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拉子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5年2月11日 (三) 08:46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設拉子(Shirāz)是法爾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52度32分、北緯29度36分,坐落在扎格羅斯山區南麓一個盆地農業區的中央,海拔1486公尺,西北距德黑蘭約919公里,東臨馬哈爾魯河,也有支流穿過市區,但是大部分時間裡河床都是乾涸的。市區裡有許多玫瑰花園,市郊還有許多葡萄園,用這裡葡萄釀製的葡萄酒非常出名。另外,這裡還是古波斯著名詩人薩迪(Sadi)和哈菲茲(Hāfez)的故鄉,因此設拉子有「玫瑰花、葡萄酒和詩人之城」的美譽。現有130萬人口。

早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塞琉古王朝,以及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的安息王朝時代,這裡就已成為戰略要地。公元3~7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成為北進到此的阿拉伯人的墓地。公元7~10世紀,又先後隸屬於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公元932年,這裡成為白益王朝的首都,從而使這裡盛極一時。1055年,塞爾柱人推翻了白益王朝,並佔領了設拉子。

1220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騎兵佔領了設拉子,蒙古騎兵以掠奪財富為主要目的,所經之處如蝗蟲過境,人們稍有不服便殺不留口,因此面對蒙古人,設拉子當局乃採取投降策略,設拉子守城總督並把自己女兒送給蒙古人和親,因而保存了滿城百姓的生命,並使設拉子沒有遭到破壞,在13世紀成為中東最繁榮城市之一,蒙古人在這裡興建了一些新的清真寺和塔克特(Taknt)城堡。1387~1393年,突厥人帖木兒兩次佔領過設拉子,但帕木兒沒有像在伊斯法罕那樣對設拉子焚城屠民。但是在此後的數百年間,當地卻遭受到大地震、洪水、飢荒、瘟疫和蝗災的禍害,特別是1688年的一場大洪水,使這座城市遭到很大的破壞。

1724年,設拉子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和洗劫。1750~1794年,設拉子成為桑德王朝的首都,卡里姆王在城內修建了漂亮的清真寺和大市集,從此使這裡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時,設拉子成為當地卡什加伊族農民、和周圍山區卡姆色赫族牧民之間的一個天然物資交換中心。另外,它還控制著許多通往伊朗內地和南方海岸的道路,是境內交通樞紐之一。

20世紀30年代,設拉子曾一度經濟困難。伊朗縱貫鐵路只修到西面的阿巴丹,這對設拉子及其外港的布什爾經濟發展都受到嚴重的影響,而有利於西面新港口霍拉姆沙赫爾的發展。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巴勒維王朝和卡什加伊部落、卡姆色赫部落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所致。

現在設拉子已發展成扎格羅斯山地中部的貿易中心和農產品的集散地。有水泥、製糖、化肥、紡織、玻璃、釀酒、食品加工等工業,傳統的鑲嵌工藝、銀品製造、地毯、錦緞等手工業都相當出名。

當地交通非常方便,擁有一座機場,但是有兩個航站,飛國際航線的客機都要先到德黑蘭再轉機,但卻有直航杜拜的班機。由這裡飛往德黑蘭,每天都有航班,單向航程要1:15。由這裡搭機前往伊斯法罕,只需40分鐘。從機場到市區約有15公里距離,有巴士和計程車服務。

在地面交通方面,這裡沒有鐵路,但卻是伊朗南部地區公路交通的中心,往北有高級公路可通418公里外的伊斯法罕,西北可通達德黑蘭,往西南229公里可至波斯灣北海岸的港市布什爾,往西可通阿瓦士,往東可至克爾曼和達爾津等城市。設拉子桑德街(Zand Stree)上有T.B.T.巴士公司,每天有數十班長途巴士開往國內各大城市,外國觀光客若搭乘長途巴士前往德黑蘭,車程長達9個小時,但需略會波斯語,不然會很不方便。

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觀光巴士和計程車,公共汽車班次很多,但因語言不通,所以還是建議以計程車代步最佳,車資也不貴。至於如何識別計程車司機的教育水準,只要看他會不會講英語就知道。觀光巴士車次不多,白天一小時只有一班,晚上停止服務,車上附有會說英、法語的導遊。這裡的街道還算整潔,只是交通秩序有待改善,來往車子都非常勇猛頑強,加上路旁沒有明顯的人行道,行人過街危險萬分。

設拉子氣候溫和,2月份最低氣溫4.8℃;7月份最熱,氣溫高達29.1℃,而以春(2~5月)和秋(10~11月)兩季天氣最好,此時大街兩旁綠樹成蔭、草坪如茵、街心公園有花爭豔,極適合人們的戶外旅遊。

市區以河為界,北岸是新市區,有許多高樓大廈和玫瑰花園。這裡有一座基督教波斯教會的教堂;還有一所設拉子大學,創校於1945年,用波斯語教學,現在有5000多名學生。觀光客穿過矗立在設拉子入口的可蘭經門後,可以沿著一條由北到南筆直的哈夫斯(Hafez)大街,過河後便可到達南岸的舊市區,這裡的古老建築物多建成於18世紀後半葉,並有許多古老的清真寺。這個懷舊的城市許多大街都以歷史名人為街名,如菲爾多西大街、薩迪大街、哈亞姆大街、安瓦里大街和大流士大街等。有一條卡里姆汗‧桑德(Karim Rhane Zand)大街,是舊市區最主要街道,由西北到東南,將其他街道串連起來,使市街區劃分分明,宛如棋盤狀;而市中心則位於桑德大街的東南段。

設拉子另一個聞名全國的特殊美譽是美女特別多,這是因為設拉子是波斯帝國的發源地,聚集了來自帝國各行省的臣民,此後遭到希臘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等異族的佔領和統治,在2000多年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由於不同民族和種族的雜居、通婚,造成居民血緣融合、人傑地靈,這就形成了產生「波斯美女」的條件。

這個城市有兩家五星級大飯店,兩家四星級大飯店。其中的昌姆蘭格蘭德大飯店(Chamran Grand Hotel),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也是全市最大的一家大飯店,擁有250間高級新穎的客房,以及多家高級餐廳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並有賓至如歸的服務精神。地址:Chamran Blvd., Shiraz, Iran。電話:+98-711-6271218,6289494,6288484;傳真:+98-711-6291111。

荷馬大飯店(Homa Hotel)也是當地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31間精緻的客房,以及優異的服務設備及熱忱的服務精神。地址:Meshkinfam St., next to Azadi Park, Shiraz 71439, Iran。電話:+98-711-2288001;傳真:+98-711-2288014。

帕爾斯國際大飯店(Pars Inte-rnational Hotel)是設拉子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24間高級客房及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Karimkhan-e-Zand St. Shiraz-Iran。電話:+98-711-2332255;傳真:+98-711-2336380。

帕爾西大飯店(Parse Hotel),也是當地的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85間新穎的客房,還有餐廳、購物店、咖啡吧、游泳池等高級服務設備,以及熱忱的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地址:22 Bahman St., Karim khan Zand Blvd., Shiraz, Iran。電話:+98- 711-2331000;傳真:+98-711-2331000。

設拉子的主要旅館,以及旅館附近都有一些高級餐廳。西西利克(Shishilik)是當地的一道名菜,它是將羊肉和蕃茄放在一起烘烤而成,味道很特別。賈茲‧卡巴伯(Judje Kabab)是一道燒烤雞肉的特色菜。設拉子出產的「庫拉爾酒」,非常有名,長期以來在伊朗倍受讚賞。此外,全市只有一家中國餐廳。同時市內還有許多彌漫著伊朗氣氛的茶館,座無虛席。

市內還有許多典型的伊斯蘭公共浴室,它是東方原始的沐浴傳統和羅馬繁複的沐浴過程的結合體,典型的浴室包括一套有圓頂的房間,有暖間、熱間和蒸氣間,有些浴室還飾有富麗的鑲嵌磚、噴泉和水池。

在購物方面,瓦基爾市集(Vakil Bazaar)是市內最大的波斯傳統市集,它是18世紀下半葉時,由桑德國王採用各式設計堆砌而成的一座磚造建築,規模比起伊斯法罕要小得多,但同樣人潮洶湧,擠滿了購物的人。市集裡商品相當豐富,種類繁多,令人流連忘返。市集內有多種茶葉、香料,價錢也不貴。還有些寶石、玉塊等首飾,或是嵌鑲銀邊的寶玉裝飾品等也非常漂亮。另外還有許多富有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商品,花樣美麗大方,品質又十分優良,值得觀光客們購買。

設拉子出產的地毯在國內名氣很大,毛底和毯面的毛較柔軟,地毯的圖案多呈多邊形或菱形奎心、三角形等幾何圖案,色彩濃重陰暗,其中最著名的品種是游牧部落所產的卡什加地毯,色澤鮮明大方,價格合理。用同樣質料做的皮包、背包,可當禮品購買。用手工染的桌巾、布料等也很有名。但是購買波斯地毯,要細心議價,用美元出價較清楚,有的價格可以相差4倍。

近年來伊朗伊斯蘭教條已經較為鬆動,從市集出售的女人用品中就可以看出,五花八門的布料是伊朗女人的最愛。據當地人說,只要在家裡,伊朗女人愛怎麼穿就怎麼穿,黑袍底下也是如此。別看當地女人們表面上儘穿一些素色衣服,裡頭風光才精采呢,難怪在市集中所看到的女人衣服,都是這麼鮮麗。但是外來的觀光客要特別注意,市集在下午2~5時,所有商家會因午休而打烊。

由於這座城市有相當多的古建築,氣候又不錯,因此旅遊業比較發達。市內主要的參觀點有瓦基爾清真寺(Masjid-e Vakil),就位於瓦基爾市集附近,原名星期五清真寺,興建於公元894年。18世紀下半葉,桑德王朝的統治者卡里姆‧桑德對這座寺院進行了擴建和修繕。由於桑德一生都不用「汗」的國王稱號,而自稱為「Vakil」,也就是攝政王的意思,於是這座清真寺便被改為現在的名字。

寺的正門入口是一座非常雄偉壯麗的拱門,並以伊朗獨特鐘乳石形裝飾,用綠色為基本色調的馬賽克磁磚覆蓋,色彩十分漂亮,拱門的門頂上有一處陽台,站在陽台上可以看到寺院庭院中的奇葩異卉。紅磚砌成的迴廊,看起來非常堅固美觀。最值得一看的是進行禮拜的祈禱大廳,是一處用48根圓形螺旋狀蛇紋石柱支撐起許多圓形屋頂的大廳,類似麥加「天房」的翻版。但是它似乎已經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不再有一般信徒進入祈禱。

新清真寺(Mosque New)位於舊市區中心廣場的西北側,它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始建於1235年的伊兒汗國時代,是伊兒汗合贊下令建造,後來在一次大地震中,寺院崩塌。現在所看到的是1931年重建的,所以被稱為「新」清真寺。這座清真寺以沉著穩重的裝飾風格而聞名,在寺院的前院裡,有棵數百年歷史的古樹,搖曳生姿。它的多邊形庭院面積廣達2萬平方公尺。

納西爾奧爾莫克清真寺(Nasir-ol-Molk Mosque)由納西爾奧爾莫克基金會管理,1876年由卡札爾王朝的貴族奧爾莫克動工興建,1888年落成啟用,是一座佔地不大精緻的清真寺,內部手繪釉彩的瓷磚裝飾,令人目不暇給。

沙赫‧切拉格靈寢(Mausole-um of Shah Cheragh)位於舊市區中心的廣場附近,是伊斯蘭教重要的墓寢之一,這裡埋葬著第七代伊瑪目之子,也就是第八代伊瑪目的哥哥查拉庫聖人,他在公元835年死於設拉子,而在14世紀時,什葉派教徒在他的墓地興建了紀念他的清真寺。什葉派不同於遜尼派,什葉派教徒朝聖的地方不止麥加,歷代伊瑪目的陵寢,甚至是他們親人的陵墓都被視為聖地。

這座靈廟的屋頂呈蔥頭形狀,遠望很容易辨別,屋頂以藍色為基調,覆有幾何圖案的馬賽克磁磚相當漂亮和醒目。雖然異教徒不一定可以入內參觀,需視當時情況而定,但女性一定要罩上全付恰朵(Chador),否則不准入內。在廣場附近,就有專門為觀光客開設的恰朵出租店。

哈菲茲靈廟(Mausoleum of Hafez)位於新市區內,埋葬著伊朗歷史上最偉大的優美抒情詩人哈菲茲,他1315年生於設拉子,「哈菲茲」是他的筆名,在波斯文中的意思是「能背誦可蘭經者」,他由於能背誦可蘭經全文和14個傳說故事而得名,從而受到設拉子幾任統治者的保護和提攜。波斯傳統的抒情詩「厄扎爾」大都是描寫愛情和美酒的,哈菲茲的成就在於賦予這些古老主題以清新和微妙的感受,從而完全擺脫了枯燥乏味的形式主義。他的詩歌在所有講波斯語的國家裡受到異常的歡迎,在伊朗就是目不識丁的人,也知道二、三句哈菲茲所寫的詩句,這是因為他的詩語言簡樸、節奏美妙和富有音樂感,他還擅長於自然地運用格言和熟悉的形象來進行描寫。

在用鮮花裝飾的庭院中央,有六角形石造的清真寺前廳,六根石柱的上部,可以看到有鐘乳石形的裝飾。廳內的空間很大,有較低的圓屋頂。廳內的中央安放著詩人的大理石棺,棺蓋上刻有他所寫的詩句:「但願在傍晚時分擁抱著我,我雖老矣,但晨曦一來,我又重獲青春。當花消的日子來臨,僅渴望再見你一面,偎依身旁,哈菲茲就將與美麗的人兒告別」。

薩迪靈廟(Mamsoleum of Saadi)距離哈菲茲靈廟約6公里,他是一位與哈菲茲齊名的伊朗大詩人,生於1184年,死於1291年,享壽高達107歲,是位長壽的詩人。曾寫過許多美麗動人的抒情詩,尤其以「玫瑰園」和「果樹園」兩篇長詩最為著名。他曾打扮成神祕主義的托缽僧到處旅行,年輕時曾被十字軍俘虜,充當苦力,獲得勞動的體驗。他的詩篇洋溢著神秘主義美妙的抒情色彩。這位伊朗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就算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百姓,或不見得真的讀過他的詩,但每個人一聽到他的名字,莫不肅然起敬,其在人民心目中地位之高,可見一般。

這座靈廟落成於1953年,廟中有一個十分漂亮的波斯式庭院,有又細又高的柱子支撐的屋頂塔狀的靈廟大廳,廳內用藍色馬賽克磁磚裝飾,看起來清爽迷人。廳內中央安放著薩迪的大理石棺,棺蓋上刻著他逝世前的遺言。石棺大廳相當幽靜,外觀氣勢十足,兩旁水池池水清澈見底,令人流連忘返。

伊瑪目扎德-伊‧阿里‧伊本‧哈梅茲聖人陵寢(Imamzadeh-ye Ali Ebn-e Hamze Holy Shrine),是一般到設拉子遊客都會參觀的景點,也是設拉子少數幾處對非穆斯林開放的聖人陵寢,女性觀光客入內除了要脫鞋和包頭巾外,還要再披上一件罩袍才可入內。這是第七代伊瑪目穆薩(Mūsá)的孫子輩伊‧阿里‧伊本‧哈梅茲的墓,他為了拯救第八代伊瑪目禮薩(Reza)而葬身此地,11世紀才建此紀念墓祠。陵寢主體建築前庭院的地面上布滿石碑,上面刻有文字和鑲有遺照。遊客穿過庭院,脫鞋進入陵寢區,室內有奪目的玻璃馬賽克鑲嵌形成幻麗的世界。

卡里姆汗城堡(Arg-E-Karim Khān)是當年桑德王朝統治者卡里姆‧桑德的王宮,由於受損嚴重,經過修補後現在成為博物館。不過在面朝庭院的石壁上,還殘存著當年雕刻的索霍拉普和羅斯丹兩人的浮雕像,他們是波斯詩人費爾多西(Ferdowsi)所寫的著名敘事詩「國王的書」中的父子英雄。

外牆高14公尺,呈土黃色,佔地遼闊,高聳的宮牆以簡單的幾何花紋裝飾著泥磚堆砌的外牆,帶著高雅莊嚴的中東風味。唯一入口的上方有著磁磚砌成的怪異圖案,看來像是一位國王擊敗長著牛角的怪獸。這座看起來牢不可破的城堡,在20世紀的巴勒維王朝時期成為一座監獄。

可蘭經之門(Quran Gateway)位於南北往來設拉子的出入口,這個牌樓式的城門呈土黃色,中間是個大門,兩旁各有一個小門,都可以通行。這個有千年歷史的可蘭經之門,現在所見的只是歷經破壞後重建的版本,城門頂上的小房間內,曾置有一本可蘭經,惜今已被竊。

帕爾斯博物館(Pars Museum)位於桑德大街旁,是一座六角形的建築物,內部沒有隔間,自成一間大的房間,天花板是用塗金色的鐘乳石裝飾成的。這裡原本是桑德王的陵墓,後來改為博物館,陳列著許多裝飾美麗的11世紀時的古董,波斯波利斯出土的雕刻,還有古陶器、伊斯蘭風格的青銅工藝品、象牙鑲嵌的細工古董等。

伊爾姆花園(Bagh-e Eram)是標準、典型的波斯式「天堂天園」,建於19世紀,今由設拉子大學植物學院管理。整個園區普遍種植橘子樹,在園區中軸線上也種植了整排筆直的高大柏樹。這個花園還如同植物實驗園區一樣,在不同的季節裡種上不同的花卉,相映波斯式的噴水池和綻放的花海,美不勝收,堪稱是伊朗最美麗的花園之一。

斯貝丹(Sepidan)位於扎格羅斯山的南脈,在夏季時是個度假避暑勝地,冬季更有兩處知名的滑雪勝地,春秋兩季也依然遊人如織,人潮絡繹不絕。這裡擁有風景如畫的景觀、翠綠的山谷、驚豔的瀑布、白雪皚皚的山峰、涓流寧靜的河流,地形地貌非常豐富,不但有眾多的山村和聚落 ,還有蒙克哈克瀑布(Morghak Waterfall)、希斯皮爾湖(Shesh Pir lake)、原始森林(Primitive Fore-stlands)、希哈克山(Shekarak Mou-ntains)及堤查伯河(Tizab River),還有面積近120公頃的滑雪場度假村,也對遊客構成吸引力。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為希臘語「波斯之城」的意思;在古波斯語中叫做帕爾薩,是「波斯之都」之意。在公元前521年,由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所建,並在此建都,以取代舊都帕薩爾加德。繼任的薛西斯國王接下去繼續建造,前後共施工達50多年之久,因此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最重要的遺蹟。建造這座古都所使用的石料,全是從附近的哈馬特山開採而來。建造城堡時,大流士一世下令從各屬地召集工匠,所以城堡的造型是埃及、希臘和波斯風格的綜合體。

當阿契美尼德王朝愈來愈強大,而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時,王朝的政治中心也轉移至蘇薩和厄克巴塔納(Ecbatana),後者也就是今日的哈馬丹市。波斯波利斯一直保持著神聖故都的特殊地位,因為這裡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興起地,所以這個王朝歷任國王的加冕典禮,以及重要的儀式也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公元前331年,這座城市被統一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攻陷,當時城堡中還有一些建築物正在興建中,亞歷山大大帝攻進城後,大肆劫掠這裡的金銀財富,還大擺宴席,召開盛大的慶功會。公元前316年,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個行省,波斯波利斯仍然是省會的所在地。從塞琉古王朝起,這個城市逐漸衰落,後來化為一片廢墟。1931年時,赫爾茲赫特帶領考古隊將這塊廢墟挖掘出來,人們仍可依稀看出當年壯麗王宮雄偉的氣勢。

波斯波利斯位於設拉子東北方51公里處,在拉哈馬特山西面山腰一塊佔地1.25萬平方公尺的台地上,是座石造的城堡,也是國內第一觀光名勝。城堡地基南北長500公尺,東西寬約300公尺,東面連接山城,其餘南、北、西三面都是垂直的台壁,由於台壁非常高,以致在高台的邊緣就沒有再築圍牆。

從設拉子驅車前來,只要一個小時車程,所以只要花一天時間,便可充分參觀這個古都遺蹟。如今在這個遺蹟中,仍可看到36根石柱、覲見廳及大流士宮殿,並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

現在遊客所見到的古建築遺蹟,除了宮殿平台外,最明顯的就是一眼望見仍然聳立著的高大石柱,這些殘柱高約10~20公尺不等。另有石牆、石門、石雕像和建築物基台,基石的側面上刻滿各種形象的浮石雕。宮殿大廳內寬闊高大,地面殘留著數百個原地未被移動的石柱柱座。從這些遺蹟的規模上看來,可以想像出當年宮殿的巍峨高聳,雄偉壯觀。

宮殿的巨柱及門前的石壁上,有不少牛、馬和大神鳥等的雕刻,連伊朗航空公司標誌上的神鳥,也取材自波斯波利斯的神鳥圖騰。石壁上的雕刻最令人印象深刻,內容是描繪太平盛世時各國使者帶同駱駝、牛、羊和雀鳥等奇珍異獸,及不同器皿盛著農作物和一些珍寶禮物,前來向波斯大帝進貢。雕塑表現出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使節都手牽著手,笑容滿面地獻上貢品。

薛西斯門(Gate of Xerxes)是波斯波利斯廢址上主要遺蹟之一,它又稱為萬國門或國際門,位於一處岩山的平台上,登上正面的大台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此門,進入此門再分路前往宮殿遺蹟各處。此門高18公尺,當年阿契美尼德王朝有許多附屬國,每年都會前來進貢,這些進貢使者當年就是在這裡等候謁見國王的。城門的石壁上有4尊人面獸身像,其中兩尊是人面牛身像,另外兩尊是帶有翅膀的人面獅身像,不過人面獅身像後來被否定偶像的伊斯蘭教穆斯林所破壞;但這些人面獸身像的規模,都大於大流士時代的同類雕刻。

阿帕塔那(Apatana)是大流士王召見臣僚的覲見廳,支撐宮殿的12支石柱仍然殘留至今,柱高為18公尺,柱上有獅子和公牛的頭像。地板很高,鋪著磨光的石材。石階兩側的石壁上有許多浮雕,其中23個浮雕描繪帝國附庸使者在春節盛典上向國王進貢的場面,如牽著牛和紡織物前來朝貢的埃及使節,運象牙來的是衣索匹亞的使節。根據他們的服裝、手持的貢物,就可以推知是那一國派來的。另外還有獅子襲擊公牛的浮雕,在中、近東一帶,這是一再被使用的題材,有一種說法,獅子象徵夏天,公牛代表冬天,這題材表示季節交替。

宮殿遺蹟北部的覲見廳離薛西斯門最近,廳平面為正方形,建在2.6公尺的基台上,每邊長83公尺。基台的北側面和東側面的下面,各有4條石磴階梯步道用以登上基台。基台西側面延伸到宮殿基石西側壁之外,構成約10公尺寬、130公尺長、15公尺高的檢閱台,當年從這裡可以俯瞰前面平原上屬地王侯搭建的帳篷。覲見廳東、西和北三面都有相同的敞開門庭,主廳四面牆壁每面厚約5.1公尺,均開有高大的門窗。大廳外牆面貼黑白兩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面磚,或雕刻花紋或拼接圖案;大廳內牆壁也有壁畫。石柱的柱基、柱身和柱頭都有雕刻,尤其是柱頭雕刻更具特色,自上而下有覆鐘、覆蓮和豎立的渦卷,上端是相背而跪的雄牛,兩牛頭間用以架設托樑橫木。

覲見廳雖是木石結構,但仍屬輕盈,空間寬敞,在當時屬於罕見的傑作。覲見廳東側有衛戍士兵的宿舍。

大流士王的宮殿又名鏡廳,這是因為這座宮殿的牆面,殘留有如同鏡子一般明亮的石材。宮殿中有大流士王的秘室,窗戶開得很大,而且是朝南的,結構上利於採光。

石柱大殿是薛西斯國王興建的謁見廳,它本來有100根柱子,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此城後,曾在百柱大殿舉行盛大的慶功狂歡酒會。後來這座雄偉的宮殿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1931年赫爾茲赫特挖掘此殿遺址時,仍蓋有一尺多厚的灰燼;至於起火的原因,迄無定論。但有一種傳說認為:亞歷山大大帝在百柱大廳舉行的狂歡酒會上,聽信了來自希臘舞妓秦絲的煽動,趁著酒興放一把火將百柱大廳焚燬了,第二天清晨酒醒後,亞歷山大大帝十分後悔這種愚蠢的舉動,但為時已晚。如今這座波斯波利斯的最大殿只留下柱子的痕跡,殘存的壁面上則有展翅的老鷹、蠍尾,以及獅頭怪獸拼鬥的浮雕等;這頭怪獸是拜火教中黑暗之神阿夫利曼。同樣題材的浮雕,也可以在大流士王的宮殿遺蹟中見到。

在百柱大殿的南面還有後宮,牆壁上浮雕中描繪著一些沒有長鬍子的太監,端著食物與酒器。據說世界各地君王都擔心自己的妃子偷人,除了國王本身外,其他宮中宦官都不被允許有生育的能力,因此閹割就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術。

大流士一世寶庫(Treasury of Darius I)是當年儲存王國財寶的地方,由於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間,阿契美尼德王朝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從各地搜括來的許多金銀財寶,如要運出,必須借重兩萬頭騾子和5000頭駱駝、馬和驢。後來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此地,將這些財寶全部搶掠一空,運回希臘,結果曾造成希臘的通貨膨脹。

位於宮殿東南方迷宮式的寶庫,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尺。現在修復了其中一座佔地約在750平方公尺的庫房,作為波斯波利斯博物館用,凡是在波斯波利斯出土的考古文物,大都陳列在德黑蘭考古博物館裡,但是這裡仍然陳列了許多在波斯波利斯出土之物。館內中央展覽大廳內除了陳列著雙頭公牛石柱頭外,還展出波斯波利斯火災時殘存下來的小麥及窗簾布料。中央展廳兩側的陳列廳內,也陳列有許多馬布達斯特平原出土史前時代的遺物,據說出土品的歷史,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

羅斯坦姆帝王陵(Naqshe Ros-tam)位於波斯波利斯東北方13公里處的一個直立岩壁中,從壁頂到山谷底的高度約為150公尺。在岩壁壁面距谷底50公尺高的地方,被鑿出一座大靈堂,裡面有阿契美尼德王朝4位國王的靈墓,由左向右的順序是阿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和大流士二世。墳墓的形式基本相同,入口的兩側有柱子,柱子上刻有幾何圖案的浮雕。墓室中央是拜火教的祭壇,四周刻有拜火教光明之神阿夫拉‧瑪茲達為波斯帝國虔誠祝福的圖案。墓室兩側有立柱,有刻著公牛的柱頭。墓室四周岩壁上刻有許多薩珊王朝時代的雕刻作品,其內容是表現古波斯神許多傳說中英雄羅斯坦姆的事蹟。因此就被人稱為「羅斯坦姆帝王陵」。

但也有的考古專家認為雕刻作品的內容,是在歌頌薩珊王朝時代沙普爾一世的功蹟。他在位期間,曾三次打敗羅馬入侵者,並活捉了羅馬皇帝瓦萊里安。岩壁上有一幅浮雕,一位男子神氣十足,威風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另一個人則跪在馬前不斷求饒,有人認為那位騎在馬上的男子便是沙普爾一世,而跪在地上的則是被活捉來的羅馬皇帝瓦萊里安。

另外,在阿塔薛西斯一世墓前不遠處,有一處四角形的建築物,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修建的拜火教神殿。據說各地的拜火教神殿和拜火壇幾乎被破壞不存,唯有此地仍能保持原狀。

阿塔薛西斯二世及三世之墓(Tomb of Artaxerxes II~III)坐落在拉哈馬特山岩穴之中。由墓穴往下去,有一個4.2公尺深的四角豎穴,接著便是一個24公尺深的岩穴,阿塔薛西斯二世及三世棺木就放在第3個高3公尺、深25公尺的洞穴中。

真正的墓穴離地面約15公尺高,大約是1公尺見方的狹窄石穴,石穴外的石壁雕著宛如宮殿的樑柱。樑柱上方,刻著伊朗祅教的主神「阿胡拉‧馬茲達」將神聖的權柄授予波斯國王。踩在波斯國王足下的,是象徵臣服於波斯的28個附屬國,他們合力將祅教的祭壇抬起。

由大流士一世時代開始,就算是尊貴如波斯國王,死後也是以傳統祅教的方式下葬,也就是先將屍體置在山丘頂的靜塔中,等到禿鷹把屍體吃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一堆白骨後,再由祭司收集起來置在墓穴中。墓穴石雕的下方,是8幅時代較晚的薩珊王朝時期石雕。薩珊原係安息時代波斯地方的一個小國,公元226年,薩珊開國君主阿達希爾擊敗以鹹海草原為根據地的安息人,統一了波斯和中亞的廣大土地。

在大流士一世墓穴下方的另一幅石刻,記載著薩珊王朝第二任國王沙普爾的戰功。公元260年波斯和羅馬發生衝突,兩邊國王分別披上戰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結果是羅馬慘敗,連羅馬皇帝瓦列里安(Valerianus)在內的羅馬軍隊,全成了波斯人的俘虜,瓦列里安被迫遊街示眾,死後還被剝皮做成標本放在祅教神廟裡。石刻中沒有看到倒楣的羅馬皇帝,跪在沙普一世馬前求饒的,據說是一位羅馬大將。

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位於波斯波利斯西北方66公里處,距離設拉子135公里,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一個都城。公元前5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創始人居魯士大帝澈底消滅了米底亞王國,居魯士大帝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首都,是因為它靠近當年他打敗米底亞人的戰場。在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遷都波斯波利斯之前,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一世和岡比西斯二世,都在此定都。現在這裡只剩下分散於四處的宮殿遺蹟、居魯士大帝的陵墓,以及祭典儀禮時所使用的祭壇。這個遺蹟的規模雖然要比波斯波利斯小得多,但城內的建築給人以對稱和美麗的感覺,並不使人們窺知當時的建築規模及樸拙的風格。

與波斯波利斯相較,帕薩爾加德的古蹟保存程度更糟,宮殿裡只剩殘缺的地板和幾根斷裂的石柱,模糊難以辨認的浮雕殘存在幾面石牆上。勉強可以辨認的半人半魚圖案,據說是古代巴比倫人的神明,而另一個頭頂著花冠的神像,據說是來自埃及的太陽神。

考古學家曾在這裡發現一塊泥板,上面記載著一位女性雕刻工,因為懷孕而請產假,阿契美尼德政府不但准假,還繼續發給部分薪資。由此可知古代波斯婦女的社會地位,比今日伊朗女人高得多。

居魯士之墓(Tomb of Cyrus)位於設拉子南方,它是帕薩爾加德遺蹟中保存最完善的古蹟,是一座用石灰岩建造的金字塔型陵墓,墓門非常沉重,是用一塊大岩石做成的,最初盜墓的人可能是打不開墓門,所以只好挖掘墓下的泥土進入墓室。在伊斯蘭教時代,這座陵墓又被稱為所羅門之墓(Tomb of Solomon);附近還有一處大花園,以及一座頭戴王冠、身長翅膀神像浮雕的石壁。另外,在居魯士宮殿遺蹟處,最引人注目的,是殘存至今的一支造型優雅的柱子。

根據歷史的記載,居魯士的遺體並未按照祅教的方式處理,而是有點類似埃及的方式,將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再放入大理石棺中。

居魯士生前對各種宗教,以及他所征服的各民族的態度,都能給予同樣的包容與尊重。特別是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由耶路撒冷擄去作為奴隸的猶太人,對居魯士更是無比感激。這段歷史曾經詳細地記載在舊約聖經中,居魯士在今日以色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古代的大衛王,還與所羅門王一樣的崇高。因為在今日除了以色列外,整個中東地區伊朗是猶太人最多的國家,目前伊朗境內,還有20萬猶太教徒。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