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森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比爾森(Plzenˇ)是西波希米亞地區的中心城市,始建於公元十世紀,城名在捷克語中是「肥沃的土地」之意,這是因為它所處的盆地土壤肥沃的緣故。一二九○年瓦茨拉夫在此建造城堡,一二九二年正式建市,最初來這裡殖民的以德國人居多,後來捷克人不斷前來,到胡斯戰爭前此地居民以捷克人為主,後在羅馬教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下,比爾森成為自治城市。十四至十五世紀是手工業和商業重鎮,十七世紀末成為民族文化中心之一,十九世紀開始發展機械工業,並將舊城區周圍擴建成工人住宅區和工業區。

這個僅次於布拉格、布爾諾、奧斯特拉瓦居全國第四位的大城市,約有二十萬名人口。它的經緯度為東經十三度二十二分、北緯四十九度四十五分,地處莫札(Mzˇe)河、拉德布薩(Radbuza)河、烏赫拉瓦(Úhlava)河和烏斯拉瓦(Úslava)河等四條不算小的河流交匯點,舊城區就偎依在前二條河叉之間,全市四周環繞著丘陵,風景優美。

在對外交通方面,比爾森在首都布拉格西南方一百公里處,西距德國六十多公里,是捷克西南部的交通樞紐。市郊的國際民航機場,有國際航班通往柏林和維也納,與首都布拉格航班往來頻繁,至布爾諾、卡羅維瓦利等國內主要城市也有航線連繫。

陸路交通方面,這裡是捷克西部的鐵路中心、聯繫德國的鐵路樞紐,多列國際快車經過此地,至布拉格每天有十多班車,車程約一小時四十分鐘。公路交通快速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至布拉格每小時有一班車,車程一個半小時,至卡羅維瓦利一小時,比坐火車還快,十分方便。出車站順著胡索瓦(Husova)路東行約十五分鐘,就到了市中心區的共和廣場 (Republiky mámeˇstí),城內街道寬敞、林蔭蔽空,呈現出一片繁榮有序的景象。

比爾森的工業鼎盛,是重型機械製造業和啤酒釀造業中心。當地的斯科達(Skoda)工廠是全國最大的機械製造企業,主要生產機床和發電設備,一八五九年創辦時只是一個小作坊,由於任命了在德國學工程的斯科達(Emil von Skoda)為總工程師而發展迅速,三年後他就買下工廠,生產的內容及規模不斷擴大,一八七六年開始製造蒸汽機和兵器,為運送產品並於一八八六年自行斥資修建比爾森直達海布(Cheb)的鐵路,連接歐洲鐵路幹線往德國、奧地利等國。一八九○年建立新兵工廠為奧地利陸軍生產新產品機槍,一八九九年整合機器廠、模具廠等多家工廠改稱斯科達工廠,在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這家工廠是主要軍火生產工廠。

一九四五年工廠的百分之七十被炸毀,但迅即重建恢復生產。在共產黨執政期間成為東歐社會主義集團中最著名的兵工廠之一,出產大量飛機、坦克、大砲、戰鬥機和機關槍等,使捷克有「共產黨國家兵工廠」之稱。

如今斯科達工廠共設了二十多家分廠,不再生產軍火,轉而生產核電站設備和世界聞名的金屬機床,出產的電動機車時速可達兩百公里,各種機械產品遠銷世界七十多個國家。斯科達所生產的汽車也非常有名,暢銷歐洲,因此比爾森與美國底特律、日本豐田並稱為三大汽車工業城。有關斯科達公司的歷史與比爾森市發展的淵源,可先在科蘭多瓦(Korandova)街的斯科達博物館(Sˇkoda Muzeum)仔細參觀,將會使這趟旅行收穫更豐富、深入。

此地盛產享譽世界的比爾森啤酒,這種啤酒濃醇順口、味道柔和、泡沫潔白持久。比爾森釀造啤酒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早在一二九五年瓦茨拉夫國王就授予市民們釀造啤酒的特權,在此後的六百多年中當地居民就以家庭作坊釀造啤酒而著稱。十九世紀上半葉,啤酒生產由家庭小作坊的生產開始有了變化,一八四二年比爾森市誕生了第一家大啤酒廠開始量產,加之布拉格的數十家酒館使用比爾森啤酒而使得它聲名遠播,這就是現在名揚歐洲的古泉啤酒廠,由於口碑好生意暢旺,曾經保持億萬公升的世界最高產銷量好幾十年。這家百年老廠釀造的啤酒之所以名貴,是因為嚴格的控制原料精良、加工精湛所致。

啤酒的主要原料是水、大麥芽、啤酒花和酵母,當地得天獨厚的都具備。古泉啤酒廠擁有一口深達九十公尺的古井,井水甘甜可口,是釀酒的甘泉,賦予比爾森啤酒特有的美味。啤酒花又稱蛇麻草,為啤酒「靈魂」,是捷克的特產,有悠久的歷史,捷克人稱之為「綠色的金子」,使比爾森啤酒具有清香及柔和的苦味。大麥芽也是捷克名產,專為釀造啤酒種植的大麥顆粒大、發芽率高,除自用外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加上酒廠長期研究、不斷改良培育的酵母。

為了保持「比爾森啤酒」特有的風味和品質,古泉啤酒廠一直採用傳統的釀造技術,釀造啤酒的第一道手序「糖化」,採用傳統的兩次煮沸法,所以在寬敞明亮的糖化廠房裡,可以看到把麥芽和啤酒花摻合在一起煮沸的巨大銅鍋採用直接加熱法,這樣可使溫度高,麥芽和啤酒花的養分、香味易溶於水中,同時仍然使用傳統的橡木桶貯存低溫發酵,以保證啤酒的味道純正;為使酒的發酵充分、成熟度夠,把酒放在酒窖中貯存三個月後才出售。

廠內專供貯酒用的古老地窖,原是古代在岩石中開鑿的地道,長達九千公尺,深入地下十七公尺,溫度保持在攝氏零度左右。相傳某國的啤酒廠商也獲得古泉啤酒廠的配方和全部技藝,但所釀造出來的啤酒品質大打折扣。目前古泉啤酒廠擁有一千六百名員工,年產啤酒十六萬五千多噸,有百分之四十出口外銷。

此外,這個城市的造紙、化學製品、陶器和鐵器等也非常發達,同時這裡也是全國最大的家畜交易大集散地之一。

比爾森也有許多旅館供遊客選擇,中央大飯店(Central Hotel)位於共和廣場西側,有四星級的服務水準,除了房間部還有餐廳、酒吧、貨幣兌換處、三溫暖和健身房等。

大陸(Continental)大飯店,在共和廣場東南邊,與中央大飯店同等級。

城市旅館(Pension City)在市政廳西面,面對舊城外圍的綠地,是鬧中取靜的三層樓舒適小旅館,十一個房間,附衛浴、電話、電視設備,明亮清潔,地下一樓供應自助式早餐。此地還有一些乾淨舒適的民宿,房價便宜。

在餐飲方面,薩爾斯曼魯(U Salzmannu)在共和廣場東方隔一條街,一六三七年開始營業,是當地老牌啤酒屋,也是最好的餐廳,提供傳統的波希米亞以肉為主的美食和冰涼的啤酒,坐落在舊城區,幾乎天天爆滿,沒有預約的客人必須在門口排隊,有穿傳統服裝的俊男美女服務生熱情招呼。

市區內保存著許多中世紀建築,規劃整齊如西洋棋盤的新市街,也有許多新式的現代化建築,主要觀光區集中在市中心長方形的共和(Republik´y)廣場周邊,有教堂、市政廳、民族博物館等,附近的河岸和丘陵地帶因可瞭望市街景致,有獨特的美感。

聖巴托羅繆教堂(Kostel sv. Bartolomeˇje)坐落在共和廣場北面,始建於十五世紀,直至十七世紀才完工,是一幢別致的哥德式建築,因擁有一百零二公尺波希米亞式最高的尖塔而著名,內部裝飾華麗,彩繪玻璃、聖壇上的雕刻,尤其是主祭壇上的纖細大理石聖母像,都是不可多得的宗教藝術精品。爬上三○一級曲折的木造小樓梯,來到教堂鐘樓上的瞭望台,是俯瞰市區的好地方。

市政廳(Radnice)建於一五五八年,位於聖巴托羅繆教堂對面,是純粹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外觀造型優美,正面外牆有出自名家之手的刮畫。樓高四層,幾年之後上面又加建了頂樓、高塔、山形牆和小黃銅旗,廳內有藝術品展示會。一樓設有遊客中心,市區交通、景點、名信片、旅遊書等資訊都可以在這裡取得,還有上網及電子郵件服務,非常方便。

猶太教大會堂 (The Great Synagogue) 是世界第三大猶太教堂,建成於一八九三年,建築風格為新文藝復興式,有磚紅色的外觀和兩座巨大的紅色洋蔥形頂高塔。天花板和牆壁上的裝飾,充分顯示當地猶太人雄厚的財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蹂躪得幾乎全毀,於一九九○年修復。每年的四至九月間開放讓人參觀,並在特定的節慶裡舉辦音樂會。

瘟疫紀念柱(The Plague Column)建於一六八一年,是為感謝聖母瑪利亞庇佑市民在大瘟疫中災情減輕而立,柱頂有高一百三十四公分的哥德式石雕聖母像。據說:從前鎮上有個瞎子,從未接觸過任何與藝術有關的工作,直到一天聖母在他面前顯靈,給了他基本的雕刻工具並指揮他的手開始雕刻,最後完成這尊聖母像,連聖母都很滿意,便賜他恢復視力,得以欣賞自己的作品。

西波希米亞博物館(West Bohemian Museum/Západocˇeske muzeum)是一幢壯觀的建築,建成於一九○一年宗教復興運動時期,館藏豐富,在一樓兵器展覽室裡,展出中古世紀以來歐洲各地的武器和刑具,全都是真品,令人看了毛骨悚然。牆上掛有古圖,可顯示比爾森在中世紀時商業繁榮的情況。

地下博物館(Pilsen Historical Underground)是比爾森地下結構中的一小部分,當地舊城有長達十七公里的地下道,深入地下十二至十八公尺,幾乎每戶人家都有地下室及往地下道的通道,平時用來儲藏食物和酒,戰亂時成為最好的避難場所。地下道中散置著木頭打水機、挖煤礦工具、白鑞器皿、陶罐,以及一些製造於十四世紀的玻璃器物,因此可判斷這些地道的來源可能是十四世紀挖銀礦時所遺留,也可能是為釀酒或防禦。據估計其中十一公里開鑿於一九七○至一九八○年代。

坊間有許多地下道的傳說,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關於三座黃金天使像的故事:據說位於布拉斯(Plasy)的一座天主教修道院,在胡斯戰爭期間將財產藏在比爾森地下的許多暗室中,包括金幣和三尊黃金天使像,現在人們雖曾不斷尋找,但一直都未發現。

啤酒博物館(Brewey Museum / Pivovarské Museum)建於一九五九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啤酒博物館,館中陳列著釀造啤酒用的各種器具、各式各樣的酒瓶和酒杯及古老的收銀機、點唱機等酒館用品,使觀眾彷彿置身於古老的啤酒館中,遊客在這裡可以看到啤酒分解、發酵和裝瓶等過程。地下道有運送冰塊的出入口,俾能常年保持低溫以儲存啤洒。

水塔(Water Tower / Vodárenská Veˇzˇ)在市政廳與共和廣場之間的Prazˇská街東端,建於一五三○年,部分是古代比爾森供水系統,提供噴泉的儲水。十九世紀重建,不但增加了高度,還增建帝王造型的屋頂,氣派非凡,現在是一個私營的藝廊。

此外,市內主要的名勝古蹟還有共和廣場南方巴洛克式的聖安妮教堂(Kostel sv. Anny)、廣場西側尼古拉斯阿里斯壁畫屋(House with Mikulásˇ Alesˇ Mural)及副主教住宅,十八世紀建造的早期哥德式聖母升天教堂及方濟各女修道院(Kostel Nanebevzet´ı Panny Marie)等,每幢建築物都極富意趣,引發人們的思古幽情。布爾諾還設有機電工程學院、美術館等文化機構。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