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斯里蘭卡 的原始碼
←
斯里蘭卡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阿努拉德普勒城== 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市是中北省省會、斯里蘭卡的佛教聖地和古都 之一,以及國內最古老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80度23分、北緯8度21分,位 於國境中北部,阿魯維河畔,距可倫坡東北方約206公里處,面積27.8平方公里 ,擁有4萬多名人口。 城市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在公元前380年到公元10世紀間,即從槃陀阿巴耶王開 創阿努拉德普勒王朝到摩哂陀五世,約1400年來,一直都是斯里蘭卡的首都,並 先後有119位僧伽羅國王在此執行,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前3世紀時,一位印度王 子帶著數百名隨從,千里迢迢來到錫蘭島,建立王朝,大約在公元前337年,王 子的曾外孫槃陀阿巴耶王定都阿努拉德普勒。當時國王按印度雅利安人的占星傳 統,用天蝎座,也就是印度雅利安人先神「阿努拉德」之名給這個城市命名,而 「普勒」是城的意思。公元前427年,印度高僧摩哂陀,奉父親阿育王之命,率 領僧團渡海來到錫蘭島,弘揚佛法,首次將佛教傳入,開創斯里蘭卡佛教歷史的 先河,阿努拉德普勒成為斯里蘭卡最早的佛教聖地。後來,上座部佛教女傳教師 桑加密提也來到這裡弘揚佛法,創建婦女教派,並將印度菩提伽耶佛祖悟道成佛 趺坐的菩提樹分枝移植這裡。自此,阿努拉德普勒城更加名重一時,成為政治、 宗教昌盛的首府。 阿努拉德普勒在羅馬還沒有建立時,就已經是一座有規劃建立的繁榮城市。並在 2000多年前,就有了複雜的城市供水系統。當年的水閘,至今還在使用中。通過 斷壁殘垣,現在仍然可以看出當年設計周全的供水系統盛況。公元14世紀,這裡 還是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著名佛教中心,文教極為發達,藝術和建築尤其傑出。 後因南印度人入侵的戰火,城市逐漸廢棄,荒沒於叢林荊棘中。19世紀始為人重 新發現,1982年被聯合國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在,這個城市分為老城和新城兩個部分。老城已成為斯里蘭卡的考古中心,殘 存許多古蹟,為了保護古蹟和方便考古,20世紀中期建立了新城。這個城市有公 路和鐵路連接全國各主要城鎮。位於市區東南方的機場,有班機與可倫坡及國內 其他大城市連絡。阿努拉德普勒機場北面是奴瓦拉湖(Nuwara Wewa),湖西岸南 半邊有阿努拉德普勒火車站、巴士總站、政府單位和熱鬧的街道。湖西岸靠北一 半是托魯維拉廢墟所在地。 古城景色盎然,馬路寬闊,市容恬靜。一幢幢民房都非常可愛,多數為平房,米 黃色或白色的牆,紅色的屋頂,屋前房後的熱帶花卉,色彩紛呈,競相爭妍,尤 以盛開的九重葛最為常見。 古都自1017年荒廢以來大多掩埋在叢林中,但從市區眾多稱得上傑作的建築,如 灌溉設施、皇宮遺址、槃陀阿巴耶王修築的內城城牆、王室圓形遊樂場、千年花 園、石雕像、佛塔和佛寺等中,仍然可以窺出昔日的繁華昌盛。追溯歷史,也不 難發現從阿努拉德普勒為都城的歷代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每一位都曾傾心 建造佛寺和佛塔、雕塑佛像,以及用塔堂伽藍粉飾都城。 城區古代修建的複雜灌溉系統,包括了有座古水庫。一是相傳建於公元前 505年的婆娑瓦庫拉瑪水庫;二是公元前3世紀時修建的帝沙水庫,面積約1.5平 方公里,位於市區西南角;三是公元1世紀的拏伐水庫,是3座水庫中規模最大 的一處,有堤岸長約7公里,至今仍為這裡的居民供水。 水利系統還包括人工湖和水池等。其中市區東郊的奴瓦湖,是阿努拉德普勒鼎盛 時期遺留下來的人工湖。它是這裡最大的蓄水池,池畔南洋花卉錦簇,景致異常 迷人。 在古蹟叢中,還有一座簡潔又幽雅的雙子池;由兩個長方形浴池連成,形同 小游泳池,中間以一條走道相隔。池中的四周都布有階梯,讓沐浴的人能拾級而 下,也方便隨時坐在浴池裡休息。四周有樹林、矮山、石屋等景觀,環境優美而 隱蔽。最令人贊賞的是整個浴池造型獨具匠心,頗費巧思,浴池邊所圍的矮欄杆 和伸入浴池的所有階梯,以及池岸岩石,無一不是運用纖細入微的雕刻技術來完 成的精緻石刻作品。 斯里蘭卡人把阿努拉德普勒稱為「聖都」或「佛都」,主要原因是這裡遺留許多 佛塔和寺院,長久以來便成為人們的信仰重心。佛塔在斯里蘭卡被稱為「達伽巴 」,名稱來自梵文,外形模仿印度本土的佛塔,平頂上聳立有相輪。這些呈圓錐 形相輪源自數重寶蓋的形狀,可以算是東南亞各國佛塔的典範。目前,阿努拉德 普勒古蹟中有三座佛塔鼎立,最左邊的是魯梵伐利塔,靠右邊的是祗陀林佛塔, 最北面的是阿巴耶利佛塔和寺院。這三座佛塔已成為阿努拉德普勒的象徵。 魯梵伐利塔是斯里蘭卡最大的佛塔,始建於公元前101年至公元前59年的杜 多伽摩尼國王時期,後由其繼位的弟弟娑陀帝沙王完成工程。杜多伽摩尼王在未 登基前,是錫蘭東南部一個僧伽羅國王的兒子,曾向父王建議攻打北部泰米爾人 的計劃,並企圖組織10個青年酋長前去攻打泰米爾人,計劃未被父王採納,並遭 軟禁,後逃脫,流亡在外。父王去逝時,回到國內奪取王位和國寶坎拉拉大象。 他騎著這匹大象親率大軍北上,在阿努拉德普勒擊敗泰米爾人、殺死泰米爾人領 袖艾拉拉,恢復僧伽羅人對整個錫蘭的統治。他在阿努拉德普勒大事營建,包括 有1600根柱子的黃銅宮、魯安瓦利聖陵等,可惜聖陵還未竣工,他就死了。 這座在杜多伽摩尼死後才完成的塔,早期收藏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因為歷代都 曾經修葺過,現在人們所看到的聳立在聖都中央的這座白色佛塔,已非昔日原貌 ,是在19世紀時重新修建過的,屬僧伽羅人建築風格的典範。規模宏偉,遠超過 錫蘭所有佛塔,即使在當時各佛教國家同一類型的塔中,也是最龐大的佛塔,因 此又稱為「大塔」。建在3層台基上,高約100公尺,塔基直徑96公尺,塔身呈圓 球形,上端原是方形木料和石砌圍欄,後被改為磚砌實體。一個圓形石柱聳立在 實體中心,塔的尖頂鍍金,光輝閃爍,在數公里外就可以看見。台基像陽台一般 寬闊,繞塔面行可以發現許多錫蘭古代的藝術珍品,如一座雙手合什的人物石像 ,據說就是大塔的建造者杜多加摩尼的雕像,石像臉部露出安祥的微笑,神情唯 妙唯肖;在佛堂走廊上,放置著幾尊石灰岩雕成的立佛石像,造型都是右肩袒露 、左肩斜披袈裟,優雅柔順的之褶曲線從左肩自然斜下,這種式樣源自南印度風 格,給人一種明朗、寧靜、安祥的感覺;塔的四周有400個象頭,每個高約2.7公 尺,過去都裝有象牙。據說在塔內還曾發現過一件製作於公元2世紀的裸女象牙 雕,高不足0.1公尺,為斯里蘭卡至寶。此外,在一些工藝精美的陶盒內,還珍 珍藏有各種材質的佛和其他珍寶。 祗陀林佛塔又稱「舍利子」塔,屬上座部佛教,是當時斯里蘭卡最大最美的 佛塔,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的佛塔之一,公元4世紀初始由摩訶舍那王,在提 婆南昆耶‧帝沙王修建的寺廟庭院內建造,後由其子室利彌伽楚納王繼續增建。 據說,佛塔始建者摩訶舍那是非常注重灌溉水利的明君,在位期間,共造了16條 渠道及大運河。這座佛塔塔基直徑約112公尺,雖已損毀,仍高達70餘公尺。佛 塔門柱高約11公尺,刻有各種美妙的浮雕。塔正面的石雕像,造型柔和優美、細 膩活潑,形態逼真感人,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物保護項目。 阿巴耶祗利佛塔及寺廟因位於城市北方,故有「北寺」之稱。它是斯里蘭卡 第二高的佛塔,建築以宏偉浩大工程著稱。寺內石柱都刻有雕刻細膩、造型優美 、風格和內容獨特的浮雕,石柱上石像有獅子、馬、大象、公牛、孔雀、棕櫚葉 、花瓶、天神和轉輪聖王,以及佛教和印度教神話中的精靈「那伽」的人形和蛇 形像等。佛寺北邊緊靠美景如畫的王室花園,裡面豎立有佛陀石雕,是尊雕塑於 公元4世紀的坐佛大石像,高2公尺多,結伽趺坐入定,神情安祥肅穆,奉為瑰寶 。 關於阿巴耶祗利佛塔及寺廟,有一個傳說:公元前1世紀時伐多伽摩尼‧阿巴耶 國王逃亡14年後,東山再起擊敗入侵的泰米爾人,奪回王位,為報答逃亡時摩訶 帝沙長老對他的幫助和履行當初的諾言,拆毀耆那教寺廟,在其原址上修建佛寺 ,並將自己的名字「阿巴耶」和諷刺他的耆那教寺廟長老「祗利」的名字合在一 起,作為佛寺的寺名,以示阿巴耶並非軟弱無能之人,所以此寺又稱為「無畏山 寺」。此寺原係設在附近的傳統宗教和世俗權力中心的大寺,在瓦塔加馬統治末 期,脫離大寺。公元2世紀,在伽闍巴忽一世的護持下,擴建,增高至140腕尺( 古量度,1腕尺約18~22吋)。摩哂陀一世時又在寺中修建了一座「布薩堂」, 威望日盛,財富大增,名噪一時。摩訶舍那王晚年卻支持大寺,燒毀了阿巴耶祗 利寺眾僧所存經籍,使其一蹶不振,讓大寺獨掌宗教和政治權力直到11世紀。室 利彌伽梵納王在位的第9年,化裝成女婆羅門的槃陀公主赫摩摩羅,從羯陵伽的 檀多樸羅把佛牙舍利送到阿努拉德普勒,室利彌伽梵納王接受佛牙舍利,供奉於 阿巴耶祗利寺中,以供信徒膜拜。 除了這三座佛塔外,郊外還有遠近馳名的都波羅摩塔,也是聖都最古老的佛 塔之一,由阿努拉德普勒王朝創始者槃陀阿巴耶孫子提婆南毗耶‧帝沙所建造。 摩哂陀二世曾用金片鑲嵌銀條裝飾佛塔。塔裡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鎖骨舍利, 受到斯里蘭卡和其他上座部佛教國家佛教徒的敬仰。據說,舍利塔初建時呈「稻 草堆」形,後經幾次重修,已成為一個沒有入口的鐘形僧伽羅式建築物,有著美 麗的大型圓頂,塔基直徑約18.5公尺,高17公尺,是斯里蘭卡高度建築技術的結 晶。在佛塔的周圍,為供奉佛陀鎖骨而建造的圓舍利殿,裡外三層,高高低低排 列著雕刻精美的石柱紀念碑和一個巨大的石缽。據記載,這個石缽可供好幾千名 僧侶從中取食八粥。圍成同心圓的石柱原支撐著的具僧伽羅建築風格的圓頂,現 已遺失。石柱挺拔俊秀、古意盎然,雕飾有蓮花、雄獅、天鵝和侏儒等浮雕。 摩利沙伐帝佛塔位於帝沙水庫邊,風景旖旎,塔基直徑約51.3公尺,塔內供 奉一支鑲嵌佛祖遺物的御矛,公元前150年由僧伽羅王朝的杜多伽摩尼王所建。 相傳,一次杜多伽摩尼王在帝沙水庫旁舉行慶祝戰勝伊那羅人的慶典時,將御矛 和戰服放置在水庫邊,於是在此建塔。周邊的王家樂園,古稱「蘭摩蘇‧烏耶那 」,意為「金魚公園」,園中亭台樓榭、浴池和人工湖等景致優雅。 除了佛塔外,市區還有著名的大菩提樹和黃銅宮,以及一些雕刻精美的月石。其 中的大菩提樹位於市區火車站西邊,步行20分鐘可達,是佛祖在菩提伽耶悟 道成佛時,趺坐入定的那株菩提樹分枝栽種而成,是斯里蘭卡著名的聖樹,深受 斯里蘭卡佛教徒崇拜,其程度僅次於佛牙舍利。聖樹高達數十公尺,樹幹粗壯, 枝繁葉茂,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據說是南亞現存樹齡最大的菩提樹、世界上有 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樹。根據歷史記載,公元前3世紀,繼印度高僧摩哂陀渡海前 來弘揚佛法後,摩哂陀的妹妹,上座部佛教女傳教師桑伽密提比丘尼也來到斯里 蘭卡,由印度的菩提伽耶帶來了這株菩提樹分枝,在閻浮瞿羅受到帝沙王的熱情 迎接,並被植在阿努拉德普勒。隨著菩提樹的傳入,印度佛教徒就用禮拜菩提樹 的方式以示對信仰的忠誠。印度菩提伽耶的本樹已於1870年倒塌、枯死,而這棵 與本樹有親緣關係的分枝卻仍風華正茂,並為斯里蘭卡佛教徒所供奉。在這株菩 提樹較低的枝丫上,總是掛滿了寫著各式祈福和祈求庇佑詞句的彩色布條。菩提 樹的四周被石牆圍住,牆內有三段基台,佔地約100平方公尺,下設燈台。在柔 軟的沙地上擺著成千個盛油的陶製容器,日夜不熄的燃著油燈,以祈賜福。每個 佛教徒在入口處,須先脫去鞋襪,赤足進入。當踏上第一段台基時,就必須跪下 ,虔誠地合掌禱告。觀光客往往會將形似舍利塔的菩提落葉拾回,當作最好的紀 念品。由於參觀人多,為了保護古蹟,1966年斯里蘭卡政府又在周圍建了一道金 色的柵欄。 黃銅宮位於大菩提樹前,是古城著名的古寺,公元前100年左右,杜多伽摩 尼王在位時建造,建成後15年被一場大火損燬,後於公元12世紀由婆羅那魯瓦時 期的婆羅伽羅摩巴忽一世重建。它是一座由排成40個同心圓的1600根石柱支撐起 的千柱寺,因屋頂包著銅箔,故名「黃銅宮」。這座九層樓建築雄偉壯麗、氣象 萬千,共有900間房屋供僧侶居住。僧侶居所按道行依次遞升,普通僧侶住最底 層,能布道者在二層,證阿羅漢果者處最上層。據載,這座黃銅宮,「狀如一把 白色華傘、以水晶山為掩以銀為杆,以珊瑚為柄,上有寶石周成的8種瑞象,四 邊掛數串小銀鈴,底層有400頭石象,配有珍貴的玉象牙。」此宮現已不存,殘 存的石柱成為當初絕代風華的佐證。宮的西側,已開闢為博物館,珍藏大量文物 ,是考古和歷史學的重要基地。 阿努拉德普勒的月石,是斯里蘭卡最傑出的雕刻品,多用花崗岩或石灰岩雕 成,頗有特色,通常外國呈火焰狀,中間刻著獅子、牛和大象等動物造型,內側 刻有象徵人類慾望的藤草。月石多被放在樓梯口,作為美麗的腳踏石,其功用是 讓朝拜者在入內朝拜前,先赤足在月石上平靜自己,等心靈完全寧靜下來後再入 內朝拜。所以,有些信徒在踏上月石時會在腳上洒水,代表清洗自己的身心與形 體。月石兩側常有守護石,是位於佛塔入口處兩旁的石雕,作用是保護佛塔,防 止惡魔入侵,最常見的是在石板上雕刻人形的龍王像,龍王頭部有5~7條眼鏡蛇 雕刻,以增加其威嚴。 密興多列山是佛教最早傳入斯里蘭卡的據點和佛教聖地,素有「斯里蘭卡佛 教搖籃」之譽,位於阿努拉德普勒東方11公里處,西距可倫坡217公里,是一座 獨立的山,以阿育王之子密興多列的名字命名,海拔331公尺,從山麓到山頂有 5公尺寬的1840級台階,沿途兩旁散布眾多佛教古址,如建多伽塔、安婆多羅寺 、摩訶塞那塔、那伽(眼鏡蛇王)池、獅子池、伊蘇魯牟尼耶寺、石窟、石雕和 從岩石中鑿出浴室的黑水池及僧人隱居的寺廟遺址等。遊客登上200多級台階便 到達約2000多年歷史的建多迦塔,雖已坍塌,但四座正門上精雕細刻的侏儒和野 天鵝浮雕依然清晰可見。到達半山腰刻有7條眼鏡王蛇浮雕的那伽池,遊客須脫 鞋攀登至第二平台,據說這裡就是摩哂陀遇見帝沙王,問答說話的地方。再往上 爬,遊客可目睹大塔,這是密興多列山年代最久的寶塔。爬至山頂,便可飽覽掩 映在山林中的聖都阿努拉德普勒。 相傳,密興多列出家後,為上座部佛教弘法大師,僧名摩哂陀。他奉父王命,親 率弟子來到斯里蘭卡,居住在這座山中。一日,恰遇到此處行獵的帝沙王,在問 答談吐中,摩哂陀認為帝沙王具有慧根,有理解佛教教義的資質,於是向他講授 了「象跡譬喻小品經」受感悟的帝沙王隨即皈依佛門。至今山中還有傳說是摩哂 陀修行的石窟,內設睡臥和禪坐的床榻。當時帝沙王在山岩上建造的伊蘇魯牟尼 耶寺,現僅存殘址。古寺原規模浩大,寺中岩石雕刻更是令人驚嘆,有怪異的侏 儒、高揚鼻子的大象及著名的「一對愛侶」浮雕與「騎手」石刻,技藝高超,富 有世俗氣息,親切感人。其中名為「一對愛侶」的浮雕,為一對男女相攜相擁而 坐的雕像,男女英武粗獷,女子嬌媚含羞,含情脈脈,反映的內容與宗教並無關 係,雕塑生動優美,圓渾柔和,真切地傳達了男女間的綿綿情意,與「騎手」石 雕一並列為藝術珍品,享有盛譽,深受遊客的青睞。皈依佛門後的帝沙王還下詔 禁止人們在這座山上殺生,至今斯里蘭卡人都還嚴格遵守了這一戒令,因此密興 多列山又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個動物保護區」。
返回到
斯里蘭卡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