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克力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阿達克力亞是阿曼兩個與海無緣的內陸區之一,位於北緯20度55分至23度30分、東經56度30分至58度20分之間,東北靠馬斯開特,西北是巴提那區,東為艾許‧莎奇亞區,南鄰阿爾烏斯塔區,西為阿達西拉區,境內多山,景觀原始,旱谷美麗,尼日瓦是最重要的城市。

內陸大城尼日瓦

省境其他城市

巴赫拉(Bahla)位於尼日瓦西方20公里,東北距馬斯開特210公里,這個小城因有阿曼最古老、最大的堡壘而聞名,從廢墟重修為昔日面貌,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阿曼文明的開端,列入世界稀有財名單保護中。

巴赫拉是一個台地,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開始有居民離開海岸來此生活,從山上流下的淡水,使他們能種出穀物而生存,是阿曼最古老的村落。而現在的地名即取自當地有一個部落,名稱巴赫拉人(Bahilas)。這個古老的村落現在仍在巴赫拉堡壘下方,保留著他們大部分的昔日生活方式。有雉堞的房子沿著棕櫚叢而建,部分已重修成為迎接日益增加、想逗留當地的觀光客的住宿處,同時還規劃出手工藝中心,展示居民的手製陶藝、藍染和銀器製作。

在棕櫚叢後方有一個傳統市場,倒也貨物齊全,能供應居民生活所必需。市場旁有一個製陶窯,每隔幾天這裡就燃窯,燒製他們的罈罈罐罐,其中不乏有創意、怪中討喜的作品。藍染也取材自一種樹,這種樹是當地的特產,染出的布料及面罩具有獨特的色彩。

巴赫拉堡壘(Bahla Fort)是這個城市最出名的古蹟,也是引人來訪的主要原因,當人們從固爾谷地橫過阿曼唯一高聳奇妙的山峰,就可看到16世紀建造的12公里長古城牆,而矗立在山坡上土黃色兩層式的巨大堡壘就是巴赫拉堡壘。

這座堡壘是1649~1668年蘇丹賽義夫(Sultan bin Saif)以昔日城堡舊址而建,18~19世紀由阿爾布塞迪斯(Al Busaidis)擴建為現貌。高35至40公尺的城牆上有15個進出的城門、130個瞭望塔,雖然是早已崩塌的古泥巴建造,現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並已著手修復。

這個有防禦設施的軍事堡壘內阻敵結構複雜,各種機關設計有如迷宮,樓梯的間距不一,可藉以減緩敵人入侵的速度,樓上房間的地板特意留有小洞,以便倒下熱油或燙水以阻撓敵軍的進攻。堡內還可以自給自足,有井水和地窖儲藏食物和武器,並有灌溉系統及秘密通道,在戰時可以持久作戰,防守心思之嚴密,令人印象深刻。現在不管堡壘的內外,甚至很多細節都恢復到昔日使用時的狀況。但遊客不能入內參觀,有時間即使在外圍走一圈,也算不虛此行。

賈布林(Jabrin)距離巴赫拉雖然只有12公里,但這裡卻有一座1670年由比納魯布‧亞魯比蘇丹(Bilarub bin Sultan Al Ya'rubi)所建造的宮殿式城堡,也是國內少數設計供人居住的城堡,無論在建築型態設計上和藝術創作上都是當時之最,是阿曼北方中部最重要的古蹟,是到阿曼旅遊的人必定要去的參觀點之一。

當年富甲一方的領主,大手筆的投資興建作為他行宮的這座豪華古堡,後來又經過改建和擴建,增加各種防阻敵人進攻的設施,堡內結構錯綜複雜有如迷宮,連樓梯的間距都寬窄不一,目的在影響敵人的踏步、減緩入侵的速度;即使進攻到一樓仍有意想不到的阻擊,二樓地板在重要地方都鑽有小洞,可以把熱油、燙水灌下去禦敵,所以這是一座牢固的城堡。

古堡內部的裝飾、雕刻和結構,是阿曼境內所有城堡中最複雜豪華的。而這位領主最後也葬在堡內,至於詳細的地方;至今是一個秘密。

整座城堡全部用石塊和泥膠壘砌而成,外表是個平行六面體,基座呈長方形,周長516公尺,城堡高22公尺,主要建築坐西南朝東北,東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角樓與主建築相連。城堡共分三層,有幾十個房間,臥室、廚房、餐廳、浴室、客廳、會議室、祈禱室和馬廄等一應俱全。各層之間有樓梯相通,為防不測,層與層之間有機關暗道相串。城堡內有口深井,以及一個10公尺深的地窖。 這座古城堡宛如小城,四周被鮮翠碧綠的椰棗園所圍繞,內院陽台也雕刻鑲拼精緻,大門上的精細縷刻,細花格子的窗櫺既通風又漂亮,雖歷經300多年,仍清晰可辨,整個建築華麗壯觀,石造的穹頂和迴廊都刻滿可蘭經詩文。有間經過特殊設計由教長居住的太陽間,以及由教長夫人居住的月亮間和女兒間,這些房間設計獨特,匠心獨具,牆壁和天花板上都有雕刻、油畫、各種圖案,以及可蘭經文。這些房子都使用自然採光的方法,在同樣美麗的天花板下,白天打開樓層窗戶;可讓陽光穿透進來;夜間打開上層的窗戶,又可使月光滑落進來,非常浪漫。

在城堡的最內側,還特別選個陰涼的角落,用來當作存放椰棗的房間。當季採收的新鮮椰棗就放在涼蓆上,一層層地覆蓋堆放;珍貴無比、宛如蜂蜜般甜的椰棗液汁就順著溝渠流出,在凹槽處被收集起來,就成為椰蜜,十分香甜可口。

市內有一座阿曼中部最大的清真寺,從尼日瓦堡的屋頂,可以看到鄰近這座清真寺寶藍色鑲黃金的圓頂,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這座清真寺是不對外開放的,遊客們只能在寺外拍照留念。環繞在寺旁的盡是各類小攤販,特別是星期五的跳蚤市場更是非常熱鬧,並以展售阿曼傳統手工藝品的阿曼短彎刀汗傑爾「Khanjar」和裝飾華麗的銀飾珠寶而聞名。市集在中午前結束,要逛市場的人可得趁早。

瑪納(Menah)位於尼日瓦南方20公里的旱谷內,雖然已經破落,但綠意盎然、花果叢生,仍是阿曼最漂亮的古蹟。我們尚可看見有瞭望塔的堡壘、蜿蜒的古城牆,還有16世紀初所建造的清真寺,其內的華麗神龕是由當時的名藝術家阿布杜拉‧阿爾胡邁尼(Abdullah Al Humaini)於1503年所雕塑,他在此之前也完成了尼日瓦和巴赫拉的壁龕。

另外艾恩(Al-Ayn)和撒拉特(Al-Sharat)清真寺也是16世紀初所蓋,其壁龕是阿爾胡邁尼的學生所雕飾,他們的靈感來自鄉村樂,尤其是棕櫚樹給他們的影響頗深。清真寺的圍牆穹窿屋頂和樓梯欄杆等都已傾塌,但是窗子外似乎保留著的杏、檸檬、橘子樹等,從附近就是大沙漠來說,這似乎是他們感受自己生活在綠洲的真實寫照。

其中尤其難得的有個精細的壁龕,是中國藍釉所製,崁入一顆雕刻精緻的石頭,可能是駱駝隊從索哈爾馬斯開特購來的。

瑪納河谷(Wadi Manah)是阿曼所有河谷中唯一生長甘草的地方,茂密的草叢是最安全的休憩地,不必顧慮有蛇和蝎子等的出現。

塔奴夫(Tanuf)村落遺址坐落在巴赫拉古堡附近、塔奴夫河谷(Wadi Tanuf)入口處,阿曼有許多類似廢村遺址,但再也無法重窺其昔日風範,而這個已經歷500多年歷史滄桑的村落,屋舍建築雖遭5個多世紀來的風雨洗禮,至今仍然孤傲挺立。房舍的一磚一瓦都是原始的建材,取自天然的土石塑造而成,襯以村落兩旁盡是粗獷、原始、雄渾的裸岩山形,童山濯濯,卻孕育出阿曼人蓬勃的生命力。

但這裡最聞名的是地下的水泉,如果有時間走一趟那500多年前建造,現已空曠的街道,即可發現順著山坡,有系統連接到村裡的地下水灌溉系統。

阿爾哈姆拉(Al Hamra)位於巴赫拉北方約20公里處,這個寧靜、全是土造房屋的村落由觀光局主導,重建後用以接待遊客,他們從羅斯塔克穿過哈傑爾山來到這裡是終點。昔日村上一些2、3層樓的房子華麗依舊,有的已有一世紀的歷史了。

米斯法村(Misfah)是個很奇怪的原始村落,卻是全由石頭堆砌而成,位於綠山斷崖低處,它不是呈平面的一般村莊,而是和綠山融為一體的垂直立體村落,顯得自然而和諧,遊客乘車可順著道路來此。茂密的棕櫚樹不知從哪個虛無縹緲處冒了出來,似乎是靠某種超自然的能力而生長。被稱為生命之泉的古老人工灌溉渠道,沿著山勢在山中靈活地迴轉,然後流向天然的蓄水池。村裡的每間房子都像岩洞,更像個匿身處,內部有岩石砌成的螺旋梯,可向上通往屋頂平台,上面掛著五顏六色被風吹得劈啪作響的布幔。遊客千萬不要在某一家逗留,因為村民很不喜歡外人與他們的女性接觸。

在米斯法村的入口有挖山形成的路可以與驢子併行,可通往各層住宅,路旁檸檬樹果實纍纍、綠蔭遮陽,另有一番令人驚奇的景致。在村落的下方,還有上千公尺的峭壁,在峭壁與峭壁間砌疊著一層層種著葡萄樹、檸檬樹或椰棗樹上下相接的平台,並形成不規則的巨大樓梯。一直往底部下去,有蒜田、牧草地和其他的樹所構成的更多隱密平台。事實上,整個山就是一個村莊,也是一座葡萄園或一片牧場。

賽格(Saiq)是賽格高原(Saiq plateau)的行政中心,這是一個地勢海拔高達213公尺與外界隔絕的山區綠洲,必需要駕駛四輪傳動的吉普車才能到達。賽格依山建立,滿眼綠樹成蔭,玫瑰遍地。這裡雖然是軍事禁地,卻保存一項古老的行業,利用鮮花製成玫瑰油。數千年來用以灌溉玫瑰的泥石砌成的渠道,現在已改用水泥鋪設。當地人民常會在花半開時採下製造玫瑰花露酒、飲料及蒸餾製成風靡東方的玫瑰油香水。

這是一個文化水準頗高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而且氣溫冬不低於5℃,夏季都在30℃以下,是阿曼登山客及度假地,從峽谷高處可欣賞賽格四季不同美景,四月份金黃色的台地遍生玫瑰,玫瑰園旁是石榴樹,通常採玫瑰的農民穿著混身白長袍,站在長可及膝、綠油油的草地上,還要抬頭伸手才能採得到高大玫瑰樹上的花朵。

附近的村落也長滿了葡萄等藤蔓植物、橄欖樹、榛子、番紅花等,在2至3月間,果園還有杏、梨等花怒放,故而來到這兒別忘了嚐嚐那香甜可口的蜂蜜。

附近的綠山旅館(The Jebel Al Akhdar Hotel)是來賽格高原遊客的落腳地,也是阿曼許多家庭夏季週末度假的滯留處,周圍環境優美,登高郊遊皆相宜。

中東最大的溶洞

哈達洞穴(Al Hotta Cave)位於塔努夫及阿爾哈姆拉之間,是中東最大的溶洞,幽徑深邃,長達5公里。洞有兩個入口,一個洞口高度1040公尺,有升降梯下降至810公尺處,現在是參觀的主要入口,一輛奧地利式小火車載客入洞,這對阿曼人來說除此之外,他們至今還未看過火車。 來到洞中,沿著步道及木梯瞬即讓人眼光一亮,碳酸鈣成為飽和溶液,從洞頂滴落所成的鐘乳石與石筍構成的奇景,勝似宮廷神闕,瀛洲仙境。 其中一座牙床,床上白色綾被凌亂柔美,被內美人側臥;自上而下一床大大的石瀑石筍垂簾方帳半掩,垂穗花俏,加上配上的燈光,瑰麗無比,引人遐思,令人想鑽進被中擁美而臥。 有一幕景則神似春雪初溶,一灣流水自洞下蜿蜒流出,水聲淅瀝,壁岩厄兀,水光倒影,水中魚兒正潛入深處,岸邊琥珀色的岩石山溶雪斑剝尚存,岸上積雪欲化,一付天然野外雪景。 另一則似高山凹陷懸崖,崖下垂簾如水晶,似斷壁;又像滿頭長毛的張口猛獅。 來到一個音樂優美的場地,形狀極似露天競技場,這裡洞穴寬廣,走累了的訪客也可在此小憩,阿曼當局正策劃在此設立音樂廳以饗遊客。 此外,洞內還有石柱林立的鐘乳石,虬枝交錯,形如動物、美景、鈴鏜、奇石等不勝枚舉。為保護這些天然生態,入洞限制人數,並規劃新道以滿足遊客。 在遊客中心設有小型博物館及餐廳,園方還規劃有許多路線,指導在欣賞完溶洞後的遊客,前往鄰近村落、棕櫚園,以及爬山等周邊行程。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