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姆 |
想去玩嗎? |
巴姆(Bam)是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中東部的一個城市,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文化。早在薩珊王朝時,它就是東西方貿易與宗教朝聖之旅的重鎮,雖然僻處盧特沙漠的東南角,但是卻得天獨厚,坐擁豐沛的地下水源,到處棕櫚樹和棗椰樹茂密成林,並且還盛產柑橘和檸檬,成為滾滾黃沙中一塊耀眼的沙漠綠洲,古代絲路之旅的商賈在這裡川流不息,拜火教的朝聖者也在此絡繹不息。
15~18世紀前葉的薩非王朝時期,巴姆已發展到巔峰。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當時這裡有1.3萬人口,號稱「沙漠中的翡翠」,保留至現在的建築也多半是興建於薩非王朝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伊朗高原之後,巴姆也染上濃厚的宗教色彩,先後建成了兩座清真寺,從此可蘭經吟誦聲不絕於耳。
1722年時風雲變色,阿富汗人入侵,蹂躪一番後揚長而去。1810年狼煙再起,敵人則來自西方的設拉子地區。經過這兩次兵變,巴姆城雖然毀損但並不嚴重,城民卻如驚弓之鳥,避到南郊覓地另建新城區,古城乃落為荒城。到了20世紀,古城一度長駐軍隊,但在1932年再度荒廢,乏人問津。
巴姆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21分,北緯29度6分,位於卡維爾鹽漠中的平原地帶上,也就是在盧特沙漠的邊緣。氣候非常炎熱,百業乏善可陳,但卻是伊朗東南的交通要站,有鐵、公路對外營運。它北與帕舒伊耶遙相呼應,東北有鐵路通往舒爾加茲,東南有公路抵達法赫拉季,西南與馬斯昆為鄰,西北有鐵路通達達爾津,全市約有10萬名居民。
巴姆古城(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位於巴姆市東北郊,是伊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結構建築,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傳統的伊朗風格建築。據當地人說,由於古城所在的環境非常乾旱,只有黃土,幾乎連石頭也沒有,因此巴姆古城才會被建成土坯的結構。古城高約61公尺,佔地面積約20公頃,長達3000公尺的土城牆把古城圍繞其中,周圍並圍繞著寬廣和固若金湯的壕溝,城內所有的建築物都是用泥磚、黏土、稻草和棕櫚幹搭建而成,因此古城從外觀上看來是黃橙橙的一片,幾乎沒有任何紋飾與浮雕。古城內部分為四個區域,有38座瞭望塔。還有一座雄偉的要塞,面寬約300公尺,縱深約200公尺,樓高5層,使人望而生畏。城內還散布著豐富的建築類型,有住宅、市集、客棧、軍營、監獄、體育館和公共浴室等。古城的外面北方臨河,其他三面都面對民宅、花園和農田。
在地震中完全被毀壞的巴姆城堡,是建在一座土丘上,由居民區、駐軍區、馬廄和中央區等共5層建築構成,大約形成於6000多年前,曾是「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必經之地,因而通過作為當時巴姆與海外通商的重要港口荷姆茲港,使中國和印度的商品,能源不斷地被運到這裡。古城的安全性極高,因為當大門完全關閉時,沒有任何人或動物能從這裡出入。且古城內擁有足夠的食物和飲水,就算古城已被圍攻也不懼,守城士兵可以居高臨下予以有效反擊。
除了瞭望塔和有花紋裝飾的高牆外,凸出的風塔是古城的特別結構,其用意在捕捉風並將其直接引入古城,導向古城中的水池來降低古城中的溫度並帶走灰塵,並且不同種類的建築,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風塔。
巴姆古城的全盛時期在16~18世紀,當時約有近萬名居民,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可用來監視周邊國家的舉動,也曾充當過關押重要犯人的監獄。1722年阿富汗入侵後,古城在軍事地位上漸告衰退,1932年後被逐漸遺棄。2003年12月26日當地發生芮氏6.3級地震,大部分建築物完全被摧毀,有3.1萬人罹難,受傷的人不計其數。震後多國參加救災任務及巴姆古城的重建工作,台灣的「慈濟」不落人後,與日本、義大利和法國等最早參與古城重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