蜜和甘蔗或玉米釀製的甜酒,將它分盛在兩隻用果實製成的葫蘆裡送往女家。女方待以貴賓之禮,設宴款待。就餐過程中男方說明來意,女方把女兒叫到席前徵詢是否願意。姑娘芳心屬意,就將甜酒斟入杯內,自己先淺呷一口,然後送給父親喝。父親品嚐後將酒灑在地上,剩一點再灑在自己身上;然後姑娘再斟酒給母親及男方父親喝,這叫做「呷准酒」。喝畢,求婚見面禮即告完成,雙方家長商議彩禮問題,親戚鄰里品酒道賀,氣氛熱鬧非凡。 送彩禮:送彩禮就是送聘禮,一般是幾十隻羊,由小伙子親自送往,並要分批送交,直至分成數天送完全部聘禮為止,切不可一次送完,那是不吉利的。按吉庫尤人習俗送完首批聘禮後,隨後一定還要送一批醇酒,謂之「祝福酒」。等到聘禮全部送完後,女家還要宰一隻男方送的羊,設筵數席款待雙方親友,目的有三:一是為了將這門親事告知親友,二是為了給雙方親友晤面的機會,三是為了決定女方還送那些嫁妝。 訂婚:送完聘後,雙方在女家聚首簽訂婚約,並設宴遍請親友。按慣例要殺6隻肥羊,宰羊用的屠刀由姑娘負責準備,並由姑娘在第一隻羊身上狠刺一刀,然後當眾吃煮熟的羊腎,以示愛情至死不渝,並以歌舞娛賓。小伙子這時要分送女方親族各以禮物,包括衣服、小首飾及日用零星細物,在黃昏客人告別之際,女方的女長輩將這些禮物分發給女方的姐妹姑嫂。從此這門婚姻即告生效,待嫁姑娘便可在姐妹的陪同下到男方家裡去串門,也可以幫助做些家務。 結婚:結婚準備就緒後,男方父母就邀請親族聚會擇定喜期,並對姑娘保密。到時,男方姐妹們負責窺探新娘的行蹤,新郎獲訊後便伙同儕輩前往將新娘偷偷「搶」來,並由新郎背回新房。新娘被「捉」住後要佯裝掙扎反抗,大聲喊叫,照例必哭,隨著來者簇擁而歸,婦女們跟在一旁又唱又笑,人們聽到這種悲歡交雜的聲音便知道有人搶親了。有時雙方婦女還假裝爭奪,新娘哭叫連聲,直到背進新房才告結束。 正當歡宴賀客時,新娘照例必需「逃婚」和「失蹤」一次,然後再由眾人分頭去找尋,追回新娘,於是一邊哭喊掙扎,一邊歡歌笑語,熱鬧非凡,遠近皆知。新娘被追回後,婚宴繼續進行,新娘開始連續8天的「哭歌」,以表達不願與家人離別的心情及對婚後生活的擔心和憂慮,新郎家的姑娘們則輪流陪伴,以對歌安慰。當夜晚降臨時,哭聲停止,客人知趣離去,新婚夫婦共度良宵。第二天賀客又陸續返回,繼續進行慶賀活動,新娘又開始 「哭歌」。如此邊笑邊賀,直至第8天才告結束,男方再設盛宴慶祝,並宰殺一隻羊,用牠的油行祝福禮。 回門:第9天,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看望女方父母,一路上,由一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女用一根木棍牽著新娘向前行走,途中任憑人們圍觀打趣,新娘都要低頭行走,還要表情嚴肅,不言不笑。回到娘家時,新娘父母親切迎候,設宴款待,並請至親好友作陪,新娘父母要送女兒一些禮物,至此全部婚慶活動才告結束。 如果結婚不是一般的新郎娶新娘,而是女家招贅,是男方到女家落戶,則要舉行隆重別致的 「送新郎」儀式,通常在夜間進行。當儀式開始的時候,鼓手們擊鼓、歌聲四起,人們簇擁著新郎走向新娘家,前面有兩位身穿濃艷長裙的小姑娘引路,她們手捧銅盤,盤底鋪著棕櫚葉,上面放著能「袪邪避禍」的檳榔,據說這樣可使婚後生活平安美滿。端銅盤的姑娘後面,則是新郎的父母。 送新郎隊伍裡最活躍的是足上繫著鈴鐺的男孩子了,他們像機靈調皮的小羚羊,在新郎前後叮鈴啷噹地蹦跳、奔跑著。婦女們在隊伍中則施展其獨特的技能:靈巧的舌頭在口中急速地伸縮翻捲著,還不時發出「羅羅」有節奏的歡聲。非洲人都善舞,在這送新郎的路上更是舞興大發,大家張開臂膀,全身劇烈地跳動著。而新郎在這狂歡的隊伍中邊走邊咧口憨笑,足下像是絆著繩索,一步快,兩步慢,三步踉蹌。 當隊伍戴歌戴舞到達新娘家時,鼓樂大作,歡聲喧天,女方父母喜盈盈地在門口迎候。新郎父母躬身將銅盤交給親家;對方謝禮後請新郎登堂入室。這時「送新郎」儀式異峰突起,新房內竟不見新娘,但見床前垂掛一道帳幔,新娘由女伴們陪著坐在帳幔後面,新郎要見新娘,還得通過「握手關」、他須端坐在帳幔前,從幔下去握住新娘的手。由於新娘和女伴在幔內部伸著雙手,新郎往往會一連幾次握錯,引得賓客們開懷大笑。正當新郎急得冒汗之際,新娘女伴自會成人之美,指引一下,讓兩位新人的手終於握在一起了。與此同時,帳幔拉開,在歡呼聲中,「送新郎」才算是送到了「家」。 盧奧族農民們的婚慶也有一系列儀式,男方的聘禮不能用羊而必須用牛,因為牛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以前的聘禮要送20多頭牛,現在已減至6∼7頭或2∼3頭了。 盧赫雅族農民結婚也用牲畜當聘禮,頭數則因地而異,多的20多頭,少則3∼5頭。在沒有大牲畜時可以用小牲畜代替,通常是4隻羊抵一頭母牛、或3隻羊抵一頭公牛。但是在有些部族內,絕不可用綿羊當聘禮,因為綿羊被認為是在侮辱對方。如果沒有牲畜時,也可以改用其他物品替代,但仍以牲畜作為衡量,如3把鐵鋤抵一隻羊。在夫妻生下孩子後,要舉行宰公牛祭祀祖先的儀式,以慶祝夫妻關係的鞏固和永恆。 南迪族實行一夫多妻制,每個妻子都有權獲得自己的住房和耕地。同時男女一旦結婚,只有妻子不育,才能離婚。 基普西吉人流行女方熱熱鬧鬧送親的習俗,一路上新娘手捧盛滿酸牛奶的葫蘆,象徵著新娘婚後能生兒育女,奶水充足,堪為人母。在結婚儀式上,新人要互贈禮物,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各自精心編織的草編手鐲,藉以表達愛情。 肯亞東部塔納河流域一帶的波科莫部族人,他們都以務農為生,他們聘禮不用牛羊,而是用各種魚乾、大堆香蕉、米和其他的食物。 倫迪爾族女子如果在受割禮前懷孕,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會為人們所不恥。這個部族女孩在接受了駱駝的聘禮後,就進行割禮,完成後立即舉行婚禮,並在生下第一個男嬰後,會將自己的頭髮塑成雞冠。 馬賽戰士要想成家,沒有十幾頭牛是很難有女子會嫁給他的。相對而言,擁有幾百頭牛的大戶,可以娶好幾房妻妾都不困難。年輕戰士在求偶時會參差不齊地排成一列,模仿雄獅的吼叫作出「噢呀!噢呀!」的吶喊,一波高似一波,下體不斷作有節奏地前後擺動,非常性感。少女們也會面對這些發情的戰士排成一排,口中發出「喔唷噢!喔唷噢」的喊聲唱和,下體同樣作出前後衝刺的動作,雙方身軀非常接近卻不碰觸。一般說來,馬賽人的性觀念是相當開放的,他們並不重視一夫一妻的貞操觀念,按習俗女人可與丈夫同一級的成員同床而不受責備,人們並不在乎誰是親生父親。 根據嫁娶習俗,一般肯亞人認為只有女兒才有「增值潛力」,社會上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兒長大後好待價而沽,許多為人父的竟靠嫁女兒賺來的財富再納個妾。因此不少受過教育的青年男士發起了「聘金改革運動」,要求廢除聘金習俗,或由政府定個聘金上限,並隨著這個運動提出了人格權,要求男女平等;結果反對聲浪最大的竟然是年輕的女性,她們並不在爭父母的「賣女致富」,因為聘金是有形的和可以依賴的好東西,並不是「男女平等」可以替代的。

擁有一支袖珍部隊

根據肯亞憲法規定,總統是三軍統帥,三軍最高指揮機構是總參謀部,參謀總長由總統任命,總統授權參謀總長統帥全軍。國家武裝部隊有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兩類,正規軍即陸、海、空三軍,準軍事部隊主要是總務隊 (General Service Unit)。總統府設有國防局,用來代替原來屬於內閣國防部的職能,協助總統管理有關國防上的事務,包括經費、人事、設施等事務。國防局下屬有東部軍區、西部軍區和中央行政區等三個指揮部,以及後勤指揮部。國防經費約佔年度國家總支出4.4%,三軍總兵力2.42萬人,實行志願兵役制,一般每年招募新兵約1200人,並注風s兵的部族平衡。國防局下設有國防學院一所,培養上校和准將級指揮官。 陸軍兵力為2.42萬人,編為兩個師,其下轄有5個旅,包括1個裝甲旅、2個步兵旅、1個砲兵旅和1個工程兵旅。另轄有4個獨立營,包括1個獨立步兵營、1個獨立空中騎兵營、1個空降營和一個高砲營。此外,陸軍還有2個工程兵營。 主要裝備都是來自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其中也有部分來自俄羅斯和中國。陸軍主要裝備有109輛坦克,包括英製維克斯MK-3中型坦克76輛,俄製T-72重型坦克33輛;各種裝甲車154輛,其中裝甲偵察車AML-60/-90型72輛,白鼬型12輛,肖蘭型8輛,裝甲運兵車UR-416型52輛,龐阿爾M-3型10輛;各種大砲182門,其中包括105糎口徑牽引砲40門,81糎口徑迫擊砲50門,120糎口徑勃蘭特型迫擊砲12門;84糎口徑古斯塔夫型無後座力砲80門;高射砲74門,其中包括40糎口徑L/70型13門,20糎口徑TCM-20型50門,厄利康型11門;反坦克飛彈發射器54具,包括米蘭型40具§菑鶣 14具。 陸軍司令部設在奈洛比的烏林其大廈內,這支陸軍部隊實戰經驗不多,但訓練比較嚴格,是非洲最專業化地面部隊之一,曾參加聯合國在納米比亞、莫三比克、獅子山、伊拉克-科威特、克羅埃西亞、西撒哈拉、安哥拉和賴比瑞亞等地的維和行動,並曾派出排雷小組前往厄立特里亞協助排除地雷,其少數將領也擔任過聯合國維和部隊重要指揮官職務。 海軍總兵力為1200人,是三軍中最年輕的軍種,建軍於1964年,小艦隊編成於1966年下半年,其主要任務為負責沿海巡邏,維護肯亞領海的主權,海軍基地設在蒙巴薩的姆通桂。主要裝備有飛彈攻擊快艇6艘,其中英製沃斯佩型尼耶約號2艘,裝備有4具奧托馬特式海對地飛彈;曼巴號1艘、馬達拉卡號3艘,均屬英製布羅克馬林型,每艘裝備有4具加布里埃爾2型海對地飛彈發射器;辛巴號沿海巡邏艇1艘,裝備有40糎口徑艦砲2門;兩棲登陸艇加拉納號2艘;支援艦一艘。 空軍總兵力為2500人,司令部設在奈洛比的伊斯萊地區,擁有作戰飛機30架,武裝直升機34架。主要包括美製的F-5E型戰鬥機8架,F-5F雙座戰鬥教練機2架;攻擊直升機500MD型11架、休斯500ME型8架、休斯M型15架,均可攜帶陶式反坦克飛彈;運輸機14架,包括中國製的Y12型6架、英國製的DHC-5D型7架、DO-28D-2型6架、PA-31型1架、DHC-8型3架、FOKKER70豪華型1架;運輸直升機13架,包括IAR-330型9架、SA-330型3架和SA-342型1架;教練機34架,包括大頭犬103型和107型12架、霍克MK52型8架、圖卡諾12架和休斯500D型2架。此外,空軍擁有美製的空對空AIM-9響尾蛇式熱感應飛彈,以及美製的空對地AGM-65小牛狗式和陶式電導飛彈各若干枚。 准軍事部隊叫做總務隊,它不是正規軍,也不是一般的警察部隊,是由總統直接指揮的特殊部隊,也是按戰鬥部隊的編制,擁有自己的陸、海、空力量,其裝備比正規軍好,其訓練也比正規軍強,由總統親信出任司令,其職責是保護總統的安全,在緊急情況下協助警察維持法律、秩序和地方的和平。兵力約5000人,其航空分隊擁有7架色斯納輕型直升機、1架貝爾206L型和2架貝爾47G型輕便飛機。其海上警察分隊則裝備有5艘巡邏艇(2艘布署在維多利亞湖)和12艘船隻。

美麗的肯亞島嶼

拉穆(Lamu)島的經緯度為東經40度52分、南緯2度17分,是肯亞位於東非海岸濱海區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島嶼,西南距馬林迪225公里,現在已是肯亞的熱門旅遊點。這個群島在公元2世紀左右就開始有記載,島上在13世紀後就有威尤尼(Weyuni)與希達布(Hedabu)兩個聚落,其中的希達布曾經一度成為主要的城鎮,在15世紀時被沙洲所淹沒,而這些流沙現在正威脅著島南隅風景如畫的席拉(Shela)村落與觀光海灘。 在17世紀的時候,游牧民族的喀拉族由北方來侵,摧毀了大多數的肯亞北海岸聚族,只有在島嶼上的人們才得以倖免。影響所及,使得沿岸肯亞人民紛紛向拉穆、帕泰、席尤(Siyu)與法扎(Faza)等島遷移,於是使得這些島上的市鎮發展迅速,甚至一些富有的移民能衣著優雅,穿用金絲銀鍛,並配戴珠寶飾品,當地一些工廠還能生產銀和象牙製成的家具。 當時群島上有兩個邦國曾整整打了兩個世紀的戰爭,最後於1813年,拉穆人在席拉之役(Bat-tle of Shela)大敗帕泰的納波哈尼(Nabhani)軍隊,使拉穆開始了黃金的歲月,直至大約1873年英國殖民當局強迫桑吉巴蘇丹簽訂「反奴協定」後,拉穆群島的繁榮才告衰退。英國皇家海軍在肯亞沿海巡邏,預防桑吉巴蘇丹試圖讓載著奴隸的三角桅帆由吉爾瓦(Kilwa)偷越邊界到拉穆。到了1897年,島上奴隸剩下不及萬人;10年後,奴隸制度在拉穆島上被永久廢止。 拉穆(Lamu)市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40度54分、南緯2度16分,是濱海區的海島城市,位於拉穆島東南岸,大約擁有兩萬多名人口。自從奴隸制度被廢止後,城內賴以發達的基層生產廉價勞力已不復存在,使島上陷入一片沒落聲中,原來擁有財產和椰子園的地主,因此也漸告沒落。數年後一群德國人移入,他們在拉穆所設的郵局,是德國在海外所設的第一個郵局。 在往後的70年時間內,拉穆只是蹣跚而行,處在半昏睡的狀況下,與一切發展絕緣。歐洲工業革命的技術未被及時引入,20世紀的競爭雄心與物質主義也過門不入,使得拉穆仍然得以保持「純潔」的淨土,擁有著一種獨特的風情,成為觀光時代的「海外桃源」。 1962年肯亞獨立的前夕,拉穆市的經濟開始復甦,主要是扮演了把索馬利亞的牛隻運往蒙巴薩的船伕角色的緣故。觀光業從1967年進入拉穆,各種不同等級的飯店、旅館紛紛興起,一些由當地人開設的招待所,更為青年遊客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廉價宿處,使得旅遊觀光業在拉穆地區迅速興起。 政府在這裡設有行政單位來管理拉穆群島與鄰近拉姆特區的內地,這個地區農業和漁業都相當興盛。這裡對外交通相當曲折,由陸路前往拉穆島的旅客,必須利用自馬林迪前往摩柯威(Mo-kowe)的公路,再由摩可威搭乘會嘰嘰喳喳發響的柴油渡船前往拉穆島。經由空中航路前來的遊客必須搭乘輕型飛機在曼達(Manda)島降落,然後再搭渡船前往。島上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驢車,全市汽車不足10輛。 市區還有古老的城牆供遊客憑弔,城牆上面朝海面的地方,還點綴著幾尊黑色的火砲。一般建築都有200多年的歷史,屋舍大門的雕花細緻繁複得令人讚嘆。建築後方都有一個阿拉伯-斯瓦希里式陽台,陽台下方有窄小的羊腸小徑。巷弄之間有些小型商店,經常有戴著白袍白帽男人和幾乎全身穿著黑頭巾和黑長袍只露出眼珠子的穆斯林婦女出入。 在被稱為波馬(Boma)的特區區長辦公室對面,有一所看起來很不錯的拉穆博物館,海邊有一家迷人的彼特莉斯酒店(Petley's Inn),它後方有廣場和市集。廣場上有座新的博物館,其前身是1821年興建的博蓋斯特堡(Beau Geste Fort)。廣場後方高地上有幾間較大的房屋,附近一帶則有斯瓦希里精細的泥土編條屋,屋頂覆以馬庫提(Makuti)草,視線可達的山頂上,建有一所醫院。 這裡的海灘觀光區席拉村,著名的佩班尼飯店(Peponi Hotel)設在一處綿延13公里被高沙洲圍繞的空曠沙灘的起點處。隔著小海岸的對面有拉斯吉托俱樂部飯店(Ras Kitau Club Hotel),也是不錯的休憩度假好地方。這兩家飯店都供應垂釣、滑水、蛙泳等水上活動設備,並備有前往帕泰島的席尤(Siyu)和法扎的私人遊艇。而拉穆島最愜意的旅行方式就是坐著帆船出海看夕陽,帆船穿過紅樹林,海風吹得全身舒暢。紅樹林是拉穆島主要的建材,也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度拉村海灘末端是吉明加尼(Kipungani)村,以其芒果園與兩座古老的清真寺聞名。島的西部是靠近肯亞大陸的瑪敦達尼(Matond-ani)聚落,當地土著非常友善且沉耽於音樂與舞蹈的慶典,而使它在伊斯蘭世界中顯得非常突出。其中最重要的慶典是在復活節後不久所舉行的毛里迪亞爾勒比(Maulidi al Nebi)先知誕辰,數千名穆斯林自肯亞東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各地前來參加慶典。他們在最主要的里雅德哈(Riyadha)清真寺前的廣場上歌舞,在星光下舉行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夜禱。 此地吸引遊客的,還有當地旅遊紀念品店展售的阿拉伯銀飾珠寶、黃銅鑲製與雕刻的箱匝、三角桅帆船模型、斯瓦希里家具和鑲了象牙的黑檀木製品等。 帕泰島(Pate Island)的經緯度為東經41度3分、南緯2度7分,是肯亞東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西南距拉穆約32公里,島長24公里,寬10公里。島上完整地保存有中世紀斯瓦希里人的最大古建築群遺址,包括有5個城門的城牆、一處墓葬和一道防波堤,以及擁有130多幢房屋的建築群。 其中最精緻的建築是賈米亞清真寺,它是島上3座清真寺之一,整體呈矩形,東西兩側各有庭院,中間有屋頂遮蓋著通道大廳,大廳由圓形石柱支撐著。在一個主要拱門上刻滿了12世紀和13世紀手寫的可蘭經文。據考證,這裡是當年以象牙和香料貿易聞名的尚加城所在地,也是這一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貿易港之一。這座古城建於9世紀,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因港口淤塞及食用水被污染而遭廢棄。18世紀時,又成為拉穆群島中經濟和文化最傑出的一個島嶼,在文化上,興起了流行詩的傳統;在經濟上除對外貿易繁榮外,還興建了許多有特色的房屋,其中有些甚至還有冷、熱系統和更方便的衛浴設備。 曼達(Manda)是帕泰島東北方的島嶼,島北部的曼達城遺蹟已草木叢生並遭到沙土的掩埋。根據考古研究發現,本地是肯亞東海岸一帶最古老的聚落,約建於公元9世紀。據說島上有一些動物,譬如大象就是由肯亞東岸大陸涉水游泳過來的。

共有48個部落

肯亞全國共有3500多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為60人,可以說是地廣人稀。在全國總人口中,土著黑人佔有94%,歐洲人、亞洲人和阿拉伯人共佔6%,其中華僑只有150多人。 黑人種族複雜,共有48個部族,主要的是尼羅特(Nilotic)語系人,班圖(Bantu)語系人,住在東北地區索馬利亞人的哈姆(Hamitic)語系族人,以及尼羅-哈姆(Nilo-Hamitic)語系族人。其中主要的部落有吉庫尤、盧赫雅、盧奧、肯巴、卡蘭津、基普西吉、梅魯、米吉肯達、索馬利、圖爾卡納、馬賽、山布魯、波朗、巴真、倫迪爾和埃爾摩羅等,另有巴魯雅、尼加、恩布和南迪等族。 吉庫尤(K-ikuyu)是肯亞的最大族群,屬於東班圖(East Bantu)人的一支,他們的祖先大約在15世紀中葉由肯亞的東北部向南遷徙,在16世紀末到達錫卡河一帶區域,大約停留一個世紀後,由於人口增長的原因,一部分人留下來定居,其他的人繼續向西及向南遷徙和擴張,一路上吸收了當地的原住民,並同化部分馬賽人,現共有阿齊拉、阿加契科、艾里莫、阿姆博伊、安噶雷、安季羅、安戈伊、艾薩加、艾特蘭杜和艾恰卡穆俞等10個氏族,主要聚居在中部省、肯亞山高原地區及奈洛比特區一帶,目前吉庫尤人大約共有700萬,約佔全國人口20%。 這個部族始終沒有建立過統一的政治機構,也沒有像酋長等的全族首領,基本的社會單位是家族,由若干家族構成氏族,由家族長組成的長者會議管理氏族中司法、宗教和政治等事務,長者會議的首領稱為「穆拉馬蒂」,由長者會議推選產生。 吉庫尤人建立了以年齡集團制為基礎的軍事組織,他們將不同年齡集團的「戰士」編組為若干戰團,歸由作戰會議指揮,作戰之目的除自衛外,也為掠奪其他部落的牛群,但是吉庫尤人在與馬賽人的戰爭中總是勝少敗多,吃了很大的虧。在19世紀末葉,吉庫尤人中也出現過如卡魯利和萬貢等「大酋長」,他們之間也彼此爭雄,結果誰也制伏不了誰。 由於經濟能力的迅速提高,很多吉庫尤人採用科學灌溉和梯田技術,並以畜牧為主要的副業,其豐收的產品得以進入奈洛比市場,而在咖啡、茶、除蟲菊精、玉米、園藝作物與花卉上日益增多的出口貿易,使他們活躍於肯亞的貿易界中。現在光是在奈洛比定居的吉庫尤人就高達12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0%;在其他城鎮中的吉庫尤人口,也佔有相當的比例。 吉庫尤人信奉萬能的造物主恩加伊(Ngai)和祖靈再現。但是新一代的吉庫尤人教育程度較高,他們還是肯亞爭取獨立的先鋒,在20世紀50年代期間,他們揭竿而起,發動了歐洲人所謂的「毛毛運動」,肯亞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肯雅塔就是吉庫尤人。 盧赫雅(Luhya)人又稱盧雅(Luyia)人或阿巴盧赫雅(Abaluhya)人,是班圖人和尼羅特人後裔的混合體,大約形成於17世紀。相傳14世紀末現在肯亞西部的盧赫雅地區北部已居住著卡蘭津人,而南部則分散居住著班圖人。自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又有多批外來者從烏干達和現在的肯亞西部移居來此,最後形成17個有近親關係而無首領的文化語言集團的組合,包括有萬加(Wanga)人、伊蘇卡(Isukha)人、達科(Dakho)人、布古蘇(Bukusu)人、尼奧勒(Nyole)人、薩米亞(Samia)人、佐佐(Tsotso)人、塔德喬尼(Tadjoni)人、馬拉馬(Marama)人☆成蔑礡]Tiriki)人、尼亞拉(Nyala)人、卡布拉斯(Kabras)人、哈約(Hayo)人、馬拉奇(Marachi)人、霍洛(Holo)人、馬拉戈利(Maragoli)人,以及基薩(Kisa)人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萬加部落,他們的祖先來自烏干達西部,起初是定居在現在穆米亞斯鎮不遠處的伊曼加山區。18世紀初,其中一個氏族建立了以其首領名字命名的新王國叫做萬加王國。經過多次東征西討和外交的運用,終於鞏固了它的地位和君主政體,這過去在肯亞內地是絕無僅有的現象。18世紀中期,國王涅蒂亞曾利用馬賽人的部隊去扺抗特索人和其他部落的襲擊,並用牛隻作為對馬賽人的酬勞;但是不久後萬加和馬賽雙方關係惡化,涅蒂亞在一次衝突中被殺。1787年,奧桑德瓦繼任王位,他安撫了馬賽人,並利用他們和有親緣關係的佐佐人擊退了盧奧人的進攻。19世紀中葉,在國王希武恩杜的統治下,萬加王國的版圖有所擴張,其領土南扺雅拉河,北達布庫蘇南緣,西面由薩米亞伸展到東面的卡卡梅加。希武恩杜王逝世後,其子穆米亞在與王叔薩克瓦的權力鬥爭中,積極爭取沿海的阿拉伯和斯瓦希里商人的幫助。這些商人在希武恩杜王時代已滲入這個地區,接踵而來的英國人也支持穆米亞,承認他是包括盧赫雅人和特索人在內的整個地區的最高酋長。1896年,他聯合斯瓦希里軍隊和馬賽傭兵進攻盧奧人,結果遭到慘敗,後依賴英國人的干預才免去更大的恥辱。 盧赫雅人是肯亞的第二大部落集團,約有510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14.4%,主要聚居在西方省卡卡梅加一帶,因為土地缺乏,部族四處星散。他們的經濟活動主要依靠農業,所種植的經濟作物為玉米、棉花和甘蔗,並栽培粟和蔬果,也飼養家畜。傳統手工藝有木雕、木椅、製陶和編筐等。盧赫雅人也參加維多利亞湖主要航道附近的商業貿易活動,更多的人為了尋找工作維生而移居城市。 盧奧(Luo)人又稱卡維龍多(K-avirondo)人,屬河湖尼羅特人(Nil-otic)的一支,其祖先最先是生活在蘇丹南部,大約在15世紀時移到烏干達北部,並於16世紀初至17世紀中期,先後分成四批移居肯亞的尼揚扎地區,以及生活在肯亞西部靠近維多利亞湖的卡維龍多平坦地區。在肯亞西部遷移過程中,除了與東面和北面的馬賽人、南迪人和盧赫雅人發生戰爭外,還爆發了無數次氏族間的爭鬥。盧奧人共有四個主要群組,即喬卡喬克(Jokajok)、喬卡歐溫尼(Joka-Owiny)、喬卡歐摩羅(Joka-Omolo)及喬卡速巴(Joka-Suba)等,它們操德荷盧奧(Dholuo)說A聲稱同為神話中拉摩吉(Ramogi)的子孫,據說拉摩吉是位於卡迪姆(Kadimu)的一座山上,是第一個盧奧聚落的締造者。 這個肯亞的第三大部族,擁有約480萬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14%,共由40個群體和氏族組成,其聚居區通常也是政治自治單位,有較強的凝聚力。他們並以適應力強著稱,在文化教育和技術素養等方面有較高的水準,在肯亞共和國成立初期,與吉庫尤人共同掌握國家政權。一般盧奧人為定居農民,以畜牧為副業。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少數人仍信奉其造物主尼亞茲(Nyasi)和崇拜祖靈。現在有許多盧奧人如潮水般,湧入肯亞的主要城市謀職,以奈洛比和蒙巴薩為最多。在農村裡的盧奧人,多種植咖啡、花生、甘蔗、蔬菜和蘆粟等作物,並放牧有很多牛隻,但有咻h盧奧人也從事河湖漁業,今日盧奧人在捕魚技術上堪稱非洲數一數二。他們多使用鰓網和籃捕方式捕魚,有時也與歐薩格魯(Osageru)魚迷宮和凱克(Kek)河欄合用。在離湖岸較遠的湖上則用三角帆船捕魚,還有更先進的在船尾裝有馬達的巴干達(Baganda)獨木舟和玻璃纖製造的小漁船,都使魚穫量大增。 肯巴(Kamba)族是東班圖人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吉力馬扎羅山周圍平原一帶,以及東方省的馬查科斯和基圖伊兩個專區,面積很大,但大部分是灌木覆蓋的沙地,可耕地只有1/10。肯巴人與鄰族吉庫尤人關係密切,最初他們從事放牧、捕獵和採集,而不事農耕。他們宗教信仰也接近吉庫尤人,也崇奉造物主恩加伊和祖靈,對祖先尤其崇拜;但大多數肯巴人現在已經成為基督教徒。 這個肯亞的第四大族約有400萬人口,大約分成25個大小不等的父系氏族,大多數人以務農為主,同時飼養有大量的牛、綿羊和山羊。主要的農作物有粟、高梁和玉米。由於其原居留地的人口越來越稠密,並且水土流失,因此很多的肯巴人已轉往奈洛比謀生,他們擁有許多優秀的工藝家,利用鐵和黃銅線來製造精美的手鐲、項圈,以及箭頭和矛頭;也用類似的技巧來製造木製器具、樂器和非常對稱而美觀的鑲嵌匣子。肯巴傳統的木雕藝術早就家曉戶喻,是他們主要的手工業基礎,不論在國內外市場,都受到廣泛的歡迎。但是更多的肯巴人,對進入軍警單位服務有城牧瑪魚魽A肯亞軍中很多將領都是肯巴人。 肯巴人傳統武器是弓和箭,還有長劍與擲棒。他們的箭大都塗上毒,箭頭通常都用柔軟的細羽毛、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以便使毒能保持濕潤,能在使用時達到最佳的效果,並預防意外傷害。 卡蘭津(Kalenjin)人是肯亞的第五大族,約有392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1.5%,是高原尼羅特人的一支,其祖先在16世紀時聚居在埃爾貢山以東的裂谷西部地區。在後來幾百年的遷移流動和擴張中,吸收和同化了其他族群成員,其成員包括南迪(Nandi)人、基普西吉人、蘇克(Suk)又稱波科特(Pokot)人、塔托加(Tatoga)人、圖根人、埃爾格約人、馬拉奎特人、薩鮑特人和薩佩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南迪人,以勇武和團結著稱。 16世紀末至17世紀中期,南迪人和基普西吉人的祖先,從埃爾貢山區流動到巴林戈湖附近的特托一帶,因受馬賽人的侵襲,被迫西遷至現在的坦巴克一帶,數年後又南下來到納庫魯附近的隆蓋,此時兩族的祖先還是同一群體。 後來的一場大旱災,迫使他們分頭尋找水源,南迪人移居到裂谷省與西部省交界處、可以俯視基蘇木的阿爾代崖坡,行政中心為卡普薩伯特。在這裡,他們吸收和同化了許多來自別的地方和當地的一些小族群,最後形成南迪人。到了18世紀後葉,南迪人不再遷徙,他們與北部瓦辛吉休的馬賽人屢生衝突。 當時,南迪人內部分成若干半獨立的大隊,各大隊由推選產生長者理事會管理行政事務,並且互不隸屬,只在緊急的情況下,才由各大隊派代表組成全區性的理事會統一指揮。19世紀初,南迪人也採納了馬賽人的「祭司」制度,由祭司為戰爭和祭祀舉行激勵儀式並作出決策。由於在對盧奧人、布庫蘇人和馬賽人的幾次戰鬥中獲勝,祭司的地位和影響力也隨之提高,產生團結和領導全族的作用。19世紀70年代,南迪人戰勝馬賽人的瓦辛吉休部落;1884年又擊退馬賽人從裂谷發動的一次襲擊,這兩次的勝利意味著南迪人的崛起。此後,南迪也開始對外侵略,發動多次對外族的襲擊,在其鄰族中只有其近親基普西吉人才得倖免。當時的南迪人已成為肯亞西部的主導力量,連阿拉伯商隊對它也畏懼三分,歐洲人商隊也要避開南迪人的勢力範圍。現在南迪人多居住在肯亞中西部、坦尚尼亞北部和烏干達南部,操尼羅-撒哈拉語系的沙里-尼羅語族東蘇丹諸語言,又稱為卡蘭津語,多數人務農為生,也有不少人遷往各城市,很多人參加肯亞軍隊。 基普西吉(Kipsigi)人聚居在肯亞西南部安多河谷以南、馬烏懸崖以西和馬拉以北地區,行政中心設在凱里喬。其中的蘇克人大部分從事放牧,只有1/4人務農,務農者有割禮習俗,牧人則沒有,他們的文化習俗與烏干達的卡拉莫瓊-特索人相似,是卡蘭津族最北部的部落,聚居在裂谷省的巴戈林和西波科特兩專區。 圖根人聚居在裂谷省凱里奧河以東低地和丘陵地帶,行政中心是卡巴內特,在北部的人以農耕為主,南部則飼養牛羊為生,他們一般體形較小,性格隨和,前總統莫伊就是圖根人。埃爾格的人和馬拉奎特人聚居在凱里奧河谷及其以西山區,現為埃爾格約-馬拉奎特專區。馬奎特人有由幾個家族輪流負責牧牛的習慣,他們生性自豪,但被其北部鄰居蘇克人蔑視為「窮小子」。 基西(Kisii)族約有200萬人口,聚居在尼揚扎省的基西專區,他們主要從事農耕和養畜,生產小米、玉米、木薯和香蕉等作物。高原地區還盛產除蟲菊和茶葉,編籃、製陶和樂器等手工藝盛行,尤其是以石雕和飾有彩珠的「基西凳子」非常有名。青少年有割禮的習俗。 梅魯(Meru)族約有180萬人口,聚居於中部省梅魯專區,處在南部的塔納河與北部的瓦索尼羅河間,東面是乾燥的沙漠和灌木地,西面為雄偉的肯亞山。相傳梅魯族的祖先來自沿海,現在共有伊根貝、蒂加尼亞、繆蒂尼、伊果吉、溫姆比、伊曼蒂和穆薩姆比等7個支族組成。實施年齡等級制和氏族外婚制,少年行割禮後才算成人,少女不行割禮不得結婚。主要經濟活動是農耕和養畜,養蜂採蜜也很重要。農作物盛產玉米、小麥、咖啡和土豆,還有一種刺激性植物「米拉」,以玉米為主食。梅魯人和吉庫尤人有親緣關係,20世紀50年代部分梅魯人曾參加以吉庫尤人為首的「毛毛反抗運動」,肯亞獨立後又與吉庫尤人、恩布人聯合組成有勢力的蓋馬協會(Gikuyu Embu and Meru Association, GE-MA)。 米吉肯達族約有165萬人口,聚居在海濱省、由加拉納河北岸向南延伸到坦尚尼亞邊境、一條寬約30∼40公里的狹長丘陵地帶,並緊靠著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人定居的沿海平原上。「米吉肯達」一詞是斯瓦希里語「九個村落」的意思,實際上這個族群的確是由9個群體或分支組成,他們是吉里亞馬人、卡烏馬人、喬尼人、吉巴納人、坎貝人、里貝人、拉巴伊人、迪果人和杜拉馬人。他們有共同的語言,但卻講不同的方言,並有各自的氏族結構。經濟上主要靠農業,種植高梁、穀子、薯類和芝麻等,經濟作物則有椰子和腰果。其中的吉里亞馬人、拉巴伊人和迪果人有經商的傳統,青少年至今還實施割禮。 索馬利(Somali)族約有75萬人口,包括有奧加登、德戈迪亞、古雷、阿朱蘭和哈維亞等多個部落,大多數索馬利人住在東北省境內,不少人與鄰國索馬利亞人有親屬關係。主要的經濟活動是放牧駱駝,也牧養少量牛和羊,牠們都是索馬利族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也是生活的來源。他們的主食是駱駝肉或牛羊奶、肉及穀類。索馬利人不吃魚、禽肉和蛋。少數人從商、從政或是從軍。 圖爾卡納(Turkana)是肯亞一個饒勇好戰的遊牧民族,大約有40萬人口,屬平原尼羅特語系,操東尼羅語中的特索(Teso)語,主要散居在肯亞西北部從烏干達邊境至圖爾卡納湖以西、廣袤乾燥沙質地區的圖爾卡納專區及其鄰近地區。 據說他們是在18世紀時由烏干達東北的卡拉莫瓊地區遷徙至此,把原住民的波克特、瑞戴爾與山布魯等族逐出湖西之地,並在19世紀中葉猖獗橫行於圖爾卡納湖的東岸和西岸,最後終於被大英帝國殖民者所征服。 由於肯亞西北部是灌木荊棘叢生不利於開發的荒原之地,每逢乾季時有強烈的沙暴,雨季又多媖湧的洪水為患,年雨量多寡和分布時間也極不平均,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嚴重的乾旱導致大規模的饑荒,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尋找牧地,重拾昔日不斷擴張的漂泊習性,越來越多的圖爾卡納人進入了山布魯專區,在馬薩比特、伊西奧洛、萊克比亞、巴林戈、西波科特和特蘭士恩佐亞等專區,也都有他們的蹤跡,並與東尼羅河表親們混居通婚。有些人向外移民尋求工作,有時甚至會越境襲擊鄰國的村落,因而獲得「東非無畏戰士」的名聲。 圖爾卡納人實行季節性遷徙,在季節變換之間前往各大牧草區,之後再返回雨季時的居留地種植穀物和蔬果。野生堅果、漿果、獵物、魚類等,都是他們重要的維生食物。他們還是典型的牧人,會為牲口取名、唱歌,照顧有加。從事放牧牛、駱駝、羊和驢等牲畜,也兼種地、打魚、打獵和採集,主食為駱駝奶和牛奶,牛油、奶油、酸乳酪和牛血等對他們的日常飲食非常重要。駱駝提供奶和肉,也可以作為聘禮。山羊、綿羊也在豢養之列,家畜屠宰後由社群共同分食。 他們的房屋皆用有葉的樹枝或棕櫚葉臨時搭建而成,外圍多刺的籬笆用以防阻野生動物的侵入。房屋是父母子媳兩代同住,或毗鄰而居。這個氏族人遵行氏族外婚的制度,在婚姻關係上,女子隸屬於丈夫的親族;牲口也加上族中專屬的標誌。 族中的男子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年齡組,分別為石組(Stones)和豹組(Leop-ards),家中的男子和他的父親一定要編入不同的組別。在傳統上,石組和豹組的穿著也不一樣,在節慶中父子不同桌進食,作戰時也編入不同的軍伍。在大家族中,年長的享有領導權。圖爾卡納人精於製作各種木製容器和其他有用的器物,被蒐集非洲藝品的人視為珍品。 馬賽(Maasai)人曾經是東非歷史舞台上最重要的主角之一,現在大約總共有24.2萬人口,在公元500年左右,他們的祖先散居在東起山布魯地區、西至烏干達東部的草原一帶,主要以遊牧為業。17世紀初期,他們可能受到來自北方異族擴張的壓力,開始沿著東非大裂谷南遷。到了1650年,他們已進入肯亞中部高原,這些向南擴遷的部落,就是今日的馬賽族。18世紀末勢力達到顛峰,控制範圍涵蓋肯亞西部、北部、中部以至坦尚尼亞的北部草原。他們通過劫掠、貿易,以及對吉庫尤人的通婚,使自己壯大,進而對肯亞的每個大族都產生了影響。特別是用長矛、犀尹仍狻M皮盾武裝起來的馬賽戰士之勇猛善戰,令其他族群聞風喪膽。他們在沿著大裂谷向南擴充途中形成了兩大集團:一個是兼務農牧業的伊洛柯普(夸繼)人,另一個是堅持遊牧的伊爾馬賽人,這兩大集團又分為許多部落。 嚴格地說起來,馬賽人從未統一過,也沒有建立過中央政權,各支族也沒有大王、酋長一類的官職,部落的領導權是通過年齡等級制的實現來體現,年輕戰士組成了戰鬥隊伍,年長的負責行政管理。大約在18世紀末葉,負責預卜吉凶和祈雨的法師或祭司開始取得領導的地位,他們在統帥隊伍、激勵士氣方面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使馬賽人每戰必勝。 凡是年齡在14∼25歲的未婚男子,都要應徵入伍作為戰士,住進一種叫做「克臘阿里」的軍營裡,這種軍營一般都設在部落附近,將一些小茅屋排成圓形,中間為一塊空地,白天作操場,晚上作為牛欄,他們在此接受使用弓箭、標槍和格鬥的軍事訓練,並學習舞蹈。戰士必須舉行過割禮和成人儀式,在成為管理階層的長老之前不得結婚,但可享受性的自由。至於未舉行成年儀式的少年,只能幫家裡放牧牲畜了。 由於馬賽人有良好的戰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並且個個都是出色的獵手。為了獵取獅鬃作為英勇標誌的頭飾,或保護自己放牧的牛羊,往往手執長矛,赤身與猛獸進行搏鬥;甚至有的年僅13歲的男童,竟能孤身將獅子刺死。 馬賽人非常勇猛,他們把獵獅當作年輕戰士的試金石,因為獅子是非洲百獸之王。當人們發現獅子後,年輕的馬賽戰士便會挺著長矛將獅子圍住,展開一場殘酷的搏鬥。獅子被包圍後兇性大發,左衝右突,難免有戰士喪生在獅口中,但最終獅子也難免被戰士一矛搠死。這位搠死獅子的戰士便會成為族裡新的一代英雄。 搶劫是馬賽戰士傳統的活動,並以搶劫為榮,派出去搶劫的戰士在出發前,全部落都為之舉行盛宴餞行;滿載而歸後宰殺牛羊、載歌載舞為之慶功。這種搶劫不僅在部落對部落之間進行,有時甚至會超越國家。因此鄰近部落對他們甚感恐懼,常用「馬賽」一詞嚇唬不乖的小孩,連舉行儀式的禱詞也常說:「願我們任何人都不要遇到馬賽人、獅子和大象」。 19世紀初,馬賽人在肯亞西部的擴張,受到正在崛起的南迪人、基普西吉人和盧奧人的抑制,後來,馬賽人各部落間為了爭奪水源和牧地而不斷發生內訌,相互劫掠牲口,甚至屢爆內戰,後期還發生了祭師後裔爭奪繼承權的鬥爭。馬賽人較大的內戰有三次:第一次發生在1815年,伊洛柯普集團和伊爾馬賽集團為爭奪牛群和草原在瓦辛吉休台地爆發戰爭,結果後者獲勝。第二次發生在19世紀中期,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洛賽加萊」戰爭,屬於伊洛柯普集團的萊基比亞部落聯合伊爾馬賽集團的普科部落,幾乎完全消滅了同於伊洛柯普集團的洛賽加萊部落。第二個階段是伊洛柯普集團的瓦辛吉休部落,聯合鄰近的伊西里亞部落,襲擊了普科部落及其盟友,並將他們逐出東非大裂谷地區,而萊基比亞部落則趁機佔領了納庫魯湖。第三次戰爭發生在1880年左右,主要是伊爾馬塞各部落與萊基比亞部落為了爭奪奈瓦沙和納庫魯地區草原和湖泊的控制權而大打出手,結果萊基比亞部落敗北,多數被殲。此外,19世紀後半葉的霍亂、天花、牛瘟、旱災和饑荒等天災,也大大削弱了他們的人口和牛群,導致馬賽人走向衰弱。 一般說來,馬賽人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以勇武剽悍著稱,他們嘴唇厚實,五官端正,膚色棕黑。男人頭上梳著多條小辮子,女子光頭,兒童則一絲不掛,成年人只在下身兜塊獸皮或韌皮纖維製成的遮蓋物。男子12歲、女子9歲一律要穿耳洞,掛上重達半斤的皮飾耳環,任其下墜將耳洞撕裂成一個長形的大洞口。他們還喜歡將血和泥巴混合後塗在頭上。標準的馬賽戰士頭上飾有獅子鬃毛、手執標槍並帶著塗有一道道色彩的牛皮套盾牌,好不威風。女子會將五光十色的串珠製成二、三寸寬編有各種花紋的扁平項圈,由大到小一層層地套在脖子上,手上和腳上也戴著死媄C色的串珠,作為美麗的裝飾。 他們主要的生活方式為放牧牛、羊和少量的駱駝及毛驢,以喝牛血、牛羊奶和吃牛羊肉維生。煮、烤肉(不加鹽)是他們的美味佳餚,生血加鮮奶為可口飲料;煮過的乳僅作為藥用供病人飲用。牛血是馬賽人傳統的早點,清晨將牛牽至篝火旁,將牛脖子用皮條絞緊,然後對準顯露出的靜脈刺上一箭,再接以蘆葦管,鮮紅的牛血隨即噴出,不到十分鐘便流滿一隻皮罐,足有一公升容量。將罐裡的牛血用箭桿加以攪動,再加入一倍鮮奶,便成為乳狀的粉紅色飲料,人們用牛角杯痛飲,便是一頓豐富的早餐。在一般的情況下,一頭牛每隔40天左右可以抽一次血,每次可供五、六人飽餐一頓,因此一個僅有30多人的小部落,就得飼養60∼80頭專門供血的牛。 馬賽人的生活離不開他們命根子的牛,除了食牛羊肉和喝生牛血外,還用牛羊作交換的媒介,用牛羊作聘禮,殺牛羊以祭鬼神,用牛羊皮作盾套、箱子、盒子、下身的遮蓋物和各種家庭用具,用牛羊角作樂器、容器、葫蘆器皿的底座,用牛蹄子作煙盒和油脂的容器等。牛羊的多寡成為貧富的唯一標誌,牛羊越多就越受尊敬。 居無定所的馬賽人雖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卻很愛乾淨,招待客人進餐前一定要洗手,但洗手時是用濕的和乾的牛糞。他們到牛欄中抓起一大把還在冒著熱氣的鮮牛糞,反覆著用兩手上下搓著,搓得差不多時,再用乾牛糞擦手,拍一拍,抖一抖手,就算洗好了。因為他們認為牛是神聖的動物,牛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是潔淨的,所以他們在缺水的情況下用牛糞洗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賽人從不準備任何給牛羊吃的飼料,他們只靠在牧場上放牧。為了追蹤水源和尋找新的牧場,他們不得不隨著季節的變換而四處飄泊,因此所住的茅屋也是比較簡單和臨時性的,用一些柔軟易彎曲1.5公尺長的木桿子在地上插成橢圓形,將桿子上端彎成拱形,固定在兩端用柱子支撐著的橫樑上。上面鋪一層乾草,用鮮牛糞摻泥土塗抹在乾草上。這種茅屋不留窗子,入口處用帶刺的樹枝製成柵欄遮擋,四周用樹枝圍成籬笆牆作為牲畜欄,以便在夜間圈住牲畜。 茅屋內部高出的地方可以用來作床使用,鋪上乾草和駱駝皮作床墊。一旁設有石砌的灶台和用樹枝編製成的碗架子,再過去放著幾塊大小不等的石頭作為桌和椅;牆上掛著一排葫蘆、用牛皮製成的袋子和各種器皿。當牛群將附近的青草吃完後,他們再向別的地方轉移時,只帶走駱駝皮和其他簡單的用具。至於茅屋,則任其風吹雨淋,直到倒塌消失。 如果部落不搬遷,只是趕著牛羊群到遠處去作短期的放牧,則連簡單的茅草也不搭。晚上將牛集中在篝火周圍,將羊趕進牛群當中,馬賽牧人在羊群中鋪上駱駝皮,以綠地為床,藍天當被,很快就可進入夢鄉。 山布魯(Samburu)族是馬賽人的表親,約有15萬多人口,操馬(Maa)語,居住在肯亞北部无近沙漠地帶,是棲息於馬臘拉爾和圖爾卡納湖及艾瓦索尼吉羅(Ewaso Ngiro)河之間馬薩比特特區的遊牧民族,主要部落群包括8個父系家庭和17個世系。巴拉戈伊、馬臘拉爾和萬巴等,都是他們主要的居留地。 這些擁有牛群的山布魯族人靠牲畜為生,牛奶是他們的主食,活牛或活羊的血是主要營養的補充品。多以山羊肉維持營養,並以吃起來有煙薰味的奶酪厚塊來增加體力,有時會將奶酪厚塊和牛血混吃,但只有在少數的日子裡才有肉吃,在一些敬神祭祀中才屠殺牲畜;駱駝也是他們生活的好伙伴。半沙漠的環境和氣候使農業種植非常困難,但在雷洛吉(Lerogi)高原及卡里錫亞 (Karisia)高地,有玉米、蘆粟和蔬菜的種植,並有大批土地被開墾作為麥田。 這裡的男孩平時要照顧父親的牲畜,進入青春時期要接受割禮後,才能成為一名戰士,再年長後升為初期長老,然後再升為資深長老。男子必須成為初期長老後才能有第一任妻子,成為長老後就可以有第二任、第三任妻子。 山布魯人雖然和馬賽人共享同樣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但卻不好戰,對其他部族不具攻擊性。現在很多的山布魯人服務於肯亞的軍界和警界,有更多的人到城市找工作。 波朗(Boran)人現在約有12萬多人口,原係衣索匹亞南方一個說歐羅摩語的民族,在19世紀末葉向南遷徙至乾燥的地區,定居在莫亞萊、馬薩比特,甚至更南端,沿瓦索意尼羅河及伊希奧羅特區等地。歐羅摩人在16世紀時曾侵入基督教世界的衣索匹亞,佔領並定居於衣索匹亞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在1890∼1900年間,大半的歐羅摩領土已臣服在衣索匹亞開國皇帝曼涅里克大帝二世(Emperor Menelik II)之下,他無情的趕盡殺絕政策,以及貪得無饜的貢品要求,都迫使波朗和其他衣索匹亞民族遷移到肯亞去。 主要以牛群為生的波朗人,信萬聖神祇瓦克(Wak),透過教士夸魯(Qallu),再加上禱詞與神溝通。在境內最南的波朗人,則已皈依伊斯蘭教。 巴真(Bajun)族現在約有6萬多名人口,說吉斯瓦希里(Ki-swahili)語,他們分布在拉穆群島與北部海岸的條狀地帶,以及與其平行的島嶼中,經濟主要以農、漁業為主,以手工藝品為輔。在他們生活的區域內,到處可看到甘蔗,它不但是食物、飲料和油的來源,並且提供了建築、搭茅屋頂、製繩和編籃的材料。在海岸一帶的巴真人,栽培無數的根莖植物,如樹薯、地瓜、山芋和芋頭,還有粟類、稻米及玉米等。在水果方面,則多種植香蕉、芒果、橘子和木瓜等。 這裡的漁民常用魚矛和絲釣捕魚,還有各種以棕櫚葉或剝開的竹子作成的籃,或以築堰等方式捕魚,也有使用細網、流網、長曳網及拉網等方式捕魚。在近海作業的漁船,多使用挖空的獨木舟、雙支獨木舟、沒有龍骨的達烏拉蒙瓦歐船,以及少數的機動三角桅船。 巴真族人長久以來多係技術精良的工匠,在珊瑚上取石灰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工業。造木船、木工、編籃、編蓆,還有以椰殼纖維製繩和一些金屬皮革等工藝,都是巴真人的傳統工作。 倫迪爾(Rendille)族人居住在馬薩比特區,以飼養駱駝為生,約有4萬多名人口,是山布魯族東北部的鄰居,兩族在語言和文化上雖有分別,但在親屬與經濟合作上,已有數代的交情。在聚落中,經常保持少數的奶駱駝,以供族人飲用,倫迪爾人將駱駝血和駱駝奶混在一起喝,作為營養的主要來源。他們用一種小刀或鈍箭來割開駱駝咽喉的靜脈,等到流出足夠的血液後,再用頭髮和駱駝糞的混合物封閉傷口。此外,這個部落的人用長頸鹿皮作水桶,用麥桿纖維容器取駱駝奶和水。汲水是倫迪爾族婦女的家務;而放牧駱駝的男人,一天可能以50∼60公里的速度去放牧。 埃爾摩羅(El-Molo)族是肯亞各部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族,一共只有1000多人,以捕魚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居住在肯亞北方,以及圖爾卡納湖東南一隅充斥著風蝕的荒涼熔岩和日曝的乾燥沙漠地區;只有少數用來抵禦風沙的洋槐散落在乾涸的水道旁,還有幾叢棕櫚能稍減孤涼。傳說他們本來是住在250公里以外的北方,某一天,當男人們前往遠方捕魚時,內地來的一群盜匪襲擊這個不設防的地方,劫走了所有的財物和女人,殺死了手無寸鐵的老弱小孩。當男人們捕魚回來後,發現家鄉已被洗劫一空,怕突襲者重返,乃決心離開這塊傷心地,於是一群浩劫餘生者向東航行,終於在圖爾卡納湖南岸定居下來。 大多數埃爾摩羅人說山布魯語,這種語言與倫迪爾語相似,因此這兩族人有某種共同的文化傳承,他們都把死者埋在圓錐形的石棺中,信仰一種叫做瓦克(Wak)的神靈,凡此種種都顯示出埃爾摩羅人可能是倫迪爾人早期的群體,後來慢慢演變為今日的專業漁夫。 新鮮的或曬乾的魚是埃爾摩羅人的主食,偶爾也以烏龜、鱷魚和河馬的肉加菜,野獸和鳥類的肉也不會放過。他們也擁有動物,但不是駱駝、牛群和羊隻,而是河馬、鱷魚和龜類,每天早上,這些動物被帶到湖岸邊餵食水草及牧草。 他們會建造棕櫚筏用於捕魚,傳統上埃爾摩羅的嫁妝就包括了兩艘用這種材質製成的魚筏。這種魚筏在乾燥的時候可以搭載3∼4個成人,較大的木筏由12根棕櫚樹幹組成,可以運載數千公斤重量,但是這種木筏的棕櫚纖維很快就會浸水,因此在湖上使用時間不長,一次只能用幾個小時。這裡的漁人們用魚叉、魚網和魚釣捕魚,有時會捕到營養豐富的尼羅河大鱸魚。但是今日的埃爾摩羅人生活已大有改善,新的捕魚技術被引進,很多人已轉業為看守牲畜的牧人,更多人已進入城市成為領薪的雇員,也居住較大、較好的房屋,改善了生活。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