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緬甸 的原始碼
←
緬甸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潑水節盛況非凡== 每年4月中是緬甸的新年,也是聞名世界的、神聖的、帶有羅曼蒂克氣氛的潑水節期,也就是緬甸雨季的開始,通常都是在元旦前舉行3天。這段期間因為太陽日趨直射,日照時間特別長,是全年燥熱的時期。每年都由政府文化部提前宣布潑水節的起迄日期和時刻。一般的潑水節都是從4月14∼16日三天,17日便是新年元旦,是緬甸新的一年開始。 在仰光街頭,當潑水節快到的時候,便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男女,在到處向人求募,要求人們捐錢共做功德,布施僧侶,有時潑水節中遊行的花車,以及青年男女潑水時所穿的衣服,也是從這些錢項下開支的。緬甸人等待潑水節這個日子的心情,就像中國人在等待新年除夕及西方人在等待聖誕節一樣。 潑水節這個緬甸人民傳統的節日,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怎樣起源的?有很多種說法,但一般人都認為這個節日和宗教有關,可能是從佛教中某一個節日演變來的。緬甸人對這個節日的由來,有一種近乎神話似的傳說:據說在古代的時候,有一次帝釋和梵天王兩人,對「一年內那一天是最禁忌的日子」的看法各持己見,發生了爭執,最後雙方同意請迦哇邁大師裁決,錯誤的一方要受到斬首的處罰。結果迦哇邁大師判定梵天王錯誤,帝釋不忍心斬下梵天王的頭,梵天王為了言出有信,就用坐禪的方法使自己的頭斷了下來。據說如果將梵天王的頭拋在海中,海水便會乾涸;放在陸地上,地球上的一切就會被火焰吞沒。所以由9位仙女輪流捧著梵天王的頭,不使它落在海中或掉在地上,以保人間的平安。天上一日,世上一年,所以每當新年到來的時候,緬甸人就叫這段日子做「梵天王斬首的日子」,用潑水節的方式來滌除災難。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身上表示滌舊除污,迎新接福。到了現在,潑水節的含義,變成是祈求雨量充足,穀物豐收,同時也祝賀被淋潑的人平安如意。 緬甸是個相當封閉的神秘佛教國度,長期以來受到嚴厲的政風和佛教文化的影響,人們一直保有溫和的性格和形象。然而,每年一到潑水節期間,所有的人就像瘋了一樣,忘形地沉醉在節慶的氣氛中,彷彿一年當中所有不敢做的事情,在這4天中都稱不上是禁忌,這時從升斗小民到軍警學生,人人都將投入一場瘋狂的水戰中,一直到筋疲力盡為止。 每當潑水節開始的時候,國內所有的工廠、火車和汽船都汽笛齊鳴,告訴人們潑水節已經正式開始。潑水節結束的時候,也一樣的汽笛齊鳴,宣告節日結束,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依據緬甸古代的習俗,在潑水節期間,有忌邪淫、殺生、砍木、哭泣、出血、塗抹脂油和薑黃、飲酒、浪費錢財、買賣和派遣使節等10大禁忌,但是現在的緬甸人,大多數已經不遵守這些禁忌了,一般青年男女在潑水節中塗抹脂油顏料,喝得酩酊大醉。 潑水節第一天破曉時分,按照緬甸風俗,大家托著一缽清水走到寺院向長老虔誠跪拜後施行佛禮,然後歡樂無邊的互相潑水便告開始。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盡興狂歡,只要看到人,便用水相潑取樂。當青年男子看到美麗少女的時候,絕對不會錯過大潑特潑的機會,英俊的男子碰到少女潑水隊,也一樣要變成落湯雞。 緬甸人本來都是歡樂主義者,一到潑水節的時候,連老先生和老太太都會返老返童,和年青一代的人同歡共樂,互相潑水,表示滌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櫻桃花枝,從銀缽中沾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淡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的灑,甚至用水管噴澆,小孩子用水槍向大人進攻也不會被責罵。人們被潑得越多就越高興,因為水象徵著幸福。 每逢潑水節,無論城鄉,人人都穿上盛裝,盡情潑水嬉戲,街上搭著彩蓬,露天舞台演出優美的歌舞。青年們競相乘坐裝飾成孔雀、天鵝或宮殿的花車上,載歌載舞,表演幽默的快板,逗引人們的哄笑。重要的路口都有潑水站,幾十名少女,穿著豔麗的服裝,手持水管站在路邊向行人噴水。小伙子們駕著貯滿水的敞蓬汽車,從車上居高臨下對姑娘們潑水,水花飛濺。每一輛車上都裝有大型貯水槽,有的會有10來支水管供人使用,另有水桶水壺等工具供大家同歡。但車上的水總會用完,因此小伙子一般不是姑娘們的對手。通常在大街上,每50公尺便設置一個由姑娘們負責的「攻擊站」,從姑娘們手中飛出來的銀色水龍,組成了巨大的水網,把小伙子們壓得抬不起頭來。只有調皮的小伙子動用「冰水」的殺手𤥀時,姑娘們才會驚叫著四散。小伙子們也不敢戀戰,在姑娘們重整旗鼓反擊之前,就調轉車頭在一片笑罵聲中落荒而逃。這是潑水節中富有戲劇性的場面。 有的青年男女成群結隊、坐在花車和所組成的大卡車上,唱歌舞蹈,和沿途人群互相潑水,並且唱著「疊歌」取樂,歌詞輕鬆幽默,有時含蓄地以雙關語佻侃對方,令人啼笑皆非,有時也趁機諷刺時政,使人笑聞弦外之音。 初到緬甸的外國人如果碰到潑水節,會感到驚奇和煩惱的。因為一走出門,人們的水勺、水桶、水槍和水龍,便會熱情地招呼你,這種潑水完全出於好意,表示要將你過去一年的污穢洗除,使你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吉祥。因此外國觀光客被潑得滿身濕漉漉的時候,一定要平心靜氣地笑著忍受,不要把人家的好意當作惡作劇,生氣或討饒都是沒有用的。 緬甸的潑水節,是個半宗教、半民俗性的節慶活動。由於當地的氣溫相當高,因此給自己「與水共舞」的機會以消暑氣,也算得上是件快活的事。觀光客在緬甸的潑水節中如果不想變成落湯雞,唯一的「避難所」是當地的佛塔。在潑水節裡,有權在「水戰」中「倖免於難」的,也只有和尚了,但是在街頭還可以瞥見不少湊熱鬧的小僧侶,混在人群中嬉戲,不時利用小塑膠袋裝水丟人。 在潑水節的第4天,當夜幕重臨大地時,大家已疲憊不堪,一切都開始進入安靜的沉睡狀態,直到第二天早上一切又恢復了常態,社會也在一夜之間找回了秩序和紀律。 每年的7月間,為緬甸的點燈節,是在雨季將要結束時,一連舉行3天。據緬甸人說,點燈節是他們所崇敬的佛祖降臨大地的時期,因此在這個節日裡,家家戶戶和全國寺院都點燃著燈火迎接佛祖。由潑水節至點燈節的這90天雨季中,便是緬甸人的齋戒期。
返回到
緬甸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