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佩爾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科佩爾(Koper)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曾先後是希臘和羅馬的輸出港,公元6世紀修建了防衛城堡,並形成了城市,居民以義大利人為主。公元9世紀斯拉夫人來此定居,但是一直到20世紀上半葉,市區的居民仍以義大利人為最多。

公元11世紀科佩爾受東羅馬帝國統治,13~18世紀歸屬威尼斯共和國,城市經濟和文化都獲得很大的發展。19世紀的時候,科佩爾成為奧匈帝國主要港口的里雅斯特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義大利吞併,戰後成為的里雅斯特自由區的一部分,1954年劃歸前南斯拉夫版圖,屬斯洛維尼亞的領土,但義大利曾於1974年3月發表聲音,就斯洛維尼亞對這個城市的主權問題提出異議。

這個擁有6萬多人口的港市,經緯度為東經13度44分、北緯45度3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國境西端的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的東岸,它的南方和東南方都是克羅埃西亞邊界,東北與科澤納相呼應,西南和皮蘭為鄰,西瀕威尼斯灣,北接的里雅斯特。

氣候屬亞得里亞海-地中海氣候,冬季短暫而溫和,夏季長而熱,秋天也比春天熱得多,每日平均氣溫一般都在0℃以上。亞得里亞海是當地濕度的巨大來源,但是由於潮濕的氣流越過較低的沿海地帶,並沿著山脈繼續向上運動,水蒸氣冷卻後凝結變成雨水在山區降下,因此科佩爾的降雨量反而比山區和中部地區來得少,但經常會刮起名為「布拉」(Burja)的強勁猛烈的大風,有時秒速可達45公尺,真是飛沙走石,非常驚人。

科佩爾居民所用的食鹽,是直接取自海水。當地主要的工業有一家無線電廠、一家汽車裝配廠,以及多家的五金、食品加工廠和化學工廠等。

當地的港口地處歐洲腹地,是遠東地區和中東歐之間最短的海上通道,也是歐洲進出口貨物的核心集散地,除了斯洛維尼亞本國外,前往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絕大部分海運物資都要通過科佩爾港口登陸。

科佩爾港是由11個高度專業化和高效率的裝卸碼頭組成,擁有裝卸各種物資的配套設備,包括有貨櫃起重機和各種倉儲系統,主要裝運的貨物有咖啡、米、各種糧食、糖類、棉花;鋼鐵、鋁合金及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產品;紙張和各種有機化合物;水果、易碎物品、牲畜;貨櫃、小型汽車和其他運輸工具;木材、礦物、煤炭、各種散裝物和液體物品等。此外,科佩爾港還為成品、半成品提供加工處理、直接銷售,以及其他增加經濟價值的服務。

最初的科佩爾古城,是建在離海岸不遠處的小島上,它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窄淺,經過長期的泥沙沖積,到19世紀時已與大陸連接起來,因此城區也開始向大陸擴展,新城區紛紛建起了現代化的高樓群,與保持原有義大利建築風格的老城區形成明顯的對比。新城區有一個新港口,港區一片繁忙景象,並有鐵、公路通往首都盧比安納

舊城區狹窄的街道和古式的房屋,反映出它受威尼斯文化的影響。市中心的特爾克廣場上,有一座大教堂和古威尼斯總督府邸,是市內最主要的名勝古蹟。一些主要的建築物也圍繞在古城廣場的四周,如羅馬時期的洛庫達(Rotunda)圓形建築、古羅馬執政官的官邸普拉埃托里揚(Praeto-rian)宮和城市的軍港。阿爾梅里戈格那(Almerigogna)宮,則是科佩爾最宏偉的威尼斯哥德式建築。洛吉亞(Loggia)宮保持著15世紀原有的魅力;貝爾格拉莫尼-塔茨科(Belgramoni-Tacco)宮,如今已成為地區博物館。還有停放著聖納扎魯斯主教石棺的主教邸宅,以及1666年完成的達‧蓬特(Da Ponte)噴泉等,都是舊城區主要的古蹟。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