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基帕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阿雷基帕(Arequipa)是秘魯南部阿雷基帕大區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國內的第二大城市,它的位置在利瑪東南方1020公里的贊利河畔,也就是在南緯十六度二十四分、西經七十一度三十三分處,距外港莫延多約75公里。這座城市建在群山環抱的盆地中間,海拔2335公尺,人口有一百萬。

這個都市是秘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據說當年印迦王曼塔.卡帕克率眾途經此地時,被這裡優美的大自然景觀所吸引,於是就下令在此設立據點,「阿雷基帕」就是他命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好!就在這裡住下」。後來因屢遭地震和火山的嚴重破壞而逐漸衰弱。一五四○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下令重建這座古城,城內的建築材料取自附近垂手可得的白色火山凝灰岩,所以整座城市一片白,又被譽為「白色的城市」。在獨立戰爭期間,這裡多次成為戰爭的舞台。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此地又多次成為反抗秘魯中央政府的據點。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下旬,阿雷基帕爆發大規模市民起義,要求獨裁者奧德里亞總統廢除國家安全法,恢復民主程序,舉行自由選舉,奧德里亞總統被迫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西班牙殖民者在一五四○年為阿雷基帕奠基後,一六○○年一次大地震全毀。之後又在一六八七、一八六八、一九五八、一九六○年遭受到大地震侵襲,但十七、十八世紀那些用火山岩砌蓋,結實防備地震的建築都僥倖遺留了下來。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好不容易整個城市也有了復甦,沒想到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阿雷基帕附近的外海又發生了芮氏規模七‧九級的大地震,在持續一分多鐘的猛搖強震下四十七人死亡,城市損失嚴重,不知要努力多久才能恢復元氣。

現在這個城市的經濟非常繁榮,已成為秘魯南方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主要工業有纖維、食品、製鞋和水泥等。因累遭地震及火山破壞城郊土地肥沃,盛產玉米、馬鈴薯、穀物、水果和蔬菜等。畜牧業也很發達,是國內重要的農牧產品生產和集散中心,也是內陸與海岸及國內與玻利維亞和智利等鄰國的交易中心。

這個城市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天空一片湛藍,夏天最高氣溫不會超過攝氏二十五度,冬天最低氣溫也有攝氏十度左右。在對外交通方面,城郊有一座國內民航機場,有班機飛往國內各主要城市,從利瑪搭飛機到這裡,航程約需一小時又十分。陸路交通方便,早在一八七六年就鋪設了鐵路、火車往南可通莫延多港和馬塔拉尼港,往北經胡利亞卡、阿亞維里、錫夸尼和烏科斯後,抵達故都庫斯科。公路交通非常方便,在市區南方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個超級大的公車總站,20個班次可以同時進出,人潮川流不息,因為是前往柯卡山谷的出發點,加之泛美公路穿城而過,直通鄰國智利。這條高速公路況良好,沿途經過海濱、沙漠和綠洲,景色非常優美,所以許多觀光客都喜歡乘坐長途巴士來這裡參觀。從利瑪乘坐長途巴士到此地,車程約需十二至十六小時,夜間山區霧氣濃厚,行車要特別小心。

市區街道寬闊,花木夾道,高樓大廈到處可見,公園眾多,市面相當熱鬧。當地的觀光飯店幾乎都集中在市中心,主要大飯店有波塔爾(Elportal)、總統(Presidente)、圖雷斯塔斯(Turistas)、耶路撒冷(Jerusalen)和克里斯瑪爾(Crismar)等。市內有許多餐廳,當地最出名的鄉土菜餚是清蒸河蝦,味道鮮美。還有一道名菜是用辣椒做的,非常辣,外地人多不敢問津,當地人卻認為越辣越好吃。

這個城市的名勝古蹟是市中心中央廣場四周,並列著許多西班牙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迴廊建築,許多教堂和修道院,最出名的是大教堂,建於一六一二年,是雙塔典型的西班牙安達露西亞風格的建築物。教堂前阿瑪斯(Armas)廣場人潮熙熙攘攘,迴廊餐廳、咖啡座是歇腳的好去處。聖加泰莉納(SantaCatalina)修道院建於十六世紀,規模僅次於大教堂,內部裝飾樸實大方,四周牆壁上掛滿了十七、十八世紀的宗教畫。市內還有聖奧古斯丁(San Agustin)教堂和坎帕尼亞(Compania)教堂等古老建築物。

這裡有兩所大學,一所是國立聖阿古斯丁大學,創辦於一八二八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三所大學之一,現有五百二十名專職教師和一萬一千多名大學生。校圖書館藏書量達六十五萬冊,並與國家圖書館建立了館際互借業務。另一所是聖麗亞天主教大學,建於一九六一年,規模比較小的正所由教會出資興辦的普通高等學府。

城市的郊區景色非常迷人,北郊五公里處有座米斯蒂火山,海拔5872公尺,火山堆非常完整,最後一次噴發是在一六○○年,至今已沉睡了390多年,山頂覆蓋著皚皚白雪,宛如日本的富士山一般。附近草原每年八月中旬舉行的鬥牛賽,相當熱鬧,吸引很多觀光客。市郊溫泉很多,來此地泡溫泉的人絡繹不絕,是個熱鬧的地方。

莫延多(Mollendo)是阿雷基帕的外港,西瀕太平洋,兩地有鐵路和公路相連,人口約28萬2000多。這個港市始建於一八七二年,有人工港灣,曾是秘魯南部和玻利維亞重要的進出口岸,但一九四一年後,港口貿易大都遷往城北的新港馬塔臘尼。市內有魚罐頭廠、水泥廠、紡織廠和奶酪廠。郊外四周谷地盛產稻米、糖、棉花、糧食和水果。

馬塔臘尼(Matarani)港位於莫延多以北三公里處,營運非常忙碌,有很多船隻進進出出,以毛皮為出口的大宗。港口附近有一個熙攘攘的小市場,漁民們把剛從海裡捕到的鮮魚送來,擺飯攤的小販把魚買下,一面加工,一面叫賣。他們把這些新鮮魚去掉魚鱗,破開魚肚,斬去頭尾,用自來水洗津,切成小小的方塊,拌以辣椒、大蒜、蔥頭,再加上檸檬、醋、鹽,成入小盤,賣給顧客,本來腥氣撲鼻的魚肉,竟散發出誘人的魚香。

這裡的海濱是外國遊客必到之處,但他們並不會作海水浴,因為這裡的海水混濁,而是要飽餐一頓生魚。儘管海岸上小攤販雲集,賣生魚的叫聲震天價響,但一到中午就餐時,還得排隊。雖說賣魚者的烹調技術並不很高明,但是魚的味道確實非常鮮美可口,也許就是因為這個「鮮」字:引得許多人前來排隊。這個的魚都是剛剛出水的,這和大城市裡那種經多次輾轉才能入口的魚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秘魯人總是勸來訪者到此地嚐一嚐秘魯的特產。海濱附近還有許多魚粉加工廠、冷凍廠和魚品加工廠等,每當魚訊期到來時,這裡便雲集了許多漁船。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