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楚拉 |
想去玩嗎? |
科楚拉(Korˇcula)的義大利名字是叫做Curzola,希臘語則寫作Corcyra Melaina,是亞得里亞海上的第六大島,卻是這一帶最大的綠島,恆古以來一直是密林如墨,葡萄園處處,風景美麗,氣候怡人。最冷的1月平均溫度都有攝氏9度,故在希臘殖民時期就有「黑科楚拉」之名。早在公元前二、三個世紀,這裡已經與其他地中海沿岸城市有往來,許多工匠更經此到附近一個名叫布尼卡(Vrnika)的小島採石作為建築材料,著名的如維也納的國會大廈、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以及達爾馬提亞一些城市重要建築的石頭建材都取之於此,自然科楚拉市的重要建築也是採用這種石材。 最早的市中心是在市高塔突出的半島部位,由於高塔的居高臨下,居民可 視亞得里亞海東岸來往的帆船及小艇。15世紀威尼斯開始建立古城,與大多數達爾馬提亞海岸的城市一樣,臨河高牆聳立,有堅實的堡壘藉以抵禦土耳其人的進犯。圍牆內的建築之間是狹窄的石鋪古道,石造建築的精緻更十足反映了當地工匠卓越的技術,不論是房屋的排列或窗戶的設計,都兼顧舒適、通風和安全的考量,提供現代來訪者和作者著墨最多的焦點。但是這個城市更誘人的,是義大利籍的世界名旅行家馬可孛羅竟然出生在這裡,由於古城的美、加上名人身世的傳誦話題,引誘著川流不息的遊客來此朝聖,成為現在達爾馬提亞海岸南部名字最響亮的島嶼。 科楚拉擁有好石匠、好造船工和好航海者而聞名於世;他們石匠的作品包括石刻、雕塑和建築,遍布達爾馬提亞海岸各古城中,卻保留了最好的給自己的城市,從15世紀到16世紀的後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從17世紀到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甚而花了150年建築聖馬可(St. Marcus)大教堂,建物的立面裝飾 的雕刻,極盡華麗精緻之能事,使得老城的建築以哥德風格為基礎,卻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外表。 1526年的一場大瘟疫,曾使這個古城的居民死散一空,全城因而荒蕪,直到數十年後才恢復元氣。17、18世紀以後,土耳其人的威脅漸漸解除,居民們不再需要城牆的保護,許多商人和工匠紛紛向城外發展,直到現在老城外南邊的海岸沿線仍是當地的商業中心。 科楚拉島的經緯度為東經17度8分、北緯42度57分,懸掛在佩萊沙治半島(Peljeˇsac Peninsula)的外海,島形東西橫貫呈不規則的長形,面積276平方公里,四周環繞著鋸齒形的小海灣,圓滾的山丘覆滿茂密的松林。全島有2萬多名人口,多數居民以近海捕魚、種植葡萄和橄欖、開採白色大理石為生,狩獵野豹也是島民傳統的行業之一,還有不少人從事觀光服務業。 這裡的交通非常特別,不論遊客是否開車,都一定要搭乘渡輪。如果從杜布羅夫尼克前來,就要穿越佩萊沙治(Peljeˇsac)半島,再自奧里碧奇(Orebi´c)碼頭轉乘渡輪,只要20分鐘就可抵達科楚拉城的港口,再塔車前往市區。部分自杜布羅夫尼克來的公共汽車,可以直接開上渡輪,然後連人帶車駛進市區。從杜布羅夫尼克和赫瓦爾島有渡輪航班直達科楚拉島,碼頭就在市區旁邊,但是使用長途豪華的大型渡輪,船票較貴。在科楚拉島西邊的韋拉•路克(Vela Luka)碼頭,也有渡輪前往達爾馬拉亞海岸中部大城斯普利特,但是只能搭載客、貨,無法運輸汽車。 科楚拉島是亞得里亞海最大的綠島,神話、傳說、紀念碑比任何地方多,但十分美麗,到處松柏叢生,全島就像是一個大公園,市街集中在島東北角的一塊地峽上,扼守住狹窄的佩萊沙治海峽。這是個美麗的石頭城,闢有漁港和輪船碼頭,城四周還圍以城牆,島上所有重要的景點幾乎全在擁擠的城牆裡,許多經設計過的道路都可以到達市內最高點的聖馬可教堂。教堂的鐘塔上是俯瞰全城最佳的地方,全市的景致和海景一覽無遺,大街小巷像魚脊骨般整齊排列著,白牆紅瓦的房屋沿山而立,街上許多16世紀的古建築被完美無損的保留下來,與杜布羅夫尼克極為神似,呈現一派中世紀古城鎮風貌。 每年7月29日舉行的傳統文化活 「劍舞」(Moreˇska),是當地最吸引人的節目,這是一個敘述「黑王」擄走了公主而引發戰爭的故事。由一群穿著紅色制服的騎士與一群黑制服的騎士,相互揮劍決鬥,在混亂的陣仗中有設計複雜的舞步、加上簡單的對白,由銅管樂伴奏下,整個舞劇剛毅之中夾帶著情感、技巧,可看 極高,頗獲觀光客青睞。當地為招攬外來遊客,現在旅遊旺季時,都會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劍舞供人欣賞。 達爾馬提亞沿海昔日皆以航海為生,並多係造船,科楚拉住民仍保留這項手工造船的技藝。到達這裡許多活 仍然脫離不了船,在許多土特產店及小攤子上也可以買到精巧的手工藝小船。 科楚拉除了可欣賞特別的藝術,也是一個美食者的天堂,有陸地出產的蔬果,沿海出產的新鮮魚、蝦、貝類等海產,還有當地盛產的美酒,Posip、Rukatac、Plavac和Grk等都十分有名,生產Grk酒的蘭巴達(Lumbarda)位於市區東南郊6公里,這裡有美麗的海灘、寧靜的環境,是度假客的熱門選擇。 聖馬可大教堂(Katedrala Sv. Marka)坐落在老城的中心、也是市內的最高點,無論在市內何處,都可看到這座建於15世紀的教堂及高聳的鐘塔。教堂不僅是全城市民的精神信仰中心,更是一座具歷史的建築藝術品,結合哥德與文藝復興式風格,由義大利米蘭的建築師安德里伊其(M. Andriji´c)會同當地頂尖建築師共同建造,就地取材,採用科楚拉所產的石材砌造。正門上方屋簷縷塑著花紋托頭,門上方半圓窗的聖馬可像栩栩如生。大門正對聖馬可廣場,兩頭雄赳赳的石獅子拱衛。內部一道道的拱廊,都是用整根的 石柱、大塊的岩石砌成的拱門及圓弧形的天頂組合而成,厚重而古樸,置身其中憑添幾分肅穆。有時兩、三個分別穿著紅、黑騎士服的「劍舞」英俊男子坐在拱門的台階上,更讓人時空錯覺,誤以為公主已經找回、兩王已和平相處。 教堂內的洗禮堂有一尊梅斯托維契所雕刻的聖殤像,呈現他一貫的作品風格。 馬可孛羅之家(House of Marco Polo)是馬可孛羅的出生地,位於迪波羅(Depolo)巷,是當地的招牌景點,也是最具爭議 的景點,因為馬可孛羅究竟是否出生於此猶不可考,但是現在已經重修列入重點古蹟保護,屋外牆上掛著雕塑著馬可孛羅頭像的圓銅牌。這棟紀念 的建築屬於私人所有,大門時開時關,裡面並沒有真正有關於馬可孛羅的文物,只有一些複製的圖像資料。 這位義大利傑出的名旅行家在中世紀的時候,從歐洲前往亞洲旅行,採訪各地政治制度和風情民俗,著成「馬可孛羅遊記」一書,對溝通東西方的文化,以及後來海上新航線的開闢,都有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他是義大利威尼斯人,1254年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科楚拉,父親尼科洛(Niccoló)和叔父馬菲奧(Maffeo),都是義大利有身分地位的富商,向來是在近東經商。1260年他們感覺君士坦丁堡的政局將要發生變 ,便將妻小留在威尼斯開始長途旅行的拓展商路,經伏爾加河流域前往中國。1265年抵達蒙古帝國夏都的上都。在他們之前幾乎沒有西方基督徒到過那裡,因而受到好奇而熱衷的歡迎,蒙古的統治者忽必烈大汗(Kublai Khan)也想從他們口中瞭解歐陸的一切,並托他們帶信向教宗克雷芒四世(Clement IV)致意,並要求能派100人去聖地研究基督教義。 1269年當尼科洛兄弟長途跋涉到達十字軍東征的大本營巴基斯坦的阿卡(Acre)時,得知教宗克雷芒已於1268年去世,在等待新教宗選舉的日子中,他們先回家探親。尼科洛到家才知道妻子已死,兒子馬可已是一個十五歲美少年。 主教選舉一拖兩年仍沒有結果,波羅兄弟擔心太晚回到蒙古會見不到忽必烈,遂於1271年帶著馬可出發至阿卡,轉而前往耶路撒冷,取得一些祭聖墓的燈油和一 信前往中國。當他們走沒多遠,有人來通知已選出格列高利十世(Gregory X)為新教宗,並同意孛羅兄弟提出的取經人,但名額只限兩人。 他們的行程橫過亞洲的山脈和沙漠,其中經過土耳其東部、穿過伊朗北部,南下波斯灣的霍木茲海峽,由伊朗東部的「特別乾旱」地區,轉向東北進入阿富汗國境停下來休息了一年。離開阿富汗後開始攀登帕米爾高原,進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此後走上了「絲綢之路」,總共歷時3年多,最後到達元朝的夏都上都(遺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境內)。這裡昔稱開平,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帝位,1263年改名為上都。1267年元朝另設北 為大都,上都遂為陪都。 他們一家3口包括這時剛二十出頭的馬可孛羅在內,來到元都向忽必烈回報,受到相當的禮遇。之後的17個年頭中,他們一直留在中國,到過中國南部、北部。 年輕聰穎的馬可會說蒙古流行的土耳其話、也會說蒙古語,深獲皇帝忽必烈寵信,經常派他出巡,他曾走訪中國的許多名城,到過東南地區和雲南,在他的書中盛讚杭州的美麗、富庶。他除了為皇帝辦事,還做過食鹽專賣的管理工作,可能還當過3年的揚州總管。1292年,元朝公主闊闊真下嫁到波斯的伊兒汗國為王后,馬可孛羅一家奉命護送,從福建泉州港啟航,經過現在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地,把公主護送到波斯呼羅州,圓滿地達成任務。 在從波斯返回歐洲故鄉途中馬可孛羅一家人不幸遭到土匪搶劫,1295年冬天狼狽回到闊別25年的故鄉,親朋故友都感到十分驚喜。在之後的3年中,馬可孛羅參加威尼斯對熱那亞的作戰中被俘,在獄中結識另一名囚犯比薩作家魯斯蒂奇諾(Rustichello),將馬可孛羅口述的東方見聞筆錄成書,這就是舉世聞名、內容廣泛,包括政治、經濟、宗教、出產、人文、生活習慣、發明,以及地物、地貌、 物、植物等等的「馬可孛羅遊記」。 1299年獲釋出獄後,馬可孛羅在家鄉過著隱居生活,1324年逝世,享年70歲。有人在他臨終前要他刪除書中的某些「神話」,他回答說:「我才將我的真實見聞說了一半哩!」 後世對他的書毀譽參半,有人崇拜他是有異常記憶力的天才、忠實的觀察者;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在吹牛,書中的內容都是些道聽途說,指出他在東方25年,對於中國偉大的萬里長城、書法和茶道竟未提及,而且許多內容令人難以置信與事實不符。近代又有研究者認為,他的敘述是忠實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