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不丹 的原始碼
←
不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龍雷之國=== 這個高山王國的經緯度為東經88度45分∼92度7分、北緯26度42分∼28度20分之間,位於亞洲南部,南亞次大陸的北部,坐落在喜馬拉雅山的東段南坡。其東部、北部和西北部與中國西藏自治區的山南和阿薩姆邦接壤,雙方邊界線長約470公里;西南部和印度的錫金、南部與印度的西孟加拉和阿薩姆兩邦相連,兩國間的邊界線長約605公里。 不丹全國總面積3.8394萬平方公里,與瑞士的大小相若,領土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170公里,是個與海絕緣的內陸國家,控制著好幾個喜馬拉雅山要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且係由印度進入中國西藏的階梯,境內有20多條小徑和西藏相通。 在地理上看,不丹地瘠多險,海拔由1800公尺至7550公尺,平均海拔約4675公尺,98%國土為山地,26%為國家公園,20%土地終年白雪掩覆。它的北面和南面都被喜馬拉雅山所包圍,全境平地很少,境內所謂的平原,也只是較大的山谷而已;天然的環境,把這個山中小王國密密地封鎖起來,似乎與世隔絕。 全境多係高聳崎嶇山地,為深峻的河谷所分割,由南到北分成數個區域:北部是大喜馬拉雅山區,包括非常崎嶇的蓋雪山嶺,高山積雪終年不化,峻谷沿冰河陡降,海拔高達7000多公尺,許多山峰都還未命名、更不曾征服和勘探過。 高山草原可供夏季放牧犛牛,平時也只有牧人和牲畜在這裡活動,其北界西藏高原為主要分水嶺區,在此河流分南北流向,並在途中形成眾多美景如畫的天然湖泊。氣候乾燥,長久以來高山生活方式始終不變,傳統商人載運布料、香料等貨物前往西藏,交換食鹽、羊毛和犛牛等。在海拔600∼5500公尺高度的冰川腳下,生長著矮小的石楠屬植物、小小的杜鵑花、鳶尾屬植物、罌粟和無數的草科植物。 動物種類不少,麝香鹿、扭角羚、野牛和藍羊在陡峭的山坡上棲息,也是喜馬拉雅熊和稀少而美麗的雪豹家園。夏季,大量的不丹雉、施凱爾特松雞,向北遷居到高山地帶,西藏白耳雉則居住在終年積雪的高山上。 中部是小喜馬拉雅山區的河谷平原,縱深約達65公里,海拔約1100∼3000公尺間,被南北走向的高山所分割,山坡比較和緩,構成不丹主要河流的分水嶺。依海拔高低的不同及受西南季風層面之差異,植物生長從受風坡的密林區至高山區,範圍頗廣,種類繁多。這裡河谷平原土質肥沃,順著地形墾為階梯狀的綠野田疇,農作物豐饒,年雨量平均1500公釐,是國內人口密集的地帶,著名的谷地有帕羅、哈和巴拉克等寬闊且多田疇的河谷。 杜阿爾斯(Duars)平原區,位於小喜馬拉雅山區及其丘陵地帶以南,沿不丹南界延伸,寬約13∼16公里,縱深約50公里。孟加拉灣的潮濕空氣可以吹入,年雨量高達5000∼8000公釐,雨水過多,故土質貧瘠,最低海拔僅46公尺。濕熱、多霧,滿布副熱帶叢林,如櫟樹、白樺樹、楓樹、粟樹、金香木、竹子、杜鵑、木蘭花和野蘭花等。平原北部緊臨山區,坡地起伏不平,山麓有零星村落。大部分原野上有象、虎、野牛、犀牛、不同品種的鹿和金絲長尾猴等活動。平原南部則為大草原和密布的竹林,有農作物栽培,一些市集沿邊界分布,並在擴展中。 最後一區在不丹的東部,它的外緣地勢較低,但山嶺非常陡峻,地勢險要。 不丹地形南低北高,山地佔全國總面積95%以上,東南部地區的馬納斯河(Manas Chhu)海拔只有97公尺,是全國最低的地方。北面西藏邊境的庫拉山(Kulha Gangri)海拔高達7554公尺,是全國最高的地方。 境內主要的山脈有喜馬拉雅(Himalaya)山主脈,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分布在不丹、尼泊爾、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境內,東西長達2450公里,其中在不丹境內長約400公里,位於不丹的北部,呈東西走向,海拔在4800∼7300多公尺,其山脊就是不丹與中國的分界線。沿著山脊海拔6000多公尺的山共有20多座,山峰終年積雪,是中國與不丹兩國的天然屏障,僅極少數的山口可供通行。 由於此地區長冬無夏,積雪深厚,通行非常艱難,交通經常中斷。主脈南側有少數谷地可供放牧,其他地方都是石礫荒漠和冰川,不適人們生活。 頓嘎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支脈,位於不丹東部,呈南北走向,長約110公里,寬約35公里,海拔300∼4500公尺,為庫里(Kuri)河與古隆(Kulong)河的分水嶺。這條山脈北高南低,山頂較平,河谷較深。 汝東北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支脈,位於不丹東部,呈南北走向,長約100公里,寬約30公里,海拔600∼4500公尺,為木江普曲河與庫里河的分水嶺。此山脈北高南低,山脊平緩。 尤多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支脈,位於國境中部,呈南北走向,長約90公里,寬約30公里,海拔1200∼4500公尺,為馬納斯河與木江普曲河的分水嶺。山脈南端止於這兩條河的匯合處。地勢南北高,中間低。 黑山山脈也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支脈,位於國境的中部,呈南北走向,長約90公里,寬約30公里,海拔1200∼4500公尺,是不丹境內喜馬拉雅山支脈中的最大山脈,也是普納昌河與馬納斯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山脈南北高,中間低,黑山山峰海拔4916公尺,是內喜馬拉雅山地區的最高峰。 朵炯山脈是喜馬拉雅山南側的支脈,位於不丹西部,呈南北走向,長約80公里,寬約35公里,海拔600∼4500公尺,是旺(Wang)河與普納昌河的分水嶺,地勢北高南低,東坡較西坡平緩開闊。首都廷布和普那卡、旺杜頗章等重要城市,分別位於它的東、西兩側。 孔桑烔洞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支脈,位於不丹西部,長約90公里,海拔1000∼4500公尺,是阿莫河和萊格河的分水嶺。這條山脈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勢陡峻,河流切割嚴重,河谷開闊平緩,著名的廷布、帕羅、哈等谷地,都坐落在這條山脈的中段。 此外,不丹還有一些海拔較低的山脈,如海拔3174公尺的多爾楚拉、海拔3354公尺的尤托拉、海拔3370公尺的佩勒拉、海拔3552公尺的則里拉、海拔3658公尺的色里拉、海拔3811公尺的當拉拉、海拔4087公尺的奇利拉、海拔4918公尺的佐東什山和潤滾拉山等。這些山脈都是以著名的山口或山峰而命名,且走向不規則,方向多變,但以向南為主,形成了西面提斯塔河和東面托爾薩河的分水嶺。它的高度也由北向南逐漸減低,並在不丹南部與杜瓦爾斯平原合成一體。 不丹山峰多,海拔高,其中海拔6000公尺以上的主要山峰,大多數位於不丹和中國的邊境地區,且終年被冰雪所覆蓋。此外,不丹還有一些著名的山峰,其中有些位於中國和不丹邊境地區,有些位於不丹腹地,海拔有2000∼6000公尺不等。 這個國家層巒疊嶂,河流密布,由於雨量豐沛,河水補給充足,故有許多河流多發源於喜馬拉雅山主脈地區,順著河谷由北南流,經由不丹和印度的阿薩姆平原後,注入印度的布拉馬普拉(Brahmaputra)河。境內有四大主要河流為: 馬納斯(Manas)河又名當梅(Drangme)河,發源於中國西藏的塔拉山,從卡門地區進入不丹東部,在不丹南部與其支流蒙德(Mongde)和布姆塘(Bumthang)兩河匯合後注入布拉馬普拉河。馬納斯河在境內150公里,流域面積1.8375萬平方公里,河面寬,水流急,落差大,在札西岡河段最寬處達48公尺。這條高山河流上、中、下游海拔高低懸殊,與其支流排洩整個不丹東部的全部水量,是不丹境內最大河流。 普納昌(Punatsang)河又名散科什(Sankosh)河,起源於加莎城堡上面雪山和魯納(Lunana)地區,位於不丹的西部,在國內河長220公里,流域面積廣達1.0725萬平方公里。此河在國境西部朝東南方奔流,至普那卡附近折而往南,流入賈莫納(Jamona)河。上游有毋(Mo)、父(Pa)和普那卡(Punakha)等支流在普那卡附近匯合。普那卡以南河床變寬,最寬處達300公尺;但在旺杜頗章以南,河道受陡峭峽谷的影響突然變窄。普納昌河及其支流排泄珠莫拉日山和庫拉山之間的大喜馬拉雅山脈的全部水量,是不丹的第二大河。 旺河(Wang Chhu)又名萊吉(Raigye)河,起源於珠莫拉日山脈和林格西地區,由哈(Ha)河和帕羅河等支流匯合而成。這條河坐落在不丹的西部,在國境內流長368公里,流域面積為3600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2100公尺;在杜瓦爾斯平原鄰近出口的地方,海拔只有90公尺。支流帕羅河長僅75公里,起源於珠莫拉日峰南部的雪山,流經多吉宗(Dobji Dzong)和開闊的帕羅谷地;哈河則在恰恰以西注入旺河。旺河河床狹窄,海拔高低懸殊,水流湍急,其水量約為普納昌河水量的1/2,是不丹的第三大河。 阿莫(Amo)河又稱為托爾薩(Torsa)河,源於西藏的江孜地區,由春丕谷偏南向東南方向經不丹西部流入印度,在不丹境內70公里,流域面積為1400平方公里。這條河的水量約為普納昌河水量的1/3,是不丹的第四大河流。水流湍急、水量充足,就是在冬天平均水深也在1公尺以上,且波濤洶湧,進入杜瓦爾斯平原後河道擴大,呈不規則狀,不、印公路和不丹南部邊境重鎮彭措嶺市就坐落在阿莫河的左岸。 不丹河流隨著地形的變化,通常上、中、下游河段各具特色。上游河段因地處高寒地帶,河水多源於融化的冰雪和夏季的少量降水,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水溫低,不能通航。中游河段河床變寬,河水流速減緩,但因水淺,仍不具通航條件。下游河段地處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區,支流匯集,河水流量增大,河床變寬,流速也較緩,有些河段雖可通航但由於地勢較低,每到雨季,洪水泛濫嚴重。 這個高山小王國有許多冰川,覆蓋著國土總面積的10%,主要在不丹北部的高山地區。冰川是不丹的生命源泉,也是河川主要再生的水資源。每到冬季,冰川就凝聚大量的新雪,夏天一到慢慢地融化成水,因此每年都可給不丹帶來大量清潔的水源,但同時也會給不丹帶來嚴重的災難,因為冰川的融化使河流出現季節性漲水的現象,常常會造成洪災。 因為山多、河流多,因此河谷也多,每一個河谷地就是不丹的一個獨立的經濟區,在不丹的經濟發展中居於重要地位,而且大部分重要城市都在河谷中。不丹的重要河谷有: 哈宗(Haa)河谷,位於國境西部,平均海拔約3000公尺,面積40平方公里,呈西北向東南走的狹長形,有哈河穿流其間,兩岸土地肥沃,谷壁有茂盛的溫帶針葉林,這裡盛產水稻、大麥、棉花、豆類及多種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是不丹主要產糧區之一。 哈宗坐落在谷地中段,1957年以前是不丹與西藏之間貿易中心。現在是不丹的軍事中心之一,不丹皇家軍二中隊、旺楚克洛宗軍事學校,以及印度軍駐不丹軍事顧問團司令部也設在此地。哈宗河谷的達姆塘(Damthang)又稱為當塘,是不丹通往西藏的交通要衝。 帕羅(Paro)河谷也在不丹西部,在哈宗河谷以東,平均海拔2300公尺。谷地面積約55平方公里,在帕羅宗(這裡的宗意為城堡)以北分為兩條支谷,向南延伸至旺河。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谷壁溫帶針葉林茂盛,不丹政府在這裡建有農場、園藝場和養殖場等,當地盛產水稻、玉米、小麥、棉花、柑橘和蘋果等農作物,是不丹主要產糧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為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石墨貯藏量約1500萬噸。交通頗為發達,帕羅市位於谷地中央,與廷布、楚卡和哈宗等有公路相通。 這個河谷是不丹最美麗河谷之一,同時也是不丹的宗教和旅遊勝地,著名的帕羅宗就坐落在谷地內。達加納建於1639年,距今已有369年歷史,是不丹首任法王阿旺•朗傑設計建造的。 坐落在谷地上的克楚寺是中國唐代西藏王松贊干布所建,是不丹最古老而著名的寺廟,一直是不丹人民朝聖的聖地。 廷布(Thimphu)河谷位於帕羅宗東側,海拔2300公尺,面積45平方公里,谷地狹長,呈南北走向,有廷布河穿流其間,兩岸物產豐富,谷壁被溫帶針葉林所覆蓋,首都廷布坐落在河谷中央、廷布河一塊沖積台地上。 普那卡(Punakha)河谷位於廷布宗以東,平均海拔2000公尺,谷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溫和,谷地海拔較低處為亞熱帶松林所覆蓋,海拔3000公尺以上布滿溫帶常綠櫟林。不丹著名古都普那卡宗就在谷地中央,北有加莎宗。這個河谷盛產水稻、小麥、玉米、豆類、棉花和多種水果及蔬菜。 旺杜頗章(Wangdile Phodra-ng)河谷位於普那卡宗南方,平均海拔200公尺,面積150平方公里,是不丹境內最大的河谷,地形寬闊平坦,氣候乾燥,谷壁植被稀疏,多裸岩和草地,故以寬闊而優良的牧場聞名全國,是不丹畜牧業非常發達的地區,政府在這裡修建有牛奶場、乳酪廠和農場,為國內乳製品的主要供給地,對改善不丹人民的健康有很大的補益。這裡板岩的貯藏量約有1600萬立方公尺,因此當地居民很多都從事石板、石器雕刻。此外,旺杜頗章宗和達加納宗也位於這個谷地內。 蒙德(Mongde)河谷又稱為同薩(Trongsa)河谷,位於旺杜頗章河谷以東,平均海拔約2300公尺,佔地約30平方公里,是不丹較小的河谷之一,呈狹長形,為南北走向,谷口開闊平坦,氣候燥熱,谷壁部分地段多裸岩和草地,大部分地區被溫帶針葉林所覆蓋,著名的同薩宗就是坐落在這個河谷北面的山脊上。 布姆塘(Bumtang)河谷位於同薩宗的東北方,平均海拔2750公尺,佔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這個河谷寬闊平坦,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相當乾燥,一些乾旱地段多草甸,間或有稀疏的落葉松和灌木林,因此闢有面積達5000匳以上的大型農場,是不丹重要糧倉之一。由於放牧條件好,不丹政府在這裡建有綿羊和犛牛的飼養場,是國內重要牧區之一。 這裡還是不丹宗教聖地,中國西藏王松贊干布於15世紀在此修建著名的強巴(Jampa)寺廟,印度聖人蓮花生就是在這座寺廟裡完成他的「奇特功績」,因此這個河谷在不丹人民的心目中及宗教史上,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庫里(Kuri)河谷位於布姆塘谷以東,札西岡河谷的西北面,河谷上人民所生產的紡織品,圖案美而複雜,特別是馬特拉毛料最為有名。隆子宗就是坐落在這個河谷中;河谷上還有溫泉和許多寺廟。 札西岡(Trashigang)河谷位於不丹東南部,平均海拔850公尺,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是不丹海拔最低的河谷之一,谷地呈東北向西南走向,有馬納斯河自西南而來穿流其間,兩岸熱帶植物茂盛,盛產水果和蠶絲,是不丹熱帶農作物和水果的主要種植區,手工紡織業興盛。 不丹東部重鎮札西岡宗和羊孜宗就位於這個河谷中,是通往西藏門隅地區的交通樞紐。在1959年以前,這裡和西藏地區有著非常廣泛的貿易往來,玉米、乾辣椒、絲綢和油漆等物品,採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西藏地區的食鹽、羊毛和茶葉等物。 松加爾(Shongar)河谷位於庫里河谷以南,札西岡河谷以西。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盛,是不丹重要的牧區之一;孟加拉宗就是坐落在這個河谷上。 肯(Kheng)河谷位於布姆塘河谷的南方,松加爾河谷的西邊,是舍岡宗的所在地。這個河谷地區人們所生產的手工業品,特別是精製的竹編工藝品和金屬製品聞名全國。 奇朗(Chirang)河谷位於不丹中南部,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盛產柑橘,手工造紙業也非常發達,特別是用楂樹紙漿全憑手工製作生產的薄紙最為有名。這個河谷地區人口比較稠密,大部分居民是尼泊爾族人;奇朗宗坐落在這個河谷上。 桑契(Samtse)河谷位於國境的西南部,是不丹重要工業區之一。因鄰近印度,進入21世紀,這個河谷的小型工業發展頗快,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桑契宗就坐落在這個河谷上,還有彭措嶺和楚卡等重要水力發電廠也設在這個河谷中。 在氣候方面,不丹地處亞熱帶,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高度變化急劇,海拔相差非常懸殊,加上受印度洋溫暖季風氣流的影響,境內各地溫差相差較大。根據不丹地形的特點,全國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三個氣候區: 北部高寒氣候區,是屬於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大喜馬拉雅高山區,位於不丹的北部。這裡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山區稱為苔原區,氣壓低,空氣稀薄缺氧,氣候嚴寒,冬季非常漫長,幾乎沒有夏天,年平均氣溫為1℃∼4℃,全年中氣溫0℃以下的日子超過200天,-20℃∼-30℃的低溫日子也常出現。這個氣候區年雨量為300∼800公釐,大部分屬降雪區。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6月為降雪期,每年的降雪日子在70天以上,通常積雪1∼2公尺厚,部分地區可厚達3公尺以上,雪封期長達10個月,海拔6000公尺以上的山脈終年積雪,6∼9月經常發生雪崩事件。這一帶日照時間長,紫外線特別強烈,能見度出奇的好。雖然沒有四季之分,但卻有明顯的乾、濕兩季,每年10月至翌年的5月為乾季,氣候乾冷,時刮大風;每年的6∼9月為濕季,多陣雨或夜雨。海拔5000公尺的地方是農業和天然林生長的上限。林線和雪線的相對位置隨著雨量而有變化,乾燥區內一般雪線較高而林線較低。這個氣候區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當地人們多靠放牧犛牛、綿羊、種植馬鈴薯和大麥為生。 中部溫帶氣候區是指以谷地為主的不丹中部地區,海拔在2000∼3000公尺之間。本區氣候溫和宜人,全年有四季之分。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年平均氣溫為8℃∼12℃;夏季6月最熱,平均氣溫約20℃;秋季氣候涼爽,冬季氣溫較低,-0℃的氣溫常見。 這個氣候區年雨量約800∼2000公釐,谷地無明顯的雨季,通常山脈南坡雨量比較集中,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山區秋末至翌年夏初為降雨期,年降雪日約50天,降雨量約厚150公釐。11月至翌年4月,部分山地積雪,河谷地區通常積雪時間較短。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0%∼70%,春夏多雷暴,秋季多雨,四季多吹南風。 南部亞熱帶氣候區為杜瓦爾斯平原及其北方山麓丘陵,以及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地區。這裡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5000多公釐,年平均相對濕度達70%∼80%,年平均氣溫為14℃。除部分山地外,大部分地區終年無積雪,多陰天,每年大約只有50個晴朗的日子,多吹偏南風,一年只有3個季節:3∼6月為暑季,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25℃,最高溫可達37℃;7∼9月為雨季,降雨集中,約佔全年雨量的80%,多暴雨,日最大雨量可達80公釐以上,經常洪水泛濫成災,且在雨季中多濃霧,能見度低;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部分山地氣溫降至0℃以下,有少量降雪,地表層會短暫結凍。平原和谷地的氣溫一般不低於0℃。這個氣候區樹木生長特別茂盛,是不丹主要的糧食作物區。
返回到
不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