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不丹 的原始碼
←
不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布姆塘主要城市賈卡爾=== 賈卡爾(Jakar)是布姆塘宗的行政中心,布姆塘宗包括4個主要谷地:卻斯科(Choskhor)、唐(Tang)、烏拉(Ura)和卻梅(Chh-ume)。 這個宗的面積廣達2992平方公里,氣候乾燥,土地肥沃,物產非常豐富,乾旱地段多草甸,間有稀疏的落葉松和灌木林,是一片美景如畫的田園風光,夾雜著深藏不露的高山峽谷,闢有大型農場,面積廣達5000匳以上,是不丹重要糧倉之一。自從1976年起,不丹政府在這裡建有大型的綿羊和犛牛飼養場,是國內重要的牧區,為不丹人民重要動物蛋白質的一大來源。 這裡景色優美,翠繞綠環,有悠久的歷史和雄偉的宮殿、無數大小寺廟,聲名遠播,境內許多山巒比較平坦,並且與首都廷布之間有一條270公里的柏油公路相通,是不丹的宗教聖地和觀光客徒步觀光的最好去處。 據傳,西藏王松贊干布15世紀的時候曾在這裡修建著名的強巴(Jampa)寺院,而偉大的印度聖人蓮華生大士就是在這座寺院裡完成他的「奇特功績」,因此這個地方在不丹人民心目中和宗教史上,都佔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布姆塘宗卡和重要的廟宇,都建在最大的卻斯科谷地上,通常就叫它為布姆塘谷地。布姆塘(Bumthang)的Bum是女孩子的意思,Thang的原意為地方,故Bumthang的名字,就是「這裡原住著漂亮的女人」之意。 這個地區全年有17個熱鬧的慶典在不同的地點舉行,其中尤以強巴寺慶典最為著名,一般團體都約在每年10月來此,這是不丹曆的第8個月,一直要到2個月後才結束。因此布姆塘的旅遊業也逐漸熱門,原來約18家旅館,現在已應需要增加到20多家了。 賈卡爾是布姆塘宗的重要市鎮和主要的貿易中心,西南距同薩68公里,汽車行程卻需2.5小時;東南與孟加爾相距193公里,車程要7小時。 有人曾計算過不丹的道路每公里就要拐7個彎,每小時只能走30公里,也許還會更少。不過這條路沿途村落及寺廟眾多,風景也美,時時會有驚喜,不似不丹其他道路般的枯燥無味。 最好玩的,他們要你小心開車,會在路上的明顯位置立上一塊牌子:「如果你要捐血,請到捐血銀行,而不是在路上!」使人啼笑皆非。 這裡地處卻斯科寬坦河谷的低處,海拔2580公尺,屬於寒冷次高山帶地區,每至黃昏,甚至從午後開始,南方吹來的強風使氣候變冷,但深入谷地無論食宿仍需以此地為基礎。祖辛拉國家公園就在市南,有公路可達。 賈卡爾的主要街道分布在一處三叉路的周邊,汽車站、銀行、郵局及許多商店、旅館、一些食店都在這方圓數百平方公尺之內,與同薩類似,這裡許多商家都是西藏人,貨物不少是經過北方高地隘口而來的中國貨。販售物品包括鞋子、指甲刀、原子筆、糖果、肥皂、玩具車,以及當地手工編的籃子和乾魚、乾辣椒、乾馬鈴薯和祈福旗等。 起士是賈卡爾的特產之一,這裡有一種名叫秋果(chugo)的乾起士,也有做菜的起士等,種類繁多,喜歡吃起士的可以在這裡採購一些。生產起士的瑞士農場(Swiss Farm)是第一位來不丹工作的瑞士人菲茲•莫勒(Fritz Mau-ren)所有,他不僅把無煙燒柴爐引入,而且用機器經營牧場,從英國引進著名的乳用澤西(Jersey)牛,成立不丹唯一的商業起士工廠,產品在TD汽車工廠一帶路旁有售。 澤西乳牛起源於英吉利海峽澤西島,奶汁中脂肪豐富,是製造起士的最佳牛乳。 賈卡爾雖不像廷布人煙稠密,但什麼都有,酒吧、網咖,甚至在不丹難得找到的修車廠都有。市區東北方不到一公里路口的TD汽車廠(TD Automobile Work-shop),有技術一流的技工為客人服務。 這個小巧的城市,在主街三叉路口有政府設立的公共關係服務處,是瞭解城市一切的最好諮詢機構。順著路往東不遠處有藥店,往南走不遠有賈卡爾電訊中心(Jakar Telecentre)和加油站。 往西約500公尺的植物染料研習中心(Vegetable Dye Project),是由印度國際組織會同澳大利亞及孟加拉無數政府組織人員共同推廣,將傳統植物性染料用於棉紗及生絲的教學,目的在儘量減少化學染料對大地的污染,達到環保的目的,染出的顏色鮮豔無比,是一個非常有趣、值得參觀的項目。 巫德木刻廠(Udee Woodcarv-ing Factory)在染料中心西邊不遠處,可參觀他們代代相傳、師徒授藝的傳統木刻、雕塑,也可看到木刻是喇嘛教育一環的過程。 賈卡爾宗(Jakar Daong)現在所見是1667年的建築,位於卻斯科河谷高聳的河岸山嘴上,周長1500公尺,俯視河谷,雄偉壯觀,被認為是不丹最大的宗卡建築之一,它的正式名稱是越那朗傑宗(Yuelay Namgyal Dzong),為紀念打敗西藏入侵而建。 據傳說,1549年當一群喇嘛想蓋一所修道院而找尋地點的時候,一隻白色的大鳥突然從天而降,停在現在建宗的山脊上,眾喇嘛認為是神指示的預兆,乃選定鳥站立的位置建宗,而命名Jakar,其意為「白鴒之鄉」。 宗的中央高塔高達50公尺,位於宗的東面圍牆之外,一條有屋頂的廊道從宗通向附近的小溪。由入口進宗後是一個很窄的內院,四周是官方行政部門。東面中央塔那邊是僧侶住的部分及區大廳,每年夏天區域喇嘛都由同薩來此為1644年抵抗西藏入侵紀念作實況表演,至冬天只留下部分守屋人,其他的人又回同薩。 這座大建築也曾被火神光顧過,1897年又遭地震損毀,但皆經修復。宗廟大堂供有金剛手菩薩,這裡比起其他的宗卡建築顯然木頭刻畫較少,但大部分的大樑都布滿裝飾畫。 旺迪卻林宮(Wangdichholing Palace)位於市區北方、射箭場東北約500公尺處,1857年同薩的笨洛布(Penlop)吉格梅朗傑(Jigme Namgyal)選擇原為作戰軍營的位置建此宮,這也是不丹第一座設計為城堡的宮殿,朗傑的兒子烏顏•旺楚克(Ugyen Wangchuck)國王一直以此為他主要居所,每至冬天才到其他地方。第三任國王最初也居住在這裡,1952年整個王室家庭都搬到普那卡。 這座宮殿現在住著現任國王的姑母艾希•卻奇•旺楚克(Ashi Choeki Wangchuck),但他們並不常住於此,只留一些守屋人,不公開供人參觀。 金廟(Sey Lhakhang/Gold temple)位於市區北端的醫院北側,這是一座喇嘛學校,成立於1963年,經常有25個喇嘛學生在此就讀,廟正堂供噶舉派祖先瑪帕•洛茲瓦(Morpa Lotsawa),這裡開放供人參觀。 強巴廟(Jampa Lhakhang)在金廟北方約1.5公里的路旁,這是公元659年西藏王松贊干布,為鎮壓危害西藏惡魔一系列修建的佛塔,與帕羅的克楚寺屬於同時期的建築。廟堂中央供奉的是佛陀的未來形象彌勒佛(即強巴),為保護神像特別圍以鐵鍊。 蓮華生大士在不丹時來過此地,經辛杜法王(Sindhu Raja)修過,後來又翻修了好幾次,金色的屋頂被同薩歷屆的笨洛布一次又一次的重修。當首任國王烏顏•旺楚克任同薩笨洛布時,在內院的北邊加蓋了杜司契科洛(Dus-kyikhorlo)廟。賈卡爾宗的行政首長奇米•多吉(Chimi Dorji),後來在內院的南端又加蓋大師廟(Guru Lhakhang)。 內院中央的石砌神龕,是為紀念彭增肯帕(Pentsen Khenpo)喇嘛而建,他是第一、二任不丹國王的心靈導師。寺前許多石刻表示四方的保護神,寺後有兩個較大的石碑塔,其中之一是紀念第二任國王的弟弟。 這裡部分開放供人參觀,進入內院後,先經過4個大型轉經輪,內部另外還有2個轉經輪,內院中央點著上千盞酥油燈。 內部最主要的禮拜堂有代表各時期的3層石階,第一層以佛陀、釋迦牟尼代表歷史性的過去,上一層代表現在,第三層象徵未來。前門壁龕內有蓮華生大士的塑像,以及有關祂的壁畫。 每年10月1日這裡舉行的強巴節是不丹重大節慶之一,每天有喇嘛的化裝舞,吸引遠自各地前來的參與者,在其中一個晚上當喇嘛跳完舞之後舉行的篝火舞,是為不孕婦女祈福,據說誠心的祈求者都會靈驗。 鐵堡寺(Chakhar Lhakhang/ Iron Costle Temple)位於強巴寺東方約500公尺的大路旁,路過的人常會以為這是一幢普通房子而錯過,其實卻頗有來頭。這裡原是印度國王辛杜(Sindhu Raja亦即Sendha Gyab)初到不丹拜訪蓮華生大士所住的宮殿,原建物說是9層高的鐵造建築,故名鐵堡(Chakhar),內藏寶藏無數。現在所見為14世紀的先賢多吉•寧巴(Dorji Lingpa)所建,它的官方名字叫做Dechen Phodrang。正堂供奉蓮華生大士,每至秋季這裡舉行面具舞節慶。 庫耶寺(Kurjey Lhakhang)在鐵堡寺西北方7公里的大路旁,共3座寺院連袂座落於海拔2640公尺的高聳山坡右方,第一座是1652年同薩的笨洛布明約•滕帕(Mingyur Tenpa)所建,在屋頂下突出白獅塑像,上面有印度大神毗濕奴所騎的金翅鳥(Garuda)。 下一層有一條小得只容一人匍匐前進的狹窄岩道,不丹人認為通過狹窄地道,可以把身上的罪孽丟在洞外。這一層供奉著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佛陀,較遠的牆上繪著象徵智慧與富有的神。 最上層門內有一幅想像的舍精•卡波(Shelging Karpo),沿牆有上千座蓮華生大士的小塑像和3座大塑像。正堂主供仍是蓮華生大士,側面是祂8種法相的塑像;牆上有祂25種法相的表徵。 第二座廟是不丹首任國王烏顏•旺楚克於1900年擔任同薩笨洛布時所蓋,入寺門廊處四面所繪都是保護神和當地的神,由於蓮華生大士的影響他們改變信仰,一個騎在白馬上、像鬼一般的白色形象就是舍精•卡波。廟內供奉蓮花生大士像,側邊也是祂8種法相的呈現。 第3座廟是1984年由皇后的母親艾希•凱桑(Ashi Kesang)旺楚克所建,這是一幢3層樓的建築,她同時在3座廟的庭院地上鋪上石頭,在所有建物外建了一道牆和108座塔。這座廟入門處有一個很大的轉經輪,對面的牆上有一個漂亮神秘的壇城,代表這是佛菩薩的淨土,也是不丹人民長久以來所祈求:此生結束後能往生的淨土。走廊的四方也繪滿守護神的像。廟內部有精心繪製的裝飾畫、大型的神像、憤怒的神像,以及與真人等身的沙布東和第4位德西(desi)丹增•拉布傑(Tenzin Rabgye)的塑像等。 庫耶策秋(Kurjey tsechu)也就是蓮華生大士節在7月舉行,面具舞以戲劇方式演出蓮華生大士戰勝舍精•卡波;一張很大的唐卡,上面是蓮華生大士8種法相的形象,在群眾前展示,是當地最為熱鬧的節日。 燃燒湖(Burning Lake)位於賈卡爾鎮的北方,以普世標準來審視它根本稱不上是湖,只是山谷激流歇腳處的一潭清水而已。這裡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對一般不丹的佛教徒們來說,燃燒湖卻是他們一生中一定要朝聖的聖地之一,他們會在湖邊凝視著湖水喃喃誦經,據說虔誠的信徒可以在湖水中窺見佛蹟,領略佛諭。 這座聖湖的名字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15世紀時,聖者佩瑪寧巴(Pema Lingpa)手提燈籠入湖,當他返回湖岸時帶回了佛像、佛經和寶箱,而衣著不濕,燈籠內的燭火也仍然燃燒著。 燃燒湖底也許是西天的通道,也許藏著佛教秘境,佩瑪寧巴據說是藏傳佛教始祖蓮華生聖者的轉世。根據歷史的記載,在1200多年前,蓮華生大士自印度前往中國西藏弘法時,曾途經布姆塘河谷地區,在這裡留下無數的神蹟。
返回到
不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