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菲律賓(Philippines)是東南亞地區南太平洋海域中美麗的島國,素有「東方之珠」的美譽,又稱為「椰子之國」,他們的祖先是亞洲大陸來的移民。據人類學家考證,早在25萬年前,菲律賓群島上就已經有人居住,這些原始人是通過連接亞洲大陸和菲律賓群島的陸橋進入菲律賓,居住在呂宋島北部卡加延河谷的洞穴裡,以原始石器作主要工具,採集野果和捕捉哺乳類動物充饑,過著原始的生活。後來,這些原始人和當時生活在群島上的大象、犀牛等大型哺乳類動物都先後滅絕了。

目錄

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大約在公元前2、3萬年前後,有一批亞洲矮黑人又通過陸橋來到菲律賓,他們身高不到5呎,皮膚烏黑。幾十個世紀後,由於巨大冰川的溶化使海水上漲,淹沒了陸橋,使他們被迫永久定居在群島上。當時這裡已進入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矮黑人開始走出洞穴,遊蕩在森林中,以打獵、捕魚和採集野果為生,並學會了用樹枝和樹葉搭蓋棚子,以樹皮做衣服,學會使用粗糙的石器工具,開始使用弓箭,懂得摩擦兩根乾木棍生火取暖,並且知道熟食。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和公元前3000年左右,先後有兩批馬來(Malay)人從印尼渡海移居到菲律賓來,這些馬來人是蒙古種原始人在南遷的過程中,與東南亞的內格里托人(Negritos)和印尼人混血而成的民族。第一批移民身材高個子瘦,膚色較淺;第二批移民身材矮,體格健壯,膚色較黑。現在居於呂宋島北部的卡林格、加贊、阿巴耶、伊洛戈特和伊羅戈等族,巴拉望島上的泰格班納族,民答那峨島上的巴哥波、皮蘭、孟諾波和特魯萊等族,都是這些馬來移民的後裔,他們帶來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推動了社會發展,已能製作磨光的石器工具,掌握簡單的製陶技術,建造木屋,知道燒荒耕作,會使用石鋤、石鏟整地鬆地,懂得種植旱稻和薯類等糧食作物,並開始馴養家禽家畜。

公元前1000年左右,菲律賓群島步入青銅器時代,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使社會出現了商品交換,原始社會因之瓦解。大約在公元前200年前後,菲律賓進入奴隸社會,人們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金屬工具,掌握了紡織技術。從公元初年開始,又有大批馬來人先後乘小船渡海前來,在呂宋島和班乃島上建立許多居民點,每個居民點由30至100戶組成,較大的居民點有2000多人。自公元9世紀開始,印尼的室利佛逝帝國(Srivijaya Empire)和麻喏八歇(Majapahit)帝國,帶來了南亞文化的影響,使菲律賓原住民相信萬物有靈,當時酋長統治下的村社有酋長家族、貴族、自由民、佃農和奴隸等5種階級。中國唐宋時期的文獻,曾經記述菲律賓商船常到廣州貿易,中國商人也結伴往菲律賓經商。在公元1000年左右,已有華商在此僑居,當地酋長也曾多次到中國朝貢。當時菲律賓存在許多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建立的割據小王國,從未出現過統一的政權,但在民答那峨島曾出現過一個名叫麻逸國的奴隸制國家,對外貿易比較發達,與附近各島和中國有貿易往來,有手工業,能生產花布、銅、鼎、鐵塊和鍋等產品。公元3世紀時麻逸國進入全盛時代,疆土擴展到呂宋島西部的仁牙因和西南部的馬尼拉等廣闊地區,並一度控制了巴拉望島,將勢力延伸到北面的巴布延群島和東面的波利略群島,當時的三嶼國、白蒲延國和蒲里魯國都是它的屬國。它還存在用奴婢殉葬的陋習,奴隸主去世時往往要殺死20多名奴婢陪葬。

大約在公元11世紀左右 ,菲律賓南部也出現一個名叫蘇祿的國家,是當時東南亞貿易中心之一,港口經常停泊來自中國、柬埔寨、爪哇和蘇門答臘的商船。它的珍珠採集業發達,所產珍珠品質極佳,在國外市場很吃香。12世紀後,班乃島出現稱為馬迪加亞斯的奴隸制國家,統治者薩馬克韋爾於1250年相繼頒布了馬拉塔斯(Maragtas)和卡蘭蒂奧(Kalantaw)法典,規定必須逮捕為主人服役時偷懶或消極怠工的人,不准破壞貴族墳墓和宗教建築物,違者處死;奴隸必須隨時還清所欠主人的債務,一次不能還清者斷指,二次處死。

自1372年起,呂宋、馬林杜克、邦加錫南、蘇祿、古麻剌朗等國,先後16次遣使到中國朝貢,有多次是由國王或首領親率使團來訪,每次都受到明朝的厚禮款待。1380年,阿拉伯的穆斯林傳教士加利馬爾•穆克敦來到蘇祿王國傳播伊斯蘭教,並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1390年,蘇門答臘島美南加保國的王子拉賈•巴京達(Raja Baginda)帶領一批人到蘇祿傳播伊斯蘭教。

1417年,蘇祿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叱葛剌麻丁、峒王叭都葛巴剌卜等,率領一個擁有340人的大規模使團,攜帶珍珠、寶石和玳瑁等大批禮物,前往中國進貢,受到明朝的隆重接待。蘇祿使團在北京住了27天。歸國時明朝政府又回贈了豐厚禮品,還派遣高級官員護送他們。在歸國途中,蘇祿東王不幸在山東德州驛館病逝,永樂皇帝聞訊後,立即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諭祭,並命官員按王禮擇地將蘇祿東王遺體葬於德州。翌年永樂帝親撰碑文,並且在墓前修建享堂、配殿、儀門和陵恩門等建築物,還欽賜留在中國守墓的東王王妃和兩位次子世代俸祿。據說至今在德州還有他們的後裔,已繁衍至31代。

1450年,蘇門答臘的阿布•貝克(Abu Bakr)來到蘇祿,支持巴京達的傳教活動,並且與巴京達的女兒結婚。巴京達死後,阿布•貝克便在和樂建立了蘇丹政權,自任蘇丹,採用伊斯蘭正統的蘇丹政治制度進行統治,並將伊斯蘭法典與本地習慣法相結合,建立了一套立法和司法制度。1475年,阿拉伯人謝里夫•卡本斯旺(Sharif Kabungsuwan)率眾來民答那峨島傳播伊斯蘭教,並和當地一位有權勢首領的女兒普特麗•圖尼娜結婚,不久便在島上建立蘇丹政權。同時島上還出現了馬京達瑙蘇丹國,極盛時統治範圍東至馬蒂附近的吐庫班角,西達三寶顏附近和達比丹的外圍,民答那峨島上的蘇巴諾族和曼達耶族都要向它進貢。此後伊斯蘭教還向北傳教,直抵民都洛島和馬尼拉周圍,在那裡建立了蘇丹政權。這些大小不一的穆斯林蘇丹國,都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蘇丹是政治和宗教的最高領袖,他的地位和領地是世襲的。蘇丹通過酋長統治人民,徵收賦稅,還頒布了「盧瓦蘭法典」,規定凡對首領講粗話者要處死,盜竊黃金4兩以上者除歸還原物外,還要判為奴隸;盜竊黃金超過一斤者,判處死刑或全家為奴;貴族有權把戰俘和無法償還債務的人淪為奴隸;凡是家中有美女不嫁給蘇丹的人一律處死。

後曾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5世紀末至16世紀中葉是西班牙勢力獨霸歐洲的時代,但此時經好望角和印度洋到亞洲的航道已被葡萄牙獨佔,西班牙人不得不另闢途徑,尋找一條通向東方的新航道。1517年,葡萄牙航海家費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來到西班牙,被查理一世國王任命為遠征船隊隊長。1519年9月20日,他率領265名水手和7名神父,分乘5艘帆船從西班牙聖盧卡爾港啟程。西進的航程充滿了艱辛險阻,船隊遇到了種種困難,有時甚至到了絕望的邊緣。但他均能平息水手中的不滿和反叛,堅持沿南美洲東海岸向南探索。翌年10月21日,終於發現了通往太平洋的海峽,這就是後人所稱的麥哲倫海峽。

遠征船隊徐徐通過海峽,駛入浩瀚的太平洋。這時船隊只剩下3艘船隻,排水量750噸的聖地亞哥號帆船在聖克魯斯河口被風暴打沉。船隊中噸位最大、儲備糧食最多的聖安東尼號在通過海峽時,竟開小差獨自駛回西班牙,這使船隊儲備糧食減少了三分之一。在太平洋漫長的航行中,死亡、疾病和飢餓籠罩著整個船隊,先後有19名水手死亡,還有30名水手病得無法工作,遠征隊隨時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正當麥哲倫瀕臨絕境之際,遠征隊卻漸漸靠近一組歐洲人從不知曉的菲律賓群島。

1521年3月16日黎明,船隊的瞭望哨兵首先發現了高聳於海平線上的薩馬島。麥哲倫登上桅樓,謹慎地選擇了薩馬島旁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拋錨過夜。次日轉在萊特灣口無人居住的荷蒙賀(Homonhon)荒島上登陸,建立臨時營地,調理傷病船員,並把附近的大小島嶼命名為聖拉薩羅群島。翌日,9名熱情好客的菲律賓人乘一艘小船,從鄰近的蘇盧安(Saluan)島前來,他們對這些膚色蒼白、滿臉鬍子的陌生人非常好奇,並贈以魚、香蕉、椰子和桐油。後來一連幾天,他們陸續向遠征隊提供食物,用以換取小鏡、頭梳、玻璃珠和小裝飾品。麥哲倫驚奇地發現,當地人和中國、阿拉伯,甚至更遠的回教國家,已有頻繁的生意來往。

經過9天的休養後,遠征隊恢復了元氣,於同月25日離開荷蒙賀島,3天後抵達了利馬薩瓦(Limasawa)島,麥哲倫派他的蘇門答臘奴僕恩立克(Enrique)與當地人聯絡,獲得友好接待,酋長科蘭布(Kolambu)還向麥哲倫贈送一盒生薑和一根金條。翌日,雙方飲雞血酒結為盟友。同月31日,在海灘上舉行彌撒儀式,這是菲律賓歷史上的第一次基督教彌撒,由艦隊牧師佩德羅•瓦爾德拉馬(Pedro Valderrama)主持,當地島民好奇地模仿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十字架前跪下,接受了洗禮。彌撒儀式結束後,麥哲倫讓遠征隊中最好的劍手表演歐式擊劍給島民看,當地人對西方劍術大為驚奇。當天日落時,麥哲倫在一個俯瞰大海的山頂上,立起一個木製大十字架,表示島民已經皈依基督教。此後,遠征隊在島上逗留了10天,水手們還幫助島民收割完稻子。

同年4月4日,遠征隊離開利馬薩瓦島,在科蘭布酋長的領航下駛往宿霧島。3天後船隊在宿霧島靠岸。麥哲倫派出使節,見到當地酋長拉賈•胡馬旁(Raja Humabon),在徵得酋長同意後,遠征隊登岸開始進行實物交易。當時宿霧島上的人並不知道黃金的價值,竟然用15磅的黃金換取在歐洲幾乎分文不值的14磅生鐵,神魂顛倒的遠征隊員樂不可支,最後乾脆用自己的衣服和行李來換取黃金。麥哲倫還讓島民觀看遠征隊山砲的實彈射擊。同月14日,拉賈•胡馬旁和妻子胡安那及800多名島民接受了基督教洗禮,麥哲倫還答應以武力幫助拉賈•胡馬旁成為全島的最高統治者。此後,鄰近島嶼的一些酋長也紛紛皈依基督教,並願意臣服於西班牙國王。但是,卻有一名酋長拒絕皈依基督教,他就是馬克坦島上的拉布拉布(Lapu Lapu)酋長,他對麥哲倫派來的使者說:「我決不會屈服於任何人,我們也有刀劍。」

同月27日黎明,麥哲倫只帶60名穿盔甲的西班牙士兵進犯馬克坦島,拉賈•胡馬旁也帶領1000名宿霧島士兵前來助戰。在開戰之前,麥哲倫自命不凡地讓胡馬旁和他的士兵留在船上觀看歐洲人是怎麼打仗的。由於馬克坦島地形複雜,船隻無法靠岸,麥哲倫只好帶領士兵涉水上岸,早已埋伏在岸上繁密樹叢中的馬克坦士兵利用人數優勢,蜂湧而上,在海灘上與西班牙人展開近身搏殺,使西班牙人的槍炮無法使用。在一片混戰中,麥哲倫腿上中箭,頭盔兩次被打掉,臉部被竹矛刺中,他還想拔劍繼續作戰,但最終還是被蜂湧而上的馬克坦人殺死,這位世界上第一位環球航海家就這樣結束了生命。拉布拉布成為菲律賓第一位民族英雄。據說,此後每年的拉布拉布紀念日這一天,人們總要在海濱古戰場遺址上,穿上古老服裝重演一下當年的情形,讓麥哲倫象徵性地再死一次。

西班牙人回到宿霧島後,推選麥哲倫表弟胡安•塞拉若和他的堂兄杜阿特•巴博薩為遠征隊正副隊長。由於西班牙人在馬克坦之戰中丟盡了臉,宿霧人也不再怕他們。麥哲倫曾在遠征前立下一份遺囑,有一條款說他死後,他的馬來奴僕恩立克將獲得自由。所以,恩立克向巴博薩提出自由的要求,但遭到巴博薩的拒絕。次月一日,恩立克便和拉賈•胡馬旁酋長共同設下圈套,利用設宴的機會,一舉誘殲了包括巴博薩和塞拉若在內的29名西班牙人。損失慘重的遠征隊慌忙駕船離開了宿霧島。由於人手不足,他們被迫燒毀了排水量90噸的康塞普西翁號船。

1521年11月8日,遠征隊在一名菲律賓領航員的幫助下,終於抵達此次遠征的目的地摩鹿加(Moluccaa)群島。這時,旗艦特立尼達號嚴重漏水,不得不留下修理,後來卻落入葡萄牙人手中。最後一艘戰艦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Elcano)船長的指揮下,滿載香料,渡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翌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聖盧卡爾港,全隊只剩下17名歐洲人和4個印第安人,雖然這次探險損失慘重,但卻實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並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維多利亞號戰艦的歸來,使西班牙掀起了航海遠征的新高潮,國王查理一世動了佔領菲律賓群島的野心。1525年7月24日,洛阿薩(Loaisa)率領450名士兵,分乘7艘戰艦,再次遠征菲律賓。這次航行也是多災多難,船隊通過麥哲倫海峽時,兩艘船沉沒,一艘船又開小差逃回西班牙。進入太平洋後,又有一艘船被颱風吹到墨西哥西海岸。同年7月30日,船隊司令洛阿薩病故,埃爾卡諾繼任統帥。次月6日,這位前維多利亞號船長也不幸病故。他的繼任者托里比奧•薩拉薩爾也於同年9月9日去世。同月20日,遠征隊終於在新任司令馬丁•伊尼古埃斯•薩基薩諾的指揮下登上了岷答那峨島,並在島上補充糧食、肉類和水果,還到處追尋島上黃金的來源。但是島民對這些不速之客非常冷漠,並迫西班牙人離開岷答那峨島。翌年1月,西班牙船隊來到摩鹿加群島中的蒂多雷島。由於船隻破損嚴重,無法繼續航行,只好呆在島上等待救援。

當洛阿薩遠征船隊還在太平洋中行進時,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又組建了一支遠征隊。1526年4月3日,這支新的遠征隊在義大利航海家塞巴斯蒂安科•卡博特的率領下,分乘4艘戰船揚帆啟航,準備征服菲律賓,可悲的是這位探險家居然把阿根廷和烏拉圭間的拉普拉塔(La Plata)河口,誤作為通往太平洋的麥哲倫海峽,居然在這個河區轉來轉去達3年之久。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見先後兩次遠征隊都未回國,心中十分掛念,就下令讓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總督科爾泰斯組建一支遠征隊,科爾泰斯任命他的表兄薩阿維德拉(Saavadra)為遠征隊司令。

1527年10月31日,薩阿維德拉率領120名士兵,分乘三艘戰艦,從墨西哥的薩瓜塔內霍港啟程。這支遠征隊攜帶科爾泰斯給宿霧島國王的一封信,信中說如有西班牙人被監禁在宿霧島,願以黃金贖回。此次遠征的目的是調查麥哲倫遠征隊是否還有倖存者,同時打聽洛阿薩遠征隊和卡博特遠征隊的下落,並設法選擇一個理想的島嶼作為殖民點,以便將香料運回墨西哥。但是,這支遠征船隊也很不走運,在夏威夷附近的海面上,一場颱風打沉了兩艘戰艦,僅剩旗艦繼續前進。翌年2月終於抵達岷答那峨島,救出了3位被島民囚禁的洛阿薩遠征隊的隊員。後來,島民對西班牙人發動進攻,遠征隊寡不敵眾,被迫撤退。他們試圖北上宿霧島,但強勁的東南風把船吹到了蒂多雷島,並在那裡與洛阿薩遠征隊的殘部會合。薩阿維德拉後來曾兩次試圖駕船返回墨西哥,但大風和海流又把他們帶回了蒂多雷島。1529年10月9日,心灰意冷的薩阿維德拉病逝。他的遠征隊向葡萄牙人投降,後來他們乘葡萄牙船回到了歐洲。

1529年4月22日,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了薩拉戈薩條約,葡萄牙人買下了摩鹿加群島。但是,西班牙並沒有放棄繼續拓殖菲律賓群島的打算。1542年初,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下令在墨西哥組成遠征隊,墨西哥總督的妹夫魯伊•洛佩斯•德•維拉洛博斯(Ruy Lopez de Villalobos)被委委任為遠征隊司令。同年11月1日,他率領400名士兵搭乘6艘戰艦從墨西哥的納維達德港出發,橫渡太平洋,於翌年2月2日抵達岷答那峨島海域,沿岸航行尋找適合登陸的地點,並把岷答那峨島名命為「塞薩雷阿•卡羅利」(Cesarea Caroli),以示對查理一世的崇敬。次月初,遠征隊在薩蘭加尼(Sarangani)島登陸,並以西班牙王儲菲利普(Philip)的名字,將這些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由於嚴重缺糧,遠征隊就使用武力劫掠村落,驅趕居民,先是搶糧食,接著就將村裡的金銀財物洗劫一空。西班牙人還組成多支分遣艦隊,到岷答那峨島沿岸各村莊搶糧食。在沙利帕達(Salipada),搶糧的小分隊被菲律賓人包圍,差一點逃不回來。由於搶糧的行動收穫不大,西班牙人被困在薩蘭加尼島上,以蜥蜴充饑。同年8月,遠征隊再次開赴岷答那峨島搶糧,並派出一支分遣隊北上,尋找一條能避開海流回墨西哥的航道,以便向墨西哥總督求援。分遣隊到了硫磺(Volcano)列島,遇颱風被迫返回,在菲律賓群島活動了9個月,由於當地島民的頑強抵抗,再加上糧食缺乏,使他們始終無法建立殖民點。此後,遠征隊轉到摩鹿加群島活動。1546年4月4日,維拉格博斯病逝在安沃島,遠征隊陷於崩潰,殘餘的隊員經印度回到西班牙。

1556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因病退位,王儲菲力普二世繼任國王。他比父親更熱衷於殖民開拓。1559年9月24日,菲力普二世要求墨西哥總督貝拉斯科組織一支遠征隊征服菲律賓。這次遠征的籌備工作歷時5年,耗資50萬比索,遠征隊士兵經過嚴格挑選,並進行了強化訓練。1564年11月21日,遠征隊的380名士兵搭乘4艘戰艦,在西班牙航海家米格爾•洛佩斯•德•勒加斯比(Miguel López de Legazpi)的率領下,從墨西哥的納維達德港啟程。次月1日夜晚,聖盧卡斯號戰艦開小差,逃回了墨西哥。翌年2月13日,遠征隊接近薩馬島,派出一支小分隊上岸搶糧,結果遭到島民的迎頭痛擊。遠征隊只好沿薩馬島東海岸南下,在萊特島補充了一些糧食和淡水。次月9日,遠征隊到達馬薩瓦島,改變以往武力搶劫的辦法,向當地酋長班考贈送了衣服,從而獲得充足的糧食。隨後,遠征隊試圖前往岷答那峨島,但逆風把他們的船吹到了保和島。同月16日,遠征隊登上保和島,結果遭到島民的襲擊。後來,他們了解到島民之所以對白人懷有敵意是因為葡萄牙人自1563年以來經常侵擾這些島嶼,誤以為他們也是葡萄牙人。勒加斯比便派出一名使者晉見當地酋長錫卡圖納,向他解釋西班牙人並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也一樣憎恨葡萄牙人,並且願意和島民結盟共同對付葡萄牙人。在島民態度有所轉變後,勒加斯比親自上岸,與錫卡圖納酋長飲血酒結盟。遠征隊得以在保和島上休整1個月,補充了糧食和淡水。

同年4月22日,遠征隊離開保和島。同月27日艦隊抵達宿霧島,這座島嶼有良好港灣和充足的糧食,北上可抵呂宋島,南下可達岷答那峨島,有利於進攻和退守,所以勒加斯比決定要在這裡建立第一個殖民點。勒加斯比先派使節上島會晤了當地酋長圖帕斯(Tupas),他是拉賈•胡馬旁的兒子,所以一口拒絕了西班牙人上岸的請求。勒加斯比就調集了遠征隊所有戰艦的艦砲,對村莊猛烈砲擊,炸燬了100多間房屋,西班牙士兵乘機攻上了海灘,佔領村莊,建立起菲律賓的第一個西班牙殖民點,並把它命名為「耶穌最神聖名稱之城」。遠征隊在殖民點周圍構築堡壘,並用剿撫相結合的手段迫使村民們返回家園。同年6月4日,圖帕斯酋長和勒加斯比簽訂和平條約,願意接受西班牙人殖民統治。

宿霧島殖民點建立後,遠征隊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返回墨西哥的航線,同月8日,勒加斯比把這一危險的任務交給老資格的航海家烏達內塔(Urdaneta)神甫,他曾是洛阿薩遠征隊的成員。次日,烏達內塔指揮車聖彼得羅號戰艦離開宿霧島,向北偏東方向航行,以利用海流和季節風回航,當船隻到達北緯37度至39度西北季候風地帶後,便循日本暖流航行,於同年10月8日終於回到墨西哥。這條回航線路的發現對他的拓殖菲律賓具有重要意義,它成為日後菲律賓和墨西哥間大帆船貿易的生命線。

1566年10月15日,第一艘從墨西哥來的支援船隻聖赫羅尼莫號抵達宿霧島。翌年8月20日,又有兩艘大帆船在勒加斯比的兩個孫子菲力浦和胡安的率領下,從墨西哥抵達。有了這些有力的支援,勒加斯比決定向周圍的島嶼擴展殖民勢力。1569年1月,勒加斯比在班乃島上建立第二個殖民點,許多島民紛紛皈依天主教,後來還參與對鄰近島嶼上穆斯林人的作戰。勒加斯比還派出許多分遣艦隊,先後征服了馬斯巴特島、蒂考島和布里亞斯島。同年8月14日,勒加斯比正式被委任為菲律賓總督。

1570年1月,勒加斯比的孫子胡安•德•薩爾塞多(Juan de Salcedo)率領一支小分隊,對民都洛島和盧邦島上的穆斯林發動大規模進攻,血洗了兩個穆斯林城堡。同年5月24日,西班牙人攻佔馬尼拉,當地的穆斯林酋長拉賈•蘇萊曼(Raja Suleiman)雖然頑強抵抗,最終還是被迫撤退。不久,西班牙人也返回班乃島。翌年4月24日,勒加斯比親自率領230名遠征隊員乘坐23艘快速帆船直奔馬尼拉。次月19日正式加以佔領,並在那裡構築工事和城堡。同年6月24日,勒加斯比建立了馬尼拉市政廳,並將這裡定為菲律賓殖民統治的中心,傳教士也使菲律賓人皈依了天主教,但被稱為「摩洛人」的岷答那峨和蘇祿的穆斯林並不屈服。1571年8月24日,勒加斯比病逝馬尼拉,繼任者吉多•德•拉韋薩里斯(Guido de Lavezaris)繼續征服和拓殖菲律賓群島,到了1573年止,西班牙人基本上已征服了呂宋島各地大大小小的部落。

1574年11月初,中國海盜林鳳遭閩粵兩省水陸主力的攻擊,率領2000名海盜和1500多名婦女,搭乘62艘帆船前往菲律賓,企圖在那裡建立永久性據點。同月29日夜,林鳳船隊駛抵馬尼拉港入口處的馬里韋萊斯。次日早上,他派700名海盜,在日本人莊公的指揮下,在馬尼拉南面的帕拉尼亞克登陸。上午10時抵達城南巴貢巴揚,殺死了西班牙軍隊總指揮戈第和他的妻子,並燒燬了他的家。有幾名西班牙士兵逃回城裡報告,城裡的西班牙人都認為他們是在開玩笑,後來看到戈第寓所的火光衝天才如夢初醒。拉韋薩里斯總督連忙調集城內僅有的50名守軍趕往出事地點,用密集的火槍射殺了80多名海盜,並把他們趕下海去。

為了加強戰備,拉韋薩里斯逮捕了當地的2名酋長,以防菲律賓人向林鳳提供糧食,並動員城內所有的人用木板、圓木、沙袋和大酒桶構築防禦工事,還在城外的巴石河灘上圍起一道道木柵欄。次月1日,當地的菲律賓人也起來造反,有1萬多人參加起義,一些來不及逃回城裡的傳教士都被殺死。這些菲律賓人把馬尼拉包圍起來,準備配合林鳳攻城。次日凌晨4時,林鳳率1000名海盜,兵分3路進攻馬尼拉,但始終無法攻克城堡,堡內的西班牙人憑藉4門火砲,居高臨下,一次次地擊退海盜的進攻。最後,林鳳只好扔下200具同伴的屍體,率餘部撤退北上,抵達阿格諾河口,在離河口4公里處建立據點,拉韋薩里斯並沒有馬上前往派軍圍剿,經過一番精心準備,調集了一支由250名西班牙人和2500名比薩揚人組成的遠征軍,在薩爾塞多的指揮下,於1575年3月23日分乘59艘戰艦離開馬尼拉。同月30日,遠征軍抵達阿格諾河口。林鳳的部下經過幾個月的平靜生活,早已失去了警覺性,甚至連哨兵也不設。當日上午10時左右,遠征軍先頭部隊攻克了海盜堡壘,殺死了100名海盜,並放火燒燬了林鳳所有的戰船。林鳳也重新調集兵力開始反撲,經過數天激戰,雙方形成拉鋸局面。西班牙人認為林鳳戰船已被燒燬,無法逃走,便放棄進攻,改用軍事包圍的辦法,用饑餓迫他投降。在長達4個月的圍困中,林鳳暗中秘密伐木製造了30多艘新船。同年8月4日夜間,他率領新船隊成功地突圍回國,但所造新船都是一些小船,不可能將餘部全都帶走,許多婦女、兒童和工匠被遺棄,他們為了避開西班牙人的搜捕,紛紛逃入呂宋島北部山區,與當地的伊戈羅特(Igorrote)人雜居通婚。

西班牙人征服了菲律賓中部和北部地區後,力圖將殖民範圍擴大到南部地區的岷答那峨島和蘇祿群島。當時,這些島嶼是伊斯蘭教廣泛傳播的地區,至少有10個以上的穆斯林部落居住在這裡,並形了馬京達瑙和蘇祿兩個穆斯林王國。此地的經濟比菲律賓中、北部地區發達,而且是香料、海產品和中國貨物的集散地之一。

1578年,菲律賓新總督法蘭西斯科•德•桑德(Francisco de Sande)對蘇祿群島進行破壞性的襲擊,並派羅德里格斯•菲格羅斯(Rodrigues Figueros)艦長率領一支小分隊前往攻打和樂島,它是蘇祿國首府,蘇祿蘇丹龐希朗(Pangniran)率領島民英勇抵抗。最後,西班牙人佔領了這個首府,大肆搶劫後燒燬了鎮上的大部分建築物,然後才撤回馬尼拉。島上的穆斯林發誓要對殖民者發動聖戰,從此揭開了菲律賓南部穆斯林與西班牙人之間長達3個世紀的戰爭。

西班牙的殖民政策是以搜括殖民地財富為目的,菲律賓社會中原有的酋長和貴族都被剝奪了土地所有權。對殖民菲律賓有功的西班牙軍人成為領主,領地內的菲律賓人除了繳納賦稅和農產品外,凡是16至60歲的男子每年必須無償服40天徭役,從事伐木、修建橋樑、教堂、砲台和造船等繁重勞動。有許多人因勞累過度而死。在邦板牙地區的一塊領地中,一年之內竟有3000名菲律賓人在勞役中死去。原來的酋長和貴族必須聽命於西班牙領主,他們負責向村民們推派勞役和徵收賦稅,如果無法完成任務,必須用他們的財產來抵償,沒有財產的就會被關入監獄。

100多年後,菲律賓改由西班牙國王委任的總督選派省長進行直接統治。總督擁有許多特權,但權勢不如大主教。西班牙傳教士掌握了菲律賓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大權,甚至還能干預總督和各級殖民官員的任免,同時他們通曉當地語言,人數也超過民政官員。他們還霸佔大片土地,掠奪人民財富,強迫人民繳納教會稅,強制菲人接受天主教,否則以異教徒罪名處死。

西班牙人還控制了菲律賓的對外貿易,規定貿易對象只能是中國和墨西哥,並且只有西班牙人才有權從事對外貿易。馬尼拉因為與阿卡普爾科(Acapulco)的商船貿易而取得商業上的優勢,中國絲綢和墨西哥銀的交易使西班牙人獲得暴利。

由於西班牙人的殘暴統治,使菲人陷入極度貧困中。在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的333年中,菲人曾先後發動過72次起義。最早的一次起義發生在1589年,當時呂宋島北部卡加延河谷地區的人民,因不滿沉重的捐稅,奮起反抗,殺死了西班牙收稅官。此後,抗暴運動遍及伊羅戈、保和、雷伊泰和布拉干等地區。

到了1593年,菲律賓的總督戈梅斯•佩雷斯•達斯馬里涅斯(Gomez Perez de Dasmarinas)率領遠征隊準備攻打摩鹿加群島,船隊行至八打雁沿海時,划槳的中國人嘩變,殺死了睡在艙裡的總督,遠征隊被迫返回馬尼拉。1596年,西班牙殖民當局組織一支由240名西班牙士兵和1500名菲律賓基督徒組成的遠征艦隊,委派菲格羅亞為司令,前往攻打岷答那峨島上的馬京達瑙蘇丹國,他臨行前對士兵許下諾言,一旦攻克,島上的1萬名穆斯林將分給他們作奴隸。這支遠征隊來勢洶洶,他們在岷答那峨河口登陸,徒步直撲馬京達瑙首府。當地的穆斯林在坦帕坎(Tampacan)附近的叢林和沼澤地中設下了伏擊圈,當西班牙人進入伏擊圈後,穆斯林士兵全面出擊,與入侵者展開貼身搏殺,一位英勇的酋長烏巴爾(Ubal)刺死了菲格羅亞,遠征隊殘部狼狽逃回馬尼拉。為了報復西班牙人的入侵,1599年7月,馬京達瑙蘇丹西隆岡(Sirungan)組織一支擁有3000名士兵和50艘快速帆船組成的討伐軍,對班乃島、宿霧島和內格羅斯島上的西班牙據點發動了一連串的襲擊,燒燬了教堂,並俘虜800多名信奉基督教的菲律賓人押回岷答那峨島。翌年,馬京達瑙蘇丹國又出動70艘快速帆船,以4000名的兵力襲擊比薩揚群島。在班乃島的伊洛伊洛附近,回教徒與西班牙守軍展開激戰,擊斃了伊洛伊洛省長胡安•加西亞•德•西埃拉(Juan Garcia de Sierra)。

1602年2月,西班牙殖民當局委派胡安•加利納托艦長為總指揮,率領一支遠征隊再次攻擊蘇祿蘇丹國首府霍洛島,圍城3月屢攻不克,反被回教徒趕下海去。1603年因旅菲華人勢力逐漸茁壯,西班牙人乃對華人採取威脅和謀殺手段,用以壓制華人的勢力,中國人雖遭幾次大屠殺,但仍迅速建立了商業上的優勢。同年和1606年,西班牙艦隊與荷蘭人爭奪蒂多雷等島嶼,曾兩次攻擊蘇祿群島,但都未能攻克。此後大約有20年時間相安無事,直到1627年西班牙人才再度進攻霍洛島,翌年和1630年又先後出兵,但最終不能打敗島上的穆斯林。

經過幾次失敗,西班牙總督胡安•塞雷索•薩拉芒卡接受了耶穌會傳教士的建議,決定避免和穆斯林軍隊正面衝突,在岷答那峨島無人防守的三寶顏建立軍事據點,伺機出擊。1635年4月6日,胡安•德•恰韋斯艦長帶領300名西班牙士兵和1000名菲籍基督徒在三寶顏登陸。同年6月23日修築了一個堅固的石堡,命名為皮拉爾堡,它是由耶穌會修道士、工程師梅爾喬•德•韋拉(Melchor de Vera)神甫設計的,防守堅固。西班牙人可利用這座堡壘控制菲律賓的貿易航道,截擊穆斯林船隊。

1636年12月,馬京達瑙蘇丹庫拉律特(Kudarat)的弟弟塔加爾(Tagal)帶領船隊偷襲了比薩揚群島,俘虜了許多基督徒。同月21日,穆斯林船隊返航途經三寶顏時,遭到西班牙艦隊的攔截,雙方在莫羅灣東部展開激戰,塔加爾陣亡,穆斯林船隊被殲,基督徒戰俘被解救。這次海戰的勝利,重新燃起西班牙人征服馬京達瑙蘇丹國的慾望。翌年2月2日,科庫埃拉(Corcuera)總督率領一支遠征隊離開馬尼拉來到三寶顏,當地3個連的西班牙守軍加入了他的遠征隊。次月13日,西班牙軍隊在岷答那峨島的大河河口登陸,圍攻有2000名穆斯林守軍的馬京達瑙蘇丹國首府萊米坦。庫達律特蘇丹親自指揮首府保衛戰,經過一天一夜血戰,穆斯林守軍損失慘重,被迫放棄首府,退守伊利漢山要塞。同月18日,西班牙軍隊對這個要塞發動猛攻,庫拉律特蘇丹一臂中彈受傷,但仍帶殘部殺出重圍。他的妻子懷抱一個嬰兒跳過了懸崖,奇蹟般地逃脫了。同年5月24日,科庫埃拉回到了馬尼拉,休息幾個月後,又開始著手準備征服蘇祿蘇丹王國。翌年1月4日,他帶領600名西班牙士兵和1000名菲籍士兵,分乘80艘戰艦,向霍洛島發動了非常猛烈的進攻,邦素(Bungsu)蘇丹率領4000多名穆斯林戰士英勇抵抗了3個月,直至同年4月17日,才被迫放棄首府,退入內地。

穆斯林雖然受到挫折,但並不屈服。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出兵深入拉瑙湖地區,企圖征服環湖分散的馬拉瑙族部落,許多部落的酋長打算求和,庫拉律特蘇丹趕到環湖地區,把他們組織起來,共同對抗入侵者。結果環湖一戰,打得西班牙人幾乎全軍覆沒。在此後的200年間,西班牙人幾乎不敢進入拉瑙湖環湖地區。但是,佔據霍洛的西班牙人依然十分強大,庫拉律特蘇丹只好派人向荷蘭人求援,荷蘭殖民者出於自身的利益,答應了蘇丹的要求,派艦隊前來助陣,使穆斯林得以在1646年重新奪回了霍洛島,將西班牙人趕回馬尼拉。

1649年,在薩馬島的巴拉帕爆發了由蘇木羅伊領導的大起義,反抗米薩米斯省的西班牙人徵調居民遠離家園到甲米地船塢建造大帆船。起義者殺死了巴拉帕鎮的耶穌會傳教士,焚燒了教堂。起義迅速擴大到亞眉、南甘馬等地,總督調動了大批軍隊前來鎮壓,並以重金懸賞蘇木羅伊的首級。起義軍在山區修建堡壘,據守了一年才被鎮壓下去。

1660年,邦板牙省的菲律賓人又起來反抗殖民者征派伐木造船的苦役,在酋長曼尼王古的領導下發動起義。同年12月,邦阿西楠省爆發了由馬朗領導的農民起義;伊羅戈省也爆發了由阿爾馬贊領導的農民起義。各路起義軍席捲了呂宋島北部。馬朗領導的起義軍處決了邦阿西楠省的西班牙省長,並自立為王,組織了政府,任命了各級官員。翌年,馬朗和他的部將被西班牙軍隊擊斃,起義再告失敗。

1662年,鄭成功收復了被荷蘭人佔據的台灣,並打算攻打菲律賓。西班牙人聽到風聲後大為震驚,只好放棄了孤軍守衛的三寶顏要塞,撤軍回守呂宋島,集中兵力防備鄭成功。1712年,西班牙王室頒布了不再分封領地的法令,並逐步廢除領地制度,建省一級殖民統治機構,各省設省督一名,由總督委任,掌有各省司法、行政、監督稅收等大權。省以下設鎮和鄉,鄉是最基層的殖民行政機構,鄉長可以由當地酋長擔任。

1719年4月1日,西班牙軍隊在三寶顏登陸,重修城堡。這項工程歷時兩年多,除了修復和加固石堡外,還增加了3個砲壘和石砌的護城牆,並屯以重兵,使這裡再度成為征服菲律賓南部穆斯林的前沿陣地。1719年,蘇祿蘇丹國出兵三寶顏,試圖趕走西班牙人,但始終無法攻克堅固的堡壘。1721至1723及1731年,西班牙軍隊曾經4次向霍洛島發動殘酷進攻,每次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最終卻無法在島上站穩腳根,更無法建立起殖民點。同時,蘇祿群島和岷答那峨島的穆斯林也常常組成聯軍,向比薩揚群島出擊,攻打西班牙據點,並俘虜大量基督徒。再加上這兩個穆斯林國家商業發達,與中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他們可以用豐富的商品,從盤踞在印尼群島上的荷蘭人手中換回大量新式的武器,所以西班牙人在戰鬥中也佔不到便宜。1737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只好和蘇祿蘇丹國簽訂停戰協議,規定西班牙人承認蘇祿蘇丹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同時又規定,締約雙方如有一方遭到外來敵對勢力攻擊時,另一方應立即予以支援,這一條款為日後西班牙人干涉蘇祿內政提供了藉口。

18世紀40年代,蘇祿蘇丹國內一些經商的大貴族,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對蘇丹的統治地位構成了很大威脅。新任蘇丹阿里木丁(Alimud Din)一世即位後,力圖加強中央集權,著手組建直屬於蘇丹指揮的海、陸軍,發行新貨幣,編纂新法典,削弱貴族的權力,結果遭到貴族們的反對。阿里木丁一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採取了親西班牙的政策。1742年,他為了對付堂兄薩卜都拉(Sabdula)的謀反,親自到三寶顏請求西班牙人出兵鎮壓叛亂。1744年,他又率部參加了西班牙軍隊對婆羅洲的征戰。1747年,他接受了西班牙國王的請求,允許耶穌會修道士到他的宮廷傳教,他本人也改信天主教。這些舉動激怒了穆斯林貴族和平民。他的兄弟班第蘭(Bantilan)起兵造反,阿里木丁一世只好帶著家屬和少數侍從逃到三寶顏,後來又被送到馬尼拉,受到西班牙總督胡安•德•阿雷切德拉的熱情款待。與此同時,班第蘭被穆斯林推選為蘇丹,他把島上的修道士全部趕走。

1751年,西班牙軍隊試圖在霍洛島登陸,遭到穆斯林的頑強抵抗,惱羞成怒的西班牙總督發布了滅絕穆斯林的命令,規定遠征軍可以焚燬所有的穆斯林村莊和船隻,凡被俘的年老或殘廢的穆斯林一律殺死,被俘的12歲以下、30歲以上的穆斯林男子和婦女全部作為奴隸,12歲以上、30歲以下的穆斯林戰俘交給殖民當局處理,西班牙士兵擄掠的財物全部歸私人所有。殖民當局的命令使蘇祿群島的戰鬥更加激烈,西班牙艦隊的砲火吞噬了一個又一個穆斯林村莊,西班牙士兵見人就殺,見物就搶。穆斯林人仍然頑強抵抗,使西班牙人損失慘重。同時,岷答那峨島上的穆斯林利用西班牙人後方空虛的機會,組織船隊北上,襲擊了比薩揚群島和呂宋島南部地區,使西班牙人顧此失彼,最終被迫撤軍回防。

1756年,英、法兩國為了爭奪海上霸權開始了長達7年的戰爭。1761年8月25日,西班牙和法國簽訂了「家庭盟約」,正式捲入7年戰爭。翌年7月2日,英國正式向西班牙宣戰,海軍少將科尼什(Cornish)被任命為英國入侵菲律賓遠征軍司令。次月1日,科尼什率領包括皇家陸軍第79團在內的6800多名官兵,分乘13艘戰艦開赴菲律賓。當時駐守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還終日沉醉在享樂中,他們不相信英軍會跨海遠征。同年9月22日,當英國艦隊出現在馬尼拉灣時,西班牙守軍還誤以為是中國商船隊。當他們明白真相後,頓時一片慌亂。次日,英軍在馬尼拉城南登陸,佔領了馬拉特教堂。同月24日,馬尼拉城基本上被英軍包圍。第二天,城內西班牙代總督羅霍大主教召開由政府首長、高級軍官和主教們參加的聯席會議,會上軍官主降,主教主戰,相持不下。10月3日,一支來自邦板牙的菲律賓部隊,對英軍營地發動突擊,殺死許多英國人,但很快被優勢的英軍援兵擊潰,有60名菲律賓戰俘被槍決。堅決主戰的大法官安達乘亂溜出馬尼拉,到各地重振殘部抵抗英軍。第二天英軍整天砲轟馬尼拉,第三天清晨英軍從炸塌的缺口中衝入城內,羅霍大主教眼見大勢已去,被迫在聖地亞哥教堂掛上白旗。同月6日他簽署投降文件,並賠償軍費400萬披索,英軍則保證西班牙人的生命安全,並釋放被俘的西班牙軍官。

馬尼拉失守後,在邦板牙的安達大法官否認馬尼拉投降文件的合法性,自行宣布代理總督,並在巴科洛爾(Bacolor)建立了抵抗中心。同年12月20日至25日,安達害怕巴科洛爾的華僑嚮應英軍的進攻,藉口華僑密謀造反,在6天時間內屠殺了6000多名華僑,這一年的聖誕節被稱作「血腥的聖誕」。英國人原以為佔領了馬尼拉就可以控制菲律賓,但安達大法官在呂宋島組織了許多游擊隊,不斷破壞英國的糧食供應線,不時發起騷擾性進攻,使英軍只能盤踞在馬尼拉和附近的郊區,無法將勢力擴張到菲律賓各地。

1762年底,英、法間的「七年戰爭」結束。翌年2月10日,英國和西班牙簽訂了巴黎和約。1764年4月上旬,英軍根據和約的規定撤出了馬尼拉,英、西之間的戰爭狀態宣告結束。英軍佔領馬尼拉為時雖短,但卻使菲律賓人看到西班牙殖民政府的虛弱,因此提高了爭取自由獨立的信心。1769年,一支穆斯林船隊大膽駛入馬尼拉灣,襲擊了位於馬尼拉砲台射程之內的馬拉特鎮,燒燬了房屋,抓走了20多名西班牙人。

19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的西班牙殖民地爆發獨立革命。1821年,墨西哥擺脫西班牙獨立,這使得菲律賓和墨西哥間的大帆船貿易陷於停頓狀態,嚴重影響了西班牙王室的財政收入。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在菲律賓實行經濟改革,讓菲律賓農民種植歐洲市場所需要的煙草、甘蔗、香蕉和可可等經濟作物,並實行煙草專賣。這使得菲律賓出現了專門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大種植園。1834年,馬尼拉港正式對外開放,英、美、法和丹麥等國的商人紛紛前來開設商行和貿易公司。翌年大量福建籍華人也移民菲律賓,並取得經濟上的優勢。

1843年,西班牙迫使岷答那峨島上的馬京達瑙蘇丹割讓三寶顏西部,翌年又要挾蘇丹放棄對大堡灣地區的主權。對蘇祿群島上的穆斯林,西班牙人採取了逐島推進的戰略。1845年,他們在巴西蘭島上建立了伊莎貝拉堡壘,作為控制蘇祿群島的據點。1848年2月16日,西班牙人首次使用汽船對巴蘭金吉島發起進攻。在這個面積不足1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穆斯林武裝憑藉兩個築有高牆的石堡頑強抵抗。久攻不下的西班牙人調來重砲,轟開石堡的高牆,衝入堡內。第一石堡的穆斯林先殺死自己的家屬,然後奮力死戰,直至100多名守軍全部戰死為止。接著,西班牙人用火攻的辦法,燒死了守衛第二石堡的340名穆斯林。隨後,西班牙軍隊在島上大肆搶劫,掠走了66門火砲和大批的絲綢及金銀珠寶,砍伐了8000多株椰子樹,並燒燬了島上的所有房屋。

1849年5月29日,英國人利用蘇祿蘇丹急於爭取外援對付西班牙人的心理,與他簽訂了一個條約,內容規定蘇祿受英國保護,非經英國同意,蘇祿蘇丹不得將領土割讓給別國;此事引起西班牙人的抗議。1850年12月20日,菲律賓總督烏爾維斯唐多決定先下手為強,親自率領一支由600名步兵和100名砲兵組成的軍隊,直撲蘇祿蘇丹國首府霍洛港,雙方激戰數日,西班牙軍隊未能突破穆斯林武裝的防線,只好先撤回三寶顏。翌年2月12日,4000名西班牙援軍抵達三寶顏。同年月27日,西班牙軍隊在艦砲掩護下登陸和樂港,分兵攻城,經過反覆搏鬥,城內主要的蘇丹堡失守,守堡300多名回教軍全部陣亡,西班牙軍隊也付出100多名的死傷代價。最後,菲律賓回教徒被迫棄城逃入山中。同年4月30日,蘇祿蘇丹賈馬盧勒•阿拉姆被迫和西班牙簽訂條約,承認西班牙的宗主權,懸掛西班牙國旗,並放棄與外國單獨締約的權利。西班牙軍隊在返航途中佔領了岷答那峨島一個河口,建立了據點,留下兵力駐守,為日後征服馬京達瑙蘇丹國奠定了基礎。

1855年後,西班牙人陸續開放了伊洛伊洛、蘇瓦爾、三寶顏、宿霧、勒加斯比和塔克洛班等6個港口,對外貿易額大幅度增長,大批外國商人湧到馬尼拉,開始在菲律賓投資經營甘蔗、煙草等農產品種植業和交通運輸業。1861年,馬京達瑙蘇丹在西班牙人強大的軍事進攻面前,也被迫承認西班牙的宗主權,西班牙人開始在岷答那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但是,西班牙人實際上管轄的範圍局限在有重兵扼守的地區,廣大的內陸地區,特別是岷答那峨湖周圍的馬拉瑙人,西班牙法律根本無法行使。

蘇祿蘇丹國臣服西班牙後,對外貿易依然非常繁榮,許多外國商人紛紛雲集此地做生意。1860年,西班牙宣布禁止外國商人和蘇祿直接通商,規定外國商船必須先到三寶顏港交付港口稅後,才能領證到霍洛港進行貿易。英、德兩國不承認西班牙獨佔蘇祿貿易的權利,德國還不顧西班牙人的封鎖,派船運軍火供給蘇祿蘇丹。1876年2月5日,馬爾坎波(Malcampo)總督帶領9000名士兵,在擁有2艘砲艦、10艘汽船和11艘運輸艦的艦隊掩護下,直撲霍洛港。同月22日,西班牙軍隊在霍洛港登陸,穆斯林武裝英勇抵抗,雙方激戰一週。同月29日,西班牙軍隊用火砲轟開了主堡,蘇祿蘇丹率殘部棄城退到附近的塔普爾(Tapul)堡壘。在此後的一個月裡,西班牙軍隊先後攻克了塔普爾、拉帕克(Lapak)、班昂(Parang)等重要堡壘。蘇祿蘇丹被迫退入內地的邁姆奔(Maymbung)。西班牙在蘇祿屯集重兵,準備長期戰爭。1878年7月,蘇祿蘇丹對戰勝西班牙喪失了信心,乃與西班牙簽訂和約,承認蘇祿是西班牙的保護國,內政自治,外交由西班牙支配。

1884年2月,蘇祿蘇丹巴達魯丁(Badarud Din)去世。西班牙人要求法定繼承人亞米魯爾•吉拉姆(Amirul Kiram)前往馬尼拉受封,以體現西班牙的宗主國地位,遭到拒絕。西班牙總督便將哈倫酋長召到馬尼拉,冊封為蘇丹,並於1886年底派兵護送他返回霍洛。翌年2月,3000多名穆斯林武裝圍攻霍洛,反對哈倫蘇丹。同年4月16日,西班牙軍隊對邁姆奔和塔普爾進行報復性襲擊,摧毀了這兩個要塞,有近400名穆斯林戰死。此後戰事斷斷續續,給西班牙人造成了很大麻煩。1894年,西班牙人不得不解除哈倫的蘇丹職務,亞米魯爾•吉拉姆終於重登蘇丹寶座,他表示願意繼續遵守1878年條約。奮起反抗外國侵略者19世紀下半葉,留學在歐美的一些菲律賓知識分子如何塞•黎剎(Jose Rizal)、馬塞洛•德爾•皮拉爾(Marcelo del Pilar)、格拉西亞諾•洛佩斯(Graciano Lopez)和安東尼奧•盧納(Atonio Luna)等人發起宣傳運動,要求對菲律賓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改革,主要內容是要使菲律賓成為西班牙的一個省,並在議會中擁有席位;菲律賓人和西班牙人在權利上平等;菲律賓人應有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等自由權利。1889年1月12日,菲律賓愛國者和西班牙的一些自由主義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組織了「西班牙菲律賓協會」,創辦了「團結報」,揭露西班牙在菲律賓的黑暗殖民統治,要求驅逐修道士,並在菲律賓實行民主改革。

這個運動傑出人物黎剎的政治小說「不許犯我」影響很廣,他於1892年6月回到馬尼拉,並於翌年7月3日創建了菲律賓聯盟,從事革命活動。加盟的除了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外,也有地主和資產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他們主張把菲律賓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各民族共同體,以促進工、商、農業的發展,通過合法途徑爭取有限度的民族權利,不主張用暴力。不久遭到殖民當局取締,黎剎於同月7日被捕流放到岷答那峨島西北部的達比丹。當晚聯盟成員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奧(Andres Bonifacio)在馬尼拉工人區秘密集會,創建了革命組織「卡蒂普南」(Katipunan),又稱「菲律賓兒女協會」,主張驅逐西班牙殖民者,菲律賓脫離西班牙獨立。

1894年4月,博尼法西奧在馬尼拉郊區山洞裡與主要幹部舉行秘密會議,通過募款籌械準備起義的決議。到了1896年初,已擁有10萬多名會員,在呂宋島中部、班乃島、民都洛島和岷答那峨島都設有支部,會員多係工農群眾。同年6月派人到達比坦會見黎剎,請他擔任起義總指揮,但黎剎認為時機未至而加以拒絕。同年8月19日因叛徒告密,許多重要文件被破獲,大肆搜捕革命會眾,博尼法西奧潛往郊外的巴林塔瓦山召集緊急會議,決定提前發動起義。同月30日起義軍在馬尼拉附近的聖胡安鎮打響了第一仗,革命火焰迅速蔓延到馬尼拉附近的各城鎮。次日,佔領甲米地鎮,起義軍聲勢大振,戰火擴大到整個呂宋島,甚至馬尼拉、岷答那峨島、布拉干、邦板牙、新怡詩夏、打拉、八打雁和內湖等省也成了這次起義的主要地區。西班牙軍中的菲籍士兵也紛紛倒戈,參加起義隊伍。西班牙殖民軍、修道士和官吏到處被襲擊。同年11月10日,阿奎諾領導的青年革命軍在甲米地附近的比納卡揚戰役中,一舉擊潰西班牙軍隊。

同年12月13日,波拉維夏總督調集了2000多名援軍,開始對起義者進行瘋狂的鎮壓,並在馬尼拉成立了軍事法庭,每天要舉行數十次的幡判,殺害了大批起義者。12月30日,曾經積極宣傳和平改革而又拒絕參加武裝起義的黎剎,也被軍事法庭以煽動暴亂和成立妨害治安團體等罪名判處死刑。殖民者的大規模屠殺,激起了菲律賓人民更強烈的憤怒,特別是黎剎的死使菲律賓人覺悟到只有脫離西班牙實行民主獨立,國家才有出路。黎剎死後不久,國內就出現了把黎剎奉為神靈的新宗教黎剎教,這種宗教把愛國主義和各種宗教教義中的復興理想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引導菲律賓人走向獨立的精神支柱。

1897年2月14日,波拉別夏總督調集了3.6萬名西班牙殖民軍,向起義中心的甲米地省大舉進攻,在同月17日的薩波特橋血戰中挫敗了起義軍。同月28日,阿奎納多5000名起義軍所據守的佩雷斯•達史馬里納斯(Perez Das-marinas),遭到西班牙軍的猛烈攻擊,雙方酣戰數日,起義軍退守薩利特蘭,3月7日被攻陷,西軍進迫起義軍大本營伊穆斯鎮並派使招降,聲稱放下武器既往不究。同月22日,起義軍高層領導人在特赫羅斯鎮集會,一致拒絕投降,並決定成立菲律賓共和國,阿奎納多在甲米地省地方勢力推舉下當選為總統,「卡蒂普南」創始人博尼法西奧只當選為內政部長,他一怒之下以會議主席身分宣布本次會議無效,帶領45名隨眾前往八打雁省另組新政府,阿奎納多於次日率新政府成員在聖克魯斯•德拉馬翁女修道院舉行就職儀式。

革命陣營的公開決裂使起義軍力量削弱,因此西軍攻克了伊穆斯鎮,並迅速佔領了諾維萊塔、巴科奧爾、卡維特、比納卡揚和聖克魯斯。同年10月6日,西班牙軍隊再克聖弗朗西斯科。同月28日,阿奎納多突然派兵包圍博尼法西奧住所,他因拒捕受傷,被以企圖推翻革命政府的罪名判處死刑,後改無期徒刑流放遠方,但後來在流放途中被秘密槍決。

博尼法西奧被害後,起義軍在西班牙援軍攻擊下不斷受挫。同年5月18日,新總督普里莫•德•里維拉將軍率領1.8萬名西班牙殖民軍,攻克了甲米地省起義軍的最後據點馬拉貢。阿奎納多率領起義軍殘部向八打雁轉移,並和那裡的起義軍領袖米蓋爾•馬爾瓦爾(Miguel Malvar)的部隊會合。然後北上,於同年8月初到達布拉干的破石洞,並在那裡設立革命總部。次月,起義風暴再席捲整個呂宋島,那些曾一度被西班牙軍隊佔領的地區又燃起戰火。里維拉總督感到要鎮壓起義軍已經越來越困難,乃於同年10至12月,多次派代表前往破石洞與起義軍商談停戰條件,答應放下武器的起義者將獲得大赦,傷亡的起義者家屬獲得90萬披索賠償金,阿奎納多和他的高級同僚可自動流亡香港,西班牙政府將提供一筆鉅款作為生活費。阿奎納多竟答應而簽下破石洞條約,並於同月27日率領40名親信前往香港。

阿奎納多雖然投降了,但菲律賓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鬥仍然沒有停止。許多地區的起義軍不承認破石洞條約。1898年2月,宿霧島發生了由列昂•吉拉特領導的農民起義。次月,班乃島的知識分子組織了「密謀者委員會」,展開武裝鬥爭。同年4月14日,馬卡布洛斯在打拉省召開大會,決定重整旗鼓,再次起義,並建立中呂宋革命執行委員會,頒布了泰加洛文憲法。

不久後,因為古巴獨立問題,西班牙和美國宣戰,美國亞洲艦隊駛進馬尼拉海面援助菲律賓起義軍,並因停在哈瓦那的敏恩號艦被當地西班牙殖民軍炸沉而準備進攻馬尼拉。美國亞洲艦隊司令杜威准將在香港力勸阿奎納多返菲律賓重新發動反西班牙戰爭,並稱美國將助菲律賓獨立。同年5月1日,美國艦隊在馬尼拉灣一舉擊敗西班牙艦隊,因缺乏陸戰隊支援,故無法立即佔領馬尼拉。

同月19日,阿奎納多和他的13名親信乘美艦返菲,很快組織了1.2萬名軍隊,並發表宣言,號召菲律賓人拿起武器驅逐西班牙人,戰火蔓延全境,起義軍包圍了馬尼拉。同年6月12日,阿奎納多在甲米地省加威特鎮發表獨立宣言,宣布成立菲律賓共和國,並於同月23日組成中央革命政府。

同月30日,第一批美軍在韋斯利•梅里特將軍率領下於甲米地登陸。同年7月,第2批和第3批美軍也先後到達。同年8月7日,美軍向馬尼拉的西班牙守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守軍在48小時內投降。同月13日美軍攻克馬尼拉,開始搶佔城池並布防,以阻菲律賓軍隊入城。午後有4000多名菲軍衝向美軍防線,梅里特將軍電告駐在巴科奧爾的阿奎納多,要求他下令菲軍不要強行進入城內,菲軍乃暫時後撤。雙方經過初步談判,結果是菲軍撤離馬尼拉郊區,非武裝菲人可以出入馬尼拉。次日,梅里特將軍以菲律賓軍事總督身分發表公告,宣布成立軍政府,任命一批美軍將領擔任馬尼拉憲兵司令、警察局長、財政局長和海關監督。

同年9月10日,菲律賓革命政府鑑於和美軍關係日趨緊張,決定將指揮部遷到布拉干省的馬洛洛斯鎮。同月15日,阿奎納多在馬洛洛斯的巴拉索艾恩教堂召開革命國會,選出136名議員,同月29日,國會任命以費利佩•卡爾隆德為首的憲法委員會,開始起草憲法。同年11月29日,國會通過了新憲法。到了同年12月10日,美國和西班牙簽訂了巴黎和約,條約規定西班牙將菲律賓轉讓給美國統治,美國則付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的轉讓費。

1899年1月4日,美國發表在菲律賓擁有主權的「開明同化宣言」,聲明要將統治權伸向整個菲律賓群島。次日,菲律賓政府發表聲明,強烈抗議美國對菲律賓的侵略。同月9日,美國開始和菲律賓革命政府進行談判。由於美國堅決不承認菲律賓共和國政府,使談判陷入僵局。同月21日,阿奎納多正式頒布憲法。並於同月23日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馬比尼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兼外交部長。同月29日,美菲談判破裂。雙方的軍事衝突已無法避免。

次月4日晚8時,美軍哨兵打死1名菲律賓士兵,這成為美菲戰爭的導火線。次日,菲律賓共和國正式向美國宣戰。同年2月22日,盧納將軍率領的菲律賓軍隊一度攻入馬尼拉,後因美軍以優勢的火力反擊,才被迫退出馬尼拉。次月,美軍大舉增兵,以兩個陸軍師和一個陸戰旅的兵力,分兵三路進攻菲律賓共和國臨時首都馬洛洛斯。同月31日,馬洛洛斯失陷。次月10日,美軍佔領了聖克魯斯。後來,美軍又連接佔領了聖托馬斯、聖費南多、聖伊西德羅和安加特等戰略重鎮。同年5月5日,美國政府授權以文官舒爾曼為首的「菲律賓委員會」,建議在菲律賓建立一個帶有自治性質的政府,由美國人擔任總督,總督有權任命內閣成員,菲律賓人也可以進入內閣。阿奎納多接受了這項建議,改組了以馬比尼為首的主戰派內閣,並暗殺了主戰派將領盧納將軍。他還派代表團前往馬尼拉和美軍談判,由於美軍堅持要菲律賓軍隊放下武器後才能進行和平談判,雙方的會談再次失敗。

會談期間,菲律賓軍隊在馬尼拉南部的拉斯比尼亞斯至蒙廷盧帕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它由一系列縱橫交錯的戰壕組成,共有3000多名士兵駐守。同月12日,美軍勞頓將軍指揮車兩個旅進攻這條防線,結果打了大敗戰,美軍陣亡898人。為了挽回面子,勞頓將軍重整軍隊,補充兵員,在砲艇掩護下,終於攻克了這道防線。同年10月,美軍佔領呂宋島大部分城鎮,抓獲了包括議會主席、內政部長和外交部長在內的許多菲律賓政府官員。次月12日,阿奎納多在巴亞姆邦召開會議,決定把全國分成若干個軍區,正規軍分散到各區進行游擊戰。游擊隊採用化整為零,打了就跑的戰術,給美軍製造很多麻煩。同年12月19日,勞頓師長帶領一支美軍騎兵隊在聖馬特奧附近的馬里基納河與赫羅尼莫領導的一支游擊隊狹路相逢,勞頓師長在混戰中被一名菲律賓神槍手擊斃。

1900年6月21日,新任軍政總督麥克阿瑟將軍頒布了大赦公告,所有參加過反美武裝鬥爭的菲律賓人,只要在90天內放下武器,簽訂一份自首書,就可以獲得大赦。美軍還釋放一些被俘的菲律賓政府官員。這一舉動使許多游擊隊員紛紛放下武器。翌年1月8日,阿奎納多派密使帶親筆信到呂宋島中南部,要求那裡的游擊隊增援他的根據地巴蘭南。但是,這位信使在新怡詩夏被美軍捕獲。同年3月14日,美軍在卡斯古蘭海灘登陸,捉到阿奎納多,並押返馬尼拉,在馬拉坎南宮受到麥克阿瑟款待,竟宣誓效忠美國,並於1901年4月19日發表宣言,規勸菲律賓人接受美國統治,停止流血鬥爭,結果馬尼拉周圍地區有1500多名游擊隊員放下武器,伊洛弋地區游擊隊領袖蒂尼奧宣布投降。到了同年8月,國內大部分地區菲軍將領也先後率部解除武裝,菲律賓共和國為之消失。阿奎納多從美國處獲得一筆豐厚的津貼後退隱,而美國也鞏固了往後45年對菲律賓的統治。

接受半自治統治

1901年7月4日,文官政府在馬尼拉舉行就職典禮,威廉•塔虎脫(William Taft)擔任民政總督。同年9月1日,美國總統麥金利根據塔虎脫的建議,任命3名菲律賓人為「菲律賓委員會」成員。翌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菲律賓法案」,菲律賓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權均由美國政府掌握。同時,美國資本大量介入菲律賓。1903年,美國在菲律賓擁有2000多家企業。1907年7月30日,菲律賓舉行第一次立法議會選舉,有10萬名菲律賓人參加了選舉,結果國民黨獲得59個席位,進步黨只獲得16個席位。國民黨人奧斯敏納(Osmena)當選為議長。同年,菲律賓議會選派兩名代表常駐美國國會,但他們只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

1913年,根據恩德伍德關稅法的規定,美國商品可以免稅輸入菲律賓,菲律賓的蔗糖、椰子、煙草和檀木等也可以免稅輸入美國。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瓊斯法案,又叫菲律賓自治法案。它給予菲律賓人較大的自治權。法案規定總督由美國人擔任,除教育部長外,政府各部的部長都由菲律賓人擔任。另外,立法權由菲律賓人控制。這個法令還宣稱一旦菲律賓能建立一個穩定的政府,就答應菲律賓獨立。

在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2.5萬多名菲律賓人參加美國陸軍赴歐洲大陸作戰,還有6000多人加入了美國海軍。戰爭期間,菲律賓人認購了大約4000萬披索的自由公債。1919年2月23日,菲律賓議會派出以參議院議長奎松為首的代表團出訪美國。美國總統威爾遜對戰爭期間菲律賓人民的合作表示感謝,並支持菲律賓的獨立。翌年12月2日,威爾遜總統建議美國國會准許菲律賓獨立,但當時國會被共和黨控制,共和黨人不贊成菲律賓獨立。1923至1927年,菲律賓議會先後6次派獨立使團出訪美國,要求美國國會通過菲律賓獨立的議案,但都遭到否決。

1930年,一向支持菲律賓獨立的民主黨在美國國會選舉中獲勝,這個消息使許多菲律賓人欣喜若狂。1932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黑爾•霍斯•卡延法案」(Hare-Hawes-Cutting Act),規定了菲律賓的獨立日期,但被菲律賓議員拒絕了,因為它限制了菲律賓對美國的商業貿易和對美國的移民。1934年初,美國國會又通過了「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案」(Tydings-McDuffie Act),羅斯福總統予以批准,承認菲律賓自治政府,並於10年後完全獨立,在正式獨立前,美國仍保有對菲律賓國防和外交的管轄權。

1935年2月8日,菲律賓國會正式制定了憲法。同年11月15日舉行總統選舉,早已退出政壇的投機政客阿奎納多也參加了總統競選,結果遭到慘敗,只好重新退隱,國民黨人馬努埃爾•奎松(Manuel Quezon)和塞西奧•奧斯梅納(Sergio Osmen-a)當選正副總統。1937年4月30日婦女獲得選舉權,使菲律賓成為亞洲國家中婦女最早享有選舉權的國家。1940年6月14日起,總統任期由6年改為4年,可以連選連任一次。1941年11月11日,菲律賓再度舉行總統選舉,奎松和奧斯梅納再次當選連任。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日軍飛機多次飛來偵察,大批日本艦艇也在附近海面集結。同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10小時後日本空軍也轟炸了菲律賓,太平洋戰爭宣告爆發,美空軍所有駐菲飛機幾乎全被炸燬,從而失去制空權。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了馬尼拉,利用阿奎納多等菲律賓政客出組行政委員會,與日軍當局合作。同月23日,菲律賓傀儡政府在馬尼拉組成,由原馬尼拉市長何爾蓋•瓦爾加斯(Jorge Vargas)擔任行政委員會主席。

馬尼拉失陷後,美菲聯合部隊對侵菲日軍展開反擊,各地菲律賓人民也組織游擊隊、抗日統一戰線和抗日軍隊,打擊日軍行動從未停止。困守在巴丹半島的1.5萬名美軍和6.7萬名菲律賓軍,憑藉有利地勢頑強抵抗日軍進攻。日軍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後,傷亡慘重,加上有1萬多名日軍因水土不服而患了瘧疾,因此同年2月8日被迫暫停進攻。此時,巴丹半島的美菲聯軍也因糧食和藥品缺乏,許多士兵以甘蔗和野果充飢,故無力反攻,雙方處於對峙狀態。同月20日,奎松總統和家屬乘潛水艇離開科雷希多島,再由澳大利亞乘輪船前往美國組織流亡政府。同年3月11日,麥克阿瑟將軍將指揮權交給溫賴特(Wainright)中將後,也乘魚雷艇離開科雷希多島前往澳洲。同年4月3日,進攻巴丹的日軍得到兩個步兵師和一個砲兵團的增援,遂向巴丹半島發動總攻。同月5日,日軍突破了巴丹最後一道防線,直逼馬里韋萊斯美菲聯軍司令部。同月9日,指揮巴丹守軍的愛德華•金克少將被迫投降,包括16名將軍在內的17.5萬名美軍和菲律賓軍官兵,被日軍押送60公里外的聖費南多,這些疲勞不堪的戰俘,在炎熱、飢餓和疾病的煎熬下,死於途中的菲律賓戰俘約有1萬名,美國戰俘約有1200人,故有「死之行軍」之稱。

同年5月5日,日軍在強大砲火的支援下強行渡海登上了科雷希多島。次日,溫賴特少將被迫帶領1.5萬名守軍投降。同月7日溫賴特少將通過廣播下令菲律賓群島所有美軍投降。但是,駐守在岷答那峨島的3.6萬名美菲聯軍,只有7000人投降,其餘的帶著武器撤退到山裡打游擊。

日軍佔領菲律賓後實行恐怖的法西斯軍事獨裁統治,馬尼拉的大街小巷都貼滿了日軍司令部的警告,揚言要以槍斃10名菲律賓人的辦法來對付每一件企圖傷害日軍的行動。在日軍佔領的頭幾個月內,有數百名菲律賓人因反日而被處死,中國駐菲律賓領事楊光注等8名領事館外交官也被日軍殺害。為了博得菲律賓的民心,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於1943年5月訪問馬尼拉時允諾,盡快給予菲律賓獨立。同年9月24日,在日軍的安排下成立了「獨立的菲律賓共和國」,由何塞•勞瑞爾(José Laurel)當選為總統。10月14日,馬尼拉到處張貼日軍海報,寫著「亞洲人的亞洲」、「菲律賓人的菲律賓」等宣傳口號,日本宣布撤銷對菲軍事管制,並與菲簽訂了「日菲同盟條約」,規定獨立後的菲律賓在政治上要接受日本指導,軍事上要為日軍提供一切便利,經濟上要為日本生產戰時物資。因此許多種植椰子、甘蔗和菸葉的農場,被迫改種棉花和蕉麻,糧食產量急降,米價飛漲,日軍還濫發軍用券,造成菲律賓嚴重的通貨膨脹,在短短的3年內,生活指數上漲了650倍,造成大批工人失業,數以萬計的菲人被徵入勞工營,從事軍事工程建築。

日本的血腥統治,遭到菲律賓人民的強烈反抗,廣大的農村地區抗日烽火連綿,參加游擊戰的菲律賓人數達到27萬。在呂宋島中部、岷答那峨島、班乃島、內格羅斯島和宿霧島,游擊隊到處伏擊日軍,破壞交通線,搶收穀子,還設法蒐集關於日軍防禦工事、戰爭計劃和守軍人數等軍事情報,用無線電拍發給在澳洲的美軍司令部。當時多數游擊隊是親美的,但在中呂宋一帶的游擊隊,多數是共產黨人領導的「虎克」(Hukbalahap)。 1944年6月19日,日本海軍上將小澤治三郎率領聯合艦隊在菲律賓海與美國海軍上將斯普魯恩斯指揮的第五艦隊進行大海戰,在三天大戰中,美軍損失130架戰鬥轟炸機,日本卻損失了400多架飛機和3艘航空母艦。同年9月22日,美海軍第三艦隊的機群轟炸了馬尼拉軍用機場,摧燬400多架日機,使日本失去菲律賓的制空權。10月20日,麥克阿瑟將軍率領17.4萬多名美軍,在美海軍第七艦隊的護送下登陸雷伊泰島,他和菲總統奧斯梅納在紅色沙灘踏水上岸,宣告:「菲律賓人民,我們回來了」。

日本大本營已做好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菲律賓的計劃,派聲威顯赫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前來應戰,當獲悉美軍在雷尹泰灣登陸後,下令聯合艦隊出擊。粟田中將率5艘戰鬥艦、10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從汶萊灣出發,穿過呂宋島南面錫布延海,進入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海峽,向南駛入雷伊泰灣。西村中將率2艘戰鬥艦、1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出蘇祿海,過蘇里高海峽,自南面航向雷伊泰灣。志摩中將率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協同西村艦隊作戰,以便對雷伊泰灣內的美海軍第三艦隊形成南北夾擊。小洋中將率4艘航空母艦、兩艘戰鬥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從日本內海南下,引誘美海軍第三艦隊駛出雷伊泰灣,以便粟田和西村艦隊順利進入攻擊地點。

10月23日,粟田艦隊進發途中在巴拉望島以西遭美軍潛艇伏擊,旗艦愛宕號和摩耶號2艘重巡洋艦被擊沉,但粟田艦隊仍按原計劃行駛。翌日,粟田艦隊在錫布延海與美國第三艦隊相遇,雙方海戰和空戰同時進行,美軍逐漸在空戰中佔了上風,使日艦遭到猛烈轟炸,損失慘重,日本超級戰鬥艦武藏號被美軍艦載轟炸機炸沉,粟田艦隊被迫後撤。同日深夜,西村艦隊以單縱隊形駛過蘇里高海峽時,遭到美海軍第七艦隊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僅存一艘受傷的重巡洋艦,尾隨其後的志摩艦隊只好掉頭逃向岷答那峨海。此時,從日本內海出發的小澤艦隊已到達呂宋島東北面的恩加尼奧(Engan-o)角海域,美海軍第三艦隊離開雷尹泰灣北上迎戰。已經返航的粟田艦隊又重新向東航行,乘虛通過錫布延和聖貝納迪諾海峽。同月25日清晨7時,粟田艦隊向美海軍第七艦隊發動攻擊,激戰兩小時後日艦開始佔上風,擊沉了美軍3艘驅逐艦和2艘護衛艦,第七艦隊只好一面拼死抵抗,一面急電向北上的第三艦隊求援。此時第三艦隊正和小澤艦隊交戰,美國海軍攻擊機炸沉了日軍4艘航空母艦和1艘驅逐艦,在接到求援急電後,急忙返航馳援。但此時粟田艦隊已經掌握主動,眼看就要衝進雷伊泰灣。但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卻失去信心,誤把美軍的護衛艦當作航空母艦;鑑於西村艦隊已全軍覆沒,自己如再孤軍深入,會遭到美海軍戰鬥機的集中攻擊,故下令停止進攻,撤出戰鬥,就這樣結束了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在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海戰中,美日雙方酣戰4天,雙方參戰艦艇多達282艘,飛機數百架。日本海軍共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3艘戰鬥艦、10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而美國海軍只損失6艘軍艦。從此,日本海軍再也無法組成一支完整的艦隊參戰。

雷伊泰灣海戰結束後,美國陸軍遭到雷伊泰島上8萬名日本守軍的頑強抵抗,直至同年12月26日,麥克阿瑟將軍才攻克了這個島嶼。在這場長達3個月的戰役中,日本第16師全軍覆沒,除798人被俘外,全部戰死。美軍也陣亡了3300多人。同月,美軍佔領了民都洛島,並在島上修築機場,以便使美國第五航空大隊能夠對付呂宋島上的日本空軍。翌年1月3日,金凱德上將和奧爾登多夫上將共同率領一支由164艘艦艇組成的艦隊,從雷伊泰灣出發,於同月9日駛抵林加延灣。翌日清晨,克魯格將軍指揮美軍第6集團軍強行登陸,並向呂宋平原挺進。同月29日,又有3萬名美軍在蘇比克灣的聖安東尼奧登陸,有效阻止了撤到三描禮士山脈的3萬日軍向巴丹半島逃竄。兩天後美軍第11空降師在納蘇格布空降成功。2月3日,美軍開始進攻馬尼拉。此時,山下奉文早已帶領17萬日軍主力撤至北呂宋山區,城內由岩淵海軍少將率數萬名海軍陸戰隊員死守,與美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同年2月3日,岩淵戰敗自殺,美軍終於完全收復了馬尼拉。在這個月的戰鬥中日軍不斷焚燬建築屠殺平民,就連醫院裡的病人和出世不到一週的嬰兒也慘遭殺害。據統計當時有12.5萬多名平民被殺,城內的四分之三建築被毀。

在北呂宋和岷答那峨島的山區,山下奉文大將指揮日軍主力負隅頑抗,美軍經過艱苦戰鬥才迫使日軍放棄碧瑤市及周圍山區,並將日軍壓縮到普洛山以東的狹長地帶。同年8月6日,美國向廣島投下原子彈。同月9日,蘇聯百萬紅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總攻擊。同月17日,日本政府正式接受無條件投降。同月21日,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第14集團軍奉命停戰。次月3日,山下奉文大將在碧瑤市正式向美軍西太平洋部隊副司令兼參謀長利威少將投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菲律賓是東南亞各國中被戰爭破壞得最厲害的國家,共有118.19萬多名菲律賓人在戰爭中喪生,財產損失高達80.7億多美元。

終獲獨立自主

1945年3月3日美軍光復馬尼拉,麥克阿瑟將軍恢復菲律賓的自治政府,這時奎松已逝世,由副總統奧斯梅納出任總統,麥克阿瑟則扶持曾與日本人合作、又與美軍諜報機構有聯繫的羅哈斯為參議院議長。阿奎納多則被捕,以勾結日本人罪名被囚禁數月,後由總統特赦獲釋。同年7月在美軍協助下,菲律賓自治政府完全接管了國內統治權。同年10月24日,菲律賓加入聯合國為創始會員國。同年11月10日是「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案」中所規定菲律賓結束自治的最後限期,美國總統杜魯門表示要遵守承認菲律賓獨立的諾言。同年12月,美國國會宣布菲律賓將於1946年舉行獨立前的總統大選。同年4月23日,自由黨候選人曼努埃爾•羅哈斯以54%微弱多數選票,當選為菲律賓自治政府的最後一任總統,季里諾為副總統。 同年7月4日的美國獨立紀念日,在禮砲齊鳴的歡呼聲中,30萬菲律賓人齊集在馬尼拉魯尼塔公園舉行隆重的獨立慶典,美國政府代表和首任駐菲大使麥克納特(Mcnutt)、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團長泰丁斯參議員,以及27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節與代表出席了這次慶典活動。上午9時15分,麥克納特大使宣讀了菲律賓獨立宣言書,隨後在星條旗歌聲中緩緩降下美國國旗。羅哈斯總統緊接著升起了菲律賓國旗,在場的菲律賓人高興得亂成一團,眼裡含著淚珠歡呼起來。隨後,羅哈斯和季里諾宣誓就任菲律賓共和國首任正、副總統。羅哈斯總統宣告:「我們的獨立是我們引為自豪的東西,是我們的光榮,我們要用生命來保衛自己的國家。」隨後,在讚美歌聲中,宿霧大主教雷埃斯(Reyes)做閉會祈禱,一個五光十色的民眾大遊行結束了這次歷史性的盛會。 羅哈斯(Nanuel Roxas)出任菲律賓總統後接受美國苛刻的要求,讓美國的「貝爾法案」延長與菲律賓的自由貿易8年,並給美國人和菲律賓人平等的開發菲國資源的權利,對本國企業橫加限制,使美國商人得到特殊利益。為了爭取美援,他租借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ir Force Bsae)和蘇比克灣海軍基地等23個軍事基地給美國使用,租借期限為99年,但這些軍事基地的租借協定,卻成為後來美菲關係摩擦的主要原因。他還濫用地方軍警權力,結果召致農民的普遍不滿,而使虎克黨和新人民軍勢力興起。 1948年4月15日,羅哈斯總統在克拉克空軍基地向美國空軍官兵發表演說時,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由副總統季里諾(Elpidio Quirino)繼任總統。他就任後鎮壓持不同立場的政見者,進行欺騙性選舉,偽造選民名冊,以舞弊手段於1944年當選為總統。同年9月1日,美國顧問團推薦拉蒙•麥格塞塞(Ramon Magsaysay)出任國防部長,他進行了近代史上最成功的反游擊戰,使虎克黨游擊隊不再為患,但他的激進政策招來許多政敵,最後被迫辭職。

1951年8月10日,菲律賓與美國簽訂互助防衛條約。1953年大選,麥克塞塞當選為第三任總統,上台後提出一系統經濟改革措施,並以廉潔著稱,堅決反對共產主義,在外交上親美,並使菲律賓於1954年9月8日加入東南亞公約組織,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1957年麥克塞塞因空難逝世,由副總統卡洛斯•賈西亞(Carlos Carcia)繼任總統。

同年11月11日,賈西亞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佔領菲律賓期間,曾積極參加抵抗運動。他還是一位活龍活現的詩人和優秀的棋手,他鼓勵巴亞尼安民間舞蹈團到世界各國演出,藉以促進菲律賓文化的復興;還積極幫助本國學者到國外圖書館進行學術研究,並舉辦一年一度的共和國文化遺產獎,以獎勵有成就的菲律賓作家、畫家、雕刻家、音樂家和科學家。在外交上極端親美,與亞洲非共國家保持密切關係。在經濟上採取「菲律賓人第一」的政策,來幫助本國商人打破外國人對菲律賓商業的控制。1960年8月,他批准了米麥業菲化法案,規定非菲律賓公民不得經營米麥業。這一法案使1100多家華僑商人停止經營米麥業。由於華僑資本的大量撤出米麥業,菲律賓商人雖有政府給予低息貸款,卻無力迅速接替,造成運作失靈,米價飛漲,民眾叫苦連天,人心浮動,對政府失去信心,從而導致他在翌年舉行的大選中被趕下台。

1961年12月30日大選,迪奧斯達多•馬加柏皋(Diosdado Macapagal)當選為第五任總統。他是位口才雄辯的演說家,曾獲得過兩個博士學位,在競選時向全體選民許諾,他本人將以身作則,保證革除政府貪污腐化風氣,實行土地改革,不排斥華僑,爭取糧食自給,解決失業問題,恢復自由企業制度,取消外匯管制,如果執政後食言,任何國民得而誅之。所以,他一上台就開展反腐敗鬥爭,首先拍賣了馬拉坎南宮中價值2500萬美元的總統睡床和總統專用的「拉布拉布」號豪華遊艇,接著要求全體內閣成員呈交個人私產報告書。翌年1月,迅速組成土地改革委員會負責草擬土改法案。同月宣布取消外匯管制,停止進口配額制,開放披索對美元的匯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5500萬美元作為穩定匯率的基金。同時,他還規定了吸引外資政策。1963年8月8日,土地改革法正式獲得國會批准,租佃制度被廢除,地主超過75公頃以上的土地將被政府徵用,分配給無地農民耕種。他還下令將原來7月4日的菲律賓獨立日改在6月12日,以紀念1898年阿奎納多將軍在卡威特宣布菲律賓獨立。

1965年11月菲律賓大選,馬可仕(Ferdinand E. Marcos)當選總統,他主張與美國就主要條約進行修改談判,並與共黨國家進行貿易。1966年將美國軍事基地租借期減短為25年,並於同年6月14日參加亞太理事會。1967年8月5日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由於馬可仕發展國內基層建設迭有成效,乃於1969年競選連任破例獲得成功。

根據憲法規定,任何人不得連任總統職務逾8年,馬可仕竟貪戀總統職務而企圖違憲,於1972年9月21日他連任已快7年時,藉口有人謀刺國防部長,乃頒布戒嚴法,鎮壓反對黨,逮捕反對黨人、新聞從業人員、學生及其他異議分子共數千人,包括當時他的頭號政敵前參議員艾奎諾(Benigno S. Aquino)在內,並給外國投資者以特權。同年11月29日,馬可仕公布新憲法,並於1973年1月16日經全民複決生效,他自任總統兼總理。同年7月27日,馬可仕又舉行全民複決,使他不需通過選舉而可無限期霸佔總統職務。從此民心思變,政治腐敗,貪污不斷,政府各貪官在瑞士開設秘密存款戶頭,收取工程國防各種賄款,招致南方爆發了摩洛民族解放陣線領導的分離主義者的叛亂。實施戒嚴法後,工人實際收入下降,從土地改革中得到利益的農民為數不多。

1975年6月9日菲律賓與中國建交,台灣於次月28日在菲設「太平洋經濟文化中心駐馬尼拉辦事處」,菲律賓則於1976年3月16日在台北設立「亞洲交易中心」。

1977年艾奎諾因被指控從事顛覆活動被判死刑,但在國內外的壓力下,馬可仕才下令重新審理艾奎諾案。1978年4月,馬可仕又連任總統,並於同年6月12日設立臨時國會,自兼總理,恣意作為。1979年,馬可仕又將美國軍事基地租借條件改為每5年檢討一次,並將基地管轄權收歸菲律賓政府。1980年,馬可仕在自認為已經掌握了國內穩固的統治權後,准許假釋艾奎諾隻身去美國作心臟手術,使其流亡美國。1981年1月17日馬可仕宣布解嚴,結束軍事管制,同年6月16日在反對黨杯葛下再度當選任期6年的總統。

1983年在美國的艾奎諾乘馬可仕病重,不理菲律賓第一夫人伊美黛(Imelda Marcos)的警告,為了能在翌年5月國會選舉前把反對黨聯合起來,毅然返國,但在8月21日抵達馬尼拉國際機場時被刺身亡,刺客也當場被軍隊擊斃,官方在死無對證的情形下宣稱係共黨分子所為,但卻不為群眾所好受,於是爆發了激烈的反政府運動。這一事件成為菲律賓政壇的轉捩點,使馬可仕的長期獨裁統治發生動搖。同年9月21日,數十萬群眾在馬尼拉市中心廣場上舉行聲勢浩大的反馬可仕集會,以紀念艾奎諾逝世一個月。自此菲律賓陷於政治大風暴中,馬可仕在兩年間一直無法改善國內經濟的崩潰、外資裹足不前、生民日益凋敝、叛亂事件不斷等情況,其政權之正當性也日漸受到質疑。甚至在過去一直支持歷屆總統的美國,也轉而支持反對黨。在這種內外交迫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他不得不於1985年11月3日宣布提早一年舉行總統選舉,企圖以選戰獲勝來證明其政治權力的穩固。

1986年2月7日的總統選舉中,反對黨推出艾奎諾遺孀柯拉蓉(Corazon Aquino)為總統候選人,因獲天主教教士及民眾的支持而聲勢浩大。選舉結果,馬可仕和柯拉蓉均宣告獲勝。同月15日,馬可仕得到選舉委員會的支持由國會宣告其當選。但民眾認為馬可仕在大選中作弊,因此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抗議馬可仕「當選」的浪潮。同月22日,國防部長安利爾(Juan Enrile)及副參謀總長羅慕斯(Fidel Ramos)也進行兵諫,不再對馬可仕支持。同月25日,馬可仕強行宣誓就任總統,可是幾小時後就逃離馬尼拉,群眾衝進總統府。次日,馬可仕自美國駐菲海軍基地乘美國飛機逃亡夏威夷避難,結束了他在菲律賓的20年統治。

柯拉蓉在馬可仕逃離馬尼拉後即出任總統,接掌政權,並得到美國的支持,隨即敉平了馬可仕支持者的動亂,以及同年11月間由國防部長安利爾所發動的政變。此後,她致力於國內的和解,實行自由經濟制度,但因政府內部權力分配不均,致引起不少矛盾,故在她任職期間,曾受到6次政變的挑戰。

1987年2月2日,菲律賓全民投票批准了新的憲法,准許她繼續擔任總統職務至1992年6月30日止,但不得連任。在同年5月11日的國會選舉中,親柯拉蓉的候選人獲得大多數席次,使她的地位更加穩固。但菲律賓回教徒的不斷要求更多的自治權,以及叛亂勢力的繼續增長,蔚為政治上的最大隱憂。同年8月28日,以霍納桑上校為首的軍人發動兵變,要求柯拉蓉辭職,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叛軍攻打總統府、國防部和電視台,忠於政府的部隊迅速反擊,經過30個小時的激戰,才平息叛亂。

1988年10月,馬可仕被美國聯邦檢察官以侵吞菲律賓國家財產罪名起訴,次年在夏威夷病逝,柯拉蓉總統發表聲明,對馬可仕去世表示哀悼,但禁止將其遺體運回菲律賓,引起了忠於馬可仕分子的強烈不滿。同年12月1日清晨,以霍納桑為首的「菲律賓軍隊改革運動」少壯派軍官,以及數千名海軍陸戰隊和突擊隊士兵,在坦克的掩護下發動兵變,在馬尼拉佔領了陸軍軍營、空軍基地、電視台及國際機場,並動用軍機連續轟炸總統府和武裝部隊總司令部,局勢非常危急,柯拉蓉總統乃請求美國協助平亂,美駐菲空軍出動了3架F-4C幽靈式超音速戰鬥機提供空中支援,自外省來的援軍也全力反攻,次第收復重要據點。同月6日,柯拉蓉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次日,首都叛軍在「主動撤回兵營」的名義下向政府軍投降,歷經9天的兵變終告落幕,但已付出10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傷的代價,這是柯拉蓉總統任期內的第6次政變,也是最嚴重的一次。

1989年12月20日,我駐菲律賓「太平洋經濟文化中心駐馬尼拉辦事處」,易名為「駐菲律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菲律賓在台北的「亞洲交易中心」也易名為「菲律賓經濟文化辦事處」。

1991年6月9日,位於呂宋島西南、海拔1436公尺的皮納圖博火山,在沉寂了600多年後突然猛烈爆發,成為20世紀規模最大的一次,其威力超過1980年美國聖海倫斯火山大爆發,四處飛揚的火山灰甚至落到東南亞和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造成343人罹難,317人受傷,39人失蹤,20萬人逃離家園,對環境也造成了災難性的危害,不但空氣污染、農田被掩埋、河道淤塞、森林毀壞,還使外國投資裹足不前,國家年度赤字又增加了68億多美元,使菲律賓的經濟跌落谷底。同年7月7日,菲律賓與我國簽訂了中菲海道通行協定暨濃漁業合作備忘錄;同時美國將克拉克空軍基地交還給菲律賓。

1992年1月2日,菲律賓又與我國簽訂關務合作備忘錄。同年2月28日,菲律賓再與我國簽訂中菲投資保證協定;美國將設在菲律賓最後的一個軍事基地蘇比克海軍基地交還給菲律賓。同年6月30日,由羅慕斯(Fidel V. Ramos)出任新總統。

1996年7月,菲律賓在馬尼拉與我國舉行第五屆部長級中菲經濟合作會議。同年10月28日,菲律賓又與我國簽訂中菲交換航權協定。同年11月,菲律賓主辦APEC各項會議及第四屆非正式領袖會議。

1997年3月13日,中菲簽署科技合作協定,進一步加強雙方科技發展關係。同年5月,菲律賓參加在台北舉行的第六屆部長級中菲經濟合作會議。

1998年6月30日,由艾斯特拉達(Joseph E. Estrada)當選為菲律賓第13任總統。他出身貧寒,年輕時從影後,一直扮演劫富濟貧的角色,廣受平民大眾的愛戴;但少年時好勇狠鬥,曾被學校開除,因此只有高中學歷,使許多知識分子看不起他。由於長期的影藝界生活,使得他習慣於醇酒、美人、賭博,當選總統後故態不改,經常在馬拉坎南宮內通宵狂歡,並公開承認有許多情婦和私生子,人民因此憎惡他,馬尼拉樞機主教也對他批評不遺餘力,副總統艾若育(Mag´apagá Gloria Arroyo)也和他劃清界線,前總統柯拉蓉和羅慕斯也反對他。2000年10月5日,參議院反對黨領袖古因戈納指控艾斯特拉達收受鉅額賭博業主的賄賂。2001年1月19日,反對他的示威群眾聚集在馬尼拉的艾沙聖母瑪莉亞聖壇廣場上,連國防部長麥卡度和參謀總長雷伊斯也公開宣布不再支持他。次日上午11時左右,數萬名示威群眾兵分三路向馬拉坎南宮進發,將少數艾斯特拉達的支持者衝散,並有數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十幾分鐘後,副總統艾若育在大法官的監誓下,宣誓就任菲律賓第14任總統。當日下午2時30分,艾斯特拉達偕同妻子,在隨從的簇擁下,搭乘總統平底船離開總統府的馬拉坎南宮,匆匆結束了他28個月的總統生涯。但因侵吞國家財產而於同年4月26日被捕下獄。2003年8月,艾若育丈夫被在野黨指控涉嫌貪污。

自1991年起,在菲律賓南部少數民族地區成立一個叫做阿布沙耶夫(意為「持劍者」)的反政府武裝組織,這個回教激進分子游擊組織的創始人阿布巴克爾是菲律賓人,曾在阿富汗恐怖組織奧薩瑪•賓拉登的基地裡接受過軍事訓練,聲稱要在菲律賓南部地區建立一個回教國家。這支反政府武裝活動範圍遍及巴西蘭島、蘇祿島、霍洛島和塔威塔威島,並且經常靠綁架外國人質勒索鉅額錢財來維持他們的恐怖活動。2000年3月,這個組織襲擊了馬來西亞一個旅遊勝地,綁架了21名人質,其中多係外國人,這些人質被扣達數月之久,一直到付了2500萬美元的贖金後才被釋放。

2001年5月,這個恐怖組織食髓知味,又在巴拉望島綁架了3名美國人和17名菲律賓人,多數菲律賓人在付了贖金後被釋放,少數付不起贖金的菲律賓人則慘遭殺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遊客索貝羅不久後被斬首,另有馬丁和加茜婭夫婦兩人則被回教游擊隊恐怖分子繼續扣在手中,在2002年初菲律賓軍方展開營求行動的戰鬥中,馬丁和一名菲律賓護士中彈身亡,加茜婭則獲救。

同年6月,1200名美軍配合菲軍在菲律賓南部清剿和搜捕回教游擊隊分子,並突擊了恐怖分子在巴西蘭島及霍洛島的巢穴。同年8月19日,在霍洛島巴提庫爾公路上,一輛滿載8名男女乘客的汽車又被劫持,不久有兩名當地回教徒人質被釋放,另有兩名人質分別於同月21和22日被斬首。

進入2003年,回教游擊隊恐怖活動變本加厲,於同年3月4日在大堡市機場候機室發動炸彈爆炸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9人喪生、114人受傷的慘劇。幾分鐘後,大堡市一個公共汽車站也發生大爆炸;同時臨近的塔古姆市一座政府大樓外也發生爆炸案,造成3個人受傷,使菲律賓全國陷入動蕩不安中。

2004年6月20日,艾若育當選連任菲律賓總統。2005年7月,艾若育被指控在2004年總統大選時打電話給選舉委員會官員,並有通話錄音帶作證,她涉嫌在大選中作弊。

政治採三權分立

根據1986年修改過的新憲法規定,菲律賓國旗靠旗桿的一側為白色等邊三角形,內有一個黃色太陽,白色三角形的3個角各有一顆黃色的五角星。右側為藍和紅兩種底色,平時藍色在上,戰時則紅色在上。白色三角形象徵反西班牙革命的解放運動;黃色太陽象徵自由,其8道較長的光束代表最初起義的8個省,其餘的光束代表其他的省;3顆五角星分別代表呂宋、岷答那峨及維薩亞斯等3個主要島嶼;藍色代表忠心、誠實和正直,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表示和平與純潔。此旗是1898年獨立運動領導者艾美羅•阿奎諾(Emili Aqulralao)所設計的。

國徽為盾形,圖案與國旗相似,其中的獅子和鷹分別象徵菲律賓擺脫西班牙和美國的統治,獲得獨立。白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菲律賓共和國」。

國樹為納拉樹。

國果為芒果。

國花為茉莉花,它潔白如玉,芳香四溢。

國歌為「菲律賓民族進行曲」。

國慶日為6月12日。

這部新憲法規定國內全面進行耕者有其田、小地主應受償的土地改革,人民享有直接創制權、生態權、消費者受法定保護權、胎兒生命平等權、海外缺席投票制、榮民榮眷優惠制、高山族及特定回教區應建為自治區、戒嚴不得超過60天、採取獨立外交政策和禁止在境內設置核子武器等條款。國內凡年滿18歲的菲律賓男女公民並且能識字的,都有選舉和被選舉權。

在政治體制上,菲律賓採取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權分立制度。這個國家行總統制,設有正副總統各一人,總統是國家的元首,也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長,由全民普選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根據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可因違憲、叛國、受賄、貪污或其他嚴重罪行而被彈劾。提出彈劾案必須至少獲得三分之一眾議員的支持,然後才能提交參議院進行審理。參議院也須經過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將總統罷免。

行政權屬於總統,總統不得指派其四等親以內的親戚擔任公職。政府分成17個部,部長由總統任命,計有外交、國防、財政、內政、司法、教育、交通、農業、預算、貿易、工業、觀光、天然資源、新聞、衛生、公共工程和公共福利等。另外還有內閣執行秘書。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全國共有阿布拉(Abra)、北阿古森(Agusan del Norte)、南阿古森(Agusan del Sur)、阿克蘭(Aklan)、阿爾拜(Albay)、安蒂克(Antique)、奧羅拉(Aurora)、巴西蘭(Basilan)、巴丹(Bataan)、巴坦群島(Batanes)、八打雁(Batangas)、本格特(Benguet)、保和(Bohol)、布基農(Bukidnon)、布拉干(Bulacan)、卡加延(Cagayan)、北甘馬(Camarines Norte)、南甘馬(Camarines Sur)、甘米銀(Camiguin)、卡皮斯(Capiz)、卡坦端內斯(Catanduanes)、甲米地(Cavite)、宿霧(Cebu)、北大堡(Davao del Norte)、南大堡(Davao del Sur)、東大堡(Davao Oriental)、東薩馬(Eastern Samar)、伊富高(Ifugao)、北伊羅戈(Ilocos Norte)、南伊羅戈(Ilocos Sur)、伊洛伊洛(Iloilo)、伊莎貝拉(Isabela)、卡琳加-阿巴堯(Kalinga-Apayao)、內湖(Laguna)、北拉瑙(Lanao del Norte)、南拉瑙(Lanao del Sur)、拉烏尼翁(La Union)、雷伊泰(Leyte)、馬京達瑙(Maguindanao)、馬林杜克(Marinduque)、馬斯巴特(Masbate)、西民都洛(Mindoro Occidental)、東民都洛(Mindoro Oriental)、東米薩米斯(Misamis Oriental)、西米薩米斯(Misamis Occidental)、高山(Mountain)、西內格羅斯(Negros Occidental)、東內格羅斯(Negros Oriental)、北哥打巴托(North Cotabato)、北薩馬(Northern Samar)、新怡詩夏(Nueva Ecija)、新比斯開(Nueva Vizcaya)、巴拉望(Palawan)、邦板牙(Pampanga)、邦阿西楠(Pangasinan)、奎松(Quezon)、季里諾(Quirino)、黎剎(Rizal)、朗布隆(Romblon)、薩馬(Samar)、錫基霍爾(Siquijor) 、索索貢(Sorsogon)、南哥打巴托(South Cotabato)、南雷伊泰(Southern Leyte)、蘇丹庫達拉(Sultan Kudarat)、蘇祿(Sulu)、北蘇里高(Surigao del Norte)、南蘇里高(Surigao del Sur)、打拉(Tarlac)、塔威塔威(Tawi-Tawi)、三描禮士(Zambales)、北三寶顏(Zamboanga del Norte)和南三寶顏(Zamboanga del Sur)等73個省,以及安赫萊斯(Angeles)、巴科洛德(Bacolod)、巴戈(Bago)、碧瑤(Baguio)、拜斯(Bais)、巴西蘭市(Basilan City)、八打雁市(Batangas City)、武端(Butuan)、甲萬那端(Cabanatuan)、加的斯(Cadiz)、卡加延德奧羅(Cagayan de Oro)、甲描育(Calbayog)、卡洛奧坎(Caloocan)、坎拉翁(Canlaon)、甲米地市(Cavite City)、宿霧市(Cebu City)、哥打巴托(Cotabato)、達古潘(Dagupan)、達瑙(Danao)、達皮坦(Dapitan)、大堡市(Davao City)、帝波羅(Dipolog)、杜馬格特(Dumaguete)、桑托斯將軍城(General Santos)、欣奧奧格(Gingoog)、伊利甘(Iligan)、伊洛伊洛市(Iloilo City)、伊里加(Iriga)、拉卡洛塔(La Carlota)、佬沃(Laoag)、拉普拉普(Lapu-Lapu)、勒加斯皮(Legaspi)、利巴(Lipa)、盧塞納(Lucena)、曼達韋(Mandaue)、馬尼拉(Manila)、馬拉維(Marawi)、那牙(Naga)、奧隆阿波(Olongapo)、奧爾莫克(Ormoc)、奧羅基達(Oroquieta)、奧三棉示(Ozamis)、帕加迪安(Pagadian)、帕拉延(Palayan)、帕賽(Pasay)、普林塞薩港(Puerto Princesa)、奎松市(Quezon City)、羅哈斯(Roxas)、聖卡洛斯(San Carlos)、聖何瑟(San Jose)、聖巴勃羅(San Pablo)、錫萊(Silay)、蘇里高(Surigao)、塔克洛班(Tacloban)、塔蓋泰(Tagaytay)、塔比拉蘭(Tagbilaran)、坦古(Tangub)、托萊多(Toledo)、特雷賽馬蒂雷斯(Trece Martires),以及三寶顏(Zamboanga)等61個省轄市。

立法權屬於國會,國會分參眾兩院。參議院有民選參議員24名,任期6年,可以連選連任一次,參議院議長由參議員選出。眾議院有眾議員260名,其中210名直接由民選產生,任期3年,可以連選連任;另外50名眾議員由總統委任,以保障工農階層及少數民族的參政權;眾議院議長由眾議員中互選產生。國會議員在會期內有言論免責權,他們在國會內所作的言論,對外不負法律上的責任,非經國會的許可,除係重大的現行犯外,司法機關及軍警單位,均不得傳訊或拘禁國會議員。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不受行政權的干涉。司法最高行政機構為最高法院,由總統任命院長一人及陪審法官14人組成,其所為的判決為最後判決,不得再行上訴。最高法院法庭得分由3、5或7人出席審理。其下設有上訴法院、地區法院和市鎮法院。地區法院審理地方上的民、刑庭案件。另外,菲律賓還設有反貪污法院和稅務法院等專業性的法院。除了法院外,還設有司法及律師公會評議會,以補法律之不足;由最高法院監督產生,以首席法官為當然之主席,司法部長及國會議員一人為當然委員,並由整合之律師公會代表一人、法學教授一人、最高法院最高法官一人及私人企業代表一人共同組成。所有法官均由菲律賓公民擔任,最高法院法官年齡需滿40歲、必須擔任過初級法庭法官或律師15年以上,若行為端正,可任職至70歲或已無能力履行其職務為止。法官出缺時,應由總統自司法及律師公會評議會所擬議的3名候選人中擇一任命之,且須於90天內就職。西南太平洋島國菲律賓是由亞洲西南太平洋上的一大群島嶼組成,經緯度為東經116度到126度5分、及北緯5度2分到19度7分間。它在地理位置上,北隔巴士海峽(Bashi Channel)和台灣相距800多公里,最北端的雅米島距台灣只有72公里。西北距香港966公里,西臨南中國海和越南遙遙相對,西南與印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一水相隔,東距關島2400多公里,東北和日本遙相對峙。

這個國家總面積共約29.9687平方公里,約合11.6220平方哩,南北長約1944公里,東西寬約1014公里,由7107個大小不同的島嶼組成,其中只有2800多個島嶼有名稱,有11個島嶼面積超過1609平方公里,超過一公里長的島嶼則有500個。全國有不規則的海岸線長約1.6470萬公里,有很多海灣和湖泊,並有自然港口61處。全部島嶼可以分成5群:就是北部的呂宋島,中部的維薩亞斯群島,西部的巴拉望群島,南部的岷答那峨島,以及西南部的蘇祿島等。其中呂宋、內格羅斯、馬斯巴特、民都洛、岷答那峨、雷尹泰、薩馬、宿霧、錫萊、巴拉望和班乃(Panay)等11個主要島嶼,共佔全國總面積90%以上。呂宋島是全國第一大島,面積達10.4688萬平方公里;岷答那峨島是全國第二大島,面積共9.4630萬平方公里。

全國山脈和平地大約各佔一半,山脈有兩大系統,一是由西北向東南延伸,對太平洋構成一道彎弓形;另一是由西南向東北延伸,作扇形排列。由於地處太平洋西部的火山地帶,所以國內有30多座火山,其中有22座活動火山,故時常有地震發生,並且容易招致災害;比較著名的有亞波(Apo)火山、蘭干火山、馬容火山、加哇火山和普洛(Pulog)火山等。

因為境內地形狹小多山,所以河流雖然不少,僅呂宋島上就有60多條,但多半源短流急,除灌溉外,沒有什麼航行上的便利。主要河流有岷答那峨河,是岷答那峨島中部哥打巴托低地的主要河流,源頭普朗依河源自布基農省東北部高原,南流與卡巴坎河匯成岷答那峨河,然後流向西北,經利邦岸漥地和利瓜桑沼澤,至達圖皮昂分為兩條支流注入伊利亞納灣,全長近400公里,是菲律賓第一大河,因河床曲折,河旁多沼澤,可通航距離受到很大限制,但仍是島上主要的內陸運輸水道,沿岸有許多貿易中心。

阿古森河源自岷答那峨島大堡省東南部,向北流入岷答那峨海武端灣,全長390公里,是國內第二大河。這條河流在中岷答那峨高地與太平洋山脈間形成寬達70多公里的肥沃河谷,中游沼澤區是伐木集中地,下游兩岸是種植園,盛產椰子、稻米、竹和各種水果,沿河有許多貿易村。

卡加延河源自呂宋島東北部馬德雷山,向北流經中科迪勒拉山脈與馬德雷山脈間的肥沃盆地水稻和煙草的重要產區,並有奇科河、馬加特河和伊拉甘河等支流匯入,最後在阿帕里注入巴布延海峽,全長352公里,是國內第三大河,也是呂宋島上最大的河流和境內航程最長的河流,雨季時小船可上溯240公里,旱季僅有110公里的河段可以通航。

境內最有名的河是巴拉望島上的地下河,全長僅4380公尺,除最後30公尺外,都可以通航。境內主要的河流還有米骨、仁牙、烏魯特、巴錫、戈查、哈羅、卡圖比洛、帕拉加浦、甘達拉、奧拉斯、比納爾巴干、伊洛、托隆、坦哈伊、阿布拉、阿格諾、邦板牙、比科爾、哈多和錫瓦洛姆等河。

菲律賓的山谷間有許多美麗的瀑布,其中呂宋島南部的巴克山寒飛瀑,是世界上有名的美麗瀑布之一。岷答那峨島北部的馬里亞克里斯蒂納大瀑布,也是菲律賓的奇觀之一。

這個國家的群島上湖泊眾多,呂宋島上的內湖(Laguna)是全國最大的湖泊,面積約891平方公里,湖長51公里,寬約40公里,呈新月型。這個湖泊可能是由於火山噴出物將原來馬尼拉灣伸入內地的水道堵塞後形成的。有許多溪流注入湖中,湖盆因淤積變淺。湖水經16公里長的巴石河排入馬尼拉灣。雨季來臨時,湖區低地常被洪水淹沒。湖北岸有兩個半島;湖中有許多島嶼,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是塔利姆島,長約14公里,寬約1.6公里,海拔433公尺,島上盛產稻米,湖中魚產豐富,航運便捷。湖南岸的聖克魯斯、比尼揚和卡蘭巴是繁榮的商業和漁業城鎮。

那峨湖位於岷答那峨島上,南北長36公里,東西最寬處27公里,面積約357平方公里,湖畔風景優美,是全島最佳的休養勝地。

瑙漢湖(Naujan Lake)是民都洛島上東北部沿海平原上的湖泊,長約14公里,寬約6公里,面積79平方公里,是境內第五大湖,盛產淡水魚。1956年,政府開闢了瑙漢湖國家公園,由周圍2175公頃的沼澤和森林地帶組成,是沼澤地鳥類、鱷魚和脊鰭蜥蜴的繁殖地,而瑙漢湖則成為這個國家公園的主要風景區。

由於島嶼眾多,所以海岸線也非常曲折漫長,各島間形成許多內海和海峽,面積最大的蘇祿海西南界婆羅洲,西和西北連菲律賓西南各島,北接布桑加島和民都洛島,東至班乃島和內格羅斯島,東南至岷答那峨島和蘇祿群島,南北長788公里,東南寬約603公里,面積約25.9萬平方公里,是周圍島際貿易的重要通道,漁產豐富,盛產珍珠、珍珠貝、海參、魚翅和龜蛋。

岷答那峨海也是菲律賓內海,又叫保和海,介於比薩亞群島和岷答那峨島間,東西寬約270公里,海上有許多豐產的漁場。此外,還有錫布延(Sibuyan)海、薩馬海和維薩亞斯海等,都是菲律賓的主要內海。

這個國家還因島嶼眾多,使得島嶼之間形成了許多海峽,其中最主要的有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海峽、蘇里高海峽、塔布拉斯海峽、民都洛海峽、保和海峽、巴西蘭海峽、巴拉巴克海峽、巴布延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士(Bashi)海峽等。

在菲律賓東邊西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地殼表面的最低點,它延伸1200公里,深達1.1034萬公尺。

菲律賓因為地處赤道和北回歸線間,所以是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溫度大、颱風多,全年分為乾濕兩季,每年5至10月為濕季,天氣比較涼爽,但是差不多天天都會下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又叫做夏季,雨量少,天氣熱。

全年平均氣溫為32℃。夏季因有海洋的調劑不至於過份炎熱,平均氣溫在33℃至39℃間。濕季平均氣溫在16℃至21℃間。除高山地區外,境內大部分地區年溫差很小,最熱和最冷的月份溫差不超過3℃,所以無明顯的熱季和涼季的區分。在呂宋島和岷答那峨島一些海拔12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比較涼爽,且溫差大,最熱的5月份平均氣溫19℃;最冷的12月份,夜間氣溫接近0℃,且有霜凍。

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西部是颱風發源地,每年從6月至11月是颱風最盛的季節,時常會有颱風暴雨,據說每年平均有20次颱風。大部分颱風皆橫掃菲律賓中部和北部,維薩亞斯群島以南地區則很少受到颱風的襲擊。颱風經過菲律賓的季節,也正是雨量最多的季節,狂風夾著暴雨,常常給菲律賓帶來嚴重的災害。颱風過後,蔗園、麻田、稻田、椰林都被狂風橫掃得東倒西歪。

境內大部分地區年雨量在2000至3000公釐間,雨量由北向南逐漸增多。菲律賓北部呂宋島年雨量在2000公釐左右;南部的岷答那峨島經年多雨,沒有明顯乾季和雨季之分,年雨量高達3500公釐;宿霧島和呂宋島的卡加延谷地,因有山嶺屏障,年雨量不足1500公釐,是境內雨量最少的地方。

物產豐富

菲律賓以農立國,耕地面積共有800多萬公頃,這裡主要的農產品有稻米、香蕉、椰子、榴槤、蔗糖、苧麻、玉蜀黍、菸葉、咖啡、可可、豆類、樹膠、芒果、鳳梨和蔬菜等。其中苧麻、蔗糖、椰子和菸葉,是菲律賓4大農產品。稻田面積為310萬多公頃,年產量約814萬噸,不夠國內食用,必須大量自國外進口。這個國家糧食不足的主要因素是老鼠太多,菲律賓北部的稻田飽受鼠患,大多數稻田已經成為老鼠的「超級市場」,農民們多自力救濟,用自製的火把投入田徑邊和河邊的鼠穴裡,再持刀追殺四散的鼠群,或在田邊水道設置電線電死牠們,農民們每戶每晚約能捕捉800隻老鼠,每天清晨他們在市場上售賣淋了佐料的老鼠,以補貼收入,自己一家人也吃烤老鼠,農民們認為老鼠可取代眼鏡蛇作為春藥,政府官員也鼓吹老鼠的營養價值,說鼠肉不但蛋白質豐富,且不含膽固醇。菲律賓老鼠泛濫,主要因為鼠類的天敵如貓頭鷹和蛇被人類大量捕殺之故。而糧食的欠收,使許多農民離鄉求生,到馬尼拉去打工謀生。

玉蜀黍種植面積有336萬公頃,年產量約340萬噸。甘蔗種植面積為45萬公頃,年產量約2540萬噸,年煉製蔗糖量約240萬噸,多數銷往美國,甘蔗產地集中在呂宋的尼格羅島。椰子種植面積有263萬公頃,產量全球第二,年產椰子960萬噸,椰仁221萬噸,國內有450萬人靠椰子為生。菸葉種植面積32萬公頃,年產量約3.9萬噸,主要產地在呂宋,因此呂宋雪茄聞名全球。苧麻又叫做馬尼拉麻,種植面積23萬公頃,年產量約12萬噸,主要產地在呂宋和岷答那峨。香蕉種植面積32萬公頃,年產量410萬噸,價值1.7億美元,其中90%以上外銷日本。蔬菜種植面積1.5萬公頃,年產量87萬噸。豆類種植面積7.2萬公頃,年產量5.7萬噸。鳳梨種植面積6.3萬公頃,年產量87.1萬噸。芒果種植面積3.9萬公頃,年產量39萬噸。柑橘種植面積2.3萬公頃,年產量4.6萬噸。咖啡種植面積11萬公頃,年產量約17.1萬噸。甘藷種植面積23萬公頃,年產量105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6萬公頃,年產量3.8萬噸。花生種植面積3.9萬公頃,年產量4.5萬噸。蕃茄種植面積1.6萬公頃,年產量14萬噸。橡膠園面積5.9萬公頃,年產量7.9萬噸。

境內森林密布,林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1.3%,約合1250萬公頃,其中保安林大約有1080萬公頃,未開發處女林有286萬公頃,被砍伐後未再造之林地有160萬公頃,商業性林地也佔933萬多公頃,盛產桃花心木。木材產量非常豐富,大約佔出口的第三位,平均年產圓木多達25.3億板尺,已鋸木材約5億板尺,三夾板則有4.7億多板尺,薄板有6億多板尺。

這裡的畜牧業也非常發達,但是以水牛和黃牛為重點。牛隻主要是供耕作役用,藉以緩和農業的機械化,使減少能源損耗,特別是個別農戶耕作土地面積不大,購置耕耘機械不但經濟上無力負擔,並且閒置時日較長,保養相當不易,故非經濟作法,所以目前菲律賓農村仍以耕牛作業為主。現在國內飼養有水牛285萬多頭,黃牛195萬多頭,馬30萬多匹,山羊160多萬隻,綿羊3萬多隻,毛豬78萬多頭,雞5800萬多隻,鴨440萬多隻。

菲律賓是一個島國,對漁業發展十分重視,並且宣布經濟海域為200浬,從而擴大了近海和內海的捕魚領域,但是因為漁業技術落後,加上內海已受工業廢水污染,生態失萖平衡,因此魚獲量並未顯著增加。現在年魚獲量約在185噸左右,除了可自給自足外,還有鮑魚、金槍魚、鮪魚、墨魚、國姓魚、鮮蝦和海藻等可供外銷,為國家賺取約1.55億美元的外匯。國內有70多萬名漁民,除了有廣大的海洋漁區外,還有90萬公頃的淡水漁區和50多萬頃池沼漁區。這些水域裡共有2000多種魚類,其中有經濟價值的魚類約有100多種,尤以沙丁魚、鯖魚、鮑魚、鰹魚、柔魚、虱目魚、石斑魚、金槍魚、墨魚和內湖養殖的國姓魚等最為重要。

這個島國礦產蘊藏豐富,計有金、銀、銅、鐵、鋅、鉻、銻、錳、鉛、鋇、鈾、鎳、石油、水銀、煤和石灰等。菲律賓是全球十大產金國之一,擁有已知全球蘊藏量最大的單一鐵、鉻、鎂、鎳等礦區。金和銀的礦產地多在碧瑤附近,總蘊藏量約有1500萬噸左右,其中金的年產量有2.5327萬公斤,銀為6.1724萬公斤。鐵礦蘊藏量有12億噸,平均含鐵量在47%左右,年產量約9萬噸。鉻礦蘊藏量在1000萬噸以上,年產量約23.4萬噸。銅礦砂蘊藏量有41億噸,年產量45萬噸。錳蘊藏量200萬噸,年產量約7萬噸。鎳年產量約1.2萬噸,鋅年產量有1800噸。煤質不佳,年產量約37.3萬噸。石灰蘊藏量很多,但未大量開採,年產量約3000萬噸。石油蘊藏量不明,現正加緊勘察和開採中,目前只能作小規模生產。此外,國內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在工業方面,菲律賓還停留在輕工業階段。現在全國有大小工廠5000多家,工人約有100多萬,主要的工業有熔銅、柴油引擎、水泥、鐵、汽車、陶瓷、金屬工業、糖、碾米、椰油、菸酒、麻、食品加工、飲料、紡織、鞋帽、成衣、鋸木、家具、紙、印刷、皮革、橡膠、化學、五金、機械、儀器、發電、交通器材、建築、煉油、肥料和電器等工廠。

為了鼓勵外資企業,菲律賓設有班塔(Bataan)、碧瑤、馬肯(Maccan)和甲米地等4個加工出口區,以及一個克拉克經濟特區,用以吸收外資、研習新科技和增加就業人口。但其能源動力不足、運輸通信設備落後、專業人材缺乏和時遭颱風施虐,蔚為一大缺點。

在對外貿易方面,平均全年輸出總值約550億美元,主要輸出品有糖、半導體零組件、委託加工電器及電子零件、蝦、菸葉、椰乾、椰油、成衣、鞋類、棉紗、布、電子、木材、礦苗、香蕉、苧麻、軍品、三夾板和刺繡品等。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約260億美元,主要輸入品是石油、供委託加工電子零件、紡織品、精鍊銅、稻米、小麥、魚類、五金、工具、藥品、金屬製品、精密儀器、軍事裝備、乳粉、蛋類、機械、交通器材、電器、蜂蜜、纖維和化學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有美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新加坡、荷蘭、台灣、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和韓國等。

貨幣由菲律賓中央銀行統一發行,貨幣單位叫做披索(Peso),簡稱PS,每47.75個披索可兌換一美元,每一個披索又分為100分(Centavos)。紙幣單位有5、10、20、50、100、500和1000披索等7種,硬幣單位有1、2、5披索和1、5、10、20、25及50分等9種,10分以下的硬幣已不多見,且同一面額的硬幣有2、3種,不易辨認。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為1360美元,人民所得低,生活貧窮,並且菲律賓目前還有340多億美元外債。

有八百萬打工英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菲律賓曾是僅次於日本的東亞經濟強國。在1970年代初期,菲律賓人的平均工資要比台灣人高8倍。30多年後的今日,由於菲律賓國內政治的動盪,歷屆領導人的治國無方,加上貪污泛濫,使得民不聊生,經濟倒退,無數被黑金政客和民意代表欺騙壓榨的貧苦人民,忍痛離鄉背井,離開家庭,到國外去當菲勞,讓人欺侮、看不起,這是今日菲律賓的悲哀,這個國家的政治菁英,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犧牲人民,欺騙人民也欺騙自己。

今日菲律賓獨步全球的怪現象,是經濟發展不靠本地企業家資本的積累,而是靠800多萬人民在海外打工所匯回的工資。這些人在菲律賓找不到工作,或是有工作而待遇太差,因此紛紛想方設法到沙烏地阿拉伯或杜拜去當建築工人、到利比亞或科威特的油田去工作、到香港去當傭人、到台灣及歐美各地當看護,每年匯回的工資高達250億美元,這個數目是每年吸引23億美元外資和貿易入超40億美元的好幾倍。這種人民的悲歌卻被菲律賓政府拿來當「政績」,沾沾自喜地讚揚出國當勞工的菲律賓人為民族英雄(National Hero),每年聖誕節是菲勞返鄉的旺季,馬尼拉國際機場會為這群「民族英雄」開闢快速通關專道,菲律賓總統更會親自到機場迎接,並在總統府表揚優秀的菲勞。

這個國家的人民善良而勤奮,但是還有30%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每日生活費不到1美元。其實菲律賓政府是希望人民一直貧窮下去,這樣才能維持執政黨的貪污系統,而達到控制選票的目的。對82%的菲律賓人民來說,他們的願望非常微弱,但卻艱難實現;他們只希望政客們不要吃相太難看,過去的總統貪夠了,換一個總統再貪一次,老百姓再被新的總統剝一層皮,日子越來越難過。

對外交通以海空為主

菲律賓對外交通以海空為主。在空運方面,全國有大小機場192個,其中103個是私人機場,89個為國營機場,有正常航班營運的則有42個,內有馬尼拉艾奎諾、宿霧馬克丹、佬沃、碧瑤、蘇比克、巴拉望、大堡和三寶顏等8個國際機場,當中以馬尼拉艾奎諾國際機場的規模最大,有定期班機和國內外各大城市營運,國內各主要島嶼間,也都有班機來往。2006年全年有國際航班約5.1萬架次,客運量約520萬人次。國內最大的民航單位為菲律賓航空公司,另有格蘭德(Grand)、太平洋(Pacific)和亞星(Star Asia)等線家小型航空公司,共同為菲律賓的航空事業提供服務。

海上交通非常發達,有各種定期和不定期客貨輪通往世界各地的港口。國內共有馬尼拉、宿霧、伊洛伊洛、大堡、霍洛、巴利洛德、達古潘、三寶顏、伊利甘、聖克魯斯、哥打巴托、阿帕里、卡拉潘和勒加斯比等14個大港埠,全國則有大大小小的港口共1425個。對外海運以馬尼拉為中心,國內各島嶼間,也有渡輪來往。國內共有大大小小的船隻2.7萬多艘,總噸位達2.2億多噸,全年貨運量約1.5億噸。全國排水量100噸以上的船隻大約有1000多艘。

在陸上交通方面,國內鐵路全長約1900多公里,以馬尼拉為中心,向北部、中部和南部伸展,所有鐵路都屬於馬尼拉和菲律賓兩家鐵路公司所經營,全年客運量約2.85億人公里,全年貨運量約4500萬噸公里。

公路全長約16.2萬公里,分成國道、縣道和鄉村道路等3種,有三分之二的道路是高級路面的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這裡的高速公路品質較差,多數是日本為了賠償菲律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而建的,分為收費和不收費兩種,以兩旁的鐵絲網為界,在鐵絲網外面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不需繳費;在鐵絲網裡行駛的車輛則要收費,這些車輛通過第一站時只需索取一張證明單而不必繳費,而其後的收費站都是設在各交流道上,根據證明單視車程遠近而分別一次收費,如此不但便民,並且可以節省許多收費時間,尤其是在逢年過節時,車輛不必在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上大排長龍。全國共有256萬多輛汽車,其中轎車佔約84.7萬輛,卡車和公共汽車共約1685萬多輛。

重要的觀光旅遊業

這個國家對觀光事業非常重視,並且設立了觀光部,以積極的手段對旅遊業提供了經濟上的鼓勵,並精心策劃和積極展開一系列極富創意性的推廣旅遊計劃。在菲律賓大學就設立有亞洲旅遊學院,訓練旅遊業的專門人才,並在國內大力興建旅館,因此菲律賓被選為世界旅遊組織的亞洲區總部所在地,現在每年都有217萬多名觀光客入境參觀,國家全年觀光收入約41.5億美元,成為菲律賓經濟上的一大支柱。

我國人民要前往菲律賓作觀光旅遊,手續非常簡便,可以委託有信用的旅行社代為辦理,也可以親自前往菲律賓經濟文化辦事處辦理,地址為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107號4樓,電話(02)2778-6511,傳真(02)2778-4969。所需文件為申請表格一張,效期半年以上護照正本,兩吋彩色半身脫帽照片2張,身分證影印本一份,15歲以下小孩需附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正本一張,手續及簽證費台幣1200元,一個工作天就可取件。

根據菲律賓海關的規定,入境旅客免稅物品除了個人用品外,並可免稅攜入400支香煙,或50支雪茄,或50公克菸草,以及2瓶洋酒或一夸脫酒精、少量限於個人使用的香水和2公斤紅茶。至於照相機、電影攝影機、收錄音機、個人電腦和打字機等,雖然也可以免稅攜入,但是只限於隨身使用,並且在出境時一定要帶出來。除常用藥外的其他藥品、麻醉品和槍械,則嚴禁攜入。外幣攜入並無限制,但離境時攜出的外幣不得超過攜入的金額,故最好保留外幣匯兌收據。

從疫區來的旅客須附有預防接種證明才能入境。在馬尼拉或馬克坦國際機場出境,機場稅均為500披索;到國內其他地方為25坡索。

這是一個處處都要小費的國度,遊客在入境後,一定要兌換很多的零錢,最好的是10披索和一元美元,以備不時之需。當地的觀光飯店和旅館都附加有10%服務費,可以不必另外給小費。計程車和餐廳的小費以消費金額的10%為標準,行李夫搬運行李每件也以10披索為原則,每天早上給整理房間女侍20披索置於枕頭下,如有特別事情請服務生幫忙,也要給10披索小費。

菲律賓和我國屬同一時區,當地時間和台灣時間相同,因此沒有時差。由於終年常夏,所以沒有夏令時間。當地使用220伏特60周波電壓和圓形雙孔插頭;飯店內自來水不可生飲,最好飲用房間茶壺裡的水或礦泉水。公廁很少,如需使用洗手間,可以利用飯店、餐廳或百貨公司的洗手間,這裡的女化妝室叫做Bebaco,男洗手間稱為Lalake;廁所的英文名稱為Comfort Room,不像其他國家所通用的WC或Toilet。

這是一個終年平均氣溫在27℃的常夏國度,通常人們穿夏季服裝即可,但最好也帶件長袖薄外套,以防蚊蟲及因應冷氣較強的室內或觀光巴士車內的溫度。除了少數高級餐廳及劇院必須穿正式服裝外,其他場所都可以穿著便裝。

菲律賓以英語為主要通用語言,西班牙語也很流通。現在由於境內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和中國大陸觀光客,因此在很多觀光區中,中國的國台語和廣東話也照樣可以溝通。下列幾個簡單的菲律賓常用語設法記下來,在菲律賓境內旅行可以受益無窮。一:Isa,二:Dalawa,三:Tatlo,四:Apat,五:Lima,六:Anim,七:Pito,八:Walo,九:Siyam,十:Sampu,二十:Dalawampu,謝謝:Salamat,您好:Kumusta Ka,早安:Magdang Umaga,午安:Magandang Hapon,晚安:Magandang Gabi,再見:Sige。

這個國家治安情況欠佳,宵小很多,搶劫綁架時有所聞,旅遊要保護好自己的錢財、護照及貴重物品。在機場、港口、飯店大廳和人潮擁擠的地方,扒手和小偷隨伴左右。任意將貴重物品放在飯店房間裡也靠不住,必須存入保險箱裡。切忌當眾炫耀財富,以免成為被搶的對象。在馬尼拉公共場所不得抽煙,違者會被拘留1到3天,並罰款8美元。

到菲律賓旅行,不可錯過當地的海鮮,烹調方式有菲式、西班牙式、日式和中式等,但以中式海鮮餐廳最能吸引顧客,中式又分為閩、台、粵等不同口味。生魚、蔬果和攤販小吃宜避免食用,免遭痢疾感染。當地傳統的食物是烤肉,雞、鴨、牛、羊等肉和海鮮多是烤來吃,用四個小時細火烹調的烤乳豬(Iechon),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美味。日常重要的主食是竹葉包飯,有點像棕子,但沒有餡,大小約為半碗飯的份量。

當地帥哥美女充斥,多係菲西或菲美混血兒,加上遊樂場所多不勝計,而且價廉物美,但是多係性病及愛滋病帶原者,觀光客除了想「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外,風流宜適可而止,如若不慎染上惡疾,會死得很難看。當地運動娛樂場所林立,全國有72家高爾夫球場和11家賭場。

菲律賓人極愛面子,雖然口袋空空,但仍講究身分形象。國人如到菲律賓洽商,應注重衣著外表的光鮮,如身穿名牌衣著、配戴鑽戒、名錶等,均可令受訪菲人感到與有榮焉。當地人多習慣美式作風,如遇菲人請吃飯,不必爭著付帳,祇需表示感謝、下次回請即可,如爭相付帳,對方會認為沒面子。

當地人比較缺乏時間觀念,約會多不準時,遲到半小時是平常的事。如果要到菲律賓人家中拜訪,要準備一點小禮物;與菲律賓人交談時,要懂得幽默和開點小玩笑,太拘謹了反而難以與人建立自然友好的關係。

這個國家除了大城市外,電話不大普遍,平均每35個人才擁有一具電話,在很多地方的電話都沒有長途直撥的設備,要經由電話總機轉接。在可以使用國際電話的觀光大飯店內,可以直撥國際電話,也可以透過接線生打對方付費的國際電話,或以國際信用卡付費的國際電話。有些度假區沒有國際直撥電話,不妨利用飯店櫃台的電話,或是透過飯店的交換台打電話。自菲律賓境內撥電話回台灣的撥號方式為00加886加電話區號加電話號碼。當地緊急求救電話號碼為(02)50-29-29。

菲律賓的郵政服務不很理想,郵局很少,街上也很少看到郵筒,但各大飯店櫃台都有郵政服務。把信件或明信片委託飯店櫃台投遞最為方便,郵票可在飯店服務台上購得,只要在信封正面用英文寫上「Air Mail」及「Taiwan」,其餘收信人的地址及姓名寫上中文即可。

在上班時間方面,週休2天,星期6、星期天和國定假日都不上班,通常的上班時間是週1到週5的9時至17時。政府機關為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下午13時至17時。銀行為上午9時至下午15時;但是馬尼拉國際機場的銀行服務處,卻是全日24小時服務。民營企業的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星期6也要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中午12時。郵局的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至中午12時,下午13時至17時。電信局的上班時間為星期1到星期6的上午8時至中午12時,下午1時至17時。一般商店的營業時間為星期1到星期6的上午10時30分一直到晚上20時,星期天則自早上10時至下午17時;百貨公司通常是上午10時一直營業至晚上22時。

觀光客在菲律賓境內旅行時要留意各種禮節。由於來自歐美的遊客很多,西方人士都比較文明,因此與人接觸必須時常說聲:「謝謝!」、「對不起」,好話多說必能贏得他人的尊敬,還要注意「女士優先」的禮節。此外,對基督徒而言,教堂是神聖的場所,參觀時最好穿著保守端莊的服飾。

菲律賓的國定假曰有1月1日的新年、3月30日的建軍節、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復活節、5月1日的勞動節、6月12日的獨立日(國慶日)、6月24日的馬尼拉日、11月1日的萬聖節、11月30日的英雄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以及12月30日菲律賓國父黎剎成仁紀念日等。

在菲律賓的例假日裡,公家機關和公司行號都放假,只有一些食雜品零售店,以及與觀光業有關的服務業和免稅商店,則多全年無休。


首都馬尼拉

奎松是衛星城

奎松城(Quezon City)是菲律賓大都區的重要城鎮,始建於1939年,是為了紀念菲律賓政治家,獨立運動領袖奎松而規劃興建的城市。1948年,國會通過法案,將它定為首都;1975年被併入大馬尼拉市。由於當時政府大部分機構仍設在馬尼拉市,所以它一直不能發揮首都的作用,而只是法律上的名義首都。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1分,北緯14度3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馬尼拉市區東北側。這個擁有180多萬人口的城市,在交通方面已納入大馬尼拉都會區捷運系統,沿著環城公路建有輕工業區,庫保(Cubao)為交通樞紐,市內的聖弗蘭西斯科德爾蒙特和卡穆寧是豪華住宅區,市郊有低薪工作人員的公寓式住宅區。

城市的商業中心位於市中心南面的庫保地區,擁有阿拉納塔(Araneta)商業中心,還有一個可以容納1.5萬多人的大娛樂場,既可以作體育場,又可以作為劇場使用。托瑪斯蒙拉托(Tomas Morato)路旅館和餐廳林立,有幾家餐廳供應菲律賓最好的牛排,價格不貴。

奎松值得遊覽的地方不多,比較有名的觀光點是奎松圓形紀念公園(Quezon Memorial Circle),它坐落在市中心,原先預定要在這裡興建政府的行政機關辦公樓,但當初的規劃迄今並未完全實現。現在這裡只有巨大的紀念塔,噴水池。這座高大的紀念塔位於公園的中央,是為紀念菲律賓首任自治總統奎松而興建,造型醒目。

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坐落在奎松市圓形紀念公園西側,園中種植有許多菲律賓的國樹、國花和國果。納拉樹是菲律賓的國樹,屬紫檀木的一種,它高大挺拔,終年青綠,迎著太陽開放出金光燦爛的花朵,它的木質非常堅硬,是製作高級家具和樂器的理想材料;樹皮在受傷時會滲出一種猩紅色的液體。菲律賓人說,這象徵自己民族血管裡流動著的鮮血。園中還種植了一排排被稱為「桑巴吉塔」的茉莉花,這是一種灌木類植物,一般高可達一公尺多,花色潔白,香味濃郁,有單瓣和雙瓣兩種。據說,古代的菲律賓男子向他心愛的姑娘求婚時,一般都要贈送茉莉花。如果姑娘將茉莉花環掛在脖子上,就表示姑娘接受了他的愛。然後,他們在月光下用湯加祿語相互發誓說:「桑巴吉塔」,也就是「我永遠愛你」的意思。所以菲律賓人又將茉莉花稱為「誓愛花」。在國際交往中,菲律賓人也常常把茉莉花環獻給外國的貴賓,以表示純真的友誼,因此這種花又成為菲律賓的國花。植物園中還種植了許多香飄遐邇的芒果樹,芒果是菲律賓的國果,外貌呈橢圓形,果肉甜中帶有微酸,成熟後外皮呈黃色,異香撲鼻,是菲律賓人最喜歡吃的熱帶水果。此外,在這個大植物園中,還附設有小型的基拉爾神父小型動物園。

觀光免稅區蘇比克灣

蘇比克灣(Subic Bay)是個漂亮的港都,也是菲律賓由外國海軍基地演變為一顆璀燦亮麗的觀光明珠,已擁有400多年歷史,早在1572年西班牙艦隊就登陸佔領此地,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自1868年起西班牙人在此興建水門、瞭望台、兵工廠和鐵路。1898年美西戰爭中,美國亞洲艦隊打敗西班牙艦隊,佔領菲律賓後,於1901年在此建立海軍基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裡成為美國最大的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先後成為日軍和美軍的爭奪目標。

美軍在蘇比克灣的長期統治期間,曾投入巨額資金及大量人力,將它建設成亞洲最大的海軍基地,有便利的海空交通運輸、完善的陸上道路設施、自給自足的水電系統、堅固美觀的房屋建築,以及良好的治安典範,並保留了最自然原始的清新環境及山林資源。在韓戰、越戰和波斯灣戰爭中,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基地,發揮了重要的戰略性地位。1991年6月菲律賓皮納杜波火山爆發,淹沒了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迫使美國空軍撤離克拉克而進駐蘇比克。

隨著東西方的和解政策,蘇比克戰略地位降低,加上菲律賓一再向美國索取大幅提高的天文數字租金,乃使美國決定放棄這個基地。1992年11月,當美國海軍最後一艘航空母艦駛離蘇比克灣時,由菲律賓政府收回此地,將它規劃為菲律賓最乾淨,治安最好的模範城市及自由經濟特區,實施嚴格的出入管制,當地人民沒有特別許可証是不能隨意出入,使它與外界隔離而呈不同的生活風貌。區內環境整潔有序,街道寬闊,綠意蔽空,草坪處處,新式建築物林立,市容自然、純樸,帶著一分靜謐的神秘氣氛,處處呈現出高品質的現代都市風情,並加強觀光設施,朝無煙𢶣工業方面發展,不久轉型成功,於1996年起開始接待中國及台灣的觀光客,且吸引大批台灣、中國和韓國的工商業人士來此設廠投資。

這個新興都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42分、北緯14度32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呂宋島西南端,緊鄰著首都馬尼拉,3面環繞著青翠的山麓,地處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的航道上,是個地理位置絕佳的優良深水港,極具戰略價值,與呂宋島各城市間建有5道進出大門,主要的閘門正對著奧隆阿波市最熱鬧的麥克塞塞大街。

全市面積大約有25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佔160平方公里,內含100平方公里廣袤的原始森林;海域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海灣周圍有次生林。當地生產有稻米、玉米、香蕉和椰子,漁獲也很可觀,但主要的經濟支柱為經濟特區和觀光服務業的收入。

這個地方很少有颱風,氣候溫和,全年氣溫在25℃至35℃間,非常適宜休閒旅遊,當地擁有許多高級休閒俱樂部和神秘的私人俱樂部,對觀光客散發出無比的媚力。我國遊客前往蘇比克灣觀光,可獲免簽證入境停留15天的禮遇,並且美元、台幣和人民幣,在這裡可以通用。遠東和立榮航空公司是目前台灣提供從桃園和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固定飛航蘇比克灣的航空公司,訂位非常方便。遊客可以打台北電話(02)25236098號,或高雄電話(07)3114988號,進一步瞭解蘇比克灣的相關旅遊情報。

在蘇比克灣食宿非常方便,此地有5家高級大飯店和多家俱樂部,這些地方是菲律賓境內唯一可以生飲自來水的場所。其中的禮傳系列飯店是當地最高級的飯店之一,遊客在此住宿,可親身體驗以客為尊的待遇。國際飯店也是觀光客最愛的地方,擁有數百間客房,只要花50美元房租,還有免費早餐及美酒招待。勒吉達和大四季是兩家賭場飯店,都是24小時營業,供應有免費的點心和宵夜,是蘇比克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場所。

這裡還有許多俱樂部,其中的特里博亞(Triboa)鄉村私人俱樂部,是為1996年亞太經合會而建,位於國際機場旁,對街還有當時舉行會議的會議廳。

奇波灣元首級皇朝俱樂部,是1996年APER亞太經合會議的舉辦地點,有數十位亞太地區各國元首或其特使在此集會,冠蓋雲集,風光一時,俱樂部內元首別墅和總統套房,莫不極盡豪華之能事,現已轉型為神秘的私人高級俱樂部。 由台灣鴻禧集團投資興建的高爾夫球俱樂部,是個無拘無束的玩小白球天堂,國際級18個洞的果嶺在艷陽下顯得非常耀眼,吸引了許多國際人士前來一顯身手。

百萬級遊艇俱樂部設備完善,闢有緊鄰海濱的大型游泳池和兒童遊樂設施。在俱樂部內遠眺碧藍海景,邊嚐美妙的鮮果甜品「哈囉哈囉」(Halo Halo)冰,令人全身清涼舒暢。觀光客們搭乘遊艇沿海灣航行,蘇比克灣的山海風光盡收眼底。途中可見由台灣商人開發的格蘭地島(Grande Island)和海中一座廢棄的城堡,都讓人眼睛一亮。 賓萊克蒂•肯•艾爾克貝約(Binictican Elcayo)高級騎馬俱樂部,提供外國觀光客中的騎馬愛好者,策馬入林,一顯身手的運動機會,初學者可在馬伕的引導下,在全程約1小時的騎馬森林浴裡,慢慢穿過林間小徑,一邊欣賞溪流小瀑,一邊充分享受高格調的悠閒風情。 小型賽車(Go Kart)俱樂部對觀光客提供高級的戶外刺激活動,利用國際機場旁的舊飛行跑道改闢為賽車場,每車都吸引許多喜歡速度感的遊客。

餐飲方面,當地提供的食物也非常有特色。除了在飯店內免費的自助早餐外,還有吃到飽的鳳凰火鍋餐,熱情浪漫的海灘「Bar-B-Q」和名仕軒精緻的中國江浙名菜等,都令人垂涎,但價格不菲。這裡還有5家中國餐廳供應道地的漢菜,海鮮和牛排等一應俱全。黃昏或夜晚到勒吉達(Legemda)海濱啤酒吧,邊飲啤酒,邊欣賞美麗的夕陽或仰望閃閃的星空,別有一番風情。

蘇比克屬於免稅區,闢有大型的購物商場,舉凡轎車、電器、電子產品、高級化粧品、流行服飾和菲律賓各地土特產紀念品等,一應俱全,是遊客的購物天堂。

這個菲律賓新興的城市,是個特殊的自由經濟特區,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免稅工業區,對外國投資者訂有許多優待政策,因此吸引了不少外資的進入。台商是最早到達的外資,全盛時期曾有300家登記要租用這裡的土地300公頃,分3期開發「蘇比克灣工業園區」,台商、台幹加上眷屬有12萬人之多,有世華開發、台灣宏碁、台安、東元和緯創等35家大型廠商在此設廠,中國信託商銀和台灣永豐銀行在此設有分行。但是台灣政府南向政策不彰,導致台商的紛紛撤出,如今只剩下少數業者,台灣人已不足1萬人。其中的緯創公司開闢了4條生產線,全盛時期有員工5000人,租地15公頃,如今只剩下3公頃土地,由生產桌上型電腦,改為筆記型電腦,且改遷到中國大陸生產,現在只生產手持型PDA,員工也減少至2000人。

日本的日立集團在蘇比克灣也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大陸的晶片廠已搶去了原來留給台商的100公頃土地,要成立小型工業區,興建玻璃廠。韓國人後來居上,韓進重工在此建造船廠,要在當地僱用2萬多名員工,替菲律賓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

蘇比克灣融合了西班牙和美國的風情,所有的飯店和建築都展現美軍時期的風貌。這裡的西班牙水門又稱西門,是蘇比克灣最引人注目的歷史性建築,建於1885年,為西班牙海軍進佔蘇比克灣留下來的遺蹟,歷經了百餘年滄桑歲月。市區內的西班牙教堂,外觀和內部陳設典雅別致,頗具懷古遺風,非常值得參觀。還有一座座掩映在綠林中的彈藥庫掩體,再現蘇比克灣作為美軍基地的深刻歷史陳蹟。這裡的名勝古蹟還有兩百年紀念公園,義工公園、聖母瑪莉亞教堂和班哲明公園等。

此外,蘇比克灣碼頭上還飄揚著一面全世界最大的菲律賓國旗,旗桿高約29公尺,約合94呎,它是在1992年11月24日,由當時菲律賓總統羅慕斯所升起的,象徵著結束了美國駐軍蘇比克灣長達94年的漫長日子。

蘇比克海洋探險公園有完整的海洋生態環境供遊客探索,這裡與眾不同的是,所有的海豚都生活在自然的棲息環境裡,海豚池的一端由柵欄與大海隔開。在海洋公園的另外一邊,可以找到30多艘遇難船的殘骸羅列在深海裡,好奇的遊客只要花點小錢,就有潛水專家陪同下水「觀光」。公園內還設有艦長電影院、海獅電影院、海獅館、水族館和邂逅小海灣等多種參觀點,讓人目不暇給。

市郊擁有一處熱帶雨林區,還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和開發,完整而珍奇,是目前菲律賓僅存的稀有動植物天堂。漫步在雨林區中,小徑兩旁盡是千年巨木,處處綠蔭蔽天,蟲鳴鳥叫。遊客在此可觀賞當地皮納杜波山的土著艾伊塔(Aeta)族矮黑人的生態環境,也可以參觀他們有趣的野外求生技術、射箭及彩精的狩獵表演;中秋節前後還有一個別開生面的歡迎會,到時遊客可以免費暢飲土著釀製的米酒。這裡由過去美軍所設立的野外求生訓練中心裡,展示有野外求生表演,由專門的教官對遊客示範如何就地取材,在惡劣的野外環境中求生存。熱帶雨林區裡還有熱帶水果蝙蝠,逗趣嬉戲的野猴、野生大蜥蜴和貓頭鷹等難得一見的珍禽異獸,極具原始自然風味。庫比蝙蝠(Cubi Bats)區裡,成千上萬的熱帶水果蝙蝠倒掛在整片的原始森中,每當黎明時分蝙蝠出門覓食和黃昏歸巢之際,整片天空都會被巨大的黑影和嘈雜的叫聲籠罩,蔚為奇觀。

蘇比克灣不但擁有綠林,並且還有沙灘和湛藍的海水,景致非常迷人,有如海島度假勝地。此地三面環繞著碧海,附近共有5處乾淨整潔的沙灘,各沙灘都提供風浪板活動,其中3處著名的海灘為美軍佔領時所規劃,分別是:專門訓練軍犬的「大灘」,一般士兵休閒的「水手沙灘」和極具隱密性的「軍官沙灘」。這些自然條件極佳的「迷你」型金色沙灘,襯托著菲式草棚涼架,更添戲水樂趣;而在此進行海濱烤肉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灣內風平浪靜,水上活動熱絡,從游泳、潛水、釣魚、拖曳傘、高空彈跳、滑水和降落傘、到腳踏船、皮舟(Kayak)、風浪板、帆船、水上摩托車、快艇和菲式的海灘Masage等,無所不有。其中的潛水活動以觀賞海底沉船、珊瑚和熱帶魚為主,港灣附近共有7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的戰艦,加上熱帶海洋資源保護良好,使得這裡順理成章地成為國際潛水運動者的天堂,同時也是國內潛水俱樂部重要的「移地訓練」據點。

格蘭地島度假村開張於2004年5月,從蘇比克灣搭船前往只要半個小時船程可達。全島只有這座度假村,全係茅草別墅,每間客房都有陽台,可以在陽台上邊看海景邊享用早餐。這裡的租金可不低廉,每天房租由4900披索起跳。因係新的觀光點,遊客還不多,不論戲水、浮潛、玩香蕉船的人都是三三兩兩,在此度假不優閒也難。

夏都碧瑤

碧瑤(Baguio)是菲律賓的夏都,這個地名是旅菲華僑起的,它的譯名應叫「巴基奧」,由泰加洛語「巴格奧」(Bagyo)演變而成,原語是颱風的意思。因呂宋島接近太平洋西部颱風發源區,其中大部分颱風都會橫掠呂宋島,使這座山城每年有30多次颱風的紀錄,因而得名。

它原本只是一塊荒地,後經美國第一任駐菲律賓總督塔虎脫創導開發,成為國內著名的採礦中心和避暑勝地,附近有幾十個金礦,黃金蘊藏量佔全國70%;鄰近曼卡延地區有銅礦,建有煉銅廠。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6分,北緯16度25分,位於呂宋北部海拔1525公尺的本格特省山上,南距馬尼拉約278公里。這裡交通非常發達,菲律賓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機往返馬尼拉和碧瑤間,航程約40分鐘,非常快捷。碧瑤機場距市區只有3公里,車程約10分鐘,沿途都是松林。由馬尼拉搭火車北上,約3小時後停於摩狄斯(Damartis)車站,然後改乘鐵路公司所備的汽車登山,沿著平滑的環山柏油公路盤旋而上,約4小時後可以到達山頂,沿途景色幽麗,足以令人心曠神怡。上山一定要經過一段崑崙路,這條迴旋山路雖然非常險峻,但是蒼松夾道,飛湍急瀑,雜花繽紛,修竹連綿,風光異常幽美。如果由馬尼拉改乘公路長途巴士去碧瑤,要8小時車程;私人轎車直接去碧瑤,則比較快捷,只要6個小時。碧瑤市內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計程車和吉普尼花車,郊外還有一種當地人叫做「波尼」的小馬車,是最富詩情畫意的兜風工具。

這個擁有23萬名人口的山城,是聞名於世的避暑勝地,四周都是松樹,因此又被稱為松市。它有世界上終年最溫和的氣候,平均氣溫約為23℃,因此常年涼爽如秋,晚上更是夜涼如水,甚至有時在夏天的夜裡還要使用暖爐。每年夏天一到,逃避熱浪的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湧向碧瑤;不但所有旅館客滿,連當地居民也將空著的房子出租,有的遊客甚至在汽車裡睡覺。部分政府的事務,也轉移到這裡來辦公。由於此地空氣清新,陽光明朗,有沁人肺腑的芳香,所以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使長住這裡的人們,尤其是妙齡的少女們,更是個個臉頰紅潤如桃花,令人看了倍增愉快的心情。

碧瑤依山築市,面積並不太大,但是風景絕佳,樹木花草茂盛,有寬闊的街道,也有新式建築物,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務設施,無論教堂、學校、圖書館、體育場、天文台、俱樂部、大飯店、夜總會、賭場、公園、醫院和別墅等一應俱全。這裡也有很多旅館,其中的梯田廣場(Terrace plaza)大飯店,是一座西班牙式的建築物,內有天井,用透明玻璃作屋頂,有第一流的設備,擁有300多間高級客房,還附設有醫務室、商店和餐廳。另一家萬松旅社,也有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的規模,共有223間客房,並有最親切的服務。市區內還有好幾家大飯店,其中最大的一家是由華僑開設的。這裡到處商店林立,大多數是屬於華人和菲律賓人的,少數由印度人經營。當地最著名的特產是木雕刻品,還有一種萬年菊,很久不會凋謝,是最受婦女們歡迎的禮物。附近最高的地方,是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聖托瑪斯(San Tomas)峰,在上面可以看到神奇的日出,也可以欣賞到幻妙的落日;如果天氣是晴空萬里,還可遙望中國大陸的海邊,夜間能夠遙望馬尼拉的閃耀夜景。這裡附近的山地居民,也叫做高山族,以出售木雕手工藝品享名。

這個城市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地方,距離市中心約3.6公里的萬松宮(Mansion House),是菲律賓總統的暑期辦公地點,建在一座高出平地的崗丘上,佔地頗廣,門前有一對圖案精美的大鐵門,門後路旁有許多整齊的松樹,並有一大片大斜坡,綠草如茵,草坪上還有用紅草砌植成的兩個英文字The Mansion。這一帶山嵐樹影,百花齊放,風景非常幽美,人們置身其間,如入仙境。萬松宮本身是一座兩層樓的白色建築物,並不見得特別宏偉,倒是院子裡有一個長方形的大水池,被紅花和蒼松圍繞著,顯得別致而有氣派。這座總統夏宮雖然有警衛駐守,但卻不禁止觀光客們拍照留念。

文咸公園(Burnham park)的位置在市中心區,四周都是坡道,並以一個人造湖為中心,湖中有遊艇和划船,湖旁遍植花草樹木,園內有兒童遊樂場、跑馬場、溜冰場、足球場、大操場和摩托車跑道等,華僑愛國中學也設在這裡。每逢假日,春光綺麗的園林裡,熙熙攘攘,遊人如織,是碧瑤市民的一大樂園。

伊美黛公園佔地很廣,又名為「碧瑤植物園」位於市中心以東2公里處,保持有原始叢林的特色。這裡濃蔭蔽空,百花爭艷,種植有無數的亞熱帶植物。園內有一個伊格羅特族村落,搭蓋有不少原始形式的茅頂木屋,住著一些不同族系的山區居民。看到這些原始的房屋和不同服飾的居民,彷彿覺得時光倒流了好幾個世紀。

萊特公園(Wright park)是為了紀念萊特元帥而建,園中有一個石亭,遊客們在石亭中野餐,別具風味,一邊面臨池水,一邊遠眺青山,令人心礦神怡,幾疑置身畫境。公園裡還有一個水池,名為松池(pool of the pines),四周都是松林,松影映現水中,尤添幽美畫面。

觀礦公園(Mines view park)位於碧瑤市東端的海角上,它本來只是採礦工人休息的場所,地勢險峻,怪石突兀。如果嚴格的說起來,它是不能算為「園」的,因為整個公園只是在一個突出一角的山岩上,斜斜地築了一個石階,岩石上建有一個亭子而已。亭子四周用石欄圍著,以防行人失足跌落陡峻的岩石下。觀礦公園的得名,就是在那一角突出的岩石上,因為站在這裡,就可以看到碧瑤的整個金礦區。附近山谷中丘陵起伏,在一片蒼翠松林中的幾條羊腸小徑,便是通往金礦的道路。

菲日友好庭園(Filipino-Japanese Friendship Garden)位於黎剎公園對面,是一座松林環境清幽靜謐的庭園。在簡樸的庭園中,建有一座慰靈塔和一座和平塔,是日本和碧瑤市獅子會共同出資興建的。慰靈塔落成於1973年2月,是為了紀念日本在菲律賓戰歿的官兵修建的。和平塔建於同年8月。

碧瑤大教堂(Baguio Cathedral)的位置在市中心的文咸公園東北側500公尺處,外表華麗,兩座尖塔在綠木環繞中高聳入雲,成為碧瑤市的象徵,從搭頂的瞭望台上可以眺望市區全景。這座教堂內有精美的雕刻藝術品,尤以法蒂瑪聖母像和羅列斯聖母像的雕刻最為精緻。

聖路易士(St. Louis)大教堂,坐落在一處可以俯瞰整個碧瑤市的山丘上,它的紅色尖頂在好幾公里外就可以看到。教堂的後面,有一所教會辦的職業學校。附近散居有伊格羅特族人,觀光客們可以在這裡參觀到伊格羅特族傳統而有趣的手織機和手工藝品,並且可以在這裡買到伊格羅特族的木雕品和銀製的土產品。

公共市場(Public Market)位於市鬧區,每到星期日,附近各部落或山區各族的農民,都會帶著自己的農作物或手工藝品聚集到這個市場裡,使這裡到處堆滿了水果、蔬菜、鮮花、木雕品、手織物和魚網等物品,熱鬧非凡。

碧瑤山區博物館(Baguio Mountain Province Mseum)是一個具有菲律賓北部土著民族風情特色的觀光點,它的位置就在市區觀光局辦事處旁邊。博物館以土著民族的茅寮建築形式修建的,館中展出山區土著居民的民族服飾、土葬等地方風俗資料和文物圖片,生動地介紹了土著的歷史和風土人情。如果想到市郊山中採訪土著人,應該先到這裡來參觀。

北方作坊(North School)位於碧瑤市北郊,在這裡可以參觀伊格羅特人製作雷邦多土布的過程,附近的商店有價格便宜的雷邦多土布,買布最好不要再討價還價。

米拉多爾山崗(Mirdor Mill)位於多米尼加山崗右側,山頂上設有天文台和耶穌會的默禱室。從山頂可以俯瞰林加延(Lingayen)灣和伊羅戈斯(Ilocos)美麗的海岸線,以及碧藍閃燦的南中國海。

亞新溫泉(Asim Hat spring)是個可以供人游泳的溫泉,距離市區約20分鐘車程,溫泉池設備完善,泉水清澈,附近有游泳池、涼亭和餐廳,四周有小山環伺,花木扶疏,美景如畫,到這裡來洗溫泉浴的人終年不絕。此地還以木雕品聞名,不但價廉,並且物美,很多遊客在這裡洗完熱呼呼的溫泉澡後,臨走時會順便買些木雕藝品回到馬尼拉去,一舉兩得。

阿布克勞水庫(Amboklao Dam)的位置在碧瑤市東北方40公里處,是呂宋島中部規模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所在地。這座多目標的大水庫,除了蓄水和發電外,還兼具觀光效益,遊客們在這裡可以享受到划船和釣魚的樂趣,另外,由這裡眺望四周的山峰景色,也是使人舒暢身心的一大樂事。

沙迦達(Sagada)是碧瑤附近的一個另類參觀點,在當地可以看到古老的百年木棺,以及坐在棺內的「屈肢葬」白骨遺骸。遊客還可以參觀鐘乳石洞,靠松枝燃火或煤油燈照明在洞裡的地下伏流中涉水而行,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有些地方水深及腰,非常刺激。

特尼達(Trinidad)菜園位於碧瑤市郊的山谷盆地中,是華僑在呂宋所經營的最大菜園,規模宏大,組織完善。這個大菜園四周高山聳時,谷中河流縈繞,土地肥沃,在幾千名居民中華僑佔絕大多數。農莊附近都是一望無際的各式菜圃,種植著鮮嫩的芥藍菜、翠綠的油菜和其他各種蔬菜,常年供給全呂宋島,因此每天清晨,都有一長串的卡車自這裡將蔬菜運銷各地。農莊內還有一所菲律賓國立農業學校,研究用科學的方法種植蔬菜,菜園就是學生們實習的園地。

約翰軍營(Camp John Hay)也是這裡的觀光勝地。碧瑤不但是菲律賓的夏都,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訓練重地,過去美國在這裡設有約翰軍營,菲律賓也在這裡設有軍校,用以培養國內的軍事人才。

此外,碧瑤還有一家賭場,門口的警衛荷槍實彈地守衛著,威風凜凜地監視著過往的行人。這個賭場規模雖然不大,但是五臟俱全,裡面各式各樣的賭具都有,不過開檔的時間限於每晚8時至第二天清晨4時,當地人不得進入。

第二大城宿霧市

宿霧(Cebu)是菲律賓中部宿霧省的省會和全國的第二大城,也是國內最古老的城市和國內颱風最少的城市。早在1521年3月7日,麥哲倫就是在宿霧島附近登陸開始侵略菲律賓的,登陸後第一件事,便是把象徵基督文化的十字架,插在現在的宿霧市中心區,想把基督文化散播到這個充滿獵頭族人居住的原始島嶼,但卻被鄰近馬吉坦島上的拉布拉布土著酋長殺死,因此埋骨蠻荒。麥哲倫的死,並沒有使西班牙放棄對菲律賓的侵略,1565年派遣代表國王的特使勒加斯比,再度率領遠征軍前來,才征服了宿霧,將它歸入西班牙的版圖,並且開始傳入天主教。從此,宿霧便成為菲律賓最早的一個城市,也是西班牙人在這個國家的第一個殖民點,在1571年馬尼拉城未建立前,它一直是西班牙總督府的所在地。16至17世紀時,經常受到南方回教徒的攻擊。1827年島上發現煤礦,1860年闢為國家貿易港,1936年成為直轄市,20世紀70年代躍升為國內的第二大城。

這個有「南方之后」美譽的城市,擁有100萬人口,經緯度為東經123度40分、北緯10度1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菲律賓中南部維薩亞斯群島上,宿霧島東中部的沿海處,南距馬尼拉約587公里。現在是菲律賓中部文化,經濟和交通的中心,它在菲律賓的地位僅次於馬尼拉,周圍有內格羅、保和、雷伊泰和馬斯巴特島環伺。主區街道寬闊,市容整齊,林蔭夾道,高樓大廈林立,大多數建築物由西班牙風格和亞洲熱帶氣氛互相組合而成,這裡街道的名稱,幾乎都是以人的名字來命名。郊區盛產椰乾、菸葉、甘蔗和芒果。

對外交通也很方便,當越戰方殷時,美軍曾在宿霧市對面的馬克坦島上建有空軍基地,作為克拉克空軍基地的延伸。越戰結束後,這個空軍基地由菲律賓政府接管,現改為宿霧民航機場,空運量全國第二,僅次於馬尼拉國際機場。由高雄直飛此地,航程約2小時20分,由香港前來約3小時,自台北來此要3小時20分,由馬尼拉前來只需40分鐘。機場有小型巴士接客,經由島際大橋到宿霧市中心區,要20分鐘到半小時車程。目前台北至宿霧航線由華信提供直飛航班服務,每週2次。如搭乘菲航、華航或長榮班機,須經馬尼拉再轉國內航線。

在海運方面,擁有一個天然良港,馬克坦和宿霧間狹窄的海峽,成為港口的天然屏障。碼頭水深6至12公尺,可同時停泊10艘排水量4600噸以下的船隻,是國內的第二大港,每年出入國內島際線船隻多達2萬多艘,國際航線巨輪1230多艘,國際貿易物資吞吐量僅次於馬尼拉。馬尼拉每週有3、4班客輪往返宿霧,單向航程24小時;與國內各大島嶼間,也有定期客貨輪來往。

市內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吉普尼花車、計程車、馬達三輪車和馬車等,也有大飯店接送觀光客的豪華巴士,非常方便。在市區對外水上交通方面,除了大型的島際渡輪外,還有一種船身兩側附有兩座平衡器的邦卡木船,是最常見的捕魚和運輸工具。卡塔馬朗船的功能和邦卡木船相似,是一種為了保持在水上平衡而擁有兩個船身的雙體船。燕隼貓(Hobby Cat)是小型遊艇,可搭乘7、8人。丁赫(Dinghy)是動力小快艇,是島際快速交通工具。獨木舟是用槳划動的單人小舟,是水上娛樂工具,它和腳踏船一樣,適合於在海邊活動。玻璃底船,專供遊客探看海底的美麗世界。

這個城市有許多不同等級的旅館,一部分在市區,另一部分散布在馬克坦島上。拉滬水濱大飯店(Waterfront Lahug Hotel)是市區最大最新的觀光大飯店,位於阿亞拉中心的東北方,飯店外觀像個城堡,是宿霧市內醒目的地標,擁有500多間高貴典雅的客房,除了各種服務設施應有盡有外,還附設有一家合法的大賭場。太平洋俱樂部(Pacific Club)位於宿霧市區以北60.5公里處,由宿霧機場驅車前往,約需1.5小時,沿途風景優美,公路兩旁椰子樹林立,俱樂部就在盡頭處。這裡的沙灘呈現金黃色彩,俱樂部海邊的出租別墅外表是茅草建築,內部則全係現代化設備。當地有各種各樣的水上活動,如游泳、滑水、潛水和乘船出海等,令人飽享海灘生活的樂趣。此外,市內比較重要的大飯店還有宿霧廣場(Cebu Plaza)、阿魯歐、保和海灘俱樂部、巴德阿島休閒度假村、麥哲倫國際(Magellan International)、斯凱蒙(Skyvue)和君主(Raian)等。

市內也有許多設備不錯的大餐廳,供應各地美酒佳餚,但以海鮮最受歡迎。其中當地特有的海產「黑猩猩海膽」,沾點哇沙米,一口吞下,確是人間美味。

宿霧也是血拚(Shopping)族的最愛,除了一般的購物街外,還有三大購物中心:一是在舊市區的羅賓遜(Robinson’s),二是靠近馬克坦島的S.M City,三為坐落在市北區規模最大的阿亞拉中心(Ayala Center)。這三大購物中心都有美國購物城(Shopping Mall)的架勢,內部都擁有大型的超級市場、服裝、皮件、家電、書局、藥房、銀行和電影院,並有包括咖啡廳、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菲式、日式、中式和西式的速食店和自助餐在內的美食街。還有一個供顧客在星期天做禮拜的活動中心,很多購物者在星期天直接到購物中心內的活動中心去做完禮拜,再放心開懷地去血拚。靠近市區南部碼頭還有一個卡邦市場(Carbon Market),是宿霧最大的傳統市集,有上百家商店和無數攤販在這裡營業,魚貝海鮮、雞鴨牛羊豬肉、蔬菜、水果、鮮花、衣物、家庭用品、電器用品、小五金工具、手工藝品和南貨等,應有盡有,供應無缺。市場中成簍成堆的芒果、榴槤、山竹和山參果等,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氣息。這裡的芒果,是菲律賓的一「絕」,不但美味芳香,並且沒有纖維,果肉入口即化。

當地主要的土特產品有吉他、剝製品和貝殼製品等。市內許多小商店內都可以看到漂亮的西班牙式吉他,價格最便宜的也要150美元左右,最貴的約250美元。最高級的吉他製作非常精緻,而且音色悅耳動聽,據說一名技術熟練的工匠,每年只能做出兩把高級吉他。這裡四弦琴的琴身是用椰子殼製成的,造型獨特,音色也不錯,而且價格便宜,可以買來當做禮物餽贈親友。 一般土特產店和地攤上還可買到價格便宜的海龜和巨大海蝦的剝製品,直徑約50公分的海龜殼剝製品,每個售價在200至250披索左右;玳瑁的剝製品每個約需320至600披索左右;身長40至50公分的海蝦剝製品,約需250披索,比馬尼拉便宜。人們到購物區逛街時,可以和這些小攤販討價還價,也是旅途中的一般小插曲。此外,當地的貝殼製品也很漂亮,用各種美麗貝殼細加研磨,可以作成袖扣、領帶夾和胸飾等,極具自然之美。這些貝殼製品都是當地人花了許多時間製作的,所以成品都很特殊。

在娛樂和運動方面,宿霧除了有許多設備講究的電影院和夜總會外,遊客們還可以前往海濱度假。因為宿霧四面環海,所以海水浴場特別多,尤其是東海岸海水澄清,人跡稀少,但有成排高聳入雲的椰子樹、白色細柔的海灘、七彩濱紛的珊瑚礁、美麗蔚藍色的天空和綠意盎然的島嶼,人們在這些寧靜的海邊戲水,真是人間一大享受。宿霧周圍比較有名的海灘有岷答那峨海灘、里羅昂海灘和馬克坦島等地。宿霧市有一個菲律賓高爾夫球俱樂部和宿霧鄉村俱樂部(Cebu Country Club),都擁有長6200公尺18個洞的高爾夫球場;觀光客只要和所住的大飯店接洽,即可前往揮桿。除了星期日外,宿霧市每晚都有回力球賽,觀眾購票入場,場內有廂座和冷氣設備。這是一種快速和極耗體力的球賽,6名比賽的人手持藤製的彎形兜,把一顆小球接過來再射出去,巡迴不已。贏球的方法是設法把球射向牆上的角落,等到反彈出來的時候,接球的人必須用快速狂奔的方法將球接住,如果因為跑得慢使球跌在地上,便算輸了球。依照菲律賓的法律,在舉行回力球賽時,還可以公開買賭票,賠率約為1與15之比。這裡每個星期日由上午11時開始,就舉行有鬥雞比賽,並且也可以接受賭注。這裡有很多西班牙和菲律賓混血種的美女,因此使宿霧更成為一般觀光客所嚮往的地方。這裡設有兩家賭場,一家設在市區的拉瀘水濱大飯店內,另有一家附設在馬克坦島的水濱大飯店內。

這個城市值得參觀的名勝古蹟很多,其中的麥哲倫十字架(Magellan’s Cross),相傳是為紀念第一位菲律賓基督徒的誕生,由麥哲倫於1521年4月所建的巨型十字架,它供奉在市政廳對面一棟以紅磚砌成的六角堂裡,目標非常顯著,已有500多年歷史。據說18世紀以後,當地人相信只要將十字架上的木頭削來吃,就可袪除百病,於是十字架經常被削,為了防止十字架被居民吃光,當地政府便把十字架上漆並框起來。六角堂的天花板上有一幅壁畫,內容是刻畫當時菲律賓人虔誠受洗的情形,並且保留著原貌,色彩鮮艷,線條生動。這支十字架不但是菲律賓和西洋文化最初接觸的紀念物,同時也是為紀念菲律賓成為天主教國家而建立的,它被市民視為珍貴的歷史遺物,備受重視和保護,因此比它在宗教上的意義還要大。

聖奧古斯丁大教堂(San Agustine Church)又名「耶穌聖嬰教堂」,初建於1565年,作為基督教傳教據點的教堂,因此是基督教在菲律賓的傳教中心地,同時也是遠東地區唯一的巴希利卡式教堂,它的位置在市政廳北方不遠處,教堂裡面供奉著當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帶來、送給宿霧女王高約40公分耶穌幼年的聖嬰肖像,也是當年首批菲律賓天主教徒受洗的地方,因此便成為菲律賓基督教徒朝拜的聖殿,每天都聚滿了祈禱的信徒。教堂在1566和1628年曾遭火焚,現在的教堂是在1735至1740年間重建的。最神奇的是在兩次大火中,屋瓦雖遭燒燬,但聖嬰像卻絲毫無損,因此教徒們對祂更加崇拜。每年的一月第三個週日是宿霧的聖嬰日,教徒群集此地望彌撒,然後展開熱鬧的慶祝活動。聖彼得羅要塞(Fort san pedro)是菲律賓現存的西班牙要塞中年代最古老的一座。它始建於1565年,是西班牙第一任總督勒加斯比為了防禦南方來的敵人而建的木製城寨。順著當年的地形,要塞呈三角形,兩面臨海一面靠陸 ,當時只是簡陋的木牆,1783年改建為現在的模樣。到了美國統治時代,更成為美軍重要的據點。要塞的城樓和城牆都是用珊瑚修建的,不過由於飽經歲月的侵蝕,外表看起來卻光滑得像石頭;現在城牆厚達8公尺,城牆上還開闢有博物館,展出從菲律賓海域出土的文物。城牆圍繞的中庭栽種許多花草和高大的椰子樹,經常有人在這裡乘涼,並且是晚上情侶約會散步的好地方。城門西邊的兩門大砲和放置在要塞內的其他大砲,仍然健在。要塞內還有地下牢獄和深井,現在雖然已經封閉,但仍保持原狀;菲律賓政府還在要塞的三樓設有宿霧辦事處,提供一些當地觀光資訊。

宿霧市的獨立廣場(Plaza Independencia)是為紀念菲律賓脫離美國獨立而建,位於聖彼得羅要塞前面,長約400公尺,寬約120公尺,中央聳立著宿霧市創始人、西班牙首任駐菲律賓總督勒加斯比的紀念碑。此人1505年生於西班牙一個貴族家庭中,1528年到墨西哥擔任律師。他為人狡猾,好詭辯,性格堅韌,富冒險精神,被西班牙國王選為征服菲律賓遠征隊頭目後,不惜賣掉自己的大農莊,籌集十萬披索,作為遠征隊航行費用。數年後,他終於領軍征服了菲律賓,當上了首任總督。廣場內還立有第三任總統麥格塞塞的紀念碑。

巴遜納加公園(Pasonanca park),是宿霧市最特別的一座公園,向以「樹頂蜜月樓」而聞名。蜜月樓內設備齊全,包括有冰箱、抽水馬桶、自來水、廚具和臥室等設備。凡是新婚夫婦要到這裡度蜜月,預向這座公園的督察申請,可獲免費居住兩天的權利。

聖卡洛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 Corlos)是菲律賓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創建於1591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現在除了醫學院外,其他各學院一應俱全,共有學生8000多人。大學正門的右側就是遠近馳名的博物館,它落成於1967年,由前總統馬可仕夫人伊美黛所創建,館內收藏著從宿霧島上挖掘出來的全部考古文物,另外還展出附近維薩亞斯、岷答那峨、柯達巴特和波荷等島嶼的珍貴出土品,這些文物對菲律賓文化史有很大的影響力。館中還展出菲律賓各地的動植物標本,為研究菲律賓近海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比佛利山(Beverly Hill)位於宿霧市區北部,是當地富翁雲集的豪華住宅區,修建在一片緩坡地帶,四周全是青山綠樹,風景寧靜宜人,同時這裡視野廣闊,是眺望宿霧市街的最佳處所,並且可以遙望遠方的海洋和馬丹島。由於這一帶華人較多,有好幾個寺廟道觀,其中最大、最遠近馳名祀奉老子的中國道觀,也成了重要的觀光點之一。它位於住宅區一隅,由菲籍華僑獨資興建,規模宏大,大殿屋檐雕飾有龍鳳圖案,殿內奉祀中國古代傑出思想家老子的塑像,據說它很靈驗,所以香火一直很盛,凡是到宿霧觀光的遊客,特別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大多數都會到這裡燒香。觀中還有道士,並有供遊客占卜凶吉禍福的卜卦。大殿內還有一尊姜太公釣魚的塑像。這座富有濃厚中國色彩的道觀,引起外國觀光客的極大興趣。

最後晚餐教堂(Chapel of the Last Supper)位於宿霧市北方10公里處的曼達威鎮上,這座教堂內有一幅西班牙統治時代遺留下來聖經中「最後晚餐」的大繪圖,非常逼真地用藝術表現出來,不論是否基督徒都值得一看。

科隆街(Colon Street)是菲律賓國內最古老的一條街道,它是由西班牙總督勒加斯比於1565年佔領宿霧市後建造的,但現在除了帕黑爾(Parian)教堂殘存的土台外,沒有留下任何遺蹟。

皮爾(Pier)市場距宿霧港很近,這裡雲集了幾百家小雜貨舖,各種當地的土特產品,如吉他、貝殼製品、海生動物剝製品和各種熱帶水果等,在這裡都可以買到。

波羅波羅溫泉的位置在宿霧市西北角郊外,是當地的名勝之一,沿途都是山路,山坡陡峻,危崖峻峭,椰林濃密,山色秀妍。山上建有兩個游泳池,引溫泉入池,硫礦味撲鼻,是治療皮膚病的理想場所。

位於宿霧南方67公里處的阿高海灘,是菲律賓最大和最早開發的觀光海灘之一,它遠離市區,充滿靜謚迷人的氣息。風景最優美的是東北岸的坦布里(Tambulai)海灘,遊客絡繹不絕,有多彩多姿的海上活動。由這裡的港口,搭乘造型可愛的螃蟹船前往那魯遜島,有椰林、白沙和熱情的南洋音歡迎遊客。

太平洋宿霧俱樂部(Cebu Club Pacific)是具有規模的海濱度假區,位於宿霧市以北60.5公里處,由市中心搭車前往約需1.5小時可達,沿途風景優美,路旁椰樹林立,這裡的沙灘望過去呈現金黃色彩,海濱有62間出租小別墅,外表是茅草建築,內部則全係現代化設備,當地有各種各樣的水上運動,如游泳、滑水、潛水和乘船出海等,令人飽覽海灘生活的樂趣。

芭婕島(Badian Island)是一個小巧美麗的島嶼,面積僅有7公頃,但卻是菲律賓著名的孤島度假區。它與巴拉望群島隔海相望,位於宿霧島的西南方,同宿霧的休閒帶相連,也具有濃郁的度假氣息。遊客前往度假,可搭乘飛機至宿霧市,再由碼頭乘坐小船到達此地。

這裡的芭婕島度假村為島上唯一的度假村,是由德國人經營的五星級度假飯店,強調融入自然的完全度假原則。度假村正立於碼頭海濱,擁有53幢獨立別墅,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椰樹林中,主要以貝殼、木材與宿霧大理石作為建材,房間內全部是藤製家具,外觀為茅草式建築,洋溢著純然的菲國風情,最特別的是房內沒有安裝電話和電視等,給遊客營造出一種完全與大自然為伴的度假風格。

芭婕島的海域生態資源非常豐富,隨處可見數量及種類繁多的珊瑚、熱帶魚和海藻等,遊客可乘坐玻璃船進入海底,同這些動、植物共存於美麗的「藍色天堂」中。島上有各式各樣的海域活動,如腳踏船、獨木舟和風帆等較為安靜的項目,以保持靜謐。徒步環島一周,可順道拜訪島上的3、5農戶或是漁戶,體驗傳統的居民生活,感受菲國的些許人文氣息,也是很特別的一種休閒舉措。

卡娃桑瀑布(Kawasan Waterfall)隱藏在島上的山水之間,擁有4、5條白絹水帘,隨著地勢分為上、下兩個瀑布區,形成兩個藍綠色的天然小湖,會令人忍不住撲通跳下水中享受一下冰涼的舒暢。水上有竹筏可供穿越水帘,每小時租金100披索。

馬克坦島(Mactan Island)位於菲律賓中部,經緯度為東經123度58分、北緯10度1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保和海峽中,緊鄰宿霧島東岸,有大橋相通。島呈長方形,面積62平方公里,地勢低平,有長滿紅樹林的大片沼澤地。這個擁有20多萬人口的海島,居民主要從事旅遊服務業、捕魚和種植椰子。島上有美軍交還的空軍基地一處,還有一個國內第二大的國際機場,也就是宿霧國際機場,每天都有國內外航班起落,接送來自世界各地,尤其是近鄰台灣的觀光客。

來到島上度假的觀光客,都會順便前往參觀馬里巴可吉他(Guitar Making in Maribago)工廠,共有20家,他們生產菲律賓特製的馬里巴可吉他,並獲得國際音樂家們的好評。觀光客可以參觀生產吉他的一貫作業過程,還可以用批發價買一具回去作紀念。

島上有許多自成天地的高級觀光飯店和度假村,其中的珊瑚礁度假村(Coral Reef Resort)顯得小巧,但卻是南中國海上最昂貴的海濱度假大飯店,建築風格深受西班牙影響,自然與人工相輔相成,在馬克坦島東岸呈現出迷人的風味。散落在海濱、游泳池畔、綠地上的白色布蓬,為它營造出浪漫的異國氣息。

水濱大飯店(Waterfront Hotel)曾連續5年奪得當地五星級飯店住房率冠軍,不但建築充滿西班牙情調,各項設施也一應俱全,並且服務品質極佳。從國際機場到這裡,走路只需兩分鐘,非常方便。這家飯店最讓人稱道的是金碧輝煌的夜總會、超級道地的三溫暖,以及名聞遐邇的賭場。夜總會的裝璜極盡暑華之能事,燈光、音響和樂隊皆屬一流;三溫暖係引進礦泉水建冷水、溫水和熱水三池,搭配8道強弱調和的水流,洗起來非常過癮,烤箱也特別添加了芬多精、維他命,別具特色。賭場是這裡最為誘人的秘密武器,規模可觀,裝潢富麗,名堂之多稱得上「齊備」,而區域的劃分更是高明,讓賭客不受干擾,盡情博戲,各投所好。

柯多瓦礁度假村(Cordova Reef Village Resort),位於東側海岸最南端,是島上最新的度假村,擁有50間茅草蓋頂、圓形設計的度假屋,造型非常可愛,房門口就有廣闊的游泳池。這裡提供風帆、快艇和沙灘排球等水上運動項目,遊客也可以到海上進行深潛、浮潛和海釣,並且還設有健身房、撞球室、圖書館和紀念品店等配套服務設施。此外,距柯多瓦礁度假村不遠處海面的離島上,有20多家風格各異的度假飯店,更遠離塵囂的海水和沙灘顯得非常靜謐。 田園灣度假村(Plantation Bay Resort)佔地7.2公頃,擁有熱帶花園、棕櫚樹和瀑布。興建在游泳池中的白色義大利漂亮餐廳,非常羅曼蒂克。休閒設施除了水世界外,還有健身中心、三溫暖、遊戲室、網球場、9個洞的高爾夫球場、Pub、歌舞廳,以及長1公里的專屬海灘。在海灘邊不遠處,可以潛水和浮潛,遊客足不出「村」,就可盡享美好的休閒假日。此外,園內還有電動車載送遊客。

這裡的馬里巴可藍水海濱度假村(Maribago Bluewater Beach Resort)是個大型的休閒度假樂園,村裡有好幾個地方設置透明水族箱,人們隨時可近距離觀察鯊魚,不用怕被咬,會客大廳前也有養鯊魚的小水塘,每天都吸引了許多觀光客。

香格里拉馬克坦島度假村(Shangri-Las Mactanl Island Resort)擁有8層樓高的白色建築,它位於海岸線北端,就像馬克坦島上的新地標。因為它與島上其他幾乎是平地的度假小屋相比,氣勢就恢宏而搶眼得多。這裡共有547間客房,不但在馬克坦島上稱冠,房間數在全宿霧也是數一數二的。長達350公尺的海灘,提供包括拖曳傘等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還有兩座游泳池、網球場及高爾夫球場可供住客使用;住客們可免費使用健身房與三溫暖。此外,這裡有9種風味不同的餐廳,晚上還可到餐廳跳跳舞,也是一個住進來就可以足不出戶的完美度假天地。

塔布里海灘休閒地(Tambuli Beach Resort)的位置在馬克坦島東北岸,從宿霧市區乘車前來只要20分鐘。這裡的住宿和運動設施都很完善,共有75間客房。此地是菲律賓中部地區最絢麗的風景點,遊客絡繹不絕,有多彩多姿的海上運動項目,如滑水、潛水、沖浪、游泳、釣魚、乘遊艇漫遊海上和作日光浴等。

此外,島上主要的度假地方還有宿霧、哈德遜(Hadson)、宿霧太平洋(Cebu Pacific)和宿霧馬林(Cebu Marin)等海灘度假村。

在馬克坦海岸以東的外海,還有十幾個散落的小島,多係私人擁有,一些小島上還蓋有一些更與世隔絕的度假村。馬克坦島上的每家度假村,都有提供列島遊(Island Hopping)的船隻,遊客可事先向所住飯店的櫃檯詢問、登記,然後就可出發到各小島探險,坐著當地造型特殊的幫浦船(pumpboat),展開乘風破浪之旅。這種船可容納20個人,船身兩側延伸出去的「翅膀」,主要功能在平衡重心。菲律賓的海域相當乾淨,碧海藍天下,拿起相機隨時都可拍下美麗的畫面。船愈向小島靠近,愈可體會水的澄淨。水淺處不時會看到星狀的海參,靜靜臥在水裡曬太陽。上岸後,許多人就迫不及待跳進海裡浮潛,與熱帶魚共舞;也有人趁著退潮,踏浪撿貝殼;而隨船的工作人員則開始熟練地準備「Bar B-Q」大餐,菲律賓人是燒烤能手,沒多久就完成滿滿的一桌,當遊客大快朵頤時,歌手會到桌邊彈吉他、唱情歌,把海島度假的輕鬆浪漫發揮到極致。

麥哲倫紀念碑(Magellan Monument)位於馬克坦島東端海灘上,1521年麥哲倫征服宿霧島後,試圖進一步征服馬克坦,但遭到島上酋長拉布拉布的堅決抵抗,他率領土著居民用原始的弓箭、大刀和長矛,擊潰了西班牙殖民者,並且將麥哲倫亂刀砍死在海灘上。1866年,西班牙殖民當局為了紀念麥哲倫,特地在他陣亡的海灘上為他建造了座紀念碑。碑旁還有一幢小建築物,裏面用彩繪畫圖描述了當年拉布拉布酋長率領土著居民和麥哲倫激戰的情形;房內還立有一塊石碑,碑文道:「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在與馬克坦島的首領拉布拉布及他的士兵作戰中死於此地」。在海灘附近的海面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艘麥哲倫環球航行時乘坐的「維多利亞」號戰船的複製品。

麥丹加工出口區位於馬克坦島上,創建於1779年,是菲律賓國內的第二個加工出口區,佔地面積約95公頃。菲律賓政府先後在這裡投入1.1億美元的資金,用於道路和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擴建了島上的國際機場,以加速出口交貨的速度。目前已有72家外資企業在這裡辦廠,就業人數達兩萬多人,每年出口額在2.45億美元左右,主要產品有鐘表、電器、玩具、樂器、鞋類和電子產品等,這些企業的產品具有就業人數多、用水少、重量輕、體積小、產值高和適合空運等特點,是勞力密集的輕工業,正適合菲律賓社會所需。

馬克坦島有個珍寶是夜行動物的眼鏡猴(Tarsius Monkey),是全世界最迷你的小猴,也是菲律賓稀有的保護動物,體型只有人的巴掌大,趾間有蹼,重僅75克,尾巴比身體還長,但卻有兩個圓圓的大眼睛,逗趣又可愛,島上的柯利拉(Corella)山是主要的棲息地。

觀光勝地大堡

大堡(Davao)又譯納卯,是南大堡省的省轄市,1936年設市,經緯度為東經125度36分、北緯7度4分,地理位置坐落在菲律賓東南岸,也就是位於菲律賓第二大島岷答那峨島東南方的大堡河口,靠近大堡海灣的上游。此地的風格與馬尼拉完全不同,有「南海樂園」之美譽。由於這裡聚集著菲律賓各島嶼上的人,形成一個「小菲律賓」,因此又有「菲律賓縮影」之稱。附近盛產椰子、咖啡、麻、纖維、紡織品和木料等,是岷答那峨島南部地區農工商業和行政中心。這個面積2212平方公里的全國第三大城市,是個充滿朝氣活力但卻一點都沒有浮華味道的樸素城市。

這個擁有95萬名人口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悠閒自在,像是人間天堂;自然幽靜的環境,更撫慰來訪的每位遊子的心靈。市區工商業繁榮,街道整潔,交通有序,學術風氣濃厚,設有岷答那峨大學和大堡女子學院等。市中心區位於大堡河入海口北側,面積約9平方公里,省政府、市政廳、警察局、銀行、醫院、購物中心、教堂、觀光飯店、學校和公園等,大都集中在這裡。在工商業區和住宅區間,有許多椰子樹林和香蕉園穿插其間,似是一個遼闊的大果園,環境非常幽靜,所以大堡又有「南海樂園」的美稱。

大堡市對外交通非常方便,是菲律賓重要交通中心之一。在空中運輸方面,市郊有一座大型民航機場,馬尼拉每天有4個航班飛來此地,航程約1.5小時;宿霧每天也有班機前來,飛行時間只要50分鐘;三寶顏每天也有4個航班。從機場到市區,坐計程車只要20分鐘,當地旅館都備有專車,配合班機起落時間接送遊客。

在海運方面,大堡市有岷答那峨島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可以停靠內海船舶和大型的遠洋輪船。它由聖安娜港和薩薩深水港組成,前者是國內各島嶼間的客運碼頭,後者是貨運港,近海的薩馬島與岷答那峨島間所形成的帕基普丹海峽,是上述兩個港口的天然屏障,所以港內風平浪靜。薩薩深水港是菲律賓東南部馬尼拉麻輸出的重要出口港,自古以來就是以出口馬尼拉麻而繁榮起來,如今這裡輸出的馬尼拉麻和麻製品的數量,仍居全國首位。港口附近的地區逐漸成為馬尼拉麻加工業中心。此外;當地生產的鑲飾板和膠合板也遠銷歐洲,有的還經香港轉銷中國。聖安娜港是客輪停泊處,從馬尼拉搭乘觀光船到此,沿途還可以舒暢地欣賞南海風光,全程約需45個小時。此外,從三寶顏和宿霧等城市也有定期班輪抵達。除了上述兩個大港外,木堡市在沿海灣線上還擁有50多個小港。

在陸路交通方面,沒有鐵路,有公路經卡加延德奧羅市後,向西可直通三寶顏市,向東能抵達北阿古桑省的武端市。

市內交通工具以計程車、吉普尼花車和人力腳踏車為主。也有包租的小型巴士和標有PU字樣的迷你計程車,如果觀光客要租車,可向飯店櫃台登記。

這個地方也有很多不錯的旅館,都有現代化的設備,服務品質可嘉。其中的島風世紀大飯店(Insular Century Hotel)是市內最好的休閒度假地方,不但有數百間精緻的客房,並且有餐廳、游泳池、健身房、三溫暖、咖啡屋和購物街等各種服務設施,它所擁有漂亮的私人海灘,不僅有水上摩托車,幾乎所有的水上活動一應俱全。

阿波景觀(Apo View)飯店位於市中心,也是市內最好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100間客房,前往商業區購物非常方便,店內設有觀光局機構,如要聯繫或詢問觀光事項非常方便。

瑪奎達瑙(Maguindanao)飯店在市政廳旁,擁有52間雅緻客房,頂層餐廳可以瞭望大堡灣,服務態度非常親切,有賓至如歸之感。

帝國飯店(Imperial Hotel)位於市中心,也有52間客房,外出購物方便。

大堡島國(Davao Insular)飯店位於機場附近,樓高三層,有160間客房、寬敞的造型和華麗有氣派的庭園,並有以海鮮見著、富有情調的餐廳,天花板用貝殼裝飾,風格獨特。

這個城市還有瑪格辛(Meng Seng)、阿米格斯(Amigos)、空中樓(Sky Room)和大堡灣(Davao)等幾家大飯店,服務和設備都很不錯。

市區的大街小巷上有不少餐館,可以吃到菲律賓菜、西餐、中國菜餚和日本料理。到大堡時,一定要品嚐一下這裡的水果,如榴槤、芒果、香蕉、鳳梨、嫩椰子和山竹等。

夜生活比較單調,除了觀光飯店附設的夜總會外,市內還有幾家夜總會,包括服務生小費在內,每人消費額約10美元。市區內也有幾家狄斯可舞廳,在此與豪爽的菲律賓人一起跳舞,可以成為日後的美好回憶。如果觀光客外出遊覽歸來後,被南國的驕陽晒得一身汗,可以去阿波景觀飯店內附設的三溫暖浴室裡洗一下澡,就會使人感到一身清爽舒適。在運動項目方面,有些飯店內附設有網球場、回力球場和保齡球館。近郊有兩個高爾夫球場。此外,市內的菠烈普諾賭場(Filipno Casino),可讓觀光客一顯身手。

在購物方面,這個城市的土特產品以麻製的桌巾、餐巾、木雕茶几和杯墊而出名,另外還有穆斯林的青銅鑼、可蘭經複製品、龜的剝製品、水牛角、貝殼鑲嵌的珠寶盒和盤子等,同時還可以看到許多出售印尼花布的布莊。瑞可托(Recto)街和聖佩德羅(San Pedro)街是市內主要的商業街,特別是位於瑞可托街的阿爾德維可(Aldeevinco)購物中心,更是集中了許多土特產品的專業店,有的專門出售貝殼製品,有的專門出售黃銅製品,有的是古董店,有的是手工藝品店,真是五花八門,花樣繁多。維多利亞廣場(Victoria Plaza)是市內最大的購物中心,無論是服飾、各種食品、家庭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等,都供應無缺。

這個城市特別值得遊覽的觀光點並不多,反而由各色人種融合而成的特殊文化和風土民情,比較適合去深入了解。市內的綠山蘭園(Greenhills and Derling)可供愛花的遊客一睹菲律賓名蘭嬌艷欲滴的風采。當地的道觀和龍華佛寺,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還有當地的博物館和教堂等,也值得參觀。

羅拉阿邦斯榴槤工廠(Lola Abon’s Durian Factory)位於大堡市的瑪蒂納區,有「水果之王」美稱的榴槤,在這裡被加工成果醬,一般的觀光客都可以進入參觀。

著名的薩爾敏托三夾板工廠(Sarmiento Plywood Factory)位於市中心以北12公里處,三夾板是大堡主要產業之一,人們在這裡可以參觀到從原木加工成三夾板的整個製作過程。廠內還有客房供遊客休息,茶室供應有不含酒精的飲料。

阿帝克(Adercor)是一家專門製造合板和大理石的工廠,它的位置在距離大堡市中心75公里的瑪可(Maco)地方,非常歡迎外來客人前往參觀,遊客們在這裡可以參觀到製造合板和研磨大理石的過程。

納瓦斯貝殼製品廠(Nieva’s Shellcraft Factory)位於市中心以北11公里處,這個工廠用菲律賓近海出產的貝殼和珊瑚,來製作煙灰缸、燈罩等日用品,遊客在參觀工廠時,可以隨意買些產品作為送給親友的禮物。

聖耶穌之子海牙(Holy Infant Jesus of Hague)教堂,位於南郊4公里處的馬蒂納高地(Matina Heights)綠樹環繞的半山腰上,外觀是座美麗的庭園教堂,裡面供奉著從捷克運來耶穌之子海牙的肖像,教堂內環境幽雅安靜,連人們喃喃的祈禱聲都清晰可聞。還設有供信徒們休息的房間,以及販賣部和研究室等。教堂外面綠樹環繞,花草蔥蘢,景色非常迷人。

勝利者海灘休閒地(Victorio’s Beach Resort)位於市西南郊8公里處,這裡設有日夜開放的游泳池、充滿南洋情調的陽台、棕櫚屋及遊樂場,像是一座樂園,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此地度假。此外,附近還有塔羅莫(Talomo)和薩拉卡特(Salakot)海灘休閒地。

索里諾海濱(Soriano Beach)的位置在大堡市南方約32公里處,是一處景色非常幽美的海濱度假休閒地,這裡種滿椰子樹的白色沙灘上,排列著許多用椰樹葉搭蓋的小屋,裡面有完善的淋浴設備,觀光客們在這裡無論是游泳、划船、釣魚和撿貝殼,都非常有意思,即使是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是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望著蔚藍色的天空,聽著海浪拍岸的聲音,就可以讓人消磨一整天,也不會感到厭煩和無聊。

卡洛蘭(Caroland)是位於大堡南方12公里處的一個旅遊勝地,這裡的寧靜湖面上,漂盪著許多小舟;湖邊還有成排的小屋,非常適合遊客在這裡野餐或宿夜,有很多人攜家帶眷來此度假,更有雙雙對對的情侶在這裡享受甜蜜的愛情生活。湖的周圍有一大片果園、種植南國特產的各種水果,果實纍纍,令人垂涎欲滴。觀光客們在這裡還可以享受到臨湖垂釣的樂趣,因為這裡盛產鯰魚和鯽魚。

巴哥勃保護區(Bagobo Community)是位於大堡西北方約35公里處的土著村落,這裡居住著巴哥勃族的土著,歡迎各地的遊客來此參觀訪問。土著們穿著自古流傳下來、帶有珠飾、色彩艷麗的傳統服裝,很具民族特色,有時他們也會表演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以娛來賓。

達卡艾尼卡區位於大堡市近郊,住有一小群文答氏族部落,附近的達巴博物館,展示有部落的服飾和陶土製品。

莎茂(Samal)島漂浮在大堡海灣一片盛產珍珠的美麗海域上,與大堡隔海相望,是個非常聞名的休閒度假勝地。1958年當地因出產名貴的珍珠而出名,現在卻因其特有的休閒風格而倍受矚目。它原屬於一位日本商人,後來轉賣給菲律賓的香蕉大王,據說他不只是菲律賓知名的大地主,還因娶了1979年年度的環球小姐而為菲人所樂道。這裡先被他改建成私人俱樂部,1992年後才逐漸對外開放,並以莎茂島度假村的面貌迎接觀光客,它的設計頗具匠心,分為別墅區和度假區。別墅區位於莎茂島外的小島上,建築雍容閒適,原為主人及六個子女的居住區,1995年整修後才開始對外營業。別墅區的小島上有熱帶庭園、小沙灘和迷你型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等,可以說是自成風格,島上每幢別墅只接受10人以上的團體訂房,非常適合公司、團體和家族前往度假。而在度假區,不論是雙併、獨棟,還是雙人或家庭式的度假小屋,都設計得簡樸而自然,門外便是迎面而來的海色天光和沙灘椰影,島區沿著沙灘伸展,小屋與小屋之間有各自獨立的空間,靜謐的環境,可讓度假者有種遠離塵囂的超脫感。

這個度假村的建築極具傳統部落風情,以莎茂島的海上原住民居所為藍圖,客房建材使用竹材、以高腳屋形式豎立於淺海中,共有19棟有冷氣設備的水上莎茂屋和6棟家庭式莎茂屋,山坡上還有19間裝飾有原住民藝品的飯店客房。在莎茂島海面上停泊的一艘大白船,是一家海上浮動旅館(Floating Hotel),裡面設有12間帶冷氣設備的客房。島上曾為原住民禦敵用的瞭望台,現已被改建為賞景高台。清晨,可在此享受大自然最純淨最寧靜的時刻;白天,湛藍海域一覽無遺;傍晚在暮色霞暉中憑欄閒談,則是另一種風味;夜間,高台上的鵝黃燈火,在閃閃星空下,顯得格外羅曼蒂克。

餐飲上,現撈海鮮與種類豐富的熱帶水果是島上四季時鮮,遊客可以在帕洛拉吧(Parola Bar)裡品嚐充滿南洋風味的雞尾酒;也可在南國情調十足的半露天餐廳用餐;或是在度假村內的馬拉瑙亭(Maranao Pavilion)用餐,享受匯集世界各地美食的饗宴;還可以在莎茂屋的露天陽台,享用個人的海洋晚宴,同時欣賞黃昏時壯麗的夕陽。

度假村外的海洋生態資源非常豐富,五彩繽紛的熱帶魚令人眼花繚亂,遊客可乘坐螃蟹船觀賞水下美麗的「珊瑚公園」。其他水上活動有游泳、浮潛、釣魚和水上摩托車等。島上還有香蕉園、老鷹保護區、賭場和拜訪附近的村落等定點遊程。此地的「水連天」是三段式設計的游泳池,泳池與海灘一線相連,不敢下海的游客在這裡也可享受到海泳的樂趣。莎茂島更是對探險有興趣且擅長於游泳者的天堂,因為這裡有兩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沉艦,每年到此潛水探險者絡繹不絕,度假村還特別為此設有潛水教練教導潛水課程。另外,遊客也可循著島上的木塊步道,徒步欣賞島嶼全貌。此外,這裡的購物中心提供各式各樣當地的手工藝品、日用品和流行的海灘裝等,遊客可隨興購買,也可觀看曼迪雅(Mandaya)部落婦女熟練地編織色彩艷麗的手提袋、草蓆和其他裝飾品等。此地所售的珍珠多為養珠,選購時應注意殺價,但由於菲律賓有保育法禁止海域內產品的非法出口,要買整串珍珠項鍊,最好到機場的免稅商店購買,否則可能會被海關沒收。

大堡的阿基納杜珍珠農場(Aquinaldo Pearl Farm)原係菲律賓在莎茂島上有名的珍珠養殖地,曾經有11公頃土地養殖成千上萬的白牡蠣,用來培育珍珠,珍珠農場的名稱便來自過去的養殖背景。現在,這裡異常潔淨的海水與清新的大自然氣息,吸引了大量蜜月旅行、全家出遊及出外度假的遊客。人們可以在大堡的麥格塞塞公園附近,乘搭大大小小的「螃蟹船」前往,航程約40分鐘,沿途順流而行,可欣賞到兩岸椰林茂密的小島美景。「螃蟹船」也稱「平衡船」或「蜻蜓船」,是菲律賓島嶼海域特有的交通工具之一,船身伸出八爪章魚般的腳,兩旁各抓住一雙浮木。據說,菲國原住民靠海維生,海上風浪不測,很早就發明了這種在船身兩旁裝設平衡桿,以保持船隻平衡,方便捕魚和航行的設備,現在這裡除了有加裝了馬達的大型螃蟹船載著遊客往來各島嶼外,還有許多可以容納兩人、用來捕魚的「小螃蟹船」漂浮於海面,安靜地等待魚兒上網。由於莎茂島上的居民以捕魚維生,每年的魚訊時期,他們便會舉行一次敬海儀式,漁獲中最大的兩條魚是祭儀中最重要的供品,他們中的長者將魚宰殺後,把魚血滴入大海,據說這樣海神便會保佑他們捕捉到更多的魚。

穆斯林漁村(Muslim Fishing Village)是莎茂島上的回教漁村,由一排排並列在水上的人家所組成,這些水上人家是用南洋特有的竹子建成的。從大堡灣乘裝有馬達的獨木舟到這裡參觀,航程約45分鐘。村裡的居民以捕魚為生,每當有觀光客來訪,村民便會表演回教的舞蹈和音樂娛賓,以賺取外快。村民們手編的草蓆,稀奇而實用,是一種很理想的旅遊紀念品。這裡還有一種特產,是非常精緻漂亮的貝殼。

阿坡高爾夫球場和鄉村俱樂部(Apo Golf and Country Club)位於大堡南方約11公里處,四周被椰林所環繞,球場長67.98公尺,地形富有變化,有72個洞。由於當地打高爾夫球的人並不多,因此觀光客在這裡打高爾夫球不會嘈雜和擁擠,完全可以享受到打高爾夫球的樂趣。這個俱樂部內還附設有游泳池,打完球後可以到游泳池內游泳,沖去一身溽暑。這座高爾夫球場雖然是屬於會員制,並不對外開放,但是觀光客通過旅行社的安排後,也可以進入大顯身手。在這裡可以看見菲律賓境內最高的阿坡山,海拔有3230公尺,山上有溫泉,風景也不錯,是登山者最常前來挑戰的山岳,並有機會一睹菲律賓瀕臨絕種的鷲鳥。

阿波山國家公園保護區(Mt. Apo National Park Reservation)位於大堡市西南95公里處,車程約需3小時。山下有一個名叫卡帕塔干(Kapatagan)的小鎮,從這裡便可以進入保護區。阿波火山和馬容火山齊名,海拔2953公尺,是境內最高的火山,有「火山王」之稱。近百年來,這座火山尚未噴發過,但火山口卻一直冒著黑煙。對冒險家和登山家而言,是個永不令人乏味的地方;對於植物學家來說,這裡是採集標本的理想場所。

這個自然保護區建於1936年,面積728平方公里,範圍包括了阿波火山主峰及其周圍地區。區內有瀑布、溫泉和一個湖泊,還有許多動物,如鹿、野豬、猴、野雞和食猴鷹等。這裡也是菲律賓境內唯一的食猴鷹棲息地,這種猛禽專門以捕食猴子為生,但現在已瀕臨滅絕的危險,所以政府正極力對牠加以保護。這個自然保護區地廣人稀,來此地參觀的人也不多,在森林地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美麗的羊齒植物,以及可稱為南國花后的蘭花。觀光者若想登上阿波山頂,約需兩天的時間。山上有野生葡萄及草莓繁生的陰涼地區,並設有為登山者開辦的溫泉浴室,對於那些下決心登上山頂的人來說,將是一次極有價值的旅行。

阿波山科學基金會(Mt. Apo Science Foundation)設在阿波山麓,擁有客房及游泳池等設備,天氣晴朗時,可以欣賞到阿波火山頂峰神秘的美,還可以遠眺大堡灣。

普林塞薩美景如畫

「清潔之都」三寶顏

三寶顏(Zamboanga)是南三寶顏省的省轄市,17世紀初葉,西班牙總督多次派遠征軍攻打盤據在菲律賓南部各島嶼上的回教徒勢力,都因遠離大本營馬尼拉、因補給不足而以失敗告終。後來西班牙人檢討失敗原因,決定在岷答那峨島上建立一個強大的軍事據點,以便進可攻,退可守。1635年4月6日,胡安•德•恰韋斯艦長率領300名西班牙士兵在三寶顏登陸,此地正好能控制菲律賓內海航道。同年6月23日,西班牙在此修造一座石堡,也就是皮拉爾堡。同年12月17日,當穆斯林船隊滿載許多基督徒戰俘和北部島嶼搶劫來的大批財寶、毫無戒心地途經此地時,被等候在這裡的西班牙艦隊一舉殲滅。從此三寶顏便成為西班牙人進攻穆斯林的前哨站,直到18世紀中葉後隨著戰事的緩和,三寶顏才逐漸從單純軍事要塞向平民居住的城鎮發展,到1936年才獲得都市權。

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22度5分、北緯6度54分。在地理位置上,南距馬尼拉860公里,位於岷答那峨島西半部的尖端,也就是在弓形的三寶顏半島西南端,瀕臨巴西蘭海峽,以巴西蘭島為天然屏障,是三寶顏半島上最大的港口,也是菲律賓南部的商業中心,市貌繁榮,有木材、麻、糖和水果等輸出。全市面積1671平方公里,除了本市外,還轄有郊外82個區。擁有70多萬人口,多為天主教或基督教徒;居民多說查瓦卡諾語,是西班牙語和宿霧語的一種混合方言。

三寶顏在菲律賓被稱為「清潔都市」、「水果之都」、「花都」和「友好之都」,由此可知它的可愛,不但有幽美的環境,也有親切友善的居民,周圍環繞著蘇祿海、巴士海峽和摩羅灣,是一個風景宜人的港都。海邊的白色沙灘上,常有貪戀景色而爬上岸的大海龜。人們在澄清透明的海水中,可以望見海底的大貝殼,以及游來游去的美麗魚類。此地的女子別具風情,美麗飄逸,是菲律賓出了名的美女,這也是觀光客們喜歡到三寶顏旅遊的原因之一。但是三寶顏日夜有不同的臉孔,單獨走夜路有被搶劫的危險,吃生蠔可能會拉肚子,回教游擊隊劫持人質事件也時有所聞,反政府武力也不少。2002年10月2日,一家卡拉OK店曾發生土製炸彈爆炸案,炸死1名美軍和3名當地居民。同月17日上午11時,市商業中心華僑開設的拉瑪百貨公司發生爆炸案,半小時後,另一華僑經營的購物中心相繼發生炸彈爆炸案,造成6人死亡,約150人受傷。

這個觀光城交通方便,在航空方面,馬尼拉每天有兩班菲航客機抵此,航程約1.5小時。宿霧每天也有兩個航班前來,只需50分鐘航程。與大堡之間每天有3個航班往返,航程約半個小時。機場離市區只有5公里距離,有搭配班機起降的計程車營運,前往市區約10分鐘。

海運方面,這裡的海岸以巴西蘭島為天然屏障,形成一個水深浪靜的良港,碼頭可以停靠大型遠洋船舶,是國內重要的國際轉運港,也是香港至馬尼拉再到澳大利亞國際航海線的必經之地,每年進出港口的國內外船隻達1.85萬多艘,輸出品有橡膠、珍珠、椰乾、優質硬木、魚類、麻和水果等,輸入品以大米為主。島際客運也較發達,它和馬尼拉、宿霧及大堡等地城市,均有定期班輪往返。另外,這裡還是國內重要的漁業基地,擁有一處設施完善的漁港,漁民們常到蘇祿海域捕魚和採集珍珠及珊瑚。

在陸路交通方面,沒有鐵路,但公路交通方便,是泛菲高速公路的南端終點,可以連接境內大多數重要城市。市內的交通,雖然也有計程車,但數量很少,不及吉普尼花車和機器三輪車方便。

三寶顏沒有五星級大飯店,但是有不少設備也不錯的旅館,觀光客不必擔心住的問題。其中的三寶顏廣場(Zamboanga Plaza)是市內規模最大的旅館,坐落在波索納卡公園北側的小山丘上,擁有210間客房,還有餐廳、游泳池、夜總會和賭場。

倫塔卡(Lantake)海濱飯店位於瓦爾德羅薩(Valderrosa)大街上,頻臨港灣,擁有92間客房,規模雖然不大,但各種服務和娛樂設施都比較完善,而且可以瞭望美麗的海灣景色,飯店內還設有政府觀光局的辦事處。飯店前面是開往大聖克魯茲島小船的停泊處。

桑巴揚(Zambayan)是近年來興建的高級飯店,在市中心北面1公里處,前往機場最為方便,飯店內有各項完善的娛樂服務。

市內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餐廳,由於這個城市地處海濱,又是國內著名的漁業基地,所以有許多味道鮮美的新鮮海產品。當地還有許多回民餐廳,供應的佳餚有魚頭蒸椰子汁、牛肉馬鈴薯、花枝炒青菜、芒果沙拉和炒豆芽等。三寶顏的名菜據說是沙茶烹飪,是從馬來西亞傳入的,尤以沙茶肉串最為出名。當地居民喜歡以辛辣的調味料來沾沙茶牛肉串吃,香味回溢。這裡的鄉土菜餚中還有國內聞名的烤乳豬、椰子汁蒸螃蟹、醬油滷花枝、豬內臟、豬血湯、蒜泥炸魚等,摻雜了華僑傳入的中國菜做法和南洋獨特的酸辣調味料。當地還盛產椰子、榴槤、芒果等多種熱帶水果。

三寶顏是菲律賓最大的貝殼加工品集散地,素有「貝殼寶庫」的美稱,同時也是摩洛人黃銅和縈銅製品的生產中心,所以這裡的土特產品以貝殼、貝殼製品、銅製品和椰子肉而聞名全國。當地的土特產品市場的位置在輪塔卡飯店的後面,這裡雲集了許多出售貝殼、貝殼製品、龜甲、穆斯林土布及衣服等的小商店和攤位,觀光客在這裡也可以買到從馬來西亞和印尼進口的花布。在波新廣場後面的港口市場(Horbor Market),一到夕陽西下後,就熱鬧起來,有賣魚的,也有賣蔬菜和水果的,甚至還有小孩把自己抓來的幾條小魚放在小台上,有板有眼地做起生意來。

當地還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地方。位於市中心的市政廳(Capital Building)修建於1907年,是一座由紅磚和木材建成的大型建築物,當時是美國的總督府,現在則是三寶顏的市政府,內有市長辦公室及市議會的會議室,它位於市中心碼頭的路邊,是觀光客們首先參觀的地方,建築物前面有黎剎的白色石像。

波新廣場(Plaza Pershing)是西班牙在16世紀為了征服菲律賓而建的紀念廣場。1915年時,為了紀念美國總督波新的平定蘇祿和岷答那峨的摩羅族,改稱為波新廣場。這個美麗雄偉的廣場設在市內鬧區附近,現在已成為三寶顏市民們休閒的最佳場所。

比迪兵營(Pettit Barracks)興建於1899年10月16日,是為了紀念一位美軍上校比迪而修建的營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個兵營曾一度被日軍佔領。到了1946年7月7日,正式歸屬菲律賓政府。

皮拉城堡(Fort Pilar)是為了防禦摩羅族、荷蘭、葡萄牙和英國等外敵而建,最初於1635年由皮拉神父所建,1719年重新擴建過一次。這座古老城堡的一部分是用珊瑚礁建造,現在已變成黑色,外表看起來像是岩石,要用手去摸才能知道它是珊瑚礁。古堡位於波新廣場附近,步行只要5分鐘可達,附近有片廣大的樹林,是一處清靜的古蹟,遊客可以免費入內參觀。

黃色海灘(Yellow Beach)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對日軍展開反攻的登陸地點,由於當時在作戰中稱之為黃色海灘,因此這個命名流傳至今,其實這個海灘的沙又白又細,一點都不黃。

帕索南卡公園(Pasonanca Park)位於市區北方約8公里處,1959年被命名為「菲律賓第一庭園」,因此是一座美麗自然的公園,全部依著一個小山丘而築,園裡種植有各種花卉草樹,並且有3個大小不同的水池、青少年露營地和圓形的競技場,設備非常完善。園中的樹上之家(The Tree House),建於1960年,遊客們如果經過事先申請,就可以免費在樹上住一夜,曾在這裡過夜的名人也不少,如好萊塢影星傑佛利方達夫婦和前印尼外交部長夫人瑪麗克等。 摩辛族的水上部落(Muslin Village)設在皮拉城堡附近的海上,全村都是回教徒,並且全部居住於搭建在海上的房子裡,村中的道路也是鋪在海面上,是用樹幹併成的橋來代替,這種橋離海面只有3公尺高,只要腳一滑,就會落入海中,因此很是驚險。

貝殼屋(Shell House)是三寶顏特色之一,因為三寶顏盛產貝殼,這裡的海面到處都是成千上萬稀奇美麗的貝殼,因此有一些商人在這裡設立貝殼收購站,就叫做貝殼屋,他們向附近居民收購從海邊拾來的貝殼,然後再轉賣給外地來的貝殼商。

大聖克魯茲島(Great San Cruz Island)是三寶顏近海一個最適合做海上浴場的島嶼,觀光客可以從市區倫塔卡飯店前面的碼頭出發,搭乘裝有馬達的小舟前往,這種小舟可以坐6至10人,航程只需10分鐘。小島面積不大,四周環繞著被海水打碎的珊瑚礁細沙所形成的沙灘,仔細瞧沙的顏色,會發現它呈粉紅色。海水清澈見底,所以不需要到深海,就可以看到悠游在海中的熱帶魚,還可以用魚叉叉到章魚和海膽。

由於島上沒有更衣處,所以要先在飯店內換好泳衣。沙灘附近有墓地,遊玩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墓地設施。島嶼附近海域有海流經過,海水速度很快,即使對自己的游泳技術充滿自信的人,也不要游到離海岸太遠的地方,以免體力不支被海流帶走,特別是在午後,海流速度加快,更加危險。島上離海水浴場很遠的地方,住有穆斯林部落的水上人家,所以海灘顯得很清靜,偶爾有一群遊客到這裡度假,水上部落的小孩有時也會划著小船前來湊熱鬧,遊客們可以租用他們的小船到海上釣魚,盡情享受一下垂釣的樂趣。

達皮坦有度假村,達皮坦(Dapitan)是菲律賓南部北三寶顏省的省轄市和港口,也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城市,1963年設建制,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岷答那峨島的西北部。

這個擁有9萬多名人口的美麗港都,在產業方面,主要出產椰乾和手工藝品,經濟以農業、漁業和旅遊業為主。由於有越來越多的觀光客前來訪問,當地人在「經濟第一,觀光客為尊」的觀念引導下,對外來的遊客特別禮遇,因此街上無論男女市民,都有一付親善的笑臉。

觀光客的增多,也提高了當地對外交通的品質。空中運輸非常發達,從馬尼拉有航班直飛來此,航程約1小時15分;自宿霧來,只要50分鐘飛行時間。海上交通無遠弗屆,有客貨輪通往世界各大港口,和離島間也有渡輪和遊艇交通。陸上交通方面,有多條高級公路往返於三寶顏省各城市間,市區交通方面,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服務。

達皮坦市區風光明媚,景色優美,馬路寬闊,林蔭夾道,空氣清新,市面繁榮,也有很多旅館、餐廳、超級市場和各種商店。市區最熱門的參觀點是黎剎故居,1892年,菲律賓愛國獨立英雄黎剎曾被放逐至此,他的住所現在被完好的保存下來,供人憑弔。

佬沃市是馬可仕故鄉

佬沃(Laoag)是北伊羅戈省的省會,也是呂宋島西北部的最大城市、農產品貿易中心和漁業基地,它原本只是菲律賓沒沒無聞的一個普通城市,後來因為出了個一代梟雄前菲律賓臭名昭彰的馬可仕總統而鹹魚翻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馬可仕是在1966年就職,1989年下台,是菲律賓近代史上最受非議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有意思的是他的太太伊美黛,也因個人擁有3000雙鞋子而出名。據說馬可仕在職期間,菲律賓的大小公司行號,都得繳交5%的傭金給她;可見當時馬可仕政權的貪瀆枉法腐敗,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儘管如此,但對於佬沃地區知識程度不高的民眾來說,馬可仕仍是他們心目中愛鄉愛家的英雄,為佬沃留下了許多重大建設的成就,如機場和道路設施等,其中道路設施可以說是全菲律賓最好的,路面雖然不寬,但卻鋪設得完整結實,鮮少見到坑坑洞洞。

這裡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6分、北緯18度12分,地理位置在佬沃河北岸,面臨南中國海,南距首都馬尼拉487公里。這裡交通便利,有國際機場、良好的港口和高級公路。台灣觀光客自高雄的小港國際機場飛來,只需45分鐘航程,因此自高雄來的台灣遊客很多,所以有人戲稱佬沃是「高雄市菲律賓區佬沃里」。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有中、大型吉普尼花車、馬車、三輪摩托車和酒店豪華觀光大巴士等。

擁有12萬多人口的佬沃市,有華僑2000多名。當地居民向來刻苦耐勞,係菲律賓全國最有儲蓄觀念的人民,因此佬沃已成為菲律賓國內生活相當優渥的地方。青山綠水環繞的市容,和20世紀50年代的台灣鄉鎮非常相似,在市區內常可看到趕集的人群,其純樸的民風散發出迷人的魅力。遊客在這裡可搭乘馬車,進行一趟風情十足的馬車觀光,並且可前往市區各著名的觀光景點,而育樂花園大飯店和抱威湖高爾夫球場,則是佬沃最突出的建築,也是此地最大的觀光點。

育樂花園大飯店(Fort Iloca-ndio Resort Hotel)是一家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度假大飯店,佔地77公頃,位於佬沃郊區,距離機場只要10分鐘車程,是馬可仕於1983年所興建,作為他的第二個女兒婚禮時招待貴賓之用。這座仿西班牙風格的建築,也記載了佬沃在16、17世紀時,曾被西班牙佔領的歷史。1986年馬可仕在政變中被趕下台後,這家大飯店才由菲律賓政府徵收,後因經營不善,被台灣南部的開億集團在拍賣會上購得,才改為現在的名稱。

飯店外觀採用西班牙式的建築風格,紅磚平瓦,裝飾有南歐獨特的花錦欄杆,襯著綠草如茵的庭園,靜靜依偎著湛藍的南中國海,在銀白色沙灘和椰影婆娑中散發著濃濃的詩意。它分A、B兩棟主體建築,共有469間高級客房,房間情調優雅,自然安逸,可讓人悠閒舒展身心,客房中有兩間是真正的總統套房。富麗堂皇的大廳和幽靜的客房部,由花廊連接,翠濃碧茵,美不勝收。飯店內還備有500個席次的宴會廳,可供舉行會議或是洽商之用。飯店的二樓有菲律賓財政部經營的巨星賭場,內設百家樂、輪盤、大小、21點和吃角子老虎等多種賭具,有許多台灣客常來此豪賭。

這裡的蒙地卡羅(Monte Carlo)夜總會、KTV、卡拉OK和迪斯可舞廳,都是遊客高歌熱舞的好去處,還有現場樂隊熱情演奏,通宵狂歡。飯店還提供精緻的餐飲服務,福滿樓餐廳的中式美味、紅鶴樓的鐵板燒,還有西式佳餚和「Bar-B-Q」烤乳豬,都可讓人一飽口福。此外,飯店內還設有免稅商店。它的戶外休閒設施也非常現代化,包括有兩座五星級的游泳池,其中一座具有奧林匹克標準。另有皇家御用騎馬場、亡命之徒露天酒吧、叢林色彈野戰射擊場和實彈射擊場、兒童遊樂場、網球場、羽毛球場、植物園和動物園等。這裡的所有設施都有中文標示、服務人員不但有以客為尊的高服務品質,並且通國、台、粵、英語,使觀光客在這裡可享盡度假的樂趣。

飯店附設的抱威湖高爾夫球場,是昔日馬可仕御用的豪華球場,同時是菲律賓排名第五的大球場,由世界聞名的大滿貫選手蓋利•普萊耶所設計,它濱臨佬沃引以為傲的抱威湖(Paoay Lake)畔,山光水色,景致怡人,且有帥哥美女型的球僮服務。這座18個洞的球場環湖而建,湖邊建有幾個較富挑戰性的球洞,其中第3洞的擊球者,必須能在開球時打出最少200碼以上的距離,才能逃過球落湖底的「厄運」。現在,從這座球場設計的格局上,仍可看出它的特別之處,目前到這裡來玩小白球的多半是台灣客和日本人。

椰灣海景度假村(Nipabeach Resort)是佬沃另一個大型度假勝地,已加入國際度假聯盟組織(RCI),是一個純中國風味、但又可品嚐到南洋菲律賓風華的度假中心。它位於南中國海的尼泊海濱,是個風平浪靜的港灣,遠離台灣的喧囂,可讓人親身感受到熱帶海洋的純淨氣息。度假村所蓋的菲式小木屋,古樸舒適,可供200人同時住宿,平時也是三、五好友小聚的好去處。小木屋內有冷氣、浴室、全天候電視節目,還可收看中國和台灣的多個頻道。在這裡,除了可下海游泳逐浪外,也可乘搭有趣的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或快艇,享受南中國海乘風破浪的快感,水上活動的教練們都是製造快樂的高手,他們總會想出一些娛樂遊客的怪招,有時會突如其來地將香蕉船扯翻,讓遊客既刺激又過癮;當然,這些都是在確保遊客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遊客還可乘船到不遠處浮潛,海中熱帶魚繁多,可享受魚吻的樂趣。在沙灘上打排球,或是搭乘沙灘車在海邊馳騁,與白浪追逐,也是隨興的休閒節目。

傍晚時分,度假村的海濱特別美麗,面向夕陽的白色海灘椅常是座無虛席,看海平面落日幻作萬種風情,千種面貌,時而紫氣飛來,時而滿天紅霞,陣陣海風,令人通體舒暢。椰灣的夜,顯得浪漫而神秘,夜幕低垂時,位於海邊的椰灣秀場,開始展現絕代風華,遊客可靜靜聆聽當地歌手演唱英文、國語和台語歌曲,也可親自上台高歌一曲,此刻的椰灣活力四射,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就像是個天旋地轉的夜總會。

佬沃還有許多地方值得參觀,其中的抱威馬可仕紀念館,是當年馬可仕在佬沃的行館,現在開放供各界參觀。它面對寬廣的抱威湖和高爾夫球場,是一棟呈金字塔三角形兩層樓的建築物,內有10幾間造型各異、裝潢富麗的房間,當年馬可仕的住房旁還配有醫療設備,據說馬可仕的遺體就存放在紀念館旁的小房裡。此外,在佬沃市南方10公里的馬可仕老家巴達克(Batac)鎮上,也有一個馬可仕紀念館,又稱為英雄之家。附近一座兩層樓的建築物,是當地居民為紀念馬可仕而興建的市立體育館,上面寫有「偉大領袖者的故鄉」字樣。

市區附近的抱威天主教堂,是西班牙人統治佬沃400多年的活見證,始建於1593年,古色古香,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重要文化遺產」。這座巴洛克式教堂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地基,但卻牢固無比,歷經1706年和1929年兩次大地震,以及水災、火災和颱風的洗禮,仍屹立不倒,其間只進行過幾次整修。教堂正面有如澳門最重要景點大三巴教堂,上面長滿小樹,斑斑駁駁,似乎在訴說著悠久的歷史;教堂內有一處牆壁長年滲出流水,傳說是聖母顯靈聖蹟,據說這些「聖水」很靈驗,有些日本人還特地來此求聖水,每天都有信徒前來膜拜、許願;還有一些迷信的遊客一下飛機,就先跑來洗聖水,以祈求好運。教堂左側另有一座鐘樓,約有10層樓高,戰時曾作為瞭望台,樓堂上也長滿小樹,非常壯觀,是用磚、沙與蔗糖混合蓋成,在落後的北菲律賓建築群裡,越發顯現古人對信仰的執著,以及西方人建築技術的先進。

此外,由佬沃還可以前往觀賞一片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高山梯田,是古代人民為改造自然而用雙手建造的偉大奇蹟。當地山勢峻峭,古人為建造梯田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動,所有的梯田都是用巨大的石媿砌成外壁,其用料總量超過埃及的金字塔。梯田由下而上,重重疊疊,從海拔1100多公尺,一直建到1500多公尺高處,氣勢磅基,令人為之震撼。據統計,高山梯田的灌溉水渠總長近2萬公里,約可圍繞地球赤道半圈。

內灣區海灘休閒地坐落在佬沃市近郊,從菲律賓育樂花園大酒店乘車前往約10分鐘可達,這裡有清澈見底的海中礁岸,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在此租用菲律賓式小漁船,到海上垂釣,或潛水嬉戲,都非常自由自在。遊客們也可以在椰林掩映的海灘上,烘烤海鮮,再加上一箱沁涼透心的啤酒,暑氣全消。

帕古普海灘距離市區約45公里,從菲律賓育樂花園大酒店乘車前往約1小時可達,這裡有美麗的白沙灘、珊瑚礁和椰林點綴其間,適合潛水和游泳,海灣裡的珊瑚礁石超世脫俗,透過潛水鏡觀看海中群集的熱帶魚,更顯耀眼奪目。

塔比拉蘭市

塔比拉蘭(Tagbilaran)是菲律賓中南部保和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2度51分、北緯9度39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保和島西南端,濱臨保和海峽,是保和島的物資集散中心。這個擁有8萬多名人口的港市,仍保有農業城鎮的特色,市區邊沿和郊區種植有稻米、玉米、甘蔗和椰子,當地經濟以農業、漁業和旅遊業為主要的支柱,市面相當繁榮,也有小型工廠。

交通相當方便,主要對外連絡以航空為主,有航班飛往馬尼拉、宿霧和岷答那峨。飛往馬尼拉的單向航程為兩小時,自宿霧飛來只要25分鐘,機場距離市區約5公里,可以坐計程車或三輪車,非常方便。

在海運方面,擁有一個港口,以邦勞島為屏障,使得海浪變得較為平靜,可是港口水位淺,又有許多珊瑚礁,常需疏浚,天然條件不大理想,但仍係保和島的主要港口,沿岸航運忙碌,是連接宿霧和岷答那峨間的中途重要停靠站。客運也很繁忙,從宿霧坐船前來海程約5個小時。

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有長途巴士往返於保和島各地間,並係環島公路的中心站。市區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並有三輪車服務。如果觀光客要作環島之旅,可請飯店櫃台服務生代辦包車手續。

當地也有一些旅館供人選擇,但服務設備欠佳。拉羅卡休閒度假村(La Roca Resorts)是全市、甚至全島唯一裝有冷氣的旅館,但服務態度不錯。這裡的菲律賓菜口感刺激,也有西餐供應,小吃攤販到處可見。

這裡的購物非常便宜和方便,可以參觀販賣各種工藝品的市場,主要的土特產有用鳳梨纖維製作的手提包、毯子和帽子,還有陶器、貝殼製品和竹製品等。

這裡的觀光點大多位於市郊。巴卡拉延教堂(Baclayon Chnrch)的位置在市區以東7公里處的一個同名小鎮上,建於1595年,是菲律賓國內最古老的教堂,當時動員了巴卡拉延部落的所有勞動力,約200人共同修建,僅一年時間就建造完成。教堂內部還留有一些當時的遺物。

巧克力丘陵(Chocolate Hill)的位置在(Bohol)島中西部的卡爾蒙(Carmen)地區,距離塔比拉蘭約60公里,乘車前往約1.5小時,可以請飯店安排租車。這個丘陵是由數百個40至50公尺高的褐色圓錐形小山體連綿而成,山丘上長滿了綠草,蔚為一大奇觀。由於每到乾季,丘陵就會變成一片茶褐色,所以被命名為巧克力丘陵,它是由石灰岩組成的,但它究竟在何時及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一個謎。據說目前世界上也僅有兩、三處同類奇景。在巧克力丘陵中最高的山丘上設有瞭望台,從這裡可以作360度的眺望,觀賞山岳全景。在瞭望台下面設有山頂小屋,觀光客可以在這裡用中餐,也可以到附設的小游泳池中暢游一下,以解除旅遊的疲勞。

歃血紀念碑(Blood Compact Site)的位置在塔比拉蘭前往巧克力丘陵途中,是為了紀念1565年3月16日西班牙遠征隊頭目勒加斯比和當地部落酋長錫卡圖納(Sikatuna)歃血結盟為兄弟的歷史事件而建造的。豎立紀念碑的地點,是後人根據史書的記載而選定的,碑文描述了當年的情景。在菲律賓歷史上,首先登陸的航海家麥哲倫雖然享有盛名,但在菲律賓為西班牙奠定殖民基礎的卻是勒加斯比,當時他受到錫卡圖納酋長的熱情款待,並和各部族建立友好的關係,所以他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因此這裡是菲律賓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地方。

邦勞(Panglao)小島的位置,在塔比拉蘭市正對面僅500公尺處的保和海峽中,它和保和島之間填海鋪設有一條堤壩,修有公路,可以直接開車通過,從塔比拉蘭市乘車前往只要25分鐘可達。島上有一個名叫希納格德納(Hinagdanan)的地下洞窟,洞內一片黑暗,只有從岩石裂縫中透入絲絲自然光線,洞窟中有天然泉水湧出。

保和海濱俱樂部(Bohol Beach Club),是邦勞島上最高級的國際觀光休閒度假大飯店,也是極具隱密性的一個貴賓級度假村,與其他飯店之間,保持有一段距離。它以4個房間為一棟的平房式精緻小木屋為主,除了飯店內有一流的服務設施和品質外,客房門前就是一覽無遺的白色沙灘,遊客們在極具南洋風味的沙灘酒吧中啜飲美酒和椰汁,環抱碧波,歡愉莫明。沙灘外的珊瑚礁岩附近,是絕佳的浮潛地點,海水清澈,游魚可數,度假的人們在這裡可以享受到至高的度假樂趣。

由這裡搭船前往以銀龜聞名的巴里卡沙格島,大約只需45分鐘船程,此島是潛水的好去處,海底美麗的珊瑚和成群結隊五彩斑爛的熱帶魚,令人眼花繚亂。附近還有帕米拉坎島和賽爾貝拉岩礁,都有引人入勝的景點。 在保和島南部有處著名的旅遊點,可由宿霧的坦布里港搭乘豪華噴射飛翼船前來。這裡有個地底鐘乳石洞,洞內冷泉池清澈見底,遊客可與魚兒同游池內。附近的參觀點還有古老的教堂和盟約紀念碑。這裡的森林區裡,還可參觀全世界最小猴子的眼鏡猴。

巴納韋高山梯田

巴納韋(Banaue)是菲律賓呂宋島中北部內陸地帶伊富高省的一個城市,位於碧瑤東北面250公里處的群山峻嶺中,境內有被稱為「世界八大奇景」的古代高山梯田。現在,菲律賓旅遊部已將這裡闢為觀光區,開闢了從巴納韋直達馬尼拉和碧瑤的公路,同時還有定期巴士行駛其間,馬尼拉每天有兩班長途巴士經聖何塞、巴格邦到巴納韋,車程約為7.5小時。從碧瑤到巴納韋,途中要經過拉特立尼達河谷(La Trinidad Valley)和達塔(Data)山,菲律賓觀光局在達塔山上設有休息處,供乘客中途用餐休息,山頂海拔2400公尺,視野非常開闊。由達塔山繼續前行,路經海拔860公尺的波圖克市,再盤山而上進入伊富高省境內,便可抵達巴納韋,全程行車時間需8至10小時。

這個山中小鎮的氣候是每年3、4月為乾季,7、8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氣溫較低,晚上較冷,遊客前往觀光一定要帶禦寒的毛衣。當地的觀光旅館是由菲律賓觀光局直接經營的,最出名的是巴納韋旅館,它的位置在窄窄的山脊上,是觀賞高山梯田的最佳地點,約有45間客房,每年3至5月是這裡的旅遊旺季,若想在此住宿,一定要早預約,馬尼拉和碧瑤的觀光局辦事處都設有預約點。這個旅館的正門入口處有兩個和真人同樣大小的伊富高族男女木雕像把門,在大廳、涼台、走廊和臥室裡,這類木雕比比皆是。旅館內還設有游泳池。由於這裡天氣涼爽,所以房間內沒有冷氣設備。遊客們住在這裡,可以憑欄遠眺,飽臨梯田壯觀的美景。旅館的門前還設有一個停機坪,可以停3架直升機,盡力為遊客提供方便。

在巴納韋小鎮,有一些專門出售伊富商人木雕的小店舖。這種藝術品非常粗獷質樸,極富原始色彩,人們花費不多就可買到不少木雕品。這些木雕品種類繁多,有赤裸上身穿包裙的伊富高婦女雕像,有能辟邪面目猙獰的神像,有反映伊富高人多神文化的木雕品,有為人們祈禱平安的神像,有寓意豐衣足食的大小羹匙和保佑人們出門平安吉利的光腳板木雕等,五花八門,美不勝收。

在伊富高省境內共有400多平方公里的古代高山梯田,主要分布在巴納韋、哈保和洪都安一帶,其中以巴納韋梯田(Banaue Rice Terraces)最為壯觀。這裡的群山上布滿了一塊塊梯田,從山下河谷一直修到山頂。在稻田貯滿水還未插秧時,遠近的山嶺簡直像一片片明鏡嵌成。插秧後,則變成一層層綠油油的稻田。在收獲季節將臨前,成熟的稻穗隨風搖曳,金波蕩漾,姿態萬千,金黃色的稻田層層向上,像一座座拂雲近日的金字塔。這裡層巒疊翠,一條條石渠像銀鏈似的從山頂直瀉下來,落入山腳,渠中流水滋養著田裡的莊稼。

這裡的高山梯田還以悠久的歷史、廣袤的面積、傳統的墾耕技術,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技術而聞名於世。建在陡峭山上的梯田,都依山勢盤旋上下而擁有美麗的線條,以及弧度優雅的田埂。梯田中面積最大的有四分之一公頃,最小的只有4平方公尺左右,只比一張床略大一點;外壁大多用大石塊砌成,石壁最高4公尺,最矮的只有1公尺左右。這樣依山建造出來的一塊塊梯田,使得幾乎每一塊可以利用的土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據說,如果把全部梯田的石壁連接起來,總長度達2.25萬多公里,相當於萬里長城的8倍,可以環繞地球赤道半周以上。石壁有的很陡,傾斜度最大的達80度,最小的也有45度。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石壁上已經長滿了雜草,看上去像是用泥土築成的。砌造石壁的石方有的甚至超過埃及古代金字塔。據測量,這裡最高的梯田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最低一層梯田的垂直距離為450公尺。盤山灌溉的水渠像巨大的台階一樣層層上升,高聳入雲,水渠的總長度達1.98萬多公里,也可以繞地球赤道半周。

最早對巴納韋古代高山梯田的建造年代進行科學研究的是美國學者奧特利•科爾,他認為梯田可能開始修建於距今約2000至3000年的青銅器時代。在最早開闢為梯田的地帶,考古學家曾經發現這裡有銅器的使用痕跡,所以拜爾的說法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但也有人根據在早期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所記錄的文獻中,沒有提到巴納韋高山梯田,而斷定它可能是在西班牙入侵後修建的,時間約在17世紀後半葉。他們認為當時受殖民者壓迫的伊富高人移居此地後,才開始修建這些梯田。1961年,美國學者羅伯特,馬爾決定進一步測定梯田的修建年代,他對一塊從梯田高台式房屋遺址中找出的木炭片,進行放射性炭素測定,證明了它是2900多年前的古物。雖然還沒有對梯田本身進行測定,但多數考古學家認為,高台式房屋的建造年代和梯田的修造是在差不多的時間裡進行的。所以,梯田建造於2、3千年前的說法已被人們所接受。

古代居民最早是在靠近山溝的地方開始修建梯田,以後逐漸修向山頂,並在堅硬的岩石上鑿出一條條灌溉渠道,利用山頂流下的充沛泉水灌溉梯田。這一帶山的頂部水源非常豐富,不但有泉水,有的地方還有小瀑布,不需要從山下引水上山灌溉。儘管如此,梯田的構造工程畢竟十分巨大和艱難。想當年,梯田建設者用極為簡陋的工具在林木野草叢生的山坡上開發出一塊塊土地,鋪上沙礫和泥土,從遙遠的河谷搬來大石塊修建田壁,並在堅硬的岩石上鑿出灌溉渠道,人們不能不為古代伊富高人的智慧和毅力所折服。

波圖克(Bontoc)位於巴納韋市以北35公里處,前往巴納韋古代高山梯田區參觀遊覽的旅客,大多在這裡過夜。市內有兩家觀光飯店,其中的卡維德(Cawed)飯店的位置在波圖克市中心,富有濃郁地方色彩,共有85個房間,飯店內的餐廳可以同時容納300人進餐。還有伊格羅特族人表演傳統的舞蹈,內容豐富多彩,有慶祝部落戰爭勝利的本格特本迪安勝利舞,有關於獵人頭和報復內容的博恩托克戰爭舞,有卡林加婚禮舞等,使用的樂器也很特別,如竹製吉他、竹鼻笛及平面鑼等,另外一家飯店是由菲律賓觀光局直接經營的,規模比較小,而且也需預約。

亞圖和烏洛格(Ato and Ulog)位於市郊,是專門為未婚男女所建的屋舍,亞圖是男孩子住的,烏洛格是女孩子住的,各種年齡的未婚男女分別生活在一起,討論村莊的大小事情,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參觀時可以先請飯店的櫃台代為安排。在這裡也可以看到伊戈洛族人手工織布的過程。

在波圖克市郊,還有許多伊富高人的村莊。早在西班牙人入侵時,他們就曾經和殖民者浴血奮戰過,以至西班牙人在統治菲律賓的幾百年中,始終未能完全控制這一帶的山區。直至今天,伊富高族的男子還喜愛佩帶戰刀,女子有的穿著自己織成的彩色筒裙,有的穿著現代的裙子和長褲,色彩都很絢麗。伊富高人居住的村落,是由一個個圓形尖頂的小樓組成,樓頂覆蓋著椰樹葉,樓上住人,樓下沒有四壁,只有十幾根支撐樓房的木柱。雖然樓上的房間比較矮小,但是一個個小樓都收拾得非常整潔。這些小樓坐落在終年鬱鬱蔥蔥的椰子樹和芭蕉樹中間,有的村民還從山上把一些白色的蘭花移植在門前,把村落點綴的非常幽美。

薩加達洞穴(Caves at Sagada)位於波圖克和碧瑤之間,當地土著人死後不採土葬,而是把棺材放到洞穴中,像木乃伊一樣安置,其意義如埃及金字塔相同。

火山城勒加斯比

勒加斯比(Legaspi)是菲律呂宋島東南部阿爾拜省的省會所在地,因市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火山,所以又被人譽為「火山之城」。它的位置在菲律賓北部呂宋島比科爾半島的一個火山帶上,東瀕阿爾拜灣,也就是在北緯13度8分、東經123度44分處,擁有12.8萬多名人口。

這個城市建於1639年,是菲律賓國內第二個最早開闢的城市。因此地是1569年,勒加斯比率領西班牙遠征軍入侵呂宋島首先登陸的地方,所以這個城市的名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大規模麻製品手工業中心,主要工業還有汽車修配、農產品加工、馬尼拉麻加工、服裝和造紙等。

對外交通發達,市郊有民航機場,菲律賓航空公司每週有一班客機從馬尼拉飛抵此地,航程約50分鐘。從機場到市區的計程車不多,旅客大多數是坐三輪車,搭乘前要先和司機談好車錢,車程約需20分鐘。在海運方面有個深水港,是國內椰乾和馬尼拉麻的重要輸出港。這個海港雖有良好的屏障,靠岸處的水位也很深,但由於它是菲律賓最容易遭受颱風侵襲的地區之一,所以限制了港口的進一步發展。

在陸路交通方面,這裡是菲律賓國營鐵路主幹線的南端終點站,火車經奧阿斯、伊里加、那牙、卡拉瓦、盧塞納、馬尼拉、打拉和達古潘後,直抵呂宋島西北部拉烏尼翁省的省會聖費南多港,馬尼拉每天大約有6班特快車前來,車程約需12至14小時。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是比科爾半島上的公路樞紐,並有泛菲高速公路途經此地。從馬尼拉到這裡,每天大約有5班長途冷氣巴士行駛,行程約10個小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港口附近。市區交通便利,主要交通工具有三輪車、公共汽車、小巴士和計程車,以三輪車為最多,一次可載兩名乘客。計程車收費採跳錶制,也可以租用,人數多時,比乘坐三輪車合算。

這個港口有許多設備完善的觀光飯店,其中的拉特立尼達(La Triinidad)飯店位於港口區,共有41間客房,所有房間都有空調,而且每一個房間都可以欣賞到阿爾拜灣的全景。飯店內設有餐廳、購物中心、咖啡廳和游泳池等設備。

阿爾拜(Albay)飯店也設在港口區,是為了眺望欣賞馬容火山和阿爾拜海灣而設計的,共有48間客房,有優良的服務態度和一流的設施,附有餐廳、酒吧和狄斯可舞廳。

卡格耶納(Kagayonan)飯店坐落在薩梅德格特(Sa may Dagat)海灘休閒地,距離市區約有15分鐘的車程,共有120個房間,是一家高級的海灘休閒飯店。

在市區和近郊雖然沒有特別豪華的餐廳,但可以品嚐到菲律賓菜、中國菜和西餐,以及獨具特色的鄉土菜餚,大部分菜式以海鮮類為主,價錢也比馬尼拉便宜許多。長城宮(Great Wall Palace)是市內最有名的中國餐館,設有空調設施和立體音響。格蘭德瑪斯羅格小屋(Grandma’s Log Cabin)是一家菲律賓餐廳,以排骨肉最有名。薩貝貝(Sa Baybay)餐廳是以海鮮為主的名菜店。勒加斯比比爾貝庫(Legaspi Barbecue)餐廳以烤全雞和烤乳豬最為有名。

勒加斯比的夜生活沒有馬尼拉那麼熱鬧,但取材於菲律賓本土音樂的狄斯可舞廳,氣氛也相當不錯,這些舞廳大部分設在觀光飯店內。當地的特產是用馬尼拉麻編織而成的手提袋、地毯及胡桃餅(Pilinut),價格低廉,很受歡迎。特產中的亞巴卡墊子,是用麻織成的地毯,由於是當地生產的,所以價格非常便宜,很受觀光客的喜愛。

這裡的觀光客不多,市區內的皮納倫德(Penarande)廣場是這個城市的中心,在廣場中央的一個圓頂建築中,立有一口自由之鐘(Liberty Bell),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由美軍製造的,是為了紀念美軍收復這座城市而鑄造,它象徵著自由與和平。廣場附近還建有市政廳和教堂。

勒加斯比碼頭(Legaspi Pier)位於港口區,是這個城市的海上門戶,許多船隻在此進進出出,熱鬧非凡,充滿朝氣。碼頭附近立有黎剎紀念碑和黎剎公園。

市內還有一所比克魯大學,在它附屬高級中學的校園裡,有一條40公尺長的地下隧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軍用來存放武器和彈藥的地方。

馬容火山(Mayon Volcano)是當地最著名的觀光點,位於馬尼拉東南方340公里處,坐落在勒加斯比市西北方約16公里的阿爾拜灣海岸上,是菲律賓22座活火山之一。據傳說此地古時有一位名叫達拉干•馬揚(Daragang Mayon)的美女,因救父身亡,鄉人敬她孝女,乃為她修建一座大墳墓,後來墳墓竟長成高峰,人們就將它命名為馬容火山。

這座火山海拔2462公尺,呈圓錐形,底部周長138公里,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無論從那一個角度看它,都是一樣的形狀,因此素有「菲律賓的富士山」之譽。火山尖圓體正,常有白雲繚繞,顯得格外端莊,整座火山像個三角形蠟燭聳立在椰林和稻田中間,由安山岩組成,幾乎不與其他山體相連。山的上半部幾乎沒有樹林,只有下半部才長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從山頂一直到山麓都可看到原來火山爆發時所流出來的岩漿痕跡。

從1616年到現在,馬容火山一共曾爆發了47次。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814年2月1日,噴發出的岩漿和岩灰將山麓的卡格薩瓦(Cagsawa)鎮化為灰燼,1200人死於非命。2001年6月12日,又噴出兩條熔岩河,沿著斜坡向下流動了1500多公尺,噴煙吐霧的活火山殃及周圍的4個城市,連馬尼拉市的天空也變成昏暗。2006年8月7日上午7時零8分開始,馬容火山連續6次爆發,火山灰柱高達800公尺,噴出的石塊有如汽車那麼大,菲律賓火山及地震研究所將警戒等級調高至5級,表示火山即將進入爆發階段,岩漿已經往外蔓延了6公里之遠,火山周圍的3市、5鎮、28個社區的1.4萬戶家庭約75人開始暫時撤離。

現在火山在白天仍不斷噴出白色的煙霧,經常凝結成雲塊,遮住山頭,有「不見廬山真面目」的感覺。夜間,噴出的煙霧呈暗紅色,景色非常迷人,因此有很多地質學家和觀光客前來參觀。

在馬容火山的山腰處,海拔約750公尺的地方,建有休息處和瞭望台,從這裡可以展望勒加斯比市的全景。山麓則有個名叫地威的溫泉,含有硫磺礦,對皮膚病和一些慢性疾病,有不錯的療效。現在這裡以火山為中心,已成為馬容火山國家公園,佔地5459公頃,坡地有大面積的蕉麻種植園。

卡格薩瓦(Caosawa)大教堂位於勒加斯比西方2.8公里處的達拉卡(Daraga)鎮上,附近一帶開闊的綠野和馬容火山形成一種美麗的畫面。1814年馬容火山爆發時,這座教堂被火山灰埋在地下達6公尺深,只有鐘樓和石壁的一部分露出地面。 達拉卡天主教堂(Daraga Catholic Church)是1773年法蘭西斯克派的修士在達拉卡鎮修建的,屬巴洛克式建築。教堂內保存有用火山岩雕刻的宗教印章,以及一些有考古價值的文物。

坐落在市郊的洛卡蒙特休閒地(Rocamonte Resort),位於勒加斯比市中心以北29公里處的塔巴可(Tabaco)鎮內,是最受兒童們歡迎的遊樂園,同時還設有游泳池、餐廳、會議廳和網球場等設施。

聖多明各(Santo Domingo)鎮位於勒加斯比郊外14公里處,當地最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卡拉尤凱海灘(Karayukai Beach),它寬約800公尺,可以痛快遊玩,也可以划著菲律賓特有的小船到海上遊覽。海灘的服務設施也很完善,設有附涼台的平房和小屋,供遊客休息用。此外,這裡也是潛水、釣魚和駕駛汽艇的好場所,人們漫步在潔白的沙灘上,可以聽到微風輕拂椰子樹葉發出的聲響,也可以觀賞到迷人的海上日出和日落。

在聖多明各鎮附近一個名叫布哈頓(Buhatan)的海灘上停放著一艘西班牙大帆船,長約100公尺,內有三層甲板,它是當年西班牙殖民者用來將菲律賓物產運往墨西哥的商船,因遇到颱風的襲擊而沉入海中。後來被打撈上來,船艙內的刀、錨、陶器等文物,現在收藏在馬尼拉的國立博物館中,大帆船經過維修後,放在海灘上供人參觀。

布賽瀑布(Busay Falls)的位置在勒加斯比郊外25公里處的馬里里波(Malilipot)鎮附近,它垂直落差約25公尺,相當於7層樓高。

巴卡卡伊(Bacacay)鎮位於勒加斯比市東北方23公里處,當地有兩處美麗的海灘休閒地,一處叫做薩崗德海灘(Sugod Beach),它最適合於潛水和駕駛汽艇等運動。另外一處是卡維利哈海灘(Kawilihan Beach),是個新開發的海濱休閒地,在這裡可以作滑水、沖浪、游泳、釣魚、日光海灘浴、沙攤排球和駕駛汽艇等運動。

伊洛伊洛市

伊洛伊洛(ILoilo)又譯為怡朗,是菲律賓伊洛伊洛省的省會所在地和中央直轄市。

大約是在15世紀的時候,此地只是一個小漁村,當地土著矮黑人稱它為「伊倫格伊倫格」(Irongirong),也就是「像鼻子」的意思,因為這裡的地形酷似鼻子而得名。馬來人到班乃島後,由於他們不會唸「R」音,只會發「L」音,所以改叫做「伊洛格伊洛格」(Ilongilong);西班牙人入侵後,為了便於自己的語調,又將此地改為現名。1688年成為首府,18世紀初開始繁榮,1855年闢為對外貿易港,1736年正式設市,現在已發展成西維薩亞斯群島的商業中心。 這個擁有38萬人口的港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33分、北緯10度43分。它北界卡皮斯省,西接安蒂克省,位於班乃島東南岸哈羅河入口處,瀕臨班乃灣,灣口有吉馬拉斯島為天然屏障,並隔著伊洛伊洛海峽與內格羅斯遙相呼應。這裡是班乃島商業中心,煙草和棉花的集散地,擁有製糖、食品加工、造船、纖維和木材加工等工業。當地所產的絲、用鳳梨纖維製成的皮納(Pina)土布,以及用絲織的甲斯(Jusi)金絲薄紗等聞名全國。此外,還有貝殼製品,竹和籐製作的美術工藝品等。郊外的盆地土地肥沃,多種植水稻。附近的內格羅斯島大量出口食糧,更促進它的發展和繁榮。

伊洛伊洛有緊湊的城市中心,比大多數菲律賓城市更加都市化,高樓大廈林立,公司、行號、商店、超市和菜市場一應俱全,教堂、寺廟、銀行、學校、航空公司、旅行社、大飯店和餐廳等一樣不缺,運動娛樂設施更是到處可見。

對外交通相當方便,在航空方面,市郊建有大型機場,有航班往返國內各大城市,菲航每天有2個航班自馬尼拉前來,航程約1小時。在海運方面,擁有風平浪靜的天然良港,碼頭設備新穎,島際航運忙碌,自北方南下的輪船多在此停泊,每年進出港船隻多達1.4萬多艘,其中580多艘是遠洋輪船,是國內第三大出口港,主要輸出品有蔗糖、煙草、棉花、椰仁、木材、磷肥和紡織品等。這裡還是國內主要的漁港,也是維薩亞斯群島和岷答那峨島間的沿海航運中心之一,從馬尼拉搭乘班輪前來,航程約19個小時。

這個城市也有一些設備不錯的觀光飯店,比較重要的有薩拉比爾莊園(Sarabia Manor),擁有70間客房,附設有日本料理店和賭場等設備,並有巴士前往機場和港口接送旅客。德爾里奧(Del Rio)飯店位於市中心,從機場乘車到這裡只要10分鐘。這家飯店擁有57間客房,並有餐廳、舞廳和酒吧等設施,服務態度也不錯。伊洛伊洛卡薩廣場(Iloilo Casa Plaza)飯店共有36間客房,是一家高級飯店,設施先進,服務周到。

市內的街道上也有許多餐廳,有海鮮餐館、西餐廳、中國菜館、菲律賓餐廳和日本料理店。西郊10公里處的摩洛(Molo)地區,有口味獨特的餐點,除了摩洛式炒麵外,還有摩洛小甜餅、香蕉鹹餅乾等。

此地最著名的娛樂項目是觀看鬥雞比賽。從市區到郊區,鬥雞比賽非常普遍,這裡有20多個大大小小的鬥雞場,參加鬥雞的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連政府官員也常常攜鬥雞前往相鬥。這裡鬥雞的品種很多,大都是經過優良選種和精心訓練過,大體可分為天然鬥雞、本地混種鬥雞和進口鬥雞等3種。天然鬥雞生存於野外叢林中,天性好鬥,但未經訓練,缺乏鬥技,體重又多半較輕,不耐久戰,但擅長於速戰速決;本地混種雞是用本地雞和美國、古巴及西班牙雞雜交培養出來的,牠們在格鬥中往往採用飛躍半空、互相撲擊的戰術,一向被視為飛將軍,戰績最佳。除了選種外,鬥雞每天還要進行訓練和運動,以增強體力,提高戰鬥力。雞的羽毛都要經過修剪,雞冠剪得很小,以減少受攻擊的目標。雞的主人們還要經常給雞按摩,使雞的皮膚變得結實,不易受傷。

這裡的鬥雞場一般建在大廳中央和露天草坪上,是個方形鬥台,有點像拳擊台,台高約1.5公尺,圍有竹欄,四周是觀眾席,場內還有「雞醫」常駐,以備搶救傷勢嚴重的鬥雞。如果只是皮破微傷、用煙葉浸椰酒的混合止血劑塗擦傷口即可。鬥雞比賽和拳擊賽相仿,同一重量級的雞才能成為對手,因此賽前鬥雞必須過磅。當裁判宣佈「戰鬥」開始後,雞的主人各抱自己的雞上場,每隻雞的腿上縛有一枚1至3寸長的銳利刀片。主人將雞放入欄內後,惡戰立刻開始,兩隻鬥雞時而奮力飛撲,時而用勁猛啄,只見台上雞毛紛紛飄落,刀片閃閃發光,鋒利的刀片刺中目標時,鬥台上頓時雞血淋漓。但受傷的一方即使遍體鱗傷,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會退出戰鬥。最後往往是一死一傷。戰鬥結束,活著的那隻雞便是勝利者,受到觀眾的特別獎賞。鬥雞比賽場面驚險而殘酷,不僅每天吸引著大批本地觀眾,也吸引了許多外國觀光客前來觀戰。人們往往在這種富有刺激性的場面中,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渲洩和滿足。

除了觀看鬥雞外,觀光客也可以乘車到郊外的伊洛伊洛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Iloilo Golf Country Club)打高爾夫球,從市區乘車到這裡約需一小時車程。此地景色迷人,共有18個洞。喜歡潛水運動的遊客也可前往海濱潛水,但必須提前4天向伊洛伊洛潛水協會提出申請。

這個城市隨處可見西班牙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建築,所以也有不少名勝古蹟可供參觀。其中的伊洛伊洛博物館(Iloilo Museum)位距港口僅1公里,館內收藏不少當地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還有不少西班牙殖民時代的藝術品、來自中國及越南的古陶器,以及十九世紀遇難船隻留下來的珍寶,並陳列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物。在博物館的畫廊中,陳列有當地藝術家繪製和雕刻的近代美術作品,想要了解新伊洛伊洛城文化的人,一定要到這裡來參觀。

郊外也有不少觀光點,艾瑞諾瓦鎮位於伊洛伊洛市以西6公里處,建於1581年,曾經是西班牙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軍事中心。鎮上遺留有一座西班牙瞭望台,是當年西班牙人為了防禦南部穆斯林的進攻而設立的。鎮上還設有兩所大學,一所是中菲律賓大學,另一所是聖奧古斯丁大學。

米雅高教堂(Miagao Church)位於南郊35公里處的海邊,是菲律賓唯一的城堡式教堂,建於1787年,是用黃色沙岩建成,呈現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設計者為崗薩爾茨(Gonsalez)修士,教堂正面長38公尺、深72公尺,正面中央牆上刻有精緻的米雅高守護神聖托馬斯•維拉諾瓦(San Thomas Villanova)的石像,教堂的左右有兩座大尖塔。這座教堂建造之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傳播天主教,另一是為了防禦回教徒的進攻。

摩洛教堂(Molo Church)位於伊洛伊洛市近郊,這座文藝復興時期哥德式的教堂建於18世紀,曾經歷地震、火災和戰爭的破壞,卻能屹立不搖,守護著摩洛地區。教堂的外觀非常簡樸,卻又令人感到莊嚴肅穆。兩位男女信徒的雕像站立在正門入口處,教堂內鑲有彩色玻璃,四周牆壁上掛有取材於聖經的繪畫,給人以一種優雅的感覺。這裡珍藏著摩洛地區的歷史文物和殖民地時代的歷史資料。菲律賓國父黎剎曾於1896年前來訪問過,並在日記中對它寫下許多讚美詞。 聖約奎因教堂(San Joaquin Church)位於伊洛伊洛市以西約53公里處,從市區驅車前往約需1小時。它是1869年由西班牙修士托馬斯•薩塔倫(Thomas Santaren)建造的,教堂外面的牆壁上描繪有西班牙和摩洛哥交戰的壁畫。 聖巴巴拉教堂(Santa Barbare Church)的位置在市北16公里處,是菲律賓群島上建築最宏麗教堂之一,教堂中鑲有銀飾雕刻物。

吉馬拉斯島(Guimaras Island)是伊洛伊洛近郊的一個小島,從伊洛伊洛港坐渡船到這裡只需20分鐘,島上有山有水,還有美麗的瀑布和溫泉,島的四周環繞著一條潔白的沙灘,沙粒細小,是理想的海濱休閒勝地。

小港都卡加延德奧羅

蔗糖之都

巴科洛德(Bacolod)市是菲律賓中南部西內格羅斯省的省會,原來只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漁村,自1800年起成為通往班乃島伊洛伊洛市的交通樞紐後,開始迅速發展起來,1938年設市,現在是內格羅斯島上人口最稠密的都市和商業中心,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這個擁有37萬多名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57分、北緯10度40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吉馬拉斯海峽南岸平原上。北隔吉馬拉斯島及海峽與伊洛伊洛省遙相呼應,東北和馬斯巴特島對峙,東面隔海遙望宿霧,南與東內格羅斯省為界,西臨蘇祿海。由於它地處國內最重要的產糖區中心,故有「菲律賓糖都」美譽,每年所出產的砂糖,佔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

對外交通方便,市郊有一處機場,有菲航班機營運,與國內各大城市間都有航班來往,馬尼拉每天有3個航班前來,飛行時間約1小時;宿霧每天也有一個航班,單向航程30分鐘。機場航站大廈前的廣場上有幹線道路通往市區,有巴士和計程車服務。在海運方面,市區的普盧潘丹港是巴科洛德的外港,也是重要的漁港和蔗糖輸出港,並有島際客船在此停泊,從伊洛伊洛乘船前來2小時可達。在陸路運輸方面,有環島公路和島上的主要城鎮及甘蔗種植園區相連。市內交通便利,有許多小型巴士、計程車和三輪車可供觀光客搭乘。

這個港市也有一些觀光飯店,大多集中在市區,飯店的規模雖然都不大,但設備齊全。其中的糖都(Sugarland)飯店是市內最大的觀光飯店,有100間客房,服務設施優良,附設有餐廳、酒吧和游泳池等,並有小型巴士前往機場接送旅客。海風(Seabreeze)飯店只有56間客房,服務品質也不錯。此外,市內還有馬爾羅爾卡(Mallorca)、曼達靈(Mandarin)和阿斯特拉爾(Astral)等飯店。這裡也有許多餐廳,高級餐廳大多設在觀光飯店內。本地的特產品,有用手工織成的哈布隆布所做的手提包、裙子,還有陶器和古董等。市區的購物中心有廣場市場、中國市場和巴爾幹廣場等。

市區內最主要的觀光點首推薩爾拉茲蘭園(Suarez Orchid Collection),位於拉克遜(Lacson)街和第20街的轉角處,園內除了有50種珍貴的植物外,還有很多品種的蘭花,喜愛養蘭的人士到此一遊,可以讓人對大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參觀者須事先預約,獲得許可後才能入園參觀,可以請飯店代辦預約手續。

加斯敏紡織廠(Jasmin Fabrics)位於市區,是以生產手工紡織的哈布隆(Hablon)布為主,這是一種具有吉丁蟲光澤的土布,是用鳳梨的纖維織成的,價格昂貴。人們在這裡可以實地參觀哈布隆布的紡織過程。

維多利亞砂糖公司(Victoria Milling Company)的位置在市北郊約34公里處,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糖廠之一,整個公司的面積就足以構成一個城市,公司內設有銀行、學校、教堂、機場、高爾夫球場、住宅區和市場等,所以有時又被人稱為「城中城」。

奧索爾奧禮拜堂(Ossorio Chapel)又名聖若瑟夫(Sam Joseph)禮拜堂,它位於維多利亞砂糖公司內。禮拜堂內有用馬賽克磁磚拼成的大壁畫,以及以菲律賓民族藝術的手法來描述基督的畫像,這些精美的繪畫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頗為珍貴,並經由美國生活(Life)雜誌的報導,而一舉成名。

這裡的赫桑達聖羅薩莉爾(Hacienda Santa Rosalia)教堂位於市郊37公里處,這是一座充分表現菲律賓民族特色而特別設計的禮拜堂,就像一頂帽子,牆壁是用牛車的車輪作裝飾。

著名的瑪姆巴卡爾度假村(Mambucal Resort)位於市東31公里處的卡拉恩(Kanlaon)山西北麓的莫夕亞(Murcia),面積約24公頃,休閒地內有13個瀑布,可以一面散步,一面遊覽。這裡還建有別緻的小屋供遊客租用,還設有游泳池、露營地、活動中心和馬場等設施。

賈拉海灘度假村(Jara Beach Resort)距離市區約有20分鐘車程,這裡的沙灘上建有露營用的小屋和跳舞的場所。提早預約的話,還可以請他們準備烤海鮮的材料。 市內重要的建築物還有西內格羅斯•雷科萊斯托大學,以及建於1941年的省議會大廈。

戰略要地塔克洛班

塔克洛班(Tacloban)市是菲律賓中東部雷伊泰省的省會,原來只是個小漁村,1874年被闢為對外貿易港而迅速發展起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是美軍在菲律賓最早收復的一個城市,後來又成為戰爭期間盟軍在菲律賓的主要後勤基地,在馬尼拉收復前這裡還曾經是菲律賓的臨時首都,1952年正式設市。

這個擁有18萬多名人口的港市,經緯度為東經125度,北緯11度15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雷伊泰島東北部的聖佩德羅灣畔,東北隔海與薩馬島互相呼應,西和宿霧島對峙,西南與奧爾莫克市為鄰,南界馬阿辛市。由軍事的角度看,它扼制著與薩馬島相隔的聖胡安尼利海峽的出口處,並控制著從菲律賓內海通往太平洋的通道,戰略地位重要,所以它又成為菲律賓的東大門,在這裡設有海空軍基地,經常有戰鬥機在市區上空疾掠而過,港口也有軍艦進進出出。現在的塔克洛班市,是維薩亞斯群島東面最大的城市和農產品集散地,而且是雷伊泰島和薩馬島之間的貿易動線,也是雷伊泰省對外的貿易中心。

此地市面繁榮,交通秩序良好,綠化普及,除商店林立,教堂挺拔外,還設有大學和工學院,並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工廠。在對外交通方面,空運發達,自郊區機場起飛的航班,可以飛往國內的各大城市。馬尼拉每天有兩班菲航班機飛來,航程1小時10分;宿霧每天也有一個航班,航程只要35分鐘。從機場到市區只有10公里車程,可乘坐小型巴士、計程車或三輪車,也可以搭乘飯店配合班機起降時間接送旅客的巴士前往市區。

在海運方面,這裡擁有雷伊泰島最大的港口,並有深水碼頭、油庫和大型貨櫃場,無論國際航線和島際海上交通都稱便,由這裡出口的物資以漁貨、麻、椰乾和木材為主。附近還有一個漁港,商業捕魚在這裡的經濟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泛菲高速公路經過此地。這裡也是雷伊泰島環島公路的中心站,有長途巴士和其他車輛營運。市內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以小型巴士和三輪車為主,也可以租車,街上計程車數量很少。

這個城市觀光事業還剛起步,因此夠水準的旅館不多。其中的雷伊泰公園飯店(Leyte Park Hotel)是全市唯一的一家高級飯店,擁有100間客房,分為傳統性客房和度假小屋兩種。當地餐飲業也不錯,但是沒有什麼獨特的鄉土菜,這裡的居民都用椰子油來烹調菜餚。購物非常方便,且價廉物美。主要的土特產品是用巴厘(Buri)草纖維編成的的坐墊,本地燒製的陶器品質也不錯。

當地參觀景點不多,其中的省府大廈(Provincial Capitol Building)建成於1945年,是雷伊泰省政府辦公的地方,裡面有一幅精美的壁畫,生動地描繪了當年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美軍在紅海灘登陸的情景。

麥克阿瑟將軍登陸紀念碑(Mac Arthur Landing Memorial)位於距離塔克洛班7公里路的帕洛(Palo)鎮紅色海灘上。1944年10月20日,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率領千軍萬馬在美國海軍艦隊的大砲和艦載攻擊機的支援下,在這裡強行登陸成功,從此揭開了太平洋戰區大反攻的序幕。為了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菲律賓人特地在當年美軍登陸的灘頭上,建立了這座意義重大的紀念碑。現在的紅色海灘,已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是市民們假日休閒的地方。

歐羅特海灘休閒地(Olot Beach Resort)距離塔克洛班約24公里的托羅薩(Tolosa)鎮附近,是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夫人伊美黛的故鄉。這個海灘休閒地不僅有美麗的沙灘和碧藍清澈的海水,而且休閒設施比較完善,有海濱浴場、游泳池、回力球場、度假小屋和餐廳等,還有座9個洞的高爾夫球場。

北呂宋港口聖費南多

聖費南多(San Fernando)是菲律賓東北部、呂宋島中西部拉烏尼翁省的省會,它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20度18分、北緯16度37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呂宋島碧瑤西北面88公里處,瀕臨南中國海。

這個擁有9.3萬多人口的港市,對外交通發達,可通菲律賓國家鐵路和呂宋島西部幹線公路。是鐵路北端終點站,從馬尼拉到此每天有3班火車往返,單程時間7小時。由這裡開出的長途巴士,可沿公路駛抵西海岸和北海岸各主要城市;從這裡向東南行駛47公里,可以到達碧瑤。

海運最為活躍,外港波羅(Poro)在市區以西12公里處,由市中心前往車程10分鐘。這個外港原係菲律賓的海軍基地,也是從前的美軍雷達站,現已成為呂宋島北部的唯一大港,主要出口物資有菸葉和木材。港口有良好的碼頭和倉貯設備,港灣地區建有埃索(Esso)、殼牌(Shell)等石油公司的大型建築物,附近還有很多充滿神秘魅力的夜總會。

這個城市工商業活絡,市面繁榮,景氣良好,因此也有不少觀光旅館和度假村,大部分觀光客都在飯店內附設的餐廳用餐。這裡的娛樂項目以打保齡球和看電影為主。土特產品以貝殼類加工品見著。市區最主要的觀光點是皮登根教堂遺跡(Pindangan Church Ruins),建於1764年,是全市最早建造的教堂,現在只剩下鐘樓和教堂南面的一部分,還保留著當時的原貌。市內還有一座1976年建成的西班牙式尖頂新教堂,另有一座中國式的寶塔,都值得參觀。

波安格(Bauang)是以觀光發展成的新市鎮,位於聖費南多以南10公里處,從馬尼拉到聖費南多的鐵路線途經此地,列車也在此地停靠。這裡通往碧瑤的公路,據說是古代的西班牙傳教士開拓的,日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將這條路作為軍用道路。大戰結束後,美軍和菲律賓政府都曾經將這條公路再整修過,現在已成為南中國海通往碧瑤最重要的道路。

這個海濱城市現在已有相當數量的飯店,新建的飯店和完善的觀光設備已使它成為一個觀光城市。這裡的一流飯店有納利納克度假中心(Nalinac Vacation Center),是當地設備最新的大型飯店,它瀕臨海邊,可以划船、沖浪、滑水、潛水或打網球、高爾夫球。卡瑞斯塔奧拉(Cresta Ola)飯店是觀光協會經營的高級飯店,面對海岸的地方有陽台,飯店內附設有游泳池。聖維利爾海灘度假村(Sam Valley Beach Resort)也很有特色,除了普通客房外,還有可以住6人的沙灘小木屋。飯店內有雞尾酒吧和餐廳,另外還有網球場,並有小艇出租。

當地的遊樂項目以海灘運動為主,有沖浪、潛水和滑水等。納利納克海灘(Nalinac Beach)是全省最好的海灘休閒地。沙灘範圍很廣,海水很淺,海面非常平靜。在岸邊的椰樹林間還可以看到若隱若現的茅草屋,還有許多頭上頂著竹籠沿著海灘叫賣的小販,都讓人深深感受到南國的氣氛。在這裡除了游泳外,還可以駕舟遊覽海上風光及作水上運動,非常逍遙自在。此外,在波安格市郊5公里的範圍內,還有倫格(Long)、卡瑞斯塔奧爾、馬爾皮爾(Mar Pil)、瑪雷西亞(Maraysia)和巴利哈(Balihai)等5個海灘休閒地。雖然無法和納利納克海灘相提並論,但也一樣有蔚藍色的天空、湛藍的海水和白色的沙灘,都是景色優美的海灘休閒地。

阿格奧(Agoo)位於聖費南多以南32公里處,從這裡到碧瑤築有一條高速公路,兩旁都是茂密的叢林和椰子林,還有山間的水田,景色極富變化,可以使旅客增添旅途的愉快。在市區西海岸有一處海灘公園,許多人經常帶著小孩來此度假。

帝波羅度假村

帝波羅(Dipolog)是岷答那峨島西部北三寶顏省的省會,也是全省最大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3度20分、北緯8度36分,在地理位置上西濱蘇祿海,北望內格羅斯島和錫基霍爾島,東有西米薩米斯省,南為南三寶顏省。

這個擁有8萬多名居民的城市,交通相當方便,市郊的民航機場有國內線航班營運,可通往國內的各地機場。在陸上交通方面,有公路通往岷答那峨島的大部分地區。海運也非常發達,擁有優良的避風港,港口水深約9公尺,是蘇祿海及保和海間的重要航運中心,島際運輸方便,是馬尼拉拉麻、椰子、米、黃牛和木材的集散地。

當地最有名的觀光勝地是達卡海濱公園度假村(Dakak Park Beach Resort),曾獲亞太獎勵旅遊會議(IT & CMA)的冠軍獎。這裡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帥哥美女,美味佳餚樣樣不缺。度假村擁有上百間小木屋,全部以原木和茅草搭蓋,客房內現代化服務設備應有盡有,配上戶外的陽光海灘,真是休閒度假的天堂。

除了硬體的服務設施外,軟體的服務品質更令人稱道。這裡服務人員超過400人,在人數上要超過客人。每位旅客來到度假村Check in之後,立刻可以分配到一位天使(Angel),他們永遠笑臉迎人,天使的第一條服務守則就是「永遠不要說不」(We Never Say No),客人喊一聲,天使服務就到,只要不是太強其所難的要求,他們一定都會答應。

度假村裡佳餚美酒隨時供應,各種娛樂活動隨興進行,水上活動節目不斷;如需在室內休息,絕對不會有人驚擾。這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天天都有表演秀,並且每天花樣翻新,精彩的歌舞自不在話下,最有創意的是「蘇丹之子大婚」秀。遊客獲邀觀禮,大家穿上度假村特地準備的傳統沙龍衣服,在擺滿了火炬和鮮花的沙灘觀禮台上,等候蘇丹的光臨。

蘇丹的豪華座船由海的一頭駛來,在十幾個男女侍從的前呼後擁下,莊嚴的蘇丹和他那英俊的兒子新郎,以及美麗的新娘和她的侍女們,魚貫下船,就在沙灘上舉行傳統的婚禮,包括新娘所跳的一段高難度的舞蹈,以及一段蘇丹用土語說的祝詞。佳賓們在齊聲祝福後,婚宴立刻進行,大家以傳統的方式來喝喜酒,並用手抓豐盛的食物。

距離度假村約40分鐘船程的地方有座無名小島,完全沒有人工的污染,島上有不到400名的原住民群居,住在傳統的椰子屋(Coconut House)裡,以捕魚維生。每當有觀光客來訪,婦女們便在草地上擺出攤子,展售自製的手染布和貝殼飾品。

這裡的海域也是游泳和浮潛的好去處,海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可愛的海豚在海上跳躍,海水也因深度的不同呈現深淺的顏色,非常美麗。為了增加海上旅程的趣味性,度假村還安排了海盜登船挾持人質的餘興節目,被扮成獨眼龍或斷手的海盜,乘快艇追逐遊客的座船,在一陣亂槍(水槍)掃射下,客人尖叫聲頻傳,女客更是花容失色,海盜將挾持到的一名人質(度假村的一名主管),撲通一聲丟入海裡,讓人瘋狂盡興。

形形色色的各大城市

阿帕里(Aparri)是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的重要城市,也是呂宋島東北部地區與各外島之間的交通港口,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8分、北緯18度22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菲律賓的巴布延海峽,靠近卡加延河口處,西北鄰帕薩倫,東界聖安娜,東南為伊拉甘,南與台灣相距240浬。經濟以農、漁為主,主要出口稻米、玉米、菸葉、椰乾、木材和魚貨,很多農戶養牛,擁有製作魚醬、食品加工和修船等小工業。共有7.5萬多名人口,居民以伊洛干諾人和伊瓦納格人為主。對外交通方便,郊外的機場有航班與國內各大城市營運。海運發達,擁有一個避風港,是菲律賓北部海運的門戶。公路向南可通往馬尼拉和圖奎加拉奧市。

圖奎加拉奧(Tuguegarao)市是卡加延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44分、北緯17度37分,它坐落在呂宋島北部卡加延省和伊莎貝拉省的交界處,北距阿帕里市約115公里,是兩省的主要商業中心,周圍是農業區,為稻穀和煙草的集散地。這裡對外交通方便,市郊有一處民航機場,有定期班機飛往國內各大城市。在水運方面,輪船可以順流駛至阿帕里市。公路往南可通馬尼拉,全市擁有6萬多名人口。

維干(Vigan)是菲律賓西北部南伊羅戈省的省會,也是菲律賓重要的文化和藝術的城鎮,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23分、北緯17度35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呂宋島西北岸,濱南中國海,北界佬沃市,東鄰那貴市,東南方是碧瑤市,南與聖克魯斯接壤,是個深富西班牙風味的古鎮,也是巡覽古蹟的最佳據點。這個擁有5萬多名人口的市鎮,對外交通方便,海上交通無遠弗屆,與呂宋島各地間,有長途巴士營運。市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車、吉普尼花車、摩托三輪車和馬車等。市面整潔,車馬不喧,多係兩層樓的西班牙式建築物。當地的博物館、古董街和陶器廠等,其濃郁的文化和藝術的領域,吸引了許多遊客在此流連忘返,此地純樸的民風,更增添此城的學術氣質。這裡也有不少教堂、學校、圖書館、飯店和餐廳,但是當地有名的蝦餅,是遊客們不可錯過的著名小吃,絕對能讓人食指大動,意猶未盡。

伊拉甘(Ilagan)是呂宋島東北部伊莎貝拉省的省會,它坐落在阿帕里的南方,東北方有聖安娜市,東海岸外是太平洋,南方與聖荷塞為鄰,碧瑤市在它的西南方。這個擁有2萬多名人口的市鎮,居民多為伊洛干諾人和伊瓦納格人。當地是菲律賓糧倉之一,這裡最熱門的參觀點是富約特溫泉國家公園,佔地819公頃,吸引了許多外來的觀光客。

帕拉延(Palayan)是新怡詩夏省的省會,也是呂宋島的大城之一,位於呂宋省的中部,瀕臨邦板牙河。它北界新比斯開省,西南鄰邦阿西楠省,西接打拉省,西南和邦板牙省接壤,南界布拉干省,東鄰奧羅拉省,東南接奎松省,是個不濱海的內陸市鎮。這個擁有2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65年設市,是菲律賓重要的水稻產區中心,對外交通以公路為主,市民經濟多呈小康局面。

聖何瑟(San Jos’e)是新怡詩夏省的省轄市,也是菲律賓最重要的「榖倉」。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分、北緯12度27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呂宋島中北部、西北與碧瑤相對,南有甲萬那端。對外交通方便,郊外設有國內線機場,與國內各大城市間,有班機營運。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可與呂宋島的城市連絡。這個擁有9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69年設市,是周邊地區的貿易中心,工商業興盛,市面繁榮,郊外有大片水稻田。城東15公里處的潘塔邦水庫,建於1974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達30億立方公尺,能使7.87萬公頃的乾旱土地,變成一年兩熟的肥沃水田,為當地的農業灌溉和供電,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此外,它還向馬尼拉輸送電力。

甲萬那端(Cabanatuan)是新怡詩夏省的重要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5度58分、北緯15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是位於呂宋島中部平原,瀕臨邦板牙河;它東朝太平洋,南有奎松城,西距打拉62公里,北鄰聖何瑟。這個擁有22萬名居民的城市,1950年設市、曾一度作為新怡詩夏省的省會,現在是稻米產區的商業中心,鐵路向南可通往馬尼拉,同時也是重要公路的樞紐。

達古潘(Dagupan)是呂宋島中西部巴西蘭省的省轄市,也是一個港口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20分、北緯16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林加延海灣南岸,靠近達古潘河口。這個擁有12萬多名人口的城市,西臨南中國海,距打拉約85公里,東北有碧瑤市,東界聖荷瑟,南鄰打拉,西南接聖克魯斯,是個農漁業發達的港市。始建於1590年,雖然是國內歷史最悠久城市之一,但發展較慢,直到1947年才正式設市。當地出產魚貨、鹽、稻米和水果。交通方便,是地區的出口港;有馬尼拉到北方的鐵路穿城而過;公路也是四通八達,市區交通也很方便。

打拉(Tarlac)是呂宋島中部打拉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5分、北緯15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打拉河中游,北為達古潘,東接甲萬那端,南距馬尼拉105公里。這個擁有10萬多人口的城市,始建於1686年,是呂宋島中部農業區稻榖、茶葉、椰子、甘蔗和煙草的集散地,金屬和非金屬礦藏也很豐富。這裡的交通相當方便,是重要的交通中心,北起聖費南多的鐵路經過此地,南下馬尼拉再直達勒加斯比;公路南來北往,可與周圍城鎮和農業產區相連。學術風氣濃厚,設有打拉理工學院。

巴示戈(Basco)市是巴坦群島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58分、北緯20度27分,是省內重要港口和商業中心,港口商船來往頻繁,設有國內線機場,交通方便,經濟以農、漁業為主。這個城市擁有1.8萬多名人口,以伊巴丹族人為主,他們在外貌上與台灣蘭嶼的雅美族人一模一樣,可能在古代兩族有地緣和血緣的關連。

馬洛洛斯(Malolos)是呂宋島中南部布拉干省的省會,位於邦板牙河三角洲上游,鄰近馬尼拉灣北岸,地處公路幹線上,有鐵路通往林加延灣(Lingayen Gulf)。1899年反抗美國統治的起義軍曾在這裡擬定「馬洛洛斯憲法」,宣布成立共和國。現在擁有14萬多名居民,西面和南面都有大型養魚場,是稻米和蔬菜區的貿易中心。

聖費南杜(San Fernando)是邦板牙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41分、北緯15度2分;因為接近首都馬尼拉、所以對外交通方便,經濟活躍,約擁有30萬人口,大多數是上帝的忠實信徒。在郊區庫圖鎮一年一度的復活節紀念活動中,都有12名菲律賓人自願模仿耶穌受難儀式被釘上十字架而聞名於世,每年都吸引數千名天主教徒和外國觀光客前往參觀,形成觀光熱潮。自願「受難」的12人用10糎長鐵釘將自己釘上木製巨大的十字架,目的是為了贖罪、或為家人祈求平安。他們在十字架上經受疼痛和烈日煎烤,大約10分鐘後被放下,拔出他們手、腳上的釘子,並包紮傷口。還有不少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這天步行去庫圖鎮教堂的途中,將自己的背抽打得血淋淋,藉此來洗脫自己的罪孽。

安赫萊斯(Angeles)是邦板牙省的省轄市,本係一個小鎮,後因美軍在市郊建立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ir Base)而迅速繁榮起來,成為商業和服務業都非常發達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35分、北緯15度9分。它的東北有布拉干省,東為馬尼拉市,北有打拉省,南濱馬尼拉灣,距聖費南杜市約25公里。擁有28萬多人口,工商業發達,市面繁榮,設有安赫萊斯大學等高等學府。對外交通發達,地處鐵、公路幹線上,海陸交通稱便。這裡的克拉克空軍基地佔地50平方公里,原是美國在國外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國第13航空隊司令部就曾設在這裡,駐有一個戰鬥機聯隊和一個空中運輸機聯隊,共有8000多名官兵。1992年,美軍將這個基地歸還給菲律賓政府,現在改為國際機場。

特雷塞馬蒂雷斯(Trece Matrtires)是甲米地省的省會,位居馬尼拉灣南岸,東北鄰黎剎省,北距甲米地市僅10公里,東界內湖省,南和八打雁省接壤,是呂宋島南部人口稠密的港口城市,現在擁有12萬多名居民。此地交通發達,港口忙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水果和咖啡,市面繁榮,工商業興旺,是南呂宋島的貿易中心。

甲米地(Cavite)是呂宋島南部的港市,也是甲米地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55分、北緯14度29分;坐落在馬尼拉灣東南端的海岬上。1940年正式設市,曾一度成為甲米地省的省會,現在是個工商業繁榮的城市,擁有9萬多名人口。城北的桑格萊(Sangley)海岬,設有菲律賓最大的海軍基地,經常有許多艦隻在這裡進進出出,附設有造船廠和船塢。軍港水深7公尺,扼馬尼拉灣入口處,戰略地位重要,是早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軍事基地和造船廠,建有古老的西班牙建築和碉堡。1872年1月20日,200多名菲律賓士兵和甲米地兵工廠的工人舉行了暈花一現的起義,但很快就被鎮壓,事後西班牙總督拉斐爾•德,伊斯基爾多以此為藉口,乘機鎮壓那些要求改革的菲律賓人,許多知識分子被捕。在草草了事的審判後,何塞•布爾戈斯、哈辛托•薩莫拉和馬里亞諾•戈梅斯等三人被公開處決。後來,這三人成為菲律賓獨立事業的烈士。

奧隆阿波(Olongapo)是呂宋島三描禮士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17分、北緯14度49分,位於呂宋島西南部,東面距聖費南杜112公里,北有聖克魯斯,西為南中國海,西南接馬尼拉市,因附近有蘇比克灣觀光免稅區而獲迅速發展。這個擁有19萬多名人口的城市,1955年設市,1966年成為省轄市。因為交通發達,除了海上運輸便利外,還有通馬尼拉的公路經過此地,所以現在也已發展成遊覽中心,有許多參觀點和休閒海灘。

帕賽(Pasay)是黎剎省的省轄市,也是大馬尼拉的4個衛星市之一,1947年正式設市,1975年併入大馬尼拉市,現已發展成為遠近馳名的商業區之一,也是馬尼拉市近郊的主要住宅區。經緯度為東經121度、北緯14度23分,位於馬尼拉灣東岸,北距馬尼拉市中心約10公里,擁有40萬多名人口。交通方便,郊區有國內線機場和國際機場,港口碼頭倉貯設備現代化,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有高架鐵路和高速公路通往馬尼拉和周圍的城鎮,著名的羅哈斯大道由北向南從馬尼拉直通此地。市內飯店、餐廳、夜總會林立,遊樂場所到處可見,是遠近馳名的酒色財氣聚匯之地,還有34個網球場、50條球道的保齡球館、36個洞的高爾夫球場、一個馬球場和一所騎馬學校。

安提波羅(Antipolo)是黎剎省的一個城市,它的位置在馬尼拉以東58公里處的馬德雷山麓。這個城市創建於1578年,現有9萬多名人口。市內最著名的古蹟是1632年落成的航行平安聖母像,每年5月都會吸引了大批朝聖者。市郊有大批新建的住宅區。

帕拉尼亞克(Parañàque)是黎剎省的重要城市,位於馬尼拉灣東南岸,以前是農業區,有許多小型蔬菜水果種植園,20世紀50年代發展為馬尼拉大都會區的南郊。長期以來,以精緻的刺繡手工藝而聞名遐邇。這裡風景優美,木筏捕魚業成為當地特殊的景觀,擁有30多萬名人口,交通便利,東面為馬尼拉國際機場。

加洛干(Caloocan)是黎剎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0度59分、北緯14度39分,坐落在馬尼拉市東北面,東臨達加特達加坦潟湖(Dagatdagatan Lagoon)。1815年設市,1961年成為省轄市,1976年併入大馬尼拉市,現在是日益發展的工業中心和住宅區,有食品加工和紡織等工業,擁有58.8萬多名人口。

聖巴勃羅(San Pablo)是內湖省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19分、北緯14度4分;在地理位置上,北鄰馬尼拉都會區,距內湖約28公里,東南為奎松省,南接八打雁,西界甲米地,全市面積有130多平方公里,除行政中心的市區外,還包括43個村。這個擁有20多萬名人口的城市,1940年正式設市,當地出產椰乾,是地區農產品的集市。交通非常發達,有鐵、公路通往馬尼拉和呂宋島各地。這裡旅遊業也相當發達,市內有7個火山口形成的小湖,吸引了許多遊客;城市四周也都是休眠的火山錐。

鄉野水莊(Villa Eseudero Plantations and Resort)是當地最有名的參觀點,它過去是傳統西班牙地主的莊園,現在則被賦予休閒觀光的功能,並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室內以博物館為主,收藏許多西班牙殖民時代的宗教藝術品、鍍金馬車、銀製祭壇、中國青花瓷器、20世紀初美國潛水裝、太空裝、日本統治時代的軍服,以及世界各國藝品等。在室外部分,遊客可乘坐牛車,隨著民謠歌聲和吉他手輕快的彈唱聲,一路逛到瀑布區去進餐。循著水聲走向瀑布,一排長板桌被刻意放置在流水上,桌上排列著典型的菲律賓食物,大家脫鞋入水,一邊進餐一邊觀賞瀑布壯觀的景色,夏日暑氣頓時全消,這種獨特的水上美宴,是人生難得的一種享受,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要一邊進食,一邊和眾多的野外蒼蠅作戰。

八打雁(Batangas)又名巴坦加斯,是呂宋島南部八打雁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分、北緯13度45分。位於呂宋島西南端、八打雁半島八打雁灣的東北岸,隔著海峽和南部的民都洛島遙相呼應。它東界奎松省,東北接內湖省,西臨浩瀚的南中國海,西南方遠處是南沙群島,北接甲米地,與馬尼拉相距92公里,是菲律賓南他加祿的政治中心和農業服務中心,擁有25萬人口,對外交通便利,與馬尼拉之間海、陸交通都很方便,鐵、公路都可北通馬尼拉,公路還可通往周圍主要的城鎮和農業產區,由於有肥沃的火山地,所以農業興盛,盛產稻米、甘蔗、椰子、蔬菜和水果,郊區所產的優質牛肉,在國內享有盛名。這裡擁有完善的漁港設施,是國內重要的漁業基地。近年來工業發展快速,以石油和食品加工為主。

利巴(Lipa)是八打雁省的省轄市,也是個繁榮富庶的城市,市區高樓林立,馬路寬闊,林蔭敞空,噴泉草坪處處,環境相當優美。此地交通發達,有鐵、公路通往島上的其他城市,市區公共交通工具以吉普尼花車和馬車最富詩意。當地擁有16萬居民,有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等輕工業,是水果產區的貿易集鎮。

盧塞納(Lucena)是呂宋島中南部奎松省的省會和最大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7分、北緯13度56分,位於鄰近塔亞斯頂端,北為奎松城,東北與波利略群島遙遙相對,東南隔海和馬林杜克島對峙,並遙望民都洛島,西有八打雁,西北距首都馬尼拉136公里,戰略地位重要,是良好的軍港。這個擁有16萬多人口的城市,工商業興盛,是奎松省物資批發中心,也是重要的居民點和漁港,有巴納肖•聖克里斯托巴爾山國家公園。

那牙(Naga)是呂宋省東南部南甘馬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11分、北緯13度38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聖米格爾灣南面,瀕臨比科爾河,北為太平洋,東面隔海與卡坦瑞內斯島相呼應,東南有黎牙實比市,南為馬榮火山,西面隔海和奎松省遙望,西北可通達特市。城市擁有13萬多人口,1573年由西班牙人始建,1948年設市,現在是市容鼎盛的現代化城市,交通便捷,除了建有機場和港口外,還是馬尼拉至南方鐵路幹線上的大站和主要公路的交會點。此地是人口稠密的比科爾農業地區的商業中心,也是重要的西班牙文化中心,有新卡塞雷斯大學和伊薩羅格山國家公園,有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伊里加(Iriga)是呂宋島南甘馬省的省轄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3度25分、北緯13度25分;是南甘馬省的繁榮城市,擁有8萬多名居民。經濟以農業和商業為主,也有輕工業,市區環境幽美,交通有序,商業繁榮,是呂宋島上的重要貿易中心。

索索貢(Sorsogon)是呂宋島東南部索索貢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4度、北緯12度58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比科爾半島的最南端,東臨太平洋的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是聖貝納迪諾海峽與蒂考水道海峽。這個擁有10萬多名人口的港市,也是索索貢灣東北岸的港口,農漁業發達,有麻、椰乾和魚貨的加工廠,交通方便,市容整潔,商業活絡。

馬斯巴特(Masbate)是馬斯巴特島上馬斯巴特省的省會,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3度37分、北緯12度22分;它的地理位置是在菲律賓中部馬斯巴特島的東北部,與呂宋島南端相距約40公里。這個擁有8萬多名人口的城市,對外交通全靠船隻,島內交通以公路為主,漁業發達,農牧生產也很旺盛,椰乾、玉米、魚貨和牲畜貿易活絡。

朗布隆(Romblon)是朗布隆省的省會,也是維薩亞斯群島的一部分,同時是聖貝納迪諾海峽與貝爾德航線上的繁忙港口,農、漁業發達,也有食品加工業和修船廠,土地肥沃,主要農作物有麻、椰乾和水稻等。這個擁有5萬多名人口的港都,海上交通四通八達,島內交通全靠公路。市區椰樹婆娑,低矮的建築物著重於防颱設 計,聳立的西班牙式教堂,是居民信仰的中心。

加打蒙(Catarman)是菲律賓北薩馬省的省會所在地,它的位置坐落在薩馬島的北端,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現有人口約9.1萬多。這個城市是薩馬島的教育中心,市內設有全國著名的東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Philippines),在廣大的校園中,有一座可以容納一萬人的戶外劇場,並有運動比賽場地的設施,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

阿倫(Allen)是菲律賓北薩馬省城市,它的位置在薩馬島西北端,瀕臨聖貝納迪諾海峽,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附近的卡波島上建有卡波教堂(Capul Church),建於16世紀,是由西班牙傳教士修建的,從教堂的塔樓上,可以俯瞰碧藍閃爍的薩馬海景,非常美麗。

巴賽(Basey)是西薩馬省的海濱城市,它的位置在薩馬島西海岸,瀕臨聖胡安尼克海峽,與對面雷伊泰島的塔克洛班市有著名的馬可仕大橋相連。現有人口約6.5萬。市郊著名的索霍頓國家公園(Sohoton National Park)佔地40公頃,風景優美,曲折蜿蜒小溪上有天然石橋,溪畔棕櫚茂密,蒼蔥翠綠如帶,被稱為薩馬島的「長青通道」。周圍多地下岩洞和地下河,洞內多鐘乳石和石筍,形成奇妙的景色。有名的巴薩瀑布高30公尺,極為壯觀。公園內設有賓館和度假小屋。

甲描育(Calbayog)是西薩馬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4度36分、北緯12度4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薩馬島的西岸,坐落在甲描育河口。東界東薩馬省,北接北薩馬省,西部隔海遙望馬斯巴特,南距塔克洛班約86公里,是薩馬島的宗教和教育中心。對外交通以海運為主,是島際定期通航的港口,有島際渡輪和呂宋島營運;島內交通公路四通八達。擁有2萬多名人口,經濟以漁、農業為主,主要輸出品有魚貨、馬尼拉麻、椰乾和編蓆,輸入則以米和工業產品為大宗。

奧爾莫克(Ormoc)是雷伊泰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4度37分、北緯11度;位於雷伊泰島西岸奧爾莫克海灣上游的卡莫特斯海入口處,它東鄰塔克洛班,西望宿霧島,是維薩亞斯群島東部唯一的甘蔗貿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日軍在雷伊泰省的大本營和後勤基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現在的城市就是在舊址上發展起來,於1947年設市。這個擁有17萬多名人口的港市,對外海運發達;郊區的機場和國內各大城市間有航班營運,密布的公路網上有巴士服務。當地工商業發達,市容興盛,經濟活躍,加工業普遍,大量出口米、椰乾和糖。這裡也是個旅遊城市,郊區有統戈南國家溫泉公園。

羅哈斯(Roxas)是卡皮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2度45分、北緯11度35分;位於班乃河三角洲上,東北部瀕班乃灣與薩馬島對峙,東南與宿霧島互相呼應,南界伊洛伊洛,西接安蒂克省,西北鄰阿克蘭省,是班乃島上的第二大城,擁有11.8萬多名人口,1951年設市,現在是個富庶農業區產品的集散地,是米、椰乾、菸葉、馬尼拉麻、三夾板和魚罐頭的貿易中心。這裡的織布工業和手工業馳名全國,產品遠銷國外,頗負盛名。交通便利,是島際交通中心,外港卡皮斯是國內天然良港之一。在陸上交通方面,有鐵路直達伊洛伊洛,還有環島公路穿城而過。

錫萊(Silay)是西內格羅斯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58分、北緯10度48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巴科洛德北面,瀕臨吉馬拉斯海峽。這個擁有17萬多人口的城市,是商業和漁業的港口,還有大型的製糖廠,以及食品加工廠和小型修船廠等。海上交通有島際渡輪,陸上交通有海濱公路幹線通往各鄉鎮。

聖卡洛斯(San Carlos)也是西內格羅斯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2度25分、北緯10度29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內格羅斯島東北岸,東面隔塔姆海峽與宿霧對峙。這個擁有14萬多人口的港市,於1960年正式設市,對外交通發達,建有機場和深水碼頭,海空交通便利,島內陸上交通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此地是甘蔗產區的中心,建有大型糖廠。市區交通便利市容整齊,交通秩序良好,新式建築物林立,椰蔭蔽天,帶著濃厚南洋氣息。

巴戈(Bago)是西內格羅斯省的省轄市,位於內格羅斯島西海岸巴戈河口的吉馬拉斯海峽上,介於加拉鄢和外港普盧潘丹間,現有人口約10.8萬名,多從事搾糖業,郊區盛產甘蔗和稻米。

拉卡洛塔(La Carlota)是菲律賓西內格羅斯省的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西部,北距巴哥洛約38公里,現有人口約6.8萬多。市內有大型榨糖廠,附近地區有大片的甘蔗種植園。郊外有山區遊覽地,風景幽美。

加的斯(Cadiz)也是西內格羅斯省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北海岸,北臨維薩亞斯海,有14.9萬多人口,是內格羅斯島主要港口之一,有公路通往沿海各城鎮。

杜馬格特(Dumaguete)是內格羅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18分、北緯9度18分;位於塔尼翁海峽南入口處,與東方的宿霧島隔海呼應,東南方與海外的錫基霍爾島對峙,西南面臨蘇綠海,北為西內格羅斯省。這個有10萬多人口的港市,1948年獲得都市權,現在是中維薩亞斯群島的第二大港,僅次於宿霧市。對外交通便利,有良好港口設備,是環島公路的起點。這裡是地區性的商業和行政中心,所產的陶器、編織草蓆和製笠等都很出名,也是馬尼拉麻、椰乾和糖的貿易中心。市內設有一所著名的西利曼大學,創辦於1901年,是國內教學質量較高、收費較貴的一所私立大學,設有藝術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神學院、護理學院、新聞通訊學院、音樂美術學院、農學院、商業管理學院和研究生學院等,現有大學生6100多名,校園書館藏書量為18.9萬多冊。

坎拉翁(Canlaon)是菲律賓東內格羅斯省城市,它的位置在內格羅斯島中部的坎拉翁火山東麓,現有人口4.5萬多。這個城市於1951年獲得都市權,周圍地區土壤肥沃,盛產甘蔗,市郊的著名觀光點是坎拉翁活火山,海拔2460公尺,是維薩亞斯群島的最高點。附近闢有坎那翁活火山國家公園,創辦於1934年,佔地面積約246平方公里。

拜斯(Bais)是東內格羅斯省的城市,位於內格羅斯島東南部,是重要的深水港,港口碼頭可以停泊遠洋貨輪,主要工業有紙漿業和造紙業,現有人口約6.8萬多名。

蘇里高(Surigao)是南部岷答那峨島東北部北蘇里高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5度30分、北緯9度48分,瀕臨蘇里高海峽,西與保和島隔海遙遙相望,西南有甘米銀島,南與武端市接界,東南為東蘇里高省,東北方海外有大布卡斯島,北有錫亞高島,西北有帕納翁島。擁有11萬多人口,海陸交通便利,是島際往來的重要港口,也是海上航路的重要碼頭,與雷伊泰南部間有定期輪渡。在陸上交通方面,這裡沒有鐵路,但卻是公路交通樞紐之一,是菲律賓日本友誼公路岷答那峨段的北部終點站。這裡也是北蘇里高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農業在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農作物以可可、馬尼拉麻和米為主,漁業和木材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附近地區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東北16公里外的諾諾克島上有鎳礦。在市郊22公里處有國內第四大湖泊的邁尼特湖,它跨北蘇里高省和南阿古森省,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泄水口為圖拜河,湖畔盛產稻米、玉蜀黍和香蕉等農產品,還可以看到一排排再生林。

武端(Butuan)是岷答那峨島東北部北阿古森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5度33分、北緯8度57分;位於岷答那峨北部武端灣、靠近阿古森河口處。它的東北方有北蘇里高省,東為南蘇里高省,東南有南阿古森省,西為東米薩米斯省,西北海外有甘米銀島和帕納翁島。這個擁有24萬多名人口的城市,對外交通便利,市郊的機場有航班往返於國內各大城市,海運非常發達,麥哲倫港是它的外港,來自加里曼丹島和呂宋島的船隻都在這裡停泊,自這個港口輸出的主要物資有馬尼拉麻、椰乾和木材。這裡沒有鐵路,陸上交通全靠公路,可與外省連絡,並可通往內地的伐木區。這個阿古森河流域的主要商業中心,輕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鋸木業比較發達,是阿古森谷地農、林產品的集散地。

桑托斯將軍城(General Santos)是菲律賓南部岷答那峨島西南部南哥打巴托省的省轄市,它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25度15分、北緯6度6分。在地理位置上頻臨薩蘭加尼(Sarangani)灣頭,北有大堡,南為格蘭,西南與基安巴為鄰,西和桑蓋相對。這個擁有16萬多人口的港市,設市於1968年。對外交通便利,設有國內線機場一座,當地的港口是全省唯一的輸入港,有高級公路通往島上的各市鎮。市區新式建築物林立,馬路寬闊、市面繁榮,是附近一帶工農業中心,有不少小型製造廠,市郊有許多香蕉、鳳梨、木薯和椰子的種植園。

哥打巴托(Cotabato)市,是菲律賓岷答那峨島馬京達瑙省的城市,它位於岷答那峨省的南部,桑蓋的北方,東北臨莫羅灣,北有馬拉邦,東界卡亞加。這個擁有11萬多名人口的港口城市,水陸交通稱便,自1919年至1960年,曾為馬京達瑙省的省會,現在是岷答那峨島西南部商業和貿易的中心,盛產稻米、椰子、甘蔗和咖啡。這個城市地勢低窪,為了防止河水泛濫,市區周圍均用石塊壘築,故有「石城」之譽。

馬拉維(Marawi)是岷答那峨島西部南拉瑙省的省會,位於拉瑙湖北岸,北與伊利甘為界,西為布基農省,南接哥把巴托,西臨蘇拉威西海的莫羅灣,港市擁有8萬多人口,1940年設市,街道整潔,回教寺院聳立,是國內回教徒最多的城市之一。這裡交通方便,是岷答那峨島西部重要的貿易中心和玉米及稻米的集散地,當地特產多係回教手工藝品和裝飾用的刀劍兵器。這裡的學術風氣特別濃厚,市內設有國立岷答那峨大學、丹薩蘭學院,以及潘加龍甘伊斯蘭學院等。 城南8公里處是著名的拉瑙湖(Lanao Lake),海拔700公尺,南北長約35.2公里,東西最寬處27公里,面積3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公尺,是國內的第二大湖,也是岷答那峨島上最大的湖泊,湖呈菱形,湖中有十幾個小島,湖畔有數座死火山,湖水清澈,風景清幽秀麗。

伊利甘(Iligan)是岷荅那岷島北部北拉瑙省省會,位於伊利甘灣東南岸,東為東米薩米斯省,南接馬拉維市,西南鄰奧羅拉,西北隔海遙望錫基霍爾島。這個擁有23萬多名人口的港都,於1950年設市,是菲律賓的主要工業城市和伊利甘河口的重要港口。對外交通非常方便,與宿霧市間有定期班輪通航,公路可以通往大堡市和三寶顏市。郊區盛產椰子、稻榖和玉米。因鄰近阿古森河而發展起來,有鋼鐵、碳化鈣、鐵合金、化肥、水泥、膠合板和電器等工業。這裡交通便利,市面繁榮,郊區的瑪莉亞•克里斯蒂納瀑布,不但雄偉壯觀,而且為城市帶來了充沛的電力。

帕加迪安(Pagadian)是岷答那峨西部南三寶顏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3度27分、北緯7度50分;位於三寶顏半島南岸,瀕臨帕加迪安灣,西界拉巴松,北為辛當岸,東北鄰奧羅拉,西南隔海遙望莫羅灣中的巴西蘭島。這個擁有12萬多西人口的城市,1969年設建制,經濟以漁業和林業為主,是全省鋸木業加工中心,也是米和椰子的集散地。對外交通發達,港口有開闊的錨地,沿岸航運便利,是岷答那峨島西部重要的運糧港,也是國內重要漁業基地之一。公路網四通八達,有幹線公路通三寶顏。

奧羅基達(Oroquieta)是菲律賓西米薩米斯省的省會,位於三寶顏島東海岸,南距奧三棉示市約58公里,是重要的椰子種植區,也是農業貿易中心,有個小港口,並有環島公路途經此地,擁有5.8萬多名人口。

奧三棉示(Ozamiz)是岷答那峨島西北部西米薩米斯省的省轄市,經緯度為東經123度51分、北緯8度9分。在地理位置上,東臨伊利甘灣與伊利甘市遙相呼應,北面隔海和錫基霍爾島對峙,西鄰帝波羅,西南界奧羅拉。這個擁有1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於1948年獲得城市權,是全省最大的居民中心、繁忙的港口和重要的椰子加工業中心。交通便利,有環島公路經過此地。

欣奧奧格(Gingoog)是菲律賓東米薩米斯省的省轄市,位於岷答那峨島北部,瀕臨欣奧奧格灣,是重要的伐木業和木樹加工業中心,有港口可輸出咖啡,膠合板和木材,並有公路通往島上各主要城鎮。現有人口約9.6萬多,郊外是咖啡和椰子產區。

拉布拉布(Lapu Lapu)是宿霧省的省轄市,位於宿霧市馬克坦島的西北部,隔著一條保和海峽與宿霧市相望。這個擁有3萬多名人口的市鎮,是馬克坦島上最大的居民點,附近有馬克坦國際機場及現代化的港口設備,擁有石油輸送碼頭和造船廠,也是個漁業中心,從宿霧市乘車到這裡只要20分鐘。市內的拉布拉布紀念碑豎立在市民活動中心正面,建於1933年,碑上方立有一尊拉布拉布酋長的銅像,右手持刀,左手持盾,剛毅地注視著前面的大海,石碑的正面刻有一行西班牙文字,上書:「拉布拉布是第一個打退歐洲侵略者的菲律賓人」,石碑的後面刻有一組浮雕,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激戰的情景。

曼達韋(Mandaue)也是宿霧省的一個城市,創建於19世紀,1969年設建制,位於宿霧島的東部,北臨卡莫蒂斯(Camotes)海,坐落在宿霧港灣北部出海口處,交通非常方便,擁有15萬多名人口,漁業發達,工業也很興盛,設有製糖、食品加工、造船、電子和手工藝品等工廠。

達瑙(Danao)是菲律賓宿霧省的省轄市,它的位置在宿霧島東海岸,是沿海稻米和玉蜀黍產區的服務中心,以及附近煤礦的輸出港。沿海有迷人的海濱浴場。現在有8000多名人口。

蒂維(Tiwi)是阿爾拜省的海濱城市,位於呂宋島馬容火山的北側,瀕臨菲律賓海的拉戈諾伊灣,距離勒加斯比約45公里,現有人口約3.8萬多,以編織馬尼拉麻和石膏製作業為生。市郊有著名的蒂維溫泉國家公園,是一處溫泉休閒地,建有溫泉游泳池,運動場和觀光旅館等。20世紀70年代開始修建地熱電站。

馬里韋勒斯(Mariveles)是菲律賓巴丹省的港口城市,位於呂宋島巴丹半島的南端,是重要的造船業中心。巴丹半島面積約530平方公里,將馬尼拉灣和南中國海隔開,半島南北長約48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大部分是叢林地帶,從北到南是陡峭的高山峻嶺,南面的巴丹山海拔1433公尺,北面的納蒂布山海拔1287公尺,是半島上的兩座最高峰,擁有兩處國家公園,一處是羅斯福國家公園,佔地3269英畝,內有溫泉和禁獵區;另一處是巴丹國家公園,佔地7.759萬英畝,可以俯瞰馬尼拉灣。

1972年,菲律賓政府決定以馬里韋勒斯深水良港為依托,在郊外建立巴丹加工出口區,是菲律賓第一個加工出口區,佔地約1200多公頃。全區28%的面積蓋廠房,31%的面積建住宅和休息場所,40%的面積修建公路、公用設施和綠化環境。在工業用地中,又分為輕工業區、中間工業區和重工業區。由菲律賓政府出資興建標準廠房供外商租用。這個加工出口區管理委員會由總統直接領導,委員會成員由7名副部長級官員組成,區內的工廠申請進出口業務,48小時就可以辦妥。目前,加工區內已有近百家外資企業進駐,包括紡織、機械、汽車裝配、電子產品、電器、油漆、光學儀器、陶器、玻璃器皿、糖果和化妝品等工業。加工區內的服務設施也很完善,有貨倉、銀行、宿舍、醫院、學校、購物中心、戲院、餐廳、酒店、高爾夫球場和教堂等。

霍洛(Jolo)市是菲律賓西南部蘇祿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120度,北緯6度3分;坐落在蘇祿海中,東北隔海與巴西蘭島對峙,西南隔海和塔威塔威島遙相呼應,西面遙望馬來西亞的山打根港。這個擁有5萬多人口的港市,顯得相當繁榮,市區馬路寬闊,新舊建築林立,西班牙式教堂聳立在椰樹叢中,極富詩意。這裡是蘇祿省的通商口岸和貿易中心,當地的港口非常忙碌,有島際渡輪、遠洋貨輪、機動漁船和海軍艦艇進進出出,因此也是一個漁港和海軍基地,擁有許多不同功能的大小碼頭。此地有海上採珠業,郊區有死火山,附近的達霍山國家公園面積達21萬公頃,因此旅遊業很盛。

比拉克(Virac)是卡坦端內斯省的省會,也是國內主要港口之一,經緯度為東經124度14分、北緯13度35分,位於卡坦端內斯島南部的低地上,交通相當便利,有公路通往島北端的班丹(Pandon)市,也是全島航運、貿易和文化的中心,擁有5萬多名人口。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巴朗牙(Balanga)、邦費(Bangued)、巴雲邦(Bayombong)、巴萊爾(Baler)、邦奧(Bongao)、波圖克(Bontoc)、博龍岸(Borongan)、布埃納維斯塔(Buenavista)、卡巴羅吉斯(Cabarroguis)、卡拉潘(Cala-pan)、卡塔曼(Catarman)、卡巴洛甘(Catbalogan)、達特(Daet)、迪戈斯(Digos)、伊巴(Iba)、伊蘇蘭(Isulan)、基安巴(Kiamba)、卡利博(Kalibo)、基達帕萬(Kidapawan)、科羅納達爾(Koronadal)、拉特立尼達(La Trinidad)、拉加韋(Lagawe)、拉雷納(Larena)、黎牙實比(Legaspi)、林加延(Lingayen)、馬來巴來(Malaybalay)、曼巴豪(Mambajao)、馬蒂(Mati)、曼布勞(Mamburao)、巴阿辛(Maasin)、納瓦爾(Noval)、奧羅基耶塔(Oro-quieta)、普羅斯佩里達(Prospe-riad)、聖何瑟•德布埃納維斯塔(San Jose de Buenavista)、聖克魯斯(Santa Cruz)、蘇丹庫達拉(Sultan Kudarat)、塔古姆(Tagum)、丹達(Tandag)、塔布克(Tabuk)和泰泰(Tay tay)等。

島嶼多係度假地

長灘島(Boracay Island)是菲律賓舉世聞名的島嶼休閒度假地,位於菲律賓中部,漂浮在班乃島東北面的達格拉斯海峽的海面上,島呈蝴蝶領結狀,是個如夢似幻的沙灘島嶼。對外交通非常方便,從馬尼拉搭乘班機到班乃島的卡提克朗機場,航程約需1個小時,從機場搭車到班牙島碼頭,再乘船前來長灘島,要半個小時。長灘島的對外海運則非常方便,有渡輪和鄰近各島連絡,所有船隻大都自棧橋和1、2、3號碼頭開出。島上主要街道上有三輪車代步,另外也有腳踏車出租,但是當地氣候燠熱,因此腳踏車最好不要騎太遠。

這裡的飯店多集中在島中部和南部的西海岸,飯店的特色在於家庭式的餐廳和酒吧,遊客可以選擇現代化設備齊全,非常舒適的度假飯店;也可以住進舊式、簡單的平房式旅館,感受一種單純的氣息。島上最好的觀光大飯店,一家是開設於島北部西海岸的帕諾里俱樂部,另一家設在中部西海岸的星期五休閒度假村(Friday’s Resort)。

由於來自歐美和台灣的觀光客特別多,因此這裡有許多法國和義大利餐廳,也有不少台菜海鮮餐廳,遊客都能夠以輕鬆的心情和合理的價格在這裡享用可口的餐飲,也是這個度假勝地的魅力之一。

如果想要享受購物和夜生活的樂趣,可前往島中南部西海岸的主要街道上,土特產和禮品店大都集中在白色沙灘附近一帶;晚上還有迪斯可舞廳、脫衣舞和鋼管秀。

長灘島西岸有條長3公里、像是鋪上一層白絲綢的白色沙灘,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海灘」,許多休閒飯店、餐廳和娛樂場所都集中在海灘的中、南段。附近海水不深,且清澈溫暖;海水色彩還會因時間和光線不同而不斷發生變化,人們在這裡可以享受沐浴在大海和陽光中的悠閒感。

由於這裡的沙灘較長也較淺,潛水者通常要乘船到北部和南部的外海後再下海潛水。一般的遊客則可在海灘外的海域中游泳,學習風浪板和浮潛,並玩香蕉船等水上活動。遊客也可以乘船到其他島嶼和海灘去玩,最受歡迎的是熱帶魚較多的羅列爾島和鋪滿白色貝殼的普卡貝殼海灘。

西哥貢(Segogon)也是一個旅遊島,它的位置鄰近呂宋島,距離伊斯泰漁港只有6公里,是國內最富裕的漁撈島嶼。島上有現代化的飛行跑道,每個週末有班機往返馬尼拉一次。自馬尼拉有內格羅斯航運公司的島際輪船和此地交通,每個星期5由馬尼拉啟航,星期日上午9時到達。

關於西哥貢島的島名流傳一個故事,說島上有位漁民叫做西哥貢,愛上了來自婆羅洲的一位公主,她自幼和皇族達杜馬利克有婚約,但她不愛未婚夫,寧死也要嫁給西哥貢,最後自刎殉情,公主的父親痛於愛女的喪生,乃收西哥貢為義子,並命他管理這個島嶼,同時將這個島嶼命名為西哥貢島。

這個傳奇性的島嶼於1976年開放為觀光區,島上斜坡地上興建具有菲律賓風土色彩的50幢茅屋,屋內使用竹床、天花板上吊有電風扇,有的也裝有冷氣。這裡的島民和酋長歡迎觀光客的蒞臨,當地少女會為貴賓戴上花圈,兒童們也善於敲鼓,他們載歌載舞歡迎貴賓,奉上當地出產能夠清涼解毒的薑汁和大椰子汁,然後酋長會送給每位客人一個皮製的護身符。觀光客散步在這裡的海灘上,看著清涼碧綠的海水,迎風搖曳的椰子樹,以及岸後巨大的岩石叢,會感到無限的寧靜,恍似置身世外桃源。島上俱樂部有許多新鮮的魚類和其他的菜餚供應,吃過飯後一般人都到俱樂部旁的游泳池中游泳,或到海邊淺灘後涉水,或跳入海中潛水,或在附近網球場上打網球。

巴拉巴克(Balabac)是巴拉望省西南部的島嶼,也是美景如畫的世外桃源,不久前開放供觀光客探秘。這個擁有2.6萬多名人口的島嶼,經緯度為東經117度、北緯7度55分,依偎在南中國海中。島上最高點海拔576公尺,西北岸有沼澤,西部海岸外有珊瑚礁,海洋生態多彩多姿,是潛水者的天堂。這裡的無污染海灘上,以富稀有的貝殼著稱;島上主要出產椰果。巴拉巴克鎮是島上最大的居民點,當地居民多為摩洛人,篤信伊斯蘭教,性格和善,對外來觀光客非常親切。

卡加延蘇祿(Cagayan Sulu)是塔威塔威省的島嶼,經緯度為東經118度28分、北緯7度,位於蘇祿海的東南部,西北距巴拉望島328公里,面積67平方公里。島上地勢低緩,四周有13座景色優美的小島和美麗的珊瑚礁,有很多外國觀光客來此潛水。對外交通幾乎全賴渡船,島內交通以吉普尼花車和摩托三輪車為主,腳踏車是當地近3萬名島民最方便的代步工具。這裡的居民多係賈馬•馬蓬人,操薩馬蘭語,信仰基督教,生活程度較低,但溫飽則有餘。經濟以農業、漁業、椰乾生產和島際貿易為主,觀光旅遊服務業為輔。

庫利昆島(Culion Island)是巴拉望省卡拉棉群島的一個美麗島嶼,它的經緯度為東經120度、北緯11度50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菲律賓西部海域中,面積389平方公里,島上丘陵起伏,出產稻米、椰子和燕窩,設有專門為醫治麻瘋病的「庫利昂專區」,主要居民點為庫利昂鎮,約有一萬名居民,對外交通全靠輪渡,有一些觀光客到這裡來參觀並順便購買著名的補品燕窩。

朗布隆(Romblon)島的位置在菲律賓錫布延海中,西面隔海與塔布拉斯(Toblas)島相望,東南部隔海與錫布延(Sibuyon)島對峙,基本上處於菲律賓群島的中心位置,面積約83平方公里。是相當有名的大理石產地,全島由大理石構成,所以蘊藏量非常豐富,而且品質超過義大利所產的大理石,因此有「大理石樂園」的美稱。島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盛產水稻、椰子和馬尼拉麻等農作物。全島有近20萬名人口。

馬林杜克(Marinduque)島是菲律賓的一個省,位於錫布延海中,北面和東面隔海和呂宋島相望,西面隔海與民都洛島對峙,面積959平方公里,島嶼呈橢圓形,附近的海域還有許多小島環繞,島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所以大部分土地都種植農作物,還有牧場和漁場。島上還擁有金、銀和銅等礦產資源,全島約有19.3萬多名人口。博克(Baco)是馬林杜克省的省會所在地,也是島上最大的城鎮之一,它的位置在島的西北岸,有環島公路與島上的另外兩個城鎮加松(Gasan)和摩格波格(Mogpog)相連接。

卡坦端內斯(Catanduanes)島是菲律賓省級行政區,位於呂宋島東南面的菲律賓海中,與呂宋島隔馬克達海峽相望,面積885平方公里,南北長64公里,東西寬35公里。島上丘陵起伏,終年溫熱,森林茂密,盛產硬木。島的北部沿海地區有繁茂的紅樹林和水椰子。蘊藏有金、銀、錳、磷灰岩和大理石等礦藏。島上平原狹小,但土壤肥沃,盛產水稻、玉蜀黍、椰子、棉花和馬尼拉麻等農作物,全島約有32.5萬多人口,島上有許多美麗的沙灘,比較出名的有彭彭(Bonbon)、拉帕薩克(Lapasak)和馬爾格(Margie)等,但很多地方尚未全面開發,所以仍保留了原始自然的風貌,正是這未開發的純樸自然景觀,深深地吸引了遊客。人們可以充分地享受南國的情趣,無論是盡興地在碧海中戲水,還是在沙灘上好好地享受日光浴,都可以拋開世俗的一切,投入這片純樸的大自然中。另外,在島的頂端還可以看到聖安德奧爾斯(San Andoles)要塞,它是由西班牙神父奧格斯丁•德•聖佩德羅(Agustin de San Pedro)於16世紀建造的,如今已經長滿了厚厚的苔痕,是歷史的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利馬薩瓦(Limasawa)島是南雷伊泰省的小島,它的位置在雷伊泰島南面6公里處。1521年3月28日,著名航海家麥哲倫在此登陸。次月21日,菲律賓第一次天主教彌撒在這裡舉行,所以它是個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小島。島上的居民多為比薩揚人,以農業和捕漁業為生。

荷蒙賀(Homonhon)島的位置在薩馬島的南面,距離北面雷伊泰島的塔克洛班市約90公里,是1521年3月16日麥哲倫登陸菲律賓時最先抵達的島嶼。

巴西蘭(Basilan)島是菲律賓南部西里伯斯海中的一個島嶼,北距岷答那峨島三寶顏市僅8公里。島東西長約56公里,南北寬約33公里,面積為1282平方公里,是蘇祿群島中最北面和最大的海島。島上多為山巒起伏的森林高地,幾座火山峰海拔超過600公尺。有珍貴木林,1900年以來,在炎熱多雨的森林地帶開始伐木,所以林業較為發達,有許多鋸木廠。島上小河流很多,形成了天然的灌溉系統,再加上丘陵和河谷地帶土壤肥沃,所以農業發達,盛產大米、玉蜀黍、椰子、橡膠和馬尼拉麻等。全島擁有22.6萬名人口,居民以亞坎人和維薩亞斯人為主,重要的城市有伊莎貝拉、拉米坦(Lamitan)和馬魯索(Maluso)等。

塔威塔威(Tawitawi)島是塔威塔威省最大的島嶼,位於蘇祿群島的西南方,東北距霍洛島138公里,西離馬來西亞127公里。這個火山島長約55公里,寬約10至23公里,海拔579公尺,氣候溫熱,地勢起伏,林木茂密,主要經濟作物有椰子和菸葉,也出產稻米和玉米。漁業發達,有珍珠、卡皮斯貝和兩棲動物皮的採集業。擁有26萬多名人口,多係操薩馬語系分支中的奧斯特羅尼西亞語的薩馬(Samal)人,巴都巴都(Bato Bato)是島上的主要居民點。這個島群還包括了卡加延蘇祿、海龜和錫布圖(Sibutu)島。

霍洛(Jolo)島又名和樂島,是蘇祿省的最大島嶼,位於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之間,面積約894平方公里。島上熱帶植物茂盛,多小河流,土壤肥沃,因遠離颱風帶,故氣候特別適於種植各種農作物,島上有大面積的耕地,全省60%以上農業都集中在此,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椰子、木薯和水果等。但當地經濟則以漁業為主,蘇祿海是重要的漁場,霍洛島附近的海域盛產珍珠和海參。

和樂島一點也不「和樂」,在2002年8月19日,島上的巴提庫爾公路上,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劫持了8名人質,其中2名回教徒被釋放,兩名慘遭斬首,使得島民人心惶惶。

巴布延群島(Babuyan Islands)是卡加延省的一組島嶼,它的位置在巴坦群島和巴林塘海峽以南,與呂宋島隔巴布延海峽相望,南距呂宋島32公里,是菲律賓群島向北延伸的部分。這個群島由24個火山珊瑚島組成,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主要島嶼有巴布延、甘米銀、加拉延(Calayan)、富加(Fuga)和達盧皮里(Dalupiri)等,島上普遍種植番薯。卡拉延島上的卡拉區港是群島中最大的城鎮,也是阿帕里與馬尼拉間定期通航的唯一港口。出口物資有牛、山羊、豬和木材等。現有人口約9900多名。

甘米銀(Camiguin)是岷答那峨海中的島嶼,它的位置距離岷答那峨島北海岸約10公里處,靠近馬卡哈拉灣和欣奧奧格灣,面積230平方公里,常被認為是菲律賓群島中最美麗的島嶼。它在1967年前,是東米薩米斯省的一部分,現已成為省級行政區,省會設在曼巴豪,它位於島的東北岸,是島上的主要港口,島上農產品以大米、香蕉和玉蜀黍為主。全島現有人口8.7萬多名。

卡拉棉群島(Calamian Grop)是菲律賓中西部的島群,它的位置在巴拉望島東北面,由布桑加(Busuanga)島、庫利昂島、科倫島和大約95個小珊瑚島組成,隸屬於巴拉望省,總面積為1753平方公里,人口2.9萬多。布桑加島上的科倫(Coron)鎮是這個群島的主要居民點,以盛產燕窩出名。

巴坦群島(Batanes)是菲律賓最北部的一個省,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相望,南隔巴林塘海峽(Balintang Channel)和巴布延群島相呼應。這個群島由從北到南的14個島嶼組成,面積約209平方公里,是菲律賓最小的省份。這些島嶼多由火山島構成,地勢崎嶇不平,多岩石,而且正好處在颱風必經之道上。目前,這個群島只有伊特巴亞特、巴坦、薩布唐和伊布霍斯等4個最大的島嶼上有人居住,但居民不多,只有2.1萬多人,操伊瓦坦地方語言,多以捕魚為生,糧食作物以甘薯為主。省會設在巴坦島與西海岸的巴示戈(Basco)市。

百島群島(Hundred Islands)由超過100個以上的小島組成,它的位置在呂宋島西海岸林加延灣一帶,是菲律賓的海上國家公園。這些小島幾乎都是由珊瑚礁形成,大多無人居住,且擁有潔白的沙灘和奇妙的岩洞,是國內一處旅遊勝地。

觀光客可以從馬尼拉乘火車到達古潘市下車,再換乘巴士前往阿拉米諾斯(Alaminos);也可以從馬尼拉直接乘長途巴士前往阿拉米諾斯,車程約6小時;然後再從阿拉米諾斯換車前往5公里處的魯加普部落(Lucap Barrio),此地是前往百島群島的起點。觀光客可以在魯加普海灘租用小汽艇,並僱用漿手,悠閒地周遊於群島間。百島群島的各個島嶼就散布在林加延灣中,島與島之間多為淺灘,很適合於游泳及玩水,同時也可以釣魚、划船、潛水。不過當地沒有出租潛水用具的商店,要自己攜帶。這個群島的一大特徵是有很多美麗的無名島,島上綠樹繁生,沙灘潔白。比較大的島嶼多有命名,如珊瑚公園(Corral Garden)、帕納肯(Pancan)、卡特赫德拉爾(Cathedral)和馬可仕等島,都是值得遊覽的島嶼。另外,奎松島(Quezon Island)是環島遊覽的中途休息站,島上有白色的瞭望台,從這裡可以遠眺百島群島美麗的全貌。

民都洛島(Mindoro Island)位於呂宋島南部,是國內開發最遲的島嶼。島中央有海拔1500公尺左右的連綿山脈橫恆南北,將全島分成東民都洛省和西民都洛省。此島交通落後,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沒有公路相通,東海岸則有一條公路,所以經濟比西海岸發達,種植有稻米、玉蜀黍、甘蔗、椰子、馬尼拉麻、菸葉和各種熱帶水果等農產品。西海岸雖有斷斷續續的沿海平原,但多沼澤,沒有比較現代化的公路。除北部的省城曼布勞(Mamburao)和南部的聖何瑟外,沒有較具規模的城市。內陸地區山嶺連綿,熱帶雨林密布,還有從事刀耕火種的部落,過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近幾年來,這個島嶼的自然景觀受到政府的重視,曼布勞市已經開始開發海灘休閒地。 布阿耶(Buaya)海灘是島上設施最完善的海濱度假休閒地,它以平緩淺灘和清澈透明的海水聞名。觀光客散步在海灘上,看著清涼碧綠的海水、迎風搖曳的椰子樹,以及海岸後巨大的岩石叢,會感到無限的寧靜,恍似置身世外桃源。人們在這裡不僅可以滑水、潛水、游泳、駕駛遊艇和獨木舟,也可以打網球、騎馬、釣魚、灑日光浴和狩獵野豬。島上俱樂部有許多新鮮的魚類和菜餚供應,吃過飯後一般人都到俱樂部旁的游泳池中游泳,或到海邊淺灘中涉水,或跳入海中潛水,或在附近的網球場上打網球。

菲律賓比較重要的島嶼,還有班塔延(Bantayan)、比利蘭(Biliram)、巴雷辛(Balesin)、卡巴萊特(Cabalete)、卡莫蒂斯(Camotes)、庫約(Cuyo)、吉馬拉斯(Gaimaras)、奧倫格(Olango)、巴納恩(Panaon)、班格拉奧(Panglao)、錫阿加奧(Siargao)和錫奎佐爾(Singuijor)等。

種族非常複雜

全國有7750萬多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52人,人口分布為城市32.6%,鄉村67.4%。

在全國人口中,包括有華僑100多萬人、美僑7500多人、日僑4600多人、西班牙和其他各國的僑民共有1萬多人。

菲律賓因島嶼多,所以人種也比較複雜,共有53種不同民族,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馬來種,還有一些馬來人和西班牙、美國、日本、印尼及中國等國人的混合種。如果仔細地加以分類,菲律賓主要的民族有德加洛、伊戈羅、邦邦干、伊羅卡諾、內格羅、加干馬、伊巴納、邦托、美骨、拉邦干、丁古尼、卡林丁古安斯、伊夫高、木托、阿巴堯、巴塔尼斯、高山、熱巴和鑾耶等族,其中以德加洛族、伊羅加諾族、美骨族和邦邦干族的人數最多,尤其是以德加洛族人最為聰明。

德加洛(Tagalog)族人是菲律賓新怡詩夏、八打雁、內湖、馬林杜克、西民都洛、東民都洛和奎松等省,以及馬尼拉市、馬尼拉灣海濱各省(除邦板牙省外),人數最多的居民,國內的高級知識分子大多數都是德加洛族人,他們多數務農,激烈反對外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500多年來一直是與中國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打交道的中介人。在19世紀時,德加洛族人曾發動反西班牙的宣傳運動;1896至1902年間,他們的將領領導過多次反對西班牙和美國的武裝起義,相傳德加洛族人的祖先是中國廣東的蛋家佬人,所以德加洛和蛋加佬的發音相同;現在菲律賓的各界領袖,也大多數都是中菲混血種人。

菲律賓共有110種語言,菲律賓語、英語和西班牙語同屬官方用語。以德加洛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是菲律賓的國語,同時也是政府機關及教育用語,在文藝、廣播和報刊中的使用範圍正不斷擴大;英語是商業、政府機關、學校和日常通訊的常用語言,高級知識分子多以說英語為榮;西班牙語也是菲律賓的通用語。而在方言中,德加洛語是僅次於宿霧語的第二大語言,屬南島語系,與宿霧語、比科爾語、希利蓋農語和薩馬爾語關係極密切,現在各學校都教授這種語言。 由於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統治300多年,文化深受影響,成為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國內有84%人民信奉天主教,每天都可看到許多人跪在教堂的聖嬰像前虔誠祈禱,旁邊還有排隊等著進來的教徒,相較於平常總是冷冷清清的西方國家教堂,菲律賓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態度令人感動。1984年興起的希伯萊上帝會,今加已成為廣受信仰的菲國教派,擁有700多萬信徒,已獲羅馬教徒的承認,信徒多非窮人,而是菲律賓新興的中產階級,它強調世俗的回報和心靈的價值,允許信徒在保持心靈純潔之餘,也追求更大的世俗成就。

回教徒遜尼派佔全國人口6%強,多居住在菲律賓南部的岷答那峨和蘇祿群島,個性比較嚴肅,民風也較強悍,他們見面時要行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就必須用左手摀著頭;他們非常忌諱談論「豬」,或是以「豬」罵人。還有29%為基督徒,佛教徒和無神論者各佔0.1%。

國內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信仰原始宗教,他們相信萬物有靈論,崇拜自然神,尤其是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巴塔拉」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祂創造了天、地和人。

現在菲律賓人的衣著、建築、音樂和生活方式等仍帶有濃郁的西班牙風味,純西班牙後裔依然佔全國人口的2%,多數人能講流利的西班牙語;美國治理菲律賓50年,對其影響更大,目前菲律賓人的生活習慣,多帶有美式作風,幾乎所有的消費都要付小費,比如在餐廳用餐、搭計程車、遊船和洗頭髮等,都得自動再付15%作為小費。只有付款清單上已註明含有15%服務費的才可例外。其他如開門、拉行李和床頭費等,每次至少要付20披索小費。

菲律賓和美國一樣是多種族國家,他們經數百年通婚融合後,種族極其複雜。菲律賓人沒有明顯的種族觀念,和中國人交往時經常自稱其祖先也是中國人,而與日本人交往則稱其親戚為日本人。菲律賓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無論男女都以握手為禮。熟人、親朋好友相見時,可以拍肩膀示禮。年輕男子與長輩相見時,要吻長輩手背,以示對老人的尊敬;年輕女子與長輩相見,要吻他們的兩頰為禮;而晚輩遇見長輩時,說話前應先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並且深深鞠躬。原始部落民族與客人相見,也是行握手禮,但在握手後,就馬上轉身向後走幾步,目的是為表明後身沒有藏刀,他們認為這才是最真誠的握手禮。菲國人忌諱「13」,認為這個令人厭惡的數字,是凶神、厄運和災難的象徵;他們也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髒、下賤之手,用左手對人是極大的不敬。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特殊風情,一個民族也有一個民族的性格,菲律賓物產豐富,地域廣大,四季如夏,生活非常容易,因此養成了當地人們閒散度日,樂天知命,隨遇而安,沒有遠慮和得過且過的人生觀。按理說菲律賓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土壤肥沃,每年稻穀最少應該收成兩次以上,可是大多數菲律賓人每年只在春天播種插秧,事後既不除草,也不施肥,只是等著稻米成熟,到了收割後,對土地也不會再加以利用,所以稻米生產不足自給,還要從國外進口以補不足。整個菲律賓經濟發展普遍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高層的商界人士非常精明,他們在商品交換中獲得較大的利潤,使得菲律賓的貧富差距也較為懸殊。

國內有15%失業人口,可是另外還有45%的人口是處在半失業狀態中。所謂半失業,就是指收入足以果腹,但沒有醫療費、娛樂費和教育費的預算,因此社會比較落後;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過著悠閒的日子。在通常情況下,每年約有35萬名菲律賓人前往關島、夏威夷和台灣作勞工,大約為國家增加15億美元外匯。一般人收入低,一個女佣月薪只要40美元,工人月薪也只有100美元,公務員的收入更是不足以養廉,因此一般人缺乏政治意識,他們容易滿足,只要生活過得去,政治只是少數人的特權。

在城市裡的菲律賓人生活多已西化,住的是高樓大廈或現代化公寓,大多數都有家電設備,生活講究,他們追求名利,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有權勢地位的人,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國家的利益之上。中產階級的人士也都醉心財富,很多人拼命追求不義之財。在小城鎮的小康之家,住的多是用木材和磚石建成的屋子,勉強可以維持溫飽的生活。下層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雖然已經實施土地改革,但可能是由於執行不徹底的緣故,一般農民終日辛勤,生活還是過得十分辛苦,住的是簡單的土瓦屋,甚至是用椰葉和茅草搭蓋的簡陋農舍,用竹或木板作地板,屋下用四根支柱懸空支撐著,以防潮濕,底層用以飼養家畜,衛生環境很差。他們衣著是短麻布衫,吃糙米雜糧,進餐時用右手抓飯吃,佐餐的菜餚只有一些蔬菜、鹽巴和椰肉。另外還有一些知識水準低落的山地人,生活更是簡陋,他們臉上刺有花紋,穿短麻布衫或樹葉獸皮,吃生果、獸肉或雜糧,住在山洞或茅屋中。

這個國家教育還算普及,政府也很重視教育,全國有公私立大專院校共580所,學生人數約119萬名,但是沒有大專聯考制度,除了少數聲譽卓絕的大學,如菲律賓大學、東方大學和遠東大學等,其他的大學並不難進,有些大專院校校舍狹小,師資及教學設備均差。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中學採4年學制,全國有中學4900多所,學生340多萬名;小學3.1萬多所,學生達900多萬。全國15歲以上的識字率為88%,共有1800多萬名人口註冊在校讀書,佔全國人口數的25%。大部分學校分為上午、下午和夜間班等三種上課時間;沒有職業的人讀日班,有工作的人可以進夜間部。在菲律賓的各種學校裡,作為國語的菲律賓語是必修的科目。

菲律賓人口增長率為2.78%,國民平均壽命男人為67.2歲,女人為70歲。全國有醫院診所1750多所,醫療情況有待改善,離島及鄉村醫療保健服務不大理想,醫院硬體設備不足,合格人員又少,鄉村正式診所罕見,醫生、護士和助產士相當缺乏。

全國只有醫生3.6萬多名,平均每2000人才分配一名醫生;全國有15萬多張病床,平均每500人才分配得一張病床;每人每日攝取2500卡熱量,比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的最低標準2260,只多了240卡。 一般說來,菲律賓的文化媒體事業也很發達,國內的報紙和刊物都很多,其中銷量最大的菲文報紙是菲律賓快報(Filipino Express)和消息報(Balifa)兩家。主要的英文日報有馬尼拉公報、菲律賓星報、菲律賓詢問日報、自由報、馬尼拉時報和馬尼拉紀事報等。華文日報有世界日報、商報、菲華時報、聯合日報和環球日報等。

全國有257家出版機構,最著名的菲文雜誌叫做Kislap。

菲律賓通訊社是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73年3月1日,與中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巴基斯坦和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訊社建有新聞交換關係,與美聯社、合眾國際社和路透社等均有工作聯系。新聞組織有菲律賓全國新聞記者俱樂部、菲律賓新聞攝影家協會和菲律賓出版者協會等。

全國有389個廣播電台,42家電視台,其中的廣播局和人民電視台屬官方性質,其他的都是私人企業。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使用的語言主要是英語、德加洛語和華語。電視台的節目都不精采,英語節目約佔30%。

境內除了華裔外,華僑約有100萬人,80%華人祖籍福建晉江縣,廣東和其他地方的共佔20%,大多數華人居住在大馬尼拉區、三寶顏和大堡等地,也有少數散布在國內各地。由於旅菲華僑多數都能夠勤儉耐勞,因此經濟基礎鞏固,現在他們在菲律賓的經濟社會中,已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華僑在菲律賓還有很多僑社組織,如血幹團、義勇之友社和商聯總會等,每一個僑社都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大多數華僑都能遵守當地政府法令,安分謀生。境內有華語僑校152所,其中有11所中學,141所小學和幼稚園,學生人數約8萬多人。馬尼拉市有大中華日報、公理報、新聞報和華僑商報等4家華文報紙。有影響力的英文日報是馬尼拉公報、自由報和菲律賓快報,另外還有小型的大東週報和文聯月刊等。這裡的華僑多數篤信佛教和道教,設有幾個佛寺、尼姑庵和廟宇,還辦有一所佛教的普賢學校。菲律賓華僑從事農業的比較少,從事工商業的比較多。華僑在菲律賓境內設有很多麵粉廠、捲菸廠、內衣廠、鞋類加工廠、糖果廠、餅乾廠、鐵釘廠和飲料廠等。在商業方面,華僑經營的商業佔全菲律賓的55%,因此使華僑在菲律賓的經濟情況居第二位。雖然菲律賓政府曾經通過許多對華僑不利的菲化法案,用以限制華僑在商業上的發展,但是一直到現在為止,在整個菲律賓商場的供求分配上,華僑還是有相當的影嚮力量。

長期居留菲律賓境內的4000多名日僑,大半是在菲國養老的銀髮族,另有少數是在菲律賓工作的所謂「企業戰士」及其家屬,他們大多數也都有老年退休後長居菲國的打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日本老人選擇氣候溫暖、物價低廉、人情味濃厚,並且擁有完善退休移民制度的菲律賓,作為安享晚年和埋骨之所。

菲律賓一年四季既無陰冷刺骨的嚴寒,也沒有炎熱酷暑,溫和的氣候對有高血壓等心臟循環疾病、風濕等慢性神經性疾病、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是極佳休養地。物價奇貴的日本與物價低廉的菲律賓相比,同樣金額的生活費在日本過得很拮據,在菲律賓卻可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以鄰近馬尼拉國際機場、位於大馬尼拉區的帕賽市為例,一棟佔地600平方公尺、獨門獨戶、房子周圍有數棵每年結實百顆以上芒果的三房兩廳平房,月租金僅250美元,一名包吃包住的女傭月薪300美元,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在日本的五分之一不到。菲律賓人的家庭觀念重,仍保有東方農業國家的淳厚人情味,與日本人日漸淡薄的家族關係相比,有如天壤之別。

這個國家政府為了提高本國人民就業機會和吸收可利用的外匯,定有一套歡迎外國人退休後前往養老的辦法:只要是年滿50歲的外國人,在政府指定的銀行中存入5萬美元,便可獲得菲國的永久居留權,並可靠銀行所支付利息享受完善的看護,所存資金在一定期限後可取出運用。另外,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和中部最大城市的宿霧,還有兩座由日本人經營的養老院,共可收容130名老年痴呆病患者,並提供全日24小時的全天候看護服務。

這是個女多於男的國家,且和美國一樣「女人第一」,所以女人在這裡特別吃香,很多家庭是重生女而不重生男的;在分家中分配遺產時,連已出嫁的女孩子也可以照分一份。一般說來,菲律賓男人多很英俊,女人則揉和了中國、西班牙、美國、日本和馬來西亞人的優點,她們面目姣好,胴體窈窕,鼻樑挺直,明眸皓齒,胸部不大,身體也不太高,熱情而富音樂和舞蹈方面的天才。由於她們受的是美國式的教育,並且篤信天主教,因此愛好自由民主,完全採取自由戀愛,但是在成家後,卻都能從一而終,作一位賢妻良母。也有一些菲律賓女人,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成為很成功的領導人物。

不同的風俗習慣

菲律賓人多數熱情開放,崇拜英雄式的大情人,因此男人們雖然只能有一名合法妻子,但是情人愈多就愈光彩;妻子也以丈夫能擁有很多情人而感到自豪。如果丈夫沒有情人,就表示對女人不具吸引力,則是悲哀和有失體面的。因此菲律賓婦女多允許丈夫多交女朋友,把丈夫的愛分給別的女人,不但不會醋海興波,而且覺得自己面子十足。

這個國家的人民天性樂觀、和善溫和、熱情健談,一向以好客出名,非常容易相處。他們愛面子、注重外表,且酷愛音樂、舞蹈、藝術和美食,善於安排宴會、典禮和儀式,在慶祝巴利奧節時,這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民族特性更是表露無遺。長達9天的巴利奧節,是為紀念聖巴利奧誕辰而設,在這段日子中,多數人都把公事拋諸腦後,四出探親訪友;每家餐館廚師也別出心栽,準備製作拿手的名點佳餚,用以迎接萬眾歡騰的佳節。就菲律賓人而言,巴利奧節實在是等於馬拉松式的宴會,因為人們外出探親訪友,都要攜帶美食,以便與主人共同享用。所以在這9天內人們不分畫夜,享用美酒佳餚,載歌載舞,盡情歡唱。最後一天歡樂達到最高潮,一清早大家都去參加彌撒,下午則大遊行,人們自教堂中抬出聖巴利奧塑像,巡行各城市、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人都齊集在街道上觀看遊行盛況,或跟隨著遊行的行列,分享著這一份歡樂。菲律賓人都喜愛佳餚,他們在「食」的方面雖因貧富不同而有所差別,但是對飲食都非常講究,家庭主婦們每天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用於烹飪,富有人家在肉食方面,多採用豬肉和雞肉,並用各種蔬菜和香料輔佐,尤其是這裡海產豐富,魚在食譜中佔有相當地位。在巴利奧節中,最著名的菜餚是烤乳豬,這道主菜通常是用文火把一隻挖去腸肚內臟塞滿香料的乳豬,慢慢的燒烤,直至皮脆肉香為止,全部過程約需6個小時方能完成;在食用時再滲上特製的汁,因此異常美味可口。

菲律賓人的婚俗有多種不同形式,一般在戀愛中的青年男子,多會贈送化粧品、水果和鮮花給女子,花以白色和粉紅色為主,茶褐色和紅色的花不可以當作禮物送人。由於他們大多數都信奉天主教,因此婚禮儀式也是在教堂裡舉行。婚前他們要去教會向上帝宣誓祈禱,結婚當天新郎要穿教會所準備的白色禮服,由牧師朗讀誓文後,男女雙方交換飾物,並將預先準備好的豬肉分贈給親友,婚宴則是伴著音樂和舞蹈進行。但在婚禮中仍保有一些當地的習俗,其中「錢樹」和「誼親」較具特色。「錢樹」本來是菲律賓中部的習俗,意在對即將展開婚姻生活的新人提供經濟上的資助,原本的作法是當婚宴上新人跳舞時,將紙幣黏貼在他們的禮服上;待婚宴結束後,一對新人身上貼滿花花綠綠的鈔票,宛如兩棵「錢樹」。現在已演變成大金額的錢在婚宴前已送至新人的手中,婚宴上只象徵性地貼一些小額鈔票。「誼親」也是菲律賓婚禮上不可或缺的,當新人決定結婚後,會在長官、雙親的朋友和親戚中挑選數對名聲、地位、財富皆孚眾望的夫婦擔任儀式上的父母親「誼親」,其意義在於這數對誼親將是新人未來在婚姻生活中精神上、社會關係上、經濟上的靠山,甚至資助婚禮的舉行。因此,所找的誼親愈有財勢愈好,誼親的對數則是愈多愈好,有多至10對以上。被請托擔任誼親的人視之為一種光榮。

境內莫洛(Moro)族人屬回教馬來族,他們婚姻也很有趣。通常先由媒人持糕餅到女方家中去說親,說成後,男家要付一定數目的聘金,另有水牛、鐘及其他物品作為聘禮。結婚時是按回教儀式行之,要請僧侶祝禱,新郎天明即起,先用白粉塗臉,再攜帶銀飾,由媒人帶到女家。那時新娘坐在帳中,在部落酋長和回教僧侶誦經後,新郎走近用手掀開布幔,再由僧侶取一條手帕使新郎執著一端,然後一起繞行新娘一周,並用手輕擦新娘額部,新娘則用歌唱回答。儀式完成後,還有盛大的酒會宴請親友,新郎坐在新娘右側,酒宴進行中並搥鼓作舞,通宵達旦。

在菲律賓魯潤島上伊戈羅(Igorot)人的村落中,所有居民都被分配在各種不同的「區」內,在每一個「區」裡都特別建有一些高低不同的木頭房子,裡面住的全是未婚的年輕姑娘。要娶老婆的男子,可在晚上到那些木頭房子裡去找他所中意的姑娘的床;如被床上姑娘接納,就可留宿過著美妙的試婚生活。女子因試婚而懷孕,便可公開嫁給情人;如果不能懷孕,他便得去找另外的女子繼續試婚。試婚失敗後的女子,也不會因此被人賤視,仍可再和其他男子試婚。此外,傳統上當菲律賓男子正式向女方提出交往要求時,必須到女方住家的窗子下高唱情歌示愛,這種風俗在一些鄉下地方還保留著。

在呂宋島南方65公里處有座叫做馬林多克的小島,每年都舉行一次獨特的復活節宗教活動,叫做羅吉納斯聖日,是敘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有一位古羅馬百人隊隊長羅吉納斯為耶穌守墓的故事。據說羅吉納斯有隻眼睛瞎了,而他為了減輕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就用矛刺自己的左胸。這時耶穌的一滴血滴入了他的眼睛內,很神奇地,羅吉納斯的眼睛竟然復明了,他因而被派守衛耶穌的墳墓,同時也是耶穌復活的見證人。每年參加這個慶典的人,大約有300人打扮成羅馬百人隊隊長的模樣,年齡從7到70歲都有,他們穿著古羅馬的短袖戰袍、顏色鮮艷的披肩,並穿著古羅馬的帶子鞋,戴著威嚴的面具和鋼盔,在街上遊行唱歌。這種服飾在節日過後,都會被觀光客們搶購一空,帶回去作紀念。在復活節中其他的島民,也要不斷的懺悔,他們每年都要記下所懺悔的事項,並且還要逐一改進。還有一些「自鞭派的苦修者」用石頭和小刀,在自己的手上、背上和腳上割出血淋淋的線痕,以示懺悔,這是屬於一種很嚴酷的修行。儘管如此,復活節的笑聲到處可見,儀式完成後人們繼續遊行、歡唱,然後才結束了復活節的活動。

在呂宋島畢科地區,曾發現一種世上罕見的大蜥蜴,長1.7公尺,全身呈灰色,棲息在距離地面35公尺高的樹頂上,以吃水果為生。世界上還有其他40多種蜥蜴,卻都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因此這種素食的大蜥蜴,已被列為今日世界上罕有珍貴動物之一。

菲律賓是今日世界上少數幾個盛行鬥雞遊戲的國家,並且已成為菲律賓人首要的賭博遊戲。政府制訂有鬥雞法令,規定國內只有菲律賓公民才有資格開設鬥雞場,並且限制為每一個市鎮只能設一家鬥雞場,人口每超過10萬人的市鎮,可以再加設一家鬥雞場。鬥雞的日子可以在星期天、國定假日及當地慶祝迎神賽會的期間內舉行,但是在每年的12月30日黎剎紀念日、6月12日獨立節、11月30日國家英雄節、聖週日、聖週五、選舉日和全民公決日等日子裡,不得舉行。鬥雞場要設在適當地點,舉凡住宅區、商業區、醫院、學校、教堂和其他公共建築物範圍內,都不可以作為鬥雞的場所。在鬥雞的前一天晚上,雞主會將鷹血注入雄雞體中,或餵以精力丸,使牠增加勇氣和力量。一隻鬥雞要經過8個月的訓練後,才能上場比賽。在鬥雞開始前,觀眾紛紛下賭注,雞主們分別在自己的鬥雞左腿綁上鋒利的跑鐵或刀片,然後讓雞衝向對方,經過一陣衝躍博鬥後,場上羽毛橫飛,鮮血四濺,最後活著的雞就是勝利者。

在菲律賓一些高山上,還居住有與世無爭的莽遠族人,他們靜靜地在叢林裡過著原始的生活,沒有名利慾望,只希望文明人不要去前往打擾。他們選擇居處的條件是附近有水源的密林,他們用小柴刀砍開密林的方法也令文明人嘆為觀止。在旱季來臨時,他們會爬到樹頂上,把全樹小枝連葉砍丟,使大樹變成沒有樹葉的禿樹,等這些砍落的枝葉乾了後,將它聚集在樹頂上放火焚燒,往往把樹燒死,密林也成了可耕種的農地。在雨季來臨後不久開始種植農作物,通常只用竹子在地面插一個洞,把種子放進去就算完成了播種工作,以後就不再去管它,直到雨季過後再去收獲。地瓜、木薯、玉蜀黍、菸葉和稻子是他們常種的作物。這種燒墾式的農地維持不了幾年,就會因為土地變瘠、雜草繁生而必須加以放棄,另覓新地。

他們本來也是居住在平地附近,由於其他島上的移民侵入,使他們被迫移向山區。由於高山野生食物少,營養不良,嬰兒死亡率極高,成人壽命也短,所以人口逐漸減少。他們的小孩子都是手足細小,頭大腹大,健康情況很差。由於壽命不長,所以讓孩子們在10歲左右就成婚,因此人口越來越少,如果菲律賓政府再不加以有效的保護,可能很快就要滅種了。

莽遠人服飾簡單,男人用一塊布遮住下體,女人用破衣服或一塊布掛在身上,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裝飾,因此通常都有各種奇怪的飾品掛滿在脖子、耳朵和雙手上,還用一塊彩布紮在頭上,男女都留長髮,在後腦袋上挽一個髮髻。一般男人身高只有140公分左右,體重也只有40公斤上下,人們住的茅屋,往往蓋得離地面1公尺以上,既可不怕蟲蛇,又可避濕氣和暑氣;最有趣的是他們貯存食物的倉庫,總是搭建在一種樹皮非常光滑的樹上,這種樹的樹皮滑得連山鼠也爬不上去。他們主要的食物不是靠自己耕種的農作物,而是一種野山薯,這種東西像何首烏,根部有一個球狀塊莖,重達1公斤以上,這種塊莖有毒,如果沒有經過去毒處理就加以食用,人會昏睡而死。莽遠族人把這種塊莖去皮後,再削成一片一片的,和一種樹皮一起泡在水裡2到3天,撈起晒乾後就成了主要的食物;在旱季裡,莽遠族人會全族出動去找這種食物。他們無論男女,都嗜食檳榔和香煙,因此每個人雙唇都變成血紅色。他們也靠打獵補助素食營養的不足,可是他們狩獵的技術很不高明,捕捉野豬和野鹿等較大的動物都不敢近身相搏,只用陷阱獵捕。捕捉小山鼠和野雞等小動物,則用籐製的小箭和彈弓。莽遠族各部落都選一個月圓之夜舉行精靈祭,伴著銅鑼和歌聲,大家圍著跳舞,舞步和歌聲都非常單調,整個晚上一再地重複著。銅鑼是由中國傳來的,因為在1000多年前就有中國人來到這裡和他們的祖先交易,從前整個南洋地區土人都喜愛中國的銅鑼,一直到19世紀中葉,還有許多地區以擁有多少面中國銅鑼來代表財富的多寡。

目前全世界僅剩菲律賓、蘇丹和巴布亞3個地方,還存在最懂得利用動植物資源的矮黑人蹤影。菲律賓大約有2萬名矮黑人,分別隸屬於不同的獨立小群,艾伊塔(Aeta)族也是瀕臨絕種的矮黑人(Negrito)一個支系,他們頭髮捲曲、膚色黝黑、身材矮小,平均身高不到140公分,以村落的形式居住在蘇比克灣的熱帶雨林區中,現在僅剩400多人。據說,艾伊塔族人早期並不是住在山上,後來經過西班牙、美國和日本的殖民階段,部落才逐漸向內陸遷徙。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救過許多盟軍飛行員,因此免於被日軍俘虜的命運;戰後,美軍特許艾伊塔族人自由進出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同時也保障他們自由使用土地和森林資源的地位。

艾伊塔族人身手俐落、眼神敏銳,他們利用樹葉捕溪魚、爬樹採蜂蜜、製作陷阱獵捕野生動物、使用山竹自製日用品、採集野生植物治病,還有製造獨木舟的技術,憑著一雙巧手及與生俱來的天賦,在屬於他們的土地上生活得怡然自得。他們長期積累的藥草知識、生活技能和狩獵技術,曾被20世紀60年代末期準備投入越戰的美軍所廣泛應用。現在經常有60多名艾伊塔族人在山下進行生態之旅(Eco Tour)展演活動,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觀賞。

東南亞戰力最差軍隊

菲律賓因為經濟落後,國防預算少,買不起新的裝備,加上軍人待遇差,國內貪官太多,所以影響了軍中士氣,訓練和軍紀也受到影響,因此整體軍力不足,現在的菲律賓國防軍,在比較上來說,已成為全東南亞地區戰鬥力最差的一支軍隊。

這支第三流的國防武力,外不足以禦敵,內不足以治安,採部分徵兵制,年度國防預算不足15億美元。在1992年前,美國每年提供4.25億美元軍援,作為使用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灣海軍基地補償費,其中1.25億美元是軍事武器贈與,其他的作為軍售貸款。但自美軍撤離後,軍援也就停止。

這個國家的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武裝部隊總司令部是三軍最高指揮機構;總參謀長是最高軍事指揮官,必須聽命於總統和國會;國防部是三軍的行政管理機構。部隊重視對指揮官的培養,每年都派出相當數量的軍官前往美國或其他友好國家接受嚴格訓練,國內也設有許多軍事院校和軍事訓練中心,分屬於國防部、總司令部和各軍種管轄,專門負責各級軍事幹部的深造和培訓。其國防武力部署重點為加強首都及西部南沙海域的防衛,有半數以上的海軍艦艇和陸戰隊部署在西部海區。全國重要的空軍基地有克拉克、馬尼拉和庫比岬等三處,重要的海軍基地有甲米地、三寶顏和宿霧等三處。

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準軍事部隊由國民防衛軍和警察部隊組成。正規軍的現役部隊兵力為10.6萬人。預備役部隊兵力共13.1萬人,其中陸軍10萬人,海軍1.5萬人,空軍1.6萬人。 準軍事部隊則為國民警察4.05萬人,編有15個地區司令部、73個省級司令部,另有海岸警衛隊2000人;國民防衛軍4萬人,編有56個營。

陸軍兵力6.6萬人,編為5個軍區,共有8個步兵師(各轄3個步兵旅、1個砲兵營),1個輕裝甲旅,1個騎兵偵察團,1個特戰團,1個砲兵團,5個工程兵營,1個憲兵旅和1個總統保安隊。大部分使用美式裝備,主要有英製蠍式坦克38輛、美製中輕型坦克55輛,M-113裝甲運兵車80輛,突擊裝甲車30輛、V-150裝甲車100輛、155糎口徑榴彈砲20門、150糎口徑以下各型大砲300門、運輸大卡車2700多輛、步機手槍10.9萬支搶,另有一些火焰噴射器、反坦克火箭、反坦克飛彈、防空飛彈、雷達和直升機等。

海軍官兵員額2.4萬人,含8000名海軍陸戰隊在內,編為6個軍區。其中陸戰隊有2個旅共6個營,其主要裝備有LVTP-5型兩棲裝甲車34輛,LVTP-7兩棲裝甲車75輛,150糎口徑大砲150門,107糎口徑迫擊砲320門。海軍航空兵1個中隊,由反潛巡邏機、救護機和直升機組成。海軍海面部隊擁有200多艘各型陳舊超齡艦艇,其中有西波、伊蒙伊羅、雷伊泰、西方黑人、潘加錫、聖瑪麗亞和薩馬號等巡防艦,排水量都是850噸,其中的聖瑪麗亞號是菲律賓總統的座艦,擁有烈熾的火力、防空飛彈和新式的電子雷達系統。此外,菲律賓海軍另有10艘護航驅逐艦、6艘快速艦、10艘巡邏艦、4艘掃雷艇、8艘潛艇、2艘測量艦、8艘坦克登陸艦、155艘小型登陸艇,以及少數飛彈快艇。

空軍兵力1.6萬人,擁有各型飛機300架,沒有可升空作戰的戰鬥機,但有4個中隊的T-28、T-33、T-34、T-38、T-41和SF-260等型教練機,3個中隊的C-130、F-27和C-119等型運輸機,5個中隊的UH10、H-214等型直升機,1個包括有OV-10連絡機、SF-260搜救機和直升機組成的短程支援機組,1個海上巡邏偵察機組,還有1個由BAC-3、F-28和TS-11等型機組成的專機組。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