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菲律賓 的原始碼
←
菲律賓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形形色色的各大城市== 阿帕里(Aparri)是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的重要城市,也是呂宋島東北部地區與各外島之間的交通港口,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8分、北緯18度22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菲律賓的巴布延海峽,靠近卡加延河口處,西北鄰帕薩倫,東界聖安娜,東南為伊拉甘,南與台灣相距240浬。經濟以農、漁為主,主要出口稻米、玉米、菸葉、椰乾、木材和魚貨,很多農戶養牛,擁有製作魚醬、食品加工和修船等小工業。共有7.5萬多名人口,居民以伊洛干諾人和伊瓦納格人為主。對外交通方便,郊外的機場有航班與國內各大城市營運。海運發達,擁有一個避風港,是菲律賓北部海運的門戶。公路向南可通往馬尼拉和圖奎加拉奧市。 圖奎加拉奧(Tuguegarao)市是卡加延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44分、北緯17度37分,它坐落在呂宋島北部卡加延省和伊莎貝拉省的交界處,北距阿帕里市約115公里,是兩省的主要商業中心,周圍是農業區,為稻穀和煙草的集散地。這裡對外交通方便,市郊有一處民航機場,有定期班機飛往國內各大城市。在水運方面,輪船可以順流駛至阿帕里市。公路往南可通馬尼拉,全市擁有6萬多名人口。 維干(Vigan)是菲律賓西北部南伊羅戈省的省會,也是菲律賓重要的文化和藝術的城鎮,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23分、北緯17度3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呂宋島西北岸,濱南中國海,北界佬沃市,東鄰那貴市,東南方是碧瑤市,南與聖克魯斯接壤,是個深富西班牙風味的古鎮,也是巡覽古蹟的最佳據點。這個擁有5萬多名人口的市鎮,對外交通方便,海上交通無遠弗屆,與呂宋島各地間,有長途巴士營運。市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車、吉普尼花車、摩托三輪車和馬車等。市面整潔,車馬不喧,多係兩層樓的西班牙式建築物。當地的博物館、古董街和陶器廠等,其濃郁的文化和藝術的領域,吸引了許多遊客在此流連忘返,此地純樸的民風,更增添此城的學術氣質。這裡也有不少教堂、學校、圖書館、飯店和餐廳,但是當地有名的蝦餅,是遊客們不可錯過的著名小吃,絕對能讓人食指大動,意猶未盡。 伊拉甘(Ilagan)是呂宋島東北部伊莎貝拉省的省會,它坐落在阿帕里的南方,東北方有聖安娜市,東海岸外是太平洋,南方與聖荷塞為鄰,碧瑤市在它的西南方。這個擁有2萬多名人口的市鎮,居民多為伊洛干諾人和伊瓦納格人。當地是菲律賓糧倉之一,這裡最熱門的參觀點是富約特溫泉國家公園,佔地819公頃,吸引了許多外來的觀光客。 帕拉延(Palayan)是新怡詩夏省的省會,也是呂宋島的大城之一,位於呂宋省的中部,瀕臨邦板牙河。它北界新比斯開省,西南鄰邦阿西楠省,西接打拉省,西南和邦板牙省接壤,南界布拉干省,東鄰奧羅拉省,東南接奎松省,是個不濱海的內陸市鎮。這個擁有2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65年設市,是菲律賓重要的水稻產區中心,對外交通以公路為主,市民經濟多呈小康局面。 聖何瑟(San Jos’e)是新怡詩夏省的省轄市,也是菲律賓最重要的「榖倉」。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分、北緯12度27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呂宋島中北部、西北與碧瑤相對,南有甲萬那端。對外交通方便,郊外設有國內線機場,與國內各大城市間,有班機營運。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可與呂宋島的城市連絡。這個擁有9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69年設市,是周邊地區的貿易中心,工商業興盛,市面繁榮,郊外有大片水稻田。城東15公里處的潘塔邦水庫,建於1974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達30億立方公尺,能使7.87萬公頃的乾旱土地,變成一年兩熟的肥沃水田,為當地的農業灌溉和供電,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此外,它還向馬尼拉輸送電力。 甲萬那端(Cabanatuan)是新怡詩夏省的重要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5度58分、北緯15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是位於呂宋島中部平原,瀕臨邦板牙河;它東朝太平洋,南有奎松城,西距打拉62公里,北鄰聖何瑟。這個擁有22萬名居民的城市,1950年設市、曾一度作為新怡詩夏省的省會,現在是稻米產區的商業中心,鐵路向南可通往馬尼拉,同時也是重要公路的樞紐。 達古潘(Dagupan)是呂宋島中西部巴西蘭省的省轄市,也是一個港口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20分、北緯16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林加延海灣南岸,靠近達古潘河口。這個擁有12萬多名人口的城市,西臨南中國海,距打拉約85公里,東北有碧瑤市,東界聖荷瑟,南鄰打拉,西南接聖克魯斯,是個農漁業發達的港市。始建於1590年,雖然是國內歷史最悠久城市之一,但發展較慢,直到1947年才正式設市。當地出產魚貨、鹽、稻米和水果。交通方便,是地區的出口港;有馬尼拉到北方的鐵路穿城而過;公路也是四通八達,市區交通也很方便。 打拉(Tarlac)是呂宋島中部打拉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5分、北緯15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打拉河中游,北為達古潘,東接甲萬那端,南距馬尼拉105公里。這個擁有10萬多人口的城市,始建於1686年,是呂宋島中部農業區稻榖、茶葉、椰子、甘蔗和煙草的集散地,金屬和非金屬礦藏也很豐富。這裡的交通相當方便,是重要的交通中心,北起聖費南多的鐵路經過此地,南下馬尼拉再直達勒加斯比;公路南來北往,可與周圍城鎮和農業產區相連。學術風氣濃厚,設有打拉理工學院。 巴示戈(Basco)市是巴坦群島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58分、北緯20度27分,是省內重要港口和商業中心,港口商船來往頻繁,設有國內線機場,交通方便,經濟以農、漁業為主。這個城市擁有1.8萬多名人口,以伊巴丹族人為主,他們在外貌上與台灣蘭嶼的雅美族人一模一樣,可能在古代兩族有地緣和血緣的關連。 馬洛洛斯(Malolos)是呂宋島中南部布拉干省的省會,位於邦板牙河三角洲上游,鄰近馬尼拉灣北岸,地處公路幹線上,有鐵路通往林加延灣(Lingayen Gulf)。1899年反抗美國統治的起義軍曾在這裡擬定「馬洛洛斯憲法」,宣布成立共和國。現在擁有14萬多名居民,西面和南面都有大型養魚場,是稻米和蔬菜區的貿易中心。 聖費南杜(San Fernando)是邦板牙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41分、北緯15度2分;因為接近首都馬尼拉、所以對外交通方便,經濟活躍,約擁有30萬人口,大多數是上帝的忠實信徒。在郊區庫圖鎮一年一度的復活節紀念活動中,都有12名菲律賓人自願模仿耶穌受難儀式被釘上十字架而聞名於世,每年都吸引數千名天主教徒和外國觀光客前往參觀,形成觀光熱潮。自願「受難」的12人用10糎長鐵釘將自己釘上木製巨大的十字架,目的是為了贖罪、或為家人祈求平安。他們在十字架上經受疼痛和烈日煎烤,大約10分鐘後被放下,拔出他們手、腳上的釘子,並包紮傷口。還有不少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這天步行去庫圖鎮教堂的途中,將自己的背抽打得血淋淋,藉此來洗脫自己的罪孽。 安赫萊斯(Angeles)是邦板牙省的省轄市,本係一個小鎮,後因美軍在市郊建立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ir Base)而迅速繁榮起來,成為商業和服務業都非常發達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5分、北緯15度9分。它的東北有布拉干省,東為馬尼拉市,北有打拉省,南濱馬尼拉灣,距聖費南杜市約25公里。擁有28萬多人口,工商業發達,市面繁榮,設有安赫萊斯大學等高等學府。對外交通發達,地處鐵、公路幹線上,海陸交通稱便。這裡的克拉克空軍基地佔地50平方公里,原是美國在國外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國第13航空隊司令部就曾設在這裡,駐有一個戰鬥機聯隊和一個空中運輸機聯隊,共有8000多名官兵。1992年,美軍將這個基地歸還給菲律賓政府,現在改為國際機場。 特雷塞馬蒂雷斯(Trece Matrtires)是甲米地省的省會,位居馬尼拉灣南岸,東北鄰黎剎省,北距甲米地市僅10公里,東界內湖省,南和八打雁省接壤,是呂宋島南部人口稠密的港口城市,現在擁有12萬多名居民。此地交通發達,港口忙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水果和咖啡,市面繁榮,工商業興旺,是南呂宋島的貿易中心。 甲米地(Cavite)是呂宋島南部的港市,也是甲米地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55分、北緯14度29分;坐落在馬尼拉灣東南端的海岬上。1940年正式設市,曾一度成為甲米地省的省會,現在是個工商業繁榮的城市,擁有9萬多名人口。城北的桑格萊(Sangley)海岬,設有菲律賓最大的海軍基地,經常有許多艦隻在這裡進進出出,附設有造船廠和船塢。軍港水深7公尺,扼馬尼拉灣入口處,戰略地位重要,是早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軍事基地和造船廠,建有古老的西班牙建築和碉堡。1872年1月20日,200多名菲律賓士兵和甲米地兵工廠的工人舉行了暈花一現的起義,但很快就被鎮壓,事後西班牙總督拉斐爾•德,伊斯基爾多以此為藉口,乘機鎮壓那些要求改革的菲律賓人,許多知識分子被捕。在草草了事的審判後,何塞•布爾戈斯、哈辛托•薩莫拉和馬里亞諾•戈梅斯等三人被公開處決。後來,這三人成為菲律賓獨立事業的烈士。 奧隆阿波(Olongapo)是呂宋島三描禮士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17分、北緯14度49分,位於呂宋島西南部,東面距聖費南杜112公里,北有聖克魯斯,西為南中國海,西南接馬尼拉市,因附近有蘇比克灣觀光免稅區而獲迅速發展。這個擁有19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55年設市,1966年成為省轄市。因為交通發達,除了海上運輸便利外,還有通馬尼拉的公路經過此地,所以現在也已發展成遊覽中心,有許多參觀點和休閒海灘。 帕賽(Pasay)是黎剎省的省轄市,也是大馬尼拉的4個衛星市之一,1947年正式設市,1975年併入大馬尼拉市,現已發展成為遠近馳名的商業區之一,也是馬尼拉市近郊的主要住宅區。經緯度為東經121度、北緯14度23分,位於馬尼拉灣東岸,北距馬尼拉市中心約10公里,擁有40萬多名人口。交通方便,郊區有國內線機場和國際機場,港口碼頭倉貯設備現代化,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有高架鐵路和高速公路通往馬尼拉和周圍的城鎮,著名的羅哈斯大道由北向南從馬尼拉直通此地。市內飯店、餐廳、夜總會林立,遊樂場所到處可見,是遠近馳名的酒色財氣聚匯之地,還有34個網球場、50條球道的保齡球館、36個洞的高爾夫球場、一個馬球場和一所騎馬學校。 安提波羅(Antipolo)是黎剎省的一個城市,它的位置在馬尼拉以東58公里處的馬德雷山麓。這個城市創建於1578年,現有9萬多名人口。市內最著名的古蹟是1632年落成的航行平安聖母像,每年5月都會吸引了大批朝聖者。市郊有大批新建的住宅區。 帕拉尼亞克(Parañàque)是黎剎省的重要城市,位於馬尼拉灣東南岸,以前是農業區,有許多小型蔬菜水果種植園,20世紀50年代發展為馬尼拉大都會區的南郊。長期以來,以精緻的刺繡手工藝而聞名遐邇。這裡風景優美,木筏捕魚業成為當地特殊的景觀,擁有30多萬名人口,交通便利,東面為馬尼拉國際機場。 加洛干(Caloocan)是黎剎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59分、北緯14度39分,坐落在馬尼拉市東北面,東臨達加特達加坦潟湖(Dagatdagatan Lagoon)。1815年設市,1961年成為省轄市,1976年併入大馬尼拉市,現在是日益發展的工業中心和住宅區,有食品加工和紡織等工業,擁有58.8萬多名人口。 聖巴勃羅(San Pablo)是內湖省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19分、北緯14度4分;在地理位置上,北鄰馬尼拉都會區,距內湖約28公里,東南為奎松省,南接八打雁,西界甲米地,全市面積有130多平方公里,除行政中心的市區外,還包括43個村。這個擁有20多萬名人口的城市,1940年正式設市,當地出產椰乾,是地區農產品的集市。交通非常發達,有鐵、公路通往馬尼拉和呂宋島各地。這裡旅遊業也相當發達,市內有7個火山口形成的小湖,吸引了許多遊客;城市四周也都是休眠的火山錐。 鄉野水莊(Villa Eseudero Plantations and Resort)是當地最有名的參觀點,它過去是傳統西班牙地主的莊園,現在則被賦予休閒觀光的功能,並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室內以博物館為主,收藏許多西班牙殖民時代的宗教藝術品、鍍金馬車、銀製祭壇、中國青花瓷器、20世紀初美國潛水裝、太空裝、日本統治時代的軍服,以及世界各國藝品等。在室外部分,遊客可乘坐牛車,隨著民謠歌聲和吉他手輕快的彈唱聲,一路逛到瀑布區去進餐。循著水聲走向瀑布,一排長板桌被刻意放置在流水上,桌上排列著典型的菲律賓食物,大家脫鞋入水,一邊進餐一邊觀賞瀑布壯觀的景色,夏日暑氣頓時全消,這種獨特的水上美宴,是人生難得的一種享受,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要一邊進食,一邊和眾多的野外蒼蠅作戰。 八打雁(Batangas)又名巴坦加斯,是呂宋島南部八打雁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分、北緯13度45分。位於呂宋島西南端、八打雁半島八打雁灣的東北岸,隔著海峽和南部的民都洛島遙相呼應。它東界奎松省,東北接內湖省,西臨浩瀚的南中國海,西南方遠處是南沙群島,北接甲米地,與馬尼拉相距92公里,是菲律賓南他加祿的政治中心和農業服務中心,擁有25萬人口,對外交通便利,與馬尼拉之間海、陸交通都很方便,鐵、公路都可北通馬尼拉,公路還可通往周圍主要的城鎮和農業產區,由於有肥沃的火山地,所以農業興盛,盛產稻米、甘蔗、椰子、蔬菜和水果,郊區所產的優質牛肉,在國內享有盛名。這裡擁有完善的漁港設施,是國內重要的漁業基地。近年來工業發展快速,以石油和食品加工為主。 利巴(Lipa)是八打雁省的省轄市,也是個繁榮富庶的城市,市區高樓林立,馬路寬闊,林蔭敞空,噴泉草坪處處,環境相當優美。此地交通發達,有鐵、公路通往島上的其他城市,市區公共交通工具以吉普尼花車和馬車最富詩意。當地擁有16萬居民,有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等輕工業,是水果產區的貿易集鎮。 盧塞納(Lucena)是呂宋島中南部奎松省的省會和最大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7分、北緯13度56分,位於鄰近塔亞斯頂端,北為奎松城,東北與波利略群島遙遙相對,東南隔海和馬林杜克島對峙,並遙望民都洛島,西有八打雁,西北距首都馬尼拉136公里,戰略地位重要,是良好的軍港。這個擁有16萬多人口的城市,工商業興盛,是奎松省物資批發中心,也是重要的居民點和漁港,有巴納肖•聖克里斯托巴爾山國家公園。 那牙(Naga)是呂宋省東南部南甘馬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11分、北緯13度3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聖米格爾灣南面,瀕臨比科爾河,北為太平洋,東面隔海與卡坦瑞內斯島相呼應,東南有黎牙實比市,南為馬榮火山,西面隔海和奎松省遙望,西北可通達特市。城市擁有13萬多人口,1573年由西班牙人始建,1948年設市,現在是市容鼎盛的現代化城市,交通便捷,除了建有機場和港口外,還是馬尼拉至南方鐵路幹線上的大站和主要公路的交會點。此地是人口稠密的比科爾農業地區的商業中心,也是重要的西班牙文化中心,有新卡塞雷斯大學和伊薩羅格山國家公園,有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伊里加(Iriga)是呂宋島南甘馬省的省轄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3度25分、北緯13度25分;是南甘馬省的繁榮城市,擁有8萬多名居民。經濟以農業和商業為主,也有輕工業,市區環境幽美,交通有序,商業繁榮,是呂宋島上的重要貿易中心。 索索貢(Sorsogon)是呂宋島東南部索索貢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4度、北緯12度58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比科爾半島的最南端,東臨太平洋的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是聖貝納迪諾海峽與蒂考水道海峽。這個擁有10萬多名人口的港市,也是索索貢灣東北岸的港口,農漁業發達,有麻、椰乾和魚貨的加工廠,交通方便,市容整潔,商業活絡。 馬斯巴特(Masbate)是馬斯巴特島上馬斯巴特省的省會,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3度37分、北緯12度22分;它的地理位置是在菲律賓中部馬斯巴特島的東北部,與呂宋島南端相距約40公里。這個擁有8萬多名人口的城市,對外交通全靠船隻,島內交通以公路為主,漁業發達,農牧生產也很旺盛,椰乾、玉米、魚貨和牲畜貿易活絡。 朗布隆(Romblon)是朗布隆省的省會,也是維薩亞斯群島的一部分,同時是聖貝納迪諾海峽與貝爾德航線上的繁忙港口,農、漁業發達,也有食品加工業和修船廠,土地肥沃,主要農作物有麻、椰乾和水稻等。這個擁有5萬多名人口的港都,海上交通四通八達,島內交通全靠公路。市區椰樹婆娑,低矮的建築物著重於防颱設 計,聳立的西班牙式教堂,是居民信仰的中心。 加打蒙(Catarman)是菲律賓北薩馬省的省會所在地,它的位置坐落在薩馬島的北端,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現有人口約9.1萬多。這個城市是薩馬島的教育中心,市內設有全國著名的東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Philippines),在廣大的校園中,有一座可以容納一萬人的戶外劇場,並有運動比賽場地的設施,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 阿倫(Allen)是菲律賓北薩馬省城市,它的位置在薩馬島西北端,瀕臨聖貝納迪諾海峽,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附近的卡波島上建有卡波教堂(Capul Church),建於16世紀,是由西班牙傳教士修建的,從教堂的塔樓上,可以俯瞰碧藍閃爍的薩馬海景,非常美麗。 巴賽(Basey)是西薩馬省的海濱城市,它的位置在薩馬島西海岸,瀕臨聖胡安尼克海峽,與對面雷伊泰島的塔克洛班市有著名的馬可仕大橋相連。現有人口約6.5萬。市郊著名的索霍頓國家公園(Sohoton National Park)佔地40公頃,風景優美,曲折蜿蜒小溪上有天然石橋,溪畔棕櫚茂密,蒼蔥翠綠如帶,被稱為薩馬島的「長青通道」。周圍多地下岩洞和地下河,洞內多鐘乳石和石筍,形成奇妙的景色。有名的巴薩瀑布高30公尺,極為壯觀。公園內設有賓館和度假小屋。 甲描育(Calbayog)是西薩馬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4度36分、北緯12度4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薩馬島的西岸,坐落在甲描育河口。東界東薩馬省,北接北薩馬省,西部隔海遙望馬斯巴特,南距塔克洛班約86公里,是薩馬島的宗教和教育中心。對外交通以海運為主,是島際定期通航的港口,有島際渡輪和呂宋島營運;島內交通公路四通八達。擁有2萬多名人口,經濟以漁、農業為主,主要輸出品有魚貨、馬尼拉麻、椰乾和編蓆,輸入則以米和工業產品為大宗。 奧爾莫克(Ormoc)是雷伊泰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4度37分、北緯11度;位於雷伊泰島西岸奧爾莫克海灣上游的卡莫特斯海入口處,它東鄰塔克洛班,西望宿霧島,是維薩亞斯群島東部唯一的甘蔗貿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日軍在雷伊泰省的大本營和後勤基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現在的城市就是在舊址上發展起來,於1947年設市。這個擁有17萬多名人口的港市,對外海運發達;郊區的機場和國內各大城市間有航班營運,密布的公路網上有巴士服務。當地工商業發達,市容興盛,經濟活躍,加工業普遍,大量出口米、椰乾和糖。這裡也是個旅遊城市,郊區有統戈南國家溫泉公園。 羅哈斯(Roxas)是卡皮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2度45分、北緯11度35分;位於班乃河三角洲上,東北部瀕班乃灣與薩馬島對峙,東南與宿霧島互相呼應,南界伊洛伊洛,西接安蒂克省,西北鄰阿克蘭省,是班乃島上的第二大城,擁有11.8萬多名人口,1951年設市,現在是個富庶農業區產品的集散地,是米、椰乾、菸葉、馬尼拉麻、三夾板和魚罐頭的貿易中心。這裡的織布工業和手工業馳名全國,產品遠銷國外,頗負盛名。交通便利,是島際交通中心,外港卡皮斯是國內天然良港之一。在陸上交通方面,有鐵路直達伊洛伊洛,還有環島公路穿城而過。 錫萊(Silay)是西內格羅斯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58分、北緯10度48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巴科洛德北面,瀕臨吉馬拉斯海峽。這個擁有17萬多人口的城市,是商業和漁業的港口,還有大型的製糖廠,以及食品加工廠和小型修船廠等。海上交通有島際渡輪,陸上交通有海濱公路幹線通往各鄉鎮。 聖卡洛斯(San Carlos)也是西內格羅斯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25分、北緯10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內格羅斯島東北岸,東面隔塔姆海峽與宿霧對峙。這個擁有14萬多人口的港市,於1960年正式設市,對外交通發達,建有機場和深水碼頭,海空交通便利,島內陸上交通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此地是甘蔗產區的中心,建有大型糖廠。市區交通便利市容整齊,交通秩序良好,新式建築物林立,椰蔭蔽天,帶著濃厚南洋氣息。 巴戈(Bago)是西內格羅斯省的省轄市,位於內格羅斯島西海岸巴戈河口的吉馬拉斯海峽上,介於加拉鄢和外港普盧潘丹間,現有人口約10.8萬名,多從事搾糖業,郊區盛產甘蔗和稻米。 拉卡洛塔(La Carlota)是菲律賓西內格羅斯省的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西部,北距巴哥洛約38公里,現有人口約6.8萬多。市內有大型榨糖廠,附近地區有大片的甘蔗種植園。郊外有山區遊覽地,風景幽美。 加的斯(Cadiz)也是西內格羅斯省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北海岸,北臨維薩亞斯海,有14.9萬多人口,是內格羅斯島主要港口之一,有公路通往沿海各城鎮。 杜馬格特(Dumaguete)是內格羅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18分、北緯9度18分;位於塔尼翁海峽南入口處,與東方的宿霧島隔海呼應,東南方與海外的錫基霍爾島對峙,西南面臨蘇綠海,北為西內格羅斯省。這個有10萬多人口的港市,1948年獲得都市權,現在是中維薩亞斯群島的第二大港,僅次於宿霧市。對外交通便利,有良好港口設備,是環島公路的起點。這裡是地區性的商業和行政中心,所產的陶器、編織草蓆和製笠等都很出名,也是馬尼拉麻、椰乾和糖的貿易中心。市內設有一所著名的西利曼大學,創辦於1901年,是國內教學質量較高、收費較貴的一所私立大學,設有藝術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神學院、護理學院、新聞通訊學院、音樂美術學院、農學院、商業管理學院和研究生學院等,現有大學生6100多名,校園書館藏書量為18.9萬多冊。 坎拉翁(Canlaon)是菲律賓東內格羅斯省城市,它的位置在內格羅斯島中部的坎拉翁火山東麓,現有人口4.5萬多。這個城市於1951年獲得都市權,周圍地區土壤肥沃,盛產甘蔗,市郊的著名觀光點是坎拉翁活火山,海拔2460公尺,是維薩亞斯群島的最高點。附近闢有坎那翁活火山國家公園,創辦於1934年,佔地面積約246平方公里。 拜斯(Bais)是東內格羅斯省的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東南部,是重要的深水港,港口碼頭可以停泊遠洋貨輪,主要工業有紙漿業和造紙業,現有人口約6.8萬多名。 蘇里高(Surigao)是南部岷答那峨島東北部北蘇里高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5度30分、北緯9度48分,瀕臨蘇里高海峽,西與保和島隔海遙遙相望,西南有甘米銀島,南與武端市接界,東南為東蘇里高省,東北方海外有大布卡斯島,北有錫亞高島,西北有帕納翁島。擁有11萬多人口,海陸交通便利,是島際往來的重要港口,也是海上航路的重要碼頭,與雷伊泰南部間有定期輪渡。在陸上交通方面,這裡沒有鐵路,但卻是公路交通樞紐之一,是菲律賓日本友誼公路岷答那峨段的北部終點站。這裡也是北蘇里高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農業在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農作物以可可、馬尼拉麻和米為主,漁業和木材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附近地區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東北16公里外的諾諾克島上有鎳礦。在市郊22公里處有國內第四大湖泊的邁尼特湖,它跨北蘇里高省和南阿古森省,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泄水口為圖拜河,湖畔盛產稻米、玉蜀黍和香蕉等農產品,還可以看到一排排再生林。 武端(Butuan)是岷答那峨島東北部北阿古森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5度33分、北緯8度57分;位於岷答那峨北部武端灣、靠近阿古森河口處。它的東北方有北蘇里高省,東為南蘇里高省,東南有南阿古森省,西為東米薩米斯省,西北海外有甘米銀島和帕納翁島。這個擁有24萬多名人口的城市,對外交通便利,市郊的機場有航班往返於國內各大城市,海運非常發達,麥哲倫港是它的外港,來自加里曼丹島和呂宋島的船隻都在這裡停泊,自這個港口輸出的主要物資有馬尼拉麻、椰乾和木材。這裡沒有鐵路,陸上交通全靠公路,可與外省連絡,並可通往內地的伐木區。這個阿古森河流域的主要商業中心,輕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鋸木業比較發達,是阿古森谷地農、林產品的集散地。 桑托斯將軍城(General Santos)是菲律賓南部岷答那峨島西南部南哥打巴托省的省轄市,它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25度15分、北緯6度6分。在地理位置上頻臨薩蘭加尼(Sarangani)灣頭,北有大堡,南為格蘭,西南與基安巴為鄰,西和桑蓋相對。這個擁有16萬多人口的港市,設市於1968年。對外交通便利,設有國內線機場一座,當地的港口是全省唯一的輸入港,有高級公路通往島上的各市鎮。市區新式建築物林立,馬路寬闊、市面繁榮,是附近一帶工農業中心,有不少小型製造廠,市郊有許多香蕉、鳳梨、木薯和椰子的種植園。 哥打巴托(Cotabato)市,是菲律賓岷答那峨島馬京達瑙省的城市,它位於岷答那峨省的南部,桑蓋的北方,東北臨莫羅灣,北有馬拉邦,東界卡亞加。這個擁有11萬多名人口的港口城市,水陸交通稱便,自1919年至1960年,曾為馬京達瑙省的省會,現在是岷答那峨島西南部商業和貿易的中心,盛產稻米、椰子、甘蔗和咖啡。這個城市地勢低窪,為了防止河水泛濫,市區周圍均用石塊壘築,故有「石城」之譽。 馬拉維(Marawi)是岷答那峨島西部南拉瑙省的省會,位於拉瑙湖北岸,北與伊利甘為界,西為布基農省,南接哥把巴托,西臨蘇拉威西海的莫羅灣,港市擁有8萬多人口,1940年設市,街道整潔,回教寺院聳立,是國內回教徒最多的城市之一。這裡交通方便,是岷答那峨島西部重要的貿易中心和玉米及稻米的集散地,當地特產多係回教手工藝品和裝飾用的刀劍兵器。這裡的學術風氣特別濃厚,市內設有國立岷答那峨大學、丹薩蘭學院,以及潘加龍甘伊斯蘭學院等。 城南8公里處是著名的拉瑙湖(Lanao Lake),海拔700公尺,南北長約35.2公里,東西最寬處27公里,面積3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公尺,是國內的第二大湖,也是岷答那峨島上最大的湖泊,湖呈菱形,湖中有十幾個小島,湖畔有數座死火山,湖水清澈,風景清幽秀麗。 伊利甘(Iligan)是岷荅那岷島北部北拉瑙省省會,位於伊利甘灣東南岸,東為東米薩米斯省,南接馬拉維市,西南鄰奧羅拉,西北隔海遙望錫基霍爾島。這個擁有23萬多名人口的港都,於1950年設市,是菲律賓的主要工業城市和伊利甘河口的重要港口。對外交通非常方便,與宿霧市間有定期班輪通航,公路可以通往大堡市和三寶顏市。郊區盛產椰子、稻榖和玉米。因鄰近阿古森河而發展起來,有鋼鐵、碳化鈣、鐵合金、化肥、水泥、膠合板和電器等工業。這裡交通便利,市面繁榮,郊區的瑪莉亞•克里斯蒂納瀑布,不但雄偉壯觀,而且為城市帶來了充沛的電力。 帕加迪安(Pagadian)是岷答那峨西部南三寶顏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27分、北緯7度50分;位於三寶顏半島南岸,瀕臨帕加迪安灣,西界拉巴松,北為辛當岸,東北鄰奧羅拉,西南隔海遙望莫羅灣中的巴西蘭島。這個擁有12萬多西人口的城市,1969年設建制,經濟以漁業和林業為主,是全省鋸木業加工中心,也是米和椰子的集散地。對外交通發達,港口有開闊的錨地,沿岸航運便利,是岷答那峨島西部重要的運糧港,也是國內重要漁業基地之一。公路網四通八達,有幹線公路通三寶顏。 奧羅基達(Oroquieta)是菲律賓西米薩米斯省的省會,位於三寶顏島東海岸,南距奧三棉示市約58公里,是重要的椰子種植區,也是農業貿易中心,有個小港口,並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擁有5.8萬多名人口。 奧三棉示(Ozamiz)是岷答那峨島西北部西米薩米斯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3度51分、北緯8度9分。在地理位置上,東臨伊利甘灣與伊利甘市遙相呼應,北面隔海和錫基霍爾島對峙,西鄰帝波羅,西南界奧羅拉。這個擁有1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於1948年獲得城市權,是全省最大的居民中心、繁忙的港口和重要的椰子加工業中心。交通便利,有環島公路經過此地。 欣奧奧格(Gingoog)是菲律賓東米薩米斯省的省轄市,位於岷答那峨島北部,瀕臨欣奧奧格灣,是重要的伐木業和木樹加工業中心,有港口可輸出咖啡,膠合板和木材,並有公路通往島上各主要城鎮。現有人口約9.6萬多,郊外是咖啡和椰子產區。 拉布拉布(Lapu Lapu)是宿霧省的省轄市,位於宿霧市馬克坦島的西北部,隔著一條保和海峽與宿霧市相望。這個擁有3萬多名人口的市鎮,是馬克坦島上最大的居民點,附近有馬克坦國際機場及現代化的港口設備,擁有石油輸送碼頭和造船廠,也是個漁業中心,從宿霧市乘車到這裡只要20分鐘。市內的拉布拉布紀念碑豎立在市民活動中心正面,建於1933年,碑上方立有一尊拉布拉布酋長的銅像,右手持刀,左手持盾,剛毅地注視著前面的大海,石碑的正面刻有一行西班牙文字,上書:「拉布拉布是第一個打退歐洲侵略者的菲律賓人」,石碑的後面刻有一組浮雕,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激戰的情景。 曼達韋(Mandaue)也是宿霧省的一個城市,創建於19世紀,1969年設建制,位於宿霧島的東部,北臨卡莫蒂斯(Camotes)海,坐落在宿霧港灣北部出海口處,交通非常方便,擁有15萬多名人口,漁業發達,工業也很興盛,設有製糖、食品加工、造船、電子和手工藝品等工廠。 達瑙(Danao)是菲律賓宿霧省的省轄市,它的位置在宿霧島東海岸,是沿海稻米和玉蜀黍產區的服務中心,以及附近煤礦的輸出港。沿海有迷人的海濱浴場。現在有8000多名人口。 蒂維(Tiwi)是阿爾拜省的海濱城市,位於呂宋島馬容火山的北側,瀕臨菲律賓海的拉戈諾伊灣,距離勒加斯比約45公里,現有人口約3.8萬多,以編織馬尼拉麻和石膏製作業為生。市郊有著名的蒂維溫泉國家公園,是一處溫泉休閒地,建有溫泉游泳池,運動場和觀光旅館等。20世紀70年代開始修建地熱電站。 馬里韋勒斯(Mariveles)是菲律賓巴丹省的港口城市,位於呂宋島巴丹半島的南端,是重要的造船業中心。巴丹半島面積約530平方公里,將馬尼拉灣和南中國海隔開,半島南北長約48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大部分是叢林地帶,從北到南是陡峭的高山峻嶺,南面的巴丹山海拔1433公尺,北面的納蒂布山海拔1287公尺,是半島上的兩座最高峰,擁有兩處國家公園,一處是羅斯福國家公園,佔地3269英畝,內有溫泉和禁獵區;另一處是巴丹國家公園,佔地7.759萬英畝,可以俯瞰馬尼拉灣。 1972年,菲律賓政府決定以馬里韋勒斯深水良港為依托,在郊外建立巴丹加工出口區,是菲律賓第一個加工出口區,佔地約1200多公頃。全區28%的面積蓋廠房,31%的面積建住宅和休息場所,40%的面積修建公路、公用設施和綠化環境。在工業用地中,又分為輕工業區、中間工業區和重工業區。由菲律賓政府出資興建標準廠房供外商租用。這個加工出口區管理委員會由總統直接領導,委員會成員由7名副部長級官員組成,區內的工廠申請進出口業務,48小時就可以辦妥。目前,加工區內已有近百家外資企業進駐,包括紡織、機械、汽車裝配、電子產品、電器、油漆、光學儀器、陶器、玻璃器皿、糖果和化妝品等工業。加工區內的服務設施也很完善,有貨倉、銀行、宿舍、醫院、學校、購物中心、戲院、餐廳、酒店、高爾夫球場和教堂等。 霍洛(Jolo)市是菲律賓西南部蘇祿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北緯6度3分;坐落在蘇祿海中,東北隔海與巴西蘭島對峙,西南隔海和塔威塔威島遙相呼應,西面遙望馬來西亞的山打根港。這個擁有5萬多人口的港市,顯得相當繁榮,市區馬路寬闊,新舊建築林立,西班牙式教堂聳立在椰樹叢中,極富詩意。這裡是蘇祿省的通商口岸和貿易中心,當地的港口非常忙碌,有島際渡輪、遠洋貨輪、機動漁船和海軍艦艇進進出出,因此也是一個漁港和海軍基地,擁有許多不同功能的大小碼頭。此地有海上採珠業,郊區有死火山,附近的達霍山國家公園面積達21萬公頃,因此旅遊業很盛。 比拉克(Virac)是卡坦端內斯省的省會,也是國內主要港口之一,經緯度為東經124度14分、北緯13度35分,位於卡坦端內斯島南部的低地上,交通相當便利,有公路通往島北端的班丹(Pandon)市,也是全島航運、貿易和文化的中心,擁有5萬多名人口。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巴朗牙(Balanga)、邦費(Bangued)、巴雲邦(Bayombong)、巴萊爾(Baler)、邦奧(Bongao)、波圖克(Bontoc)、博龍岸(Borongan)、布埃納維斯塔(Buenavista)、卡巴羅吉斯(Cabarroguis)、卡拉潘(Cala-pan)、卡塔曼(Catarman)、卡巴洛甘(Catbalogan)、達特(Daet)、迪戈斯(Digos)、伊巴(Iba)、伊蘇蘭(Isulan)、基安巴(Kiamba)、卡利博(Kalibo)、基達帕萬(Kidapawan)、科羅納達爾(Koronadal)、拉特立尼達(La Trinidad)、拉加韋(Lagawe)、拉雷納(Larena)、黎牙實比(Legaspi)、林加延(Lingayen)、馬來巴來(Malaybalay)、曼巴豪(Mambajao)、馬蒂(Mati)、曼布勞(Mamburao)、巴阿辛(Maasin)、納瓦爾(Noval)、奧羅基耶塔(Oro-quieta)、普羅斯佩里達(Prospe-riad)、聖何瑟•德布埃納維斯塔(San Jose de Buenavista)、聖克魯斯(Santa Cruz)、蘇丹庫達拉(Sultan Kudarat)、塔古姆(Tagum)、丹達(Tandag)、塔布克(Tabuk)和泰泰(Tay tay)等。
返回到
菲律賓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