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1422063523.jpg

銀座(Ginza)是東京最繁榮的地方,位於東京的中央、東京車站的南方,融合了日本現代文化和傳統風格的調和美,不僅是日本人、連世界各地的遊客也都喜歡它。銀座名稱的由來,據說是300多年前德川幕府初興時,德川家康在東京大鑄金銀,鑄銀幣的地方就叫做銀座。

這裡在明治維新以前,只是東京道上的一處沙洲,當時稱為新兩替町。1872年2月東京發生大火,大部分的街道都被焚燬,明治政府有意將東京原有的木造建築物,改建成不燃性的西式磚瓦房,特地從英國禮聘瓦特斯(Waters)工程師,將京橋以南至新橋一帶長約1公里的銀座街道,完全改建為磚瓦房。又因銀座附近的築地明石町曾經是外國人的租界,為了要修改不平等條約,當時的日本人很想美化東京,拿出一些顏色來給外國人看,於是就在1857年的明治7年,重新修築了銀座新橋一帶的紅磚路及鋪設人行道和裝置煤氣燈,並將本來只有4個丁目的銀座,擴大為8個丁目,同時模仿西洋,也在路旁栽植了松、櫻、楓等樹木,雖因水土不合而都枯萎了,但是在改植了富有情調的柳樹後,卻格外的欣欣向榮,敕綠纖細的柳條,隨風搖擺的丰姿,不知誘發了多少人的夢幻幽思。

由於當時的東京市民,還不習慣過洋式的生活,所以遷居銀座的日本人並不多。但是自1887年起,因先後有許多家報館集中到這裡來開辦事務所,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而逐漸發達了起來。尤其是在1923年9月的東京大地震後,銀座一帶舊有的磚瓦屋,幾乎全部改造成新式的大廈,許多有名的百貨公司和專賣店,紛紛遷入此處營業,致使銀座市容煥然一新,一躍而成為今日全日本最時髦和最繁榮的購物中心及娛樂區。

銀座區面積不大,長僅1100公尺,寬僅700公尺,在這裡的許多街道中,最熱鬧的是中央通大道,又稱為銀座通,被分成八段,因此又稱為銀座八段,特別是在四丁目交叉口附近,更是熱鬧非凡。四丁目是銀座中央街與晴海街的交叉口,四個角落各有一幢奇特的建築物,它們分別是:屋頂有個大時鐘的和光大廈、三越百貨銀座店,圓形玻璃帷幕的三愛大廈及日產大廈。

根據最近的統計,銀座區內共有三越、松𥝲屋、阪急和松屋等4家大百貨公司、500多家特產店、2000多家餐廳,1600多家酒吧、夜總會和舞廳,30多家劇院和100多處畫廊。有5條主要地鐵在這裡交會,每天有40萬多人在這裡下車,其中有15萬多人在銀座區的1萬多家公司裡工作。銀座的商店街除了有4家大百貨公司外,還有許多非常吸引人以出售高級品為號召的百貨店和專賣店,其中較具特色的專賣店有資生堂、御木本珍珠店、天賞堂珠寶店、松島屋眼鏡店、鳩居堂文具店、伊東屋文具店、日本堂鐘錶店和山葉鋼琴店等。

其中伊東屋(ITO-YA)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文具專賣店,樓高9層,經常展售15萬件以上的文具精品,每天的顧客超過1萬人次,完成8000多筆交易,每年營業額超過1.3億美元。這裡的商人做生意,並不以價廉物美或打折扣為號召,而是以豪華的店面及出售昂貴的貨品來吸引顧客。

此外,日本政府重要部會和金字塔式的國會大廈也都設在附近,因此使銀座成為東京豪華的交際中心,每天晚上都有很多闊綽的生意人和官員坐著豪華轎車到這裡來交際和洽談要務,日本工商界每年申報免稅的交際費高達3.2億圓,幾乎和國防經費不相上下,由此可知銀座的繁榮和娛樂場所之多,是其來有自的。

歌舞伎座(Kabuki-za)坐落在銀座四丁目路口處,它是融合了西式和日本神社式建築風格的奇異組合,為東京最早出現歌舞伎戲劇的地方,且與永田町的日本劇場競爭激烈。每場表演長達3小時,在休幕時段觀眾可到樓下的休息廳購買飲料、點心。最便宜的座位很高,離舞台相當遠,可租個望遠鏡輔助。

這裡的日本劇場以舞臺設備和燈光布景見著,有名的東寶歌舞團就是在這裡演出,每場美女如雲,玉腿齊飛,上體半裸,羽衣霓裳,載歌載舞,集聲光豔色之大成。

在週末假期,銀座中央通就被劃為行人專用道,各種車輛不得進入,數萬人在這「步行者的天堂」裡徜徉,使銀座又恢復昔日農村墟日趕集的情調,人們可在路中央架起乘涼用的大陽傘,青年人、情侶或帶著兒童散步的父母親,可以在這裡逍遙自在地活動著,瀏覽商店櫥窗,或在街邊的咖啡座上小坐,攤販出售玉米、煎糕和魷魚,許多商店僱人在街邊出售減價貨。攤販的吆喝聲和食物的香味,使人感到重返舊日江戶時代的氣氛。算卦看相的江湖術士也到處充斥,光顧他們的多半是少女,問的多是戀愛的前途。還有很多人遊來蕩去,吃冰淇淋或棉花糖;成群的兒童擠在玩具店裡興奮地玩太空玩具;還有一群老人穿著舊式和服,頭戴鹿角,裝扮得像山林巫師,嚴肅地圍成一圈跳舞打鼓。

這裡的出光美術館(Idemitsu Bijutsukan)佔地2500平方公尺,展品包括日本及亞洲各國頂尖的陶瓷、藝術品,以及17世紀仙𠒇禪師等的水墨畫和書法。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