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利物浦(Liverpool)是英格蘭西北部城市,坐落在曼徹斯特西部默西(Mersey)河入海漏斗形河口僅半哩寬的最狹窄處,是英國的第二大海港,也是英格蘭數一數二的工業重鎮,市區有一百六十萬人口,包括近郊衛星市鎮的大都會區在內,則有二百八十萬人口。

這個港都在一二○七年時,就由英王約翰批准成立,但是中世紀發展緩慢。到了一六六○年,才發展了沿海貿易。一六六七年安蒂洛普號船從拉丁美洲滿載而歸,才使城市的重要性大增,在以後的七十年間,對美洲商業的快速拓展,使利物浦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港。當時利物浦不但是英格蘭和愛爾蘭貨物來往的貿易港,並且從美洲輸入煙葉和砂糖,印度的棉花也在此進口。

十八世紀末,沿河建起五座碼頭,港口面積超過倫敦。一八三○年與曼徹斯特之間的鐵路通車,成為重要的鐵路中心。十九世紀下半葉,許多郊區市鎮併入,碼頭擴充後長達十一公里,使利物浦成為一個頗具規模人口已達七十萬的大城市,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由於利物浦經濟命脈的海運業受到世界性不景氣的嚴重打擊,,因此地位一落千丈,連帶各行業也受影響而一蹶不振,成為現在英國最貧窮城市之一。

利物浦的對外交通相當方便,在市區南方約十公里處,有一座現代化民航機場,有民航班機和國內各大城市營運,每天飛往倫敦的班機約有五個班次,航程約一個小時可達。

海運最為方便,由這裡啟航的船隻,可以和國內外各大港口通航,但因利物浦港的潮起潮落相差達十公尺,因此不適合大型輪船停泊,所以當地人民就在沿岸興建了許多船塢(Dock),再利用閘門調節水位,因此在長堤碼頭的北端,設有本港最大的船塢群,專供外國貨船停泊,尤以亞力山卓船塢,設有無數倉庫,其中煙草倉庫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冷凍倉庫,經濟價值極高。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棉花進口港,在默西河的長堤碼頭上方有座長達八百公尺的浮棧橋,堪稱世界上有數的大棧橋之一。利物浦還有運河經由伯明罕通往泰晤士河,另外有運河和亨伯河上游相通,並有海底摩斯隧道連接對岸。

陸上對外交通以鐵公路為主,鐵路乘客可以在尤斯頓站搭車,每天有十六次班車向東南開往倫敦,車程約二小時四十分可達;也有對號快車行駛,車程時間可以縮短。公路交通也很便捷,有高速公路、長途巴士對外營運,班次也非常密集。

市區交通相當方便,公車總站設在市區中心中央車站的東北方,有許多路線在市區和郊區間形成密集的公車交通服務網,在市內各書報攤上,都可以買到十格的公車票。當地的計程車是觀光客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服務品質良好,費用比倫敦便宜。

利物浦多數市民賴航海業為生,還有很多利物浦的居民都定居在河對岸柴郡,早期只默西河的輪渡,一九○三年通鐵路,一九三四年一條隧道相通之後,兩地交通更為方便。市區和大街距離港口大約只有一公里半,因此帶有濃厚的港都氣息,觀光客也很多。

市內有不少現代化大飯店,多係高級觀光旅館,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兄弟(Adelphi)大飯店,位於中央車站和公車站之間,交通非常方便,是利物浦最好的國際觀光旅館之一,擁有三百六十間高級套房,有餐廳、酒吧、咖啡廳和購物街等服務設備。大西洋塔(Atlantic Tower)大飯店,也是高級觀光旅館之一,擁有二百二十六間套房,在晴朗的天氣裡,人們在套房裡可以眺望港口的美麗景致。假期酒店(Holiday Inn)位於市中心區,離車站、市場、郵局和碼頭都很近,有一流的服務品質,擁有二百七十三間高級套房。聖喬治(Santa George's)大飯店的位置在菩提街車站(Lime Street Station)前,是一級的觀光大飯店,有一百五十五間套房。此外,還有沙佛茲伯(Shaftesbury)和利物浦城(Liverpool City)等,也是設備良好的觀光大飯店。

這個城市也有許多餐廳,在觀光旅館內多附設有豪華餐廳,市區內也有很多高級餐廳、並有許多小食店和速食餐廳。喜歡吃法國菜的人,可以到倆兄弟(Adelphi)餐廳,喜歡吃海鮮類的食客可以到奧爾(Oriel)餐廳或瓊斯(Jenny's)餐廳。當地還有三十多家很受歡迎的中國餐廳,因為這裡居住著許多富有的中國商人,不但他們喜歡吃家鄉的中國菜,利物浦當地居民也喜歡吃中國菜、喝中國酒,這裡無論是中國的廣東菜、江浙菜、福州菜和台灣菜,都非常受人歡迎。

在利物浦除了中國餐廳吸引大眾外,另外吸引人的是每星期四的足球賽獎券,由倫敦足球協會主辦,在每週四將中獎的獎金寄給購券人,每券五先令,幸運中了頭獎的,可得七萬五千英鎊,足以使中獎者立即成為富翁。

由於利物浦是一個貿易港,所以工-商業和進出口貿易業都相當發達。當地有許多輕工業、化學工業、磨粉工業和造船工業等。麵粉磨製是當地傳統主要工業,工廠沿著河邊發展已伸展到河對岸的柴郡,面海的運輸航站大廈,也堆積著數十萬噸成品。早期工廠都順著河緣碼頭發展,依靠著河流及至里茲之間的運河而輸送,現代化的工業多聚集在郊區。在進出口貿易方面,英國的紡織品、鋼鐵、機械類和化工品等,多係經由這裡出口;進口則以石油、穀物、礦石、糖、木材和紙漿等為主。市區有許多購物中心、免稅商店、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可以滿足遊客的購買慾。

利物浦也是一個學術風氣濃厚的都市,除了有不錯的博物館、美術館和五座劇院外,還有職業管弦樂團、合唱團和其他小型音樂團體,全市有一百七十多個初級中學、一百多個高中、三十個殘障學校;高等學校有利物浦大學、醫學院、珍藏不少名畫傑作的弗加藝術學院、四個師範學院、二十個成人夜間教育中心,以及商業、建築、藝術、工技學院等。其中的利物浦大學有三千五百多名學生,包括醫科、航海、建築、核子科學和文學藝術等。

這個城市的利物浦每日郵報,在威爾斯北、中部擁有很多讀者。當地的運動風氣很盛,利物浦和埃佛頓(Everton)兩支職業足球隊,非常有名。

利物浦華埠是英國最早建立的中國城,因此是海外老舊唐人街的縮影,坐落在諾爾遜(Nolson)街上,這是一條蕭條零落的破舊街道,大多數的建築物是百年老屋,並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曾受到炮火的侵襲,因此到處都可看到殘垣廢墟,一片髒亂。很多華僑儘管在華埠住了四十多年,但是生活還未融入英國社會裡,或許是束西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也可能是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使他們雖然已成為英國公民,但多數還是不把英國當作自己的國家看待;為了使自己的後代不忘「根」,大家就合力設置會所,設立中文班,在星期例假免費教授中文,好使自己的子女傳承中國人的習俗。

在唐人街內,目前仍保留著古老的中國會館「致公總堂」,它建於一八九○年,是全英國最早創立的中國會館,宗旨為愛國、愛鄉和促進中英友誼,據說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英國時,曾多次在館內商討革命大計,現在堂上仍掛著國父肖像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字匾。另一所四邑總會館創於一九○六年,是由一群旅英四邑(新會、開平、台山、恩平)僑胞所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組織發動僑胞捐獻救國運動,及購置會館以收容失業及老年華僑,現在館內藏有一幅康有為的親筆字匾,極為珍貴,據說是當年康有為逃難來英在此書寫的。

利物浦有很多地方吸引觀光客的注意力:亞伯特船塢(Albert Dock)是經過改建的最佳購物商場,喬治碼頭是許多觀光客遊覽停泊之處,同時也是航行的起迄點。靠近海邊的公車總站夾在皇家公民大廈、海關大廈和碼頭大廈之間,其中的皇家公民大廈(Royal Liver Building)有兩座塔,塔上鑲飾著兩隻鳥,稱為市民之鳥(Liver Birds),是代表利物浦的象徵。順著皇家公民大廈附近的河濱(Water) 路走,不久就可以到市政大樓,這幢建築由約翰。伍德所設計,始建於一七四九年,完工於一七五四年,後遭大火焚燬,一七九五年重新改建,圓形屋頂上塑有一座智慧女神像,現在是市長辦公室和市議會的會址。

聖喬治會館(Santa George's Hall)位於菩提街車站對面,一八三四年由年僅二十三歲的設計師哈傑• 艾姆斯所設計,於一八五四年完工。北側入口處有支撐陽台的美女像石柱,大廳的正北方有威靈頓紀念柱(Wellington Column),而其正前方有戰士紀念碑、維多利亞女王及亞伯特公爵的紀念像。一樓大廳的地板,是由兩萬塊紅磚鋪成,二十世紀迄今只公開過七次,平時為了嚴防受損,都以另一層地板鋪蓋著,大廳上還放著一架全市最大的風琴,只在重大演奏會或集會時才公開亮相使用。二樓是小音樂廳,有色彩調和的瑰麗浮雕石柱與華麗的天花板,令人激賞。

默西賽德國家博物館(Merseyside County Museum)建於一八六○年,它的位置在拜倫(Byron)街和威廉布朗(Willam Brown)街的交會處。這幢建築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到納粹德軍的空襲轟炸,現在只有正面仍然保持戰前的原貌,其他部分是戰後重建的。館內主要是展示與利物浦有關的歷史資料,如模型船、港區發展過程的圖片資料等,隔壁就是散心藝術美術館(Walker Art Gallery),館內展出的作品依年代陳列,由十五至十六世紀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畫家的作品,到十七至十八世紀寫實主義的佛蘭德斯派畫作、十八世紀印象派英國畫家特爾諾和十九世紀風景寫實派畫家康斯塔伯(Constable)等人的作品,以及十九世紀後半期利物浦派的代表作品。

利物浦大教堂(Liverpool Cathedral)的位置是坐落在希望街(Hope Street)南端的聖詹姆斯墓(Santa Jame's Cemetery)山崗上,遊客在教堂上,可以俯瞰全市景色。這幢哥德式的建築物,是英國宗教改革後唯一所建的一座國教大教堂。它建於一九○四年,以紅砂岩為主要的建材,地形為南北較長,裡面可以容納四千多人。可是這座大教堂迄今尚未完工,這是因為興建期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迫使工程在斷斷續續的情況下進行,但它一旦落成後將成為英國最具規模的最大教堂。

在大教堂附近,有一些十八世紀的建築,尤其在羅德尼(Rodney)街的更為華麗,其中一座建於一七九六年的維多利亞牧師住宅,英國最偉大政治家格萊斯頓就出生在這裡。格萊斯頓(William Eward Gladstone)出生於一八○ 九年十二月,蘇格蘭人後裔,是自由黨領袖和四屆英國首相,一八六五年大選在下院奪得領導權,他一八六八年至一八七四年的首任內閣,被認為是十九世紀表現最好的內閣;一八九二年組織第四屆內閣時,年齡已高達八十二歲,兩年後反對大量增加海軍軍費而辭職,一八九八年去世。

基督君王大都會主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King),是一座外型像超時代太空館非常引人注目而新潮的羅馬天主教堂,號稱是歐洲地區最大的大教堂,設計新穎,沒有嚴肅的宗教氣氛,予人以親切的感覺。它坐落在希望街的北端,始建於一九三三年,完成於一九五八年,面積相當廣闊,直徑一百九十四呎,裡面可以容納二千二百人,塔高九十呎,當觀光客進入內殿參觀時,便會感覺到非常富有立體感,塔壁上彩燈閃爍,並裝飾有許多名貴油畫。這座教堂本來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建築物,興工期中因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戰後重新設計而形成現貌,現在已成為利物浦市標之一。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