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基托斯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伊基托斯(Iquitos)是國內最大洛雷托大區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境內亞馬遜熱帶雨林區最大的城市,人口約28萬5000。它的位置在秘魯東北部亞馬遜河上游的沖積平源上,也就是在南緯三度四十五分、西經七十三度十五分處,孤獨地矗立在利瑪東北1320公里的熱帶叢林正中央,是國內最大的河港,也是亞馬遜河上的第二大港,只次於巴西的瑪瑙斯(Manaus)港。這裡東距大西洋3700多公里,小海輪可以溯流而上直達此地,是世界上海輪深入內陸最遠的河港。這裡也是秘魯江防艦隊的基地。

這座城市建於一八六四年,城名取自當地印第安人部落的名稱。一八八○年代,這裡因橡膠業興隆而成為繁忙的轉運港,當時美國人查爾斯.古德伊爾發明了天然橡膠硫化法,歐美各國大批冒險家蜂擁到此地,瘋狂地掠奪附近的橡膠資源。在短短的時間就出現了二十多家橡膠公司,專門收購生膠,然後用汽船運往國外銷售。外國和秘魯本國的橡膠商人,施用武裝人員在熱帶叢林中追捕印第安土著人充當勞力,並遠從巴貝多販運大批黑奴來填補勞力的不足。各國橡膠商碰到橡膠樹,就在上而做記號,表示它已有主人。當時這裡有兩類橡膠樹,一類較名貴,開採者便採用目前世界各地仍然沿用的割膠法;另一類是價值較低的膠樹,開採者就直接將膠樹砍倒,從上到下割開很多口子,使膠汁一次全部流盡。這種殺雞取卵的採膠方法,使這裡豐富的橡膠資源很快遭到嚴重破壞。到了一九一二年,當東南亞地區從亞馬遜熱帶雨林區移植的橡膠樹開始大量生膠時,伊基托斯林區的橡膠業則一落千丈,幾乎銷聲匿跡,經濟開始衰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這個城市經濟開始復甦。神秘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區蘊藏著種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伊基托斯所在的洛雷托大區,幾乎全部被森林所覆蓋,有開發不盡的森林資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這裡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全國石油總產量的三分之二產在洛雷托區。所以這個城市又成為亞馬遜地區石油開發中心,秘魯石油公司和外國石油公司以這裡為基地,在大片森林區裡進行勘探和開採。秘魯中央政府和洛雷托區達成一項協議,石油秘潤的百分之十將撥給地方使用,作為伊基托斯的發展基金。

在對外交通方面,這裡沒有公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飛機和客貨輪。在十八世紀,從利瑪前來的行程,要先繞過一整個南美洲北部海岸,到達巴西的亞馬遜河口後,再溯河而上,航程長達七千哩。現在交通便捷多了。航空方面,郊區有一座國內民航機場,有定期班機往返於境內各主要城市;從首都利瑪塔乘搭弗奧塞航空公司班機到此地,約需1.5小時。在河運方面,貨輪可以沿亞馬遜河直通大西洋,客輪可以通往巴西。在市內交通方面,由於路面不平,路況較差,因此機車特別多。隨著近年來觀光事業的發展,由郊區民航機場通往市中心區的馬路修築得比其他地區好。

市容仍舊簡陋,市內僅有的數幢現代化建築物也均屬銀行、石油公司和觀光大飯店所有,街上商店面積不大,商業活動更少,但是旅館卻不少。最大的是亞馬遜納斯(Amazonas)大飯店,有120間客房,設備比較齊全。圖瑞斯塔斯(Turistas)大飯店共712間客房。還有一些觀光飯店位於市郊的熱帶雨林區中,較為出名的有亞馬遜叢林(Amazonas Jungle)飯店、亞馬遜狩獵(Amszon Safari)飯店和雅納莫諾小屋(Yan amnon Lodge)等。市內餐廳的菜餚,是以淡水魚為主,最有名的一鄉土菜是用亞馬遜河長達三公尺的拜捷魚烹調的料理。

這個城市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煙波浩渺的亞馬遜河自南向北在城市附近流過,兩岸迷人的景色、變化萬千無邊無際的熱帶雨林,充滿了神秘色彩,吸引著大批來自世界各益也的遊客,從而使這裡成為秘魯東部旅遊中心。市中心廣場四周有許多「橡膠熱時代」所建的現代化建築,尤其是有西班牙馬賽克磁磚的建築最值得一看。當年做橡膠買賣暴發起來的巨商,用輕得來的金錢蓋起了這些豪華的房子,建築材料多從歐洲運來。廣場旁邊的埃菲爾鐵屋也是那個時期整體從法國運來的,這座鐵屋是由馳名世界的巴黎鐵塔設計師埃菲爾(Eiffel)設計和建造的。

伊基托斯還是秘魯東北部的木材集散中心和農業區,河岸的木材場,從河中直接接受木材,順著河流轉運出去。河流兩岸是肥沃的沖積平原,河灘上隨處可以看到一片片嫩綠的麥田。據說每年枯水季節,居民都在河灘上直接種稻,種後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長。由於土壤非常肥沃,每公頃能收稻穀三千公斤。如果汎期提前到來而淹沒稻田,則顆粒無收。亞馬遜地區年產的五萬噸穀幾乎全部都是這樣種植出來。這裡除了適宜種稻、甘蔗和蔬菜外,還有大片的林區適宜種油棕。

這個城市設有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十多家,開發了許多誘人的旅遊區和旅遊項目。在郊外的熱帶叢林中,住居著基巴羅族、亞克亞族、西比波斯族、克卡瑪斯族、歐瑪克瓦斯族以縮小人頭技術聞名的西巴洛斯族等幾十個印第安部落。從伊基托斯搭乘小舟訪問這些部落,可用物品和他們交換樸素的民俗藝術品。

基斯托科查湖位於城南十六公里,湖四周被一大片森林包圍。岸上層層的樹林和湖中藻類交相掩映,一片碧綠,令人賞心悅目。湖邊設有一所林區動物標本陳列室,還建有一個別開生面的動物園。從外表上看這裡顯得非常寧靜,但是走進枝繁葉茂的樹下,就會發現養著鐵籠中的各種熱帶禽獸和水池中飼養的皮拉尼亞魚,一尺多長的大鸚鵡,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漫步,大搖大地走到遊客面前討食。喜歡漁獵的觀光客可以穿越密林去狩獵,或是乘坐快艇馳騁在河上,用尼龍絲網捕魚。還帶有幾分驚險,在河流交匯處用帶倒剌的投槍捕獵派切魚,這種魚體長約兩公尺,重約130公斤。用魚槍投中後,可以放開連著魚槍的繩索,然後不時向後拉拽,待魚筋疲力竭時再拉上船,由於派切魚易於捕撈,且魚肉味道鮮美,所以曾一度被捕撈而瀕於滅絕。現在當局已經在基斯托科查湖上開闢了養殖場,以便保存魚種。

坐在汽艇上周遊亞馬遜河是件有趣的事,可觀賞到貝連(Belem)地區的水上人家。這些建在竹筏或木樁上的住家,洪水期一到便會浮上來。此地雖不甚清潔,但卻是伊墜托斯的一處郊外居民點,有「貧窮的威尼斯」之稱。居住在熱帶雨林內的地的農民、漁夫和樵夫等會定期將他們的物品攜帶到這裡相互交換。天將破曉時,很多竹筏和獨木舟會聚集在這裡,船頭點著油燈,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聖安德烈斯村位於伊基托斯西面12公里的熱帶雨林中小河旁,全村只有18戶人家,共有200多名村民,他們過著半原始的生活,以漁獵及採集野果為生,農業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捕魚雖然已經改用尼龍網,但打獵還靠弓箭和土槍。他們所使用的土槍別具一格,圓木中間掏空,頂端有很小的洞眼,裝上一枝削尖長約十公分的竹籤,籤頭塗有麻藥。用時只需把槍頭對準獵物,猛吹一下,藥籤立即飛出,而且準確度驚人,幾乎百發百中。

這裡的村民,一般頭戴羽毛編的帽圈,臉上畫著不同的黑色圖案。男人上身赤裸,小身穿帶有花紋的短裙;女人無論老婦還是少女,一律都穿著從肩到膝蓋的筒形衣裙。短裙和連衣裙是用樹皮縫製的,不能洗,穿到不能再穿時就扔掉。儘管村民們已經接觸到現代文明,但他們常年累月養成了習慣,不願放棄他們祖先遺留的生活方式。

在村子附近有一塊平坦的高地,這裡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木屋,佔地面積約五、六十平方公尺,從地面到房脊高約七公尺。這種遠離村落的獨立屋是村民們求神問卜的場所。每星期二、五晚上,問卜者在法師的帶領下,在屋中舉行飲漿儀式,漿液是用一種爬藤植物熬煮而成的。當地人相信,喝下去後便會產生奇異的預卜幻覺和智慧。據秘魯知名學者奧雷略.米羅克薩達說,有人曾在飲漿後找到寶物,破獲盜竊案,以及找到叢林中朱蹤者等奇蹟。

每當有觀光客來參觀,村民們便會表演傳統的部族舞蹈,舞曲旋律極為簡單,貨奏樂器也很原始,最高級的是一支土造笛子,另一種打擊樂器也很獨特,一根一公尺多長的棍子,上面掛著獸骨、獸牙等硬物,把棍往地上一擲,嘩啦作響,極富節奏感。還有一種長形木鼓名叫曼瓜雷,是用硬木做成的,中間掏空,底部刻有輻射狀溝紋,能敲打出清脆響亮的鼓聲,聲音可以穿越密林,傳到很遠的地方。據說在夜深人靜的夜裡,鼓聲可以傳到三十公里外的地方,所以村民們也常把它當作通訊工具上,用一連串不同的鼓點,傳遞各種不同的訊息。上述幾種樂器相互配合,就可以演奏出節奏感很強的舞曲,村民們在樂曲聲中跳完舞後,就開始向觀光客兜售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多數是項鏈,是用果核、野豬牙齒、鳥喙、禽爪和魚骨等串連起來;此外,還有土槍和弓矢等。這些手工藝品雖然製作簡單粗糙,但樣式頗為別致。

這個港市附近的亞馬遜林區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天然動物園。據歐洲一些學者研究,這個熱帶雨林中有七百多種蝴蝶、三百種飛禽、六百種甲殼蟲、四百多種蜘蛛、四百多種螞蟻、二百五十多種爬蟲和大約三百八十種兩棲動物。此外,還有多種動物未被動物學家命名。亞馬遜雨林區裡沒有大象、犀牛、長頸鹿、獅子和老虎等大動物,成群活動的野狗就算這裡的獸中之王子。牠們生性凶殘,常常是幾百隻一起活動,就像是一訓練有素的軍隊一樣,動作協調,默契配合,有時甚至還會設下埋伏圈,待獵物靠近時突然發起攻擊。

這裡也有奇怪的兩棲類巨蜥,牠在陸上遭遇強敵時就假死,就是被吃掉尾巴或一、兩條腿,也紋風不動,當獵食者走開後,牠就速逃入河中。還有一種螞蟻晝伏夜出,一群螞蟻一夜之間可以把一片莊稼一掃而光。據說有一種約一寸長的毒螞蟻更可怕,羊只要被牠咬一口就會一命嗚呼。這種劇毒螞蟻死後,大量蟻屍可以聚集成一條藤,土著用它當繩子;還有一種螞蟻的卵產在樹種裡,樹種落地萌芽後,卵也發育為幼蟻,外出覓食。

亞馬遜雨林區裡的熱帶植物生長旺盛,密林中層高過一層的大樹,加上灌木、爬藤和花草,形成遮天蔽日的綠蔭大傘。密林的上空是火熱的陽光,而林中卻像夕陽西下灰暗的黃昏。這裡的熱帶植物更是千姿百態,有的植物的葉子像刀子一樣鋒利,有的長著長剌,如果不小心碰上後癢疼難忍。林中有一種樹名叫船槳樹,高達三、四十公尺,在靠近地面一公尺多的高樹幹上,會長出幾塊酷似大鳥翅膀的片狀物,厚度約五公分,質地堅硬,印第安人自古以來就用它作船槳。還有一種名叫伊拉帕伊的草葉子,約有一公尺高,極耐腐蝕,當地土人將它鋪疊在屋頂上防雨,在這炎熱多雨的林區,居然可以維持八年不腐爛。這裡還可以看到皮華約棕櫚樹,結的果實可以食用,每顆果實含兩千卡熱量,是林中一寶。葉子比芭蕉扇還大的象耳草,以及像竹笋一樣破地而出的紅色「螺旋花」等,都是此地獨有的植物。

在遍及亞馬遜林區的河流和湖泊裡,有一種有凶獵的食人魚名叫皮拉尼亞魚,長不過七、八寸,有的是桃紅色,有的是灰色。全身長滿了片狀魚鱗,口中有兩排鋒利無比的三角形尖齒。據說,人如果不憤落水而遇到皮拉尼亞魚群,頃刻間就會被吃得只剩下骨架,所以當地人畏之如虎。只要說一聲這一帶水域有皮拉尼亞魚,就比任何禁止泳的禁令都更有效。

從伊基托斯塔乘觀光遊艇航行半小時,就可以到達納奈河與亞馬遜河交匯處,咖啡色的納奈河水與暗黃色的亞馬遜河水截分流,彷復河中有一道無形的堤坎阻止它們匯合,這也算是當地的一大奇觀。據說每到汎期,亞馬遜河奔騰咆哮,而納奈河則依然潺潺而流,兩河兩匯處,常有成群的暗紅色或銀灰色的海豚跳躍嬉戲。

當遊艇駛入納奈河後,人們可以看到兩岸起伏的小丘,奇形怪狀的樹木,還可以聽見不知名的小鳥在林中婉轉歌唱,猛地會有一隻色彩艷麗的大鸚鵡從頭頂掠過。在途中,依林面水建在高大木椿上的獨立房舍和幾個撒網捕魚的漁民,鐺粗獷的林區增添了一絲田園氣氛。偶爾也可以看到岸邊有較大的村莊,河灘上三、五成群的人正在曬太陽,小孩子在岸邊戲水,年輕人則在河中遨遊。

遊艇航行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駛入納奈河的支流莫蒙河,這裡的河面比較窄,而且彎彎曲曲,兩岸到處可見拔地而起的巨樹高接雲天,直徑約五公分的粗大爬藤,從樹上懸垂下來,這是大自然給頑皮的猴子製造的天然運動器械;不知名的蟬類躲在枝頭吱吱鳴叫,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減輕酷熱給牠們帶來的煩惱。

在伊基托斯郊外的河流兩岸,可以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鋸木場。據說,亞馬遜林區至少有幾千種樹木可以用於工業、化學、醫藥和建築等行業。現在已經開發利用的有橡膠、植物纖維、油料、野生水果和各種木材,特別是做傢俱用的珍貴木材,多出口賺取外匯。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