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阿爾巴尼亞 的原始碼
←
阿爾巴尼亞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奇異的風俗習慣== 這個國家歷史上受到拜占庭、斯拉夫、威尼斯、回教徒和土耳其文化的影響,至今仍然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但由於近幾十年來人力的在經濟和文化上保持孤立狀態,因此在許多傳統習慣方面呈現出與歐洲諸國不同的情形。 在阿爾巴尼亞的北方,至今仍保留一種當地人叫「克拉」的要塞式住宅,建築結構呈方形,牆壁很高,窗戶則極其窄小而少,男性於二樓起居,小孩及女子則住在一樓;南部也有許多被稱為「其福利克」要單幢式大住宅,百來戶人家齊聚在一座大樓裡,外國築有很厚的籬笆牆。從這些房屋的構造來看,說明了阿爾巴尼亞人時時都存在著一種禦敵和復仇的心理。 在婚姻制度上,目前國內有些地方仍流行一夫多妻及娶妾的習慣,因而人口出生率很高;不過由於虐疾及性病的流行,加上各部族間常常發生鬥殺,因此人口增加不多。男女青年的婚姻,仍要由父母作主,當事人則毫無自由可言。在結婚典禮上,新娘要當場表演穿新衣的儀式,把身上的衣褲一一脫下,直至只剩下內衣內褲為止,然後再把新的衣服一件件地穿上;與此同時,新郎要在旁邊細細觀察新娘的身體。 阿爾巴尼亞的一些偏僻地方,現在還盛行著一種野蠻人的婚俗,一對新人舉行完結婚典禮後,第二天就要動身到某一個荒蕪的曠野生活十五天,這期間不論氣候如何,他們都要任憑風雨吹打,據說這樣方能夠鍛煉出一對堅強忠貞的夫婦。還有些地方,在結婚時甚至要新娘跳過火坑,坑裡燃著熱烘烘的木炭,如果不慎跌下去,就會被火灼傷。更有些地方新郎在迎娶的時候,必須先和新娘的父兄們或親友們來一番比武,假若不能將對方一一制服,就休想做新郎了。 阿爾巴尼亞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是很冷漠的,他們認為生和死是同一回事,用不著驚喜和哀傷,表現出阿爾巴尼亞民族對生命哲學的獨特感受。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死了,給死者舉行完簡單的葬禮後,就算了事。即使在山區的村落裡,也只是用破草蓆將屍體包起來,挖個坑予以掩埋,少有哀傷的氣氛。 這個國家的人民,尤其是生活在鄉村的人們,還牢守著古老的迷信觀念。他們相信山中有一種鬼叫做「鴉萊」(Ore) ,常常會在夜裡閃著火光擋住行人的去路。也有人認為疾病是由妖怪帶來的,而這種妖怪據說能夠縮小到像蒼蠅一般大小從門縫中鑽進來,吸人的血。如果說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那大概就是會給人帶來虐疾的蚊子了。鄉村中的農民對幾種簡單的疾病,能夠用傳統的方法醫治好,有些土醫生懂得防腐療法,還能夠為病人動手術;有的甚至還會用貝殼粉填補破碎的腦殼骨。這種醫術,大概也是從古代的時候流傳下來的。 農家婦女每到三月,常常把大蔥繫在孩子們的項頸上。據說,這個月惡鬼特別多,可是一聞到大蔥的氣味就會迴避。婦女們每天勞作都很辛苦,一家人所吃的玉蜀黍麵包,都是她們在家裡製作的。在山溪邊裝置著木輪的水磨上,她們把玉蜀黍磨成了粉,來做一塊塊的麵包。生麵包捏好了,上面蓋著一塊堆滿木炭的鐵板,然後放到灶口烘烤。她們用灰代替肥皂,洗擦著器具和衣服,一天忙碌下來,到晚上還要坐在燈下為家人編織厚厚的毛衣。灶肚裡的火通常晝夜不熄,只是到夜間就用灰給封了起來。如果家裡有人死了,才把灶肚裡的火完全熄滅,以示哀悼。 阿爾巴尼亞人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舞蹈和音樂,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其它國家一樣,這裡也盛行跳芭蕾舞,人們圍成圓形或半圓形起勁地跳。在阿爾巴尼亞北部,常常可看到女性跳的單人舞,慢慢地搖動著手和身軀,動作十分柔和優雅。南方則盛行跳團體舞,由四個人排成一列或圍成圓形,大家互相挽著手腕,或肩搭肩、背靠背的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在地拉那等地,人們流行一種叫「龜舞」的舞蹈,舞者在頭上頂著裝滿水的烏龜觳,舞動時卻不能讓水溢出來。在內陸某些地方,還能看到「戰爭之舞」,非常刺激,其中最有名的是從希臘神話中,阿基利厄斯之子畢羅斯之名演化過來名叫「畢羅斯之舞」的舞蹈。 在這個國家的一些典禮及節慶時,一般都要用音樂來渲染氣氛。同時,感情內向的阿爾巴尼亞人,往往也要將喜怒哀樂寄托在音樂和歌曲中,用自己高亢的歌聲來安慰心靈或取樂。這裡傳統的樂器有「拉夫特」及「菲耶利」,拉夫特類似中國的胡琴,為一種小圓箱上附有長柄的樂器,僅有一弦,以小弓來使其發音;菲耶利則是農夫及牧人用以吹奏輓歌的一種笛子。 這個國家重要的民間節日是回教徒的齋戒月(Ramadam) ,還有四月二十三日的聖喬治日、復活節以及十二月六日的聖尼古拉日等。
返回到
阿爾巴尼亞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