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不丹 的原始碼
←
不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各大市鎮=== △楚卡(Chhukha)市是不丹西南部楚卡區的省會所在地,南距印度邊境只有80公里路,20世紀70年代才陸續發展起來,主要是不丹政府在這裡興建了楚卡發電廠,興建發電廠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前來就業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一個比較現代化的新社區便形成,所有的民房都是新建築的員工宿舍,因此當地是一座沒有不丹傳統建築的城市,三層樓的新式宿舍最初是670戶公司職工住所,現在市區人口已經超過5.2萬人,並且享受水、電、通信、交通和食物供應無缺的服務。醫院、學校、圖書館、廣播電視台等也應有盡有。 楚卡水力發電廠(Chhukha Hydro Power)位於廷布南方100公里楚卡市郊的桑契河谷,四個巨型水力發電機深藏在一條深達100公尺的人工隧道中,建廠工程的難度相當高,因為需要挖透山壁數十公里,將高山奔騰而下的雪水導入地下,為了保護原始森林和自然地貌,電廠自1974年開工興建以來,故意放慢建廠進度,一直至1988年才全面運轉,總發電量336MW(百萬瓩),72%電力賣給印度,為國家增加經濟收入,美麗的高山也得到完善的保護。 廠內4個亮著紅燈的巨型水輪機,24小時不停地運轉著,現代化的發電設施,與壁上彩繪的12幅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恰成強烈的對比,宗教信仰和現代科技建築相互輝映,在世上是少見的現象。現在這個水力發電廠的經濟收入,已佔全國水力發電廠總收入的42%。 △雙溪口(Chhuzom)是自首都廷布往南經彭措嶺到印度的必經之地,雖然只31公里,但需耗時1小時,據說昔日廷布至彭措嶺的公路未開通之前,這一小段距離卻要走上半天多。現在這裡是不丹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東北到首都廷布32公里,西北直達帕羅僅21公里,西南往哈市79公里,南至印度邊境的彭措嶺為141公里。 這個城市海拔2100公尺,其名Chhuzom是由chhu(河)和zom(匯流處)合成;因為帕羅河自東往西、旺河由南向北在此交會;旺河不丹又稱為母河,帕羅河稱為父河,故而他們認為這像夫妻的會面。但奇怪的是又傳統迷信的認為兩河交會的地方不吉利,所以在路旁建塔來趕走妖魔鬼怪,附圖中3座塔從左至右為尼泊爾式、藏式、不丹式,遊客至此都會停車攝影留念。 旺河岸上方突出的地方是多吉宗(Dobij Dzong),鄰近海拔2900公尺的恰恰(Chapcha)隘口,昔日這個宗是軍事用的防守隘口,現在道路開通之後已不具戰略意義,而改作監獄使用。在宗的對面是從旺河谷逐漸爬昇往哈市的道路。 雙溪口北往廷布途中,行約10公里處,有一小村落名叫卡里杰(Kharibje),這裡一直是金銀工匠、珠寶技工和廟裡所用的聖具、酥油燈等製作工匠的居所,因此算是收入還不錯的地方。 路兩旁有許多崩塌建築的遺跡,有些已屬千年古蹟,因為不丹人認為房子內死過人就不吉利,會被遺棄,當然連房子都沒得住的人,也沒辦法那麼講究了。 卡薩德拉丘(Khasadrapchhu)也是一個很小的村落,位於卡里杰北約5公里處,這裡的河畔有一座小水力發電廠,在楚卡水電廠未建成之前,是廷布的主要供電站。兩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農產豐富,盛產蘋果,並出口外銷。 △恰恰(Chapcha)在楚卡北方34公里、雙溪口的南方23公里,這裡是首都廷布與南方印度邊境彭措嶺市之間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運貨往來於不丹與印度的卡車不少,加之土地肥沃,盛產馬鈴薯,居民也比較富有。 △仁欽丁(Rinchending)是楚卡區南方的邊境城市,南距印度、西往彭措嶺都只有5公里路,東北至楚卡76公里,是不丹與印度之間以前的出入檢查站。 這裡地勢較低的地方,是市中心卡巴迪寺(Kharbandi)和皇家技術學院(Royal Technical Institute)及不丹理工學院(Bhutan Polyte-chnical Institute)等兩所學校。皇家技術學院地上一層是皇太后母親的冬季住所和卡巴迪修道院,院中修道士不多,觀光客可以入內參觀。 這個寺院建於1967年,供奉著碩大的神像,包括釋迦牟尼、蓮華生大士,以及相傳為不丹大部分人所信奉藏傳佛教派始祖倉巴嘉惹(Tsangpa Gyarey)的第五位轉世者沙布東•那旺朗傑。神像下方地上有八座不同型式的西藏神塔(chorten)。 卡巴迪寺院下方有彎曲向上的路,可通往彭措嶺。 △格杜(Gedu)位於仁欽丁前往楚卡途中,西南至仁欽丁40公里,北往楚卡38公里,一座在這裡海拔2050公尺的西藏碑上標著朱查(Jumja)的地方,這裡生產乳酪,是不丹人主要食物之一,他們從鄰近的村落收集新鮮乳作原料。路邊常看到農民在販售自製的乳酪和起士(datse),為了環保都是用香蕉葉包裹。 1990年這裡開了一家成功的羊毛紡織廠,由於污染環境和樹林,極為重視環保的不丹政府在1996年就把這個廠關閉了。 每至季風時節,格杜的交通就中斷而封路,2001年雖又興建了一條臨時應變的道路,但仍受天候影響。 △披比索自然生態保護區(Phibsoo Wildlife Sanctuary)範圍278平方公里,它雖然在不丹西南部邊境沙奔宗的西北部,但由彭措嶺前往最為方便,行程大約50公里。這個保護區成立於1974年,1993年升格為國家公園,保護境內不丹獨有的稀有植物及一些野生動物,包括東南亞特產的白斑鹿、印緬及馬來亞野牛、象、虎、長尾猴、亞洲犀牛等特殊動物。 △桑契(Samtse)市是國境西南角與印度接壤的邊境城市,1981年起成為不丹西南部楚卡區桑契宗的行政中心,除東北與東方分別與哈宗和楚卡宗為鄰外,其他的地方都被印度所包圍,異國風味濃厚,但未開放觀光。 這個丘陵城市,海拔457公尺,擁有上萬人口,市內景氣尚稱不錯,但卻沒有觀光客前來拜訪。居民多係尼泊爾裔不丹人,講尼泊爾語。市內有果園、生產水果罐頭和果醬,是不丹酒廠和水果儲存庫。不丹教師訓練中心設此,同時是林業局和印度地質勘察局不丹支隊的駐地。 早期英國探險隊都從桑契轉口內地前往哈宗及帕羅、奇利隘口,現在有公路直通印度。 △達加納(Dagana)市是不丹西南部達加納宗的行政中心,全宗人民以農牧生產著名。早在16、17世紀時,這裡的居民還不大受不丹中央政權的控制,沙布東•那旺朗傑曾指派東雅•竺克•朗傑(Donyer Druk Namgyal)領兵前來征服,竺克朗傑於1655年在此建達加•札西•羊孜宗(Daga Trashi Yangtse Dzoang)管理。 這個城市被北方的旺杜頗章、東方的奇朗、南方的沙奔、西方的楚卡和西北方的廷布所包圍,有2萬多名人口,市容樸素,民性保守,沒有什麼重要的景點值得參觀。 △加莎(Gasa)是不丹北部普那卡區加莎宗的行政中心,也是不丹最北部的城市,它原係普那卡宗的北郊,1993年才升格為加莎宗政府的所在地。除了南方有普那卡宗外,西南和東南分別與廷布和旺杜頗章為鄰,北方、西北方和東北方,皆為4500公尺以上的高山雪嶺與西藏相連,還有幾座海拔7000公尺以上的高峰,皆在加莎宗的境內。 這個城市交通相當不便,通常到這裡來的人多為牛車之旅,辛苦、冒險和氣候等變數,對旅人都是極大的考驗。 札西同摩宗(Trashi Thongmoen Dzong)現在是加莎宗的行政中心,為沙布東在戰勝西藏之後建於1646年的竹嘉堡(Drukgyel),意即勝利之堡,地當西藏與不丹原有的貿易商道上,在17、18世紀時抵禦北方西藏的入侵發揮了相當的作用。 △拉雅(Laya)位於不丹的西北部,西藏邊境的喜馬拉雅山麓,海拔3700公尺,是個範圍很大、與世隔絕的地區,令人驚懾海拔7100公尺的勝達高峰(Tsenda Gang)就矗立在鎮旁。這裡有海拔4876公尺不丹犛牛主要飼養繁殖區的高山牧場,還有冰谷、溫泉和終年被冰雪覆蓋的山野。此地是探險遊客野營的最佳去處,人們可以在高山牧場漫步,也可以在獨特的山中村落裡做客。 這裡住著一支世界上最神秘的少數民族,為數不到1千人的拉雅族(Layap),他們居住在海拔4000公尺、生人難接近的高地河谷上,世代以犛牛維生,是逐水草而居的半遊牧部落。這是一個母系社會,在很早的時候由西藏遷徙而來,犛牛維持著他們的生活,吃犛牛的肉、飲犛牛的奶,用犛牛奶做酥油,住的是犛牛皮製成的黑色帳蓬,連犛牛糞曬乾也是最方便的燃料。每年春夏時節,他們在高山谷地放牧;到了嚴冬的時候,拉雅族人就帶著由犛牛奶製成的乳酪和高山上採得的香草,下山到城鎮裡交換米糧和辣椒。 拉雅人的語言也不一樣,他們說類似宗卡語(Dzongkha),但又急又快,連不丹說宗卡語的人都聽不懂他們的話。 拉雅女性強悍高大,五官深陷,留著長長的頭髮,頭上戴一頂圓椎形的竹帽子,頂上有尖飾,帽上一根珠帶圍到頸後。她們穿黑色飾有銀色的棉質上衣,棉質長褲上染飾一些棕色、橘色等大地自然色彩。脖子掛上一大堆銀飾,甚至連銀茶匙都是飾品。 她們有時也會做一些帽子、飾品出售,如果帽子上還連著珠鏈,多半是家族用過的祖傳遺物。有時拉雅婦女會拿一些項鏈、手飾來到拖車附近出售,事實上都是尼泊爾生產的。在遊客的慫下,當地婦女通常在晚上都會表演傳統歌舞以娛來賓。 昔日沙布東•那旺朗傑也曾來過這裡,由村落前往一塊低地草坪上有一個確滇(Chorten),藏文的Chorten,也就是俗稱的佛塔,方形的底層上繪有沙布東和他的馬。 前往拉雅除了直昇機外就只有坐當地的牛拖車(Trekking),這是一種非常辛苦的旅行方式,在不丹許多地方都存在,需詳細瞭解當地天候、路況等,以免發生意外。 △吉格梅•多吉國家公園(Jigme Dorji National Park)位於不丹西北部,是一個4329平方公里面積廣袤的保護區,範圍包括帕羅、廷布、普那卡宗等的北部和加莎宗的整個中西部,從海拔1400公尺亞熱帶區到海拔7000公尺高山帶,保護半遊牧民族的犛牛飼養,以及各種本土性藥草的生長。境內也生長著許多野生動物,除了不丹國獸扭角羚、雪豹、藍綿羊、老虎、麝香鹿、紅熊貓、亞洲黑羚羊等稀有及瀕臨絕種的動物外,還有豹子、野狗、印度種大鹿(Sambar)、喜馬拉雅山特產班鈴(goral)、金絲猴、土撥鼠和短耳兔等。另外還有300多種鳥類棲息在此,故而這裡以前是國王的狩獵場,自1993年起改為現名成立國家公園。 公園中有一條不丹牛拖車旅行主要道路通過,為避免發生危險,公園已成立管理部門及導覽指導系統,除提供遊客正確資訊外,也促進社區的環境、藥草的種植、水火的管理等。 △沙奔(Sarpang)是不丹南部邊境的丘陵城市,吉列普區沙奔宗的行政中心,它北有同薩及黑山國家公園,南方與印度交界,東有馬納斯國家公園,西南是披比索野生動物保護區,並與印度的兩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連接。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約為東經90度45分、北緯27度19分、海拔229公尺,距離美麗的希朗(Si-ring)河谷只有40多公里,這個河谷有一大部分是屬於皇家馬納斯國家公園。全市大約擁有1.8萬名居民,大部份係尼泊爾裔的不丹人,仍多講尼泊爾語,他們以農牧為業,盛產的柑橘水果和奶製品享有盛譽。對外交通尚稱便利,有一條自這裡出發的公路,途經吉列普可前往不丹中部城市同薩和布姆塘。 卡利可拉(Kalikhola)是沙奔西方的邊境城鎮,但與國內無路可通,需借道印度出入。 △吉列普(Gelephu)在沙奔東方,是不丹南方邊境大城和南方通往印度的重要門戶之一,也是皇家馬納斯國家公園重要的入口,有公路向北通往不丹中部的同薩市和布姆塘地區,海拔229公尺。全市共有2.8萬居民,市容整齊,教育普及,建有環城公路,設有市政廳、銀行、旅館、學校、綜合體育館、商業街、市場和公園等,還有一座國家圖書館的分館。這裡因為是不丹皇家馬斯國家公園的出入口,所以也有一些旅館供遊客留宿,包括龍賓館飯店(Dragon Guest House Hotel) Tel: 06-251252,皮加德利(Peaga-dly)Tel: 06-251079、拉登(Lhaden) Tel: 06-251101和扎什帕喀(Tashi Paykhel)Tel: 06-251143等旅館。 △皇家馬納斯國家公園(Roy-al Manas National Park)位於不丹南部馬納斯河岸,與印度的阿薩姆魯普狩獵場隔著邊界相望。它的名字「馬納斯(Manas)」源自印度哲學,指人的思想。由吉列普有一條長約25公里的公路上山,但有時不一定開放,而且沒有嚮導入內參觀也很危險。 這是不丹一個有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1023平方公里,西北接黑山國家公園,南與印度的國家公園和老虎保護區相銜接,從平原到喜馬拉雅山峰,保護區域總面積達5000平方公里。從1966年開始保護野生動物,1988年成立國家公園。 公園內有犀牛、水牛、老虎、豹子、印度野牛、熊、象和好幾種不同種類的鹿,以及金色長尾猴、迷你豬、身上有剛毛的野兔等稀有野生動物;鳥類共有362種,其中犀鳥就有4種。 △隆子(Lhuntse)是不丹東北部隆子宗的行政中心,坐落在孟加爾市北方76公里處,1980年才開了一條道路銜接孟加爾,有庫里河(Kuri Chhu)流經市區北部。郊區有不少村落建在山坡上,當地人多以農為生。在孟加爾的道路沒有開通前,這裡是不丹東北部高地主要的交通要道。郊區的庫托(Kurtoe),是早期不丹皇族的根據地。 這個城鎮沒有什麼特別可看的地方,不但人氣不旺,全市也沒有幾輛汽車,更沒有專門的加油站,車輛需要加油,一些小店多數附帶有汽油出售。市中心店舖少,吃店也不多,銀行、郵電局和政府機構都設在宗卡旁,但隆子宗高居岩頂美麗如畫。 隆子•頗章宗(Lhuntse Ph-odrang Dzong)是隆子宗的全名,位於庫里河谷的高處,是16世紀佩瑪寧巴的兒子昆加旺波(Kuenga Wangpo)所建的一所小廟,1654年同薩的笨洛布(省長)、不丹第3任德西王明約滕帕(Mingyur Tenpa)重建。後來又修理、增建多次,內部加了許多小廟,現在共有100個喇嘛在此修行。 △佩瑪加澤(Pemagatshel)這個名字的原意為「盤腿打坐的天堂」,顧名思義,讀者當已知道這個地方性十之八九了。這個城鎮面積較小,農村風味十足,滿眼一片原始的綠色,郊區小樹木眾多,田野面積廣大,市區則坐落在札西岡到薩竹炯喀的叉路上。 此地小巧寧靜,乏善可陳,一般民眾家庭生活還停留在土密、燒木柴的基本生活階段,人情味特別重,對外來的客人會大方的奉上奶茶和小點心,誠懇和熱情令人心動。 這裡有一所國際交換學生常來此任教的學校,為小鎮投下生意盎然和活潑生動的話題。加之東部地區男女關係本就十分浪漫,外來的年輕男女老師常在這裡留下一段生命中難得的豔遇。 當地有一個紡織中心,是國際婦女協會不丹分會所成立的,每年約40名不丹婦女在此受訓學習傳統紡織和設計的技巧。 永拉寺(Yongla Goemba)在佩瑪加澤宗上方幾公里,是不丹東部的宗教聖地。寺由傑杜布•吉格梅•昆杜爾(Kheydup Jigme Ku-enduel)建於18世紀,他是利格增•吉格梅•寧巴(Rigzin Jigme Li-ngpa)的宗師,這座修道院建在山上,俯視廣袤的平原及印度邊境,極具戰略意味。當1865年不丹與英國作戰時,同薩的政府首長吉格梅•朗傑(Jigme Namgyal)笨洛布以此為舉行宗教儀式的基地,在教徒心目中佔重要地位。 △薩竹炯喀(Samdrup Jong-khar)市是不丹東南角薩竹炯喀宗的行政中心,2001年起開放旅遊。這裡北距札西岡180公里,道路迂迴,風大沙重,氣候惡劣,由此往西北廷布及彭措嶺距離超過356公里,乘車要17個多小時,交通非常不便,並且除了印度人外,其他的外國人都被限制需搭乘不丹航空公司的客機入境。 現在這裡已發展為不丹東部重要的工業城之一,以擁有達蘭加(Dananga)柑橘和奶製品的丘陵而聞名,約擁有2萬多人口,設有國家圖書館的分館。市上物資豐富,附近許多小村都來購買生活必需品。每至冬天的時候,成群結隊不丹東部的不丹族人前來這裡,出售他們的手工紡織品和各種陶瓷用品。 迪沃塘(Deothang)位於市區北方18公里處,它原來的名字叫做德萬吉利(Dewangiri),是1865年不丹與英國殖民當局發生戰爭時的主要戰場,現在仍有不丹陸軍的軍事基地駐鎮,印度的「丹塔克」邊境築路工程隊也駐在此地。一條盤旋向東的道路,通向另一邊境城鎮的班塔爾(Bhangtar),是印度軍人前往「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特別是前往達旺地區的重要通道。 △卡林野生動物保護區(Kha-ling Wildlife Sanctuary)位於薩竹炯喀市的東南角,鄰近印度邊境,與印度銜接共管,273平方公里範圍內,保護包括野象、印度野牛、長毛野兔,以及其他熱帶的野生動、植物。 △卡林(Khaling)是不丹東部札西岡宗南方的一個小市鎮,北距札西岡22公里處,開車約45分鐘可達,距離印度邊境130公里。市區只有一條主街,總共有30多間簡陋的房子,包括銀行、旅館、餐廳及雜貨店,據說生意還不差。現在這裡是地區的紡織中心,還設有中、小學,許多老師都來自東鄰的印度,尤其是印度請來的英文老師,發音較本土老師準確,最受歡迎。 這裡設了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是全國唯一的這類學校,專門錄取聾、盲及身體殘障學生,共收容學生約500人,因不丹東部交通的不方便,加之這些學生的行動也不很方便,大部分學生都是住校生。 流水繞城的小鎮,卻是一座水力發電廠所在地,產生的電力是不丹東部地區主要供電來源。 擁有67萬人口 全國大約擁有67萬多名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18人,城市人口僅佔總人口數的6.8%,鄉村人口則佔93.2%,其中男性佔51%,女性佔49%。 不丹人大致可以分為:不丹族又稱為竺克巴(Drukpa)或菩提亞(Bhutia)人,其中包括雷普恰(Lepcha)和多雅(Doya)部族土著的後裔,約佔總人口的60%以上。這些黃皮膚黑頭髮的人種,是公元9世紀及以後移入不丹的西藏人後裔。 1959年後中國發生內戰,西藏難民大批逃入不丹,主要分布在不丹的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信仰喇嘛教,並混雜著佛教之前的薩蠻教(Shamanism),或稱苯教(Bon)。 他們的傳統風俗習慣和語言自成一格,喜歡穿紫色布料製成的衣服,束腰帶,外套套上一件皮衣,足登皮靴,頭戴用犛牛毛製成的帽子,可遮風避寒,帽尖上有個斜槽用以排除雨水。體格和相貌與西藏東部人非常相似,健壯、寬頰、突額而眼睛細長。 居住在東隘口(Dong La)以東羊孜地區一帶的不丹族人,與西藏門隅地區西部的不丹族人有較多相似之處;而居住在佩勒隘口(Pele La)甘迪谷地以西地區的不丹族人,則與西藏亞東春丕谷和錫金北部的居民非常相像。這些不丹族人主要從事農、牧生產,少數人從事商業或工業。 尼泊爾族也是不丹主要的人種,祖先是尼泊爾人,約佔全人口的35%,大部分在19世紀末陸續自尼泊爾遷移過來的,其餘是1980年大批湧入不丹的窮困尼泊爾人,他們主要居住在南部和西南部的薩竹炯喀、沙奔、達加納、楚卡、奇朗和桑契等地,多從事園藝、種植和工商業,使用尼泊爾語,信仰印度教,不過與不丹北部的印度教有所不同。 其他民族包括部分土著和一些外來移民,其中包括具有印度蒙古人種特徵的蒙巴(Monpa)人,據說也是不丹最早居民之一,至今還不清楚他們何時從何地遷入不丹東部。這些其他民族約佔全人口15%,多數是印度阿薩姆人的近親,散居在國內各地,體形瘦小,皮膚黝黑,保持著各自的民族風格和生活習慣,從事農、牧業或零售商業。 雖然不丹在歷史上和其他民族間曾發生過多次戰爭,但是不丹人的優良民族性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他們仍然真誠、守法、公正和愛好和平,具有教養和幽默感,自信而略帶腆,很少會打斷別人的談話,更不會有情緒過分激動的情形。人民平均所得雖低、雖窮,但卻安貧樂道,窮得非常有骨氣。人民熱情好客,容忍謙讓,沒有先進國家所謂爭民主的鬥爭,人人忠君禮佛,沒有聽說過空氣污染,更不知道什麼叫做交通擁擠。 不丹境內共有18種語言在使用著,宗卡語(Dzongkha)為官方語言,也是不丹國語和最主要的語言,它源自西藏納龍(Ngalong)語,使用西藏文字同一系統的烏堪(Ucen)字,語文相似,但西藏人並不懂。宗卡語最初只是在官員和僧團中流通,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納龍語,中部地區的老百姓使用布姆塘語,東部地區的人民則使用昌拉(Changla)語,由於這些語言差異大,給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帶來很大的困擾,嚴重地影響了國家經濟和交往的困難。因此不丹政府於1986年決定以宗卡語為國語,徹底解決不丹人彼此間的語言障礙。 境內共18種以上方言中,僅在不丹東部地區就有11種,主要的有塔帕達姆塘(Tapadamtang)、拉雅林格西(Layalingshi)、察林巴(Tshalingpa)、達格巴(Dagpa)、米拉薩格登巴(Mirasagtengpa)、蒙巴(Monpa)和莎洽巴(Shachapa)等語,次要的方言還有蒙迪(Mang-di)、寬德(Kuande)、肯(Khen)、扎芒(Trasmang)、庫爾托巴(Kurt-opa)、薩拉貝(Salabe)和羊孜巴(Yangtsepa)等語。 英語是不丹對外的官方語言為高級文武官員和上層人士使用,一些外貿機關、旅遊單位的幹部也多懂英語。在學校英語是重要的語言,教師一般都能說流利英語,外籍英語教師也不在少數。路上指標、官方文件都用英文及宗卡兩種文字。不丹年輕人也多用英語交談,觀光業者英語都非常流利,三、四和五世國王都能說一口標準英語。在很多情況下如政府文件、報紙等、宗卡語、尼泊爾語和英語同時使用。 少數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方言。東部居民使用一種有別於宗卡語的東部方言。西藏方言也在一些地方通用,一些僧院將藏語作為傳統語言教授。甚至阿拉伯語在某些地區也很流行。
返回到
不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