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尼泊爾 的原始碼
←
尼泊爾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共有30多個民族== 尼泊爾全國擁有2400多萬人口,近四分之一人口年齡不滿15歲。出生率為42‰,死亡率為1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超過世界和亞洲的平均值,是個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國家。國民平均壽命為58.9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58.6歲,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還短,只有58.3歲,因此年長者都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祝賀。如果有人活過77歲,家族們會為他舉辦帕斯尼禮,人們用五彩轎子抬著終生都佩戴著耳環的幸運長者繞行村落,接受族人的崇敬與慶祝。 這個國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63人,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在總人口中有63%生活在加德滿都谷地和北部山區,並以加德滿都河谷地區人口最為稠密,每平方公里達650多人;另有38%人民居住在特萊平原。在西北部高山乾旱地區,人煙稀少,特別是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地區,沒有固定的建築物。一般說來,尼泊爾境內城鄉差別很大,只有7%國民生活在城市裡,有多達93%的人民生活在農村和小鄉鎮中,加德滿都的人口就佔了全國城市總人口的一半。 這個國家土地貧瘠,物產缺乏,但是大多數人民仍以農牧業為生,其生活所需多要仰賴中國西藏和印度的供應,觀光外匯是國家主要的收入。一般人民生活水準相當低,很多人赤著足,被肺結核病纏身,或者只因為無法得到米和扁豆等食物而餓得瘦弱不堪,整個社會的條件仍非常落後,至今還處在半開化的狀態中。北部人民的生活習慣和西藏相同,南部和印度差不多。中部高原的尼泊爾人,文化水準要比北部山區和南部平原的人高。由於國內生活水準低,許多尼泊爾男子紛紛到錫金、孟加拉等地的茶場和果園當搬運工或季節工,有的人則去印度各地的大公司或大銀行當守夜人。許多尼泊爾青年,特別是拉伊人、林布人、塔芒人、古隆人和馬嘉人等,非常樂意加入駐紮在海外各地的英國軍隊,也願意加入印度軍隊,服役結束後,他們可以領取一筆退伍金回家,改善一下生活條件。 尼泊爾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據說全國有30多個民族,分為西藏尼泊爾和印度尼泊爾族群,但境內居民種族的源流並不一致。南部居民有蒙古人的血統,但卻非常像印度人;喜馬拉雅山區的居民,多數是西藏人;中部地帶人數最多的居民都是蒙古利亞人,算是典型的尼泊爾人。這些源流大體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原來就定居在尼泊爾的土著民族,第二類是從中國西藏來的移民集團,第三類是從印度來的移民集團。在尼泊爾人中,又分成廓爾喀、印度、格倫、雪巴、尼瓦爾、馬嘉、巴丹、木爾米、松瓦爾、雷布查(Lepcha)和克拉底等族,其中廓爾喀和尼瓦爾是境內的兩大氏族,相處頗為融洽。 最早在尼泊爾境內定居的土著民族主要有尼瓦爾人、杜拉人(Duras)、拉伊人、迪瑪爾人(Dhi-mals)、伯泰人(Botes)、塔芒人、古隆人、馬嘉人、克拉底人、塔魯人、拉杰普特人(Rajputs)、孫瓦爾人、馬南加人(Manangays)、昌特亞人(Chhantyals)、勞泰人(Rautes)、布拉人和魯卡人等。這些民族的語言都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和藏語相通,體型屬蒙古人種,原本都信奉佛教。此外,在馬哈巴納特山脈和特萊平原,還有直努瓦爾(Danuwar)、拉杰班希(Rajbansi)、切彭格、庫遜達(Kusunda)、馬吉(Maji)、拉吉(Raji)、薩達爾(Satar)等土著民族,他們從前多從事狩獵,後來定居下來,從事農業。 從西藏進入的移民,保持著中國藏族的語言和文化,尼泊爾人通稱他們為菩提亞(Bhotia)人,有些西方學者把菩提亞人視為單一的氏族,這顯然是一種誤解。被稱為菩提亞人的民族計有雪巴人、塔卡利人、洛米人、卡爾波特(Kar Bhote)人、庫塔克雪瓦(Kutak Shelvas)人、洛帕(Lhopa)人、里吉姆(Righim)人、巴拉高萊(Baragaole)人和多爾帕(Dolpo)人。這些民族中,以雪巴人和塔卡利人為數最多,這些民族大都信奉佛教,風俗習慣比較接近。 這個國家民族成分複雜的主要原因是早年有大批印度移民湧入,他們幾乎全是印度教徒,其中有許多婆羅門、王公貴族和屬剎帝利種姓的武士階層,進入尼泊爾後用武力征服當地的土著居民,在和當地土著居民雜居通婚後,體型和語言都發生了變化,但基本上還保持著印歐語,就印度語族的特點,部分人還保持著高加索人種的體型特點,當地居民往往用他們的種姓名稱來稱呼他們,長期相傳,種姓名稱便和民族名稱混淆起來。 廓爾喀人屬印度族,算是後來入侵的民族,多信奉印度教,目前掌握著尼泊爾的政權,他們體格魁偉,強悍善戰,有古代斯巴達人之風,對刀特別有興趣,男子出外時,身上都帶一把銳利的曲形短刀,刀柄每邊鑲著貴重的土耳其寶石。在尼泊爾境內,人們可以看到代表這種尚武特徵的有雙刀交叉圖案的錢幣。這個民族人多勢眾,佔全國總人口50%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地帶,多屬蒙古人種,部分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雅利安族血統,民族性強悍,愛好打獵、唱歌,善於登山。廓爾喀人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在全國居領導地位,大部分王室成員、政府官員和沿線軍官多出身於這個民族。 尼瓦爾人(Newars)屬西藏族,比較起來算是尼泊爾的土著氏族,他們多信奉喇嘛教,固守著自己的民族性、語言和風俗禮儀,他們認為每一座山,每一株樹和每一塊石頭,都隱藏著精靈,人們必須敬重它。尼瓦爾人一向是尼泊爾的主要商人,以往曾經派遣背羅筐的力伕和馱子隊歷經重重關卡,到印度和中國去貿易。他們多精於工藝,古代蒙古忽必烈汗就曾經聘請一位尼瓦爾人作為他的技藝顧問。尼瓦爾人也是優越的耕種者,他們用手製的鍬來翻鬆泥土,有時也會使用肥料和使用水利灌溉,連婦女都會下田工作。婦女們也紡紗織布,縫製紅邊的黑裙,這是尼泊爾農村婦女所特有的服裝,這種服裝顯露她們下腿經過紋身的花紋,人們相信在來生來世,可以把這些紋飾換取食物,在來世絕對不會挨餓。尼瓦爾人還會尊敬雞,稱牠是耶瑪神的使者。尼瓦爾人在家犬的頸上帶花環,認為犬是耶瑪神的守門使者。 馬嘉族(Magar)人屬蒙古人種,約有85萬,是原先定居在尼泊爾的土著民族中的一支具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他們主要聚居在尼泊爾西部的卡利甘達基河以西的巴格隆、帕爾帕、古爾米和皮烏坦一帶。在柯西河流域和特萊平原也有零星部落居住。馬嘉人性格爽朗,能歌善舞。住在靠近中國西部邊境的馬嘉人,在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上,明顯地受西藏宗教文化的影響。住在南方的馬嘉人,由於他們同雅利安種族的人接觸密切,所以生活習慣與宗教則與居住邊境的馬嘉人迥然不同。馬嘉人原信佛教,現在據說信印度教的人比信佛教的人要多。由於經濟落後,生活貧困,馬嘉人未能保持和發展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現在日常生活則使用尼泊爾語。 馬嘉人也從事農業,但僅限於擁有土地的階層。普通人民多從事手工業,像木工、泥瓦工和石匠等;還有從事採礦、當腳伕、做苦工。年輕的馬嘉人是英、印和尼泊爾軍隊主要募兵對象。 塔芒(Tamang)族人約有187.6萬,他們主要分布在尼泊爾北部和加德滿都河谷東西兩側的山區中,但在尼泊爾東部和特萊平原中部和東部,也能看到許多塔芒族人。這個民族的人民主要信仰佛教,操塔芒語,但也通用尼泊爾語,屬蒙古人種。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多以務農為業,部分人從事伐木搬運或以當兵為生。從事農業的塔芒人大部分是佃農,受剝削很重,所以生活貧困,文化比較落後,巫術相當流行。在塔芒人中,有一種叫做達彌斯(Dhamis)的人很受尊敬,他們靠草藥和巫術為人「治病」。 塔芒人社會裡有50多個氏族,他們有自己特有的婚姻制度,在同一氏族內不能通婚,但喜歡表親通婚,小叔可以娶寡嫂。他們信佛教,各種典禮和葬禮均由村裡的喇嘛住持,但也慶祝像德賽節一類的印度教節日。 族裡的女人經常光著腳板,卻渾身掛滿飾物,裹了一身色彩華麗的布料。她們大部分在鼻子上穿孔裝上鼻環,且都在左邊,有的兩孔相通,掛個圈。有些塔芒族女人喜歡戴如碗口大的耳環,像兩個小銅鑼似的把耳垂越拉越大,看來相當沉重、累贅。因為她們非常迷信,認為女人一生下來就要鑽鼻孔、穿耳洞,先受點苦,將來死後升天,才不會遭受更大的痛苦。 克拉底(Kiranti)族是拉伊族和林布族的統稱,另外還包括亞卡哈(Yakha)族,他們所講的克拉底語屬藏緬語族,體型屬於蒙古族類型,膚色淺黃,臉龐扁平,眼睛類似杏仁,眼稍細長。關於他們的起源,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是「克拉底吠陀」這一克拉底人的古代宗教經典表明,至少他們一部分祖先和一些古代國王是來自西藏。 無論如何,克拉底人與尼泊爾歷史已有數千年的聯繫。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馬哈帕臘塔」中,以及尼泊爾古代的編年史中,都有關於克拉底人的記載。在公元2世紀時,克拉底人曾在加德滿都谷地進行過統治,他們後來東遷的原因有待考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與尼瓦爾人有某種的血緣關係。在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前,克拉底人曾在現今的柯西、梅奇和薩迦瑪塔專區一帶建立過獨立的王國,首都比賈普爾位於柯西專區孫薩里縣。18世紀末,被賈普爾王國併入尼泊爾版圖。 拉伊(Rai)族人是尼泊爾克拉底族人的支族,又稱為克姆布人(Khambu)或吉米達爾人(Jim-idar)。「拉伊」意為「頭人」,相傳這是廓爾喀國王征服克拉底人時賜封他們的一種稱號,後來便用以泛指居住在阿龍河西岸的克拉底人,即拉伊人。拉伊族有30多萬人,拉伊語與林布語很相似,是克拉底語的一種方言。他們信奉佛教和印度教,但內部不分種姓,世世代代與林布族人通婚,至今仍過著部落社會的生活,大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此外,拉伊人有自己的特別性格。他們心情愉快,好爭吵,但服從紀律。在喜慶節日,多盡情縱酒狂歡。他們一向都是英、印和尼泊爾軍隊的募兵對象。 林布族人(Limbus)也是克拉底族的支族之一,屬藏尼血統,信奉佛教和印度教,約有20多萬人,主要聚居在尼泊爾東部的阿龍河東岸,操克拉底人方言的布林語。這種語言近似蒙古語,但文字與尼瓦爾文相似。林布人的村落多位於沿塔木爾河的傾斜谷地,這裡雨量充沛,宜於農作物生長。林布族人又被稱為「蘇巴」(Subba),意為酋長。相傳這是在18世紀末克拉底領地被併入尼泊爾版圖時,國王沙阿授予他們的稱號。林布人能吃苦耐勞,性情強悍,善於山地行動,也是英國、印度和尼泊爾的募兵對象。 古隆(Gurung)族人是尼泊爾另一支操藏緬語族的民族,現在有65萬人口,他們具有蒙古人的容貌,主要分布在波卡拉山區和厄隆河以西地區,特別是卡斯基、塔納胡、比爾科特、安迪科和甘德倫格等地。據說在古代,他們曾統治過甘德倫德這塊地方。這個民族的人民很能吃苦耐苦,喜歡打獵,大多數人從事畜牧業;婦女則從事編織毛毯、地毯、羊毛圍巾和女用短褂。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古隆人長期接受西藏的文明,在服裝,語言和風俗習慣上與西藏很接近。古隆人原來只信佛教,在自己部落內部婚娶,可是現在發生了變化,也開始和信奉印度教的其他種姓的人通婚,在尼泊爾南部地區的古隆人則已經受了印度教及其文化。加萊人是古隆人中的貴族,他們遵循印度教的傳統和禮儀。 在古隆人社會中,婦女有相當的重要性。她們喜歡在手腕和耳朵上佩戴珠寶,並且也穿印度婦女常穿的紗麗。古隆族人善於山地行動,也是英國、印度和尼泊爾軍隊的募兵對象。 塔魯(Tharu)族人是尼泊爾的土著民族之一,講塔魯語,種族起源尚不清楚,但從體型和生活方式上看,顯然不是雅利安人種。在整個特萊地區,從東到西都有塔魯人居住,人口約有40多萬。這個種族的人民皮膚黝黑,生活非常貧困,文化也落後,迄今仍過著氏族社會生活。盛行重婚,信鬼神,敬重婆羅門,喜酒好客。塔魯人在尼泊爾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他們又可分為兩類:在東特萊的叫做梅切(Meche)人,在西特萊的叫做博克薩(Bhoksa)人。塔魯人從前以遊牧為主,善打獵捕魚,現在定居務農,非常勤勞,生活十分儉樸。在塔魯人的村落裡,有一種用以解決糾紛的評議會組織。每個村子都有一個穆基亞(Mukhiya),相當於村長,為政府徵收田賦。穆基亞還有村警協助,在他下面擔任傳送郵件和防範盜竊的村落保衛工作。有一種被稱作奧賈斯(Ojhas)的人,充當巫醫為村民「治病」,驅除妖魔;對這種人的巫術,人們堅信不疑。塔魯族人還可以分為兩大等級,上等的塔魯人稱作拉納塔魯人,下等的塔魯人叫做塔庫爾人。拉納塔魯人相信,他們是在伊斯蘭教入侵印度後,為了保存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從拉其普塔納逃出來的。所以,他們追溯自己的家世是拉其普塔納,認為自己應是高等的塔魯族人。 雪巴人(Sherpas)是跟隨尼泊爾運動的日益發展而聲名大噪,使他們越來越受到世人的注意和重視,因為已成為登山運動必不可少的後勤和嚮導,在全世界已知的120多名成功地登上聖母峰的人士中,有15名是雪巴人,他們不但是第一批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征服者,也是登上珠峰人數最多的民族。雪巴族現有18萬人左右,在人種上屬於藏族血統,在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上大體與藏族相同,所操的雪巴語也與藏語類似。 「雪巴」這個名稱是來自藏語,意思是「東方的人」,據說這是由於他們原先是住在西藏東部的緣故。尼泊爾的雪巴人現在主要聚居在尼泊爾東北部珠穆朗瑪峰麓幾條狹窄的河谷裡。這裡有3個相聯結的地區:帕拉、索盧和昆布。其中的索盧1994年在澳大利亞的援助下建成了弘古水壩水力發電廠,讓村裡300多戶雪巴人享受到現代文明,不必每天再到遠地去馱笨重的柴薪,夜晚的生活也變得明亮多彩起來。昆布拉於杜德科西河和菩提河的匯合處,海拔4000公尺左右,夏季營地移往海拔4600公尺以上的地方。由於地勢高峻,氣候比較寒冷,這裡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大雪封山,氣溫常在攝氏零下數十度;在5月到8月的夏季裡,雪巴人便沿著陡峭的山坡而上,到高山草地上放牧或種植農作物。由於雪巴人長期與嚴峻的自然環境進行搏鬥,所以養成了強壯矯健的體魄和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性格,具有極強的耐寒能力。他們善於爬山,所以經常替登山隊作嚮導或從事後勤搬運工作。 一般說來,雪巴人比東部地區的其他民族較為富足,另一個原因是由於他們善於從事尼藏之間的商販活動。他們用穀物、酥油、畜群、紙張、皮革和糖換取西藏的鹽和羊毛。雪巴人用來紡織的羊毛幾乎全部來自西藏,每戶人家幾乎都有人每年要去一次西藏。從事這種交易活動,是他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雪巴人和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夏爾巴人同出一族,但是為了區別起見,中國境內的雪巴人一般譯為夏爾巴人。另據藏文夏爾巴先祖世錄記載,他們的祖先居住於現在四川省金沙江東岸一帶,後因戰亂遷到中、尼邊境一帶居住。中國的雪巴人居住在西藏自治區的榜木口岸立新村,尼泊爾的雪巴人則集中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界河和岐河兩岸一帶的中區。雖然分居兩個國家,但兩者語言相通,風俗習慣一樣,衣著裝飾相仿,迄今仍時有通婚,相互往來。此外,他們都體格健壯,膚色黝黑,長於攀登高山,也能背負一倍於自己體重的物品翻山越嶺,素有「雪山之虎」的美譽。 尼泊爾的雪巴人由西藏遷到尼泊爾定居,初時人數不多,在山間遺世獨居,過著寂寂無聞的困苦生活,一直到珠穆朗瑪峰登山運動勃興後,才受到各國登山人士的賞識,聘為嚮導,因而名聲大噪。事實上雪巴人性情溫和,刻苦耐勞,特別是他們對自己的宗教信仰非常虔誠,精神充實,心境泰然,所以笑口常開、禮貌周到。 孫瓦爾(Sunwar)族人雖然種族來源至今無法考證,但是從他們的體型上來看,有點類似馬嘉人,其語言也與馬嘉人的方言相若。他們主要分布在東部賈納克普爾專區的多拉卡和拉梅查普兩縣的山區地帶,主要務農。約有5%的孫瓦爾人在尼泊爾和英、印軍隊中服役。他們和塔芒人及古隆人一樣,內部分成兩個等級。孫瓦爾人與同族女子結婚生的子女被視為上等孫瓦爾人,與異族女子生的子女被看作是下等孫瓦爾人,他們的社會風俗習慣與古隆人和馬嘉人類似,人數較少。 塔卡利(Thakali)族約有36萬人,他們屬於蒙古人種,信奉佛教,居住在卡利甘達基河以北和穆斯塘南部地區。此族無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即塔卡利語,屬藏緬族。他們在經商方面非常精明,經由塔克科拉的尼、印、藏之間的貿易活動,主要就掌握在他們手中。塔卡利人習慣於冬季買西藏的鹽巴南下,春暖時買日用品回原籍做生意。從事農業的人較少。他們膚色白淨,女子漂亮大方,所以其他民族的上層人士多願娶塔卡利女子為妻。在塔卡利族南邊潘查貢地區的居民在語言、相貌和文化方面與塔卡利族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也自認是塔卡利族,但是有的學者認為他們的衣著和風習等有別於塔卡利族,因而稱他們為潘查貢勒族(Panchgaunle)。 切彭格(Chepang)族也是屬於蒙古人種,現有36萬多人口,屬藏緬語族,體型像拉伊人,但皮膚比拉伊人黑。根據切彭格人的傳說,認為自己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悉達的後代。切彭格人的生活地區是廓爾喀縣南部和塔納胡縣中南部地區的森林地帶,他們多居住在石穴或臨時性茅屋裡,以打獵為生;只有一部分人開始定居務農。由於沒有文化,所以常受婆羅門人和切特里人的殘酷剝削。他們在結婚和治喪時化費很大,又酷愛喝酒,所以負債累累,經濟地位相當悲慘。 洛米(Lhomi)族人居住在尼泊爾東部柯西專區桑庫瓦薩巴縣阿龍河上游的山區中,又被稱為卡特博泰(Koth Bhote)族人,有時也被外族人稱為卡爾博泰(Kar Bhote)族人,他們所講的語言也屬藏緬語族,大部分人信奉佛教。洛米族人和雪巴族人不同,他們不從事貿易和商業,完全靠務農為生。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麥、小麥、土豆,特別是小米,這是他們的主食。除了小米粥外,他們喜歡一種用小米做成的「昌格」(Chhang),在效果上類似人們常喝的啤酒。居民多養牛羊,牛用於耕地,羊供剪羊毛和肉食。洛米族的每個村子有一個頭人叫做「佩姆布」(Pembu),有的地方好幾個村子有一個叫做「戈瓦」(Goras)的官員,有些村子還有個「二戈瓦」,他們負責政府稅收,維持社會治安和為來往地區視察的政府官員安排食宿等。
返回到
尼泊爾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