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海蝕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石門海蝕洞,又叫做海蝕拱門,簡稱石門洞,以其特殊的地形,成為北海岸著名的觀光據點。早在清朝的時候,這裡就是極負盛名的風景點,為石門八景之一,位於淡金公路旁,居於北海岸風景線上的中間位置,與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遙遙相對,由老梅經石門國小和石門市區後,就可抵達,也可以從金山前來,經十八王公廟後到達。

這個天然的巨大岩洞,遠望有如一座天然石城門,基座寬約30公尺,高約7公尺,中間鏤空,其形成原因與花蓮的石梯坪相似,最初是沉潛在太平洋海面下,在地殼造山運動中,經過幾十萬年的板塊推擠,逐漸浮出海面。由於地處台灣陸地北部海濱,在被擁擠出水面的過程中,受到潮汐、洋流的侵蝕和沖擊,較脆弱的岩層紛紛剝落,留下最堅硬的拱型岩石,便形成這一奇觀。目前在石門洞的拱型岩石中,仍殘存著許多海洋生物的遺骸化石。拱門正面題有「精忠造海」四字,背面則題「海天勝塞」四字,後面山坡上盛開著野百合,有「天然花園」之稱。由兩旁階梯可通到石門頂上平台,上有砲台遺蹟,登臨遠眺,海天相接,藍天碧海,漁舟點點,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富貴角突出的岬角和白色燈塔也隱約而見。

石門海蝕洞除其拱門外,左側基座上還有由海蝕造成的一大一小兩個洞,稱為內外洞,裡面有人工加設的石桌石椅。從事地質觀測的人士,用兩公尺以上的皮尺丈量內外洞的長、寬和高,再觀測當時的潮汐線,會發現漲潮時海水都不易到達洞口,由此可見台灣陸地仍在升高。此外,洞內涼意甚濃,洞外下面海濤洶湧,怪石嵯峨,景色非常壯麗。

此地海岸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卵石,石縫中有許多寄居蟹,大部分寄居在人們食後丟棄的燒酒螺殼內,由於螺殼尾端已被截斷,乍看有如活著的斷尾螺類。

在這裡可採集寄居蟹、螃蟹、小海魚和藻類等海生物回家飼養,但由於這些海生物無法用淡水養活,因此如果沒有足夠設備就不要採集。同時在海邊採集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因為受潮汐影響,礁石多濕滑,行走間需格外小心。附近的海邊停車場,可停100多輛汽車,停車場周圍有許多攤販,供應簡單的飲食,另有小攤兜售花生、魷魚和香菇等土產,生意不錯。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