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萊頓(Leiden)是南荷蘭省的城市,它是圍繞著在12世紀時所建的比爾赫城堡而建立起來的,1266年正式設市並予擴建,14世紀引進紡織業而開始繁榮。1573年和1574年,兩度遭受西班牙軍隊的猛烈進攻,當地人民不甘受辱,奮起反抗,組成義軍抵抗侵略者,他們堅守城池,並挖開海堤淹沒萊頓郊區,才終於打敗敵人,西班牙軍隊於同年10月撤退。1581年左右辦起印刷業,成為荷蘭的印刷中心。17世紀時,萊頓是荷蘭文藝復興的中心,留下不少價值連城的傳世名作,雷布蘭特、珍斯提恩(Jan Steen)和凡萊丹(Van Ley Den)等許多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著名的畫家,都出生於此。其中雷布蘭特故居坐落在威德史提格(Weodesteeg)街上,現在原址是私人公寓,只有牆上鑲嵌的石板上有雷布蘭特的故居說明,不過在對面廣場上仍豎有雷布蘭特作畫的雕像以資紀念。18世紀時,由於紡織業的衰弱,城市經濟停滯不前。19世紀末,又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復興。現在這裡的冶金、印刷、建築材料和食品加工業比較發達。此外,奶酪市場和牛市場是全國最大的同類市場之一。

這個擁有12萬多名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度30分、北緯52度9分,坐落在海牙市東北方17公里新、舊萊茵河的交匯處,東北距離史基浦國際機場只有半小時車程。市內運河縱橫交錯,與道路互為水陸交通,河面上水蓮花平鋪的綠葉與出水的白花,加上岸邊碧草如茵、林木蔥蘢,形成了天鵝、野鴨和水鳥的嬉戲天堂,加上幾座風車倒影水面,更加呈現出荷蘭式的優雅。隨著人們騎著自行車自由自在地穿梭在街巷裡,讓櫛比鱗次的古地磚和粉乳色石塊的路面輕微顛波,讓17世紀以山形牆逞奇鬥勝的建築從遊客眸神中掠過,會有怡然自得的快感。

當地交通非常方便,鐵、公路通往阿姆斯特丹只要30分鐘車程。住宿也很方便,假日酒店(Holiday Inn)擁有200間高級客房,附設有餐廳,購物中心、網球場、室內游泳池、舞廳、酒吧和大停車場等。瑪麗芙羅威(May-flow)是一家現代化氣息濃厚的觀光大飯店,位於中央火車站附近,建於1979年,內部裝潢摩登,共有100多間精緻的客房,並有一流的服務品質。

市內餐廳林立,其中老萊頓(Oudt Leiden)餐廳的烤羊肉風味絕佳,聞名遐邇。班森(Bernsen)餐廳具有現代化氣息,供應有可口的快餐和旅行全餐。新明納維(Nieuw Minerva)是一家具有荷蘭正宗風味的傳統餐廳。威納瓦德(Wiener Wald)餐館則以美味的雞肉誘人品嚐。北方餐廳是個海鮮店,裡面的炸魚和荷蘭式的各種三明治是餐廳特色菜。帕納科肯(Pa Nnekoeken)餐廳是以荷蘭獨特的麵包西點,用大盤盛裝的奇特方式來吸引客人。中國餐廳的廣東炒麵味道絕佳,是正統的中國風味;而廣東飯店是小型的中國餐館,供應正統的廣東小吃,味道美、份量足。

萊頓市素有「博物館的城鎮」之稱,共擁有12個以上的博物館。其中的風車博物館(De Valk)在1743年前,還是座磨麵粉的小屋,現在已成為一個規模很大的八層樓巨型磚石建築物。它位於萊頓中央火車站附近,裡面有可以供人翻閱的有關風車的資料,和風車作業場所與各種風車的紀錄,以及建築和操作風車時使用的工具等。在風車博物館附近就是萊頓市立博物館,館內陳列著雷布蘭特等畫家的遺作和古色古香的家具。

清教徒前輩移民資料中心(Pilgrim Fathers Documenatie Cer-trum)內所珍藏的豐富資料,是記載一群受英國國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搭乘五月花號船逃亡新大陸開闢殖民地前,從1610~1620年間暫時居住在荷蘭萊頓的資料記錄,包括照片和印刷物在內。在這批102名的清教徒中,有35名為清教徒左派的英格蘭分離派教徒,另外67名是非分離教派的清教徒,他們在倫敦某富商的資助下,於1608年先航向阿姆斯特丹,在一年後才移居萊頓;由於不易適應荷蘭的社會環境,在1620年經過漫長的航海後,於同年11月抵達北美洲的新英格蘭,並在麻薩諸賽州落腳定居。

國立民俗學博物館(Rijk Mus-eum Voor Volkenkude),位於中央火車站附近,展示世界民俗和風俗習慣的資料,其中以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資料為主體。館內還有波里尼西亞和美、非兩洲大陸的人類學展示品,以及日本、中國、印度和泰國等地精巧玲瓏的美術工藝品。同時,非洲各國的雕刻、面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等文物也在這裡展示,尤其是以前荷蘭殖民地剛果的文獻資料更為詳細。博物館邊一棟以展示科技的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建築物,是它的附屬設施。

國立地質學和礦物學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Geologieen Mineralogie),建於1877年,館內展示的資料是歐洲和亞洲各地的岩石與礦物的標本。

布和油畫博物館,內部保藏有萊頓以前作為經濟命脈的織布工具及成品,還有古老的度量衡公司。

萊頓大學被公認為是歐洲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它是荷蘭奧倫治大公威廉為了嘉獎16世紀英勇抵抗西班牙軍隊的萊頓人民,於1575年所創立的,也是荷蘭最古老的大學。現在每逢西班牙軍隊撤退的10月3日紀念日,校園內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17~18世紀時,這所大學作為荷蘭新教神學、科學和醫學中心而聞名於世;現在大學附屬有皇家語言學和人類研究所、荷蘭史前史和古物博物館、植物學、萊頓天文台及國立亞洲人種學博物館等文化機構。荷蘭前任女王茱莉安娜和現任女王碧翠絲,都曾經就讀於這所大學。

大學附屬植物園也坐落在附近,建於1590年,歷史相當悠久。園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奇花異草,四季芳香撲鼻。同時,這裡還是荷蘭鬱金香球莖的故鄉,荷蘭的第一株鬱金香便是在這裡培植成功,導致了荷蘭鬱金香業的蓬勃發展;園內還有枝葉繁茂的櫻樹、銀杏、紅葉和小竹等植物。 全校共有8000多名大學生,670多位教授,在荷蘭人文和歷史方面,獨領風騷。當年威廉王子賜予作為立校根基的教堂,仍保持著原來古色古香的外表,內部早已重新規劃供校方使用,但一樓仍隔有一間小教堂,以備進行重大典禮和儀式之用,平常並不對外開放。教堂的二樓有個只放一張長方桌和一張椅的小房間,四壁及桌面上下都是塗鴉痕跡,甚至還有人在上面作畫,如今這些塗鴉已成為萊頓大學之寶。因為只有通過校方審核取得學位的高材生,才能進入這個小房間,在此等候最後成績,看能否取得每一科都滿分的「全優生」身分。這是他們在萊頓大學最後的煎熬,很多人在等待的空檔時間內,都忍不住在牆壁上留下紀念,幾百年來,四壁都被寫滿。校方非常珍視這些歷史痕跡。有些後來成名的學生,他在這裡所留下來的簽名,更被特別用透明的壓克力覆蓋保存。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邱吉爾,他當年獲萊頓大學榮譽學位到訪時,也忍不住在此簽上自己的名字;荷蘭女王的親筆簽名也是這裡的珍寶。

聖彼得大教堂(St. Pieters Kerk)建築宏偉,是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左側以前是當作監獄使用的。

伯爵公館(Gravensteen)位於聖彼得教堂相反的方向,它的前身係荷蘭古老的監獄,是一處難得的中古世紀古蹟,頗值一看。

市政廳(Stadhuis)建於17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只隔兩條街,因擁有代表荷蘭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風格而遠近馳名,是觀光客理想的參觀點。

此外,市內的參觀點還有建於1596年的海曼藍德斯赫伊廳,1658年完成的磅房,以及建於15世紀哥德式聖潘克拉斯教堂等古蹟。

城市近郊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觀光勝地,位於北海岸的兩處海濱,有良好的住宿條件和眾多的娛樂設施,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其中的諾得懷克海岸(Noor dwijk aan zee)以海水浴聞名,它包括斯海弗寧恩沿北海岸的地區,離阿姆斯特丹的西南方只有40公里,從阿姆斯特丹乘車經過萊頓到這裡只要40分鐘。

卡特懷克海岸(Katwijk aan zee)也是北海岸的兩處海濱休閒勝地之一,位於諾得懷克海岸的偏南方,曾經是個不為人知的僻靜小漁村,自從1848年被開發為海水浴場後,每到夏季,世界各地的遊客就會慕名前來休假,這時到處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它離阿姆斯特丹只有45公里,從阿姆斯特丹前來只需40分鐘,從萊頓乘巴士到這裡只要20分鐘。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