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不丹 的原始碼
←
不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教階等級及管理組織=== 法王(Dharma Raja)是宗教的領袖、統治者,也是竺巴噶舉派神的化身和祭司長,因此竺巴噶舉派在國內各教派中居於領導地位;後來竺巴噶舉派又和不丹原始的宗教相結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不丹喇嘛教。那旺•朗傑死後,政教間發生激烈的權力鬥爭而開始分離。1907年,以烏顏•旺楚克為首的世俗階層贏得對不丹的統治權。 不丹佛教的階級嚴格分明,僧官最高階級是傑堪布(Je Khen-po)又稱為法王,也就是大方丈,地位僅次於國王,負責管理全國宗教事務、任命僧官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等,其接替者由尋找轉世靈童繼承,任期約為3年。 1917年第53任傑堪布葉色•洛杜普(Yeshe Ngodup)圓寂,傑堪布繼承人改為由選擇方式產生,將中央寺院4名職務最高的僧官姓名寫在紙條上,放入聖壇上一個甕內;當取出紙條時,上面顯示了「天上的選擇權」,就是新的傑堪布。 1952年吉格梅•多吉•旺楚克接任國王後廢棄了此一方式,採由兼任中央寺院的4名多吉洛笨(Dorji lopen)中職位最高的升任,如有特殊情形,依次遞補,4人皆不適任時,改由退職的多吉洛笨擔任。 洛笨(lopen)是地位居第二、僅次於傑堪布的高級僧官,其職責主要是協助傑堪布掌管全國宗教事務。洛笨共分為4類: 多吉洛笨兼任中央寺院院長、掌管密宗學習、臨時代行傑堪布職務。 達格布洛笨掌管語法學習。 揚比洛笨主管禮拜。 參尼洛笨主管佛學哲學的研究。 中央寺院院長掌管中央寺院及重要活動,也管理地方寺院。 地方寺院院長又稱翁澤,由傑堪布任命,掌管院內紀律及宗教活動,其助手為「洛笨古仲」。 僧侶:佛教僧侶不事生產,是由政府供養的特殊階級。全國6000多名僧侶除了宗教活動外,不創造任何經濟價值,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但他們卻能夠影響、甚至左右國家的政局。自1616年,竺巴派喇嘛拿旺朗傑來到不丹就確立了喇嘛的神權統治地位,直至20世紀初建立起世襲君主制為止。 現在僧侶仍極受人們敬重和享有極高的待遇,所有重要活動都有僧侶參加,最高領袖傑堪布的地位僅次於國王。國民議會中有12個席位是寺院選舉產生的僧侶團體代表,國王諮詢委員會中僧侶也佔有一定席位。 不丹人篤信佛教,僧侶是社會結構的主體,年齡自幾歲的兒童至60多歲老者都有。昔日進寺院是年輕人想經由宗教進入上層社會,或為節制人口;從1961年實施現代教育制度和經濟發展計劃後,進入寺院完全自願。 傳統的不丹家庭,都會送一名孩子到佛寺去當僧人,這意味著一種奉獻,如果每家都有一名出家人,每當有人老死時就直接由親人來誦經超度,這是不丹人一種親族關係的密切表現。 通常一間正在動工興建中的佛寺,早一年就先有喇嘛宿舍接納出家的小朋友,著手培育僧材。這些7到17歲的小僧侶,多來自附近村落的農家孩子,也有少數是孤兒。通常寺院裡都有3位老師:一是來自西藏的堪布,主責誦經修法的訓練;另一是來自尼泊爾的畫師,負責教導孩子繪製唐卡;還有一位是住在附近的瑜伽士,專教識字,督導小朋友嚴謹學習。 小喇嘛早上5時起床,先做一場法事;早餐後,8∼10時學習不同法事的程序;小休後是30分鐘的誦經練習,然後是午飯時間。下午1∼3時是繪畫課程,隨後是2個小時的例行法事。晚飯後7∼8時半,又是另一節法事或誦經的練習。 年紀較大的小僧侶,必須輪流值班1個月,負責平日廚房的工作,週末雖係假日,但早晚例行的法事仍不能免,還要負責替大家剃頭、上山砍柴,培養出實實在在的團體合作精神。有些小僧侶偶爾可獲准回家度週末,其餘的就在寺裡自由活動,可以踢足球、看電視、玩彈珠、學射箭,跟世俗孩子的活動一樣。 不丹人的信仰完全師從西藏,因此寺院中小僧侶的教育也仿效西藏,連經典也是使用藏文。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喇嘛在西藏比較權威,在不丹地位較為平等,不丹人在喇嘛面前可以作戲謔式的幽默,與西藏人之敬畏喇嘛截然不同。 藏傳佛教僧侶之級別,喇嘛是其中的最上者,本係對長老、上座和高僧的尊稱,一般僧人只能稱為「札巴」;但是現在的人們對所有僧侶都尊稱為「喇嘛」了。堪布原為密乘佛教中主持授戒者的稱號,後來引伸為凡精通經典的喇嘛、而為寺院的主持者,也尊稱為堪布,在藏傳佛學院中的最高學術名號也是堪布,相當於佛學博士。一般佛教徒在家中修行,對佛法理論有一定成就者,則稱為瑜珈士。凡誦經、講經、齋會等與宣揚或修行有關的事務,一律叫做法事。手印是梵音mudra,記號的意思;凡用手指所結之印契,為教義規範之印記,就叫做手印。在佛教寺院內有關能莊嚴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和做法會等的各類佛事,或佛教徒所攜行的唸珠、錫杖等修道的器物,統稱為法器。 佛教的經濟主要來自私人捐贈、香火的收入,以及政府劃給寺院土地的租金。不丹大多數寺院是古老建築,維修費用龐大,均由當地政府負責支應,從而避免了寺院與人民群眾之間因強制征用免費勞動力所產生的衝突。 僧侶的修行過程相當嚴謹繁複,須先學習宗卡語和西藏的烏堪(Ucan)文,其次接受教規和生活的訓練。另外,如深奧的經文、佛祖的語錄、經典的詮釋,前輩大師的著作、哲學、醫學和星相等,也是逐年必修的課程。自第3任皇后提議讓僧侶學習一門現代知識後,僧侶還成為提高國民教育的重要協助者。 每天都有固定的功課要做,但並非整天都待在寺院裡,遇到一般民家有小孩降生、舉行婚禮或喪葬時,喇嘛會被邀請到民家做法事或主持儀禮。一些富裕而虔誠的家庭,甚至在家裡長期供養一至數名喇嘛,以祈求家宅平安,順便累積功德。一般說來,屬於竺巴派的喇嘛必須終生獨居甚至需要長期與世隔絕,而某些教派的喇嘛則可娶妻生子。 各地寺院每天從早到晚都有數百名僧侶集體誦經,聲音渾厚深沉,富韻律感,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神秘奇妙的感覺。 喇嘛是不丹國教的代表,也是不丹人最尊敬的人物。在習慣上,人們遇有任何疑難問題或困擾時,喇嘛就成為排難解憂的導師。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使不丹人相信命運,寬以待人,安於貧窮的生活;也使不丹社會治安良好,百姓不敢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人們外出很少關門,鎖在不丹幾乎無用武之地。 每個村莊幾乎每年都舉行慶祝活動,善神是密宗不可或缺的守護神,在慶典中常有僧侶戴著面具扮演古老的凶神惡煞和表演戰勝惡魔的善神,以鬼神的創舞來表示幽冥世界的恐怖和試煉,以激烈的跳躍和憤怒的舞步象徵粉碎宗教敵人,善勝惡。舞蹈者和音樂家們用舞蹈和音樂講述古老的傳奇,寺院珍藏的佛教卷軸畫掛滿四壁,展現佛教神話故事的場面。射箭、摔跤和野餐貫穿整個節目。
返回到
不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