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哥倫比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省簡 稱卑詩(B.C)省,位於加拿大最西部,西臨 太平州冷和阿拉斯加南瑞的狹長地帶,北接育空 和西北...)
 
(溫哥華市是第三大城)

2015年2月25日 (三) 08:53的修訂版本

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省簡 稱卑詩(B.C)省,位於加拿大最西部,西臨 太平州冷和阿拉斯加南瑞的狹長地帶,北接育空 和西北領地,東連亞伯達省,南鄰美國的蒙大 拿、愛達荷和華盛頓三州,全省面積九十四萬 八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七十六萬六千一 百人,平均每平方公里還不到四個人;有百分 之八十的人。住在城市中,居民以英格蘭、蘇 格蘭和北愛爾蘭裔為主,還有少數中國、日本 、端典、挪威、義大利、荷蘭、德國、美國人 ,以及四、五萬名土著印第安人。境內有加拿 大最高的晴天山(Mount Fairweather),也有不 少太平洋海岸用堤防保護的低地。這貍是全國 最大的原木產區,製造業居全國第三位,木材 加工、紙漿、造紙、金屬冶煉、食品等工業都 很發達。因其一望無際的重巒疊陣群山、動人 心魄的壯麗景色,有著廣表的待閉發腹地,景 色自然而多樣化,近年來旅遊業也逐浙熱絡。 重要城市有溫哥華、息斯勒等,省會設於溫哥 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市。

目錄

維多利亞是卑詩省會

溫馨醉人的個溫哥華島

溫哥華市是第三大城

滑雪的勝地惠斯勒市 惠斯勒(Whistler)是卑詩省阿爾卑斯 山式的小城,一九七五年正式成為自治政府單 位,一九七六年當地人口只有五百三十一名, 是個默默無聞的小鎮,但現在已發展為一年四 季都熱門的多功能休閒度假村及滑雪勝地,是 卑詩省繼溫哥華和維多利亞市以外,國際觀光 客最多的地方。由惠斯勒及黑梳(Blackcomb) 山所擁抱,四周多山徑、湖泊,可供遊山、滑 雪、玩水,同時許多健行步道,如到溫哥華失 落的海、三角洲(Dlta)等地,都是由這裡出 發;這些鄉村小路可以散步,也可以用滑輪溜 冰、騎腳踏車兜風。 小城坐落在溫哥華北方一百二十公里處, 由溫哥華國際機場開車北行走九十九號高速公 路,約兩個小時可到,沿途經布拉德內海、喬 治亞灣等一大段險峻峽灣,之後是高山雪頂的 壯麗景觀,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這條公 路當地慣稱為「從海到天的高速公路」(Sea to Sky Highway)。 惠斯勒人口雖只有七千二百人,但整個城 鎮就是被觀光大飯店和無數林立的大大小小旅 館所圍繞,從世界性的連鎖飯店,到地區性的 客棧,依不同價格提供客人不同的住宿一旱受, 總床位三萬多張,當地政府還不斷在增建旅館 ,以應旅客增加之需。 城區中央的惠斯勒城堡度假飯店(Pacific nhateau Whistler Resort ) ,是著名的加拿大太 平洋飯店的連鎖店之一。這個曾獲得最佳建築 設計獎的四星級飯店,十二層樓的獨特外觀, 擁有五百五十八間優雅的客房,房間以白色裝 飾為主,牆上掛著加拿大動物郵票作成的掛圖 ,門口身穿吊帶馬褲腳登高統馬靴的侍者,以 及英國式莊園的大廳,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令人感動的是房間的衛生紙與肥皂盒,都 是再生紙的成品,連垃圾筒也是用再生材料做 成的。飯店擁有三個網球場、兩個溫水游泳池 ,以及一座距飯店只有五分鐘車程的十八洞高 爾夫球場。 惠斯勒鎮十足的歐洲風味,仿阿爾卑斯山 腳小鎮式建築,坐擁冰河湖泊、森林與山岳之 美。鎮中心石板鋪路的街道兩邊,約兩百家精 品店、餐館和坐滿了人的咖啡廳、露天茶座, 觀光客川流不息,車輛不能進入,腳踏車也只 能推著走;每至夏季、尤其是週末假日街頭熱 鬧滾滾,喜劇表演家、逗趣十足的魔術師、架 式穩健的樂隊演奏,處處都停留著駐足觀賞的 群眾。在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男女老少,共 騎一輛長長的協力腳踏車,車背後還插著五彩 旗幟,興高采烈地呼嘯而過,非常有趣。此外 ,當地的遊客服務中心就在城裡的國際會議中 心內,遊客可以向工作人員索取免費資料和地 圖,有任何問題也可以求助於他們。 惠斯勒是北美知名的滑雪度假勝地,十多 年來每年都奪得國際最佳滑雪度假村的雅譽, 雖然一年四季都是旅遊旺季,但至冬季尤其熱 門。日本著名的滑雪雜誌「藍天指南」(Blue Guide)的讀者,曾連續四年投票選擇惠斯勒 為世界最佳滑雪勝地;滑雪與滑雪者(Skiers and ski)雜誌,根據雪場的大小、垂直高度、 纜車速度、雪的深度與坡度等因素綜合評量, 也選擇惠斯勒滑雪場為北美最佳滑雪場。 這個小鎮有兩座極負盛名的滑雪場,一座 是層次豐富、有北美最高垂直陡坡雪道的黑梳 山滑雪場,建於一九八○年,最高點海拔兩千 二百八十四公尺;山上有豪斯曼(Horstman) 和黑梳兩條冰河,不僅是冬季時滑雪高手的挑 戰地,也是夏季在溫暖陽光下的滑雪勝地。另 一座是惠斯勒山滑雪場,建於一九六六年,最 高點海拔兩千一百八十二公尺,兩座大山上共 有兩百個滑雪道,約百分之八十的滑雪道是適 合中高級滑雪者。 滑雪場的山腳下有兩座纜車,每天川流不 息的把滑雪客及參觀者源源送上山,山上雪地 花樣眾多,除滑雪外,還有馬拉雪車、雪上摩 托車等,可趣味獨具的駛騁在綿延的雪道和廣 闊的雪地上。喜歡滑雪的人,可以在這些硬體 設備上極具國際水準的滑雪場盡情地衝刺滑行 ,享受那飛上雪霄再迅速落降的刺激、還可在 山上的兩條冰河上感受飄飄然的滑降快感;不 會滑雪的人,除欣賞在平地永遠無法感受到的 高山雪景外,還可嘗試在山頂餐廳來杯熱飲料 的特殊快樂滋味,坐趟馬拉車、或駕駛雪上麾 托,也令人終生難忘。 這裡的夏季戶外活動豐富,包括打高爾夫 球、打網球、坐熱氣球、風帆衝浪、划船、汽 艇滑水、游泳、沙灘日光浴、騎馬、爬山、健 行和騎腳踏車等,春夏在加拿大打高爾夫球是 很普遍的休閒活動,高爾夫球也是惠斯勒發展 得最快的休閒運動項目,因此擁有好幾座設備 齊全的高爾夫球場,其中三座曾舉行過國際性 比賽,大部分高爾夫球場都開設有訓練課程, 如果是此中高手來此度假打球,固然舒適便宜 ,即使是新手前來玩小白球,也會很快上路大 有斬獲,何況消費額非常便宜。 每至五月高山的雪開始逐漸溶化,到處由 白茫茫的雪轉而成為綠茵茵的草、樹,漸次的 綴入各色的野花,瀑水洶湧、山泉潺潺,加拿 大鵝和野鴨等到處遊走,大地一片生機,這時 高山健行,是適合全家人一起參與的活動。這 裡共有七條健行路線,難易程度不同,分別提 供給滑輪、走路及騎腳踏車行走,沿途可欣賞 湖泊、溪流美景,山上大都設有野餐場地及餐 廳,週末戶外烤肉登高令人心胸開朗。 這時也是到河裡玩噴射快艇的時候,在駕 駛員純熟的技巧下,快艇逆流飛馳,穿梭在林 邊淺灘間,既緊張又刺激。在惠斯勒谷和附近 地區的河流,除了划船還可進行刺激的泛舟, 緩水與激流交錯,沿途景色令人目不暇給。 惠斯勒附近有幾個美麗湖泊,都是昔日冰 河地形的遺蹟,包括失落(Lost)、阿爾法( Alpha)、尼達(Nita)、碧(Green)和三角( Delta)等湖,景色都非常優美。湖區多有完善 的烤肉設備及野餐區,可供人消磨美好的一天 。很多人一大早就跑到失落湖來野餐,因為這 裡經常可以看到黑熊;碧湖附近則以小型野生 動物眾多而著稱,常見的有水狸、綠頭水鴨和 水獺等。這些湖泊上,有的設有水上機場,可 搭乘水上飛機從空中俯瞰惠斯勒的景色,或者 飛到附近的山頭,去尋找冰河的源頭。 騎腳踏車遊景是領略惠斯勒夏季美的最佳 方式,在全鎮、甚至山區、湖畔,都規劃有完 善的腳踏車道,有的還是雙向道。幾個野生動 物較多的湖區,一般是規定汽車不能進入,只 有腳踏車才能到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漁人 圈(Fisher Circle),這是一條流進碧湖交匯處 的河,林木參天,水道彎曲,花草生長茂密, 是魚類和小動物的絕佳匿身處,也成了釣魚者 的寶庫、攬勝者的天堂,景致自然而幽美,遍 地漿果叢生,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出來覓食 漿果的熊。如果真有這種艷遇,千萬別被那龐 然大物的熊赫得失神尖叫、或有突然的動作, 而要穩定鎮靜、留一條路讓牠們逃走,自然沒 事。 惠斯勒除了兩座山形成了一幅令人難以置 信的活動景象外,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音樂和 慶典活動,從六月到九月間,每天都有街頭娛 樂;鄉村及藍調音樂節在七月下旬舉行,為期 三天,除了音樂表演外,還有方塊舞大會;八 月中旬的古典音樂節,演出四天莫托特和貝多 芬最受歡迎的曲目。九月中旬的秋季爵士音樂 節,是當地另一個著名的年度節日。最令人感 興趣的是在山頂舉行的戶外古典音樂會,頂著 滿天星斗、看著四周開滿的鈴蘭,耳旁滑過美 妙的古典音樂,讓人陶醉不已。 巴克維爾是淘金古城 巴克維爾歷史古城(Barkerville Historic Town)是一座重建一八七○年代 淘金熱時代的古城,位於二十六號高速公路旁 ,東方經由奎斯內爾(Quesnel)前往約有九 十七公里路程。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卡里波 (Cariboo)淘金熱時,這裡是有名的淘金重鎮 ,人口曾一度超過北面的舊金山和西方的芝加 哥。在那段日子中從這些地區曾挖得五億美元 的黃金,當時每盎司黃金是十六美元,日常所 用的肥皂一條只要一元,上酒吧與手拉風琴舞 蹈的女孩子跳一支舞也只要一元。 城市的名字取自比利巴克(Billy Barker) 的姓氏,因為他是一八六○年代發現大量黃金 礦脈的人,但幾年之後這裡的黃金就挖竭一空 ,而這些掏金者也紛紛外移,使此地成為一座 空城。 這個深具歷史性的觀光公園小城,卑詩省 加以重修後使它如「活博物館」一般展現在人 們眼前,包括原始和重建的建築物共一百二十 五幢,有聖救世者教堂(St. Savious Church) 、日用品百貨店、服裝店、咖啡館、客棧,以 及當時的木板人行道和泥濘街道;內設拓荒者 博物館、數十種陳設展覽,皇家劇場則演出音 樂劇,另外還有舞蹈、音樂和街頭表演,從維 多利亞日至勞動日期間的許多演出都非常精彩 ;公園可露營、野餐和健行。 遊客中心有影片播放、展示著巴克維爾市 的興衰歷史,還有墓地漫遊導覽及現場節目表 演。對淘金有興趣的人,在寶山礦(Eldorado Mine)可以用平底鍋做一次昔日的淘金人,運 氣好的話,還可淘到不小的金顆粒。 位置在巴克維爾北邊的是著名的寶輪湖省 立公園(Bowron Lake Provincial Park),一百 一十六公里長的水道可以划獨木舟。由巴克維 爾向南可至里羅特(Lillooet)鎮,這是古時的 淘金路徑。奎斯內爾鎮與巴克維爾古鎮之間是 舊卡里波高速公路,路邊還遺有原來旅社之一 的白楊屋舍(Cottonwood House)、一九三○年 代的布里辛墳場(Blesing's Grave)和威爾斯 鎮(Wells)。 市東方附近的卡里波山是哥倫比亞山脈的 北支脈,綿亙約三百零五公里,與洛磯山溝平 行,從海拔三千四百四十四公尺的最高峰維爾 弗里德勞瑞爾爵士峰開始,高度向北和西逐漸 降低,山區礦產豐富。 這個城市除採礦業外,還有伐木和畜牧業 ,旅遊業也逐漸發達。周圍的地區稱為卡里波 赤爾哥丁海岸(Cariboo Chilcotin Coast)區, 這裡是真正的西部牛仔區,一望無垠的草原, 山艾遍野,有百年歷史的圓木房屋和典型的牛 仔部落。 到牧場度假是極為迷人的行程,有設備舒 適的住宿,蒸汽浴、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 球場、健身房,以及各式康樂活動和野餐;在 草原上騎馬馳騁,也可以學習真正牛仔把龐大 分散的牛群趕攏,都是新鮮刺激的玩法,同時 還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物出沒樹叢草間。 在柯林頓(Clinton)鎮、一百里屋(100 Mile House)鎮、安那恆(Anahim)湖等地有 特別的趕馬活動,尤其每年七月一日那個星期 的週末,在威廉斯湖(Williams Lake)所舉行 的牛仔節,更是當地年度最熱鬧的慶典,吸引 無數觀光客來參與。 粗獷荒涼的卡里波山和哥倫比亞山在市東 邊,樹林茂密的旬海峽(Dean Channel)和布 克海峽(Burke Channel)在西面,景觀原始壯 麗。冬天大雪紛飛時,低緩的峽谷又成了越野 滑雪的熱門所在。 這個地區湖泊眾多,其中較重要的有坎尼 (Canim)湖和奎斯內爾(Quesnel)湖,盛產 鰾魚和內陸鮭魚的「紅大麻花魚」。釣友開車 可以直達,湖區有專為釣友興建的小型機場, 小飛機起落頻繁。從威廉斯湖閉車走二十號高 速公路,經過曠野風味十足的翠茲莫爾省立公 園(Tweedsmuir Provincial Park)及沿岸山脈 中最高峻的華丁頓山(Mount Waddington) 沿途景色美不勝收。 到這個地區也可以由溫哥華坐火車前來, 到里羅特鎮、奎斯內爾鎮,不僅景觀同樣誘人 壯麗,還可多一份閒適與浪漫。 甘露市小城風光明媚 甘露市(Kamloops)是卑詩省中南部的 一個小城,這個名字取自於在當地希斯韋帕克 (Secwepemc)印第安語河流匯合處的意思, 因它位於南、北湯普森河(Hhompson River) 合流處的南岸,當年因為它的地利,毛皮商聚 集為貿易站。一八一二年西北公司(North West Co.)在此建立補給站,繼之哈得遜灣公 司(Hudson's Bay Co.)也駐紮於此;湯普遜 河南、北兩支流及甘露湖一帶乃繁榮起來。 一八六○年代卡里波(Cariboo)地區發現 金子,隨著淘金熱大批人由北湯普遜河順流而 來到此地;不久淘金熱消退成為牛羊農牧區, 現在是大牧場區和木材業地區的服務中心和牲 畜貿易市場。丘陵地帶上種植灌木和蘋果樹等 農產品;森林環繞,木材是重要的天然物產, 有木材加工、紙漿、食品罐頭、包裝等工業。 從溫哥華鐵、公路往洛磯山,甘露市是必經之 途,加之氣候溫和、景色優美,是度假休閒的 好地方,旅遊業很興盛,附近有海蘭德河谷銅 礦,卑詩省南部行政總部也設於此。 這個擁有七萬六千四百多名人口的城市, 海拔一千一百六十公尺,西南方距溫哥華四百 公里,是北美西部地區的中心,地處溫哥華、 傑士伯、班芙的中央要衝,是鐵路及國道的重 要樞紐,東西橫貫鐵路及九十七號、五號、一 號三大公路都在此交匯。市區街道沿湯普遜河 南岸而立,商店、銀行等都聚集在維多利亞街 一帶,街西端的火車站前設有大型的湯普遜購 物中心(Thompason Park Mall),價格較大城 市便宜。 全市體育設施完善,項目、數量也多,足 球場、壘球場、網球場各有幾十個,還有大型 游泳池五個、滑冰場四個、冰上滾石場兩個, 河床晶瑩漂亮的石頭,是散步河畔不時可獲得 的紀念品。許多歐美人仕退休後,都選擇到這 裡定居度日,仍然過得多彩多姿,除充分運用 當地無所不有的運動設施外,還有許多吸引人 的歷史、古蹟,包括法院、幾座古老住宅和教 堂,另外市郊可供參觀遊玩的地方也很多。 郊外的野生動物公園(Wildlife Park)位 於一號高速公路東十七公里處,園中飼養著七 十種以上本地及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包括灰 能一、西伯利亞虎等。另外還設有滑水道及兒童 動物園,許多溫馴動物及小動物可供孩童親近 撫摸餵食,也有小火車可供乘坐繞園參觀。 市區北部過去本是原住民希斯韋帕克族居 住地,現在是黃頭(Yellowhead)高速公路三 五五號的希斯韋帕克博物館及本地文化公園( Secwepemc Museum And Native Heritage Park) ,規劃為印第安人文化保留區,希斯韋帕克族 又稱蘇思華(Shuswap)族,園中特別設計複 製的蘇思華族傳統村落冬季情景,保留的是一 座兩千四百年前的古蹟遺址,在這裡可以欣賞 到原住民的歌舞,可看到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展 示。連絡電話為(250)828-9801。 甘露市博物館(Kamloops Museum And Archives)位於西摩(Seymour)街二○七號, 館內展示著城市開拓時期的景象,湯普遜河上 所行駛的船和原生動物,當時皮毛商人的生活 情形、所使用維多利亞式的加工品,以及地方 上出色的領袖人物雕塑等,展示的照片中很多 是當時的原件及文字手稿。 甘露市藝術館(Kamloops Art Gallery)位 於維多利亞街,展出繪畫、雕塑、印刷、素描 和照片、錄影等的現代藝術為主,每月更新。 以甘露市為中心的內地區,又稱為高山地 區(Hight Country,包括起伏有致的農村農田 和畜牧場、佛雷瑟河和湯普遜河等乾涸高聳陡 峭雄偉的山谷,連綿雄偉的洛磯山脈和夢那西 (Monashee)山群,以及波平如鏡、翠綠如寶 石的湖泊,峰迴路轉,地勢千變萬化,有洛磯 山脈最美麗的景緻。現在的佛雷瑟河不只是風 光秀麗,而且是早期尋金者的主要水道之一, 在一九六○年代的淘金熱時代裡扮演著相當重 要的角色。 從甘露市走高其哈拉(Coquihalla)高速 公路向南可直達佛雷瑟河谷,途中經位於尼古 拉河谷(Nicola Valley)的美里特(Merritt) 鎮,是規模龐大的道格拉斯湖牧場(Douglas Lake Cattle Ranch)的所在地。這一帶有上百 個湖泊和小河,都有肥美的甘露市觼魚,是釣 客的天堂。 由甘露市中心區沿公路向北可至湯普遜( Thompson)河一遊,乘搭溫達索(Wanda Sue) 輪船,親身體會昔日西部牛仔的風情,可在亞 當斯(Adams)河、清水(Clearwater)河、湯 普遜河或愛麗斯利華特(Illecillewaet)河等白 浪滾滾的水上泛舟,北邊還有景色迷人的雲母 小壩(Mica Dam)。 每年十月份在亞當斯河可以欣賞到數以百 萬計的紅鰾萬頭鑽動、逆流而上的壯觀泗游畫 面。喜歡清靜環境的觀光客,則可在蘇思華湖 乘坐船屋,暢遊一千公里湖光山色的航道和隨 時停船享受人跡罕見的沙灘、幽谷、湖畔叢林 ,是最隨、心所欲的安祥遊程。 市東郊乘坐遊輪漫遊鮭魚灣(Salmon Arm Bay)時,可以看到其他地區罕見的鳥類。遊 客也可以乘坐往來於斯卡繆斯(Sicamous)鎮 和西摩亞姆(seymour Arm)鎮間船尾部有圓 形車輪的弗比安(Phoebe Ann)號輪船,途中 亞當斯河每四年一次的鮭魚逆流返湖的高峰, 著實令人看得流連忘返。 鮭魚生於距離海洋十六到一千一百二十六 公里的河床中,秋季是產卵期,在經過寒冬孵 化近百日後,會長成數寸長的魚苗,依不同的 品種分別在河、湖中生活約一年後,次年春天 隨著冰雪融化被沖入大海,大肆進食後茁壯長 大,約三年變為成魚,並準備回到出生地。 初夏時,數以萬計成群結隊的鮭魚從太平 洋游過數千公里長途水道,進入出生地的淡水 河域後約半年之久都不再進食,沿途克服激流 、瀑布、落石、斷木和天敵鳥類的捕食,只有 極少數遍體鱗傷的鮭魚才能達到返鄉的目的。 但身上鱗片的養分都被自身消化藉以補充體力 ,因而身體呈現殷紅色,長時間逆水而上的魚 吻也變成鉤狀,幾乎張不開,一旦產卵完畢已 算盡了天職,生命也立刻結束,屍體隨波逐流 而去。 通常一對鮭魚平均產卵四千粒,其中約有 八百粒得以成為魚苗,最多只有四分之一幼鮭 能夠活著進入海洋,熬過多年、能夠躲過各種 災險的成魚大約只有十條,再返回出生地順利 產卵的也只不過兩條而已。 卑詩省各城市景色佳 里維斯度克(Revelstoke)通常台灣旅 客稱之為灰熊鎮,是卑詩省東南部的城市,位 於羅傑斯隘口(Rogers Pass)的西端,瀕臨哥 倫比亞河口,人口八千,是冬季運動和漁獵活 動的良好基地,經濟以旅遊、運輸、釀酒和鋸 木等行業為支柱。對外交通以陸上為主,原計 劃通過附近的羅傑斯山口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 路,因受雪崩攔阻,乃於一九一六年改在麥克 唐納山鑿通康諾特隧道。到了一九六二年,這 裡建成羅傑斯隘口公路,有防雪崩設施,可以 直通哥登市(Goden),是進入冰河國家公園的 要道,沿途景色壯麗。 市區及郊區可參觀的地方很多,包括有位 於維多利亞路太平洋鐵路公司原址上的里維斯 度克鐵路博物館,館內展示一個該公司最大的 熙汽火車頭、一節貨車的守車、鏟雪機、鐵軌 曲緣等許多火車站的設施,以及圖片資料,一 具笛賽爾機器模擬火車駕駛,供遊客感受開火 單的滋味。 熱泉谷(Canyon Hot Springs)距市區三十 九公里半,這裡的天然溫泉水溫攝氏三十度, 叫游泳及洗浴,附近風景優美,有露營區。 里維斯度克水壩(Revelstoke Dam)建於 里維斯度克湖與哥倫比亞(Columbia)河口, 這裡設有遊客接待中心,由導遊帶領參觀或領 取一支有解說的錄音棒,乘坐電梯直上水壩壩 損的瞭望台,可看到河水由上游激流而下通過 水壩,也有模型展示長達一千九百多公里的哥 湔比亞河上的各水壩位置:遊客可經由發電室 透明的玻璃窗,看到裡面四座各發電四十六萬 爹肚的發電機及渦輪,並可實地試驗電流的流 通及輸供電情形,在放映室中二十分鐘長的影 片瞭解河水循環及水力發電的詳情。 里維斯度克山國家公園(Revelstoke N.P.)位於市區東北郊外里維斯度克山西坡, 與冰河國家公園相接,於一九一四年設立,佔 地兩百六十平方公里,市區有公路直上山巔, 是有名的爬山據點,因係未充分開發的野生公 園,景色自然而壯麗。此外,還可至一號公路 西三十二公里的魔術森林(Enchanted Forest) ,這個擁有巨大西洋杉、殘屋和魚池的天然森 林中,分布著三百多個人造的雕塑,包括城堡 、龍和其他動物的遊樂地,還可搭小船沿著沼 澤探秘,也可循著小徑漫步。 西卡摩斯(Sicamous)是一個二千八百 人的小城,位於里維斯度克西方的一號加拿大 國道旁。交通方便,而且地處瑪拉(Mara)和 蘇思華(Shuswap)兩個美麗湖泊的腰部,是 游泳、釣魚、划小船和從事其他水上運動的最 佳所在。這裡是歐肯納根地區的牛奶產地,以 其所產牛奶濃郁香醇而遠近聞名,在小鎮上可 喝到這種令人叫絕的鮮奶,和用鮮奶及當地盛 產的水果做成的可口冰淇淋。蘇思華湖上有船 可以巡遊湖區,行程有半日及全日遊,在船上 品嘗美味的奶製點心、喝新鮮果汁、吃現撈的 生猛水產,都十分過癮。蘇思華湖上還有許多 船屋出租,供那些想遠離塵囂,沉迷湖區美景 過神仙生活的人居住。(250)836-3313。 貝肯黛(Brackendale)是溫哥華市東 北方六十公里處的一個小市鎮,東北距惠斯勒 五十公里,本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現 在卻成為國際間熱門的賞鷹勝地,愛鳥人士還 為了賞鷹自每年的十二月起至翌年二月在這裡 舉辦了老鷹節(Brackendale Eagle Count),在 這段時間內,會有近四千隻白頭鷹飛到此地聚 集,主要的誘因是史奎美什(Sqamish)河流 經這一帶時,帶來了豐富的魚群,白頭鷹就是 追逐獵物到此過冬的。白頭鷹是肉食猛禽,翅 膀展開約有兩公尺到兩公尺半,雌的比雄的還 要大,平時翱翔天際乘氣流滑行,時速約五十 公里,但一旦鎖定獵物,瞬間俯衝時速高達一 百六十公里,勇猛異常。 高登(Golden)坐落在哥倫比亞河及踢 馬(Kiching House)河匯合處,加拿大一號國 道及九十五號高速公路相交於此,是中北部交 通要道,西側是冰川國家公園,東鄰悠鶴國家 公園,再往東則是班芙國家公園,高登位居冰 川和悠鶴兩大國家公園交界處。這個城市約有 四千名人口,鎮上依然保留著昔日礦業興盛時 期的風情,博物館展示著當地的歷史發展,僅 一間教室的學校,說明鎮上創業時的艱辛。當 地市民多熱愛戶外運動,從這裡可乘飛機或乘 車至白水(White-water)泛舟,是熱門的活動 之一。 納爾遜(Nelson)是卑詩省東南部的幽 美小城市,它的位置坐落在庫特內湖西罕灣畔 ,西距溫哥華市六百五十七公里,北距科卡尼 冰川公園(Kokanee Glacier Park)僅數公里, 南鄰西灣(West Arm)公園,四周圍繞著公園| 、湖泊、河流、山脈,無論冬天或夏季,都提 供許多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 這個人口僅九千六百人的城市,曾經是鐵 和銀的礦區而興盛,一八八○年代因礦苗枯竭 而轉為經營圓木、鋸木、區域貿易,以及鐵路 修配廠和交通通訊設施等工業,也是西庫特內 (Kootenay)區的主要行政中心。在以銀礦致 富的日子中,留下了三百五十多處遺蹟舊址和 傳統建築,漫步市區可欣賞到這些雄偉建築的 風貌。春夏時節,繁花在路邊步道爭妍鬥艷, 果園中果實鮮艷欲滴,在靜謐的納爾森河畔, 閃爍著百看不厭、耀人的光采,屬於加拿大純 樸中不假雕飾的清秀風貌。 納爾遜博物館(Nelson Museum)位於安 德生(Anderson)路四○二號,館內陳列著印 第安人石器、庫特內湖船隻,以及俄羅斯基督 教農民教派之杜庫博爾(Doukhobor)的歷史 系列資料和遺物,這個教派創始於十八世紀, 在國內受到迫害而於一八九九年遷往加拿大。 設於納爾遜湖濱大道(Lakeside Dr.)的機 場,有小飛機可作為時半小時冰川公園及周圍 自然景觀巡禮。這裡也是健行、漁獵、滑雪和 水上運動勝地,自一九四五年起,世界仲夏溜 冰錦標賽就在此地舉行。 特雷爾(Trail)在納爾遜南方約八十公 里,是卑詩省東南部的城市,位於哥倫比亞河 畔的特雷爾河口處,南鄰美國華盛頓州。附近 有卑詩省最豐富的礦藏,自一八九○年左右在 市西約十公里的羅斯蘭(Rossland)礦區發現 金和銅礦之後,這裡就成為採礦者必經之道, 以及一些企業家頻繁的交通轉接地而凝聚人氣 ,一八九二年成立城鎮,四年後在哥倫比亞河 岸建立了鍛鍊廠,冶鍊由羅斯蘭礦區所挖取的 礦砂。一九一○年建市,城市一直就在各種礦 產冶鍊生產工業中蓬勃發展。誠如市政廳前雕 塑的幕屏上所寫道:「這是一個鉛與鋅之市」( Lead and Zink),證明這個城市完全是礦產所 造成,其礦業之潛力強大由此可見。 經濟以採礦及銀、鋅、鉛等金屬冶煉為主 ,並生產化學藥品和化肥,也有食品加工和鋸 木業。市區只有七千七百名居民,大都會區人 口約兩萬。許多座水壩沿著庫特內河而建,所 產生的電用以作採礦及鍛鍊的動力。其中位於 朋歐瑞爾河(Pend O'Relle River)的七哩水壩( Seven-Mile Dam),可供遊客參觀,但需走路 及爬階梯,所以參觀者最好穿平底鞋。 這個城市以能提供西庫特內區的礦業工業 上百年為榮,這裡的柯明哥(Cominco)鉛鋅 冶鍊公司,有全世界最大、年產量七十萬噸的 鍊鋅、鍊鉛廠,如有機會來這裡參觀,千萬別 錯過,但要穿長褲,且不能穿涼鞋。 此地還是卑詩省內少為人知的風景區,有 國際聞名的西爾克爾克斯(Selkirks )和曼那 西斯(Monashees)等叢山峻嶺,遊客可以乘 直升機到山頂的滑雪勝地。喜歡幽靜旅遊點的 人們,可以在斯洛坎河谷(Slocan Valley)找 到幾座鬼鎮。在特雷爾郊外的省立冠軍湖公園 (Champion Lakes Provincial Park)裡的串湖, 是划獨木舟的理想地方。 斯提爾堡(Fort Steele)位於卑詩省東 南方,是一八六四年庫特內淘金熱時期成立的 小鎮,北距克蘭布魯克只二十公里,人口僅六 百。在一八九八年採礦興旺時卑斯省鐵路經過 這裡,人口曾達兩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小城 衰退,全城只剩下五十名居民。位於九十三號 及九十五號高速公路西南方三公里,保存著一 處一八九○年代開礦而繁榮的城鎮,六十幢以 上已重修、重建及原始的房子,包括麵包作坊 及店鋪、服務設備齊全的國際餐廳、打鐵鋪、 錫器店和報社等,還配合當時的作息有縫衣、 牧馬、製冰淇淋等的演示,十足的「歷史城鎮 」活博物館。在這裡乘坐馬車遊覽小鎮,是十 分有趣兼能古子受美麗公園的方式。 佛尼(Fernie)位於克蘭布魯克東方約 八十公里、卑詩洛磯山脈三一(Trinity)山腳 下,四周圍繞著許多湖泊,是洛磯山健行、釣 魚、露營和滑雪的重要據點之一。小鎮人口約 五千名,人情味濃厚,有別具一格的磚樓。 斯巴活(Sparwood)是位於佛尼東北 方、人口四千的邊境小鎮,也是洛磯山脈的高 地城鎮,海拔一千一百四十三公尺。在這個礦 業起家的小鎮上,夏天可以參觀艾爾克景煤礦 (Elkview Coal Mine),還可以釣魚、泛舟、 健身和山區騎腳踏車等。市內百年紀念廣場上 的許多壁畫,是描述鬼域的情形。 克蘭布魯克(Cranbrook)是卑詩省東 南角的城市,西距基洛納約四百五十公里,擁 有一萬八千一百名人口,是東庫特內的重要城 市和行政管理總部的所在地,這裡是公路交叉 點,並係附近農、林、牧和礦區的服務中心, 經濟以林業、鉛鋅礦開採和旅遊服務業等為主 。市內值得參觀的地方有庫特內印第安人保留 地、市區東北則有斯提爾(Steele)堡古蹟公 園。鄰近許多湖泊、河流和山區,可以從事游 泳、釣魚、健行、打獵和滑雪等娛樂活動。 慶伯利(Kimberley)鎮是卑詩省東南 部小城,位於克蘭布魯克西北方僅四十公里, 人口六千七百,城區建立在起伏不平的沙利文 (Sullivan)山和北星(North Star)山的斜坡 上,海拔一千一百一十三公尺,是全國最高的 城市,典型的巴伐利亞(Bavarian)式村落, 有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粗獷歡樂氣氛,又帶著 瑞士阿爾卑斯山邊村落的韻味。這裡因為是冬 季運動中心而聞名,更以擁有世界最大的沙利 文礦廠(Sullivan Mine)而著稱,生產銀、鉛 和鋅,有選礦廠、肥料廠和鋼鐵廠,以及原木 加工和鋸木業。市內的文化博物館展示當地礦 業情形及發展經過,可乘坐當地運煤窄軌火車 巡遊,也可乘登山架空纜車到北星山頂欣賞傑 士伯公園美景。在中心廣場有傳統樂隊的演奏 和街頭藝人的表演,也可以品嚐當地用新鮮果 餡製成的奶酪捲,這裡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自鳴 報時杜鵑鐘,每小時報時一次。 基洛納(Kelowna)西距溫哥華三百九 十五公里,是卑詩省南部城市,位於歐肯納根 (Okanagan)湖東岸,沿著湖區是國內最大水 果、蔬菜和葡萄園種植區之一,所收穫的蘋果 是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當地經濟主要依靠木 材加工、水果轉運、水果罐頭、菸酒和機械等 業,但旅遊事業已成為日益重要的收入來源。 擁有八萬九千四百名人口,是個一年四季遊客 不斷的城市,自一九○六年開始,這裡每年夏 天都會舉行一次國際划船比賽。市內的岩床城 (Bedrock City)公園綠蔭蔽空,百花競艷。 百汗紀念館(Centennial Museum)內有建 於一八六一年的麥當高爾貿易站(McDougal's Trading Post),一間中國商店、許多化石、印 第安人當時生活的日用品、藝術品、手工藝品 及來自非洲、亞洲、美洲、太平洋島嶼的歐肯 納根區居民的文化習俗等,內容豐富。 基洛納農地一頻果公司(Kelowna Land & Orchard Co.)位於登斯特(Dunster)路二九三 ○號,是一家以提供觀光客需求為主、可以瞭 解當地養牲口、種蘋果的地方,自由參觀品嘗 ,也可乘坐園中蓬車作一小時的導覽。 歐肯納根湖也因有類似法國尼斯的水怪歐 哥波哥(Ogopogo)而聞名,據說這頭長約九 至二十一公尺的怪獸,牠的頭像馬、又像綿羊 和山羊,身體卻似龍又像蛇,許多動物學家、 科學家紛紛投身研究,真假仍然不能確定,但 地方上的傳說不斷,而且在貝拉德(Bernard) 大街的市立公園還特別塑製了一個水怪像,因 之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一探究竟。 以基洛納為中心涵蓋歐肯納根湖區周圍的 歐肯納根西密卡明(Okanagan Similkameen) ,是加拿大重要的水果產區,湖畔山谷果園遍 野,盛產櫻桃、杳子、桃、李、梨、蘋果和葡 萄等;西密卡明谷地有四十八個觼魚湖,是釣 魚愛好者的天堂。歐肯納根湖沿岸有七個有沙 灘風光的省立公園,是度假休閒的理想地方; 湖區的蝴蝶世界裡有自由飛翔的各種熱帶昆蟲 可供參觀,因此形成一個山青水碧、水果飄香 、陽光沙灘人人嚮往的度假勝地。在這裡可享 受釣魚、健行、風帆衝浪、游泳、滑水、參觀 果園,試吃各種新鮮可口水果的樂處。 這個水葉豐富的山谷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 釀酒廠,其中最有名的是擁有一個大金字塔藏 酒空口的夏丘(Summer Hill)酒莊,據說當年蓋 這個塔時,還經過天象風水家看地,因此珍藏 的酒也最為甜美。這裡和維農市間的卡拉馬爾 卡湖(Kalamalka),以湖水蔚藍和風景秀麗著 稱,湖區最適合野餐。 維農(Vernon)也是卑詩省南部城市, 在基洛納北方五十公里,西北距甘露市一百一 十公里,位於三座湖泊所形成的五個山谷之間 ,是周圍區域重要的水運及貿易中、心,也是周 圍廣大地區的伐木業、乳製品業和果園的服務 中心,當地主要工業有果品蔬菜包裝、製革和 鋸木等,以及著名的漁獵勝地。旅遊中心電話 為(250)542-1415。 這個擁有三萬一千八百名人口的城市,一 八九二年才設市,一九六六年開始使用的維農 市府建築聯合體,將市政廳、博物館、圖書館 、消防隊部、警察局、社團活動中、心和會議廳 等建築,聯合建在一起,頗有特色。 市內的波爾遜(Polson)公園內,有一個 日本花園、一個中國茶亭、一個由三千五百裸 植物組合成的花鐘。在歐肯納根山谷最北部是 著名的省立銀星(Silver Star)公園,六月底到 九月中可乘電纜吊椅直達山頂,並舉辦腳踏車 山區旅遊;冬季這裡是遠近聞名的滑雪場,每 年都舉辦冬季狂歡會。 奧基菲大農場(Historic O'Keefe Ranch) m 疋歐肯納根山谷最大的牧場之一,奧基菲家族 自一八六七年經營至今,相當具有歷史價值, 農場內還有一幢大住宅、教堂和倉庫等。 此外,市內可參觀的地方,有可供觀眾動 手的太空科學中心(Interior Space & Science) 和展示當地藝術品的維農藝術中心,以及展一丁 當地歷史、人文系列資料的博物館等。 潘蒂克頓(Penticton)在基洛納市南方 五十多公里、溫哥華東方三百九十公里處,也 是卑詩省南部城市,位於狹長的歐肯納根湖南 端、盛產大麻花鮭魚的史卡哈(Skaha)湖東 端,是歐肯納根山谷中最早的果園,一八七四 年由湯姆斯艾利斯(Thomas Ellis)在這裡所 開闢,出產蘋果、桃、杏、李等,尤其是蘋果 已成為這個區域主要的農產品。水果加工、木 材加工和旅遊業是當地經濟重要支柱,此外還 有建築、運輸、倉儲和牲畜飼養等業。 這個擁有三萬一千多名人口的城市,於一 九四八年才設市,這一帶也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及可參觀的景點。歐肯納根與史卡哈兩個狹長 湖的首尾相鄰,兩湖之間有一條河道相連,因 此由史卡哈順流而下八公里長的泛舟漂浮,是 這裡夏季最熱門的活動。湖上陽光充足,可從 事各項水上活動,湖岸風光明媚,是郊遊野餐 、騎腳踏車、採水果的最佳所在。 奇妙水上世界(Wonderful Waterworld)在 史卡哈路,有各式各樣的水上玩樂。在歐肯納 根湖濱路(Lakeshore Dr.)可以乘坐僅存的S.S 史卡毛斯(SS Sicamous)號蹼輪遊湖。 自治領天體物理天文台(Dominion Radio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位於白湖路(White Lake Rd.),有豐富的內容及望遠鏡觀察宇宙。 艾利斯街十一號的南歐肯納根藝術館,展覽大 廳展示著豐富的當地藝術品。緬街的潘蒂克頓 博物館裡,有南歐肯納根谷地自然與社會的演 變史料展示。 市區南方八公里處有廣闊的歐肯納根動物 樂園(Oranagan Game Farm),裡面有從世界 各地蒐集來六百五十種以上的動物,令人大開 眼界。不遠處還有歐肯納根狩獵場。 喬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是卑詩中 部的重要城市,位居尼查科(Nechako)河和 佛雷瑟河匯合處,南至溫哥華七百八十公里, 有十六號及九十七號公路線相交於此,是卑詩 省中部的交通樞紐,也是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地區的行政中心,以及卡里波區旅 遊和體育運動的基地,人口七萬五千多名。 這個曾經是皮草貿易站的城市,一七九三 年亞歷山大•麥肯齊(Alexander Mackenzie) 來訪,一八○七年此地成為西蒙佛雷瑟西北公 司(Simon Fraser's North West Co.)的據點之 一,接著佛雷瑟河中有了蹼輪,峽谷內開了路 ,加上喬治王子城內地擁有興盛的森林工業, 乃成為北部重要的交通和貿易中心。經濟主要 依靠林業、礦產、石油、天然氣和水電開發, 旅遊業也日益興盛。市內的文化風氣很盛,擁 有一九六二年創辦的喬治王子學院、博物館、 二八八○工作室(Studio 2880)和凡尼廳( Vanier Hall)等。Studio 2880是六個手工藝同 業的家,也是市內工藝的重要據點和市場,除 可購買到當地各類特產外,主辦的活動項目全 年不斷。凡尼廳則是喬治王子交響樂團經常演 奏,以及外來各類表演的所在。 郊區一百一十六個公園之中還保留著許多 文化遺蹟,如喬治堡(Fort George)公園內有 複製的佛雷瑟貿易站,展一不著早期當地人民的 生活、環境及皮草貿易的發展歷史和文物,每 逢假日,還可乘坐蒸氣火車作八公里的巡遊; 柯敦伍德島(Cottonwood Island)公園內的喬 治王子鐵路博物館,收藏品為歷年來鐵路相關 酩件和火車等。 如想更深入瞭解此地的歷史,可以到市區 北面約五十公里的聖詹姆斯堡國立公園(Fort St. James National Historic Park)去參觀,它是 為了紀念加拿大皮革貿易最早期拓荒歷史而建 立的,是哈得遜灣公司皮草貿易站堡壘的原址 ,現在為了觀光目的,已修復回到一八九○年 時代的模樣。距市區西方八十多公里的溫德霍 夫(Vanderhoof)鎮內,還有維護完善的早期 拓荒者村落。 哈吉頓(Hazelton)在卑斯省西部、喬 治王子城西北方,距最西面的魯伯特王子港兩 百多公里,這是一個僅有三百人的小鎮,以有 早期印第安人文化而聞名,過去這裡名叫Git- an-Maks,它的意思為「這裡的人用火把捕魚」 。歐洲人在一八七二年到達,因當地滿山遍野 長滿肥沃的榛實(Hazelnut)樹,而將之命名 為哈吉頓。市區附近幾十公里都遺有豐富的吉 卡生(Gitksan)印第安文物,以及眾多的圖騰 柱,其中許多圖騰上的畫還是加拿大名畫家及 作家的艾密莉卡爾所畫,所具價值尤其不凡。 吉卡生村(Gitksan Village)有七座保持完好的 部落房子已經維修完成;克遜(Ksan)博物館 中石器時期的蛙房(Frog House)、宴會房( Feast)、店鋪、工作室等,是印第安人文化的 活博物館,同時還有裝飾畫、雕刻、圖騰等, 充分展現了西海岸印第安人的典型。 特勒斯(或稱平台湖)(Terrace)位於 魯伯特王子港東方大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斯基那 (Skeena)河岸,是北部及中部各城市至魯伯 特王子港重要的交通要道,十六號及三十七號 高速公路相交於此。此地嵐青水碧、依山傍水 ,擁有一萬三千名人口,是林業的重要產地, 並且是美麗的休閒度假地,附近的河流、溪水 、叢林提供許多娛樂場所,是健行、釣魚的最 佳地,河濱港口曾經破紀錄的釣過重達四十公 斤重的帝王鮭魚(Chinook Salmon)。 主要景點文化遺蹟公園(Heritage Park Museum)有先民用原木建築的小木屋、旅館 、穀倉和跳舞廳等當時生活的歷史遺蹟。省立 尼斯加火山烙巖紀念公園(Nisga's Memorial Lava Bed Provincial Park)在市區西方四公里 、十六號高速公路向南八十公里處,是兩百五 十年前一次大地震所留下的痕蹟,尼斯加部落 遭摧毀,兩千人死亡,新的艾英希印地安村落 (Aiyansh Indian Village)建立在原地北方十 六公里處,有高聳的圖騰柱和部落會議廳。森 林中有許多野生動物,以及稀有的黑熊。在東 邊市區入口處的渡輪島(Ferry Island)附近, 有天然遊樂區,風景優美,可游泳、健行、露 營;市區南方二十公里處是萊頓山熱泉度假村 (Mount Layton Hot Springs Resort),這裡可做 天然溫泉浴;聞車沿著斯基納河的十六號高速 公路西行,至魯伯特王子港途中景色壯麗。 基蒂馬特(Kitimat)是卑詩省西海岸城 鎮,位於特勒斯南方八十公里道格拉斯海峽北 端,自赫卡特海峽(Hecate Strait )向內陸延伸 一百二十九公里,有深水泊位。一九五○年加 拿大鋁業公司在這裡建立世界最大的煉鋁廠, 生產著名的阿爾坎鋁(Alcan Aluminum)而有 計劃的建立此城,一九五三年設為自治區。因 此這個擁有一萬一千多名人口的地區,經濟主 要依賴製鋁的收入,其次為林產綜合加工廠和 商業性漁業。近年來,這裡大量開展豐富的旅 遊娛樂活動,觀光服務業收入逐年增加。有很 多遊客在此地租渡船出海遊覽,乘風破浪。附 近的湖區,繁殖大量的贈魚、白魚、紅點鮭和 硬頭魚,有人曾在平台湖(Terrace Lake)捕捉 到四十公斤重的帝王鮭魚。 魯伯特王子港(Prince Rupert)是卑詩 省西北部的主要港市,瀕臨查塔(Chatham) 灣,為卑詩省北部的礦區和農業服務區。這個 人口一萬六千七百的海港,是加拿大內陸航道 的重要港口、世界第三大天然的不凍深水港, 為阿拉斯加海上最南端的渡輪系統和卑斯省輪 渡航站之一,也是加拿大國家鐵路西邊的終點 站。鮭魚和大比目魚的捕撈和加工,在當地的 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市內有多處大型的冷 藏庫和紙漿廠,附近的迪格比島上有機場。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是阿留申群島和中 太平洋同盟國部隊的集結點和補給基地。 這一帶五千年前就是濟卜生(Tsimpsean) 和海達(Haida)的先民住所,他們以出色的 傳統手工藝品和圖騰著稱,市內的許多公園中 都可看到出自他們巧手的彩色繽紛巨大的紀念 圖騰柱。 由於天候與土壤的影響,靠近市區的奧麗 薇湖(Oliver Lake)省立公園內,許多松樹形 狀扭曲奇特,形如天然盆景,十分有趣。 北卑詩省博物館(Museum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用生動的方式展示著西北岸 原住民及先民的生活、歷史、手工藝品等,以 及最初與歐洲人接觸後的變化,其中有早期斯 基那(Skeena)河中的罐頭工廠船和二十世紀 早期的蒸氣壓路機,都值得一看。 南側的愛德華港(Port Edward)景色非常 秀麗,設在這裡的北太平洋罐頭工廠(North Pacific Cannery),具有百年歷史。沿內海航道 從這裡到溫哥華北端的哈迪港(Port Hardy), 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旅程,這條航線於每年的六 月到九月營運,全程十五小時,都在白天行駛 ,沿途景致壯觀。 夏洛特女王群島(Queen Charlotte Islands)在魯伯特王子港西方、隔海相距九 十多公里,一七七四年西班牙船長裴雷斯( Juan Perez)乘船探險來到島上時,全島都是 海達(Haida)印第安人,他們以航海捕魚、 獵獸和手工藝為生,一八○○年代開始出售海 獺皮給歐洲人,十九世紀末因天花流行而紛紛 走避他處,現在僅剩少數人還住在島上的海達 、斯吉德格特(Skidegate)、麻賽(Masset) 和夏洛特女王市等地,承襲著他們的傳統文化 ,在海邊、山上還遺有精緻的雕刻、黏板岩、 類似石板的石頭用品等文物。 這個群島約有一百五十個小島,這一帶雲 霧迷漫,平添神秘氣氛,由北向南迤邐兩百五 十公里,最大的島叫關汗(Graham),總人口 約五千,每個小城都是迷你型而鄉村化,島上 有原始的森林等著人們去探索,在寧靜的夜空 中,有時還可以看到令人難以忘懷的北極光。 一萬年以來,土生土長的海達印第安人稱這些 有茂密森林的島嶼為他們的故鄉。現在這裡仍 然可以看到他們古老的村落遺址和優美的雕刻 、圖騰。在斯吉德格特(Skidegate)鎮附近的 夏洛特女王島博物館(Queen Charlotte Island Museum)內,有更豐富的文物,這些島嶼的 原始環境,使很多稀有動植物得以在耐空省立 公園(Naikoon Provincial Park)內繁殖生長, 人們在這裡可以看到灰鯨、鹿和稀有的皮爾遜 集的出現。 霍普(Hope)鎮又稱為希望鎮,是卑詩 省西南部的城市,位於科基哈拉(Coquihalla) 河與佛雷瑟河的匯流處,地居佛雷瑟河谷入口 ,由溫哥華走一號公路東行約兩個半小時,就 可到這個坐落在森林茂密的海岸山脈之間的小 城。它的前身,是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哈 得遜公司建造的霍普堡,一八五九年建立的聖 公會教堂是全省最古老的教堂。 發展迅速的霍普鎮,尤其是在一八五八年 代佛雷瑟河的淘金熱中成為忙碌的前哨站,一 九六五年設鎮,現在有六千二百名人口,並係 鐵、公路樞紐,經濟以木材加工、採鎳和銅礦 及旅遊服務業為主。 這裡因有一座建造了鮭魚涸游階梯保育工 程的地獄門(Hell's Gate)而著名,魚梯位於 佛雷瑟河最狹窄的峽谷處,每年約有兩百萬條 鮭魚由下游奮力的爬上魚梯、泗游到牠們的出 生地孕育下一代。橫過峽谷最窄處,有長達一 百五十三公尺的空中纜車線,乘坐纜車居高臨 下,可綜覽峽谷和河流中鮭魚洞游的路線;在 觀察台或橫過峽谷的吊橋上,可更清晰的看到 萬頭鑽動、魚兒拼命力爭上游的壯麗旅程。 鮑威爾河(Powell River)是卑詩省西 南部的自治區,位於溫哥華西北方一百三十公 里處喬治亞海峽東岸,擁有一萬三千多名人口 ,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白報紙生產地之一。一 九一二年現在的太平洋紙業公司(Pacifica Paper Ltd,),當時就在這裡生產了西加拿大的 第一捆白報紙。現在這個小城電力充足,主要 的產業是旅遊觀光、釣魚和礦產。圍繞著市區 的谷地連接著八座美麗的湖,湖區、海邊的鹹 、淡水全年都可釣魚、潛水、露營、健行、騎 腳踏車和坐愛斯基摩皮船等多樣化的活動。 聖約翰堡(Fort Saint John)位居和 平河北岸,是卑詩省東部城市,為卑斯省歐洲 移民最早定居的城市,一七九三年成立時叫做 洛磯山堡,是皮毛貿易的前哨,後來成為廣大 農業地區服務中心及牧場。一九四三年第二次 世界大戰期問,橫跨和平河的大吊橋竣工及阿 拉斯加公路建成後,城市獲得迅速發展。市區 西方及南方是大片的煤田,一九五五年時,又 發現大面積的石油和天然氣礦藏,使它成為全 省的石油中心,並於一九七六年建市。 這個擁有一萬五千名人口的城市,是阿拉 斯加高速公路的起點區,風景非常秀麗,附近 的和平河(Peace River)是垂釣的勝地,盛產 大批梭魚和其他土產魚類。河附近的查利湖( Charlie Lake)口,可欣賞激流、滑雪和在洛磯 山腳下打獵,獵物有麋鹿、山羊、和黑熊等。 不遠處的W.A.C.班納水壩(W.A.C. Bennett Dam)是世界上有名的水力發電站之一,在築 壩時曾挖出大量化石和一萬一千六百年前的碼 象牙,現在陳列在水壩博物館裡。在附近的貴 林湖(Gwillim Lake)中,有珍貴的彩虹鰾魚 、北極茴魚和花邊魚,湖畔可見石山羊、駝鹿 和黑熊,還有美麗壯觀的瀑布。 美景如畫的洛磯山脈 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是北美 洲西部的主要山脈,北起美國阿拉斯加經過加 拿大育空地區、西部的亞伯達省及卑詩省,向 南延伸到美國愛達荷、蒙大那、懷俄明、猶他 和科羅拉多等州,全長五千一百公里,寬一百 六十公里至六百四十公里,形成世界一系列的 主要高地。加拿大洛磯山脈(Canadian Rockies )是其中景觀變化最多、最美的部分,尤其是 卑詩省和亞伯達省交界處更是其情如詩、其景 如畫。共劃分出五個自然風景寶庫,包括班芙 國家公園、傑士伯國家公園、悠鶴國家公園、 庫特內國家公園和冰河國家公園,各具特色。 由氣勢雄偉的高山,伸入雲層中的雪峰、懸岩 倒掛的冰河、一望無際的森林、寧靜翠綠的湖 泊、湍急的河流,以及蒼翠茂盛的高山草原交 錯而成的人間仙境,自然得在夢中才尋覓得到 ,不論山野林間,甚至公路邊,常有麋鹿、野 兔和土撥鼠等跳躍穿梭,輕巧的大角綿羊和山 羊,也在陡峭的山壁間漫步。夾峙於高聳峭壁 間的山谷,春夏時分褪下雪衣,連綿成翠綠色 的緞帶,沿著河水蜿蜓;山腳下依偎著溫馨的 小鎮,令人心動。 連成一片廣達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加拿大洛 磯山脈,是世界少見的大面積的自然保護區。 區內交通方便,公路網發達暢通,主要幹道如 加拿大東西高速公路、冰原大道等,均寬廣直 挺、標一不清晰,沿路風景如畫,自行駕車旅遊 應屬最佳方式。也可搭乘直升機從高空俯瞰, 或搭乘長程旅遊巴士、水上遊艇或竹筏來細心 感受其變化萬千的景象。 傑士伯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位於亞伯達省西部,坐落在洛磯山東 坡,在艾德蒙頓西方三百七十六公里,是加拿 大洛磯山最大的國家公園,也是加拿大第二大 的國家公園,面積一萬零八百七十八平方公里 。二十世紀初因興建加拿大東西橫貫鐵路而發 跡,於一九○七年成立,擁有無數歷史性的景 點,翠綠的針葉林、寧靜的湖泊、千變萬化的 冰河、陰峻的峽谷、雄偉的原始山脈、廣一柔的 高山草原、白雪皚皚的尖峰,海拔三千七百五 十公尺最高的哥倫比亞峰就在園區內,自然景 觀十分壯麗,還有許許多多野生動物,如野狼 、美洲豹、黑熊、棕熊、角鹿、馴鹿、麋、山 羊、大角綿羊、海狸、禿鷹和其他獸類等,以 及兩百種以上的鳥類,充斥的魅力不勝枚舉。 傑士伯鎮在傑士伯國家公園中心位置,國 道十六號公路經黃頭隘口(Yellowhead Pass) 入口處,加拿大國鐵的車站也在這裡,有四千 三百名人口,是個寧靜安適的小鎮。從溫哥華 可搭乘火車抵達;從艾德蒙頓沿十六號高速公 路西行,約三個小時半也可到此,鎮上有觀光 巴士載客到各風景區遊覽。 這個小鎮及園區內各式旅館林立,從露營 區到設有壁爐、廚房設備的農莊,乃至舒適豪 華的高級旅館,應有盡有,可打(780)852- 4242打電話到傑士伯住宿預約中心事先訂房。 傑士伯公園旅館(Jaspr Park Lodge)是 當地最有名的四星級大飯店,坐落在瑪琳路旁 的博威湖(Lac Beauvert)畔,是國際知名的 度假村,面積廣達一百公頃,一間間獨立的小 木屋,分建在樹木森蔭的林下湖畔,共四百四 十二間房,由於地方太大,服務生送食物及其 他物品時,要以腳踏車代步。 旅館不僅風景絕佳,設備也屬一流,園區 內有溫泉游泳池、十八個洞的高爾夫球場、四 個網球場,以及一個澄清美麗的湖泊,可供遊 客釣魚和划獨木舟。夏天山湖相映,碧波綠野 、情境幽美;冬天湖畔冰村、一片雪白,寧靜 淒美;小木屋附近常有麋鹿和黑熊出現,讓人 體會到寒帶生活的異樣驚喜。 這裡沿著阿薩巴斯克河畔的小木屋式的三 星級飯店,還有樅樹村(Alpine Village)( 780)852-3285、貝克呼嘯河農舍小屋( Recker's Roaring River Chalets)852-3779、傑 士伯小屋(Jasper House Bungalows)852-4535 ,另外還有許多三星級以下的飯店、汽車旅館 、鄉村旅社,以及規劃完善、設備良好的露營 區,可以滿足遊客的不同需求,讓遊客盡情享 受野外生活的樂趣。 鎮上餐廳種類眾多而且管理良好,不用走 遠就可品嚐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其中最著名的 四星級愛迪斯卡維餐廳(Edith Cavell Dining Room),有可口的菜餚、優美的環境,還附設 娛樂設施,可以俯視博威湖(Lac Beauvert) 和愛迪斯卡維山景,湖光山色,至為享受。夏 季時必須預約,電話(780)852-3301。 小鎮範圍不大,三十分鐘就可以逛完,主 要街道是車站前的康諾特路(Connaught Dr.) ,街旁一面是旅館、餐廳和紀念品店的集中處 ,一面是火車鐵軌。派翠西亞(Patricia)街上 有夜生活場所,還有超級市場和麵包店,在附 近露營和登山的人,多數都在這裡補充能源和 糧食。這裡的戶外活動豐富,傑士伯不僅是世 界知名滑雪勝地之一,划船、獨木舟、徒步旅 行、游泳、高爾夫球和騎馬等活動也同樣有名 ;位於城鎮中心到金字塔湖之間的金字塔馬廠 (Pyramid Lake Stables),可提供短程的騎馬 活動。附近小溪和湖泊眾多,成為釣者的天堂 ,其中萊恩(Line)和塔克爾(Takle)是釣魚 同好人士聚集最多的地方。 纜車站在距離傑士伯鎮巴士車站三公里處 ,五分鐘一班的纜車將旅客送到海拔兩千四百 公尺的惠斯勒山頂,登高俯瞰山下許多散落的 湖泊、白雪鋪地的傑士伯盆地,還可看到雄偉 的洛磯山脈周圍;在晴朗的日子裡,甚至七十 五公里外的哥倫比亞大冰原、西面一百公里外 洛磯山脈最高峰的羅布遜山(Mt. Robson),也 歷歷在望。 傑士伯公園內共有上千座白雪蓋頂的山峰 、八百多個如翡翠寶石般的大小湖泊、幾百條 冰河,加拿大境內洛磯山脈的最高峰、最大湖 泊、最深峽谷都在這個公園內,所以應作有計 劃、選擇性的遊賞。可事先至傑士伯鎮上的旅 遊服務中心索取地圖及指南,或參加他們已規 劃好的泛舟之旅、公園探險之旅及瑪琳湖划船 遊等單元,該中心電話(403)852-3858。 哥倫比亞冰原(Columbia Icefield)是 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到公園來的人都會迫不急 待想一窺其真貌。位居高緯度北半球的加拿大 ,曾經歷過四次主要冰河期,在洛磯山脈中共 有十七個通稱為冰原的大冰層區,其中哥倫比 亞冰原覆蓋面積三百二十五平方公里,估計冰 層最深為三百五十公尺,為面積最大、景觀最 美的一個,是兩萬年前大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 的。它像是覆蓋在幾座最高山峰上的大冰雪高 原,加拿大洛磯山共有二+二座高峰,十一座 都在這個區域,其中最高的是哥倫比亞山,海 拔三千七百五十公尺,是亞伯達省最高的山, 在加拿大洛磯山居第二高峰。 冰原形成的要件是每年積雪要多於溶化的 雪,剩餘的雪累積而成冰河。哥倫比亞冰原每 年降雪深達十公尺,未溶的底層積雪經年積壓 、結晶,當積雪厚達三十公尺時,底層結冰即 積壓成冰河期冰(Glacial Ice),這些結晶冰開 始往下緩慢流動時,就形成所謂的冰河。由於 它存在的位置、地形、氣候的不同,形狀大小 也差異極大,依形狀大致可分為:位於山側空 窪地呈半圓形的冰斗冰河、位於兩山之間山谷 中的山谷冰河、多條匯集山麓的山麓冰河、由 中心點大面積而流向四方的冰帽,以及格陵和 南極冰層等。 從冰凍的洛磯山脈高頂向下滑動的冰雪, 形成一條條大小冰河,冰河融成水,匯為河流 後,分別流入三大洋:西邊的哥倫比亞河,流 入太平洋;東面由北薩克其萬(Saskatchewan) 河經哈得遜灣注入大西洋;而阿薩巴斯卡河及 麥肯齊河則流入北冰洋,因此哥倫比亞冰原形 成北美大陸的大分水嶺,類似這樣的水文中心 ,世界上除此之外只有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 這個大冰原也是一個巨大的冰凍水源,為 人們提供了新鮮與潔淨的水,也使得冬季變得 酷寒、夏季較為溫和,深深地影響北美地區的 生態與氣候,更為大自然帶來曠世的景觀。 哥倫比亞冰原形成的九條大冰河中,有三 條走在冰原公路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得到,由北 而南分別是史都菲(Stutfield)、圓頂(Dome) 及阿薩巴斯卡等,三條都是鄰近班芙國家公園 的冰河,其中又以阿薩巴斯卡最近,冰河末端 就在冰原大道旁,交通也最為方便,所以一般 遊客都是來此一賞冰河奇觀。 來此的遊客通常會先到哥倫比亞冰原中心 (Columbia Icefield Centre),這裡不但 可清晰的俯視到阿薩巴斯卡冰河和圓頂冰河, 還可以眺望到環繞著哥倫比亞冰原的眾山峰, 景觀壯麗。在中、心裡有冰原及冰洞模型,同時 提供地圖及資料,電話為(780)852-6550。 阿薩巴斯卡冰河(Athabasca Glacier)橫 跨大陸分水嶺,位於傑士伯鎮與露易絲湖鎮之 間,將班芙、傑士伯兩個國家公園,以及亞伯 達省和卑詩兩省分隔,屬於山谷出口型冰河( Outlet Valley Glacier),面積六平方公里,全長 七公里,寬一公里多,從冰原延伸而下,末端 距路邊只有一公里。遊客到此要換乘布魯士特 (Brewster)公司經營的雪車,這種裝有十六 個一人高巨大輪胎的特製大型雪車,六輪驅動 、平穩的沿河爬上四十五度的大斜坡,然後緩 緩地駛進哥倫比亞冰原的前端觀賞奇景。沿途 有導遊隨車專業的介紹冰河各種地貌的形成, 以及要注意的事項。現在由於前往參觀的中國 人日漸增加,還專門設有中文講解。 在一千九百六十公尺左右的冰瀑前端,來 此的遊客可以清楚的看到冰河沉積在前端的堆 石(Terminal Moraines),也可以看到冰河切割 而堆積在兩旁有鋒利裂角的側堆石(Lateral) 。抵達標高兩千二百一十公尺的冰原時雪車就 停下來,海拔兩千七百公尺的冰瀑近在咫尺, 遊客下車踏在萬年冰上,都興奮的撫摸數百年 前的冰雪結晶、試飲千年積雪的冰水,許多人 把隨身帶來的飲料瓶子,也裝滿了這些沁人心 脾的冰水慢慢品味;更多的人在冰河上漫步, 不斷擺姿態,讓照像機、攝影機留下永恆的紀 念。但是凹凸不平的冰河面上會有縫隙,下面 隱藏著深深的冰洞,如果不小心掉下去,即使 被救起來也會變成冰塊,所以在初至冰原的欣 喜之餘,導遊都殷殷囑咐千萬要小心。 冰河附近生長著一些矮小松樹,其實都已 經是三、四百年的古樹,由於天氣太冷,生長 期速度極慢,因此長得如盆景般的大小。 冰河表面雖然堅硬,人車可以行走其上, 事實上它在不斷流動,流速視其傾斜角度、部 位及溫度而異。這條冰河平均上游每年流動約 一百二十五公尺,中游約八十公尺,下游端部 每年只移動十五公尺;冰原的冰自上游移動到 冰河末端,估計需一百五十年左右。 由於地球溫室效應,最近幾年冰河的消失 增快,冰原大道日益增長,冰河前端也愈來愈 後退。遊客除從路上插的牌子得知往日冰河的 位置外,也可看到露出冰磧地的殘蹟。地球上 冰河的面積與陸地面積相若,大約是地表的百 分之十,如果現存的溫室效應沒有改善,冰河 完全融化了的話,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將 都被海水淹沒。 參觀冰河時間以夏季為宜,春秋天不時會 下雪,並且夾著刺骨的大風,人在冰原上連站 都站不穩,同時一過九月上山的專用雪車也停 開。即使是在夏天,這裡還是相當寒冷,進入 冰原前宜多加保暖衣服。 阿薩巴斯卡瀑布(Athabasca Falls) 是洛磯山脈無數瀑布中最大、最著名的瀑布。 哥倫比亞冰原溶雪流下的阿薩巴斯卡河水,自 南而北流奔往北冰洋的途中,到傑士伯附近, 由寬闊的河面縮小為岩石彎曲的峽谷,又遇到 下陷地層,河水突然掉入二、三十公尺的斷崖 ,形成萬馬奔騰、十分壯觀的瀑布。由傑士伯 鎮沿著冰原公路南行,第一個出現的就是這個 瀑布。這裡設有觀瀑台,經由棧道、小橋,越 過山谷,近觀萬噸水流衝下斷崖,感受冰河雪 水沖擊岩石濃起的冷冽水氣,非常壯觀過癮。 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就是 九十三號公路,被稱為北美洲最美的寬闊公路 ,也是一早譽世界的風景道路,連接班芙及傑士 伯兩大國家公園,是一九三○年代經濟不景氣 中,為發展觀光事業而特別興建的,一九四○ 年開始通車,沿著洛磯山脊共長兩百三十二公 里,沿途可見無數令人難忘的亮麗湖泊、陡峭 山壁、積雪的山峰、冰河、原野、針葉樹林、 野生動物和湍流飛瀑奔流。 六、七月開始,冰原大道旁彩色繽紛,印 第安畫筆(Indian Paintbrush)開出了橘紅色的 搶眼花朵,接著粉紅花的柳葉菜(Fireweed) 和白色的牛眼菊(Ox-Eye Daisy)也登場爭艷 。沿著冰原公路的森林地帶走,常有機會看到 麋(Moose)、頭頂掛著兩隻彎彎巨角的大角山 羊(Biahorn Sheep)、頭上有樹枝形強而有力 大角的北美紅鹿(EIk/Wapiti)、長得像普通 的狗在洛磯山最具傳奇色彩的灰狼,以及冬眠 剛甦醒的黑熊等。 麋是體型最大的鹿,成年雄麋通常體高快 到兩百五十公分,體重八百多公斤,頭上兩個 多肉大扁角是牠的特徵;此外,在傑士伯公園 入口附近經常可不期而遇到多種其他動物。通 常旅行團的車子到了這些地帶都會減速慢行, 一來避免輾斃橫過馬路的獸類,二來以便發現 獸蹤時容易隨時停車供遊客欣賞。 沿著冰原大道有好幾個露營區,公園管理 處設了不少觀景台、休息站,除駕車遊客外, 騎腳踏車沿路搭營帳、或投宿小型旅店的自助 式遊客也大有人在。 瑪琳湖(Maligne Lake)名字法文的意 思為「邪惡的湖」,因早年法國皮毛商人經此 冰蝕河谷的崎嶇道路常送掉性命,故而稱之。 湖的位置在傑士伯鎮東南方,車行一個小時可 到,這是世界第二大的冰蝕湖,平均寬度一公 里,長二十二公里,最深處九十六公尺,湖面 清澈,湖畔綠草如茵,湖岸可遠眺冰河倒掛, 積雪山頂倒映,冷艷迷人。可以雇船到湖中釣 魚,但需先申請執照。湖附近松鼠、鹿和大角 羊出沒;每年六、七月麋鹿生育期,可以看到 臨盆的母鹿游過湖面到小島的隱蔽處生產。 乘遊艇南行至湖的三分之二處,湖面漸狹 窄,寬約兩百公尺,冰磧石堆積形成的美麗精 靈島(Spirit Island)矗立其間,面積雖只幾十 平方公尺,但雲杉遍布在群山環繞之中,特別 突兀奇幻。為保護湖水和自然環境,這裡只准 獨木舟和無動力小船入內。 巫藥湖(Medicine Lake)是瑪琳湖的 水流至此,一部分流入地下,一部分屯積形成 巫藥湖,其水主要來自瑪琳湖,夏天冰雪融化 往下流時,巫藥湖就水滿湖碧;但一到冬天結 冰,大部分水都由地下流走,巫藥湖漸漸乾涸 ,湖底也會裸露出來,所以早年印第安人稱之 為「消失的小湖」。一些隨季節遷徙的動物如 北美紅鹿、馴鹿、灰熊和麋等都在湖邊及乾涸 的湖床覓食,是這個神秘湖泊獨特的魅力。 馮琳峽谷(Maligne Canyon)位於前 往瑪琳湖的途中,這是由瑪琳湖的水往下流的 瑪琳河,每公里以十二點五公尺的落差下衝, 水勢湍急。急流流經石灰石岩床,歷一萬多年 侵蝕而成,最深處為五十公尺,是洛磯山脈中 最長、最深,卻十分狹窄、景致最奇特的峽谷 ,常常可以看到松鼠跳過峽谷到達彼岸。 派翠西亞湖和金字塔湖(Patricia & Pyramid Lakes)都在傑士伯鎮後方不遠,湖後 有高兩千七百六十五公尺的金字塔山相襯,湖 水為翠綠的松林環繞,雪峰高聳,美景如畫, 是騎腳踏車、釣魚、划船、野餐的熱門所在。 梅耶特溫泉(Miette Hot Springs)距 離傑士伯鎮五公里,是個露天溫泉,水溫攝氏 五十五度,是洛磯山脈中溫度最高的溫泉池, 經過加工降至適宜泡浴的四十度,遊客在一天 繁忙緊湊的活動後,更衣浸泡在含豐富礦物質 的溫泉池裡,可鬆馳身心並褪去一身的疲累。 悠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 是洛磯山脈中最玲瓏袖珍的國家公園,它位於 卑斯省的東北方,東邊隔洛磯山脈大分水嶺與 班芙國家公園相對,地處非常獨特的博格斯頁 巖(Burgess Shale)上,這是世界文化遺址( World Heritage Site)化石層之一,時間可追溯 到五億多萬年前,其中含有一百二十種海洋生 物化石,是地球上珍貴的生物資源,古生物學 家史提芬杰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以之 作題材出了一本暢銷的書。 這個地方是一八八四年,加拿大太平洋鐵 路公司建造通過踢馬隘口(Kicking House Pass )鐵路時,赫克特(James Hector)在洛磯山 脈尋找轉運路線時無意中發現的,後來的加拿 大高速公路就是依此路線而建造。 「悠鶴」一詞在當地克里(Cree)族印第 安人語意為「神奇美妙」,公園面積雖然只有 一萬三千一百平方公里,但園內景觀千變萬化 ,的確神奇美妙。在公園東邊靠近班芙國家公 園的地方,有冰河、冰原、湖泊及大陸分水嶺 的高聳山峰;在西邊的主要遊覽區,則可見到 含豐富礦物質、顏色乳白的悠鶴河水和碧藍色 的踢馬河水在此匯流,由於密度比重不同,其 混合狀態形成相當奇特的現象。 兩河交會的終點就是悠鶴著名壯麗的塔卡 考瀑布(Takakkaw Falls),Takakkaw在克里語 即為「壯麗」的意思,落差高達三百八十公尺 ,從高聳的石壁上飛躍而下跌落群林中,激起 水霧如雲,掩映半空,石壁飛瀑十分壯觀,是 加拿大最高的瀑布。冬季攀爬結冰的塔卡考, 成為洛磯山脈冬令期間一項盛大的活動。 8字型隧道是VIA鐵路幹線上特殊的設計 ,也是悠鶴國家公園內另一項奇景。當時建造 鐵路時由於踢馬峽山勢陡峭,在六公里的路上 落差三百三十公尺,火車至此無法控制、一瀉 千里,一列火車通常要使用四至五個火車頭, 上山時拉、推並用,下山時前後對拉以緩衝。 這樣不僅耗時費事,同時佔工程百分之四點五 的急轉彎也造成多次脫軌事件,尤其當地居民 更為煤煙所苦,整天衣服、鼻孔都是黑黑的。 後來將鐵路加長,繞過兩個山腹、建築螺旋狀 的鐵道,共挖兩個隧道,上隧道長一公里• 洞 內彎度二八八度、落差十六公尺;下隧道九百 公尺、彎度二二六度、落差十五公尺,整段鐵 道迂迴如一個大「8」字。這個緩和坡度富有 創意的隧道工程,動用了一千名工人,進行了 兩年才完成。遊客如果運氣好剛好碰到火車經 過,在公路旁的觀景台上可以看到長長的列車 ,車頭已出隧道、車尾仍在隧道外的景況。 天然橋(Natural Bridge)是悠鶴國家公園 的著名景點,這是踢馬平原上蜿蜓而下的踢馬 河、將岩石沖擊侵蝕成一個小峽谷,水由下方 流過,一方未被沖掉的部分形成一條天然石橋 ,原本人們可由石橋走到河對岸,現在為保護 石橋,已在旁邊另建了一條木橋,遊客可在木 橋上或者兩岸觀賞,巧奪天工的石橋、突兀的 岩石、湍急的河水及橋下的瀑布,美景天成, 自然而壯麗。 翡翠湖(Emerald Lake)是悠鶴國家公園 中最大的湖,湖水大部分源自冰河,夾雜著岩 石的粉末,陽光照射下反映出翡翠一般的藍色 和綠色光澤,耀眼美麗;湖面倒映著雪峰、白 雲、翠柏,形成彩色繽紛的調色盤。繞著湖畔 小徑,湖底卵石水草清晰可見,伸手入湖,沁 人心脾,寧靜舒適,不妨租一小船遊湖,讓自 己也嵌入這神奇的畫景中。 庫特內國家公園(Kootenay National Park)位於卑詩省洛磯山西麓,北與悠鶴國 家公園相鄰,這裡是九十三號高速公路由卑斯 省的班芙通向亞伯特省溫米亞(Windermere) 的一段,道路逐漸斜向西方下坡,溫米林( Vermilion)和庫特內兩條河流就在這個公園的 外側。這是一個面積一千四百零六平方公里的 修長公園,東西寬八公里,南北長達九十四公 里,自然景觀和地質獨特,其中大理石峽谷在 溫米林河緣,石壁是灰色的石灰岩,周邊有白 色形如花邊般的白雲石,襯托得這個峽谷成為 公園裡最美的部分。同時經由峽谷而至的冷濕 空氣,周邊生長著亞高山森林,甚至還可發現 幾種僅生長在北極的稀有植物。公園入口處的 附近一帶,處處可見因含有鐵礦而成的氧化紅 色岩石。 鐳溫泉(Radium Hot Springs)位於庫特內 公園南部,這裡紅色岩壁斷層的裂縫正好是地 下溫泉的最好管道,水溫從攝氏三十七度到四 十七度,寶藍色的溫泉,是洛磯山少有具有礦 物質及鐳的溫泉,有治療慢性病、恢復健康的 作用,不少遊客來此主要目的為此,何況藍水 紅牆的視覺景觀,讓人無限愉悅,很多人還特 別用罐裝滿水帶回家使用。喜歡野生動物的人 在此也不會失望,常可碰到駝鹿、麋鹿、熊和 羊等跑出來舔食湖壁鹽分。 瓦特頓湖國家公園(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成立於一八九五年,位於 卑詩省境,是加拿大洛磯山脈最南端的國家公 園,方圓五百二十五平方公里,是洛磯山脈面 積最小的國家公園,因與美國蒙大拿州冰河國 家公園(Olacier National Park )相鄰而聞名。 數千年來這裡一直是原始居民庫特奈( Kootenai)族和黑腳(Blackfoot)族的天下, 直到一八五八年湯姆布拉克斯頓(Thomas Blakiston)到來,才是第一個深入此地的歐洲 人,他以十八世紀著名的自然學家查理瓦特頓 (Charles Waterton)的姓氏為這裡的湖命名, 也才將這片美麗的處女地公諸於世。 十九世紀末期,保護原始環境的意識抬頭 ,經過當地農場經營者、美國自然學家等的努 力促成,一九三二年兩座公園合併為瓦特頓湖 及冰河和平公園予以保護。園內湖區分為上、 中、下三部分,四周遍植長綠樹林,有熊和大 鹿等野生動物棲息。冰河圍繞在兩邊,不僅風 光美麗,而且自然原始,有九百種植物、三百 多種陸上動物和二十五種魚類,成為洛磯山脈 集各類生態大成的天然樂園。一九七九年聯合 國劃定為世界一百二十個生物保留區之一,成 為世界傳承之地。 瓦特頓公園遊客中心設於公園入口處的路 旁,規劃了許多參觀及野獸追蹤路線,並提供 資料及諮詢,連絡電話(403)859-5133。其 中的「棕熊之旅」行程刺激而有趣,尤其是秋 天棕熊經過冬眠、夏天的滋養,肥胖可愛,常 常可看到牠們出來吃花朵、野果的奇遇,但體 重七、八百公斤的棕熊,究竟具相當危險性, 只宜遠觀。為滿足喜愛動物的人與野生動物長 相左右,特別劃出一塊土地供人建築家園,可 以看到黑尾鹿、大角羊等毫無戒心的來到他們 屋前吃草、飲水,一副愛麗絲夢遊奇遇記般的 和諧景況,會讓人懷疑自己的眼睛。 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的位置在加拿大皇冠高速公路旁,西 至里維斯度克、東至哥登皆為四十公里,位於 洛磯山的西坡,是一個佔地一千三百五十平方 公里的大公園,以山角為中心,堅硬的岩石稜 角燐絢、呈現鋸齒狀,陡峭狹隘的山谷、壁立 如牆。羅傑斯隘口(Rogers Pass)位於公園中 心,這是加拿大橫貫鐵路及高速公路經過的道 路,寒冷的天候、險惡的地形,讓人意會到往 日加拿大第一條鐵路開發時的艱難,雖然鐵道 沿途有三十一處防雪崩的建築,但是在一九一 ○年的一次清理雪崩中,有多達五十八人被崩 雪埋葬。 全園百分之十二土地覆蓋著冰或雪,超過 四百條冰河散布各地,東邊有高三千二百九十 七公尺的唐納先生山(Mount Sir Donald)聳 立,山腳設有露營區,配上山谷深處翠綠森林 、谷底的急流,以及洞窟等,形成絕美無比的 景致,園區全年開放,可滑雪、釣魚及健行。 洛磯山脈不但懷抱絕世美景,而且戶外活 動很多,置身在如此優美的群山翠谷中,從事 乘筏、坐直昇機、健行、爬山、風帆、衝浪和 緊張刺激的泛舟活動,是人生一大樂事。其他 的刺激活動,還有釣彩虹鰾魚、河鰾、湖鰾魚 和割喉鱸魚,都讓人一早受刺激而新鮮的樂趣。 這裡夏天可以打高爾夫球、游泳、騎自行車, 打網球或健行等,冬天可以滑雪和溜冰,可說 是一個不分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能盡情享樂 的地區。美麗的洛磯山脈在加拿大人的悉心保 護下,保持著清新原始的風貌。 電影「第一滴血」(First Blood)中,美國 越戰歸來的藍波被直升機追趕到峭壁懸崖旁的 驚險鏡頭,下方怒濤湍流的正是這裡加拿大九 大河系之一的佛雷瑟河。現在許多好萊塢電影 拍攝外景時,也多選擇這裡的壯麗景色。

瑰麗的班芙國家公園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