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 |
想去玩嗎? |
捷 克
捷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zech)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國名的原意在捷克語中是「起始者」,這是因為捷克人是最早定居此地的西斯拉夫人。由於地理位置優越,自遠古以來就有人類居住。早在公元前二十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初期,原始人類在這裡找到了理想的獵場和安全的棲身場所。大約在公元前七萬年,此地成為當時中歐最大的人類聚居地。
曾長期依附德意志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從事於農耕的多瑙人 (Danubian)是這裡的主人,他們可能是斯拉夫人最早的祖先。公元前五世紀來自高廬 (Gaul)的塞爾特(Celts)族博伊(Boii)人到此定居。公元前一世紀,北方日耳曼族的馬科曼尼 (Marcomanni)人和克安迪(Quadi)人,受到羅馬帝國壓迫而東遷也來到這裡定居。公元一世紀捷克由羅馬帝國直接統治,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在位期間,沿多瑙河流域修築了一條綿長的「羅馬防線」,衛戌據點深入捷克境內。公元四世紀中葉,匈奴人西征歐洲,曾數次入侵捷克。公元五世紀,捷克人的祖先西斯拉夫人大舉移居此地。公元六世紀末,來自高加索的阿瓦爾(Avars)人以匈牙利平原建立帝國,成為這裡的統治者,直至公元八○五年才被查理曼大帝征服。
到了公元六二三年,法蘭克王子薩蒙(Sámo)領導西斯拉夫人打敗阿瓦爾人,建立獨立的薩蒙公國。公元六三一年,薩蒙王在沃加斯提斯堡戰役中打敗法蘭克軍隊,確立了自己的統治權。薩蒙公國勢力最強盛時期是以摩拉維亞(Moravia)為中心,並擁有波希米亞(Bohemia)和斯洛伐克的大部分領土。公元六五八年薩蒙王駕崩,公國解體,此後捷克人臣服於加洛林王朝(Karolingische Dynasty)。公元八○○年後,捷克人控制了波希米亞的大部分地區,以尼特拉(Nitra)河低地、摩拉瓦河下游和波希米亞中部等三個地區為中心。公元八一四年左右,默伊米爾一世(Mojmír I)創建了大摩拉維亞(Moravia)帝國,並且曾把勢力延伸到由普里比納(Pribina)公爵統治下的西斯洛伐克公國。
大摩拉維亞帝國的興起,使法蘭克帝國倍感威脅。公元八四六年查理大帝的孫子路易率領日耳曼大軍遠征摩拉維亞,推翻默伊米爾一世,另立納斯提斯拉夫(Rastislav)為王。同年納斯提斯拉夫登基後正式定都維里格勒,並且不斷向外擴張,國土範圍包括波希米亞,以及今日波蘭的南部等。後來,由於東法蘭克帝國與保加利亞結盟,迫使大摩拉維亞帝國設法與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修好。公元八六三年,納斯提斯拉夫王允許拜占庭帝國傳教士居里爾(Cyril)和美多迪烏斯(Methodius)兄弟到捷克境內傳播基督教,並創造了古斯拉夫文字。
公元八七○年斯瓦托普魯克(Svatopluk)登基後,使大摩拉維亞帝國的國力達到鼎盛時期,領土範圍擴大到斯洛伐克人控制的維斯杜拉河上游西里西亞的部分和休雷基安地區。
公元八九四年,斯瓦托普魯克王駕崩,其子默伊米爾二世繼位,國內政局混亂,封建割據和內訌使國勢衰弱。翌年,波希米亞各部落從大摩拉維亞帝國分離出去,投靠巴伐利亞的雷根斯堡教區當局,再加上匈牙利人的不斷入侵,大摩拉維亞帝國終於約在公元九○七年屈服在剛崛起的匈牙利人手中。
公元八○○年開始至一三○六年波希米亞及其鄰近地區逐漸在普熱美斯(Prˇemysl)家族的領導下,以布拉格為中心建立了波希米亞王國,也就是布拉格公國。
這個家族的起源有一段浪漫的古老傳說:古代的克洛克國王有三個女兒,最小的名叫麗布莎(Libusˇ),是一位絕頂聰明端莊的女子,父王死後國內人民擁戴她繼承王位,治事非常英明,極受人民愛戴。
一個很有勢力的貴族厭惡被女性統治,煽動民眾,要求麗布莎選擇一個丈夫,然後把王位讓給王夫。麗布莎為順應民意,她指著對面的一群小山說:「那些山後面的小河旁有個叫斯洛伐克的農場,在農場荒地上耕作的男子,他將是你們的新王。」她的子民照著她的話去接來這位農民,他就是普熱美斯,不但成了麗布莎的丈夫,也是他們的國王。這種神話式的傳說,曾經被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編成民族歌劇「麗布莎」的題材。從這個古代的傳說裡,便可以看出捷克民族樸實的性格、民主的精神和浪漫的熱情。
普熱美斯王朝(八九五至一三○六年)是捷克本土最早,也是唯一的統治者,第一位載入史冊的是瓦茨拉夫(Václav)親王,英文的瓦茨拉夫是寫為Wenceslas,又譯為文策斯勞斯。這位波希米亞公爵,自幼在祖母聖盧德米拉(St.Ludmila)的影響下成為基督徒,未成年時由母親德拉霍米拉(Drahomira)攝政,公元九二五年親政後,熱心傳播基督教,不幸被爭奪王位的弟弟波列斯拉夫將他暗殺。死後被羅馬教廷封為瓦茨拉夫聖徒,他的生平軼事編成傳說故事在歐洲廣為流傳,傳唱至今的英文聖誕頌歌「賢王瓦茨拉夫」更使他的英名永存;丹麥、波蘭、德國和義大利等國的許多教堂中至今仍供奉著他的聖像;歐洲大陸和南美洲的許多國家,有很多基督徒還以他的名字作為教式C捷克人民把他當作波希米亞的守護神,視為保衛國家獨立的象徵,在漫長的中世紀,瓦茨拉夫的肖像經常出現在象徵捷克國家主權的標記、錢幣、軍旗和聖瓦茨拉夫王冠上,而讚頌他的頌詩也被載入官定本的教會聖詩中。
公元九三五年弒兄的波希米亞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Boleslav I)繼位,他以布拉格為國家行政中心,對外擴張領土,先後兼併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和西里西亞;對內推行基督教,建立獨立的教會,完成了封建化進程。這時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征服易北河流域的斯拉夫部族,把進攻矛頭對準捷克公國。公元九三六年神聖羅馬帝國出兵攻打捷克公國,波列斯拉夫一世與基輔公國結盟,抵抗外來入侵者,這場殘酷的戰爭持續了十四年。公元九五○年,波列斯拉夫一世被迫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Otto)一世的宗主權。幾年後,他又和奧托一世共同抗禦馬札兒(Magyar)人入侵,在公元九五五年的萊希費爾德(Lechfeld)戰役中,指揮波希米亞軍隊戰勝匈牙利軍隊。儘管捷克公國名義上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的宗主權,但在內部事務上卻擁有完全的獨立性。
公元九六七年七月十五日,波列斯拉夫一世駕崩,太子波列斯拉夫二世登基繼承父業,全力發展經濟,手工業、銀礦開採業和農業迅速發展,商業貿易也相當繁榮,還統一捷克各部落,修建許多教堂和隱修院。慕名而來的各國旅遊者眾多,阿拉伯的旅行家亞伯拉罕•伊本•雅各布(Ibrahim Ibn Jacob)在遊記中曾誇讚捷克是「所有北方諸國中最美好、糧食最豐富的國度」。公元九七三年布拉格成立了主教區,並且引進羅馬拉丁文化,形成拉丁文化和古斯拉夫文化並存的局面。
公元九九九年波列斯拉夫二世駕崩,其子波列斯拉夫三世繼位,由於執政無方,國內貴族勢力上升,造成波希米亞動亂,他在一○○二年被政敵趕出布拉格,先後逃亡德意志和波蘭,雖然翌年曾在波蘭人的幫助下一度回國,殺死政敵重掌政權,但不久又被趕出國門,其間政權數度易主,一○一二年王位被奧爾德日赫(Oldrˇich)纂奪。
奧爾德日赫執政到一○三四年讓位給兒子布熱季斯拉夫(Brˇetislav),這位新王比他父王厲害且具野心,為了政治目的,在未接位前甚至不惜綁架他後來的妻子庫塔(Guta)。登基不久就出兵收復被波蘭侵佔的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和克拉科夫。順便掠奪了許多波蘭籍冊,對以後撰編首部捷克法律書籍助益良多。一○五五年他又規定波希米亞統治者由長子布熱季斯拉夫一世(Brˇitislav I)繼承,至於其他幼子則授予摩拉維亞封地。另外,還攻佔了波茲南和格涅茲諾,試圖建立大西斯拉夫國。但礙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的武裝干涉,除西里西亞以外退出所有波蘭領土。他又企圖從匈牙利人手中奪回斯洛伐克的統治權,但未能如願。
捷克公國於一○六一年由布熱季斯拉夫之子弗拉迪斯拉夫二世(Vratislav II)繼位,這是一個能力極強的領導者,在位不久就展現出他深謀遠慮的才華,一○六三年在奧洛莫烏茨設立主教轄區,以期與羅馬主教連線。一○八五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授予弗拉迪斯拉夫二世波希米亞國王的稱號,成為捷克第一個皇帝,原因是由於他曾派遣捷克軍隊幫助亨利四世圍攻義大利米蘭。
十一世紀拉丁文化取代古斯拉夫文化,在這個國家成為主導地位,出現了用拉丁文寫成的「捷克編年史」,這是一部記載從遠古原始神話時代一直到一一二五年為止的捷克歷史著作。
一一九二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封鄂圖卡一世(Otakar I)為波希米亞公爵,次年又加以廢黜;一一九七年重新獲得波希米亞的封地,次年又獲得捷克統治者世襲國王的稱號,全名為普熱美斯鄂圖卡一世。一二一二年,他利用德意志皇位繼承爭奪的糾紛,迫使神聖羅馬帝國新選出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承認他的王位,從而使波希米亞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世襲公國,鄂圖卡一世因而有權參加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競選的三十七位選帝侯之一。王徽是一頭西西里金牛,還獲得一隻銀獅作為王權的標誌,並一直沿用成為捷克的國徽。
當時捷克公國除在外交上必須由神聖羅馬帝國左右外,內政方面完全獨立,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律在這裡並不適用,捷克公國可以自己發行貨幣。普熱美斯鄂圖卡一世統治期間,經濟貿易發達,波希米亞從蕭條衰退走向政治振興和經濟繁榮,日耳曼移民大量湧入,也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邊區的開發,為日後波希米亞王國的強盛打下基礎。
公元一二三○年,瓦茨拉夫(Václav)一世繼承鄂圖卡一世的王位,一二四一年成功地率領捷克軍隊阻擊了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入侵波希米亞,除努力安定內部外,也千方百計的想染指奧地利,但奧地利公爵在世時,都未能越雷池一步。一二四六年腓特烈二世去世,瓦茨拉夫一世讓兒子弗拉迪斯拉夫(Vldislas)與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的侄女聯姻,但可惜不久他的兒子夭折。一二四八年瓦茨拉夫一世平定內亂,一二五一年終於使次子鄂圖卡二世成為奧地利公爵。在瓦茨拉夫一世的統治期間,波希米亞繁榮昌盛,文學藝術蓬勃發展。
一二五三年九月瓦茨拉夫一世駕崩,兒子奧地利公爵普熱美斯鄂圖卡二世繼承父位,成為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國王。一二五四年至一二七三年,統治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淪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王位空懸,捷克乘機干預神聖羅馬帝國的內部事務。一二五四年鄂圖卡二世率領捷克軍團征討普魯士異教徒,兼併奧地利;一二六○年他從匈牙利手中奪取了施蒂里亞(Styria)。一二六九年,他又出兵佔領克恩滕(Carinthia)、卡尼奧拉(Carniola)和伊斯特拉(Istria),版圖從西里西亞一直擴展到亞得里亞海沿岸,鄂圖卡二世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權勢最大的選帝哄A他企圖在波羅的海沿岸建立據點,以便對波蘭施加壓力;還出兵參加德意志騎士團對立陶宛作數次遠征,並在現今俄國加里寧格勒州的科尼斯堡建立軍事基地。
鄂圖卡二世曾參加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選舉,但各路諸侯都懼怕他的中央集權政策,當權的捷克貴族不願意被這位精明強悍者統治,乃於一二七三年從哈布斯堡王室中,選出默默無聞的魯道夫(Rudolf)繼承。這個新皇帝雖然只是各公國選帝侯的傀儡,但他卻巧妙地利用鄂圖卡二世與各路選帝侯間的矛盾,在雷根斯堡會議上剝奪了鄂圖卡二世對奧地利、施蒂里亞和克恩滕等地所擁有的主權。
一二七六年,魯道夫皇帝出兵奧地利,迫使鄂圖卡二世放棄除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以外的所有領土。鄂圖卡二世不甘失敗,一二七八年率捷克軍隊向維也納進軍,試圖收復奧地利的統治權,八月在迪恩克魯特(Dürnkrut)戰役中陣亡。雖然鄂圖卡志未酬身先死,但他偉大的理想卻為捷克人民世代傳頌、尊為民族英雄,連德意志詩人也讚頌他是時代的巨人,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的「神曲」一文,也是為讚頌鄂圖卡二世所寫的。
年僅七歲的瓦茨拉夫(Václav)二世繼承王位,因年幼無法親政,遂由表兄勃蘭登堡選帝侯奧托四世攝政。一二八三年,瓦茨拉夫二世十二歲生日時宣布親政,但國家政權被母親的情夫扎維什(Zavis)操縱。一二八七年瓦茨拉夫二世總算控制了整個政局,兩年後下令逮捕扎維什,將他處以極刑。父親生前基於政治為他所娶的妻子一二八六年去世後,又在一二九八年娶波蘭公主,故在波蘭內亂時出兵吞併了西里西亞和克拉科夫,並於一三○○年兼任波蘭國王。
翌年匈牙利的阿爾帕德王室斷嗣,王位無人繼承,瓦茨拉夫二世遂讓年僅十二歲的王子瓦茨拉夫三世成為匈牙利的國王,並由他本人出任攝政王。一三○四年,匈牙利貴族舉行宮廷政變,宣布廢黜瓦茨拉夫三世的王位。一三○五年,瓦茨拉夫二世出兵匈牙利,試圖為兒子奪回王位而戰死沙場。雖然他以年輕的三十四歲就離開了世界,但是他在領土擴張上的收獲、國家經濟的發展、自然資源的開發、貨幣政策的建立等,都奠定了相當的基礎。
瓦茨拉夫三世在父親去世後繼任波希米亞國王,這位普熱美斯王朝的末代國王為人聰明能幹,但放蕩不羈。一三○六年波蘭貴族革命,一三○八年正當他興兵準備奪取波蘭王位時被人暗殺。年僅十七歲的他沒有兒子,統治波希米亞近四百年的普熱美斯王朝遂斷絕男嗣,而告滅亡。
強盛的盧森堡王朝時期
一三○六年至一三一○年的捷克王位爭奪期間,國內各派貴族旗鼓相當,誰也不服誰,最終只好選盧森堡家族(Luxemburgs)的約翰為王,一三一一年在布拉格加冕,建立波希米亞盧森堡王朝。這是捷克國家文化繁榮和對外擴展的時期,曾把疆界向北延伸到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一直到柏林,成為中歐強國。
約翰(John捷克文為Jan)王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的兒子,他娶了普熱美斯末代皇帝的妹妹愛麗斯卡(Elisˇka)為妻。這位外來統治者為感謝捷克貴族及日後的繼續支持,給予他們一系列特權,其中最重要的是貴族享有徵稅權。約翰王在位三十六年中,不僅征服了西里西亞各公國,還帶領捷克軍團跨越阿爾卑斯山,一度佔有義大利北部的若干城市。他曾積極支持德意志騎士團入侵波蘭,並在「百年戰爭」中幫助法蘭西反對英格蘭,結果在一三四六年的克萊西(Crécy)戰役中陣亡,王位由他兒子查理四世繼承。
查理四世(Charles捷克文為Karel IV)是中世紀捷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一三一六年出生於布拉格,被父王送到巴黎接受教育,他的老師一三四二年成為羅馬教皇克雷芒六世(Clement VI)。七歲時就由父王作主娶法國國王腓力六世的妹妹布朗歇(Blanche)為妻,十四歲時被父王召回盧森堡。他聰穎上進,多才多藝,能說法、義、德和拉丁語,十七歲時被委任為波希米亞軍隊總司令和摩拉維亞選帝侯,二十五歲成為捷克王儲,父親在世時就把國家交給他治理。由於他的努力成績斐然,教皇克雷芒六世將布拉格主教管區升格為大主教管區,捷克王國因而獲得教會的自治權。一三四六年查理四世繼承波希米亞王位後,有五個選帝侯推選他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但遭到巴伐利亞選帝侯路易四世的反對。翌年路易四世病故,查理孕@終於實現了歷代波希米亞君王的夢想,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這位歐洲最博學的君主,經由外交途徑獲得的東西,要比其他君主使用武力、流血爭戰得到的還多,捷克公國的疆界一度擴張到勃蘭登堡。在他英明統治下,捷克的建築藝術、文學和哲學都蓬勃發展,布拉格變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最後又成為這個龐大帝國的首都。捷克文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是貴族和市民的通用語言。
一三四八年是波希米亞公國建設的里程碑,查理四世在布拉格附近開始修築宏偉的卡爾斯泰因(Karlˇstejn)城堡、創辦布拉格查理大學,這是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波蘭、奧地利和東南歐各國紛紛選派學生到這所大學留學。一三五四年,查理四世率軍入侵義大利。翌年初在義大利米蘭市接受教皇頒授倫巴底王冠,回國後頒布著名的「金璽詔書」,這份詔書確定以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要由七位選帝侯推選,各選帝侯都擁有特權。
儘管當時捷克已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強國,但在封建王朝繁榮的同時,社會的矛盾不斷產生和激化,上層貴族和中下層貴族之間的分歧加深,富商和手工業者的關係也日趨惡化,教會的壓榨更是貪得無厭。當時教會佔有全國一半以上的地產,而日耳曼人佔多數的僧侶,生活腐化,經常酗酒、賭博,許多教區的牧師甚至公開和娼妓姘居,這些行為引起捷克人民對教會的不滿,一三六○年前後因而出現宗教改革運動。由於當時查理四世國王在國內有很高的威望,尚能有效控制國內局勢。
一三七八年德高望重的查理四世駕崩,他的兒子瓦茨拉夫(Wenceslas)四世出任波希米亞盧森堡王朝的國王。同年,羅馬教廷內部發生大分裂,天主教會在法國和義大利世俗封建統治者的支持下,選出兩位教皇分駐羅馬和阿維尼翁,且都以正統自居,誓不兩立。這時,波希米亞政爭也開始激烈,主教和貴族相互挑釁,經常發生流血械鬥事件。瓦茨拉夫四世軟弱無能,國家陷入混亂幾近十年,他曾多次被貴族扣押,後來又被南波希米亞最有權勢的羅森伯克家族抓走,關入捷斯基克魯姆洛夫土牢,幸好盧森堡王族出面相救才得逃出囹圄,但最終還是成為大貴族們的鹿w。 一三四七年至一三五二年黑死病猖獗於歐洲,一三八○年也在捷克肆虐,使繁榮的捷克陷入危機,人口銳減百分之十到十五,整個社會也變得窮困,又缺乏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漸漸使失望無助、貧病交加的平民百姓整個精神寄托在宗教,對宗教的信賴奉獻日增。
十五世紀初,天主教會與貴族及平民間逐漸形成尖銳的衝突,教會擁有大量地產,高級教士可以免繳城市租稅、可以放高利貸。當時一位捷克官員曾說:教會地產上的牛舍都比貴族們的住所還富麗堂皇。教會千方百計搜刮民財,一般人民從生到死都必須向僧侶奉獻,進教堂舉行洗禮、結婚、祈禱、祝福、懺悔、做彌撒和葬禮等任何宗教儀式,都必須付錢。於是偉大的宗教改革運動領袖胡斯從而崛起,他的思想和領導活動的影響,是一百年後席捲歐洲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的先聲。
胡斯宗教運動席捲全國
胡斯(Jan Hus)出生於波希米亞南部胡希內茨(Husinec)一個貧窮農民家庭,在布拉格大學就讀時,靠參加教堂唱詩班維持生活,一三九四年大學本科畢業,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成績優良獲留校任教擔任哲學課程,講授亞里士多德哲學和中世紀第一位宗教改革者英格蘭激進改革派領袖威克利夫(Wycliffe)的實在論哲學,深受知識界的好評,不久升任布拉格大學文學系主任,後來當校長。
一四○一年胡斯獲得神父的職位,翌年又當選為布拉格教區長兼伯利恒教堂講道士,當時一群對時局不滿的學者推他為領袖,發表評論。這所教堂是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中心,可以容納四千名信徒。胡斯在講道時抨擊高級教士的腐化墮落行為,主張貴族應當在權力範圍內行使特權,他的主張深受中下層貴族和平民的歡迎,但被天主教視為異端邪說。一四○三年青年貴族札伊克(Zbyneˇk Zaj´ıc)出任布拉格大主教,使宗教改革運動有了堅強的後盾,胡斯也經常向札伊克大主教提出改革建議。
為彌合自一三七八年以來,西方天主教會的分裂,法蘭西國王在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的支持下,於一四○九年在義大利比薩召開會議,企圖將羅馬教皇格列高利(Gregory)十二世和駐在普羅旺斯阿維尼翁的敵對教皇本篤(Benedict)十三世一起廢黜,另立希臘籍的亞歷山大(Alexander)五世為教皇;除布拉格大學捷克籍的校長及胡斯支持瓦茨拉夫外,布拉格大主教和高級神職人員,以及布拉格大學日耳曼籍的教授,則支持格列高利十二世。
國王盛怒之下,不顧布拉格大學章程,規定捷克籍教授每人有三票表決權,而日耳曼籍教授每人只有一票表決權,日耳曼籍教授憤而紛紛投奔萊比錫大學。但被罷黜的兩位教皇都不承認比薩會議的決定,於是三位教皇各自繼續行使權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亞歷山大於次年暴斃,在位僅十個月,約翰(John)二十三世繼位,一四一一年他發布通諭,遣責曾把他逐出羅馬的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拉斯(Ladislas),隨後又領軍進攻教皇格列高利十二世的支持者。翌年,約翰二十三世為集資軍費派遣專使到布拉格販賣赦罪券,聲稱買一定款額的赦罪券,他的罪過便可以被上帝赦免,死後可以升入天堂。
胡斯在伯利恒教堂講道時,公開指責教會販賣贖罪券,還要求售券人早日離開布拉格。向來支持胡斯的瓦茨拉夫國王,由於可以從銷售贖罪券收入中提取回扣,也轉而反對胡斯。此時,有三位布拉格青年在伯利恒教堂裡公開抗議出售赦罪券被差役拘捕,而且不顧民眾的抗議被處死,胡斯被禁講道並予開革,不准任何天主教徒提供他住所和食物。
一四一二年十月,胡斯離開布拉格,輾轉隱藏在波希米亞南方各地著書立說,用通俗語言向農民宣傳他的主張,以捷克文寫成的「布道錄」和拉丁文的「人民議會」,尖銳地批判羅馬教皇,更引起教士、貴族和羅馬教皇的不滿。
一四一四年的十一月,匈牙利國王西格蒙德(Sigismund)在亞琛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國王,他是查理四世的幼子、瓦茨拉夫國王的弟弟,受封勃蘭登堡(Brandenburg)侯爵,父親去世後娶匈牙利國王路易一世之女瑪麗而獲得匈牙利王位。為解決教會分立問題,西格蒙德召開康斯坦茨宗教會議,寫信邀請胡斯參加會議,並擔保他的人身安全,胡斯到會後不久就被逮捕,囚於多明尼各隱修院地牢,教會要求他放棄自己的學說和主張,被他拒絕。翌年七月六日,教會審判團以異教徒的罪名判處他死刑,被押往康斯坦茨郊區執行火刑。一四一七年,捷克學者葉洛蒙(Jerome)也因堅持胡斯學說,被教會當作異端學說以火刑處死。
胡斯之死引起整個捷克強烈反彈,波希米亞的許多貴族和騎士正式提出抗議,並表示願意庇護因宗教信仰受到迫害的人們。
一四一九年瓦茨拉夫國王駕崩,王位傳給西格蒙德,他是殺害胡斯的凶手,所以不久就爆發捷克歷史上有名的「胡斯戰爭」,他們高舉著改革宗教和封建社會的旗幟,從一四一九年至一四三四年之間,主角不斷更替,層次也漸漸表面化,包括農民與地主的對抗、受壓迫民眾的覺醒,以及捷克族與外族的爭鬥等。
繼胡斯之後出任伯利恒教堂司鐸的雅庫貝克(Jakoubek)神父、塔博爾派(Taboroites)領袖科蘭達(Václav Koranda)和布拉格激進改革派領導人熱利夫斯基(Jan Zˇelivsk´y)等,都是這次運動的發起者。
一四一九年七月三十日,在熱利夫斯基的領導下,布拉格貧民聯合農村貧民率先發起暴動,對抗以國王西格蒙德為首的地主們得到勝利,從而拉開了胡斯戰爭的序幕;比爾森、烏斯季和其他一些城市的貧民也相繼舉行暴動,反封建、反教會的風潮席捲整個捷克大地,並且影響到鄰國。 胡斯教派分成兩派,其中較溫和的聖杯派(Calixtines)代表中下層貴族和中等階層的利益,主張一般教徒做彌撒時,可以和主禮牧師一樣領取聖餅和聖酒,並用捷克語作禮拜。要求限制德意志封建主、教士和上層市民在捷克享有的特權,沒收德意志天主教會在捷克的財產,建立捷克民族教會。
較激進的塔博爾派代表農民和城市平民利益,因活動中心在塔博爾而得名,主張取消等級特權,廢除封建租稅和農奴,將土地分給農民,建立一個沒有國王的共和國。
一四二○年羅馬教皇馬丁(Martin)五世 頒發諭令,宣布發動十字軍征討胡斯派;由布拉格、比爾森等城市和波希米亞各地主要軍事力量組成的胡斯派聯盟,宣布廢黜西格蒙德,兩次擊退十字軍對布拉格的圍攻。
塔博爾派軍事統帥傑士卡(Jan Zˇi.zka)是討伐十字軍的功臣,戰爭中他將火砲裝在車上靈活作戰,成為世界上將步兵、騎兵和炮兵作為同一戰術單位運用的創始者。他是西格蒙德的異母兄弟,曾長期在波蘭作雇傭軍,回國後認同胡斯的理念而成為信徒,父王瓦茨拉夫去世時亦捲入王位爭逐之中。早年一眼失明,一四二四年在戰鬥中又負傷全盲,同年死於瘟疫。在以後的日子裡,由普羅科普•霍利 (Prokop Hol´y)領導,胡斯派聯盟的軍隊又三次大敗十字軍,並率眾攻打西里西亞、薩克森、圖林根和匈牙利等地。
一四三三年,羅馬教會召開巴塞爾會議,與胡斯派舉行和談,羅馬教皇答應聖杯派餅酒同領的彌撒儀式後,聖杯派遂願意在此條件下媾和,但塔博爾派拒絕停戰。翌年,聖杯派與西格蒙德國王得到羅馬教會的奧援,在利帕尼(Lipany)戰役中擊敗塔博爾派,統帥普羅科普陣亡。這一場持續了十五年反封建、反教會的民族戰爭雖然失敗了,但對當時歐洲的封建勢力、天主教勢力和居住在捷克的日耳曼貴族勢力打擊極重,為捷克人民留下光輝爭獨立的傳統史實。
由於國內長期的動亂,一直未曾舉行加冕典禮的西格蒙德(Sigismund)於一四三六年胡斯運動失敗後,在布拉格正式加冕為波希米亞國王,但翌年十二月九日就駕崩了,這意味著盧森堡王朝的結束。
在國王去世之後,捷克貴族又展開奪取政權的激烈爭鬥,直至一四五二年由聖杯派首領波迪布拉德(Jiri z Podeˇbrad)出任捷克攝政王才暫時中止。
一四五八年波希米亞會議選出波迪布拉德為波希米亞國王,他試圖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王國政府,依靠中小貴族和上層市民,與大貴族和天主教會的勢力相抗衡,結果得罪了羅馬教皇。一四六八年羅馬教廷撕毀巴塞爾條約,重新組織十字軍討伐捷克,匈牙利國王馬提亞斯也趁機率兵入侵捷克,雖遭到頑強抵抗,但天主教會於一四九六年推選馬提亞斯在奧洛莫烏茨稱王,當雙方爭戰仍在僵持時,波迪布拉德於一四七一年駕崩,匈牙利貴族又看中軟弱無能亞蓋沃(Jagiellon)的波蘭王子弗瓦迪斯瓦夫,請他出任捷克國王。匈牙利又展開國王馬提亞斯和弗瓦迪斯瓦夫︱ l´adys l´aw 捷克文為弗拉迪斯拉夫 Vladislav)二世對捷克王位的爭奪。
一四九○年國王馬提亞斯駕崩,終於結束這段糾纏不清的波希米亞雙王關係。貴族們從此可利用國王的軟弱大大的擴充自己的權力,加上弗瓦迪斯瓦夫又當上了匈牙利國王,這樣一來也使捷克和匈牙利在一個國王統治下一直維持到一五一八年。當哈布斯堡王朝的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與弗瓦迪斯瓦夫二世爭奪匈牙利王位時,弗瓦迪斯瓦夫二世同意如果王室絕嗣,捷克和匈牙利都由哈布斯堡家族繼承。
遭受異族的黑暗統治
十六世紀初捷克政局動蕩,國王只是徒有虛名的傀儡。一五一六年弗瓦迪斯瓦夫二世駕崩,由他兒子路德維希(Ludwig)繼承捷克和匈牙利兩國的王位。一五二六年十月,路德維希率捷克軍隊抗擊土耳其奧圖曼帝國的入侵,在匈牙利南部的莫哈奇(Mohács)戰役中戰死疆場,因無後代繼位,便由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皇帝斐迪南(Ferdinand)一世兼任捷克和匈牙利國王,從此捷克和匈牙利都被奧地利吞併,喪失了國家獨立地位,進入長達四百年的異族統治黑暗時期。
在斐迪南一世執政的三十八年中,哈布斯堡王朝把與土耳其奧圖曼帝國作戰的重擔轉嫁到捷克人的肩上,並利用天主教會勢力和政治權力壓迫他們。捷克貴族由於自身利益受損,也與異族統治者發生衝突。一五四六年,捷克各地的市民階級首次舉行反異族統治的暴動,但遭到血腥鎮壓,大批貴族和市民被迫遷居國外,市民階層在政治地位上的自由權被剝奪,禁止使用捷克文字,用捷克文出版的圖書被大量燒燬。
一五六三年,斐迪南一世的長子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二世成為匈牙利國王,次年父親去世,捷克也由他繼承,這位新君主是一位人文主義者,心地善良,同情路德派新教,尊重波希米亞貴族的宗教自由,並致力於天主教會的改革,在尼德蘭努力勸告天主教和新教和解。他在宗教問題上始終保持中立,使捷克政局穩定,經濟得以繁榮,養魚業、釀酒業和銀礦開採成為經濟支柱。一五七二年,他把匈牙利王位讓給兒子魯道夫(Rudolf)二世,一五七五年又把捷克王位也讓給他。翌年十月駕崩,由魯道夫二世繼承奧地利大公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
魯道夫二世登基不久就稱病隱居布拉格,早已不滿魯道夫二世在政治上軟弱無能的哈布斯堡大公們,乃逼他在一六一一年把捷克王位讓給弟弟馬提亞斯(Matthias)。
一六一七年,波希米亞天主教會違反魯道夫二世在詔書中所作宗教信仰自由的保證,封閉了布羅烏莫夫(Broumov)和赫羅布(Hrbo)兩個城市的新教教堂。翌年五月二十三日,新教權力保衛官在布拉格召開新教徒大會,公審神聖羅馬帝國派駐捷克的攝政官斯拉伐塔 (Vilém Slavata)和波里特(Jaroslav Borˇit),認為他們有破壞詔書的罪行,隨後就把他們兩人從赫拉德恰尼堡(Hradcˇany Castle)的窗戶扔了出去,這就是捷克歷史上有名的「扔出窗外行動」。這兩個命大的官員雖安然無恙,但它成為捷克人民反對哈布斯堡王朝起義的信號,同時也使新、舊教之間更陷入溝通困境,成為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線之一。 素以反對宗教改革而著稱的斐迪南二世,一六一九年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捷克及匈牙利的王位。以新教徒為主的捷克人憤然發動起義,波希米亞議會選舉出一個由三十名成員組成的執政團來管理國家,並另推選德意志新教聯盟首領腓特烈(Frederick)為捷克國王,由於腓特烈是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所以捷克人希望他們的行動能得到英國的支持,可是英國並未伸出援手。翌年十一月八日,起義軍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戰役中被斐迪南二世擊潰,腓特烈流亡海外,二十七名起義領導人在布拉格廣場被處以絞刑。
這次起義的失敗,使捷克王室領地淪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幾個省分,大多數官員都是由奧地利或德意志貴族充任,與這次起義有關係的所有捷克人的財產都被沒收,形成全國四分之三的田地被沒收,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賣給奧地利和日耳曼貴族。斐迪南二世還削弱了議會的大部分權力,宣布天主教為唯一的國教、農奴必須信奉天主教。不願改信天主教的貴族和自由市民,需盡速遷居國外。同時在一六二九年頒布「歸還教會赦令」,強迫新教徒如數歸還一五五二年以後所佔據的天主教會產業。
捷克的這場起義,咸認為是引發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引信,這場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的較力,以德意志新教為主的各諸侯國及丹麥、瑞典、法國,得到荷蘭、英國和俄國的支持;另一方以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國和西班牙為主,並得到羅馬教皇和波蘭的支持;在「三十年戰爭」期間,捷克一再受到交戰雙方軍隊的蹂躪,財產損失慘重,加上飢荒和瘟疫接踵而至,到處一片衰敗、荒涼景象,全國人口銳減一半,只剩下一百五十萬人。
三十年戰爭之後波希米亞經濟恢復緩慢,農業長期停滯不前,居民身負重稅,直至一六○八年後經濟才逐漸復甦。經濟開始繁榮的象徵是許多城鎮出現漂亮的巴洛克式建築,其中多為教堂、修道院和貴族豪宅。十八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根據重商主義原則支持捷克工業的發展。
一七四○年,在位二十九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Charles)六世駕崩,他的女兒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e)成為波希米亞女王、奧地利女大公和匈牙利女王,並讓自己的丈夫洛林的法蘭西斯一世取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這位女王精明能幹,治國有方,實行一系列支持工商業發展的措施,豁免了國內的通行稅和國稅,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都有利於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
一七八○年瑪麗亞•泰瑞莎女王駕崩,王位由她兒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繼承。約瑟夫二世自幼聰明好學,受過嚴格而完備的教育,登基後不久就宣布廢除農奴制,解除農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出走的農人得以回到城市工廠謀職,為工業化發展勞動力的補充舖路;允許新聞自由,這些開明政策使捷克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並成為哈布斯堡王朝中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同時在宗教上也有許多革新政策,解除了天主教主教的特權,限制主教與教皇的通訊聯繫,承認新教的地位。
在這個時期,捷克音樂開始名揚歐洲,出現了許多音樂大師,但因經濟的原因,許多人不得不離開祖國,在國外成了名,如本達(Jiri Antonin Benda)在柏林成為德國輕歌劇和以樂器伴奏的音樂話劇創始者;在曼海姆有斯塔米茨(Carl Stamitz)等捷克作曲家,是歐洲古典樂派的先驅;摩拉維亞的里赫特(Richter)則成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前輩,他對海頓和莫扎特的音樂創作有深刻影響。
一七九○年二月約瑟夫二世駕崩,其弟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繼位,他自一七六五年起任托斯卡納公爵,受啟蒙運動的影響,想用科學方法改善人類的處境,決心建立一個有效的國家機器,在治理托斯卡納大公國二十五年期間,改進賦稅、發展代議制,頗具口碑。登基時恰逢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防止捷克和匈牙利脫離哈布斯堡王朝,他加強中央集權,並於翌年八月發表皮爾尼茨宣言,呼籲歐洲各國君主用武力保衛法國封建王朝,但登基只有兩年,於一七九二年三月一日病故。
他兒子法蘭西斯二世(Francis/Franz/Frantiˇsek II)繼承皇位,這個專制主義者憎惡任何形式的文憲制度,在捷克推行德意志化政策,規定學校中只能用德語作為教學語言。曾經四次發動反拿破崙的戰爭都以慘敗告終,一八一○年只好把女兒瑪麗•路易絲(Marie Louise)嫁給拿破崙得以求和。
十九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雖已解體,但捷克仍受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蒸汽機的使用,近代化工業逐漸取代手工業,工廠主人數的增加,使捷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形成,也使民族意識不斷提高。
一八三五年,法蘭西斯二世駕崩,傳位給兒子斐迪南(Ferdinand)五世。一八四八年三月,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浪潮的推動下,捷克知識界領袖帕拉茨基向斐迪南五世提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建立捷克自治機關變君主專制為立憲制度,官方文件和學校教學使用捷克文,斐迪南五世未作肯定答覆。同年六月十二日布拉格市民舉行武裝暴動,五天後握有軍政大權的奧地利將軍溫迪施格雷茨(Windischgrätz)以炮轟相威脅,平定了布拉格秩序。不久,維也納也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溫狄施格雷茨更仗勢恣意鎮壓,並勸退皇帝斐迪南五世、擁立侄兒法蘭西斯•約瑟夫一世(Francis Joseph I),捷克民族主義者趁奧地利政局變動的時機,成立了民族議會。
溫迪施格雷茨惡名昭彰,人民畏之如虎、恨之入骨,為安撫捷克人民的不滿情緒,奧皇召他回國,對起義的領袖也沒有過於嚴厲地處置,並廢除捷克農民的徭役制。
一八六七年,奧地利與匈牙利協約成立奧匈帝國,波希米亞降為奧地利的一個省,捷克則附屬於匈牙利,被迫接受馬札兒文化。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發展工業,工人數量越來越多,根據當時奧匈帝國憲法的規定,工人有結社自由的權利,但沒有選舉權。一八六八年,波希米亞境內利貝雷茨城的日耳曼籍工人,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會民主黨組織。一八七八年四月,捷克斯拉夫人社會民主工黨也宣告成立。一八八八年以後,奧匈帝國統治者感到很難有效維持對捷克的統治,準備在波希米亞日耳曼人聚居地成立一個奧匈帝國直轄省,這項計劃最終也因捷克人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多數捷克政客支持奧匈帝國對外宣戰,但許多捷克平民在參加奧軍赴俄國前線作戰時,卻不願充當炮灰紛紛投降。一九一六年,境內比爾森、奧斯特拉瓦、維特科維策和普羅斯捷約夫等城市,相繼發生反戰示威遊行。同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締造者馬薩里克(Tomásˇ Garrigue Masaryk)教授在協約國的幫助下,於國外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議會,提出解放運動的目標,要求在民主的基礎上恢復波希米亞獨立,實現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統一。翌年,試圖幫助布倫斯基掌權,但未獲成功。
由於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一九一八年一月布拉格十五萬工人大罷工要求結束戰爭,在克拉德諾和布爾諾等地也有上萬名工人舉行罷工。馬薩里克同月赴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威爾遜和國務卿蘭辛商談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獨立問題,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項和平原則,支持捷克和斯洛伐克獨立。同年六月三日,尚未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被承認為協約國。
捷克斯洛伐克誕生
一九一八年當奧匈帝國戰敗瓦解後,被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佔據已久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便在廢墟中建立起來。同年七月,馬薩里克在布拉格成立民族委員會。九月左翼社會民主黨人和國家社會主義者成立社會主義會議,並於十月十四日組織全國性大罷工,要求成立捷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但遭到民族委員會的嚴厲拒絕。同月二十八日奧匈帝國宣布戰敗投降,民族委員會發表布拉格宣言,正式成立捷克共和國。兩天後,斯洛伐克民族議會接受布拉格宣言,宣布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這是被異族長期分離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西斯拉夫兄弟民族,經過好幾個世紀奮鬥獲得的成果,他們打碎奧匈帝國的枷鎖、組成統一的獨立國家。
版圖除捷克和斯洛伐克外,還有戰前匈牙利西部的一些郡縣。同年十一月十四日,馬薩里克被選為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這位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一八五○年出生於捷克的霍多寧(Hodon´ın),一九三七年逝世。他在一八八二年任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教授,是新康德主義者,也深受英國清教徒道德和胡斯學說影響;一八八九年開始從事政治活動,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三年、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一年曾兩度當選為受奧匈帝國統治的奧地利國會議員;一九○○年創建捷克人民黨,主張在奧匈帝國統治下實現捷克自治,一九○五年後此黨改名為捷克進步黨。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馬薩里克流亡國外,為民族解放、建立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家而四處遊說,得到英、美、法等主要協約國的支持。
一九二○年二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制定了新的民主憲法,全國大多數人民衷心擁護共和國,但蘇台德地區的德意志人則堅持反對。為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後的捷克斯洛伐克在外交上廣結聯盟,與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結盟,以防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報復;同時又和波蘭聯合,以阻德國的侵併;並且藉法國作護身符,以壯大自己的聲勢,可是這些措施還是遏止不了德國的侵略野心。
在內政上,馬薩里克總統採取包括土地改革在內的一系列措施,通過保障出版和集會自由、八小時工作制、擴大選舉權、罷工權和國家對失業的救濟等法律,實行自由民主的政治和積極的經濟政策,以促進國家建設、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多黨議會民主制,使它一度成為中歐政治上最民主、經濟上最發達的國家。政績卓著的馬薩里克,之後又在一九二○年、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先後連任三屆總統。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嚴重波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生活日益惡化,反抗起義此起彼落。一九二一年一月社會民主黨左派決定建立獨立的共產黨,五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舉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成立代表大會,五百六十九名黨員代表出席,通過關於加入共產國際和黨的名稱的決議。
一九二九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也在這個國家產生極大影響,並在一九三三年達到高峰,全國失業工人高達一百萬。同年,納粹在德國當權後,馬薩里克總統對中歐各國的命運首先表示憂慮。境內的日耳曼族分裂活動也在公開進行,他們要求修改疆界,把蘇台德區劃歸奧地利。為了對抗德國法西斯勢力的滲透,捷克斯洛伐克遂於一九三五年五月和蘇聯簽訂互助條約。在同年的議會選舉中,蘇台德德意志黨成為國內重要政黨。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馬薩里克因身體情況欠佳而辭職,民主力量所支持的候選人貝奈斯(Edvard Bene ˇs)博士,在共產黨人的投票支持下當選為第二任總統,他是一八八四年出生於日蘭尼村農民家庭的子弟,先後在布拉格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和迪戎大學就讀,一九○八年獲迪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布拉格商業經濟大學教授和布拉格大學教授。在馬薩里克任總統期間擔任外交部長,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二年還兼任總理。
一九三八年三月,希特勒吞併奧地利後在捷克與德國邊界集結大軍,擺出一副隨時入侵的架式,蘇台德德意志黨領袖亨萊恩(Konrad Henlein)奉希特勒的秘密指示,在溫泉名城卡羅維瓦利公開宣稱向法西斯主義效忠,四月提出自治綱領要求蘇台德德意志人區實行自治,還在國內製造一系列恐怖事件,但很快被捷克政府平息。
同年五月二十日,希特勒陳兵捷德邊境,釀成「五月危機」。為鼓勵希特勒入侵蘇聯,英、法不惜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主權,要求貝奈斯總統割讓蘇台德地區給德國,貝奈斯總統未經國會表決通過就擅自答應割讓國土。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全國各地爆發抗議大罷工,貝奈斯總統只好頒布戰爭總動員令。同月二十九日,德國元首希特勒、義大利總統墨索里尼、法國總理達拉第和英國首相張伯倫,在獨缺當事國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簽訂了「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須將蘇台德地區和捷奧接壤的南部邊境地區割讓給德國,將保證剩餘的國土不再受到侵犯,這就是臭名遠揚的「慕尼黑協定」。
十月一日德軍吞併蘇台德地區,並受到當地日耳曼族居民的熱烈歡迎。同時匈牙利也趁機出兵霸佔南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人聚居區,波蘭強佔了傑欽市,使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和居民,以及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工業區,貝奈斯總統引咎辭職流亡國外。 法西斯分子哈恰(Semil Hácha)博士登上總統寶座,委任希特勒崇拜者貝倫為首相。同月,以季索(Joze l´ Tiso)為首的斯洛伐克人民黨宣布奪取斯洛伐克政權。一九三九年三月中央政府為防止國家分裂,宣布在斯洛伐克實行戒嚴,季索在希特勒支持下於同月十四日宣布成立斯洛伐克國。次日,哈恰總統未經國會批准被迫在柏林簽署一項協定,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國,成為納粹德國所保護的國家。
這個被保護國的政府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行政事務機構,在德軍大舉入駐的情況下,實權操在德國佔領軍手中,納粹黨在全國各地建立秘密警察、特別法庭和集中營,工廠被德國壟斷組織吞併,食品輸往德國。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布拉格大學的學生為抗議德國野蠻的法西斯統治,舉行示威遊行。希特勒盛怒之下封閉捷克所有的大學,把數千名大學生關入集中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前總統貝奈斯在法國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法國淪陷後又遷往倫敦,正式成立流亡政府。
一九四一年七月,蘇聯承認這個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合法政府,貝奈斯則允許蘇聯在捷克境內組織一支游擊隊。由於捷克各地的工人經常發生怠工事件,希特勒九月派遣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赴[[布拉格[[,任德國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攝政官俟機處置。海德里希是柏林黨衛軍的第二號頭目,曾兼管過達豪集中營,後升為希姆萊(H. Himmler)的副手,素以凶殘毒辣著稱,上任僅五個星期就槍殺三百名捷克愛國者,捷克流亡政府決定籌劃暗殺海德里希的秘密行動。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海德里希乘坐轎車從布拉格返回柏林途中,被兩名捷克男子伏擊重傷,次月四日死於醫院,幾天後德軍槍殺了里狄策(Lidice)和萊札基(Lezˇáky)兩個村的全部男性作為報復。
一九四四年八月份開始,斯洛伐克游擊隊活動積極,同月二十九日納粹德軍進入斯洛伐克,導致斯洛伐克民族武裝起義爆發,班斯卡.比斯特里察(Banská Bystrica)成為起義的主要中心。同年九月一日,斯洛伐克民族議會發表「斯洛伐克民族宣言」,譴責斯洛伐克人民黨的背叛,表示要在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內與捷克民族兄弟相處。斯洛伐克民族起義打亂了納粹德國的軍事計劃、有力地支援了蘇聯紅軍的推進。但由於起義領導階層的失誤、力量對比懸殊,起義於十一月被鎮壓。
一九四五年四月四日,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以共產黨為核心力量的民族陣線第一屆政府;翌日,在科希策(Kosˇice)宣布民族民主革命綱領,史稱「科希策綱領」,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民主革命綱領,對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對獲得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有重大意義,其內容包括:動員所有力量徹底擊潰納粹德軍;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民族完全平等;懲辦賣國賊和附敵分子,禁止反動黨派團體活動;建立新軍隊;廢除軍事官僚機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沒收德國佔領者及賣國賊的財產,將其佔有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地少的農民;實行銀行、保險公司和大工業企業國有化等。 一九四五年五月五日,布拉格市民舉行武裝起義,奪取布拉格電台等重要據點,挖築一千六百多個碉堡與城內的德國守軍激戰,蘇軍也從柏林戰役中抽調一個坦克師支援,同月九日抵達布拉格,全殲德國守軍收復布拉格,在隨後的三天裡光復全國。同月十八日貝奈斯回到布拉格,成立包括所有黨派的新政府。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召開戰後的首次國會大選,貝奈斯當選戰後首任總統。捷克共產黨在蘇聯的扶植下在大選中獲勝,捷共領導人哥特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出任總理,捷共掌握了全國各級行政機構。
捷共利用在國會佔多數票的優勢,通過許多共產黨化的法律,沒收了私人工廠,使農民參加集體農莊,但內閣共產黨員與非共產黨閣員之間的合作日益困難。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二名非共產黨部長因不滿捷共的治國方針而向總統提出辭職,遭到貝奈斯總統的拒絕,共產黨就在布拉格組織工人武裝遊行示威;同月二十五日,貝奈斯總統被迫同意讓這些人辭職;同月二十九日,一批共產黨新部長加入,政府內閣完全落入共產黨手中。
五月九日國會通過並頒布蘇聯模式的新憲法,宣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是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平等的斯拉夫民族組成的統一國家,這部人民民主性質的憲法,繼承了「科希策綱領」的原則精神,確認生產資料國有化方針,保證公民享有傳統的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貝奈斯總統因拒絕簽署新憲法而辭去總統職務。六月十四日,新國會推選捷共總書記哥特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為總統。
哥特瓦爾德是捷共政治家和新聞記者,一八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出生在摩拉維亞的貧農家庭,一九二一年捷克共產黨成立時入黨,一九二九年當選為中央總書記,一九四五年被選為民族陣線主席、出任捷共中央主席,一九四六年當選總理。他領導的新政府進行一黨專政唯史達林旨意行事,除控制國家和軍隊外,以基層黨組織和群眾團體牢牢地掌握民眾。
一九四九年莫斯科派來政治顧問,籌劃清黨事宜。翌年,許多民主黨派的政界人士,被無辜指控為叛國分子而遭逮捕,部分被秘密處決。繼之是恐怖血腥的清黨運動,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三年期間數萬名黨員被整肅,輕者開除黨籍,重者被判刑、槍殺,甚至連捷共第一書記、一九四八年曾任副總理具猶太血統的斯蘭斯基(Rudolf Sleánsk´y)也未能倖免,拘捕後在嚴刑拷打下,被迫承認是猶太復國主義代理人和西方間諜,與另外十三名猶太裔捷共高級官員一起受審,其中十一人於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日被處絞刑。此案具有強烈排猶色彩,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東歐各國排除異己、清洗「狄托分子」運動中發生的最大悲劇之一,此案做法與希特勒如出一轍。
哥特瓦爾德一九五三年三月逝世,由薩波托斯基(Antonín Zápock´y)繼任總統,他是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創始者及一九四八年共產黨政變成功領導人之一,在馬薩里克任總統期間協助建立黨的組織、黨報刊、黨工會等。
在此同時,捷共史達林派的領袖諾沃提尼(Anton´ın Novotn´y)出任黨的第一書記,他把權力建立在恐怖專政的基礎上。一九五五年捷克斯洛伐克加入華沙公約組織,一九五七年薩波托斯基去世,由諾沃提尼繼任總統,一九六○年通過新憲法,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一九六四年諾沃提尼再次當選為總統,任期五年。
捷克土地肥沃,有豐富的煤礦,重工業歷來發達,是共產黨世界控制嚴密、視之為禁臠的兵工廠及後勤補給地。然而捷克人原屬斯拉夫族,個性倔強,經歷過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民智早開,文化水準極高,絕非易受壓迫駕馭的落後民族,因此不願被蘇聯牽著鼻子與東歐其他蘇聯附庸國同進退;而且當時捷克的社會危機也在不斷激化,政治上清黨問題一直未妥善解決,人民大眾要求健全民主和法制的呼聲遭到諾沃提尼總統的壓制;經濟開始出現負成長,捷共內部要求經濟改革和反對改革的分歧日益深化。所以從一九六○年開始,人民紛紛起而反抗共黨壓迫,知識份子著文演說、學生示威、工人罷工、市民們打著「我們要肉吃」的標語遊行等事件層出不窮。
布拉格之春歷史意義重大
一九六四年,捷克當局接受了經濟學家錫克(Ota Sˇik)等人提出的新經濟原則,但受制於諾沃提尼總統的保守改革難以奏效,受到黨內經濟改革派和斯洛伐克自治派的不滿指責;但導致他垮台的直接原因是文化界要求民主自由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特別是以著名小說家哈維爾(Vaclav Havel)為首的捷克作家協會,頻頻發表文章反對捷共的文藝政策,哈維爾也因而被捷克人民視為「傳播真理的天使」。
一九六七年十月捷克共產黨中央全會上,諾沃提尼被半數以上的中央委員投票罷免。翌年一月,捷共主席團推選四十七歲的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ˇek)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同年三月,杜布切克推薦斯沃博達將軍接替諾沃提尼的總統職務。
斯沃博達(Ludv´ık Svoboda)原任捷克國防部長,一九五○年被史達林一紙命令退出軍界,翌年又被捕入獄關押多年,後在赫魯雪夫的關照下才得以出獄,一九六五年獲蘇聯英雄和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
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五日,杜布切克主持召開中央全會,改組中央主席團和書記處,公布捷共「行動鋼領」,提出全面改革的設想,採取開明的政策,指出要徹底進行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開始和西方國家打交道,給人民更多的言論自由。改革運動引起廣泛而熱烈的討論,整個社會充滿生機,這就是有名的「布拉格之春」。
「行動綱領」也明顯地表現出要擺脫蘇聯控制和蘇聯模式的束縛,在當時東西方兩大集團嚴重對峙的世界局勢下,企圖擺脫蘇聯模式就會被蘇聯認為是離經叛道。因此改革運動開始後,蘇聯多次糾集東歐附庸國的各國頭目,對捷克口誅筆伐,同時策動捷共內部親蘇分子進行破壞干擾。 正當捷克人民陶醉於民族復興大夢中的時候,蘇聯夥同波蘭、東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等國,於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日深夜出動四十萬大軍入境鎮壓,悲憤交加的捷克人雖然激烈反抗,但仍抵擋不住蘇軍坦克、大砲和刺刀的殘殺,這股爭自由民主的火花終於被鎮壓而熄滅,捷克仍然被關入鐵幕成為蘇聯在中歐的附庸國之一。但這種血海深仇卻未就此終止,它已牢牢地烙印在捷克人民的心中,一有機會他們就會再度起來奮力掙脫枷鎖。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國會通過「捷克斯洛伐克聯邦的憲法性法令」,廢止中央集權的立法制度,使捷克斯洛伐克成為聯邦制國家,增強斯洛伐克族的自治權利,舒解了兩個民族之間長期存在的磨擦。
一九六九年四月,杜布切克被解除黨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改任聯邦議會議長,親蘇派頭目胡薩克(Gustav Husák)當選為中央第一書記,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一年進行清黨運動,約五十人被開除黨籍,也造成另一次的大量移民潮。斯沃博達總統極力保護一些參加過「布拉格之春」運動的政治家和文化界人士,這也是能讓他在一九七三年再次當選為總統的原因之一,一九七五年因健康原因離職,經蘇聯同意由胡薩克(Gustav Husák)兼任總統。
胡薩克為斯洛伐克人,一九一三年出生於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瓦(Bratislava),一九三三年加入捷共,一九四四年八月任斯洛伐克民族議會副主席兼內務部長,一九四四年至一九五○年曾任斯洛伐克民族議會副主席、行政委員會主席及斯洛伐克共黨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職。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年當選為捷共中央委員,一九五○年任斯共中央農業部長,但在同年被指控推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而撤消黨內外一切職務,一九五一年二月被捕,一九五四年四月判處無期徒刑,一九六○年大赦時獲釋,一九六三年得到平反恢復黨籍。一九六八年起先後任斯共中央委員、斯共中央主席團委員、斯共中央第一書記、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及主席團執行委員會委員,一九八九年又被開除黨籍。
斯共中央領導人說非所為、顢頇的作風,給予作家及藝文界無限的題材及發揮空間,他們幽默風趣的作品影響深遠,著名作者包括赫拉伯(Bohumil Hrabal)、曼卓(Jiri Menzel)等,名作家哈維爾尤其積極,曾三次以「企圖顛覆共和國」罪名被關入監獄達五年之久,於一九七七年出獄後成立「七七憲章組織」,以及「保衛被非法迫害者委員會」,要求捷克當局貫徹歐安會議精神,遵守聯合國憲章中有關人權和基本自由的規定。這些政治活動深受重視,西方國家領導人在訪問捷克時,都會與哈維爾會晤。
一九八○年,捷克斯洛伐克為克服高度集中經濟管理體制的弊端、加快發展國民經濟,著手第三次改革。聯邦政府批准了「一九八○年以後國民經濟計劃管理體制措施」,實行後捷克經濟得到初步成效。一九八七年一月又通過「改革經濟體制的原則」,但由於這次改革幅度並不大,未能徹底扭轉經濟形勢。
一九八八年八月數萬名捷克民眾聚集布拉格示威遊行,紀念「布拉格之春」二十週年,力促政治改革,大批示威者被捕入獄,但不僅未能赫阻,要求政治改革的示威民眾反而愈來愈多,最多達五十萬人。一九八九年初,哈維爾和「七七憲章」組織發動的示威遊行頻繁,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公開要求共產黨下台,當局逮捕了哈維爾處以九個月徒刑。哈維爾支持者對此強烈不滿,西方國家也普遍進行干預或聲援,哈維爾因而名聲大振,成為捷克反對共產主義的一面旗幟,聲援哈維爾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捷克當局為緩和局勢,被迫釋放哈維爾。此後哈維爾的反政府活動更加激烈,同年十一月示威活動發展到高潮,數以萬計的群眾連日遊行示威。同月十九日,哈維爾與民主人士組成的反對團體「公民論壇 (Civic Forum) 」,並以領導人的身分與政府總理阿達麥茨舉行會談,達成改組政府、取消共產黨領導和實行自由選舉等協議。
同年十二月新的聯邦政府成立,哈維爾在談判桌上的勝利聲勢壓眾,被國會選為聯邦共和國總統,捷共失去了執政黨地位,國家的政治制度發生歷史性的轉折。哈維爾就任總統後提出開展「溫和革命」,也就是所謂的「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 ,組成「民族諒解政府」,強調人權和民主原則,對國家的內外政策大幅度的全面調整。
哈維爾(Václav Harvel)是世界最著名的文人總統,一九三六年出生在布拉格一個企業家家庭,曾就讀於布拉格的捷克理工大學經濟系,一九六八年成為非共黨人士俱樂部成員、獨立作家俱樂部主席;同年八月起為捷克筆會成員;一九七七年一月,成為「七七憲章」運動的發起人和發言人,是一九四八年以來第一位非共產黨員的國家總統,汮任捷克總統長達十三年,於二○○四年十一月曾來台灣訪問。
一九九○年三月,國家改名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次月又再次更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並修改國徽,取消原國名中「社會主義」字樣。在政治上,哈維爾總統一方面主張實行多黨民主制度,不贊成宣布捷共為非法政黨或對捷共實行「集體問罪」;但支持沒收捷共財產,批准反共刑法,這條法律規定;凡是支持或宣傳共產主義或法西斯主義的人,要判處一至五年徒刑。在經濟上,哈維爾總統迅速推行以私有化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改革。在對外關係上,他主張重返歐洲,爭取加入歐洲共同體,成為歐洲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成員國。
哈維爾總統的政策措施受到西方大國領導人的鼓勵和支持,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就稱他是「一九八九年革命的英雄」,西方各國授予他各種榮譽稱號多達四十多種。
但由於國內黨派林立、觀點殊異、爭論不休、經濟衰退、失業人口增多、物價上漲,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水準,再加上各黨派政治力量分化,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民族的磨擦日益尖銳,斯洛伐克人的獨立傾向越來越強烈;儘管這樣,哈維爾總統仍對前途充滿信心。
一九九○年六月八日至九日舉行了一九四八年以來的首次多黨自由選舉,在大選中獲勝的「公民論壇」和「公眾反對暴力組織(The Public Against Violence)」組成政府,排除共產黨入閣,建立多元化政治體制,實行市場經濟,從政治和經濟上逐步融入西歐一體化。同年七月五日,哈維爾再次當選為總統。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四日,哈維爾在聯邦議會表示要爭取連任總統。七月三日聯邦議會舉行總統選舉,遭到在大選中獲勝「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議員的反對,哈維爾未能獲得五分之三的多數票而落選。斯洛伐克要求獨立的勢態已經不可逆轉,哈維爾要保持統一國家的願望破滅,面對這種形勢感到回天乏力,只好在同月三十日提前辭去總統職務。
一九九二年國會選舉中,右翼的公民民主黨和左翼的「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組織,分別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獲勝而上台執政,兩個共和國的執政黨就聯邦解體的方式、財產分割等問題簽署了雙邊友好條約和二十多個合作協議。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聯邦正式解體。
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捷克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人口一千零三十萬二千,於同月十九日正式加入聯合國。
同月二十六日,捷克斯洛伐克的末任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當選解體後的捷克第一任總統,他上任後表示將繼續實行多元化和經濟改革方針,當前的緊迫任務是結束國家體制危機造成的不安定時期,經濟上堅決貫徹稅收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
一九九六年六月國會大選,執政的公民民主黨得票最高,卻未能過半數,最大的反對黨社會民主黨(原共產黨)又不可能合組政府,乃於一九九七年初重選。一九九八年二月二日,哈維爾再次當選為捷克總統,主要政見為改善政治、加強法制、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二○○三年哈維爾任期屆滿,由克勞斯(Václav Klaus)當選為新總統。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二日,捷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已成為歐洲安全會議(OSCE)、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中歐自由貿協(CEFTA)、歐洲共同體(EC)、國際清算銀行(BIS)、世界貿易組織(WTO)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的會員國,並於二○○四年五月一日成為歐洲聯盟(EU)的會員國。
實行三權分立的政體
根據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生效的新憲法規定,捷克採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人民是一切權力的唯一泉源,各族人民享有同等權利,國家保證全體公民不分男女都有人身安全、不被剝奪生命、擁有私人財產、宗教信仰、行動與居住、保護隱私權、言論和出版、秘密通信、集會結社和示威遊行等的自由和權利。國家憲法保障一切公民都有同等發展機會,都有接受教育、工作和由工作獲得公正報酬、自由出國旅遊等權。公民如果喪失工作能力,可在國家保險項下維持生活。
新憲法規定國家沿用原聯邦旗幟,國旗為上白、下紅,右邊藍色等邊三角形的旗幟;紅色和白色曾是古代波希米亞王國國旗的顏色,藍色是摩拉維亞省和斯洛伐克省原來省徽的顏色,這三種顏色表示捷克是由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兩大地區組成。國徽有大小兩種:大國徽為方形盾徽,盾面左上格和右下格是白色雙尾獅(代表波希米亞),右上格是紅白相間的鷹(代表摩拉維亞),左下格是黑鷹(代表西里西亞);小國徽圖案和大國徽左上格相同。定每年十月二十八日為國慶日,國歌為「我的家鄉在那裡」,國花為玫瑰、國樹為捷克椴樹。 立法權屬於國會,國會不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也是全國唯一的立法機關,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共有八十一名議員,任期六年,可以連選連任,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院由兩百名議員組成,任期四年,可以連選連任。國內凡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享有選舉權,年滿二十一歲的公民享有被選舉權。為維持國會議員的獨立性,所有國會議員都不得擔任行政和司法機關的職務。
國會中眾議院的權力比參議院大,法案先由眾議院通過後再送參議院;如參議院否決或修改眾議院送來之法案,眾議院仍有過半數同意原法案時,則原法案生效。如參議院在收到眾議院所送法案三十日內未做成決議,則該法案視為通過。一旦眾議院被總統解散,須在六十日內辦理補選,此期間如有緊急立法事項,必須由內閣提出請求才可立法,並有兩大限制:一為不可就有關憲政體制、預算、結算、選舉及國際人權條約事宜立法;另一為在新眾議院成立後,由參議院通過之立法須再送眾議院表決,否則已生效的上述法律亦因之失效。
兩院的議員在國會中都有言論免責權,不得因為在國會中所作的表決或所發表的言論受到軍警情治單位或司法機關之傳訊、拘捕和起訴。犯其他刑案,沒有得到國會的同意,也不得加以拘捕。即使為現行犯被捕,也必須立即獲得國會議長的同意、並在被捕後第一次國會會議中決定可否起訴。國會有權質詢總統、總理和所有內閣成員所主管的事務,總統、總理和內閣成員也有義務答覆議員的質詢。
總統是國家元首,由國會參眾兩院議員選舉產生,任期五年,連任最多不得超過兩屆。總統的職權是對外代表國家、締結和批准國際條約、任免外交代表、召集和停止或解散國會、簽署國會所制定的法律、任免政府總理和各部部長、出席或主持內閣會議、任免大學校長和憲法法院的法官、頒授勛章、宣布大赦,以及作為三軍最高統帥等。總統如果被判有罪,除喪失職位、並且永遠不得再任總統外,可以免受法律的制裁。
行政權屬於政府內閣,內閣是全國最高行政權力機構,必須對眾議院負責,眾議院有權對政府表示信任或不信任;內閣主要成員為總理、兼任財政部長的副總理、兼任農業部長的副總理、兼任民政管理和司法部長的副總理、內務部長、經濟政策與發展部長和外交部長等。總理的職權是指導內閣各部工作、召集並主持內閣會議、調整中央各部的工作,以及監督國務計劃的實施。內閣成員在執行國務時,因有意或重大疏忽而致違反憲法或其他法律時,要負刑事上的責任。
全國行政區除首都外,分為布爾諾(Brno)、中波希米亞(Central Bohemia)、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赫拉德茨.克拉洛韋(Hradec Králové)、利貝雷茨(Liberec)、南波希米亞(Ceske Budejovice)、奧洛莫烏茨(Olomouc)、奧斯特拉瓦(Ostrava)、帕爾杜比采(Pardub´ıcky)、比爾森(Plzenˇ或Pilsen)、拉貝(易北)河畔烏斯季(Uˇst´ı nad Labem)、伊赫拉瓦(Jihlava 又名威索辛納 Vysocina)、茲林(Zlin)等十三州(Kraj)及直轄市(hlavni mesto)布拉格(Prague)。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不受行政權的干涉。國家設有最高法院、州法院和鄉鎮法院。最高法院院長和法官由總統任免;州法院法官則由各級行政單位所屬的國民委員會選出;鄉鎮法院的法官由當地居民直接選舉產生。法官又分為專職和臨時兼任兩種,審理程序除一些特定的案件外,都以公開的方式進行。民事案件由民事法庭裁決,這種法院是普通法院、特別法院和仲裁法院。刑事案件是由刑事法庭審判,刑事程序得設特別法庭,以法律明文規定的案件為限,但逾期就必須取消。另還設有最高軍事法院和行政法院,院長均由總統任命;軍事法院由特別法訂立,軍事法院的管轄權得依法律規定及於平民,但以戰時和國家處於緊急時期為限;行政法院負責審理公民對各級行政機關提出的行政訴訟案件。
捷克的司法制度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如果訴訟案發生在當地,屬於嚴重的侵犯罪和擾亂社會秩序等罪行,以及金額在一千克朗以下的紛爭,都由當地法院直接審理判決;如果不服法律的判決,可以上訴州法院。自一九五七年起捷克開始廢除無期徒刑,徒刑的最長期限為十五年,而死刑只限於極端重大案件才執行。這種完全從教化犯人思想著手、放棄懲罰意念的刑法,是世界上最進步的刑法之一。
由於實行多黨制,國內所有政黨地位一律平等,任何政黨都可由人民投票贏得選舉而執政。公民民主黨(Civic Democratic Union)是國內最重要的政黨,於一九九一年二月在「公民論壇」全國非常代表大會上產生,同年四月正式成立,現有三萬六千名黨員,屬右翼政黨,在政治上堅決反對社會生活中任何社會主義傾向,致力於建立私有制和商品、勞務的自由市場,在自由公平原則基礎上、而不是在民族原則上建立國家。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Bohemia and Moravia)成立於一九九○年三月,屬左翼政黨,有三十八萬黨員,政治上主張實現民主社會主義和民主多元化,反對權力壟斷,並加入多元左翼力量的行列。
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源出於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一九三八年解散,一九四五年恢復,一九四八年與捷克共產黨合併,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重建,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六日改用現名,現有一萬五千多名黨員。這個政黨繼承社會民主運動傳統,是社會黨國際成員,政治上屬中間偏左的政黨,致力於勞資雙方利益統一的社會政策,主張建立社會市場經濟和多種平等形式的所有制。
此外,國內主要政黨還有自由社會聯盟、人民黨、公民民主聯盟、共和黨、摩拉維亞西里西亞運動和基督民主黨聯盟等。
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內陸國
捷克是一個地處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國土介於東經十二度二十一分至十八度五十七分、北緯四十八度二十三分至五十一度三分間,東西最寬處約四百七十五公里,南北最長處約兩百六十九公里,北和東北鄰波蘭、南界奧地利、東南與斯洛伐克相連、西與德國接壤。整個國土地處拉貝(Labe)河(即易北河)與多瑙河流域,大部分位於波希米亞高原上。
全國總面積為七萬八千八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約合三萬零四百五十平方哩,由西部的波希米亞、南部的摩拉維亞及一部分的西里西亞(Silesia)組成,地形中央低四周高,是一個以布拉格為中心的四邊形大盆地,海拔大多在五百公尺以下,由易北河盆地、比爾森盆地、厄爾士山麓盆地和南捷克湖沼地帶組成。
易北(Elbe)河捷克名字為拉貝(Labe)河,發源於巨人山脈,全長一千一百六十五公里,其中四一五公里在捷克境內。易北河盆地是全國土壤最肥沃的農業區,以易北河沿岸寬闊的泛濫平原為主向兩面伸展,有些地方的沙土被風刮成沙丘,但大部分還是黃土帶,只有在個別地方會看到一些海拔八百公尺以上森林繁茂的孤峰。比爾森盆地人煙稠密,海拔在三百至四百公尺間,河川密布,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工業茂盛,是全國最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盆地四周丘陵起伏,地形被切割零碎,點綴著一些硅頁岩和細碧岩的殘丘。
國境的北面、東北面、西北面、西面和南面的邊境,有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山脈環繞;東部和東南部是捷克摩拉維亞(Moravia)高原,這個高原從中部向東、西兩側作階梯狀層層下降,梯級間界限明顯,高原中部的伊赫拉瓦(Jihlava)高地和日賈爾(Zˇd’ár°nad)高地的地勢最高,伊赫拉瓦高地呈長方形塊壘狀,四邊有明顯的斜坡,頂部地形平坦;日賈爾高地山脊狹窄,谷地開闊,邊緣地區地形平緩,河谷深而窄,偶而有幾座小小的孤峰,樹木蓊鬱,大片平地則是農田。
蘇台德(Sudeten)山系坐落在國境北方捷克與波蘭的邊境線上,自西北向東南綿延三百多公里,山體寬約三十二至四十八公里,由西蘇台德山脈、中蘇台德山脈和東蘇台德山脈組成,大多數山峰的頂峰呈平頂狀。西蘇台德山脈高峰峻嶺,主要有巨人山脈、盧薩蒂亞山脈和伊澤拉山脈等。 巨人(Krkonosˇe)山脈是捷克和波蘭的界山,有許多高山峻嶺,景色壯觀。此地有罕見的冰河遺蹟和蘇台德山區特有的生物,還有天然的山地雲杉林,鬱鬱蒼蒼、林濤陣陣,山脊有冰川谷,易北河、奧得河和摩拉瓦河等都發源於此。冬季山上多積雪,捷克和波蘭兩國共管的巨人國家公園,於一九六七年被劃為自然保護區,可以供人遊覽和滑雪,是理想的冬季運動場所。山脈中的斯涅日卡(Sneˇzˇka)峰是蘇台德山脈最高峰,海拔一千六百零二公尺,也是全國最高峰。
盧薩蒂亞(Lusatian)山脈是捷克最北面的群山,東起耶什泰德(Jesˇteˇd)山脊,西至易北河峽谷,延伸到波蘭和德國境內,主要由沙岩構成,也有一些由火山岩構成的小山峰。
伊澤拉(Jizera)山脈橫哦在捷克與波蘭邊界上,是西蘇台德山的支脈,長約四十公里,與盧日尼采(Luzˇnice)山之間隔著秀麗的尼斯河,山巒起伏,伊澤拉河就發源於此。最高峰伊澤拉峰海拔一千一百二十二公尺,奇峰峻嶺,由花崗岩構成的石崖、石林,以及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隨處可見,盛產大理石。山上林木蒼鬱,深處還有原始森林和長著稀有植物的山地泥炭沼澤。一九六八年捷克政府將此地闢為風景保護區,面積約三百五十平方公里,保護區內設有二十三個自然保護地。
中蘇台德山脈有奧爾利采(Orlice)山橫臥,形成捷克和波蘭之間四十公里長的天然疆界,大德什特納(Velká Desˇtná)峰為這條山脈的最高點,海拔一千一百一十五公尺,地勢崎嶇不平。
東蘇台德山脈主要由耶塞尼克(Jesenik)山脈組成,坐落在捷克北摩拉維亞與波蘭交接處,最高點海拔約一千四百九十七公尺,此地奇岩曲徑交錯,所設立的耶塞尼克風景保護區內,風光明媚,溫泉處處,還有許多療養勝地和名勝古蹟。
厄爾士(Erzgebirge/Kruˇsné hory)山脈位於國土西北部,是德國和捷克的界山,全長約兩百多公里,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蘊藏金、銅、銀、鐵、錫、鉛和鎳等多種金屬礦,以及豐富的褐煤,所以山名德語厄爾士即為「礦藏山脈」之意。
舒馬瓦(Sˇumava)山脈坐落在西南邊界線上,是捷克與德國和奧地利的界山。全長一百二十六公里,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由兩列平行的山脈構成,山體寬約十至二十公里;面積一千六百三十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這裡山勢平緩,最高峰是西南端的普萊希(Plech´y)山,海拔一千三百七十八公尺,著名的伏爾塔瓦河和奧塔瓦河都發源於此。山上茂密的針葉林中夾雜著原始的冷杉和山毛櫸,盈盈的山水從樹林中流出,注入伏爾塔瓦河及其支流。山脈東段有五個較大的湖泊,最大的切爾納湖面積約十八點四公頃,湖水深達三十九點八公尺。這裡有奇麗的山川、錦鍛似的湖水、鬱鬱蔥蔥的森林、淙淙作響的溪流,景致非常優美。春天來臨時,滿目新綠,漫山遍野山花爛漫;夏季時節,山澗清涼,綠樹成蔭,是避暑的理想勝地;秋季,天清雲淡,秋高氣爽,景色秀麗;隆冬時節,舉目環視,一派白雪皚皚的景象,適於滑雪和打癒C
捷克的位置正好在歐洲水系的分水嶺上,雖然擁有稠密的河網,但是延伸較大和水量充沛的河流卻很少,而且大多數注入北海的易北河、奧得河和維斯杜拉河等水系。
伏爾塔瓦(Vltava)河是易北河上游,發源於捷克西南部舒馬瓦山脈,自南向北流,沿途主要支流有盧日尼采河、薩扎瓦(Saz´ava)河、奧塔瓦(Otava)河和貝龍卡(Berounka)河,在布拉格以北二十九公里處注入易北河,全長四百三十三公里,是全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達兩萬八千零九十三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五點六,素有「捷克母親河」的美譽。
盧日尼采(Luzˇnice)河源自奧地利弗賴瓦爾德森林,自南往北流入捷克境內,經特熱邦(Trˇebonˇ)湖區至塔博爾(Tábor)進入山峽,然後轉向西南流入伏爾塔瓦河,全長約兩百零五公里。
伊澤拉河源自波希米亞北部蘇台德山脈斯姆爾克(Smrk)山南麓,自北向南流,在布拉格東北注入易北河,全長約一百七十公里。
捷克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雨量充足、不太炎熱,冬季溫和、又無嚴寒,四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七至九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約零下五度,南部和北部山區氣溫高於盆地,高山峻嶺氣溫約為零下十二度。夏季時,盆地的平均氣溫約在十八度至二十一度間;山區平均氣溫為十三度至十七度。各地的降雨量受海拔高度、地形、山坡的向風或背風的影響很不均勻,山地年雨量在八百至一千三百公釐間,盆地和平原的年雨量在四百五十至八百公釐間。
資源豐富工業發達
這個國家因有易北河、伏爾塔瓦河的沖積河谷,耕地面積廣闊肥沃,農業發達,主要農業區域分布在伏爾塔瓦河與易北河的河谷,以及摩拉瓦河低地區,幾已全部機械化,糧食和油、肉、雞蛋等副食品可自給自足。主要農產品年產小麥三百二十五萬八千多噸、大麥一百九十三萬噸、裸麥二十五萬六千多噸、燕麥二十一萬五千多噸、玉蜀黍六十一萬五千多噸、甜菜三百六十五萬七千多噸、馬鈴薯一百八十九萬七千多噸、亞麻十一萬三千多噸、葡萄五萬三千多噸,山谷地區出產各種水果、蔬菜和甘蔗等,北波希米亞以產蛇麻草而聞名。
畜牧業也很興盛,有豬、牛、羊和家禽飼養業,主要牲畜的存欄數為牛兩百八十五萬六千五百多頭、乳牛八十五萬三千多頭、豬四百九十五萬八千多頭、羊六十五萬九千多隻、馬十九萬三千六百多匹,以及雞、鴨等家禽約三千六百五十多萬隻。
境內森林繁茂,林地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面積,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區、布拉格西南丘陵地帶和東北部蘇台德山區。
漁業限於內陸河流和湖泊,淡水魚勉強可以自足,海水產品要從國外輸入。
礦產豐富,主要的礦產包括煤、鐵、鉛、銅、銀、錳、鈾、鋁、鋅、汞、褐煤、石墨、瓷土、瀝青和玻璃砂等。煤的蘊藏量達六十五億噸,居歐洲第五位;褐煤蘊藏量達一百三十五億噸,居世界第三位。主要的煤產區是奧斯特拉瓦卡爾維耶礦區,比爾森和克拉托維附近也有一些煤礦;全國最大的褐煤礦是北波希米亞礦區,其次是索科洛夫礦區、南摩拉維亞礦區、漢德洛瓦礦山和諾瓦基礦區等。西北部克羅斯尼山中蘊藏豐富的鈾礦,摩拉維亞東南部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鐵礦大部分在北部的奧斯特拉瓦地方,摩拉維亞東北部也產鐵。
捷克是中歐高度工業化的國家,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和工業化傳統,早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就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工業水準與當時的奧地利差不多,曾是世界第十大工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共產黨統治下,是蘇聯和東歐各國工業產品的供應者,全國有一半以上勞工從事工業生產。一九九三年聯邦解體,捷克逐漸走出經濟谷底,全力推行私有化政策,使工業穩步發展。
現在每年工業產值約佔社會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十二,某些工業產品如機器設備、玻璃製品、載重汽車、武器、皮鞋和啤酒等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煤、鋼、化纖品、水泥、鞋和糖的人平均產量,居世界前十名。
機械製造業是這個國家的傳統工業,至今仍為主導性工業,產值約佔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二十三,機械產品輸出額約佔全國輸出總額的一半以上。機械製造業主要集中在布拉格、布爾諾和比爾森等地,每年出產載重汽車五萬一千三百多輛、小轎車十六萬三千八百輛、摩托車十八萬二千八百多輛。主要機械產品還有精密機床、紡織機、工作母機、牽引機、切割電鋸、電焊機、推土機、鏟車、碎石機和公共汽車等。設在比爾森的斯科達鋼廠,是中歐最著名的大兵工廠之一,這裡所出產的飛機、坦克、大砲和機槍等都非常有名。
捷克汽車工業非常發達,根據二○○四年四月二十日英國每日電視報公布的一項為期兩年半的汽車滿意度調查,結果斯科達(Skoda)生產的汽車一鳴驚人,名列亞軍,令人大感意外,Skoda僅次於日本凌志(Lexus)領先富豪(Volvo)、奧迪(Audi)、紳寶(Saab)、捷豹(Jaguar)、賓士(Benz)和寶馬(BMW)等,是近幾年來在歐洲房車市場市佔率直線上升的少數品牌之一,已納入福斯集團的Skoda之所以有此佳績,捷克汽車工業的品質優良由此可見一斑。
化學工業興起於一九六○年後,是捷克第二大工業,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十二點五,建有許多大型的人造纖維廠、聚氯乙烯廠和塑膠廠等。化學工業基地大都分布在靠近原料產地和電力充足的地區,化工中心在波希米亞地區的利特維諾夫市;帕爾杜比采的西郊建有大型化工廠和煉油廠;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建有大型化纖廠,年產化纖二十萬噸;納霍德有橡膠工業;科林建有煉油廠。此外,在布拉格、內拉托維采(Neratovice)和科拉羅沃(Kolárovo)等地,還建有醫藥廠和日用化工品廠。主要化工品年產量為汽油一百七十五萬三千多噸、餾取燃油四百五十八萬六千多噸、塑膠和樹脂九萬八千七百多噸、硫酸一百二十八萬七千多噸、人造纖維十八萬五千多平方公尺和化肥五十六萬七千多噸。
冶金工業是全國第三大工業部門,鋼的年產量達一千五百三十八萬噸,人均產量一點五噸,世界少有。捷克的冶金工業大多集中在煤田附近,或是地理位置好、進口原料方便的地方。煤都奧斯特拉瓦地區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冶金工業,建有維特科維采鋼鐵廠、特日奈茨鋼鐵廠和新冶煉廠等三家全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最出名的新冶煉廠,是一家擁有高度自動化水準和高標準生產體制的現代化企業。此外,捷克中部地區冶金工業也較發達。
電力工業在積極開發中,全國有二十多座發電廠,大多數是火力發電廠和水力發電廠,總發電約為一千多萬瓩。其中位於德奧邊界附近的特梅林核能發電廠,距離奧地利邊界只有六十公里,共有兩座核子反應爐,發電量約兩百萬瓩,於二○○二年全部運轉,由於主渦輪發電機時常發生故障,有安全上的顧慮,導致鄰國的強烈抗議。
木材加工業和造紙業是這個國家的古老工業,雖已有上百年歷史,但都是一些中小型工廠,分布在全國各地,只有一小部分設在林區附近,產量有限。
這個國家具有發展建築材料工業的良好條件,全國各地都可以就地取材,水泥年產量約八百五十萬噸,建材工業最集中的是中波希米亞和東波希米亞,在布爾諾、奧斯特拉瓦、普拉霍維采、奇日科維采和赫拉尼采等地,都建有大型水泥廠。
紡織工業是捷克傳統工業,有良好的技術基礎,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無梭織布機和無錠紡紗機的國家,有些紡織技術已成為專利輸出國外。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州是全國紡織基地,擁有許多規模大、設備先進的大型紡織廠。
製革工業在這個國家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皮革製品聞名於世。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全國就有三百六十多家皮革廠和皮鞋廠,著名的皮鞋大王巴佳在茲林市開辦了一家歐洲最大的巴佳鞋廠,技術精湛、式樣新穎、質地優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全國皮鞋年產量達一億零五百多萬雙,三分之二供出口,輸往九十多個國家。
捷克的玻璃和陶瓷工業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奧匈帝國時期就是名揚歐洲的工業,至今仍以技藝精湛而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特別是玻璃製品更負盛名,被譽為「玻璃王國」。
著名的莫塞爾藝術玻璃廠創辦於一八九二年,生產的磨花玻璃製品造型新穎、精緻漂亮,在歐洲、甚至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如今有百分之八十的產品銷往西歐、中東、美國和日本。這家工廠出產的磨花酒器是捷克政府為來訪的各國元首舉行國宴時的專用品,出產的玻璃藝術品被許多顯赫人士收藏,視為珍品。
食品工業的歷史悠久,捷克人很早就會利用適宜的條件種植大量的甜菜和啤酒花,製糖業和啤酒釀造業都十分發達,啤酒釀造業早在十五世紀就聞名國外,全國現有九十多家啤酒廠,年產啤酒兩百萬桶以上,每人每年平均啤酒消費量約一百八十公升,名列世界前茅。一九二七年捷克糖產量佔歐洲糖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現在糖的年產量超過一百萬噸,仍是歐洲的產糖大國。
對外貿易方面,平均全年輸出總值兩百五十億八千多萬美元,主要輸出品有機械設備、精密機床、軍火、公共汽車、小轎車、載重卡車、紡織機、水泥、糖、皮革、皮鞋、啤酒、煤、褐煤、陶瓷、玻璃器皿、鋼鐵、摩托車、火車頭、鐵路車輛、農業機械、皮革加工機、發電機、照相印刷機、飛機、電子通信設備、紡織品、成衣、化學品、五金工具、木材和鋼線等。
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為三百一十億四千多萬美元,主要輸入品有鐵礦石、石油、天然氣、棉花、動物飼料、化學品、先進技術、機器、辦公室用具、儀器、農產品、海產、濃縮過磷酸鹽、電腦、精密儀器、醫療器材、藥品、運動工具、紡織品、成衣、菸草製品、玩具、香水、化粧品及梳粧用具、家庭用清潔劑、加工食品、飲料、耐久性消費品、禮品、汽車及零配件、嬰兒用品和日用消費品等。主要貿易伙伴為德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義大利及俄羅斯等國。
貨幣單位叫做捷克克朗(Czech Crown),簡稱克朗(kcˇ),每一個克朗又分為一百個希樂爾(Heller),對美元採浮動匯率,每一美元可以兌換二十四克朗。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為五千四百九十二美元。
在過去的聯邦中,捷克的經濟發展水準要高於斯洛伐克,聯邦解體時,捷、斯兩國按二比一的比例分配財產,捷克分到聯邦財政約一百五十三億六千多萬美元,黃金儲備七十噸。一九九三年徹底改革稅制,設置增值稅、統一所得稅,使增值稅成為國內財政預算收入的來源,也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槓杆。根據經濟發展組織與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捷克是中歐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每年國民生產總值約為四百二十億美元,失業率最低只有百分之二點五,物價上漲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外商投資持續增加,而且因政局穩定,地理位置接近東歐各國和獨立國協,被很多人視為進入東歐各國的前哨站。
交通運輸方面:航空運輸發達,雖然地處內陸,但捷克人豪放的說:「天空就是我們的海洋。」的確他們充分運用了天空,境內現有九個民航機場,闢有十七條國內定期航線,總長三千二百六十多公里;國際航線四十三條,全長約五千一百五十萬一千六百多公里。布拉格市郊的魯茲尼(Ruzyneˇ)國際民航機場不僅是全國的航空中心,也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之一,九條國內航線通往全國各主要城市和療養地,還闢有通往四十三個國家的直達航線,包括通往中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印度、智利和巴西等國的遠程國際航線。年客運量約三百萬人次,貨運量約兩萬噸。
水運方面,捷克雖是內陸國家,但可以經由其他國家出海,捷克遠洋輪船公司擁有十二艘萬噸級輪船,總噸位為十四萬二千三百多噸;境內河流總長為五千七百多公里,可以通航的內河航線全長為四百七十五公里,伏爾塔瓦河和易北河是國內最主要的內河航道,客運和貨運都很繁忙,其中年貨運量約兩百萬噸。
鐵、公路在全國運輸中佔有重要地位,承擔了全國百分之七十的貨運和百分之五十的客運量。國境除邊界線旁聳立著高山峻嶺外,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所以這個國家的鐵路網和公路網就像人的血管一樣稠密,通達全國各個角落,並與歐洲各國鐵、公路緊密相連。
全國鐵路線總長為九千四百四十四公里,其中雙軌鐵路長約兩千公里,有三千七百五十二公里為電氣化鐵路,年客運量一億七千七百萬人次,貨運量約一億一千萬噸。火車分為三種:特快車(Rychl´ık)僅停靠主要城市;快車 (Expres)停靠站較特快車略多,車速也稍慢;普通車(Osobny Vlak)每站都停,適合短途搭乘。
國內最著名的鐵路交通中心有奧斯特拉瓦、布爾諾和比爾森等。與國外連絡的重要鐵路線有布拉格至基輔,柏林經布拉格、維也納至布達佩斯等歐洲重要路線。
全國公路總長為五萬八千六百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只有五百多公里。年客運量約六億二千萬人次,貨運量四億五千萬噸。觀光客可利用「E」字的國際高速公路來往捷克及歐洲各國。捷克與鄰近各國間,有國際長途巴士來往,但班次須視每個國家及季節性而定。
觀光事業蓬勃發展
捷克享有「中歐花園」的美稱,是歐洲旅遊業發達的國家之一,全國有一百八十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堡、三萬九千六百多幢保護完好的古建築、六十多處溫泉療養地、五萬一千多處名勝古蹟,以及為數眾多風景秀麗的旅遊點,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旅遊勝地大體可以分成三類:一是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區,這些地方有未經人工開發的奇峰峻嶺、溶洞山崖、原始森林和野生動物,保持了大自然的天然美。另一類是古堡和歷史名城,在捷克到處可見湖光山色,起伏的山巒,無盡的叢林;而且捷克地處歐洲中部,交通便利,自古以來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也在這裡留下足跡,而且各地的古蹟都受到很好的保護。在這裡既可以欣賞大自然的風光,又可以訪幽探古,瞭解歷史的發展。還有一類是溫泉療養勝地,捷克是個多溫泉的國家,長期以來不斷開發利用,溫泉療養院的設備也越來越完備,成為人們療養和休息的好去處。每年前往旅遊的外國觀光客達到六千萬人次,旅遊業的收入逐年遞增。
為吸引更多的外國旅遊者,捷克政府採取一系列新措施,投資興建新的旅遊基地,提高服務品質,利用電腦預訂客房、機票和車票,簡化加快辦理入境手續。可惜海關官員仍有官僚餘風,他們心態封閉、作風保守,對外國觀光客多抱持著防衛心理,缺乏主動服務觀念,動作拖拖拉拉,給人印象欠佳。捷克雖也允許外國觀光客在國境口岸直接辦理落地簽證,但耗時排隊辦理,且同樣需付費用。
國人前往捷克旅遊必需辦入境簽證,可到捷克駐台灣經濟文化辦事處(Czech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辦理手續,地址為台北市基隆路二段五十一號六樓之一,電話:(02)27389768,傳真:(02)27333944。網址:www.mofa.cz-taipei.tw.所需證件為效期十五個月以上護照正本及護照首頁影印本、背景白色兩吋半身脫帽照片一張、填寫申請表格一份,單次簽證費用為台幣一千六百元,一年期多次簽證費用為三千一百元,辦理簽證所需時間為七個工作天。事實上辦理赴捷克簽證手續可以委託有信譽的鳳凰國際旅行社代勞,可以省時省事。因為旅行社為節省簽證時間和費用,多用團體簽證方式,直接寄到捷克駐奧地利維也納的大使館辦理,再由航空公司帶回台灣。如果辦理正常入境簽證時間趕不及,也可以在入境捷克國際機場時辦理逗留時間為三十天的落地簽證。
由於台灣目前尚無飛機直飛捷克,乘客可選擇中華航空公司班機先飛往德國的法蘭克福、或搭乘長榮航空公司航班前往奧地利的維也納、或乘坐荷蘭航空公司的班機先到阿姆斯特丹等地,再轉機飛抵捷克首都布拉格。也可以從捷克的鄰國乘火車或國際長途巴士前往。
捷克政府非常歡迎台灣客入境觀光,有相當優惠的待遇,可以辦理落地簽證,但必須從台灣搭乘民航機降落捷克國際機場才能享受這項優待。如果由俄羅斯或中國大陸前往,不但無法落地簽證,還要你事先訂好旅館,經由指定的旅行社代辦所有手續後才准入境。如果入關人數較多,海關人員會讓你在旁稍候,等所有入境旅客過關後,才來專門處理你的入境事宜,他們會拿一本冊子來仔細檢查核對名字和護照號碼,看看是不是令捷克警方頭痛的問題華人、或是黑社會成員。
根據捷克海關的規定,每名成年旅客入境時,免稅攜入品除合理的隨身行李及旅行用具外,可免稅攜入香煙兩百支或菸絲兩百五十公克、五十公克香水、兩公升酒、一公升烈酒、三千克朗以內的禮品;攜入照相機和錄影機須申報,在出境時必須攜出。捷克幣除零錢外不准攜帶出入,外幣則未加限制。遊客可以在銀行、飯店、機場及市區外幣兌換店兌換外幣,通常各地匯率和手續費都不相同,銀行所收的手續費要比兌換店低廉,先問清行情後再換,以免吃虧。如有剩餘捷克貨幣可以兌回外幣,但要扣差額和手續費,如果數量不多,可以帶回作紀念。最好不要在黑市交易,以免被騙或受罰。國際信用卡在捷克使用普遍,大飯店、餐廳、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和一些消費場所及商店,都可以使用國際信用卡。當地銀行也有以國際信用卡提領現金的服務,在額度內都可在自動提款機內提領現金。
這個國家因外來觀光客多,旅館不足,價格昂貴,尤以每年六、七月到九月左右旅遊旺季,前往捷克觀光的遊客必須預訂旅館,不然會有無處棲身之苦,有些沒有預訂房間的觀光客,甚至曾嚐到在浴缸上鋪床墊過夜的經歷。遊客由捷克官方所經營的旅行社代訂房間,可獲優先權。民宿雖然便宜,但良莠不齊,在布拉格國際火車站內,常有手持房間照片和價格表的民宿經理人或屋主在拉客;民宿有可能是在已有百年歷史的古建築內,外表雖老舊,但內部乾淨優雅;甚至一些民宿可能是藝術家的居室或農莊等,但是特別要注意先看房子、議定價格再住進去。對住在民宿的外國觀光客來說,必須到附近警察局辦理流動戶口。
在捷克各地購物相當方便,主要的特產品有皮革、玻璃、瓷器和水晶等。買水晶要辨別是否真正水晶,因為捷克出產一種波希米亞水晶,並非天然水晶礦,而是一種水晶玻璃,利用加鉛玻璃折射率較高的特點,產生絢爛的光彩,用以混充水晶藝品讓觀光客上當。
捷克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天短暫,冬季寒冷,早晚溫差較大,因此前往捷克旅行,要帶毛衣、外套,冬天時大衣、馬靴等禦寒衣物不可缺少。
當地衛生條件尚可,自來水雖稱可生飲,但很少人喝生水,仍以喝礦泉水為宜。
捷克各地治安情況還算不錯,成為新聞的大刑案很少發生,但是在車站、機場、港口和一些熱鬧的公共場所、扒竊事件仍時有發生,甚至連汽車也會被偷,旅客護照、機票和貴重財物要隨身攜帶,小心保管,有時會化扒偷為搶;還有人在街角販售和吸食大麻煙,遊民四處遊蕩,賭場也公開拉客,警察就像什麼也看不到,夜遊觀光客應提高警覺。
當地有收小費的習慣,但也要看現場情況而定,一般付小費約為消費額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人們前往捷克旅行,入境前最好參加醫療保險;在捷克除了緊急醫療免費外,其他患病治療均須自費;若以國際信用卡或旅行支票支付醫療費,一定要索取收據,以便事後回國申請理賠。捷克各大城市都有救護車和急診室,旅館會替遊客聯絡當地醫生;如需會說英語的醫生,可到專為外國人所設的外交人員健康中心(Nemocnice Na Homolce)就診,須出示護照,且要當場付費。
洗手間門上寫有「WC」字樣,上廁所必須購票,票價為五克朗。在捷克旅行要多準備一些輔幣,以備上廁所付費。
時差方面,這裡冬天比台灣慢七小時,夏天慢六小時。風俗習慣和西歐差不多,一般都注重守時觀念,與人約會最好要事先安排,不可先到或遲到。每年七、八月為度假季節,不宜選擇此時作商務拜訪。如受邀至對方家中餐敘,可酌送鮮花、糖果或酒類作為禮物。
電源規格主要採五十周波交流電,電壓自一百二十至兩百二十伏特,用兩個圓洞的圓型插頭;電視系統為PAL Systern 。
捷克人生性冷漠,對外國遊客不夠親切,尤其對非白種人觀光客更不友善。為加強對觀光客服務,捷克國家旅遊局(CEDOK)在國內許多觀光景點設有周全的諮詢服務,如販售交通時刻表、各地觀光手冊及地圖等,並可代訂機票、車票、船票、旅館和民宿等服務,星期六、星期天和國定假日不上班。
這個國家的電信並不夠進步,尤其是國際電話通話品質不佳,接通率也低。市內有很多公共電話,分為市區電話和長途電話兩種,可以投幣,也可以使用電話卡,市區公共電話品質尚可。長途公共電話多裝設在地鐵站及灰色電話亭內,應該是可以打國際電話的,但有時會打不通,因此打國際電話最好還是到電信局或飯店,但是收費相當貴。
捷克的電話國碼為420,由捷克打電話回台灣的撥號方式為00+886+區域號碼+電話號碼。在捷克的常用電話號碼為報警158、救護車155、火警150、車禍154、布拉格查號台120、布拉格旅遊資訊服務187。外交人員健康中心為52921111,二十四小時藥房為24511112等。我國遊客在捷克旅行途中,如果不幸遇到任何意外需要請求救助時,可到「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地址為:Revolucni 13, 7p 11000 Prahal,電話(42)2863257•2863267。如果是希望瞭解捷克各地的一些資訊,可找「駐捷克台北新聞處」,地址為Zitma 49, 11000 Prahal,電話(42)24221310、24221308;傳真(42)24221320。
郵政方面服務品質還算不錯,橙色底白色字 Posta 字樣的是郵局,上班時間是週一至週五的上午八時到下午六時,週六是上午八時到中午十二時;布拉格郵政總局全天候二十四小時服務。郵筒外表也是橙色,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相當普及方便,由捷克寄航空信回台灣大約七天可以收到。 政府機關的辦公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八時三十分到下午五時;銀行上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八時至下午二時;商店的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九時到下午六時,週六為上午九時到下午一時,一般零售店營業時間較長,尤其是在旅遊區的藝品紀念品店,幾乎天天不打烊。
捷克主要假日:包括一月一日的新年(New Year Day/Nov´y rok),三月或四月的復活節 (Easter Monday/Pondeˇlí velikonocˇní);五月一日的國際勞動節(Labor Day/Svátek práce);五月八日的解放節(Liberation Day/ Den osvobození),一九四五年慶祝從納粹德國佔領下獲得解放;七月五的捷克節 (Czech Day/Den Cyrilsa a Metodeˇje),是慶祝把斯拉夫文字和基督教傳入大摩拉維亞的居里爾和美多迪烏斯兄弟的紀念日(Day of Cyril and Methodius, the Salv Missionaries);七月六日的胡斯忌日 (Master John Hus/Den Jana Husa);九月二十八日的瓦茨拉夫日(Day of Wenceslas);十月二十八日的國慶日(National Day/Den vzniku Cˇeskoslovenska);十一月十七日的抵抗共黨紀念日(Day of Fight for the Freedom and Democracy);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的耶誕節(Christmas/Vánoce)。
歐洲最美麗的城市布拉格
摩拉維亞首府布爾諾
重工業城比爾森盛產啤酒
溫泉勝地卡羅維瓦利
瑪麗亞溫泉市風光旖旎
鋼煤城奧斯特拉瓦
茲林市是世界名鞋城
西部邊陲重鎮海布
古城捷斯基布傑約維采
世界遺跡城克魯姆洛夫
邊境貿易城茲諾伊莫
文化城奧洛莫烏茨
捷克歷史發祥地烏斯季
胡斯軍的搖籃塔博爾
歷史古城伊赫拉瓦
庫特納霍拉有人骨教堂
捷克各大城市景色優美
人民生活水準高
全國人口約一千二百五十多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為一百五十二人。儘管這個國家的政府推行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收效不大,男子平均壽命六十九歲,女子平均壽命七十六歲;百分之七十五的國民居住在城市,農村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就業總人數二百五十八萬,其中從事農業的佔百分之八點九,工業佔百分之二九點三,營建業百分之八,運輸及傳播業百分之八點二,最多的是服務業佔就業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五點六。
捷克人民的主要種族以捷克族(Czechs)為主,佔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包括摩拉維亞(Moravians)及西里西亞(Silesians)共一千一百多萬人;斯洛伐克人(Slovaks)佔百分之三約三十六萬多人,主要定居在東部靠近斯洛伐克地區;羅馬尼亞人(Romanies)佔千分之十三,包括居住在斯洛伐克邊境上起源於羅馬尼亞以牧羊、伐木為生,穿傳統服飾、過純樸生活的瓦拉幾亞人 (Wallachia),人口共十三萬多;波蘭人 (Poles) 佔千分之六,約七萬多,居住在北部與波蘭接壤一帶地區;德國人 (Germans) 佔千分之六,約六萬多人,分布在西部地區;其他各民族共約佔千分之六,約七萬多人。
中國人在捷克共九千人左右,其中四千五百人已取得居留權;大多數來自浙江的青田、溫州和杭州,其他來自福建、河北、吉林、廣東、山東、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因有不同的言語和地域觀念,因此並不團結。少數從事低薪體力勞動工作,多數從事小企業並雇用當地人,還有一些人從事紡織業和餐飲業。旅捷華人社會辦有「捷華通訊」月刊和「旅捷華人聯誼會」等刊物。
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的影響,捷克和西歐各國來往密切,在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上,與東歐國家的斯拉夫民族差異頗大。住在波希米亞的捷克人,吸收了日耳曼民族的理性文化,頗富哈布斯堡貴族的氣質,聰明、實際,以合理的態度處理事情,在技術上有優越的天分,並且做事認真;比較喜歡喜劇的快樂,而不欣賞悲劇的淒美;性格保守,有時喜歡諷刺和幽默,是一個擁有冷靜頭腦及熱情心的民族。
宗教信仰方面,捷克人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全國有十二個羅馬天主教區、八千多座供教徒從事祈禱活動的大小教堂和修道院。部分人民信奉東正教,捷克東正教會由莫斯科東正教牧首創辦於一九五一年,國內現設有四個東正教教區。還有少數人信奉新教和猶太教。
捷克語是法定的官方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的西支,並以布拉格方言的發音為標準。各地口音也略有不同,如摩拉維亞方言和西里西亞方言等,但差異並不大。
這個國家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度,不僅免收學費,並對學生食宿給予補助,從一九八四年起又把九年義務教育改為十年義務教育,自一九九○年起允許私人和教會辦學。凡是六歲至十六歲的學童都必須接受十年制義務教育,全國無文盲。中等以上的學校分為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實習學校等三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興趣,選擇不同類型的學校,但不管是那一種類型,畢業後都可以繼續進入大學攻讀。在一般情況下,大多只有普通中學的畢業生才會繼續升學。全國現有二十八所大學,共有十五萬名學生,其中最著名的是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Universita Karlova)、布爾諾的馬薩里克大學(Masaryk University/Universita Masarykova)和奧洛莫烏茨的帕雷茨基大學 (Palack´y University/ Universita Palackého)。大學的學制四至六年不等,大學生不僅不須負擔任何費用,而且設有獎學金,制訂了各項優惠措施。但年齡超過三十六歲的大學生,乘車不再有半票優待。境內到處都設有附屬於工廠的技術學校,使每個年輕人都有一技之長。
捷克科學文化水準很高,全國設有三百五十二個獨立科學研究的機構,共有兩萬四千五百多名研究人員從事各項科學研究活動。著名的捷克國家科學院是歐洲最古老的科學研究機構,創立於一七九○年,有六十一個研究所和九個大型實驗室,共有八十二名院士和一百九十多名外籍通訊院士。 新聞出版事業發達,全國共有三十多種報紙,總發行量達十五億九千六百多萬份,主要報紙是人民報、權利報、今日青年陣線報、經濟報;各種期刊一千多種,每年圖書出版約一億零五百多萬冊。捷克國家通訊社成立於一九一八年,在國內外都派駐有記者,國外有十九個分社,與二十多家外國通訊社有業務聯繫。
國內的電台和電視台大部分是國營的,私營的新電視台(TV NOVA)共有三個頻道,大部分的股份則屬於美國化粧品公司雅詩蘭黛(Este- e Lauder)旗下的柏林中歐媒體企業,它是共產主義垮台後中歐第一家民營的全國性電視台,主要播放美國娛樂影片,有些節目中摻雜有暴力和正面全裸的色情鏡頭,以及賓果遊戲和公開嘲諷國家領袖的皮偶秀等節目,吸引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電視觀眾。
醫療衛生方面設施完善,從事醫生職業的人口比例居世界第一位,共有醫生四萬五千多名、護士十八萬六千多名、病床約一百一十五萬六千多張,醫生及護士對病人的照顧無微不至,收紅包事宜罕見。從一九九二年起這個國家開始全面改革公費醫療制度,逐步向醫療保險制度過渡,使國民醫療有保障,人民平均壽命逐漸提高。目前,影響國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有缺鐵性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等。
人民的生活水準已逐年提高,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虞匱乏,也有不少人擁有私人轎車,家電設備普遍,一般家庭生活富足,居住在城市的人大部分過著現代化的生活。
鄉村中的居民大都還住在兩千人以內的鄉村中,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村落組織形態以德國式或斯拉夫式集村為主,德國式村落雖種類不同,但四周景色優美,道路整潔。平均每人住房面積為十七平方公尺。
捷克政府鼓勵人民多生小孩,每生一名小孩有一萬克朗補助。捷克人的穿著比較講究,正式的場合男人多半穿西裝或長大衣,冬天還戴帽子,圍又長又寬的漂亮圍巾,一旦結婚就把羽毛從帽子上摘下來。婦女愛穿具有傳統風格的黑色或深色裙子。一般捷克人認為可以沒有好衣服,但不能沒有好風度,人們不但在與人打交道時談吐文雅、彬彬有禮,並且在獨處時也不隨便,對舉止輕浮的人非常厭惡,對在公眾場合勾肩搭背的現象更是沒有好感。在家裡對長輩恭敬,在外扶老攜幼者隨處可見。
現在的捷克人絕大多數只有一個姓和一個名,但為了與自己同名同姓而身分又相近者有所區別,有些人在名和姓之間再加一個中間名。在人們見面稱呼時,一般人對男士稱先生,對女士稱小姐,見面時行握手禮。
由於國家的福利好,有很多人不想工作,只想靠領救濟金過日子。這裡也有很多來自非洲、阿富汗和塞爾維亞的難民,領有政府發給難民證的難民,可以在公共場所求乞。
每年的新年開始,人們要舉行迎接新生兒的傳統儀式。元月三日要選出新年裡的第一批嬰兒公民,被選中的可得到搖籃車等獎品。
愛喝啤酒喜歡音樂
捷克人的性格既深沉冷竣、又活潑浪漫:前者使他們的工業迅速發展,後者使他們的音樂和戲劇都享譽世界。音樂、舞蹈、啤酒和運動是捷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一八六八年布拉格國家劇院的奠基典禮上,捷克民族音樂學派創始人斯美塔那曾說過:「捷克人民是生活在音樂之中的。」孩子們從小就受到音樂藝術的薰陶和嚴格的訓練,長大以後這方面的修養自然相對的提高。不同年齡的人對音樂的愛好也不相同,年輕人喜歡流行歌曲,電台和電視台經常播放這種歌曲,青年們一聽到演唱,便隨之哼唱舞動;中老年人喜歡輕音樂和輕鬆歌曲,動情時也會擊掌高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人們的興趣和愛好也越來越多樣化,而這裡的各種風格和派別的音樂作品相容並蓄,蓬勃發展。
政府非常重視培養和發掘音樂人材,每年都派很多人到世界各地去表演、學習,國內各城市每年也要舉行一百多場音樂會,邀請各國著名音樂家前來演出。世界聞名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每年五月丁香花怒放的季節開幕,直到六月玫瑰花紅時落幕,接著就是 「金色布拉格」電視聯歡節,在艷陽和春風中,人們陶醉於動聽的音樂和歌聲中,全城沸騰著極其濃郁的藝術氣息。
舞蹈是捷克人工作之餘生活的重要調劑,青年人最愛跳迪斯可,每當夜幕降臨,晚風輕拂,霓虹燈耀眼的街上傳出陣陣喧鬧的樂音,那準是青年人在跳迪斯可。年輕姑娘除跳迪斯可,每星期都設法抽出時間練健美操,在優美的旋律中練就健美的胴體。夜間許多舞廳中,一對對中年男女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優美的華爾茲、布魯斯和探戈等,格外引人注目,舞廳出入自由,門票也不貴。
捷克素有「啤酒王國」的美稱,這裡不僅盛產啤酒,而且人民愛喝啤酒,在市場上可以找到五十種以上不同廠牌的啤酒,啤酒並不被當作酒,而是列為飲料,用來佐餐、解渴,甚至喝熱啤酒防治感冒。大學生熬夜時麵包夾著香腸,再加一杯啤酒;往往這樣也就是一頓早餐。無論大小宴會,啤酒更是不可缺少,據說捷克每年每人要喝掉一百八十公升啤酒。國內大小城鎮中各種風格的啤酒館比比皆是,捷克人有上啤酒館的習慣,工作之餘趣味相投的朋友們常常聚集在啤酒館聊天、談心;社會名流也在啤酒館聚會,藝術家、作家也在酒館觀察眾生相、體驗生活、尋找創作題材;記者在啤酒館裡獲得小道消息、瞭解社會傳聞;年輕情侶在啤酒館裡竊竊細語,談情說愛。
這個國家的人民熱愛網球運動,網球場遍布全國城鎮,每當週末或下班以後,不同年齡的網球愛好者便活躍在網球場上,如遇上重要比賽,觀眾席上總是爆滿,不去球場觀戰的人大多坐在電視機旁觀看,小孩子到五、六歲就被送到網球俱樂部,接受正規的系列訓練和培養,所以捷克出現過許多世界級的網球精英。捷克人還喜歡在銀色世界裡滑雪,在浪濤滾滾的河湖中搏擊。雖然捷克是一個沒有海洋的國家,但卻有許多美麗的天然湖泊,吸引著無數游泳愛好者。
各民族傳統風俗多樣化
捷克至今保持著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和民間節日,特別是在一些山區更是如此。人們普遍忌諱紅三角的圖案,受歡迎的談話內容是體育運動,不受歡迎的話題是政治和家庭瑣事。
鄉村的結婚儀式往往連續七天活動,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的婦女朋友都聚集在新娘家中,為她解開從少女時就一直編辮子的頭髮,再幫她取下一直綁在頭髮上的絲帶,並開始編織婚禮時新娘所戴的花冠,花冠中放入一小段蘋果樹枝,以祈求婚姻生活的甜蜜幸福。參加婚禮的賓客請帖,都是由儐相代為派送。
婚禮的當天早晨,在音樂師陪伴下,儐相代為迎賓,然後再迎新郎,接著全體來賓將新娘帶引入場。當新郎出現在新娘的家門口時,兩人做出互踢的動作,然後一起前往教堂。有的地方為強調新娘告別少女青春的悲傷,婦女們身著深色服裝去參加婚禮。新郎、新娘和他們的親友騎在馬上,音樂師開始奏出結婚的樂曲,在場賓客齊聲合唱。在儀式進行中新娘口中一直含著一朵紅色的康乃馨,直到婚禮終了時,新娘以口將這朵花移入新郎口中,以示兩情不渝。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和全體嘉賓均前往酒店參加舞會,直到下午六時,再赴新娘家中吃喜酒,喜筵之後全體賓客再往酒店參加舞會,直到午夜為止。
傳統的捷克及摩拉維亞菜多變而可口,最具代表性的是烤里脊豬肉配糖醋包心白菜、包肉及蔬菜的麵點、紅燴牛肉、紅辣椒蔬菜燉肉,以及烤雞、鴨,新鮮活魚等,特殊的還有許多用啤酒做的開胃小菜,例如啤酒起士、醃肉或糖醋泡菜醬魚,以及生馬鈴薯做成的馬鈴薯薄餅等都加入啤酒。一般家庭常吃的食品多由雞蛋加牛奶混入麵粉做的麵包、點心。
馬鈴薯是捷克的主要蔬菜,人人都愛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傳統的馬鈴薯節。每年七月三十一日,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馬鈴薯烹調比賽,居民們還要互相饋贈用馬鈴薯做成的各種食品,表達美好的祝福。
捷克人總愛在耶誕晚餐時吃鯉魚,這項習俗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據說是在十二世紀時,來自亞洲的僧侶將鯉魚傳到中歐地區才開始流行(請參閱二二五頁)。
每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是捷克傳統的迎春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擺著象徵生命起源的雞蛋,還把雞蛋殼撒到田隴裡,以求莊稼獲得好收成。在有些地方,年輕小伙子們拿著用細柳條編成的長鞭子,沿街追逐姑娘們,還輕輕地抽打她們;這時姑娘們則拿出彩蛋送給小伙子;年齡不同,相互關係不同,所送彩蛋的圖案也不相同。如果彩蛋上畫的是花環和紅心,則表示姑娘對小伙子有愛慕之情;如果彩蛋上畫的是太陽、大地和水等,那就表示只是一般的慶賀。
捷克傳統的立桿節在滿樹桃花泛紅的五月舉行,這是未婚男女最期盼的浪漫日子,每一位年輕男子都會選一枝又高又直的樹桿插在自己的女孩住家附近。當全村到處的樹桿都豎立完畢,大家聚集共同選出最高最直的一枝樹桿「五月樹桿王」,移到全村中心的草坪上,由所有立桿青年輪流守護以防鄰村青年偷走。
節日當天下午所有立桿青年男子穿上傳統民族服飾,鼓樂喧天的列隊到每一位被立桿姑娘們家門前表達愛意,大伙兒一起湧進女家,向在場每一個人敬酒,被敬酒的人要向隊伍中扮成稅務官手捧的盤子放入一點錢,心儀這家姑娘的男主角則乘機邀請女孩在院子中跳舞,欣然同意的女孩在跳完舞之後也隨隊而行,歡樂的向別家蜂湧而去。最後隊伍回到草坪樹桿王旁,開始各種比賽及娛樂節目,爬桿比賽最快的人取下桿頂的一瓶酒獲得最高榮譽,也使節日達到最高潮,然後大家舉行表演、跳舞、唱歌、狂歡,至午夜盡興方散。
每年九月初到十一月底是全國熱鬧的採蕈季,野蕈鮮美可口,三分之一土地覆蓋著森林的捷克,水源豐沛是蕈類生長的天堂,因此這項集郊遊、踏青和野餐於一身的休閒活動,從中世紀流傳至今,仍被許多家庭鍾愛,每至此時全家扶老攜幼、提著籃子、帶著餐飲,到各處森林草叢中找尋各種菇蕈,年長有經驗的多能辨識是否有毒及可食。每次採集歸來,豐富的收獲,不僅可以來一次嘗鮮的菌類大餐,還常常發現新品種,成為教育孩子和向鄰居炫耀的好機會。捷克蕈類學會現有會員數千人,據統計捷克境內的蕈類多達二萬多種。
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的聖誕節是舉國同慶的傳統民間大節日,大約從十月底起,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過節,購買禮品、衣服和食品,離家外出工作、學習的人都歸心似箭,匆匆踏上歸途。聖誕夜家家戶戶合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幾乎每家都擺著一棵聖誕樹,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聖誕樹更是必不可少,樹上五顏六色,掛滿各種飾物、閃光彩燈、精心包裝的糖果、禮品。燈光一亮,滿屋生輝,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旁,邊吃邊談,直到更深夜靜,甚至通宵達旦,盡情享受闊別重逢的歡樂和家庭生活的無比溫馨。
聖誕節前異地的親朋好友互寄印刷精美的賀年片,聖誕節當天除家人互贈禮品、一起過節的人也互贈禮物。人們早已準備好禮物,但總是秘而不宣,為的是要讓人出乎意料而倍加高興,直到家人聚齊後,才各自把禮品拿出來,小的掛在聖誕樹上,大的則置於樹旁,接著晚宴開始,大家一齊舉杯互祝聖誕節和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酒過數巡,人人興高彩烈,紛紛把禮品贈送給對方,慶祝活動也隨之進入高潮。
捷克的祭典活動也頗具特色,在嘉年華會中,年輕人頭戴吉卜賽人、猶太人或屠夫的面具,穿上巫婆的服裝,提著籃子及全身插滿豆枝,隨著假扮成熊的指揮者一起行進,一路上做著滑稽動作,發出奇怪的叫聲,挨家挨戶拜訪,並與主人們乾杯。家中的婦女則在巫婆所提的籃子中放入水果或點心,巫婆會拿出代表幸運的碗豆莖或豆枝作為交換。
擁有精悍的國防軍
根據捷克憲法規定,總統是三軍總司令,國防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實行義務兵役制,現役軍人服役期限為九個月,定每年十月十日為建軍節。
在國防兵力方面,聯邦解體後原軍隊一分為二,捷克保留了原聯邦軍隊的九萬六千名官兵,現在已裁減為七萬名官兵,這些軍事力量多集中在與鄰國接壤的捷克邊境。
陸軍是捷克武裝力量的主要軍種,總兵力為三萬八千五百人,包括正規軍、快速部署部隊、國土防禦部隊和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共編組為兩個步兵軍、七個機械化旅、一個快速部署旅和十四個國土防禦旅。主要裝備是九百五十輛各型坦克,一千多門各種口徑的大砲,數百枚戰術飛彈和防空飛彈。
捷克陸軍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核子化生放部隊,編組為一個營。共有官兵員額兩百二十六名,主要任務是負責生物、化學和放射性武器的探測工作,一九九一年海灣戰爭期間,它是唯一在沙漠戰場上探測到神經毒氣的部隊。在二○○一年美國「九一一」事件中,也曾隨美軍駐紮在科威特軍事基地上,隸屬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快速反應部隊,以保護盟國部隊免受化生放武器的攻擊。
空軍和防空軍總兵力約三萬人,是捷克武裝力量的獨立軍種,包括一個戰術防空兵軍、一個防空軍、兩個戰術航空兵空軍基地、二個輔助航空兵基地、二個防空飛彈旅、六個防空飛彈團和一個殲擊航空兵團,共有作戰飛機一百二十五架,多係老舊的米格二十一和米格二十三型戰鬥機。