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茲德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亞茲德(Yazd)是伊朗中部亞茲德省的省會,也是伊朗中部腹地的一座歷史古城,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1272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前往中國途中,曾經到過此地,他在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曾詳細地介紹了這裡美麗的風光,並將它稱之為「壯麗的亞茲德城」。 這座城市建於公元5世紀,由於當時薩珊王朝以拜火教為國教,亞茲德就成為薩珊王朝最大的拜火教中心,教徒們常聚集在這個城市禮拜聖火,「亞茲德」一詞在古波斯語中就是「禮拜者之廟」的意思。 由於地處偏遠的荒漠中,與外界相隔絕,因此使它在歷史上曾免於多次戰亂。甚至在蒙古軍東征時,伊朗有很多城市都毀於蒙古人的鐵蹄之下,但是亞茲德卻能安然無恙地躲過戰火,始終能保持著它獨特的地貌和人文風格。這個城市真正興旺於薩珊王朝時期,在歷史上,因為這裡位於中亞和印度貿易路線的交叉點上,所以經濟非常繁榮,幾個世紀以來,都以生產美麗的絲織品而聞名。 絲路在過去是歐亞大陸上最重要的經濟動脈,但是自從西方的航海大發現後,絲路的重要性就日益下降,大帆船時代取代了過去的駱駝商隊,亞茲德也不再有駱駝客到訪。當7世紀伊朗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這裡就成為瑣羅亞斯德教信徒的避難所,他們紛紛從附近省份逃到這裡繁衍,並成為他們的聖地之一,以及最後的據點。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2分、北緯31度53分,坐落在希爾山東北麓海拔1120公尺的盆地中,約有50萬人口。這裡的氣候係屬完全沙漠型,最冷的2月份平均溫度為6.3℃,最冷時可低至-12℃;7月份平均氣溫為33.2℃,最熱時可高達41.8℃,夏季氣候十分炎熱,利用古代所築長10公里的地下水道,將灌溉及飲用水從錫爾克山引進。 當地在工業方面,從薩珊王朝起,這裡一直以美麗的絲織物著稱,在後來的時期,只有卡尚和伊斯法罕的絲織物可與其匹敵。現在這裡仍然是主要的絲織中心,市內有精紡廠、織布廠,它所生產的手帕、頭巾、桌巾、地毯和掛毯等織品,仍然一支獨秀,一直是伊朗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淨化過濾水設備廠。市郊有銅廠,有採礦和採石活動。四周市郊農業活動忙碌,種植有小麥、大麥、棉花、油籽、水果、開心果、杏仁和蔬菜等。 在交通方面,市郊有一座機場,有班機往返國內各主要城市間。並有鐵路通往東南面的札蘭德(Zarand)、克爾曼至舒爾加茲,或經由錫爾詹(Sirjan)、塔羅姆(Tarom)、荷姆茲甘(Kormozgan)至阿巴斯港;或通往西北面的梅博德、伊斯法罕、卡尚、庫姆至德黑蘭,再轉往大不里士,可進入土耳其。在公路交通方面,往西北經納因,可通伊斯法罕;往東南可達克爾曼和阿巴斯港。 亞茲德的建築極具特色,全市的基本顏色就是一片純粹的黃色,大部分的房屋由土坯泥磚築成,外附泥漿,上有風塔。少數有錢的人家都擁有小花園,庭院裡的葡萄和石榴結實纍纍,有一些還越過磚牆延伸到人行道上,行人一伸手就可摘到。這些石榴大得驚人,有的甚至長得跟日本富士蘋果一樣大。葡萄也是渾圓飽滿,又黑又大。在沙漠綠洲上的亞茲德泥土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卻富含養分。 市內最有特色的建築就是風塔,它高高地聳立在建築物的頂端,是中東沙漠地區流傳了數千年的空調方式,讓高空中的涼爽微風可以藉著風塔而流入室內。這種風塔是一種降溫設計,它可以捕捉到絲絲涼風,直接把冷空氣導入室內,不用空調,也無需高科技,是非常簡單的綠色環保製冷換氣系統,因此亞茲德又被稱為「風塔之城」。此外,亞茲德是沙漠性氣候,除了熱外,水源更是非常重要,當地居民的祖先頭腦非常聰明,竟能開發出一種地下水渠系統,稱為Ghanat,也就是我們稱說的「坎兒井」。 這個城市因為有不少觀光客前來參觀,因此也建有一些旅館供遊客選擇。市內沒有五星級的豪華大飯店,最有名的旅館是三家四星級大飯店。其中的國際大飯店(International Hotel),是當地最好的一家宿處,擁有61間幽雅的客房,以及餐廳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地址:10th Farvardin Ave., Yazd, Iran。電話:+98-351-6229400-7;傳真:+98- 351-6229449。 薩費埃大飯店(Safaieh Hotel)也是當地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並係市內最大的飯店,也有最好的服務設備和對客的熱忱,擁有93間高級客房。地址: Shahid Fallahi Ave | Aboozar Sq., Yazd, Iran。電話:+98-351- 8242812~5;傳真:+98-351- 8242811。 蒙希爾馬馬萊克花園飯店(Moshir-al-Mamalek Hotel Garden),也是當地有名的飯店,屬四星級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擁有 46間精美的客房,以及餐廳、游泳池和花園等服務設備及賓至如 歸的待客熱忱。地址:Enghelab Ave., Yazd, Iran。電話:+98-351 -53111;傳真:+98-351-53111。 當地有許多古蹟景點可供參觀,寧靜塔(Tower of Silence)位於距離舊城區南郊約5.5公里的山頂上,是兩個孤零零火山口似的石塔,也是瑣羅亞斯德教舉行天祭的地方。教徒們相信,人死後靈魂就會離開肉體,所遺留下來不潔的屍體會污染大地、水源和空氣等光明的物質,不論是土葬或是火葬,都是不被允許的。按照古老的傳統,教徒在往生後,親人會在寧靜塔的山麓下舉行儀式加以弔念。紀念儀式結束後,僧侶會命令兩位穿著一身素白的搬運工,將遺體搬運到山丘頂上的寧靜塔中,接著將死者身上的衣物全部脫掉,象徵著人是赤裸地來到今世,死時也是赤裸裸地離開人世。僧侶一邊朗誦阿維斯陀中的禱詞,以召喚天使引導死者的靈魂;一邊觀看兀鷹從天而降,啄食屍體的過程。眼球通常是兀鷹第一個啄食的目標,僧侶可以從左眼或右眼的順序來預卜吉凶。等到數日後屍體被兀鷹清理成白骨後,再由僧侶收集起乾燥的殘骸,置於寧靜塔中央的大坑中。這種陋習在1960年代已被伊朗政府明令禁止,現在往生的教徒是埋葬在以水泥砌成的密封石棺中,或用火葬,以防止屍體污染大地,寧靜塔附近的瑣羅亞斯德墓園迄今仍在使用中,並且管理得很好。 道拉特阿巴德花園(Dowlat Abad Garden)是市區裡的最大花園,園內有一長串噴水池,在夏季時泉眼會流出潺潺清泉,周遭種有朵朵豔麗的玫瑰花,是曲型的天堂波斯式花園,與眾不同的是花園裡有一座高33公尺,全伊朗最高的風塔,塔前淺淺的水池倒映著長長的塔頂,另有一番風情。這座花園建於18世紀,裡面種有多顆高大的老樹,樹蔭下的一張張木質躺椅上,躺著不少休憩客。 恰克恰克(Chak Chak)也稱為Pir-e-Sabz,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地,位於西北郊72公里處的達什特荒漠的山區裡,是伊朗瑣羅亞斯德教徒最重要的朝聖地,裡面供奉有三支聖火和瑣羅亞斯德的畫像。傳說在7世紀阿拉伯人來襲時,薩珊王朝的軍隊被擊敗,末代國王伊嗣埃三世帶著王室成員一路向東奔逃,途中被刺客殺害,二公主則逃到恰克恰克,遇到敵人圍剿和缺水,公主向神禱告後,山泉卻奇蹟般出現,整個山崖也同時裂開成為隱蔽處所,使二公主成功地避開了敵人,而山泉滴落之聲,也就成為今日的「恰克恰克」地名。遊客們來到這裡,爬上些許陡峭的山坡階梯,進入1400多年前的拜火教聖壇,洞內雖然黑暗,但燃有一堆熊熊火光,並且從未熄滅過,越發增添了濃厚的神秘氣氛。 星期五清真寺(Masjed-e Jameh Mosque)建於15世紀,是伊朗伊斯蘭式建築,寺內布置簡單尊嚴,並無明顯翻修的痕跡,顯得分外幽靜樸實,正殿下方是當地毛拉(Mawla)講經和宣達政令之處,龕上的瓷磚飾有真主阿拉和12位伊瑪目的名字。此寺有兩座高達52公尺的叫拜塔,是伊朗國內最高的叫拜塔,入口木製大門裝有閃亮的金屬,在陽光照射下,美麗炫目。 水博物館(Water Museum)建於2000年5月,位於亞茲德市集之旁,館內的展示品,主要是將沙漠地區的坎兒井輸水系統的挖掘裝備與工具和過程與方式、歷史文件、還有貯水容器和模型等,完整地呈現了伊朗沙漠地區水資源的如何運用,特別是詳介「坎兒井」的地下輸水系統。 在離開市鬧區的道路旁,會出現一排隆起的小土丘,活像沙漠上被裝上一道拉鍊,這就是稱之為坎兒井的古代灌溉系統,據說是古代礦工在挖掘礦坑時無意中所發明。這些小土丘的下方,是一條綿延達數十公里的地下水道,一直貫通到沙漠高山的峭壁中,導引出山脈下方水位較高的地下水層。小土丘就是一個個垂直通往地下水道的垂直井,目前中東沙漠地區雖然也興建不少現代化的輸水灌溉系統,但是坎兒井仍然在沙漠綠洲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統計現在伊朗全境至少還有5萬個坎兒井。 冰塔(Ice Tower)的波斯語稱為雅克恰,外觀像個圓錐體。冰塔牆厚達兩公尺,其材料成份是用石灰、蛋白、砂、黏土和山羊毛等混合成的灰泥為原料,所築成的儲冰空間,並利用特別的形狀及建材,與坎兒井和風塔併用,對較長期維持冰溫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