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回教都市吉隆坡)
(檳城有東方明珠之譽)

2015年1月16日 (五) 08:42的修訂版本

目錄

資源豐富糧食缺乏

馬來西亞的經濟,在東南亞可算是名列前茅,現在年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5%,通貨膨脹率為1.9%,失業率為2.9%。豐富的天然資源、完整的交通運輸網路和充足的勞動力市場等,都是促使馬來西亞經濟進步的原因。現在從首都到地方已設立了許多法人機構,如中央的聯邦土地發展局,聯邦土地及統一復興局和各州的經濟發展局等,它們共同開闢了7個發展區,辦起了農副業工廠,使得農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農業產值已佔全國生產總值的14%強。 這個國家農業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農產品大部分出口,但農業中糧食生產相對薄弱。馬來西亞獨立後,比較注重稻穀生產,一方面改變過去只單純發展橡膠的作法,擴大稻穀的種植面積;一方面則引進和培育良種,提高單位產量。隨著稻穀產量的增加,馬來西亞的糧食自給率已明顯提高。 作為主要經濟作物的橡膠,是馬來西亞的綠色金礦,同時也是馬來人的衣食父母。它使馬來西亞踏上新興工業國的舞台,因此許多馬來西亞的專家學者戲稱自己的國家為「幸運的國度」。此地橡膠種植業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的亞馬遜叢林。當時,巴西的貝倫(Belem)城附近塞林克魯(Seringueros)印第安人培植了世界上品質最佳的橡膠樹,並把它叫做「卡歐楚」,為「哭泣之樹」之意。後來探險家查理•德拉•康達密(Charles de la Condamine)為了向科委會誇耀它的絕佳品質時,才正式把它命名為「橡膠」,也因此使亞馬遜叢林為世界所知。不久,巴西便賺進了億萬財富,瑪瑙斯(Manaus)附近的膠園主人紛紛建造富麗堂皇的宮殿,並開始以華麗的四輪馬車代步。 儘管巴西政府嚴格禁止外銷橡膠種子,但卻有個白鬍子亨利•維克漢姆(Henry Wickham),神不知鬼不覺地竊取了7萬顆種子,並於1876年7月14日來到了倫敦。英國西郊植物園的園長胡克(Hooker)立刻將這些種子移植到原來栽培蘭花的溫室中,12天後,有2397顆種子開始萌芽,於是胡克差園丁查爾梅將這些幼苗移稙到當時英國的殖民地錫蘭和新加坡,其中還有一部分被栽種在霹靂州的瓜拉江沙。馬來西亞炎熱而潮濕的氣候恰好為橡膠提供了最佳的生長環境,因此從20世紀30年代起,這裡便贏得「橡膠王國」的美譽。近年來,由於人造橡膠研究成功,使馬來西亞的橡膠業曾一度呈現衰退,但橡膠的出口仍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20%以上,產量全球第一,約為全球總產量的40%。20世紀90年代後因產量降低,已由世界首位降至第三位,現在種類面積為140萬公頃,佔全國耕地面積29%弱,單位產量每公頃為1680公斤,年產量約120萬噸。 油棕年產量900萬噸,佔世界總年產量的70%以上,為世界第一,故被稱為「油棕王國」。現在種植面積約179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36%,每公頃可生產4.8噸,一般都採用大種植園形式,園內設有棕油提煉廠,可及時加工。棕油富含胡蘿葡素,膽固醇低,精煉後可作食用油,炸食品尤為美味;在工業上是良好的防腐劑和潤滑劑,並可用於煉鋼、作為口鐵塗料和製肥皂等,同時可供製造人造奶油、糕餅和麵食加工用油。 稻穀的種植面積為73.8公頃,年產量約200多萬噸,達到全國需求量的85%。 因為在國際市場上椰子的收入低於橡膠和油棕的收入,因此椰子園的數量已在減少,現在年產量約57.6萬噸。目前椰子的種植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的食用需求和給可可樹遮蔭,以椰子為生的人約有30萬名,主要生產椰乾、椰油和椰肉。 可可是馬來西亞第三大農作物,原產於拉丁美洲,第一棵可可樹於1778年生長在馬六甲,20世紀60年代在沙巴培育出良種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現在已列為世界第四大可可生產國。它與茶葉、咖啡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營養豐富,是巧克力等高熱量食品的原料,經濟價值很高,它的消費量在國際市場上有增無減,因此前途看好。現在馬來西亞可可種植面積有30多萬公頃,年產量高達28萬噸。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胡椒的重要生產國,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3%,年產量為2.86萬噸。胡椒為多年生藤本,是香料作物,果實除用於烹調和製作藥劑外,還可作催化劑。 此外,鳳梨、茶葉、香蕉、咖啡、菸葉和蔬菜水果等,也是馬來西亞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在畜牧業方面,豬和家禽的飼養發展比較快,牛和羊的飼養業發展較慢。豬的年產量為235萬頭,豬肉年產量27萬噸,水牛和黃牛的存欄數約70萬頭,羊有38萬隻,蛋的產量為73億個,現在牛、羊、豬和雞肉的年產量為117萬噸,佔農業生產總值的4.8%,並係名列前矛的豬肉出口國。 馬來西亞的漁業也很發達,但其地位不及農牧業和林業。魚是國內人民日常主要食物之一,需求量僅次於米。在馬來西亞海域中有1000多種魚類,但作為商業捕撈的只有20多種,馬來半島附近是理想的漁場。現在國內共有漁民8萬多人,機動漁船2.5萬多艘,其中遠洋深海漁船約500多艘,另有近海人力漁船2800多艘,年魚穫量124萬噸,其中淡水魚穫約15萬噸,養殖魚穫約50萬噸。這個國家非常注意水產養殖,養蝦和養鰻魚已發展為出口行業。另外在海產資源方面,馬來西亞盛產海蜇皮,共有30家海蜇皮加工廠,每年外銷金額3000萬美元。這種海產嚼感極佳,沒有熱量,又富含蛋白質、鈣質和鐵質,對怕胖的人、高血壓或痛風患者來說,是健康食品。 這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國總面積74%,熱帶原始森林茂密,但是林業還滯留在砍伐自然森林和簡易鋸木廠階段。馬來西亞根據國際森林法將全國2348公頃林地中的1700萬公頃列為森林保護區,另外648公頃森林地一半作為公園預定地,一半開放給民間開發。海拔500公尺以上山區多保育林,海拔500公尺以下多生產林。蓄材量為10億立方公尺,森林自然更新周期為70至8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西馬為61%,砂控越為77%,沙巴為82%。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僅次於橡膠和錫,居於第三位,出口居全國第二位,全國有林業職工100多萬。 目前國內已利用的經濟樹種有70多種,以龍腦香佔多數,棕櫚樹種類也很多,另外還盛產露兜樹、黑柏、竹箭、荷荷巴樹、木本真蕨,青艾木、峇洛木和加普木等。其中的龍腦香約佔木材出口量90%,以紅木居多,柚仔木為次,分重、中、輕三類硬木。重硬木不須用防腐處理,作為船舶、穚樑和枕木,可用10年之久;輕硬木經防腐處理後,也可以長時間使用。這些都是國際市場上的重要木材,曾為世界提供熱帶硬木消費量的四分之一。馬來西亞現在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鋸木出口國和第二位熱帶原木出口國,年出口原木1680萬立方公尺,鋸木290萬立方公尺,佔國家外匯收入的8.7%,超過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的總和。另外,還出產有竹籐、樹脂、果仁和藥材等林業副產品,其中的樹脂是海底電纜的好材料,日羅冬樹膠是牙科醫療牙模和口香糖的原材料,果仁可提取油脂用於高級食品和化粧品,藥材則有樟腦、冰片和紫膠等。林業副產品的產值,約佔林業總產值的5%。 一般說來,馬來西亞所產的樹木枝幹筆直,很少節疤,全部均衡生長,所以沒有明顯的年輪,木質堅韌均勻,不會有木材層脫現象,因此極受國際買主的歡迎。沙巴沿海地區有「灘頭木材」,多產紅木;內地熱帶樹高度都在63公尺以上。這裡海拔670公尺以上地區,多產橡膠樹般的樹木;海拔1000公尺以上地區,多產苔林,植物上都長著原苔;在海拔3160公尺的地區,只有草和灌木,一些比較高的樹木上,還寄生著一些別的植物。境內蘭花種類有800多種,生長在深林幽谷與高原上的野蘭非常珍貴。沿海地區及河流附近遍布紅樹林,內陸低地上的野生香蕉和椰樹林生長茂密。 境內動物資源也很豐富,有虎、象、鹿、馬來、長臂猿、短尾猿、野兔、野貓、野鼠、鼠、飛狸、狐猴、猩猩、長鬍豬、穿山甲、犀牛、野牛、野豬和象樹(Tupaia)等。象樹在其他地區已經絕種,但在馬來半島上仍可見到。長鬍豬主要生長在東馬的熱帶雨林中,是體形最大的豬種之一,體重可達700公斤,覓食遷徒範圍相當廣,通常以樹根、烏龜蛋和腐肉為主要食物,性喜群居,最多有多達100多頭生活在一起,不過通常多係母豬和小豬,公豬較喜獨來獨往。母豬一年可以懷胎兩次,依所吃食物的多寡,每次生3至6頭小豬。這種動物是當地土著的主要食品,隨著森林不斷被砍伐,目前數量已逐漸減少,但還不至於瀕臨絕種。 馬來半島森林中的老虎(Tiger),為馬來西亞最有代表性的動物,是大型貓科(Felid)肉食動物,和獅、豹同屬大型吼叫動物,平均壽命為11年,是瀕臨滅絕的受保護動物。體型比亞洲北方虎小,毛色更鮮艷,帶鮮淺的紅棕黃色,有美麗深黑色橫紋;腹部和腹的內側,兩頰和眼上有灰白色的大斑點;每頭虎兩頰和雙眉的花斑和碎斑,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各不相同。虎無鬃毛,但老年雄虎兩頰毛長並向外展開。雄虎比雌虎高大,肩高1公尺,體重160至230公斤不等,最重的可達290公斤。一般說來,老虎有令人畏懼的外表、力量和悄無聲息、乍隱戶現的神秘能力。老虎喜歡棲息在雜草叢生、濕而鬆軟的地區和森林中,有獨棲的習性,會游泳,喜歡洗澡,多在晝間捕食鹿、野豬和孔雀等各種動物;雖有攻擊象和野牛的紀錄,但通常會避開健壯的大型獸類,有時也會潛入人類聚居的地方攫取牲畜,年老或傷殘的老虎,以及帶著幼虎的母老虎有時也會傷人。馬來雌虎可以在任何季節生育,妊娠期平均113天,幼虎和母虎共同生活一年多,直到長大能自行捕食為止,母虎在幼虎能獨立生活後再生育。 老虎的傳宗接代也很有趣,通常都是母老虎先發情。當春情發作時會顯得坐立不安,心事重重,一股勁地東張西望,並且不停地搖尾,間或發出輕微的呻吟,引來公虎俯臥在附近。這時母老虎不再搖尾,叭在地上完全伸展開來,一會兒低垂著頭走向公虎,雙方發出愉快友善的低鳴聲,彼此互相擦臉,然後母虎蜷伏地上,四肢收緊,頭擱在地上,公虎過來騎到牠身上,交媾時公虎興奮地輕咬母虎的脖子,母虎也會轉過頭,張開嘴朝公虎吼叫,公虎也會回吼幾聲。之後,公虎走開幾步一骨碌趴倒,母虎則滿足地翻身仰臥。懷胎3個多月後生下兩、三頭幼虎,經常在樹蔭下享受天倫之樂,幼虎會用臉部和全身摩擦母虎的下巴,母虎也用臉摩擦幼虎,還不時舔舔牠們。幼虎時常不停地吸奶,前腳搭在母親的腹側,臉也隨著母親的呼吸上下晃動。在動物園裡人為的條件下,虎獅偶爾雜交,母獸是虎生下來的是虎獅(Tigon),母獸是獅就叫做獅虎。 虎的覓食過程非常緊張精彩,但在獵殺的行動中,成功的機會只有二十分之一。通常老虎穿行在綠竹草叢中,宛如渾身澄黃,夾雜黑色斑紋的幽靈,眼珠發出淺黃綠色的光芒,看起來非常嚇人。當牠發現一群正在林中空地旁吃草的花鹿後,會突然停住腳步,全神貫注地盯著目標,掩伏在一小簇草叢中,尾不搖,耳不動,甚至連頰上的髭鬍也不顫一下,只要沒有風,即使近在10公尺左右的鹿群也看不到牠,甚至無法聞到牠的氣味。然後老虎緩緩趴下,靜悄悄一步步謹慎地往前走,生怕踩過乾樹葉時會弄出一點聲音,就這樣從這堆草叢潛隱到那堆草叢,慢慢地接近目標。群鹿雖然靜靜地吃草,卻非常警覺,有時母鹿特別機警,嗅到空氣中有些微虎味,就以前蹄踩地向群鹿發出輕級警報,其他同伴也都抬頭查看。老虎紋絲不動地蹲伏著,強有力的後腳收攏在體下,母鹿會頓起前足豎起尾巴,發出鈴聲似的警報。老虎尾巴倒豎,耳朵前傾,猝然自草叢衝出,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躍進,闖入鹿群,但鹿群已四散奔竄,老虎撲了個空,氣極敗壞地叫著,但牠會很快便躲進草叢準備另尋目標。 一隻雄鹿在視線裡出現,老虎環尾靜靜蹲伏著,光柔的毛皮下肌肉緊繃,說時遲那時快,所有蘊藏的勁力都在一個大縱躍裡爆發出來,伸出虎掌奮力前撲,把雄鹿趕進深水區,接連在水中四個大縱躍,終於攫住鹿,一直拖到水底,雙顎用力咬住鹿的喉嚨使牠窒息而死,這頭鹿的體重超過老虎,但老虎還是把牠拖到200碼外的草叢中以便掩蔽,連眼睛最銳利的禿鷹也看不到。老虎吃起東西來也是有板有眼,牠先仔細清理獵物,將血液舔下,然後從獵物的臀部開始往前吃,以利齒撕開後腿的表皮,用門牙將腸子扯出,並仔細掏出瘤胃,以粗如銼板的舌頭將骨頭舔乾淨,最後獵物會只剩下幾根大骨。每頭老虎一天要吃掉四十磅肉,通常老虎在飽餐後,會以樹葉或石頭掩蓋剩餘的獵物,留待下一餐解決。 馬來半島上還有許多鳥類,東馬的鳥類數量和種類之多居世界前列,以色彩艷麗及紫綠色的為最多。在濕地及沼澤地上,有許多爬蟲類動物棲息。熱帶雨林中還有千奇百怪的蟲類,這裡的昆蟲和蚱蜢身上有許多奇怪的顏色,其中一種特殊的蝴蝶是非常罕見的,綠色的翅膀還帶有黑色斑紋。蘭花、巨猿和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三大珍寶,馬來西亞的蝴蝶種類達2000多種。另外,蛇類和鱷魚的數量也不少。 在礦產方面,資源豐富,馬來西亞開採石油的歷史悠久,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36億桶,居世界第23位;天然氣儲量約為1.7萬億立方公尺,居世界第17位。在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方面,馬來西亞國營石油公司和國外公司共同合作開採,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淨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重要的錫生產國和出口國,總儲量達150萬噸以上,年產量6000多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五分之二,居世界首位。此外,馬來西亞還有鐵、金、鈾、陶瓷土、鋁土、鎢、煤、磷和銅等礦藏。 近年來,馬來西亞政府積極致力於工業的發展,為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還引進了日本企業的「武士」精神。目前規模較大的工業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外,還有鋼鐵、高科技、電子、化工、木材、紡織、汽車、電力、食品加工、玻璃、橡膠、藥品、機械、風梨罐頭和家具等。其中在鋼鐵工業方面,豐富的鐵礦是煉鋼的主要原料,全國有鑄鐵廠250家,大型鋼鐵廠6家,目前由日本八幡鋼鐵株式會社和馬來西亞合資的馬來八幡鋼鐵公司合作,年產量約11萬噸;另外有馬來西亞人和中國人合資開設的泰山鋼鐵廠,年產鋼筋2萬多噸。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馬來西亞開始積極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半導體產業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高科技部門,並以此推動電子工業的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同時還加速發展電腦、航空太空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新型產業。檳榔嶼工業區已成為馬來西亞最具競爭力的高科技基地,已吸引了包括美國英特爾、摩托羅拉,日本松下和荷蘭菲力浦等知名大公司100多家來此生產高價值產品。此外,馬來西亞自1996年起,已陸續發射數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成為世界上又一個在太空中擁有自己發射的人造衛星國家;並計劃於2020年將馬來西亞的太空人送上月球。馬來西亞並和德國道尼爾公司合作生產了水陸兩用飛機,並與加拿大MBM工具機械公司合作成立飛機元件和裝配高級機械加工公司。在馬來半島最南端的新山和吉打州北部,分別建立了第一和第二高科技區,並在吉隆坡建立新國家科學中心,對發展馬來西亞的高科技及培養高科技人才,有重大的貢獻。 在電子工業方面,它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製造業,現在有700多家電子工廠,集中在檳城、吉隆坡和新山等地,其中的檳城並因電子工業之發達而贏得「馬來西亞矽谷」之美名。現在全國電子工業年產值約240多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產品中半導體佔40%,電腦佔30%,視聽設備佔20%;半導體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年出口金額達1200多萬美元。 化學工業方面.目前主要有煉油、塑膠、電池和油漆等。木材工業方面,國內有很多中小型的鋸木廠和紙廠,另有一家東南亞木業公司夾板廠,年產量可達82.5億張。在紡織工業方面,國內也有許多中小規模的紡織廠,其中的新山紡織廠,每年可以生產各種布匹400多噸;另有一家日拉尼麻袋棉織廠。年產麻袋500百萬隻,粗麻線2500多噸。此外,還有許多成衣工廠。 汽車製造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有汽車工廠和汽車裝配廠20多家,汽車修理廠和保養廠200多家。由馬來西亞和日本三菱公司合資的汽車製造廠所生產的英雄牌國產轎車、將相牌汽車和跑車,很受消費者的歡迎,總年產量為60多萬輛,它的優點是價格比進口車便宜很多,可免徵車牌稅,零配件齊全,售後服務好,並外銷20多個國家,以英國和新加坡為主。還內還有太陽能汽車製造廠,年產量為1.2萬多輛。 在電力資源方面,目前國內有上通隆水力、兆賴、馬六甲、亞庇和山打根等發電廠,全國發電量共約226.7萬瓩,有143個鄉村獲得電力供應。 現在,馬來西亞也開始朝著農業多元化及促進工業開發的目標邁進,成為成品輸出國,以提升國內的經濟水準,因此食品罐頭加工業也相當興盛。國內還有10多家平板玻璃、汽車玻璃和藝術玻璃工廠。馬來西亞也是橡膠手套、保險套和輪胎輸出的主要國家,棕櫚油也多製成化粧品外銷,很多橡膠樹幹也出售給國際家具製造商。 馬來西亞的外商投資,以英、美、日、香港和台灣為最多,台灣是最大的投資者,依次為日本、英國、美國和香港。日本的新力、聲寶和日立公司在馬來西亞設廠,外銷至歐美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除濕機、錄影機和照相機,都是在八打靈及檳城的免稅區內裝配組合。 外商投資多以和當地公司合資的企業型態出現,他們投資開設工廠,是促成馬來西亞工業化的原因之一。而且,投資意願相當高,顯示經濟發展雄厚的潛力。目前外國人在馬來西亞投資開設的工廠有100多家,計有農業機械、石棉土製品、電池、啤酒、飲料、蜂蜜、沙鋼品、建築材料、海底電纜、化學品、椰子皮纖維、糖果食品、器皿、家庭電氣用品、手錶、油類、拼合式房屋鋼柱、食品、玻璃、鋁、手推運貨車、磨光大理石、五金製品、無機礦物油提煉、文具用品、鋼鐵、活動影片、樂器、漆器、紙、煉油、製藥、塑膠、縫紉機、電器、汽車零件、棉織品、電子、輪胎、木板、盥洗用品、雨傘和交通工具等。 馬來西亞是世界第19大貿易國,對外貿易的主要伙伴是德、英、韓、中、美、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台灣等地。全年平均輸出總值為1506.9億美元,主要的輸出品有橡膠、積體電路板、半導體零件、輪胎、手套、保險套、熱離子管、辦公自動化設備、錫、木材、石油及其製品、機械、交通工具和零件、雜糧、化學製品、鐵砂、胡椒、鳳梨罐頭、棕櫚油、椰乾和可可等。這些出口物資大量運往歐洲共同市場和東南亞各國。全年平均輸入總值約1513.3億美元,主要是從日本、美國、新加坡、英國、中國和韓國進口,主要輸入品有米、紡織品、飛機、機械、軍事設備、通信設備、醫療器材、事務儀器、車輛和零配件、肥料、五金工具、鐘錶、電器、電子、儀器、成衣、藥品和肥料等。國際貿易每年約有6.4億美元逆差。 貨幣單位叫做林吉特(Rin-ggit),簡稱RM,每一RM分為100(Sen),每一美元約可兌3.18馬幣,每一元馬幣可兌10元台幣。硬幣單位分別有1、5、10、20和50分,以及1元等6種。紙幣單位則有2、5、10、20、50、100、500和1000等8種。國民平均所得為每人每年4600美元。外幣和旅行支票向全國各地銀行或被授權的錢幣商兌換。

觀光事業非常受重視

在觀光事業方面,已發展成國家重要的企業,因此馬來西亞政府對開發觀光區方面非常積極,對旅遊業服務和品質的改善,更是不遺餘力,現在每年平均吸引850萬名外國遊客入境,每年為國家賺取57億多美元外匯,位列世界第六大觀光國。全國旅遊景點不計其數,共有10萬多間客房,128多家旅遊飯店,其中達到國際水準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有160多家。 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全年都很適宜。白天氣候炎熱,午後有陣雨,天氣逐漸轉涼;晚上有季風吹拂,氣候非常涼爽。但是下午陣雨時會雷電交加,雷聲嚇人,遊客必須及時躲進屋裡。 到吉隆坡的遊客必須特別注意一點,如果在新加坡換乘飛機,即使不在新加坡入境作臨時逗留時,也要自新加坡使領館申請一份過境簽證;如果不須換乘飛機,則可免這道手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到吉隆坡最好不要攜帶太多的新用品,因為當地的海關檢查比較嚴格。如果有較多的新衣物,可以把它放在一個行李箱中,在入境時寄存在機場海關處、出境時憑收據提取。 到馬來西亞旅遊,必須辦理簽證。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規定,凡大英聯邦國家的公民(但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蘭卡),都給予免簽證優待;愛爾蘭、荷蘭、瑞士、聖馬利諾和列支敦士登等國公民,也無須辦理簽證。 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挪威、廬森堡、芬蘭、丹麥、瑞典、義大利、冰島、比利時、奧地利、波士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日本、韓國、土耳其、土庫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卡達、葉門、科威特、約旦、沙烏地阿拉伯、黎巴嫩、巴林、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根廷等國公民,可穫三個月免簽證入境旅遊。 東協會員國公民也有一個月免簽證優待。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公民,則享有14天免簽證優待。此外,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亞美尼亞、喬治亞、哈薩克、吉爾吉斯、阿塞拜然、塔吉克、摩爾多瓦和衣索比亞等國公民,也有7天免簽證優待。其他國家人民要進入馬來西亞旅遊,均需辦理觀光簽證。 來自台灣的觀光客可獲落地簽證的禮遇,只需持有效期半年以上的護照、回程機票及50元馬幣,就可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辦理單次14天效期的落地簽證。此外,台灣旅客也可以在台灣先辦理馬來西亞效期兩個月的多次簽證,所需文件為護照正本及兩吋脫帽半身彩色照片一張,簽證費台幣800元,一個工作天即可取件。馬來西亞旅遊局駐台簽證組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205號12樓1208室,電話(02)2716-7075。馬來西亞旅遊局駐台辦事處地址則為台北市敦化北路170號8樓C4室,電話(02)2514-9704,傳真為(02)2514-9973。 根據馬來西亞海關規定,每一名成年入境旅客,除了隨身攜帶的行李、飾物、照相機和攝影機外,還可免稅攜入香煙200支或煙絲250公克,或雪茄50支,一瓶酒及價值200元馬幣以下的禮物。出境時如攜帶馬來西亞古董,須事先向政府申請許可證。 當地政府對於毒品取締非常嚴厲,不論是本國人或外國人,凡持有或攜帶毒品入出境者,一律處以死刑。因此所有過境轉機的旅客,必須特別注意身旁的陌生人,小心被毒梟將毒品藏在自己的行李中入出境,一旦成為不知情的嫌疑犯,有冤就洗不清。 馬來西亞兌換外幣非常方便,在吉隆坡和檳城市區有很多兌幣處,不但可兌換美元,台幣也公開列出匯兌率,可以直接兌換馬幣,1元馬幣約兌換9元台幣,但兌換率每家都不相同,最好貨比三家,選擇最有利的兌換店。 在馬來西亞付小費是沒有強制性的,但是計程車如給10%小費是很受歡迎的,使用行李箱要加收一元;機場行李搬運費每件應付馬幣一元。餐廳和旅館的帳單上如已加上10%的服務費,則不需另給小費。導遊人員需給小費,麻煩服務生做事需付5角到1元馬幣的小費。大部分風景區或景點都可以自由拍照攝影,在西馬東岸和東馬,拍攝人物最好先獲得同意,如違反規定,輕則沒收照相機,重時還有危險。 觀光客在馬來西亞旅遊,因為天氣熱,流汗多,要及時補充水分,但要小心飲食,防止因海鮮、咖啡的變質,或飲不潔的冰水而食物中毒。還有,飲酒後吃榴槤,也有中毒的危險。這個國家的男化粧室叫做萊克萊克(Laki Laki),女化粧室稱為佩姆普恩(Perempuan),一般飯店和餐廳的廁所都備有衛生紙,但鄉下地方沒有。在機場廁所裡服務人員會遞上面巾,只要付些零錢作小費即可。除了大飯店、餐廳和百貨公司外,在一般公共場所使用洗手間不論男女都要付費,每人馬幣兩角。每個洗手間內的所有馬桶都附有一條小水管供人沖洗下體用。國內冷氣開放區、醫院、學校、政府辦公所、公共交通站、露天體育場和娛樂場所等,全面禁煙。所有酒店為了環保的關係,一律不供應即用即棄的牙膏和牙刷;到東馬的沙巴或砂控越遊,要記得自備筷子和湯匙。 馬來西亞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是施握手禮。年輕人見到老年人時,要相互握緊雙手,然後再把雙手朝胸前作抱狀,身體朝前彎下;如果與熟人相見,男子之間要互相接觸一下才握手,然後各自用右手捫胸示禮;馬來西亞婦女見到男子,施禮前要先用手巾蓋住手掌,再與男人的手掌相接觸,然後把手伸至胸前作抱狀,同時身體稍向前彎下鞠躬。馬來西亞有一種特殊的施禮,就是雙方見面時,要先互相朝前稍微靠攏,然後再相互伸出手掌交叉觸磨,再用手從臉部由上而下輕輕一抹,再向胸前一點,並且同時說:願真主保佑你。 由於馬來西亞人恪守宗教教規,宴會時從不備用酒水,而是以茶或其他飲料代酒乾杯。他們的頭部、背部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觸摸他們的頭部或拍打後背,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忌諱雙腿分開坐,認為翹二郎腿是一種不文明的舉止;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不潔淨的,使用左手是對他人的極大不敬;不可用食指對人或東西,應握著拳頭用大拇指或大拇指以外的四指併攏指示方向,駕車時不可亂按喇叭。 大多數馬來西亞人待客熱情,通常用糕點、茶、咖啡和冰水款待來客,客人必須吃一點,以示領受主人的熱情和善意,如果不吃不喝,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尊敬。主人不要求上門拜訪的客人送禮,但如果攜帶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檳榔、香蕉、糕點、餅乾和糖果之類的禮物表示友好情誼,也會受到歡迎。 馬來西亞人多係回教徒絕大多數禁煙,不吃豬肉,死動物或動物的血,平時喜歡喝咖啡和紅茶等飲料,也愛嚼檳榔。人們以米為主食,喜吃帶辣的菜,尤其是咖哩牛肉。主食以米飯、糯米糕點、黃姜飯和榴蓮飯為主,還有用椰汁和糯米製成的馬來糕、竹筒飯等。用餐時用右手抓飯吃,只有在西式宴會上或在高級餐廳中才使用刀叉、湯匙和筷子,少數受西方影響的高級馬來人也使用刀叉和湯匙。羊肉串和烤雞是著名的風味菜餚,當地稱之為「沙嗲」,是宴客必備的食品。用餐時非常講究衛生和禮節,餐前必須用餐桌上的清水洗手。 這個國家治安情形良好,因為回教教律嚴謹,法律非常嚴苛,規定販毒及非法擁有槍械者,一律處以死刑,因此作奸犯科之徒並不多見,觀光客安全也較有保障。 在交通方面,對外交通以空中交通的發展最為迅速,世界上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多數都和馬來西亞各主要國際機場有來往,通航的班次密集,和上海、台北、香港、新加坡、曼谷、雅加達、馬尼拉、東京、首爾、加爾各答之間的航班最為密集。國營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有波音747、DC-10、A-300及A380等大型民航機64架,闢有110條航線,其中68條是國際航線,42條是國內航線。國內另有亞洲航空公司等4家航空公司,闢有6條國內航線為乘客服務;和各熱門旅遊點間,都有快速安全的空中交通業務。現在年客運量約為3100萬人次,年貨運量約50萬噸。國內有17個機場,其中有5個國際機場,尤以新吉隆坡國際機場和檳城國際機場最為重要。機場稅為國內5元馬幣,國際40元。 新吉隆坡國際機場位於吉隆坡南郊10公里處,是國內最大的空中門戶,飛行跑道長約3900公尺,可供各種最新式民航機起落之用。第一階段年運輸量為2500萬人次和100萬噸貨物。這座耗資23億美元的新國際機場,不但可與新加坡及曼谷機場一較長短,且成為一級方程式車賽錦標賽的一站,並附設一座騎馬場、一個18洞的高爾夫球場、一座射擊機和一座主題公園。 海運方面,馬來西亞的國際航線船隻大多數屬外國航運公司所有,本國船隻多數是中小型的,航行於南洋各地。全國有各種船隻1100艘,其中排水量100噸以上註冊的船隻為520艘,註冊總噸位約185萬噸,其中遠洋船隻約52艘,主要航運公司為馬來西亞國際船務公司。主要港口有檳城、巴生、關丹、新山、古晉、納閩、蘭卡威、邦喀和刁曼等19個港口,各港口和一些觀光島嶼間,都有渡船和水翼船服務。國內各主要港口的年貨物吞吐量約為1.5億噸。 陸上交通非常方便,國內鐵路全長約2222公里,年客運量約1.7億人次,年貨運量約1200萬噸。鐵路有東海岸和西海岸兩大系統:一條由新加坡開始,經吉隆坡、北海進入泰國,直往曼谷;另一線由新加坡經馬來半島中部縱貫吉蘭丹至丹巴,直到東北角的通帕(Tumpat),北和泰國鐵路相銜接。國營鐵路的設備都能達到國際水準,每天有3班鐵路快車向南通往新加坡,其中以東方快車最為豪華,車程約7個小時。一般火車有快、慢車之分,還有頭、二、三等座位之分。頭、二等車廂附有餐車、晚間有臥鋪,相當舒適。觀光客不宜坐三等車,因為非常擁擠、沒有禁煙,且有扒手。火車上可以買到馬來風味的食品和各種飲料。馬來西亞鐵路發售有觀光火車票,但只提供持有外國護照的人士(新加坡人除外)購買,分為10天票和30天票兩種,持票者在有效期內可無限次不限里程搭乘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境內任何班次、等級的火車,但臥鋪則要另外補票。自2009年底開始,吉隆坡和新加坡間將通行高速鐵路的子彈列車,兩地之間的鐵路車程縮短為90分鐘。 國內公路全長約為7萬公里,多數是高級路面,並且有許多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多集中在西海岸橡膠產區一帶,路況良好,有長途巴士營運。東海岸路況不大理想,並且會受到季風影響,有的公路只能行駛吉普車。長途巴士主要路線有吉隆坡至馬六甲、帕塔雅、關丹和柔佛。關丹至瓜打丁加奴和柔佛之間,也有巴士營運。由於馬來半島的北面和泰國相接,有公路沿東西兩岸進出泰國。西海岸公路可經由嶂倫(Changlun)進入泰國,每天有不少巴士班車往來檳城和泰國的合艾,也有許多巴士由檳城前往普吉。東海岸公路由吉蘭丹州的哥打巴魯乘巴士前往馬泰邊境小鎮蘭陶潘姜,步行至泰國關卡小鎮雙溪科洛,入境後乘巴士前往合艾或曼谷。在東馬,觀光客可以在砂控越首府古晉乘巴士前往印尼加里曼丹的坤甸(Pontianak)市,但外國遊客如要進入印尼,必須事先取得印尼簽證。 觀光客在馬來西亞境內旅行,可租轎車代步,由埃索(Es-so)石油公司印製的馬來西亞觀光公路地圖是相當實用的開車指南,內容簡單易懂,標示清楚,還詳註各加油站的位置。其中的紅眉目標誌是用來代替紅十字標誌,也就是「醫院」的標誌。境內高速公路收費作業是上路時先拿通行券,下高速公路時再依通行券起點計費。高速公路不同路段限速也不一樣,從時速90公里到110公里都有,但是大車一律限速90公里。交通規則是靠左行駛,駕駛人在行車中使用手提電話會被罰款馬幣300元。馬來西亞車禍在世界排名第19,不論開車或步行都要非常小心。如果駕駛摩托車,記住要戴安全帽,白天也要開車燈。喝酒超過啤酒三杯量的酒精不可開車,違反的輕則罰款,重的坐牢。現在馬來西亞全國有各種機動車輛約850萬輛,其中摩托車450萬輛,轎車340萬輛,貨車58萬輛。 當地郵政業務也辦得很好,郵筒是紅色的,沿街多可看到。全國有郵局和郵政代辦所321所,各城市都設有郵政局,鄉村也設有郵政代辦所,另外還有5個流動郵局和一家河上郵政代辦所。郵票和郵簡在郵局發售,飯店櫃台可代住客寄信和代購郵票。郵局的上班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上午8時到下午18時,星期六是上午8時到中午12時,星期日例假休息。吉隆坡郵政總局星期天也有營業,時間是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45分。 電信業務也很發達,有海底電纜和微波通信。本地電話可在任何電話亭撥打,不論是硬幣或電話卡均可。國際長途電話須在電話卡操作的橙色電話亭或任何電信通信辦事處撥打。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有三家電話公司,各自發行電話卡,彼此無法互用互通,造成相當的不便。此外,國際電話預付卡在馬來西亞也不大合用。 一般觀光酒店內部都設有國際直撥電話的服務,但須多付些電話費。在新吉隆坡國際機場裡,可利用免費電話打當地電話,馬來西亞的電話簿既有英文的,也有馬來文的,非常方便。 當地電話國碼為60,在吉隆坡和檳城打國際電話時要先撥00,再撥國家代碼、區域號碼和電話號碼。如打台北本社編輯部,可撥00•886•2•29464351。打當地電話沒有時間限制。當地緊急求救電話號碼為999。 這個國家使用220至240伏特50周波交流電,插座為三孔倒「T」字扁形。如果到馬來西亞進行商務活動,最好避開每年的12月到翌年的2月,因為這段時間是馬來西亞商人的休假期間。聖誕節和復活節的前後一週也不宜前往,同時也應避開回教的齋月和華人的新年。 觀光客在訪問馬來西亞時,如能說幾句簡單的馬來西亞語,會方便許多,如「謝謝」的馬來語發音為「塔里馬西」(terima kasih),「不客氣」為「三八三八」,「再見」唸成「詩里馬甲曼」,「廁所」為「當西」(tandas),「您好嗎?」為「阿伯卡」,「歡迎光臨」唸為「色拉麻拉檔」,「早安」為「色拉麻巴竟」,「午安」為「色拉麻迫檔」,「晚安」為「色拉麻媽蘭」,「先生」為「端段」,「女士」為「不案不案」,「吃飯」則為「馬干納細」,聽不懂唸為「阿巴阿巴」等。 在上班時間方面,實施一週5天半工作制,星期6只工作半天,星期天和例假日休息。在吉蘭丹、吉打和丁加奴是星期4工作半天,星期5和例假休息。政府辦公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中午12時15分,下午13時至17時,但星期5是中午11時15分午餐,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為祈禱時間,星期6由上午8時至下午13時。銀行上班時間是星期1至星期5由上午10時到下午15時,星期6由上午10時到11時;但在東海岸的一些州是星期天上班,星期5休息。商店不一定一週只工作5天半,並且也有在星期4下午和星期5休息、而在週末和星期天和例假日不休息;在通常的情況下,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是每日上午10時營業至晚上11時,一般商店是上午9時30分開門,下午7時打烊。 在時差方面,吉隆坡的時間與格林威治時間差7小時,也就是說,如果格林威治時間是中午12時,則吉隆坡時間是19時,正是下午7時。吉隆坡時間與中原標準時間相差1小時,若台北時間是8時,吉隆坡時間則是7時。 馬來西亞全年有大大小小上百個的節假日和慶典,其中國定假日約有10個,其餘的節慶日有全國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充分反映了這個國家多民族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全國性的節日多有固定日期,其他的節日時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一公布。 2007年的國定假日和民俗節日有1月1日的新年元旦;1月13日的宰牲節。1月下旬至2月初的大寶森節(Thipusan),這是印度教徒對印度穆盧干(Lord Murugan)神的奉獻禮,這天有些信徒們帶上枷鎖,手攜鮮花水果向神許願。1月28日至2月6日的蘭卡威國際自行車賽。2月18日的農曆新年,也是境內華人的新年,同時是熱鬧非凡的全國性公共假日,華人會舉行團拜,聯邦政府總理及其夫人,還有各部會首長將親臨祝賀,春節風俗和中國漢族大致相同。 1月19日的回曆元旦;3月18至20日的國際馬來西亞一級方程式賽車;3月的吉隆坡塔國際跳傘大賽,4月9日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又叫做聖紀節,是回教徒的節日,首都數十萬回教徒在國家元首的率領下,前往清真寺舉行隆重的禱告儀式,然後舉行盛大的遊行活動。 4月9日至5月7日的馬來西亞水上嘉年華;4月的納閩國際海上挑戰賽;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5月5日(農曆四月初八)的佛祖節,是釋迦牟尼的誕辰,也是紀念佛陀成道和涅槃的日子,這天清晨佛教徒都要焚香頂禮膜拜,人人食素,家家戶戶點起油燈,所以又叫做「燈節」。 5月份有衛塞節;6月11至12日為檳城國際龍舟賽;7月的花卉節,為了慶祝花朵的盛開,國內舉辦各式各樣的主題花朵比賽。7月1至30日的美食及蔬果嘉年華;7月8至10日的世界雨林音樂節;7月23日至9月5日的馬來西亞購物嘉年華;8月31日的國慶日,也是獨立節,是馬來西亞聯邦獨立日。 8月的馬來西亞電訊吉隆坡國際登塔賽;8月的一級方程式汽艇國際錦標賽;9月3至4日的砂控越賽艇會;10月1至2日的京那峇魯山國際登山賽;10月7至9日的馬來西亞機車大賽;10月的國際藝術嘉年華月;10至11月的屠妖節(Deepavali);11月21日的開齋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Christmas),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盛大節日,其習慣和世界各地的聖誕節大致相同,現在成為年輕一輩的節日。每逢最高元首誕辰這一天,首都吉隆坡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包括免費看電影和欣賞文藝節目,王宮也開放供人參觀,全國清真寺舉行特別祈禱儀式,最高元首向對國家和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頒發勳銜和獎章。

回教都市吉隆坡

檳城有東方明珠之譽

歷史古城馬六甲

馬六甲(Melaka)古名滿刺加,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馬來西亞的歷史發源地,現為馬六甲州的首府,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整座城市就像不設防的大紀念館,處處都有古蹟和傳說。 相傳這裡本來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被海盜所盤踞。1395年,蘇門答臘王子帕拉米斯瓦拉(Parameswara)因在政治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迫逃亡,後在這裡落腳。有一天外出打獵後在樹下休息,看見自己的獵狗防禦性地將一隻白色鼠鹿(Mouse Deer)逼至角落。聰穎的鼠鹿在情急之下狠踹狗鼻一腳,順利地化解了自己的危機。鼠鹿的勇氣讓他非常佩服,並認為能遇見白色的鼠鹿是個好兆頭,於是決定在這個島上創立自己的王國,在他的堅定努力下終於如願以償,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以他當時歇腳的那棵樹為名,稱為「馬六甲」。 在他的苦心經營下,馬六甲成為國際的繁榮港口。1402年馬來王朝興起,定都馬六甲,開創馬六甲王國如日中天的紀元,成為當時一個接受整個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東部許多地方貢品的大帝國。當時馬來群島、中國、印度、阿拉伯和歐洲的商人在此雲集。1403年,明朝中官尹慶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南洋,由於馬六甲剛立國不久,有感四周強鄰環伺,乃向尹慶求助,並派特使到中國朝見明成祖,結果馬六甲蘇丹被冊封為「滿刺加國王」,受中國的保護。 15世紀初,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在下西洋途中,曾多次來到這裡,不僅引進中國文化,還在馬六甲建立官舍,使當時的馬六甲蘇丹曾25次前往中國訪問。1411年,帕拉米斯瓦拉蘇丹更親自率帶伊斯甘達沙王子及王族、大臣等共450人,浩浩蕩蕩前往中國南京進行友好訪問,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門設宴歡迎,並贈賜許多珍貴的中國特產。 1433年,馬六甲蘇丹麻哈利訪問中國,也受到熱情的款待,並在中國住了一年半之久,回國時,明朝皇帝還特地建造一艘大船贈予。為了與馬六甲這個商港建立更為密切的關係,1460年,明朝皇帝將漢麗寶公主下嫁給馬六甲蘇丹滿素.沙(Mansur Shah),當時她的行程是經由陸路前往馬六甲東城,就是現在聞名的中國山。 歐洲人也垂涎馬六甲的繁榮,首先是葡萄牙人於1511年用武力入侵,並用殘酷的迫害手段使馬六甲人就範。接著荷蘭人在1641年也用武力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馬六甲,當時也殺戮了不少葡萄牙人,部分葡萄牙人則逃往馬來半島內陸而倖免於難。 1795年,英國挾強大的海上霸權,從荷蘭人手中奪得馬六甲,並於1826年被納入其殖民版圖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六甲遭到日軍佔領,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馬來西亞獲得獨立,馬六甲才回歸馬來西亞的懷抱。1956年,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也是在馬六甲宣讀了獨立宣言。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03度15分、北緯2度12分,它的地理位置在馬來半島南部的西南岸,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岸的南段,坐落在馬六甲河的沖積平原上,海拔僅8公尺,北距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大約148公里,南與新加坡相隔約245公里,隔著馬六甲海峽和印尼的蘇門答臘遙遙相對,並扼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控制著歐亞海上航道的要衝,在戰略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間,東南濱南海,西北臨安達曼海,因臨近馬六甲而得名。水道狹長,從西北部的韋島到東南部的皮艾角,長約1080公里。海峽呈喇叭形,西北部寬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僅37公里,水深25至113公尺,可供排水量20萬噸級巨輪出入。在16至19世紀時,是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等歐洲列強帆檣東來、爭奪東洋貿易權利和殖民地的戰場。現在則在世界航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國家與南亞、中東和非洲各國之間的航線都要經過這裡,有溝通亞、非、歐三大洲的樞紐作用;它也是世界環球航線中重要的一段,作為波斯灣石油運往世界各國的三條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稱為「海上生命線」。海峽內航標清晰明顯,助航設備完善,每年有5萬餘艘船隻通過,平均每日150艘,僅次於世界上航運最繁忙、位於英法間的多佛海峽。 馬六甲是農、林產品的集散中心,食品、鋸木等工業發達。港口兼具商港和漁港的機能,是橡膠出口和大米、白糖等雜貨的進口港。近年來,由於港灣嚴重淤塞,河水漸淺,雖然仍有忙碌的貨物運載和小型船隻往來,但已經不再以商港著稱了,而由於它的歷史,代表了馬來西亞文化的演進,因此於1989年4月被馬來西亞政府划為古蹟城,開發成觀光城市。 交通便捷,在航空方面,每天都有民航班機飛往新加坡和吉隆坡,到新加坡航程約50分鐘,至吉隆坡只要半個鐘頭。在海運方面更是四通八達,因為它曾是一個有名的商港,世界各國的船隻,都經常在此停泊。公路交通以巴士和計程車為主,由馬六甲前往吉隆坡的快速巴士(Express Bus),從上午7時到晚上9時,每半小時或一小時一班,車程約2.5小時;也有多班巴士開往新加坡。計程車全天候服務,按錶計費,車資也很公道。搭乘火車不太方便,因為火車站與市區相隔較遠。市區交通以三輪車和公車為主,馬來西亞的三輪車有兩種:一種是乘客坐位在前,車伕騎腳踏車在後方,發生車禍乘客會先遭殃,因此這種三輪車又叫「你先去」;另一種是車伕腳踏車與乘客坐位並排,稱為「一起去」。 當地酒店雖然不及吉隆坡的國際觀光大酒店豪華,但整潔舒適的裝潢及完善的服務設施,卻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別具一股因歲月流逝所刻劃出來的獨特氣息。帝王酒店(Emperor Hotel)充滿典雅悠閒的古風。擁有250間包括精緻客房、豪華套房及舒適公寓在內的高級客房,並有戶外游泳池、三溫暖、豪華宴會廳、卡拉OK、西餐廳和馬來西亞餐廳等,在酒店頂樓的花園上,住客可以一邊喝著香醇的咖啡,一邊欣賞馬六甲雅致的風情,讓自己徜徉在微風徐徐的浪漫景色中。 文藝復興(Ramada Renaissa-nce)酒店是屬於拉瑪達國際酒店及度假中心的連鎖店,也是馬六甲唯一的五星級酒店。建於1948年,是坐落在市中心的24層華廈,氣勢非凡,擁有295間寬敞舒適的客房,其中包括各種套房、總統套房和兩個禁止抽煙的樓層,還有7個標榜不同風味的餐廳和2個酒吧,提供當地美食及中西菜餚。在可以容納250人的中國餐廳裡,穿著中國清宮服飾的侍女們在鑼鼓聲的引導下,以優美婷嬝的姿態上菜,使道道佳餚更加「秀色可餐」。此外,還附設有酒廊、游泳池、迪斯可舞廳、俱樂部、健身房及商務中心。 馬六甲酒店是殖民時代古建築改裝成的大旅館,共有45間客房,附設餐廳、咖啡廳和酒吧。 宮廷(Palace)酒店為七層樓現代化旅館,共有48間客房,附設餐廳和酒吧等設施。 豪華(Regal)酒店位於宮廷酒店西邊,擁有30間豪華套房,也設有酒吧和餐廳。 沙哈斯海灘汽車旅館(Shahs Beach Motel)是位於馬六甲海峽以西13公里處的臨海休閒酒店,環境清幽,適合新婚夫婦度蜜月。 此外,丹巒馬六甲拉惹區(Taman Malacca Raye)的旅舍收費低廉,設備簡單,房內只有床和電風扇,牆壁是用木板間隔,多數沒有窗戶,日間較悶熱。市內中國人開設的旅館,價錢適中,來往交通方便,可供遊客選擇。 馬六甲沒有特別出色的名菜,但小魚、貝類等海產,味道鮮美。位於海邊丹巒默迪加(Jalan Taman Merdeka)路的熟食中心,小販攤檔林立,可自行挑選。各色餐點也和吉隆坡相同,以刺激性的調味料增加胃口,其中帶辣味的海鮮最為有名,餐後點心多半是豐盛的南國水果。市內有許多中餐廳,早上供應粥、麵和點心。在酒店用餐,相當便利,馬六甲酒店內有日本料理店,宮廷酒店內則有中國餐廳和西餐廳。 馬六甲的手工藝品製作非常精巧,木製品和一些銅製的小玩意,如木雕的花瓶、手杖、項鍊和桌檯布等,圖案精美,雕工細緻,銅製品有古大砲和獸類等,都具有傳統的地方色彩,很受觀光客歡迎。城內有許多古玩商店,出售葡萄牙、荷蘭、英國和中國的珍玩,在這裡玩賞古董,也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至今仍保留著17世紀城市的風貌,大多數荷蘭式建築,都是用紅磚建築,富有歐洲色彩。許多不同式樣的房舍也是用紅磚砌成,當地居民也用紅色顏料為他們的船隻上色,使馬六甲襯托出紅色的特質。還有許多不同風格、歷史久遠的建築物,使得馬六甲就像是座馬來西亞歷史博物館。當地街道顯得狹窄而古老,由於市區面積不大,只有160平方公里左右,風景名勝非常集中,因此逛馬六甲最好是步行,可以觀看河裡的船,以及小巷裡的中國商店。 馬六甲約有30多萬人口,由於歷經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加上數百年來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暹邏人及爪哇人相繼前來,經過長期交流,在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方面,已匯成特有的多民族人文風貌和淳樸的民風。在全市人口中華人約佔7萬名,大都以經商為主,與馬來人、印度人、峇峇娘惹、葡萄牙後裔、歐洲人共居一市,因此馬來人大多通曉多種語言。唐人街處處可見,門庭狹窄的商店住家、饒富古意的招牌店號,甚至在中國已少見的竹編手藝,都使人以為身處中國南方。搭乘三輪車也是逛古城的另一種方式,荷蘭廣場或武士廣場前都有三輪車出租,上車前要預先談妥車資,夜間搭乘三輪車遊街也非常有趣,有些車上還配備立體音響,沿途播放港台流行歌曲,感覺親切。 荷蘭街正名為敦陳清駱路(Jalan Tun Tan Cheng Lock),由於荷蘭街小巷弄橫生,狀似蜈蚣百足,當地華人便暱稱荷蘭街為「蜈蚣街」。它的位置在荷蘭廣場過橋左側,街道兩旁有許多優美的洋式樓房,因為當時荷蘭政府按照房屋正面寬度課稅,因此全部是面狹而縱深的格局,門板、木窗與面牆的立體式中國對聯,展現文字美感,也形成整體門面的特色之一。這裡的普里(Puri)和峇峇(Baba)兩家平價旅館,是參觀峇峇式傳統建築的免費場所。李氏宗祠位於普里旅館對面,是一幢華麗恢宏的歐式建築庭園,原為荷蘭領事館。 古董街又名漢條巴特路(Jalan Hang Jebat),原名瓊克街(Jonkers Street),與荷蘭街相鄰,長達半公里,是17世紀的權貴居住地。街巷上有150多棟古色古香的中國式建築,屋主都是過去富甲一方、腰纏萬貫、有權有勢的華人和土著混血兒,家產豐厚,古董之多可以從前廳擺到後院。日軍佔領時期,這些富豪子弟被迫獻金,有的坐吃山空,有的遠走他鄉,因此風光不再,還有的把家傳古董和邸宅分批出售,予人「雕欄猶在,朱顏已改」的滄桑感。狹窄的巷弄間,不乏沒落的豪華巨宅,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街上設有多家古董店,展售遠至中國宋代古物,廣及世界各國文物,包括中國明代的瓷器、英國的古壁鏡、荷蘭的古鐘和印度的銅飾等,只要眼光獨到,耐性十足,殺價技術一流,就能買到滿意的古董。 中國街長約400公尺,路寬僅能供兩輛汽車擦肩而過。街旁多為兩層樓房,都有百年以上歷史,屋樑較高,並有騎樓,朝向大街的門楣上,都嵌有「同發」、「豐順」、「豐捷」等祖先遺留下來的店號,人們可由此聯想到昔日商業街市的繁華景象。 聖地牙哥古堡(Porta de Santi-ago)為葡式建築物,是葡萄牙人於1511年佔領馬六甲後所建,聖地牙哥的意思是「葡萄牙人的守護神」。城堡建立之初,號稱是東南亞最大最堅固的防禦工事。1670年荷蘭人攻佔馬六甲時,3000名荷軍圍攻此堡,雙方在攻防戰中死傷慘重!經過8個月苦戰後才攻陷,換上了荷蘭的國旗。後來此地又被英國佔領,在1795年歐洲戰爭將要結束時,英國人不願把它交還給荷蘭,乃使用種種方法加以破壞。1807年,一名英軍上尉命士兵在城牆下挖洞,塞入炸藥,並親自點燃導火線,將城堡炸得僅剩殘垣,只有城門倖免於難,當地人視它為馬六甲的精神象徵。 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又叫做馬六甲山或升旗山,位於馬六甲市西南方,接近馬六甲河口,是滿刺加國王帕拉米瓦拉將明成祖贈送的金龍文箋勒石樹碑之處,明成祖曾封之為「鎮國山」。人們登臨聖保羅山頂,可將馬六甲一覽無遺。 怡力海濱公園(I Li Park)位於聖保羅山麓,遊客在此可以參觀沿海壯麗的風景。這裡有著看不盡的金黃色沙灘、翠綠的椰子樹和滾滾的浪潮,並且可以遠眺馬六甲海峽中航行的船隻。在沿岸一帶,點綴有一些小木屋,公園裡面藏有古老的鋼砲。 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位於聖保羅山頂,是為奉獻給「恩惠女神」而建的禮拜堂,也是當時當地最負盛名的葡萄牙式教堂,同時是歐洲人在東南亞所建的最古老教堂,由葡萄牙總督阿帕建於1521年,原名「山上聖母堂」。1670年荷蘭人佔領馬六甲後,於1689年予以重修,改名為聖保羅教堂。後幾經戰亂,這座沒有屋頂的教堂現在僅存一條通往聖壇的拱形門廊和一堵一公尺厚的圍牆,走廊兩側石壁上刻有葡、荷兩國文字。聖壇現為一處墳場,墓碑林立,碑上載明葡軍婦孺的死因及往生的日期。教堂前矗立著斷了右手的著名傳教士聖芳濟各(St. Francis Xavier)全身潔白的大理石雕像,雖然歷盡滄桑,面目仍清晰可辨。 教堂後面是荷蘭貴族的墓園,有許多早期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墓,尚存有許多刻著拉丁文、荷蘭文和葡萄牙文的墓碑,在不同年代的墓碑鐫刻中,可追溯不同朝代的歷史沿革。教堂內有個1533年聖芳濟各的臨時墓穴,他原來準備去中國傳教,不幸在途中病逝,遺體被運到這個教堂,並埋葬於此地。據傳說聖芳濟各死後肉身不壞,荷蘭人不信,砍斷其屍體右手,血流如注。後人確信此事,便將他的屍體移葬在印度的果亞(Goa)。 馬六甲古城門是西歐式的古建築物,由葡萄牙人於1521年開始建造,是費時12年完成的圍繞馬六甲山城堡的城門。城牆深厚,拱門闊大,城門上有粗獷的圖案,頂端還有長形的小拱門,好像頭上戴了一頂高貴帽子。右邊的砲樓還保存著,城門內的地下通道可直達山頂的聖約翰古堡。 馬六甲蘇丹宮(Melaka Sulta-nate Palace)為馬六甲最珍貴文化遺產之一,位於古城門左側,根據15世紀蘇丹滿素沙皇宮原樣重建,是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鐵釘的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皇宮地面纖塵不染,參觀時要脫鞋進入。蘇丹宮現已闢為馬六甲文化博物館(Melaka Cultural Muse-um)。 獨立紀念館是向人民進行現代史教育的場所,位於蘇丹皇宮對面,是座馬來與西洋風格結合的、具現代氣派的輝煌建築。 武士廣場又叫荷蘭廣場或史達特斯廣場,位於古城門與蘇丹宮前方,是1957年「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六甲獨立的地方,現在遍布綠地,上面還屹立著馬六甲地名由來的樹,以及一架仿製的荷蘭風車。這裡也是東南亞首創「夜間燈光秀」的場地,附近的建築物在燈光照射下,變幻出無窮的魅力,並有樂隊奏樂、專人演講國家歷史,非常熱鬧。 馬六甲博物館(Malacca Mu-seum)又稱荷蘭紅屋(Stadthuys),是馬六甲的標誌,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初建於1641至1660年,原為教堂,後改為市政府,曾是荷蘭總督及其侍從的住所,1986年重建,現在成為馬六甲博物館。這座有3.5世紀歷史的三層樓紅色建築物,位於聖保羅山南麓古城門左側的馬六甲河畔,金碧輝煌的外觀仿照馬六甲蘇丹皇宮而建,採用優美的均衡法,層層疊疊配合得體的樓閣,具有端莊的視覺美,等邊三角形的尖屋頂上及屋簷下,刻滿圖案的窗口,非常樸實優雅,都栩栩如生地重現馬六甲王朝盛世威容。館內仍保留著17世紀時木質雕花天花板,並珍藏馬來西亞歷代文化精品,赤足走在漆黑的樓板上,可以看到中國三保太監鄭和與馬六甲蘇丹交往情形的塑像,馬來勇士漢杜亞的史實寫照和各種工藝品。觀光客可以在此觀察到從古代的馬來王國,一直到現代馬來西亞的歷史沿革。 現在館內主要展出馬來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的文物,以及古代兵器、華人的傳統婚禮服飾、家具、農村用具和牛車等。荷蘭紅屋前有座赤褐色的鐘塔和維多利亞女王所建的噴水池。由紅屋向左走,可以看到高高的護岸牆,上面繪飾有古老的戰船。附近有一座「馬六甲志願團」紀念碑,是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犧牲的將士而建。另外一座大理石紀念碑,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所獻建。附近還有一塊荷蘭東印度貿易公司的匾額,上面寫著「荷蘭在東方的僕人與拓荒者,1602年成立,1957年註銷」。在紀念碑和匾額間的牆頂上,有一具風化已久的石像,看起來像是一頭海獅,又好像是神話中的動物。附近的馬六甲俱樂部建於1911年,是一幢維多利亞時代哥德式建築,現在仍有營業。 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建於1753年,位於武士廣場東北面,是一棟荷蘭式建築,據說建材是遠自荷蘭海運前來的。它長約25公尺、寬12公尺、高15公尺,用粉紅色磚瓦砌築,房頂用瓷磚鋪設,有重重的門扉、扇形的窗戶和百葉窗,天花板的橫樑是用一棵樹的樹幹切割而成,沒有其他接口,棟樑也是原木製成;堂內的布置,更是華麗異常,鑲有大理石的祭壇後面,有一幅題為「最後晚餐」的鑲嵌畫,祭壇旁懸掛著厚重的鮮麗織錦,聖床上嵌有排列整齊的古墓碑,墓碑上有特殊的荷蘭式徽章和銀製食器,教堂內的長凳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教堂鐘塔上立有一隻風向雞,面向街道橫生似蜈蚣百足的中國城,據說當初是按照中國「公雞剋蜈蚣」的風水論而立,藉以控制勢力強大的華人社區。現在這座由英國教會管理的基督教堂裡,收藏著古老的木器、古代荷蘭的武器和銀製的船模型。 聖芳濟各教堂(St. Francis Xavier's Church)為雙塔哥德式建築,1849年由一名法國神父法瓦(Rev. Farve)所建,獻給有「東亞使徒」之稱的傳教士聖芳濟各,作為他的紀念堂,以表揚他在16世紀時在東南亞傳播天主教福音的偉大貢獻。 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由葡萄牙人建於1710年。它位於市區北側,建築融合東西方色彩,保留著葡萄牙佔領時期的風貌。堂內供奉與真人一般大小的基督像,四面有漂亮的落地式窗戶,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鑲嵌其間,鮮明醒目。教堂墓地的墓碑上還刻有奇特的徽章和文字,目前教堂由澳門主教所管理。每年4月中旬的耶穌受難日和6月的聖彼得節,教堂都會舉行隆重莊嚴的祭典儀式;復活節時,也有成千上萬的教徒到此,參與燭光晚餐和遊行紀念儀式。 陳福添廟(Kuil Cheng Hoon Teng)又叫做菩提寺,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中國廟宇之一,建於1406年,據說是為紀念明朝使節而建。它位於安寧靜謐的馬六甲河畔,氣宇非凡的架構和各式精雕細琢的裝飾,顯得格外突出。廟宇的雕刻都是用中國神話中的人物、飛禽、走獸和花朵為題材,雕刻在屋簷和屋脊上,真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廟內的佛塔用琺琅裝飾而成,非常美觀。 青雲亭(Cheng Hoon Teng Temple)也叫觀音亭,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中國廟宇之一,位於市內廟堂街上,由馬六甲第一任華人甲必丹首領鄭啟基(又名鄭芳揚),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是葡萄牙和荷蘭統治時期委任華人甲必丹的官署,華人間有任何糾紛都會來此打官司,由甲必丹公正審理。現在這裡純粹是供信徒膜拜的場所,廟名青雲,是取其「平步青雲」之意。為了紀念這位創廟人,廟內供奉著鄭氏神主牌,上書「大明甲必丹鄭公」7字。正殿供奉觀音大士,左右有至聖先師孔子和關帝聖公關雲長;廟內還有海瑞木雕像一尊,以及大量取材於中國歷史故事的雕刻,堪稱藝術寶庫。 300多年來,這座寺廟至少經歷6次重修和3次擴建,形成今日規模,佔地2902平方公尺,建築師傅和建材大都來自中國,有廟內多塊碑銘可資佐證;全部木材則採用馬來亞楠木,其造型和結構體現了中國古老南方廟宇的風格,匠師們運用雕、塑、彩、貼、砌、寫和畫等多種手法加以裝飾,使其既雄偉莊嚴、古色古香,又多彩多姿、流金溢彩。 廟宇門上書「南海飛來」四字,大殿堂有「青雲古蹟」木匾。大門中央的石碑,記載著鄭和下西洋的事蹟。殿內以生漆塗飾,黑紅閃亮,飛簷精美,雕刻著封神榜上的人物,還有動物和花卉,廟頂鋪多彩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廟內有僧侶進駐,裡面的各種碑銘、匾額、楹聯和華人祖先牌位等,是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重要歷史資料。 在青雲亭外,還有兩座供人膜拜的廟宇:一是建於1860年的甘榜克靈清真寺(Kampong Kling Mosque),寺頂以五層高聳的錐塔為形,寺內有精緻的木刻天花板,展現純蘇門答臘的風格;另一是清真寺旁的印度廟,建於1780年。各族同在一條街上做宗教崇拜,顯示多元文化共存並榮,也映照出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如街坊般和氣相處。 特拉喀拉清真寺(Traquerah Mosque)建於18世紀中葉,是罕見的蘇門答臘風格建築,位於馬六甲西郊,四周為椰林環繞。寺內有柔佛蘇丹史丹福•加福魯卿的陵墓,1819年,他在英國的壓力下,被迫將新加坡島交給英國殖民當局。 甘榜巫汝清真寺(Kampong Hulu Mosque)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於1728年,屋頂外形似金字塔,為馬六甲獨有的建築形式。 峇峇娘惹文物展覽館(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是座由華人住宅改建的展示館。峇峇娘惹是華人與馬來人通婚後的族群名稱,男的稱峇峇(Baba),女的叫娘惹(Nyonya),這個族群是明朝漢麗寶公主南嫁馬六甲蘇丹的隨行侍從與當地人通婚的後代。他們不會說華語,卻依循傳統的中國古代繁文縟節,居住中國廳堂,門繫大紅燈籠,供奉的也是中國的關公、觀音等,就連過年也貼春聯,家具,裝潢也清一色的具中國風味。峇峇娘惹展覽館是陳楨祿街出生的曾金禮先生將傳承了400年的祖屋修建的,坐落在荷蘭街上,屋內掛著峇峇娘惹婚禮儀式的照片,只見照片中新郎披著長袍馬褂、新娘頭戴銀冠,既富中國特色,又有些變調。展覽館內裝潢、擺設非常講究,有許多來自中國南方的家具和禮俗用品,但由於馬六甲的歷史因素,造成一種混合著荷蘭、葡萄牙、英國和印尼的文化風味。例如屋內的橡木櫃櫃腳刻著英國式的狐狸,櫃身的左邊刻著印尼式的牛,右邊刻著中國式的松鼠,櫃頂的皇冠卻是荷蘭風格。 聖約翰山崗(Bukit St. John)又叫聖約翰古堡,是荷蘭殖民地時代的要塞,曾是防守馬六甲古城的重要堡壘,現在只剩下一座白色的拱門。它位於市區東邊,特異之處是大砲砲口指向陸地,而不是大海。站在山上,可眺望遠處被茂林遮掩的民宅和波光粼粼的馬六甲海峽,海面上輪船點點,開闊的港口停泊著無數巨輪,滔滔巨浪,衝擊著海岸奇兀的巖礁。海上還有3座球狀小島,據民間傳說曾有一位中國人,和當地美麗的姑娘一見鍾情,雙雙墜入情網,不久少女懷孕了,中國人奉命返國,痴情的少女緊追著船隻,到了馬六甲海峽時,竟投海殉情。這段愛情悲劇,使得3座小島顯得更加神秘。 馬六甲古屋建於1896年,現在已被大馬旅遊促進局當成活招牌。它的主人阿芝查是第三代繼承人,為土生土長的馬六甲人,目前是古屋的業主和管理人,每逢週末假日,他都會親自向遊客介紹古屋的歷史和故事。這裡屋樑、柱子及牆壁的雕刻,每件家具上的色彩及浮雕,非常引人入勝,特別是登門入戶階梯的每塊花磚都來自中國和義大利,雖然已呈現裂痕,但色調仍然鮮艷誘人,保留了馬六甲過去的風采。 聖淘沙別墅是幢馬來傳統浮腳屋,已有100多年歷史,原來是普通的民宅,屬華裔阿都甘尼所有,現在傳給孫子易卜拉欣繼承。這幢別墅位於馬六甲河畔,由於他們祖孫都喜愛搜集古物,因此現在屋內展示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珍品,包括古代武器、臥具、陶瓷器、早期的照相機、婚禮用品、服飾和樂器等,最罕見的是具200多年歷史的馬來刀,僅有兩糎長的袖珍「可蘭經」等,被公認是「活的馬來文物展覽館」。易卜拉欣有兄弟7人,他們都決心保存祖屋的原有面貌,不對古董商的大把鈔票動心,要將傳家之寶代代相傳,並與遊客共享古趣。 中國山(Bukit China)位於市區東北部,又叫「三保山」或「三寶山」,是馬來西亞保留中國史蹟最完整、最多的地區,也是到馬六甲旅遊的華人們所必遊的歷史勝地。相傳1407年明朝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時,曾在此駐留並紮營,作為艦隊出發與集合的基地,由於當時海上盜匪橫行,各種賞賜與番邦貢品也暫擱這裡。因此後人把山下一條狹小的街道叫做三保街,山麓的一個廟叫三保廟,廟後的水井叫三保井,山坡也名為三保坡,山上的涼亭也叫保山亭。中國明朝漢麗寶公主當年嫁給馬六甲蘇丹滿素•沙為后時,曾帶來500名女侍,蘇丹便將這片面積25公頃的山坡地蓋宮殿,夜夜笙歌,取名「支那山」,也就是中國山。1641年,荷蘭攻佔馬六甲,三保山被改為墓地。1685年,華裔領袖李為經集資購買這裡的山坡作為華人義塚,現在成為海外最古老和最大的華人墳場,共有1.25萬多座墳墓,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各種陵墓式樣,其中明朝的古墓,色澤斑駁,字蹟已不可辨。 三保廟(Sam Po Kong Temple)是為紀念鄭和訪問馬六甲而建。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雲南昆陽回族人,明成祖升他為內宮監太監,1403年的永樂元年明成祖賜姓鄭,因此又稱鄭三保或鄭三寶。他曾率領明軍2.78萬餘人、巨舶200多艘,於1405至1433年間七下西洋,明朝時代的西洋是指蘇門答臘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鄭和在28年的時間中遍訪東南亞、印度洋、紅海、阿拉伯海、東非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等30餘國,每到一處,都以瓷器、絲綢、銅鐵器和金銀等物,換取當地特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在人類征服海洋的歷史上,也寫下曠古未有的燦爛篇章。這座廟建於1693年,四周大樹環繞,蔭涼寧靜,整個建築採中國傳統形式,紅牆配琉璃瓦,房頂飛簷描有彩龍戲珠的圖案,據說所有的建築材料,包括一磚一瓦,都是從中國運來的。廟的大門繪有兩幅威嚴英武的將軍畫像,他們身披戰袍,手執刀斧。門柱兩旁寫著一幅對聯:「五百年前留勝蹟,四方界內顯英靈」。廟中央有一尊戎裝配劍的三保公雕像,據說早年供奉著身著明服的鄭和金身像,後被竊賊盜走,現在的石雕像是由新加坡華僑捐贈的,上面還掛著「鄭和三保公」橫幅,兩旁排列著許多文官武將的神像;同時供奉媽祖和福德正神,也祭祀無主孤魂。廟內供應清茶,窗明几淨,香火不絕。廟左聳立著紀念碑,表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日殉難的烈士。 三保井,又被稱為漢麗寶井(Hang Li-po’s well),關於這口井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漢麗寶的陪嫁人員所鑿。另一說是馬六甲蘇丹專為漢麗寶公主飲水而開鑿的,因此又叫蘇丹井。還有一說是相傳鄭和率軍駐留三寶山時,擇地掘了10多口井,取水給軍士飲用,現在僅存3口,井水浮力大,銀幣放在水上不會下沉。當荷蘭人攻下馬六甲時,見井水清冽,非常重視,特別築起厚牆保衛,並派兵駐守。傳說當年喝了這口井的水,出門遠遊或下海捕魚,遇到風浪便會逢凶化吉。井很大,井口直徑約2.1公尺,在沒有自來水供應之前,馬六甲全城居民都是飲用這口井的水。現在已變成許願井,遊人到此,會虔誠地投入錢幣,許下美好的祝願。井後有蔣介石所題「忠貞足式」的馬六甲僑胞抗日殉難紀念碑,上刻有青天白日國民黨黨徽。 保山亭是1795年華人領袖蔡士章等,為掃墓者提供避雨休息場所而籌建的。據說是建在鄭和當年登山散步、遠眺海天的駐足之處。 菩薩提寺(Kuil Poh San Teng)位於中國山西南麓,是馬六甲第六任國王為明朝公主所建,規模雖小,卻能讓人聯想到清純動人的貴婦模樣。寺旁的井叫做撒旦之泉(Perigi Raja),馬六甲自古以來經過多次嚴重的旱災,唯有這口井從不曾乾枯,相傳遊客到此喝了井水,死後靈魂又會回到馬六甲來。另外,在中國山下還有一座秀坦噴泉,是13世紀時伊士美達夏哈王統治馬六甲時所建,與羅馬噴泉同負盛名,有些觀光客也在這裡投硬幣許願。 馬六甲鱷魚園是個相當不錯的主題公園,展示約100多頭不同品種的鱷魚,每逢假日還會有精彩的鱷魚表演。另外,這裡還有養蜂場和兒童遊樂區。 恩勞隆寶(Enadu Pompin)是馬來半島少數低地叢林之一,因涵蓋恩勞河和隆寶河的分水嶺而得名。它位於馬六甲東北方,面積約870平方公里,樹木蒼翠繁茂,保留了大量的野生動植物。在這裡可以看到獨特而土生的植物如壯觀的扇狀棕櫚樹、方竹、細長莖幹可做手杖的棕櫚樹,以及裝飾了整塊森林大地的囊葉狀植物、菌類植物和蘭花等。各式各樣色彩豐富的飛蛾和蝴蝶穿梭在青翠的叢林間。這片森林也是數量豐富的野生動物的家園,包括蘇門答臘犀牛及老虎、野豬、大象、貘和鹿等。河裡蘊藏有數量豐富的魚,此外,在濃密的綠林間也可發現犀鳥及鳳凰雉。 葡萄牙村(Portuguese Settle-ment)是馬六甲葡萄牙後裔聚居地方,建於1926年,當時的葡萄牙人和法國傳教士知道馬來半島各地仍有一些堅守天主教信仰的萄裔,經和英國殖民當局交涉後,在距馬六甲兩公里的外海購地,將散居各地的葡裔遷居此地,前後有3000多名。16世紀東來的葡萄牙人多係單身男性,大部分和當地馬來女子結婚生子而定居下來,經過400多年的融合,被稱為色拉尼人,他們的長相已和一般馬來人沒有分別,所居住的也是馬來式高腳屋,每戶家庭內必有古代葡萄牙帆船模型,設有基督像的祭壇。這群信仰基督教的居民,對本身的語言和宗教非常執著,他們說的是連葡萄牙人都聽不太懂的16世紀葡萄牙古語,平常與海為伍,多以捕魚為生,世代都做討海人。每年6月29日,這裡依祖先流傳下來的規矩要歡慶海神節,又稱聖伯多祿日,以祭祀他們的海上保護神。這天,人們會把漁船從海裡拖上岸,洗乾淨後再油上新漆,然後豎起畫著彩圖的布帆,加上美麗的彩旗及彩燈,一艘艘並列在空地上,蔚成一片絢麗壯觀的景象,神父會向漁船灑聖水行祝聖禮。這個節日引來遊人如織,遊人們觀賞穿著傳統葡式服飾者表演的遊藝節目、購買義賣品,並慶祝這個佳節。 坤樂海灘(Pantai kunder)是個適合游泳及野餐的地方。鄰近的哥隆士(kelongs)漁村裡,有許多懸立於水面上的木屋,漁夫在靠近木屋的架子上撒網,定期把漁網收攏捕捉經過的魚群。丹絨吉林(Tanjung Kling)是另一個在椰樹叢內延伸的白色沙灘,也是喜歡游泳和野餐的人另一個鍾愛的處所,距離馬六甲市區約10公里。靠近馬六甲城的哥令邦(Klebang)白沙灘,有如畫般的海岸線和藍色的海水,是游泳的好去處,這裡有許多小吃攤,出售各種地方性食物。距離馬六甲海峽10公里的貝魯(Pernu)海灘和15公里遠的瑟甘(Serkam)海灘,在通往南方敖坡的地方,提供地方小吃,如新鮮的烤魚、沙嗲、囉喳(Rojak)、冰涼的甘蔗汁和椰子水,這裡烤魚的香味和鄉村風光,常吸引大批遊客。丹絨必拉臘(Tanjung Bidara)海灘位於馬六甲北方35公里處,壯觀的海灘景色,蔚藍的海水,都是愛好游泳、滑水和划舟者的天堂,海灘的陰涼處還可享受閒適的野餐。 蝴蝶山莊是馬六甲獨一無二的蝴蝶園,也是世界最大的戶外網狀蝴蝶園,位於馬六甲前往吉隆坡的途中。整個園區佔地12公頃,被設計成一個擁有曲徑、流水和瀑布水簾傾瀉的叢林,入口處的「天下第一柱」是蝴蝶山莊的鎮山之寶。這根百年老木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柱,高8.3公尺,直徑1.5公尺,是經過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拖運,由專車拖離深山,直送到馬六甲。大木柱上的雕刻出自3位雕刻家之手,有蝴蝶和昆蟲等圖案,每一個圖案都是真刀真斧雕出來,然後將不要部分削掉,使圖案凸現,塑出立體感,最後油漆美化。柱頂插有紅旗,由遠處望去,旗幟飄揚,氣勢萬千。園內約有一萬隻蝴蝶和昆蟲,從蠶繭大小的蛹到巴掌大小的蝴蝶,應有盡有,品種多而不乏珍品,如王蝶、鳥翅蝶等,還有200多種馬來西亞獨特的蝴蝶品種和400多種昆蟲,另有罕見的錦魚、有角青蛙和毒蠍等。 聖約翰碉堡(St. John's Fort)矗立山丘上,由荷蘭人於18世紀後期興建,曾經是供奉聖約翰的葡萄牙小教堂。 漢都亞井(Hang Tuah's Well)位於離市區14公里處的杜容村(Kampung Duyoung),是一口磚砌的巨大古井,傳說漢都亞是馬六甲蘇丹王朝的英勇大將軍,其靈魂仍棲息在這口井內。 愛極樂(Air Keroh)距離馬六甲約15公里,是個設施齊全的旅遊區,這裡設有旅館、高爾夫球場、附遊樂設施的森林保護區、動物園、爬蟲公園、蝴蝶園、鱷魚場、水族館、馬來西亞縮影和東盟縮影等。 勒當山(Gunung Ledang)森林保護區,位於柔佛州西部,接近馬六甲和森美蘭州邊境處,位於馬六甲的東北方,是馬來西亞南部的最高峰,海拔1275公尺。周圍群峰環抱,削壁巉崖,氣勢雄偉。山上林木蒼鬱,生長許多奇樹異草及羊齒類植物。山麓有寬闊的亞逸潘納湖,瀑布從200公尺懸崖上傾瀉而下,跌入湖中。 此地非常幽靜,景色優美,是避暑野營的好去處。山腰一字湖非常清澈,很多遊客喜歡在此游泳。再上去山勢益陡,有仙人洞及枝幹低矮彎曲的「矮松坡」。自山頂俯瞰,東為一片樹林,南有逶迤曲折的河流,西南是遼闊的馬六甲海峽,北係連綿不絕的中央山脈。 馬六甲比較重要的參觀點還有森林休閒公園,遊客可在熱帶森林裡野餐、露營和漫步,一窺原住民的生活,尋幽探勝,享受原始大自然的風光。不遠處的東盟村,擁有東盟幾國傳統建築房屋的造型,屋內有各種炊具、家具和擺設,可讓遊客對這幾國的建築風格一目瞭然。馬六甲的傲雲山莊,以中國園林風格享名,人們穿過東海太子門,在紫騰閣、玫瑰院、芷薇園、富貴山、杜花坡、桃花林和竹苑等地賞花觀景,探討風水的玄妙。

莎阿蘭市風光明媚

莎阿蘭(Shah Alam)是馬來西亞中西部雪蘭莪州的首府,1974年當時的州首府吉隆坡成為聯邦直轄區時,莎阿蘭被定為首府。它是位於吉隆坡西南25公里處的模範城市,擁有12萬多名人口,主要工業有食品、電機、水泥、化學品、紡織品和煙草製品。市內設有馬拉理工學院、阿卜杜爾拉扎克圖書館及馬來西亞工業研究所。 市內最聞名的勝景是富麗堂皇的蘇丹沙拉胡汀阿都阿茲莎清真寺(Sultan Salahuddin Abdul Aziz Shah Mosque),別名「藍色清真寺」,建於1974年,竣工於1988年3月11日,藍色穹頂規模宏大,在世界上數一數二;還刻有白色阿拉伯文,更具特色。寺的主體由1座圓頂主建築及4座修長高聳的尖塔所構成;藍色為底的橢圓形屋頂襯以交織的白色幾何線條,4座白色藍頂的尖塔分踞四角,圍繞守護著莊嚴肅穆的寺院,成為莎阿蘭精神的標誌和搶眼的地標。據說,寺院的鋁製圓頂,是今日世界上同樣材質建築中最大的一座;而其142.3公尺高的宣禮塔,則名列世界最高。 農業公園(Agriculture Park)在市區北方不遠處,佔地1258公頃,可讓遊客看到馬來西亞的各種主要農業資源,如油棕、水稻、橡樹、可可、椰子和多種果樹。園內規劃有不同的種植或養殖區,包括有水稻園、可可樹園、蘑菇園、香料園、蘭花園、仙人掌園、竹園、熱帶花園、觀賞植物園、魚類養殖園、鹿園、飛禽園、四季屋和吊橋等。遊客在公園內可以租腳踏車遊覽,園內備有露營設施,也有田園小舍租用。 湖濱公園(Lake Gardens)位於市中心,由數個流水相通的人工湖組成,岸上有個精緻的中小型花園,是養眼和野餐的好去處。岸邊有水上海鮮餐廳,附近還有個濕世界水上主題公園(Wet World Water Theme Park),設有各種驚險刺激的水上高速遊樂設備。

避暑勝地太平市

怡保美女多

金馬崙高原真貌

寧靜安祥的關丹市

柔佛首府新山

大米倉亞羅士打

控越州的首府古晉

亞庇市是沙巴首府

港都山打根

拿篤市世紀遺產多

墟場市集斗阿蘭

港市瓜拉丁加奴

遊覽勝地的波德申

米里石油業欣欣向榮

詩巫市是新福州城

馬來西亞各城市風光明媚

離島之珠蘭卡威

刁曼島是世界名島

邦喀島美景令人難忘

馬來西亞各島嶼的形形色色

文化教育與習俗

全國人口約2600萬,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9人,其中馬來人和伊班、白札、木魯等土著民族佔55%,華人佔3.5%,印度人佔7%,另外還有少數歐美人士,其中馬來人一直主導軍政大權,華人則掌控大部分經濟資源。由於人種複雜,因此在街頭前一秒鐘碰見的,可能是位髮膚蔽在紗裙下的馬來少女;後一秒鐘遇上的,卻是將玉腿和胳膊舒展於背心加迷你裙的華人少女;再過來也許是額頭點痣,腰肢橫露的印裔少女。馬來姑娘嫵媚;穿著美麗的印度女子含蓄而優雅;中國女子卻截然不同,表現出狂放的慧黠之美。馬來人皮膚有深棕色和棕黃色兩種,按軀體分,可以區分為矮小的近黑人、細小的西諾人和大個子黑皮膚的原始馬來人等三種。身材矮小、膚色黝黑,頭髮捲曲或捲結髮,面部特徵與澳大利亞人近似,如牙齒碩大、下頜前凸、長頭、寬鼻、有明顯小黑人特徵的是塞曼族人,又叫俾格米人(Pygmees),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一支,在內陸叢林裡過著狩獵採集的半遊牧生活,和舊石器時代原始居民的生活差不多。目前居住在馬來西亞中北部的塞曼人,不太重視農耕,而以打獵及漁撈為主。大個子的塞諾伊族人也叫做薩卡依人,他們的頭髮不似塞曼人那樣捲曲,膚色也不比塞曼人黑,是精明強悍的民族。塞諾伊族又分為兩大部落,北部的稱為提米爾人,南部的叫做塞邁族人。一般說來,馬來人因為生活容易,所以具有一般熱帶人的性格。 馬來西亞約有910萬名華裔華僑,大多數華僑在英國人統治馬來西亞時,就已經胼手胝足開發馬來半島了。他們在生產及商業部門擔任要職,為馬來西亞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大的貢獻。當地華人社會中仍保留著傳統的中國風俗,如平時焚香祭祖,春節時居民按中國傳統習慣披紅布、貼春聯、掛宮燈、穿新衣服、拜年、燃放鞭炮,清明上墳掃墓,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賞月吃月餅等。 色拉尼人是葡萄牙人與當地人通婚的後代,擁有歐洲人壯碩的體格、輪廓鮮明的外貌特徵,多以捕魚為生,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多數人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各戶門前高懸聖母像和十字架。每逢週末,年輕的色拉尼人會身披傳統葡式舞衣,在廣場上為遊客表演傳統歌舞。 由於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的社會,構成的民族複雜,生活習俗各異,造成馬來西亞的一些民族矛盾衝突的主要原因,這是英國過去殖民政策的結果。 馬來西亞農產品非常豐富,但是國內還有很多人由於營養不良和飲用不潔的水而罹病。近年來馬來西亞政府經常舉辦禁煙運動,並嚴厲對付任何在公共場所吸煙者,違者將處以馬幣1000至5000元罰款,重者甚至監禁兩年。 這個國家的勞工法規中,對於勞動時間、就業年齡、勞工契約、休假日等規定得相當完備。除了公務員外,某些行業的一般勞工,也可以享有年老退休金,在醫療方面可免費接受治療。 馬來西亞建國之初,許多建制都模仿英國,甚至連憲法都以英文擬訂。1963年馬來語取代英語成為官方語言,這種語言大量吸收梵語、印地語、泰米爾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葡萄牙語、荷蘭語、英語和漢語的詞匯,以優美動聽而聞名。馬來語發育與英語不同,文法也不同,如「火」字念為「阿敞」,「車」字念為「哥勒大」,但是「火車」並不念為「阿敞哥勒大」,而念為「哥勒大阿敞」。有些馬來西亞詞發音也有點像英語,甚至有些詞是從英文蛻變而來的,如「燈」字唸為「藍母」,和英文發音一樣。因受英國殖民統治影響,英語至今還非常流行,居於都市的年輕華人、馬來人、印裔人,常用分別帶著方言腔調的英語溝通交談。境內的華人,多使用中國的國語和中國各省的方言。土著人通用泰米爾語,但是沒有文字。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最早是在12至14世紀時傳入馬六甲,自從15世紀開始推行以來,馬來西亞發展出一種跟阿拉伯國家或阿拉伯化國家相同中又有不同的伊斯蘭教文化,因此馬來人對他們自己的傳統還是有深厚的感情。國內允許信教自由。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佛教,也有一些信奉伊斯蘭教和錫克教;土著人崇奉他們自己固有的信仰;歐美人士多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華人沒有固定的宗教,大多數信奉佛教及供奉祖先靈位。 在馬來西亞旅遊,要記住「男女有別」,即使是夫妻、情侶和男女朋友等,在公共場所都要保持距離,如果有勾肩搭背、擁抱親熱、接吻、牽手等不適合他人看到的舉動,都屬違法。 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夫多妻制,因此外國遊客最好不要閒談他人的家務事。根據2005年12月國會通過的「伊斯蘭家庭法」,馬來西亞男性回教徒不但可以娶4個老婆,並且不再需要先證明自己有經濟能力和能公平對待所有的老婆,就可以納妾,在納妾的同時,也可一併沒收原屬於現任妻子的財產,還可以在離婚後享有夫妻原有財產的權利,同時可以減少其依法支付賠償金和瞻養費的義務。這等於一個男人準備再娶時,他有權力拿老婆的財產去支付他和新歡的新生活。這個法律的另一項條款,是讓男人更容易和老婆離婚,他可以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與自己的老婆離婚,並且只要透過簡訊單方面提出離婚就算合法。 這個國家的人民生活已獲得顯著的改善,國內共有500萬部電話,273萬部移動電話,個人電腦185萬台;平均每3個人擁有一部電話,每12.4人擁有一部電腦,有因特網註冊用戶67萬戶。 人民平均壽命為男性69.8歲,女性74.8歲,嬰兒死亡率為8.8%。全國共有3233家醫療機構,其中公立醫院118家,其他都是縣鄉級醫務所。全國有1.1萬名醫生,1.2萬名牙醫,10.3萬名藥劑師,1.6萬名護士,3.6萬張病床,醫療品質尚佳。 這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年度教育預算高達60多億美元,整個國家的教育部門可以分成兩個系統。原來馬來西亞在英國殖民地時代,英文教育是它的正規教育,這是一個系統。華僑社團也辦有很多華文學校,是另一個系統。馬來西亞獨立後,英文教育還保留著正規的系統,華文教育也正日益受到重視。 全國大約共有8711所學校,學生總人數達到320多萬。其中有小學7084所,學生人數283萬多人,小學教師14.9萬多人,一般兒童6歲開始受教育,小學是6年制義務教育,免學費,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教學,就學率高達95%。中學有1583所,中學生172萬人,教師9.1萬人,初中為三年制,高中兩年制。中學又分為普通中學、國民中學、師範學校和實習學校等4種。初中也是免費義務教育,以馬來語授課。 高中畢業後要升入大專高等院校,須先通過入學考試,然後才能成為大專學生。由於華人和印度人的人口增長迅速,且有一定的經濟優勢,因此政府規定,大學教育名額要按人口比例分配。現在國內有馬來西亞大學、國民大學、農業大學、理科大學、工藝大學等14所公立大專院校,並有5家公立職業技術學院,20多所公立師範學院和上百所私立大專院校,大學生人數約30多萬,助教、講師和教授約兩萬名。全國有近500家公共圖書館,藏書數約1200萬冊。 在華語學校方面,共有1320所,其中小學1200所,小學附有初級中學的有46所,附有高中的14所,以中華、韓江和鍾靈等三所高中歷史最為悠久,另有60所獨立中學和專科學院。 現在馬來西亞13至25歲的青少年中,大部分曾經吸過煙,因此教育當局決定動用重典來援救下一代,規定18歲以下的學生,不論何時何地一律禁止吸煙、咀嚼或擁有煙草產品,首次犯規者警告一次及鞭笞一下,再犯鞭打兩下,第三次停學,第四次開除,絕不寬貸。並且為了根絕不良身教,強制教職員校內禁煙,否則與學生同罪;同時勸告家庭成員也不要抽煙,以利治標治本。 全國有50多家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總發行量約330萬份,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和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和馬來郵報;華文的南洋商報、星洲日報、光華日報、星檳日報、建國日報、中國報和馬來西亞通信等;以華文報紙佔多數。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稱馬新社,是半官方通訊社。 國內有兩家廣播公司:一為馬來西亞廣播電台,是公立的新聞機構,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二為馬來西亞之聲,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尼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台也是官辦,有兩個頻道,用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還有第三電視台(TV3)、城市電視(Metro Vision)和國民電視(NTV)等3家私營電視台,另有Astro衛星有線電視頻道。 這個國家的人們很喜歡運動,喜歡踢足球、打羽毛球和跳傳統的馬來西亞舞。 馬來西亞人以從事農、漁業生產的人較多。公務員、教員、警察等公職人員中,有80%以上為馬來人。而為數眾多的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商業、工礦業中佔有極大的優勢。在馬來半島西海岸的一些城市,60%多都是華僑,實際上他們在經濟和文化方面,都比馬來人和印度人佔優勢。 馬來西亞看起來像個美麗的熱帶花園,它的全部領土,碧草如茵,橡膠園遍地,柳林胡椒園景色如畫,幾個較大的城市也都建設得整潔美觀,加上交通秩序良好,又沒有人口擁擠現象,尤其是在馬來半島柔佛州的新山、吉隆坡和怡保,以及風光旖旎的檳榔嶼等地,市街道路、住宅房屋、高大建築均勻分散,富有園林鄉市的韻味,除了氣候稍嫌悶熱外,的確處處是使人留戀的地方。由於地處熱帶,雨水充足,空氣溫暖潮濕,動植物都很容易繁殖和滋長,所以整個馬來西亞的領土,無論是山區還是平地,都是一片碧綠的園林或喬木盈野的肥沃土地。當地人衣著簡單,不論男女,都身穿紗龍,它是一種印有橫直條紋、非常寬大的圓筒式服裝,上下都一般大,穿後在腰間左右摺疊數次,然後再用帶子扣上。有的人在紗龍裡面不穿褲子,有的也穿有內褲,上身再罩一件掛衫。在所有紗龍中,以金絲紗龍最為名貴。一般男人的上衣,是以單薄的花布,依照各人的身材,把布料對摺,兩邊裁小,留下短袖,再把上面開個可以套上頭的圓領子,縫好後就是一件類似汗衫的輕便上衣了。男人們多頭戴各種顏色的橢圓形帽子,腳上穿寬大的木屐。一般女人的上衣,是以有色或白色的紗布製成,前襟綴上一個像腕錶大小的金屬扣子,腳上多穿拖鞋。但是在正式場合中,或大城市裡、或辦公場所,男人們多穿西服,女人們也多穿洋裝。出庭的法官,還頭戴假髮。從這裡可以看出,馬來西亞在衣著服飾上有自己的特點,也並未揚棄過去殖民者的遺風。 這個國家的人大多數禁煙,不吃豬肉、死動物或動物的血。一般人的早點是咖啡或牛奶加麵包,午餐和晚餐多吃拌了菜餚和湯的乾飯,一般菜餚都加上咖哩、胡椒或辣椒,多數用樹薯粉和米作主食。他們吃東西的習慣和印度人一樣,用右手抓食而不用筷子,用3個手指頭向盤裡抓飯吃,然後用拇指輕巧地把飯推入口中,因此在吃咖哩拌飯時,濕答答和黏黏糊糊的;如有外賓在座,有時也備有湯匙和叉子,但是沒有刀子。他們除了吃飯外,大多數人都嗜吃檳榔。由於這裡的人們對色彩的喜愛非常強烈,因此點心多用糯米粉製作,味道相當不錯,只是多染成桃紅色、天藍色或翠綠色,連牛奶也都是粉紅色的。在飲料方面,不喜歡熱湯,多渴冰的水、茶、可樂、咖啡和果汁等。咖啡非常普遍,泡得又濃又香,並且價格便宜。還有一種荔枝汁,是罐頭荔枝汁加上糖水,用冰塊沖成一大杯,附加一根吸管,一支長勺,非常好吃。在這裡喝椰子汁最為過癮,又甜又清涼,價格也不貴。 這個國家「無聲少女」的問題非常嚴重。在吉隆坡星丘街通往紅燈戶的道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少年仔斜靠在機車上,眼睛左瞟右瞟地搜尋「馬子」;有時候,一名少女會不發一言地跨上一名少男的機車,然後兩人絕塵而去。由於兩人可以不言不語地「邂逅」交友,因此馬來西亞人稱這些少女為「無聲少女」。根據調查顯示,不但「無聲少女」現象嚴重,並且不良青少年人數也在激增,在所有13至21歲的受訪者中,有一部分人抽過煙,一部分人看過成人錄影帶,還有的參加過賭博或喝烈酒。 鄉下的馬來人是住在西巴屋裡,西巴是一種棕櫚的名稱,它的樹葉可以代替瓦片來蓋屋。西巴屋用柱子架起,懸空結架,成一種半樓居的狀態,因此必須爬短梯才能進入屋中,這是因為馬來西亞土地潮濕的緣故。這種西巴屋多數是獨立不相連的,屋裡也分成幾個房間。華人有的也住在西巴屋裡,但是華人的西巴屋不離開地面,並且多數是中式設計。搭建在沼澤上的村莊,則叫做「剛蹦」(kampong)。另外有一些土著人過著穴居的生活,還有的住在長屋裡,一排長屋可以居住十幾戶到100戶人家;在同一個地區內,可能會有好幾排長屋,可以容納幾百戶人家。這種長屋有的建在河邊,有的建在山脊,屋內分成很多家,分由各自的門或同一道大門出入,長屋外面有曬台和平台,中間是首領住宅,也有的作為舞廳,有些族的長屋設有頭屋,用來接待單身未婚客人;在獵人頭的時代,頭屋是用來擱置人頭的地方。 另外,在達雅人的文化中,存在一種奇特的青少年宿舍。在村子裡,是很重要的建築。整個宿舍分為男女兩部分,這種宿舍開始於部落還是唯一社會組織的時代,當時部落裡的小孩都是被共同撫養長大的,並不認得自己的父母。後來達雅人實行農耕,不再遊牧,但家庭觀念尚未產生,部落中的小孩仍被送往這種宿舍撫養。因此可以說,這種專供青少年居住的處所,是新石器時代碩果僅存的一項文化遺蹟。直到今天,在某些達雅人的村落社會裡,生活方式依然如此。

非常迷信的龍古斯族人

龍古斯族是沙巴古達區最主要的民族之一,經濟收入多來自農耕生產,並以「沙巴藝術家」之美名而廣為人知。他們能夠用植物的種子混合泥土製作充滿鮮艷色彩的珠鏈。這些珠鏈有不同的形狀及大小,其中最受人喜愛的是一種叫「比那可」的肩帶,是一種交叉穿戴在胸前、長且寬的彩帶。 女性在製作衣飾及籃筐編織等手工藝方面有高度的技巧,她們傳統的衣著都是家庭手工縫製。手紡棉是利用人工紡織機編織而成,黑棉沙龍布則是通過錯綜複雜的手工針織方式織成,稱為「利南吉」;而在男人社交裡扮演重要角色的「西格迪諾漢」傳統式頭巾,也要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來完成。 黑色是龍古斯族的傳統顏色。除了不同款式設計的珠鏈和頭巾外,龍古斯女人還喜歡以重銅環來裝飾頸項、手臂及足部,但年輕的少女已漸不愛穿戴銅環。 龍古斯人使用稱為「里那果」的托盤、籃筐及盛物器,是以一種稱為「萊斯」(Lias)的植物及叫做「林貢」的野草所混合製成;一般使用稱為「易路」的簸,則是利用竹蕉葉的葉梗編織而成。 雖然多數龍古斯人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並且保護自己的文化和傳統,但還有不少人崇拜動物。並在發生困難時求助於稱為「波波立山」的男女祭司。人們在選擇興建長屋的理想地點時,會邀請男祭司舉行一項名為「馬馬柏」的儀式,被稱為「莫古活」的禱告者在旁唱讚美歌。還有一種稱為「孟甘邦」的傳統儀式,是用來查明居住長屋裡的人是否受鬼魂的騷擾,以及有無健康及安全上的問題。其他如穀物豐收時、撈蛤殼後及祭拜祖先等,都會舉行不同的傳統儀式。 在傳統儀式進行中與靈界接觸時,女祭司必須穿戴淺黑色服飾,這其中包括一件稱為「巴奈」的棉織上衣、一條沙籠及稱為「打比」的頭巾和色彩繽紛的肩帶。祭司會戴上一種稱為「卡馬治」的特製項鏈,並在儀式開始時搖動一個被稱為「管丁」的鈴,以恭請善神。這些儀式通常舉行一整天,有時會長達一星期。 治病更是祭司的經常性任務,因為他們對藥物知識及治療方法多有學習,因此在村落中扮演本土「醫生」的角色,有時也會擔任精神病醫生。其中有一名女祭司經常在儀式進行時,召喚其稱為「山巴文迪瓦多」的祖先靈魂附上她的身體,以協助患者對抗病魔。在一些節慶中,祭司們會在神靈前呈獻「孟奇夠沙文戴」的傳統祭神舞。 龍古斯族人都住在一種名為「比那當」的傳統長屋中,以保護他們免受蛇、獸的侵擾。這種長屋多建在面對京那峇魯山的方向,這樣可使空氣流通,身體健康。長屋裡毗連著好幾個稱為「細讓」的家庭單位,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公尺,包括有睡覺處、煮食角落、起居處、走廊及頂樓,起居處有兩種設計,一是平台式,一是走廊的延伸。長屋的入口,是由小樹乾鋪成的階梯,地板是用細小的樹幹、樹皮和籐綁在一起鋪成的,而屋頂則採用碩莪葉及「柏貢」葉製成,牆壁及建築物主要架構則分別採用樹皮及堅固耐用的紅木。有三種他們認為會帶來霉運而盡量避免採用的木料是象徵不穩定而脆弱的金都沃斯、有紅色樹液象徵流血的民茶、貓頭鷹喜愛棲息象徵邪靈住處的托多本普沃。 在甘榜(Kampung)村的巴望加索(Bavanggazo)長屋,是專為接待觀光客設立的龍古斯社群文化中心。長屋裡有10間「細讓」,屋外附近有稱為「蘇臘」的傳統穀倉,穀倉外有唯一現代化設施、裝有自來水喉的廁所及洗澡間。寬敞的起居間是人們在屋內工作的地方,白天婦女們在起居長廊忙著編織籃筐、珠鏈及傳統服飾。 居民的飲食,大都是吃自己種的水果和蔬菜,菜單中有別具原始風味的「帝瓦多波洛」和「擔波魯瓦」沙拉,魚和海鮮是從鄰近漁村購得,長屋內隨處都是椰子汁和自釀的米酒。當觀光客蒞臨時,長屋居民會敲起銅鑼,穿上黑色的傳統服飾,佩戴著五彩鏈珠翩翩起舞,使長屋充滿了歡樂派對的氣氛。 觀光客們到長屋參觀時必須注意當地的一些禁忌:只有在受到邀請時才可進入長屋,並把鞋脫在屋外;在長屋內走動時要輕,只可「繞過」而不可「跨過」任何人;訪問長屋居民的住處,不能像在普通的旅遊點可以任意來去自如;在長屋底下走動會被視為有不良意圖的不禮貌行為;未得住戶許可也不得擅自進入長屋睡房;在參觀後離開長屋前,應禮貌地與長屋首領打招呼,並在經過「細讓」時停下腳步與居民聊幾句,否則會被視為失禮。

有趣的風俗習慣 由於種族複雜,各有不同的信仰和傳統,馬來西亞的法定假日也特別多,一年12個月,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同的民族或宗教的節日。開齋節是伊斯蘭教重大的節日,在這天傍晚開齋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擺設各種佳餚美食,有傳統的糕餅、食物,備開齋時進食。街道上滿是火樹銀花,家家戶戶也準備許多糖果和馬來點心,裝在高腳盤子上招待親友,遊客在這天也會受到邀請,享受開齋美食,體驗馬來西亞人的好客和熱情。這一天,長輩也會準備壓歲錢給小朋友過節,不過和中國人的紅包不一樣,他們給的是「綠包」。 衛塞節是佛教徒最隆重而神聖的日子。因為它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出家成佛以及涅槃的重要日子。當天有膜拜佛祖、施捨和尚及釋放白鴿等活動。 馬六甲觀光週在每年5月的最後一週,由於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古城,因此這裡舉行的活動也別具特色,包括各種文化表演、大遊行與各種船舶組成的遊行。 沙巴豐收節慶典從5月中旬直到6月3日,是沙巴自然與文化的大匯演,有傳統舞蹈、音樂表演及手工藝品和當地美食展示,繽紛精彩。5月29至6月2日是砂控越慶豐收的節日,伊班族和達雅族人在傳統長屋內全家團聚,遊戲共樂和享受豐盛的美食。6月4至5日在檳城和沙巴都會舉行國際龍舟大賽,參賽船隊有國內和國外的隊伍。7月3日至10日是吉隆坡為期一週的花卉節,在吉隆坡展示馬來西亞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包括嫵媚動人的蘭花,種子像砲彈一樣會爆開的砲彈樹等;節日的高潮是花車遊行,萬千觀眾夾道歡呼,將花兒的容顏襯托得更加嬌艷。8月1至31日則是砂控越狂歡節,會舉行各種文化舞蹈表演、街頭大遊行、美食展、傳統遊戲和選美活動。9月10至24日,在吉隆坡舉行嘉年華會,形形色色的手工藝品和美食齊全,並舉行體育競賽。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10月16至30日的購物狂歡節,會有數不清貨品吸引顧客。11月20日至12月21日,則是玻璃市嘉年華會,讓人盡覽玻璃市的文化遺產。此外,還有檳城節、蘭卡威節、木馬節、鼓節等各種節慶活動,讓人們目不暇接。 在眾多的慶典中,以豐收節的慶典最有特色,每年5月稻米成熟季節,沙巴州的居民會穿著傳統的黑色民族服飾,表演歌舞,舉行盛大而熱鬧的豐年慶祝活動,向他們的稻米神「邦巴拉央」(Bambarayon)感恩。整個慶典充滿音樂、歌唱及舞蹈,代表著歡欣和快樂。慶典不可或缺的節目包括麥佳瓦(Magavau)儀式和選美會(Unduk Ngadan)。麥佳瓦的意思是「用盡方法,取回所失」,它是用來撫慰稻神的。傳說邦巴拉央可能會因害蟲、天災甚至農民的疏忽而受驚,為挽回損失,女祭司及助手組成一個獨特的舞蹈隊,她們一個接一個,向相同的方向挪移,以進入靈界尋找邦巴拉央。每當她們尋找到一個迷失的邦巴拉央,就發出一聲高呼,當地叫「彭基斯」,以表達尋獲的歡樂,並象徵著將有另一個豐收。慶典儀式上選豐收節小姐的活動,源於尤諾英甘(Uinoingan)神為愛百姓而犧牲獨生愛女胡敏諾頓(Huminodun),以使百姓能夠得到穀種耕種,獲取所需要的糧食。傳說胡敏諾頓的頭變成椰子,身體變成稻米、血變成紅米,手指變成薑,牙齒變成玉米,膝蓋變成芋頭等。在她將要昇天的日子(Hibabou),尤諾英甘及妻子蘇敏奴篤依照愛女的心願,設了大宴席,邀請百姓參加,使百姓永遠不會忘記胡敏諾頓所做的犧牲。在宴席中,尤諾英甘為思憶愛女而傷心滿懷,於是取笛吹奏啼述,且不時呼喚愛女的名字。突然,胡敏諾頓奇蹟般從一個米缸裡出現。她的復活帶給慶典無限的歡樂。為要紀念胡敏諾頓為百姓所做出的犧牲,便流傳著選出一個心地、思想、身體美若胡敏諾頓的美女,這成為豐收節的焦點。 砂控越的豐收節,又叫達雅節(Gawai Dayak),是公眾的假期,包括祭祀儀式和舞會等。歡慶的晚會開始於酋長的祭神禮,人們割雞冠,撥雞毛,然後混以樹葉和米,在酋長念誦一段經文後,端出一罐由米餅發酵的酒來與大家分享,祈求好運降臨。但是最重要的慶祝節目,是選舉達雅節皇后和達雅節勇士。競選達雅選皇后的達雅族姑娘,都穿著傳統的服飾;競選達雅節勇士的男子,則頭戴羽帽,圓目怒張,抽出腰際佩刀,繞著圈子緩緩起舞,隨著動作漸漸加快,突然雙腳一頓,大聲一吼,肅殺之氣立即充斥全場,連屋角掛著的頭顱,也彷彿隨聲顫抖,令人心悸不已。達雅節上精彩的犀鳥舞則令人放鬆緊繃的神經,男舞者頭插繽紛的羽飾,身著丁字褲,隨著聲韻有致的鼓聲,雙手展開,腳尖著地滿場飛舞,好像一場結合古典芭蕾和現代舞的表演,令人陶醉。在這短則三天、長達一週的節日裡。人們吟唱悠揚深情的勸酒歌,喝又甜又烈的自釀米酒,吃原汁原味的竹筒蒸魚,把天地間的煩憂都淡忘了。 在馬來西亞東部哥打峇魯密林深處,也居住著卡達山人。和沙巴的卡達山人一樣,他們也信奉「邦巴拉央」,每年都要舉行祭拜稻神的盛大儀式。每當稻穀收割完畢,卡達山人的稻農要聚集在一個滿是稻草的稻田中,這裡有臨時搭成的大棚屋。每個稻農要帶7包米飯、7包用雞肉做成的菜、7個煮雞蛋和7把棕櫚葉。因為他們認為稻神有7個兄弟,不帶足7份不同食品,就會得罪稻神中的任何一個兄弟,會給稻農帶來災禍。稻農一到齊,拜稻神的儀式就開始了。這時,稻農們都肅立在棚外靜候,只有一個巫師在屋裡念祈禱詞。巫師念完祈禱詞走出棚屋時,銅鑼聲響7下,這時靜候的人們便由巫師帶進棚屋繞行7圈,一邊走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祈禱稻神賜予豐收。儀式完成後,每人輪流嚐一點貢品,就返回村子裡舉行盛宴。富庶的人家要舉行7天7夜的宴會,才算完成祭稻神的儀式。 馬來西亞的女子都很早熟,土著人們的婚姻,多數是男人嫁給女人,規定結婚多少年後,男方才可回家探望父母。他們婚姻有的是從父母之命,但是大多數都是自由戀愛,有時男女相悅就可以在女家先行同居。在沙巴州,結婚儀式是在簡單卻音韻獨特的樂曲聲中開始,新郎和新娘身著鮮艷禮服,隨著眾人載歌載舞,在歡笑聲中出場,儀式中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傳統說唱,告訴新人對家庭應負有的責任。另外,土人中有一種追婚的風俗,也是非常別致,男女雙方初步同意後,要舉行女逃男追的儀式,追到了便可以結婚。事實上如果女方有意默許終身,男的決沒有追不到的道理,這也許是古代搶婚的遺蹟。 馬來人非常重視階級觀念,一般人都不跟低級的人通婚。馬來人如果做了官,對部下多半會神氣十足。少數馬來人喜歡過舒服的生活,不能刻苦耐勞,對金錢隨便,公私不大分開。土著人性格平和,族中長者都不會對人發怒,一般土著人酒醉時不會亂性胡幹,只會自我胡鬧,同族中禁止互相爭殺。 居住在砂控越境內的土著人,身上都有刺青,而且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特別的圖案和紋式。男人身上的刺青所訴說的是在外面冒險犯難的英雄事蹟,女人身上的刺青多半是裝飾性的,用以增加自己的美貌;有時,從女人身上的刺青也可以看出她的社會地位。這個地方的達雅族人,仍保持著新石器時化的文化傳統,他們身材高大,全身都有刺青,而刺青的式樣總和必為奇數,據說這樣可以逃避惡鬼的糾纏,所以刺青是他們必備的護身符。達雅族的少女,至今仍保留裸露胸部的習俗,她們平常都露出乳房,一片純真,絕無半點「邪意」。族人也都恪守謙讓和諧的處世之道,極少發生色情犯罪的事件。達雅族最嚴格的父系家長制社會,篤信靈魂之說,認為只有大法師和巫師才懂得神明和精靈的神秘,他們還相信只有一個神能統治這些神祇和精靈,並擁有強大的主宰力量。他們的民間傳統技藝內容包羅萬象,以音樂和祭典最引人注目。他們的舞蹈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例如圍繞在安放老人的棺木四周舉行葬禮時的舞蹈、用劍朝地面猛刺的男性團體舞蹈,還有手持劍和盾單獨表演的劍舞等,都非常有趣。在所有的跳舞場合中,舞者都是帶著面具跳舞。這些面具和其他原始部落所表現真實意義的面具不同,而是以表現奇異的、非現實的魅力為主的面具。 卡達山人把敵人和對手的頭蓋骨作為神聖寶物,把它看做是一個家庭的力量、影響和財物的標誌,以頭蓋骨多為光榮。一個家庭的長者年邁時,要把祖傳下來的頭蓋骨移交給長子或長孫。移交開始時,祈禱聲四起,領隊帶領舉著棕櫚樹火把的人群走向放置頭蓋骨的地方。走得越近,鑼鼓聲越響。伴隨著鑼鼓聲的是一陣陣歡呼聲。領隊捧起那些頭蓋骨,在這一行人的簇擁下返回自己的家,直到把頭蓋骨取回家安放在妥善的地方後,鑼鼓聲和祈禱聲才停息下來。盛大的宴會接著開始,人們邊喝酒、邊跳舞。跳舞的人節奏越來越快,直到精疲力盡,隨後換上另一批人繼續跳,就這樣不斷輪換,一直從明月當空跳到第二天的清晨。 在馬來西亞砂控越的森林區中,聚居著伊班族人,他們還過著未開化的生活,大多數男女都裸露上身,下身也只圍著一塊布。他們對裝飾特別愛好,年紀較老的婦人,腰間和耳朵間常掛著芬芳的花朵,女人和小孩還喜歡畫臉,用有色的植物汁把臉部畫上各種花紋。男人比較注意頭部的裝飾,戴著用棕櫚葉、竹類和蕨類編織的帽子。這裡的人們最喜歡小珠,把它作為最貴重的頭飾品,每逢盛典或慶祝活動時,才捨得佩戴這種珠飾。這裡盛產竹子,人們的一切用具,幾乎都是用竹製成的,除了竹筏、竹噴筒和竹製的家具外,還有當地青年男子送給愛人禮物的竹梳。這裡的竹子還可以用來製成樂器,其中最奇異的樂器就是鼻笛,不是用口吹,而是用鼻子來吹,音調非常優美。森林裡野獸很多,因此人們多在樹上蓋屋,高度7公尺多,藉以避免猛獸的侵襲。這裡的人們主要靠狩獵維生,把獵得的野獸帶回來食用,獸皮還可作各種用途,並可向平地人換鹽。他們狩獵的武器是一把石刀和一支噴筒,噴筒由空心竹筒製成,長約1或2公尺,能夠發射毒針。毒針是由竹削成,用深山裡有毒的樹汁浸泡,一般用於箭上的毒汁多達50餘種,有些毒性很強,任何飛禽、猛獸或蟒蛇,一經擊中,必會當場斃命,或是傷口發腫而死。另外還有一種毒汁,中箭後會導致四肢腐爛殘廢,比死還痛苦。 毛律族是聚居在沙巴州西南部和內地的偏遠地區,毛律族群包括那拜(Nabai)、比魯安(Peluan)、波根(Bokan)、打高(Tagal)和帝姆甘(Timogun)等。肯林哥(Keningau)和砂控越及印尼邊界之間的魯林哥人,精於狩獵,善用長矛、噴筒、毒針及獵狗。儘管政府不再鼓勵,他們當中有些人仍從事遊牧耕種。


開始擴充國防軍力

馬來西亞以自主外交為基本的國策,並致力於充實自身的國防力量。馬來西亞軍隊曾和泰國軍隊合作,並簽訂了國境協定,加強掃蕩邊境上的共黨游擊隊,因此泰、馬兩國的軍事合作非常密切。一般說來,馬來西亞的國家安全,是建立在和英國所簽訂的雙邊軍事條約的基礎上。英國基於條約的義務,承諾給馬來西亞國防上的支持,協助馬來西亞保衛領土的安全,藉以對抗外來的侵略,因此馬來西亞曾將境內一些軍事基地,提供給英國軍隊駐防。此外,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也對馬來西亞提供了協防的力量。 這個國家本身軍力有待加強,目前採取募兵制。最高元首是三軍統帥;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理任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是最高指揮官。全年國防預算約34億美元。建軍目標旨在建立一支小規模、裝備精簡和戰鬥力堅強的武裝部隊,主要目的在於應付國內治安和叛亂活動,以及預防鄰國的侵略。 三軍總兵力約有11萬人,另有25萬名後備民兵。陸軍兵力9萬人,共編組成12個步兵旅,其中只有4個正規軍的戰鬥旅,其他8個旅是地方性的警察保安武力。這支地面部隊缺乏實戰經驗,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正規作戰,只擁有一些中輕型武器,其中最重要的裝備是390門各型大砲,26輛輕型坦克和1100多輛裝甲運兵,以及6萬支M-16自動步槍。 海軍兵力9900百人,擁有4處海軍基地,主要艦艇是2艘反潛巡邏艦、4艘護航驅逐艦、3艘潛艇、數十艘巡邏艇,另外還有一些砲艦、補給艦和登陸艦等,共有100艘左右艦艇,總噸位不及5.7萬噸。馬來西亞海軍最新式的作戰艦艇,是數艘瑞典製造的飛彈巡邏艇,擁有海對海及海對空作戰能力。另有2艘法製的天蠍式(Scorpene)柴油動力攻擊潛艇,排水量1500噸,艦長66.4公尺,速率20節,配置30人,續航力50天,可潛下300公尺,艦首有6具21吋口徑魚雷發射管,並可從水下發射飛彈。 空軍官兵約1.1萬人,擁有3處空軍基地,200多架飛機,其中約有150架戰鬥機,共編組為2個戰鬥機聯隊,主要的機種有美製的A-4D、F-5E、F-16等戰鬥機,也有少數英製的鷹式和旋風式戰鬥機、以及16架俄製的Mig-29型戰鬥機,另外還有一些鬥牛狗式教練機、救護機、直昇機和美製C-130大力士型運輸機。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