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立陶宛 的原始碼
←
立陶宛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蘇聯解體重獲獨立== 立陶宛和另外兩個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一樣,都是具有高度文明、幅員狹小、毗鄰強國的國家,但它與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又有不同的地方,立陶宛具有長期獨立的歷史,甚至有過大帝國的偉業,所以民族意識非常強烈。一九七八年四月,立陶宛國會通過新憲法,正式 規定立陶宛有脫離蘇聯的自決權。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首府維爾紐斯市中心廣場上,有兩百多人舉行要求立陶宛獨立的和平集會,警察沒有干涉。翌年六月,爭取獨立的立陶宛反對派在維陶塔斯‧朗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的領導下,成立團結運動組熾,擁有二十五萬名會員。初時這個組織僅要求立 陶宛擁有更大的自治權,但後來擴大為爭取立陶宛完全獨立,並首先提出廢除一九三九年的蘇德條約問題,從根本上否定了立陶宛併入蘇聯的合法性。 一九八八年十月七日,立陶宛國會通過以立陶宛語為官方語言的決議,並且通過懸掛立陶苑國旗合法化。一九八九年二月十六日,立陶宛人五十年來第一次舉行獨立慶典活動,紀念一九一八年的獨立。人民陳線團結運動組織重申,立陶宛是在違反其民意下遭到蘇聯的兼併。同年八月 十五日,立陶宛國會一個委員會宣告,蘇聯於一九四○年兼併立陶宛的行動全屬無效,是「國際犯罪」的行為,這是波羅的海國家中,第一個公然向蘇聯的威權進行挑戰的國家,國內要求獨立的聲浪立刻沸騰。同月二十三日,將近有一百萬人在波羅的海三小國上,手牽手地結成人鍊,抗 議德蘇秘約五十週年,人們高唱舊國歌,呼喊反蘇口號。到了同年九月,立陶宛國會更一致接受「蘇聯兼併立陶宛無效」的決議,從而提供了立陶宛脫離蘇聯的合法基礎。同年十一月四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通過全民投票法,規定凡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都必須由全民投票來 作決定。同年十二月七日,立陶宛國會通過決議,取消了憲法上有關保證共產黨在政治和社會中的領導地位的條款,允許實行多黨的民主制度。同月二十日,立陶宛共黨中央第一書記阿爾吉爾達斯‧布勞薩斯卡宣布立陶宛共產黨與蘇共脫離關係,重新組建立陶宛獨立共產黨,並發表聲明 號召恢復國家的獨立。同月二十五日,蘇共中央召開中央委員會緊急會議討論立陶宛獨立問題,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雅科夫列夫為首的波羅的海問題調查委員會向大會匯報了調查結果。他指出一九三九年蘇德秘議定書違背了蘇聯法律,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違法文件,因此是無效的。這 份客觀的調查報告加快了立陶宛爭取獨立的步伐。 一九九○年一月十一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親自往立陶宛訪問,企圖修好彼此間的關係,但是三十萬名立陶宛人卻以要求獨立的燭光示威晚會來迎接他。兩天後,戈巴契夫不再反對立陶宛的多黨制。同年二月七日,立陶宛國會宣布蘇聯在一九四○年併吞立陶宛的行動無效。同月二十 四日,人民陣線團結運動組織在首次多黨制的國會大選中,贏得三分之二的絕大多數席次,使立陶宛共黨失去執政地位。同年三月七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表示同意立陶宛獨立。同月十一日,立陶宛宣布政治獨立,並暫時恢復立陶宛獨立時期的憲法,中止在立陶宛境內原加盟共和國憲法 和蘇聯憲法,採用一九四○年前的黃、綠、紅三色國旗和國歌,團結運動組織領袖朗斯柏吉斯獲選為總統,成為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恢復獨立後的立陶宛共和國,以一九三八年的立陶宛憲法為基礎,頒布了臨時基本法。國會通過一項非意識形態化的決議,規 定在軍隊中服役的官兵,以及在內務部、安全機關、法院、檢察機關、國家仲裁機關和監察機關工作的人員,均不得參加任何政黨。隨後,立陶宛政府宣布接管電台和電視台,建立海關,發行貨幣,允許開辦私人企業和股份公司,並大赦在一九九○年三月十一日前被判刑的初犯和非惡性 犯罪人員,所有政治犯也被無罪釋放。 一九九○年三月十五日,為了阻止立陶宛獨立,蘇聯第三次緊急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宣布立陶宛獨立法令沒有法律效力,蘇聯將繼續在立陶宛行使主權,蘇聯憲法在立陶宛繼續有效。同月十七日,立陶宛在波羅的海沿岸三國中率先用一億二千萬盧布組建本國武裝力量共和國衛隊 ,並成立邊疆保衛局。立陶宛政府還決定停止蘇軍兵役委員會在境內的徵兵活動,並稱蘇軍中的立陶宛籍士兵可以開小差回家。同月十九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立陶宛境內的所有聯盟的設施,全部歸蘇聯所有。同月二十一日,戈巴契夫發布命令,責成蘇聯部長會議和執法機關採取必要 措施,以保障居住在立陶宛境內的蘇聯公民的權利。 同月二十七日,蘇軍空降兵一個團以執行蘇聯總統關於加強立陶宛境內重要設施的保衛工作為藉口,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佔領了立陶宛獨立共產黨中央總部辦松大樓,並宣布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舉行例行軍事演習。四月七日,立陶宛政府在蘇聯軍事壓力面前,不但拒絕收回關於 獨立的決定,相反要求蘇軍全部撤走,執政黨團結運動組織還在維爾紐斯組織了有三十萬人參加的抗議集會。蘇聯在立陶宛動用武力引起國內外輿論的不滿,俄羅斯聯邦議會指責在立陶宛動用軍隊是違法的,要求儘快舉行和平談判,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譴責蘇軍行動。莫科 斯市民也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聲擾立陶宛,並要求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辭職。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才沒有動用武力,改而對立陶宛實行嚴厲的經濟制裁。同月十九日,蘇聯宣布停止向立陶宛供應石油和天然氣,不久又將禁運範圍擴大到食品、金屬、木材和工業配件,使立陶宛出現石油 和工業原料短缺及食品匱乏,被迫實行配給制和限量供應。致使立陶宛全國夜間一片漆黑,住宅燈火微弱,車站、劇院、機場候機室等公共場所,無一不是又黑又冷,為的是節省電源,以供國家其他建設開發之用。 同年五月二十三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決定有條件地暫停實施獨立法令。六月二十九日,立陶宛又宣布在和蘇聯舉行談判期間,暫停執行有關獨立法令一百天。次日,蘇聯恢復了對立陶宛的石油供應。同年八月十日,立陶宛代表團抵達莫斯科商議談判的日程表,雙方決定在同年十一 月舉行談判。向來由於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立場,所以正式談判始終未能舉行。 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戈巴契夫簽署命令,宣布立陶宛議會九月通過的政黨法違背了蘇聯憲法,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立陶院總書記布勞薩斯卡決定將立陶宛獨立共產黨改名為立陶宛民主勞動黨,他本人因政見分歧辭去黨職。 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立陶宛的政黨法開始還式生效,根據這個法令,尚在活動中的共產黨員將會因為顛覆國家主權罪,被判十年至十五年徒刑,甚至可能被判死刑。 同月八日,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包圍立陶宛國會大廈,反對通貨膨脹,反對提高食品價格,要求政府內閣辭職,選舉新國會。示威者和政府支持者在廣場上還發生了毆鬥。當天,以普倫斯克涅總理為首的內閣宣布辭職,國會決定暫停執行提高物價的措施,並任命希梅內斯(Simenas)為 新總理。同月十日,戈巴契夫向立陶宛發出呼籲,要求全面恢復蘇聯憲法,但遭到拒絕。同日,立陶宛民航、鐵路等交通部門開始罷工,要求解散國會。翌日,立陶宛救國委員會宣布成立,這個受親蘇派共產黨支持的政治組熾聲稱,有義務把全部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要求儘快恢復蘇 聯憲法在立陶宛的效力。 同月十三日凌晨,蘇聯內務部特種部隊應救國委員會的請求,開進維爾紐斯,迅速佔領了國家出版大樓、新聞中心和邊疆保衛局,並和立陶宛共和國衛隊發生槍戰,造成十三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當天,立陶宛對立的雙方,也就是國會和救國委員會分別宣布實行宵禁。國會還通過 緊急狀態規定,宣布和蘇聯處在戰爭狀態,允許使用武器反擊。翌日,維爾紐斯罷工委員會宣在支持救國委員會,並決定從當日起舉行政治總罷工。同月二十五日,救國委員會發表聲明,宣布為了用政治方法在立陶宛恢復蘇聯憲法,自發布聲明之日起停止自己的活動。同月二十八日,立 陶宛國會「關於對立陶宛侵略的擴大和蘇聯軍事獨裁威脅」的決議,譴責蘇聯總統、國防部長和內務部長下達蘇聯軍警在維爾紐斯聯合巡邏的命令。 同年二月四日,立陶宛公布民意測驗結果,絕大多數人贊成獨立。翌日,戈巴契夫宣布立陶宛民意測驗結果無效,要求立陶宛最高權力機關執行蘇聯最高蘇維埃作出的「關於就保留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問題舉行全蘇公民投票公決的決定」。同月二十五日,立陶宛境內各級共產 黨機關報註冊證停止生效。三月二十九日,國會批准從一九九一年起,立陶宛的預算與蘇聯的預算分開,境內徵收的全部稅金和收入也不再列入蘇聯的預算。同年四月十日,立陶宛開始實施國家財產私有化計劃。同月三十日,立陶宛自由工會聯合會在獨立廣場組熾抗議集會,反對政府嚴 格限制工會支配自己財產的權利,抗議政府將財產歸還給原有者。五月二十三日,農民聯盟在維爾紐斯舉行集會並通過決議,要求國會不要通過關於土地、房屋和其他財產歸還原主的法令。 同年六月四日,國會通過決議,要求蘇聯賠償一九四○年一庄一九九○年給立陶宛人民造成的財產損失。七月二十七日,國會通過土地改革法,公民對土地的所有權,將通過把過去收歸國有的土地歸還給從前的主人和出售土地的蘇法來完成。同月三十日,國會還決定自十月一日起開 始將農業企業財產出售給私人。同年八月四日,朗斯柏吉斯致電蘇聯第一副總理多古日耶夫,要求在兩週內把蘇聯內務部特種部隊撤離立陶宛。同月九日,執政的團結運動組織在維爾紐斯組織了為期三天的抗議活動,抗議者設置糾察隊,將蘇聯特種部隊的基地包圍了起來,並高呼抗議口 號。 同年八月十九日蘇聯境內發生軍事政變,立陶宛趁機加快了獨立的步伐。同年八月二十九日,法國外長迪瑪訪問立陶宛,在維爾紐斯與立陶宛政府討論恢復和發展兩國間關係,並決定歸還立陶宛在加入蘇聯前存放在法國銀行的兩千三百公斤黃金。九月二日,美國總統布希正式承認立 陶宛獨立,並決定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同時還派助理國務卿幫辦柯蒂斯‧卡曼赴波羅的海三國,討論建交細節問題。九月六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同時,歐盟決定經援波羅的海三小國,並助它們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四日與中共建交,同月十六日加入國際原子能總署,同月十七日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同月二十六日,立陶宛政府發言人宣布將成立波蘭問題委員會,以解決這留在立陶宛國內的波蘭人問題,居住在境內東部的二十五萬名波蘭人自一九九○年以來要求自治的呼聲日 益強烈,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將直接影響到立陶宛和波蘭的國家關係。 同年十月五日,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一項文件,要求蘇聯軍隊在十二月一日前全部撤離三國的首都,但遭到蘇軍的拒絕。同月十五日,立陶院出席了在曼谷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這是立陶宛首次參加這種會議。同日並加入歐洲安全暨合作會議。同月十七 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原在立陶宛國內的蘇聯特工人員,不得擔任立陶宛國家各級機關的領導人。十月二十四日,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簽署了兩國睦鄰友好關係原則宣言。立陶宛政府還就外債、外匯儲備、外國所欠原蘇聯債務分攤和原蘇聯企業歸屬問題與獨聯體舉行會談。到 了十月底,立陶宛已經和六十多個國家建立或恢復了外交關係。同年十一月七日,與我國簽署了互設代表團的協議,但雙方均未設立代表團。在這個時候,美國國務卿貝克也對波羅的海三小國作閃電式的訪問,答應向它們提供一千四百萬美元的財政援助,美國還宣布將立陶宛於一九四○ 年併入蘇聯前存放在美國金融機構裡的資產全面解凍,並給予最惠國待遇。 同年十二月三日,立陶宛國會通過國籍法,規定凡是在境內居住滿十年以上,懂立陶宛語、熟悉立陶宛憲法、有固定工作或有合法生活收入、放棄其他國籍的人,都可以獲得立陶宛國籍。此外,立陶宛政府還制定限制波蘭人某些權利的政策,如禁止用波蘭文簽字,禁止波蘭人開設的 學校使用波蘭民族的標誌等。同月十二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會員國。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日,俄羅斯和立陶宛達成於當月撤軍的協議,但俄方未能履行諾言。同月十六日,朗斯柏吉斯在慶祝獨立日集會上發表講話,要求駐紮在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丹的俄羅斯 軍隊撤軍,他說這些軍隊對波羅的海三國都將構成威脅。三月三日,俄羅斯從維爾紐斯郊區首 批撤回一百多名官兵和幾十輛軍車。同月二十五日,參加撤軍談判的立陶宛代表團團長斯坦基亞維丘斯指責俄羅斯方面故意拖延撤軍日期和談判程序,企圖使俄羅斯軍隊長期留在立陶宛。同年九月三十日,立陶宛加入GATT。同年十月國會大選,立陶宛民主勞動黨獲勝,它的主席布勞薩斯 卡(Algirdas Brazauskas)以多數票擊敗朗斯柏吉斯,當選為新議長,並按憲法規定兼任臨時總統,直到第二年的總統大選為止。同年十月二十五日,立陶宛制定了新憲法。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四日,立陶宛舉行獨立後的總統選舉,布勞薩斯卡贏得百分之六十一點一的選票,榮登總統寶座,美國和法國的各大通訊裡,都以驚奇的語調突出地報導了這個前立陶宛共黨頭子的東山再起消息。 布勞薩斯卡五短身材、精明幹線,熟諳經濟,一九三一年出生在立陶宛羅基市一個戰員家庭,一九五六年畢業於考納斯工學院水利建築工程專業。在考納斯水電站工作期間成為出色的水力專家。一九六七年晉升為立陶宛國家計委第一副主席。一九七七年擔任蘇共立陶宛中央書記。一 九八八年十月當選為立陶宛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但他並沒有忠於蘇共中央,而是領導立共走完了脫離蘇共的整個歷程,並積極支持團結運動組織的獨立運動。 他之所以能夠東山再起,主要原因是立陶宛國內經濟的惡化。由於這個國家缺乏天然資源,石油、天然氣和工業原料必須依賴俄羅斯。從一九九二年起,立陶宛必須按國際市場價格用美元向俄羅斯進口能源和原材料。過去向俄羅斯購買一噸石油只要一點七美元,後來漲到一百三十美 元,能源不足造成國內企業有百分之四十停產,國家經濟陷入危機,通貨膨脹率猛增到百分之六千以上,再加上以朗斯柏吉斯為首政府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回潮,堅決拒絕和俄羅斯舉行經濟合作談判,造成經濟危機繼續惡化,民眾面對飛漲的物價,怨聲載道,對執政的團結運動組織逐漸失 去信心,轉而支持布勞薩斯卡領導的民主勞動黨。外國評論家認為,他的當選給那些因經濟危機而焦急不安的選民帶來一線希望。 布勞薩斯卡就任熜統後表示,他將繼續奉行改革政策,同時強調經濟改革不能靠犧牲人民的福利來進行。他主張實施市場經濟要有步驟地進行,不能根據空洞的政治口號來實施。他主張把私有化、實行本國貨幣和吸引外國投資作為經濟改革的原則,他還主張新聞自由,報紙、廣播和 電視不再具有某種機關性質,在對外政策方面,他奉行獨立自主和全方位開放的外交路線,不但要和西方國家,也要和獨聯體各國發展正常互利的關係。他認為,對立陶宛來說,和俄羅斯保持友好合作關係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改善和俄羅斯的經濟關係。他主張靠實行深思熟慮的對外經濟 政策和對外財政信貸政策帶來繁榮的經濟。 一九九三年五月十四日立陶宛加入歐洲理事會,同年八月三十一日境內三萬五千名俄軍全部撤離。一九九四年五月九日加入歐洲聯盟為「準會員國」,同月十一日與法國簽署國防合作協定,同年六月十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為和平夥伴,一九九七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會員國。
返回到
立陶宛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