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 |
想去玩嗎? |
哥本哈根(Copenhagen)是丹麥王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同時是國內最大的自由港和軍港。由於持續統治歐洲時間最久的瑪格麗特二世女皇就居住在這個城市裡,因此哥本哈根素有「女皇之城」的美譽。 公元900年,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當時名叫哈根(Hagen),也就是「港口」的意思。此後,逐漸發展為魚市和貿易集散地。1158年,阿布薩隆(Absalon)出任羅斯基勒主教,他自幼和瓦爾德馬一世一起長大,後來在王位爭奪戰中,曾協助瓦爾德馬一世。1165年,瓦爾德馬一世國王將哈根贈送給他。翌年,他在哈根附近的城堡島(Solt Holmens)上,興建了第一座名為克里斯蒂安的城堡,從而為此地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就成為這個城市的創始人。 1248年,埃里克四世的弟弟石勒蘇益格公爵艾貝爾反叛,攻陷了哈根市,並在市內大肆搶劫,然後放火焚燒房屋。1254年,哈根成為自由都市。由於面朝厄勒海峽,很快發展成商業和漁業中心,並定名為哥本哈根,也就是「商人港口」的意思。 阿布薩隆主教去世後,哥本 哈根在13~14世紀時經常受到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的侵擾,一直到1417年才被國王接管。1432年,菲力普王后指揮守軍守住了哥本哈根,並最終擊敗漢薩同盟軍隊的圍攻。1443年,哥本哈根成為丹麥王國的京城。 1533年,丹麥因王位繼承問題爆發內戰。翌年,哥本哈根市民宣布擁護前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克里斯蒂安三世國王便派軍前來圍攻,城內軍民在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堅守城市達1年之久,最後因彈盡糧絕而投降。1535年10月,克里斯蒂安三世在此召開國民議會,定路德宗為國教。 16世紀末,由於海上航運發展,此地很快成為繁榮的港市,城市範圍開始擴大。1596年,克里斯蒂安四世開始親政,他熱衷於建築,在執政的52個年頭裡,像建築承包商似地,一個接著一個建起各式各樣的非凡建築物,不但親自完成設計草圖,也認真地試驗並鑑定建築工地所用的灰泥材料,甚至在散步時口袋裡也帶著尺子,一看到木匠在工作,便會過去測量尺寸,看看是否按照設計的要求認真製作。現在,市內許多著名古建築多係由他親手所設計的,如證券交易所、羅森堡宮和帶天文瞭望台的圓塔等。此外,他還拆毀哥本哈根舊的防禦城牆,使城區的面積擴大了兩倍。 1658~1660年,丹麥與瑞典之間爆發戰爭,當地市民在國王腓特烈三世和市長漢斯‧南森的領導下,堅守城市達兩年之久,並終於擊退瑞典軍隊。1661年開始設立市議會。1700年,丹麥和俄國及薩克森公國結盟,聯合進攻瑞典。同年8月,瑞典軍隊突然集中優勢兵力攻佔此地,迫使丹麥退出戰爭。1711年,一場鼠疫席捲全市,有1/3人口罹難。1728年,遭受大火災,燒燬市內40%房屋。1795年又發生大火災,許多房屋和教堂燬於一旦。1801年4月,丹麥和英國在附近海域展開一場海上血戰。1807年,英軍捲土重來,對這個美麗的城市展開猛烈的轟擊,造成重大的破壞。戰後進行重建,並由於海上航運的不斷發展,人口也隨著增加,市區經填海造地後與斯特蘭德霍爾島連成一片,西蘭島和阿邁厄島之間的海峽日趨狹窄。 19世紀上半葉,城市核心地帶集中在海岸和舊城牆護城河之間,城牆西面則有一系列小淡水湖。1856年城牆拆除後,市區迅速向四周擴展,人口也有顯著增加。到了20世紀初葉,城市範圍進一步擴大,面積增加3倍,人口增至40萬,市區仍顯擁擠。1940年4月至1945年5月,曾被納粹德軍佔領。1950年,市政府決定將市區內的工廠遷往郊區。1950~1954年,市政建設規劃署按照「手指形發展計劃」,以市中心為出發點,向西按伸出的手掌五指形狀,修建5條交通幹線通往郊外,兩旁建工廠、企業和住宅區,大大緩解了市區人口的壓力。1996年,此地獲選為「歐洲文化首都」。 哥本哈根位於西蘭島東海岸,經緯度為東經11度58分、北緯55度41分,東隔厄勒海峽與瑞典馬爾默市相望,扼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航運的要衝,形勢險要,深具戰略價值,因此有「北方伊斯坦堡」之稱。 這個北歐最南端的都市,沒 有颱風和地震。城市範圍包括了西蘭島東岸的一部分和阿邁厄島(Amager Island)的北部,兩島之間有大橋相連。雖然所處緯度較高,但受大西洋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潮濕。夏季天氣涼爽,畫長夜短,7、8月份平均氣溫為16℃,最高溫為23℃。秋、冬是潮濕季節,細雨綿綿,雲霧彌漫,即使是最冷的2月份,平均氣溫也只在-1℃左右,有時會降到-3℃。年雨量為700公釐,全年無霜期約為160天。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曾用生花妙筆,將此地瞬息萬變的氣候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陰霾的日子裡,太陽隱沒不見了,遍地是銀灰色的光芒,在別的國家裡能夠清楚的看見地平線,以及地平線後面蔚藍色的蒼天。而在丹麥,肉眼卻很難分清楚天空與大地的界限,天空和陸地好像是連接在一起,地面的輪廓變得朦朧難辨。」 現在的哥本哈根已發展成為北歐最大的城市,面積達619.3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有55萬多名,包括郊區衛星市鎮在內的大哥本哈根都會區,共有170多萬名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3。其中華人只有幾百人,多以開餐館為業。國內重要的食品、造船、汽車、機械、冶金、電子、化工、紡織、印刷和陶瓷等工業,大部分都集中在此地。工廠多建在衛星市鎮裡,大大小小共有1400多家,約佔全國工廠總數的1/3。距離市區不遠處的圖堡(Tuborg)和嘉士伯(Carlsberg),是全國最大的兩家啤酒廠,都有100多年歷史,以質優美味享譽全球。此外,造船工業歷史也非常悠久,東亞公司、布米斯特懷恩機械和船業公司等聞名遐邇,能製造出各種類型船舶和排水量數十萬噸的大油輪。這裡牛奶廠設備之完善,也居世界之冠。 當地市容整潔美觀,有現代化都市的風貌,又顯得古色古香。舊市區位於城堡島上,以克里斯蒂安城堡為中心,是古老的哥本哈根發祥地,面積不過1平方公里,但卻是政府各部門的辦公地點。居民只有1萬人,每天卻有6萬人來此上班,還有幾萬人到此進行政治、經濟和商業活動,一股股人流和眾多車輛,充滿熱鬧氣氛。其他市區街道平直,現代化摩天大廈也不多,偶然可以看到30層樓左右的大廈。藝術性老式建築物較多,一些顯得厚重古樸的房屋,都有180年以上歷史。兩座建築物之間,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為防風雪,屋簷通常不伸出,但稜角分明,充分展露了線條美。尤其是新港路一帶,街道兩旁樓房對峙,並以19世紀碼頭情調見著。這裡的住宅區非常安靜,係由政府建築保養,以低廉的價格租給居民,車馬行人稀少,住戶窗沿布滿鮮花,街角處設有書報和賣花攤位。 市政廳廣場(Radhuspladsen)靠近蒂沃利樂園,距離東南面舊市區只有500公尺,是巴士和電車集中地,鴿子飛翔、百花怒放,令人喜愛。中央有座美麗的噴水池及兩座紀念性的金色雕像,是城市創始者阿布薩隆大主教和名作家安徒生;後者頭戴禮帽、身穿燕尾服,靜坐微笑,注視著來往的行人。附近著名的建築物為市政廳,對面的蠟像博物館裡陳列有許多丹麥著名人物的蠟像,栩栩如生。 國王新廣場(Kongens Nytorv Pladsen)位於市政廳廣場東北方1200公尺處,是原來的市中心,有12條大道交匯於處,四周林立著皇家劇場和卡洛滕堡(Charlot-tenborg)宮等著名建築,東面100公尺處就是新港。 以色列廣場(Israeis Pladsen)位於市政廳廣場以北800公尺處,每年5~9月的週六上午8時到下午2時,成為跳蚤市場,主要販賣衣服、廚房用具、家具、陶器和仿古美術品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吸引了許多市民及觀光客前來選購。 噴泉廣場位於斯多洛耶街和柯普梅杰加德(Kobmagergade)南北向徒步街的交會處,是舊城徒步區迷人的地方,這裡有哥本哈根皇家展藏館和門市部,還有小型市集攤位、小酒館、咖啡座和街頭藝術家。 斯特羅蓋特(Stroget)街是北歐最大的商業街,西起市政廳廣場北邊,東至國王新廣場,全長1200公尺,寬約10公尺,是世界上最長的購物大道之一,由腓特烈堡街(Frederiksberggade)、新街(Nygade)、溫梅爾斯克卡福蒂特(Vimmelskkaftet)街、阿馬吉托夫(Amagertov)街和奧斯特(Oster)街等銜接而成,是市內首屈一指的繁華區,同時也是行人專用徒步區,禁止機動車輛駛入,故又名「走街」,兩旁林立著200多家各式各樣的商店,熱鬧非凡,很多市民來此閒逛,據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商店櫥窗,能夠像這裡擺設得這麼藝術。櫥窗裡展示本國商品和許多舶來品,但並未設防盜用的鐵欄柵。國內時髦商品都流行於此,所以不論是上流社會的紳士名媛、還是市井小民,都會來此閒逛,並互相脫帽致意。相傳安徒生生前也喜歡到此尋找創作靈感,所以現在成為丹麥和北歐作家們交流和蒐集題材的好場所。 這座潔靜安謐的北歐海濱都市,四季蒼翠宜人,花店也多於其他城市,因此有「北歐巴黎」之稱。市內河道蜿蜒曲折,遊船如梭,故又有「北歐威尼斯」的美譽。河流都是人工開鑿,在歐洲大飯店前的運河上,橫臥著一座自動開啟的大鐵橋,寬50公尺,鋪設有電車鐵軌,工程宏偉。另有一個五段湖,位於鬧區中,被馬路橋樑截為五段,四周車水馬龍,熙來攘往,湖上卻是野鴨和天鵝的樂園。此城還以多銅像和塑像聞名,在公園、海邊及街頭巷尾,每隔幾步路就可以看到一座生綠銹的塑像,多係紀念丹麥著名詩人、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的,還有一些是取材自神話故事,很少有政治人物的塑像。 對外交通非常發達,是西歐和北歐之間航空、航海和鐵路的樞紐。市區東南方8公里處的阿邁厄島上,建有卡斯特魯普(Kastrup)國際機場,是北歐的空運中心,也是歐洲第五大民航機場,可與斯堪的納維亞、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各國首都及各大城市連繫,闢有87條國際航線,由這裡到日本東京成田機場約需15個小時,到巴黎只需2小時,到倫敦需1:40,到德國只需1:20,到阿姆斯特丹約需1:15,到斯德哥爾摩或奧斯陸只需1小時,到赫爾辛基僅需45分鐘。每週有5個航班往返於哥本哈根和中國北京之間,航程7793公里,飛行時間約11個小時。機場面積廣達12.4平方公里,有3條飛行跑道。 這個機場全年有17.56架次航 班起落,年客運量1840多萬人次,年貨運量26萬多噸。外來的觀光客抵達機場後,可由A、B、C號門進入航站大廈,然後沿著「Arrival」標誌前往,至入境管理局檢查護照的窗口(Passport Cont-rol)辦完入境手續,再到行李電動轉盤領取行李,可免費使用手推車。這裡拒收美元,所以入境者須先到大廳右側的錢幣兌換處兌換丹麥克朗,若需小額丹麥克朗,得先用英文說:「Small Chan-ge」。 機場大廈底層設有銀行、郵局和美容室等。樓上為歐洲最大、最流行的購物中心和40多家免稅商店,並有咖啡廳、娛樂中心和兒童遊樂場。另有30多個寬大的候機廳,電腦控制的飛機動態板令人一目了然。 由這裡到市區,每天上午7時至晚上9時都有巴士營運,每15分鐘開出一班,15分鐘就可以到達市區。機場有四處公共巴士站:一在機場航站大廈最右側,另一為連繫國內航線的航站大廈巴士站;還有兩處位於航程大廈左側,可通往瑞典馬爾默的水翼船出發港。機場和市區間,也有計程車服務,計程車招呼站就設在機場巴士站對面,計程車上可以刷卡,非常方便。 在海上運輸方面,當地不僅是國內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大陸七大港口之一,更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水深港闊,設備優良,可停泊巨輪。全國50%以上對外貿易物資在此進出,轉口貿易非常發達,很多物資由此轉運往北歐和東歐,以波蘭為最多。每年進出船隻近4萬艘,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艘船隻進出,年貨物吞吐量達1500多萬噸。海上客運業務也很發達,阿馬利恩堡宮東側碼頭,有班輪前往挪威奧斯陸,航程約16個小時,通往馬爾默的水翼船航程只需45分鐘。還有班船通往德國、波蘭、芬蘭、冰島、英國、法羅群島和英格蘭。國內有30多條海上航線,且多數渡輪都可搭載汽車,一次能容納百餘輛小轎車,車子開進渡輪的底艙後,乘客便可登上甲板,盡情觀賞海上風光。 鐵路交通便利,市中心蒂沃利樂園對面的中央火車站,建於1938年,頗富羅曼蒂克氣氛,設有餐廳、鐵路服務中心和報紙雜誌販賣部等。無剪票口,直接由環狀樓梯到月台,左側有火車時刻表、月台號碼及火車號。每天有許多列火車通過火車渡輪駛往境內各大城市,也有國際特快列車通往瑞典、挪威、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西班牙和義大利。到巴黎約需15:30,到漢堡為15:50,到阿姆斯特丹約11:30。到斯德哥爾摩的火車原來需要9小時,自從1990年開始,由瑞典國鐵SJ經營的X2000強制鐘擺式特快車加入營運後,自哥本哈根至斯德哥爾摩間的日間直達車,全程只須5個小時。北歐是多湖泊、峽灣、森林和隧道的複雜地形,鐵道難免有許多轉彎起伏,這種直達車的強制鐘擺式設計克服了高速火車轉彎的離心力問題,不必為轉彎減速,可以保持275公里的時速行駛,因此被喻為「北歐的飛毛腿」。這種火車服務設備十分新穎,每個座位都非常寬敞舒適,都有電源插座和耳機,可自由選擇各種頻道的音樂;商務車廂供應有免費的冷飲餐點和非酒精飲料。入境旅客在國境車站需出示護照,然後檢查行李,但通常通關只是口頭詢問,比機場通關簡便。若搭乘夜間列車,列車長會將乘客護照收集保管,直至翌晨下車時歸還,並已代辦好一切入境手續。此外,這裡的公路交通也四通八達,可通往國內各地。 這裡有座國際性大橋的厄勒(Øresund)海峽大橋又名松德大橋,由丹麥和瑞典兩國合資興建,它連接哥本哈根和瑞典馬爾默。橋全長16公里,由西側的海底隧道、中間的人工島和東側的跨海大橋等三個部分組成。其中西側的海底隧道長4050公尺,寬38.8公尺,高8.6公尺,位於海底10公 尺以下,由五條管道組成,分別是兩條火車道、兩條二線道公路和一條疏散通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寬敞的海底隧道。中間的人工島長4050公尺,將隧道和大橋連接在一起。東側的跨海大橋長7845公尺,上面是四線道高速公路,下面可對開火車,共有51座橋墩,中間是斜拉索橋,跨度490公尺,高度55公尺,是目前世界上承重量最大的斜拉索橋。 市區交通非常方便,電車路線很多,從清晨營運到午夜0時30分;有軌電車可通往市郊,每隔15分鐘一班。公車班次密集,標記為「HT」,路線呈網狀分布,營運時間自清晨到次日凌晨2:30。電車和巴士門票通用,一張票在半徑40公里內和1個小時內,能任意更換車種和乘車路線。除了單程票和回數票外,還發行1日票和2日票,在效期內可自由乘坐公車和電車,且可免費參觀博物館,但上車前須將票放進時間記錄機裡打印時間,否則罰款。 市內到處有計程車專用停車場,特別在旅館、中央火車站和市政廣場附近等交通流量較大地方,都有空車待客。營運方式分沿街載客和電話雇車兩種,空車標誌為綠色「Fri」。按表計費,起跳有基本價,每超過1公里加跳一次。觀光出租車則不如此,須事先議價,通常40~60丹麥克朗即可到達市區各地。當地有歐洲車(Europcar)、阿維斯(Avis)和赫茲(Hertz)等三家國際性汽車出租公司,觀光客只要有本國駕照便能租到各種車型的汽車。 除機動車輛外,自行車也是當地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馬路旁闢有自行車專用道,一般工人和公司職員大多數是騎自行車上下班,市內開設有許多自行車出租店。為了避免汽車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惱人的噪音,政府還設有150個站點,放置千輛自行車供人免費乘騎。取車時只須往車鎖扣裡投入20克朗就可,還車時就近找個自行車站,將車歸位後取回原先所投的硬幣,非常簡便。 哥本哈根旅館很多,每年5~10月是旅遊旺季,6~8月是高峰期,有百萬外國觀光客前來旅遊,故在這段時間內住房需要預約。如來不及預約,可前往中央火車站內的住宿服務中心(Room Service)申請住宿,這裡的布告欄會詳列那些旅館還有空房。如全部客滿,服務中心還會介紹民宿(Private Home)。 高級旅館多在中央火車站東面鬧市一帶,其中的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ria)大飯店是北歐最大的旅館,位於阿邁厄島上,樓高36層,擁有550間客房,另附有游泳池、三溫暖、美容院、啤酒餐館和酒吧等服務設備,充滿北歐地區特有的民族氣氛。 德安格爾特拉(D. Angleterre)飯店位於國王新廣場西面,是全市格調最高的旅館,古典的白色外觀頗富貴族氣息,共有144間寬敞的客房,附有高級餐廳。 皇家飯店(Royal Hotel)位於哈默里斯(Hammerichs)街,南距中央火車站不足300公尺距離,是全國最豪華的大飯店之一,共有300間精緻客房,從房間裡能瞭望到美麗的蒂沃利樂園。飯店裡的夜總會有精采節目表演,還經常舉行皮草服裝表演,可邊吃海盜餐邊欣賞表演。 喜來登(Sheraton)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擁有474間優雅的客房,以及應有儘有的現代化服務設備,令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廣場(Plaza)飯店位於貝恩斯托夫斯(Bernstorffs)街,坐落在皇家飯店和中央火車站間,擁有106間舒適的客房,設有能納250輛小轎車的停車場。因位於市中心,常常客滿。 宮殿(Palace)大飯店位於市政廳前面斯特羅蓋特街入口處,共有170間高級客房,格調高雅,建築物上有個很高的鐘塔,是這家飯店的標誌。 腓特烈國王(King Frederik)飯店位於市政廳廣場北邊的韋斯特伏爾德(Vestorr Vold)街旁,東距宮殿大飯店約200公尺,交通非常方便,四周環境寧靜,共有127間客房,附設高級餐廳和英國風味酒吧。 海軍上將(Admiral)飯店位於托爾德布德大街(Toldbod Gade),東臨港灣,北距阿美琳宮約250公尺,原係17世紀岩壁邊的一座倉庫,有堅固架構和樑柱,改成旅館後,又增加一些摩登裝潢,新舊摻雜,呈現出不可思議的美感,擁有360間客房,可眺望港灣迷人的景色。 新港飯店位於新港路東段舊港口的附近,共有123間客房,附設有餐廳和禮品店,屬一般級旅館,經濟實惠,適合普通旅客入住。 斯堪迪克飯店(Scandic Hotel)是兼顧國際水準及本土特色的四星級連鎖飯店,以簡潔、明亮為主要風格,且注重環保習性。 斯堪迪克席德哈芬(Scandic Sydhavnen)飯店,擁有281間高級客房,雙人房含早餐在內170美元起跳。 還有一些比較經濟的飯店,多為老式建築,但內部服務設備也很現代化,並且乾淨整潔。其中一家代表性的阿布薩隆旅館,位於中央火車站附近的赫爾格蘭德(Helgolands)街,是年輕人的最愛,租金低,交通便利,常常人滿為患,擁有180間客房。薩伏伊(Ssvoy)飯店也是經濟型旅館之一,位於韋斯特伯羅(Vesterbro)街,房價低廉,生意興隆。 市內另有6家以禁酒為口號的連鎖旅館,具有古老的建築風格,多坐落在優雅地區,內部設施樸實清潔,租金便宜,由於禁止飲酒,被當地戲稱為「教會」(Mission)。其中最出名的有兩家,一為康福特(Comfort),位於隆根加斯特拉德(Longangsstrade)街,擁有300間客房,在禁酒旅館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好、費用也最高。另一家丹馬克(Danmark)位於韋斯特伏爾德大街,只有76個床位,餐廳僅供應早點。 還有幾家青年旅館,也就是國際青年旅遊招待所,只供會員住宿。其中的科布哈門斯‧范德瑞哈杰(Kobenhavns Vandrerhjem)招待所,位於赫伯加維杰(Herber-gvejen)街,距離市中心區約3公里,擁有324個床位,是市內最大的一家青年旅館。 為了應付100萬多名觀光客,當地還在每年5~8月的旅遊旺季中,專門開設一些簡易住宿所(Ungdomshus),設施簡單,有淋浴設備及供應早餐,租金低廉,適合青年人住宿。韋斯特保羅簡易住宿所,位於阿布薩隆大街的科門哈門斯博物館旁,是棟兩層樓建築物。 這個都市人們居家無事,喜歡花錢大吃大喝,食物更是五花八門,並且每樣菜餚都豐盛非凡,從喇咕尾到鵝肝無不俱備。其中一家著名餐廳的菜單有一公尺多長。但一流餐廳裡大多供應法國菜之類的國際性料理,價錢昂貴;普通餐館鄉土菜式則一般價格。全國有621家餐廳共同推出一種具地方特色的「每日零售」(Dagensret)特餐,有兩、三道菜餚可供選擇。 在所有的鄉土特色菜中,丹麥的露餡三明治(Smorrebrod)聞名遐邇,是一種在麵包上塗滿奶油或沙拉,再加放許多小菜的非覆蓋式三明治。麵包種類有裸麥麵包(Rugbrod)、白麵包(Franskbrod)和黑麵包(Surbrod)等三種。小菜包括有鵝肝、烤雞肉、小蝦、燻魚、鮭魚、鯡魚、牛排和豬排等150多種,非常豐富,可以自由選擇。配合的飲料有啤酒、德式烈酒、斯堪的納維亞烈酒和牛奶等。露餡三明治又叫做海盜餐,多在中午時吃,但是有些大飯店早餐時也有供應,付錢後可隨意食用,吃到飽為止,但不能將食物攜出。 其他的菜餚種類也很多,湯類有用香味野菜煮成的科瓦爾湯(Korvel Suppe)、魚湯和魚肉以外肉類燒成的科德(Kod)湯。肉類以雞肉和豬肉為主,雞肉通常和荷蘭芹菜一起炒,再加上由馬鈴薯和小黃瓜調製的沙拉。也有烤雞(Kylling),以及用小牛肉、豬肉及洋蔥製成的弗里克德爾拉(Frikadeller)肉丸。熱菜中最上乘的為烤豬肉,比廣東烤乳豬和叉燒的味道更美,肉軟汁多,皮厚而酥脆,伴著梅乾肉汁,甜的紅捲心菜和糖煎馬鈴薯一起吃,口味獨特,百食不厭。馬林特‧錫爾德(Marineret Sild)是一道以醋、葡萄酒和香料等混合液體醃泡的鯡魚料理。萊沃帕斯蒂(Leverpos-tej)由烤豬肝加蠟豬肉和蕃茄製成。另有燻火腿(Skinke)和燻香腸(Polse)也很誘人。飯後甜點通常為冰淇淋,以及國產別具風味各式各樣的乳酪食品奧斯特(Ost)。其中羅格羅德‧梅德‧弗洛德(Rodgrod Med Flode)水果甜點,是用各種水果煮過後加奶油製成。在夏天,則以盛產的草莓或其他水果做成的甜點,放進冰箱冷凍,再加上一些牛奶和糖食用。弗魯格特沙拉(Frugtsalat)也是由水果調成,通常是餐桌上最後一道甜食,甜酸可口,很受歡迎。 丹麥是酒國的天堂,各種名 酒俱備,風味獨特,酷愛杯中物的觀光客可以在此痛飲一番。國產啤酒多達50種,其中以嘉仕伯牌和圖堡牌最為暢銷,皮爾斯納(Pilsner)牌味道最淡,金輸出(Gold Export)牌酒精度數最高。當地人多喜歡把啤酒和較烈的阿克沃維特(Akravit)酒摻在一起飲用,以冰凍的最有勁道,飲用時可搭配醋醃鯡魚或乳酪食品等冷盤菜餚。斯內伯斯(Snaps)酒是用小麥和馬鈴薯釀造成的,以阿爾堡(Aalborg)牌 最具代表性,酒精濃度約為40%。至於本國釀製的葡萄酒分紅葡萄酒(Rodvin)和白葡萄酒(Hvidvin)兩類,依品質而有不同的價格。最著名的是基加法(Kijafa)與櫻桃海寧格(Cherry Hee-ring)牌。餐廳也供應有咖啡、紅茶、牛奶和索達門德(Sodavand)酸乳等飲料。 市內餐館林立,菲斯克卡爾德倫(Fiskekaelderen)是一家傳統老店,鄉土風味濃厚,招牌菜為魚類料理。據說,安徒生生前常來光顧。聖格特魯德‧卡洛斯特爾(San Gertruds Kloster)餐廳位於豪瑟‧普拉德斯(Hauser Plads)街,係中世紀禮拜堂遺蹟,至今仍保留著當時用石頭砌成牆壁的酒窟,招牌菜的牛排,以木炭燒烤成,風味獨特。菲斯克休斯特(Fiskehusets)海鮮館坐落在古老的運河旁,一年四季供應新鮮海產,尤以冬天的鱈魚最為可口。克里斯蒂安四世餐廳坐落在克里斯蒂安島上,由克里斯蒂安四世時代建築物改成,室內裝璜別致雅觀,以法國菜著稱,價格合理, 服務周到。彼得奧克斯(Peder Oxe)位於中央郵局後面中世紀廣場的一個角落裡,在附近眾多酒吧兼餐廳中最具代表性,招牌菜是丹麥及法國料理。博夫和奧斯特(Bof & Ost)是位於地下室的酒吧,店名意思為「肉和乳酪」,顧客以年輕人居多。巴格韋斯特(Baghuset)餐廳位於哥德赫爾斯(Gotheres)街,由200年前的一座半木造倉庫改成,氣氛獨特,內有壁爐取暖,招牌菜為家庭式烤肉和牛排。大衛森(Davidsen)三明治館有上百年歷史,位於史托爾康根斯(Store Kongens)街,許多外國政要和名流經常光顧,光三明治一項就有178種。 此地也不乏各國移民開設的義大利餐館、越南菜館和中國餐廳。這裡有10多家中國餐廳,主要的有上海飯店、雙龍酒家、王朝餐館等10多家,還有一艘停泊在運河岸邊、掛著大紅燈籠古色古香的龍船,專營中國菜。此外,城裡還有許多咖啡店、自助餐廳、速食店及酒吧,供一般人消費。其中以吃熱狗最為省錢,從大型商場、24小時店、小吃店以至小食攤,到處都可以買到。市政廳廣場上更多,是用蒸熟或烘烤的熱狗加洋蔥片製成,有20多個品種,價格相當便宜,別具風味。 哥本哈根人都很喜歡體育運動,市內各種體育俱樂部應運而生,諸如足球、手球、羽毛球、高爾夫球、網球、冰球、划船、游泳、賽艇、柔道、空手道和健身等俱樂部,名堂之多,不勝枚舉。全國有100多萬人參加各種體育俱樂部,特別是40歲以上的男女,幾乎每人都加入一種以上體育俱樂部。一般人每週平均有一、兩個晚上到各自的俱樂部去作運動。 目前,這個國家開展的運動項目有50多種,其中以足球最受丹麥人的歡迎,全國至少有32萬名足球愛好者,重要的足球賽都是安排在距離市中心北方7公里處的綜合運動場(Stadion),丹麥國家足球隊是北歐實力最強的一隊,曾經奪得1984年歐洲杯足球錦標賽的亞軍,丹麥最傑出的足球明星埃爾凱耶爾和勞德魯普曾分別效力於義大利的維羅納隊和尤文圖斯隊。丹麥人也喜歡打羽毛球,市內有不少羽毛球館,在世界羽毛球精英中,丹麥名將弗羅斯特和拉爾森曾在20世紀80年代中顯赫一時,多次奪得男子單打冠軍。 由於丹麥大部分地區臨海,所以像游泳、划船、賽艇和帆船等類的體育項目,有它得天獨厚的條件。丹麥人在世界錦標賽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贏得過許多水上項目的金牌,最著名的要算帆船運動員埃爾維斯拉姆,曾在1948、1952、1956和1960年所舉辦的奧運會上,連續四次蟬聯冠軍。觀光客如果要在丹麥租借帆船,必須有保證書,同時要接受駕船技術測驗,合格者方可租借。如果想到海邊游泳,不妨乘電車到哥本哈根北郊的克拉馬彭堡(Klampenborg)下車,附近的貝爾維尤(Bellevue)人工海灘,是最受市民們喜愛的海濱浴場,每到夏季,就有許多人來此游泳、曬日光浴和駕駛帆船。另外,夏洛滕魯德(Charlottenlund)海灘,是離哥本哈根市區最近的一處海濱浴場,但各種條件比不上貝爾維尤海灘。海釣愛好者只要到附近的海峽或島嶼上,都能享受到釣魚的樂趣。 在哥本哈根近郊有9個高爾夫球場,最有代表性的有兩個:一個名叫哥本哈根的高爾夫球場,距離市中心約半個小時車程,這個球場有18個洞;另一個名叫隆格斯德(Rundsted)的高爾夫球場,也有18個洞,這個高爾夫球場只接待俱樂部會員,觀光客如果想打高爾夫球,可向各觀光飯店申請,也可以成為臨時會員。 市內有許多網球俱樂部,博爾德卡魯班1893(Boldklubben of 1893)、赫勒魯‧伊德里特斯克魯伯(Hellerup Idraets)和基耶賓哈文‧布爾德(Kjobenhavns Bold)等三家,是接受觀光客為臨時會員的主要網球俱樂部,而且只限於白天。其他網球俱樂部一般只接待本俱樂部成員。 丹麥是手球運動的發源地之 一,丹麥女子手球隊是一支精悍的隊伍,曾獲1993年和1995年世界級比賽的銀牌和銅牌獎,並在1994年歐洲大賽中榮獲金牌。這個隊伍愈戰愈勇,1996年在奧運會上終於一舉挫敗韓國隊,奪走了女子手球金牌。 除了許多競賽項目外,更多的丹麥人熱衷於只為鍛鍊身體而運動的項目,像划船、滑冰、跑步和騎自行車等,並會為此置辦專門的運動服裝,購置運動器材,參加體育俱樂部,每天都有成群結隊各種年齡的人自動參加鍛鍊,穿著運動服裝的慢跑者和滑旱冰者已成為街頭的一種點綴。每年舉行10公里的大型馬拉松賽,旨在參加不在勝負,參加人數總在2萬名左右。1994年的馬拉松賽跑中,丹麥王子約阿希姆手執火炬跑在隊伍前端。每年夏季還舉行沿風景區60公里自行車馬拉松賽,盛況不亞節日,男女老幼排列街道兩旁鼓掌助威,好不熱鬧。 哥本哈根也是「男人的樂園」,人們尋歡作樂都集中在餐館和酒吧,其中最精彩的當然是色情一類的玩意。每天晚上大群美女,包括學生、秘書、模特兒、舞女、護士、演藝人員和各種不同職業的女人,都到蒂沃利遊樂園去淘金。她們並非全係丹麥金髮女郎,也有來自瑞典、挪威、芬蘭、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地的佳麗,以及許多形形色色的混血女郎,使得男人們在此和女人廝混,就像吃西餐時手拿刀叉一樣方便自如。每到週末,便有成群的瑞典女郎從馬爾默渡過厄勒海峽,前來享受瘋狂無拘無束的夜生活,因為性愛在丹麥是公開的,並不被人認為是羞恥的行為,連裸泳在這裡也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事。丹麥女子以健美著稱,曲線分明,她們要盡情享受造物主的恩賜。 市內有20多家電影院,多放映歐美各國劇情片。夜總會多不勝計,除了有些高級觀光飯店內附設格調高雅的夜總會必須穿著正式服裝前往外,大多數夜總會都無拘無束,穿著隨便,年輕人常在此通宵跳舞。羅耶(Lory)餐廳位於斯特羅蓋特街東邊,是市內最大的娛樂場所,人們可以一邊進餐一邊看脫衣舞女的演出。瓦倫西亞(Valencia)夜總會位於韋斯特保羅街上,頗富國際色彩,經常上演舞台秀、芭蕾舞和脫衣舞,並有各式各樣的冷熱餐飲,可以邊吃邊看。 哥本哈根的狄斯可酒吧也多採會員制,如果是在大門口出售會員證,誰都可以作臨時會員,入場費約為50克朗左右;至於飲料方面通常一杯酒在30丹麥克朗上下,服務員絕對不會亂敲竹槓。酒吧內還有一個專屬於單身漢的小酒吧,經常聚集著許多單身貴族,對於社交能力很強的單身漢來說,這裡無疑是最好的交際場所。波拿帕特(Bonaparte)酒吧位於哥特赫爾斯大街,這是一家電視名演員和名模特兒經常光顧的狄斯可酒吧,採會員制,除星期五和星期六外,非會員也可以光顧,營業時間從晚上10時到次日凌晨5時。老爺舞廳(Daddy's Dance Hall)位於阿力爾特羅夫(Axeltov)大街,有知名樂隊演奏,還供應簡單的餐點,人們在這裡可以欣賞樂隊的演奏,也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約夫努伯特(Jomfrubet)是一家搖滾樂酒吧,位於腓特烈堡大街,離市政廣場只有幾分鐘路程,只要花30丹麥克朗的代價,就可以跳到翌日早上8時,並且有快餐供應,極受年輕人的歡迎。 市內還有許多適合年輕人去的音樂酒吧,其中的維恩和沃加德(Vin & Olgod)酒店位於斯京德(Skinder)大街,由德、英、法三國不同風格的酒廊,以及專供歌手演唱的主廳組成,除週日休息外,每天從晚上8時營業至次日凌晨2時。蒙馬特爾(Montlartre)音樂酒店位於諾爾(Norre)街,有世界知名的爵士樂隊或獨奏家在此演奏美妙的樂曲,除星期天和週一公休外,每日營業時間從晚上8時至次日凌晨4時。紫色門音樂劇院(Purple Door Music Theatre)位於菲奧爾(Fiol)街,經常有業餘和職業的樂隊演奏爵士樂、搖滾樂和鄉土音樂,沒有舞池,但對於愛好音樂的人士來說,是最佳的音樂酒店,除週一至週三公休外,每天營業時間從晚上8:30分至午夜12時。音樂咖啡屋位於胡賽特馬格(Huset Mag)街,有樂隊演奏爵士樂和鄉土音樂,並且有歌星的演唱,同時有餐點供應,也可以跳舞,除了週四公休外,每日營業時間從晚上9時至次日凌晨2時。 哥本哈根至少有10家劇院, 主要是上演歌劇、芭蕾舞和演奏交響樂。最出名的是皇家劇院,位於國王新廣場南邊,建於1722年,是丹麥皇家芭蕾舞團(Royal Danish Ballet)的演出大本營。這個聞名於世的芭蕾舞團,是由法 國芭蕾舞大師布諾維爾於1748年所創辦。1829~1877年,芭蕾舞大師布農威爾主持這個芭蕾舞團,並創作了許多古典派芭蕾舞節 目。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皇家芭蕾舞團曾經一度衰落。1932~1951年,在芭蕾舞大師蘭諾的領導下迅速復興,並培養出布魯恩、克隆斯塔姆、馬丁斯和紹富斯等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舞蹈家。目前,這個芭蕾舞團有90位演員,都是從6、7歲開始,就在歌舞團附屬的芭蕾舞學校裡,接受普通的學校教育和上舞蹈課,長期的系統訓練培養,保證他們既能演出古典芭蕾,又能演出現代芭蕾。從1988年5月起,這個芭蕾舞團創立了安徒生芭蕾舞獎,每年評選一次,獎給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演員,授獎儀式選在哥本哈根盛大的國際芭蕾舞節上舉行;安徒生的名字之所以會和大獎連在一起,是因為他畢生酷愛芭蕾舞藝術。這個芭蕾舞團以皇家劇院為演出的大本營,每年9月至翌年5月是演出的旺季,入場券經常銷售一空,人們如果想看演出,必須在一週前向飯店櫃台預訂劇票。 皇家劇院還經常上演話劇、歌劇和交響音樂會。話劇劇目有丹麥人的創作,也有許多外國戲劇家的作品,特別是英、法和美國等戲劇家的作品;話劇則是用丹麥語演出的。歌劇曲目主要上演義大利19世紀作曲家創作的著名歌劇,也是用丹麥語演唱。丹麥皇家管弦樂團是北歐著名的交響樂團,經常請世界著名的指揮家來團擔任客席指揮。 哥本哈根是歐洲最理想的購物城市之一,歐洲各國的一流產品都可以在此地買到,但是價格較高。海勞普(Hellerup)區是當地的富人區,商業街上各種商店櫛比鱗次,綿延達3公里,有服飾專門店、皮鞋店、兒童用品店、鐘錶眼鏡店、鮮花舖、蛋糕麵包店、24小時便利店和小型超級市場等,全部小而精,並且精而貴。這裡商店櫥窗寬大明亮,展示商品半個月更換一次,使人常看常新,晚上打烊後,家家櫥窗燈火通明,形成不夜城。大型百貨公司每年1月和8月為折扣期,會顯得特別熱鬧。很多商店以別出心裁的促銷花樣吸引顧客上門,還備有專售熱狗的食品咖啡亭供顧客休息。 菲奧爾街和喀博瑪格(Kobm-ager)街過去是拉丁區,現在還留存著往昔的風貌,有歷經幾世紀之久的古董店和古書店,是收藏家們留連忘返的好地方。布里德(Bred)大街在國王新廣場附近,是生產高級手工藝品小型工作坊的集中地,街道旁有不少手工藝品店。馬爾摩克根(Marmorkirken)街商店規模較小,多半是些家具店、服飾店、藝品和紀念品店,以及餐飲店等。韋斯特伯勞街在中央火車站前,顯得比較熱鬧,大飯店、旅行社、航空公司、銀行、百貨公司和精品店林立;附近的甘馬爾‧康格維耶(Gammel Kongevej)街,是家具專賣店雲集之地。 市內有許多百貨公司,馬加 辛(Magassin)是市內、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位於國王新廣場的附近,貨品非常齊全,有北歐風格的家具、餐具、珠寶、化妝品、服飾和室內裝飾品等。達爾斯‧瓦雷胡斯(Daells Varehus)位於諾爾街上,是當地市民最常光顧的一家百貨公司,各種商品種類繁多,價格公道。菲斯克托爾維特(Fisketo-rvet)是家大型購物商場,這個名稱的原意是魚廣場,因為這裡原係鮮魚的批發市場,超大的空間內有100多家的商店、餐廳和一家電影院。最新最大的購物商場則是費爾德斯(Fields),位於市中心朝著國家機場的方向,商場內共有150間商店、餐廳和咖啡館,凡逛過這家大商場的人,都會逛到腳酸,刷卡刷到手軟。 哥本哈根土特產品主要的有 精緻的陶瓷器、銀製品、玻璃製品、皮件、煙斗和首飾等,但是價格昂貴,主要是因手工製品成本比較高的緣故。其中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廠(Royal Copenhagen Porcelain),是由丹麥化學家弗朗茨‧赫因里希‧繆勒於1775年所創建,1779年由丹麥政府承擔財政開支後,正式命名為皇家瓷器廠,生產許多精美的瓷器,特別是以鈷蘭裝飾的瓷器最為珍貴。當時,表面上有馬賽克花紋的瓷器頗為流行,上面裝飾有傳統的花卉圖案。這個瓷廠還生產著名的陶瓷塑像,彩瓷素瓷都有。所生產最著名的瓷器是大型成套的「福羅拉‧達尼卡花神」餐具,始製於1789年,由2528件瓷器組成,除了各種各式的盤和碗外,還包括了許多精巧的小件瓷器,如蛋杯、品鍋和盤碟等,每件瓷器上都描繪了丹麥植物和花卉的彩色圖案。這套精美的稀世珍寶是當時丹麥王腓特烈六世打算作為禮物送給沙俄皇后凱瑟琳娜二世的,但它於1804年全部製作完畢時,她卻已經去世,所以後來就獻給丹麥王室。現在這家瓷器廠主要為世界各國的富豪們定製各種精美的餐具。 賓‧格倫達爾瓷器廠創建於1853年,它和皇家瓷器廠在世界市場上享有同樣的聲譽,主要生產各色品種的瓷器餐具和精美的裝飾用品。為了鞏固丹麥瓷器在世界市場上所享有的崇高地位,1986年皇家瓷器廠和賓‧格倫達爾瓷器廠正式合併,組建為皇家哥本哈根製造廠。它們在阿邁厄托夫設有門市部,展售有色彩鮮豔、色調恰到好處的裝飾盤,瓷娃娃,彩釉繪畫瓷餐具,陶瓷人物像和動物像的室內裝飾品,雖然價格不菲,還是經常供不應求,尤其是巴克(Bacca)所設計的陶瓷器,常被搶購一空。門市部的三樓設有特賣區,經常出售一些便宜又精巧的陶瓷器。 哥本哈根手工生產的銀製品已有幾百年歷史,但是直到19世紀末葉才引起歐洲各國注意,當時一位名叫格奧爾‧延森(Georg Jensen)的丹麥銀匠及圖案設計家,率先將現代金屬設計應用於銀器製作上,並製造出技藝精巧單純典雅的銀製品。1904年,他在哥本哈根開設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銀器店,使延森產品的品牌得到世界公認。1919年,他的產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博展會上獲得金質獎章。同年,他在哥本哈根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座廠房。他還善於和一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及技藝精湛的工匠打交道,設法籠絡住精於銀器裝飾的藝術家,使產品精益求精,所以生意越做越大,並且在巴黎、倫敦、紐約、柏林、羅馬,以及其他歐美各大城市建立了產品銷售部。20世紀30年代,世界各國只能用鋼材製出低檔廉價的西餐刀叉,而他獨具慧眼,首先用鋼材設計製造出美觀耐用的高級刀叉餐具,行銷世界各地。到了1935年,他的商行分支已經遍布全球,出售產品的式樣多達3000多種。現在,延森牌銀製品已暢銷全球,其中古典風格和新潮款式的銀器和銀餐具價格昂貴,項鏈、手鐲和鈕扣之類的銀製品比較便宜;另外還出售一些構思精巧的銅製品和錫製品,價格比銀製品來得便宜。 漢斯‧漢生(Hans Hansen)也是哥本哈根一家專門銷售銀器的商店,所售銀器都是用傳統技術手工打造出來的,充滿了現代感,價格也不便宜。 米什拉生(Michelsen)店位於布雷德街,以銷售設計新潮的銀製品而出名,店內出售的銀製燭台、水罐和香菸盒等,更是被世界各國的收藏家所珍視。 水晶玻璃製品也是哥本哈根特產之一,質地精純,設計獨特,從菱形式樣到曲線式樣,種類繁多。其中的卡斯特魯伯‧霍爾姆加德(Kastrup Holmegaard),是國內最著名的水晶玻璃製品廠,產品遠銷歐美各國,它的門市部開設於國王新廣場左側的奧斯特街入口處,早在100多年前就開始出售以泥炭為燃料製造的玻璃成品,售價也不便宜。 琥珀屋(House of Amber)位於腓特烈堡街,是出售琥珀的專賣店,是范氏公司連鎖店之一。琥珀是歐洲人的「玉」,丹麥沿海所發現的琥珀,屬史前北歐的松樹脂化石,年代約在2000~5000萬年前或更早。由於氣候及地殼的變化,史前的古松樹林被淹沒在海裡,琥珀隨海水沖至岸上,人們在偶然中發現這種大自然的瑰寶,很快地得到古代歐洲人的認同,除了認為它與金、玉和寶石同樣珍貴外,更拿來當貨幣使用。古希臘人發現它經磨擦後會產生靜電,故又稱琥珀為電子(Elektron)。有史以來人類相信琥珀能避邪,並有療效,被佛家視為吉祥物。現在琥珀由於藝術化的加工使之更加完美,是人們珍藏的寶石。每一顆琥珀都是獨一無二的,形狀、色彩和光澤都不相同,它的美在內涵,色澤的含蓄、質地的溫潤,不論是晶瑩剔透的琥珀,或是不透明的蜜蠟琥珀,都具有無比的親和力,並且永遠保持他的經濟價值和時尚的風采。 這家公司半個世紀來,發展為全世界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琥珀藝術品及飾品製造商和供應商之一,連鎖店遍及全球。在范氏公司所屬的哥本哈根琥珀博物館中,館藏豐富獨步全球,並展出一顆全世界最大的波羅的海琥珀,重達8.8公斤。 在丹麥,琥珀是最美的東西。相傳琥珀是美人魚的眼淚,這些「眼淚」十分珍貴,一滴一滴需要經過千萬年的變化才能形成。丹麥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琥珀的國家。14世紀丹麥強盛時期,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大都為丹麥所統治。那時,琥珀作為北歐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同時也作為最珍貴的寶石飾品,進貢給顯赫的羅馬帝國;一塊琥珀約等於一個奴隸的身價。作為琥珀的發祥地,丹麥人開闢了世界歷史上有名的琥珀貿易之路,丹麥人驕傲地稱之為「琥珀之路」。據丹麥琥珀屋的資料記載,「琥珀之路」從丹麥北部的日德蘭半島,經由波羅的海口岸,可一直到達地中海、波斯、印度、中國和更遠的地方。據說古代西方人向中國皇帝贈送的禮品就是琥珀。 丹麥的貂皮大衣手工細緻, 質地柔軟,聞名於世,在哥本哈根的一流名店裡,可以買到名師精心設計各種款式的貂皮大衣,但是價格非常昂貴,一件名品,都在數萬美元以上。其中的班格(Bang)皮貨店設在奧斯特街,自1817年設立以來,一直是丹麥皇家御用的皮件店。拜爾格‧克里斯蒂生(Birger Christensen)位於斯特羅蓋特街,也是一家丹麥皇家御用皮件店。 此地毛線衣具有獨特的北歐風格,尺寸齊全,每件都縫有設計家的名字。針織衫市場(Swea- ter Market)位於腓特烈堡大街,各種針織衫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史文德‧卡爾生(Svend Calsen)位於韋斯特伯羅街,是專售針織品的商店。 拉爾生(Larsen)商店開設在阿邁厄托夫(Amagertov)大街,是一家專售煙斗的古老商店,有不同名匠製造的各種煙斗,是收藏家珍愛的收藏品,商店地下室裡設有小型的煙斗博物館,收集許多自19世紀以來由丹麥工匠手工打造成各式各樣造型的名貴煙斗,使許多來此參觀的觀光客流連忘返。 丹人煙斗(Pipe Dan)店位於斯特羅蓋特街,它除了出售正統的煙斗外,也有設計新潮的煙斗。 波瓦爾‧卡拉爾魯德(Povl Klarlund)商店設在韋斯特伯羅大街,是一家專門出售名貴珠寶首飾和鐘錶的專門店,在皇家飯店和斯堪的納維亞大飯店內都設有專櫃。 D‧皮爾馬勒特(Den Perma-nente)手工藝品設計中心,位於韋斯特伯羅大街的中央火車站對面,屬於公私合營商店,所售商品都是經過嚴格審查合格的正牌商品,有產自各地的紡織品、陶瓷品、家具、玻璃製品、金屬製品和皮件等,價格比較公道。 伊烏姆‧波利格胡斯(Illums Bolighus)精品店,位於斯特羅蓋特街的中心地帶,面朝國王新廣場,專賣各種精品,有國產的,也有芬蘭、挪威和瑞典等國出產的精巧設計品。有一種名叫福羅拉‧達尼卡(Flora Danica)北歐風格的輕巧飾品,最受青年男女的喜愛,是用樹葉和玫瑰花蕊鍍銀後再鑲上純金製成的,有別針和項鏈兩種式樣,價格約為100美元。還有摩登的不鏽鋼圓筒食器和其他的室內裝飾品等,也極受歡迎。 如果要仔細參觀哥本哈根藝術家們的製品,最好是到朴曼倫特街去,那裡的珠寶、玻璃器皿、家具和燈飾等都相當精緻,都是由店主和藝術家們合作生產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