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 |
想去玩嗎? |
(→經濟基礎薄弱) |
2015年4月17日 (五) 17:17的修訂版本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共和國(Republic of Maldives)是現在聯合國中領土最小和人口最少的袖珍國家之一,Malaives一字源於梵文Malodheep,就是「花環」的意思,用以形容散布在海面上的這些島群,就像成串的花環。西方人則喜歡稱呼馬爾地夫為「失落的天堂」,不過,馬爾地夫這個字在當地的迪維希(Dhivehi)語中,卻是「島嶼王國」之意,古印度人則學葡萄牙人叫它為「島嶼花環」(Garland of Islands)。它原係在印度洋上古代阿拉伯人和東南亞通商的一個海上中途站,有其相當悠久的歷史。 這個島國的官方歷史記載始於1153年,在這個時候之前,因為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有關馬爾地夫的資料,因此無從了解它的古代歷史和發展,人們只是通過一些傳說、貝殼、考古和外國旅行家對它的零星記錄,以及社會學家對當地種族、語言等方面的研究,才逐步了解古代馬爾地夫的概況。 根據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馬爾地夫群島曾居住著一個名叫雷丁(Redin)的神秘民族,他們對太陽非常崇拜,曾興建了許多廟宇。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希臘名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在訪問印度途中,曾經提到過這些群島的存在。在同一時期,來自南印度的達羅毗荼(Dravidian)族人和僧伽羅(Sinhalese)人,已經控制了馬爾地夫的大部分島嶼。
目錄 |
曾經歷六個王朝
在公元150年時,馬爾地夫是泛指位於錫蘭(斯里蘭卡)西海岸外的一些島嶼。中古帆船時代,凡是在印度洋上爭霸的民族,如阿拉伯人、錫蘭人、伊朗人和印度人等,都曾對這個島國加以染指,最後是由西歐人後來居上,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等,相繼崛起海上,也曾參加過對馬爾地夫群島的角逐。但是富有獨立精神的馬爾地夫人,卻勇敢地起來抵抗外來的入侵者,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毅力,終能使它屹立海上,過著自由快樂的日子,這也就是今日馬爾地夫雄厚的立國之本。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馬爾地夫人已逐漸皈依源於錫蘭的小乘佛教。 到了公元947年,一心想和東方的中國進行貿易活動的阿拉伯人,在他們海上航線必經之路的印度洋上,無意之間發現了馬爾地夫群島的存在,深深地被它美麗的景致所吸引,將它當作便利的停靠港,還有一些人迷戀地留下來定居,從此打破了這個世外桃源的寧靜。這些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和隨後聞風而至的波斯商人,把馬爾地夫盛產的珍珠、瑪瑙貝、香料、椰子和魚乾等,源源不斷地運回國內。 12世紀初,僧伽羅族王子柯伊馬拉•卡羅阿(Koimala Kaloa)和他的妻子(當時錫蘭國王的女兒),分乘兩艘小船從錫蘭的色仁迪布島(Serendib Island)出發,到達馬爾地夫後先在北馬羅斯馬杜魯環礁的拉斯格蒂穆(Rasge-theemu)島作短暫的休息。善良的馬爾地夫島民們聽說錫蘭兩位貴賓蒞臨,便盛情邀請他們留了下來,並於1117年擁立柯伊馬拉為拉斯格蒂穆島的王。後來他和妻子移居到馬累島,也將馬累環礁的土著遷來馬累定居。並使兩艘船隻返回錫蘭,將大批的獅族人接來馬爾地夫定居。 在12世紀之前,馬爾地夫全國上下盛行佛教,境內廟宇林立,信徒眾多。但在1153年一位名叫阿布爾•巴拉卡特•約素夫•阿爾•巴巴利(Abul Barakat Yoosuf Al Barbary)的阿拉伯人,他來自北非的摩洛哥,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回教)的穆斯林,當他發現馬爾地夫的人習慣用年輕的處女獻祭給來自海上的惡魔時,他便到處女家中唸了一夜可蘭經。說也奇怪,惡魔竟然從此銷聲匿跡,島民目睹這種事實,就對伊斯蘭教的可信度深值不疑而改信了它。 對於這種有趣的神話傳說,故事的梗概是: 馬爾地夫居民中有一個迷信的風俗,認為有個魔鬼每月要從海上來群島一次。在他出海上岸的這天晚上,人們必須給它獻上一個處女作為祭品,否則整個群島就會遭到滅頂之災,這個少女是由居民抽籤決定的。當晚抽中籤的少女被關在海灘旁的一座廟宇裡。第二天清晨,人們去探望少女時,總是發現她已經被魔鬼姦污而死。 巴巴利得知後,決定親自去會一會這個魔鬼。於是在魔鬼將要出現的那天晚上,他來到了平時關押少女的廟宇裡,便開始背誦可蘭經。當魔鬼出現時,他沉住氣大聲地唸起可蘭經來,魔鬼一聽到誦經的聲音,便慌忙潛入水下,當天晚上再也沒有出現。翌日清晨,居民們照例來到廟裡給少女收屍,卻驚奇地發現一個陌生的男子在廟裡活著,乃將他立刻帶進了皇宮。當國王問他事情的經過時,他便詳細地敘述了自己如何到了廟裡,如何背誦可蘭經,以及魔鬼如何聽到誦經的聲音後便消逝在大海之中等等。講完後,他便奉勸國王要信奉伊斯蘭教。國王答應如果下個月魔鬼還不出現的話,他便改信伊斯蘭教。可是還沒等到下個月魔鬼出現的時候,國王和朝廷裡的官員們都已信奉了伊斯蘭教,國王還命令全國的居民都要信奉伊斯蘭教,並派人到別的島上去宣傳。當各島上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後,這個可怕的魔鬼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事實上馬爾地夫改變宗教信仰並不是上述胡說八道的原因,而是基於政治和經濟的因素。改信了伊斯蘭教後,從此國王可以利用教義進行政教合一的封建統治,成為大權獨攬的蘇丹,剝奪擁有大權的貴族權勢,把國家全部的力量控制在自己一個人的手裡。在經濟上可以廣結阿拉伯貿易伙伴,增加自己在國際上的聲勢。 伊斯蘭教在馬爾地夫佔據統治地位後,國家對佛教採取禁錮的政策,一時間焚燒經書,拆毀寺廟,搗毀佛像,驅趕甚至殺戳僧人,使全國處在一片宗教恐怖中。據傳,在宗教轉換期間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有不少佛教徒仍對佛教念念不忘、難分難捨,有的人偷偷拜佛,有的人則拒不改教,致有很多人被抓去砍頭。馬爾地夫政府最早的歷史遺稿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國家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40年後,哈頓馬蒂環礁伊斯杜島(Isdhoo Island)的佛教徒僧侶因拒不改變信仰,被押送到馬累,當時的國王將他們斬首示眾,以表示執行伊斯蘭教義的徹底性。這一事件發生後,許多佛教廟宇被迫拆毀,並在原來佛教寺廟的遺址上堂皇地改建起了清真寺。 阿拉伯人用貿易和宗教控制了馬爾地夫群島後,很快地就左右了馬爾地夫王朝,並促使世襲國王改稱為伊斯蘭教的蘇丹,使後來的馬爾地夫曾出現過六個朝代的84位蘇丹。 其中的馬累(Male)朝代又稱為蒂穆格(Theemuge)朝代,是馬爾地夫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它始建於1153年,結束於1388年,歷經了235年,前後經歷了26個蘇丹的統治。這個王朝的創始人叫做杜維米,他親手將馬爾地夫的國教由佛教改為伊斯蘭教。 希拉里(Hilaii)是馬爾地夫群島的第二個王朝,建於1388年,結束於1558年,一共延續了170年又45天,經歷了29個蘇丹的統治。 在1420至1433年中,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領一支大艦隊七下西洋,曾一度在馬爾地夫停留過,並且在馬累島上設有聯絡站,當時他稱馬爾地夫為「溜山國」,並於1422年以文獻記載外國船隻如何在這裡進行船索交易。此外,馬爾地夫曾為母系社會,歷史上不乏女性攝政的例子。 在公元16世紀的時候,歐洲海權帝國葡萄牙,在世界各地迅速擴張勢力,建立許多殖民地,除了在印度西海岸建立許多一些基地外,企圖進一步也將馬爾地夫據為己有,但苦無良策。1513年,馬爾地夫被罷黜流亡到印度果阿的蘇丹,為了要重新奪回王位,便向駐紮在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軍隊求助。這種引狼入室的行為,給葡萄牙人提供了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他們利用馬爾地夫王室奪取王位繼承權的矛盾,在乘機幫助失勢蘇丹順利奪取王位的同時,迫使他同意葡萄牙在馬累駐軍和修築堡壘,並且設立貿易貨棧,使葡萄牙勢力毫不費力地控制了馬爾地夫群島。然而這種行為引起了大多數馬爾地夫人民的強烈不滿,各地民眾乃奮起反抗。到了1518年,駐紮在馬累的葡萄牙軍隊被一舉殲滅,使馬爾地夫人民在反西方殖民戰爭中,得到第一次勝利。 但是葡萄牙人並不就此死心,繼續待機而動。1551年,馬爾地夫蘇丹哈桑九世(Sultan Hassan IX)因對伊斯蘭教不敬而遭到罷黜,乃逃往印度西海岸葡萄牙基地科欽(Cochin)請求庇護,並在當地居住了兩年,且皈依了基督教,取教名為唐•伊曼紐爾,又與葡萄牙的一位貴婦結婚,繼續請求葡軍支援奪回王位。1552年葡萄牙艦隊捲土重來,企圖再度佔領馬爾地夫首都馬累,但在馬爾地夫全民英勇的抵抗下,未能得逞。 1558年葡萄牙第三次向馬爾地夫發動進攻,這次因雙方力量懸殊馬累終被佔領,葡軍在馬累興建了要塞,並向馬爾地夫許多環礁派軍鎮壓反抗的當地人民,殺死了許多人。又將馬爾地夫各島嶼的首領拘集在一起,威脅他們讓哈桑九世重登王位,這些馬爾地夫各島首領只好屈服。從此馬爾地夫的一切都要聽從葡萄牙駐馬累總督的命令,並被規定,所有馬爾地夫的進出口貿易都必須經由葡萄牙進行。自此,馬爾地夫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15年半之久。這是馬爾地夫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男人被貶為奴,婦女被肆意蹂躪,並強迫所有的馬爾地夫人都去信奉基督教,試圖粗暴地將歐洲文明植入這個伊斯蘭島國,因此激起了島民們的激烈反抗。上任才兩個月的阿里四世蘇丹,表現出高度愛國精神,他勇敢地領導馬爾地夫人民對葡軍展開猛烈的反擊,但不幸壯烈犧牲,被稱為「阿里烈士」,雖然他執政時間極為短暫,卻被人民認係馬爾地夫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而受到馬爾地夫人民世世代代的尊敬和歌頌。 1573年,在烏蒂穆島上有三兄弟揭竿而起,率眾反抗葡萄牙殖民者,長兄阿里•達庫魯芬(Ali Thnkurufaanu)不幸被捕壯烈犧牲,二弟和三弟繼承亡兄遺志,繼續帶領反抗軍前撲後繼地進行反殖民地戰爭,並設法得到南印度卡納魯爾•阿里王公的支持,通過英勇不懈的游擊戰,終於全殲馬累島上的葡萄牙軍隊,並擊斃葡萄牙駐馬爾地夫總督安迪林,全國得以光復。 葡萄牙在馬爾地夫失敗後仍不死心,又多次重振旗鼓攻打馬爾地夫,且準備扶植哈桑的曾孫為蘇丹,建立傀儡政權,但仍以失敗告終。現在國內馬累和庫魯巴島上,還陳列有許多當年葡萄牙軍隊遺留下來的黑色大砲,已成為馬爾地夫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光榮標誌。 烏蒂姆(Utheemu)是馬爾地夫的第三個王朝,它建於1573年,結束於1701年,總共延續了128年,經歷了12個蘇丹的統治。王朝的創建者穆罕默德•塔庫魯芬(Muhammad Thakurufaanu)不但是一位勤政愛民的英明領導者,並且引進多項的行政改革,採用新文字,引進機器,製造度量衡,統一貨幣,從而結束了馬爾地夫以貨易貨的古老交易制度,並建立了國防軍。 伊斯杜(Isdhoo)是馬爾地夫的第四個王朝,也是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王朝,始建於1701年,結束於1704年,只延續了4年,共有3個蘇丹。 在17世紀上半葉,葡萄牙人在南亞的勢力逐漸沒落,新興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勢力則蒸蒸日上,並積極排擠葡萄牙人在南亞的殘餘勢力。當荷蘭人在錫蘭立足後,很快就想涉足馬爾地夫群島。17世紀中葉,荷蘭已取代葡萄牙成為馬爾地夫重要的貿易伙伴,當時馬爾地夫向荷蘭輸出魚貨和貝殼等海產品,以換取香料、檳榔果和用來反擊入侵者的軍火,因為在這段時間中,馬爾地夫不時要面臨南印度巴拉巴爾海盜的侵襲,乃請求荷蘭人的幫助;而對馬爾地夫群島垂涎已久的荷蘭人,正好抓住機會允予協助,並且宣布馬爾地夫是它的勢力範圍,不容許他人的染指。如此一來,儘管來自海盜侵襲的威脅解除了,但卻前門驅虎,後門又引狼入室。1654年,馬爾地夫為了生存,不得不向錫蘭的康提王朝作象徵性的納貢,而成為錫蘭荷蘭統治者保護下的保護國。 在1662年的時候,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向馬爾地夫派出了「友誼代表團」,對馬爾地夫人傲慢無禮,頤指氣使,令馬爾地夫人「惱怒」在心,處處小心應付,婉拒任何無理要求。到了18世紀初葉,荷蘭殖民者在馬爾地夫無功而返。 迪亞米吉利(Dhiyamigili)是馬爾地夫的第五個王朝,創建於1704年,終於1759年,延續了55年,一共只經歷了三個蘇丹的統治。 早在17世紀中葉,馬爾地夫與南印度卡納魯爾•阿里王公間的關係開始惡化,伊斯坎達爾一世蘇丹拒絕向阿里王公已納貢一個半世紀之久的傳統,使得阿里王公非常惱火,乃派遣一支馬拉巴爾遠征隊加以討伐,經過一場小規模眾寡懸殊的戰鬥後,馬爾地夫戰敗。阿里王公提出馬爾地夫可以停止貢賦,但必須將距離南印度很近原屬於馬爾地夫的米尼科伊島割讓給印度,蘇丹被迫同意,換來了暫時的和平。 在1752年的一次海上巡行中,有一群來自南印度馬拉巴爾海盜,在公海上劫持了卡拉法努蘇丹,洗劫了整個馬累城,並焚燬了蘇丹王宮。為了解救被馬拉巴爾海盜劫持的人質,馬爾地夫被迫向法國駐印度本地治理的司令官求助,在得到法國人的允諾後,一群勇敢的馬爾地夫人決心把國家在馬拉巴爾海盜的佔領下解救出來。這些愛國者的領袖是哈桑•馬尼庫法魯(Hassan Maniku-faanu),他精心地策劃了反抗活動的計劃。 1753年4月7日,他一大早勸服馬拉巴爾海盜的一個隨扈打開了佔領軍營地的大門,在法軍的配合下,全力對馬拉巴爾海盜發動了襲擊,並追殺馬拉巴爾人,得以逃脫的敵人搭乘一艘船逃往海外,因此馬拉巴爾海盜佔領馬爾地夫不及兩個月就被趕走,但是後來仍不死心,不斷對馬爾地夫進行騷擾性攻擊。有一次曾佔據多納庫里(Dhonakulhi)島,並向各個島嶼進行燒殺搶掠,但最後又被哈桑•馬尼庫法魯率軍所擊退。 由於法軍的支援有功,馬爾地夫決定讓法軍在馬累留駐下來,因此蘇丹雇請28名法國士兵在馬累留守了一段時間。同年,法國殖民者與馬爾地夫蘇丹簽訂了一項影響主權的條約,明文規定法國可以在馬累駐軍。但是,一向不願向外國殖民者屈從的馬爾地夫人民,同樣不願向法國駐軍和軍艦屈服,在條約簽訂後的幾個月,再次向外國殖民者堅決反抗,迫使法軍和軍艦撤離馬爾地夫,使國家主權得以不墜。 胡拉(Huraage)是馬爾地夫群島的第六個王朝,也是歷史最久的朝代,始建於1759年,結束於1968年,其間延續了209年,共經歷了13個蘇丹的統治,直到共和。 到了18世紀中葉後,法國和其他的殖民帝國在印度洋的地位開始被英國所取代,馬爾地夫自然也隨之落入英國的勢力範圍中,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的多艘商船和軍艦曾多次在馬爾地夫海面進行試探活動。19世紀30年代前後,英國利用馬爾地夫上層貴族間的矛盾,取得當時執政的穆罕默德•伊馬杜丁四世蘇丹的信任,進一步控制了馬爾地夫群島。 1796年英國佔領印度南方的錫蘭後,對馬爾地夫的影響力更大。1882年伊馬杜丁四世死後,英國利用馬爾地夫內部進行王位爭奪戰的機會,支持伊馬杜丁二世蘇丹,並於1887年由英國駐錫蘭殖民地總督與馬爾地夫蘇丹簽約,馬爾地夫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從此,馬爾地夫必須通過英國駐錫蘭總督才能和外界發生關係,英國也插手干涉馬爾地夫的內政,連蘇丹的傳承變更也要徵得英國的同意,並且英國的軍艦也經常停泊和巡弋在馬爾地夫群島之間,使這個島國成為英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基地。此外,馬爾地夫改向英國駐錫蘭總督納貢,但因國小人寡,貢品也只是象徵性的意思意思而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自1919年起,馬爾地夫人民就不斷掀起反殖民的高潮,要求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在1932年以前,馬爾地夫的行政大權多操在蘇丹之手。1931年3月,馬爾地夫議會擬訂了第一部憲法。1932年12月22日,穆罕默德•夏姆蘇丁(Muha-mmed Shamsuddin)三世蘇丹被迫批准馬爾地夫這部憲法,改行君主立憲政體,憲法主要內容大大地限制了蘇丹的權力,引入了選舉機制,成立了人民選舉的議會,並規定了一系列的人民基本權利和自由。1934年,馬爾地夫獲得形式上的獨立,但在外交和國防上,仍由英國代理;在內政上,英國也還有絕對的影響力。1942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逼近了馬爾地夫地區,英國在阿杜環礁和干島建立了巨大的海軍基地,並強迫島上居民遷往他島。 1943年4月8日哈桑•諾里丁(Hassan Nooreddine)退位,馬爾地夫開始著手建立共和國。1948年,英國與馬爾地夫再簽訂條約,規定馬爾地夫繼續受英國的保護,但英國放棄對馬爾地夫內政上的干涉。 馬爾地夫的獨立協定,是由英、馬兩國國會所共同起草的。可是在獨立的這一天,英國已經忘記此事,馬爾地夫也沒有舉行任何慶典儀式,只是在這天早上,馬爾地夫蘇丹突然出現在英國駐斯里蘭卡(錫蘭)總督的官邸前,聲稱他是前來簽署獨立協定的,並且對自己不告來訪表示歉意。他說自己本來是到斯里蘭卡醫治牙病的,途中想起獨立之事,就順便前來處理。 1952年2月,民選的蘇丹阿卜杜爾•馬吉德•蘭納巴德里•基利吉凡(Abdul Majeed Ranna-badeyri Kilegefan)讓出王位。同年4月15日,馬爾地夫召開特別議會,與會者一致通過用全民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治國原則,並議決成立共和國,廢除伊斯蘭君主的統治。
終於成立了共和國
1953年1月1日,馬爾地夫第一共和國終於成立,由前政府總理蘇姆烏爾•阿米爾•穆罕默德•阿敏•多斯梅納•基利吉凡(Sumuwul Amir Muhammed Amin Dhoshimeyna Kilegefan)出任總統。英國也承諾馬爾地夫為大英國協內的共和國,但在私底下卻積極策劃推翻馬爾地夫共和國的陰謀。 阿敏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他過去擔任總理期間,曾為國家貢獻良多,實現了漁業出口加工產業的國有化;重視全民教育,在馬累成立了小區學校和一所寄宿學校,為首都馬累以外的學生提供教育;發展商業,成立了貿易公司;振興經濟,進行了環礁的改革與發展,在國內安裝了第一部電話和電力設施;發展旅遊業,成立護照辦公室和發布重要旅遊文件,開闢了國內海上航線;重視文化事業,發行國家報紙,建立國家博物館;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共和國成立後,不但積極進行國家各項建設,也開始實行一系列反封建、反殖民政策,引起了國內保守勢力和英國殖民勢力的全面反彈,乃聯合起來顛覆共和國。同年8月,在副總統易卜拉欣為首的各方面密謀下,趁阿敏總統到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籌糧之際,藉口國內飢荒而突然發動政變,推翻了阿敏的統治,由易卜拉欣自任總統。同月21日,國民議會被迫正式罷免了阿敏的總統職務,通過了廢除共和國制度的法律,並選舉穆罕默德•法里德•迪迪(Muhammed Farid Didi)為蘇丹,於1954年3月6日即位,使馬爾地夫恢復了蘇丹的國政體。 1958年2月,以易卜拉欣•納西爾(Ibrahim Nasir)為首相的馬爾地夫政府,向英國提出了歸還英軍在馬爾地夫軍事基地和馬爾地夫徹底獨立的要求,遭到拒絕。英軍隨之派軍登陸干島,並唆使阿杜環礁叛亂,支持分裂主義者阿卜杜爾•阿菲夫•迪迪成立所謂的蘇瓦迪瓦聯合共和國,並讓其自任「總統」,作為交換的條件,迪迪則同意英國承租其阿杜環礁。 1960年,馬爾地夫政府被迫再與英國簽訂協議,把阿杜環礁租借給英國30年(自1956年算起),以換取蘇瓦迪瓦聯合共和國的取消,以及英國85萬英鎊的經濟援助。1965年7月26日,英國終於承認馬爾地夫完全獨立,但仍保留了對干島和希塔杜島軍事設施的使用權。同年9月21日,馬爾地夫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在國際事務上持中立的立場。 1968年11月11日,通過全民投票,新的共和政體正式取代了蘇丹制,國名也由馬爾地夫島(Maldive Island)改稱為馬爾地夫共和國(Republic of Maldives),由易卜拉欣•納西爾(Ibrahim Nasir)出任改制後的第一任總統。1970年因北鄰斯里蘭卡實施外匯管理,使得馬爾地夫經濟幾乎一蹶不振。1972年開發旅遊業,才使國家經濟得以好轉。1973年納西爾再次當選連任。 20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政府由於財政方面的原因和防務上的調整,被迫將租用馬爾地夫軍事方面的租賃期由30年縮短為20年。1975年英國關閉了干島基地。1976年3月29日,最後一批英軍撤離馬爾地夫。此後,馬爾地夫在外交上推行不結盟政策,主張獨立自主,與所有的國家發展關係。 自從英軍撤離後,馬爾地夫失去了基地的租借收入和勞務收入,英國的經濟援助也大為減少,使得國家的元氣大傷,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中。1978年,納西爾總統的威信在重重危機的打擊和人民的反對聲中蕩然無存,在給國家丟下數以百萬美元計的債務下逃往新加坡,後因涉嫌貪污而被缺席判處25年監禁。加堯姆在選舉中勝出,成為馬爾地夫的新總統,並在1983、1988、1993、1998和2003年中連選連任,幾乎成為終身職總統,且由自己兼任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和貨幣局局長等重要職務,牢牢地掌握著馬爾地夫的政權。因此,自1978年起,馬爾地夫事實上已進入加堯姆時代。
萬年總統加堯姆時代
加堯姆的上台曾努力於促進國家的現代化,改善了人民生活的水準,使國民年所得由不足10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200美元,從而贏得人民的信任。在他執政時,前蘇聯曾提議以每年1000萬美元的代價,租借干島空軍基地,但被他拒絕。這位總統頗有國際觀,在對外關係上,他堅持中立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成為南亞區域合作體(South A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的會員國,並於1990年代成為南亞區域合作體高峰會議的主辦國。現在的馬爾地夫已與世界上10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而阿拉伯國家和聯合國機構,則是馬爾地夫國家發展計劃的主要經濟資助來源。 可是在政治上,他卻採取獨裁專制和不避利益的作風,使得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對他非常反感。在20世紀90年代初,他又設立一個委員會,專門調查政府各級官員的瀆職行為,被民主人士認係加堯姆打擊異己的重要手段。他又任人唯親,特別是任命其妻弟伊利亞斯•易卜拉欣(Ilyas Ibrahim)為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部長時,曾涉及挪用公共資金,並曾因之一度出逃,回國後加堯姆竟親自任命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追認其妻弟是「清白」的,又任命其為環礁管理部部長,輿論大嘩。 為了推翻加堯姆總統,僅在20世紀80年代,國內的反對勢力就發動了3次軍事政變,企圖迫他下台。其中1980和1983年的兩次政變,由於規模較小,很快就被他所鎮壓。1988年11月8日,就在他第三次當選連任總統即將宣誓就職的前三天,一個被驅逐到斯里蘭卡的馬國商人阿卜杜拉•盧圖菲(Abdullah Luthufi),用重金收買一支屬於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的雇佣軍,策劃和發動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軍事政變,160名雇佣軍中的半數人員事先潛入馬累,另外一半化裝成遊客在當日天亮前乘搭民航機入境,他們裡應外合,迅速佔領了機場島和政府的多處設施,四處搜捕加堯姆總統。 眼看政變者來勢兇猛,國家危在旦夕,加堯姆不得不向美、英、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緊急求援。印度立即派出了1600名特種部隊,分乘運輸機和軍艦及時趕到,協同馬爾地夫國家安全衛隊,經過12個小時的血戰後,收復了機場島,雇佣軍除部分乘快艇逃往斯里蘭卡外,其他的全被圍殲,因而得以粉碎了這場政變。但此後國內政壇仍暗流湧動,企圖推翻加堯姆的反對勢力大有人在。 2003年9月20至22日,在即將舉行新的總統大選前夕,馬爾地夫又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因為在9月19日夜晚,馬累環礁的馬阿夫希監獄發生一起國家安全衛隊成員毒打犯人致死的事件。同月20至22日,犯人家屬及親友一起前往政府機構進行示威抗議活動,在示威過程中一些反政府人士加入了示威的行列,舉著「加堯姆下台」、「反對獨裁統治」等大幅標語,在街上製造混亂,並焚燬警察局、警車和法院,將一般治安案件演變成反對加堯姆總統、破壞大選的大規模政治暴亂,並且是1988年以來馬爾地夫所發生的最大規模暴亂。加堯姆採取一連串措施,對打人致死的事件立即展開全面調查,逮捕查辦了11名涉案的國家安全衛隊人員,出動鎮暴部隊,實施宵禁,才有效地防阻了事態進一步的惡化。 2004年12月26日境內發生大海嘯,全國有75人死亡,42人失蹤,且多係外國觀光客,並有1.2萬人無家可歸,有13個觀光島被摧毀,29個觀光島嚴重受創,重創了馬爾地夫的觀光業,財物損失超過15億美元,光是馬累市就有三分之二地區遭水淹,部分地區積水深達102公尺。 2006年11月11日,獨裁總統加堯姆在反對派人士發動反政府大遊行之前,用武力非法逮捕反對派人士。 2007年9月29日,兩名被懷疑係伊斯蘭教激進的恐怖分子,在馬累市的中央公園外,向群眾投擲土製的自殺炸彈,導致8名觀光客、2名英國人和2名美國人受傷,再度對馬爾地夫的觀光旅遊業造成打擊。
行伊斯蘭共和制
根據1998年1月1日生效的憲法分析,馬爾地夫是一個建立在伊斯蘭法則上單一、獨立和民主的共和國,並係一個伊斯蘭教的主權國家,所有國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女性除外),並享有祕密通信、行動、言論、集會、結社(但無政黨)、受教育、工作、退休等自由,且擁有生命、財產的保障。在基本上是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行政、立法和司法是整個國家的三頭馬車。 馬爾地夫實行總統內閣制,國家設有正副總統各一人,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同時還是國家武裝力量和國家警察的總司令,並係國家權力的最高執掌者,以及國家在對外關係上的最高代表。憲法規定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總統候選人先決的條件必須是遜尼派的穆斯林(回教徒),以及年滿35歲的馬爾地夫男性公民,且具備憲法上所規定的其他資格。 總統候選人由國民議會(國會)提名後,以無記名方式經全民投票選舉產生,候選人有效得票數必須超過全體選民簡單多數才能當選,一經選出,應在國會成員前舉行就職宣誓,任期5年,可以無限制地連選連任。馬爾地夫總統並且擁有極大的權力:在行政權上,可直接或通過所屬官員行使國家一切的內政和外交權力,可以任免副總統、首席法官、國會正副議長、政府各部部長、駐外使節、各環礁首領、財務總監和選舉委員等權力,並有召開與解散內閣的權力,其大權在握的情形不亞蘇丹。 在立法權上權力更大,國會通過的一切決議或議案都必須經總統批准公布後才能成為國家的法律;甚至在國會休會期間,總統也有權力制定並頒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總統法令。在司法權上,國家的司法並不獨立,因為最高的司法行政權也是掌握在總統手上,總統擁有赦免、減刑及對所有案件的刑事裁判權。總統還有權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不論是發生對外戰爭或內部騷亂,總統都有權在全國或某一地區實施緊急狀態,可以停止公民的一切基本權利和一切法律規定,讓獨裁總統為所欲為。 關於罷免總統方面也有明文規定:如果總統喪失其總統資格,或因智力及健康問題失去工作能力,或違反國際法及犯有伊斯蘭教重大罪行時,需要國會三分之一議員以書面形式向議長呈交彈劾議案,經過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後,才可展開對總統的調查。彈劾調查小組由5人組成,其中2名由國會提名,2人由總統指定,另1人必須經總統和國會雙方認可,而上述5人都不應是國會議員。如果調查結果屬實,再要國會全體三分之二通過後,才能罷免總統。 副總統由總統直接任命,並向總統宣誓就職。總統因故暫時無法行使職權時,副總統可作為代理總統臨時行使總統的職權。 內閣又稱部長會議,是馬爾地夫政府的主要行政機構,由副總統、各部部長和總檢察長組成,全體內閣成員均由總統任免,各項工作也由總統直接主持,在內閣成員未任命的情況下,總統直接主管其一切事務。內閣成員不受性別限制,但必須是遜尼派穆斯林,年齡在30歲以上,並具備憲法所規定的其他資格,就職前都必須向總統宣誓效忠,向總統和國會負責。內閣主要的職能是協助總統處理國內及國際重大事務並制定相關政策,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向總統提出建議,協助總統制定年度預算並向國會提出政府議案。 現在馬爾地夫內閣設有總統辦公室,環礁發展,建築和公共工程,國防與國家安全、教育、財政和國庫,內政和環境,外交,衛生,新聞、藝術和文化,旅遊,計劃和國家發展,司法,漁業、農業和海洋資源,性別、家庭發展和社會安全,貿易和工業,運輸和民航,青年和體育,通信、科學和技術,就業和勞動,以及總檢察長辦公室等。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全國分為北部和南部兩個大區,每區設次官一人,下面管轄著一個馬累特別行政區,以及20個環礁行政區: 1.北蒂拉頓馬蒂(North Thila-dhunmathi)環礁,又稱蒂拉頓馬蒂•烏土魯布里(Thihadhunmathi Uthur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哈•阿里夫環礁(Haa Alifu Atoll),轄有16個有人島,首府設在迪德杜(Dhidhahoo)島,整個環礁區陸上面積1346.9平方公里,共有1.42萬人,距離首都馬累約305.1公里。 2.南蒂拉頓馬蒂(South Thila-dhunmathi)環礁,又稱蒂拉頓馬蒂•德庫紐布里(Thihadhunmathi Dhekun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哈•達魯環礁(Haa Dhaalu Atoll),也轄有16個有人島,馬爾地夫最北部的哈尼馬杜機場(Hanimaadhoo Airport)也在這個環礁境內,首府設在庫魯杜夫希(Kulhudhuffushi)島,整個環礁區陸上面積1650平方公里,共有1.696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276.6公里。 3.北米拉頓馬杜魯(North Mil-adhunmadulu)環礁,又稱米拉頓馬杜魯•烏土魯布里(Miladhu-nmadulu Uthur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沙維里揚尼環礁(Sha-viyani Atoll)。轄有15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夫納杜(Funadhoo)島,整個環礁區陸上面積828.6平方公里,共有1.145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220.6公里。 4.南米拉頓馬杜魯(South Miladhunmadulu)環礁,又稱米拉頓馬杜魯•德庫努布里(Miladhu-nmadulu Dhekun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諾努環礁(Noonu Atoll),轄有13個有人島,首府設在馬納杜(Manadhoo)島,整個環礁在陸上面積748.2平方公里,共有1.045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177公里。 5.北馬羅斯馬杜魯(North Ma-alhosmadulu)環礁,又稱為馬羅斯馬杜魯•烏土布里(Maalho-smadulu Uthur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拉亞環礁(Raa Atoll),轄有15個有人島,首府設在烏古法魯(Ugufaaru)島,整個環礁面積492平方公里,共有1.45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174.4公里。 6.南馬羅斯馬杜魯(South Maalhosmadulu)環礁,又被稱為馬羅斯馬杜魯•德庫魯布里(Maa-lhosmadulu Dhekuruburi)環礁,當地的名稱則叫做巴亞環礁(Baa Atoll),轄有13個有人島,首府設在艾達夫希(Eydhafushi)島,整個環礁區面積370平方公里,共有9650人口,距離首都馬累114.2公里。 7.法迪坡魯(Faadhippolhu)環礁,又稱為拉維揚尼環礁(Lha-viyani Atoll),轄有5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奈法魯(Naifaru)島,整個環礁區面積110平方公里,共有9400人,距離首都馬累市142.1公里。 8.馬累(Male)環礁,當地人則稱之為卡夫環礁(Kaafu Atoll),一共轄有9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圖魯斯杜(Thulus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約為424平方公里,擁有1.35萬人,距離首都馬累28.6公里。 9.北阿里(North Ari)環礁,又稱為阿里•阿托魯•烏土魯布里(Ari Atholhu Uthur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阿里夫•阿里夫環礁(Alif Alifu Atoll),一共轄有8個有人島,首府設在拉斯杜(Ras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282.6平方公里,擁有5550人口,距離首都馬累57.4公里。 10.南阿里(South Ari)環礁,又稱為阿里•阿托魯•德庫魯布里(Ari Atholhu Dhekunuburi)環礁,當地名稱叫做阿里夫•達魯環礁(Alifu Dhaalu Atoll),一共轄有10個有人島,首府設在馬希巴杜(Mahiba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共為256.7平方公里,擁有7850名島民,距離首都馬累有75.3公里。 11.費里杜(Felidhu)環礁,又稱為費里德(Felidhe)環礁,當地人叫它為瓦夫環礁(Vaavu Atoll),一共轄有5個有人島,首府設在費里杜(Feli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約為42平方公里,擁有近1800名島民,距離首都馬累77.9公里。 12.穆拉卡托魯(Mulakathol-hu)環礁,又稱為穆拉庫(Mulaku)環礁,當地名稱叫做米穆環礁(Meemu Atoll),一共轄有9個有人島,首府設在穆利(Muli)島,整個環礁區面積244.3平方公里,擁有約5100名島民,距離首都馬累市139.4公里。 13.北尼蘭德(North Nilandhe)環碓,當地人又稱之為法夫環礁(Faafu Atoll),一共轄有5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尼蘭杜(Nilan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146.3平方公里,擁有3850人口,距離首都馬累141.9公里。 14.南尼蘭德(South Nilandhe)環礁,當地人叫它為達魯環礁(Daalu Atoll),轄有8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庫達胡瓦杜(Kudahuva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157.8平均公里,約有5080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為180.4公里。 15.科魯馬杜魯(Kolhumadulu)環礁,當地的名稱叫做塔亞環礁(Thaa Atoll),一共擁有13個有人居住的島嶼,首府設在維曼杜(Veymandoo)島上,整個環礁區面積為344.5平方公里,擁有9310名島民,距離首都馬累市為226.5公里。 16.哈頓馬蒂(Hadhumma-thi)環礁,當地名稱為拉穆環礁(Laamu Atoll),一共有12個有人島,首府設在弗納杜(Fona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廣達1404.4平方公里,擁有1.16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260公里。 17.北胡瓦杜(North Huvadhu)環礁,又名為胡瓦杜•阿托魯•烏土魯布里(Huvadhu Atholhu Uthuruburi)環礁,當地稱之為加夫•阿里夫環礁(Gaafu Alifu Atoll),一共有10個有人定居的島嶼,首府設在維里吉里(Viligili)島,整個環礁區面積為436.8平方公里,擁有8250人,距離首都馬累市379.7公里。 18.南胡瓦杜(South Huvadhu)環礁,又名胡瓦杜•德庫努布里(Huvadhu Dhekunuburi)環礁,馬爾地夫人稱之為加夫•達魯環礁(Gaafu Dhaalu Atoll),一共擁有1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首府設在蒂納杜(Thina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為553.3平方公里,擁有1.19萬人,距離首都馬累市為409公里。 19.福瓦穆拉(Fuvahmulah)環礁,又名弗阿穆拉庫(Foamulaku)環礁,當地名稱為格納維揚尼環礁(Gnaviyani Atoll),一共只有一個有人居住的島,面積為420平方公里,首府設在福瓦穆拉島,擁有7530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497公里。 20.阿杜(Addu)環礁,當地人稱之為西努環礁(Seenu Atoll),共有6個有人定居島,首府設在希塔杜(Hithadhoo)島,整個環礁區面積940.6平方公里,擁有1.855萬人口,距離首都馬累市533.7公里,是馬爾地夫的最南端,干島機場就是設在這個行政區內。 在地方政府方面,各環礁行政區均由總統直接任命一名酋長,負責區內的行政和治安工作,酋長必須是遜尼派穆斯林,且年滿30歲的馬爾地夫公民,並具備憲法規定的必要條件,向總統負責。 立法機構由國會或特別國會組成。國會為常設機構,負責國家各種法律的制定或修改,但無權修改憲法。特別國會實際上就是擴大了的國會,是專門為修改憲法而設置的臨時機構。 國會的全稱為國民議會,即人民梅伊利斯(the People's Majlis),為一院制,係馬爾地夫最高的立法機構,現在有50名議員,其中8名由總統直接任命,首都馬累選出2名,其餘20個環礁行政區每區各選舉產生2名,任5年,可以連派及連選而連任。議員的資格必須是年滿25歲的馬爾地夫穆斯林公民,具有憲法規定的一切條件,經當選或被派任議員後,必需向總統宣誓就職。新國會必須在上一屆國會屆滿前30天內選出,如因國家處於緊急狀態無法如期選出新一屆國會時,總統有權延長舊國的任期,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一年。在延長期內,一旦緊急狀態結束,在60天內應選出新的一屆國會。 馬爾地夫國會議員都有資格參加總統競選。國會設有議長、副議長和秘書長各一名,均由總統直接任免。議長並非國會議員,但應具備就任內閣部長的基本資格,或是總統認為有能力履行議長職責的人選,向總統宣誓負責。議長負責管理國會一切事務,並負責傳達總統直接決定的重要事項,以及向總統呈交國會通過的全部事項。在總統死亡、辭職或被罷免時,議長即代理並行使總統的一切職權。副議長必須是國會議員,平時協助議長履行職責,在議長因故出缺時代行議長職責。 國會每年舉行3次例行性會議,會議起迄日期由議長決定後通報總統,其他國會臨時會議只能由總統安排召開。任何一次國會會議需有半數以上議員參加決議才算有效,否則會議必須延期或暫停舉行。國會任何決定須以多數票通過才屬有效。憲法規定,26票為簡單多數,34票為三分之二多數票。總統和內閣成員有權參加國會會議並可發表演講,但沒有表決資格。 由國會通過的議案7日內必須送達總統,總統必須在30天內做出批覆。總統如不同意某項議案,也要在收到後的30天內予以退回,待國會重新審議或修改後再向總統推薦,而再次向總統推薦的議案就被視為總統同意的議案。 特別國會稱為人民特別梅伊利斯(the People's Special Majlis),是國家為制定和修改憲法而組織的專門機構,其成員包括所有內閣部長、所有國會議員和另外50名成員。這50名成員的產生辦法和數量與國會議員完全一樣,由總統指定8名,馬累和20個環礁行政區各依法選出2名。特別國會設有主席和副主席各一名,從特別國會成員中選舉產生。一有空缺,立即增補。特別國會雖有修改憲法的權力,但對現行憲法作任何修改,必須經特別國會成員以投票方式多數票通過,並在7日內報呈總統,總統應於90天內批覆生效。如總統認為需要退回進行重新審議或修改,這個重新審議的議案須經特別國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後才能再次向總統推薦;如果未獲三分之二多數通過,這項議案則視為無效。 司法機構由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組成,首都馬累設有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也由總統任命,因此馬爾地夫的司法,根本談不上獨立和公平。馬累還設有8個地方法院,其他各環礁行政區共設有201個地方法院,各地區還設有違警法庭。馬爾地夫司法沒有陪審制度,也沒有死刑,總統對各類案件擁有最終裁決權。 這個國家沒有政黨,也沒有政治團體,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定每年的7月26日為國慶日。採紅色底、中央綠色長方形、內有白色彎月的旗幟為國旗。國旗的寬度是長度的三分之二;中央綠色的長方形寬度為國旗寬度二分之一,長度為國旗長度的三分之二,綠色長方形中間的一彎白色新月凹部朝西。國旗大紅色外邊的寬度為全旗寬度的四分之一,代表過去無數英雄為國家主權獨立自主而犧牲生命的熱血,中間綠色長方形代表生命、進步和繁榮,中央的白色新月代表和平、安寧,以及對國家和伊斯蘭教的忠誠和信仰。 馬爾地夫國徽的中央是一顆海椰子樹,樹幹中間有一彎環抱著五角金星的金色新月,星月的兩邊各自斜插著一面國旗,星月下面橫著白色彩條,上面用馬爾地夫文字寫著「馬爾地夫」的國名。國徽中的海椰子樹代表國家的生命力,因為它對馬爾地夫人民來說是最有價值的樹。新月、五角金星和國旗,是代表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和國家的權威。白底橫字的傳統國名,是由1573至1585年執政的穆罕默德•塔庫魯芬蘇丹所寫的。 國花是粉紅色玫瑰,它於1985年7月25日被正式定為國花,學名叫做Rosa Polyantha,是馬爾地夫境內最容易培植的花,並能表現出一種罕見的美,就像馬爾地夫國家本身一樣美,影響所以,使馬爾地夫的婦女也喜歡穿著粉紅色的衣服。 國樹為椰樹。 國歌叫做「馬爾地夫共和國國歌」,非常好聽,分成兩段,曲調優美激昂,歌詞大意為:「我們懷著最美好的願望祝頌祖國的統一。美麗的國旗擁有無上的權力,我們向您敬禮。您指引著成功、幸福、勝利,綠紅白三色真美麗。向為祖國爭光的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願馬爾地夫常保美名,在保衛下前進。祝願世界人民自由進步,把一切苦痛排除。我們也衷心為宗教祝福,仰望公道和正義。祝福祖國永遠享有榮譽,永遠擁有權力。」 加堯姆總統 現任馬爾地夫總統穆蒙•阿卜杜爾•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1937年12月29日出生在馬累市一個中產家庭裡,現年71歲,中小學時期在馬累市接受早期教育,後畢業於埃及開羅的阿爾•艾茲哈爾大學(Al Azhar University),獲伊斯蘭法律和哲學學士學位。1967至1969年間,任開羅美國大學伊斯蘭歷史研究助理;1969至1971年,任奈及利亞開羅阿哈馬杜•柏羅大學(Ahmadu Bello University)伊斯蘭研究會講師(Lecturer in Islamic Studies);1971至1972年回到馬爾地夫,在馬累阿米尼亞學校(Aminiya School)任教。到了1972年,改行到馬爾地夫共和國政府海運部門出任經理,這是他的第一個政府職務。 1974年,又先後出任政府電信局副局長和局長,總理辦公室特別私人秘書、副主任。1975年出任馬爾地夫駐斯里蘭卡副高級專員,常駐可倫坡,這是他的第一個海外職務。由於工作表現優異,在同年回國升任外交部副部長。1976年,出任運輸部副部長,同年9月擔任馬爾地夫常駐聯合國代表。1977年5月至1978年11月,回到馬爾地夫擔任交通部部長。同年被國會推選為總統候選人,在全國公民投票中,他以92.2%的絕對多數票當選為馬爾地夫的總統,任期5年,於同月11日就職並組建內閣。此後,他於1983年9月30日競選連任,以95.6%的高得票率第二次當選總統;1988年9月23日又以96.4%的壓倒性多數票第三次當選總統;1993年10月1日再以92.76%高票第四次競選連任;1998年10月16日競選連任中,又以90.9%第五次勝出,當選為總統;2003年10月17日再以90.28%得票率,第六次連任成功,看樣子倒像終身職不倒翁總統。 由於他大權獨攬,作風專制獨裁,任人唯親,排除異己,遭到反對勢力和民主人士的反彈,在20世紀80年代中,招致多次政變。進入21世紀後,作風不改,很多民眾多次起來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都被他無情加以鎮壓,並濫捕反對派人士,因此,國內政情動盪,社會不安。 這位權力極大的回教國家總統,是穆斯林世界聯盟(Rabitat Al-Alam Al-Islami)理事會的成員。在1983年時,被印度阿利加爾(Alighar)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號,1984獲得一項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the Grand Order of Mugunghawa, 1988年聯合國環境組織授予他全球500榮譽名冊,1990年度獲海洋人獎,同年被印度Jamia Millia Islamia授予榮譽博士稱號,1994年又獲印度本地治里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號,1997年獲得聖邁克爾和聖喬治大十字勳章,1998年德國旅行代理和旅遊管理協會(DRV)授他國際環境獎,同年並獲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為大家」(Health For All)的金獎,2002年獲得開羅阿爾•艾茲哈爾大學的徽章。 他有個美滿的家庭,總統夫人納斯莉娜•易卜拉欣•加堯姆(Nasreena Ibrahim Gayoom)對一切有關婦女、兒童和健康的事業都有濃厚興趣,曾是國家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及健康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他們有兩男兩女四個孩子,兩個女兒分別叫做頓婭(Dunya)和郁姆娜(Yumna),兩個兒子分別名為法理斯(Faris)和加森(Ghassan)。加堯姆個人業餘愛好廣泛,包括天文、攝影、書法、羽毛球和板球等,都有興趣。
環礁別具燦若星斗
這個東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經緯度為東經72度33分19秒至73度46分13秒,北緯7度6分35秒至南緯0度42分24秒間,坐落在赤道附近,位於印度大陸南南西方595公里處的海上。北端與印度拉克代夫群島遙遙相望,距離印度大陸約為439公里;東北與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相距670公里。 馬爾地夫國土陸地總面積只有298平方公里,約合115平方哩,在普通地圖上是不容易找到它的位置,就是在比較詳盡的地圖上,也只像是一位粗心的地圖繪製家,不慎在東印度洋上灑下一些墨漬小點。它的陸地總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含領海全國總面積卻達11.53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海域度達85.9萬平方公里。全國東西寬118.1公里,南北長753.6公里,北起八度海峽,南至赤道以南查戈斯群島。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島國,由1190個島嶼組成,在所有的島嶼中,無人居住的島嶼有99個,其中有87個已開發為旅遊島;有人居住的島嶼有199個。最大的島嶼面積不超過13平方公里,最小的島嶼面積比大礁石大不了多少。群島的地理形狀是從赤道附近至北緯7度處呈南北縱列,與赤道成直角相交,形成一條相當長的島嶼鎖鏈,從空中俯瞰,宛如湛藍色的印度洋上一串美麗的項鏈,蔚為奇觀。 國境地勢低平,沒有一個島嶼海拔超過2公尺,平均海拔只有1.2公尺,由於地球的溫室效應,25年來印度洋水位已上升了3.5公分,繼續以這種速度上升,在100年內許多馬爾地夫如仙境般的熱帶度假島嶼將消失無蹤;只要印度洋水位比現在上升50公分,馬爾地夫80%土地都將被淹沒。 在這個國度裡,島嶼邊的海水分成好幾種不同的美麗色彩;小島中央是翠綠色,四周海岸線有白色的浪花,近島的海是淺淺的透明藍色,稍遠的海面是較深的湛藍,更遠的海更藍,美得令人迷戀。 馬爾地夫群島可以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群體。北部、中部由卡爾地巴海峽所分隔,中部、南部則以「1度30分海峽」為分界,南部群體中,史巴地巴環礁又被「赤道海峽」將它和各小島隔開。其中,馬爾地夫群島最重要的是隸屬於中部群體的13個小島。這串珊瑚礁叢中,大多數是無人島,所有島嶼上沒有山脈、河流,也沒有湖泊。各礁島珊瑚生長的特性多呈環狀,所以又叫做環礁。 這個國家的島嶼幾乎都是緊貼水平面的迷你型小島,但因有環礁的保護,使這些小島非常巧妙地坐擁海景卻不被海浪所淹沒。大多數島上芳草如茵,一片椰林,完全是標準的熱帶風光。遠望過去,像是漂浮在海上的森林。許多島嶼四周的珊瑚礁高出海面、並且在內部圍成鹹水湖,又稱「礁湖」。有的礁湖四周不相連貫,成為一串環狀珊瑚島,和婦女穿帶的珍珠項鍊非常相似。有的「礁湖」大到看不到對岸,航行一日難達;湖中還有無數小礁島,形成「礁中之礁」,從飛機上俯視,好像倒映在海中的滿天星斗。 馬爾地夫是世界上擁有海峽最多的國家,在全國各島嶼之間,都有寬窄不等、深淺不同的海峽。這裡海峽的深度往往和寬度成正比,島嶼和島嶼之間距離越大,深度也愈大,在千餘個海峽中,最窄的只有幾公里(如瓦杜海峽),寬的可達100公里左右(如一度半海峽和赤道海峽)。主要的海峽還有維曼杜、庫達胡拉杜、瓦塔盧、阿里亞杜、弗納杜、瓦杜、卡迪瓦、加蘭杜和八度等海峽。 這個國家的氣候因受到印度洋氣候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具有炎熱而潮濕的特點,因此到這裡觀光是沒有季節性的,全年氣候四季咸宜,年平均氣溫為25.4℃至30.4℃之間。每年的5至10月是吹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4月則吹東北季風,也是下雨最多的季節。年雨量1948.2公釐,月雨量有200至350公釐;最乾旱的2、3月份,月雨量只有20至80公釐,有些環礁則滴雨全無:雨量最多的是干島,年雨量多達2066.7公釐,馬累年雨量也到達1965公釐。至於相對濕度方面,由於豐富的雨量和強烈的水汽蒸發,形成很高的空氣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至85%,很少降到70%以下。這個國家的氣溫、雨量和相對濕度,都是由北向南遞減。在南部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特徵表現得非常突出。在日照方面,馬爾地夫素有「太陽的寵兒」之稱,全境日照都非常充足,2、3月份日照時間長達10小時左右,9、10月份日照時間不到6小時。這裡雖屬熱帶型氣候,但因有季風調節,陽光雖然燦爛耀眼,卻無炎熱之苦,並且全境都沒有颶風。
經濟基礎薄弱
馬爾地夫經濟基礎薄弱而落後,土地資源有限,人力更是嚴重不足,加上缺乏宏觀發展計劃,因此經濟發展非常緩慢。主要的經濟活動是觀光業、漁業、船運業,以及和斯里蘭卡之間的貿易。此外,還有一些農業、加工製造業和少量的傳統產業,主要的有造多尼船,以及織蓆。珠寶加工和漆藝等。
由於境內土地面積不多,並多係凹凸不平的珊瑚礁,全國可耕地面積只有6900公頃,土地貧瘠,土壤層很淺,在6∼9吋厚的土層裡,常混雜著一些大大小小的碎珊瑚和岩塊所構成的沙質土壤,表層中含有數量不等的腐殖質,表層土壤下是1∼2吋厚的硬黃砂砂層岩,再下去是一層軟黃砂層。大部分土壤存水能力差,再加上鹼性珊瑚散發出過多的鈣,使土壤含鹼量大,且缺乏氮、鉀和鐵的成分,對農作物的生長,沒有多大補益。
此外,馬爾地夫沒有丘陵、沒有高山,也沒有河流,農業用水主要是靠地下水儲備及儲存在水塘或水池裡的雨水。由於淡水資源有限,農民不用井水澆灌土地,莊稼生長全靠雨水。受到這種先天上的限制,所以農業基礎薄弱,全國只有10%土地勉強可以耕種,僅有7%勞動力參加農業生產,農業收入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足3%。
為了保護環境,馬爾地夫農業主要使用有機肥料。境內雖然不產稻米,但是人民卻以大米為主食,需要自鄰國大量進口。境內南部地區及北部的部分地區多種植白薯,南部有許多地方種木薯,一些低漥的沼澤地帶全年都能種植芋頭;此外,小米、玉米和高粱等雜糧也有生產。在大部分的島嶼上,每家每戶都有菜園,常年都可種植一些農作物以供家庭生活自給自足的需要。蔬菜生產比較豐富,主要的有菠菜、捲心菜、甘藍菜、辣椒、青椒、洋蔥、豆類、馬鈴薯、甘薯、山藥、芋頭和栗等。水果品種也不少,主要的有橘子、甜橙、棗、鳳梨、芒果、蕃荔枝、檸檬、佛手、芭樂、香蕉、甘蔗、露兜果、南海蒲桃、木瓜、南瓜、西瓜和椰子等。
境內各地都可看到竹、木芙蓉、紫槿、玫瑰、露兜樹(pandanus)、麵包樹、木料樹、棕櫚樹、檳榔樹、菩提樹和椰子樹等。馬爾地夫還生長有相當數量的熱帶紅樹,這種樹氣根懸於樹上,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馬爾地夫所有的樹木中,以「卡阿尼樹」的木質最佳。其中的椰子樹是馬爾地夫「生命之樹」,也是當地主要的經濟作物,以蒂拉登瑪蒂(Thiladumathi)島上出產的品質最好。現在全國約有100萬株椰子樹,國內絕大多數島嶼自古以來就普遍栽植椰子樹,故處處椰林成蔭,蔥翠挺拔,成為馬爾地夫各島嶼的獨特風光。2006年馬爾地夫椰子產量多達4.36萬噸,它除了供食用外,椰乾還可以出口賺取外匯,椰子樹能夠提煉出粗纖維、油脂,以及一種可以作為椰子酒原料的樹液。同時,椰子樹更是一些手工藝品的基本材料。此外,椰子樹的主幹還可以作為建造多尼船和建屋的材料;但當地椰子樹比較容易受到蟲害和老鼠的摧殘。
馬爾地夫有限的島嶼面積不利於各種動物生存,尤其是大型動物的生長,因此在野生動物中沒有高等動物或大型動物。國內動物種類不多,只有鼠類、蛇類和蛙類等小動物,還有一些蝙蝠、鼩鼱(食蟲的小哺乳類動物,類似老鼠但有長而尖的口鼻、小眼睛和小耳朵)、蜥蜴(Lizard)、小蜥蜴(Skink)、獨角仙(頭和胸上有角的大甲蟲)、紙巢蜂(用樹木的漿構築極薄蜂巢的大黃蜂)和五顏六色的蝴蝶等。
在畜牧方面,很不發達,這與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伊斯蘭教的可蘭經認為豬是不潔的牲畜,禁止穆斯林飼養和食用,這個國家的法律也禁止從外國進口豬隻。在宗教習慣允許飼養的牲畜中,養牛業由於經濟水準的落後和飼料來源的限制,所以發展不易,乏善可陳。唯一比較普遍的家畜是羊,家禽的飼養則較為普遍,最多的是雞。所以羊和雞是馬爾地夫除海產品以外最主要的肉食來源。
馬爾地夫有11.5002萬平方公里的印度洋熱帶溫暖海域,沿海專屬經濟海域更廣達85.9萬平方公里,廣闊的海洋,豐富的魚類資源,是這個島國發展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國有80%以上的農村人口直接或間接從事漁業生產,漁業從業人員佔全國總勞動人口的21%。所以魚在馬爾地夫是最豐饒的資產,致使漁業和觀光業並列為國內兩項最大的經濟收入產業,捕魚對這個國家的人民而言是一項傳統且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謀生方式,他們樂天知命,生於水湄,長於水濱,早已將魚類當作是延續生命的活泉,視係真主阿拉恩賜的享之不盡的寶藏。
為了保護本國漁民的權益,馬爾地夫政府宣布了它的海域界線為東至東經73度46分,西至東經72度30分5秒,南至南緯0度45分25秒,北至北緯7度10分25秒。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於馬爾地夫的經濟海域,嚴格禁止外國漁船擅入捕魚,並派出軍機軍艦巡邏,沒收和扣留一些未經許可擅自闖入捕魚的漁船,處以罰款後再釋放。根據馬爾地夫的法律,國內有兩個捕魚區,一是沿海捕撈區(the coastal fishery zone),範圍為離馬爾地夫海岸0至75浬,是專供本國漁民使用的捕魚區;另一是外海專屬的經濟捕撈區(outer EFZ),範圍是離海岸75至200浬,這個海域既對本國漁民開放,也對經過許可的外國漁船開放。
全國有各種大小漁船24.45萬艘,總噸位僅8.25萬噸,其中機動漁船約22萬艘,其他的是木帆漁船,有很多都是用椰木製成的多尼船,船長不足12公尺,載有船帆和一些簡單的捕魚設備,只能在近岸海域進行捕魚作業,能在離岸20至30公里的海域進行捕撈作業的寥寥無幾,這種捕魚方式受季節的影響很大,一般在季風期才能出海。馬爾地夫成立有一支國家漁船隊,可以在船上加工製造魚罐頭。最近也加強了漁船港口和冷凍冷藏設備,有效地增強了魚類產品的貯藏和處理的能力。
在這裡的海域中,有700至1000種不同的魚類和海洋生物。在眾多的魚類中,金槍魚和鰹魚是馬爾地夫捕撈的重點,約佔全部捕撈量的90%,其他的魚類數量不多,僅共佔10%,主要的有鯧魚、鮪魚、馬林魚、王魚、鯖魚、雄鮭、旗魚、比目魚、蝴蝶魚、天使魚、鸚鵡魚、岩鱈、喇叭魚、藍色斑紋魚、黃貂魚、飛魚、虹魚、虱目魚和石斑魚等。此外,馬爾地夫也有其他一些海生動物,如海豚、鯊魚,有時還能捕到巨大的抹香鯨,馬爾地夫貴重的出口品龍涎香就是用抹香京腸內的一種分泌物製成。還有貝類、蝦類、小龍蝦、海蟹、有毒的海蛇、海參、海星,以及大量的棕藻、綠藻和紅藻等藻類植物和美麗的珊瑚,還有大量的熱帶魚,其中較為獨特的是一種以堅果為食物的椰子蟹。
2006年的全年魚穫量大約在16.55萬噸左右,產值近5000萬美元,魚貨除了滿足國內消費外,還可出口創匯。出口的魚產品主要的有凍魚、罐裝魚、煙燻魚(又稱為馬爾地夫魚)、鹹魚和魚粉等。主要銷售對象為斯里蘭卡、泰國、德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和馬來西亞等。
一般魚穫滿載而歸後,多先放在水中略煮一下,然後撈起曬乾,用麻布袋裝載出口。還有一些由工廠以冷凍方式處理、醃漬或製作罐頭外銷。另有一些用傳統方式在碼頭的魚市場上自銷。此外,馬爾地夫還出產一種海龜,龜殼的花紋非常美麗,銷往斯里蘭卡後加工製成眼鏡框或貴重的婦女飾品。
馬爾地夫礦產資源缺乏,工業基礎也非常薄弱,國家沒有大型的工業企業,國內的工業以中小型加工製造業為主。在全國8.65萬有勞動力的人口中,直接從事加工製造業的有1.15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的12.85%。國內的工業可分成傳統和新型工業等兩大類。在傳統工業方面以手工業為主,包括魚類加工業、造多尼船及非動力船業、蓆子和繩子編織業、鍛造業、手工業,以及其他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工業,婦女是傳統工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用椰子殼的硬纖維編織繩和其他用品,以椰子作原料搾得的椰子油則是人們日常的食用油。珊瑚和貝殼做的天然美麗珍貴旅遊紀念品,不但是觀光客的最愛,而且對環保有貢獻,也是主要的民族手工業。
新型工業有現代化的服裝加工、魚罐頭生產、動力船舶製造、PVC電子生產、玻璃纖維艇製造、清潔劑生產、瓶裝飲料生產、磚廠、液化石油氣罐裝廠、汽車修護廠、紙袋廠、鋸木廠、空調裝配廠、鋁合金木窗製造廠、電源插板製造廠、海水和地下水淡化廠、建築營造廠、木材加工廠、機械廠、五金廠和發電廠等。其中的發電廠對馬爾地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電力不足可引起許多工業的停擺,觀光服務業也會衰退,因此馬爾地夫近年對電力的發展不遺餘力,現在除了4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尚無電力外,其他各有人島都有電力的服務,而缺電的主要原因,則是電力輸送能力的不足。
在對外貿易方面,馬爾地夫可供出口的品種有限,年輸出總值只有1.85億美元,主要輸出品為金槍魚罐頭、魚貨、龍涎香、服裝、龜殼製品、椰乾和郵票等,主要輸出對象為斯里蘭卡、泰國、美國、德國、英國、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
年平均進口總值約為3.4億美元,主要輸入品有日用品、食品、畜產品、蔬菜、石油、藥品、化工產品、林產品、紡織品、機電產品、車輛、飛機、大型船隻、建築材料、皮革複製品、金屬品、鞋、帽、雨傘和珠寶等,主要進口國為斯里蘭卡、新加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泰國、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度、印尼、英國和丹麥等。國際貿易年總金額共有5.25億美元,逆差達1.55億美元。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為1160美元。
馬爾地夫的貨幣最先發行於16世紀,當時是使一種叫做底古拉雷(Dhigu Laari)的硬幣,是用鈍銀打造成的。在1981年7月1日之前,馬爾地夫的貨幣改為盧比(Rupee)。在此之後,馬爾地夫貨幣改為盧菲雅(Rufiyaa),簡寫為Rf,1盧菲雅等於100拉雷(Laari)。紙幣單位有2、5、10、20、50、100和500盧菲雅等7種,硬幣單位有1、5、10、25、50拉雷和1盧菲雅等6種。在匯率方面,1美元大約可以兌換13個盧菲雅。美元在馬爾地夫境內可以直接使用,國際信用卡也受歡迎。
有眾多觀光島嶼
馬爾地夫共有80多個經過規劃的島嶼,成為不同風貌的休閒勝地,許多島嶼有其單獨存在價值,例如專門養雞的島便叫做「養雞島」,還有「野餐島」、「西瓜島」、「浮潛島」、「首都島」、「機場島」和「監獄島」等,其他大多數都是一個小島就是一家旅館或度假村,所以常常旅館的名稱也就是島名,並且旅館的建築風貌,也就代表了這個島嶼的特色。有些島嶼的旅館是原始風味型,有些是五星級豪華大飯店,也有是設備齊全的小茅屋型。一般說來,馬爾地夫有還算相當理想的住宿設備,全國擁有80多家度假旅館島嶼,共有8000多個床位。
為了促進觀光事業,馬爾地夫第一任總統阿敏曾下令,在13個礁島群中最南端的阿杜礁群西側闢建道路,並且利用季風清掃街道及吹走瘴氣。當時為了興建道路不惜拆房子、填花園、砍果樹。這位總統還親自為馬爾地夫的婦女設計了一套有傳統風味的服飾,現在到馬爾地夫所看到的一些婦女穿著及地長裙,也是阿敏時代的遺風。繼任總統加堯姆也積極推動觀光政策,繼續開發各離島的觀光資源。
現在馬爾地夫國內比較重要的島嶼有:
維林吉利(Villingili)是馬爾地夫最大的度假島之一,東北距馬累僅5公里多,距離富魯雷機場島也非常近,因此交通非常方便,有一條寬敞的大道橫貫全島,路面鋪著一層厚厚的白色珊瑚細沙,街道兩旁綠樹成蔭,還長滿了熱帶地區特有的奇花異草。島上主要的建築就是維林吉利觀光大飯店,主要由一排紅頂白牆的精緻平房構成,全部面朝海灘,共有208間客房,室內觀光化服務設備齊全。另外有10套貴賓套房。
為了便於在這裡召開國內或國際會議,這家大飯店的碼頭呈「V」字型建築,除了一面作為碼頭用途,另一面圍成一個人工湖,也稱為觀魚池,裡面餵養了大大小小的數十種魚供遊客觀光、用麵包餵食。
島上設有「潛水學校」,指導潛水技術,然後租船到島外的一處珊瑚礁叢去潛水,在海底觀賞水下形形色色的各種熱帶魚,以及觀賞水下五顏六色和奇奇怪怪的珊瑚所形成的「海底公園」。
另外,島上還有遊客提供滑板和沖浪等運動設施。並有海灘浴場、餐廳、舞場、娛樂室和商店等,海灘上還有供人休憩用的草亭和吊床。
拜雅豪(Biyadhoo)島是馬爾地夫最高級的度假飯店島之一,距離機場島為29公里,島上的拜雅豪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是一群兩層樓式的別致建築物,每間客房都有陽台、空調、冰箱、冷熱水淋浴設備、電話、咖啡壺、電吹風機和音響,但是不供應牙膏牙刷和拖鞋,共有90間客房,另有餐廳、購物中心、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室、迪斯可舞廳、健身房和游泳池等,並有遊艇、玻璃底船、快艇、風帆板、動力橡皮艇和潛水設備出租。
法魯克夫辛(Farukolhufushi)島又稱為地中海俱樂部,位於機場島的北方,是一個風光迷人充滿羅曼蒂克情調的好地方,擁有南歐風格的度假小別墅125幢,共有1800多個床位,有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夜晚島上常有豪華的表演,這裡餐廳的菜餚更是非常美味。
艾胡魯(Ihuru)島是馬爾地夫中西部的一個休閒度假天堂,它像一顆美麗明亮的珍珠,散落在馬爾地夫珊瑚礁的西邊,距離機場島19.3公里,島上除了應有盡有的休閒度假設施外,還有適於度蜜月的小型別墅,別具特色,共有40間富有情調的房間。
庫倫巴(Kurumba)建於1972年,是馬爾地夫最早設立的度假村,也是國內第一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它在馬累島西北方不遠處,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3.2公里,在島的碼頭上,可以遙望到對面機場島上起落的巨型民航班機,好像是在海面滑行。
這個度假島面積不足1.6平方公里,由機場島前來船程約15分鐘,與首都馬累之間的快艇航程只要10分鐘,因此交通相當便利,環島漫步一周只需30分鐘。島上所有的休閒度假設施,都由庫倫巴五星級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管理。島上的休閒度假村設有180間各式客房,其中包括4個總統套房,14間貴賓小套房;有一部分是一層樓的標準房,另一部分是兩層樓式的樓房,每間客房都有落地窗和陽台,房門口正對著二、三公尺外椰樹招展的白色沙灘,是度假遊客浮潛、游泳,或作其他水上活動的好地方。
飯店內的主要設施有個同時能容納300人的大型會議廳、24小時電視新聞廳、商務中心、購物店、錢幣兌換處、保險箱室、圖書報刊室、浮潛用具出租室、國際網絡中心、保姆房、迪斯可舞廳、鋼琴酒吧、卡拉OK、咖啡廳、中國餐廳、印度餐廳、烤肉餐廳、海濱燒烤、健身房、網球場、乒乓球室、兩個游泳池和一個碼頭。這裡的碼頭除了供船艇及水上飛機停靠外,還是遊客閒遐時用麵包餵魚的好地方,一小塊麵包就可引來百魚爭食的生動畫面。碼頭防波堤外的海面上,大型遊艇桅桿林立。在環島海邊淺海外築有一段不相連接的海中珊瑚礁堤,是中小型的熱帶魚棲身之地,遊客帶麵包來此浮潛可親自體驗千百小熱帶魚的魚吻滋味。
在庫倫巴大飯店內設有和諧中心(Harmony Centre),提供風行歐洲的健康、天然的芳香法療程護膚與按摩,包括全身或半身芳香精油按摩、瑞典式按摩、芳香法臉部護膚按摩、馬爾地夫傳統式白沙按摩、印度式熱按摩、足底按摩和指壓等。這裡資深的理療師,皆出自英國國立健康服務中心,均累積有多年的理療經驗。所以這個旅遊島是集休閒、娛樂、養生、美容、抗壓、舒緩身心、健身運動於一體的天堂,素為各地遊客所青睞。
庫倫巴島綠化非常成功,在庫倫巴大飯店大廳後的庭園中,還有一座隱藏在柳樹下紫槿花叢裡的古墳墓,是馬爾地夫第一任總統阿敏的長眠之地。
富魯雷(Hulule)島是馬爾地夫地形最長的島嶼,因此整個島被建設為國際機場,它的位置在國境的中東部,島上沒有任何休閒度假設施,也沒有旅館和遊樂設備,純粹只是個航空站和國內的海邊碼頭。島上主要的設施就是國際機場,有一排平房式的航站大廳,沒有空調,顯得相當簡陋。在航站大廳內有一家小型的免稅店,航站大廳外有一家紀念品店和餐飲店。機場內有一條長2440公尺的飛行跑道,但是沒有滑行道,雖然可供波音747廣體巨型民航機起落,但是在落地後卻要利用原跑道滑行到航站大廳前的停機坪,因此很不方便。
機場島上還有直昇機和水上飛機,供觀光客租作遊覽列島之用。在機場島的西岸,有完善的海港碼頭,備有渡船和快艇,作為乘載入境旅客前往首都馬累或到各觀光度假島嶼之用。
島上原來的飛行跑道是1960年由英國所興建,作為飛機加油和臨時修護站用,並曾以10萬英鎊贈款作為對馬爾地夫的補償,另外在1960至1965年內,再援助馬爾地夫75萬英鎊,作為馬爾地夫醫院、藥房、改良港口和發展漁業用途。
干(Gan)島的位置在馬爾地夫的最南端,是國內南部最大的機場,面積2.649平方公里,係全國第六大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曾在島上建有一個小型機場,成為英國和東南亞的航空輔助站,戰後廢棄不用。1960年英國徵得馬爾地夫同意後,在干島恢復一些航空設施。1976年英國完全撤出馬爾地夫後,干島回歸馬爾地夫。1977年,馬爾地夫政府宣布將干島開闢為國際旅遊業中心,開始接待外來觀光客,島上修築了一條公路,興建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機場的設施也煥然一新,飛行跑道長度也增加至2440公尺,可以起落大型民航機。自此,干島機場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干島在全國各旅遊島中,也顯得日益出色。
現在島上設有一些工廠,例如香港的「銀線成衣」公司,便是在原英國皇家空軍的籃球場上興建了廠房,並擁有400多名員工,專門生產銷往美國的男士襯衫。香港的JSM公司,也在原來英國空軍的修護廠內設立紡織廠,並將原來的軍人福利中心也改成針織廠,生意越做越旺。
滿月灣(Full Moon)度假島開業於1993年,也是著名的海濱休閒度假村,位於庫倫巴島的東北方,也坐落在馬累環礁內,從馬累市乘快艇前來,或從庫倫巴前來,船程都是20分鐘。這是一個非常富有情調的高級度假島,它有一處彎彎的海灘,就像是一座海上花園,島上共有156間幽雅的客房,其中104間是陸上雙床式標準房,52個房間是搭建在海上單層的客房,全部都有空調及高級音響,還有迷你吧、冷熱水浴室、國際長途直撥電話和悅目的海景。住在水上的客房裡旅遊不用出房門,掀開玻璃桌,丟幾片麵包下去,就可以看到各色游魚爭食的生動畫面。在其他的服務設施方面,有兩個室內餐廳、一個露天餐廳,還有鋼琴酒吧、池旁咖啡座、卡拉OK廳及狄斯可舞池,另有健身房、大型游泳池和網球場。在海上活動方面,共有游泳、駕多尼帆船、沙灘日光浴、欣賞日落日出和玩風帆板等。
這裡附近的海域是世界三大潛水場之一,觀光客可以在教練的協助下,享受真正潛水的樂趣。這裡的淺海是熱帶魚的故鄉,也是大玳瑁出沒的場所,海底世界的景色,令人驚豔。此外,在島的另一端有個小型的修船廠,在修船廠附近的海邊,則是尋找貝殼和珊瑚的好地方。
阿利梅薩(Alimatha)水上度假島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休閒地方,雖然距離機場島有51公里,但是這裡的海水更藍更美,島上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客房70間,有空調及冷熱水設備,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和帆船等出租。另有餐廳,迪斯可舞廳和酒吧供住客休憩,人們在這裡可以進行海釣、滑水、水肺潛水和吸管浮潛等有趣的水上活動。
阿里海灘(Ari Beach)度假島的位置距離機場島更遠,大約有97公里,因此這裡更恬靜,更不受第三者的打擾,適於定點休閒的觀光客作較長期休息。這裡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76間有高級設備的客房,除了有一流的食住服務外,還擁有排球場、足球場和網球場等運動設備,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和帆船供遊客租用,觀光客還可以在這裡滑水、浮潛、游泳、潛水和海釣等。
巴洛斯(Baros)島的位置在庫倫巴島的西北方,距離機場島10公里,它像一個耀眼的半環狀庭園,坐落在純淨的白色沙灘上,再被翠綠的珊瑚礁所襯托,四周再圍以湛藍色的海洋,是一處有天然美景的度假樂園。在它的臨海地帶,錯落56幢五顏六色非常好看的海灘屋,通常有白色的房門和茅草屋頂,內部則為有現代化設施供觀光客住宿的優雅客房,房內有的裝有空調,有的利用天然風,但全部使用藤製的家具,並有冷熱兩用海水淡化的浴室。巴洛斯大飯店還設有餐廳、酒吧、露天咖啡座和對外連絡的碼頭,遊客可以在這裡與椰林、沙灘和海天為伍,進行游泳、風帆板、潛水、浮潛、看小烏龜、餵魚和餵鳥等活動,為勞碌的人生,留下一段寧靜的美好回憶。島上設有潛水訓練學校,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使遊客都變成潛水好手。
班杜斯(Bandos)是馬爾地夫境內次大的休閒度假島,也是典型的熱帶度假樂園,位於馬累環礁,東南距富魯雷機場島只有7公里,乘快艇20分鐘可達,乘坐當地的小艇要45分航行時間。這個旅遊島建於1972年,是馬爾地夫建立最早的兩個旅遊島之一,並係2000年世界小姐競選的指定地點。
這個五星級的休閒度假勝地,共設有標準房、套房及豪華套房225間,其中標準房175間,房內有2張大床、小型酒吧、私人浴室、國際直撥電話和空調等。套房總數為42間,除擁有標準房的設備外,房內面積較大,設有客廳和臥室兩個部分。豪華套房8間,房間內增設衛星電視和淋、浴分開的超大浴室及更寬闊的房間面積。
度假村內除了房間部外,還設有接待大廳、電視新聞廳、錢幣兌換處、保險箱、購物店、健身房、水上活動器材供應處、迪斯可舞廳、卡拉OK和游泳池等。在它的餐廳部設有四個餐廳、一個酒吧和一個咖啡廳。備有乒乓球室、網球場、排球場和羽毛球場。遊客在島周圍的海域內可以作游泳、浮潛、潛水、滑水和海釣等水上活動,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帆船、快艇和橡皮艇等供觀光客租用。
費里特約島(Filitheyo Island)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內,也是一座景色明媚的海上休閒度假村,保持有原始的馬爾地夫群島自然之美。島上有茂密的植被,高大的椰子樹和美麗的潟湖,是馬爾地夫最美的地方之一。度假村擁有125間規格不一的客房,包括豪華型、家庭經濟型、別墅型和標準房,海島度假的一切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芬島休閒度假村(Fun Island Resort)俗稱巴杜菲諾魯(Badu-finolhu)島,又叫歡樂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38公里,乘快艇前往,需時45分鐘。島的四周圍繞著柔軟的白色沙灘,以及大片如同綠松石和翠玉一般的潟湖。海灘邊有兩個人跡罕至的小島,與芬島間只隔一道淺水域,在退潮時可以徒步穿過。
度假村有包括別墅在內的100間客房,錯落散布在三個不同的街區內,有些坐落在海灘上。度假村還有多彩多姿的餐飲、娛樂、運動和水上活動設施。
太陽島(Sun Island)當地名為納拉古萊杜(Nalaguraidhoo),位於南阿里環礁行政區的南端,島長1.6公里,寬380公尺,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99.8公里,乘搭飛機航程為35分鐘,乘快艇前往需要2.5小時。這個五星級的休閒度假村,正式開放於1999年5月,島上熱帶度假的一切設備應有盡有,全部擁有350間客房,其中水上雅房68間、總統套房4間、豪華客房218間、標準房60間。島上有個大游泳池和一個兒童專用的小游泳池。
皇家島(Royal Island)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有110公里,遊客在機場島乘水上飛機前來飛行時間為半小時,如乘快艇前來,海程需2小時40分鐘。這個熱帶海島休閒度假村有引人入勝的熱帶景觀,並有150間用木材建造的度假平房,與蔥郁的熱帶花木和諧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不凡的品味。所有客房距離溫暖的水域和白色沙灘都只有數步之遙。距離一處沙灘約5至20公尺地方,有個獨特的房礁,它附近海域中有處著名的潛水場。
天堂島(Paradise Island)也是個五星級的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10公里海程,乘快艇大約20分鐘可達。島長一公里,寬約500公尺,島上所有設施幾乎都代表當地島民對太陽的崇拜。這裡共有220座沙灘平房和40座水上別墅,沙灘平房建在距離海濱數公尺遠的沙灘上,而水上別墅則建於潟湖支柱上,並設有私人日光甲板和通往潟湖的樓梯;所有的客房都可觀賞到優美的海景,並可享用沙灘,讓度假者有置身天堂的感覺。這裡擁有提供早、午、晚餐的自助式主餐廳,還有日本料理餐廳和義大利達凡尼餐廳,另有咖啡館、天堂酒吧、卡拉OK酒吧、沙灘酒吧和位於游泳池旁的健康酒吧。在娛樂節目方面,每個星期有3天樂園現場演唱,演出義大利歌劇、水底電影,並有迪斯可舞廳。
度假村內的紀念品店販售紀念品、小商店、禮品、浮潛用具、海中相機、鋰電池、記憶卡、小珠寶和馬爾地夫郵票等。在這裡的運動休閒中心裡,有網球、羽毛球、壁球、乒乓球、撞球、有氧中心、蒸氣浴、三溫暖、按摩浴缸和日式按摩等服務設施。
這裡還有多元化的水上活動,常年水溫保持在24℃至28℃之間,在這裡的海中浮潛就像在鏡子裡游泳。度假村為遊客安排有夜釣、晨釣及黃昏海釣等節目,而釣魚的方式分為拖釣和海外定點垂釣等兩種。拖釣,是指釣海面上浮游的魚類;海外定點垂釣,是拿條線綁上小魚或新鮮的生魚片,將所乘搭的多尼船停泊在寂靜的外海中垂釣,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豐收,帶回度假村享受自釣自烤美味的Bar-B-Q烤魚。
附近的天堂礁潛水場(Para-dise Rock)是兩個隆起的大珊瑚礁,並在水下延伸20多公尺,吸引來大量的大型海洋生物,包括拿破崙瀨魚、海龜、鯊魚和披風魚等。
假期島(Holiday Island)坐落在南阿里環礁行政區的南端,這是個安詳寧靜的港口,1994年被闢為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177公里,搭乘水上飛機前來要50分鐘,如乘搭快艇前來則要3個小時海程,因此會暈船的遊客,多選擇水上飛機前往享受這個美麗海島的風情。它以美麗的白色海灘和環繞在周圍的潟湖而聞名,美麗的白色滑石遍布全島,島上的現代化遊樂設施可媲美其姐妹島的芬島和天堂島。
島上有包括別墅和水上小屋在內的高級客房142間,全部面對海灘,客房的後方有一條蜿蜒小路通往島內部,路旁兩側是由專人精心照顧的灌木、花卉和其他果樹;每日清晨都有一群婦女專程前來,將小路清掃打扮得質樸而溫馨。
所有客房都很寬敞,有豪華裝修,其高質量的裝璜材料全部來自新加坡,加上應有盡有的休閒度假服務設備及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使得這個五星級島嶼度假村有口皆碑。
吉拉瓦魯旅遊度假村(Giraa-varu Tourist Resort)是個充滿歷史氣息的旅遊島,它曾經是馬爾地夫最早居民吉拉瓦魯部族的祖居地,這裡的土著原住民在19世紀時遷往馬累,使這個島嶼成了首都馬累和富魯雷機場島附近最古老的旅遊勝地之一。這個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僅11公里,乘多尼船前來約需45分鐘,快艇海程只要20分鐘。島周圍一片美麗白色的海灘和清澈透明的藍色潟湖,附近還有數個北馬累區最好的潛水地點。
這個海島度假村素有「夢之島」的美譽,擁有60間現代化的精緻客房,並有其他度假村應有盡有的設備,令遊客有賓至如歸之感。
哈庫拉俱樂部(Hakuraa Club)也是一個著名的海島休閒度假勝地,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距離富魯雷機場島128.7公里,有水上飛機和快艇對外連絡。島上設有海灘房和水上平房共70間,不但周圍美麗如畫,有新式服務設備,並且有多種水上娛樂活動供遊客選擇,主要的有雙體船航行、拖曳傘運動、獨木舟划行、滑水、潛水和游泳等。
洛海富希旅遊度假村(Lhoh-ifushi Tourist Resort)位次馬累島附近,南距富魯雷機場島18公里,乘快艇20分鐘可達。這是一個自成一體有多種設施的海島天堂,擁有130間高級客房和別墅,以及相當完備的餐飲、娛樂和運動設施,全島好像一個美麗的花園。
麥杜富希休閒度假島(Med-hufushi Island Resort)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128.7公里,水上飛機航程35分鐘可達。這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開放於2000年,是馬爾地夫最美麗舒適的度假勝地之一,擁有120間豪華客房及餐飲服務,並有游泳池、水上運動、潛水和海釣等活動項目。
歐胡威萊海濱休閒度假村(Olhuveli Beach Resort)以觀景旅館而聞名,是一處備受青睞的旅遊勝地,北距富魯雷機場島35多公里,乘快艇30分鐘可達。度假村位於馬累環礁行政區一個美麗熱帶島嶼上,島周圍有白色海灘和可愛的潟湖,島附近還有馬爾地夫最好的潛水場。島上有125間水上小房、別墅和標準房,並有五星級的豪華服務設備,除主餐廳和酒吧外,還有咖啡館,水上活動設施,並定期舉行海灘派對。
索內瓦夫希島嶼休閒度假村(Sonevafushi Resort)位於南馬羅斯馬杜魯環礁行政區內,距離首都馬累和富魯雷機場島大約都是103公里,這兩個地方搭乘水上飛機前來,航程都是25分鐘。這個世上桃源擁有25間雷亨迪(Rehendi)式客房,12幢克魯索(Crusoe)別墅,14幢索內瓦•夫希(Soneva Fushi)別墅,3幢業主別墅,另有日出酒吧、日落酒吧、別墅餐廳、美食餐廳、普通餐館和潛水學校等。
土拉吉里島休閒度假村(Thu-lhaagiri Island Resort)開發於1980年,坐落在馬累環礁行政區上,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13公里,乘快艇約15分鐘可達。這是個充滿熱帶浪漫氣息的旅遊島,四周被白色沙灘所圍繞,島上覆蓋著濃郁修長的椰子樹。度假村設有58間散布在島上各地有情調的客房,還有15座水上木屋,以及多種水上活動設施。
維拉門杜島休閒度假村(Vila-mendhoo Island Resort)距離富魯雷機場島82公里,水上飛機20分鐘航程可達,這是馬爾地夫著名旅遊島之一,開放於1994年。島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沙灘和潟湖都保留其自然本色,沒有防波堤等人工痕跡的污染,觀光客在度假村內沉醉於自然美境的同時,還可享受到現代化的設施和高標準的盛情服務,共有141間有情調的面海客房。
柯曼杜島休閒度假村(Koma-ndoo Island Resort)建於1998年11月,坐落在馬爾地夫北部,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有130公里,先搭乘45分鐘水上飛機到拉維揚尼環礁,再乘坐10分鐘快艇就可到達。此島面積較小,走完全島還不到半個小時。島上有45個伸展到海灘上帶走廊的木屋客房,每間客房前擺有2張木椅,客房內部裝修豪華典雅,落地玻璃門為欣賞海景提供了方便。五彩繽紛的珊瑚礁將當地的海景點綴得非常獨特,也是潛水愛好者的夢想天堂,1350種不同品種的珊瑚和魚類,對潛水者構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美魯芬富希島嶼休閒度假村(Meerufenshi Island Resort)又稱「蜜月島」,位於馬累環礁北部的最東端,南距富魯雷機場島大約有37公里,建於1978年,是個非常理想的海上度假樂園,它擁有225間清爽溫馨的客房,計有面海的標準房58間、138幢海濱別墅、29間水上小別墅,內有部分是蜜月套房。這是一座沒有城市、沒有馬路、沒有高樓大廈的蜜月島,觀景、垂釣、沙灘漫步或在晶瑩的海水裡游泳,隨心所欲地享受不受打擾的倆人世界,非常美妙。
恩布德胡(Embudhu)度假村的位置在富魯雷機場島南方8公里處,是個充滿南國風情的休閒地,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106間優雅客房,以及應有盡有的休閒飯店服務設備。
凱萊芬洛(Kanifinolhu)度假島的位置在富魯雷機場島東北方29公里處,擁有別墅、套房和標準房共125間,島周圍的海灘特別美麗,附近海面上時常有海豚出沒,這裡是觀賞海豚的最佳地點。這個休閒勝地擁有齊全的服務設備及以客為尊的服務品質。
庫拉瑪蒂(Kuramathi)度假島坐落在阿里夫環礁的北端,洋溢著原始風貌,是馬爾地夫最美麗的小環礁,距離富魯雷機場島58公里,乘船約兩個小時可達。這個1.6公里長、600公尺寬的小島,有誘人的白色潔淨沙灘、深藍晶瑩的海水、搖曳的椰林,也是一個迷人的休閒地,共有土牆、茅草圓屋頂的小別墅和標準房190間,別具特色,提供的服務設備,能夠使遊客感到什麼都不缺。
柯雷霍(Kuredhdhoo)島度假村是馬爾地夫最大的觀光飯店島,也是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最遠的一個休閒飯店島,雙方距離達209公里之遙,坐船要一整天時間,只有不會暈船的觀光客才有資格前往。這個隔離塵寰的海上世外桃源,擁有別墅和標準房共250間,以及設備齊全的水陸活動服務設施。 狄焦芬諾胡(Dhigufinolhu)休閒度假村,地處珊瑚礁岩中,礁岩上有4個小島,島和島之間有長橋相連,有如海上長虹,景觀獨特,適合全家一起度假。
拉干納(Laguna)海濱度假村位於首都馬累島的西南方,是電影「藍色珊瑚礁」的拍攝地,擁有高度隱私和寧靜,是一個藍色桃花源般的度假島嶼。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半個鐘頭的海程,一共擁有104間極富情調的度假客房,房內有籐製家具、國際直撥電話、空調、高級音響、迷你吧、電冰箱和面對海景的落地窗。其他的服務設施有西式餐廳、東方廳、海洋酒吧、狄斯可舞池、游泳池和遊艇碼頭。海濱度假小屋的設計細膩精緻,使「家」的感覺油然而生。
藍天、碧海、淺灘,是上帝賜予這個藍色珊瑚礁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可以讓人們在這裡度個閒閒散散的假期,晨起慢跑於島上花團錦簇的步道,或至游泳池來個晨泳健身操、或只徜徉在潔淨細白的沙灘上享受陽光的親吻,都會感到無比的逍遙自在;要不喝杯飲料,淺嚐美酒,晚上唱唱卡拉OK,或是跳跳狄斯可,是人生難得的享受。
希達杜(Hithadhoo)島上有6500名居民,是阿杜(Addu)礁群中最大的人口聚集區。這裡的居民無論何時都是一片祥和,與世無爭。這個地方生產一種叫做貝蒂的煙,專門賣給島上婦女抽,是用報紙捲成圓筒,再放入煙絲、煙草,100筒才賣美元5角,非常便宜。
馬富斯海瓦魯(Maafushivaru)島嶼度假村,也是一處海上仙島,是國際級潛水人士的最愛,除了可以在附近海域進行潛水活動外,建於海上的藍色木屋格外耀眼。
里希維萊(Rihiveli)無人島非常原始,島上沒有住宿設備,在高大茂密蔭涼的大樹下有數張吊床,島上的活動是浮潛加野餐,許多紅、黃、藍色鮮豔的拖曳傘,在藍天、白沙和海上綻開朵朵的花朵,,非常動人;還有不怕人的魚兒幾乎快游上岸。
法魯(Frau)島度假村是地中海俱樂部連鎖企業下的一個休閒度假地,白色石牆外觀的客房充滿地中海情調,房間裡沒有電視、電話,也沒有熱水供應,一切設施從簡。這裡除了休閒外就是玩水嘻魚,是逃離城市、純度假人的天堂。
坎尼(Kani)島也是地中海俱樂部名下的休閒度假村,除了房間也沒有電視外,其他的休閒度假設施不輸給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出人意表的房間設計有三種型態:基本套房、隱密水屋,以及等級介在兩者之間的雙併式度假屋。其中的雙併式度假屋每間客房都面海而建,打開房門就是沙灘,晚上可以躺在沙灘椅上數星星。它的浴室非常別致,空間特別大,裡面分成更衣室、洗臉台、淋浴設備和抽水馬桶,有趣的是如廁時抬頭便可看到天空,因為屋頂設計就像涼亭,牆壁倒成了圍牆,乍看之下就成了半露天的浴室。這裡的室外游泳池是面對落日的方向,每天傍晚池畔都聚滿了人,有的泡在游泳池裡,有的坐在躺椅上看書,晚霞愈來愈紅豔時,遊客都不會錯過這燦爛的一剎那。
住在摩拉姑島上的人,有一個最大的憂慮,便是土地問題。因為礁島內部陷落海底,形成兩個湖泊,每逢下雨,就有許多土地變成泥沼,以往雖然居民挖鑿了排水溝,但是很快又淤塞了。後來政府下定決心要澈底解決這種土地變泥沼的問題,便在世界糧農組織的協助下,築了4條長100公尺,寬4公尺的堅固水泥排水溝,並且種植需要大量水份的山藥。
有一段關於偏僻島嶼的歷史,非常有趣,也頗具意義,值得一提。由於設在馬累島的中央政府,對南方的阿杜、蘇瓦迪瓦及摩拉姑礁島疏於照顧、離島上的居民阿塞夫曾於1958年領導分裂運動,開始了一連串的宣傳、強調蘇瓦迪瓦的文化比北部礁群更悠久獨到;又在1959年成立了「蘇瓦迪瓦共和國」,以哈瓦魯堤納貢為首都,並以「人民議會」取代蘇丹控制下傳統世襲的國會「馬其利斯」,自組貿易公司,經營漁業出口。但是這個共和國只維持了幾個月,便被中央政府兩艘簡陋的巡邏艇所解決,因為島上6000名居民只有石頭這項武器。但是有一部分礁島群上的人民仍然斷斷續續反抗,直到1964年才告結束,領導人阿塞夫逃亡東非的塞昔耳。
有眾多觀光島嶼
馬爾地夫共有80多個經過規劃的島嶼,成為不同風貌的休閒勝地,許多島嶼有其單獨存在價值,例如專門養雞的島便叫做「養雞島」,還有「野餐島」、「西瓜島」、「浮潛島」、「首都島」、「機場島」和「監獄島」等,其他大多數都是一個小島就是一家旅館或度假村,所以常常旅館的名稱也就是島名,並且旅館的建築風貌,也就代表了這個島嶼的特色。有些島嶼的旅館是原始風味型,有些是五星級豪華大飯店,也有是設備齊全的小茅屋型。一般說來,馬爾地夫有還算相當理想的住宿設備,全國擁有80多家度假旅館島嶼,共有8000多個床位。 為了促進觀光事業,馬爾地夫第一任總統阿敏曾下令,在13個礁島群中最南端的阿杜礁群西側闢建道路,並且利用季風清掃街道及吹走瘴氣。當時為了興建道路不惜拆房子、填花園、砍果樹。這位總統還親自為馬爾地夫的婦女設計了一套有傳統風味的服飾,現在到馬爾地夫所看到的一些婦女穿著及地長裙,也是阿敏時代的遺風。繼任總統加堯姆也積極推動觀光政策,繼續開發各離島的觀光資源。 現在馬爾地夫國內比較重要的島嶼有: 維林吉利(Villingili)是馬爾地夫最大的度假島之一,東北距馬累僅5公里多,距離富魯雷機場島也非常近,因此交通非常方便,有一條寬敞的大道橫貫全島,路面鋪著一層厚厚的白色珊瑚細沙,街道兩旁綠樹成蔭,還長滿了熱帶地區特有的奇花異草。島上主要的建築就是維林吉利觀光大飯店,主要由一排紅頂白牆的精緻平房構成,全部面朝海灘,共有208間客房,室內觀光化服務設備齊全。另外有10套貴賓套房。 為了便於在這裡召開國內或國際會議,這家大飯店的碼頭呈「V」字型建築,除了一面作為碼頭用途,另一面圍成一個人工湖,也稱為觀魚池,裡面餵養了大大小小的數十種魚供遊客觀光、用麵包餵食。 島上設有「潛水學校」,指導潛水技術,然後租船到島外的一處珊瑚礁叢去潛水,在海底觀賞水下形形色色的各種熱帶魚,以及觀賞水下五顏六色和奇奇怪怪的珊瑚所形成的「海底公園」。 另外,島上還有遊客提供滑板和沖浪等運動設施。並有海灘浴場、餐廳、舞場、娛樂室和商店等,海灘上還有供人休憩用的草亭和吊床。 拜雅豪(Biyadhoo)島是馬爾地夫最高級的度假飯店島之一,距離機場島為29公里,島上的拜雅豪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是一群兩層樓式的別致建築物,每間客房都有陽台、空調、冰箱、冷熱水淋浴設備、電話、咖啡壺、電吹風機和音響,但是不供應牙膏牙刷和拖鞋,共有90間客房,另有餐廳、購物中心、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室、迪斯可舞廳、健身房和游泳池等,並有遊艇、玻璃底船、快艇、風帆板、動力橡皮艇和潛水設備出租。 法魯克夫辛(Farukolhufushi)島又稱為地中海俱樂部,位於機場島的北方,是一個風光迷人充滿羅曼蒂克情調的好地方,擁有南歐風格的度假小別墅125幢,共有1800多個床位,有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夜晚島上常有豪華的表演,這裡餐廳的菜餚更是非常美味。 艾胡魯(Ihuru)島是馬爾地夫中西部的一個休閒度假天堂,它像一顆美麗明亮的珍珠,散落在馬爾地夫珊瑚礁的西邊,距離機場島19.3公里,島上除了應有盡有的休閒度假設施外,還有適於度蜜月的小型別墅,別具特色,共有40間富有情調的房間。 庫倫巴(Kurumba)建於1972年,是馬爾地夫最早設立的度假村,也是國內第一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它在馬累島西北方不遠處,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3.2公里,在島的碼頭上,可以遙望到對面機場島上起落的巨型民航班機,好像是在海面滑行。 這個度假島面積不足1.6平方公里,由機場島前來船程約15分鐘,與首都馬累之間的快艇航程只要10分鐘,因此交通相當便利,環島漫步一周只需30分鐘。島上所有的休閒度假設施,都由庫倫巴五星級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管理。島上的休閒度假村設有180間各式客房,其中包括4個總統套房,14間貴賓小套房;有一部分是一層樓的標準房,另一部分是兩層樓式的樓房,每間客房都有落地窗和陽台,房門口正對著二、三公尺外椰樹招展的白色沙灘,是度假遊客浮潛、游泳,或作其他水上活動的好地方。 飯店內的主要設施有個同時能容納300人的大型會議廳、24小時電視新聞廳、商務中心、購物店、錢幣兌換處、保險箱室、圖書報刊室、浮潛用具出租室、國際網絡中心、保姆房、迪斯可舞廳、鋼琴酒吧、卡拉OK、咖啡廳、中國餐廳、印度餐廳、烤肉餐廳、海濱燒烤、健身房、網球場、乒乓球室、兩個游泳池和一個碼頭。這裡的碼頭除了供船艇及水上飛機停靠外,還是遊客閒遐時用麵包餵魚的好地方,一小塊麵包就可引來百魚爭食的生動畫面。碼頭防波堤外的海面上,大型遊艇桅桿林立。在環島海邊淺海外築有一段不相連接的海中珊瑚礁堤,是中小型的熱帶魚棲身之地,遊客帶麵包來此浮潛可親自體驗千百小熱帶魚的魚吻滋味。 在庫倫巴大飯店內設有和諧中心(Harmony Centre),提供風行歐洲的健康、天然的芳香法療程護膚與按摩,包括全身或半身芳香精油按摩、瑞典式按摩、芳香法臉部護膚按摩、馬爾地夫傳統式白沙按摩、印度式熱按摩、足底按摩和指壓等。這裡資深的理療師,皆出自英國國立健康服務中心,均累積有多年的理療經驗。所以這個旅遊島是集休閒、娛樂、養生、美容、抗壓、舒緩身心、健身運動於一體的天堂,素為各地遊客所青睞。 庫倫巴島綠化非常成功,在庫倫巴大飯店大廳後的庭園中,還有一座隱藏在柳樹下紫槿花叢裡的古墳墓,是馬爾地夫第一任總統阿敏的長眠之地。 富魯雷(Hulule)島是馬爾地夫地形最長的島嶼,因此整個島被建設為國際機場,它的位置在國境的中東部,島上沒有任何休閒度假設施,也沒有旅館和遊樂設備,純粹只是個航空站和國內的海邊碼頭。島上主要的設施就是國際機場,有一排平房式的航站大廳,沒有空調,顯得相當簡陋。在航站大廳內有一家小型的免稅店,航站大廳外有一家紀念品店和餐飲店。機場內有一條長2440公尺的飛行跑道,但是沒有滑行道,雖然可供波音747廣體巨型民航機起落,但是在落地後卻要利用原跑道滑行到航站大廳前的停機坪,因此很不方便。 機場島上還有直昇機和水上飛機,供觀光客租作遊覽列島之用。在機場島的西岸,有完善的海港碼頭,備有渡船和快艇,作為乘載入境旅客前往首都馬累或到各觀光度假島嶼之用。 島上原來的飛行跑道是1960年由英國所興建,作為飛機加油和臨時修護站用,並曾以10萬英鎊贈款作為對馬爾地夫的補償,另外在1960至1965年內,再援助馬爾地夫75萬英鎊,作為馬爾地夫醫院、藥房、改良港口和發展漁業用途。 干(Gan)島的位置在馬爾地夫的最南端,是國內南部最大的機場,面積2.649平方公里,係全國第六大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曾在島上建有一個小型機場,成為英國和東南亞的航空輔助站,戰後廢棄不用。1960年英國徵得馬爾地夫同意後,在干島恢復一些航空設施。1976年英國完全撤出馬爾地夫後,干島回歸馬爾地夫。1977年,馬爾地夫政府宣布將干島開闢為國際旅遊業中心,開始接待外來觀光客,島上修築了一條公路,興建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機場的設施也煥然一新,飛行跑道長度也增加至2440公尺,可以起落大型民航機。自此,干島機場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干島在全國各旅遊島中,也顯得日益出色。 現在島上設有一些工廠,例如香港的「銀線成衣」公司,便是在原英國皇家空軍的籃球場上興建了廠房,並擁有400多名員工,專門生產銷往美國的男士襯衫。香港的JSM公司,也在原來英國空軍的修護廠內設立紡織廠,並將原來的軍人福利中心也改成針織廠,生意越做越旺。 滿月灣(Full Moon)度假島開業於1993年,也是著名的海濱休閒度假村,位於庫倫巴島的東北方,也坐落在馬累環礁內,從馬累市乘快艇前來,或從庫倫巴前來,船程都是20分鐘。這是一個非常富有情調的高級度假島,它有一處彎彎的海灘,就像是一座海上花園,島上共有156間幽雅的客房,其中104間是陸上雙床式標準房,52個房間是搭建在海上單層的客房,全部都有空調及高級音響,還有迷你吧、冷熱水浴室、國際長途直撥電話和悅目的海景。住在水上的客房裡旅遊不用出房門,掀開玻璃桌,丟幾片麵包下去,就可以看到各色游魚爭食的生動畫面。在其他的服務設施方面,有兩個室內餐廳、一個露天餐廳,還有鋼琴酒吧、池旁咖啡座、卡拉OK廳及狄斯可舞池,另有健身房、大型游泳池和網球場。在海上活動方面,共有游泳、駕多尼帆船、沙灘日光浴、欣賞日落日出和玩風帆板等。 這裡附近的海域是世界三大潛水場之一,觀光客可以在教練的協助下,享受真正潛水的樂趣。這裡的淺海是熱帶魚的故鄉,也是大玳瑁出沒的場所,海底世界的景色,令人驚豔。此外,在島的另一端有個小型的修船廠,在修船廠附近的海邊,則是尋找貝殼和珊瑚的好地方。 阿利梅薩(Alimatha)水上度假島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休閒地方,雖然距離機場島有51公里,但是這裡的海水更藍更美,島上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客房70間,有空調及冷熱水設備,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和帆船等出租。另有餐廳,迪斯可舞廳和酒吧供住客休憩,人們在這裡可以進行海釣、滑水、水肺潛水和吸管浮潛等有趣的水上活動。 阿里海灘(Ari Beach)度假島的位置距離機場島更遠,大約有97公里,因此這裡更恬靜,更不受第三者的打擾,適於定點休閒的觀光客作較長期休息。這裡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76間有高級設備的客房,除了有一流的食住服務外,還擁有排球場、足球場和網球場等運動設備,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和帆船供遊客租用,觀光客還可以在這裡滑水、浮潛、游泳、潛水和海釣等。 巴洛斯(Baros)島的位置在庫倫巴島的西北方,距離機場島10公里,它像一個耀眼的半環狀庭園,坐落在純淨的白色沙灘上,再被翠綠的珊瑚礁所襯托,四周再圍以湛藍色的海洋,是一處有天然美景的度假樂園。在它的臨海地帶,錯落56幢五顏六色非常好看的海灘屋,通常有白色的房門和茅草屋頂,內部則為有現代化設施供觀光客住宿的優雅客房,房內有的裝有空調,有的利用天然風,但全部使用藤製的家具,並有冷熱兩用海水淡化的浴室。巴洛斯大飯店還設有餐廳、酒吧、露天咖啡座和對外連絡的碼頭,遊客可以在這裡與椰林、沙灘和海天為伍,進行游泳、風帆板、潛水、浮潛、看小烏龜、餵魚和餵鳥等活動,為勞碌的人生,留下一段寧靜的美好回憶。島上設有潛水訓練學校,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使遊客都變成潛水好手。 班杜斯(Bandos)是馬爾地夫境內次大的休閒度假島,也是典型的熱帶度假樂園,位於馬累環礁,東南距富魯雷機場島只有7公里,乘快艇20分鐘可達,乘坐當地的小艇要45分航行時間。這個旅遊島建於1972年,是馬爾地夫建立最早的兩個旅遊島之一,並係2000年世界小姐競選的指定地點。 這個五星級的休閒度假勝地,共設有標準房、套房及豪華套房225間,其中標準房175間,房內有2張大床、小型酒吧、私人浴室、國際直撥電話和空調等。套房總數為42間,除擁有標準房的設備外,房內面積較大,設有客廳和臥室兩個部分。豪華套房8間,房間內增設衛星電視和淋、浴分開的超大浴室及更寬闊的房間面積。 度假村內除了房間部外,還設有接待大廳、電視新聞廳、錢幣兌換處、保險箱、購物店、健身房、水上活動器材供應處、迪斯可舞廳、卡拉OK和游泳池等。在它的餐廳部設有四個餐廳、一個酒吧和一個咖啡廳。備有乒乓球室、網球場、排球場和羽毛球場。遊客在島周圍的海域內可以作游泳、浮潛、潛水、滑水和海釣等水上活動,另有風浪板、獨木舟、遊艇、帆船、快艇和橡皮艇等供觀光客租用。 費里特約島(Filitheyo Island)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內,也是一座景色明媚的海上休閒度假村,保持有原始的馬爾地夫群島自然之美。島上有茂密的植被,高大的椰子樹和美麗的潟湖,是馬爾地夫最美的地方之一。度假村擁有125間規格不一的客房,包括豪華型、家庭經濟型、別墅型和標準房,海島度假的一切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芬島休閒度假村(Fun Island Resort)俗稱巴杜菲諾魯(Badu-finolhu)島,又叫歡樂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38公里,乘快艇前往,需時45分鐘。島的四周圍繞著柔軟的白色沙灘,以及大片如同綠松石和翠玉一般的潟湖。海灘邊有兩個人跡罕至的小島,與芬島間只隔一道淺水域,在退潮時可以徒步穿過。 度假村有包括別墅在內的100間客房,錯落散布在三個不同的街區內,有些坐落在海灘上。度假村還有多彩多姿的餐飲、娛樂、運動和水上活動設施。 太陽島(Sun Island)當地名為納拉古萊杜(Nalaguraidhoo),位於南阿里環礁行政區的南端,島長1.6公里,寬380公尺,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99.8公里,乘搭飛機航程為35分鐘,乘快艇前往需要2.5小時。這個五星級的休閒度假村,正式開放於1999年5月,島上熱帶度假的一切設備應有盡有,全部擁有350間客房,其中水上雅房68間、總統套房4間、豪華客房218間、標準房60間。島上有個大游泳池和一個兒童專用的小游泳池。 皇家島(Royal Island)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有110公里,遊客在機場島乘水上飛機前來飛行時間為半小時,如乘快艇前來,海程需2小時40分鐘。這個熱帶海島休閒度假村有引人入勝的熱帶景觀,並有150間用木材建造的度假平房,與蔥郁的熱帶花木和諧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不凡的品味。所有客房距離溫暖的水域和白色沙灘都只有數步之遙。距離一處沙灘約5至20公尺地方,有個獨特的房礁,它附近海域中有處著名的潛水場。 天堂島(Paradise Island)也是個五星級的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10公里海程,乘快艇大約20分鐘可達。島長一公里,寬約500公尺,島上所有設施幾乎都代表當地島民對太陽的崇拜。這裡共有220座沙灘平房和40座水上別墅,沙灘平房建在距離海濱數公尺遠的沙灘上,而水上別墅則建於潟湖支柱上,並設有私人日光甲板和通往潟湖的樓梯;所有的客房都可觀賞到優美的海景,並可享用沙灘,讓度假者有置身天堂的感覺。這裡擁有提供早、午、晚餐的自助式主餐廳,還有日本料理餐廳和義大利達凡尼餐廳,另有咖啡館、天堂酒吧、卡拉OK酒吧、沙灘酒吧和位於游泳池旁的健康酒吧。在娛樂節目方面,每個星期有3天樂園現場演唱,演出義大利歌劇、水底電影,並有迪斯可舞廳。 度假村內的紀念品店販售紀念品、小商店、禮品、浮潛用具、海中相機、鋰電池、記憶卡、小珠寶和馬爾地夫郵票等。在這裡的運動休閒中心裡,有網球、羽毛球、壁球、乒乓球、撞球、有氧中心、蒸氣浴、三溫暖、按摩浴缸和日式按摩等服務設施。 這裡還有多元化的水上活動,常年水溫保持在24℃至28℃之間,在這裡的海中浮潛就像在鏡子裡游泳。度假村為遊客安排有夜釣、晨釣及黃昏海釣等節目,而釣魚的方式分為拖釣和海外定點垂釣等兩種。拖釣,是指釣海面上浮游的魚類;海外定點垂釣,是拿條線綁上小魚或新鮮的生魚片,將所乘搭的多尼船停泊在寂靜的外海中垂釣,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豐收,帶回度假村享受自釣自烤美味的Bar-B-Q烤魚。 附近的天堂礁潛水場(Para-dise Rock)是兩個隆起的大珊瑚礁,並在水下延伸20多公尺,吸引來大量的大型海洋生物,包括拿破崙瀨魚、海龜、鯊魚和披風魚等。 假期島(Holiday Island)坐落在南阿里環礁行政區的南端,這是個安詳寧靜的港口,1994年被闢為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177公里,搭乘水上飛機前來要50分鐘,如乘搭快艇前來則要3個小時海程,因此會暈船的遊客,多選擇水上飛機前往享受這個美麗海島的風情。它以美麗的白色海灘和環繞在周圍的潟湖而聞名,美麗的白色滑石遍布全島,島上的現代化遊樂設施可媲美其姐妹島的芬島和天堂島。 島上有包括別墅和水上小屋在內的高級客房142間,全部面對海灘,客房的後方有一條蜿蜒小路通往島內部,路旁兩側是由專人精心照顧的灌木、花卉和其他果樹;每日清晨都有一群婦女專程前來,將小路清掃打扮得質樸而溫馨。 所有客房都很寬敞,有豪華裝修,其高質量的裝璜材料全部來自新加坡,加上應有盡有的休閒度假服務設備及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使得這個五星級島嶼度假村有口皆碑。 吉拉瓦魯旅遊度假村(Giraa-varu Tourist Resort)是個充滿歷史氣息的旅遊島,它曾經是馬爾地夫最早居民吉拉瓦魯部族的祖居地,這裡的土著原住民在19世紀時遷往馬累,使這個島嶼成了首都馬累和富魯雷機場島附近最古老的旅遊勝地之一。這個旅遊島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僅11公里,乘多尼船前來約需45分鐘,快艇海程只要20分鐘。島周圍一片美麗白色的海灘和清澈透明的藍色潟湖,附近還有數個北馬累區最好的潛水地點。 這個海島度假村素有「夢之島」的美譽,擁有60間現代化的精緻客房,並有其他度假村應有盡有的設備,令遊客有賓至如歸之感。 哈庫拉俱樂部(Hakuraa Club)也是一個著名的海島休閒度假勝地,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距離富魯雷機場島128.7公里,有水上飛機和快艇對外連絡。島上設有海灘房和水上平房共70間,不但周圍美麗如畫,有新式服務設備,並且有多種水上娛樂活動供遊客選擇,主要的有雙體船航行、拖曳傘運動、獨木舟划行、滑水、潛水和游泳等。 洛海富希旅遊度假村(Lhoh-ifushi Tourist Resort)位次馬累島附近,南距富魯雷機場島18公里,乘快艇20分鐘可達。這是一個自成一體有多種設施的海島天堂,擁有130間高級客房和別墅,以及相當完備的餐飲、娛樂和運動設施,全島好像一個美麗的花園。 麥杜富希休閒度假島(Med-hufushi Island Resort)位於穆拉卡托魯環礁行政區,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128.7公里,水上飛機航程35分鐘可達。這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開放於2000年,是馬爾地夫最美麗舒適的度假勝地之一,擁有120間豪華客房及餐飲服務,並有游泳池、水上運動、潛水和海釣等活動項目。 歐胡威萊海濱休閒度假村(Olhuveli Beach Resort)以觀景旅館而聞名,是一處備受青睞的旅遊勝地,北距富魯雷機場島35多公里,乘快艇30分鐘可達。度假村位於馬累環礁行政區一個美麗熱帶島嶼上,島周圍有白色海灘和可愛的潟湖,島附近還有馬爾地夫最好的潛水場。島上有125間水上小房、別墅和標準房,並有五星級的豪華服務設備,除主餐廳和酒吧外,還有咖啡館,水上活動設施,並定期舉行海灘派對。 索內瓦夫希島嶼休閒度假村(Sonevafushi Resort)位於南馬羅斯馬杜魯環礁行政區內,距離首都馬累和富魯雷機場島大約都是103公里,這兩個地方搭乘水上飛機前來,航程都是25分鐘。這個世上桃源擁有25間雷亨迪(Rehendi)式客房,12幢克魯索(Crusoe)別墅,14幢索內瓦•夫希(Soneva Fushi)別墅,3幢業主別墅,另有日出酒吧、日落酒吧、別墅餐廳、美食餐廳、普通餐館和潛水學校等。 土拉吉里島休閒度假村(Thu-lhaagiri Island Resort)開發於1980年,坐落在馬累環礁行政區上,距離富魯雷機場島約13公里,乘快艇約15分鐘可達。這是個充滿熱帶浪漫氣息的旅遊島,四周被白色沙灘所圍繞,島上覆蓋著濃郁修長的椰子樹。度假村設有58間散布在島上各地有情調的客房,還有15座水上木屋,以及多種水上活動設施。 維拉門杜島休閒度假村(Vila-mendhoo Island Resort)距離富魯雷機場島82公里,水上飛機20分鐘航程可達,這是馬爾地夫著名旅遊島之一,開放於1994年。島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沙灘和潟湖都保留其自然本色,沒有防波堤等人工痕跡的污染,觀光客在度假村內沉醉於自然美境的同時,還可享受到現代化的設施和高標準的盛情服務,共有141間有情調的面海客房。 柯曼杜島休閒度假村(Koma-ndoo Island Resort)建於1998年11月,坐落在馬爾地夫北部,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有130公里,先搭乘45分鐘水上飛機到拉維揚尼環礁,再乘坐10分鐘快艇就可到達。此島面積較小,走完全島還不到半個小時。島上有45個伸展到海灘上帶走廊的木屋客房,每間客房前擺有2張木椅,客房內部裝修豪華典雅,落地玻璃門為欣賞海景提供了方便。五彩繽紛的珊瑚礁將當地的海景點綴得非常獨特,也是潛水愛好者的夢想天堂,1350種不同品種的珊瑚和魚類,對潛水者構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美魯芬富希島嶼休閒度假村(Meerufenshi Island Resort)又稱「蜜月島」,位於馬累環礁北部的最東端,南距富魯雷機場島大約有37公里,建於1978年,是個非常理想的海上度假樂園,它擁有225間清爽溫馨的客房,計有面海的標準房58間、138幢海濱別墅、29間水上小別墅,內有部分是蜜月套房。這是一座沒有城市、沒有馬路、沒有高樓大廈的蜜月島,觀景、垂釣、沙灘漫步或在晶瑩的海水裡游泳,隨心所欲地享受不受打擾的倆人世界,非常美妙。 恩布德胡(Embudhu)度假村的位置在富魯雷機場島南方8公里處,是個充滿南國風情的休閒地,擁有包括別墅在內的106間優雅客房,以及應有盡有的休閒飯店服務設備。 凱萊芬洛(Kanifinolhu)度假島的位置在富魯雷機場島東北方29公里處,擁有別墅、套房和標準房共125間,島周圍的海灘特別美麗,附近海面上時常有海豚出沒,這裡是觀賞海豚的最佳地點。這個休閒勝地擁有齊全的服務設備及以客為尊的服務品質。 庫拉瑪蒂(Kuramathi)度假島坐落在阿里夫環礁的北端,洋溢著原始風貌,是馬爾地夫最美麗的小環礁,距離富魯雷機場島58公里,乘船約兩個小時可達。這個1.6公里長、600公尺寬的小島,有誘人的白色潔淨沙灘、深藍晶瑩的海水、搖曳的椰林,也是一個迷人的休閒地,共有土牆、茅草圓屋頂的小別墅和標準房190間,別具特色,提供的服務設備,能夠使遊客感到什麼都不缺。 柯雷霍(Kuredhdhoo)島度假村是馬爾地夫最大的觀光飯店島,也是距離富魯雷機場島最遠的一個休閒飯店島,雙方距離達209公里之遙,坐船要一整天時間,只有不會暈船的觀光客才有資格前往。這個隔離塵寰的海上世外桃源,擁有別墅和標準房共250間,以及設備齊全的水陸活動服務設施。 狄焦芬諾胡(Dhigufinolhu)休閒度假村,地處珊瑚礁岩中,礁岩上有4個小島,島和島之間有長橋相連,有如海上長虹,景觀獨特,適合全家一起度假。 拉干納(Laguna)海濱度假村位於首都馬累島的西南方,是電影「藍色珊瑚礁」的拍攝地,擁有高度隱私和寧靜,是一個藍色桃花源般的度假島嶼。距離富魯雷機場島只有半個鐘頭的海程,一共擁有104間極富情調的度假客房,房內有籐製家具、國際直撥電話、空調、高級音響、迷你吧、電冰箱和面對海景的落地窗。其他的服務設施有西式餐廳、東方廳、海洋酒吧、狄斯可舞池、游泳池和遊艇碼頭。海濱度假小屋的設計細膩精緻,使「家」的感覺油然而生。 藍天、碧海、淺灘,是上帝賜予這個藍色珊瑚礁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可以讓人們在這裡度個閒閒散散的假期,晨起慢跑於島上花團錦簇的步道,或至游泳池來個晨泳健身操、或只徜徉在潔淨細白的沙灘上享受陽光的親吻,都會感到無比的逍遙自在;要不喝杯飲料,淺嚐美酒,晚上唱唱卡拉OK,或是跳跳狄斯可,是人生難得的享受。 希達杜(Hithadhoo)島上有6500名居民,是阿杜(Addu)礁群中最大的人口聚集區。這裡的居民無論何時都是一片祥和,與世無爭。這個地方生產一種叫做貝蒂的煙,專門賣給島上婦女抽,是用報紙捲成圓筒,再放入煙絲、煙草,100筒才賣美元5角,非常便宜。 馬富斯海瓦魯(Maafushivaru)島嶼度假村,也是一處海上仙島,是國際級潛水人士的最愛,除了可以在附近海域進行潛水活動外,建於海上的藍色木屋格外耀眼。 里希維萊(Rihiveli)無人島非常原始,島上沒有住宿設備,在高大茂密蔭涼的大樹下有數張吊床,島上的活動是浮潛加野餐,許多紅、黃、藍色鮮豔的拖曳傘,在藍天、白沙和海上綻開朵朵的花朵,,非常動人;還有不怕人的魚兒幾乎快游上岸。 法魯(Frau)島度假村是地中海俱樂部連鎖企業下的一個休閒度假地,白色石牆外觀的客房充滿地中海情調,房間裡沒有電視、電話,也沒有熱水供應,一切設施從簡。這裡除了休閒外就是玩水嘻魚,是逃離城市、純度假人的天堂。 坎尼(Kani)島也是地中海俱樂部名下的休閒度假村,除了房間也沒有電視外,其他的休閒度假設施不輸給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出人意表的房間設計有三種型態:基本套房、隱密水屋,以及等級介在兩者之間的雙併式度假屋。其中的雙併式度假屋每間客房都面海而建,打開房門就是沙灘,晚上可以躺在沙灘椅上數星星。它的浴室非常別致,空間特別大,裡面分成更衣室、洗臉台、淋浴設備和抽水馬桶,有趣的是如廁時抬頭便可看到天空,因為屋頂設計就像涼亭,牆壁倒成了圍牆,乍看之下就成了半露天的浴室。這裡的室外游泳池是面對落日的方向,每天傍晚池畔都聚滿了人,有的泡在游泳池裡,有的坐在躺椅上看書,晚霞愈來愈紅豔時,遊客都不會錯過這燦爛的一剎那。 住在摩拉姑島上的人,有一個最大的憂慮,便是土地問題。因為礁島內部陷落海底,形成兩個湖泊,每逢下雨,就有許多土地變成泥沼,以往雖然居民挖鑿了排水溝,但是很快又淤塞了。後來政府下定決心要澈底解決這種土地變泥沼的問題,便在世界糧農組織的協助下,築了4條長100公尺,寬4公尺的堅固水泥排水溝,並且種植需要大量水份的山藥。 有一段關於偏僻島嶼的歷史,非常有趣,也頗具意義,值得一提。由於設在馬累島的中央政府,對南方的阿杜、蘇瓦迪瓦及摩拉姑礁島疏於照顧、離島上的居民阿塞夫曾於1958年領導分裂運動,開始了一連串的宣傳、強調蘇瓦迪瓦的文化比北部礁群更悠久獨到;又在1959年成立了「蘇瓦迪瓦共和國」,以哈瓦魯堤納貢為首都,並以「人民議會」取代蘇丹控制下傳統世襲的國會「馬其利斯」,自組貿易公司,經營漁業出口。但是這個共和國只維持了幾個月,便被中央政府兩艘簡陋的巡邏艇所解決,因為島上6000名居民只有石頭這項武器。但是有一部分礁島群上的人民仍然斷斷續續反抗,直到1964年才告結束,領導人阿塞夫逃亡東非的塞昔耳。 文字、語言和教育 馬爾地夫早期使用的文字叫做埃維拉(Eveyla)文,像羅馬文字一樣是自左至右書寫的,與當時的僧伽羅文字非常相近。大約到了16世紀80至90年代,境內又出現了一種叫做地夫阿庫魯的文字,漸漸取代了原來的埃維拉文,也是由左至右書寫。隨著伊斯蘭教的盛行,馬爾地夫與阿拉伯世界的接觸日益密切,原來的文字難以表達平常生活中日益出現大量阿拉伯語的詞彙,因此在18世紀初便出現了迪維希(Dhivehi)文,又叫做嗜那(Thaana)文,是一種特別採用了類似阿拉伯語的發音符號,它看起來像速記,形狀有點像餅乾、大象或骨頭。這種文字由24個標準輔音和11個元音組成,元音書寫在輔音之上或之下,一般一個輔音都伴有一個元音。此外,迪維希語文還有一些其他的輔音,它位於標準輔音之上或之下,並用圓點標出。現在,馬爾地夫除了通行迪維希文外,阿拉伯文也是馬爾地夫通行的書面文字,它不僅用於宗教儀式,也用於人名。 在語言方面,迪維希語是馬爾地夫的國語和一般通用語,屬印歐語系,是錫蘭語的一支,它夾雜有部分的阿拉伯語和印度語。這種迪維希語在全國各島上通行,但是各島之間的發音多少還有一點差別,所以都帶一點各自的口音,形成大同小異的方言。此外,阿拉伯語、僧伽羅語、印地語和烏爾杜語等,在馬爾地夫也可通行。在馬爾地夫的上層社會和各主要觀光度假地區,也流行英語,尤其是在教學和國際交往中使用非常廣泛。 這個美麗的島國非常重視教育,並在1977年起進行教育大改革。在這之前國家實施傳統性教育,經過兩年的過渡時間後,自1979年起,馬爾地夫政府在各大礁島區裡都設了一個礁島初級小學,每個礁島學校同時也是一個礁島教育中心(Atoll Education Centre),它不僅可以設立分校,而且也是10至45歲失學民眾的教育計劃中心,針對各島的需要而設計出不同的教育項目,而且社區也參與補習教育的運作,運用職業訓練等各種方式去教育民眾,包括利用教育廣播節目、教育月刊,並不定期發行教育輔導雜誌。 現在馬爾地夫是實施5-2-3-2的4級12年教學體制,即1至5年級是初級小學(Primary School),就學的年齡是6至10歲;6至7年級的是高小,就學年齡為11至12歲;8至10年級是初中(Lower Secondary),就學年齡是13至15歲;11至12年級則是高中(Higher Secondary),就學年齡是16至17歲。初中畢業後,學生必須通過英國倫敦學歷證書頒發單位的「O級」(Ordinary)普通級的測驗後才能升入高中;讀完高中後,要獲得「A級」(Advanced)的測驗及格後才能得到畢業證書。 2006年,國內約有各類學校350所,其中公立學校約85所,私立學校85所,社區學校180所,學生人數約11萬,教師人數約5238人,師生比率為1:21;男學生人數約5.7萬人,女生為5.3萬人。小學教育是男女同校。中學在白天是男生上課,女生則在夜間上課,因此中學是採用獨特的「一校兩制」的制度,男學生由男教員授課,女學生由女老師教學。 在高等教育方面尚有待加強,國內只有馬爾地夫高等教育學院和馬爾地夫健康科學學院等兩所高等院校。一般高中畢業生要想繼續深造,除了升入本國兩所學院外,還可以遠涉重洋,前往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去更上一層樓,馬爾地夫政府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設有「馬爾地夫留學中心」供留學生膳宿。 馬爾地夫對國人的教育發展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凡是就讀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包括中學、職業學校和大專院校等學生,都會得國家發給的獎、助學金。 基本上,馬爾地夫平均每個面積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人島,都會設有一所以上的小學,光在馬累一島就有公私立小學各10所以上。大多數中學和職業學校都設在馬爾地夫的北部,南部較少。其中在南部阿杜礁島的希達杜島上所設的中學,教學品質良好,除了普通學科外,還設有藝術、科學和商業等科,使住在南部礁島上的中學生,大大縮短了上學的路程。但是在南部一些邊遠的離島如摩拉姑島等,教育仍然落後而不普及,雖然國家已實施義務教育,不過還有三分之二的學童在家裡幫忙父母工作養家,因此就學率偏低。現在全國有98.96%人民都識字,其中男的佔97.69%,女的佔98.75%,文盲只有極少數。 除了正規教育外,馬爾地夫政府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也是非常注意,現在全國青少年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2.8%,因此政府設有一個青少年委員會,將優秀的青少年納入組織,訓練他們參與國家建設的能力,從事文化、音樂、體育、旅遊服務和社會活動等的訓練,並依他們的志趣,施以英、日、法等國語言的培訓,再依他們的志願分別接受成衣、機械和攝影等技藝的學習,以便參加社會經濟建設。 在新聞出版方面,由於國內人口太少,居住地又高度分散,人民生活並不富裕,加上國內各島間的交通相當不便,一般人對大眾平面傳播媒體的需要量低,所以發展比較緩慢。 國內現有4種報紙,主要的有Haveeru報,發行於1979年1月1日,是馬爾地夫歷史最久的全國性晚報,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同時出版發行,報導國內外重要新聞、信息和各類文學作品,由政府主辦,在馬累發行,目前每日發行量6000多份,居國內各報之首。其次是Miadhu準官方日報,創刊於1996年,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同時出版發行。發行量第三大的Aafathis是國內主要的日報,也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兩種文字發行,主要刊載一些批評時政的文章。星期一時報(Monday Times)是週報,用英文於週一出版。馬爾地夫還有一種雙週刊,用英文出版;另有少量週刊和月刊。全國只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少得可憐。 馬爾地夫之聲(Voice Mald-ives)是國家廣播電台,始創於1962年,每天用迪維希語和英語向全國播出11小時,內容貧乏,主要有宣傳、宗教、新聞和農村等節目,其次也開闢了學生、婦女、兒童、體育、音樂和教育等節目。 國家電視台開播於1978年3月,因政府對外國電視節目限制較少,離島居民經濟較佳的人,往往自購小型衛星天線即可收看外國電視節目,一般家庭和飯店都有電視機,看電視已成為馬爾地夫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般說來,馬爾地夫的電視節目仍不夠水準,普及程度也偏低,因此在一些較為偏僻的離島,包括有些旅遊島上的飯店和度假村內,人們看不到報紙,看不到電視。
衛生情況良好
馬爾地夫因地處印度洋東部,全國沒有河流和湖泊,地理環境高溫潮濕,群島星布,這種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全國的淡水資源(主要依賴距離地表只有1.2公尺的地下水),多來自過濾不完全的海水,含鹽量超過飲用標準,更缺少排污設備,極易受到人畜排泄物的污染,致使由飲用水傳染的疾病叢生,如瘧疾、肺結核、小兒麻痺症、絲蟲病、性病、痲瘋病、登革熱、愛滋病、麻疹、百日咳、破傷風和白喉等,都可以要人性命,1992年,僅在馬累島的一次瘧疾大流行中,就奪去了300人的生命,佔當時馬累總人口的4.89%。因此,飲用污染水是威脅馬爾地夫人健康的重要原因,過去的殖民統治者對馬爾地夫人民的健康向持漠視態度,致使島民的健康只能靠土著醫生和草藥治病,很多病人不得不求助於神靈的保佑。 獨立後的馬爾地夫共和國政府,積極為人民的健康幸福把關,1965年參加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不但提高了國家衛生保健經費,而且爭取到沙烏地阿拉伯、德國、丹麥、法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幫助,陸續在國內各島興建許多現代化的脫鹽廠、抽水站、污水排放工程和貯水池,將國內的淡水供應量每年增加至130萬噸左右,並將供水管直接鋪設到民家,還購置了大量的醫療衛生設備,並培訓許多合格的專業醫務人員,從而消除了很多疾病的病源,促進了人民的健康,使過去曾經廣泛傳播的疾病得到根除,如瘧疾、破傷風、急性骨髓灰質炎、百日咳、痲瘋和絲蟲病等都得到控制。 醫療服務也在日益改善中,由衛生部負責給國內人民以適當、平等和必要的醫療服務,並積極推動醫事人員的訓練,其中的中級訓練在健康科學學院及馬爾地夫高等教育學院醫科學系(the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 under the Maldives College Higher Education)實施,主要培訓醫生、護士、助產士、初級醫療護理、化驗技術員和藥劑師等。高級訓練是送往國外深造,利用其他國家的醫學培訓資源,加速本國高級醫務人才的培養,現在每年都有近200名醫生、護士被派往國外培訓。 馬爾地夫培養本國醫務人才能力有限,隨著人口的快速成長和醫療事業的發展,對醫務人員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此不得不聘用外籍醫生以彌補國內醫生的不足。現在全國醫生外籍比重佔50%,其他醫務人員外籍比重也在30%左右。 現在全國約有醫生300名、護士750名、藥劑師、化驗師、麻醉師、牙醫和放射士等約共560名,病床600張。平均每1167人擁有一位醫生,每467人擁有一名護士,每580人擁有一張病床。 全國擁有ADK私立醫院和甘地紀念醫院等兩所首都醫院,庫魯杜夫希、烏古法魯、穆利、希塔杜、蒂納杜和干島等6所地區級醫院,4所環礁醫院、43個醫療衛生中心和一些私人診所。馬爾地夫各級醫院多裝設有一些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如手術室、化驗室、X光室等,可為病患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 國內最好的醫院是位於馬累西區的英迪拉•甘地紀念醫院(the Indira Gandhi Memorial Hospital),由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所捐助,是一所非常現代化的醫院,於1995年4月15日開幕,擁有32名專家、40多名醫生、180多名護士、230多張病床,設有內科、外科、呼吸科、婦科、內兒科、眼科、心臟科、泌尿科、皮膚科、牙科、理療科、精神病科、耳鼻喉科和整形外科等。這家馬爾地夫設備最好的頂級醫院,還設有住院部、急診室、門診部、化驗室、血庫、支氣管鏡、結腸鏡、胃鏡、鼻窺鏡、X光、多普勒超音波、心電圖和腦電圖等各種新式診斷檢查儀器,是國內最大的一家公立醫院,負責全國各種疾病的預防和診療。 其次是國內第二大的ADK私立醫院,始創於1998年,也設在馬累市區,是首都兩大醫院之一,擁有50多張病床,也有一流的醫生和設備,它雖然不屬於國家衛生部,但仍是國家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英迪拉•甘地紀念醫院共同構成了馬爾地夫的頂級醫療中心。 在首都馬累政府還設有國家塔拉薩米亞中心(the National Thalassaemia Center)、皮膚病診所、胸腔診所和絲蟲病診所。此外,還有一大批私人開設的各種診所。同時,一些非政府組織也參與國家的藥品供應、生育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事務。 這個國家在衛生方面雖然做得不錯,但還是有著難以克服的死角,那就是無論在境內各島,蚊蟲都非常猖獗,現在情形已大加改善,並早在1998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無瘧疾國家。當地一般人民生病國內醫院都可治療,疑難的重病則送往斯里蘭卡就醫。國內牙科診所比較少,一般低收入的人習慣是每天早起到海邊用沙漱口,根本不用花錢買牙膏,民眾的牙齒竟然都很好,偶然患了牙疾的窮人就讓它痛下去,有錢的人上牙科診所,或甘脆跑到斯里蘭卡去看牙醫。現在國內人民平均壽命男人為70.8歲,女人為72.5歲,嬰兒死亡率也降為17‰。
島國的民俗風習
在民俗風習方面,由於馬爾地夫群島的特殊地理環境及獨特的民族歷史,造就了勤勞、儉樸的馬爾地夫人民,他們的民族風俗受到斯里蘭卡的很大影響,在生活習慣上也有別於一般的阿拉伯人。一般人民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是人們好像都過得從容不迫和悠閒自得,一副萬事都不著急的樣子,在政府機關裡做事的人是如此,一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的習性也是這樣,他們沒有時間觀念,做任何事情都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但是他們都講究禮貌,重禮節,朋友相見時會互相拉住對方的手問好,朋友上門主人會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款待客人。 當地人的居屋構造受兩個條件限制,一是炎熱多雨的天氣,二是島上可以利用的建材有限,因此居民建屋首先要考慮防止烈日照射和暴雨的襲擊。由於國內各島嶼面積都很小,土層較淺,土質又差,不適於高大喬木的生長,國內可以利用的建築材料又非常有限,因此居民的住宅一般以平房居多,除了首都馬累外,其他群島上很少有機會看到樓房,而通常的平房多用椰子樹和珊瑚石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一般民眾在興建住宅時多就地取材,用椰子樹幹作屋樑和柱子,用樹皮和椰葉編成蓆子覆蓋屋頂,以便減少烈日的照射和大雨後能夠迅速排水,牆面則一般用珊瑚碎石砌成。 現在有些富裕人家的住宅則模仿阿拉伯、斯里蘭卡或歐美的式樣,用磚、瓦和珊瑚石建造更堅固和更加美觀的房屋。室內大多是泥土地面,經濟富裕的人也鋪有水泥地面,很少看到鋪磁磚的地板。室內陳設一般都非常簡單,擺設不多,極少家庭有木質家具,人們睡覺以蓆子為臥具,席地而臥,白天將蓆子捲置於牆角。一般家庭多半人口眾多,他們不僅僅是擠在一間屋子裡,並且還同睡在一張床上。馬爾地夫人酷愛鮮花,每所住宅都有一個帶有圍牆的院子,種植著一些花卉和樹木,顯得清爽和潔淨。 在服飾方面,馬爾地夫人的穿著和南印度及斯里蘭卡人都非常相似,因為氣候炎熱潮濕,當地男人上身多穿著一件白色襯衫或汗衫,偶爾也穿西式的夾克,下身常圍著一條長至膝蓋的圍裙,足穿鞋子或拖鞋。頭飾不拘,人們戴著各種類型的帽子或頭巾,帽子則多圓形。在政府機構裡做事,或以觀光客為對象的土特產禮品店中工作的男人,多穿襯衫長褲或T恤長褲。在觀光飯店中服務的男人,除了白襯衫黑長褲和穿皮鞋外,還要打上一條黑領帶。傘是當地民眾常備之物,除了用以遮日擋雨外,還用來表明人們的身分。此外,除了宗教領袖和虔誠的穆斯林外,大多數男人都不留髮,而是剃光頭。在過去,由於國內紡織業的不發達,人們穿的服裝多從印度或斯里蘭卡進口。近年來,國產成衣才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一些現代服飾相繼在市場上出現,西裝、休閒服、運動服等大眾新潮服裝日益流行,因此男人的服飾式樣也日益多樣化起來,其中阿拉伯風格的服裝和蒙頭的習俗也開始流行。 婦女的傳統裝扮非常簡樸,通常穿著單一顏色的服裝,但飾品的顏色卻多彩多姿。老年婦女仍舊保持著古老的穆斯林裝飾,身穿條紋布做成的長裙或其他深色厚土布做成的圍裙,外面再穿一件寬大長至膝蓋的長袖外衣,多半從頭到腳包緊,只露出臉和腳指。 在首都馬累市,婦女們常常穿著色澤豔麗的緊身長裙,政府部門的女職員常常還在頭髮上輔以一塊小方巾。一般年輕女性則喜歡穿著色澤豔麗的服飾,輕質的上衣,長長的裙子,腰圍很高,袖子很長,領子也很高,領口較大。有的喜歡穿著巴基斯坦式的束腰連衣裙,有的常常穿著大開襟寬披領的連衣裙,或穿著淺色前開襟的緊身衣,頭髮編成長辮,有的還戴紗巾。年輕少女喜歡穿著西方式樣的短上衣,有的姑娘們還喜愛在穿著上模仿印度電影中的女孩形象。各種年齡的婦女多愛穿拖鞋或不同式樣的鞋,並且總愛佩戴一些金、銀和銅製成的首飾。 當地飲食與伊斯蘭教的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是禁酒,全民禁止飲用烈性的酒和啤酒,只可飲用一種僅含極少量酒精的甜棕櫚酒。其次是不吃豬肉,這是所有穆斯林都必須遵守的,馬爾地夫人自然也不例外。由於禁食豬肉,人們的食用肉主要的是牛肉,但是國內牛的飼養量非常有限,所需的牛肉仰賴大量進口,所以馬爾地夫的牛肉價格是很貴的。 馬爾地夫居民的飲食與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帶有天然的熱帶風光特色,道地的馬爾地夫食物除了充滿地方色彩外,還離不開大海,人們吃得最多的肉類是魚肉,不論是在餐廳中或是在家裡,隨手拈來的就有煎魚、咖喱魚及魚湯等,餐餐有魚為伴,上層的社會人士以吃咖喱煮魚或其他珍貴可口的魚為主食,一般不富裕的人則吃魚湯、魚雜等一類不值錢的魚過日子。市場上常見的食用魚種類達數十種之多,其中以鹹水魚為最多,淡水魚較少,人們不吃無鱗魚。此外,馬爾地夫各島上的居民也常常吃些家禽、羊肉、蛋類和蔬菜。 除了米和相當數量的紅薯、芋頭等澱粉類食物外,馬爾地夫人大部分以椰子和木薯為主食。境內除了香蕉較少外,其他如麵包果、椰子、鳳梨和芒果等熱帶水果終年不斷。 這裡的人們和東南亞人一樣,喜歡辛辣的食品,每餐都要佐以大量辣椒,所以當地的食物普遍偏辣。這裡最有名的菜餚有古魯(Gulu),是一種用金槍魚和椰子漿為原料製成的油炸丸子,又稱炸魚球,香脆可口。其次是庫里玻阿基巴(Kuli boakiba),是一種辛辣的魚糕,吃後可使人們胃口大開。另一種是弗尼波阿基巴(Foni boakiba)是用椰奶加米飯做成的布丁。最後一種叫做基魯薩巴特(Kiru sarbat),它是可口供飲用的甜奶飲品。 馬爾地夫最盛行的一種零嘴叫做杜法伊希泰(Dhufaaechetai),這種零嘴小食有點像台灣人嚼食的檳榔,它是以檳榔果、檳榔葉、丁香、酸果和煙葉為材料,是島民們每天餐後的常見零食。此外,在大街小巷的茶店裡,到處都有滾燙的熱茶及美味可口的糕點小食,極受當地人的歡迎。這裡最有知名度的飲料,是一種從棕櫚樹幹榨汁製成的多迪(Toddy),是一種香甜的冷飲。島民們還喜歡用萎葉捲檳榔碎塊和少量石灰漿的食品,所以他們的牙齒常呈黑色。 這個島國的位置雖然是在熱帶,但是早晚倒也涼爽,只有中午酷熱,日照白沙,令人雙目難睜;午後每有驟雨沖去燠熱,空氣又歸清新,一般人民業餘的戶外娛樂多是放紙鳶。 當地的氣候相當特別,雨季一到,就有傾盆大雨以驚天動地的態勢,一瀉千里的傾盆而下,海上的濁浪在珊瑚礁上碰了釘子,就湧向內海的島上來。就是不在雨季,也有海上強風暴雨的侵襲,迫得人們只好躲在自己的屋內。這時,政府貯存水的水池就揭開蓋子,家家戶戶也都拿出盛水的桶罐來,用以承接天降的雨水來備用。等到這陣暴風雨過後,婦女們就用接下來的雨水做飯煮菜。 馬爾地夫人們重視慶典儀式,尤其是在舉行婚禮和割禮時,由鼓手、舞女和歌手們組成的遊行隊伍,踏著傳統的音樂節拍,載歌載舞,並肩齊行,場面非常壯觀。在這種盛大的慶祝活動中,還包括一些由年輕的婦女和音樂家所組成的歡樂小組,表演一連串的娛樂節目。她們多半用敲打金屬水壺的方式演奏出一些特殊的歌曲伴音,許多詩人常被召來背誦賴瓦魯(Raivaru),這是一種傳統的慢速伴樂詩朗誦形式,用以表示各種不同的情感色彩。這種慶典大都會宴請賓客,宴會上主要的菜餚有炸魚球、辣魚糕、椰子加米飯的布丁和甜奶飲品等。
多數婦女美麗賢淑
馬爾地夫的女性,大致說來,都生得相當文靜,她們皮膚雖然黃中帶黑,但是看起來卻也黑俏動人。一般婦女身穿長袍,頭髮挽成小髻,置於一側或兩側;成年婦女多戴頭巾,垂及肩背;女學生戴綢邊軟帽,以便遮擋赤道的太陽。 一般婦女都顯得年輕,40多歲左右的中年婦女,看起來還像20多歲。她們多具有東方女性傳統的賢德,平時留在房內,不願「拋頭露臉」,能任勞任怨地相夫教子,以忠貞不二為天職,因此在街上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男人,女人非常難得看到。 事實上馬爾地夫的女性在國內也曾出過風頭、當過家,在1151年伊斯蘭教傳入前的佛教世界裡,這個國家還由女性所領導。在馬爾地夫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四位女王。 今日的馬爾地夫女性,基本上與男性已取得平等的地位,她們一樣有受教育的機會,一樣有選舉權,不論在政府部門和工商企業機構裡,她們也擁有平等的工作權利,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政府和各公私營企業中任職,還有很多擔任醫師、教師、藝術家、護士和助產士等工作,以及做出口椰子產品和魚乾的貿易。 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馬爾地夫女性,也擁有許多工作機會,除了不得上船擔任捕撈工作外,其他的像做蓆墊,用椰子殼纖維編草蓆、耕種、收集貝類、曬魚乾、在成衣工廠或魚罐頭工廠做女工、掃馬路、做裁縫或機器刺繡、做小生意或開自助餐廳等都能勝任。 在婚姻方面,她們也有自由戀愛的權利,男人要和她結婚,必須付出聘禮,女方則不必付出嫁奩及負擔結婚費用。並且結過婚的女人也可以得到土地、財產和事業的經營權。這裡的女子都早婚,她們在15歲的時候就可以結婚;高學歷的女子比較晚婚。離婚的女人可以在丈夫處分到一半財產,寡婦則可繼承八分之一的財產。 說到馬爾地夫的女人,就會聯想起馬爾地夫浪漫的「半人半魚」的美人魚傳說故事。半人半魚是一種有法術、能預言的神奇動物,牠棲息在大海中,喜愛音樂,長壽而沒有靈魂。對漁人來說,人魚會帶來厄運,如果冒犯了牠們,會有洪水之禍。漁人們也都相信,在航行中見到人魚是翻船的預兆。「半人半魚」被通稱為人魚,雌性的人魚就是美人魚,能變成人形與人婚配,或引誘年輕人和牠進入海中生活。最初的人魚傳說已被美化,聽見美人魚的歌聲,現在成了觀光客最憧憬的期盼。
眼花撩亂的民俗歌舞
馬爾地夫是一個位處航海中途站的島國,必然會受到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影響,如非洲、印度南部、阿拉伯、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的味道,都可以在馬爾地夫的民俗音樂和歌舞中感受出來,但是經過長時期的融合後,卻能變成有特色的馬爾地夫文化。 現在我們在馬爾地夫所看到的舞蹈和聽到的音樂只有馬爾地夫古老的音樂範疇部分。通常我們在馬爾地夫所看到當地最流行的舞蹈,是一種叫做波杜貝魯(Bodu Beru)的歌舞,由3名鼓手、1位主唱、11人表演。跳舞的人是穿著布裙和寬大上衣的男性,緩慢的歌聲加上由鼓聲帶動的舞蹈,速度慢慢加快,最後變得越來越響、越來越強。這種歌舞已由民間舞蹈演變為宮廷舞,到了現在成為主要的舞台秀,並且是馬爾地夫重要節慶中所必備的歌舞。 搭拉(Thaara)舞是在17世紀時由阿拉伯傳入,目前除了馬爾地夫外,也在南阿拉伯流行。它是用馬爾地夫的迪維希語言和鈴鼓配合表演,由22個男性平行對坐兩排,大家一邊搖拍著鈴鼓一邊唱,節拍由開始時的緩慢而逐漸加強。跳這種舞蹈要穿著制式的服裝;寬大白襯衫,領子上圍著綠圍巾。 流行在各礁島上一種大約由30人同跳的團體舞,可以在節慶時或在街頭上看到,用的音樂就是塔拉舞曲子,或者用一種烏巴(Unbaa)歌曲來跳,並由其中一人帶唱。 當地波里馬拉菲勒索(Boli-malaafath Neshun)舞的意思,是過去傳統的女性貢獻禮物給蘇丹的過程。所以表演者是清一色年輕貌美的妙齡少女,這種舞蹈也是在特別節慶中的壓軸秀。24位穿著華麗的表演少女,她們隨著婉約的歌聲舞動著,隊形也不斷地發生變化,由互相平行變為兩個圈、三個、四個,一直到六個圈,其中一位穿著傳統服裝的少女,手裡拿著裡面藏著獻給蘇丹禮物的花瓶或盒子,上面蓋著一塊漂亮的絲巾,舞向蘇丹並獻上。1968年後,這種獻禮的舞蹈儀式已經被取消了,但是這種舞仍然被當地婦女們忠實的保留了下來。 這裡還有一種流行於20世紀夏姆蘇丁三世蘇丹時代的蘭吉瑞(Langiri)舞,是學生們在晚會中表演的24人團體舞蹈,跳舞的人全部都是小男孩,他們穿著花短裙的衣服,領子上也圍著和裙子同樣顏色的領巾,每人兩手各拿一根2尺長、頂端繫著彩球的木棍子,時而飛舞,時而互擊,時而輕輕敲打著,鄰近3人配合鈴鼓聲拍出節奏。這項舞蹈的時間很長,有時需要用6、7首歌曲來配合。 瑪法泰勒修(Maafathi Nes-hun)舞全部都由女性表演,舞步動作與蘭吉瑞舞相似,由兩排各10位穿著傳統服裝的年輕女孩表演,她們手執一根2尺長、尾端繫著一朵花的繩子,隨著鼓聲和音樂揮舞著花繩,時而滑動,時而停滯,在不同的隊形中舞動空中花朵,使人眼花撩亂,為時達30分鐘之久。這雖然是一種慶典舞,但在現在的舞台秀上也看得到。 班德雅吉紋(Bandiyaa Jehun)舞可能是由印度水壺舞改編而來,表演者清一色是年輕女孩,她們左臂抱著一個金屬水壺,用戴著金屬環戒只的右手四指,輕輕地拍打著壺底,使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到了今天,這種舞蹈歷經修改,已失去當年原貌,但是節奏較以往更趨緊湊。 卡德哈瑪利(Kadhaa Maali)舞,是好幾個世紀以前就存在的民族舞蹈,現在僅流行在馬爾地夫南部各礁島,這是一種驅邪魔、疾病和魔鬼的儀式,參與的是30名舞男,他們穿著不同顏色不同款式和戴著帽子的服裝,每人手中各拿著一個銅碟和一根小銅槌敲打著,在晚禱後開始繞島作午夜行走,要連續舉行三個晚上,最後一晚行走完畢後,各個行業和團體都會來到集會現場,大家一起跳舞,展示自己的舞技。 加奧迪拉瓦(Gaa Odi Lava)舞是石頭和船隻舞的意思,這是馬爾地夫人在完成某種體力繁重的勞動後,為了表達內心的欣喜而採用的一種表演歌舞的形式,它最初是流行在1620至1648年穆罕默德•伊馬杜丁一世(Mohammed Imadudeen I)統治時期。當時是為了保護馬累不被海水侵蝕,蘇丹決定在馬累周圍修建一圈防波堤,因此將築堤工人分成若干個「Odi」(船隻的意思),以便從各珊瑚島向馬累運送珊瑚石。防波堤完工後,人們非常興奮,為了表達完工後的喜悅心情,各個「Odi」的民工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晉見蘇丹。自此,Gaa(石頭)和Odi(船隻)這種音樂形式便告形成。 在從前蘇丹統治時期,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他分派的任務一經完成,參與這項工作的人們就要步行到蘇丹王宮前的廣場上舉行慶祝儀式。這些慶祝的人們一邊行進,一邊跳起一種名為迪古馬古內昆(Dhigumagu Negun)的舞蹈。在行進時,每一位舞蹈者手中都各執一根特製的木棒,分成兩排,邊歌邊舞,並列而行。到達王宮前的廣場後,歌聲節奏加快,人們邊唱邊舞,最後在一個特製的容器四周圍成一個大圓圈。容器裡裝滿了金銀錢財,是蘇丹給歌舞者的贈品。將這個容器取走叫做達菲內昆(Dhafi Negun),這是歌舞者前來獻藝的主要原因。 丹迪傑恆(Dhandi Jehun)是一種在各環礁進行表演的音樂形式,它集歌和舞在一體,且有多種不同的形式,非常有趣。所有表演者全部都是男子,大約30人一組,每組單獨進行表演,每次表演約持續一個小時左右,無論在白天、晚上、平時、節日或是在慶典之時,都可以進行表演,是馬爾地夫民眾非常喜愛的一項娛樂方式。通常是採用塔拉歌曲或烏巴(Unbaa)歌曲,歌手在領唱的帶領下放聲高歌,雙腳踏著歌曲的節拍,邊唱邊舞邊行進,有時為了增強氣氛,還增添2名圓鼓手或小鼓手尾隨隊伍後面,邊打鼓邊走,非常熱鬧。 舞蹈時,每位舞者手中都拿著一根長約一公尺的木棍,他們必須與其對面而坐的伙伴用手中的木棍相互用力擊打,使其根據音樂的節拍發出有規律的聲響;同時,他們還要隨著歌曲和木棍擊打的節奏邊唱邊跳持續約一個小時左右。這些舞蹈者並沒有穿任何特製的服裝,但在一些特別指定的表演中,他們會穿著統一的服裝,通常是馬來群島土著人所穿戴的圍裙、T恤、白頭巾、白色風衣,腰上還繫著一條漂亮的腰帶。 法蒂甘杜杰恆(Fathigandu Jehun)是一種傍晚時分在舞台上表演的音樂。一伙男子或某一個坐在觀眾席上的人,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起舞,每一位舞者兩隻手分別持著兩塊長約6吋的小竹板,表演時,他們的竹板會互相碰撞,使它發出輕快的節奏聲,並要隨著音樂和歌曲的曲調,盡情地施展他們的表演技藝。在整個表演的過程中,有一位鼓手在不停地敲打著錫製的器皿,還要作為歌手,為舞者領唱。在整個表演中,歌曲通常取材自史詩,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歌曲是布魯尼萊瓦魯(Burunee Raivaru),敘述的是一位蘇丹尋覓妻子的故事。
曆法與節慶
馬爾地夫實行公曆和伊斯蘭教曆兩種曆法,伊斯蘭教曆屬於陰曆的一種。公元639年,伊斯蘭教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為了紀念穆罕默德於公元622年率穆斯林(回教徒)由麥加遷徙到麥地那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決定將這一天定為伊斯蘭曆紀元,並將伊斯蘭教曆命名為「希吉來」,阿拉伯語為「遷徒」之意;以阿拉伯太陽年歲首(公元622年7月16日)為希吉來曆元年元旦。 伊斯蘭教曆以月圓月缺一輪次為一月,歷時29日12小時又44分2.8秒。月亮圓缺12輪次為一年,歷時354日8小時又48分33.6秒。單數月份為1、3、5、7、9和11月為「大建」,即大月,每月為30天;雙數月份為2、4、6、8、10為「小建」,即小月,每月29天;12月平年為「小建」,即29天,閏年為「大建」,即30天。這樣,平年為354天,閏年為355天,伊斯蘭教曆不設閏月。 此外,伊斯蘭教以30年為一周期,每一周期的第2、5、7、10、13、16、18、21、24、26和29年,共11年為閏年,另19年為平年,平均每年為354日8小時又48分。公曆年平均天數為365日5小時又49分,伊斯蘭教曆比公曆一年少10日21小時又1分,每2.7個公曆年,伊斯蘭教曆就少1個月,每32.6個公曆年,伊斯蘭教曆就少一年。由於伊斯蘭教曆每年比太陽年約相差11天,因此平均每32.6年要比公曆多出一年,公曆2008年為伊斯蘭教曆的1428年,其計算方式為2008-622+[(2008-622)÷32.6]=1428。 伊斯蘭教曆對晝夜的計算,是以日落為一天之始,到第二天日落為一日,通常稱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晝在後,這樣構成一天,與農曆不同。伊斯蘭教的星期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和土)法(與日本相同),逢金曜即陽曆的星期五為「主麻日」,穆斯林在這一天要舉行「聚禮」,即集體禱拜的意思。這種伊斯蘭教曆自創造至今,已有1386年的歷史,如今仍係伊斯蘭國家紀年和全世界穆斯林的通用宗教曆法,馬爾地夫也是採用這種伊斯蘭教曆。 在主要節慶日方面,大體可分為與宗教有關、與歷史有關、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的各種儀式等三個個種類。與宗教有關的節日主要的有聖紀日(Brithday of the Prophet Muhammed),就是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這是所有宗教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這個島國的最隆重節日,時間為伊斯蘭教曆第三個月的第12天。 升天節(Ascension of Muha-mmed)是紀念穆罕默德從麥加旅行到耶路撒冷,並在那裡升天的節日,時間為伊斯蘭教曆第七個月的第27天。 齋戒日(Awal of Ramadán)從伊斯蘭教曆的第九個月第一天開始的30天內,穆斯林從黎明到天黑禁止用餐,天黑後才能進食。齋月的起迄時間每年都不一樣,完全要看月亮的周期。也就是說,它以新月亮的開始為起點,到下一輪新月亮的開始才告結束。在齋月期間,餐廳一般白天都關門歇業。 宿命之夜是在伊斯蘭教曆的第九個月的27日上夜,穆斯林認為這是宿命之夜,信徒們在這一夜要向真主阿拉祈求今後一年的恩賜。 開齋日(End of Ramadan)在伊斯蘭教日第十個月的第1至第3日,是穆斯林們的開齋日,人們慶祝齋戒月的結束。 祭祀節在齋戒日結束後的第70天舉行,即伊斯蘭教曆的第十二個月的第10至12日,是穆斯林們的祭祀節,在這個節日裡,信徒們向真主阿拉獻祭,讚美真主阿拉的崇高和偉大。 星期五(Friday)是馬爾地夫穆斯林每週最為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所有的穆斯林全部都要去清真寺做禮拜,一般從中午12時30分開始,並且全國的政府機關和學校,每個星期五定為例行假日。 與歷史有關的節日與宗教雖然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慶祝活動中也都充滿了宗教的氣氛。這些節日主要的有驅逐葡萄牙侵略者紀念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日第三個月的第一天。1573年,馬爾地夫起義獲得成功,將葡萄牙侵略者驅逐出境,結束了葡萄牙人在馬爾地夫長達15年的統治。為了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國內舉行有隆重的紀念活動。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在公曆的7月26日舉行,慶祝1965年馬爾地夫獲得獨立。 國慶日(National holiday)在公曆的11月11日,是為了慶祝1968年11月11日馬爾地夫宣告成立共和國。 馬爾地夫的新年(New Year)是每年公曆的7月16日,但是馬爾地夫也通行公曆1月1日的元旦,和公曆1月31日的伊斯蘭教曆新年(Islamic New Year)。在慶祝新年期間,人們打扮一新,穿上華麗的服飾,吃著真主阿拉賜給他們的佳餚美食,並出門向親友問候拜年,並到清真寺去舉行禱拜,誦讀可蘭經。 在定期或不定期的節日方面,主要的有12月29日的加堯姆總統華誕,屆時全國各島熱烈慶祝,來自各種不同職業的人們,手挽著手,肩併著肩,在各島嶼的中心廣場上載歌載舞,祝福總統生日快樂。 漁人節在每年公曆的12月10日舉行,這是深具當地色彩的歡樂大節慶。馬爾地夫的經濟命脈一為觀光旅遊業,另一個就是漁業,因此漁人節在這個島國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慶。在漁人節的當天,全國的人們不但要舉行熱烈盛大的慶祝活動,還要選出一位在本年度中,對國家漁業經濟貢獻最大的漁民,並且加以表揚。
國防力量薄弱
馬爾地夫的國防政策是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為出發點,奉行獨立自主方針,並堅持量力而為,適度發展建軍的理想,積極發展本身的國防力量,現在國家每年國防預算大約只有5000多萬美元左右,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8.8%。 由於島國面積小,人口少,所以軍事力量也非常薄弱,全國沒有陸軍、空軍和海軍,也沒有警察和海上巡邏隊,只有一支準軍事性質的國家安全衛隊(the National Security Guard),它既是陸軍,又是海軍,同時還是海上巡邏隊和警察,軍警合一,一軍多用,構成了今日馬爾地夫軍隊的最大特色,也使馬爾地夫國家安全衛隊成為今日世界上最奇特的軍隊之一,不但要承擔維護國內安全、防止領海水域非法捕魚和走私等重要的任務,並擔負著國防、總統警衛、移民出入境管理、邊境控制、情報、諜報、組織民防和警察等有關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等方面的任務。 在國防體制方面,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他可通過國防部對軍隊實施垂直的控制和指揮,在緊急情況下,總統也可以直接向國家安全衛隊總部下達命令。國防部則是內閣的直屬機構,下轄國家安全事務部、警察總署和出入境移民局。 國防部是馬爾地夫最高層次的國家安全機構,同時也是國家安全衛隊一切作戰和訓練事務的主管機構。國防部長現在是由總統兼任,另設一名由軍人出任的國防與國家安全國務部長。 現在馬爾地夫的國家安全衛隊總部設在首都馬累,設司令和總參謀長各一人,其中的司令也是由現任總統兼任,擁有將軍軍銜;最高執行長官為總參謀長,為准將軍銜。 目前馬爾地夫國家安全衛隊一共只有1500名左右兵力,其中男性軍人佔96%,其他是女性軍人。有很多軍官分批派往印度接受各種類型的現代化軍事訓練,並購置了各種新式的中輕型武器,如各種型式的步、機、手槍,小口徑火砲、小型艦艇、直升機、巡邏機和電子通信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