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曼沙阿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克爾曼沙阿(Kermanshah)原名巴赫塔蘭(Bakhtarān),是伊朗西部邊境省份克爾曼沙阿省的省會,它是公元4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巴赫拉姆(Bahram)四世所...)

2014年9月11日 (四) 09:54的修訂版本

克爾曼沙阿(Kermanshah)原名巴赫塔蘭(Bakhtarān),是伊朗西部邊境省份克爾曼沙阿省的省會,它是公元4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巴赫拉姆(Bahram)四世所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這裡是伍麥葉王朝的夏宮所在地。1220年,因蒙古人的入侵而式微,其後更數度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所佔領。 1903年,英國石油商人塔西 ,在此地以西39公里處的恰赫蘇爾克地區,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次年又打出了第二口油井,但是每口油井每天只能生產25桶原油,還不足以進行商業開採。1923年,塔西才發現這裡還有較大的油田。1932年正式投入商業性開採時,被命名為納夫特沙赫油井(Naft Shah Oilfield)。 1935年,英波石油公司從納夫特沙赫油田,修築一條跨越扎格羅斯山脈主脊,通往克爾曼沙阿的輸油管道,全長有39公里。克爾曼沙阿還建有一家石油精煉廠,每日可以精煉石油1.4萬桶,可以滿足伊朗西部地區中央地帶大部分地區的能源需求。另外,這裡還有製糖和紡織等工業,同時也是一大農產品集散地,周圍地區為伊朗最富饒的農業區之一,現在農業多已機械化,高地山谷為灌溉區,大麥、小麥、玉米、車軸草、豆類、油籽、稻米、水果和蔬菜等為主要作物,丘陵地區為良好牧場。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7度4分、北緯39度19分,位於肥沃的嘎列(Qareh)河的河谷內,是扎格羅斯山北部通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交通要衝,春秋兩季為趕往庫爾德斯坦地區商隊必經之路,也是古代自地中海到中亞細亞商旅必到之地。海拔1418公尺。氣候複雜多樣,一般是冬暖夏涼,1月份最低氣溫為3.4℃,平均氣溫是8.4℃,山區寒冷多雪;7月份最熱氣溫為39.5℃,平均氣溫為37℃,夏季雨水充沛,炎熱乾燥。現在有65.5萬人口,居民大多數是庫德(Kurd)人的許多不同部落,其中多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遷入城市中定居,現在一部分庫德人仍穿著傳統服裝,在市集中擺賣著各種傳統飾品。遊客在當地可以吃到令人垂涎的 傳統糕餅南‧柏倫吉(Nan Berengi ),以及名叫克爾曼沙阿‧卡克(Kermanshah Kak)薄如蟬翼的千層脆捲餅。 交通也非常方便,市內有一座國內線機場,有航班飛往國內各主要城市。雖然沒有鐵路,但卻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往北可達薩南達季和薩蓋茲等城市;往西可經薩爾波勒扎哈卜、席林堡,通往鄰國伊拉克;往南則可接霍拉馬巴德、迪茲富勒、阿瓦士和阿巴丹等地。 當地有很多古蹟值得參觀,其中的塔克波斯坦(Taq-e Bostan)石刻位距市中心5公里處,包括兩個大的和兩個小的石刻圓拱,是薩珊王朝時代的石刻,刻畫著阿達希爾一世和他的兒子沙普爾一世,以及沙普爾二世和霍斯羅夫二世的加冕儀式,另有描述狩獵的場面。石刻一帶環境清幽,還有一座蓄水池。 比索頓(Bisotun)山區石刻遺蹟,坐落在克爾曼沙阿城東方30公里處,是哈馬丹和巴比倫之間古絲綢之路的骨幹,它就是位於這條路的中段,也就是去伊拉克聖城卡爾巴拉(Karbala)朝聖的伊朗人必經之路,一路不斷有路標,顯示著距離卡爾巴拉還有多少公里路。這是翻過阿爾萬德山脈中間彎彎曲曲的山路,路旁都是麥田和農田。 這一帶是伊朗重要的考古區域之一,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曾在這一帶留下戰史紀錄,並在比索頓山區,刻下了分別以古波斯文、新阿卡德文和古埃蘭文記述征戰史錄。在這些浮雕的正下方,是用古波斯文書寫的銘文,高約3.6公尺,共有4欄449行,其中第5行為後人所加。在浮雕的左上方凸出的岩石上,是兩欄141行的古阿卡德文的銘文。在浮雕的左下方,為古埃蘭文的銘文,共3欄650行。在浮雕的四周,還有1200行銘文記載著公元前521~520年、大流士與那些試圖分裂帝國的各地方統治者交戰的歷史。 這三種文字內容相同,都是記述米底亞巫師高莫達(Gaumuta),因覬覦王位、藉前任波斯皇帝岡比西斯二世兄弟之名謀反而行刺,人們都敢怒不敢言,只有大流士帶領6位同伴,在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mazda)的幫助下,殺死高莫達,掌握了權力,登上大位。後來又蒙神的眷顧,平叛多次,先平定米底亞、再破巴比倫,戰勝亞美尼亞,再破埃蘭,殲滅帕提亞,聲威遠播希臘,乃雕刻立碑記載這些得勝事蹟。 大流士浮雕展現出統治者的姿態,手持弓箭、足踏在仰臥面前一個人的胸部,據說被踩在足下的人,便是謀反主謀高莫達。大流士面前還有9個被捆綁起來而向大流士彎腰低頭的雕像。 這些石刻高8.6公尺,寬約15公尺,高懸在距離地面90多公尺的岩壁上,是古代亞洲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也是伊朗重要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周遭景緻是群山環抱的大平原,山麓還有一處天然泉眼,周圍種滿楓樹,夏季涼爽舒適,秋季楓紅層層,真是景色美不勝收。還有亞歷山大大帝當時東征波斯時,留下的希臘大力士神赫拉克利斯雕像。 1835年,熱愛歷史的英國軍官羅林森曾隨軍駐紮於此,他每每接觸、欣賞,對這些銘文產生濃厚興趣,乃冒著生命危險,花了十多年時間攀上絕壁,進行無數次拓印,製作資料進行研究,發現銘文竟包括古波斯文、古埃蘭文和古阿卡德文等三種古代楔形文字。多年後,年僅30歲的羅林森竟宣布翻譯成功全部銘文。因而被英國王室晉封為羅林森爵士(Sir Henry Rawlinson)。 大流士當年在這裡製作銘文以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是因為這裡有3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這裡是交通要道,比索頓山崖控制著克爾曼沙阿往東的必經之路,從米底亞通往巴比倫的商道,古代就是在這裡通過;二是在這座山崖之下,有一道終年不竭的清泉,自古以來就成為過往行旅休息之地,人們在此稍事休息之際,一抬頭就會看到山崖上的銘文;三是大流士最難忘的一點,這裡的山崖非常險峻,無論是步行或攀爬都極難到達,因此絕對不會有人破壞這些重要的石刻。現在這個比索頓遺跡,已在2006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222號世界遺產。 莫亞凡歐莫爾克塔克謁(Tek-yeh-e-Moaven Ol Molk),是坐落在古老集市中極為著名和極具伊斯蘭什葉派色彩的建築物,曾被英文版的旅遊叢書Lonely Planet評係最棒的波斯建築物之一,是專門為了紀念什葉派第三代伊瑪目胡笙而建,所以也被稱為莫亞凡歐莫克胡笙謁。整個建築體內牆,以磁磚為底再以彩釉描繪出偉大慘烈的「卡巴拉之役」的圖案,以歷史的考據和戰爭的血腥,警惕著後世什葉派子民,莫忘第三代伊瑪目胡笙為什葉派壯烈成仁的犧牲與付出。建築物內院藍色牆壁磁磚上,還有一個腳印的拓印,是複製來自什葉派聖城馬什哈德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腳印。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