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尼泊爾 的原始碼
←
尼泊爾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節假日眾多== 尼泊爾的日曆相當複雜,除了採用公元紀年法外,還採用超日王紀元(Sambat of Vikramaditya),又稱尼泊爾紀元(Nepaliera Sa-mbat);塞種紀元(Sekaera of Sa-libahana)和卡利(Kali)紀元等4種紀年法。官方機構、報刊和電台都使用超日王紀元曆法(尼曆),它始於公元前57年,與公曆的換算關係是尼曆減去57年,等於公元年代;在月份上,尼曆雖然1年也分為12個月,但它和公曆相差了3個月,尼曆的1月1日等於公曆的4月13日左右,所以在年代變換方面,並不是任何月份都可以套用上面提到的公式,尼曆的10,11和12月,要減去56天,才能正確地換算出公曆。 這個國家節日之多世所罕見,堪稱「節日之邦」。除了宗教節日和民間喜慶節日外,凡遇國王出訪、國王生日和外國元首來訪日,一般也作為節日放假,因此全年節假日竟達100多天。節日期間的慶祝和紀念活動,在農村通常是以聚會、跳舞紀念;城市則有文藝演出、體育競技、群眾集會和廟會等,其中又以德賽節、因陀羅節、撒紅節、燈節和國王誕辰等節慶最為重要和隆重,慶祝活動的規模也較大,有時甚至以商品大減價來表示慶祝。 全國性的主要節日有德賽節、納格潘賈米節、因陀羅節、光明節和國慶節等,其他的節日也不計其數。由於尼泊爾各節日的具體日期是依循尼曆的,因而與公曆時間年年不同,為此官方每年都得發行節假日的小冊子,詳列全年節日的日期。 這個國家的公曆1月1日也和世界各國一樣,要歡度新年。境內的西藏人和佛教徒則在公曆1、2月間歡度藏曆新年。尼泊爾的國定新年則在公曆4月13日前後,從尼曆1月1日起要舉行6天大巡遊。回教徒也有自己的新年,只是日期不固定。尼泊爾主要民族的尼瓦爾人,是在每年11月德哈節後5天過新年。 白神節(Sweta Machhend-ranath Snan)在公曆1月份,在長達1週的慶祝活動期內,要對神奉獻音樂、上供品,抬著童女神庫瑪麗遊行,以祈求加德滿都河谷風調雨順。 馬格赫聖月節(The Holy Month of Maghe)在公曆1月份舉行,這是慶祝季節由冬寒轉為春暖的節日,人們紛紛來到納拉揚尼(Narayani)聖河早浴,並在河邊演唱宗教歌曲,然後去毗濕奴廟獻花、敬香、敬獻食品,人們唱著敬神的歌謠,用芥子油搽抹身體,然後吃美味佳餚。 斯瓦薩尼(Swasthni)女神節在公曆1、2月間舉行,她是天神禮物授予者,如果有人對這位3隻眼的女神不敬,她會帶給人以惡運,因此在這段女神節裡,整整1個月內每天晚上都要將神像擺放出來供人祭祀。 藏曆春節(Losar)在公曆1、2月間,藏族人及雪巴人通過吃美味佳餚、拜訪親友和跳舞等方式歡度佳節,人們穿上最好的衣服,佩戴最好看的珠寶、首飾,互贈禮物。在寺院裡,喇嘛祝願人們身體健康、年年發財,並在寺內跳舞。 濕婆之夜(Maha Shivaratri)在公曆2月舉行,尼曆則為11月的第14個無月之夜。印度教的三大神分別是毀滅之神濕婆、創造之神大梵天和保護之神毗濕奴,三神中以濕婆神法力最大,地位最高。據印度教經典所述,有一次毗濕奴和大梵天為奪取宇宙主宰地位爭執不下,這時候在他們之間,突然出現一根光焰無際、耀人眼目的擎天巨柱,它無始無終,無窮無盡。毗濕奴變成一頭野豬向下鑽,大梵天變成一隻天鵝向上飛,他們尋找了1000年也未見巨柱的頭和腳,當他們愕然回到原處時,濕婆出現在他們面前,原來巨柱乃濕婆所變。他們不得不心悅誠服,尊濕婆為宇宙之主。濕婆雖然是毀滅之神,但祂又有無數化身,既可毀滅萬物,又可創造世界,所以又稱再生之神。濕婆之夜是紀念濕婆新生的隆重節日,尼曆11月14日深夜,大約在公曆2月下旬或3月上旬。 關於濕婆之夜節的起源,印度教有個神話傳說:某次濕婆神因行為不檢而遭到眾神的譏諷物議,使祂羞愧得無地自容,便在一個晚上變成一座靈甘石柱,並向祂的信徒們宣稱:「羞愧令我獲得新生,這就是靈甘石柱,它是萬物之源,和我一樣無上尊榮。從今以後,爾等要視它如我,向它祈禱和齋戒,以招福避災。」從此,人們便把濕婆獲得新生的這天夜晚作為盛大節日來紀念,把靈甘石柱當作濕婆神來膜拜的奇異風俗也流傳開來。 濕婆之夜節恰逢早春來臨,這時大地萬物復甦,柳吐新綠,春意盎然,尼泊爾人相信正是由於濕婆神的法力,使凋零乾枯、失去生機的花草樹木得以復活,重新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這個節日也是全國性的大節日,在各地濕婆廟中都要舉行各種宗教活動,但是規模最大和最熱鬧的慶祝中心是在加德滿都近郊的帕蘇帕提拿寺舉行。節日期間,寺內人山人海,寺外人如潮湧,前來朝聖的除了加德滿都河谷的本地人外,還有成千上萬來自全國各地山區和平原的各族男女老少信徒,以及遠道而來的印度朝聖者。許多窮苦的印度教徒,男的只穿一塊白布做成的圍裙,女的穿棉織大布紗麗,他們將包裹頂在頭上,赤足行走,竟能跋涉數百公里來這裡朝拜濕婆神聖地,有的人為了這一趟朝聖,幾乎花掉了一生的積蓄。朝聖期間,他們只能住在林間臨時搭起的篷布下,甚至露宿街頭;還有一些印度教出家人、苦行僧、瑜珈行者特別引人注目,他們蓬首垢面,濃髮長鬚,全身赤裸,皮膚上塗滿黑灰或黃粉。據說這種自我作賤似的禁慾苦行是為了贖去今世罪孽,求得來生善果。 節日的黎明前,人們就開始宗教活動,晨曦中寺廟裏就擠滿了人群,人們到帕蘇帕提拿寺前的巴格馬提聖河中沐浴淨身,然後到寺廟敬神、上供、布施、唸經、唱歌,窮苦人取來聖水,澆到刻有濕婆面像的靈甘石雕上;富人們舉行莊重的祈禱儀式,獻給濕婆神貴重的禮品,饋贈婆羅門住持大筆捐款。在寺廟內外的人流中,有穿西服的城市青年,有身披五彩絲綢紗麗的城市女子,也有穿土布緊身衣褲的鄉下人,還有穿紅邊黑圍裙的農婦,以及身穿鬱金色長袍的僧侶。 在加德滿都河谷,凡是有濕婆靈甘石雕的地方,就有濕婆神的皈依者的不斷去做祈禱。人們把那些精雕細刻或做工粗糙的靈甘石雕,甚至只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圓柱形石頭,都當作濕婆神,取聖水為它們沐浴,再撒上鮮花的花瓣和紅粉,虔誠地拜倒在它們面前。節日的當天下午,在加德滿都市中心的杜巴廣場上,要舉行隆重的濕婆節慶祝儀式。這個儀式是鳴槍砲表演,以表示向濕婆神致禮。皇家軍隊的士兵分成三列,分別朝著東、南、西三面,對天鳴槍放砲,時而齊發,時而亂放,有時是有節奏地依次射擊,劈劈啪啪的槍聲和隆隆的砲聲響成一片。市郊的農民聽到槍砲聲,趕緊在地裡播下南瓜或黃瓜子,據說這時播下的瓜種方能獲得豐碩之果。 每年濕婆之夜節國王都要發表祝賀節日的文告,出席廣場上的慶祝活動,傍晚前往帕蘇帕提拿寺敬神布施。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齋戒,在節日前一天只吃一餐,直到節日之夜才能進食。夜晚人們通宵達旦,在4個時辰作4種不同的祈禱,在膜拜濕婆神的時候,還要獻上曼陀羅花。在濕婆神廟前、十字路口和庭院,人們燃起篝火,一邊唱著讚歌,一邊在火上烘烤玉米、黃豆、花生等各種食物,然後由眾人分享。 在帕蘇帕提拿寺,無數的蠟燭和油燈把寺院照得通紅透亮,寺前巨大的銅牛身上反射出黃色的亮光。這裡鼓聲咚咚,笛聲悠揚,燈燭輝映,香煙繚繞,寺院沉浸在一種銷魂入神的神秘氣氛中;寺院外的山坡也被一堆堆篝火照亮,人們唱著讚美濕婆神的聖歌。守夜的人們還不斷到河中洗聖浴,每隔3小時到寺內對濕婆神做一次禱告。節日期間,尼泊爾政府為前來這個寺院朝聖和參加節日活動的香客們提供食宿,開放免費居住的客棧、茶室、福舍,搭蓋一批臨時帳篷、衛生醫療站和公共廁所,向一部分貧苦的朝聖者分發食品和衣服等,許多社會團體、福利機構、中小學生也自動參加一些服務工作。 國慶日又稱國家民主日。這個國家在1951年推翻拉納家族的獨裁統治後,於尼曆11月7日(相當於公曆2月18日)頒布第一部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由於這天也是尼泊爾國父特里布梵國王的生日,政府便將它定為國慶日,每年此日國內都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國王、王室人員及政府首長都要出席大會,率領民眾向國父致敬。 撒紅節(Holi or Fagu Purnima)在尼曆11月8至15日(相當於公曆2月21至27日)舉行,是色彩繽紛又極具娛樂性的歡樂節日,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旗桿上掛著五顏六色的旗幟,所有的男女老少,尤其是頑皮的男青年、小孩子,互撒紅粉,或用氣球包著紅、紫、黃、綠等各色彩水,向街上行人投擲,也有人用紅色顏料的水槍射向行人,以示吉祥。節日一連持續8天,與泰國的潑水節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節日也有神話故事:從前有個叫希倫亞卡西普的國王,嗜殺成性,心地善良的王子再三勸諫父王戒殺行善,但國王不但忠言逆耳,竟起殺子之心,密令其妹霍莉嘎燒死王子。在黑天神的庇佑下,王子安然無恙,霍莉嘎反而葬身火窟。人們為王子慶祝,向他撒七彩粉,感謝黑天神,並表達對善良的贊頌和對邪惡的憎恨。 烈士節在每年尼曆10月16日舉行,是為了紀念為民主而犧牲的4位烈士,全國放假一天。 莎拉斯瓦蒂女神祈禱節(Basanta Panchami and Saraswati Puja)也就是迎春節,在每年公曆2月下旬或3月舉行,正確日期為尼曆11月20日。傳說這天是智慧女神莎拉斯瓦蒂的誕辰,人們一大早要前往參拜女神,並教導適齡兒童在這天開始學習識字。這天國王、王后、社會名流和民眾,齊集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歡唱傳統春天之歌。在佛教聖地斯瓦場布寺和博拿塔寺也有不同的歡慶盛典,人們用鮮花、穀子和禮品獻給智慧女神。 小德賽節(Chaitra Dasain)在公曆3、4月的尼曆12月間。相傳古代蘇拉塔國王為了鎮壓惡魔而求助於難近母女神,由此開創了小德賽節。此時春光明媚,萬物充滿生機,人們準備紅色朱砂粉向家人祝福;這天全國的印度教徒將羊和雞等主要祭品獻給勝利之神羅摩、女神難近母、財富女神拉克希萊、文藝女神薩拉斯瓦蒂和迦莉女神。在羅摩妻子悉達的出生地賈納克普爾地區的馬霍塔里縣,人們的慶祝活動也很熱鬧,其他各地寺廟朝拜者也絡繹不絕,但小德賽節畢竟不及德賽節熱鬧。 畢斯基節(Nava Varsha and Bisket Jatra)在公曆4月中旬尼泊爾的新年舉行,為期7天,是巴德崗、希米和桑寇特三市最盛大的年度節慶。在巴德崗舊王宮及附近地區會上演描寫幾個世紀前的戲劇,人們裝扮成憤怒的拜拉弗(Bhairay)厲神和巴卓卡莉(Bhadrakali)神及一些鬼怪,在緩緩行進中的四輪大板車上表演,同時也將男神和女神抬上轎遊行全城。還有很多人向印度廟敬獻雞、鴨、羊等帶血的祭祀動物及鮮花和硬幣,到處油燈不滅,朝拜的信徒擠滿各廟宇。四輪木板車最後停放在哈努曼(Hanumante)河畔一處廣場上,當夜幕低垂後,紛至沓來的人群將廣場擠得水洩不通,爭睹豎靈甘(濕婆神生殖器圖騰)的活動。巨大的靈甘長10多公尺,重數噸,民眾以數十條粗繩綁在靈甘前頭,以拔河方式拉抬,再用木架支撐,在持續不斷的鼓噪和歡呼聲中,直到靈甘在廣場中被豎直為止;靈甘上掛著兩面長布旗幟,象徵被濕婆神降伏的兩條到處害人的巨蛇。 馬節(Ghode Jatra)在公曆4月下旬,尼曆1月8日舉行。由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焚燒1具惡魔像後開始的,當地人說,如果惡魔像不加以焚燬後供馬踐踏,它會給世界帶來麻煩。因此每年春季,在加德滿都河谷都要舉辦象徵戰勝邪惡的抬轎遊行活動,以及軍馬跳躍障礙、摩托車特技和體操表演等,其中以馬術表演最為精彩,全國各地也舉行跑馬和馬車比賽。參加馬術表演的馬常是被灌醉的獨眼馬,在鼓樂聲中,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馴馬師,常會做出令人咋舌的高難度特技動作,屆時國王、王后、童女神庫瑪麗及來自各地的眾多人們都會共襄盛舉。帕坦市在馬節這一天,還有盛大的火炬遊行。 雨神節(Red Machhendranath Jatra)是對雨神紅•馬切杜拉斯的最大祭祀活動,為期長達兩個月。關於雨神節來源是基於一個神話故事:古時加德滿都河谷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所有居民祈禱上蒼都無效,於是帕坦的年長者就到處求救,最後到達紅馬切杜拉斯雨神處求助,結果天門大開,洪水湧進乾旱的河谷,又流到河谷居民的家中。從此開始,帕坦每年公曆5月初就會舉行盛大持久的雨神節。在主要街道兩旁都擺放著慶祝的油燈和蠟燭,婦女們在廚房裡忙著烹飪佳餚祭神和款待親友,男人們抬著神像在市區各地遊行,並使勁地拉著兩輛10多公尺高木製四輪的重型神車上街巡行,神車所載的竹塔上,插著綠樹枝和金黃色的大旗,如果神車在巡行中不小心撞壞了民房,被撞的人會行大運。在遊行途中,信徒們爭相向雨神敬獻穀子和朱砂粉,祈求在播種的季節裡,能夠風調雨順,以使五穀豐收。 佛祖誕辰(Buddha Zayanti)是每年的公曆5月6日,佛教是國內第二大宗教,釋迦牟尼在尼泊爾出生,使混沌的世界出現光明,全加德滿都河谷人因受到拯救而人心歡欣。斯瓦揚布廟和博拿佛塔在節日前數天便提早做慶祝的準備,喇嘛們打掃寺塔,拭淨佛像,鮮艷的旗幟在空中飛揚,還要準備節日舞蹈。當日人們大清早就湧向寺塔,圍著轉經輪邊走邊祈禱,並向佛像敬獻貢品。 納加潘賈米(Nagapanchami)節又稱蛇節,在公曆7月中旬的尼曆4月5日舉行。尼泊爾人相傳蛇對季風和下雨有法力,這天一大早人們就把蛇掛在大門上,據說可以避免邪惡侵入門內。 賈奈普尼馬節(Zanai Purnima and Raksha Bandhan)又叫聖線節,在公曆8月的月圓日,也就是在尼曆5月15日舉行,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共同慶祝的全國性宗教節日。尼泊爾的印度教徒也講究佩帶聖線,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的人都將聖線斜掛在脖子上,一般人繫在手腕上。聖線由3股線組成,代表濕婆、毗濕奴和大梵天三位一體大神,就像護身符,人們帶上它可以驅魔除病。佛教徒對聖㵟節的慶祝理念有所不同,他們把這天看做佛祖戰勝摩拉(Mora)的日子,摩拉象徵干擾和破壞佛祖修行的困難和魔障。 聖線節這天,加德滿都河谷所有的佛教寺廟都開放供人參觀,人們除了看到與真人大小的佛像和菩薩像外,還可以看到平時不易見到的反映佛陀生平的軸畫和畫毯等珍貴文物。在這天,兒童可以向僧侶要求黃色的聖線纏在右手腕上,藉以驅除病魔;那些已佩帶過聖線的較大孩子,也會在這天去換新的聖線。 聖牛節(Gai Jatra)時間在公曆8月中旬的尼曆四月初一至初八的無月之夜,一共慶祝8天。Gai的意思是母牛,也是印度教的神牛,尼泊爾人視母黃牛為母親,認為黃牛是無比聖潔的,崇拜之風自古有之。根據印度教經典的說法,牛的全身都是聖物,兩隻牛角是蘇梅魯和凱拉斯兩座聖山,牛臉、牛頸和牛背上分別住著印度教濕婆、毗濕奴和大梵天等3大神,牛尿是聖水、牛奶是聖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毛是印度教的3.3億多個神,黃牛的屎也是吉祥之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離不開黃牛屎,平時經常用黃牛屎擦洗鍋、盆和各種容器,以祈全家平安和諧。 關於牛節的來歷,印度教有迷信的說法:據說人死後都要去陰曹地府見閻羅王,閻羅王按生死簿的記載,視其在世時的善惡行為,決定此人升天為天人,或到人界而為人,或入地獄為鬼,但通往閻羅殿的道路是十分艱險的,有急流高山阻隔,死者須有神牛指引才能渡過難關,而且閻王殿的大門每年在牛節前一直緊閉,死者的靈魂只能在殿外徘徊遊蕩。但在牛節這一天,神牛可用尖角頂開閻王殿的大門,只有那些對牛行善的人才能得到神牛的幫助,所以每年舉行神牛遊行,當年喪親之戶,一定要參加遊行,對牛表示崇敬,以便讓死去的親人安息,活人也聊以自慰。 關於牛節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馬拉王朝時期一位國王喪子,王后悲痛欲絕,國王為了安慰王后,讓她知道每年死去孩子的家庭何止千百,便下令當年喪子的所有家庭,都趕牛上街,舉行環城遊行。從此開始了牛節的風俗,國王還規定牛節期間人們可以盡情歡樂,發表任何言論,鼓勵演出最能逗笑的節目,既可以令王后高興,又可以藉機體察民情,可謂一舉兩得。 牛節的慶祝方式在尼泊爾各地都不盡相同。在加德滿都,當年喪親之家清晨先為死者做祭祀,然後由一名家人裝扮成牛,也可以同時趕出一頭裝飾花俏披紅戴綠的真牛,加上本家族祭司、一名身著苦行僧服裝的人和一批吹鼓手,組成一支熱鬧的遊行隊伍。扮牛者頭戴扁形帽,帽子的正面有牛臉像,背面貼一張象頭神的五彩畫像,帽子上有兩隻稻草做成的牛角,兩角間插著鮮花。扮牛者臉塗紅、黑、黃等各種顏色,身著色彩鮮豔的服裝,腰束一條白色長布帶,一直拖到地面。遊行時「假牛」在樂器伴奏下不時跳起舞蹈。凡當年有親人喪生的人家見到假牛,都要捧出水果、點心等食物招待,或施捨錢幣。當天環城遊行結束前,喪親之家不能進食。此外,如果當年有王室成員去世,牛節遊行者還要去哈努曼猴神宮表示悼念,王宮人員分發果品、點心致謝。 在帕坦市,牛節遊行與加德滿都稍有不同,所有假牛和參加遊行的人集中在一起,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舉行集體環城大遊行。此外,由人裝扮的假牛腰束白帶的下端拴有各種銅鐵器皿,遊行時與地面摩擦碰撞,叮叮噹噹聲響成一片。佛教徒在牛節往往將寺院中的佛像請出,在樂器伴奏下做集體朝拜。 牛節遊行只是在第一天上午舉行,此後的7天都是進行各種娛樂消遣活動,所以牛節活動雖然是為死去的親人舉行,但其格調卻不是低沉、悲傷,而是歡悅和愉快,充滿了滑稽與幽默,這天充分開放言論自由,人們通過說唱、舞蹈、戲劇、漫畫等各種形式譏諷、挖苦、影射、嘲笑,說出平時不敢說的話,發洩對政府的不滿,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時局的弊病等。尼泊爾最高文化機構皇家學院,每年在牛節晚上,都要舉行盛大文藝演出,節目都是滑稽歌舞、曲藝、諷刺鬧劇之類,甚至有的節目內容直接嘲諷挖苦坐在台下欣賞節目的某位大臣或首相。另外,人們可能會接到某人的電話,請你去某個飯店赴宴,當你興沖沖赴宴時卻撲了一場空,發現上當受騙。翻開牛節期間的報紙,隨處可見一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如內閣改組、首相易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外星人降臨地球等,如果讀者沒注意到這是「牛節新聞」,可能會信以為真,大吃一驚。原來牛節期間,報紙也有編造新聞、說謊騙人的各種自由。就像國際上4月1日愚人節一樣。 因陀羅節(Indra Jatra)是尼泊爾傳統的大節日,時間在公曆9月上旬,也就是從尼曆6月新月之夜第12天開始,慶祝活動長達8天,地點在加德滿都河谷中各城市的杜巴廣場。這個節日始於加德滿都,所以又稱為「加德滿都聖節」,現在已成為全國性節日,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要歡慶這個節日。因陀羅被印度教徒視為天界眾神之王,主管雷電雲雨,自古以來遇到天旱缺雨時,農民們便祈求因陀羅神給人間降雨。 這個隆重的節日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很久以前,因陀羅神的母親為了做每年一度的婦女節齋戒,需要一種名叫帕爾賈特(Parjat)的花,但這種芳香的白花只生長在加德滿都河谷,於是因陀羅的母親便吩咐兒子下凡採摘帕爾賈特花。因陀羅神就變成凡人,在雲霧遮掩下降臨人間,來到加德滿都河谷,正當他在摘花的時候,不巧被密咒師當作小偷抓住。按照當時的風俗,因陀羅要被綁起來送到城裡遊街示眾,然後關進監牢。因陀羅的母親見兒子久去不回,也下凡到加德滿都。當地人民終於弄清楚他們母子兩人的真實身分,立即奉為貴賓,國王親自出面盛情款待,並在全城舉行8天的遊行慶祝,最後送別因陀羅母子時贈給他們許多帕爾賈特花,因陀羅的母親答應每年秋冬之交將雨露送到加德滿都河谷,使即將成熟的莊稼得到滋潤,以此作為對河谷人民的回報,加德滿都慶祝因陀羅節的風俗就是由此而來的。所以在加德滿都慶祝因陀羅節,比全國任何地方都熱鬧。 因陀羅節的第一天,主要活動是在加德滿都哈努曼猴神宮大門前,舉行一個群眾性的宗教儀式,叫做豎因陀羅旗杆。這根旗杆每年在節日前一星期開始準備,一些軍政官員和祭師等人專程前往巴德崗附近的樹林中,仔細挑選一棵高大勻稱的杉樹,舉行獻羊祭祀之後將樹砍倒,剔除枝葉。然後經過傳統的指定路線,在節日前4天用人力將它拖至哈努曼猴神宮前,節日前夕還有一些政府官員在這裡守夜。第二天舉行豎旗杆儀式時,成千上萬的民眾聚集在杜巴廣場和周圍寺廟的台階、走廊、陽台和屋頂上。廣場上還有身著猩紅戎裝的皇家衛隊整齊隊列。這時一隊腰佩古劍、手持19世紀舊式步槍的古裝士兵和一隊古裝樂隊,陪同一位皇家祭師來到這裡。宮廷占星術士宣布時辰已到,軍樂高奏,禮砲轟鳴,因陀羅旗杆慢慢豎起,人群中發出一陣陣激動的呼聲。當繪有日月圖案的長形因陀羅旗升上杆頂迎風招展時,人群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向供在旗杆下、騎在金象上的因陀羅神敬獻花果點心,祈禱祭拜。因陀羅節豎杆祭旗的風俗源於因陀羅神以這面旗幟指揮天兵天將戰勝魔王的神話傳說,所以這面旗幟意味著團結、勝利和力量。因陀羅旗杆的豎立,代表著節日的開始。 在市區一些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也豎起高高的圓柱,柱頂有把小傘,傘下供奉一尊手臂被縛的因陀羅神像,節日期間市區隨處可見這尊神像。這種到處展示因陀羅神像的民俗,是從因陀羅神下凡採花被逮捕遊行示眾的傳說演變而來的。此外,街道兩旁還展出其他眾神古老的木雕或銅鑄像,許多寺廟中的神像都被請到廟前,以便與民同慶佳節,最常見的是黑天神的木雕像,祂是濕婆神的分身之一,代表破壞與毀滅的形象,一般都造成怒目圓睜、橫眉豎髮、張著血盆大口的恐怖樣子,各地的濕婆神廟中多豎有黑天神像,最有名的是哈努曼猴神宮附近稱為「白色黑天神」的巨型貼金頭像和在鬧市中心因陀羅喬克展出的「望天黑天神」神像,還有在庫瑪麗童女神廟附近的三界魔力寺展出的毗濕奴神10大化身像,也頗負盛名。 除了神像展覽外,因陀羅節的活動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舞蹈表演。節日的晚上,凡有神像的地方都點上閃閃爍爍的彩燈,整個城市沉浸在神秘的氣氛中,在火炬和油燈照耀下,人們成百上千地聚集在街頭或十字路口,特別是在哈努曼猴神宮前的廣場一帶,觀看各種傳統神話舞劇和古典舞蹈。那些裝神弄鬼的演出者往往身著華麗古裝,面戴五彩臉譜,猶如真神附體一般,表演得出神入化,頗為逼真。這些舞蹈大都為表現神魔鬼怪的內容,著名的有黑天神舞、妖魔舞、象舞、拉凱魔鬼舞和巴德崗的瑪哈迦莉女神舞。象舞表現因陀羅忠實的坐騎大象,在因陀羅採花未遂被捕入獄後尋找主人的情景,頗受觀眾歡迎,表演者臉戴象頭面具,身背模仿大象笨重身軀的大竹筐,屁股上搖擺著一條巨大的尾巴。象舞表演滑稽幽默,不時激起觀眾的哄然大笑。過去歡慶因陀羅節時,每晚在故宮庭院裡還要舉行危險而刺激的鬥牛表演,裝扮「妖魔」者持刀與一頭醉酒的公水牛搏鬥,直到把公水牛殺死,「妖魔」喝了牛血,得到水牛的貢獻後方才息怒。 節日第三天,童女神庫瑪麗在守護神的陪伴下駕車巡遊全市,政府高級官員、各國外交使節和其他貴賓、國王和王后等,也都親臨參加慶祝活動。 第四天晚上,在「白色黑天神」和「望天黑天神」兩神像前舉行「敬神水」活動,事先在兩神像後面放上酒罈,一根管子插在黑天神口中,將罈裡的米酒從管子中引出,這時人們蜂擁而上,爭搶著從黑天神口中流出來的「神水」,以便得到神的賜福。「神水」裡放有一尾小活魚,誰能抓到從神像口中流出來的小魚,誰就被認為是當年最幸運的人。 因陀羅節的第七天晚上,要舉行憑弔往生親人的活動,當年有親人往生的家庭婦女組成遊行隊伍,前面有樂隊,還有一名男扮女妝的巫婆和為她們舉燈照明的一隊男士。參加遊行的婦女們,緊緊拉著前面人的裙角,以便在黑暗小巷中行進時不致於走散。她們在遊行結束後,還要結伴在黑夜中行走13公里,到郊外的因陀羅湖去洗聖浴,還有許多人手持銅製的油燈川流不息地到各處寺廟給黑天神、因陀羅等眾神敬獻香火,祝福死去的親人安息。據說因陀羅節祭奠亡靈的風俗也是有來歷的,傳說因陀羅神離開加德滿都河谷時,曾答應讓當年去世者的亡靈隨他升上天堂,但因陀羅在因陀羅湖沐浴後,那些亡靈沒能跟上,半路上摔下來失散了。每年因陀羅節夜晚的遊行就是為尋找亡親失散的靈魂。 在因陀羅節的第八天晚上,要舉行放倒因陀羅旗杆的宗教儀式,當旗杆徐徐倒地時,許多人爭先恐後地跪倒,將自己的額頭觸碰那神聖的圓柱旗杆。然後人們如同送葬一般,把旗杆施往巴格馬提河畔的黑天神廟附近,先施浸禮,再把圓柱劈為碎片焚燒。至此,一年一度的因陀羅節算是結束了。 蒂吉(Teej)節每年公曆9月在帕蘇帕提拿寺舉行。這是女子希望之節,身穿最好紗麗紅色禮服的婦女齊集寺裡,禁食、唱民歌和跳舞,歡度具有特色的婦女節日的蒂吉節。這天,已婚婦女要回父親家,所有女性都將從她們的男性親戚處得到禮物。至於女性在這天禁食的原因,是祈求未婚女子能有好運交到一位如意郎君,已婚婦女能看到丈夫對自己愛的忠誠,來自濕婆神的祝福將使全家幸福。 德賽節(Dasain Jatra)是尼泊爾自古以來各種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全國性喜慶節日,就像中國人過農曆年春節一樣,全國各機關、學校都放假10天,時間始於公曆10月中旬,即尼曆6月的月明之夜的第一天。 這個隆重的節日源於一個美好的神話傳說:古代錫蘭的十首王羅婆納搶走了阿踰陀王太子羅摩的美麗妻子悉達,於是雙方兵戎相見。羅摩求救於法力無的難近母女神,獲得了戰勝魔王的神奇力量,在交戰的第10天打敗了羅婆納,救回了愛妻。為了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慶祝「比賈亞.達沙米」,意思是「勝利的第10日」。所以德賽節又稱為凱旋節或得勝節,又因為這個勝利是靠難近母女神的幫助取得的,所以又名「敬難近母節」。如果說神話也多少能反映人們的某種思想,那麼德賽節是反映了尼泊爾人民對正義戰勝邪惡的熱烈崇尚與嚮往。 德賽節正逢秋高氣爽的季節,加德滿都河谷的田野上,金黃色稻穗迎風搖曳,農民們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節日來臨前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淨淨,粉刷一新。婦女們在準備著過節的食品和孩子們的新衣;農民們到市區出售大批雞鴨牛羊,換回自己所需的日用品;市民們也競相購買各種節日用品,親友間互寄賀卡。 節日第一天活動稱為設聖罐,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團圓,並在敬神的地方,或本家族規定的某個聖潔之處,放置一個盛滿聖水的瓦罐,稱為難近母聖罐,旁邊供有一尊難近母女神像,然後於第四天內在一片乾淨的沙土上撒下大麥或玉米種子,精心培育德賽節敬神所不可或缺的小苗。從第1天開始連續9天,每天要虔誠禮拜唸經,祈求難近母女神保佑。清晨,人們頂著星光到聖地去沐浴淨身,9天內必須到9個不同的聖地洗浴;從節日的第1天至第6天,人人都要吃素。 第5天家家戶戶要放風箏,人們在頂樓或空曠的地方競放風箏,天空風箏五彩繽紛,爭妍鬥艷;各村鎮都架設竹製鞦韆,並在家中玩擲骰子。 第7天叫做福爾帕蒂(Fulp-ati),意為「花與葉之日」,特別感謝前人將植物移種至加德滿都河谷。街上到處呈現節日的歡樂景象,充斥著從山區趕來的羊群,人們爭相購買,因為這天開齋可以食用羊肉。這天中午,政府官員穿傳統官服,由樂隊引導出現在皇宮,當人們聽到廣場上鳴槍時,紛紛進入祈禱室。 節日第8、第9和第10天的這三天最為重要,是德賽節高潮。其中第8天有閱兵儀式,在國王親臨校閱下,禮砲、槍聲齊鳴,尼泊爾皇家軍隊展現其分列式軍威,並為軍旗舉行祭祀活動。祭祀前先把冷水潑在牛羊身上,使牠們發冷寒慄,然後用廓爾喀腰刀把牲畜頭宰割下來。這天叫做阿撒密(Asthami)。 第9天是宰牲日,又叫做諾瓦密(Nawami),有大規模宰殺牲畜獻神的「血祭」儀式,在加德滿都河谷3大城市的杜巴廣場上舉行,在黑天神廟前有成千頭的山羊、水牛、雞和鴨等禽畜被宰殺,血流成河,用以祭祀神祇,並設宴取樂,傳說濕婆神夫妻最喜歡在血中沐浴。這天,每個家庭都要買隻羊或雞來宰殺,司機們在殺羊後,往往把羊血灑在車上,將羊毛黏在車上,認為這樣就可以在一年內不會發生車禍。此外,挑選新的童女神庫瑪麗的活動也在當天進行。 節日的第10天叫做維加耶達撒密(Vijaya Dyshami),是整個德賽節的高潮,這天象徵著善良戰勝邪惡,又是接受女神恩賜的日子,故又稱為蒂卡斯(Tikas),因為蒂卡斯傳統上是勝利和權力的象徵。這一天人們都穿著潔淨的衣服,到親戚長輩家中去接受祝福,與親友交換朱砂、稻秧等禮物,並領受長輩賜給的蒂卡斯,它是一種用朱砂磨成的液體。在這個節日的最後一天裡,很多尼泊爾人的家庭,以賭博來慶祝這個愉快的假期。 為了展示對神的敬意,平時戒備森嚴的王宮在這天也開放供民眾參觀,人們可以到王宮去接受國王和王后賜給的一點朱砂;即使是最貧窮的人,這天也可以在尊貴的國王或王后處得到蒂卡斯的祝福。 尼泊爾燈節又叫做光明節(Deepa-vali)、艾卡達塞(Ekadasi)節、或是蒂哈爾(Tihar)節,時間在公曆10月底或11月初,尼曆為6月無月之夜的第13天。節日要連續慶祝5天,所以又叫做潘賈克(Pac-hak)節,「潘賈克」在尼泊爾文中正是「慶祝5天」的意思。 這個傳統的尼泊爾喜慶節日正值農作物收穫剛結束的時候,所以燈節也是豐收的節日,人們在節日期間要敬拜財富女神拉克絲米(Lakshmi),她是毗濕奴神妻子,又名吉祥天女,在寺廟裡,她的形象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美麗,頭戴珍珠冠,頸掛玉花環,臂上綴滿光彩奪目的寶石,手中握有瑪瑙貝、蓮花和稻穗,站在盛開的蓮花中,銀幣如瀑布般在她手中傾瀉而下。據說每年燈節晚上,她會挨家挨戶巡查,為自己選擇一個漂亮的住所。為了要把財富女神迎回自己家中,每個尼泊爾人家都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晚上點燃彩燈把房舍裝飾一新。所以燈節的夜晚美的迷人,大街小巷上的霓虹燈和彩燈五光十色,大放異彩,通霄燈火齊明,所有的寺廟和建築物都裝上紅綠彩燈,家家戶戶的房間裡、門楣、窗台、走廊、欄杆、樓梯和涼台上,甚至屋頂上,到處都點著一排排燈,有電燈、油燈、紙燈,也有各色花燈、宮燈、燈籠和蠟燭。每個城市都要舉辦盛大的燈會,整個城市好像在展開一場競賽,看誰的燈更加明亮美麗,對財富女神更有吸引力。 這個國家的節日活動中充滿許多離奇古怪的風俗習慣,除了通常的敬神外,有些節日還敬人、敬鳥獸,燈節就是這樣既敬神,又敬人和鳥獸,三者兼有的奇怪節日。燈節的第一天稱為「烏鴉燈節」。尼泊爾人視黑色的烏鴉為閻羅王使者,牠的叫聲預示著死亡和災難。烏鴉雖是不祥之物,但在這裡卻是不可加以傷害的。相反地,有些善良的家庭主婦每日清晨煮好米飯,都要拿出一團飯來先餵烏鴉。自古以來受到保護的烏鴉,數量之多,在這個國家頗為可觀。從早到晚烏鴉叫聲幾乎不絕於耳,常年累月成群地出沒侵擾,不僅飛來庭院毫無顧忌地啄食樹上的水果和園中的蔬菜;燈節的第一天,孩子們一大早就開始呼喚烏鴉。人們將食物放在一個用樹葉縫製的盤子裡,點上線香,燃起油繩,先對烏鴉膜拜,然後餵以各種食物。 燈節第二天稱叫做「敬狗節」,人們都要早起沐浴淨身,然後向死神閻羅王跪拜,並在河流裡放燈,再對狗膜拜,給狗戴上花環,在狗的額頭點上紅色吉祥痣,餵以佳餚。這天任何人都不敢打狗,無論是家中愛犬,還是街上野狗,都一律受到優待。據說狗是閻羅殿的門衛,也是黑天神的坐騎,燈節敬狗,是為了死後進出陰曹地府也能夠得到方便。 燈節第三天最為熱鬧,這天名叫「敬財富女神日」,又稱為「乳牛燈節」。尼泊爾人視乳牛為財富女神的化身,因為乳牛是寶貴的財富,牠給人們提供了牛奶、奶酪、黃油和牛糞;牛糞不僅可做肥料,曬乾後還可作為燃料,農民在燈節時還要把牛糞與紅土混和,用來抹光地面和牆。在乳牛燈節的當天早上,人們要先給乳牛洗浴,然後在乳牛前額塗上朱砂,在牛角和牛尾抹上象徵吉祥的紅粉和黃粉,牛頭也掛上花環,餵以糖果點心。敬牛的儀式非常特別,先以手觸摸牛背和牛額,對牛腳彎腰行禮,然後匍匐地上從牛肚子下爬過去,最後還要將手腕上的黃色聖線解下來繫到牛尾上,祈禱神牛保佑。聖線是所有印度教徒必戴之物,繫上手腕或身上,據說可防病祛災。 除敬牛儀式外,這天尼泊爾境內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即使是貧苦人家,至少也要在自己的大門外點上幾盞油燈或幾根蠟燭,門楣上掛幾條花串,從大門口到家裡放錢箱的地方,一路撒上紅粉、花瓣以作裝飾,並點上油燈,迎接財富女神午夜光臨。晚上,人們把自己家裏存放現金和存摺的小盒子或金銀首飾盒放在拉克絲米女神像前,先將一枚代表女神的金幣或銀幣浸入聖水或牛奶中,表示給女神沐浴。然後做禱告,求女神保佑來年豐衣足食,走運發財。當晚,人的習慣把門窗全部敞開。燈火徹夜不滅,孩子們成群結隊走街串巷討節日喜錢,並不時點放爆竹煙火。 燈節第四天稱為敬山節,傳說古時有一年尼泊爾暴雨成災,黑天神用手托起一座名叫戈巴登的高山擋住了暴雨,保護了這裡的人民、土地和牲畜。從此,人們每年都要敬拜戈巴登山。這天,婦女們要在家裡用乾牛糞堆造一座假山,以青草和小樹枝點綴其間,代表牛、羊和森林,山上放一尊黑天神像,還要放些甘蔗、炒米和燃燒的油繩,然後在香煙繚繞中面對神山神像恭恭敬敬地行禮膜拜。在這一天,加德滿都河谷地區的尼瓦爾人要舉行盛大的遊行,藉以集會慶祝尼瓦爾紀元新年,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拜年、聚餐,歡慶新年。 燈節的最後一天叫做兄弟點紅日,這一天兄弟姐妹要歡聚一堂,已婚婦女也要邀請兄弟來家中作客,姐妹要為自己的兄弟點紅祝福。當舉行儀式時,兄弟們席地而坐,姐妹們則圍繞兄弟撒一團聖水作為防妖保護圈,然後跪在兄弟面前獻給鮮花、乾果、妙米,焚香禮拜,說些祝福吉祥如意、健康長壽的話,最後用小指在兄弟前額劃上一道黃線,點上紅點。兄弟姐妹間還要交換禮物;國王接受姐妹們點紅時鳴禮砲31響。關於兄弟點紅的來歷,傳說有一年閻羅王到妹妹閻姆娜家,受到妹妹熱情款待並接受妹妹點紅。從此每年這一天,兄弟到姐妹家作客便成為民間風俗。 燈節期間街上所有商店全部關門,街市停業,借貸、討債等涉及錢的活動大都停止,唯一的例外是賭博。尼泊爾歷來賭風很盛,過去甚至是政府允許的合法娛樂活動,至今對節日賭博仍無嚴格的限制。 全國各地的燈節要數加德滿都最為熱鬧,它與德賽節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迷人的燈市夜景外,燈節的白天也同樣誘人,使初到者,也一眼就會看出全城正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氣氛中。城內大街小巷,搭起一座座彩門,有的街道搭蓋了10多座重重迭迭的彩門,門多用布幔搭成,上面繪有神像和佛祖的慧眼,也有一些彩門分別以磚木、銅製器皿或竹筐等壘砌而成,再以鮮花、水果、旗幟和聖水罐等裝飾,街巷中間又橫掛著一條條橫幅和一排排彩旗彩帶,人們抬頭望去,紅紅綠綠,密密麻麻,許多地方簡直密到遮天蔽日的程度,這些彩門和橫幅上寫有許多吉祥詞。 巴拉查塔達許(Bala Chaturda-shi)節是尼泊爾紀念去世親人的節日,時間在公曆12月,主要舉行地點在帕蘇帕提拿寺,來自各地的進香客在這天先去巴格馬提河洗聖水浴,然後去寺廟獻祭,沿途撒下各式各樣的種籽、糖果和紙錢等,供在陰間的親友使用。 婚嫁節(Bibah Panchami)在每年公曆12月舉行,所有印度教徒都從史詩「羅摩衍那」中熟知英雄拉曼和女神悉達結婚的故事。悉達父王加納克,曾主張通過考試為他的女兒尋找合適的駙馬。 感食節(Yomari Punhi)是在公曆12月舉行,這時稻谷豐收,滿倉滿庫,加德滿都河谷的農民開始了一連串的謝神活動,用一種新米磨成的粉製作一種叫猶瑪麗的餅酬神,後來這種餅被作為吉祥食品。
返回到
尼泊爾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