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尼泊爾 的原始碼
←
尼泊爾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巴德崗是廟宇之城== 巴德崗(Phadgaon)是加德滿都河谷三大城市之一,也是全國第三大城,擁有獨特的風俗及眾多的廟宇,是國內有名的旅遊城市。它是加德滿都河谷最早出現的村落之一,古時稱為科普林,是「崇拜者之城」的意思。公元889年,由阿難達•馬拉(Ananda Malla)國王建為巴克塔普(Bhakta-pur)城,意為「朝聖的城」。李查維王朝時期,由於這裡是北部山區南下印度和加德滿都前往尼泊爾東部通商往來必經之路,使它發展成商業中心城市。13世紀初馬拉王朝在此定都,因此成為全國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 在以前的近200年間,興建了許多王宮和寺廟,城市建設發展迅速,逐步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亞克希亞•馬拉國王當政時,動用全城民工修築城牆,牆外深挖護城壕,城牆上設若干崗樓,將它築成一座堅固的城堡。15世紀末亞克希亞國王去世,馬拉王朝因內訌而分裂,加德滿都河谷三國鼎立,這裡成為一個獨立王國的首都。16世紀末由布帕辛卓•馬拉執政,因他酷愛建築藝術,因而興建了許多殿宇寺廟。1769年普里特維•納拉揚攻陷這座城市,結束它具有500年古都的歷史。1934年這裡發生大地震,造成許多居民傷亡,摧毀了眾多寺廟、修道院,後來依照原樣修建形成今日風貌。1980年,巴德崗市被聯合國定為亞洲18個重點保護古城之一。 巴德崗市的經緯度為東經85度27分、北緯27度42分,位於加德滿都東方12公里處,被卡沙庫桑河及哈留曼提河環繞,目前擁有16萬多人口。隨著近代歷史步伐前進,城裡出現了學校、醫院、圖書館和旅社等,擁有傳統的瓷器和紡織工業。 據說城市是在公元9世紀時,由阿難達•馬拉國王仿照毗濕奴的海螺形狀所設計出來。實際上據史學家研究,它不是呈同心圓擴展,而是發展為兩個東西方向的「S」形,是周圍許多村落慢慢演進並融合的結果,東邊塔丘帕街(Tachupal Tole)舊城廣場附近是這裡最早的核心地帶。15世紀後,杜巴廣場成為城市的核心,與陶馬迪街(Taumadi Tole)一同成為最繁榮的地方。市區的馬路係坎坷不平的碎石子路,兩旁的民房、商店一家挨著一家。各式各樣的老屋顯得古樸優雅、錯落有致,有兩層、三層、五層的樓房,但以平房為主。從烏黑的木柱及褪色的紅磚牆上,不難看出這些平房擁有悠久的歷史,整棟房子猶如一座木雕博物館,屋內的木雕非常精緻,每塊木頭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品。這裡每家每戶的樑柱和牆壁上都掛著許多大蒜及菜乾,狹窄的巷弄內可以看到深藏在院內或住戶家中的神龕和宗教塑像。在通往杜巴廣場的大道兩側都是一些比較華麗的木屋、古老的廟宇及眾多商店。木屋的窗欞上都有一塊半圓形的木雕,栩栩如生地表現出當年居民的生活情形和傳統中的神話故事,當地人把這種窗稱為孔雀窗(Peacock Window)。從門楣到屋頂間的雕刻呈立體狀,由內而外,一層層地往裡雕刻成一座四方形的雕花牆,雕工精巧細致,每一層圖案歷歷可數,不愧是天才手筆。王宮小巷內的布加利修道院(Pujari Math)牆上,也裝有一扇製於15世紀的黑色孔雀窗,中心透雕一隻孔雀開屏的形象,雕刻精美,構圖奇妙,被認係尼泊爾木雕傑作,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並已成為尼泊爾藝術標誌性圖形,經常出現在媒體上。 這是加德滿都河谷中最能自給自足的城市,由於地處偏遠高地,不像加德滿都受西方文明衝擊那般深遠,始終像中古世紀城鎮生活的櫥窗,保留著較鮮明的尼泊爾傳統風格,市民們至今仍然沿襲著古老的傳統習慣,生活水準依然停留在農業社會的形態中,他們多數從事手工藝、經商、務農。其中陶器市場附近的居民多半屬於尼瓦爾聚落,家家戶戶都以製作陶畢為生。陶工們的轆轤都是利用最原始的手工轉動,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陶器在廣場上鋪曬,場面壯觀。 當地的節日慶典別具一格,每年4月尼曆新年和尼瓦巴沙比克特(Nawabassa Bisket)節都在卡那街(Khalna Tole)舉行慶典儀式,每到節日期間,神像便安置在大型花車上巡遊市區,前面用一根25公尺高的巨型木柱靈甘開路,不計其數的信徒前呼後擁地圖著靈甘遊行,場面非常壯觀。 對外交通便利,主要以巴士和無軌電車為主,每天有許多巴士和無軌電車往返於巴德崗與加德滿都之間,最便捷的是搭乘特快巴士(Express Bus),只需10至15分鐘。另外,連接中國西藏和尼泊爾的阿尼科公路也從郊區經過。市內交通有公共汽車、無軌電車、計程車,以及人力三輪車和出租的自行車等。 市內有許多旅館可供選擇,其中尼亞塔波拉(Nyatapola)旅館深受觀光客的歡迎,坐落在市中心尼亞塔波拉廟的對面,擁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和優異的服務態度。巴克塔普爾大飯店位於巴士站附近,因經常接待各國經濟考察團、國際考察團及外國援助團體而聞名,擁有第一流的服務品質,令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餐飲方面,當地的沙拉、優格(Jujudhau)非常有名,吃起來令人口齒留香。沙拉茶(Masala Tea)也相當不錯,深受觀光客的青睞。 大街小巷充斥著許多小商店和地攤,有布店、米店、雜貨店、古董店及特產店等。布店裡的布料以棉布為主,花色艷麗,就是印度和尼泊爾婦女裹在身上的「紗麗」料子。此外,還有手工織的土布。米店仍使用古老的秤子,即直徑約5糎的木棍,一頭掛著糧包,另外一頭掛著鐵錠。糧包是用黃粗麻製成,一包包堆疊起來,過秤後由米店工人用力背著送上牛車。雜貨店使用的秤子與米店的不同,它類似天平,兩邊各掛著一個盤子,一邊放鐵錠,另外一邊放顧客所買的東西。古董店氣氛顯得有幾分幽森,出售銀器、銀首飾和尼泊爾式的首飾,色澤有原始民族的情調,形狀與設計大膽別致,深受觀光客的喜愛。特產店出售的都是尼泊爾文化的產物,有當地婦女編辮子的紅棉線、傳統繪畫、傀儡戲的木偶、各種神的銅製面具、巴德崗帽、乳酪、陶器等。此外,這裡的木雕工藝也久負盛名。 陶器市場(Pottery Market)位於杜巴廣場南邊的一座小山腳下,成千上萬的敭盆掛壺擺在市場上,熙熙攘喪,生機勃勃,是巴德崗最迷人的地方。每當好奇的遊客拍照時,有些陶工或小孩會向遊客索取攝影費。 這裡是中世紀尼泊爾藝術和建築技術的發源地,素有「露天博物館」美譽,是欣賞異域風情的好地方。經歷代的修建,在鬧市和大街小巷密布著不同時期及風格迥異的各式建築,有皇宮、印度教寺廟、佛塔、石亭、華表、雕像等。在大街的鬧市中或民宅、商店附近,隨處可見多彩多姿的古老宮殿和寺廟,到處都充滿古代氣息和藝術氣氛。尤其是市內尖頂的廟宇、別致的宮殿、高聳的佛塔、金色的屋脊、精緻的雕花木窗及色彩淺舊的雕樑畫棟,還有石亭、雕像和巨鐘等,猶如置身於中世紀的古鎮,或是傳說中的神話世界,令人難忘。 杜巴廣場坐落在市中心,是加德滿都河谷三座杜巴廣場中面積最寬敞的一座,也是唯一必須購買門票才能進入的一座。它曾經是故宮的所在地,因此又稱為故宮廣場,西方導演貝托魯奇拍攝的電影「小活佛」中主要場景之一就在此處。廣場西南方大門非常雄偉,門前的兩頭巨大雄獅、守護的神猴哈努曼、面目猙獰的黑天神及18隻手臂持各種武器的難近母神像,都是17世紀的石雕佳作。廣場上立著一些寺廟和故宮遺蹟,有部分在1934年大地震中遭到毀損,後來經過修復形成今日風貌。 這個廣場上的華表、鑄像、巨鐘、尖塔和石亭等,也是值得參觀的名勝古蹟。其中的國王鍍金雕像屹立於廣場中央,由石柱、托座和鑄像組成。石柱高約10公尺,在頂端的托座卻是一件精美的石雕,托座即鑄像的基座,分為三層:下面是一隻萬年石龜,龜頭停落一隻小石鳥;中間是托在龜背上的蓮花台,上面是一塊畢形托座,高約1公尺,直徑約2公尺,上刻四層花瓣紋飾。托座上豎立有布帕辛卓.馬拉國王的鍍金鑄像。國王雙掌合十、盤腿坐有4隻怪獸托起的鏤花方台上,神態肅穆虔誠,正在向神靈祈禱。據說這尊鑄像不是為國王歌功頌德而建,而是表現國王本人對神的崇敬,因此它是面朝金門緊鄰的塔萊珠女神廟。 塔萊珠鐘在國王鍍金雕像附近,12公尺高的石砌基台上立有兩根石柱,兩柱間懸有一口銅鑄巨鐘,鑄造於1736年,高約2公尺,鐘上刻鑄的銘文說明了這口大鐘的鑄造時間,鐘的上方有金屬頂檐護蓋。這口鐘有驅魔避邪之意,一年一度塔萊珠女神的祭拜慶典都要敲響此鐘,轟鳴聲異常洪亮,響徹全城,震得群犬狂吠,因此又稱為吠鐘。在巨鐘後面的石頭平台上放置著一個大型石磨,磨的正中插著一根石柱供人膜拜,據說它是全國性的象徵,與附近廟宇石柱上的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歡喜佛」相比,要顯得更含蓄些。 陶米海廣場(Taumadhi Squ-are)位於杜巴廣場南面不遠的地方,是巴德崗市第二大的廣場,這裡有著名的尼亞塔波拉廟和黑天神廟,是遊客必到之地。 達塔特拉亞廣場(Dattatraya Square)位於市區東部,因有達塔特拉亞廟而得名,四周都是古老的尼泊爾建築和小寺廟,其中有八角形的比姆森廟,一根銅獅雕像柱雙層屋頂的小型毗濕奴廟及普加哈里僧屋(Pujahari Math)。其中普加哈里僧屋曾經是印度教僧侶的住所之一,如今改為木雕博物館,館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傑作就是著名的孔雀窗。 賽德哈邦德(Siddha Pond)池,是市內許多人造古代水池中最大的一個,它是尼泊爾古代城市用水的一種模式。這一帶景物優美,石砌的池邊有各種石刻和印度教的神像。 金門(Golden Gate)是通向具有55扇窗王宮庭院的正門,也稱為太陽門(Sun Dhoksa),門口有廓爾喀衛兵守衛。此門1697年由布帕辛卓•馬拉國王所建造。它槽壁上雕刻有許多石刻神像,是珍貴的藝術品。這些雕刻神像鑲嵌在磚牆間,加蓋著一個飾以大象、獅子的鍍金屋頂。門上的「孔雀窗」是用純黃金鍍鑄成。門框上面刻劃有許多神祇雕像,門楣四周有構圖精美、繁複的花紋襯托;門楣上面所裝飾的是摩哈維希那瓦(Mahavaishnavi)神像;門楣頂端還有神鷹葛魯達雕像。金門上方半圓形門楣上有鍍金銅鑄的十手多面佛和女神群塑,女神個個面目秀麗,體態豐盈,呼之欲出,造型生動,神韻動人,整個圖案渾然一體,巧奪天工。圖案的主角是塔萊珠女神,衪有4頭10手,手上抓著俘虜的頭髮。其他的圖案是許多動物,如蛇和人身鳥頭的神,以及諸神像等。門的頂端是帶著木雕的飛檐頂蓋,花紋非常精細,屋脊飛檐上左右對稱排列著一對雄獅、大象和飛鳥的雕像,各司其職地盡看守之責。屋脊正中金屬花邊內有三座寶頂,花邊上再加一個寶頂,左右配以兩面金色的尼泊爾國旗,相互輝映,璀璨奪目。金門高約18公尺,全部為鍍金銅鑄,光彩引人,反映了當時金屬鑄造工藝水準的高超,迄今為止仍視為谷地中最傑出的藝術品。 塔萊珠宮院緊鄰金門,供奉著塔萊珠女神,是巴德崗市的主廟,廟上雕刻了45扇華麗的孔雀窗。廟前有衛兵把守,以防止非印度教徒入內。 庫瑪麗宮坐落在故宮庭院右側,它與塔萊珠女神廟都是當地最神聖的朝拜之地,是最受印度教徒景仰的寺廟,觀光客只能在門口參觀。 桑達里宮(Sundari Chowk)位於庫瑪麗宮附近,曾是馬拉國王出浴淨身之處,在水槽的槽壁上雕刻有許多石刻神像,是珍貴的藝術品。 55窗宮(The Palace of 55 Windows)位於金門東面,因暗紅色的宮牆上排列著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而得名。這是一棟紅、黑兩色的四層磚木建築,屋頂檐柱上雕有許多神像,一排排窗欞極其精細的嵌在宮牆上顯得樸素、典雅、古色古香和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經過600多年的風雨浸蝕,窗欞上精美的花紋仍清晰如初。並鑲有五光十色的寶石,各種花紋圖案細膩優美,顯示了尼泊爾中古時期精湛卓絕的木雕藝術。一個王宮開這麼多的窗戶,真是匪夷所思,太不符合安全的原則,但因王宮的幸福在獨裁專制封建的制度下,是屬於最高統治者的,而眾多待寵的漂亮王妃宮女則只能寂寞地過著守活寡的悠久日子,所以王宮開了這麼多格窗,讓她們得以窺探宮外熙熙攘攘的世界,藉以打發漫長的孤寂日子。它最早建於1427年,18世紀時加建而成。因1934年原始建築的宮殿被地震所毀,裡面的藝術品毀於一旦。 國家畫廊(National Art Ga-llery)屹立在金門西側,原係馬拉王朝國王寢室。這座四層宮殿至今保存完好如初。目前已僻為全國唯一的美術博物館,陳列的文物以古老的唐卡畫為主,這種卷軸式宗教繪畫的畫工細膩、精密,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門口豎立著猴神哈努曼和人獅那辛雕像。 達塔特拉亞廟(Dattatraya Te-mple)立在達塔特拉亞廣場的北側,由約克沙•馬拉國王於1472年所創建。據說修建寺廟所用的木料和加德滿都的獨木寺一樣,都是用一株巨樹的木料。廟宇的造型和木雕都相當獨特,第二層正面向前挺出一間金頂閣樓。最富有地方色彩的木雕藝術是廟宇南面的建築,其中精美的孔雀窗是木雕藝術中的精華。廟內供奉毗濕奴神,門口立有一對巨型石雕的守護神像,廟前高峻的石柱上豎有金翅鳥王神像。這座富麗堂皇的廟宇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也是谷地內唯一容納多教神祇的寺廟,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會來此祭拜。 沙郎甘尼斯(Salan Ganesh)廟坐落在達塔特拉亞廟右側,建於1654年,這座小巧廟宇的建築相當富麗精緻。寺內有一塊代表象頭的天然大石,供人膜拜。 尼亞塔波拉神廟(Nyatapola Temple)位於杜巴廣場東側,建於1708年,即著名的五層樓塔,是加德滿都河谷最高的塔式建築,也是全國最高的古代印度教寺廟建築,高達36公尺。它建在一個由磚砌成的五層方形基座上,有趣的是每層台階兩旁都立有一寸像是收買路錢威嚴的石雕像,並依照力氣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 第一級台階上站立著一對傳說中的金剛大力士賈亞•馬拉和帕塔•馬拉的石像,高2.5公尺,據說他們的力氣比常人大10倍。第二級台階上是一對大象,牠們的力氣又比大力士大10倍。第三級台階上是一對獅子,牠們的力氣又比大象大10倍。第四級台階上是一對叫做格里勞斯(Griffins)鷲頭獅身的獅鷲怪獸,牠們的力氣又比獅鷲大10倍。最高的第五級台階上站立的是在尼泊爾婦孺皆知的辛格希尼和巴希尼兩位女神,祂們的力氣又比獅鷲怪獸大10倍。廟內供奉著神秘的成就吉祥女神(Tantric),祂的力量則比常人大100萬倍。 這座呈寶塔狀的廟宇全部木造,廟頂用紅棕色的瓦鋪砌成尖形,共有五層,每層都有四方形的屋桅向外伸展,與日本京都的寺廟有異曲同工之妙,檐下的柱頭上刻有廟內主神吉祥女神108個不同形象的彩色木雕。支撐塔廟的樑棟色彩斑斕,所刻神像和花飾絢麗多姿,反映了馬拉王朝後期建築和雕刻藝術的高超水準。關於建造這座塔廟的起因有一則歷史性的故事:當時在杜巴廣場上有座黑天神廟,廟內供奉黑天神,但是面目恐怖。一些學識淵博之士說,要讓他變得溫和安祥,只有求助於「密宗」全能女神。於是國王就下令修建這座五層塔寺,供奉成就吉祥天女神,從此以後黑天神變得溫和安祥了。據基石上的銘文記載,國王曾親自背運磚石參加建塔。它非常宏偉壯觀,並且十分講究細節。無論是木雕還是銅飾、磚砌的部分,圖案都非常精細,可謂巧奪天工,這些雕刻是尼泊爾著名的工藝。廟中的108根彩色木刻斜柱,刻畫著密宗神秘女神的多種化身和形貌,為女神本身及五層塔增添幾許神秘色彩。廟內銅飾特別多,尤其是鑲在廟頂的銅飾,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爍,耀眼奪目,艷麗異常,非常迷人。 廟前小廣場上有座老建築,據說是用來奏樂給神聽的戲台。廟四周的石階及平台現已成為集市,有賣銀器、銅具、傳統宗教繪畫、石製品、面具、經輪、四弦琴及刀等,甚至有水果和蔬菜在此兜售。攤販中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到處叫賣的流動攤販。此外,在廟的周圍還環繞著許多不同歷史時期建造風格各異的古老建築。其中最著名的巴德崗故宮曾是馬拉王朝的王宮,擁有500多年的歷史,故宮內建有許多各具特色的宮殿、庭院、廟宇及水池等,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建築藝術的精華和寶庫」。 納拉揚金翅鳥廟(Changu Narayan Temple)位於巴德崗北郊8公里處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頂上,建於公元323年的李查維王朝時代,是尼泊爾現存最著名和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之一,後因被火災焚燬,於1702年重建。 廟宇造型奇特,有雙檐金頂,廟門和門楣是塊完整的巨型銅鑄神像圖案,正面巨大門券上為印度教守護神毗濕奴的立像和金翅鳥神像的半圓圖案。檐柱上有精美的女神木雕,門前石柱上有象徵毗濕奴的法器海螺和神盤。廟中毗濕奴坐騎金翅鳥雙翅人身的跪像、毗濕奴化成半人半獅撕裂魔鬼肚腸的坐像、「毗濕奴三界現身」和毗濕奴仰臥巨蟒身上神話故事的石雕,都是公元5和6世紀的珍貴作品,線條清晰,雕工精細,神形感人。 這座廟宇主殿的大門金碧輝煌,刻有金銅浮雕,雙層廟檐斜柱都用多臂神像作裝飾。大殿平台上的地磚造型獨特,有三角形、圓形、有的呈相互吻合的不規則形,鑲崁得天衣無縫,充分體現出尼泊爾傳統建築的精華。主殿兩側有數座小廟,其中右邊寺廟中有兩尊石像特別引人注目,一尊是獅頭人身的毗濕奴神,另一尊是大臂的侏儒毗濕奴和祂的坐騎迦盧荼。石像後面立著一塊黑石板,上面刻有公元4到5世紀10頭10臂的毗濕奴神穿越宇宙的圖案。廟前一塊碑刻是河谷地區李查維王朝時代的銘文,是國內迄今發現最古老的文字資料,也是研究尼泊爾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珍貴文物。 黑天神廟位於尼亞塔波拉廟東面,建於17世紀,這棟三重檐寺廟的底層僻有5個小金窗,廟頂有7個小尖塔,銅質鍍金屋頂及屋脊斗拱上裝飾的青銅小獅,頗為吸引遊客。廟內供奉著面部表情生動的黑天神,是尼泊爾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共同崇拜的大神。每年4月中旬尼曆新年時,廟內的黑天神像會被請出去,抬上神車巡遊慶祝。 拜拉弗(Bhaira Vnath)廟矗立在尼亞塔波拉廟的西南側,是供奉戰爭之神拜拉弗,他是濕婆身化身之一。這座本來只有一層樓的寺廟建於17世紀中期,1718年布帕辛卓•馬拉國王對它加以重建成三層樓的建築。1934年在大地震中崩塌,後按原樣修復。 提爾馬哈得夫納拉場廟(Til Mahadev Narayan Temple)高聳在杜巴廣場西面,建於1080年,是全市最古老、全國最重要的聖地之一。在附近的神龕裡有一座位於「雅尼」上的四面靈甘,上面懸著一個水瓶,瓶裡的水會一滴滴地滴落在象徵男女性器官的靈甘及其底座上,許多老婦經常前來祭拜廟裡的石刻神像。 蘇亞比那雅克廟(Suryabina-yak Temple)屹立在市區南方半公里的小山腰上,建於17世紀,供奉甘尼斯神像。據說他能賜予語言有障礙的兒童以說話的能力,因此香火非常旺盛。 巴特薩拉女神廟(Batsala Deri)位於55窗宮東側,是石造的印度錫卡拉式印度教神廟,造型優美,精工細雕,由1737年的馬拉國王所建,內懸一口高達兩公尺的銅鐘。 帕蘇帕提拿廟(Pushupatinath)位於尼亞塔波拉廟附近,是一棟擁有兩層屋頂的寺廟,供奉濕婆神的化身像,香火鼎盛,也是錫卡拉式的印度教寺廟。 皇家植物園位於市西南方15公里處富爾喬基山谷中,是加德滿都河谷中著名的遊覽勝地。園內種植600多種全國各地及國外引進的奇花異草與優良樹種。這裡風景優美,繁花似錦、彩蝶紛飛、百鳥爭鳴、溪水潺潺,富有詩情畫意,加上空氣清新,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前來野餐。 納爾戈德山風景區位於市郊東北方15公里處,海拔約1800公尺,可以觀賞喜馬拉雅雪山群峰。山上遍地野花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夏季氣候特別涼爽、舒適,每年都有許多遊客來此露營、野餐、看日出或是避暑。 世間佳境波卡拉 波卡拉(Pokhara)是甘達基專區的首府,也是尼泊爾的地理中心,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來自聚居在當地波卡拉族的名稱;另一說來自Pokhari這個字,就是「充滿水的池塘」之意,後來才演變為Pokhara這個名稱。 最早的波卡拉為加德滿都李查維和馬拉王朝所統治,當王朝內部出現問題時,波卡拉谷地及其周圍山頭便崩解成24個小國,最後由李查維•沙阿所統一,他的子孫德拉普亞•沙阿便是傳說中首位建立廓爾喀軍隊的國王。 這個擁有10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山的故鄉、水的精靈之地,經緯度為東經83度59分、北緯28度14分,位處塞特和卡利甘達基河上游一個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海拔827公尺的河谷盆地西面。 波卡拉東距加德滿都約200公里,四周被安娜普納群峰所環抱,被稱為「高山之城」。這裡還有一些美麗的湖泊,其中以費娃湖、佩古納(Pegu Naz)湖和魯巴(Lube)湖最為有名,湖光山色,使波卡拉擁有「人間天堂」和「夢境」的美稱,因此成為尼泊爾的遊覽勝地,度假中心。 當地夏季炎熱,冬季卻非常舒適。同時土壤肥沃,物產豐富,雨量充沛,農業發達,所產柑橘全國聞名。曾是印度與西藏間貿易路線的一部分,今日遊客在市郊仍可見到來自喜馬拉雅山區的物品。 城市分新舊兩區,但兩者之間差別不大。舊城區又名舊街,為市中心,街旁房屋都有200多年歷史,造型單一,多係尼泊爾式傳統住宅,窗小門小,據說是為防止僵屍闖入。新城區又名新街,是隨旅遊業發展而形成的,現已成為波卡拉的繁榮商業區,街道兩旁有許多商店、旅館、餐廳、銀行、照相館和各種雜貨攤。大街小巷無人清掃,牲畜滿街,許多人無所事事。不過波卡拉還在開發,新拓實的馬路有30多公尺寬,沿街新蓋建築多係二、三層以石板為建材的樓房,一樓為店舖,二、三樓是住家。 街道鄉土而浪漫,到處可見外國人,20世紀60年代曾是嬉皮最愛流連的地方。唱片行裡傳出悅耳的西藏音樂和西洋歌曲,隔三、五步就可看到出售登山裝備的小店,有些商店把各色絲巾、椅墊和布書包掛得琳琅滿目。 對外交通方便,城南有座國際機場,每天都有班機分別往返加德滿都和巴拉瓦等地,航程約40分鐘,這裡過去沒有公路,交通閉塞,從外界輸入物品要空運或靠人力背負的長途跋涉,所以物價昂貴。1973年12月,加德滿都至波卡拉公路竣工後,交通狀況大加改善。每天有多家巴士及旅遊專車往返於兩城之間,但路況不佳,車程約需6、7個小時。 市內交通以巴士、計程車和環城公共汽車為主,環城公車每小時一班,繞行於市區和湖邊。市區有許多自行車出租店,騎車在波卡拉自由觀光的方式,深受遊客喜愛。 當地的觀光飯店和旅館大多環列在費娃湖畔和閘邊區,設備齊全,周邊還有許多廉價酒店提供住宿服務。 香格里拉(Shangri-La)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是市內最具規模的新式大飯店,但實際上服務設施及品質沒達到所謂的五星級標準,常使遊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新水晶(New Crystal)飯店位於民航機場對面,是擁有46間客房的一級飯店,服務、環境都不錯,其附屬餐廳的印度菜、咖哩雞,遠近馳名。此外,這裡還是觀望魚尾峰的最佳地點。 魚尾旅舍(Fish Tail Lodge)坐落在湖中小島上的泰爾巴里街,擁有33間客房,服務周到、環境優美,每晚還有民俗舞蹈表演。當皇族成員來波卡拉夏宮時,有時會光顧這家旅館,同時這裡是欣賞費娃湖的好地方。 安娜普納山飯店(Annapurna Mount Hotel)也在機場附近,是擁有32個床位的二星級飯店,價格合理、設施齊全。 龍館(Dragon Hotel)位於帕蒂(Pardi)街,距機場僅3分鐘車程,是按西方標準裝修擁有30間客房的一級飯店,還有民俗歌舞表演,深受遊客喜愛。 格蘭德飯店(Garland Hotel)也是位於帕蒂街的高級飯店,附近有市區最多的西餐廳和風味餐廳,交通方便。 蒙納爾飯店(Monal Hotel)在萬當(Baidam),也是高級飯店。當地還有自然地(Nature Land)、神聖天堂(Holy Heaven)、餓眼(Hungry Eye)、中國長城、美峰(Fairmount)、梅拉(Meera)、kc、紅太陽(Red Sun)和芒斯花園度假村(Mum’s Garden Resort)等,都是當地較出名的飯店。 在波卡拉可以吃到各國不同食物,但是當地人不吃牛肉也不殺牛,可是為了因應日益增多的遊客,還是自紐西蘭進口了牛肉,多數餐廳都有牛排供應。市民們以饃饃(Momos)為主食,有點像我國的水餃;飲料以牛奶和糖混煮的奶茶最為普遍。街頭巷尾餐廳和小吃攤充斥,一般當地口味的餐廳多供應羊肉、羊雜、羊腦和羊鞭等,多用炭燒方式烹飪,加上啤酒或可樂,就是當地市民的高級享受。市內較有名的餐廳有貝利巴特(Billy Bunter),在格蘭德飯店附近,主要供應西餐,特別是正宗的牛排、魚湯或烤魚,味道一流,價格合理。 雪地餐廳(Snow land Resta-urant)位於湖區雪地飯店內的頂樓,是遠眺費娃湖水光山色的最佳地方,以供應道地的西餐出名,也提供有炒麵、炒飯等中國菜,湖魚味美,甜點也不錯,是下午茶的好去處。 費娃公園餐廳(Fewa Park Restaurant)是個庭園餐廳,菜色可口,晚餐時民俗舞蹈表演極具特色。 芭樂朗餐廳(Boomerang Restaurant)也是庭園餐廳,有著平凡的牌樓門面,但菜色可口,乾淨衛生,空閒時候觀賞湖畔風景,令人心曠神怡。 餓眼餐廳附設在湖邊的餓眼大飯店內,供應美味牛排、巧克力蛋糕和蘋果派的滋味令人難忘。這裡所供應的「漢堡包」,品質不輸麥當勞。 美景餐廳(Elegant view Resta-urant)晚上高掛著紅白大燈籠,吸引不少遊客,在湖水冰涼的夜晚,它溫暖的爐火是避寒佳方。 波卡拉的娛樂活動多種多樣。在費娃湖上泛舟;在馬背上登山;乘18人座小飛機、或雙人座結合滑翔翼和飛機功能的迷你型袖珍小飛機、像鷹般地飛過喜馬拉雅山的村莊和湖泊;或在尼泊爾山區健行。這個山城是良好的健行旅遊起點,無論遠近都能為觀光客和當地民眾的接近提供機會,讓觀光客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活和文化。健行中的貼近大自然、親近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峰,都會讓遊客流連忘返。喜愛高爾夫球的遊客可以來到這個世界注目的喜馬拉雅高爾夫球場,體驗高山擊球的快感。 在購物方面,古玩市場(The Old Bazaar)距離湖邊約4公里,位於皮森神廟(Bhimhen Temple)和巴士站附近,是個五彩繽紛、充滿活力的波卡拉傳統市場,商品各式各樣,如食品、服裝、化妝品和金銀首飾等。旅遊紀念品與加德滿都河谷尼泊爾工匠製作的比較接近。這裡也是波卡拉最重要的神廟之一,供奉著女神夏克蒂的另一個化身巴格瓦蒂,每逢週二,週六,朝聖者蜂擁而至,開始當地的宗教節日活動。此外,這裡也是個野炊的好地方。 拉姆市場(Ram Bazaar)位於機場後方,跨越塞卡利甘達基河上的木橋,經過救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就可到達。市場有新舊之分,原來的舊市集在與加德滿都通車後,產生了新市街。一般的觀光客喜歡逛舊市街,這裡有許多吸引人的食品店、生活用品店和金屬加工店。新市街內有學校、商店和手工藝品店。 這裡與國內各觀光城市相比,沒有歷史悠久的寺院建築,也看不到藝匠巧奪天工的雕刻,只有終年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峰、澄碧的湖水和悠遊於湖畔的牛群,以及變幻多姿的雲朵,是世人夢中的「伊甸園」。來此遊玩的人們一定會愛上山青水秀、無任何污染、自然清新的波卡拉。 當地有不少景點,其中波卡拉博物館坐落在公共汽車站與馬亨德拉•普爾橋之間,展示尼泊爾西部奇異的摩賽克生活。使用模型、照片和人工製品等展現了諸如古隆、塔卡利、塔魯等少數民族的生活和歷史。最具吸引力的是已有8000年歷史的一個古村落遺址,是在基斯塘發現的。 安娜普納地區博物館(The Annapurna Regional Museum)是一個自然博物館,位於派斯維納拉堰園內,收藏在安娜普納地區發現的蝴蝶、昆蟲、鳥及野獸的標本。 沙揚喀特(Sarangkot)山海拔1592公尺,位於費娃湖北邊,是波卡拉最著名的觀日出地點。山頂有一座18世紀古堡遺蹟,從這裡眺望喜馬拉雅山群峰,近處可看到費娃湖全貌及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被稱為悲傷河流的塞特•甘達凱河,遠處是連綿不絕、峰頂積滿白雪的安娜普納山群,由東而西分別是第一峰到第五峰和南峰。其中最高的是海拔8091公尺的第一峰;如冰雕藝術般有著美麗魚尾造型的魚尾峰;在安娜普納峰東側的是波卡拉的標誌,又稱為麥克普奇爾(Machhapuchhre)峰,海拔6993公尺,終年積雪不化,像一顆聳立天際、泛著神秘藍光的巨大寶石,忠實地守護著波卡拉。當日出第一抹陽光照射在積雪群峰,宛如將沉睡的山從黑暗中喚醒,山峰色彩由淡藍、紅、玫瑰紅,轉為金黃色,及至銀白山峰完全顯現,氣象萬千的日出山景才告結束。 費娃湖(Phewa Lake)是國內第二大湖,不僅是波卡拉的水源,也是其觀光魅力的中心。位於波卡拉機場西側一公里處,依偎在魚尾峰下,湖寬1.5公里,長4公里,湖畔繁花似錦,碧綠的湖水倒映著終年白雪皚皚的魚尾峰,植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隨著陽光照射時間的不同,費娃湖如千面女郎幻化各種面貌:晴空萬里時湖景嫵媚動人,天色陰森時湖水憂鬱感傷,月圓之夜銀輝輕灑水面,湖水更添浪漫柔情。這個美麗的湖,早晚被煙霧籠罩,湖畔的菩提樹莊嚴高大,人們坐在樹下看山,頗有出塵之感。萬年冰封、雲層深處的喜馬拉雅山連峰變幻莫測,主峰時隱時現,天邊的魚尾峰最是令人驚艷。 這也是活力無限的湖泊,喜愛水上活動可前來玩划船、帆船或到附近山頭體驗滑翔的樂趣,到湖畔垂釣享受悠閒時光。湖中有座小島,建有女性保護神、力量女神的巴拉希黃金廟(Golden Temple of Varahi),是愛情與婚姻之廟,也是波卡拉最重要的紀念建築物,為朝聖者和浪漫情侶必到的觀光聖地。這座兩層樓寺廟也是供奉阿基瑪豬身顯靈的場所,向下凹的地基可見信徒獻祭動物留下乾涸的血跡。每逢週六,女性信徒便跨湖而來,砍下雌性羊頭和雞頭後,拉著動物的身體順時鐘繞廟祭拜。附近還有魯魯族的傳統劇場,可以欣賞到尼泊爾傳統的民間舞蹈。湖畔有棟尼泊爾國王的度假別墅,划船遊湖時可以看到。 因觀光客而衍生的餐廳、旅館、商店及地攤,櫛比鱗次地環列於湖畔,長達1000公尺,形 成獨特的湖邊生態。充滿歐洲風情的小酒店、琳琅滿目的尼泊爾風味及西藏風格的手工藝品等,吸引無數遊客。這裡有兜售民俗藝品的小販,個個都是叫價高手,有的會講簡單的英、日、國、台語。清晨的費娃湖,寧靜而清新,起早的當地人們在湖邊洗漱,更憑添一份平和與安逸。湖邊早晚溫差很大,傍晚遊湖時要注意保暖。 波卡拉河谷中還有許多湖泊,貝格納斯湖和魯巴湖分別為第二、第三大湖。其中的魯巴湖位於至加德滿都的高速公路附近,距波卡拉25公里處,湖水碧綠,景色優美。河谷中最大的河流是塞特基河,它自南向北由右邊流經波卡拉市區,由於河水中含有大量石灰質,故略呈乳白色,喧囂的河水很多地段是在市區的地下流動,有幾個河段寬不及2公尺,而水深卻達20公尺。靠近老軍營的馬亨德拉普爾橋,是觀看湍急河水的好地方。波卡拉河谷裡還有被稱為黑河的卡利甘達基河,因河水含大量黑色頁岩而呈黑色。兩條河相距不遠,一黑一白,為河谷奇觀。塞特•甘達基河所切割成的深隧峽谷,形成戴維瀑布,蔚為壯觀。 戴維瀑布(Devi’s Fall)位於費娃湖南端,波卡拉機場西南兩公里處,是喜瑪拉雅山溶雪長年在塞特•甘達基河谷侵蝕切割所形成。1957年夏季,戴維夫婦在河中沐浴,卻掉入伏流形成的洞穴中死亡,瀑布因此得名。伏流從湖畔到瀑布長50公尺,峽谷最深處寬達60公尺,落差達30公尺,出現巨大漩渦,然後流入地下。夏季水量大而形成噴泉和彩虹,流入地下的泉水不斷被沖蝕,瀑布周邊土地也不斷流失。雖然當湖面水位下降時,瀑布也會乾涸,但仍不失為一大自然景觀。 馬亨德拉洞穴(Mahendra Cave)位於波卡拉步程兩小時處,此一巨大石灰岩洞穴是蝙蝠的家,遊客深入地底洞穴,可欣賞石灰岩洞內鐘乳石和石筍景觀。 市郊的村莊最為愛好登山的人們所熟悉,特殊的人文風情和瑰麗的山景,加上物價便宜且英語非常普遍,逐漸成為旅行者考驗自己的熱門去處。由數條街道所組成的村子規模極小,以住家為主,而且大多是兩層樓的土角屋,山村味十足,平日的小村子不見人蹤,恬和安靜,只有幾世紀以來一直從事山區運輸交通工具的驢子身上的鈴噹聲和沉穩的蹄聲,才能引起小山村的騷動,此時外來的訪客會錯以為置身於中古世紀的時光隧道。 波卡拉旅遊部有「賞峰飛行團」服務,每年10月到翌年5月間,每天早上7和9時,各有一班HS-748型客機,每架可搭載44名乘客,飛行路線沿著喜馬拉雅山向珠穆朗瑪峰前進,或由西南的安娜普納峰飛往道拉吉里峰,全程約一小時。如想從事刺激的活動,波卡拉也是個好地方,從滑翔翼到飛行傘,或是搭乘只能乘坐兩人的微型飛機,應有盡有。 此外,波卡拉地區的觀光點還有自然歷史博物館、班迪•巴西尼(Binde Basini)神廟、比姆森(Bhimsen)神廟、阿卓卡利佛教僧院、法拉希(Vavahi)神廟、露天運動場和帕迪水壩(Pardi Dam)等。
返回到
尼泊爾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