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不丹 的原始碼
←
不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尼裔移民糾紛=== 20世紀60年代,尼泊爾人開始大量移入不丹。當時不丹因勞力短缺,極需外來勞工參與公共工程建設,因此不丹政府沒有對入境的尼泊爾人設限,允許他們入籍、參政,保持他們的習俗、服飾和尼泊爾的傳統節日,尼泊爾語也成為不丹的第二官方語言。進入1980年,窮困的尼泊爾人又如潮水般湧入不丹,移民已高佔不丹人口總數的30%,而且這批外來客大都集中在不丹南部,使得南部人口中,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印度教徒的尼泊爾人,與當地信佛教的不丹人嫌隙日深,嚴重威脅到不丹文化的傳承和主權獨立,因此向來心平氣和的不丹國王不得不採取措施,以防外來移民喧賓奪主。 不丹對尼泊爾人心懷警戒其來有自,1975年不丹的姐妹國錫金發生由尼泊爾裔主導的內亂,錫金無力對付,乃由錫金國王邀請印度代為平亂。結果亂平了,印度卻順勢在錫金境內舉辦一場公民投票,九成以上錫金人同意併入印度,使錫金王國被劃入印度的版圖,為此不丹國王深恐重蹈錫金的覆轍,陷入被印度吞併的危機。尼泊爾驍勇善戰的廓爾喀族人,不時叫囂:「一定要在不丹境界建立廓爾喀國。」 1985年不丹政府草擬了一項法律,宣告凡在1958年後遷入不丹的外國人都是非法移民。而這些非法移民又多數是尼泊爾人,但此法並未嚴格執行,無業貧窮的尼泊爾人仍然陸續移入不丹。 1988年不丹政府決心貫徹法令,進行非法移民大清查,通過嚴格的新建築和言論集會法,以保持對國家傳統文化的認同。當一群尼泊爾裔不丹人向不丹國王要求廢除這些法令時被關進監獄,另外數萬名尼泊爾移民被驅離不丹,強留下來的尼泊爾人也隨時有生命遭受威脅的危險。為了保命,8萬多名尼泊爾難民逃到聯合國在尼泊爾東南部設置的8個難民營裡。同時,不丹政府又進一步地令合法留境的尼泊爾人,在公共場合必須講道地的不丹宗卡語、穿不丹傳統服飾、遵行不丹法律和習俗,尼泊爾不再是學校教學語言之一。 為了抗議不丹的反尼泊爾運動,幾名在不丹政府中任職的尼泊爾高官憤而辭職。憤怒的尼泊爾裔不丹人開始團結組成非法的不丹人民黨,更有些尼泊爾人攻擊不丹的學校和醫院洩恨。兩個族裔關係漸漸緊張,尼裔士兵也展開反政府行動,他們攻擊警察、摧毀橋樑和政府財產。 政府中的保守派力促國王堅定驅逐非法移民的立場,而主張民主改革的不丹人士,則主張緩和遣返非法移民的行動,從而使國王左右為難,不知何去何從。為此不丹和尼泊爾雙方也舉行多次協商,1990年成立不丹人權組織,管理在尼泊爾的6個難民營中的5個。到了2008年,審核確認合法不丹公民和力圖逐漸關閉難民營的工作雖已有所進展,但這場族群糾紛是否能撤底消弭仍未可知。人民篤信佛教 這是一個宗教王國,人民篤信佛教,全國的宗教建築無數,登記有案的有2003座,其中440所屬國有,127所是為安頓轉世先知,加上1000多座佛塔,每個村落或村寨最少都有一座以上。 建築的地方也大異其趣,有的在山頂、有的在懸崖邊、有的在極峰的半山腰,還有不少在秘密山洞中作冥思所用;最有名的是帕羅的虎穴寺和布姆塘的庫耶寺。不丹共有75%的人民信仰佛教或原始宗教,信奉印度教的不丹人則佔全國總人口的25%。 不丹的原始宗教苯教(Bon),本係西藏地區的原始宗教,是一種精靈崇拜和巫術相結合的土著信仰,在佛教傳入不丹之前非常流行,這反映了原始人對自然現象的神秘感,並轉化為萬物有靈、圖騰崇拜和對祖先的崇拜等。 苯教的信仰者把一切自然現象都加以神靈化,天、地、山、川、日、月、星宿、太陽、雷、電、森林和動物等,都列為崇拜的對象,且認為在樹上、岩洞中、山頂上和天空中,到處都有精靈在遊蕩。 人們相信,善良的精靈能降福人們,邪惡的精靈會帶來災難;而苯教的信仰者經常用石頭、碎布條、樹枝和動物等,作為一種簡單的貢品來祭祀精靈鬼怪。在某種情況下,信仰者甚至用人祭的方式向精靈鬼怪乞求免災降福;這些原始宗教的儀式大都由巫師主持進行。現在的不丹人沿襲藏族的地方信仰、苯教的文化,使苯教與佛教融合在一起。 有25%左右的不丹人信仰印度教,它是婆羅門教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經商羯羅等改革後而形成,仍以婆羅門教的 「善惡有因果」和「人生有輪迴」之說為主要教義。大約在公元8、9世紀時,印度教流行於印度;並隨著部分印度人和尼泊爾人的移居不丹,印度教便開始在不丹南部地區流行。 釋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始祖,他是公元前563∼483年釋迦族(Shakya)人,原名悉達多喬答摩(Siddhartha•Gautama),後人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聖者」。他原係尼泊爾南部鄰近印度的迦毗羅衛(Kapila vastu)小王國淨飯王的王子,出生在藍毗尼(Lumbini),從小聰明好學,精通武藝,能讀會寫,15歲被父王淨飯王(Suadhodana)立為太子,16歲與同年表妹結婚。 他有感於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乃於29歲時不告而別離家出外修行。先到鄰國摩揭陀(Magadha)境內一座高山上苦修,歷時6年幾瀕於死亡仍無法獲得答案。35歲時下山至南方的迦耶(Gaya),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7天頓然開悟,洞徹事理的根源,心中煩惱盡消。此後他以超度眾生為務,多在恆河平原摩揭陀國和喬薩羅(Kosala)國一帶弘法。80歲圓寂,信徒尊稱他為佛陀(Buddha),意為「大徹大悟者」。 佛教與婆羅門教(Brahmanis-m)關係密切,釋迦牟尼所處時代是印度婆羅門教極盛之時,婆羅門教挾其結合政、教的龐大勢力,形成奢靡的世俗惡習,因此在公元前5、6世紀時的恆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出現反抗婆羅門教傳統惡習的新興宗教,主要有主張及時行樂的唯物派(Lokayata),主張極端苦行的耆那教(Jaina),以及主張中道、不與權勢掛勾、不縱慾和不苦行的佛教。佛陀吸取婆羅門教因果業報與輪迴的教義作為理論基礎,否定婆羅門教萬物為梵天所造和種姓制度等理論,加入自己開悟的思想融合成佛教的基本教義。 釋迦牟尼所悟的「四聖諦」的諦(Satya)是「真理」之意,四聖諦就是4個神聖的真理。 一為苦諦:人無法認清世事的無常(Anitya),世間的一切原本只是現象的變化,無常亦無我,但卻因自我意識的執著而產生固執,對五蘊(Skandhas)構成了生命的五種成分(色、受、想、行、識)的執著,從而造成了生、老、病、死、憂傷、怨憎、別離和求不得等八苦,致使生命一生一直在八苦的浪濤裡翻滾煎熬。故苦諦是以智慧觀察出這個世界是充滿痛苦的火宅。 二為集諦:集是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八苦源自無明(Avidya),是一切惡事的根源;無明生出貪、瞋、痴等三毒,因而聚積種種惡業,然後又依照種種業報而招致種種苦果,乃造成人生八苦。惑(煩惱)、業(行為)、苦(苦果)的輾轉相因,循環不息,形成生死輪迴。集諦是以智慧徹悟煩惱與造業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 三是滅諦:滅就是寂滅,如能對真理了解,且能根據正確道理來滅盡貪、瞋、痴等無明煩惱,就能消除痛苦與輪迴,進入涅槃(Nirvana)亦即境我如一、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及光明幸福的圓滿境界。因此滅諦是透過智慧,證得自我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 四為道諦:道是通達的意思,係指從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所必經的道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是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講的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等八正道,因此道諦就是達到涅槃的方法。苦諦、集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諦道諦是悟界的出世因果,道是因,滅為果。 佛教真正盛行的時間,是在釋迦牟尼逝世200多年後、公元前272至公元前232年的孔雀王朝阿育王(Ashoka)時代,那時除了以佛教作為國教外,還組織宣揚佛教的團體,走遍整個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及東南亞、西亞、北非和東歐等地,使佛教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阿育王盛治時期,正好也是中國秦漢盛世,而孔雀王朝國教的佛教,也開始經由于闐、龜茲、烏孫、大宛和大夏等西域諸國傳到中國內地。公元前247年,阿育王廣邀數千名高僧在首都華氏城集會,將佛教的教義分為經(佛陀說的話)、律(教徒戒律)、論(菩薩解釋佛義)等三種體裁,稱為三藏(Tripitaka)經,是佛教正式經典之始。 公元78-110年的貴霜王朝國力鼎盛,迦膩色迦(Kanishka)王篤信佛教,曾邀請500位高僧在喀什米爾舉行宗教會議,議定統一教義及校訂經文。因為被邀請的南方僧侶沒有出席,佛教從此分裂為南北兩大派。 北派稱大乘佛教(Mahayana),屬革新派,主張以兼修自利利他而心懷慈悲的菩薩思想來普渡眾生,後來經由大月氏傳入西藏和中國,再傳至日本、韓國和尼泊爾等地。傳統而保守的南派主張自渡,稱為小乘佛教(Hinayana),後來經由斯里蘭卡傳往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和柬埔寨。 乘(Yana)是交通工具的意思,也就是由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車子。小乘與大乘都是以原始佛教的緣起論為基礎,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沒有層次上的優劣,但是大乘佛教不捨世間的態度要較小乘佛教來得積極,不唯獨善其身,還要普渡眾生。小乘佛教是後來大乘佛教所給的稱謂,含有貶抑意味。 婆羅門教在6世紀笈多王朝(Gupta)末年重新興起,佛教因受壓迫而沒落。13世紀初伊斯蘭教(回教)又入主印度,1203年將印度僅存的超岩佛寺燒燬,自此佛教便在印度境內消失,但卻廣泛流傳到亞洲其他國家。 不丹深處喜馬拉雅山腹地,儘管毗鄰佛教發源地的印度,但其佛教淵源卻來自西藏,不丹人也一直將西藏視為其祖先、宗教和文化的發祥地,故而至今崇奉的是藏傳佛教(Tibetan Buddhism),也就是大乘佛教。因傳承、修行方式和經典等的差異,再分為「波羅蜜乘」及「金剛乘」,也就是俗稱的「顯宗」和「密宗」。 顯宗的「顯」意為顯露,省略不說深邃的真理,僅說顯明易懂之教法。密宗的「密」意為奧密,是形容法門之深奧,其法不隨便示人之意。在佛教經典中有別於一般經典的記載稱為「密續」,內容為實際修行和開悟潛能的方法,因過於艱深,過去均由上師視弟子之資質因才施教,外界誤以為密傳而泛稱「密宗」。 藏傳佛教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一種在西藏特殊人文史地環境中形成、具有濃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顯密佛教。公元7世紀時,第32任西藏吐蕃國王松贊干布迎娶佛教徒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雖有寺廟和佛教文物進入西藏,也翻譯了大悲、準提之密法及顯宗諸經典,但卻無人修提佛法,也沒有出家人,且大部分西藏人仍信仰苯教,因此等到松贊干布逝世後,西藏的君臣又恢復苯教的信仰。 第38任的藏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tsen)公元742∼797年在位,因母后是信佛的唐朝金城公主,他乃派大臣前往印度敦請寂護大師(Shantarakshita)前來西藏傳授顯宗經典。後又邀請印度精通密續的蓮華生大士入藏傳法20多年,翻譯大量佛經,興建桑耶寺,剃渡了第一批出家人,建立密宗最早的寧瑪派(紅教)。 第41任藏王朗達瑪(Langdh-arma)公元836∼842在位,他開始摧毀佛教,很多出家人逃往不丹避難。之後朗達瑪王被一名出家人暗殺,西藏再也沒有統一的王國,更看不到佛法。直至元朝忽必烈(Kubilai Khan)統一中國和西藏,請來藏僧八思巴(Phagspa)為國師,依藏文創蒙古文,八思巴就是薩迦派教主,當時他與忽必烈的對話,漢人譏為「胡說八道」,並沿用至今。 從10世紀末至14世紀佛教格魯派誕生前,為藏傳佛教的中興期,十幾個大小教派形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14世紀後期,宗喀巴大師兼納各派優點進行改革後建立格魯派,藏傳佛教的派別分支才告定型,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和噶舉派等前期四大教派和後期的格魯派等,而噶當派後來併入格魯派而不再單獨存在。 自此一直到20世紀中葉中共佔領西藏之前,藏傳佛教達到鼎盛期,以拉薩為首的數千座大小學院式喇嘛寺相繼成立,在佛教教理的研究上取得空前未有的精深成就。 因所修法典和傳承不同,藏傳佛教形成了四大主要教派: 寧瑪派(Nyingma),是8世紀唐天寶年間蓮華生大士入藏後所創之教派,喇嘛穿絳紅色僧服,故又名紅教,是四大教派中最古老的。這個教派以傳承弘揚吐蕃時期譯傳的舊密咒為主,最注重修心的「大圓滿法」密教經典法門。 薩迦派(Sakya)俗稱花教,因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貢覺傑布(Konchog Gyalpo)在後藏薩迦縣薩迦寺弘法而創立,屬於父子傳承,最著名的是五祖八思巴被元帝忽必烈聘為國師,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務,開啟了西藏薩迦派政教合一的統治方式。 噶舉派(Kagyu)俗稱白教,是藏傳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17世紀時其中一支的竺巴噶舉派座主那旺朗傑來到不丹,成為第一位統一不丹的人,使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成為不丹國教迄今。 白教重密法,採口耳相傳的傳授方法,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經由對人體呼吸、脈和明點的修煉而達到最高境界。12世紀末創立活佛轉世制,後被藏傳佛教各宗派普遍採用。 格魯派(Geluk)俗稱黃教,創始者宗喀巴(Tsongkhapa)大師著作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作為理論基礎,強調先顯後密的修習層次和顯密兼修法,認戒律為佛教之本,主張僧眾嚴持教規,禁止娶妻,以黃色僧帽為象徵。因有嚴密管理制度,故很快後來居上成為今日藏傳佛教最大派系,達賴喇嘛(Dalai Lama)和班禪喇嘛(Panchen Lama)就是格魯派的轉世活佛。 據說公元641年,當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西藏吐蕃國王松贊干布時,攜帶釋迦牟尼佛像進入拉薩,遭到食人女巨魔興風作浪阻擋,松贊干布為鎮懾女巨魔,乃於公元659年在西藏及邊境建了108座佛寺,當時不丹隸屬吐蕃,故而境內也建有西部帕羅河谷的克楚寺、東北部布姆塘的強巴寺,藉以鎮壓女巨魔左腳和左膝。這兩座最早的佛寺使不丹人對佛教有了初步印象,多年後才逐漸蘊釀發酵。 公元746年,布姆塘的首腦森達•蓋布(Sendha Gyab)邀請當時在西藏已很出名、卻因寺院權力𣇈爭而被排擠的蓮華生大士來不丹帕羅谷地降魔、講道,因而衍生出興建了傳奇的虎穴寺。 公元836∼842年在位的西藏王朗達瑪(Langdharma)極力反對佛教,並放逐篤信佛陀的哥哥昌瑪(Tsangma)至當時西藏的邊疆不丹。昌瑪在不丹講道建寺,成為不丹流傳至今的重要佛教世家。朗達瑪毀滅佛教引起的動亂長達百年,境內的僧侶和佛教徒避難不丹的也不計其數,而且大多都定居於不丹西部,更促進了佛教在不丹的發展。 藏傳佛教11世紀中葉逐漸繁榮,各個派別蓬勃崛起,後來流行的寧瑪、噶舉、薩迦等教派即形成於此時。12世紀各教派南來不丹非常活躍,13世紀競相在中部和西部建造寺院,在互相維護利益之下與各地大小貴族結合,政教合一的雛形逐漸蘊釀成形。 1616年竺巴噶舉派第18任座主那旺朗傑來到不丹,先後制伏各教派,歷經30年完全統治不丹建立中央政權,自封為沙布東,其意為最高宗教和政治領袖,是第一位統一不丹的人,而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遂成為不丹國教,仿照藏傳佛教管理制度,建立不丹佛教組織機構和教階等級,作為管理國家的原則,形成僧俗雙重權力的統治政府,他於1637年成為不丹第一任國王,獲得政教合一的法王稱號。
返回到
不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