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摩洛哥 的原始碼
←
摩洛哥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馬拉喀什是南方明珠== 馬拉喀什(Marrakech)是摩洛哥西部馬拉喀什省的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和國內四大皇城之一,原來的城名馬拉古什源自柏柏爾語,意思是「設防的城市」。關於它的城名由來另有一說:古代一位遊牧民族的酋長,長途跋涉後,發現前面有個村莊,乃催促同僚「馬拉喀什」(趕快之意),經過快馬加鞭抵達,果然是個歇腳的好地方,從此過往行人都以馬拉喀什來稱呼這個地方。還有個傳奇故事:古代這裡的兩大部落曾發生一場戰爭,獲勝的酋長在追殺敵人時途中經過這個荒寂的村落,身邊的士兵指著這個村子問他村落叫什麼名字,他因這場戰爭的全勝而興奮不已,便心不在焉地用阿拉伯語回答「馬來,克魯什」,意為「一切都過去了」。這句話一經傳出,人們便引出 「馬拉喀什」一詞,久而久之,就成了這個小村莊的名稱。 這個城市在古代是阿特拉斯山麓一個人煙稀少的荒涼小村落,1062年由阿爾摩拉維德族蘇丹尤素夫•伊本•塔舒芬所建立,使成為首府,以及伊斯蘭教世界中最重要的藝術和文化中心,並用他侵略西班牙時所掠奪來的財物來加以擴展和美化。馬拉喀什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出現在尤素夫的兒子阿里•伊本•尤素夫執政時期,當時不論是王宮、寺院或浴場,他都下令興建地下灌溉渠道,並且自1126年起共興建14個城門。 1147年,阿哈摩哈德王朝為了加強與南部地區柏柏爾人的聯盟而在此定都,並不斷擴張,將馬拉古什(Marrakush)的原來名稱改為馬拉喀什,意思是「紅色的城市」,這是因為全城的房子都是用紅土建造的。1269年,阿爾摩哈德王朝結束,馬里尼德人將首府遷往菲斯。薩阿迪人在16世紀掌握政權,馬拉喀什再度成為首府。其中較為傑出的一位薩阿迪蘇丹阿姆德•埃曼蘇爾(Ahmed al-Mansour),因為非常富有,故被稱為黃金王,他修建了精美的巴迪宮,也美化了薩阿迪人的墓地。阿拉維人得到政權後,將首府遷往梅克內思,但是馬拉喀什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因此就在穆萊•伊斯梅爾王為建築材料而掠奪巴迪宮之際,他的繼任者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又投入資源,重建馬拉喀什城牆、城砦、宮殿、寺院,以及皇家閱兵場,同時還建造渣甸花園。此後,馬拉喀什情況日益沒落,一直到1873年穆萊•哈桑在此登基,馬拉喀什才又受到重視。1912年法國佔領後,馬拉喀什開始規劃新市鎮,古城也重新復活而獲得穩步建設,直到摩洛哥獨立後,法國也將馬拉喀什歸還給摩洛哥。 馬拉喀什的經緯度為西經8度、北緯31度38分,地處坦西夫特河以南肥沃的豪茲(Haouz)平原中心地帶,整個城市坐落在大阿特拉斯山脈的西北麓,海拔460公尺,是國內南部內陸的貿易中心,同時也是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門戶。東南郊50公里處,就是終年積雪、一片白茫茫的大阿特拉斯山;往南不遠處,便是荒蕪人煙、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北部是一片大平原;往西約150公里處,便是白浪滔天的大西洋。在這樣特殊環境中建立起來的馬拉喀什城,有其地理上的重要性,經常派有駐軍防守,同時風光多樣,又有特殊的迷人風俗,無論走到那裡都可看終年積雪的大阿特拉斯山脈,景色秀麗再加上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使它享有「南方明珠」和「摩洛哥文化首都」的美名。 這個城市因地處內地,白天氣溫很高,使人汗流夾背,7、8月間平均氣溫可達38℃,人們將雞蛋放在泥土上,可以烤熟。因為白天氣溫太高的緣故,所以市面顯得有點冷清。夜晚比較涼爽,因此反而非常熱鬧。在市區的各個廣場上,一到夜晚就有魔術和雜耍表演,並有歌舞、占卜和講古;一般的買賣也是在晚上營業,所以摩洛哥人都稱馬拉喀什為「不夜城」,或者更直截了當地叫它為「最快樂的城市」。 現在的馬拉喀什,已成為摩洛哥南部地區的商業、手工業和工業中心,精製的山羊皮和傳統的皮革製品,以及素負盛名的地毯編織等傳統手工業生產發達;工業則較落後,以食品加工、紡織和木材加工為主。商業繁榮,因為這裡是撒哈拉沙漠對外輸出最大的市集,許多來往沙漠的商人和定居在沙漠綠洲的人,會定期到這裡來做買賣。 馬拉喀什雖然地處沙漠邊緣,但從大西洋吹來的海風卻帶來雨水,從阿特拉斯山流下來的雪水灌溉著土地,因此成為林木蔥郁、花果繁茂的綠洲,盛產水果、小麥、油橄欖、椰棗等,尤其是郊區的豪茲平原更是物產富饒,四季飄香,周圍有廣達80平方公里的綠色平原。城市風景迷人,由於市區建築都不算高,所以視野開闊,很容易就望見海拔3800公尺的阿特拉斯山。郊外,湛藍的天空下由成片的稻田、樹林和仙人掌等植被,以及勞動的農民、趕著驢子的農夫、嬉戲的孩子和成群結隊的牛羊,構成一幅天下太平的田園風光。由於冬天氣候溫和,哈桑二世國王也常來過冬,所以在習慣上這裡又被稱為「冬都」。 人們來到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城牆多,城門也多。新城、舊城、古城和皇城,都有連綿不盡的城牆,加上數不清的城門洞,一圈套一圈,一門接一門,乃形成了無數個城裡城外。因此,人們又把它稱為「七千圈的城市」。觀光客到這裡漫遊,簡直像是進入了一座迷宮,只覺得出城進城,進城又出城,始終弄不清楚究竟是在城裡,還是在城外。街上毛驢、駱駝、古老的馬車和現代化的汽車、摩托車來來往往,蒙著面紗的婦女,穿著阿拉伯長袍的老人,高大的棕櫚樹,色彩繽紛的各種小貨攤,無論從那個城門洞裡望出去,都是一幅色彩鮮明的阿拉伯世界風情畫。 這個城市可以明顯地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舊城區又稱為麥地那,創建於1062年,位於城市的東部,曾係中世紀往來商隊匯聚的地方,並且曾兩度成為都城,如今是阿拉伯人聚居區,還保留著1000年前古老的建築和市街。狹隘的街巷幾乎都是小巷小弄,複雜得一如迷津,觀光客一走進去就會迷路,最好請當地導遊帶路,便宜又安全,一天只要10美元。 舊城南端是原來蘇丹的王宮,連接著堡壘,接近舊城區中心位置是一個德吉瑪露天廣場。大多的民房揉和了阿拉伯伊斯蘭風格和柏柏爾人的特點,全是泥砌平房或兩三層高的土樓,連接緊湊,都開著高高的窗戶,並用月牙形或三角形窗楣修飾;平屋頂上四角,多立有白色的小尖塔。舊城區還圍以7000多公尺磚紅色的厚實城牆,上面分布著200多個塔樓和無數垛口。古代的舊城區城牆被阿拉維王朝第四代國王伊斯梅爾拆除用來修建他的新都梅克內斯,只保留下兩段古城牆,因此遊客現在所看到的城牆,是後來重修的。舊城區旁邊有一片片蒼郁的棕櫚樹林,環繞著一幢幢紅色的古樓房,把舊城區裝點得生機盎然。沿著紅色城牆邊漫步,使人彷彿又回到中世紀的年代。 舊城區大多數建築物都以紅色為主,連市集的內牆面也是粉紅色的,因此馬拉喀什又有「紅城」美稱。每當夕陽餘輝布滿天際,馬拉喀什一層又一層的古城牆在夕陽中閃著紅光,顯得無限嫵媚。 新城(Ville Nouvelle)在舊城西方的城牆外,經由穆罕默德五世大道與舊城相連,這是1913年由法國殖民此地時規劃修建,寬闊的大道從市中心輻射四通八達,現代化的商業中心周邊是工業區和住宅區,四周環繞著種滿了椰棗、葡萄園,以及橄欖和橘子樹。 市內到處可見現代化的法國式建築,市容整潔,高樓大廈林立,街道兩旁的各種高級的商店、百貨公司、企業行號和大飯店等櫛比鱗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露天咖啡座特別多,並且座無虛席。路上汽車穿梭,行人熙攘,熱鬧而有序,與舊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於這裡是地中海氣候,盛產柑橘,市樹就是柑橘樹,街道兩旁遍植柑橘,樹上垂實纍纍,人們走在街道上,碩大的橘子垂手可得,但是不准吃;即使掉落滿地也不准撿食。 馬拉喀什也盛產玫瑰,每當玫瑰豐收季節,許多觀光客前來參與盛會,市民就以跳阿特拉斯山地舞、歐利加舞和別克納舞等觀光舞迎賓。如逢旱季,還可看到當地婦女有裸著身體拿水瓢打曲棍球祈雨的習慣。 這個內陸城市對外交通方便,米納拉(Ménara)國際機場位於西南郊6公里處,闢有多條國際航線與北非和南歐的一些大城市來往,與巴黎、倫敦、米蘭、法蘭克福、約翰尼斯堡、突尼斯、阿爾及爾、奈洛比、的黎波里、阿布加、開羅和杜拜等地有航班營運。 國內各大城市間有頻繁的航班相連,與卡薩布蘭加之間每天有4個航程往返,單向行程只需一個小時。與菲斯間每天有兩個航班,航程約一個半小時。在國際機場與市區間有計程車服務,車程約15分鐘,要先議價,通常由市區前往國際機場約需100DH,由國際機場回市區,車資約為60DH。 馬拉喀什火車站是摩洛哥南部最後的一站,由這裡出發的火車,可以前往國內的任何火車站。其中熱門的路線為北往卡薩布蘭加,車程3小時;西抵薩菲港,車程大約1:20;也可以到達菲斯,車程要7:30;前往丹吉爾每天有5班,僅最晚一班不須換車,其餘4班中途都要在卡薩布蘭加或西迪卡塞姆換車,全部車程也要7小時。 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可通往大西洋沿岸各城市,以及西撒哈拉沙漠的許多綠洲,長途巴士營運非常忙碌。CTW的長途巴士在馬拉喀什並沒有專屬的車站,而是和其他業者共同使用長途巴士站。由這裡出發的長途巴士,前往拉巴特車程要6小時,卡薩布蘭加4小時,阿加迪爾3小時。各主要路線的巴士班次非常多,有的客滿就開,不需長時間等車。 市區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車為主,另有計程車、租車和馬車等為客服務。公共汽車路線複雜,班次多,票價低廉,是很好的公共交通工具,但不適於外國遊客乘搭。 計程分為市區計程車和長途計程車兩種。市區計程車車身顏色為米黃色,全部照錶收費,車資約10∼20DH。長途計程車多採議價制度,上車之前要先議妥車資。但有些長途計程車也做起市區生意,在市區內也很容易攔到。 當地有許多租車公司,具有國際駕照的遊客租來遊玩自然方便多了,但要了解摩洛哥的一般汽車駕駛人多不遵守交通秩序,汽車在馬路上橫衝直撞,行人也會大搖大擺地在快車道上行走,因此在路上無論是駕車或行走,都要特別小心,以免車禍當頭。 市區也有馬車出租,一種由兩匹馬拉的馬車(Caleches),並非專門讓觀光客過癮的觀光項目,而是當地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乘人載貨均可。專門載人訪問各景點的觀光馬車也很多,一車可坐3人,2人在後座,一人與馬車伕同座。出發前和馬車伕講妥,馬車伕會按上車地點開始規劃出不同的旅遊路線,一般需2∼3小時,車資約100∼150DH。語言不通也沒有關係,只要攜帶地圖用英語和馬車伕說明即可。 由於馬拉喀什是摩洛哥幾個王朝的故都,又是名勝古蹟充斥的名城,現在是國內著名的旅遊城,並於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故遊客眾多,各種不同擋次的旅館有500多家,特擇要加以介述。 瑪摩尼亞大飯店(Hotel La Mamounia)位於新城區,是當地高價位的五星級豪華國際觀光大飯店,房價為380∼500美元。這家飯店歷史悠久,住過的名人包括前英國邱吉爾首相、奧地利名導演史托漢,以及摩洛哥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這家大飯店共有171間豪華客房,包括有16間總統套房、57間高級套房,以及98間豪華客房,所有套房都有100∼200平方公尺的陽台和園椅、大客廳、更衣室和按摩浴缸。飯店附設有多間餐廳、酒吧間、免稅店和賭場。賭場內設置有100台吃角子老虎機,還有輪盤、撲克和百家樂等。飯店的戶外設有高爾夫球場、網球場、壁球場、游泳池、騎馬場和人工滑雪場。每天從10∼16時飯店會開放大門,讓非住客也可以到涼爽的大廳和令人驚嘆的庭園參觀,但不得穿短褲、球鞋或拖鞋進去,戴著氈帽的保全人員會在門口執行相關服裝的規定。 喜來登大飯店(Hotel Sherat-on)也是位於新城區的高價位大飯店之一,每天房租180美元起,有300間精緻的客房,在馬拉喀什五星級飯店中,以人氣旺盛的游泳池取勝,非房客也可以付費使用游泳池,可刷卡付費。 商隊飯店(Hotel Caravanserai)也是高價位飯店之一,雖然位於鄉間,但卻是大型度假村的精緻版,每天房租300∼480美元,全店只擁有17間高級客房與精緻套房,部分套房擁有私人游泳池,而漂亮的花園中更有中央系統溫度控制的溫水游泳池。全店都是粉紅色的牆壁,精緻的鄉野式擺設,非常幽靜。 塔姆斯納飯店(Hotel Tamsna)位於市郊的帕瑪瑞綠洲,完全走奢華的路線,每間房租為250∼450美元,別墅式的客房擺設漂亮,空間寬敞、豪華舒適,令人感到非常愜意。每幢別野都有私人游泳池,還有茂密的有機花園,種植當地的植物和蔬菜,供應飯店的餐廳使用。 當地高價位的飯店還有美麗殿(Meriden)、沙迪(Saadi)、蘇塔那(Sultana)、撒地(es-Saad)、法娜琪(Farnatchi)、克尼札(Kniza)、愛德華(Edward)、渣甸(Jardins)、伊甸(Eden)、海倫(Helene)和蘇凱納(Soukaina)等。 中價位的飯店以阿默利飯店(Hotel Amalay)為代表,坐落在穆罕默德五世大道87號,共有40間客房,飯店外觀看似平常,但客房內陳設的風格非常溫馨,單人房每天租金含早餐為42美元,可刷卡。 當地中價位的飯店還有伊畢士(Ibis)、哈斯納(Hasna)、戈馬辛(Gomassine)和炫斯(Chems)等,房租每日18∼50美元。 低價位旅館以旅行者旅館(Hotel des Voyageurs)為代表,位於新城區繁華地段,單人房每晚租金僅10美元起。客房潔淨還附有小陽台,服務人員親切和善,因此經常客滿,遊客如想在週末假日入住,最好在一週前預約,以免向隅。 低價位代表性的旅館還有圖盧辛(Toulousain)、索維拉(Ess-aouira)、麥地那(Medina)、區拉(Chellah)、阿搭拉(el-Atla)、阿塔拉爾(el-Atlal)、米摩薩(Mimosa)、CTM和阿里(Ali)等。 在餐飲方面,著名的大餐廳多附設在各大飯店內。一般性的各種餐廳、小食店和小吃攤到處都是,遊客可以品嚐到各種風味。當地的餐廳除了瓦煲和庫斯庫斯外,還可以吃到日本壽司和泰國火紅的咖哩。這裡最具異國風味和最價廉物美的吃的地方,非德吉瑪廣場(Djemaa el-Fna)的小吃攤莫屬,每當太陽西沉後,這些小吃攤就紛紛出籠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滾燙的蝸牛湯、烤肉串、肉丸串、炸薯片、庫斯庫斯、瓦煲,以及各種傳統美食,可以任人選擇。還可以找一下賣哈里拉(Harira)的攤販,這是一種濃湯,裡面有肉、鷹嘴豆、蕃茄、扁豆,再搭配椰棗與蜂蜜蛋糕,堪稱美味。另外,唐吉亞馬拉喀什亞(Tanjia Marrakshiya)也不錯,是用牛肉和淨化奶油在陶鍋裡烹煮而成。如果要嚐試更奇怪一點的菜餚,可以來一碗蝸牛湯或綿羊頭,都很好吃。 蘇塔娜(La Sultana)餐廳附設在高價位的蘇塔娜大飯店內,食物和裝修及擺設都很高雅、豪華,具有異國風味,混合法國與摩洛哥的傳統風格,有法國餐點,也有摩洛哥美食,使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可以在月色下享受浪漫晚餐,俯看撒丁陵墓,非房客晚餐須預約。 馬拉喀什餐廳位於舊城區,美食美景俱備,尤其是二樓,可以看到廣場和城市,食物精緻,晚一點還有肚皮舞孃表演。 亞科(Yacout)餐廳是舊城區的高檔餐館,為食客提供西式套餐,包括開胃酒、主菜、甜點和飲料,許多王室成員常來用餐,食物上桌時十足擺譜,非常講究派頭。 阿里澤亞(Alizia)是新城區非常舒適的義大利-摩洛哥餐廳,露台受到老饕的欣賞,菜單上有許多海鮮料理,也有用火爐烘烤的美味披薩。 賈卡朗達(La Jacaranda)是新城區標準的法國式餐廳,清一色的白色桌布和閃亮的餐具,是馬拉喀什頂級餐廳之一,菜單有牛胃、醃鴨肉和鵝肝醬等,都是經典的菜餚。 在市郊,有一家柏柏爾人風情餐廳,建築像古城堡,歡迎旅行團觀光客的儀式富有古代氣勢。城堡主在城門兩旁率領裝束整齊的柏柏爾騎兵,持槍列隊,當客人光臨時他們莊重地對空鳴槍3響,以示歡迎。第二道城門旁有一個巨人和一個小矮人,笑容可掬地向來賓問候,讓人感覺是城堡僕人在迎接主人,同時還有阿拉伯美女專門陪來賓拍照。中庭正對城門的西班牙式陽台上,有位武士在吹著號角,似乎在歡迎主人的凱旋歸來。城堡內有一極寬大的場地,一邊是賽馬場,一邊搭建了眾多帳篷。舉行晚宴時,帳篷內燈光通明,烘烤牛、羊肉串和庫斯庫斯香氣四溢,穿戴鮮豔的柏柏爾人在宴會進行中載歌載舞為貴賓助興。餐後舉行馬術表演,場地的另一邊馳騁著駿馬,捲起狂沙,顯得豪邁,重視當年柏柏爾騎兵威振沙場的雄風。一場精彩的馬術表演結束時,槍聲齊鳴,煙火謝幕,這種迎賓的演出晝夜各一次。 馬拉喀什的夜生活也很多采多姿,不少遊客都會到馬拉喀什賭場(Casino de Marrakech)去一試手氣。賭場附設在擁有150間豪華客房的沙迪五星級觀光大飯店內,共設置有80台吃角子老虎機,還有14張博彩遊戲桌,可以刷卡。 黑鑽石(Diamant Noir)夜店位於穆罕默德五世大道上的馬拉喀什大飯店裡,營業時間自晚上10時至次晨4時,這裡有黑暗的舞池和嘻哈音樂,並且是少數夜店中可以看到同性戀的地方。 提特羅(Teatro)高級夜店是由一家老戲院改裝,舞池就是從前戲院的舞台,非常適合女性來賓,她們可以在舞台上展現自己。戲院的大廳沒有了觀眾席,變成酒吧區,整個夜店充滿節奏分明的電子音樂,營業時自晚上23時起至次日凌晨5時止。 馬拉喀什也是購物者的天堂,到處可以找到技術純熟的工匠製造的出色木製品、皮製品、毛料、金屬製品、骨製品、銅製品和銀製品。因此這裡也是摩洛哥民間工藝品的主要生產中心,並定期舉行大規模的市集,匯集全國各地的土特產品,這種極富地方色彩的市場景觀,會令觀光客嘆為觀止。當地最值得購買的是手工陶藝品,上面有蠍子、月亮和星辰圖案,反應出此地宗教和不遠處的沙漠風情。 除了一些市集攤販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手工藝紀念品外,當地還有一些有特色的商店。其中位於市中心區的東方專家(L' Orient-aliste)是一家有名的小型精品店,有很大的地下室,擺滿各種藝術品、古董和名貴精緻的小擺飾,是一家高水準的精品店。 貝哈迪(Belhadj)位於市區東邊靠近舊城區,這是一家規模不大的精品店,其特色是滿滿都是柏柏爾人的銀飾,以及來自非洲各地有特色的珠子和項鍊,也有部分是精品店用次級品寶石做成的別致首飾,物美價廉,不喜歡顧客過分的殺價。 巴迪(El-Badii)是一家老牌的藝品店,位於火車站東南方,展售的藏品非常驚人,包括有精緻的古物、罕見的精美刺繡、稱得上老古董的陶器,以及整個地下室的地毯,很多名人及外國觀光客來此尋寶,東西的選擇種類很多,有些廉價品的折扣合理到令人意外。 阿亞(Aya's)服飾精品店在當地非常有名氣,位於新城區的東南部,店面雖然不大,但是所產製的衣服漂亮又耐穿,有毛、絲和棉等多種材質,都是傳統摩洛哥的設計,並由優秀的裁縫師手工製作,也接受量身訂做。 這裡的居民大多數喜歡穿本國傳統的民族服裝,這種服裝沒有開襟,是套著穿的長袍,背後帶帽兜。男子的衣服多為寬直條花紋,紳士頭戴筒式紅絨帽,衣服以淺色為主;一般平民的服裝顏色較深,即使髒了也不容易看出來,頭上一般是纏著白頭巾。婦女的服裝比較素淺,已婚女子大多頭戴頭帕和面罩,只露出雙眼和額頭;未婚女子不戴面罩,民女村婦也不蓋頭遮臉。 遊客到了馬拉喀什,千萬別錯過舊城區的舊市集廣場,它是城市跳動的心臟,其中的德吉瑪廣場(Djemaa el-Fna)位於舊城中心,是馬拉喀什的地標,由於曾一度成為處決死囚的場所,故又稱為「死囚廣場」,現在則改為「藝人廣場」。面積廣達1.5萬平方公尺。 早上這裡是販賣早點的地方,有麵包、甜點和其他早餐,一到白天由於驕陽太過猛烈,因此廣場上鮮見人影。但到午後,尤其是從傍晚開始,廣場上人潮洶湧,熱鬧非凡。每到週末假日,這裡更是人山人海,似乎全城的人都擠到這裡來了。這個廣場的歷史比馬拉喀什城還要古老,大約在公元8、9世紀時,從摩洛哥北部地區和西班牙來的商隊、在前往撒哈拉南部一些國家經商時,中途都要在這裡歇腳,也相互之間就地做些交易,然後再繼續趕路,日子一久,隨著南北商隊的增加,這裡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南來北往商人們聚集、娛樂和貿易的場所,並一直沿襲至今,成為摩洛哥國土上一顆永恆的明珠。 廣場的中央是遊藝活動中心,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觀看露天表演。馬拉喀什民間文藝活動有著悠久歷史,是古城特色之一。來自山區和沙漠地區的歌舞雜技團齊聚此地,表演多采多姿、詼諧幽默、千奇百怪、具有地方色彩的各種節目,如耍蛇、耍猴、拳擊、說書、雜技、算命、紋身、賣草藥和拔牙等都集中在這裡。 最引人入勝的是那些弄蛇人,攜帶的響尾蛇、雨傘節、青竹絲和龜殼花都是劇毒無比的毒蛇,正常的人看了無不退避三舍,而這些阿拉伯弄蛇人卻硬將牠往自己的嘴巴和鼻孔中塞進拉出,又舔又弄;有時在額頭上還爬著一隻翹著毒尾巴的大蝎子,讓人看了心驚肉跳,而他卻像沒事人一樣,想必毒牙毒針已被拔除。 廣場上還有猴戲上場,耍猴者帶著一群大猴和小猴,在耍著各種猴戲,但由於耍猴者每表演一次就會向圍觀的民眾收一次錢,所以最終是留不住觀眾。 拳擊賽場是男觀眾的天下,參賽者當場踴躍報名,有兩人報名只要年齡和體格相當就可出賽,雙方都很賣力,全力以赴,每賽完一場老板便向圍觀民眾收一次費,這些錢都直接進入老板的口袋,打贏的人沒有任何獎金獎品,挨打的人也是白白挨打,但是還有許多人躍躍欲試,興致極高。 廣場上觀眾最多的要算是說書的場地,只見一位身穿阿拉伯長袍的說書藝人坐在一塊毛毯上,繪聲繪影地講著可蘭經中伊斯蘭英雄的故事,他一會兒站起來指手畫腳地講上一陣,一會兒坐下來默默地唸誦,他的聲音充滿著激情,抑揚頓挫,四周的觀眾則全神貫注地聆聽著。 在人群圍起的一個個圈子中,還有引人發笑的雜技表演,其中最引人笑聲不斷的是毛驢抽煙,只見一頭驢子斜躺在地上,蹺起二郎腿,嘴裡叼著煙斗。當主人給牠點燃煙後,鼻子就一掀一掀地抽了起來,並從嘴鼻裡冒出白煙。 胡說八道的看命卜卦攤,在廣場上也插上一腳,對一些貪官污吏、做過虧心事、豪無自信心,以及祈求升官發財的人來說,這些三教九流的鬼神,仍具相當的吸引力。 廣場上還有一些專門替人刺青紋身的婦女,非常熱情,若文化程度不高的行人駐足觀看,就會被她們死纏爛打的戰術所說服。她們表演的道具非常簡單,只需一支注射針筒和名叫「漢娜」的熱帶植物染劑、兩張凳子和一雙靈巧的手。漢娜是一種綠色粉末,遇水變成紅褐色,這種原料中含有硫的成分,據說非洲、阿拉伯和印度的婦女都喜歡用它來紋身。這些替人紋身的婦女,將針筒注滿染劑,便在顧客的手上或身體的某些部位擠上連續的線紋圖案,或各種花、鳥、魚的圖案,塗完後,用水洗滌,便會留下褐色的刺青痕跡,要半個月後才會褪色。 賣草藥、祖上秘方和拔牙的攤位也在廣場的一角,擺攤子的郎中或蹲或坐在地上,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吹噓他們騙死人不償命的技倆,推薦他們的「仙丹」、 「神液」、「靈藥」和「無痛拔牙術」。 在另一個角落裡,三、兩個樂師開始用鼓、笛或吉他,演奏著他們自己欣賞像催眠曲般的樂曲,周圍也有無所事事的觀眾,他們或聽或看,或在下一個表演之前已經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偶爾也會有觀光客扔點硬幣或小鈔到他們翻著放在地上的帽子裡,這就是表演者與觀眾之間一種互動的文化。 整個大廣場上,嘈雜的樂器聲、叫喊聲、歡笑聲和鼓掌喝彩聲,此起彼伏,簡直是一個百藝雜陳的萬花筒和露天大戲院。 到了黃昏後,廣場上就會展現另一種獨特的風格,一排排的小吃攤檔開始擺賣營業,一陣陣飲食的香味從四面八方飄散過來,令人難以抗拒。各種各式的風味小吃,生意供不應求。 這裡有數不清的攤販,他們擺賣著日用百貨和食雜用品,地攤上堆滿了各種各式的手工藝品、服飾鞋帽、各種器皿,還包括水果、青菜、魚肉和各種香料,一片叫價還價聲,空氣中還揚溢著摩洛哥攤販們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特別難聞的體臭。 在這裡的廣場上,還不時可見裝束特別的賣水人,他們一般頭戴綴著各色絨球大紅帽,身著紅色短袖的羊毛短袍,光腳穿著土製的涼鞋,身上披掛著羊皮水袋、銅碗、銅鈴,還有一塊掛滿各種各樣紀念章的皮革,琳瑯滿目。羊皮水袋伸出一條長銅管,扭動開關就能注出一股清水來,盛在銅碗中賣給顧客。據說賣水人身上如果有銀碗,那一定是為此地的猶太人準備的,因為在當地只有猶太人用銀碗,阿拉伯人則用閃耀著光芒的金色碗。這些碗不用時賣水人會將它們串在一起掛在胸前,有如一串大項鍊。他們穿梭遊走在人群中,哼著小調,不時向遊客叫賣。他們那一身怪異惹眼的裝束,總能為他們招徠一些獵奇者,遊客要與他們合影,都會被要求付小費,即使是偷拍也逃不過他們銳利的眼光。不過為了讓與他們合影的遊客覺得物有所值,這些賣水人也都會賣力配合擺出各種姿態。 廣場在每年5月份都會舉辦大規模的民間歌舞聯歡節。為招徠更多的觀光客,7、8月間開始由摩洛哥旅遊局和當地民間文化團體,也在這裡舉辦精彩盛大的國際民間藝術節,邀請全國各地各民族的民間藝術團體和國外藝術團,前來共襄盛舉,參加歌舞和雜技藝術表演。屆時還舉辦摩洛哥民間工藝品展覽活動。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這個廣場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在這個廣場四周,開設有許多咖啡店,樓上樓下擺滿了桌椅,這些大都是供觀光客歇腳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可以喝咖啡和冷飲,也可以品嚐一下摩洛哥特有的薄荷茶。 連接著這個大廣場的是一大片商店雲集的阿拉伯傳統市集,當地人所稱的麥地那,這裡集中了成千上萬的小商店和手工藝品店舖,摩洛哥最著名的皮革製品,如羊皮茄克、皮箱、皮帶和皮鼓等,以及各種製作精緻的銀器、銅器和木雕等,都有出售。整個市場由上百條狹窄的小巷組成,巷道兩旁都是平房或兩層的小樓。小巷曲折蜿蜓,縱橫交錯,很容易迷路。但是人們在這裡卻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日用品和電器,如日本的家用電器,中國大陸的汗衫和背心等。一般說來,這裡商品的售價要比新市區大商店便宜得多,而且還可以討價還價,不但當地市民都到這裡買東西,許多觀光客也喜歡到這裡來選購一些大商店中買不到的土特產品。因此,這個市集每天都擁擠不堪,無論從那一條小街巷望過去,都掛滿了五光十色的各種商品,真可以說是一條條彩色繽紛的巷子,同時也是一條條人流如潮的窄巷,有時還會擠得走不動,站在這樣的市集中間,你休想拿起照相機拍照,因為狹窄的空間和擁擠的人群,把什麼都擋住。 擁擠的貝伯費托廣場(Place Bab Ftouh)上也有一大堆飲食攤,把摩洛哥的鄉土名點全搬了出來,琳瑯滿目,色香味俱全,而且每個食攤都編了號。 塞巴辛市集(Souq des Sebba-ghine)又稱為染房市集,附近有製造毛毯的工場、編織草籃的人和木工。埃克索(Rue el-Ksour)多長袍、飾品、T恤和蠟燭的賣店。斯馬林市集非常擁擠,裡面有紡織品店舖、紀念品攤位,還有少數幾家的地毯商和古董商。在這裡的拉巴奎迪馬廣場(Place Ra-hba Qedima),最多的是賣藥材的攤子,不管是神奇的藥劑、香料和傳統的化妝品,這裡都配得出來。它的北方有巴巴爾族拍賣場(Criee Berbere),現在是地毯市場,但是在1912年之前,這裡卻是奴隸的買賣場所。 馬拉喀什以眾多的名勝古蹟和幽靜的園林馳名於世,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庫圖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位於德吉瑪廣場西南方,其前身是原建於1147年阿爾莫哈德王朝的清真寺,後因被發現建築未正對聖地麥加方向而被拆除,又因紀念打敗西班牙人而於1195年在原址上重建,所以在今日清真寺的右側,還可看出舊清真寺的痕跡。 這座北非地區最優美古代建築藝術之一的宗教建築,原名「書攤清真寺」,因為12∼13世紀時,寺院前是書攤集中之地,現在已成為馬拉喀什的重要標誌。全寺佔地5400平方公尺,整體呈西班牙南部摩爾人的傳統風格,端莊而宏偉,擁有一個最大的中央禮拜廳和16個一模一樣的平行禮拜堂。寺塔完成於1190年,高77公尺,塔尖呈金色葫蘆狀,高與寬呈5:1比例,全由石頭砌築,深黃色,分為上下兩層,每面牆的裝飾都不一樣,有大膽而沉穩的簡單幾何圖案、花草圖紋和線條優美的阿拉伯文字;塔的每層都開有兩扇花邊窗戶,呈拱型或月牙狀,造型樸實優雅。 尖塔的牆壁會散發出濃郁的芳香,且至今香氣四溢,故又被人稱為「香塔」,據說這是因為當年建塔時,在粘合石塊的泥漿中拌入了9600多袋名貴香料的緣故。據說此塔當年嚴禁任何人攀登,以防人們偷窺王宮後院的嬪妃,唯有敲鐘的盲人可以登塔呼喚穆斯林按時朝拜。 寺院裡有一白色殿堂,是馬拉喀什傳奇人物Lalla Zohra葬身的陵墓。據說,Zohra是一位奴隸的女兒,後來成為伊斯蘭教的領袖。馬拉喀什的婦女都認為她是小孩的守護神,白天是女身,晚上化身鴿子,所以婦女們將小孩托付給Zohra,不讓小孩食用鴿肉。非穆斯林禁止進入寺院。 本•尤素夫(Ben Youssef)清真寺和神學院,位於舊城區中心地帶的中央,這個古老的神學院,是國內最豪華的可蘭經書院,非穆斯林不得進入參觀。 薩丁王朝墓園(Tombeaux Saadians)位於卡斯巴(Kasbah)清真寺右側,當時為了抵禦葡萄牙的侵略,將馬拉喀什作為薩丁王朝的首都,曼蘇爾並於16世紀為自己建造墓園,由3座大廳組成,一座是專為埋葬皇后等王族女性的陵寢,另一座是王族小孩的墓群,最富麗堂皇的一座是被稱為「12柱廳」的國王陵寢,裡面存放著歷代國王的遺體。陵寢四周壁磚考究,像牆壁雕花、馬賽克圖案、大理石圓柱和西洋衫樹木板的天花板等,都非常華麗美觀。 這座只有穆罕默德子孫才能享有特權下葬的地方,共有200多位帝王、后妃、王族親王和大臣長眠於此。陵墓在歷史上曾「消失」近40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7年才重見天日,內部保存完整。墓園的花園裡開滿了玫瑰、石榴花和曼陀羅,橘子樹最多。現在這座墓園對外開放,時間為上午8:00∼12:00,下午14:40∼19:00(冬天則14:00∼18:00),入場券大人10DH,孩童5DH。 巴希亞宮殿(Palais de la Bah-ia)是摩洛哥現存不多的古代傑出建築物,位於德吉瑪廣場的東南方,原由當地西•阿罕默德•本•穆薩(Si Ahmed ben Musa)貴族父子於1900∼1907年所建,這位貴族有四個妻子,其中一個名叫巴希亞(Bahia),是他最寵愛的妻子,並建造了以她的名字為名的庭園,摩爾和阿拉伯式風格的設計和裝璜,一如王室的深宮內院。其中四間殿廳分別安置四位妻子,每個屋頂雕飾各有特色,尤其是以巴希亞住的那間最為出色。由於宮殿太過華麗,引起當時阿濟茲國王的妒忌,因此在本•穆薩死去的當天,就下手掠奪這座宮殿,將之據為己有,所以一直到現在,這座宮殿仍屬王室所有,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如來馬拉喀什,都會臨幸此處。 這座宮殿設有聊天室、接待廳、生活區、花園、噴泉,以及許多隱蔽陰暗的庭院,在伊斯蘭教的許多建築中,它是把隱私放在第一位,因此常常在許多出入口連結宮殿中不同的部分,因此就造成在宮殿的整體上一系列獨立而不相連貫的空間。 宮殿的主體建築是座兩層石木結構的樓廳,屋簷高翹,廊廳寬長,用雕刻精細的長石柱撐起,上面的窗戶呈半圓形,用稀有的木料構成。內部裝飾富麗豪華,天花板用檀香木雕裝,牆上掛著鑲金大銅鏡,周圍有各種花鳥的彩繪。目前這裡是國內唯一對外開放的宮殿,除國王臨幸時予以關閉,其他時間都對外開放,但因常有國賓貴客光臨,所以開放參觀的宮殿和庭院只佔總面積的一部分,但仍能讓遊客感覺到它的佔地廣闊。開放時間為上午8:30∼下午13:00(冬天到11:45),下午14:30∼17:30,門票成人10DH,兒童5DH。 巴迪宮殿(Palais el-Badi)廢墟是曼蘇爾國王於1578∼1603年所建的宮殿遺蹟,當時為建造這座宮殿,曾在25年的漫長歲月中,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成,原有306個房間,還有樓台水榭和庭園,及其他附屬的富麗堂皇設施,是世界上最美麗宮殿之一,有長130公尺的中庭,中間有90公尺長的水池,旁邊圍繞著已經下沉的橘子園和花園。西面過去是作為國家接待廳,有50根大理石柱。再往南走有個混亂的迷宮,並有地下走廊、儲藏室和地牢。東南角落的亭子裡,有12世紀的庫圖比亞美麗道壇。1696年,穆萊•伊斯梅爾國王為了在梅克內斯建造新首都,將巴迪宮殿高級建材拆除掠奪殆盡,如今只剩下人去樓高的廣場和一棵棵的橘子樹環繞著宮殿的城牆,招引來各種野鳥的棲息,怪異的鳥叫聲,讓這裡顯得更加蒼涼。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的9:00∼11:45,下午14:30∼17:45,門票10DH。 渣甸花園(Jardin Menara)位於庫圖比亞清真寺西南方約2公里處,1866年由摩爾人所建造,成為鄰近地區橄欖樹林的重要灌溉系統,以及馬拉喀什的重要旅遊點。花園正中央是由橄欖園延伸而來,東方是一座大型的靜止水池,後面有座行宮,看來仿如水宮。這座花園佔地頗大,不時可以看到騎馬巡視的管理員。花園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08:30∼17:45,全票10DH,半票5DH。 馬若雷爾花園(Jardin Major-elle)坐落在市區北部,是法國名畫家馬若雷爾(Jacques Majorelle)所設計建造的,他是1886年在法國出生,1924年開始打造筆下的花園世界,1947年將花園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1962年回到法國後不久就辭世了。這座花園規模並不太大,但園內羊腸小徑兩旁種植有許多棕櫚樹、仙人掌及低矮的灌木叢,彷彿畫家筆下的夢幻庭園,並有 「藍色小屋」點綴著花園,原係馬若雷爾的畫作工作室,1931年起改為伊斯蘭教美術館。開放時間夏季08:00∼12:00、15:00∼19:00,其他季節為14:00∼17:00,門票花園20DH,美術館15DH。 馬拉喀什博物館(Museum Marrakesh)開幕於1997年,位於整修後的19世紀達姆內比(Dar Mnebhi)宮殿裡,內部由灰泥製成的柱子,如鐘乳石般由屋頂而下,結合相當多的鑲嵌磁磚,令人驚訝;還有相當壯觀的噴泉中庭,以及過去豪宅使用的蒸汽浴設備,都顯示出過去宮殿主人生活之豪華。博物館的展覽包括傳統與現代的摩洛哥藝術品,館內偶爾也會舉辦音樂會或戲劇表演。開放時間09:00∼18:00,入場費大人40DH,兒童20DH。 工藝博物館(Museum Dar Si Said)也是一處值得參觀的地方,位於德吉瑪廣場至巴希亞宮殿之間東門內的巷子裡,建於1900年,本來是一座宮殿,1922年起改建為陳列摩洛哥南部地區民俗藝術品的工藝博物館,陳列有許多可充分反映摩洛哥人衣、食、住、行的各類展品,觀眾可透過這些展品,了解到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館內的牆壁全是色彩鮮艷的幾何圖形石雕。開放時間9:00∼12:00,16:00∼19:00(冬天為14:30∼18:00)。 城砦•猶太區(Kasbah & Mellah)。城砦就是皇城,在舊城區的南方,這裡有巴迪宮殿的遺蹟、薩丁陵墓,以及目前還未對遊客開放的皇家宮殿。猶太區在舊城區的東邊,裡面居住著馬拉喀什市僅存的200多名猶太人,用城牆圍繞著,只留下兩個出入口。在猶太區中有不少珠寶商、銀行家,以及通曉多國語言的才幹商人。這裡一般猶太人死要錢,因此遊客都不大願意來此。當地猶太小孩和遊客玩在一起是要收費的,也有很多猶太人會自動上前來毛遂自薦當導覽,如果不需要應立即拒絕,以免死纏活跟要索取導遊費。 水師練兵大水池位於市區南郊的一片大園林內,長約500公尺,寬約300公尺,周圍用大石塊砌築。池邊保留著一座雙層方形的古樓台,當年統率摩洛哥水師橫渡直布羅陀海峽、攻佔西班牙的摩洛哥國王,就是坐在這座樓台上觀看水師戰船模型的演習,這個大水池中的水,就是從阿特拉斯山上流下來的雪水。 奧爾加納(Oairgane)位於馬拉喀什南郊,車程約需兩個小時可達,沿途經過柏柏爾人居住的山區,只見一幢幢磚紅色的平房,像梯田式地聚集在山腰間。車窗外的景觀變化多端,有時是紅土山區,有時又是一望無際的小麥田,其間夾雜著豔紅的玫瑰或嫩黃的非洲菊,襯著遠方隱約可見的雪山頂。在奧爾加納最有名的地方是玫瑰園,在一片長著雜草的山區間突然出現一個盛開玫瑰花的花園,有如世外桃源。玫瑰園中還建有一個有名的觀光飯店,設施完善,建有網球場和游泳池,許多觀光客不遠千里來此住宿,享受一下遠離塵囂的美妙樂趣。 市郊的大阿特拉斯山區,建有遠近聞名的冬季滑雪場,有很多人冬天前來滑雪。可以望見阿特拉斯山終年白雪皚皚的峰頂,雪景和瀑布也壯麗動人,山間林木蔥郁,綠意無限,各色野花四季開春,鮮艷奪目,使整個阿特拉斯山充滿靈氣和生機。 附近的阿蓋達爾(Agudel)橄欖園也很有名,已有700多年歷史,由阿爾莫哈德人營造,至19世紀中葉才有現在的規模,面積廣達480公頃,園區長3.2公里,寬1.5公里,是馬拉喀什園林中最大的一座,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參觀。橄欖園林中還有小型的橘園、杏園,也可以看到柏樹、蘋果樹、椰棗樹、梨樹和無花果樹。阿特拉斯山上流下來的雪水,經暗渠和坎兒井,引入園中6個巨大的蓄水池,池水清澈見底,將園林灌溉得郁郁蔥蔥。每個水池約200平方公尺,由拉赫曼蘇丹於1850年建造,目前池中還養有很大的蟹和魚。 阿伊特•本•哈杜村位於市南郊70公里的山腰上,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用的城堡,當地人稱之為「蓋蘇巴」,完全用紅土夯築,堅實耐用,設施完善,它由塔樓和一道厚實的城牆護衛著,護城牆上有垛口,牆外還有護城河。城堡內建築物群錯落有致,以高大堅實的高樓為中心,四周分布眾多平房,是守城堡士兵的起居處,馬廄和武器糧草倉庫及飲水排水等設施也一應俱全。現在這座城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奧佐德瀑布(Cascades d'Ouz-oud)位於馬拉喀什市東北方167公里處,是摩洛哥境內最漂亮的瀑布之一。Ouzoud一詞在柏柏爾族人的語意為橄欖,因此附近一帶有很多橄欖樹。瀑布分三層,一路流到阿比德河峽谷,非常壯觀。
返回到
摩洛哥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