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尼泊爾 的原始碼
←
尼泊爾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加德滿都== 加德滿都(Kathmandu)是尼泊爾的首都,也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擁有50多萬人口,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是全國第一大城,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公元前6世紀,尼泊爾人就定居在這片被一排排青山環繞著的河谷上,所以它不僅是著名的歷史古城,也是尼泊爾古文明的搖籃。 相傳在遠古時代,這裡原是一片汪洋碧湖,名叫納加達哈湖,意思是「龍潭湖」,湖中有個名叫斯瓦揚布的高山,因被湖水淹沒只露出山峰,山中的居民只能居住在湖邊,生活非常不方便。傳說後來有一位名叫毗濕婆佛的聖人來到這裡,在湖中播下了一粒蓮花籽,6個月後,這粒蓮花籽開出一朵奇異無比的蓮花,放射出陣陣金光,這就是斯瓦揚布(Swayanb)神祇,也是阿提菩薩(Adhi Buddha)的化身。 當時從各地趕來膜拜的朝聖者裡面,包括有中國高僧文殊菩薩(Manjushri)。據說他為了更加接近這朵神祇的光華,讓當地居民能過富裕生活,就拔出智慧的利劍,劈開一座山峰,切入谷壁,山間湖水猶如脫𢙨野馬般傾瀉而出。從此納加達哈湖變成富饒的谷地,湖水排出的水道成為現在的巴格馬提河,千百年來灌溉著這片肥沃的土地,蓮花在谷地繼續綻放,山上的居民紛紛搬到谷地居住,在這裡生兒育女,耕耘勞作,修房建廟,建造了加德滿都城。直到現在每年二月的春王節,許多尼泊爾人都要到斯瓦揚布山上的文殊菩薩廟,敬獻香火,頂禮膜拜。國內著名詩人圖拉達爾曾寫過一首題為「獻給文殊大師」的詩歌,讚頌文殊菩薩「將山嶺劈開,把湖水排乾,尼泊爾的名字這才出現」。另一個傳說是加德滿都湖泊曾被印度教黑天神,以雷劈方式劈裂谷壁讓湖水流出,形成一片谷地。 神話傳說雖不足信,但通過地質考察證明加德滿都河谷確實曾是古代冰川湖的遺址,整個河谷表層土壤下面都有一層肥沃的黑土,有的地方黑土層厚達300公尺,地質學家認為這顯然是萬年湖底淤泥沉積所致。此外,在河谷南面也確有一個深達幾十公尺、寬僅幾公尺的峽谷,這是整個河谷唯一的出水口,當地人稱它為柯德瓦,意思是「劍劈口」,俗稱「砍一刀」。相傳就是當年文殊菩薩一劍劈開的地方,如今已成為加德滿都的名勝之一。整個河谷有7個世界文化遺址,是旅遊景點的精華,據說有不少神靈到過河谷,其中濕婆神為了逃避煩惱曾從天上來到此處。 公元123年時,李查維王朝統治者古納•卡馬•德瓦國王在這裡建城,將它命名為坎提普爾(Kantipur),意思為「美麗之城」。雖然當時這裡還稱不上是座城市,只是河谷的主要村鎮之一,但是在建築、手工業和金屬鑄造工藝等方面,都已達到相當水準,商業比較繁榮,西藏和印度商人也開始前來經商,當地出產的毛毯和羊毛已暢銷印度市場。公元10世紀,李查維王朝在此地定都,並以市中心一棵大樹的木料修造一幢三重檐廟式的建築,取梵文名為加斯特滿達普(Kastamanda-rpu),轉尼泊爾語為加德滿都,意思是「獨木寺」。後來以這個建築為中心逐步修造房舍,向外擴展,加德滿都就成為城市的名稱。 在13世紀初,來自西部的馬拉人佔領了加德滿都河谷,建立馬拉王朝。14世紀時,來自孟加拉地區的穆斯林軍隊一度攻入,肆意燒殺搶劫,使城內的帕蘇帕提拿寺和斯瓦揚布佛寺遭到嚴重破壞。15世紀末,馬拉王朝分裂,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等城市各自成為獨立王國,河谷地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在長達500多年的馬拉王朝時期,加德滿都在經濟、貿易、文化和工藝等方面都有很大發展,修建了宏偉的哈努曼猴神宮和許多有名的寺廟及佛塔。市內現存的古蹟大多是馬拉王朝時期所建,反映了當時建築、雕刻、鑄造和繪畫藝術已達高水準。1768年,尼泊爾中西部的廓爾喀國王沙阿攻佔了加德滿都,建立沙阿王朝,隨後統一了整個尼泊爾,從此加德滿都成為全國的首都。 19世紀40年代後,正當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時,尼泊爾在拉納家族封建統治下經濟發展非常緩慢,但是加德滿都作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逐漸發生變化。從19世紀70年代起,這裡也陸續出現一些半歐式的宮殿建築,如納拉揚希帝王宮和首相府獅宮等。進入20世紀,這裡又先後創辦了高等學校、報社、出版社和醫院。加德滿都作為首都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近代教育、衛生、交通、通信和水電方面的發展,是全國其他城市所無法相比的。但是這裡在近代曾遭受過兩次強烈地震的嚴重破壞。第一次發生在1834年,第二次是在1934年,恰好相隔100年。特別是第二次地震造成1.7萬多人死亡,有5萬多間房屋震塌,許多名勝古蹟遭到嚴重破壞,倒塌的房屋激起一片灰塵,整個市區籠罩在一片濛濛塵埃中。但古城並沒有從此毀滅,劫後餘生的市民們重建城市、修復名勝古蹟,使這座千年古城又煥發出光彩。 1951年後,古城面貌發生較大變化,連接南北鄰國的現代化公路,打破了加德滿都與世隔絕的狀態。1966年在西北郊建成巴拉朱工業區,擁有紡織、牛奶加工、製糖、餅乾、家具、機械、水泥、造紙、製鞋、卷煙、印刷、汽車修配、燈泡、塑膠製品和地毯等100多家工廠,可以生產600多種工業產品,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1969年又在東南郊區建成帕坦工業區,經濟實力躍居全國首位。此外,這裡也是肥沃谷地農作物的集散地。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85度19分、北緯27度43分,位置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肥沃的加德滿都谷地核心區,坐落於巴格馬提(Bagmati)河和維什努馬提河的匯合處,海拔1370公尺。由於它位居國土中部,有多條商隊通道在這裡交匯,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尼泊爾人的活動中心。 城市四周被海拔1500至4800公尺碧綠青翠的高山所環繞,層巒疊翠,樹木蔥郁,五顏六色的花草爭妍鬥豔,風景非常秀麗,把河谷裝扮得宛如大花園,使加德滿都素有「山中天堂」的美譽。從河谷周圍山崗上向北遠望,整個喜馬拉雅山冰峰環伺、銀裝素裹的瑰麗景色一覽無遺。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的雄姿,猶如高大的天然屏障,冬季阻擋著中亞寒流的侵襲,南面有印度洋暖流季風的濕潤調節,所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陽光燦爛,四季如春,氣候宜人,一年到頭鮮花盛開,素有「山國春城」的美譽。 加德滿都年平均氣溫為24℃,平均最低氣溫為11℃,無論是來自寒帶或熱帶的遊客,都對這裡宜人的氣候交口稱讚。一般來說,當地氣候按季風變化把全年分為冷季、熱季和雨季。冷季從10月到翌年2月,是全年時間最長的季節,從未降雪,偶有薄霜,早晨常有濃霧,通常要在上午10時後太陽才破霧而出。整個冷季乾旱少雨,白天多是晴天,風和日麗,溫暖如春,一般人僅穿毛衣就可過冬。熱季是每年3至5月,是全年最短的季節,中午稍熱,但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0℃,早晚仍很涼爽。每年6至9月為雨季,年雨量為1300多公釐,絕大部分集中在雨季,而且經常是夜晚傾盆大雨,白天仍是晴天。 這座具有獨特風韻的古城,景色幽美,城內主要街道綠樹成蔭,一群群飛鳥在林中嬉戲爭鳴,城外的巴格馬提河從東南面緩緩流過,河水輕輕拍打著河岸,遠處田園風光如畫,雲煙繚繞。市區內外點綴著不同風格的建築物,有佛教寺廟、寶塔,也有印度教的廟宇和神龕;有金碧輝煌的古代王宮,也有現代化的辦公樓;神像與居民相伴,寺院與店舖為鄰,呈現出奇妙景象。 加德滿都被稱為「對比鮮明的城市」,是由於全市可明顯分為新、舊兩個城區,以通迪凱爾廣場為中心,西是舊城區,街道狹窄,建築古老,布滿中世紀的尼泊爾宮殿。民房和塔廟仍保有昔日原始建築風貌,同時有條主要商業幹道的新路(New Road),兩旁有市內最繁華熱鬧的商業區。廣場以東為新城區,街道寬闊,馬路兩旁有許多混合傳統尼泊爾式和西方格調的建築,富麗堂皇。獅宮、市政廳、皇家文學院、尼泊爾皇家航空公司總部大樓、國家銀行大廈、博物館和特里布梵大學等,都坐落在這裡。 市中心建築物多是三層樓房,粉飾得五顏六色,別具風格。一般住家大門上繪有許多彩色鮮明的眼睛,好像在注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相差不多的街巷口及大住宅的院外,都有石獅守護著。舊城區內一排排的房子,充溢著奇異的霉味。這裡房子下小上大,突懸在街旁。市內到處有寶塔和寺廟,還有青銅、紅銅和石頭雕塑的龍和3個頭的大象。一般觀光客走在街頭上,不難發現一種特有的現象。那就是所有屋子的門都很窄小,人們必須彎著腰才能鑽進去。有些廟院的大門甚至像老鼠洞,必須通過長長窄窄的巷道,才能來到這裡的庭院,並且每個房間也非常狹窄,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低著頭、彎著腰。據說尼泊爾人把房子建得這麼狹小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是個畏懼殭屍的民族。傳說在喜馬拉雅山下常有殭屍出沒,所以尼泊爾人的祖先在建造屋子時,就故意把房門造得特別窄小,因為傳說中的殭屍是不會彎腰的。這種小格局的房子並不適合人們在屋內活動,僅僅是睡覺和休息的地方,這也是尼泊爾人大部分時間都在街頭閒逛的原因,許多人在街頭曬太陽,有些人還在廟宇的石階上剃頭髮,還有無所事事的人,索性站在路邊觀看過往的行人。也有很多從山上或鄉下進城打工的人,蹲在路旁待雇,如能找到出賣勞力的工作,每天工資不超過1美元,月薪也不超過22美元,收入微薄。 阿桑(Ansun)是全市最古老的街區和傳統市場,位於舊城區王后湖以西不遠處,有6條狹窄的商業街在此交會,這一帶房屋建築古老,多為3至5層樓的舊式磚瓦房,是典型的尼瓦爾人房舍,房屋底層作商店,樓上住家。這裡街道狹窄,彎彎拐拐,車輛根本無法通行。街道兩旁各種商店鱗次櫛比,出售有糧食、香料、布帛、銅器、鐵具、陶器、瓦罐、書畫和雜貨等,路邊還有許多小攤販。這裡的商店舖面不大,也沒有店名,許多商店甚至沒有櫃台,貨物堆滿牆邊貨架和地面,店舖裡只有小小的一席空地,老板便盤腿坐在那裡招呼顧客。有些雜貨店出售陶盆瓦缸。鐵壺銅罐和竹藤器具,店裡容不下,只好將部分貨物堆放在街邊,各色地毯、花布挎袋和披肩等手工織品,懸掛在店前舖外,五顏六色,琳瑯滿目。這裡從早到晚,人群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在歷史上,阿桑街區還曾是加德滿都的市中心,在馬拉王朝時代,加德滿都的主要城門就設在阿桑東面的博塔希蒂附近,從東門入城到當時的小宮及節日的神車遊行,阿桑街區都是必經之地,這裡作為全市的商業中心已有數百年歷史。過去這裡的商人不僅控制著加德滿都的商業,而且還經營進出口貿易,他們大多數是尼瓦爾人,擅長經商,許多人還在中國西藏開設商行,不少人娶藏族女子為妻。儘管近十幾年來外國商品大量輸入,使本國商品受到排擠,但直到今日,阿桑街區仍是本國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的主要銷售市場。每年,許多山區農民遠道來到這裡,賣掉帶來的土產和山貨,購買一年半載所需的日用品回去。 加德滿都素有「寺廟之城」的美譽,阿桑街區當然也少不了寺廟,在阿桑路口就立有3座廟宇,規模雖小,很很精緻。路口中央是一座雙重檐的小廟,頭檐和門窗全部為鎦金銅質材料,廟中供奉著安娜普納女神;街上還有一座有名的望天拜布拉神廟,因廟中供奉有臉部總是朝天的拜布拉神而得名。 新街(New Street)也是全市最繁榮的商業街,東起通迪凱爾廣場,西至哈努曼猴神宮,呈東西走向,中間有四條南北走向的街道與它相交;如果說阿桑街區是加德滿都古老街市的代表,那麼新街則代表首都的現代嶄新風貌,它只有60多年歷史。在1934年大地震中,新街一帶損失最慘,所有房屋全部倒塌,成為一片廢墟,現在的街道和房屋都是震後重建的,所以名叫新街。在新街西頭十字路口中央的圓形大理石台基上有一座紅褐色大理石碑,碑上立有一尊當年首相朱達•沙姆謝爾的全身銅像,以紀念他在震後重建中的貢獻。 在新街東頭入口處立有高大的白色牌樓,上部有四尊向前平伸的龍頭塑像,寬大的牌樓立柱上有神像、雄獅面像等彩色浮雕為裝飾。這裡的建築一般也只有四、五層樓高,但多為新式鋼筋水泥樓房,建有尼泊爾皇家航空公司、銀行和報社等辦公大樓。新街西端十字路口有一家擁有數十間商店的大超市,是全市最大的百貨公司。這條街道是新興商業區,商店舖面較大,櫥窗裝飾也很美觀,牌匾高懸,除了少數商店出售國產的家具、棉布、皮鞋、不銹鋼器皿、古董和神像等貨物外,多數經營進口洋貨,如布匹、毛線、成衣、文具、紙張、日用百貨、藥品、醫療器材、鐘錶、眼鏡、家用電器、照相器材、自行車、縫紉機和化妝品等。近年來電冰箱、小型電腦、收音機、錄音機、洗衣機、吸塵器、彩電和錄影機等高等電器也充斥市場。這些洋貨以印度貨和日本貨居多,中國貨也佔有一席之地。 這裡商號大多由有印度血統的尼瓦爾商人經營,街上車輛往來不絕,人群川流不息;傍晚華燈初上是最熱鬧時候,霓虹燈五光十色,交相輝映。街西端尼泊爾銀行大樓前有個小街頭公園,因碑柱上有個地球模型而被稱為地理公園。東側有株巨大的菩提樹,傍晚時經常聚集一群市民,談笑風生。因地處鬧市,購物、散步和閒逛的人們,不拘形式,談論國內外新聞,交流社會上的奇聞軼事,評論政局的起伏迭蕩,其中免不了有誇大其詞、以訛傳訛之處,所以人們稱這種街談巷議為「菩提樹下的議論」。 新街歷史雖短,卻也發生過一些重大事件,晚近的一次是1979年5月的「新街事件」。當時因警察阻止學生示威遊行,打傷十幾名學生,使全市30多所大專院校學生連續舉行罷課和示威遊行,提出保障民主政治的要求。後來數千名學生雲集新街,放火焚燒了官方的廓爾喀報社,砸破尼泊爾皇家航空公司大廈的玻璃窗,並焚燒了一座加油站和一些車輛,軍警向示威學生施放催淚彈,並向空中鳴槍,示威者以石塊進行反擊,雙方衝突持續3個小時。翌日,內閣首相被迫辭職,畢蘭德拉國王也同意就是否保持君主政體進行全民投票公決。 加德滿都有一條20世紀70年代風靡尼泊爾的奇異街(Freak Stree),又叫做嬉皮街。由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風靡全球的長髮嬉皮在這裡找到他們的人間天堂,故來此長住。他們打扮頹廢怪異,身穿印度教徒白袍或佛教徒的黃色袈裟,神情呆滯,眼光迷離,放浪不拘的行徑,為保守的奇異街一帶生活帶來莫大的衝擊,尼泊爾人的友善與包容也助長嬉皮文化的滋長,越來越多的嬉皮開始吸食大麻和迷幻藥品,使加德滿都市民受到很大影響。後來尼泊爾政府進行大力整頓,對入境簽證加以嚴格限制,嬉皮人數銳減,全球嬉皮熱也在消退中。隨著嬉皮文化的沒落,目前奇異街迷離頹廢氣氛已經消失,但街道兩旁許多燈火昏暗的小型旅館、酒吧和餐廳,仍吸引著各國年輕自助旅行者到訪。 奇異街風靡已成過去,歷史悠久的阿桑街和現代風貌的新街,構成了風韻獨特的加德滿都,這裡人們個性堅強、笑容可掬,生活樸實,以馬鈴薯和鹽為主食,包心菜和米為粥餐,配以牛、羊奶和茶為飲料。比較有身分和地位的人,才能夠吃到較好的東西,早餐有炸小魚、炸煎餅、白煮蛋和牛奶等。當地飲料品種很多,主要有濃咖啡、紅茶、奶茶、果露汁、桔子汁和礦泉水等,苦苦利蘭姆酒是尼泊爾最負盛名的酒,品嚐時最好加冰塊或可樂,還有屬烈酒的蒸餾酒。 人們用餐以大米和豆類為主,佐以羊肉、雞肉和水牛肉等。蔬菜品種也很豐富,一般口味不喜太鹹,愛用辣椒粉、胡椒粉、鹽、醋、糖等調味品,對炸、烤、煎、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特別偏愛。「克什米爾」是當地最有名的一道鄉土菜,內含有雞肉、腰果、蔬菜和葡萄乾等,味道很好、馬鈴薯筍湯是由辣椒、馬鈴薯和酸筍調配而成,酸辣可口。尼泊爾咖哩雞和咖哩羊肉,用十幾種香辣調味汁烹調而成,口味獨特,很受歡迎。此外,羊肉燒洋山芋也很有名。 加德滿都居民富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許多人住在寺廟裡,他們修建的住宅也像廟宇一般,門前屋後都有神龕和祭壇,廟宇裡的一石一物都被視為神物,保護完好。市內有些寺廟中棲居有許多猴子,這是因為隨著周圍荒山樹林被人們開墾及築路、建房,牠們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逃到寺廟裡寄居。市民們對這些廟裡的猴子敬為聖猴,無人加以捕殺或驅趕。信徒們供奉菩薩的水果和食品都成為猴子的美味佳餚。於是,大膽的猴子年復一年在寺廟中繁衍,成天圍著精美的石雕、尖塔和佛像嬉鬧,發現人們手中有食物,便在猴王的帶領下向人爭食,成為加德滿都的一大奇景,被遊客們傳為佳話。 另外,烏鴉在街道上大搖大擺,聒噪聲不絕於耳,車輛閃避而走,大人和小孩都不敢向牠們扔一塊石子。由於尼泊爾人認為烏鴉是閻羅王使者,牠的叫聲預示著死亡和災難,所以人人都不敢得罪,一些善良的家庭主婦每日清晨都要拿出一團米飯餵食烏鴉。由於長期受寵使烏鴉非常放肆,經常成群結隊毫無顧忌地啄食樹上的水果和園裡的蔬菜,甚至膽大到猛撲下來搶走小孩手中的食物,恣意妄為,粗獷野蠻。 無論大街小巷,通常都會遇到一些黃牛大搖大擺地橫衝直撞,或是悠然自得地橫臥街心,這時急駛的汽車不得不減速繞行,避而遠之。如果路窄,汽車繞不過去,就只能靜靜地等待黃牛離開,於是馬路上就會排起一長串的汽車。毫不理會交通規則的「牛老爺」,不僅行人不會去驅趕,任何達官貴人的汽車也不敢冒犯牠,連交通警察也視若無睹,聽之任之。有時這些遊蕩的黃牛會朝路邊挑擔的菜農奔去,大嚼筐裡的青菜,菜農不僅不敢驅趕,反而視以為榮。偶爾,長著尖利雙角的公牛春情發作,在大街上追逐母牛,嚇得行人驚惶逃竄,這時交警才會出面對牠們稍加約束。原來這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黃牛就是被尼泊爾人敬若神明的神牛,不僅受到市民的尊敬,而且受到法律保護,如果因行車事故無意撞傷神牛,會被罰款和扣留;若是不小心開車撞死黃牛,會被判刑。據說18世紀以前的規定更嚴,殺黃牛的人必須償命。由於黃牛受到法律和社會的保護,市內的黃牛越來越多,有時嚴重妨礙了菜市場的正常營業,影響交通,甚至對行人安全也構成威脅。黃牛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奇特的公害,街上牛糞三步一塊,五步成堆,走路時一不小心就會「中獎」,屎臭難忍。
返回到
尼泊爾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