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恩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希恩(Skien)是挪威泰勒馬克郡的首府,歷史相當悠久,也是國內最古老的城鎮之一,始建於1110年,最早是由於生產軍用彈弓的石製投射體的工業而逐漸興起的。到了1346年才獲都市權,成為一個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內的木材公司和礦業公司自17世紀中期起,便對當地的森林、鐵礦和銅礦等資源進行開採。1893年,開通了從希恩至達倫(Dalen)的巴納克(Bandak)運河,全長105公里,是挪威最長的運河。現在這裡的礦產已經採盡,但木材開採仍在繼續中。 這個擁有4.8萬多名人口的城 市,經緯度為東經9度36分、北緯59度12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挪威南部希恩河的東岸,東南距布許斯灣大約35公里;位於通往奧斯陸的一條鐵路幹線上,也有四通八達的公路對外連絡。由於是個河港,往北經紹希拉德(Sauherad)可以通往諾吐丹(Noto-dden)及烏爾福斯;往西可以前往達倫,沿途風光美不勝收,船隻開航時間表會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更,在一些地區的冬天裡,船隻得靠小破冰船的幫忙才能前進。 工業發達的希恩市,經濟主要靠觀光業及工業。當地主要的工業有煉鐵、冶金、電子、食品、紙張和木材加工等。市內的主要觀光點有泰勒馬克博物館和格倫蘭(Grenland)地區博物館等。 希恩還是挪威最傑作文學大師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的故鄉,他於1828年3月20日生於希恩的小木材港,後來成為戲劇家和詩人,並為近代歐洲戲劇先驅之一,可是他從未得過諾貝爾獎,其原因是瑞典皇家委員會認為他的作品太過悲觀的緣故。 這位近代派現實主義散文劇的創始人是位「人民劇作家」,有一次當人們讚揚他為戲劇演員創作了眾多作品時,他說:「我不是為演員而創作的,我是為人民而創作!」 易卜生少年時曾嚮往當一名醫生,結果大學考試沒有通過,於是改學戲劇。受莎士比亞的影響,他認為嚴肅的戲劇應當通過人性的衝突表現及對真理的探求;這是易卜生作品的一個顯著特點。 他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將自己童年在希恩每一個的經歷和印象寫入「青年同盟」(The Leag-ue of Youth)和「野鴨」等作品中。1849年他寫出第一部劇作「卡提利那」(Catilina),這部作品的創作一方面是受1848年整個歐洲革命的鼓舞和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到他當時所參加的拉丁文考試中一些試題的啟發,後來他在這個劇本1875年第二版的序言中說,這個劇作處理了他將要經常涉及的一個主題,那就是「能力與抱負、意志與機遇的矛盾,這既是全人類和個人的悲劇,同時也是喜劇。」 1850年9月26日,易卜生劇本首次獲得上演,這個劇名叫「勇士之墓」(The Burial Mou-nd),是一部歷史劇,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但演出並不成功。1857~1864年間創作的三部劇本:「海爾格蘭的海盜」(The Viki-ngs at Helgeland)、「愛的喜劇」(Love's Comedy)和「覬覦王位的人」(The Pretenders),將他的創作推到嶄新的水準。在此後的幾年中,他的創作有所突破。1865年夏天寫成的敘事詩「布蘭德」(Brand),後改成詩劇,1885年首次上演,在藝術上和經濟上都是一大成功。接著他在1867年又寫出著名戲劇「皮爾‧金特」(Peer Gynt),並請作曲家葛利格譜寫了配樂,於同年首次上演,大獲成功。在一定的意義上說,兩劇都是論戰性作品,旨在鞭達挪威生活的狹隘和挪威人的自滿情緒。 1871年易卜生出版了「詩集」(Digte)一書之後,又於1873年寫出了10幕大型話劇「皇帝與加利利人」(Emperor and Galilean),這部作品展示了異教與基督教的衝突,提出「第三境界」的概念。在所謂的「第三境界」中,人可以彌合情慾與精神的脫節。1877年,他又創作了話劇「社會支柱」(Pillars of Society),這部作品的問世,意味著他本人富於詩意的創作階段的結束,它是易卜生賴以聞名的所謂社會諷刺劇中的第一部。 1879年,易卜生寫出了著名話劇「玩偶之家」,作品表現了一個丈夫在不知不覺中,使妻子成為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奴隸的過程,從而揭露了個人由於屈從社會陋俗而喪失自由和自我表現的能力。 1881年,他又完成「群鬼」(Ghosts)一劇,劇中以遺傳性的性病去象徵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戕害活人的卑劣道德,但是這部作品遭到挪威公眾和評論家的強調抨擊。為了針對公眾的不滿和評論家的敵視態度,他於1882年創作了「人民公敵」(An Enemy of the People),又相繼於1886年創作了「野鴨」和「羅斯默莊」(Rosme-rsholm)等三部劇本,分別塑造了敢於說真話、容不得說真話,以及害怕說真話等三種不同命運的人,極富哲理。 從1888年的話劇「海上夫人」(The Lady From the Sea)開始,易卜生晚期的一些劇作,由社會劇、道德劇和問題劇的模式,轉向更注重心理描寫、更富於夢幻色彩和更具有象徵性的風格。1905年底,易卜生完成他的最後一部劇本「當我們死而復甦時」(When We Dead Awaken),這部作品被他自己冠以「一個戲劇收場白」的副標題,通過劇中主人翁魯貝克(Rubek),對自己作了臨終前無情的自我剖析,他的創作生涯也至此告終。1906年5月23日,這位傑出的文學大師離開了人世,享年77歲。 易卜生早期的創作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流派,並對不同風格的劇作進行過實驗;後期的劇作則探討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真實和虛幻的實質,對發展和豐富整個散文戲劇有巨大的貢獻。儘管他的作品在當時曾引起人們較多的爭議,但他本人卻被後人視為歐洲戲劇的先驅之一,不但有高超的寫作技巧和敏銳的心理洞察力,而且還善於運用象徵主義,他的散文戲劇中有時會流露出傷感的情懷。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