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阿夫朗什 的原始碼
←
阿夫朗什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阿夫朗什(Avranches)的經緯度為西經1度22分、北緯48度41分,是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大區芝什省的港口城市,位於塞河河口灣旁的小山上。在羅馬和諾曼公爵統治時期,這裡的地位相當重要。1639年這裡是農民反鹽稅起義的中心;1944年7月,巴頓將軍指揮的美國第三軍,就是在這裡突破諾曼第包圍區,因此現在市內立有巴頓紀念碑,並設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館(World War II Museum),館內展示著全付裝備的盟軍士兵塑像,以及他們使用過的武器、摩托車和無線電收發報機等。 這個擁有1萬多名人口海濱城市的博物館中,收藏有珍貴的古版畫和8、15世紀的手稿。這裡還是附近一帶牛、羊和魚的集散地,有針織和製銅工業。 在市郊南方海灣中的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 Michel),是法國有名的旅遊勝地,坐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諾曼第海灘外、僅幾公里成圓形的一個離島上,地當3條河流的出海口。億萬年來,三河的淤泥沉積在它的四周,使離島的海域又平又坦,也使周長900公尺、海拔88公尺、經常被大片沙岸所包圍的離島與諾曼第藕斷絲連,只有在漲潮時才成為一個島,退潮時島嶼和諾曼第相連,可以步行到島上。海潮的起落構成了世界罕見的獨特景觀,當海潮以每分鐘60公尺的速度沖上平坦的海灘時,海浪猶如藝術家的手臂在上面繪畫,使聖米歇爾成為世界三大觀潮地禮一。 這個山明水秀、景色綺麗的世外桃源,最早的時候叫做托姆伯山,公元8世紀時才改稱為聖米歇爾山,成為一個朝聖中心。它的歷史要從公元500年時說起,當時住在阿哈安榭的阿哈安榭王生重病在床,他望著大海,看見孤懸海外的一個孤島,就向守護神聖米歇爾許願,如果他的病好了,就在孤島上為祂建一座廟。後來病果然好了,為了信守諾言,他就在上面蓋了隱修院(Abb-aya)。 又一說法是公元708年,傳教士米歇爾前來島上訪問聖亞拔主教,偶然發現這個島嶼風光綺麗,環境幽靜,認為最適作潛修養性之所,在得到教會的同意後,指派聖亞拔主教督導30名教士動工興建,後來歷經100多年才告落成。公元966年,島頂建造了本篤會隱修院。1469年,法王路易十一在這裡制定了聖米歇爾王詔,18世紀時隱修院衰落。這座建築物型式兼具羅馬式及哥德式,教堂的塔尖高聳入雲,遠望過去,好像矗立在天際的石柱。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教徒,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到這裡來朝聖。 1000多年來因地處偏陲,一直與法國本土無爭,島的本身也發展成藝術之地。同時也因為法國本土多事,每當戰起,總有傑出人士前來島上避難,它的藝術和人文的表現反而播向法國本土,因此更加吸引藝術菁英湧向島上。聲名遠播後,厄運也隨著降臨,覬覦聖米歇爾山的英國在18世紀動用18艘戰艦,圍困孤島3個月,終因聖米歇爾島的奇異地理特性,才未登陸成功。 戰後法國為了方便島民的進出,興建了一條不受海潮影響的大路,使島和法國本土間可以自由出入,也更確定了它是法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成為軍事要塞,拿破崙時代成為國家監獄。 島上另外一處吸引遊客的地方是博物館,館內珍藏有古代歷朝名人的蠟像,其中有建築當地教堂的名建築師雅希拔、法國威廉大帝之父羅勃狄寶公爵,及其他世界古代名人等的蠟像;並且還收藏有拿破崙時代流行的刑具,如斷頭臺和吊絞纜索等,因為當時島上曾被用作死囚的監牢。
返回到
阿夫朗什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